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布施的真正意思叫你放下


 2015/1/28    熱度:30616    下載DOC文檔    

『奉行六波羅密』,這一句是講日常生活。我們現在還沒有到西方世界去,沒去之前,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生活?我們俗話說過日子,這個日子怎麼過法?要遵行佛的六度的原則。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布施的意思要懂得,大家不要聽到布施就趕快去捐錢,這是完全搞錯了。布施不是叫你捐錢,布施的真正意思叫你放下。我們把世間一切法放下,出世間一切佛法也放下,就專精不雜了。你要真正想往生西方世界,你過去所念的許許多多經咒,今天都要放下。放下是布施,捨掉了,布施掉了,這才是對的。一定要專精,不能雜修,不可以亂修,要專修。所以布施是叫你放下。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七集)  1991/6  加拿大  檔名:02-009-0007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做人?用什麼樣的態度來處世?佛告訴我們,菩薩有六個守則,有六條綱領,這就叫「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真正意思就是放下。你能夠放下,你就自在;你放不下,你就有無盡的煩惱。把你的憂慮、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自在了,這是真正的布施。布施到極處,把生死也放下,生死一放下,沒有生死了。今天為什麼有生死?你執著生死,你分別生死,所以你有生死。如果我們真正把生死、六道輪回統統布施掉,生死輪回就沒有了,問題是你肯不肯把它放下,這些都是真實話。所以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是不是一切都不要了?不是的,如果這樣看經論,你就錯解意思。放下是心裡放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釋迦牟尼佛在世,他也穿衣吃飯,他每天也有正常的工作,一天也沒有休息過,辛辛苦苦到處教學,真正盡到老師的職責,他做到了。放下是從心裡放下,心地清淨光明一塵不染,而對於社會上我應該做的事情、我本分之內的事情,我會做得盡善盡美。

  《華嚴經》到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是將大乘佛法的修學以五十三個人,加上善財童子,把它做出一個樣子來給我們看,表演給我們看。這些菩薩統統修的是大乘佛法,不但修大乘佛法,是修大乘裡面最殊勝的佛法「普賢行法」。你去看看這些人,五十三位菩薩裡面,出家的有五個人,其余統統在家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可見得佛法是生活的教育,沒有脫離生活、沒有脫離現實、沒有脫離社會,他跟大家不一樣的就是他覺而不迷。世間人天天也干這些事情,迷而不覺;佛菩薩每天也做這個事情,是覺而不迷,他心裡沒有分別、執著、妄想。所以,放下是講從心地放下,這才能真正做到理事無礙、理事不二。這是布施。

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大意  (第一集)  1988/8  台灣台北中山堂  檔名:05-002-0001 

  第三願是「廣修供養」。供養是對上說的,對平輩講布施。六度裡頭有布施,布施跟供養是一個意思。因為是普賢菩薩所修的,普賢菩薩眼目當中,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他沒有布施只有供養。對人、對事、對物統統供養,用最尊重的心,最虔誠的心來修這個法門,所以不叫廣修布施,叫廣修供養。供養就是放下、就是捨,能把一切放下,心就清淨了

  我們想修清淨平等,為什麼得不到?這心裡頭有牽掛,放不下!佛教菩薩要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普賢菩薩修供養,也是教我們統統放下。從哪裡放起?先從身外之物放起。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與這些外物不要有貪戀之心,放下是從心地上放下,沒有牽掛,沒有取捨,沒有得失,你就自在了。一切法隨緣,隨緣就是正確的,所以菩薩自在。你命裡面有財富,有財富偏偏把財富捨掉,不要了,這個對不對?這個也是不對的。為什麼?你有心。沒有財富的人一天到晚動腦筋想辦法賺錢,這也錯誤的,為什麼?都是你的妄念,起了妄念了。能夠六根在六塵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一切隨緣而不攀緣,就對了。不但世法如此,佛法也不例外。

  佛法,本經裡面也明白開示我們「為諸眾生作不請之友」。這是菩薩大慈大悲,眾生沒有請他,他就來了。來了干什麼?幫助一切眾生,覺悟一切眾生,開導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他不請,菩薩就來了。可是菩薩也要觀機,他不請是什麼?看他機緣成熟了,他能夠接受佛法,歡喜佛法,菩薩才來。如果菩薩來給他說法,他聽了就討厭,拒絕排斥,菩薩不會來。你歡喜,你願意接受,肯依教修行,那菩薩怎麼會不來?他當然要來,正是所謂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人發心,菩薩都不會捨棄他。為什麼?一個人真正要是信願這部經典,依照這部經典修學,那是一尊佛,不是普通人!正是所謂這個眾生現前成佛的機會成熟了,那菩薩要不幫助他,這是過失。這個機會正如彭二林所講「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十方諸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這種機緣成熟,他怎麼不來幫助?他要不來幫助,那對不起眾生,那也就是他的迷惑顛倒。

  所以放下就是放下妄想,放下執著,放下憂慮,放下牽掛,放下煩惱,這叫真正的供養。《行願品》裡面,十大願王講到「廣修供養」,這一段經文特別長。末後告訴我們「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裡面第一個是依教修行供養。我們就明了怎樣廣修供養?依教修行就是廣修供養。特別是這個法門,這部經典剛才說過了,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共同宣揚的一部經典,我們能夠信願受持,就是虔誠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必搞這些東西,這都是假的,這佛菩薩都不要的。我們講「廣修供養」怎麼個修法,這都是性德的開顯,這工具!把我們真如本性的寶藏開發出來,這三條是基本條件。

  恭敬、贊歎,恭敬如果說得粗淺一點,對治傲慢。人都有傲慢的心,傲慢也是根本煩惱,根本煩惱五個,貪瞋癡,底下就是慢,所以禮敬是對治傲慢,稱贊是對治嫉妒。嫉妒心也是與生俱來的,不要學的。你看那個兩、三歲的小孩,分糖果分得不均,他就會嫉妒,誰教他的?沒人教他,他就會嫉妒,可見得嫉妒、煩惱是與生俱來的,這個不要學的。廣修供養是斷悭貪。我們曉得傲慢、嫉妒、悭貪都是真如本性裡面根本的妨礙,根本的障礙。普賢菩薩用這個方法把我們這些障礙去掉,使我們的真如本性能夠重獲透露出來。所以這三樁一定要修學,要認真的修學。

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第三集)  1990/7  香港  檔名:02-008-0003

 

  【發大心者,如是空有雙離,以行布施。】

  《金剛經》上所說的這些布施,意思都要很清楚、很明了。布施就是我們一生全部的生活行為,一切一切都要貢獻給一切眾生,都要貢獻給社會大眾,決沒有一絲毫為自己。像前面我說的,穿衣吃飯都是為眾生,都不是為自己。這是《金剛經》上所講離相布施的真正意思。

  【布施此空有雙離之妙法。則自他皆得離相見性,斷念證體,同歸性海。其利益之大,不可思議。】

  所以大家看布施,因為平常在佛教裡面,對於這些法相名詞似是而非的好像懂得一點。什麼叫布施?到這個寺廟來捐一點錢叫布施;看到別人很可憐,乞丐給他一點錢,這叫布施。意思都錯會了,不是這個意思。這樣的布施,你怎麼能夠離相見性?你怎麼能夠自利利他?不可能的。布施是講我們整個的生活行為,都要能夠捨己為人,這叫布施;這樣才能夠離相,我們這樣修久了,自自然然四相就沒有了。四相不必要離,不必要破,久而久之化掉了。前面所謂,大乘法之妙,大而化之。我們起心動念,想到虛空、想到法界、想一切眾生,不想自己,把自己忘掉了。這個方法比小乘、比權教高明太多。四相離了就見性,妄念斷了就證體,同歸性海。自他不二、生佛不二、性相不二,這是同歸性海的現象。利益之大,不可思議!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五十九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9-023-0059

 

 「並捨亦捨即成佛」,這就是前面講布施,自始至終就是這一個字。「捨亦捨」是捨得干淨、捨得徹底,真如自性圓滿現前,這叫成究竟佛果。由此可知,從這個道理、這個事實我們明白了,「祗要一面行去」,行就是做,剛才講了就是修善,做一切利益眾生之事。哪一樁事情是利益眾生?樣樣事情都是利益眾生,穿衣吃飯都是利益眾生,要懂這個。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點點滴滴都是布施、都是利益眾生。利益哪些眾生?利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怎麼利益法?給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榜樣,就像佛菩薩所表現的,樣樣事情認真負責努力的去做,心地清淨一絲不掛。這底下講,「一面不放在心裡」,不放在心裡就是應無所住,樣樣事情去做,那就是而生其心。我們今天與佛的教誨不相應,我們每天雖然做事,但是沒有這個心量,不是樣樣都做為大眾的榜樣,沒有給一切眾生做個好榜樣,這就不是菩薩行。而且做了之後都掛在心上,不肯放下,我們的錯就錯在這裡,要去做,又不放在心上,那就對了。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同時的,這才是布施的真實義,布施是捨法相也要捨非法相,法相、非法相二邊都要放下。「即二邊不著矣」,二邊都不著,這二邊通常講空有二邊,一面行去,不著空,不放在心上,不著有,這兩個是同時的。「處事、待人、接物」,在世間人眼睛裡面,「必然公而無私,國而忘家」。這是世間人心目當中,實際上你的功德世間人怎麼會曉得,這個功德說之不盡,唯佛與佛才能究竟,這話句句都是真實的。「可知布施一法,包括一切。」下面再解釋,看經文裡面解釋: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合起來就是六塵。「舉色等六塵,攝盡一切法」,把一切法統統包括盡,一切法總不外乎這六大類,這六大類包括盡了。「塵有眾多義、有染污義」,所以佛法用這個字來做個比喻。塵,塵太多了,微塵,像微塵一樣多,無量無邊。這個六大類是歸納起來的總綱領,歸納成六大類,展開來無量無邊,像微塵那麼多,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是污染的意思,只要你心裡面執著它,就染污了真性,本性是清淨的、是光明的,一執著它,以為它真有,常常把這個放在心上,你的真心就被它污染。污染的現象,智慧沒有了,顯出來的是愚癡,光明不能現前,顯出來的是黑暗,佛經裡面叫作無明。諸位要是冷靜細心的去觀察一下,就不難想到佛在經上說我們凡夫是住在一個無明殼裡面。我們現在的光,光從哪來的?太陽、月亮、星星、燈火,把這個東西統統都拿掉,那個環境是什麼?一片黑暗。所以密宗裡頭有大黑天,大黑天是什麼?無明。我們這個光是從這麼來的,光的來源,這都是因緣生法。但是破了無明之後,自性本來是光明的,不需要藉這個因緣生法的這些現象、這個名相;我們講名相就是包括太陽、月亮、星星、燈火,這都是因緣生法。破了無明是什麼境界?大光明藏,你看這個世界一片光明,那是無明破了,只要破一品無明,四十一品只要破一品無明,你看的世界是光明的。我們把日月燈統統拿掉,看到還是漆黑的,無明沒破,還在無明裡面。證明自己無明有沒有破,這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修行有定功的人,定功到相當深度的時候,可以偶爾破無明,但是他一動念頭就失掉了,這個境界馬上就失掉。我們看到《虛雲老和尚年譜》記載著一段故事,虛老和尚有一天回到自己茅蓬裡面去,走山路,大概是下午黃昏的時候回去,他的心很清淨,雖然走著路,也在定中,不起妄念。大概路相當遠,走到半路遇到兩個熟人,也是出家人,這兩個出家人,大概也是回去,他們是反方向,在路上碰到的。這兩個出家人拿的是燈籠,遇到虛老和尚就向他打招呼。老和尚雖然一面走路,一面還在定中,他一打招呼,他說你們兩個好久沒見到了。這兩個人說,老法師,天這麼黑,你沒有燈怎麼走路?虛老和尚聽了這句話之後,天馬上黑掉。他在沒有人提醒他的時候,一直都是光明的,看得清清楚楚的,就是在那個境界當中他無明破了,不需要用燈他看到是明亮的。可是人家這一打亂他,他的心一動,這個境界馬上失掉了。老和尚記載這麼一樁事情,證明我們的心性是大光明,這一點都沒錯。無明破了,不需要借用因緣生法的這種光源,本能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是大光明藏。這個污染是染污了我們的真性,使我們的智慧光明不能現前,就是被塵垢所染。

  「一有沾惹,即為所污」,一有沾惹是心裡面有絲毫的執著就不行,就被它染污了。「不住,即不執著,一無所住,方為波羅蜜。」這就是菩薩修行真實的功夫,不執著,於一切法都不執著。六塵就是代表一切法,一切法皆不執著,不執著也不執著,那就叫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意思是究竟圓滿,你的功夫達到究竟、達到圓滿。「財施即前五塵」,前面五塵在布施裡面,財布施可以包括盡,「法施即法塵」,無論是財施或者是法施,「皆是緣生之法」。五塵是講外境、講現象,本經所謂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因為所有一切現相都是因緣生法,緣生之法決定沒有自體,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換句話說,相是假相,不是實在的。佛法裡面講真假,最簡單的定義,真是永遠不變,那是真的,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諸位想想,我們現代人將一切物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礦物,我們仔細去想想,哪一物是永恆常住而不變的?動物有生老病死,這變,這個變不是一年一年變,不是一月一月變,剎那剎那在變,佛在經上說心心不住,剎那在遷流,這是假的不是真的。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所以一切法當體即空,我們不要等到它已經滅了,我們才覺得它是假的、是空的,那太遲了。還沒有滅之前,擺在眼前就曉得是空的,我們才不會執著它,才真的把它放下,不要把它放在心上。

  事照做,剛才說了,做得更積極,做得更圓滿,要做個好榜樣給一切眾生做樣子,這是菩薩,這叫作下化眾生。向佛學習,佛菩薩做個樣子給我們看,我們向他學習,那叫上求佛道。釋迦牟尼佛在這個經上一開頭,入捨衛大城乞食,著衣持缽,那一套我們看清楚了,日常生活當中要這樣來學習,這上求佛道;我們也像佛菩薩一樣做出個樣子給一切眾生看,那就是下化眾生,這就叫行菩薩道。菩薩道在哪裡行?在生活裡面行、在工作裡面行、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去行。成菩薩、成佛是這樣成就的,沒有離開你的工作,沒有離開你的生活,你就成菩薩、成佛了。所以要曉得一切法當體即空,不應該執著。底下這段是這一小段的總結。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佛把這個道理說明了、說清楚了,因為你要執著你就被六塵污染,你就不能夠見性。菩薩是個覺悟的人,不同凡夫,凡夫迷惑顛倒,也就是說執著這些塵相,為塵相所污染,輪回六道,那叫凡夫。菩薩已經覺悟了,明了事實真相,雖然不離開六塵,但是他不住六塵之相,不為所染,反而利用六塵來成就他無量的功德。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真正覺悟了,我們穿衣吃飯、生活工作都能夠做得很好、做得很圓滿,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就是修行六度,就是行菩薩道。可見得沒有離開工作,沒有離開生活,問題就在你會不會用,同樣的以這個六塵成就無上菩提,只要你會用。不會用,《金剛經》裡頭世尊處處都教給我們怎樣去用。小注裡頭說,「華嚴分捨為多種」,捨就是布施,「最後說究竟捨」,捨到究竟那就成佛了。《華嚴經》,僅僅在第六回向這段經文裡面,就講了六、七十種布施,說得非常詳細,何況全經所說。即使我們看《華嚴》末後一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修的法門代表無量法門,善財童子統統都捨。每一段經的末後,就是最後一小段,清涼大師用的標題叫「戀德禮辭」,戀德是感激善知識的教誨,禮是恭敬、禮敬,辭就是捨、就是放下。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四十一個菩薩階級,他辭就是捨,捨初住他就升到二住,捨二住就升到三住,捨十住就升到十行,捨十行就升十回向,捨十回向他就升十地,捨十地他就升等覺,到最後遇普賢菩薩,等覺也捨了他就圓滿成佛,捨到究竟。

  「須心中些微不著,不落二邊,方為究竟。」這裡面所謂些微是指非法相,二乘人法相捨了,空他不捨,他住著空;一切相他捨了,捨了之後是空,那個空他不捨,他住在那裡面,這叫小乘,這不能見性。雖然能夠斷煩惱,不能見性,他斷的是見思煩惱,不能破無明,因為他捨了一邊,還有一邊他沒捨,那邊是空,那邊叫非法相。所以二邊都要捨,二邊都捨的方法就是此地講的如是布施,像諸佛菩薩一樣的如是布施。這個布施說實在的話就是講生活,像諸佛菩薩一樣的生活,像諸佛菩薩一樣的幫助眾生,這是捨空,空捨了;雖然生活,幫助一切眾生,心裡頭干干淨淨的,絕無執著,這是捨有,空有二邊都捨了。這個一定要搞清楚,空有二邊都捨,法相與非法相都不住,這才行。

  「應無所住,是不住法相,行於布施,是不住非法相。」法相是有,非法相是空,空有二邊都不著。「學佛者,六塵固不可住,然若斷滅,即不能度眾生,眾生正住六塵境界,故應從此處度之。」眾生包括自己,自己是眾生之一,不能度眾生,說實在話就不能度自己。二乘人有沒有度自己?沒有。佛法裡面講度自己,要圓滿成佛才叫得度,縱然自己證到等覺菩薩位,自度還沒有圓滿,自度圓滿一定要究竟佛果。所以諸位要曉得,度自己跟度眾生是一樁事情,不能把它分作兩樁事情來看,分作兩樁事情來看那就難了。須知自他不二,度眾就是度自己,度自己就是度眾生,是一樁事情。就像佛在本經開端所表現的,日常生活行為自己以佛做榜樣,向佛學習,這是度自己;自己做得跟佛一模一樣,給一切眾生做榜樣,這就是度眾生。就日常生活當中,自度度他是合起來的,分不開的。現在人學佛他之所以不能成就,是把度自己跟度眾生劃得清清楚楚,兩碼事情,結果自己也度不好,也沒能度眾生,毛病出在這裡。所以是二邊不住。

  法相是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體是空的,但是相何嘗沒有,相是有的,這是假相,是現前的,相是有的,體是空的。佛法裡頭也許大家聽說過借假修真,假是什麼?就是假相,六塵的假相,過去、現在、未來三心的假相,六塵的假相,借這個假相修真的。因此假相不能斷,假相斷不了,為什麼斷不了?因為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假相要斷掉了,性也就斷掉了,性也就沒有了。性是真常的,性是不變的,相是會變的。這個說法的確很不好懂,很難理解,我們再從比喻說,現在講比喻比古人方便多了,因為現在科技很發達,用這個來做比方大家很好懂。譬如現在每個家庭都有電視,每個人都看過電視,電視螢幕是真的,裡面那些相是假的,裡面的相剎那在變化,螢幕不變,不變是真的,會變是假的,我們拿這個比喻。會變的假相,你只要知道它是假的,不執著就沒事,不礙事。你一定是假的不要了,相不要,那好了,螢幕也被打掉,也砸爛掉,那就錯了。真不礙妄,妄也不礙真,根本就不礙事,只要你了解真相,不要執著假相就沒事。所以說相不能夠斷滅,要在假相裡面覺悟,在這裡面度自己、度一切眾生。眾生正住在六塵境界,就要利用六塵境界,讓他從這裡面破迷開悟。

  「修行本旨是不住」,本旨是本來的宗旨,宗旨就是修行的綱領,修行的原則,就是不住。「下手又不能滅境」,剛才講了,境界是虛妄的,境界就是六塵,不能把六塵滅掉,六塵雖然是假的,不能滅掉。底下舉個例子,譬如念佛人,我們現在念佛的多,「如念佛、觀想佛像」,這是色境,著了色,心住在色相上。經上講西方極樂世界,「天樂水鳥」,那是聲,聲境,「蓮花香潔」,香境,「飯食經行」,味境,「但受諸樂」,觸境,「憶念彌陀」,法境。你看色聲香味觸法全了,修淨土的人就在這個地方成就,他就往生了。淨土的好處,著相也能往生,它的好處在這個地方。但是大家要曉得,除這個法門之外,任何一個法門著相就不能出三界,著相就不能脫離輪回,這個麻煩大了。所以,古德曾經很感慨的說了一句話,如果沒有淨土法門,沒有帶業往生,末法時期修行沒有一個能成就。這個話是實在話,哪個人有能力真正做到不住六塵,做不到!所以,淨宗法門住境生心能往生,這就叫帶業往生。

  有人說,這是早些年,有人說帶業不能往生,要消業才能往生。把這些念佛人可嚇到了、嚇壞了,那就沒指望了,不帶業有幾個人有資格往生?那時候連洛杉矶那邊周宣德老居士聽到都恐怖,我到洛杉矶,他到飛機場去接我,一見面就問我這句話,他說法師,現在有人講帶業不能往生,那我們不是完了嗎?說的那個聲音很悲哀,不能往生了。我就勸他,他迎接我,那麼大的年歲,我們在台灣早就認識,他是李炳老的好朋友。我就跟他講,我說老居士,帶業要不能往生,就算了,不必去了。他聽了就很奇怪,兩個眼睛瞪著說不出話來。我就跟他解釋,假如帶業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個人,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你去干什麼?他說為什麼?我就問他,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等覺菩薩,等覺菩薩還帶一品生相無明,算不算是業?這他一聽就明白了。等覺菩薩都帶業,那一念生相無明是最輕微的業,還是帶業去的,哪有不帶業的?不帶業就阿彌陀佛一個,除阿彌陀佛一個之外,找不到第二個人不帶業的,全是帶業的,只是帶的多少而已,帶的多的品位就低,帶的少的品位就高。四土三輩九品是帶業多少而分的,哪有不帶業的?我這一解釋,他才恍然大悟,才開心笑起來。教理要搞清楚,要看明白,哪有人家隨便說一句話就被人家轉了,這還得了!經上雖然沒有「帶業往生」這四個字,查不到這四個字,可是我問他,經上有沒有四土三輩九品?他說這個有。要不是帶業多少而分的,這四土三輩九品從哪來的?很明顯的說出了,難道要佛字字句句都說,哪有那麼羅嗦!帶業往生這是真實的,有了這個法門,末法眾生人人都能得度,一生都能成就,這個要知道的。

  「故不住二字須認清,決非斷滅」,不住不是不要,不是斷滅,不住是心裡不執著,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事上不要,事上不要了那是斷滅相,那你修什麼?事上不要,你生活都是事相,穿衣吃飯都是事相,你工作是事相,待人接物都是事相。叫你心裡頭不要執著,不是叫你事不要,這要懂得。「斷滅即空,亦即非法」,你要是斷滅,你就執著非法相,你不住有就住了空,住了空你還是執著。「布施攝一切法相,亦攝非法相。」說一個布施,法與非法,空跟有,都包括在裡面。不是單單叫你捨法相,單捨法相不行,還得要捨非法相,空有二邊都不著,這才是不住於相的意思。所以不住於相,這個相是法相跟非法相都包括在其中。我們翻過來,再看第四小段。

  「修行不得受用,不外二病,一不得扼要,二道理不明。」我們先說這個意思。佛法的修學比世間法更有效果,所謂是學了馬上就用得上,馬上就得好處。佛法常說離苦得樂,學了佛法決定離苦得樂,這就是受用,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就是受用。如果這個受用你沒有得到,你學了佛沒得這個受用,那你一定學錯了。錯在哪裡?這裡舉了兩條,這兩條也是兩大類。一個是不得扼要,就是你不得要領,換句話說,你修學的不如法,在方法上錯誤,你沒有得到佛法的受用。其次一個是道理不明,你也得不到受用,道理不明你就有疑惑。疑是很大的障礙,不但是我們凡夫,連菩薩都是很大的障礙。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善導大師注解裡面就講得很清楚,他是引經據典跟我們說,說佛說的,疑是菩薩修行的大障礙,菩薩不能證無上菩提,也是道理沒有透徹。假如理明白了,修學又得法,哪有不得受用的道理?

  這個受用簡單的說,就是世間人常講的幸福快樂美滿。你的生活、你的家庭、你的事業是不是幸福快樂美滿?如果是肯定的,你學佛得受用,如果是否定的,你就要想到你的修行一定不如法,一定不如理,不明道理就是不如理。如理如法,效果必定非常明顯,一定會得到。不但自己身心快樂,心是主宰,佛法明了了,依照佛法去修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在生活上、就在工作上,不是離開自己生活、工作另外去找地方修行,不是!積極認真的去生活、去工作,這不住空,心地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那個心多自在,不著有,空有二邊都不著。心地清淨,不著有是修慧,生活、工作勤奮,認真努力去做是修福,福慧雙修。修福修慧的人他所得到的就是福慧,他沒有煩惱,智慧增長,有福報怎麼樣?身體健康長壽,這個一定道理。相貌會變,體質會變,我們今天很時髦的話,改變體質,體質怎麼改變法?學佛就改變,心清淨了身就清淨,百病不生。我常講,不需要什麼進補,不需要,也不需要去練什麼功,不需要,什麼都不需要,身體比什麼人都健康。什麼道理?心清淨,福慧雙修,有福有慧,福慧天天在增長,你天天修天天增長,這個受用馬上就得到。你得不到,就是你修行的方法一定有了問題,你沒有得到,你不能生活在法喜之中,所謂法喜充滿,你得不到這個受用。

  底下兩句就是講理與事。「離修說性則空談」,修是從事上講的,性是從理上講的,性是明心見性,在此地,也就是我剛才講的清淨心。清淨心就是性、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所以心要清淨、要平等,《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離開修說性這是空談,談玄說妙,無濟於事。「離性而修則盲進」,沒有理論,完全在事相上著修,事相上修就是著相修行,譬如前面講的修六度,修六度著相,那叫盲修瞎煉。進是說明他很認真、他很努力,那個進不叫精進,盲進。我常常看到很多同修學的很多,要學好多種經論,好多種的方法,那叫亂修。他也很用功,他是雜進、亂修,那個沒有效果,剛才講,他受用得不到。真正得受用一定是專精,要專精,像《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在講席裡頭也說過多次,這個一不是專一,是任一,不是專一。任何一門,你要想成就就是一門深入,為什麼?因為一門深入心是清淨的,心是定的,就成功了,學多、學亂了效果得不到。我們在《華嚴》裡面也看到,看得很清楚、很明顯,五十三位善知識告訴善財,每個人都是說他自己只修一門,無量法門當中他只知道這一門,只學習這一門,其他的不知道,你要想多知道,去請教別人。這些話是實話,不是謙虛,是真實的。唯有一門才能夠悟入,因為一就是三昧,像《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三昧、是禅定,定能開慧,慧破無明,這才能見本性。所以,功夫一定要專精、專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你要想多學幾個法門那就壞了,成就就很難。

  「發大願行大行,方能入佛門。」佛是覺悟,佛門就是覺悟之門,要怎樣才能覺悟?一定要發大願、要行大行。什麼是大行?事相上沒有大小,大小在心,心大行就大,心小行就小。心大,穿衣吃飯是大行;心小,我今天為我們一個國家、為這個地球的人來造福,還是行小,為什麼?圈子太小,一個國家沒有多大,一個地球也沒有多大,地球在太虛空,星球太多了,像地球這麼個星球太普通,太小了,不大。所以佛教給我們發心,不是度眼前的眾生,不是度地球的眾生,也不是叫我們度娑婆世界眾生,要叫我們發心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心量就大了。要是只發心度娑婆世界眾生,娑婆世界是六道輪回裡面,沒有出去,出不了六道輪回;盡虛空遍法界,這個界限就突破了,這個行才叫大行。所以,大行是由大願來的,心願不大,哪來的大行?這樣你才真正覺悟。

  「前雲,降伏即發大願,此雲,行於布施即行大行,必無所住行於布施,方是大行。」這就是把經文前面講的,前面講「降伏其心」,心是念頭,凡夫的念頭無量無邊,前一個念頭滅,後一個念頭就起來。睡覺作夢也是念頭,念頭剎那生滅,如何能把妄念伏住,能把妄念滅掉,發這種心、這個願,這是大願,超凡入聖。可是要怎樣才能降伏其心?世尊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綱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教給我們修行的總綱領,修行的大原則無住就是不著相,生心就是度眾生,就是此地講的行於布施,要生這個心。這就是大願大行,必須要無所住行於布施,才符合佛對我們的教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無所住行布施,布施就是生心,就符合佛教導我們這個修行的綱領。前面我們已經讀了很多,已經曉得這個意思,無所住是不著有,行於布施是不著空,這就是空有二邊不住。這是菩薩行,這是諸佛如來行,所以叫做大行。凡夫跟二乘都做不到,因為凡夫著有,二乘著空,都著在一邊。

  「能不執著即大智,行於布施即大悲,悲智願行無不大,方是菩薩摩诃薩。」真實的智慧,不是世間人所講的聰明智慧,世間聰明智慧,佛法裡面說之為世智辯聰,這不是好事情。世智辯聰是屬於所知障,比煩惱障還可怕,還要嚴重,這是佛法所不取的。佛法裡面講的智慧就是清淨心起作用,清淨心起用那是真智慧。《心經》裡面講「照見」,清淨心像鏡子一樣照見,它不要分別,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對於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絲毫錯誤都沒有,這叫智慧。能夠不執著,心就清淨,心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就清淨,清淨心起用,大智!這是般若智慧,是我們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所以這是開智慧。

  「行於布施即大悲。」剛才我講是修福,大智是修慧,福慧雙修,哪裡不得受用?決定得受用。所以學佛的人,「悲智願行無不大」,這就是菩薩摩诃薩,摩诃是梵語,意思是大,菩薩摩诃薩就是大菩薩。通常我們稱菩薩與大菩薩,凡是稱三賢位的菩薩,則稱之為菩薩,初地以上就稱摩诃薩。所以摩诃薩是對初地以上的,一共是十一個位次,就是十地加上等覺,這十一個位次稱摩诃薩。「發心要廣大,非廣大不能化我見。」所以,心一定要度法界眾生,一定要這樣大,才能夠把三界六道的界限突破,這也是江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頭常講的大而化之,心量一定要大。心在一切法裡面一定要平等,大從哪個地方看?從平等,如果我們對於一切境界、一切人、一切事還要分別好丑,還要分別愛了惡,你心量就太小,要把這些分別執著統統捨棄掉,心量才能擴大。大心量修的行也大,願也大,悲智都大,都是從心量上說的。必須要曉得,心量不大對我們修行是非常困難,可以說除了修淨土之外,其他任何一個法門一生當中成就談何容易?而修淨土,心量如果小,往生的品位就低,凡聖同居土下三品往生;如果心量大,真正是像此地講的這樣的大心量,往生必定是上三品,《無量壽經》上講的上輩往生,不在中下。

  「修行則要細密,先觀一切眾生是緣生、同體、本寂。」觀是觀念,就是我們常常講的想法跟看法,從前的觀念是錯誤的,先要把觀念給轉過來。看一切眾生都是緣生之法,十法界的眾生,十法界包括佛,佛的三身也是緣生法,十法界都是因緣生法,這才平等,生佛才平等;連佛也不執著,執著佛還是錯誤,佛都不執著,何況於佛法。所以,觀念轉過來非常重要,知道緣生自然就不執著,知道同體自然就平等。體是真如、是本性,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真如、本性顯現的幻相,所以它是平等的。正如同淨宗裡面所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不是跟你說出佛跟土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嗎?誰的自性?就是自己的自性。我們又常在大乘經上看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自性,一切諸佛、一切眾生依正莊嚴,都是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生佛不二,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眾生與眾生也是一,也不是二

  佛菩薩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佛菩薩對待一切眾生的心是平等的。幫助一切眾生以什麼為基礎?所謂同體大悲,我為什麼要幫助他,一切眾生跟我同體。這個地方有個蚊子來叮我,叮左手,右手趕快去幫它忙,你為什麼要幫它?同體,沒有理由,無緣大慈,緣是理由,沒有理由,同體,佛幫助一切眾生是這麼個道理。我們今天怎麼?我為什麼要幫助他?他跟我什麼關系?他就有分別執著,他不知道是同體的關系,不曉得。《華嚴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無情是植物、礦物。人成佛,連山河大地也成佛,《華嚴經》就是這個意思。怎麼山河大地也成佛?覺性進到心裡,自己見到自己真性,見到一切眾生、諸佛菩薩的真性,統統見到了,也見到一切山河大地的法性,是這個意思。不是這些草木都變成人的樣子,不是這個,不是這個意思,見到它的自性。所以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叫作成佛,是這麼個意思。就是你見到有情眾生的佛性,見到無情眾生的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所以同圓種智,是這麼個道理。這是同體。

  本寂,寂是清淨寂滅,本來是清淨寂滅的。由此可知,一切眾生的知見、念頭,都叫做妄想、妄念,妄就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是清淨寂滅,本來是清淨寂滅的。就像禅宗六祖能大師悟道時候所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他見到了,本來清淨是本寂的意思,「本無生滅」,這是真正見到自性。所以先要把觀念糾正過來,這是正知正見,這也叫佛知佛見,所以入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叫解悟,理上明白了,事上還做不到,事上什麼?無始劫來煩惱習氣太深太重,這一下還丟不掉。事要漸修,要慢慢把它除掉,理可以頓悟,但是理要不悟,你的修行叫盲修瞎練。理明白之後,修行可以說是天天有進步,月月有進步,他生活怎麼不快樂?那才叫真正享受。

  「知自己習氣之重而潛移之,方能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要知道自己毛病在哪裡,跟治病一樣,先要把病找出來,然後才可以對治,毛病在哪裡不曉得那你怎麼修?而毛病裡面又必須要知道,最重的先治,這跟治病的原理完全相同,哪個病最重,要命的,先治它。身上病很多,先治最重的、要命的,先把那個治了,然後小毛病慢慢再調。一切眾生並不完全相同,自己要清楚,佛跟我們講原則,貪瞋癡慢疑,這是重病。這裡面再去分,譬如說貪,每個人貪的不一樣,有人貪財不貪名,有人貪名不要錢,這不一樣,貪的不一樣。如果是貪財的,這個病很重,一生就把這個看重,那就從財布施下手,治這個病。把自己的病根找出來,對症下藥,這才能收到效果。本著《金剛經》講的原理原則,無住布施,應無所住而行布施,用這個方法來對治決定有效。

  「修行先除病根,此佛說行於布施之精意也。」我們自己把自己毛病找出來,這非常重要。也就是說我們對於世間五欲六塵,哪一樣看得最重,哪一樣最不能放下,那就是你的病根。去年我回到台灣,遇到一位老居士來告訴我,她說她念佛念了三年,很勤奮、很用功,不得力,問我怎麼辦?我就告訴她,我說你要放下,一切都放下你功夫就得力。她告訴我:法師,我什麼都放下,就是孫子放不下。這就麻煩了,毛病就出在這裡,老太太喜歡孫子,孫子放不下,結果怎麼樣?就不能往生。你愛你的孫子,最後還是沒用,你幫不上忙。你如果真的是愛護你的孫子,你了解這個道理,你能夠孫子也放下,先去見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作菩薩、作佛,你的孫子無論在哪一道,你都看得到他,你都知道他,你才能照顧他,永遠照顧他,真的愛他,他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我就跟她講,你把你孫子換成阿彌陀佛就往生了。口念阿彌陀佛,心裡想孫子,那怎麼行?口念佛,心裡也有佛,這才成功,心口一如。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十八集)  1995/2  美國聖荷西  檔名:09-021-0018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