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無量壽經(第28集)


 2015/1/24    熱度:2966    下載DOC文檔    

  上一次介紹了「三輩往生」,在結束的時候也把「往生正因」裡面第一段正因裡頭的第一句話,要讀誦《大乘無量壽經》,這個上次也做了介紹。這兩品所談的都對於我們來說非常切要。我們知道了很多很深的道理,知道了很多極樂世界的好處,知道這是度眾生可以說唯一的方便法門,但是具體怎麼做?是些什麼條件?所以這個經它很完整就在這個地方。有的經只有講一些方法,沒有談出很深的原理;有的只是談了一些理而沒有事,都怎麼做?前一個就說是可以把往生的很粗很粗的分為三種類型,所以上中下。一切事情往往都是如此,可以分成三個大類,這也是極粗的三個大類。《觀經》就分為九品,就是三中再分三。實際是可以無窮盡的分下去,是無量的品。這個是從往生以後的這個水平方面著眼的。當然這個水平是個果,上品是個果,中品也是個果,你要達到這個果,跟它的因也有關系,也談了一些因,共同的因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但是往生還有很多正因它並沒有都概括進去,所以這一品就是對於前頭的補助。還有其他許多許多往生方面重要的行持都是正因,也就可以說,要得到三輩往生,你也需要種這些個正因,這裡頭。而種種往生正因裡頭,你行這些正因,你將來得到的果位,也就是前頭那一品,「三輩往生」那些果位。這兩個是互相補足,同等重要。但是這裡頭分了三段,也是第一段最殊勝,中間一段稍微差一點,後頭一段又稍微差一點,也好像正是相對於那個上中下。但是在正因方面說,也可以說這是一個上中下,但是這個上中下不對應於前頭那個「往生三輩」那三輩。第一段當然是上輩,中間那一段就是中輩,下頭那一段就都是下輩,不能這麼機械的連系,就是說這個裡頭還要看情況。這三個是有差別,這個裡頭是第一段最殊勝,中間差一點,後頭又差一點,這也是對的。

  今天我們就接續,來看第一類的正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這是一個方面。我們也說這是包括了六句,這裡頭有幾句,這算是一句,也就是一個方面。就是這個《無量壽經》,為什麼單提《無量壽經》?《觀經》也說,「讀誦大乘。」讀誦大乘,都是共同必要的。這個經它是淨土的第一經,也可以說是大乘的第一經。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十方的如來為什麼要出興於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唯一、唯獨就是要來說彌陀本願之海。這部經就是說彌陀本願之海,十方諸佛的心願就是要說這部經。所以這個就可以說不但是淨土宗的第一部,最近我寫了一篇論文,說這個就是《華嚴》、就是禅、就是密,這就是整個佛法中的第一部經,所以單用它來代表。實際上並不是說只是念這部經,別的經不要念了,用這部經代表讀誦大乘,而大乘之中首推這部經,尤其是學淨業的人,那更沒有話說了,以它為代表。這是第一句要說的。

  第二句就是「求生彼剎」,這個是求生淨土。所以我們修淨業的人,我常常說,我們不管大家是學什麼法門,各人有各人許多的因緣、願力,不能勉強。不可能說是一個道場或者咱們一個班都是淨土宗,除非說開始就是以淨土宗這個目的集合的,不然人各有志。但是求生淨土卻是共同要遵守的,這是必要的。不求生淨土,當然其他路還是有的,但是困難。如果還希望在這一生之中,把生死的事情能夠解決,不求生淨土可以說沒有希望。所以第二句話就是求生彼剎。第三句就是「發菩提心」,這我們過去講了,這是共同的。第四句「持諸禁戒」,戒是寶塔第一層,沒有戒就是漏器。我這個茶杯放了很好的茶,但是它是漏的,我就喝不成了,倒的茶全漏了。所以漏器,你雖然也做了很多功德,它存在不了,你沒有守住戒。所以戒是這樣,不受則已,受了就要好好的護持。人不能夠一下子就做到沒有缺憾,趕緊要忏悔。所以要嚴守禁戒。第五是「饒益有情」。所以這些話也可以說修行人共同要守的准則。各有各的戒,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戒,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薩戒,像我受的三昧耶戒,這是密教的,也可以說是金剛戒。各有各的戒,都要遵守。要饒益有情,你這個修持是為利他。所以《普賢行願品》說,「若菩薩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所以說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我們要做到讓眾生歡喜,這是饒益有情。所以三聚戒中有饒益有情戒。最後第六是最關鍵的,「憶佛念佛」。所以這些就跟上頭那個是相輔相成的,不過又多補充一些,最大的一個補充就是要念《無量壽經》。念佛是善中之王,捷徑中的捷徑。這是「往生正因」第一個段落中所修的因,修了這個因就一定得果。影子隨著身體一樣,必定有個影子,一定有個果,這個結果就是「是人命終,如佛色相」。所以他這個品位我說是相當於上品,因為這些修行的因也是上品的因,所以得的果也是上品的果,他就跟佛一樣,具足種種佛的功德莊嚴。「生寶剎中,速得聞法」,往生到寶剎中,極快就聞法,這只有上品能做得到。所以這個是「往生正因」的第一個,又是這一類的正因。

  第二個,「復次阿難」,佛又跟阿難說,有的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禅定」。前頭是很精進,讀誦大乘,持戒、禅定,盡持經戒,所以我們知道前頭說的這個經是以《無量壽經》為代表的。「盡持經戒」,它這個盡字就是很多很多的意思,不過我們也不要意會,現在有人就認為專念《無量壽經》,有的念《普門品》他覺得都不專,這也稍微體會得偏了一點。好是好的,不過就是狹隘了一點,佛不是,這個經為代表的。他那個經有緣,他念得很熟,他繼續再念還是很好,但你要求生淨土。不能盡持經和戒,戒也不能受得很多,戒都持。所以蕅益大師退戒,他認真,蕅益大師那樣的大德,他最後退只剩了個沙彌戒。所以有的著作寫的「沙彌智旭」,智旭是蕅益大師的名字,他那時戒就退成沙彌了。我要是比丘我就要持比丘戒,我沒有退菩薩戒我就要持菩薩戒,菩薩戒起心動念就是犯戒,他就是認真。所以從來也沒有人說是蕅益大師退了戒,大家看不起他,而是更尊重他,說他認真、負責任,不欺騙佛,不求好看。我要說得很好看,實際沒有做到,這個是有點假。

  不只做不到,不能大精進禅定,不能盡持經戒,那怎麼辦?你修十善。殺盜YIN這是身三,身業三方面;語有四種:妄語、绮語、惡口、兩舌,口四;意三,貪瞋癡。所以身口意這三業造十惡。把這十惡翻過來就是十善,例如不殺生,現在我不但不殺生,我還放生,這就是十善。你不殺生,那只是說我不行十惡了;不但不殺生,我還放生。昨天那個電視裡頭就介紹,一個人買鳥,籠子裡頭把它裝了之後,然後把它放走,電視裡介紹得很清楚,就是現在的人提倡。這都是好事,是不是?他不但不殺生,還放,拿他的工資一點點,他還這麼花,這就是善。你不但不偷盜,而且你還布施,這就是十善。諸如此類,我們就不再一一的說,身三、口四、意三,不但不行那個不好的,而且翻過來,所以叫十善。光是十善不夠,十善它是世間的善。當然世間的善也有好處,沈善登在《報恩論》裡寫,「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你行的善行都可以做為往生的資糧,但是必須要常常念佛和回向。你光是修塔、修橋補路、齋僧、布施等等的,這是行善,你還需要常常念佛,還要把這個功德回向,就能轉世間的善為淨因。這一轉很重要,不然你只是人天的福報,享了福之後還要墮落。所以這個就是要行十善,而且是晝夜念佛。

  第二句,經上說,「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晝夜思惟,這也是要求得很高很高,不僅僅是白天,而且包括夜裡頭。這種晝夜思惟,底下那一段正因也是晝夜常念,不光是白天,還包括夜裡,那就是沒有間斷的時候,夜裡頭也在用功,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我們現在,在我們下手的時候,我們就是要注意到要保持,像雞孵小雞,要保持,要抱這個蛋。過去的老方法,母雞就要用身體在這個蛋的上頭,保持雞蛋的溫度。這個雞當然有時要離開雞蛋,它要找東西吃,但是它不可能因為找吃的,它就忘記了它的小雞,忘記那些蛋,它就不回來了,以至於這些蛋都涼了,涼了之後回來它再抱,這蛋也孵不出來了。所以就是你可以中間找一找食物、跑一跑,但是不能使這些蛋斷了暖氣,斷了暖氣就再孵也不中用了。所以我們要注意也就這個事情。現在比方有許多廟裡頭,有的僧人打掃衛生,這一天忙得不得了,腰酸腿疼,真正要看書、禅定種種修持,這個時間是沒有,所以這個也是很困難。但是淨土法門還好辦,你心中還可以念。所以要保持這個暖氣。當然有的時候還要當知客,招待客人,還要給人導游,這個時候就耽誤你,這些事情也很難避免,但是總之你心中不要忘了你的小雞,要給它保暖,這樣從這個地方去下手。他是達到這個條件的話,就是說只要是自己不放棄,不管是白天、夜晚,自己不放棄,能夠自己都在那抓緊用功,那也就符合,可以說總是趨向於這個條件。夜裡頭念有時也很自然,我記得四十年前有這麼一次,半夜裡頭,因為聽見很大的念誦的聲音,把自己吵醒了。醒了之後我說是誰,這已經是深夜了,他這麼大聲的念?仔細再聽一聽,因為那個聲音還在念,仔細聽聽是自己在念。這個現象只是發生過一次,如果老發生,那比現在水平還要好一點。就說這些情形都是可能,只要你真實去用功,它也就很自然可以做得到,晝夜相續。

  「晝夜念佛」就是資糧上的功德。他不是思惟憶念嗎?《往生論》的五念法門,一是「禮拜」,我們每天都有禮拜;二是「贊歎」,贊歎這裡頭就包括稱如來名;三是「作願」,要發願;四是「觀察」,觀察就是憶念這些功德莊嚴,極樂國土佛有什麼功德莊嚴,菩薩有什麼功德莊嚴,國土有什麼功德莊嚴,這樣的觀察,那也就是憶念,這就是第四;第五是「回向」,這就是五念法門。這個意思就是說,一方面修十善,一方面修《往生論》的五念法門。是人臨終怎麼樣?底下再一句,「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極虔誠的心來歸依,歸依就是歸命。頂禮,就是上頭說的第一個禮拜門。供養,過去講過有法供養,依教奉行,發菩提心。《往生論》說:「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老是這麼修的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結果必定得生,能夠見到阿彌陀佛。這樣的話,他以修這個的因感得這個果,在命終的時侯,佛的願力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這個人他就「不驚不怖」,沒有什麼可以驚慌失措的(怖是害怕),也沒有什麼恐怖、畏懼,「心不顛倒」。顛倒是錯亂,人到了最後他會很錯亂。我有一個親戚,他一生念佛,到了他臨終的時候,他變成罵佛、恨佛,就是錯亂了。所以我們都要堅持到最後,這個事情不是很容易。還不光是現在,現在當然是關鍵,但是就是要堅持,不要遇見什麼原因就退失。所以我常說,往生法門是一切法門中最容易的一種,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看容易了,以為就是自己這麼舒舒服服的、悠悠忽忽的,跟玩似的,這樣就可以得到往生,這個是不可能的。你看上頭提到要晝夜,這就說明要很艱苦。如果這樣的話,當然最後就是不驚不怖,也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可以往生了。這個地方沒有說見佛,必定是見佛,佛來接引。因為這是佛的願力,凡是符合條件的,佛都來接引。而且從他這個臨終的情況,他能夠在臨終的時候不驚不怖(一般首先是怕死,害怕得很),不顛倒,這個就是有佛的加被。所以這個地方沒有明說,也就是不言可喻,很自然,他只要做到這一些,又能得到這樣一個果,這個果就是佛在前加被,使得他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

  第三類事情更多了,出家人,不要說出家人,出家人的事我看現在有的時候比我們在家人不少,中間也有很多勾心斗角,世間所有的這些毛病也都帶到佛教裡頭來了。所以曾經因為這個,我做過叛徒。我也是從小佛教家庭,我是信佛的,後來看到很多出家人、在家人,這些有名的人物,還是機心在那作用,勾心斗角,還是很多世俗的俗套。那時候我很小,只十幾歲,我就誤解了,我說信佛信了半天,學佛學了半天就是這樣,佛法沒用,我就認為沒用。後來到了大學三年級,看了《金剛經》,這才明白不是佛法沒用,是大家對不起佛法,這才又重新不當叛徒了。第三種就是事情很忙,不能夠離開家,也不能夠大修齋戒,也做不到一心清淨。這就很符合於現在的,現在的出家人也還屬於這一類的很多,身出家,心沒有出家,在家人當然更是如此。那需要怎麼樣?這裡頭它一共是兩句,一個是「修行世善」,一個是「忙裡偷閒」,他世間的善要好好的修,一個就是忙裡偷閒要念佛。他在有空閒的時候,你總可以抓點時間,你做工作總可以有個假期,一段工作完了之後有一點休息;你還有禮拜天、年假,都有一些假期,有些空閒。「端正身心」,身心要端正。「當自端身,當自端心」,要端正。身也要端,不是現在一上來,沙發上一靠,兩只腳蹬到茶幾子上頭,那種放逸。所以看中國過去的椅子都是太師椅,那都是叫你端坐,你不能像現在的沙發那樣去坐法,那麼放逸。所以端正身心。「絕欲去憂」,就是在家人也不能夠行欲道,不能行夫婦這些事情,為什麼?他自己要用功。所以不要YIN欲,不要憂慮世間這些事情。「慈心精進」,慈心就是要利他,你要給眾生得到安樂,是這種心;精進,要勇猛的去修善斷惡,這個事情要勇猛。精進的解釋,《華嚴經大疏》解釋得很好,說「練心於法,名之為精。」什麼叫精進?你這個心很精純,都在法上頭。要當方丈,這都是世間的考慮,都不是精,不精進。進字就更深了,「精心」,這不是精心了嗎?「務達」,以達為務,通達的達,務是事務(做),「目之為進」。所以精就是精其心在佛法上,拿這個精心,唯以識心達本為務(為事業),叫做進。不是叫當佛學家,現在有的人好一點,想當個佛學家,這都不是,都是不務本,捨本逐末。你要識你自己的本來,你連自己的本來都不知道,本來不顯現,你雖有,雖跟如來同等的智慧、功德莊嚴,不顯現,你不以這個為務,只搞些枝枝葉葉的,裝飾門面,這就不精進。所以就是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這是達本。所以精進的意思,以這個做為自己的正業,不做這個就是不務正業。

  「不當瞋怒」。所謂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所以不要隨便瞋怒。瞋心是地獄業。為什麼瞋心這麼嚴重?因為在你瞋恨的時候,你一點慈悲心也沒有,對於任何人都不慈悲。所以瞋心這個果報很慘。不要嫉妒,我們應當歡迎任何人的成功、成就,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別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別人的成就就幫了自己的大忙。這個道理很淺。黑暗,都在黑暗之中,不管在哪有一盞燈亮了,這都有好處,多少給你照亮了一點。還有這個修持就是消共業,一個人他很進步,他把共業消掉一點。共業,既然叫做共業,就是大伙的業。所以你們這幾位用功,消了共業,就是把黃念祖的業消了一些,干嘛要妒嫉?應當去頂禮。所以妒嫉,他個人這些思想太嚴重,不願意看到別人成功。「不得貪餮」,貪是貪戀一些享受,餮是好吃,「悭惜」,悭吝。「不得中悔,不得狐疑」。所以密宗裡頭有這個咒,說這個咒絕對靈驗,而唯除於咒生疑,對於這個咒你有懷疑就不靈驗了。你說念這個有這麼大作用嗎?你只要這麼一想,你念咒就沒這麼大作用了,因為你生疑,你一生疑就不靈了。所以疑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金剛經》的贊子,頭兩個字就是斷疑。那個贊子,般若贊,「斷疑生信」,沒有疑才能生信,「絕相超宗,頓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要從斷疑起。疑,咱們淨土宗祖師的話,是個髒的東西,它不但是自己髒,它碰到你的帽子、碰到你的衣服,你的帽子、衣服都不好辦了,沾了好多大便在上頭,你這個帽子就不大想戴了,疑就是這麼個東西。

  「要當孝順」,要行世善,這是第一善。因為老年人很苦,行動不方便,處處要人家照顧,要人照料,而且也不惹人喜歡,很孤獨,因此要報養育之恩,要孝順。要「至誠忠信」。所以一個忠,一個孝。所以咱們這個《無量壽經》它就是好,它是很全面,把做人各個方面都給大家點到了,不是片面的。你要學好佛,你先要做好人,你要以身弘道,人家看你這個佛教徒所行所為就是值得人們恭敬;反之,人家說你看看你們佛教徒都這樣,信佛有什麼用?你看過去我就犯過這個錯誤,認為佛教沒用,就是看見這些佛教徒不夠爭氣。至誠忠信,這個忠、這個信都是指的世間法,信指的信用,忠心於我們的國家,忠心於人民,忠心我們的事業,忠實。所以我也常常跟在家居士們說,我說我從來不贊成擠公家的時間來用功,你們應當還是做好你們本位的事情。信是信用,人無信不立,對於誰都要有信用,說話算話,不能欺騙人,要真實。

  「當信佛經語深」,你應當相信佛經裡頭的話很深。這個地方的信就跟剛才那個信不一樣,剛才那個信講信用,這個信就是信願持名那個信,指的出世法。什麼叫做信?《唯識論》說「於實德」,真實的德,能夠相信、能夠忍,能夠堅忍,能夠很歡喜的要得到、要做到,心很清淨,這樣一個情況,這就是信字的性質。信字是什麼性質?他就是心很清淨,於實德能夠相信、能夠堅持、能夠歡喜、能夠去爭取。這個信,要信佛經語深,我們不但是信了佛,要信佛經語深。我曾經碰見過幾個居士,他們也都講講他們對於佛經的體會,一塌糊塗。他就把他所理解的當作佛的那個話來體會,不知道佛經語深,不是這麼庸俗,不是這麼膚淺,很深入,這是一個含義。佛法是無盡藏,你深入之後,還可以深入,還可以深入,永遠沒有窮盡,切不可得少為足,這是一個。再有語深是什麼?正確。它深入,它正確,這是真理。所以信信這個,又信不及了,又信別的去了,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得福」,這個因果行善必然得到福報。要奉持以上所說的這些法,「不得虧失」,不得有所減少、有所減損。

  「思惟熟計,欲得度脫」,自己好好在那考慮,在那想一想,我這樣持戒,放棄這些世間的事情,我不像別人那樣吃好東西、穿好東西,我受一點苦,不如人,這也不過是很短時間的事,但是從無盡的時間我得到解脫,而且我還可以繼續來救度別人,這樣來深思熟計欲得度脫就是要出離。「晝夜常念」,也是晝夜,剛才我說過了。有的大德就是認為你夜間要是不能念,你應該起來痛哭流涕的忏悔,這要求很高很高。我們現在就是能夠要求做到不要斷暖氣,中間有的時候有所間斷,但只要一有時間、一清醒,比方睡著剛一醒,頭一句就是阿彌陀佛,就是這樣。「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這種情形之下能堅持十日十夜,乃至於少到只是一天一夜,都可以往生,「壽終皆得往生其國。」這是第三類,這一類比前兩類又差一點。

  但是所有這些人,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大乘。而且經中稱贊這些人是什麼?是行菩薩道的人。他們的發菩提心沒有明白寫出來,實際他們已經都是在行菩薩道。「行菩薩道,諸往生者」,這個行菩薩道是指上面所說這一切往生正因所有這些人的,所以在這裡頭我們不要懷疑。不是說都要發菩提心才能往生,怎麼這些人沒有發菩提心?因為這些人所行的已經是菩薩道,這樣一些做法,所以菩提心也就是不言而喻了。在頭一類裡頭寫明了發菩提心,第二類當然不像頭一類那麼完整、正規的發了菩提心,但是他所行還都是菩薩道,那也就在菩提心的,這種心才有這種行,這種心行就是菩薩道,也就是菩薩心,菩薩心也就是菩提心。但是具足不具足、廣大不廣大,那又是一個問題。所以上面所說這些正因都是大乘行者,都是菩薩道的行人,這些到了往生之後都是阿惟越致,都是阿鞞跋致,都是金色三十二相,都當作佛。想在哪一方世界作佛,從他的願力,隨著他精進的程度,早晚求道無有休息,精進的情況。當然有一些差別,但是總之都要得到的,他預備在哪方成佛都可以在哪方成佛,就是早晚,不會失掉他的所願。

  「阿難」,佛又告訴阿難,「以此義利故」,因為這些道理很利,「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上面這些形容詞都說明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這麼多的世界,無量無數不可思議那麼多,那些世界的一切佛如來,「皆共稱贊無量壽佛所有功德。」所以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共贊,是一切佛都在贊歎的法。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咱們要不信,咱們還算佛教徒嗎?你要不信釋迦牟尼佛,你還能算佛教徒嗎?但實際上大家不大信,你別看,真正問問大家信不信?不大信。不大信,我給大家提個問題,你們對釋迦牟尼佛信心不夠,這是個大事。既然都出家了,都做了和尚,你對於釋迦牟尼佛的信心還不夠,這個結果很值得警惕。所以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你自己可以問問,你到底是真的是假的?到底是假的,那刀山劍樹決定不虛,不要自己騙自己。所以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共贊,千經萬論共指。

  「惠以真實之利」,這個利字有兩個解釋,一個利字就是堅利。這個道理就如《金剛般若》那個金剛的意思一樣,它可以摧毀一切,而不為一切所摧毀;可以破除一切邪見,不會被一切邪見所干擾,說這個利。第二,這個法門利益,能惠以真實之利,這個意思。利,你要真能接受,你就得到。諸佛所以要出興於世,就是要給眾生真實之利,你就得到這個真實之利。「阿難:以此義利故」,能夠給大家真實之利。因為它是真理,不會為一切所破壞的,所以十方無量無數無有等等、無邊不可思議的諸佛如來都稱贊阿彌陀佛所有功德。這一品全都說的是往生的。

  下面一品大家應當很感覺興趣,阿彌陀佛說法,咱們經本子裡頭有阿彌陀佛說法的很少。第二十六品,這是「禮供聽法」。因為十方世界都稱贊,十方世界的人民都到極樂世界去,就說的是這一類。剛才不是說無量無數的世界都稱贊嗎?稱贊,他的人民就到那去參訪,參拜阿彌陀佛。底下,「禮供聽法品」。釋迦牟尼佛說,「復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眾」,因為聽到這些話,贊歎阿彌陀佛,就想去瞻仰、禮拜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帶著香花、幡幢、寶蓋(寶蓋是傘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去恭敬、去供養,「聽受經法」,聽阿彌陀佛說經。並且「宣布道化」,聽了之後,自己也可以再為別人轉說,來稱贊佛土功德;因為我到了極樂世界,我就告訴別人極樂世界是什麼什麼樣。因此,十方世界不可說不可說的菩薩都到極樂世界,就是這一段。

  底下世尊就說頌了。佛當初說法有兩種體裁,一種是長行,就是咱們這種文字,散文;再一種是頌,就是唱的,詩歌這種體裁。這種體裁言簡意赅,而且很深刻,文字精美,音調抑揚,更容易感動人。下面就是頌。「東方諸佛剎,數如恆河沙」,從咱們這往東,一切佛的佛剎,剎是剎土,其數如恆河之沙。那裡都有很多很多菩薩,像恆河沙那麼多的菩薩,「往禮無量壽」,這些國土有這麼多菩薩,到極樂世界去禮拜無量壽佛。這說的東方。「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也是如此。「鹹以尊重心」,都是以很尊重的心,「奉諸珍妙供」,來奉獻很珍妙的供品。

  下頭就是去的這些菩薩的情況,他們不是去了嗎?去了就是「暢發和雅音」,他們去了要供養、要贊佛。從心中流露出來的,叫做暢發,從心而出的。你也可以說暢談,沒有保留。暢發就是從心裡頭發出來的和雅之音,其音很和、很雅,來歌歎,來歌頌贊歎最勝的世尊,就是阿彌陀佛。「究達神通慧」,佛的功德是什麼?究竟的達到神通智慧。所以達本,不但是達,而且是究竟的達。達是洞達,神通跟智慧都洞達。神通跟智慧這裡頭,《六波羅密經》講了一點,「佛言:神通者,能以通力見極微色」,因為有通,能見極微細。比方現在我們說蒼蠅腿上有細菌,大家是看不見,太小了;用放大鏡就看見了,哎喲可怕,真有這麼多細菌。這還不是極微,所以現在要放大若干若干倍,現在這個倍數科學已經進步了不得了,但這還不能說是極微。神通就是能看到極微之色,叫做神通,不需要器械,眼睛能看到極微。智慧呢?以清淨的法眼看到這一切極微的色,我們知道這個色的本性是空,色即是空,在這裡也無所取、無所著,這是智慧。神通智慧就這個分別。神通能看到極微,肉眼所不能見的;淨法眼就知道色境是空的,無取無著,這是智慧。這個意思就把各土都講了,這舉了很多例,我們就不一一說了,對於神通和智慧都究竟通達。

  「游入深法門」。「法門,肇公注《維摩經》」他這麼講:「言為世則謂之法」,你說的話可以做世間的准則,這個稱之法;就是法度,就是軌則,這叫做法。「眾聖所由謂之門」,眾聖(一切聖)都要經過這,聖人就是經過這成了聖人,這叫做門。所以法門擱在一塊就清楚了。佛所說的是個軌則叫做法,這個法就是眾聖入道的門,叫法門。深法門,叫窮盡源底,這叫做深法門,不是淺淺的,達到究竟了。什麼叫做入?「窮本稱入」,《淨影疏》,能夠「窮盡本源」。比如咱們找黃河,找到最初的發源地,找到了,這就是窮其本。你在山東那是下游,到河南什麼還都不行,還一直往上,陝西還不是,一直跑到大西北,現在到電視裡可以看見,咱們跑不去,那小小的一點點水,那個是黃河的源,那就是窮其本。我們對於我們的本心,實際上沒有像黃河有這麼個地方,這是譬喻,藉由這一切譬喻都不能來解釋佛法,都不夠,世間的這些東西不夠,就譬喻一下,窮其頭,窮盡了,叫做入。游字,游戲三昧。《會疏》,日本人解釋說,「出入無礙名游」,很自由自在的。這個游字應當等於游戲三昧那個游,三昧有游戲三昧。所以佛的這個境界,不要把它看得很執著。我們再打個比方,就像孔子問大家志向,有的說領兵,有的說搞經濟,有的說願意搞外交,曾子的父親他說,我就是到了春天換了衣服,帶幾個中年人,帶幾個童子,出到城外去洗洗澡,洗完澡乘乘涼,唱支歌回來,我的志向就是這個。孔子說:「吾與點也」,我跟你一致。所以聖人就是聖人。這就是游字的體會,很自在,很自然,沒有那麼些做作。游入深法門,這是大家贊歎阿彌陀佛的話,不但入法門,是深法門,但是游入深法門。《會疏》解為出入都無礙也可以,當然無礙,但游字的意思在這裡頭沒有法執,沒有造作。

  「聞佛聖德名」,我們聽到佛的聖德的這個名號,大家都得到好處。過去的願力之中有聞名就可以出苦,聞名得福、聞名發心、聞名得忍。所以聞名大家得到很大的利益,都得到安穩。聞佛聖德名,「安穩得大利」,因為聽到這個名,第十七願「諸佛稱歎」,大家就要持名,大家要持名就都可以同入彌陀願海,同證無上菩提,得大利益。「種種供養中,勤修無懈倦」。我們要供養如來,報如來的恩,種種供養中,我們很勤在修持,我們沒有懈惰,沒有厭倦。這個供養之中主要是法供養,一般大家都是提到獻一些什麼物質上的東西,這個很輕微,不足道。「《普賢行願品》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所以菩提心很重要,不能離開菩提心。這些供養,這些供養都勤修,沒有懈倦。

  現在我們就來了,到了觀這個殊勝的極樂佛剎。這種「微妙」,妙就已經是不可言說,叫做妙;微字又進一步形容這個妙,更微細了,妙中之妙。「難思議」,這個妙是難思難議,說不出來,不夠。「功德普莊嚴」,極樂國土是佛的功德,普莊嚴。怎麼這國土是佛的功德普莊嚴?這個就是《往生論》說,極樂世界國土功德、佛的功德、菩薩的功德,一共二十九種功德。這二十九種功德就入了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這二十九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流現出二十九種莊嚴。一法句就是真實智慧,這一切莊嚴就是智慧之所流現,所以是功德普莊嚴。所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個法身智慧的功德所莊嚴而成就的極樂世界種種的依報正報,一切都不可思議。所以這個經上說,極樂國土,「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所以底下就說,功德普莊嚴,「諸佛國難比」,一切佛國比不了。他們都是從佛國來的,到這來贊歎極樂世界,功德普莊嚴,這一切佛國難比。比方眾香國就以香作佛事。極樂國土這麼殊勝,我們也發了無上菩提之心,個個都發心,大家到了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獻供養、贊歎佛,同時也發心也表態,我們都發了無上心,願很快要成就菩提之果。這些話是釋迦牟尼佛轉述,轉述什麼?轉述這十方的菩薩到了極樂國土之後這個感動,向佛獻的贊歎,和表達自己的心意,是釋迦牟尼轉述十方菩薩他們的話。

  底下是佛,「應時無量尊」,應時就是當時,就在大家贊歎的時候,無量壽佛「微笑現金容」。佛一般就是靜坐,要笑就是授記的時候才笑,因為又有人可以成佛了,佛就歡喜,佛就笑。這個授記的笑看是授什麼人的記,現在是要授菩提記,授這些菩薩都要成佛。所以這個光出來之後,光就從頂上還到佛身體出來,佛就微笑之後現金容,「光明從口出」。為什麼要笑?因為要授記。授什麼記?授大家成佛。所以這就放光,放光之後,光從嘴裡出來之後,先是「遍照十方國」,佛的光從嘴裡出來以後遍照十方的國土,然後圍繞佛三匝,然後從頂上又融到佛的身體裡頭來。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瑞相。這個境界不是當時會眾兩萬人,在咱們印度親自見的,這是聽佛說的,這些境界是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的。後頭的「禮佛現光」,大家親眼見到,在後頭。「禮佛現光」是兩萬人,咱們地球上的人類兩萬,親眼見到極樂世界。所以有人說極樂世界有誰看見,這不都看見了嗎?《觀經》那個皇後跟五百個侍女都看見了,淨土三經,兩部經裡頭都大家共見。「菩薩見此光」,去的那些菩薩看到佛放光,他們就證到了不退。所以這也就是《華嚴》裡頭的十玄,「托事顯法生解」,托一個事就可以顯它這個法,你可以得到解。菩提樹也是這樣,看見菩提樹的人,極樂世界,哪怕看見影子,就得三種忍,最後有無生法忍。極樂世界看見樹都能得到這麼大的益處,現在看見佛,佛在放光,所以看見的人都證到了不退之位,這是很殊勝的事情。所以托事,有一個事,這一切事全體是理,全體是阿彌陀佛妙明真心的顯現,所以具有無邊功德,這就是十玄的一玄。「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這個時候在會上的一切聖眾互相慶祝,都來了,都看見這個光,都證了不退,彼此道賀、歡喜,大家今天都得到這樣的聖果。

  底下佛要說法,阿彌陀佛要說法。「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佛說的話是極清淨,梵天就是清淨,所以稱為梵聲,佛語是清淨之聲。梵天王他的聲音就有五種的特色,一個是深沉像雷一樣。現在我們唱歌就是太缺少這種深沉。第二「清澈遠聞」,就是非常清、非常徹,能聞得很遠,而且聽的人心中很安悅。第三就是「人心敬樂」,生恭敬心,生高興的心。第四,梵天說話人容易懂。現在我有時候很怕聽有些人說話,實在不好懂,他不是梵天的音。這個好懂。第五「聽者無厭」,他說出的話,人聽了之後想聽,願意聽。這是梵天的聲音,佛語梵音。雷震呢?雷就是譬喻震動,因為佛說法,以無礙的智慧震動你的情識。在《唐譯》本裡頭是這麼寫的,「震大法雷,開悟一切。」震動大的法雷叫你開悟,就是讓大家心中這些蓋覆的東西去掉,能夠開悟。佛語梵雷震,就像雷震一樣。

  「八音暢妙聲」,有八種音聲來暢達自己微妙的法音。這八種音聲在《梵摩喻經》裡頭說,一個是「最好聲」,聲音最好,「其聲哀妙」,不是讓人家很浮躁。所以極樂世界也是哀雅,那個哀字,因為悲憫眾生,許多眾生還如此,所以微微有些哀的意思說這個音聲。第二是「易了聲」,容易辨別,容易了知,很容易懂,很容易聽得清楚。第三是「調和聲」,這個聲音大小、輕重適中,還有就是合乎中道之理。第四是「柔軟聲」,其音很柔軟,不是很剛強,不是盛氣凌人。五是「不誤聲」,沒有錯失。我現在就常常有口誤,心裡不是這麼想的,嘴裡說出來,年歲大了,從前還沒有。六是「不女聲」,說話男子的聲音就是男子的聲音,不是像有的男人聲音聽了像女人,那就是女聲,佛沒有女聲。第七是「尊慧聲」,覺得有尊嚴、有智慧,讓人聽了有這個感覺。第八「深遠聲」,這個聲音很深、很遠,像打雷一樣,跟那個梵天是一致的。這個叫做八音。另外一個解釋,嘉祥師他作《無量壽經義疏》,他提了一個八聲:「一、響,二、徹(能夠聞遠),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這個都可以合起來,總之佛的聲音那是非常微妙。也有人到過兜率天聽過彌勒講經,就說彌勒這個聲音讓大家願意聽。暢妙聲就是說,你看《阿彌陀經》「其音演暢五根五力」,這同一個暢字。所以用八音來暢達、暢述,深說微妙的法音,也就這一句的意思。「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阿彌陀佛開始說法,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法。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你們十方來的諸位正士,你看咱們經一開頭就是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所謂正士就是菩薩,大士也是菩薩(觀音大士,也稱大士),正士也是菩薩,而正士更偏用於在家菩薩。因為這十方來的這一切有好多是在家人(在家菩薩),所以十方來正士。「吾」指阿彌陀佛自稱,我,阿彌陀佛說我,完全都知道你們大家的願望。如來悉知悉見,大家不是說想都成菩提嗎?佛都知道,佛就回答這個問題。想得授記,想自己也成就跟阿彌陀一樣的剎土,因為看見殊勝剎,微妙難思,功德莊嚴,就發無上心,願自己也成菩提,也能成就這樣的國土。阿彌陀佛就知道了,你要成佛,你要得到授記,你要成就這個國土,就這個心願,就回答這些個問題。

  第一,就是「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怎麼能成就像極樂國土這樣的剎土?你要覺了一切的法,一切法就是有為法、無為法、不可說的法都在內。這一切法又是有為法,這就是如夢、如幻、如響,都如夢幻響。這有兩段解釋,一段是《大智度論》,一段《會疏》,我們就介紹《會疏》的解釋。「如夢者」,就是說你看見種種事就好像你夢中所見的是一樣,醒了就沒有,這叫做如夢。「如幻者」,就好像看魔術師變魔術,變現出了東西。咱們這的魔術師,它事情是幻的,有時出的那個東西還是真的;但是印度它有些幻術,那些東西出來也是假的。中國過去也有,出來的幻人、幻物,根本就是幻相,沒有實際東西。所以就是如幻化出來的東西,「幻所現的,雖似實化現」,很像是實際的東西,他們化出來的,它沒有本體;「諸法亦復如是」。這就叫做如幻。「如響者」,空谷的回響,沒有真實有個人在那說話,這是聲音的回響,回來回去、回來回去,找不到這個聲音它的自性,如這個幻響、虛響。說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一個是覺了諸法如夢幻響,這是智慧,你先要有這個智慧。底下還有你自己發的願,你要成就國土,你要去滿足這些願。所以他不是說,這一切都如夢如幻,我就一切也不做了,還是要去滿足這個願。有這兩個為因,以智慧為因,又有願力為因。所以《淨影疏》就說,你舉這個智和願,就可以給你授記,你必定要得土,要得到極樂世界這個土。你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舉智,是舉出你的智慧;你滿足諸願是舉你的願;你能成這些剎,就是授記你能得土,所以必定要成這些剎土。《淨影疏》比較好,我們就介紹《淨影疏》的,因為它是你了了諸法空,了了諸法空還願意取淨土,所以你就沒有落在空一邊,也沒有落在有一邊,不落二邊你就可以契中道,這是淨土宗的本旨。《維摩經》也說,「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佛國和眾生都是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佛國是空,我還修淨土;眾生雖空,我還教化眾生。所以一部《金剛經》也就是這個宗旨,終日度生,終日無度;終日無度,終日度生。現在有很多人他只是一邊倒,只是一邊倒就是邊見。二邊都不落,這就是圓教事理無礙的境界。這是第一段,這一共三段。

  第二段,「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修勝菩提行,受記當作佛。」這就受記成佛了。知土,這個國土就如同東西的影子所現的相一樣,就說如影。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這個影。了知國土就是這個影,這個智慧很深。這些個正士了知國土也是空,可是還發弘誓願的心來成就國土、教化眾生,這跟《維摩經》一樣,有願。不但有願,從願起行,究竟菩薩道,他行菩薩道。「究竟者」,登峰造極,在菩薩道上自利利他。這樣子又有智、又有願,行解都好,他就具足功德之本,功德之本就是功德的本源。《圓覺經》說,「本源清淨大圓鏡」。本源是什麼?本源者就是眾生本有的佛性,本源的清淨像個大圓的鏡子一樣。裴休作《圓覺略疏序》,他說「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眾生的本的源流,這個就叫做心地。具諸功德本,你就是具足這個本源,窮盡了本源,所以才能具諸功德之本,也就入了諸法實相。所以這才是說具諸功德本,一切功德之本都具了,你就真正窮盡了這個源,心源,本心的這個源。

  底下,「修勝菩提行」,修習無上佛道的行就是修勝菩提行。菩提就是覺悟,覺悟就是佛。功德本是根本智,這本源、本心,在修種種的救度眾生而差別智。所謂「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你要救度眾生,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你有八萬四千種藥,藥都要對症,就要有差別智。所以修勝菩提行,從這個本出發,從根本智而差別智來救度眾生,從文殊的大智起普賢的大行,普賢之大德就在導歸極樂。所以這就是說,這些大士他們覺了一切法如夢如幻如響,還要滿足自己的妙願,這是上一段。這一段,知土如影像,還是發弘誓願。底下從這個願起行,究竟於菩薩的這個行道,達了、窮盡自己心源的本,從根本智而差別智來修種種殊勝的菩提行,這個叫受記而得成佛,「受記當作佛」,就是這一段。你看看每一個受記,每一個成就剎土,都是在理上,這個本源上先通達,這個是根本。

  第三個,「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這個我,一個是人我。凡夫就把五蘊和合這個假的身認為是我,並且錯認真正有一個能夠自主、做主的、做主宰的人,這個就叫做人我。如果你能夠了達這個身體不過就是五蘊的假合,就是個假的,實際上這個身體都在那變化,一天天都在那死,最後還就是一堆灰。而且也沒有能做主的那個人,誰都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你能做得了主嗎?你要能做得了主,就沒有那個不如意事了。沒有能做主的,你要能做主你就不死了?誰做主讓自己死?沒有做主的,不可得,而自己覺得有個能做主的是我。這是人我。所以阿羅漢破人我,破了人我就不受咱們凡夫的生死了。還有法我,就固執有一個實法,有涅盤可證,有煩惱可斷,就稱為法我。要認識這些法也都是因緣生法,緣生故有,緣滅故空,沒有自體,這是法無我。「小乘唯悟人無我,菩薩則二無我皆悟」。所以唯識很好的東西,就是「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

  所以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這就深入一步了。上頭說的那個,知道一切如夢如幻,剛才不說嗎?你像作夢一樣,醒了就沒有,那還是世谛的智慧;現在通達法性也是空無,這個是真谛的智慧,這是《淨影疏》的話,這個智慧來求淨土,還是有願。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無我就是空。所以《大乘義章》說:「空與無我,眼目異名。」空跟無我是說的一件事情,就好像眼睛跟目,文言叫做目,俗話叫做眼,眼跟目不是一回事嗎?眼跟目是一回事,空跟無我是一回事。所以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那就是無我,換句話說,也就是空。這是智慧,通達這個智慧,而且這個智慧深入一步,通達這些法性,諸法都是從,它具體說是,隨便一件東西,要求它的法的本性是不可得,所以我們說空。一切空無我,不落空邊,還求淨佛土,就必定能成就這樣的佛剎,受記可以得土。

  這一段是阿彌陀佛對來的十方菩薩的開示。因為大家來了,都想學阿彌陀佛,想學能成就這個剎土。所以開示,首先要「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還發願;底下,「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一切空無我」,還是法性的空無我,還是求淨佛土。所以事和理沒有礙。一般言理是空無,它就沒有事了,沒有事就落到斷滅那一邊了,落到空那一邊了,就寂滅了,就發不起大乘廣度無盡無窮眾生的心就發不起來了。但是你只是有這樣的心,你不明本體,你這個心也堅持不了。所以捨利弗最後人家跟他要眼睛,他退了大乘心,他缺少智慧。所以必須這樣事理圓融,這是無上的開示。

  剛才講的這一切,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語言很短,和我們這是一個道理。常常有人說《金剛經》、《阿彌陀經》好像是矛盾。《阿彌陀經》就是短了一點,念是最好,大家經常念,能背,短的好一點。但是它有的事情解釋的就少一點,要像咱們這個《無量壽經》,這個問題就不出來了。這不是跟《金剛經》是一樣嗎?如夢幻響、諸法性空無我、都如影像,這不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嗎?還要發弘誓願,還要修菩提心,那不就是修一切善法嗎?就要得受記,就要成佛土,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樣的。所以《無量壽經》和《金剛經》,這個差別跟過去來說太少了,沒什麼差別。當然一個就是淨土講得多一點,一個跟禅接近一點,實際是一味的。如來者,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示現在西方,今現在說法。所以十方來的正士都達法空的道理,專求淨土,這就是遠離四相,現在又發這樣的大願,「必成如是剎」。阿彌陀佛的開示,釋迦牟尼佛的轉述,到這就完了。

  底下,從「聞法樂受行」起,這一段有的時候你很難找得清這個眉目,有的是釋迦牟尼佛說,有的是阿彌陀佛說,有的又變成釋迦牟尼佛說,底下又有十方的菩薩又度了很多人,大家又有事,所以這一段要注意一點。「聞法樂受行」,這說的是誰?這個不是別人,就是當時十方世界到極樂世界的這些人。這些人,因為他們本國土的佛勸他們去見阿彌陀佛,他們來了,聽了佛的開示,聞了法。他們聞了之後當然很歡喜,這些人,「得至清淨處」,因為他聽了這些法之後,他就要修持,得到法要修持。這個清淨處怎麼講?有兩個講法,一個是《淨影疏》,就是說他這樣去修持的話,將來一定可以得一個妙土,「名得淨處」。這和以上佛的開示都相合,這一說成立。《會疏》說,「清淨處即是淨土」,也就是說必成像這樣的淨土。這兩說文字上不一樣,實際說的一樣事情,都是說建立了一個像極樂世界這樣的一個佛剎,是得清淨處。這就解釋了這一句,「聞法樂受行,得至清淨處」。

  我在這個地方另外做一個解釋,我同意他們的解釋,但另外還有一個解釋,這就是從那個一心三輩出來的。上頭就是三輩往生的解釋,還有個一心三輩。所以這個經很特殊,整個包括了禅可以說。這個清淨處是指的什麼?「則指本淨妙心」。你能聞法信受(先一上來都講理的,無我、法空),你一念能夠相應,「直徹心源」,你也直接能夠徹到心源,「朗然大覺」,要知道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頓然契入法身,這是得至清淨處。這是一類,這是上類。第二,咱們經是「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一念淨信,一念淨心」,這一些就是剎那之間能夠和清淨處相契。上頭證的成分多,這個就證的成分少,是悟,也是得至清淨處。再下就至誠念佛,一切世間的俗慮都沒有了,「淨念相繼」,中間也沒有間斷,「暗合道妙,即念離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而念這個很多念佛的人有的時候做到,念得很誠懇的時候,他就不用自己起個心,自然能念。但是也不是經常的,偶然可以達到這個境界。這是「冥至」,冥冥的,不是很明顯的,暗合,到清淨處。這種也就可以在阿彌陀佛那,或者是明顯的,或者是冥冥中的,得到受記。所以得至清淨處,這是另一解。「聞法樂受行,得至清淨處」有兩解,一個就是說去實現自己的本願,莊嚴自己的剎土,最後成功了;一個就是契入本心,也是得至清淨處,也可以得受記。

  「無邊殊勝剎,其佛本願力」。來的這些人看見了,極樂世界是無邊的殊勝,它的超勝,它的微妙,沒有邊際,沒有量數,不可稱說,所以稱為無邊殊勝剎。這個無邊殊勝剎超越十方,全是由於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這樣殊勝的佛剎,第十七願,十方諸佛都稱歎,稱歎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名號的人都可以得福、得忍,也都可以信願持名,也都可以生到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到了不退轉。所以十方國土的人聞名,聞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要求往生,就要念,就要信願持名,自己就可以得到,「自致」是自己可以使自己達到不退轉。因為是他力門,信願持名還是你自己,你信願持名才有佛力加被,所以自他不二,指自己使自己達到了不退轉。這還都是指的十方來的這些菩薩,他們聞了法就樂意去修習,他們就得到了清淨處,必定在無量壽佛那受記。菩薩看見這個剎土是無邊的殊勝,都由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大家聽到這個名號,大家願意往生,自己使自己達到了阿鞞跋致,證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菩薩都發了很大的願。這就表示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也都願意自己的國土和極樂世界一樣。「普念度一切」,平等普度,來救度一切眾生,個個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這就講的這些菩薩,已往生的菩薩,到了極樂世界都有這個願,願自己將來成就的剎土跟阿彌陀佛的一樣,而且自己也願意度一切眾生,都發菩提心。所有這些得度的,不是說輾轉度脫嗎?所有度脫的,他們也都往生,他們也要去到各個世界去聞法,去「奉事萬億佛,飛化遍諸剎」。往生極樂世界,到各處地方去聞法,都是歡喜恭敬而去,聞了法之後回到極樂世界。這些話,有的人說怎麼極樂世界聞法的那些人,他應當回到他自己本國,怎麼又回到安養國?這些人他們得到往生以後,他們的國土就在極樂世界,還有他們輾轉度脫的也都在極樂世界。這個輾轉度脫將來也包括我們,我們也是游化遍十方,將來「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所以,輾轉教化,輾轉度脫。這一品是「禮供聽法」。

  底下,「歌歎佛德」。剛才咱們說的十方世界到極樂世界,下面是極樂世界,這不是剛才說到這嗎?「飛化遍諸剎」,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到十方世界去供養他方的佛。「彼國菩薩,承佛威神」,承阿彌陀佛的威神,因為他的神通超過一切世界人的神通,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於一食頃」,一頓飯的工夫,可以到十方無邊的佛剎去供養諸佛,供養花香、幢幡,種種供養之具。這些供養之具「應念即至」,一想就來了,「皆現手中」。這個也就是《華嚴》十玄的境界,手中可以出無量的珍寶,一中就如一切。「非世所有」,拿來奉侍他方的佛。極樂世界的眾生,去往生之後就是這樣。所以他修善容易,供養他方的佛跟菩薩。他去散花,「其所散花」,在空中合為一花,就有許多許多花在空中合成一個花。這表示多法如一法,一多相即,這也是十玄。「華皆向下」,花是向著下頭的。「端圓周匝」,花是很圓的、很端正的,成為花蓋。蓋是傘蓋,比如在太陽底下,我們用個傘蓋,你看現在印度、東南亞還有傘蓋。這是花成的傘蓋。「百千光色」,百種千種的光,光中有百種千種的色。而且「色色異香,香氣普薰」,散的這些花,極樂世界人散的花,到他方去供養散的。「蓋之小者,滿十由旬」。一由旬說小也四十裡,十由旬就四百裡。這有十由旬,已至於轉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這花蓋。「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先來的就化,後來的又來散,前頭的就消失不見了,後頭的花蓋又出現了。「若不更以新華重散」,後頭要不散花的話,這個花蓋就常住,始終不會落下來。並且在空中奏天樂,「以微妙音歌歎佛德。」這就表示什麼?表示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到十方去供養、贊佛。

  「經須臾間,還其本國」。須臾是四十八分鐘,四十八分鐘就回去了,這比光速快得多,快多少倍!在極樂世界七寶所成的講堂聽阿彌陀佛宣說大教、妙法,大家都歡喜,都心開解,都得道。這個地方討論一個問題,清朝的彭際清(彭紹升),一個大居士,有很多著作,他說極樂世界說什麼法?是說一乘法還是說三乘法?他說如果是說一乘法的話,怎麼極樂世界還有聲聞眾?如果在極樂世界也說三乘法,那干嘛說二乘不能生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也還在說小乘法,他設這樣一問。他回答,說極樂世界所說的法純是一乘法,大白牛車,都是成佛的法。豈但佛在七寶講堂所說的法純是一乘法,沒有聲聞乘、緣覺乘的法,乃至極樂世界「一一花中(一朵一朵花)、一一光中,風聲、水聲、諸音樂聲」,所說的都是一乘法。所以《妙法蓮華經》說:「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所以說到《法華》的時候五千弟子退席,不能聽,接受不了。圓教,不是人人都能聽的。所以五千人退席,你看那就很騷亂。佛說什麼?「退亦佳矣」,退很好,讓他們退,不留他們在這。為什麼極樂世界有聲聞乘?因為眾生的根智還是有差別,他往生之前所聞的不同,所以到極樂世界所證的也不會同。雖然都說的一乘法,可是有人就聽到,或者佛聲、法聲、僧聲、無我聲;或者聞的人有的得須陀洹,或者得二果、三果、四果。這是順其他的佛土,跟著他前生的修習,在哪一方面先成熟了,實在都是決定成佛。因為什麼?因為都能夠回小向大,而且還有佛的本願,所以純是一乘法。這個就說佛在講堂講什麼,這做了一個問答,經上沒有明說,但是彭際清做了解釋。「即時香風吹七寶樹」,風就吹樹,樹就「出五音聲」,微妙的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風一吹這花就飄,飄在天上飛舞。「自然供養」,不需要人來,這花就散在講堂裡頭大眾的身上等等來作供養。

  「一切諸天」,這裡頭又是一個很有意思,諸天也來了。「皆赍百千華香」,百千的花香都帶來了。「萬種伎樂」,音樂隊奏樂,來供養阿彌陀佛,供養諸大菩薩諸聲聞。「前後往來,熙怡快樂」,這個天來了,供養完了走了,那個天又來了,前前後後人很多,大家都很高興、很快樂。「此皆無量壽佛本願加威,及曾供養如來」等等,這個就表示諸天的供養。諸天怎麼能到極樂世界來供佛?這有幾個原因,一個就是這裡所說的「無量壽佛本願加威」,是阿彌陀佛他的本願來加被攝受。你看彌陀的第二十五願裡頭,「諸天世人,莫不致敬」,對於念佛的人都恭敬。諸天對於念佛的人、修大乘的人都恭敬,對於極樂教主焉能不恭敬?所以他們來恭敬這是很自然的。第二就是這些天他是為什麼能來?這是有因緣的,因為他們過去已經曾經供養如來,他的善根可以相續,「無缺減故」。所以結這個緣很要緊。我們是過去種了這個善根,現在還使得相續,因緣引因緣,所以這個很要緊的事情。所以就表這些天(不是一切天,天中就有這些天),他們能到極樂世界去供養,因為過去生中早跟彌陀結了緣,已經早就供養過如來,並且很善於能使這個善根叫它增長、叫它相續,不要叫它有缺減,這就是第二個原因。第三,「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就是說這些來的人,他們善於修習,對於自己的善根要繼續修習,再攝取,使它增加,以至於成就,就先來到極樂世界供養彌陀,「前後往來,熙怡快樂」,使得善根更增上。所以極樂世界這個中間許多交通,國土的菩薩到他方世界去供十方的佛,十方佛土的也到極樂世界這來供養、來聞法;他方世界來了之後,佛要給他們說開示,本土的這些菩薩供養他方回來之後,也在講堂之中,佛也要說開示;諸天不斷的來獻供養,往返不絕。

  第二十八品就是「大士神光」。「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眾,悉皆洞視、徹聽」,洞視是通達,徹聽是全能聽到,能聽八方上下,去來的事情、現在的事情都能知道。也能知道「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這一切人的心意善惡,嘴裡要說什麼,何時得度。這就顯的什麼?就是五神通,洞視是天眼通;徹聽是天耳通;知道別人的心意是他心通;知道過去的事是宿命通;知道現在去來的事,知道六道眾生死此生彼,這都屬於天眼通,這些菩薩都有這些通。「又彼佛剎諸聲聞眾,身光一尋」,這些聲聞眾身光(有頂光和身光),身體放的光,身光有一尋,一尋就是八尺。還有一說,就是鄉下沒有尺,就兩手這麼一伸,這就是一尋。菩薩身光,極樂世界菩薩的光也不大,不過他的身體大,比我們的身體大,他這兩手一伸比我們大得多。這一尋。

  「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就問,「彼二菩薩,其號雲何?」這兩位菩薩的名號是什麼?「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一個叫做觀世音,一個叫做大勢至。觀世音又名觀自在。《心經略疏》裡頭說得很好:「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叫做觀自在。事理無礙,在這個方面能夠觀達,很自在,所以稱為觀自在。「又觀機往救」,眾生一念就會去救,「自在無失」,就叫做觀世音。前頭一個解釋是從智慧說的,因為他通達這個理;二者,度眾生是從悲來說的。觀世音跟大勢至是西方三聖,顯教說是阿彌陀佛的弟子,密教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又觀世音他的本地是正法明如來,《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說:「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過去無量劫中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所以早已成佛了。又《觀音三昧經》說,觀音成佛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叫做正法明如來,釋迦牟尼是觀音的弟子,所以觀音是古佛。《首楞嚴經》講,「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於古觀世音如來,受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法,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返聞自性,得無上道。」這是《楞嚴》說的觀音的成就。

  今天大家精力也不多了,「返聞自性,得無上道」,這個地方我們下次再做一點解釋,這也是很重要的。總之觀音很不可思議。在《觀經》裡說,觀音大士的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就觀音菩薩頭上這個圓光裡有五百個化佛,這化佛都跟釋迦牟尼一樣,一一化佛還有五百個化菩薩圍繞。你看五百乘五百,這都在觀音頭上的圓光裡頭,還有無量的諸天做侍者。觀音菩薩跟我們這還是特別的有緣,這個我們留到下一節。今天我們就到這兒。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大經解)  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第二十八集)  1991  檔名:51-001-0028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