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聖物捨利子令科學無解


 2015/1/16    熱度:6579    下載DOC文檔    

釋迦牟尼佛七彩腦捨利

國家至寶:佛指捨利

近代高僧印光大師五彩捨利

佛教聖物捨利子

具有奇幻光學折射效應的透明捨利子令科學家大惑不解

佛教聖物捨利子

以勝金剛定,自碎金剛身,不捨於大悲,捨利猶分布。

何為捨利?“捨利”,梵語sarira,民間多稱為捨利子,華譯靈骨,堅固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結晶而成的。佛、菩薩、羅漢、高僧等,寂後火化,每凝結有捨利,或如珠,如花,白色為骨捨利,赤色為血肉捨利,黑色為發捨利,亦有雜色者,則系綜合所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無量功德所成。若是佛捨利,世間無物能損壞,菩薩以次,則堅度遞減。

金剛,俗名金剛石,是一種稀有的珍奇礦物,以質地堅利著稱,佛家多用“金剛”作喻,或喻佛之“法身”,或謂“金剛不壞身”。金剛捨利是捨利中的極品,不但質地堅硬,而且色澤艷麗,是金剛中最珍貴,最罕見,最殊勝的。

捨利分哪些種類:捨利是梵文,意為骨身,或靈骨,或謂堅固子。在佛教中,捨利通常指佛陀,高增圓寂後遺留下來的身骨,頭發或遺體,火化時結成的結晶體,它作為佛教的聖物而受到尊崇。捨利有身骨捨利和法身捨利之兩種。佛的遺骨叫作身骨捨利,法門寺佛指捨利,是迄今世界唯一僅存的佛指捨利。佛經叫作法身捨利,表示佛的教法不滅。捨利有全身捨利、碎身捨利之分。捨利為釋迦圓寂荼毗後,當時印度境內有八國國王分得了佛陀的捨利,並建塔供養。一百六十年之後,統一印度的阿育王,又將捨利分藏於眾多的佛塔內分布各地。廣東南華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師的真身,稱為全身捨利。復有生身捨利和感生捨利之別。拜佛見捨利,眉間取捨利,雕佛銹像得捨利,花端剃發得捨利等等,這種捨利非有關生理現象,亦非任何藥品凝結或人工制造。而是長期修煉戒定慧,持誠心感得,稱為感生合利。生身捨利即佛陀和祖師們的全身捨利和碎身合利。捨利的顏色常見的有三種,白色的是骨捨利;黑色的是發捨利;赤色的是肉捨利。唯佛捨利有五色,神通變化不為一切物所壞故。

佛教捨利子令科學無解

金秋十月,深圳鑫寶源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喜迎一對藏地金剛捨利。此對金剛捨利寶光內斂,通體潔白,不著一絲塵暇。一顆重372克,另一顆重340克。硬度極高,摔不破、砸不爛。具有超強磁場,兩手各拿一顆,互相繞圈,會感受到強烈的相斥相吸感。(磁鐵對其無任何作用,即非現代產物。)

為寶主於西藏潛心禮佛期間,藏地喇嘛感念其修佛之心赤誠,以之相贈。傳承千余載,千百年來除佛家特定法日可供常人觀瞻,余時密不外傳,為佛家珍貴無比之聖物,尤其具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因此,結緣此金剛捨利者,可保全家平安,福佑子孫。必是歷百劫千劫後所積福報,佛家受感應顯示的法華妙象,亦是虔誠禮佛者獲諸佛加持的結果。

捨利

佛教徒對於佛之捨利,存有難逢難遇之想,故願意恭敬供養。且往往信仰捨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養捨利,即如同禮拜佛成道的菩提樹、金剛寶座、佛經行之足跡等,欲結下值佛聞法之因緣而速成菩提。《大智度論》卷五十九:“供養佛捨利,乃至如芥子許,其福報無邊。

佛指骨捨利出現,世界為之震動。著名學者季羨林認為這佛指骨捨利在13層寶塔下埋藏了千年,唐朝‘迎佛骨於鳳翔’的佛骨竟然還存在於宇宙間,它的重現讓人肅然起敬。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景富先生。作為長期研究佛教的學者,他參加了陝西省政府當年組織的法門寺文物評審會,並撰有專著《法門寺史略》。在這部寫於近20年前的論著中,陳景富留下一個持續多年的疑問:“法門寺真身佛指骨捨利究竟從何處來?由誰瘗藏於此?是什麼時候開始瘗藏的?這個千古謎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捨利子如今富有極高的宗教價值和文物價值。從早期不為人知,到現在的一物難求。世間任一物種,也完成了它的轉型,大膽踏入藝術殿堂,搖身變為投資熱品,近年來捨利在市場交易、拍賣會等屢創新高,收藏之熱勢如破竹。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