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8集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七頁: 疏【今初明性,此經蓋全彰自性,又諸經皆不離自性,故首標也。】 演【此經以自性為宗者,自性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而此經所談行法,正為顯此之覺體。蓋以據乎心性,稱彼名號,名號可彰,托彼名號,觀於心性,心性易發也。】 這一段文是《疏鈔》第一卷,序文玄義的部分是一部經幽深的妙理盡在其中。理太深當然就不容易講,講都不容易,當然也很不容易聽懂。說、聽都有方便,希望諸位要特別的留意。『自性』,首先要知道佛法裡面所說「性」這個字的定義。通常來說,「性」是本體的代名詞,「自性」就是本體,是自己的本體。禅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就是我們的自性,是真正的自己,真我。我們現在這個身與心是假我,有一個真我。自性不但是自己的真性,同時它也是宇宙萬法的本體;換句話說,宇宙萬法與自己是從這一個理體上發現(生起)的,這個境界確確實實很不容易體會。古大德用比喻來給我們說明,譬如作夢,每個人都有經驗,都曾經做過夢,能作夢的是心,夢中的境界都是自己意識心變現的。能變現的是意識心,所變現的是夢中的境界。我們拿這個來作比喻,能發夢的那個心,就好比是自性。夢中的境界,有沒有我們自己?有。夢裡面沒有自己,那不可能的事情,一定有自己。自己是自己作夢的心變現出來,除自己之外,夢中還有山河大地與一些人物,全是自己變現出來的。可見得自性只有一個,盡虛空遍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說到自性就一個;說到一切法,那就太多太多,說之不盡,都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這部經當然也不例外,經之體也是自性,明白這個意思,底下就容易懂,它是自己,也是宇宙萬有的本體。 『自性謂眾生性德之佛』,「眾生」是講一切眾生,包括有情的眾生,我們今天所講動物,動物是有感情的;還包括植物與礦物,《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眾生」這兩個字的本意是說:眾緣和合而出生的現象。我們想想,哪一種現象不是許許多多的因緣才現前的?一切境界相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我們有情的這個身分,肉身是「地、水、火、風」四大聚合才有這個身形,我們的精神是「受、想、行、識」這四蘊組合的,身、心都是眾緣和合的;我們再看一些植物、礦物,也是許許多多因緣聚會才現這個現象,這叫眾生相。什麼叫「眾生性德之佛」?這就是《華嚴》、《圓覺》經上所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成佛是講「性德之佛」。在這地方我們要明白,什麼叫性德,什麼叫佛?性德,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本能。性是根本、是本體,德就是能力。本來就有的智慧、本來就有的能力,無量智慧、萬德萬能,總稱之為性德。佛是覺的意思,性德之佛就是自性覺。自性覺而不迷,各個人,情與無情統統如是,這個不可思議。這是真實話,不是假的,實實在在的事、實實在在的理,確實是如此。我們為什麼見不到?那是我們自己迷了,迷什麼?迷自己性德之佛,迷眾生性德之佛。迷了,就換一個名稱叫凡夫;如果不迷,就叫佛。凡夫是自己,佛還是自己。這裡頭只有迷與悟,除迷悟之外,理如是、事也如是,沒有一絲毫改變。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絕不是有意要贊歎我們,要把我們提高,不是的,本來如此! 『非自非他,非因非果』,自性裡面沒有自、他,就像我們剛才舉的比喻,能作夢的那個心,現出來的夢境,從能現的心上說,沒有自他、沒有因果;自他、因果都屬於第二義,夢境裡面有,夢的現象裡面有,能作夢那個體上沒有。本體裡面沒有自他、沒有因果;換句話說,沒有相對的,自他、因果統統是相對的。沒有大小、沒有真妄、沒有是非,什麼都沒有,正如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統統說的是自性。 自性『即是圓常大覺之體』,「大覺」就是佛,「體」就是本體,「圓」是圓滿,「常」是永遠都是這個樣子,它不會有覺、有迷,不會的。既然是常覺、圓覺,我們現在為什麼會迷?這個事情不太容易體會,給你講了,你也不相信,如果你要相信,那你馬上就成佛,你不相信!那就沒法子。迷是虛妄的,不是真實。你的圓常大覺並沒喪失,現在不能現前是有障礙,什麼是障礙?不相信就是障礙。你要是相信,障礙就沒有了,你不相信就是障礙。信是覺,不信就是迷。我不相信,不相信就迷!確確實實我們迷得太久,無始劫以來就不相信自己本來有圓常的覺性,一定要到哪一天自己覺悟了,那個時候就相信。六祖剛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他相信了,沒想到自性這麼清淨,沒想到自性一切都具足。具足圓常大覺,能生萬法,它能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自己自性的德能。本經就是以自性為經體,經體就是這部經理論的依據,換句話說;這部經是依什麼理論來說?是依真如自性而說,我們才曉得這部經的理體不可思議。 『而此經所談行法』,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方法,在這部經裡面明顯的給我們舉出來,三資糧,這三個條件,「信、願、行」,這是本經所講的行法。在這一段裡面特別著重在行,信、願、行三資糧裡面單講行法,「行」就是執持名號,就是念佛。這個行法『正為顯此之覺體』,這句佛號是顯現圓常大覺本體。我們要問:我們每天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有沒有顯出自己的圓常大覺本體?天天念,愈念愈迷惑,沒能顯出來。這什麼原因?不曉得這一句佛號的意思,顯不出來!要知道我們的心在境界裡面是念念迷,迷的相就是不覺,迷的相就是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迷了,分別、執著就迷了。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境的時候,眼見色,耳聞聲,心裡面才動一個念頭,這一動念就迷了。如果你有警覺心,才起念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把你這個迷就打破了,與覺性就相應。「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都是印度話,它的意思是「皈依無量覺」,皈是回來,從迷那裡回來,回來要依靠什麼?依靠無量覺,我樣樣都要覺,樣樣都不迷。換句話說,在一切境界裡面,樣樣都要如如不動,都要清清楚楚,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覺性,這裡面就具足圓滿的智慧,就具足圓滿的德能。念佛人要是不懂這個道理,把這句佛號當作唱歌來唱,不懂意思那沒用處,那就是古人所說「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與你圓常大覺本體不相關。殊不知這一句名號,聲聲把自己圓常大覺喚醒,恢復過來。這個修行的方法,執持名號,正為顯此覺體,沒錯!這個佛號與自性相應,佛號就是自性。 這底下就說得清楚了,『蓋以據乎心性,稱彼名號』。「據乎心性」是理,是憑著這個理、「自性本體」這個道理來稱名號,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是阿彌陀佛。古人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佛號從心裡面生起來,這個『心』是什麼?就是自性,自性覺就是這個佛號。從口裡念出來,從耳朵再聽進去,用這個方法來念佛。這個方法非常之妙,完全與自己的真如本性相應,用這個方法來恢復我們的自性。『托彼名號,觀於心性』,觀就是觀照,『心性易發也』。這個名號從心性當中生,『名號可彰』,「彰」是明顯。這一句佛名「阿彌陀佛」,就是真如本性的名字,就是自性的名稱,念這個名號就是觀照自性,心性易發,「發」就是發明、發現,就又恢復了。這是說明執持名號的旨趣,它的宗旨、歸趣。 演【又復經中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 『經中一切依正』,就是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依報是講環境,我們生活的環境,正報是講我們自己的身體;換句話說,自己的身心以及生活的環境,那是什麼?就是『自心』。這句話要是諸位聽不懂,就想想我剛才舉的夢境。我們自性清淨心就是能作夢的心,西方極樂世界就好比是夢境,這個時候要問你:你的心像什麼樣子?整個夢境就是心,心已經變成夢。心是真的,能變;夢是假的,是所變。全真就是妄,全妄就是真,真妄不二。因為整個夢境就是心的樣子,心的相分,相分是假的,相分天天變,常常變。能變的心不變,所變的相常常變。你天天晚上作夢,從沒有做過相同的夢,這就說明那個相是假的,常常在變化。能作夢的心就是一個,永遠不會變。古人以金與器作比喻,金不變,器常常變。我今天喜歡镯子,把黃金做成镯子,明天我喜歡項煉,把镯子再改成項煉;樣子常常在變,金不變。不變的叫「性」,會變的叫「相」,性跟相是一個,不是兩個。金就是器,器就是金。性就是相,相就是性。 要是問你:心像什麼樣子?作夢那個夢境就是心的樣子。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西方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是你自性裡面變現出來的,就是自性,是你自己的清淨心所現的清淨世界,極樂世界。你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現前這個世界哪來的?還是我們自己心裡變現出來,這是心裡頭不清淨的一部分變出不清淨的世界,清淨的部分變成一個清淨的世界,沒離開自性。正是經論裡頭常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點都不錯。心跟法是一不是二,心是本體,法是現象。你要問:怎麼會變出這麼多東西?那就得研究大經,《華嚴經》裡面說得很詳細,《唯識論》裡面講得很詳細。你要想真正把它搞清楚,總得花個十年、二十年功夫,去研究這些經論,會把這些理事詳詳細細的給你說明。 演【無量光即自性照,無量壽即自性寂,觀音即自性悲,勢至即自性智,聲聞即自性真,菩薩即自性俗,種種莊嚴即自性萬德萬行。】 我們看這幾句,這個非常重要,是我們學佛的人必須要知道,不然的話你就盲修瞎練,那你就是迷信。阿彌陀,在這個經上釋迦牟尼佛自己舉出兩個名稱,『無量光』、『無量壽』。其實阿彌陀,它的意思就是無量,「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所以它的本意是無量覺。沒有一樣不覺,他在無量裡面只舉了兩個名稱:一個光、一個壽,這兩個名稱含義也很豐富,因為「光」可以代表十方,代表空間,「壽」可以代表三世,代表時間;我們今天講時空,說了一個時空,那這裡面全部都包括。佛用這兩個名稱來形容名號,也就是形容性德,說明我們自性的功德。這個地方再把它用在功夫上,這個光壽意思又非常之好。「光」是光明,代表智慧。修行用功最重要的就是觀照,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告訴我們修金剛般若的三個層次,從哪裡下手?從「觀照」,這是第一個層次,你有觀照,功夫就得力。第二個層次是「照住」,照住就得禅定,就證得三昧,三昧現前就是正受現前。第三層的功夫是「照見」,照見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第三個層次。第一、第二個層次都是用意識心,第三個層次轉識成智。 我們先講第一個層次,因為這是我們最關心的。什麼叫觀照?凡是我們在日常待人接物,能夠依理智去觀察,就叫做觀照;如果動感情就迷了,觀照就失掉。什麼是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佛法裡面所講貪、瞋、癡、慢、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都是情,都是煩惱,這就是迷,迷的相。譬如我們眼見色,合自己意思起了貪心,迷了。理智裡頭不迷,理智裡頭沒有貪心。不合自己意思起瞋恚心,也迷了。曉得自己迷了,這就叫觀照,就是你自己曉得自己迷了,我在這個境界裡面怎麼又起貪瞋癡?一句佛號提起來就是觀照,「阿彌陀佛」,回過頭來把你的迷情轉變成佛號,這是初步的觀照功夫。如果我們佛號是這樣念,得力了,一天到晚煩惱都沒有。煩惱才起來,「阿彌陀佛」,煩惱就沒有了,一句阿彌陀佛就把煩惱給化解,他怎麼不自在?不懂得這個道理,「阿彌陀佛」愈念煩惱愈多,本來就很煩惱,再念愈念愈煩惱。有的人以為:你一天到晚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生氣!譬如小孩一天到晚喊媽媽,媽媽氣死了,這麼煩!阿彌陀佛不生氣嗎?他不知道這個意思,阿彌陀佛是自性覺,念佛是喚醒自己圓常大覺。我們在迷的時候需要念佛,需要把覺性常常喚起來,就是要用觀照功夫。覺悟的時候還要常常念,為什麼?初初覺悟,這個力量薄弱,如果不念又容易迷。所以諸位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能夠在起心動念之處,提起佛號,把這個念頭化解掉,這叫功夫得力。你能夠保持你的清淨心,二六時中身心清淨,智慧增長。無論處什麼事情,你都比別人看得清楚,比別人高明,你念佛才會有受用。念佛不迷信!這是「無量光」的意思,所以它有觀照的功夫在裡面。 「無量壽」就是『自性寂』,「寂」是禅定。這一句佛號同時又有禅定的功夫。觀照是般若,是智慧。這一句佛號裡面,有慧又有定。我們常講用功,定慧等學。六祖大師《壇經》裡面告訴我們,「定慧等持」。一句阿彌陀佛裡頭有慧又有定,豈不是定慧等持!能夠把你的分別、執著、煩惱、妄想化解,這是慧,化解之後,心永遠保持清淨,清淨心就是禅定,這一句名號裡面真正是不可思議的功德。 這個法門,它的本尊是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前面介紹的是阿彌陀佛所含的意思。『觀音菩薩』代表『自性悲』,慈悲。慈悲是一個動力,推動的力量。佛菩薩為什麼能夠捨己為人?慈悲心在那裡推動。慈悲就是愛心,為什麼不說愛,要說慈悲?因為愛裡面有感情,慈悲這個愛裡面沒有感情,純粹的理智。換句話說,基於理智的愛叫做慈悲,如果慈悲裡頭帶著感情就叫愛,實在講是一樁事情。換句話說,佛菩薩慈悲可以說是真愛,真愛永遠不變。世間人帶著感情這個愛是假愛,靠不住,為什麼?它會變化,愛到最後會變成怨家、仇敵,它會變的,所以那種愛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可靠。可靠的愛,需要找佛菩薩才行,那是真的,決定不會變。所以慈悲跟世間所講的愛情是一樁事情,就是一個是覺悟,一個是迷惑。迷了的時候叫做愛情,覺悟了就叫慈悲,換換名詞而已,是一樁事情。觀音菩薩代表自性裡面的慈悲,我們稱作大慈大悲,是清淨的、不染的、平等的,沒有偏愛。這種大慈悲是怎麼發生?那你要去研究觀世音菩薩的經典。自性裡面本來具足,我們為什麼不能現前?用什麼方法把本來具足的大慈大悲顯發出來,《觀音三經》裡面教給我們這個方法。《三經》過去我們也講過,沒效果,為什麼?我們大慈大悲沒發出來。 『大勢至菩薩』代表『自性智』,就是真如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智慧是本有的。有智慧才叫「大勢」,勢就是勢力、能力。某人力量很大,他有大的勢力,大的勢力是從智慧裡面來的,沒有智慧你就沒有能力,有智慧才有能力,智慧大才能辦大事,智慧小不能辦大事。所以大智慧也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大勢至菩薩代表著智慧,觀世音菩薩代表著慈悲,有智慧有能力辦事,有慈悲肯辦事,這就太好了。否則的話,有智慧沒有慈悲,他有能力他不肯干,那也是枉然。很想干沒有能力,也辦不成。必須同時具足慈悲與智慧,才能夠真正成就自己、利益眾生。 經裡面有『聲聞』、有『菩薩』,這是講西方極樂世界。「聲聞」就是『自性真』,這是講二谛,真谛。真谛是從本體上說,俗谛是從現相上說、從作用上說的。因為阿羅漢他們只著重修定,只著重修自己,修定,不肯去幫助別人。所以他代表真谛,完全修自己的本體,就是修自己的清淨心。「菩薩」從空出假,他在聲聞之上,他得到清淨心,得到清淨心之後,清淨心中具足慈悲,所以他能夠利益一切眾生,所謂「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叫『自性俗』。佛門裡頭無論雕塑或是彩畫,凡是畫阿羅漢都是出家相,畫菩薩都是在家相。在中國,大家曉得四大菩薩,其中有三個是在家相,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是在家相,只有地藏菩薩是出家相。因為地藏菩薩這個化身是唐朝時候,他是韓國人,到中國九華山修道,以後大家知道他是地藏菩薩化身,就塑他的像,他是出家人所以塑出家相。除此之外,菩薩像統統都是在家相。彌勒菩薩在我們中國塑的是出家相,因為中國塑的是布袋和尚,在印度都是在家相。印度的彌勒菩薩也是一個女子身,面目非常清秀,在家相。 凡是菩薩都是現的在家相,容易幫助人,所謂和光同塵,以四攝法利益一切眾生。菩薩代表「自性俗谛」,俗就是自性的起用。阿羅漢代表自性的本體,菩薩代表自性的作用。這是從原理上給你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情。這些事情,菩薩、佛、聲聞、緣覺、觀音、勢至怎麼變出來的?統統是你自性清淨心裡面無量的德能變現出來。全都是自性裡面變現的,真正不可思議!總而言之,『種種莊嚴即自性萬德萬行』,「行」讀去聲,當動詞講,就是造作,全是自性變現。 演【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法也。】 這就是常說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明了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真實相,那麼我們娑婆世界、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沒有一個是例外。我們要是相信,才叫真正信佛;如果對這個不相信,不叫信佛。 演【問:全彰自性,乃屬華嚴,降此以還,何得有此?答:華嚴乃諸經王,諸經皆華嚴眷屬,今經以華嚴性海為宗,既宗華嚴,何妨約性。又諸經從法華開顯之後,不論何經,總皆玄妙,皆可稱性故。】 這一段相當重要,能夠幫助我們破疑起信。嚴格的講,修行要把「修行」兩個字的定義搞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我們行為有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叫做修行。什麼是正?與自性相應的,這是正。自性照、自性寂、自性悲、自性智、自性真、自性俗,與這些相應,這是正,心行都正。與這個相違背就是邪,要把邪修成正,這叫修行。邪迷叫凡夫,正覺叫菩薩,修行是講的這麼一樁事情。修行如果不把這些理論完全貫徹洞了(音「了」),可以說在修行上免不了要有障礙。要真正把它建立一個體系,完整的體系,破除一切迷障,使我們菩薩道上一帆風順,最好的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沒法子講,太長,《華嚴經》說聽的因緣,總得要諸位將來退休之後,有時間沒事情做。聽這個經一天聽八個鐘點,一年圓滿,那是最理想。如果一天聽四個鐘點,兩年一部經圓滿,也行。如果一個禮拜講三個鐘點,恐怕要十幾、二十年。李老師在台中一個星期講一個鐘點,我算一算總要五十年。壽命短的就不行,沒法子。經太長,這部經至少要二千五百個小時到三千個小時才能講完,那真是把自性完全說出來,理論、現相、作用全都說出來,全彰自性。《華嚴》實在是太好了,不講真不行,現在這個世間邪知邪見充斥在世間,就是《楞嚴經》所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能夠降伏這些邪知邪見,只有《大方廣佛華嚴經》。 現在我們沒機緣,同修們如果努力,將來退休我們大家居住在一起。最先這個地方建大樓,我就提倡,希望我們學佛的同修到這裡來買房子,一個人買一戶,整個大樓都是我們同修住。我們在這裡搞個大講堂,上課一搖鈴大家都來,下課各人回家,我們一天可以在此地講四個鐘點沒問題。你沒時間來聽,電視機牽一條線到你家裡去,你在家裡就可以看,同在一個大樓!這能辦得到。到念佛的時候,你有時間就來,沒有時間就用擴音器把佛號送到你家,在家裡念佛。一天二十四小時佛號不中斷,我們這個大樓就是極樂世界,這可以辦得到,不是辦不到。你們如果不肯努力,我將來就在美國先辦,在那裡蓋一個老人公寓,歡迎退休的人到我們那邊去,凡是念佛的,退休都集中到我們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可以講《華嚴經》。大家都沒事情,每天聽四個鐘點經,念五、六個鐘點佛,自自在在,什麼煩惱都沒有。如果那麼多老人住在一起,要是不講經、不念佛,住上三天,各有各的意見,就要吵架、打架。佛經一聽,心就清涼,煩惱都化掉,很理想。這個年頭度眾生,是要以老年人為主,年輕人給你們結結法緣,你們曉得佛法的好處,到年老的時候來參加我們的道場。在這個時代,我是深深感覺到《華嚴經》一定要講。 這個地方他提出一個疑問,『全彰自性』,在整個佛經裡面只有一部《華嚴經》是全彰自性。『降此以還』,《華嚴經》以下的任何一部經典,要說全彰自性未免太誇大一點,這個意思在此地,好像把這地位提得太高,跟《華嚴經》等量齊觀,那還得了!『何得有此』?底下解答,答得好!『華嚴乃諸經王』,一切經中好比它是帝王一樣,它是高高在上。所以《華嚴》是佛的根本法輪,是佛的根本法,一切經都是《華嚴》的枝葉,是《華嚴》的眷屬,換句話說,都是《華嚴經》的一部分。譬如六百卷《大般若》,這個在經的分量是最大,它只是《華嚴》裡面所講般若智慧的一部分而已,它不是全體;唯識宗那麼多經論,也可以說是《華嚴》裡面法相的一分而已。所以,最圓滿、最究竟的是《華嚴經》。我們過去這部經差不多講了將近兩千個小時,三分之二還不到。可見得這部經確實是要很長的時間,要很有耐心來修學。像我們目前這種講經方式,不適合講《華嚴》,《華嚴經》一定是像學校上課一樣,天天到時候就開講,一天四個鐘點是最理想,兩年一部圓滿。 『今經以華嚴性海為宗』,「今經」是這部《彌陀經》,「華嚴」是講自性,「海」是比喻,自性廣大無邊,只好用大海作比喻。這部經是以「華嚴性海」為它的宗旨,這是一點不過分,因為《華嚴經》到最後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可見得這部經真正是《華嚴經》宗旨的所在,所以它跟《華嚴經》是一不是二。《華嚴經》可以說是詳細的《彌陀經》,《彌陀經》是《華嚴經》的綱要、精華,這兩部經是一不是二,《彌陀經》就是小本的《華嚴經》、略本的《華嚴經》。『既宗華嚴,何妨約性』,既然跟《華嚴經》同一個宗旨、同一個理體,當然沒問題,可以說全彰自性,與《華嚴經》無二無別。『又諸經從法華開顯之後』,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在末後所說,他是講《法華經》在最後,到法華會上開權顯實,從前所講全是方便法,最後給我們講真實法。《法華》會上完全講真實,開權顯實。說出佛一生不管講什麼經,都是從真如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有這一說,就可以說只要是佛所說的統統是稱性,因為佛已經證得自性,他所說的句句話都是從自性清淨心當中流露出來的。在我們中國作代表的,像六祖大師,六祖見了性,你看《壇經》裡面字字句句確實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所以每一字、每一句都含有無盡的意思,愈讀愈有興趣,愈看愈想看,其味無窮。 演【諸經不離自性者。】 這裡也簡單給我們解釋: 演【三乘十二分教。】 『三乘』這是一個名詞。「乘」就是車,車乘。車有大車、有小車,它的容載量不一樣。古時候小車是羊車,羊拉的車,中車是牛車,牛拉的車,大車是馬車,馬的力氣大。馬車可以坐十幾個人,牛車可以坐五、六個人,羊車只能坐一個人。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用這個來作比喻。小乘是自度,自了漢。中乘就是緣覺,他的心量也不廣大,容納眾生是有限度的。菩薩是大乘,用這個來作比喻。「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說法是應機說法,你是什麼樣的程度,給你說什麼法門。你是小乘根性,我只要自了就好,我不管別人的事情,人家也不要管我,那你碰到佛,佛就給你教小乘法,讓你很滿意的做個自了漢。佛不勉強人,不勸人:你要發大心、你要行菩薩道。佛才不那麼羅嗦,你想學小乘就教你小乘,你想學大乘,他就教你大乘。這就是三種不同的根性,所以佛法有三種不同的教學層次。 『十二分教』是講佛經一共有十二種不同的體裁寫出來,佛當年演講也是有十二種不同的方式。我們現在看經,經典是文字寫出來的,非常明顯,像這樣的文章我們叫散文,這是散文體裁寫的,這就是十二分裡面的一分、一種。「分」是分別,一共有十二種。經裡面有偈頌,那是詩歌的體裁。這部經從內容裡面去看,它屬於無問自說,所以《彌陀經》在十二分教裡面有兩分,一種是長行就是散文體,一種是無問自說;這裡面沒有偈頌,也沒有密咒。這十二種體裁統統有的就是《華嚴經》,《法華經》只有九種,當然經愈大,裡面所用的東西愈多,經愈短就愈少。《心經》有兩種,一種是長行,散文的體裁,一種是密咒。 演【教教皆歸妙性,言言盡攝真如。】 『教』就是十二種體裁,無論哪一種體裁都是從真如妙性裡面發出來。『言言』就是字字,字字都盡攝『真如』,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所以《華嚴經》上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話很有道理。我們凡夫用的是什麼心?用的是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看佛經也把佛經變成了分別、執著、妄想,變成世間法。所以經典擺在我們面前會變質的,我們自己要是明心見性,給諸位說,我們就是看幼稚園小朋友念的教科書,都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境隨心轉,妙不可言。你自己見了性,你見到一切境界統統是法性;沒有見性的時候,把見性人的言語、文章都糟蹋掉。所以學佛是以見性為第一個重要的目標,見性就成佛,禅家所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演【若離自性,皆為魔境。】 『魔境』就是障礙,魔障。「魔」這個字在當時是新造的字,原本的意思,魔是折磨(底下是個石頭)。「魔」這個字是梁武帝發明的,梁武帝說這個折磨太可怕,像遇到鬼一樣,就把石頭去掉換成鬼,取這個意思。如果離開了『自性』,都變成分別、執著,都變成世間的問題,對於修心、修性當然成為一種障礙,所以叫做魔境。這是開端,蓮池大師一定要把「自性」擺在前面,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底下是解釋序文「靈明洞徹」: 疏【靈者靈覺,明者明顯。日月雖明,不得稱靈。今惟至明之中,神解不測,明不足以盡之,故曰靈明。】 演【靈覺者,不同木石之無心、虛空之頑冥。】 靈覺,「覺」是有知覺。『木』是講植物,『石』是講礦物,植物跟礦物雖然也有知覺,但是比起動物那差得太遠,所以我們把它看作無覺、無心,它沒有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靈覺,不同虛空之頑冥。虛空是不靈也不覺,所以叫頑虛空,得有心才靈。 演【明顯者,體露堂堂,無遮無障。】 我們每個人都有靈覺,但是我們現在這個靈覺不顯,有障礙。雖有障礙,並不是靈覺沒有了,這個諸位要知道,只是障礙而不能夠現前。譬如陰天,雲彩把太陽遮住,我們見不到陽光,不是沒有太陽,太陽還是有,是有障礙暫時把它障礙住,使它的光明不能夠完完全全的透出來,就是這麼回事情。諸位不要以為我們迷了,我們的靈明覺知就沒有了、失掉了,這是錯誤的。我們的靈明覺知跟諸佛菩薩一樣,決定沒有兩樣,決定沒有失去,在目前只是有障礙,障礙去掉的時候立刻就恢復。『明』是明顯的意思。『體露堂堂』,沒有障礙就明顯了,這是講真性靈明。 演【不得稱靈者,日以陽明照晝,月以清涼照夜,雖有光明而不顯靈覺。彼既不自顯,人自不得稱也。】 日月雖有光明,但是它不靈也不覺。它自己顯不出靈與覺,我們稱太陽、月亮,我們不會稱它有靈有覺。 下面說明我們的自性既明又覺。「今惟至明之中」,至明就是明到了極處。「神解不測」,注解說: 演【無緣而照,勿慮而知,謂之神解。】 『緣』是因緣。《楞嚴經》上說「非因緣、非自然」,這是給諸位說真實話;給你說因緣、說自然,是第二義,方便說。要是說到自性上,因緣、自然統統說不上。這種「靈明覺照」是自性的本能,它是無所不知,全知全能。它這個知不要去思惟,慮是思慮,不必思慮就知道,這叫「神解」,神是神奇莫測,他就理解了。要知道這是我們的本能,所以諸位見了性之後,無論什麼事情一看就明了、一聽就明了,不要去想它。從來沒見過的只要一提,他都通達,這個不可思議!我們今天講這是天才,真正是神奇莫測。 演【大地莫能識其端,至聖猶未窮其頂,謂之不測。】 『地』沒有盡頭,這個意思就是說,找不到它的源頭,世間的大聖大賢也不能夠知道它的最高峰,所以叫『不測』。因此,「明不足以盡之」。合起來講,『靈明』,「故曰靈明」,這是序文裡面開端的兩個字,解釋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完全是用來形容我們自性、真心、真如本體,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希望諸位仔細的來聽講、來研究,能把這個注解要是研究個根底,諸位讀《華嚴經》就有興趣,就能夠讀得出味道出來。 資料恭摘: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八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08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