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八種品質決定修行的成敗
修道就是要靠這八種品質。八種品質培養好了,就是上等的材料。這樣學佛是相當快的,無論是持戒還是修法等都很容易上路。我們只要對於這些品質詳細的進行觀察,就會發現這的確與我們修行的成敗息息相關。 下面我們對這八種品質一項項的進行分析: 一、心善 首先,如果具有心地善良的品質,那麼,修大乘法就會非常快。比如像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菩提心,有了心地善良的品質,只需要再擴大、提升,就能很快修上去。 因為心地善良的人在世間做人之時,就已經養成了利益他人的賢善品性。也就是他已經擁有很深厚的善根,很純熟的善種性,只是范圍較小而已。但他已經訓練好利益別人的心,無論是對於自己的父母、兄弟,還是同學、同事,包括在他身邊各種各樣的人,他都知道怎樣發自內心的用善心去幫助別人。他願意把好的給他人,自己吃虧;他是以他人的安樂而歡喜,以他人受痛苦而難過的這樣的根性很契合大乘道,所以他一入到大乘道,善根在短時間內就會得以成熟。 二、少谄與少诳 “ 谄诳”,就是在名利心的驅使下,由愚癡和貪心相結合,造成的心理扭曲。具有少谄、少诳的德行,就是指無論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懷有正直之心,不會為了騙取名利,有各種虛偽、狡詐的心態、語言和行為。意思是這樣的人心很單純,從來不會腦子裡轉三個彎再跟別人講話,或者要去揣摩別人的心理,然後特意做出某種表情、某種動作來迎合對方。 由於他的心上谄诳很少,具備正直的品德(當然要說絕對沒有是不可能的。因為凡夫畢竟有我執,還會在乎自己的面子,這樣在不經意之間也會矯飾、掩飾,也會偶爾表現出這樣、那樣的一些行為,這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他這方面的習氣很薄,相比而言正直的善根就很強。)當學到佛法的時候,就很容易與真如相應。也就是像《維摩诘經》中說的那樣:“直心是道場。”平時“心如弦直”,就像一張弓的弦一樣,沒有彎彎曲曲的地方。心比較正直,這樣在法的相應上也會很直接。禅宗有個婆子,以“蓦直去”為導師,就是深得佛法的精髓。 而谄诳心重的人,心彎彎曲曲的,不正直,這樣圍繞心輪外的脈糾纏得就很多。這樣就會非常難以解開。在那種心態的控制下,與甚深的佛法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的。 總之,心地正直,容易相應真如。心地谄诳,則難以入道。想要杜絕谄诳之心,必須要通過嚴格辨別,在“義”和“利”上分得清楚,在因果律上非常嚴明才可以。 古時候的人都讀《孟子》,基本上都懂得義、利之別。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是我所想要的,當兩者不可兼得時,我寧可捨生而取義。)”這就能看得出古代聖賢的情操,他就有這種氣節。而受到這種文化的熏陶後,出現了多少的能人志士、忠臣孝子,發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跡!他們硬是在義、利當頭的時候,寧可捨棄生命,也要保全大義,而絕不取利,不會有一分苟且之心。不像我們現在,都是受到功利主義思潮的影響,也就不管什麼義,唯是一個“利”字當頭,為了得到利,不惜做出一切傷天害理的事。像這樣,自己的心已經變成一個禽獸的心,一個妖魔的心。這樣的氣氛不要說成佛,連成仙升天也是不可能的。 作為一個學大乘佛法的人,要想出離世俗、修菩提心,獲得自在,成為聖賢,更應當要重“義”。因為大乘道上的一切所行唯是利他,這樣只有親“義”才能與法相合,與道相應。若是名利心很強,那就沒辦法與大乘佛法相合了。因為學習大乘佛法,到了一定的階段,需要為了利益眾生而捨棄自己的妻子兒女、頭目腦髓等的一切。在在處處都要以眾生的利益為主,擔負的就是普度眾生成佛的重任。完全是出於一種無條件的奉獻,不可以違背普度一切眾生的誓願。 三、穩重 “穩重”是指我們的心有一種把持的力量,能完全控制好身口意,不折不扣的、如理如量的來進行聞、思、修,在每個階段都能堅持不懈。這樣聞才會有聞的成就,思有思的成就,修有修的成就。所以,具有穩重的品德至關重要。成佛之道是非常漫長的,要從一個凡夫修到成佛,中間有很多過程需要一步步地完成。在這段時間裡,就必須要有穩重的品德。 有了穩重,具有那種“十年磨一劍”的恆心和毅力,這種人終究會成功的。因為有了穩重的品德,他就能把握得住自己,能做到始終安住在正法上,長年累月、有條不紊地按次第進行,初善、中善、後善。這樣到一定量的時候,自然會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最終決定會由量變達到質變。 相反,如果不穩重,半途而廢,比如燒水,才燒到五十度又冷下來,冷到二十度再繼續燒,燒了三十度又停下來。這樣燒燒停停、停停燒燒,就永遠都燒不開。許多人看起來很聰明,但就是因為沒有穩重的品德,不能長期堅持,結果就半途而廢了。在剛剛起步之時,就放棄了,所以沒辦法獲得成就。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穩重的品德對於修道有多麼重要。 其實,在整個菩提道上要完成持戒、聞思修等等,哪一種都離不開穩重的品質。別解脫戒要盡形壽持,菩薩戒要生生世世持,如果沒有穩重的品質,連最基礎的戒律都沒辦法時時處處去堅守。下至“打一個七”要想有所收獲,也必須在七天中全身心投入到所修上,時刻不離,不能輕浮散動。否則也是沒辦法修成的。 再說,真正要生起大乘圓滿的見解,這裡面又有多少事情要做!這不是像想象中那麼容易,兩、三個月就能完成的。剛被接引入佛教時,是一種很無知的狀態。這第一步就是重新建立見解,要把過去心上的種種邪見,逐漸地洗掉。排毒的過程是相當艱巨的,需要認真地緣著教法,一點一點地理解、熏陶。這樣,原先的錯誤見解才會淨除,心中換成清淨的見解。這樣一步一步地走下來,見地會越來越圓滿。在世俗方面要認識到無常、苦等,進而認識到人無我、法無我、如來藏光明等等。在方方面面都要樹立正確的見解,最終才能開啟圓滿的正見。 這件事從一開始著手到最終完成,按照一個人的根器、因緣,必須要經歷這樣一段過程。如果他沒有穩重的品德,不能長年地堅持下去,而把身心的力量分散在其他方面,這樣是終究無法完成的。有很多人學到後面,都成了灰溜溜的狀態,這不是別人造成的,而是自己的品德有欠缺而導致的。 所以我們必須付出長期的努力,必須拿出一顆誠心,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今天是這麼做,明天還是這麼做,後天還是這麼做,天天都這麼做。不會因為天氣、身體、外在的五欲六塵、世俗的人情事故而有動搖。不穩重的人,那是“牆頭草,隨風倒”,遇到東邊的緣就跑到了東邊,遇到西邊的緣又跑到了西邊,這樣怎麼能完成聞思修呢? 其實,任何事都需要經過一個過程才能成熟。比如十月懷胎,如果在母親胎裡得到好的孕育,時間上圓滿了,生下來,身體就會很好。如果孕育的時間不夠,六、七個月就生下來,這樣或者夭折,或者長不健全,或者多病。這也就是“欲速則不達”的意思。 世間的學問,也要經過逐漸積累才能成功。比如學做木匠,需要三年才能畢業。更何況學無上的菩提大道呢?按照次第,初次開悟之後,一般都要閉關很多年,等到境界成熟後才能放任。這也就是大器晚成的意思。如果沒有穩重的品德,長期地養育聖胎,就很難獲得高深的成就。因為在尚未成熟時放棄,結果不可能圓滿。 古代開悟的大禅師都是如此的。像南陽慧忠國師,他在六祖那裡得受心印之後,住在南陽白崖山40多年不下山。利蹤禅師也是住在子湖45年不下山。從朗禅師住山期間,30年不出雷池一步。慧朗禅師住在潭州招提寺,30年不出門一步。大同禅師住在投子山30年。南泉禅師在池陽30多年不下山。大家讀過《壇經》都知道,六祖大師大悟之後,在獵人堆裡15年長養聖胎。如果沒有這樣的持重,怎麼會有大的成就呢? (一)不穩重在現代人身、語、意上的具體體現: 1、身不穩重的表現:上網、逛街、搞一些聚會慶宴活動、跑道場。節假日說是朝山,其實就是旅游。作為修行人,身體都定不下來,心能安住在法上嗎? 2、語不穩重的表現:現代人喜歡信口開河亂評論。尤其在網上,到處都可以隨便評論幾句,反正說話不必負責,先說幾句個人的看法,圖個口快。 而且現代人喜歡說一些偷換概念、顛倒安立的語言,就覺得說這樣的話很時髦,說起來有時代感。比如“走我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其實這是我行我素的一種無愧心理,而很多人就喜歡說這樣的話。這就是隨喜邪說,語言不穩重。我們學佛人要有語言穩重的品德。語言是心志的體現,話不亂講,才能保證心地的清淨。所以平時口裡話要少,如果一定要說,就應當如法地說,不能隨意亂說。 3、意不穩重的表現:想法變得很快,一會兒覺得聞思很重要,就開始學大經大論,一會兒又覺得人生短暫,還是實修吧,又放下聞思。早上的打算,到上午就變卦了。緣著外面的十種對境,就能冒出十種想法。所以要斷絕外緣,否則就會心猿意馬,不停地想東想西。有十種境界,就有十種牽引身、語的力量;有二十種境界,就有二十種想法牽引身、語等等,這樣想法太多,心就無法安住了。 以上雖然分開來講了身、語、意三種不穩重,其實在根本上歸納,就是一個意不穩重。所以要時時管好自己的心,不對引生貪嗔癡的對境過多的起心動念。 四、慮遠 “慮遠”,就是看待問題十分長遠,不會只考慮眼前的蠅頭小利。相反,如果“鼠目寸光”,只考慮短淺的眼前享受及現世的名利等,又怎麼能成辦大的道業呢?所以成道要有相應的根器,要有“棄天下如敝履,薄帝王將相而不為”這樣遠大的心。 這二者的差別在於著眼點的不同。如果目光遠大,短淺的利益在他看起來就沒什麼意義;如果目光短淺,就會把眼前的一些小事看得無比重要。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這上面,也就不會有大的作為。 在此要好好檢查自己的心,是有長遠的考慮,還是胸無大志? 一個心無遠慮的人,只會考慮今生現實的利益,根本不會想到後世、解脫、成佛;而今生,也只是想到眼前短短的這幾年;在這幾年當中,也只是去考慮自己的吃穿等等享受五欲方面的問題。比如想今天要搞個吃的,明天去看個大片,後天逛逛街,大後天到哪個地方旅游一下……像這樣只是想享受等的事,是不會有什麼成就的。 其實這樣沒有遠慮的人,根本就進入不了三士道。上士道的入道標准是生起菩提心。菩提心要發心給予一切眾生暫時和究竟的利益,從時間上說,是盡未來際的;從空間上說,遍於十方法界;從對境上說,是輪回中的一切眾生。中士道,是要出離一切的輪回雜染,得到永遠的涅槃樂。就連最基礎的下士道,也要考慮來世的利益,為後世而斷惡行善。 所以說,不同的品質會造就不同的願力、行為和成就。古人就看器量,如果一個人的器量很大,那他就是可造之才,只要好好培養,一定會有大的成就;如果器量小,成就就會很有限。這一切都是唯心。 五、溫良 “溫良”,就是對人的態度要好,無論與什麼樣的人相處,既不是冷若冰霜,也不是熱情似火。因為如果太冷,別人會覺得不好接觸,距離就會很遠,心與心沒辦法溝通;如果太熱,刻意的熱情也是過分的負擔。如果有了溫良的品行,人家接觸起來就會很舒服,會感覺很溫暖。溫良也是一種中道,對人很自然、不過分,在哪裡都能和別人相處得來。別人也感覺到和你在一起很合適,這樣關系也會長久。 六、量大 “量大”,就是心量很大,能包容。就好比站在一座十層高的樓頂上,看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車輛,這一切都在你心中顯現出來。 在我們的心前,確實有千差萬別的顯現。世上的人千頭千面,各有各的性情、習慣、愛好。世上的事物,也是隨著因緣在不斷的出生、改變。在佛教中,也有各種法門。這些都是隨著自身的因緣而顯現的。 萬法各有自己的法位,香住在香的法位上,臭住在臭的法位上。如果你硬要使香變成臭,使臭變成香,那只是自己不懂道理而已。比如說你只容得下香,容不下臭,硬要把它排斥出去。那是不是全世界的廁所都要排斥出去呢?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只喜歡吃這種味道,而排斥其他口味,那全世界食品的口味各種各樣,這也是無法排除的。 量大的人,對於再多的事情,他都能看得慣、容得下,不會太在意。什麼事情都不掛在心上,樂呵呵的,他有一種豁達的氣度。而量小的人只以自己的看法為主,單單局限在一個地方,想讓其他的事物都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這樣就容不得人、容不得事,處處看不慣,遇到一點事就想不通。一旦不符合他的意見,就會生很大的嗔心。這樣也很難修成佛法。 在人的品質上,量大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像一個器皿,量很小,它包容的就小,最後成就也小;量很大,包容就大,心就很大,福德和事業隨之也會很大。所以,心量的大小決定成就的大小,決定人生境界的大小。 七、識廣 “識廣”,就是見識要很寬廣。在什麼事上不能通達,就說明在那裡有愚癡,這樣做起事來就會有障礙。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拓寬自己的見識面,這樣方方面面才能圓通。 比如兩個人,一個人見識面廣,心境開闊,處理事情就很靈活,對未來的設想也很遠大。而見識小的人,通常會局限在一個很小的范圍裡。這都是人的品質問題。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