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
戒幢佛學教育 本期嘉賓: 在編輯這份答卷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保留了各種不同的聲音,當然這決不意味著對所有回答的默認或贊同。每個人的認識,都來自於他們各自的生活背景,來自於他們的經驗和思考。雖然這些回答未必標准,但顯然是親切而可行的。可以提醒讀者的是,上述所有問題,在本期《佛教的財富觀》一文中都有詳盡的闡述。 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 如何看待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 佛教徒能不能追求財富? 強調信仰與精神的重要性,是否一定要以犧牲物質利益為代價?
《人世間》2002.3:透視財富
編輯部策劃
姓名 年齡 學歷 職業 信仰 城市
范衛平 39 本科 IT 彩票 無 北京
方應看 25 本科 證券期貨 無 深圳
王一蘅 30 本科 傳媒文案 無 成都
鄧蘭 34 博士 學生 無 墨爾本
劉昆 39 碩士 食品服務 佛教 墨爾本
洛可 28 本科 律師 佛教 深圳
樂倫 27 高中 廣告 佛教 上海
夏蓮 25 本科 公務員 佛教 商丘
見明 27 本科 工程師 佛教 蘇州
明靜 35 本科 教師 佛教 成都
震邦 39 大專 國企職員 佛教 武漢
若莓 38 大專 干部 佛教 惠州
菡萏 34 本科 公眾教育 佛教 上海
淨印 38 碩士 教師 佛教 沈陽
果菁 37 大專 公務員 佛教 麗水
蒙衛芝 39 本科 編輯 佛教 南寧
徐冉 33 大專 企業員工 佛教 北京
李亞琴 40 大專 畫家 佛教 蘇州
劉騰亮 39 本科 電腦工程師 佛教 昆明
編者的話
生活有無限的可能性,但究竟會成為什麼樣的現實,我們的選擇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讓我們用行動來填寫一份可以告慰此生的答卷吧。
范衛平:精神財富是不斷增長的過程,不像物質財富那樣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吃一塹長一智”中的“塹”,就是指物質財富的失去,而長的卻是精神財富。其實成功更是一筆精神財富,因而才會有“人生沒有失敗”的說法。“失敗是成功之母”也是這個意思,但失敗往往是別人的成功之母,而不是自己的,因為社會已不能再給你機會了!
王一蘅:物質財富就如身體,精神財富則如靈魂。只有身體沒有靈魂尚能存在於世,而只有靈魂沒有身體卻不行,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鄧蘭:沒有精神財富的人生無異於動物的一生,而缺乏物質財富的人生將是苦難的人生。
劉昆:財富是什麼呢?說到底,應是“我”的附屬物,為我所役,為我所依。最表層的意義當然是錢財,用於維持生命並滿足感官需求。深一層而言,色身也是“我”的財富,所謂“健康是最寶貴的財富。”若為追求錢財而損害健康就大可不必,因為錢財是為身體服務的,失去服務對象,服務本身也就沒有意義了。再進一步,健康還應為“我”的心靈服務,把時間都用於保養這個皮囊,而不去滋養自己的心靈,甚至迷失了人生方向,那健康又有多少意義呢?看得見的錢財和身體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相比起精神財富來,則如衣服與人的關系,自然應以後者為重。
洛可: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既存在相互抵觸的一面:如致力於非商業性學術的學者往往苦於物質貧乏,而年薪百萬也未必可以彌補心靈空虛;亦存在相互依存的一面:我們需要衣食住行來確保色身延續,也無法回避精神層面的渴望。
樂倫:兩種財富應相互促進比較好,但人的精力和自制能力都有限,所以我們要懂得選擇。
夏蓮:我覺得毛主席說得好,要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好物質財富問題,其它精力全部用於精神追求。
若莓:我曾目睹過一件小事:一位母親讓女兒布施乞丐,孩子輕蔑地將鈔票從乞丐頭頂扔去,錢飄落在地上。父親嚴厲地叫孩子撿起,孩子連連跺腳不肯,母親要撿卻被父親阻止了:“要教她學做人。”這一幕使我想起一句名言:“教育,是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菡萏: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既可形成良性循環:如物質財富的積累以創造精神財富為最終目的;而精神財富的增長又成為創造物質財富的源泉。也可以是惡性循環:如對物質財富的極端追求導致精神財富的匮乏;而精神財富的匮乏又造成物質財富的貧瘠。所以我覺得關鍵是如何協調,使兩者能夠形成良性循環。
淨印:物質財富是硬件,精神財富是軟件。
蒙衛芝:在馬克思那裡,與這兩個概念對應的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即物質財富是精神財富的基礎。孔子也說過:“欲貧者富而知廉恥,知廉恥而學禮儀。”道理很簡單:沒錢三餐不飽,很難接受最基本的文化教育,更談不上為人類創造精神財富。在佛教中,與這兩個概念相對應的是“福”和“慧”。佛陀教育我們要福慧雙修,不可偏廢。菩薩六波羅密中,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精進、禅定、般若是修慧。這也說明了修行的次第,即先修福以積集福德資糧,然後修慧以積集智慧資糧,直到福慧圓滿。
果菁:我們以色身應世,借假修真,如能合理地積累物質財富,卻又不為物欲所牽引,只為利他作奉獻,應該是比較理想的方式。但物質財富只是人生的外延,精神財富才是人生的內涵。我們不要做物質財富的囚犯,而要做精神財富的主人。
徐冉:物質財富可用來資身、利眾。自奉方面,夠用即可,多了分心,反而不美;利眾方面,多多益善,但也須來得清白,去得分明。精神財富本來可以養心,然而世間所謂精神財富,有的不但不能養心,反而損害心智,令人沉迷。本來佛道清閒,為九十五種外道所不及,可現在出版的一些所謂佛教書刊卻也以盲引盲,良可浩歎。由此可見,具備擇法眼是多麼重要。總之,無論物質財富還是精神財富,都應為人所用。若被其所轉,則多不如少,有不如無。
李亞琴:物質財富是生存的基礎;精神財富則是生存的目的。一個人能同時擁有兩者,當然是“富中之富”。但我最仰慕的還是那些可以捨棄榮華富貴而出家修行的人,因為出離物欲而去體悟精神生活是最具智慧的。人生猶如過海之舟,如果只在溫暖的港灣留連忘返,又如何能到達解脫的彼岸?
劉騰亮:從絕對意義上講,真正的財富應該是不生不滅、具足萬法的佛性。財富的根本用途是用於自身解脫,物質財富大體對應於身解脫,精神財富大體對應於心解脫。所以,二者大致可看成是身解脫和心解脫的關系。如果走極端,即使贏得了整個世界,卻輸掉了自己的靈魂,又有什麼用呢?
方應看:佛教徒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可追求,否則生存都是問題,何來布施?何況世上有多種方法可使兩種財富相得益彰。
王一蘅:人類要維持生命,必須獲得生存的基本保障,佛教徒也不例外。靠化緣為生也是一種獲得財富的方式,不過這種方式顯得太墮性。如果一點也不喜歡,自然可不去追求;如果還有點喜歡,就不妨去追求。只要不起邪念,與人為善,財富只會給大家帶來好處。
洛可:作為佛教徒,對於這個問題,著眼點不僅在於“追求”,更重要是在於“財富”。何為財富?世俗以黃金萬兩為物質財富,以學富五車為精神財富,對佛教徒而言,應視之為便利而非“財富”。佛陀提倡布施,不僅是要我們放棄對財富的占有,更是要我們修正對財富的認識。倘若存在財富之前提,則不追求財富是不合理的壓制;倘若不存在財富之前提,則不追求財富反而是如釋重負的解脫。更進一步,以世俗角度而言,修得佛果便是佛教徒所應追求的財富,但如是反受果位之束縛而不得解脫,故佛陀在《金剛經》中反復告誡不得著相,即是此理。
夏蓮:觀自在菩薩不可思議威力成就無邊珍寶,是為利益眾生;毛主席說要為人民謀福利,亦是追求財富。
明靜:佛教徒可以追求財富,但不能窮凶極惡地追求,應使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保持平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物質匮乏會影響生活質量,但僅有物質財富絕不會帶來幸福。而在某些情況下,僅有精神上的富足也會感到幸福。因此,對物質財富的追求應隨緣,對精神財富的追求應積極進取。
震邦:一切治生產業,與實相不相違背。信佛修行的人,財物聚散,只要不住於此,施受兩空,不礙正覺。
淨印:佛教徒可用正當的手段獲取財富,問題是得到後如何運用,以及在求財過程和得到財富後能否保持不貪著的心。能做到這一點,追求財富對學佛就不會造成逆緣。
徐冉:佛子應使用財富而不是為財富所用。所以說成追求,已是不當。佛子以無所得為方便,雖廣行六度,亦知乃夢中佛事。窮則獨善,達則兼濟,素位而行,更無羨慕。當然對初機而言,物質財富支命,精神財富助道,都不可缺少。但個人認為,佛菩薩只是讓佛子們脫離饑寒、衣食豐溢而已,不會支持其恣縱貪欲的。先以欲鉤牽,最後還得令入佛智。
李亞琴:佛教徒追求財富的目的和途徑都應是正當的。作為一個居士,雖然和別人做著同樣的工作,但發心要純,要有熱情回報社會的心,要有樂施眾生的心,這樣財運就會增長。如果財富還是不多,也不用執意追求,深信因果的人對財富應淡然處之。
劉騰亮:追求財富是手段而非目的。我自己也追求財富,但目的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用它來幫助自我修行,並去幫助他人信佛、學佛。人體是四大假合,要維持相對的平衡。如果過於貧窮,肉體承受的痛苦過大,是不太容易修行的。太苦和太樂都是極端,所謂饑寒起盜心,飽暖思YIN欲,所以應當奉行中道。
王一蘅:把兩者分割開來,只會導致絕望和精神分裂。
夏蓮:犧牲的只是個人的物質利益,但成就的是眾生福田,同時自已也能得到更大的利益。捨有限之財作無邊之利,何樂而不為?
見明:我認為這是在信仰上誠與不誠的問題。在半信半疑的狀態下,必然會衡量物質與精神哪個更重要,而虔誠的信仰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菡萏:應抱著隨緣不變的心態,明了犧牲的目的和本質。如果確實需要犧牲物質利益時,應該毫不猶豫的犧牲。但沒必要做無謂的犧牲,否則也是急功近利。
蒙衛芝:特定情況下可以犧牲一些個人利益,但是這種犧牲不應是無益的。佛陀在世時,印度有很多修苦行的外道,佛陀並不贊成無益苦行。
果菁:《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並不是要我們放棄所有,而是強調佛法的中道觀。《維摩诘經》也告訴我們,維摩居士在生活中實踐佛法:雖然身為在家弟子,卻常奉持清淨戒行;雖享有富貴榮華,卻不為物欲所牽引,是在家弟子實踐佛法的典范。
徐冉:一點物質利益不捨得犧牲,無論說得多圓融,都說不過去。
李亞琴:我想除非是特別對治物欲的想法,一般不要作無謂的犧牲。因為物質本身是無自性的,善加利用也能為精神文明作貢獻。比如寺廟建築也是物質造就,而住持其中的僧團又代表著信仰,物質和精神在這裡就是統一的。
劉騰亮:這是價值觀的問題。比方說,某人覺得一本書沒用而丟在垃圾堆裡,另一個人撿到後卻如獲珍寶,這裡就沒有發生“犧牲”和“代價”的矛盾。真正學佛的人,人生觀和價值觀必然發生根本轉變,這也可以說是硬指標,否則必定尚未入門。具有智慧的人,對許多事物的看法都和常人不同,有時甚至是相反的。因為眾生是顛倒的,想要解脫就必須再顛倒過來。對我來說,學佛是生命的全部而不是生活的點綴,所以肯定要否定許多世俗的觀念。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