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行賄與受賄罪報相同,偷稅是偷盜全國人民的財富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這四重戒裡面,要算偷盜的范圍最為廣泛,也是最不容易持的。四重戒裡頭最容易持的,說實在話是殺戒,這是比較上容易持的,最難斷的是YIN戒,最容易犯的是盜戒,最容易犯的。盜叫不與取,沒有得到這主人同意,你得到了就叫做盜竊。盜不僅僅是偷盜,如果是限於偷盜,那都是很容易持的,所以他這個心在偷心。凡是以一切不正當的手段,叫人家不得不送來,不得不獻給你的,統統叫盜竊,所以它的范圍就非常的廣泛,這是我們要曉得的。要牢牢的記住的,不但偷盜的行為不可以有,念頭都不能有,『其心不偷』,決定沒有占別人絲毫便宜的念頭,有這個念頭就是偷心。偷一個人的你欠一個人的債,將來當然還是要還。假如是這個地方政府的設施,是這一個地方人民納稅來建立的,你要是偷盜它;換句話說,你就欠了這個地方所有人的債。 我們舉個例子,很微小的一個例子,政府機關信紙信封很小,微不足道,我拿來寫個信。這個信紙信封是公家的,是這個地方人民納稅才有這個的。你這一張信紙信封,你就欠了這所有地方人的債務,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誰知道?沒有人知道。大家都用慣了,隨手就牽來,不知道這是偷心,不曉得這個事情叫偷盜。別人也這樣做,我也這樣做,好像都是很自然的,唯獨學佛的人明白這個道理,這是非常微小的,何況其余。你再用什麼手段,或者是以你的權力、威勢,叫人家不得不來巴結你,不得不來賄賂你,這全都在偷盜范圍之內。所以這條的范圍非常之廣,很不容易受持。做生意的人總希望少繳一點稅,少繳一點稅那就是偷盜全國人民的財富,這事情麻不麻煩?這一國人民你都欠他的。你應該繳多少,沒有繳、少繳,這都是偷盜罪。 有很多同修是經商的,聽了佛經就來跟我說,法師,如果完全不偷稅、不走漏洞,我們一分錢都賺不到,這個生意就不能做;換句話說,要做生意,就一定要想方法逃稅。大家都這麼做,我不能不這麼做,這怎麼辦?照了義經上講決定不可以。實在說如果真的能把《了凡四訓》念上三百遍,事與理都明白了,一個人一生的受用,一生的財祿都是你命中注定的,你命裡面有自然有,命裡沒有,偷也偷不來。不相信你去偷偷看,你去搶搶看,你搶不來、偷不來,馬上就犯法被警察抓去。那些小偷、強盜每天偷來的,他命裡頭有,他不偷也有。所以古德說「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是冤枉作小人」,確實沒有必要,命中注定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假如說命裡沒有的,偷可以偷得來,釋迦牟尼佛也拜你做老師,為什麼?他沒有辦法。沒有這個道理,決定沒有這個道理。人為什麼不守本分? 這個事情有特別的,像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不是禅宗的,淨土宗的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永明延壽大師大家都曉得阿彌陀佛再來的,這不是凡人,這是來示現的,他化身來的。他在沒有出家之前,用現在話來講,是做公務員,管財稅,財稅裡頭管出納的,職位不高。但是錢財從他手上過,他就偷盜,他沒有錢,偷國庫的錢財,常常偷,偷來干什麼?放生。你們傳記裡頭看到偷來放生,以後被查出來了,查出來按律這是死罪,偷盜國家的國庫是死罪。可這一問他偷盜他承認,他不打妄語,偷了多少他都知道,他都說了,偷去做什麼?放生了。法官看到這個情形也沒有法子,他不是做別的事情,放生去了,就把這個事情報到皇帝那裡去。 皇帝一聽到也覺得可笑,按律問斬,但是皇帝特別關照,叫監斬官,拖到法場去斬首看他害不害怕?如果他恐怖、害怕,殺掉算了;如果面不改色,一點不害怕,就放他回來見我。就綁到法場去了,他確實一點恐懼都沒有,監斬官問他怕不怕?他說不怕,為什麼?我一條命換了千千萬萬的生命,值得!我很歡喜。這個監斬官報到皇帝那去,皇帝召見,赦他的死罪,問他你願意做什麼?他說我願意做和尚出家,皇帝就允許給他出家,皇帝做他的護法。這是個特殊的例子。由此可知,他這個有沒有叫犯盜戒?他沒有,他叫開緣,替國家修福;國家不知道放生、不曉得修福,他來替國家修福。諸位明白這些事情,曉得條條戒律有開緣,知道在某種狀況之下,應該怎麼修法。所以佛家戒律雖嚴,它是活潑的,它沒有一條是死呆板的。但是它一個原則,絕不是自利,是利益眾生,那就對了。 大佛頂首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第三集) 1992/11 美國加州聖荷西迪安薩學院 檔名:07-002-0003 現在這個世間,全球普遍的現象,賄賂,這不是局部的,全球性的,全世界,也是今天這個世界最麻煩的一樁事情。人們嘗到賄賂的甜頭,誰肯放棄?普遍是這個現象,大家認為是正常的。沒有賄賂,不正常。這是什麼?這叫邪見,增長邪見,增益邪見。不知道賄賂,行賄、受賄,罪是相等的,要看它的情節,違背倫常道德。這裡面還牽涉到國家、社會、人民的利益,如果牽涉到這個,無間地獄。為什麼造這個業?無間地獄進去容易,出來不知道到哪一劫去了。怎麼敢造這種罪業?尤其是三寶物、國家的財物,為什麼?涉及的債主多。國家的財物是人民的納稅,你要盜國家的財物,全國人民納稅人都是你的債主,你什麼時候能還得清?中國有十三億人,十三億人都是債主,你將來變牛變馬來還債,你要變多少次?無量無邊次數。想到這個苦,不敢動。你還要到無間地獄,無間地獄罪受滿了,才墮畜生還債,不是說我受無間地獄就不還債了,沒有這麼便宜的事情,還要還債。 《地藏經》上告訴我們,三寶物不能盜。為什麼?那是供養三寶的。三寶人數有多少?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頭出家人都有分,那就是債主無量無邊,數不清。所以佛不能救。你造五逆十惡,佛可以救你,你盜三寶物,諸佛救不了,你得罪了十方三世所有諸佛剎土裡面出家人。理事搞清楚,我們才會相信,才會知道這個問題嚴重。不但不敢做這個事情,念頭都不能動。動這個念頭是什麼?盜心,就是占一點便宜這個念頭,這叫盜心,都是犯罪的行為。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九九集) 2014/1/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99 自古以來中國、外國,賄賂是不善,那不是善,行賄的人、受賄的人罪報相同,統統有罪。行賄的人是用財物誘人家,引誘人家干壞事;接受的人沒有真正智慧,高名厚利只要一動心,罪業就形成了。想到將來苦報,不敢。眼前得的一點好處是假的,時間太短了,你能享受多少年?墮三惡道麻煩可大,時間太長,怎麼出來?太可怕了!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 (第六二三集) 2014/2/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623 想發財不是用非法的手段,那是錯誤的,那叫造孽。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富,死了之後要到地獄、餓鬼道承受果報,那個苦難就多了。菩薩不做這個事情,這害人。譬如說貪污,貪污是害人,賄賂的人是害他,接受賄賂的人是自己害自己,兩種人統統要墮地獄。菩薩教人發財要用這種手段,這是害眾生,不是利益眾生。菩薩教你發財用正當的手段,那就是菩薩知道財從哪裡來的,這個道理要懂。財從財布施來的,你想發財,行,用什麼方法?財布施。沒錢布施,我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就教我,大概看我什麼?看我這個命,命中沒有財。你看,財是命裡有的,命裡沒有就沒有,命裡有的時候丟都丟不掉。 香港李嘉誠命裡有財富,他丟都丟不掉。他的一個顧問,也是他的老師,陳朗先生,早年常常聽我講經,前幾年過世了,應該也有八十多歲,他年歲比我大。他告訴我,他說李先生大概三十歲的時候,他是潮汕人,從潮汕到香港來做生意,偶然一個機會遇到了,他給他看相、給他算命。問他,你將來想擁有多少財富你就滿足了?他還不錯,他說我能夠有三千萬,我就滿足了。陳先生告訴他,不止,你的財庫,命中財庫是漫出來的,不是平的,是漫出來的。就斷定他,你將來是香港首富。命裡注定的,無論做什麼生意你都發財。命裡有的是因,你做的事業是緣,因跟緣一結合,果報就現前,就這麼個道理。這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財布施的果報,不是一世,一世沒有這麼多,生生世世喜歡布施。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三七集) 2013/3/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237 不正當的手段得到財富,還是你命裡有的,你命裡沒有,決定得不到。命裡沒有這麼多的財富,你得到了,不是害病,醫藥費花掉了,就是有災難,有災禍。總而言之,這個錢你得不到,會花光,可能還要倒貼。為什麼?不正當的手段。不正當手段得到的,還是命裡有的,你說你冤不冤枉。命裡有的打折扣了,折扣多少不一定,一般講至少是一半以上。你命裡頭有一千萬財富,不正當手段得來只有五百萬,覺得我很了不起,我發大財了,其實命裡頭有一千萬,打對折了,錯了。如果這個手段很惡劣,很不善的手段得來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二;換句話說,命裡一千萬的,你所得到只一、二百萬。你真冤枉!命裡頭沒有那麼高的地位,你用賄賂不正當手段得到的,還是命裡有的;如果命裡沒有的,那個位子你坐不住,災禍就來了。這真的,一點不假。 人,一生都是命,半點不由人,讀《了凡四訓》就全都明白了。所以,我們要想超過我的命運,我的財富從命運裡頭天天上升,能不能做到?能,斷惡修善就行了。你廣行財布施,你的財天天加分,大的施捨就乘,倍倍相乘;造惡就減分,大惡就除。所以每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加減乘除,這一般人不知道。我承蒙章嘉大師的教誨,初學佛的時候就把這個道理講清楚、講明白,教我不要吝啬,不要吝財、不要吝法。吝財、吝法的人,他的前途有限;廣行布施,不吝財、不吝法,前途無量,這一點都不錯。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六集) 2012/4/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66 接著下舉「尊貴」等,如經上所說『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從哪來的?『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表為善之得,彌顯作惡之失」,用善惡做兩個對比,我們看到印象就更深。「尊貴、豪富乃世間富貴之人」,貴是說在社會上有地位,富是擁有財富,這是世人心目當中所希望得到的,我們一般人講做大官、發大財,有時候不能兼得,貴而不富,富而不貴;現在這個社會,富貴好像整合成一體了。古時候不是這樣的,古時候貴一定是有德、有才華,不一定富有。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很多,名臣退休之後兩袖清風,過一般普通人的物質生活,很多!做官要做清官,不能貪圖賄賂。做官你的收入是有限,國家給你的俸祿,你怎麼可能發財?你發財那財從哪來?肯定有問題。古時候學而優則仕,這個仕就是做官;現在不是的,現在社會變了。中國古代社會把讀書人排在第一位,士農工商,農民擺在第二,工人擺在第三,商人擺在最後。商人在古時候社會擁有財富再多,億萬財富,在聚會裡面他的坐席是坐下面。首席第一桌那讀書人,可能是個窮秀才,家裡吃飯都有問題。社會崇尚道德,不崇尚財富,所以社會安定,人民不爭,沒有競爭,它社會安定。現在社會崇尚競爭,競爭上升就是斗爭,我們常常聽說有所謂權利斗爭,爭權奪利。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二0集) 2011/8/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520 如果要懂得因果教育,賄賂是屬於偷盜。人家把錢送給你不是甘心情願的,是不敢不送,你收了這些賄賂,這就是盜戒。盜戒嚴重的就是地獄,地獄罪報受完之後還要還債,那還債可就麻煩了。如果這是一個人的,還容易,還一個;十個人也不難;這個錢是國家的、是社會大眾的,如果要是國家的財物你據為己有,全國納稅人都是你的債主。你想想你要還到哪一輩子才能還清?決定不敢做了。如果這錢是中國國家的,稅收裡頭的,中國十三億人,多少納稅人?這些人都是你的債主。敢嗎?不敢。 佛在經上說得很好,最嚴重的是盜三寶物,就是寺廟裡頭這些財物。為什麼?是信徒供養三寶的,那換句話,每個出家人都有分。你要是偷盜他的,天下所有出家人都是你的債主,而且這出家人不限於這個地球,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頭的出家人都有分;換句話說,永遠還不清。所以佛常常在經教上勸導大家,決定要愛護三寶物。三寶物叫常住物,那個盜取三寶物的罪過比盜取國家的財物罪還要重,因為國家是一國人,中國也不過十三億人,盜三寶物,十三億加上百倍、千倍、萬倍還不止。你怎麼辦?如果這三寶物出家人自己犯了,自己將三寶物(信徒這個供養)據為己有,自己拿去享受,那個罪過跟經上講的完全相同。三寶物是平等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特權他可以無條件在享用,不可以的。三寶物,每一件再小都要經過羯磨。羯磨是什麼?徵求大家同意,這才可以,沒有經過羯磨那就是偷盜常住物。今天有個同學生病了需要醫藥,醫藥費多少,大家同不同意?同意就不說話,叫默認了,就通過了;不同意你就說話,你就舉手,同意是不說的。大家同意,這錢就可以支付。再小的事情都要做羯磨,羯磨就是議決。所以佛教是民主的,真正講民主,而且真正是共產。出家人沒有私財,私人用的就是什麼?就你穿的衣服,三衣一缽這是你自己的。其余全叫常住物,是團體的,團體常住物,只要是出家人到這邊來,平等待遇。在過去確實如此。 到後代,寺院裡面產生許多弊病,所以除了戒律之外,每個寺廟都有寺廟共住的公約,那是自己道場裡面的約法,人人要遵守的。法定得很好,遵守的人未必能做到,流弊就產生了。所有弊病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不學經教了。為什麼佛陀在世的時候沒有?佛陀滅度之後,正法時候,正法一千年還很像樣子。什麼原因?講經的人多。一定要知道,佛教是教育,教育天天要上課。這個學校不上課了,老師不上課,學生也不學習,這學校變成什麼樣子?這變成養老院,變成娛樂消遣的場所了。信徒到這裡來,也不是來受教育的,來消遣的。這個話,過去李老師說的,李老師這個話意思很深。 怎樣才能恢復?要從自己做起。怎樣才能恢復?一定要遵守印光大師的教誨,小廟。大的寺廟呢?大的寺廟可以把它修建恢復起來,那是歷史文物,提供做觀光旅游的場所,佛教宣傳的所在。真正修行學習,那個地方不適用,住在那個地方,人會起貪心、會起邪念。一定是小道場,人數不要超過二十人,要求每個人從自己做起,首先把自己管好。怎麼個做法?決定要落實《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這四樣東西。佛門弟子,沙彌有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如果在家出家同修都能夠這樣做法,這是四個根,像桌子四個腳一樣,真叫四平八穩。三個根還不夠,加一個,佛教可以復興,傳統文化可以延續下去,人生最高的享受不難得到。國泰民安,太平盛世,是可以實現的,完全在教育。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劉余莉、悟勝法師、江玟均、上官居士 (第二十九集) 2014/4/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029 受持五戒,這個受持,持戒是因,能持戒這是大善。三福裡面第一條是世間的善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世間的善業。這個戒律的功德比世善大!戒律是聖教,聖人的教誨,所以戒善比世間善要高很多。世間善只能得人天福報,出世間善它的功德能幫助我們得定,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所以不是世間善所能比的。何況佛常講,修因一定有果報,五戒的果報就非常殊勝。不殺生得健康長壽的果報,不殺生是無畏布施,三種布施裡的無畏布施。不盜得大富,小乘經裡面,《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不盜得大富。不僅是教我們修財布施,那當然你的福報現前更快速。這持戒是種的真實之因,將來一定得真實的果報,現在再能修財布施,那是緣,因再加上緣,果報立刻就現前。 盜在戒律裡面涵蓋的范圍非常之廣,不能夠把它局限在竊盜,當然竊盜是盜,那范圍很小。凡是我們居心,我們存心要把別人他所有的,把它變成自己的,據為己有,不管用什麼手段都叫盜。譬如我們看到現在這個世界上,許多國家政府做大官的貪污。那個貪污,他有勢力,老百姓要想拜托他幫幫忙,求他辦一點事情都要送賄賂,賄賂是不是人家甘心送他的?不是的,是被逼著不得不送,這是盜,這都是屬於盜。所以盜的范圍非常之廣泛。只要對方不是甘心情願送給你的,你是用一種威勢、權力逼使他不得不奉獻的,這是屬於盜。 還有一種甘心情願送來的,還是盜,哪一類甘心情願的?那是出家做了法師,你們信徒來供養,這是甘心情願的。假如這個出家人不是真正修行,是用打著佛法的招牌欺騙大眾,求得恭敬供養,這叫盜佛法,拿著佛法騙眾生,這個果報在阿鼻地獄,非常可怕。所以它的范圍確確實實非常之廣泛。盜在《戒經》裡面它有個很簡單的定義,這個定義非常之好,叫不與取。這個財物是有主的,他沒有同意,你就把它取來,這就造成了盜的罪業。所以不盜得大富,當然是指財物方面來說的。 不YIN欲,相貌端正莊嚴。不妄語得的果報是威信,他說話別人相信他,而且他的言詞美妙,音聲洪亮,都是從不妄語得來的果報。像釋迦牟尼佛,佛能夠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那是無量劫以來佛從來沒有妄語過,所以音聲有這樣的好,大家都能夠相信他,都能夠聽他的。不飲酒的果報是智慧,使頭腦(我們今天講的頭腦)保持清楚、保持著很冷靜。所以五戒得五種殊勝的果報。我們想想這五種勝報,我們都想得到,這光想得到不行,一定要修因。不認真的修行,縱然天天給佛菩薩燒香,給他供養、禮拜、禱告,那都沒有用處的,一定要依照佛所教給我們認真去修學,這個果報自自然然會現前。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第三十三集) 1992/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05-0033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