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無量壽經》翻譯、會集、校訂


 2015/1/8    熱度:8256    下載DOC文檔    

  下面是概要的第八段,說明「譯會校釋」這四樁事情。譯是翻譯,從梵文翻譯成中國文字,原譯本;會是會集,校是校訂。在這個之前,宋朝王龍舒居士第一次做會集本,做得雖然不圓滿,但是為佛門大德稱贊。王龍舒的會集本,日本《大正藏》收了,《龍藏》也收了,可見得祖師大德都肯定、都承認它。幽溪大師《圓中鈔》裡頭引用《無量壽經》,全是王龍舒會集本裡頭的文字。校,是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也是將一個版本,就是康僧铠的本子,把它做了一個節校的本子。比原譯本簡單,文字通順,讀起來很好讀。民國初年,好像有兩個本子都是用節校本做底本來注《無量壽經》,這下面都會說到。釋是解釋,就是注解。這一段給我們介紹這四樁事情。

  我們看注解。「本經譯本,自漢迄宋,凡有十二。宋元而降」,就是到宋朝以後,失傳了七種,「僅存五種」。這五種的經題、翻譯的人、年代都列在此地,我們看念老的注解,在二百三十七面第六行。「本經譯本」。「本經乃我佛屢說」,就是多次宣說,「諸師競譯」,競是競爭,比賽的意思,在中國,十二次的翻譯。「東來最早」,從漢朝時候就傳到中國來,最早期經典傳到中國來的時候,裡頭有《無量壽經》。「譯本獨多」,這個見梅光羲居士本經序,這個序文附在後面。自漢到宋一共有十二次翻譯,宋元以後只存了五種,就是七種失傳了,目錄有,但書找不到了。

  這現存的五種,第一種,《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這是「後漢月氏沙門」,月氏現在在新疆,古時候有個小國,也很有名,佛教挺興盛,「支婁迦谶」在洛陽翻譯的,一般稱為《漢譯》,是漢朝時候譯的。

  第二種,《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這個經題很長,「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所以這部經有三個名稱。是「吳」,三國東吳的時候,三國時代東吳,「月氏優婆塞」,在家居士「支謙」。這些都是現在新疆一帶的人,他翻譯的。這個本子我們簡稱為《吳譯》。

  第三個,《無量壽經》。「曹魏」,因為中國用魏做朝代的名字有好幾個,加上一個姓,曹魏是曹操,曹操兒子篡位之後就是魏,三國時候的魏,就稱為曹魏。「印度沙門康僧铠」在洛陽白馬寺翻譯的,稱《魏譯》。他的本子譯得最好,五種本子裡流通最廣,不但在中國流通廣,在日本流通更廣,日本的《無量壽經》幾乎就這一個本子。所以注解特別多,在日本的注解有三十多種,比中國殊勝。在中國是小本《阿彌陀經》流通得非常盛行,注解也很多,日本是《無量壽經》。

  第四種,《無量壽如來會》,唐朝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翻譯的。這個本子是在《寶積經》裡面。《寶積經》完全翻出來了,是《寶積經》裡面的一部分,叫《無量壽如來會》,《寶積經》裡頭的一會。這就說明,世尊講《寶積經》這是個大單元,在這個大單元裡面講過《無量壽經》。

  第五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朝西域沙門法賢譯。西域是現在的新疆,這稱為《宋譯》。這是現存的五種。

  失傳的有七種。注解裡面,我們看注解,注解在二百三十九面第一行。「至於佚失之七種,據《開元釋教錄》」,開元是唐朝,唐明皇的時代,開元是他的年號。那個時候做了一個就是經典的目錄,叫做《開元釋教錄》,這個《大藏經》裡頭有。這就是佛經的總目錄,裡面有這些目錄,但是書沒有了。第一個是「《無量壽經》二卷,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這個失傳了,最早。

  第二種,《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這也是曹魏時候帛延譯的,在洛陽白馬寺譯的,這個也失傳了。我們淨宗初祖慧遠大師,他是東晉時候的人,他在廬山建一個蓮社,就是念佛堂,東林念佛堂,現在的東林寺。集合志同道合的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依靠的經本就是一部《無量壽經》。因為這個時候,《阿彌陀經》跟《觀無量壽佛經》都沒有翻譯成中文,不知道梵文本有沒有傳到中國來,所以他們依靠的就是《無量壽經》。在我想,非常可能就是這兩種本子,不知道是哪一種,一個是安世高的本子,一個就是帛延的本子。因為底下這個《無量壽經》二卷,晉沙門竺昙摩羅察,大概跟遠公時代很近了,可能這個本子他看不到,應該是前面這兩種。非常可惜,特別是安世高的本子,安世高翻譯得好,流傳下來的東西沒有人不喜歡讀。

  第四種,《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又稱為《樂佛土樂經》,又名《極樂佛土經》。這是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譯。這個時代大概跟遠公應該同時代,差不多的年代。

  下面三種都叫《新無量壽經》,一個是東晉迦毗羅衛國沙門佛陀跋陀羅,譯於道場寺。佛陀跋陀羅譯的經也不少。第六種,《新無量壽經》二卷,宋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第七個是《新無量壽經》二卷,宋罽賓國沙門昙摩羅蜜多譯。這些本子,開元總目錄裡頭有書名,找不到書,失傳了。「以上連現存者,總八代十二譯」,從漢到宋八個朝代,十二次的翻譯。

  我們看二百四十面注解,第一行。「以上阙失者七,連前存世者五,世稱十二代譯」,實際上是八代十二種翻譯。總計,漢有二種。吳有一種,三國的時候吳一種。曹魏有二種,這都是三國年代的。西晉有一種,東晉有二種,劉宋有二種,唐有一種,趙宋有一種。「蓋譯時,分在八代,譯本則為十二種」。「《甄解》雲:凡於諸經中,傳譯盛無如今經」。這個話是說真的,佛經流傳到中國,翻譯之多,《無量壽經》是第一。那個時候傳來的梵本肯定不是一種本子,因為翻譯成中文經典內容出入很大。如果是一個原譯本,決定不可能有這種現象,一個原譯本譯人不同,大同小異。像《金剛經》六種譯本,那原本是一部經,所以我們現在看六種譯本大同小異。流行最廣的是鸠摩羅什這本,現在人讀的《金剛經》,全是羅什大師翻譯的。所以傳譯最興旺,沒有超過這部經的,「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為什麼這個經翻譯得這麼多?佛在當年多次宣說。「《會疏》雲: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這都是對本經的贊歎。

  下面一段,古大德對這個經的判斷。「本經為佛多次宣說,且誦習者多」。古時候經典都是手寫的,沒有印刷,中國的印刷是宋朝時候才發明的。所以傳寫多,傳到中國來的底本都是人家手寫的,這樣一來,會集就非常必要。古時候經典流通很不容易,都靠手寫,所以數量很少,很容易失傳。不像現在印刷術發達,能夠印幾千部、幾萬部,分存在各地方就不會失掉。我們在最近這幾年,怕這些經典失傳,所以我們發起影印《大藏經》一萬套,放在全世界各個地方去收藏。災難不至於整個世界都會發生,總有地方留下來的,這樣經典就不至於失傳了。有人曾經勸過我,用石刻、用金屬來雕刻,是可以,北京房山的石經就是一個例子。你看那一部《大藏經》,時間用了八百年,多少代,世世代代雕刻,刻了這麼一部《大藏經》,藏在山裡面。萬一這個山一次大地震,不就全毀掉了?所以還是多印,多一些地方放,這個比較安全,一個地方不可靠。像這麼重要的一部經典,藉著今天最先進的印刷技術,我們可以把它印成十萬套。現在我們上下兩冊,我們這是第一版,印兩萬套。我們的目標定在十萬套或者二十萬套,這就決定不會失傳。有這麼多的數量分布在全世界淨宗學會,學會可以收藏,學佛的同學都可以收藏。要知道這是真正的寶,寶中之寶。現在的光盤,光盤也不可靠,萬一一個大災難來,這些科學新技術全部都毀掉了,電沒有了,光盤就沒有了。所以,有用還是書本,雖然笨一點,它不怕災難。

  我們看念老注解,二百四十面倒數第四行。「存世五種,差異較著」,著就是非常明顯、非常顯著。「不似《阿彌陀經》之兩譯與《金剛經》之六譯」,那叫大同小異,肯定是一個原本,「其文之詳略雖稍有異,而內容實是相同」,這是講《彌陀經》跟《金剛經》,大同小異。「今經五譯」,今經是《無量壽經》,留下來的五種譯本,「不但文字詳略差別懸殊,且內容深廣亦復有異」,內容也不一樣。「例如彌陀因地大願」,這是最明顯的,阿彌陀佛到底發的是幾個願?如果要是四十八願,誰敢把它變成二十四願?沒有人敢這樣做法。「漢吳兩譯為二十四願,宋譯為三十六願,魏唐兩譯則為四十八願。且願之內容,各譯亦復不同,可見出入之巨」,出入太大了,這絕對不是一個本子。「現世流傳,魏譯較廣」,魏譯是康僧铠的,三國時候的,這魏。「《甄解》指出,以漢吳兩譯,對校魏本,粗舉大者,計有八異」,這一對照,就能很明顯的看出來。「如與唐本對檢,略有七異,今不詳錄。至於宋譯,與諸譯差異更大。」

  「諸譯何以不同。清沈善登居士《報恩論》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一、譯手巧拙不同」,翻譯的人程度不一樣;第二個「梵本傳寫不同」,底本是同一部經,大家手抄的;第三,那是「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不外乎這三個原因。「本師三百余會說法」,這釋迦牟尼佛,三百余會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辦班教學,辦班教學三百多次,這一生當中。規模大小、時間長短不一樣,最短的二、三天,辦一個小型的講座,大的好幾年,大單元的。這釋迦牟尼佛在世,應眾生之所需,大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當前社會需要什麼,辦個講座,幫大家解決問題,這種情形很多。世尊游化在世間,沒有固定的住所,哪個地方邀請就到哪裡去。各地方講經,住的時間長短不一樣,講的內容性質也不相同,應機說法。這是世尊當年在世的狀況。

  這是釋迦佛三百余會,時間四十九年,「既多指歸淨土」,淨土是佛常常講的,真正要幫助人,真正要成就人,只有這個法門。專說,《無量壽經》就講了好幾次,不是一次講的,專說。附帶說的佛常講,我們今天在經典裡面就看到了,有兩百多部經典裡頭都提到極樂世界,都看到佛在勸人念佛求生淨土,這是帶講的、附帶的。可見佛在世的時候,希望一切眾生學哪個法門?就是學念佛法門,你不能接受,再給你講別的。講別的,說老實話是給你種佛的種子,阿賴耶識種下佛的種子,你跟佛有緣,這個很重要。一生不能成就,一般種子成就是多生多劫,都在遇緣不同。

  這個法門是佛度眾生成佛道最主要的一個法門。佛在經典上講得很清楚,像《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句話說得重。能夠聽到阿彌陀佛、聽到這部經生歡喜心,真信、真願,都是過去生中善根成熟的人。不管他現在是什麼身分,他現在認識字不認識字沒有關系,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了,他聽到會歡喜、會相信、會真干,那他就真往生,往生就成佛。蕅益大師說得好,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已經都成佛了。這是問題真的解決了,不再搞六道輪回,不再搞十法界了。再到這個世間來,是菩薩身分來的,不會迷惑、不會顛倒,不是來受罪的、受報的,是來度眾生的。我們能把這些道理參透,真搞明白、搞清楚,我們這一生就不會空過,真正把這個機會抓到,我要在這一生成就。這一門,除非你不相信,相信,真的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失的。去不了,實在講對這個法門不清楚、不透徹,還有疑惑,所以放不下,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這個地方念老說得也非常好,「本師三百余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每一次說的不會言語完全相同,「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我們在一生當中講話也如此,哪裡會完全一樣!「故知《無量壽經》乃佛多次宣說,梵本不一」,翻譯的人所據的梵本不相同,「且譯筆之巧拙有差」,譯筆是翻譯的人,他的程度不一樣,所以有的譯得很好,有的譯得比較差一點,「於是譯文自然差異也」。這是沈善登居士說的。「沈氏復明梵本易誤之因」,就是梵文原本容易有錯誤,原因是什麼?「蓋梵筴皆寫本,易致脫誤」。梵文經典傳到中國來的,全是梵莢,它沒有裝訂,一張一張的,我們看到貝葉經就看到了。在印度,書寫的工具都不如中國,中國很早就發明紙張了。沒有發明紙張之前,就寫在竹簡上、刻在骨頭上,獸骨,像甲骨文。以後多半用竹簡,竹簡也是用繩子兩邊把它編起來,竹子一行一行的。到宋朝發明印刷術,有刻版,方便多了。印度傳來的全是貝葉經,貝多羅的樹葉,一張一張切得很整齊,大概有這麼長,你到故宮博物院可以看到。兩頭打個洞,用繩子拴著,很容易脫落。所以這些錯誤難免,我們寫字常常寫漏掉的,這個都有經驗,印度人寫經也可能有這些錯誤。

  下面說「如漢譯大本經」,大本就是《無量壽經》,「乃爾劫時下,脫誤數十字,文義不貫」。這下面就沒有了,想想下頭一定有字,怎麼沒有字了?所以文義,文跟義都不能連貫。「又《四十二章》藏本,與石刻趙文敏寫本,及藏外」,就是《大藏經》外,「流通各本,章節前後多寡各各不同」,這是很明顯的例子。《四十二章經》是佛教傳到中國來第一部寫的經,翻譯的第一部經,是經典的摘要。它不是一本完整的經,許多經裡頭好像精華摘錄下來的,四十二條,就是四十二段,並不完全連貫的。最早傳到中國來,摩騰、竺法蘭第一次把佛經用這種方法傳到我們這兒來。

  像現在社會亂了,許多國家的領導人真正的心在求長治久安的方法。我們把唐太宗的《群書治要》介紹給他,告訴他中國有這麼一套書,他歡喜得不得了!知道,但怎麼翻譯?這麼大的本子,文言文寫的。現在懂文言文的人就不多,如何把文言文翻成白話文,由白話文再翻成外國文字,他們才能看得懂。這來不及了,急著要,那我們怎麼樣?我們變個「四十二章經」。這就是「四十二章經」,《群書治要360》,三百六十段,是在這個經裡頭到處選選出來的,並不連貫,三百六十段,每天看一段。我想出這個方法,救急!這個翻譯就好翻了。這第一本,第一本,你能看得懂的,你就先摘錄下來,看不懂的就放著,明年、後年再搞,一年搞一本,十年圓滿,我們用這個方法。這個本子已經翻成英文,大概再一、二個月就出書,英文本的出來了。這就跟《四十二章經》一樣的,應急,非常好!這個翻譯的本子還沒有成書,翻譯的草稿,第一本送給馬哈迪的,第二本就是現在馬來西亞納吉首相,他們兩個人。三百六十節還沒有翻完,翻到二百七十節,我到馬來西亞去的,先送給他,他們看到非常歡喜。

  「而與《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法苑珠林》成書在唐朝,裡面所有引用的跟現在流通本不一樣。「且有《一切經音義》所摘字,而諸本皆無者。大抵誦習多,則傳寫多,而得失異同亦多」,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可見《甄解》與沈氏意同,總明本經為佛多次宣說,且誦習者多」,讀誦的人多,依照這個經本修行的人多,「梵本傳寫者多,梵本有多種,存沒詳略有不同,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因為《無量壽經》這個翻譯,年代從漢到宋八百年,這麼長的時間,十二次翻譯,裡面內容、文字差別很大,這個現象我們應該知道。告訴我們這麼多原因,所以就明白了。

  我們接著看,「日本日溪師亦同沈氏之說」,他的看法跟沈居士亦相同。「伊雲:異譯文句,與今經」,今經是指魏本,就是康僧铠的本子,傳到日本去,日本淨土宗幾乎是以這部經為主。我相信他們受到慧遠大師的影響,遠公提倡的真的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同學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往生,沒有一個不成就,無比的殊勝。「異譯文句與今經稍差異者不少。思夫,多異本,傳者不一,故致斯異。」這是說明,傳的年代久了,互相抄襲有抄錯的地方、有脫落的地方,這都在所不免。古時候經書得來不容易,所以本子就有差異。「亦或非一時說」,這個也有可能,佛多次宣說,不是一次宣說,「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佛常常講、時時講,講法不一樣,所以記錄下來也就不相同,「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佛是處處異說,這是佛的大慈大悲。佛為大家介紹這個法門,人的根性不相同,他說法就不一樣。佛是隨機說法,因人不同、因時不同、因處不同、因事不同,所以佛無有定法可說。一樁事情,就是介紹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怎麼介紹?我們從這裡去想。人、時、地、事有不同,佛的說法肯定就不一樣,這是佛的慈悲。

  「以上諸德皆主本經乃世尊多度宣說之法,實有所據」,不是沒有根據的。「例如本經《唐譯》本名《無量壽如來會》,乃《大寶積經》中一會之文,足證佛說《寶積經》時,亦宣說本經。」講《大寶積經》裡頭,裡面有一段專門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今天我們留下來的這五種原譯本的唐譯。王龍舒會集的時候,會集這個原譯,唐譯的《大寶積經》他就沒有看到過。我們想想,王龍舒他是進士出身,是地方上的大富長者,有德行、有學問、有財富,這部經都沒有見到,《無量壽》這一會沒見到。他會集的是四種,缺了這一種,而這部經裡頭有一些精彩片段,是其他經典裡頭沒有的,這是不能缺少的。所以,魏默深重新再會集,這清朝鹹豐年間,第二次的會集,這個本子比王龍舒的本子就好得太多了。

  這個本子我們這裡也有,這個本子就是的,魏默深的譯本,夏蓮居重新把它校對,成了這個本子。校對還困難,沒有法子,所以夏老就重新再做一次會集,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很值得紀念,夏老師校對的本子,校對、補充,成了這麼一個本子。這也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無量壽經》,這個想法是從這兒來的。校對、補充覺得還不足,所以才決心重新再會集,第三次的會集。過去所有的會集裡頭有缺陷的、不圓滿的,這全部補足了,真正是《無量壽經》最善的本子,用了十年時間,不簡單!黃念祖老居士會集注解用了六年時間,得來真的不容易,我們真是有福報。我們前一代的人沒有看到這個本子,所以講淨土講得不透徹。如果我早年學佛,老一輩這些法師、大德能夠把淨土講得這麼透徹,我早就接受了,早就相信了,哪裡要辛辛苦苦自己摸索二、三十年!這就想到現在人比我有福。這個福報是有,問題是誠敬心不如。緣,機緣上說,你們比我有福,善根福德很重要,善根是能信、能願,福德是真干。真正往生到極樂世界才叫圓滿,如果這一生不能往生,那就阿賴耶上種一點善根,還要繼續搞六道輪回,這肯定的。

  「沈氏又雲:魏譯文辭詳贍,義理圓足,故自來講家多據之」。這就是康僧铠的譯本,在五種本子裡面,確實他翻譯得最好。所以古今中外,外國包括韓國、日本、越南的法師,講《無量壽經》都采用康僧铠的本子。「唐譯差與相近,蓋同一梵本也」,唐譯就是《寶積經》裡「無量壽如來會」,內容跟康僧铠的譯本大同小異,判斷他們用的是一個梵文本,同一個本子。「宋譯亦甚明暢,而辭句前後大異,又一梵本也」,肯定是原本不一樣。「漢吳二譯,文辭拙澀,而義有相補備者,則又一梵本也」。這幾個對照所看到,他們用的底本不是相同的,不是一個本子。所以判斷至少有三個本子,翻譯的時候根據的原本不一樣,有三個不同的梵本。

  「沈氏雖未能直從古梵筴取證,但今若細究存世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筴至少有三種,故知沈氏之說可信。至於他師有認為五譯只是同本異譯,各本差異,只因譯者意樂不同,實未能服人」。這個說法一般人不服,同一個梵本,翻譯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出入?特別是願文,四十八願怎麼可以改成二十四願,哪有這麼大膽子的人?怎麼能把它改成三十六願?肯定是原本不一樣。這是絕對不能夠錯誤的。「例如本經小本秦唐兩譯,羅什大師因秦人尚簡」,這秦國是姚秦,在現在四川、甘肅這一帶,中國人喜歡簡單,「乃攝十方佛為六方佛」,梵文原本裡頭是十方佛,他把它省掉了,改為六方佛。「此誠譯者應機之妙,文簡應機,而經義無失」,這是翻譯的巧妙,「是始為譯者之意樂與善巧」。玄奘大師是直譯,我們所看到的是十方佛。「至於本經諸譯之差別,大異於是」,跟這些情形完全不一樣,「不但詳略不同,且義理之深廣亦異」,意思也不同。「故不應是譯人意樂」,意樂就是翻譯的人他喜歡怎麼翻法,這絕對不是翻譯人的意思,是原本不同。

  「例如彌陀大願乃淨宗之緣起,與本經之綱宗,而十念必生之願,正是彌陀大願之髓」,這精髓,這是講淨宗最重要的教義。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的大願,這才是淨宗的緣起。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這樁事情,統統根據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而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世尊為我們轉述,這是淨宗最重要的一部分。四十八願裡頭「十念必生」,這是大願裡頭最重要的一句話,因為十念必生才能普度一切眾生,真的是簡單、容易。難在哪裡?難在佛講過了,難信之法,你不相信,這個緣分你就當面錯過。你要是深信不疑,你這一生恭喜你,你就成佛去了。所以不能不信!梵師今天傳的這個來,就是勸我們要相信,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她傳這個信息來。

  這個願,就是十念必生,「見於魏唐兩譯,而漢吳兩譯之願文中」沒有十念必生。你說這麼重要的,這怎麼能有錯處?決定是原本不同,原本同,這怎麼可以漏掉?「若謂魏唐兩譯之四十八願,與漢吳兩譯之廿四願只是譯筆」,就是翻譯的人「開合之不同,則實難自圓其說」,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不切實際。「世間焉有如是大膽之譯人,敢率自意,妄刪大願之心髓」,把十念必生刪掉了,哪有這麼大膽量的人!「故知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異」,根據的原本不一樣,從印度傳來的原譯梵文本有不同,才會有這個現象。

  「又如《吳譯》二十四願中有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這也很重要,「而魏唐兩譯雖具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沒有這個經文,「反而無之」。「若謂原本是一,諸譯只是開合不同,則請問《吳譯》此二願從何而來」,何以二十四願當中有,四十八願當中沒有。「可見諸譯所據之原筴不一」,就是原本不相同,這才能講得通。「正如沈善登氏所說,本經蒙世尊多度宣說,又因梵筴易脫落,乃有不同之原本」。傳到中國來不只一本,傳來的本子不一樣,原本不一樣。「從上之例,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五種原譯本我們都拿來讀很麻煩,應當把這五種東西會集成一本,這就方便了。所以,這個事情是應該做的,必須要做的。「是以從宋至今,王龍舒」第一個開始做,宋朝人,他是安徽舒城人,距離我的老家很近,大概只有三十幾裡路,「彭二林、魏默深與先師夏蓮居諸居士,先後均曾校會本經」。

  下面講「會校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種」,這是會校本。我們看二百四十四面注解。「以上五譯,互有優劣彰晦」,彰是文義很明朗,一看就懂,晦是很生澀,看不懂,這就是有優劣,翻得好不好。「例如十念得生之本願與一向專念之要旨,於漢吳兩譯則未彰」,漢吳這兩本沒有,缺了這兩句,沒有。「至於五惡五痛五燒之宏文」,這是什麼?這是《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戒律,非常重要,「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誡,於唐宋兩譯則不具」,缺了這一段。「魏譯較備,為諸譯冠」,康僧铠的本子詳細,說得很詳明。「但於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兩願」,康僧铠的本子也沒有。「故宋龍舒王日休論諸譯雲」,就是他的看法,「其大略雖同,然其中甚有差互」,就是這個裡面差別的地方太大,不是小的問題,是大問題。「又其文或失於太繁,而使人厭觀」,這文字確實,你看原譯本就曉得,看不下去,「或失於太嚴,而喪其本真;或其文適中,而其意則失之」,意思不完備。「由是釋迦文佛所以說經,阿彌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無序,郁而不章,余深惜之」。釋迦的本願、彌陀的本願,因為這些經文,這翻譯的經文,我們今天所講的,文不達意,或者說詞不達意,出現這個問題。對於釋迦牟尼佛說經、阿彌陀佛度人的本願,就不能夠暢通無礙。龍舒居士對這個非常感歎,所以他發心,「於是乃取漢吳魏宋四譯,校正會集,敘為一經,名曰《大阿彌陀經》,是即本經會集本之始」,宋朝王龍舒居士第一個做會集本。

  現在《無量壽經》的會校本一共有四種。第一個,《大阿彌陀經》,宋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他叫校輯。輯是編輯,把四種本子合成一本,除掉它重復的,合成一本,方便。

  第二個,也叫《無量壽經》,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非常可惜,它只是一本,它不是會本。它就是康僧铠的本子,把它節錄,重新校正,所以它只有一本。但是這個本子好念多了,康僧铠的本子裡面確實很多繁而無緒,念起來很不暢通。他一節校,本子就暢通了。

  第三種叫《摩诃阿彌陀經》,是清朝時候鹹豐年間,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這是個會集本,這個五種本子他都看到了,所以他這個會集比王龍舒的就好,後後勝於前前。這裡還有個注解,「原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蔭福居士校訂」,改了名字,改成《摩诃阿彌陀經》。這是魏默深的會集本。

  第四種就是現在我們用的這本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是民國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的,我們現在讀的這個本子。

  「於是本經乃有五種原譯本,四種節會本,共有九種」,就是我們中文本的《無量壽經》,一共有九個不同的版本。學《無量壽經》,你用哪一個版本,這個關系很重要。我在二00六年,我們巴黎的活動結束之後,我順便到倫敦去訪問倫敦大學跟劍橋大學。劍橋大學漢學系的學生,有一個他來告訴我,他用《無量壽經》寫博士論文。我就問他:《無量壽經》有九種版本,你用哪一個?他用夏蓮居的會集本,跟我們一樣的本子。也可能是我們這個本子印得很多,現在在全世界到處都很容易看到,他們用這個本子寫博士論文。

  「五譯之中」,這是翻譯的本子,「《魏譯》流傳獨廣」。康僧铠的本子流傳最廣,因為這個本子文、義都相當的圓滿,比起其他的四種翻譯本,所以大家很欣賞。「王本一出取而代之」。為什麼《無量壽經》在中國,康僧铠的本子不能夠大量的流通,大概受王龍舒會集本的影響。王龍舒是宋朝時候人,他這個本子出來之後,大家都喜歡他的本子,真的是取而代之。但是康僧铠的本子,唐朝時候流傳到日本、韓國,所以日本、韓國淨土宗都依據康僧铠的本子,講的人多,注解的人多,這是我們中國所比不上的地方。我上一次到日本去講經,我就勸導日本淨宗的這些法師們,應當把他們祖師專門研究《無量壽經》的這幾十種注解,從《大藏經》取出來,印一個專輯。《無量壽經》注解的專輯,單獨流通,對淨宗的修學會有很大的幫助。

  「蓮池大師《疏鈔》中,語則多就王文」,也就是《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文多取王龍舒的本子,「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這個本子從宋朝以後在中國流通很廣,一般人看《無量壽經》都看他的會集本。所以蓮池大師《疏鈔》裡頭引用,大多數都用他的本子。「清末印光法師亦稱王本為文義詳悉,舉世流通。由上可見王本在我國之流通,遠過《魏譯》」,比康僧铠的本子流通得更殊勝。「王本雖甚流通,並收入龍藏與日本大正藏」,收到《大藏經》這很不容易,收到《大藏經》就等於說是古今這些大德肯定這個本子。「但王氏之作則有得有失」,這本子還是有瑕疵。「例如《疏鈔》雲」,這個《疏鈔》是《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作的。蓮池大師的話,「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這是蓮池大師對這個本子的贊歎。「但其不由梵本」,他不是依照梵本翻譯的,「唯酌華文,未順譯法」,這是講會集跟翻譯不一樣。「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那就沒有話說了。「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他沒有用譯這個字,他用的是校輯,編輯。

  「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這就是會集的時候,去取是大學問。去是什麼?不收它的,把它刪掉,取是取它的文跟義,就是取捨。取捨不當,哪些應該取的,哪些應該捨的,這個裡頭他有些問題。這裡舉例子,「如三輩往生,《魏譯》」,就是康僧铠的本子,「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有發菩提心,下輩他說不發,上輩的沒有說,「則高下失次」,這個取捨就不當。實際上,康僧铠的本子,上中下三輩都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太重要了!上輩怎麼沒有發菩提心?下輩更加一個不發,不發沒有根據,不言那是漏掉了。不發那是改動了,人家發菩提心,怎麼可以說不發?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沒有不發心的,這個發心是「往生要旨,乃反略之」,這是未盡,別人批評他,取捨未盡。「蓮池大師所論精要,正中要害」,這是蓮池大師對王龍舒本子的批評,有贊歎、有批評,它不是一個盡善盡美。

  「王氏自序中有雲:其文碎雜而失統,錯亂而不倫者,則用其意而修其辭。」這就是如果翻譯,這個問題沒有,你自己用什麼文字都可以。但是會集不行,一定要用原文,不能把人家原文捨棄掉,自己用自己意思來寫一段文來修改它,這不可以的,這是犯了忌諱。這就是蓮池大師所批評他的,「不由梵本,未順譯法之深病」。「若據梵本重譯,始可用本人自撰之文句以表經義」,這個沒有話說的。「今乃會集」,會集一定要用人家的原文,不能改變別人的原文,「焉能不取原語,而任意行文,是乃萬萬不可也」。如果隨便改動人家文字,看這個看得不順眼的話都來改,將來這部經就改得不像話了。所以古人縱然看到這個字有問題不通,或者是傳寫錯誤的,不敢改,中國讀書人有這個好處。可以把它注在旁邊,這個字應該是什麼字的錯誤,注在旁邊,不可以改變它;要保存它的本來面目,決定不可以隨便改動文字。是你自己寫的文章可以,你可以隨便改,別人寫的,古人的東西不能改動。「至於三輩發心亦然,擅改《魏譯》,又復高下失次,是皆王本難掩之疵也」,這是他的毛病,這太明顯了。

  「清乾隆彭二林居士」,就是彭際清,也叫彭紹升,「亦於王本義有未安」,看到王龍舒這個本子,他覺得有問題。「於所著《無量壽經起信論》中」,《無量壽經起信論》是彭際清居士的著作,也是解釋《無量壽經》的,這裡面對王龍舒的本子有批評。「王氏本較為暢達,近世通行」,流通得很廣,「然有可議者」,就是有可以討論的地方。「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積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經開章要領,而王氏刪之」,把這一段刪掉了。這是很重要的一段經文,他把它刪掉了,這不應該刪的,應該要取的。「至往生上下二輩」,三輩往生,「一刪去發菩提心」,上輩他沒說,中輩說發菩提心,下輩說不發。「胎生一節,刪去疑惑佛智乃至勝智」,這個很重要,他把這幾個字刪掉了。「前則乖成佛之正因」,這是批評他,他把發菩提心刪掉了,上輩沒有說發菩提心,下輩說不發,這個不可以的。康僧铠的原本,三輩都發菩提心,都是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怎麼可以說把發菩提心刪掉?怎麼可以說不發?這個都是非常嚴重的失誤。胎生一節,為什麼會胎生?因為疑惑佛智乃至勝智,這一段很重要,如來的五種智慧,他把這個刪掉了。所以前面乖成佛之正因,後面「失往生之正智」,對於佛的五種智慧要深信不疑。「他如敘次願文」,先後也有錯誤,這些都應當把它校正。

  所以,彭際清居士就發心,要補救王龍舒會集本的失誤。他「專就《魏譯》」,就是康僧铠的本子,「去其繁復,並按雲棲本」,雲棲是蓮池大師,什麼本子?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增入四十八願先後數目」。他這個本子依舊叫《無量壽經》,這是第七本,《無量壽經》第七個本子,王龍舒是第六本。「但此本只是《魏譯》之節校本,而非諸譯之會集本,兩本相較,則彭本優於《魏譯》」。彭際清的節校本跟康僧铠的本子兩本比較,彭際清這個本子好。「近代丁福保居士,作《無量壽經箋注》,所注者即彭本。惜彭本只是節校本,未能救王氏會本之病,故仍不能稱為善本」。

  到清朝鹹豐年間,「邵陽魏承貫居士」,就是魏默深居士,「謂諸譯及王氏會本,猶未盡善,乃會集五種原譯,別成一本」,還叫做《無量壽經》。「魏氏之本,集五種原譯,是為五會本之始」。王龍舒只有四種經的會本,所會裡頭缺了《唐譯》。「同治中王蔭福居士極崇魏本,曾親記雲:近世邵陽魏居士復本雲棲大師之說,遍考諸譯,別為一書。包舉綱宗,文辭簡當,乃得為是經之冠冕」。「王氏復博考眾本,手自校雠,並定經名為《摩诃阿彌陀經》,是為本經之第八本」。這個本子裡頭也有問題,就是我剛才拿給諸位看的,這個本子,這個就是魏默深的譯本。但是它經過夏蓮居老居士校訂、補充,所以這個本子也是很好的本子,我們留了做紀念,印了一千本,做紀念。「魏氏發心廣大,復精於文字」,文學好,「為救王龍舒居士杜撰經文之失,備取五譯,會成一經」,這個會集本是他作的。「力求句句有來歷,期成善本」,希望這是《無量壽經》最善的好本子。「所願極勝」,他的願非常殊勝,好!「所成亦偉」,會集的確實比王龍舒居士好,很難得。「其所會集遠超王本,王蔭福居士贊之為本經八種之冠,亦非過譽」,值得贊歎。「但所憾者」,還是有遺憾,「魏氏雖願力補王氏杜撰之過,惜未全免」,還是犯了毛病。「茲舉其荦荦大者如下」,荦荦是明顯的意思,就是很明顯的過失。

  下面有幾種,第一個,「魏本第二願曰:設我成佛,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這個裡頭,其中「無有胎生」這四個字,五種原譯本裡頭都沒有。這四個字與原譯文相違背,這是大毛病,這是自己加上去的。「《魏譯》雲: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這是康僧铠的本子上有這個經文,你怎麼說無有胎生?你跟原譯本相違背。唐、宋兩譯都有,「而魏氏竟謂無有胎生,此實為難掩之疵」,這個毛病沒辦法否定。

  第二,「五惡五痛五燒一段數千言,魏氏刪節為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YIN欲火燒,瞋忿火燒,貪盜火燒,邪偽火燒,愚癡火燒,是為五痛五燒」。你看幾千字的一段文,他把它省略成這幾句,這個不應該,這是後人不能原諒的。「魏居士原願無一字不有來歷,惜未能貫徹初衷。上之一段,於諸譯中,並無來歷」,這一段沒有來歷,這是自己撰的。

  時間到了,時間很快,都忘掉了。好,我們下一節課就從這裡學起,從五痛五燒數千言這兒看起。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十集)  2011/11/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50

    從「二、五惡五痛五燒」,這一段有數千言,有幾千字,從長的一大段。「魏氏刪節為」,這是魏默深居士會集的時候,把這一段長文刪減掉了。他刪節為「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YIN欲火燒,瞋忿火燒,貪盜火燒,邪偽火燒,愚癡火燒,是為五痛五燒」。幾千字一篇長文,就把它縮成這個樣子。「魏居士原願」,他本來的願望是「無一字不有來歷」,就是可惜他沒有能貫徹初衷,上面這一段於五種原譯本裡頭沒有來歷,這是他自己寫的文字。會集,最重要的一定要用原譯的文字,自己不能夠,可以刪節,一定還要用原文,不能自己造這個句子來代替,這個他犯了個過失。所以這個沒有來歷。

  「魏氏會本謂極樂之宮殿樓觀」,極樂世界這些宮殿樓觀,「堂宇房閣,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這個「依寶樹而住」這一句五種原譯本裡頭沒有,這是他加進去。可不可能?有可能,想當然耳。這個是可以能講得通,但是沒有原文,五種原譯本裡頭沒有這一句的說法。所以這個也是毛病,都是沒有忠於會集,會集一定要用原文,原文沒有的不可以。刪節行,刪節統統是原文,不能用自己的文字,他「五痛五燒」那一大段,他是用自己的文字。跟彭際清的節校本不一樣,節校本雖然節,但是是原文,人家沒有過失。他這是節校用自己的文字,不是原文,所以這個有問題。第四,「會本中,過是以後,無量壽經亦滅,唯余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這一段五種原譯本裡頭沒有,這都是他自己加進去的。

  「由上可見,魏氏之本與前諸本相較」,比較,「雖後後勝於前前」,比王龍舒的本子會集得是好,「惜仍未能盡免率增乖舛之過。但此巨失,勢在必救,以免後世因襲,甚至篡改經文。故須防微杜漸,絕此罪源,並為大經,早得善本,是以先師夏蓮居老居士,乃有第九本之作也」。這是說明夏老居士為什麼要重新會集。這個重新會集我們曉得了,他本來不是想會集的,是把魏默深的本子重新校訂再補充,把它訂正,這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是魏默深的本子,經過夏老的校正補充做成這麼一個本子。想想還是不行,還是沒有法子,所以必須重新再做一個,就是現在我們用的本子。這個本子可以看到魏本的原貌,但是這個過失可能他都已經把它修改了、修訂了。

  古籍最怕的是篡改經文,最怕的就是這個。因為你改動之後,你開了這個頭,帶了這個頭,後人沒有你的智慧,沒有你的文字的修養,他看不懂隨便都改。每個人都改,這個東西傳個一、二百年就不像樣子,就面目全非了。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最忌諱的是這樁事情。看到這裡,明明是個錯字,可以,注在旁邊,或者注在書眉上,這個字應該是什麼字,這正確的。決定不能改動,就是防微杜漸。讓古籍保存原來的面貌,過去錯了就讓它錯,改正是注在旁邊,不能夠改動經文。這就是說明這個版本,第九個本子出來的因緣。

  下面介紹夏老居士,「先師夏老居士」,夏蓮居老居士,「未冠學儒」,古時候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就是戴帽子,表示成年了。女子十六歲行笄禮,表示她成人。成人之後,對他必須要尊重,所以不可以稱名。稱名,對未成年的,這叫童子,可以,可以稱他的名字。成年就不再稱名了,稱名那是很不禮貌的事情。所以同輩分,朋友、同學送他一個字,就是中國人是有名有字,這個字號從行過冠禮這一天之後,大家都稱他字。他家的長輩,他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都稱他字,不稱名。稱名只有兩種人,一個是父母,一生稱名,第二個是老師。你就想到中國老師的地位多高,從稱名這個禮來看,老師跟父母是完全相同。真的佛法裡面講,身體,我們這身體得自於父母,身命,慧命得自於老師。這一個人兩條命,是父母跟老師給的。所以對父母孝順,對老師是同等的孝順,只是在禮服上有不同。父母死了,守孝三年,穿孝服;老師過世了,心喪三年,就是沒有孝服,那種悲痛哀傷跟父母沒有兩樣。

  所以老師在中國歷代,要知道他的地位。老師一生多半都是很貧寒,清寒,為什麼?他沒有從事於生產事業,生活來源就是靠學生一點點供養,一生過著清貧的生活,這個我們要知道。家庭富有的,對老師供養多一點,清寒的可能就沒有供養,甚至於生活非常清苦的,老師有時候還要幫助他,幫助學生。古時候師徒如父子,現在這個概念沒有了。現在你想,對父母都不孝,何況對老師?沒有人教尊師重道了,現在想學,沒有樣子,也沒人教。

  ......

  夏老未冠,未成年,二十歲以前,未成年學儒。「先程朱而後陸王」,二程、朱熹,這是中國的理學家,這個陸是陸九淵,王陽明,也是中國的理學家,這是儒家的。「甫壯入佛」,壯是壯年,四十歲,學佛了,「攝禅密而歸淨土」。「夏老博貫群籍,深於文字,專功久修,教眼圓明」。他老人家做學問很認真,在佛法裡頭,宗門教下、顯教密教他都涉獵,而且都有相當的造詣,以後歸淨土。大概我們看看自古以來,真正在教下下功夫的人,到最後都歸淨土,禅宗也不例外,這真正對於淨土認識了。所以淨土是難信之法,沒有很深經教的基礎不容易相信,多半都是半信半疑,這個不能成就。真信了,沒有一個不往生,往生就是成佛。

  「於壬申年」,壬申是一九三二年,「發願重校此經,掩關津門,閱時三載」,津門是天津,他在天津閉關三年。「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這個三家就是王龍舒的、魏默深的,這兩種是會集本,彭際清的是節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萦夢寐,及其成也,四眾歡喜」。這是講他做第四次的會集。前面的會集不是不好,裡頭有瑕疵,有取捨不當,有自己作的經文取代原譯。這個例子不能開,例子一開,後面後遺症很大。所以要做一個真正忠於原譯本的會集,確確實實字字句句都在原譯本裡面,用的是原譯本的原文,這就對了。這跟翻譯不一樣,翻譯自己可以,那都是自己文字;會集不可以,一定是別人的原文,不能夠改動。

  這個本子做成之後,非常歡喜。「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這是夏蓮老的皈依師,有照片在前面,「搭衣捧經攝照於佛前,親為印證」。「先舅父」,這是梅光羲老居士,「梅撷芸居士,連續播講於電台,譽為善本」。「慈舟法師專講此經於京魯」,這個京是北京,魯是山東,「並親為科判」,這個科判也印在這個本子裡頭。「北京極樂庵方丈妙禅老和尚,聘請山東女子蓮社吳倩芗社長來寺開講此經兩月」。這些記載我們相信當時都是這個本子,還不是最近這個本子,是這個本子。因為這個裡面科判是慈舟法師的科判,所以慈舟法師講的是夏蓮老的節校本,這個後面能看到。「菩薩戒弟子邵陽魏承貫會集各譯,菩薩戒弟子郓城夏慈濟重校補遺」,慈濟是夏蓮老的別號,重校補遺,所以是這個本子。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本子在這個本子之後,總共用了十年的時間完成這個本子。

  「其他發心宏揚,專志持誦者,不可勝數。印行流通,相繼不絕。是以先舅父梅老贊雲: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又說「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有美皆備,無谛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這是梅光羲老居士的話。「先舅之語,現已舉世公認,並將本經采入新印之續藏」,這個還沒做到,新印的續藏還沒有把它收進去。「大經塵封千載,今始得善本,先賢會經之願乃圓,大經放光,眾生有幸。本經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為大經之第九本」。這個詳細要看梅光羲老居士的序文,他的序文很長,我們都印在這經本的後面,介紹得非常詳細。梅老居士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舅父,家學的根基很厚。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經教就是跟梅老居士學的,所以也有師承的關系。

  梅老跟夏老在那個時代,在家學佛裡面,都有很深的地位、聲望,佛門裡面稱為南梅北夏。南方梅光羲,梅老是江西南昌人,夏蓮居老居士是山東人。北方的夏蓮居,南方的梅光羲,在當時在家學佛的兩位大德。所以這部經確實是他老人家非常用心,也是到這個世間來,這一生對佛教做出最大的貢獻,會集成這個完善的本子,取捨精當。五種原譯本裡面的精髓統統在這個本子裡頭,重復、多余的全部都刪掉,真正變成一個精本,精確的善本。讀這一本,五種原譯本全部都讀到了。有信心,想專攻的,就這一部就夠了。如果還有疑惑的,可以把五種原譯本找來對照,甚至於把過去的三種節校本,王龍舒的、彭際清的、魏默深的,跟夏老一起來做個比較,我們對於這個會集本就產生信心了。

  下面第七段介紹本經的注釋,就是注解。在中國第一個,《無量壽經義疏》六卷,隋朝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這是慧遠大師作的注解,叫《無量壽經義疏》。慧遠大師他一生住在淨影寺,所以後人對他尊重,不稱他的名字,稱他居住的地方,稱為淨影大師,這是最尊敬的稱呼。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十一集)  2011/11/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51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