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如居士:以虔誠的皈依心學習因果之道_太上感應篇


 2015/2/9    熱度:3718    下載DOC文檔    

我們知道,世間的道路是連接起點與終點的一條軌跡,沿著這條軌跡,人們就可以從這條道的起點到達其終點。能夠將人們引到目的地的道路稱為“是道”,相反,不能將人們引到目的地的道路稱為“非道”。如果我們要到某個地方去,必須走在通向目的地的“是道”之上,而不能走在“非道”之上,否則永遠無法到達目的地。實際上,非獨到達一個目的地需要沿著一條有形的是道而行走,承辦世間的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循著無形的是道而行動。

在世人所要承辦的所有事情當中,“離苦得樂”是他們最根本、最終極的所求。《二規教言論》中說:“此等世眾愛安樂,恆時唯有求自利,除聖者外諸士夫,無有其余之所求。意思是說,除了那些聖者菩薩們不為自己的安樂而奔忙之外,這些世間眾生,恆時追求的目標唯一是獲得安樂,除了離苦得樂之外,他們再也沒有其它所求了。

既然離苦得樂是所有眾生的根本所求,因此對於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觀察如何離苦得樂,明白承辦離苦得樂的是道。承辦離苦得樂的方法錯了,無論如何忙碌,都會南轅北轍,最終徹底失敗。《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中說:“請您展開無盡的悲心之網,溫柔地擁抱這一切受苦的眾生。他們無止盡地追逐快樂,卻只帶來不幸與傷悲。”為什麼眾生無止盡地追逐安樂,卻只帶來不幸與傷悲呢?《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說:“所有這些具有大恩的眾生,雖然欲求安樂,卻不知修持安樂之因——十種善法;雖然不想受苦,卻不知捨棄痛苦之因——十不善法,所想所作背道而馳,入於邪道,就像盲人獨留在空曠的荒野中一樣,非常迷茫,這些眾生多麼可憐啊!”也就是說,所有眾生苦苦營求,想得到安樂,換來的卻是痛苦,其原因就是沒有明白離苦得樂的是道,而是走在了非道之上。

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都覺得這些事情對自己今生的離苦得樂至關重要,不能暫捨,以致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去觀察承辦離苦得樂的是道。其實,此時此刻如果我們不是走在離苦得樂的是道之上,再怎麼忙碌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是越忙碌反而越遠離安樂。所以,世間的事情中,沒有一件事比觀察承辦離苦得樂的是道並保證自己走在這條是道之上更為重要了。

承辦離苦得樂的是道是什麼呢?就是《太上感應篇》中所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的因果律,或者從更為深刻的層面來說,就是般若空性。因果與空性,是相輔相成、一味一體的。要深信因果,就必須了達空性;要想自在因果、心想事成,就必須證悟空性。要想了知空性,就必須從觀察因果入手;要想證悟空性,就必須善巧運用因果。

對因果與空性的洞察、理解與深信,是一種智慧。一個人的內心只有具備了這種智慧,才能無誤取捨自己的身口意,使自己永遠走在離苦得樂的是道上。相反,如果心中沒有這種智慧,即便身口意暫時是善的,但由於沒有信念的緣故,因而身口意就沒有所依;因為身口意沒有所依的緣故,在外在惡友與惡知識的影響下,身口意就會漸漸偏離是道,墮入非道。

所以,我們應該以虔誠的皈依心,認真地學習因果與空性之道。為什麼要用虔誠的皈依心去學習呢?因為因果與空性之道,是一切學問中唯一重要的學問。只有掌握了因果與空性,其它的學問與知識才會真正給自己帶來安樂,沒有明白因果與空性,其它的學問與知識只會加速自己獲得痛苦的速度。因此,對於如此重要的學問,只有虔誠才能足夠重視,只有虔誠才能與之相應,只有虔誠才能永遠不離,只有虔誠才能最終證悟。所以,學習因果與空性之道,必須以虔誠與恭敬之心而學。對於如此關要的是道,一分恭敬,得一分功德與一分安樂;一分怠慢,得一分罪業與一分痛苦。

荀子的《勸學》中說:“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中規,雖又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意思是說,有道的君子常常告誡我們:學習這件事是不可以停下來的。青色,是從藍草中提煉出來的,卻比藍草更青;冰是水凍結而成的,卻比水更加寒冷。同樣,人學習之後,雖然還是原來的人,但卻比原來更加有智慧了。木匠將木料用墨繩劃線鋸直之後,將其彎成輪狀,並繩子固定,用石碾子長期按壓在上面,過一段時間之後這根木料就成了一個標准的圓,那時,即使解開捆綁的繩子,挪開石碾子,這根木料也不會再成為挺直的長形了,這是長期繩索捆綁以及石碾子按壓的結果。所以,木料用墨繩劃線、鋸子鋸割之後就會變直,刀具在磨刀石上經過打磨就會變得鋒利,同樣道理,君子廣聞博學修身立德之法,並每天常常對照反省自己的身口意,這樣就會具足智慧而且行為也沒有什麼過失了。

《二規教言論》中說:“於此世間萬物中,更無如己之愛重,若不思維己過德,則與禽獸有何異?乃至營商諸瑣事,亦需問他及自察,一生所取所捨事,不問不察豈非蠢?”又說:“無過之士雖少見,若於過失知為過,則能斷彼所作故,將成猶如離雲月。圓滿諸德雖罕見,若於功德生欣樂,且於彼德常串習,則將成為具德者。若於過失不知錯,爾時彼人常犯錯,如是重蹈覆轍者,則滅前有之諸德。修習功德越增上,如是過失越減滅,處事渾噩不觀察,雖經百年無長進。若自相續增學問,昔過己者成同等,昔同等者居其上,最終獲得極無上。若自相續增過失,猶如陡山之流水,彼等下墮勢難擋,向上牽引無可奈。是故凡欲自利者,應當恆時精進行,斷除自續之過失,增長極大之功德。”

聖人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說,我現在知道的很多古人的修身立德之理,並不是生下來就知道的,而是內心喜歡,勤奮地學來的。又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說,我十五歲那年下決心開始學習聖賢的修身立德之道,學到三十歲左右,對聖賢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有了定解,學到四十歲左右內心對什麼樣的身口意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已經沒有任何疑惑,學到五十歲我認識了自己的本有心性,學到六十歲我的內心對世間的任何事情已經沒有抵觸情緒了,學到七十歲能夠心想事成,不違背因果之道了。又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意思是說,君子不將自己的精力放在追求吃喝居住等物質享受之上,而是勤奮做事、謹慎言語,親近有道德的善知識修正自己的身口意,這樣的人可以算是好學之人了。

《大學》中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意思是說,探究與觀察世間萬事萬物的來處與去處(也即格物),就能獲得因果的智慧(也即知至),獲得智慧之後就能深信因果(也即意誠),深信因果之後起心動念才會正確,起心動念正確,行為和語言就會如法,行為和語言如法家庭才能幸福,家庭幸福社會才會安定,社會安定天下才太平。從天子到百姓,都應當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為根本。這個根本如果沒有了,“家齊、國治、天下平”的結果也不可能得到。整個社會都重視修身立德,卻不能家齊、國治、天下平,不重視卻反而能,這種情況從來就沒有有過。明白了上面的道理,就是知道了最根本的道理,也是對因果律有定解。

    總之,每一個想獲得安樂、遠離痛苦的人,都應該暫停手中的忙碌事,用虔誠的皈依心去觀察、思考與學習因果之道。當你內心明白因果之道後,所有的忙碌才會真正有意義。

   摘自《太上感應篇淺釋》(明如居士 著)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