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縣大孝子:每月初一十五請全村老人吃飯


 2015/2/20    熱度:7354    下載DOC文檔    

俗話說,一個孝子全家安。而在邢台市威縣孫家寨村,一個孝子全村安。

一個曾躍出農門的大學生,在城裡發家致富之後,回村盡孝,給全村老人當兒子。為村裡7名孤寡或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每天送三餐可口的飯菜,風雨無阻。村裡65歲以上的老人,每月請他們吃兩頓“伙飯”讓他們享受集體的快樂。農忙時節,他帶領幾名義工,為全村所有的老少提供免費午餐。

一個人,一顆大孝之心,提升著一個村莊的幸福指數。

“俺到老來享了福“

當炊煙在威縣方營鄉孫家寨村上空剛剛飄蕩,付宏偉就提著保溫飯盒來到77歲的張桂琴老人家,一聲“奶奶,送飯來了”,迎到堂屋裡的老奶奶臉上早笑開了花。

保溫飯盒,給老人送來的有包子,有一點大鍋炖菜,還特意有一份炖南瓜。付宏偉說,奶奶最愛吃炖南瓜,就特意做了一份。

老人見了付宏偉,滿眼的慈祥,就像看著自己的親孫子。她說,兩年了,每天三頓飯,都是宏偉他們來給送,變著花樣做,比自家的飯好吃多了。

老人說,因為宏偉回村,村裡的“老年隊”都享了福。現在日子好了,“老年隊”手裡也不缺錢,但兒子媳婦都出去打工,所以就顯出恓惶。

張桂琴的大兒子在邢台當工人,二兒子出外了,三個閨女也都出嫁當了奶奶了。孩子有心孝順,但分身無術。

村民付孟亭老夫婦一個76歲,一個72歲,老兩口說,沒有想到,老來享了宏偉的福,一日三餐,都給做好送來,不要一分錢,而且每天變著花樣。

現在,平常和付宏偉一起給村裡無人照看的老人送飯的有四五個人,每天他們自己有規矩,不給老人們送完飯,義工們就不能開飯。

平常日子,只給六七個無人照顧的老人送,雨雪天,考慮到上年紀的老人出來搬運柴火不容易,或出不了門,就多做,給老人們都送。

在當地的民間習俗中,初一、十五是大日子,這兩個日子,也是孫家寨村最祥和歡樂的日子。

每天一大早,付宏偉就和義工們在村委會的院子裡架起兩口大鍋,蒸饅頭、包包子,煮米飯,將木耳、海帶、粉條、豆腐、白菜炖得軟爛可口。

上午十一點來鐘,飯菜的香氣彌漫開來,村裡一百多個65歲的老人,走出家門,來到村委會的街道上,打飯,接受這一份特別的孝敬。

雖在一個村裡居住,由於年事已高,過去一年有的人也碰不到面,現在每月兩次在一起聚餐,說說當年事,吃著可口的飯菜,老人們仿佛又年輕成了孩子,高興得不得了。

初一、十五,成了孫家寨老人們的聚會節,歡樂節。這樣幸福的、充滿著歡樂色彩的日子,從付宏偉回村,他們已經過了兩年。

農忙季節請村民享受免費午餐

孫家寨有1200多人,是個純農業村,除了種莊稼,還種棉花。

因為采摘棉花需要大量的人工,所以孫家寨的秋天勞累而漫長。

今年剛剛過去的秋天,鄉親們感到輕松了許多。

50多天秋收的日子,每天中午,付宏偉帶著義工們給全村人提供免費的午餐。

這一舉動,傳遍了十裡八村,一時成為美談。

付宏偉現在擔任著村黨支部副書記,給全村人提供免費午餐也是他的創意。

付宏偉說,有這個舉動很自然,我母親61歲,每天也要下地,過去中午就是饅頭鹹菜,全村人這個季節中午都是饅頭鹹菜,我從城裡回村後,看到這個現象覺得很心疼。大家一合計,咱們給全村人農忙提供一頓午餐如何?

他的倡議得到了村支書付維華、村主任付月珍的支持,他們表示,我們也來當義工。

今年秋天的孫家寨,因為免費的午餐而多了歡樂和祥和。村人們在地裡勞作了半天,饑腸辘辘之時,村裡喇叭傳出了那個熟悉而又親切的聲音:“鄉親們,在地裡干活的,在家沒做飯的,外村過來干活的,打飯了……

回到家裡取碗筷,到村委會排隊打飯。熱騰騰的饅頭、香噴噴的飯菜,對於農忙季節的鄉親們是一種難得的奢侈。

因為兩年來付宏偉一直帶人給老人供飯,所以鄉親們沒有懷疑這免費的午餐,都不客氣,自家吃飯一樣。

有一個雇幫工摘棉花的鄉親,提了鍋來,打了12個人的飯菜再趕回地裡。

村民石桂清大姐說,過去農忙了,全村人都苦,家裡老人孩子也跟著將就。今年不同了,不光我們享福吃好飯了,連老人孩子都跟著沾光。

今天粉皮冬瓜大鍋菜,明天豆腐腦,後天木耳蘑菇菜,變著花樣,大鍋菜炖得時間長,火候足,比小鍋菜香,大家一邊排隊打飯,一邊嘻嘻哈哈,渾身的勞累散去了大半。

最多時要打800多人的飯,付宏偉累得胳膊疼、手腕疼,但他看著大家高興的樣子他也高興。

給全村人供飯很辛苦,比如一次炸香菇就得八九十斤,切冬瓜就得四五百斤,大鍋炒菜也是力氣活,現在一般二十來歲的小伙子還炒不動。往往是付宏偉掌勺的時候多,村支書付維華也親自上陣過。

大家送來的蔬菜、米面吃不清

給整村人做飯是個浩大的工程,他們一共堅持了50多天,直到棉花收完。

付宏偉說,給老人們供飯、給全村人提供免費的午餐,都沒有把我們吃窮,反而現在我們這裡的米面、蔬菜吃不清。

大伙房就設在村委會。“管理員”是付宏偉,其他燒火、做飯、送飯的都是義工。

幾個身體好、家裡沒有什麼事的老太太主動要來幫忙擇菜、洗菜。一邊擇菜,一邊說笑,這裡成了老人們的俱樂部。

干力氣活的義工,多是村民,其中許多是黨員。今年47歲的村民王天軍是個木匠,有時間他就到村委會來幫忙。他說是老母親讓他來的,自己老娘受了益,自己也得報這份情義。

也有外地的義工,40多歲的潘玉鵬是鄰縣過來的,他家裡有個小軸承廠,現在妻子管理著,聽說了孫家寨供飯的事,他過來看稀罕,被感動了,就留下來當義工,一當就當了一年多,每天炒菜,他也是主力。

開始有給老人們免費供飯的計劃,村兩委也有人擔心,這錢怎麼出?長期哪能供得起?

付宏偉笑著說,這錢不讓村裡出,我自己出。

付宏偉沒有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幾乎不用自己花錢了。今年秋天給全村人供飯,經濟上也沒有什麼負擔。

幾戶村民聯合起來,免費提供了一塊菜地,有老漢主動來當義工,老人是種菜的把式,不用化肥、農藥,一個小菜園郁郁蔥蔥,不僅供飯用,而且還給村人分享。

付宏偉感動:人心換人心,鄉親們特別樸實。一些出外打工的子女聽說老人在這吃飯,回來有的啥也不說,這個送兩袋面、那個送壺油。還有在外工作的、當小老板的,都搶著送油送米送面,現在村委會一間屋裡都裝滿了。

村兩委院子門口,夏天常有人送整筐的甜瓜、西瓜,秋天是南瓜、冬瓜,好些時候是誰送的也不知道,可能孫家寨的鄉親們許多人都送過。大家現在也習慣了,不會打問,但這一份無言的溫暖,會很快讓全村的老人們分享。

1980年,付宏偉出生在孫家寨村,算是一個“80後”。父親兄弟5個,一直非常團結。母親是村裡公認的好媳婦,孝順公婆,與妯娌們非常和睦。在這樣的環境裡,付宏偉從小就學會了禮讓、奉獻、吃虧是福。

大學畢業後,醫學專業的他選擇了做藥品銷售,並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做到了某藥品的華北區總代理,成了有房有車一族。他首先圓了兒時的夢想,開車載著父母到各地旅游。鄉親們有生病的,他都車接車送,包吃包住,還給不少人“報銷”了醫藥費。最多的時候,他一天從醫院到車站跑了七趟。2004年,他又參加了石家莊青年志願者協會,到社區義務勞動,獻血,資助貧困大學生。

雖然自己和家裡人衣食無憂,生活幸福,但回到家鄉,他卻發現很多鄉親們並不幸福。有的是因為孩子叛逆,有的是因為夫妻或者婆媳不和,更讓他心酸的是村裡的一些老人由於子女不在身邊或者不孝順,過著孤獨、衣食不保的生活……

孫家寨是貧困村,付宏偉是鄉親們眼裡有出息的好後生,兩年前,鄉黨委任命他為村支部副書記,於是付宏偉萌動了回鄉給全村人當孝子的念頭:“我覺得回村行孝,弘揚孝道,這件事最有人生意義,對現在的農村非常迫切。”

開始父母不同意,付宏偉說,爸爸、媽媽,我是不掙錢了,但坐監獄的也不掙錢,咱比哪強吧。

父母現在在村裡非常受人尊敬,他們都理解了兒子,支持兒子,有空就過來幫他當義工,家裡收的棉花,都捐出來給老人們做被子。

賢惠的妻子很支持他,自己在石家莊上班帶孩子。付宏偉回村,第一件事先給村裡的孩子們辦了個孝道夏令營,不收費,管吃住,開始鄉親們猶疑,他說,當我給你們看孩子行嗎?

夏令營就在村委會,付宏偉親自當老師,給孩子們講弟子規,講愛國主義,講做人之道。講得孩子們哭,他也哭,孩子們回家給父母、爺爺奶奶洗腳、磕頭,老人們笑,他也笑。

後來,鄉親們都來聽,他又給大人們講,不光講,帶頭做。村兩委受了感染一起做,每天黨員干部和付宏偉一起掃全村的大街。

自己的轎車成了村裡的公用車,自己負責加油,幾十萬存款拿回來,蓋公益敬老院,先蓋了老人浴池,免費使用,請媳婦帶著婆婆來。往往婆媳不睦的,洗過一次澡,矛盾就煙消雲散。

探索鄉村居家養老之路

付宏偉回村,推動村裡做了幾件事,通過村民學校——孫家寨孝道教育講習班,讓村人明白孝道是做人根本,是最基本的道德。

去年重陽節,他呼吁全村兒子、媳婦給老人洗腳,承諾,“沒有人洗的我給洗”。看似簡單的洗腳,溝通了許多老人與子女媳婦的心。

今年重陽節,付宏偉倡議,村委會決定在重陽節舉辦慈母、孝子評選活動。慈母孝子戴著大紅花,由縣文明辦以及鄉裡領導頒發液晶電視、DVD等獎品,抱著銅匾,用電三輪車載著在村裡游行,好不榮耀!鄉親們:做慈母孝子真光榮,老人個個都是寶啊!

除了獎勵,平時付宏偉組織冬天每月兩次給全村70歲以上老人洗腳,洗腳時給老人換上新棉襪,而且每次給老人洗完腳再用餐、臨走時每個老人一份禮品,有電熱寶,大米、香油、湯圓、冰糖等,費用都是由他個人和愛心朋友負擔。

方營鄉黨委書記李保東說,現在,孫家寨村的村風特別好,周圍村都受其影響。

鄰村的村民說,都願意兒女和孫家寨的人結親,這裡的小伙子們孝順、實在,姑娘娶到家都是好媳婦,靠譜!

村兩委的老干部都敬佩地說,宏偉這個年輕人給村裡的發展帶來了活力。去年,孫家寨黨支部被威縣縣委授予“功勳黨支部”稱號。

付宏偉說,我有一個理想,在鄉村實現人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探索出居家養老的新路子。現在農民工流向城市,農村空巢老人多,我們請老人們聚餐,給他們送飯,就是我構想的居家養老的雛形,這就等於把全村變成了一個大養老院。

台灣學佛網首頁世间百态真情大爱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