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20集


 2015/4/13    熱度:1642    下載DOC文檔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二十二頁:

  疏【用從體相而出,故止言妙用也。】

  『用』是作用,必定是依理體現相而產生。

  演【用從體相而出者。佛證平等真如恆沙性德。】

  這一句是說體。此地所說的『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特別講的是圓教之佛,也就是說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平等真如』。『恆沙性德』,恆沙這兩個字在此地是形容無量無邊,形容本性的德用,就是它的作用。這些作用是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學來的。在這一句裡面,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平等」。我們今天修學,不能證果、不能開悟,是因為心不平等,這是大問題!心為什麼不平等?堅固的執著,我執、法執。真正學佛,真正修行,必得要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古人常說「修行要在轉識成智」,這句話是千真萬確永遠不變的真理。心平等了,平等心就是真心,平等相就是如如,平等心相的作用就是「恆沙性德」。我們要在這上面努力,在二六時中,心才有不平等(才發現不平等),就要提起佛號。佛號是把我們迷心喚醒、把我們不平等的心恢復到平等。平等才是正常,不平等是不正常。佛已經證得平等,換句話說,不但六、七已經轉成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五、八也轉過來,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演【然後流出報化之用演說此經,是如來之用,固從體相而出。】

  這個經不簡單!它是從「平等真如恆沙性德」裡面流露出來的。經如是,西方極樂世界亦復如是,也是這個樣子。證得平等真如之體,然後現報身、化身之相,報身佛為地上菩薩演說《阿彌陀經》,化身佛為六道凡夫權教小乘演說此經,這是如來在果地上的大用。「固從體相而出」,固然實實在在是從真如理體實相而流出的。

  演【今眾生依經念佛。】

  這部經經文、佛號,聲聲都與如來體相相應,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們這一句佛號怎麼能夠與真如本性的體相用相應?此地所講的「體相用」,就是《華嚴經》經題所講的「大方廣」,三個字都是贊歎,大是贊體,方是贊相,廣是贊用。所以,我們這句佛號如何與大方廣相應?不明這個道理,確實是不相應。不相應,所以成效不大、不顯著;如果聲聲相應,效果不可思議。大師這幾句話是勉勵我們,叫我們要覺悟,依經念佛。

  演【頓超即證,亦以本有真如,本具性德,方有如是力用,故雲從體相而出也。】

  這就是我們怎樣跟諸佛相應,與體相用相應。『頓超即證』,可見得不需要三大阿僧只劫。古人所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就是頓超即證。窺基大師在《通贊疏》裡面特別贊歎《阿彌陀經》是圓頓大法,經上講若一日到若七日就能成就,我們在一切經裡面沒有看到有這種說法的。可是我們也曾經打過不少次佛七,打完之後還是凡夫。換句話說,沒有一絲毫的改變,進入佛七道場是這個樣子,七天出來之後還是這個樣子,這七天念佛不得法,不明理、不得法,七天空過了。要是如理如法還得了!「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樣念七天,他怎麼不成佛!所以聲聲佛號都要把自己『本有真如,本具性德』念出來。

  佛從「體相」流出的經典,我們依經典也要流入體相,這個「用」就不可思議,這就是接引的意思。佛從體相流出的經典來接引我們,我們依這個經典、這個方法來念佛,就能頓超即證。「超」是超越生死,超越十法界,即證平等真如。這種妙用真正是不可思議,所以蓮池大師在《疏》裡說,「故止言妙用也」。

  疏【末句結歸,言如是妙用當是何經。】

  這種妙用,哪一個人見到之後,他不羨慕,不希求?這是什麼經?大師在此地說得非常明了:

  疏【惟佛說阿彌陀經,足以當之。】

  這是在三藏經典裡面,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講到「頓超即證」,這四行文把頓超即證的理給我們說出來了。如果沒有理論,說頓超即證,我們不相信。我們也曾經試驗過,念了這麼多年也沒有頓超、也沒有即證。憑什麼說這個話?人家在此地把這個理說出來,我們想想看,真是有道理。過去我們念佛有很大的偏差、錯誤,佛號聲聲與體相不相應,聲聲與平等真如恆沙性德不相應,雖然天天在念,沒能頓超得了,沒能夠證入。這是我們應當要深思,要認真反省,把它修正過來。

  下面大師假設一個問答,來闡明破除我們的疑惑。有疑必須要把它斷掉,因為疑是很大的障礙,它是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裡面的一個。對什麼懷疑?對聖教懷疑。所以,我們對經典的理論、修行的方法、所證得的境界都要清清楚楚,體相作用統統明了而沒有懷疑,就能幫助我們很快的證得,如果有懷懷疑總是障礙。

  疏【或問。】

  或者有一個人這麼問,提出這麼一個問題。

  疏【小乘且置。】

  「置」是放置、放在一邊。小乘法我們不談它,因為『小乘』的修證只到阿羅漢,只斷見思,不是究竟法,我們暫且把它放在一邊。

  疏【只如諸大乘經,廣如山積,雲何妙用偏贊此經。】

  這問得很有道理!大乘經太多了,《大方廣佛華嚴經》、《妙法蓮華經》、《楞嚴》、《楞伽》也是不可思議,那麼多經都不贊歎,為什麼偏偏贊歎《阿彌陀經》?難道《華嚴經》不如《阿彌陀經》?《法華經》也不如?禅宗《六祖壇經》也不如?密宗這些經論也不如?給諸位說,真的不如。這是一點都不假,決不是感情用事。撇開感情,純客觀的來觀察,而後才曉得這部經之好。釋迦牟尼佛說這個經把出世度生的本懷全部推出,才是達到真正的圓滿。蓮池大師假設這個問題,自己解答:

  疏【答:修多羅中。】

  「修多羅」是指一切大乘經。

  疏【雖具有此義,未有如此經之明且簡者。】

  大乘經裡面有這個意思,而且還多又普遍,但是像這樣明顯而精簡的,那是任何一部經都比不上《阿彌陀經》。

  疏【故夫稱性而談,正直而說,非不圓頓。】

  演【稱性而談指華嚴,正直而說指法華。】

  疏【而澄濁返背,方便未彰。】

  演【方便未彰者。】

  《華嚴》、《法華》都是一乘圓教,但是對於澄濁返背確實沒有《阿彌陀經》說得這樣簡要詳明。簡要詳明便於受持,便於修學。底下給我們解釋這個道理,顯示出這個經的殊勝處。

  演【以華嚴唯談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六相十玄四種法界等。】

  這幾句,把《華嚴經》大意都說出來了。從這幾句,能見到《華嚴經》的博大精深。在一切經裡面,唯獨《華嚴》是最圓滿、最究竟的教科書,無論講事、講理、講方法、講境界,沒有一樣不圓融。《華嚴》部頭大,經文長,所以能夠稱性而談,沒有一絲毫拘束。『性海圓融』,「性」是自家的真如本性。你要以為這是毗盧遮那佛的,這是阿彌陀佛的,或者釋迦牟尼佛的,與自己不相干,那就錯了。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完全講的是自己,就是自家人生宇宙的說明,人生是自己,宇宙還是自己。『緣起無礙』,這是講森羅萬象,十法界依正莊嚴,緣生之法,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相即相入,帝網重重』,都是講無礙,一切法無不相即、無不相入,「帝網重重」是比喻重重無盡。無盡這個意思也是在《華嚴》裡面顯示出來的,這個境界很難懂,古人不得已用兩面大鏡子平行排列,就是鏡子照鏡子,人站在其中,裡面的影像無有窮盡,「重重無盡,相即相入」,領悟這個意思。法界裡面一切法無不如是,只是我們不能夠覺察,不能夠覺知,沒有見到事實的真相。『六相』是同時的,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同時具足,顯示出一切法不生不滅,緣起性空。六相、十玄門,我們在《華嚴綸貫》裡面講過。『四種法界』,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諸法實相」,都講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華嚴》句句說實話。

  演【二乘賢聖,尚如聾啞。】

  二乘是聲聞、緣覺,聖人是阿羅漢、辟支佛,初果、二果、三果是賢人,他們在華嚴會上如聾如啞,「聾」是聽不懂,「啞」是沒法子發問。他完全不懂,問都沒法子問。

  演【末法下凡,豈能修證,故方便未彰。】

  末法時期根性下劣的凡夫,怎麼能修?怎麼能證?《華嚴》雖然方便,但是不明顯,『彰』是彰顯。《華嚴經》不是不好。那麼我們要問,二乘人為什麼聽不懂《華嚴經》?諸位要知道,二乘人還有堅固的法執,所以經義他是不得其門而入。華嚴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法身大士,我執、法執都破了,他才能入得了。如果我、法兩種執著都破了,讀《華嚴經》就跟讀自己的文章一樣,才有味道,才能體會。我常常在講席裡面講,二執三障障礙修行,障礙解義。你有障礙、有執著,聽經不會開悟,聽不懂,對這些大經不得其門而入,病就在這個地方。果然把兩種執著破了,煩惱障、所知障斷掉了,這一切大經又何嘗不是自家的境界?世尊的言語又何嘗不是自己的言語?沒有兩樣。這一段是說,稱性而談的《華嚴經》雖好,我們不得其門而入。

  演【法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皆不明示進修方便,故亦方便未彰。】

  這一段是對《法華經》的批評。《法華》,好!也是圓教一乘,沒話說的。《法華經》開權顯實,權就是方便法,實就是真實法。『法華正直捨方便』,直截了當把方便法捨掉,完全講真實法,『但說無上道』。綜觀全經所說,無不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以善巧方便的方式指示我們諸法實相,『開權顯實,會三歸一』,這是《法華經》裡面所說的,「諸佛所證之法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說明二乘、三乘統統是方便接引,真正的佛法只是一乘法。

  《法華經》裡面未曾明白指示我們進修的方法,我們讀《法華經》,怎麼修法?中國天台大師建立一套修行的方法「三止三觀」,就是法華宗修學的方法。三止三觀非常之妙!當時印度有許多高僧來到中國,看到天台大師提倡這種修行的方法,他這個方法是從《法華經》裡面悟出來的,都對於天台大師非常贊歎!還說大師所建立的「一心三觀」,與印度流傳的《楞嚴經》所講的「奢摩他、三摩、禅那」非常相似。於是中國人才曉得大乘經裡面還有一部《楞嚴經》。從印度來中國的高僧們,帶來許多經典,沒帶《楞嚴經》,中國法師到印度取經、留學,也沒有讀到《楞嚴經》。印度人吝法,一切經可以送給國外,《楞嚴經》看作國寶,秘密藏著,只傳本國人不傳外國人。所以印度今天遭這個大難,佛法斷滅,吝法的果報!這是我們應當警覺的。吝財得貧窮的果報,吝法得愚癡的果報,所以印度今天沒有佛法。

  《楞嚴經》傳到中國來實在不容易!天台大師那個時候想到印度,談何容易!交通不方便,走路要走兩、三年,不簡單!所以他老人家在天台山向西面築了一個拜經台,每天在台上拜,求《楞嚴經》早一天到中國來。他拜了十八年,一直到圓寂,經還是沒來,所以天台大師沒看過《楞嚴經》。中國人雖沒有去取經,十八年沒有間斷天天在拜,這種精神的感召不得了!到唐朝中宗的時候,印度高僧般剌蜜帝把這個經偷偷的瞞過海關送到中國來,中國人如獲至寶,剛好遇到房融,這是國內一流的學者參加翻譯。

  天台用的修行方法三止三觀,或者《楞嚴經》講的「奢摩他、三摩、禅那」,也不是末法時期凡夫能夠成就的。你想今日之下學禅的人有多少?學禅的人未必會用止觀,未必會用《楞嚴經》上的方便、最初方便。奢摩他是最初方便,三摩是初方便,禅那是方便。方便、初方便、最初方便,不容易!《楞嚴》過去我講過很多遍,這些大經我算是過來人,這麼多年仔細去反省檢討,真正發現《阿彌陀經》的價值不可思議。大師在此地,對這兩部圓教一乘大經都說「方便未彰」,它的方便門不明顯,我們很不容易掌握。這兩部大經如是,其余更不用說了。

  疏【其余法門,或浩博而難持,或幽深而罔措。】

  演【浩博難持,如廣修萬行等。】

  這個決不是初學的人能夠辦得到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要曉得他是具備了什麼條件,我們能學嗎?以我們念佛人來說,人家已經得理一心不亂,才有資格去參學。我們今天連功夫成片都沒有得到,如果到處去參學,你這個心怎麼能定得下來?聽多了增長邪見。這個人這麼說法,那個人那麼說法,到底哪個說法對?道場跑多了,增長是非,不容易成就。古人的特長,幾乎一生沒有大徹大悟之前,他就是住一個道場,親近一個善知識,他的思想單純,不容易起邪見是非。所以古人比現在的人老實。現在人比起古人真是好高骛遠,一下手就要求博,就要求廣修萬行,就要去做大通家,正如印光法師所說的,決定不能成就。佛法修行的綱領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你自己去想想,經論讀多了、聽多了,與這三個原則有沒有妨礙?道場跑多了,人認識多了,與這三個原則有沒有妨礙?你就會恍然大悟。

  東晉以來,遠公大師在廬山啟建蓮社,提倡念佛法門。他老人家一生行誼等於閉關一樣,他自己如是,凡是參加念佛堂的無不如是,那個地方有個小溪叫虎溪,他們活動范圍不超過這個小溪。「虎溪三笑」是歷史上流傳的一段佳話,那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陶淵明與一位道士到廬山拜訪遠公大師,一路說著話,一路散步,不知不覺過了虎溪,從來沒有越過一步,就是那麼一次。人家那個心多清淨,不亂跑!不但沒有修成不敢亂跑,修成之後也是如如不動,守住一個道場,一生就在那個地方,所以自己成就,也成就了大眾,當年蓮社一百二十多人,個個成就,個個往生。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哪一個道場,沒有成就這麼多人的,我們只看到遠公大師這個道場,一百多人個個往生。後往生的人,臨命終時看到西方三聖,還看到他們自己的同修跟著佛一同來接引。在禅宗裡面,六祖大師道場成就的一共四十三個人,比起遠公大師那個成就的一半還不到。讀這些歷史,對我們來講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念佛要認真的干!現在在台灣,念佛堂的風氣很盛,是個好事情,但是教義不明,這一聲佛號不能與平等真如恆沙性德相應。由此可知,念佛人不能不通教義,最低限度《阿彌陀經疏鈔》、《阿彌陀經要解》要認真的討論,如果教義、方法、境界都明了,這個佛號是聲聲相應。所以,我常常勸同修們發心學講經,專講《阿彌陀經》,一門深入,自己這一生決定成功。如果發心一生講《阿彌陀經》、講《疏鈔》、《要解》,這個人將來必定上品上生。學一部經不難,花上十年功夫,哪有不成就的!十年學十部經,一部經學一年,功力不夠,拿出去平平,不能夠超越別人,人家的東西也不在你之下。你要是這部經用上十年功夫,出人頭地了。什麼都要專,都要一心。

  演【幽深罔措,如直悟一心等。】

  『幽深』是指這一切大乘經太深,『罔措』就是無從下手。其實這一部《彌陀經》也是其深無底,沒有止境!但是我們得到蓮池大師的指引,蕅益這些祖師們從中協助,於是這個經義漸漸能夠明了,才真正相信這一生當中有可能成就,這是信心建立了。如果自己真正能深入,那就一點也不懷疑,會覺得這一生決定成就,決不落空,直截了當修一心不亂。

  疏【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

  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處。「片言」就是一句名號。《心經》裡面講:「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這個咒是什麼?就是指的《心經》二百六十個字。我特別向諸位介紹,還有第一大神咒,比那個還要高的。咒,梵語是陀羅尼,陀羅尼翻成中國意思是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諸位想想,「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不是總持?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無量覺。這六個字是不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沒話說,確實這個名號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換句話說,這一句佛號就是咒語;不但是咒語,我把它冠上「第一大神咒、第一大明咒、第一無上咒、第一無等等咒」。諸位不要再學密宗的咒語了,阿彌陀佛是第一咒!大家一定要明了,淨土宗祖師一天十萬聲佛號,他不念經也不念咒,這個佛號就是咒。

  在一部《心經》裡面,真正能體會到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真實不虛的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這《心經》沒白念,這部《般若心經》歸到佛號上去了。念《華嚴經》,念到最後體悟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整個華嚴歸到這句佛號上去。這句佛號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念這句佛號就等於念全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念《華嚴經》,一天念八個小時,要念半個月才念得完,一句佛號,片言,全部包括了,《大方廣佛華嚴經》一個字都沒漏,它怎麼不是大神咒,不是大明咒?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你對於淨土法門就死心塌地,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祖師在此地結歎:『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這就是說,如果我們想達到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真正不容易,理一心不亂分破無明,事一心不亂斷見思煩惱,都不是我們輕易能辦到,但是這一句佛號能降伏煩惱,能把煩惱壓住,達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那是永明大師所講的萬修萬人去。換句話說,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都有這個能力,就怕你不肯干。當然你有障礙,就怕你不肯把自己的障礙排除,障礙是什麼?煩惱。譬如大眾在一起共修,每個人意見不相同,每個人看法、做法、想法都不一樣,不一樣就是障礙,障礙就來了。障誰?障自己功夫成片。如果能捨去自己的成見,一句佛號提起來,把自己這個煩惱壓下去,自己功夫成片。自己念佛得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好處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一味執著、一味分別,障礙自己功夫成片。自己這個佛號念不好,不能得力,吃虧的是自己不是別人!只要往生,哪怕是下品下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長處,壽命長,那是報得的,阿彌陀佛無量壽,你也無量壽。縱然成佛需要三大阿僧只劫,你的壽命是無量阿僧只劫,三個阿僧只劫算什麼!?除非不生西方,生西方決定一生成佛,「既得往生,直至成佛」,這是真實的。

  疏【即方便而成圓頓。】

  演【即方便成圓頓者,稱彼名號方便法也。】

  每天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方法方便,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沒有比這個更方便的。上品上生就是圓頓。

  演【上品上生即登初地,豈非圓頓。】

  這不是圓頓,什麼叫圓頓?『上品上生』是理一心不亂。要達到上品上生,對於淨土的理要真正通達。想真正達到,只要肯信我的話,你就省三十年的時間。我是費三十年的時間在一切經典、無量法門裡面,才找到!你不信,那活該,你慢慢去摸吧!你要是相信,從今天起把一切經論、一切法門統統捨棄,專修這個,修上三十年,你已經上品上生了。我這三十年是才把門路摸到,你已經上品上生了,不能比!可是你要不信的話,恐怕這一生要錯過!我是當年剛剛學佛的時候,不知道!如果曉得,我從初發心就專念《阿彌陀經疏鈔演義》,專門讀這個經,專門講這個經。如果這個經講了三十多年,我想你們諸位看到我,也不會叫我淨空法師,一定會叫我阿彌陀佛,真的,一點都不假。一定要真干,要肯捨!把一切解門、行門都捨掉,你就得到這一門,得到這一部經,得到一心不亂,這才是大功圓滿告成。

  演【為通玄秘訣,換骨神丹,如後文所贊。】

  這兩句都是贊辭。『通玄秘訣』,通是通達,玄是玄妙、幽玄,秘訣,這都是形容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大神咒能通玄,是佛門裡的秘訣。『換骨神丹』,好比神仙的丹藥,吃了之後能脫胎換骨,超凡入聖。都是贊歎這一句佛號,後面還有許許多多的贊歎。

  疏【神功勝力,不歸此經,將誰歸乎。】

  這種神妙不可思議的功德、殊勝的力用,不歸《阿彌陀經》,歸什麼經?一比較,真的一點都不假,這些地方實在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所以,功力確確實實集中在一部經上;《大藏經》,這麼多經典、世出世間典籍,則作參考用。譬如剛才講到「六相十玄」可以查《華嚴經疏鈔》、《佛學辭典》、《三藏法數》,作參考用。將一切經的精華、世出世法的精華,統統融歸在這部經,破自己無始無明,成就自己一心不亂,然後再光大淨土法門,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真正講到利益,必得要效法遠公大師,在念佛堂念佛,大家發心一生不出山門,或者劃定一個界線,真正把心定下來。像民國初年印祖在蘇州靈巖山建的念佛堂,他的規矩雖然沒有遠公當年蓮社這樣嚴,但是也成就不少人。無論在家、出家都可以掛單參加念佛,它是常年念佛堂,天天打佛七,一年三百六十天,過年也不休息。靈巖山的課誦,每天六支香,每年有一兩次精進佛七,精進佛七是加香,要念九支香,通常是七個七連在一起打精進佛七,這樣的道場才能成就大眾。從前念佛人多半能通達教理,現在念佛人雖有場地,念了兩天他心愈念愈煩,他走了,原因在哪裡?不通教理,不曉得這個法門的功德利益殊勝,所以他沒有耐心。如果真正明白這個法門的功德利益與好處,我相信他一定盡形壽不離開山門,這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到這個地方,大師可以說把釋迦牟尼佛一代聖教四十九年所說的佛法,統統歸到《阿彌陀經》裡面。今天時間到了。

資料恭摘: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20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