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


 2015/1/4    熱度:8297    下載DOC文檔    

  第二個我們來談談第二種引導,就是阿賴耶識的第二個引導,就是淨土門的引導。那麼我們看:

  丙二、依淨土門成就信願。分成三科:一、建立信心;二、依觀發願;三、會歸佛號。

  那麼淨土門,首先我們要建立一種真實的信心!這信心當中有兩科:第一個感應道交;第二個是轉他成自。我們先看感應道交的地方,好,請合掌,我們先把經文念一遍: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好,我們來看看,我們先把它做一個簡單的消文。那麼我們前面的賴耶緣起觀,我們主要是針對自身的因緣,你應該怎麼樣來調伏自己的罪業、怎麼樣調伏自己的這個思想,完全從自身的因緣。那麼現在我們來談談,你跟眾生的相互關系,你的阿賴耶識跟對方的阿賴耶識,它們之間的相互的感應的關系,是怎麼回事?

  那麼這個地方佛陀先講出一個譬喻:說有兩個人某甲跟某乙,這兩個人都有自己的阿賴耶識,他們有他們的業力、有他們的思想。這兩種因緣在他的生命當中,交互的作用,這兩個不同的阿賴耶識,那麼這兩個人發生什麼事呢?“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假設某甲他呢,很專心的很相續的去憶念某乙的優點,比方說他憶念某乙的這個人,是很善良一個人,他是一個很體貼的、喜歡幫助別人的,就是某甲經常憶念某乙的優點;那麼另外一個呢?“一人專忘”。但是某乙心中早就把某甲給忘掉了,他憶念是另外一個人,另外一件事情,他們兩個做了一個不同的憶念。

  那麼這兩個人第六意識有不同的憶念,他們來生會有什麼後果呢?“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兩個人有兩種情況:有可能會相逢,當然有可能不相逢。但是即便相逢,比方說這兩個人來生都投生在洛杉矶,但是他們就沒有因緣相見,他可能一個在洛衫矶住在arcadia,另外一個住在pasadena。他們這輩子兩個活動當中只有相逢,但是不可能相見,它沒有一種感應的力量,它沒有一種力量讓他們兩個能夠接觸,叫做“若逢不逢”,即便是相逢在一個城市,就跟不相逢一樣,他們兩個生命不能產生交集。

  “或見非見”:就是即便你們兩個在超商相見了,某甲某乙,欸,兩個人見面了,但是你看他沒感覺,他看你也沒感覺,兩個人就當面錯過。就是說這兩個阿賴耶識碰撞的時候,它不會產生互相吸引,為什麼呢?因為它在因地的時候沒有互相憶念。

  那麼反過來,再看另外一個因緣“二人相憶,二憶念深”:某甲很專心的憶念某乙,某乙也偶爾憶念某甲,這第一種情況,兩個互相憶念。或者說“二憶念深”:他們不是偶爾的憶念是經常性的憶念。某甲經常憶念某乙,他可能不在洛杉矶,他在另外一個州,那麼這個某甲就經常憶念某乙,那某乙也經常憶念某甲,那麼這兩個人,未來的阿賴耶識會什麼樣的結果呢?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他們兩個生生世世的生命會互相吸引,就很容易生長在一個城市,就很容易讓他們有一種力量,讓他們見面乃至於變成眷屬,因為他們因地有互相的憶念。這是一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之間的相互關系,透過憶念,就創造來生的相遇。那麼這個比喻,佛陀到底是想說什麼呢?他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眾生跟眾生的憶念,是這個道理,佛陀跟眾生的互相吸引,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兩個都是心嘛。

  就是說呢,我們先看看佛陀是怎麼回事,佛陀心是怎麼想的?說:“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陀的心是大般涅槃,但是佛陀的心大般涅槃,他跟阿羅漢的涅槃不一樣,他的涅槃是真空妙有的、他是轉識成智的、他是破壞顛倒執著、他不毀滅心識的活動,所以他在大般涅槃當中,他憫念所有的眾生,他是用平等心,就像母親憶念所有的兒子。所以佛陀的憶念已經完成了,佛陀成功的去憶念每一個眾生,就是佛陀他自己已經把他該做的事情做好了。

  佛陀因地的時候:眾生無邊誓願度,對不對?他發這個願,他成佛以後,他果然的實踐他的願望,他把他的心平均的分給每一個人,他沒有哪一個人多,也沒有哪一個人少。但是為什麼有些人得到佛陀更多的關懷、更多的加持呢?我們看看怎麼回事:

  “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作為佛陀,他是用平等心來憫念一切眾生,但是作為眾生呢,假設這個眾生他離家出走,他根本就把這個佛陀的功德給忘了,那麼這個人就很難跟佛陀感應了,因為他的心是憶念凡夫的世界,他從來沒有憶念過佛陀;那麼反過來假設這個人是一個學佛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他能夠就像母親憶念兒子一樣的憶念佛陀,那麼他跟佛陀就很容易生生世世就能夠產生感應、產生吸引。

  也就是說,我們這樣講好了,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釋迦牟尼的佛像,到底他有沒有加持力?有沒有加持力?你說有?喔,答案是:很難講!你看有些人外道他走過去,他完全對這個佛陀是完全不當一回事,那麼這個佛陀對他就毫無加持力可言,就是佛陀的功德力就跟他不可能接觸了,因為你不憶念他嘛!諸位,加持力不是單方面的,不能強迫的。因為佛弟子他經過佛像的時候,他會合掌,欸,這是一種感應了,那這佛像對你有加持力了,佛法的加持力都是雙方面的。

  作為佛陀他是把他的加持力,平均在每一個眾生上,但是你自己是不是跟佛陀感應,你要透過你一種至誠懇切的憶念,才能感應道交的。也就是說佛陀跟你的因緣有多深,完全取決在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決定的。因為佛陀這一塊已經准備好了,他平等心把他的功德全部釋放出來,但是我們自己的准備,就決定佛陀會給你多少。那麼這個就是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是兩種力量形成的:心力跟佛力的結合。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