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師: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


 2015/2/21    熱度:2454    下載DOC文檔    

「復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惡口就是說話很粗魯,言詞很難聽,讓人聽了之後會煩惱。所謂出語傷人,這屬於惡口,永離惡口就得到八種淨業的果報,淨是清淨,清淨之業。

第一,言不乖度。這個度就是分寸,言不乖度,就是不會失掉分寸,就是講話既不會太過分,也不會不及,非常適中,所以講的話大家都能夠信服。常常造惡口的人,言語他分寸一定拿捏不好,既不會中聽,或者是顯得太過分。譬如說當我們讚歎人,如果言語讚歎得太過分,聽起來就很肉麻;如果讚歎不及,那人家聽了也覺得好像不以為然,所以這個分寸掌握就非常重要。言語是一門學問,孔子四科,德行之後就是言語,說話,要真的會說話。

第二,言皆利益。講話都能夠利益眾生,因為能不惡口,心地柔軟、慈悲,所以講出來的話讓眾生都能夠受益。

第三,言必契理。這是符合真理,不會講錯誤的話,跟事實真相不符合的話。如果經常惡口,講話很粗魯、很難聽,他的言詞習慣了之後,就很難講出符合事實真相的話。

第四,言詞美妙。這個美妙就是動聽,讓人聽了覺得很歡喜,所以我們能夠修不惡口,說話讓人能夠接受,讓人能夠歡喜,老存這樣的心,講話這言詞就會美妙,很恰當。

第五是言可承領。承是承受,領是領納,講出來的話,別人聽了能夠接受,甚至聽了你的教誨,願意依教奉行,這是屬於契機。前面言必契理是契理,這裡是契機。在講經說法裡,要既講契理,又講契機。如果契理不契機,人家聽了很難接受,這等於白說了;如果契機不契理也不行,這等於魔說,大家聽了覺得很好聽,實際上都跟真理相違背,這也不行。所以我們特別是發心弘法的人,這個口業一定要好好修持,盡量不去講批評人、罵人的話,不造口業。

第六,言則信用。說話自然就有信用,人家能夠信服。

第七,言無可譏。這個譏是譏嫌、批評,你不造惡口,自然不會得罪人,人家也不會找你麻煩。常常惡口傷人,樹敵很多、結怨很多,所以人家也會常常找你麻煩,從你講的話當中,他就雞蛋裡頭挑骨頭,來批評你、毀謗你。

八、言盡愛樂。這個愛樂就是別人喜愛、歡喜聽你的話,不僅是能接受,前面言可承領是只是能接受,這個愛樂他是很喜愛、很歡喜,所以聽了之後肯定會依教奉行。這是因為你有愛心、有慈悲、不惡口,講出來的話都能利益眾生,所以大家聽你的話之後都會覺得很受益,於是就很愛聽你的話。

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我們迴向將來成佛,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這個梵音是如來三十二相之一,說話音聲深沉美妙,很攝受人。我們現在講很有磁性,你聽他的聲音就能很專注,不會走神。專注就容易開悟,所以佛講經很多人都能開悟,這是跟他的音聲有這種魅力有關係。你在因地上修行不造惡口,將來你就有這種梵音聲相。
恭錄自『淨宗根本戒』  定弘法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12/8/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7-068-0021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