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榮博堪布:人人都去修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誰來生產?
佛教不要求所有人出家,現實中也不會人人出家。 問:佛教作為從印度傳過來的宗教,和中國傳統的道家、儒家是不是有沖突?比如儒家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佛教出家人自然就不能結婚生子,這個矛盾該如何解釋? 答:是不是真有這樣的矛盾存在呢?佛教不強制要求所有信眾都出家,佛陀的四眾弟子既包括出家眾也包括在家眾。尤其現在,在家學佛的人很多,除佛弟子的身份外,他們同時還是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職員、商人等等,可以說遍布各行各業。他們把佛陀的教法應用到生活中,為家庭和社會的建設貢獻積極的力量。 具體到個人,是否出家,是否結婚生子,都要看因緣。沒出家的人不結婚、不生子的也很多,結婚生子後再出家的人也有,其實沒有純粹偶然的事情。很多事看似偶然,實際前因早就在那兒,只是伏筆千裡,你看不出來罷了。有的人有出家的因緣,因緣成熟他就出家了,其他人攔也是攔不住的。有的人沒有子女緣,跟他信什麼沒關系。 儒釋道三家在中國並存了幾千年,說明它們之間雖有不同,卻並非水火不容,且正是因為眾生根機不同,三家各有側重,應機教化,才使社會不同階層、不同集體及個人的精神、道德、情感等等需求得到滿足。 問: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大家都去修行,那我們的社會會變成什麼樣,誰還來生產?社會還如何按照我們常態理解的去進步?這是我一直困惑的地方。 答:佛教修行有出家、在家兩種。佛教講因緣,出家有出家的因緣,不是所有人都具足出家的因緣,所以佛教不會要求所有人都出家,事實上也不會出現所有人都出家的情況。佛教傳入中國近兩千年,歷史上從未有過全民出家修行的時期,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就更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了,因此你不用擔心。 在家居士可以在修行的同時,兼顧自己的社會、家庭角色。如果一個社會裡大多數成員都相信因果、去惡行善,有精神信仰,那麼社會會更加和諧。 在有佛教信仰傳統的地區,社會並沒有因為民眾信佛而停止向前發展。我們甚至可以說,在這些地區發展更具有可持續性。因為佛法的熏陶,人們少欲知足、尊重生命、愛惜資源和環境,不會為了滿足自己無止境的物欲需求而過度開發、不為自身和其他眾生的將來考慮。 其實,關於什麼是發展,什麼是社會進步,現在人們的觀念已經在改變。人們逐漸意識到生產勞動、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改善全民福祉,讓全社會的人過上幸福安樂、有保障、有尊嚴的生活,這其中包括物質上的豐足,也包括精神上的充實。在一個只追求物質生產而忽略精神探索和修養的環境中,人們恐怕很難獲得持久的安樂。 由於個人的情況不同,每個人為社會做貢獻的方式也不一樣。有些人通過體力勞動,有些人通過腦力勞動,有為社會創造有形財富的,也有創造文學、藝術等作品為人類留下精神財富的,有修橋修路的,也有專門追拍龍卷風的:你不能僅以物質化的標准去判斷誰對人類進步的貢獻更大。
:佛教问答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