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治愈痛苦的無上妙藥
有個成語叫“助人為樂”,這種說法很有道理。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幫助他人過程中,自己的痛苦能明顯減輕。所以,如果你感覺壓力比較大,就趕快幫助他人吧。 有人或許會說:“我沒錢,怎麼幫助他人?”這種疑慮是沒必要的。幫助他人不一定需要錢,只要有一顆善心就足夠了。 美國暢銷書《29件禮物:一個月的布施如何改變你的人生》中講到:由於長期的工作壓力,加州的沃克女士患上了神經系統疾病,百般治療都沒有效果。後來沃克遇到一位非洲的傳統醫生,醫生給她開了一份奇怪的“藥方”——29天內捐贈29件禮物。沃克感覺很為難:“我連床都不能起,怎麼給別人送東西呢?”醫生啟發說:“禮物不需要是物質的,說一些關愛的話語也算禮物。”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沃克開始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布施。29天後奇跡出現了,她的健康明顯好轉,工作和生活也開始步入正軌。 和沃克女士一樣,許多人本著一顆善心,投身於幫助他人,最終帶來的都是對自身的救治。 利他心是治愈痛苦的無上妙藥,大家應當培養這種善心,並在生活中將其發揮出來。在此過程中,不一定付出多少金錢和實物,哪怕為別人做一件小事,說一句關心的愛語,甚至獻出一份善意的表情,都是可以的。 相反,對自我的愛執則是痛苦的根源。這一點不難理解:看看人們的眼淚,除了真正的菩薩和奉獻者以外,大多都是為“我”流的,很少是為他人流的。 有些女孩特別愛哭,她們是為非洲的饑童哭泣嗎?是為遭受飓風的美國人哭泣嗎?恐怕不是。她們哭泣,原因不外乎如此:“你為什麼對‘我’不公平?”“你為什麼對‘我’不好?”…… 在佛教中,利他的善心被稱為慈悲心,這種善心對人類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如果沒有慈悲心,不管走到哪裡,別人都會對他敬而遠之;而如果有了慈悲心,不論身處何方,都會得到別人的恭敬和愛戴。 慈悲心具有永恆的價值。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無數種思想,時至如今,許多思想已被淘汰,而慈悲的理念不僅沒被淘汰,反而愈加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們應該想盡辦法生起慈悲心。 ——廣西師范大學演講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