道證法師:考古變今用—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
※一枝草的考題 貪戀一枝草,就要再來輪回 有一天,我的恩師跟隨老和尚到後山經行,忽然間看到一些很美的花草,恩師就說:「等一下!我去拿剪刀把花剪下來插水瓶供佛」。老和尚就說:「這些花草長在這兒,本來就是供養十方佛,那有需要“你”去剪來插水瓶才叫做“你”在供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只要貪戀一枝草,就要再來輪回!」 對一一境,發廣大心,供十方佛 老和尚對世間的一枝草,一朵花,都是發廣大的供養心,供養十方佛。在老和尚的眼中,每一枝草都是佛的提醒,提醒他放下內心的貪嗔癡,不要再來輪回。 「會用功」,與「不會用功」 一枝草,會用的人,用來提醒念佛往生西方, 不會用的人,就用來貪愛,爭取去輪回。 對老和尚來說,每一個境界都是使他覺醒的。所以說— 會用功的人,好壞的境界都可以生智慧, 不會用功的人,處處都會生起貪嗔癡。 ※水蜜桃的測驗 感恩猴施主 老和尚在山洞修行打坐八年中間,時常都有猴子會送水果去供養他,猴子的手一次只能拿一顆水果,如果送十顆水果,就表示猴子很辛苦,來來回回走了十趟,所以老和尚一直對猴子很有感恩的心。 水蜜桃,誰吃才「不可惜」? 有一天,有人送很大的水蜜桃去供養老和尚,老和尚看了就說要送給猴子吃。弟子一看,是這麼大的水蜜桃,竟然要送給猴子吃,就問老和尚說:「這,送猴子吃會不會太可惜了?」老和尚就問他說:「不然給你吃,會不會可惜?」 布施—捨不得?樣樣可惜? (檢討自已平等慈悲心) 是啊!「給猴子吃是不是太可惜」,這一句話一說出來就表示,我們的心對眾生並沒有平等慈悲。好的東西自己用都不會覺得可惜,如果要送給別人,或是送給小動物就覺得很可惜,一塊很好的餅干送給螞蟻吃,也覺得很可惜,捨不得。事實上,我們是不是比一只猴子更虔誠呢?猴子當時供養老和尚的虔誠,我們未必跟得上它!尤其反省自己起心動念時常是自私、為自己,捨不得布施,不肯捨己為人,這真是值得慚愧,不值得供養啊! ※游戲人間出考題 人山人海,為何而來? 當老和尚在世的時候,承天寺可以說經常人山人海,很多人都去拜訪老和尚。到底來的人是為什麼而來呢?有一天老和尚就笑著對弟子說:「人這麼多,我們設法讓一些人回去。」弟子就說:「人既然來了,要怎麼叫人回去呢?」老和尚笑著說:「我有辦法」。到底是什麼辦法呢? 鼎鼎大名老和尚 該長怎樣,才能如您的意? 我們知道老和尚年紀老了,沒有牙齒,是裝著假牙。當訪客很多的時候,他就故意坐得彎腰駝背,頭歪歪的,又把假牙弄出去,流著口水,好像在打瞌睡。大家看到這種情形,都覺得很奇怪,很懷疑—這就是鼎鼎大名的廣欽老和尚嗎?怎麼會這樣呢?看老和尚其貌不揚,也不像一位高僧,大家看了都很失望,沒興趣,都回去了! 不是來求佛法的,(迷於事相,看外表的)果然都回去了! 老和尚看這麼多人走了,就在那兒笑,說:「這些都是來看外表,迷於事相的,也不是真要來求佛法的,果然都回去了。」 我們一般人是—有人來就擺出一副莊嚴的形象,讓人家參觀,很怕人家不生恭敬心,批評我們不莊嚴。但是老和尚真是無我相、無人相。你看他其貌不揚,對他沒興趣,他也不要緊,他很自在,根本不需要人家恭敬他,所以他游戲人間,用各種辦法來考驗—到底你是來看外表的呢?還是要來求佛法的呢? ※請別誤會 請注意,我們說這考古題,目的是要檢討自己參訪的動機、態度。知道處處是考題。並不是勸大家學老和尚故意彎腰駝背、流口水。更不是說外表不整的,就是功夫高深,請大家別誤會。 ※西方錢,要會賺 沒脫俗,才感覺別人在刺激(嫌罵)我 心在道,就覺得別人在教導我 有人去向老和尚告狀,哭著說,某某人說話都刺激他。老和尚聽了就教訓他說:「俗氣,沒脫俗—俗人才會感覺是別人在刺激我。如果是修行人,心放在修道,目標就是要修正自己的心念行為。人家如果說我們不好,就是在幫助我們改進修行,就是送西方錢來給我們賺。結果,人家送西方錢給你賺,你不會賺,還坐在那兒哭,哭說別人給你刺激。」 ※一無可取—「憨慢」又「厚性地」(台語)(笨、又脾氣大) 為爭一口氣,寧堅持缺點 十年二十年,還是老脾氣 有的人,別人如果勸他要怎麼樣,他就會趕緊反駁說:「你自己還不是如何如何!你自己做不好還說我!」他為了要贏一口氣,寧可堅持自己的缺點,結果十年、二十年過去,還是那樣的脾氣。這種人是不怕自己不往生,不怕自己沒有進步,只怕別人不知道他脾氣大、反應快,只怕別人不知道他「我執」很重,隨時都要趕緊表現一下。老和尚形容這叫做「憨慢,又厚性地」(台語)—能力差又脾氣大。(貪、嗔、癡、慢具足) 本來我們對某一件事,做得比較不好,能力差、笨一點,是不太要緊的,但是如果脾氣又大,不堪勸導就發脾氣,這樣「憨慢,又厚性地」—能力差脾氣又大,就沒有什麼優點可取的了。 到底修行是為誰修? (別人不好,我就有借口,也不必改好嗎?) 別人幫助我們修行改進,沒有生感恩的心,反而生氣想要反咬人。意思是—別人如果做不好,你就有理由也可以不必改好,到底你修行是為了他修,還是為你自己修呢? 別人如果沒有修行,你就有理由跟著不修行,有人很有修持,你為什麼不效法他修持呢?阿彌陀佛那麼有修持,你不去跟著佛學習,修正自己,只會拿著「別人不夠好」,來做自己不肯修正的借口,這有什麼用呢? ※師父教你,倒穿鞋子,你怎麼辦? 實力的考試 老和尚曾經考過很多弟子這個題目,他老人家並不是事先宣布這是考試,考問答題,然後等你思索答案。他是非常嚴厲,甚至有點威力強迫似地命令弟子,倒穿鞋子!以這種境界來考驗,你會怎麼辦,這才是實力的考試。 何謂倒穿鞋子 所謂「倒穿鞋子」並不單指倒穿鞋一件事,而是代表一切顛倒行不通之事,代表不如理,不如法之事。也許他是教你做一件不該做的事;也許是你要去做一件該做的事,他卻不許你如法去做,這就如倒穿了鞋子(把鞋前後倒穿)。 以逆境考戒、定、慧 現在如果考筆試,問我們,什麼是佛法「三學」,大家可能都會寫上「戒、定、慧」然後沾沾自喜:考這題,我會!事實上,如果用一個境界來考驗我們—遇逆境,是否持戒?是否有定?是否有慧?可能我們就會考不及格,甚至考零分。 未發芽,不能求根、莖......花果。 恩師也常考我們這一題—考古類似題,她不會事先宣布這是考試,而且考完之後,如果我們自己不去虛心求請教導,去了解自己成績如何,是否有錯,她也不會再三主動來向你宣布成績,指出錯處,教令改正。為什麼呢?弟子既無心要了解自己的過錯以便改正,那麼可以說是尚未發心要學佛,修行(修改錯誤心、行)等於是還不想上學。(准備逃學浪蕩,流浪生死!)弟子既不想學,不想修正,師父如果去教他,再三指正他,他必然會覺得師父處處在找他麻煩,嫌罵他,甚至大生反感,覺得師父很沒修養,都在造口業。這樣的弟子去教他,反而會使他更墮落。這樣的弟子,就是根機不成熟,根機不成熟是無法強教的。只好默默耐心等待,因為連芽都還沒發的,求其根,莖,葉,果都太早了。這樣的弟子,也許要千生萬劫之後才會發心想學,師父也只好先去西方等候時機了。 話說回來,師父教你倒穿鞋子,你怎麼辦? (一)有一種混沌的弟子 老和尚說:「有一種混沌的弟子,師父教他倒穿鞋,他就真的倒穿,也不管倒穿,能不能“行得通”。」老和尚搖頭感歎! 何以混沌? —(1)依人不依法,不知是考試 這類「果真倒穿鞋」的弟子,也有不同的心態—有人是認為:反正是師父教的嘛,有錯師父要負因果,我照做就是了!他不了解學佛當「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師父若真教錯,師父當然有不良因果,但是,自己會選擇去隨順錯誤,就是沒有智慧,這選擇是自心去選的。選擇的因果,是要自己負責的。而且,他不了解,這不是教導,這是考試—考你怎麼辦,考戒、定、慧的實踐。因為都不了解,渾然不覺不知,所以老和尚說,這是混沌(糊塗)的弟子。種如此糊塗之「因」,打算得什麼「果」呢?用如此糊塗之心,不會投錯胎嗎? —(2)不學也不問(跌痛了怪師父) 另外,還有人同樣是照做「倒穿鞋」但他是另一種心態—他是「乖乖牌」想法—乖乖照做,他以為師父若錯,他跟著師父錯,叫做「依教奉行」,叫做「尊重孝順」。他不知道連儒家孔子尚且責問弟子—「陷父母於不義,孝乎?」何況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講求智慧,而非盲從。他不了解自己是盲從迷信,還以為自己很乖,會得孝順獎和老實獎。他也不明白這是考試,所以就交上一張「呆呆盲從」的考卷。有交卷就算了,他根本「不求」明白道理,雖然完全不懂,也不知該謙卑求教。(即不學,也不問),不知佛法從恭敬中求,他會勉強倒穿鞋子去走路,走得很辛苦,如果走不動、行不通、跌倒跌痛了,那時不知會不會怪師父教錯?唉,可憐,不知自己學錯,竟拿「是非考題」中「非」的題目,去努力實行。師長本是以故意叫弟子闖紅燈,來考弟子是不是老實遵守交通規則,弟子卻傻傻去闖紅燈,還以為自己老實聽話!因為有此重重的不解、迷糊,所以老和尚說這叫混沌弟子。當倒穿鞋,跌痛的時候,要怪師父教錯是很容易的,而很少弟子會反省自己的學習態度—其實是自己完全沒有求法想學的心,也沒有虛心謙敬求教的態度,總是自以為是,自以為會了,總是在護著「自我」的面子,輕法慢教,讓師長完全沒有教導的下手處。 一個人不肯承認自己有過失,有可以改進的余地,就等於認為自己圓滿成佛了,這種憍慢心是很嚴重的,真如老和尚所言,狂憨神抬,抬不退了! 佛法從恭敬中求—「恭敬」、「求」本身即是佛法 印光大師說:「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大家對這句話很熟,但很少人真的體會「恭敬」和「求」法的意思,「恭」是「共心」,和佛共一心—體會佛教導的真義。「求」就是降伏「我慢」(自我憍傲、怠慢之障礙)開發出佛性美德,也是主動發心、低頭、謙卑請教,不是高高在上,等佛來拜托你學。其實佛已經苦口婆心拜托我們覺悟,拜托很久了,佛總是慈悲拜托我們學佛—不要用迷妄心,但是我們高高在上,降伏不了自己的憍慢、愚癡,不肯低頭求之於覺性,所以無法相應。 佛是開悟證果的人,他很慈悲,又很自在的,實在完全不須要我們去恭敬他,即使我們全然不恭敬,甚或侮辱他,對他也毫無影響,但是對我們本身有極大的影響。所謂佛法從恭敬中求,並不是佛架子很大,要人家低頭、磕頭,才肯給一些佛法。恭敬也不是單指對佛像,經本的恭敬,是指對一切眾生,真理、事、物的恭敬;在面對種種境界人事時,能深體佛心,和佛共一心—共一覺悟,慈悲的菩提心,而且能和佛共一柔軟謙卑的心,如佛往昔捨身求法的敬心謙卑,自能在「事」中,求得其「理」。心存恭敬。即使於日常待人處世之瑣事中,也能悟得佛法。否則歷「事」千萬,仍不能於中悟得佛法之「理」。生生世世仍是迷惑之人。 有人以為恭敬中求,是一種方法,是間接的手段以之求得佛法,殊不知「恭敬中求」的本身,就是最「直接」降伏我執煩惱的妙法,本身即是高深之佛法,並不是透過「恭敬求」,另外去獲得什麼佛法。因為障礙我們成佛的,根本不是別人、別事,而是自己內心的妄想、執著,這點佛在初成道時,已經揭露,而「執著」中最根本的,就是我執—自我種種見解,思想上的迷惑,由自我的執著,產生自我保護、自私的貪、嗔、癡、慢、疑。所謂恭敬中求,就是直接走出這些執著。 凡是不能恭敬,不能謙卑求的,必然還有驕慢、自大、自我保護等我執的烏雲障住,這些烏雲不是障他人,是障自己的佛光開顯。 印祖說的幾分恭敬得幾分利益,這並不是說,透過恭敬去求,很久以後才得利益,而是—能恭敬即是能當下捨「我執」之烏雲,必然同時透出佛光。能將十分的傲慢、我執烏雲都捨掉,自然當下透出十分佛光,這是自性本有的佛光,不是向外去求。所謂恭敬中求,當然是先求之於自心那份能降伏我慢、愚癡的能力。能求自己發出這份心力,才有恭敬和求法的表現,所謂「誠於中,形於外。」菩薩戒,教我們,對不懂的佛法,要正觀,正向,承認自己盲無慧目,以正確態度,仰信如來,恭敬求法,學習。不精進習學,也是違反戒律精神的。 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念佛好像很容易,但如果缺乏「恭敬中求」這份心力,可能所發射的心念電波,會有很大偏差,不能進入佛頻道。就如射箭不難於發射,難於中靶,只要操弓持箭略有偏差,差之毫厘,就失之千裡。 入佛門,未曾恭敬求法 —冤枉耗一生 像這考古題所說,師父教倒穿鞋子時,明明自己不懂道理卻強不知以為知,自以為是,就倒穿,亂行一遭,完全不知該謙恭求教其中的理法,這何嘗有「恭敬法?」何嘗有一分「求」法心,如果連一分「恭敬求」的心都不曾有,當然是連一分利益也難得的,如果在佛門中耗了一生,不曾以一分恭敬求法,不曾得一分利益,這不是很冤枉嗎?無怪乎,老和尚用「混沌」二字來形容。末學自己檢討起來,實在有太多「混沌」,虛耗了太多混沌的光陰,而且一直不知不覺自己的混沌,但願以此考古題,喚起自己覺性,不要生生世世泡在混沌中—背覺合塵。 (二)有一種「更加混沌」的弟子...... 另外還有一類弟子,老和尚形容是「更加混沌」的。 就是,當師父出這樣考題的時候,他也不知道是考試,於是就很自以為是地,認為師父實在太無理,程度又太差!或許他外表不敢表示什麼,但他心想:「哼!這種師父,連鞋子不能倒穿都不知道,竟然還教我要倒穿鞋,做什麼師父嘛,簡直比我還差,這種師父不要也罷,本人這種高材生,才不屑聽你的呢,我從小自己就會穿鞋,穿得比你好,不要你教!」 這樣的弟子,不但不知這是考試,而且,總是不打自招地表現出自己一向的憍慢之心,總是交出一張「本人一向善於輕慢,不知謙恭,不但剛強難化,難調難伏,也不知自己外表無違,好像很有禮貌,骨子裡是又傲又怠慢」。 這樣的答卷,在選佛場上,准備得幾分呢? 這樣的答卷,戒、定、慧,各得幾分呢? 准備往主「懈慢國」? 無量壽經告訴我們,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是「先意承問」。待人處世都是先謙卑低頭,承事請問,然而我們口念彌陀,心行卻大反其道—脖子是鋼築水泥,何嘗效法佛「先意承問」?有時,師父先低頭請問弟子,弟子還愛答不答,甚至還東張西望,愛理不理呢!這種答卷,在選佛場上又准備得幾分呢?這種修「因」和成佛的「果」,根本對不上,這種憍慢的存心、因地,即使很努力念佛,修各種福,充其量,也只能到阿修羅國作國王或公主吧,或者往生「懈慢國」吧!(經上曾示,很多本想往生西方者,都生到懈慢國,不能到西方,如是因,如是果啊!)要往生西方清淨佛國,必須要因果相符啊。 何必考這種「顛倒穿鞋」的題目呢? 有人聽到這裡,實在很疑惑— 乖乖依教奉行,倒穿鞋也不行; 怪師父錯教,我行我素,也(說是憍慢)不行, 那該怎麼辦呢? 有人或者很埋怨—都怪師父太無聊,正法不教,卻教人倒穿鞋! 何以考這種顛倒穿鞋的題目? —(1)訓練無量覺 —(2)訓練以覺性面對逆境,活用戒、定、慧 我們要了解,世間境界那有一切順心如意,順理無違的呢?我們一生一定會遇到很多無理之事,和不如意之境,也會遇到很多邪知邪見的「惡知識」,老和尚出這種考題,目的就是要教我們—這種時候該怎麼辦;目的就是要訓練我們用清楚明白的覺性去面對、如法處理,訓練戒、定、慧實地起用,把絆腳石也作墊腳石,處處覺悟,用佛性的光明,才是阿彌陀佛「無量覺」、「無量光」之義。否則口念阿彌陀—無量光,而遇境總是無量「暗」(暗昧不覺)這種念佛根本不相應,也就是口念心不念。 —(3)教示念佛與「無量光」覺性相應 往生論上教我們—「隨順名義,稱如來名。」稱念佛名,應該隨順名號中無量光明,無量覺悟智慧......種稜含義,真實修行。這本是老和尚用反面考驗指引我們反省的深刻美意,慈悲。然而,很多弟子是不曾了解師父慈悲的,而且也「不願」去了解,師父考試與教學的旨意,更沒有想學「佛之知見」的動機,只是一味照自己老觀念,老思想,一天過一天。十年前考這題,不會,十年後考相似題照樣不會,可能還是錯在同一個地方,這樣下去,百年、千年還是不會!生生世世,「臨終大考」都是同樣用「無量暗」的心去應考投胎,必然會照路去輪回,不可能突破!老和尚慈悲在日常生活大小事中鍛煉我們用「無量光」的覺性,幫助我們突破老舊迷暗思想,和念佛真心相應。說實在,境界本身沒有好壞。考題本身也沒有好壞,但是應考的各人用心不同,植「因」不同,「果」就會大異其趣。 結果總是—覺者走明路,迷者走暗路。 —(4)教示能「覺知」顛倒,才能「消除」(知迷,才能悟)(不「覺」顛倒,如何「銷」我億劫顛倒想?) 佛在楞嚴經說,如來是「正遍知」,眾生是「性顛倒」,不但一重又一重顛倒,而且從不覺,不承認自己顛倒,而且總是大海水棄之不要,只認一個小水泡自以為就是全部海潮(喻:「廣大佛性無量光明」棄之不要,只認這肉體迷妄身心,以為是「我」,迷執不捨)生生世世,未曾發現自己嚴重顛倒—只迷於我執、法執,不要真性,而且連發現都還沒發現,又何以「銷我億劫顛倒想」? 老和尚在啟發(指示)我們回頭來檢討覺察自己的「顛倒」,否則,連有賊都不知道,不用說捉賊了!連有錯都不知,如何修正?連有迷都不知,如何能悟?平時常常「顛倒」,臨終如何「心不顛倒」? 寧在無量暗中,自鳴得意? 不向「無量光」低頭學習? 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是用「不覺」去投胎才輪回的。 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十劫中佛一直要接我們,而我們總是一直執著在自己迷妄的知見中,困在自己的習氣中,寧可在「無量暗」中,趾高氣揚自鳴得意,不肯向「無量光」去低頭學習。 (三)臨床考驗中的戒、定、慧—恭敬求法。 恩師開示我們,當老和尚出其不意,突擊考,要她倒穿鞋或顛倒行事時,她怎麼辦—她合掌虔誠跪下頂禮,虛心向老和尚請教其旨,說:「鞋子倒穿,該怎麼穿,怎麼行,弟子不會,求師父慈悲教導—鞋子倒穿該怎麼穿?求師父開示為什麼要倒穿?」老和尚點頭了。 聆聽恩師這段開示,細細體會其中的意味,不由得深深敬禮這份恭敬求法學佛的心,這不是筆試答卷寫的—「戒定慧是佛法三學」,而是臨床考驗中的戒、定、慧三學— 一、師長顛倒說法、甚至(威嚇)反教不如法事,弟子仍然遵佛教戒、保持敬師、敬法之心念、態度,不生絲毫輕師慢教之心,這就是「戒」。 二、當其時,沒有因為考題怪異離奇,境界違逆而心亂,以致於迷失掉自己學佛之本意與初發心,這就是「定」。 三、遇境,能判斷邪正,不盲從,不隨波逐流,又能當下以清楚明白的心,恭敬的態度,求明其理,這就是「慧」。 如此,遇境考驗,第一念,第一句話,第一個動作,就流露出戒定慧的學習和平時的用心。 同一師長,同一考題,答案何其不同! 佛學和學佛(紙上談兵,和上戰場) 佛學和學佛不一樣:考「佛學」問答,問三學是什麼,就寫上「戒、定、慧」這並不難。但用境界考「學佛」,可能就「三學總休」甚至「總丟」。在順逆境界,真用上戒定慧三學,才是學佛,否則,都是紙上談兵,不堪上戰場。 有人抱怨,當他再三犯錯時,師長指正他的口氣不禮貌,不委婉,大言不慚地說:「就算我常做錯,錯都錯了!師父也要很和氣好禮來教我怎麼補救!」這令末學十分驚訝:闖紅燈撞死人,竟然還要罵交通警察對他不夠禮貌委婉,不知自己亂闖亂撞之心,多麼不禮貌,不委婉。這樣的「勇士」,犯過墮地獄,也會怪閻羅王和牛頭馬面對他不夠禮貌委婉吧!這樣的心態,做人都有問題,欠缺了一份慚愧心,學佛如何得利益? 檢討上道場(上學、學佛)的態度 如果一個孩子去上學,都只是帶便當水果去給老師吃,然而卻不肯好好「求學」,老師講課也不谛聽,東張西望,甚至只顧和同學聊天,老師考試也不好好作答交卷,老師交代功課也不作,既不管自己哪裡不會,也不肯虛心請教,甚至不學又妄自批評老師,只愛管同學家閒事,愛和同學到校園玩玩一起吃便當,討論飯菜尋開心,荒廢光陰,這樣的孩子,不但包管會受大人的責備,還可能會被退學!然而當今很多大人上道場目的也只是想帶些食品、水果去供佛僧(帶便當給老師吃)並和道友閒話家常,根本就沒想學佛,沒想修改自己,和上述的孩子上學狀況差不多,而奇怪的是,大人們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上學是如此,必定知道孩子錯了,可能會痛加責罰也不一定,但大人自己以此種態度上道場(上學),卻很難發現自己有問題,很難回頭修正;平時責罵孩子成績不好時,也很少回頭檢查自己各科成績單,這是很可惜的,若把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法,這樣錯過了,到底是誰能承擔這份過失呢?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佛法沒有末法,是「人」末法。 老和尚說:佛法沒有末法,是「人」末法—是人不懂敬佛、重視法,老是把佛法擺在生活之最末—擺在財、色、名、食、睡之後,更擺在「茶余飯後」之後,「人情應酬」之末。把學佛重要性擺在最末後的人,就是末法時代的人。如果是敬佛重法的人,永遠是在正法時代的!而從不在乎佛法,甚至和佛唱反調的,就是滅法時代的人了! 謹以弘一大師傳中一語供養大家互勉 人身難得,是萬古一瞬的因緣, 佛法難聞,是歷劫不遇的際會, 錯過了,沒有人能承擔這份過失!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