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佛陀教我們如何管理財富(上)


 2015/4/15    熱度:4297    下載DOC文檔    

  佛經裡有一種教導,它讓我們把所得的財富分作四份:一份自己用;一份投資或經營企業用;一份存起來;還有一份要作慈善用,救濟貧困的人。

  如果有人想參考這種分配方式,那你賺了100萬,可以取出25萬用於生活和飲食;25萬投資運營企業;25萬存起來,以備經濟危機等不時之需;此外,你還應拿出25萬為社會做貢獻。當然,這只是大概的分法。

  今天的社會有不少富翁,他們有財富,但理念很陳舊,“掙錢、掙錢、為自己掙錢”,結果到死的那天,也沒做一丁點慈善或扶貧事業。這種現象很多。而我認為,一個有能力的人這樣度過一生是可悲的,賺錢是辛苦,但你從社會裡賺到錢,卻不想著回饋社會,是說不過去的。

  因此,在經濟活動中,慈善理念不可或缺。

  中國的慈善事業比較落後。據2007年中華慈善總會一份報告稱:“每年收到的捐贈大約75%來自中國以外,15%來自中國的富人,10%來自平民百姓。”中國的企業捐款少得可憐,“99%的企業從來沒有參與過慈善捐贈。”2003年中國的人均捐款是0.92元。而據另外一份資料說,美國中低收入家庭每年的慈善捐贈,占其可支配收入的4.7%。

  開頭就講慈善,是因為在佛教的認識裡,即使是講經濟,也不是純粹在說外在財富,而更多會強調內在財富。

  內在財富更重要

  1955 年,緬甸總理的經濟顧問舒馬赫先生提出了“佛教經濟學”一詞,他的同名文章發表在1966年的《亞洲:一本手冊》中。他在很多文章裡都告訴人們:經濟活動,應該追求簡單和量入為出,並懂得用財富饒益社會。他的作品主要依據南傳佛教巴利三藏的教義,現在在國際上很有影響。

  這種經濟觀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真正教導我們如何運用經濟給人類帶來快樂,而不是一味地積累財富。

  我去過一些財經大學,也知道老師同學們研究最多的是外在財富,比如,宏觀經濟講國民經濟總值、總供給和總需求;微觀經濟探討個體的經濟活動,這些我常常聽到。但我很少聽到有人關注內在財富。其實內在財富更重要。每個人都擁有相當的內在財富,但你不認識它,就意識不到它的價值,只要你認識了,即使外在上不富裕,也可以快樂。

  我們追求金錢,無非是為了快樂和幸福,但有了錢,是不是就真的快樂和幸福了呢?不一定。很多同學認為:有錢可以玩,很快樂,想什麼做什麼,很幸福,其實也不盡然。如果你掙錢的手段不好,消費的心態不對,錢帶給你的只是一時快樂,更多的是痛苦和傷害。誠如莎士比亞在《雅典的泰門》裡所說的:“金子!……這東西,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

  金錢的確是一根魔棒,可以輕易改變人的模樣。看看那些腐敗分子,喪失道德的商人,他們變壞的原因,無非是因為錢。有了錢,便不顧良知的提醒,肆意妄為,不僅毀了自己,毀了身邊的人,也毀了很多人的價值觀念。

  所以,認識什麼是真正的財富很重要。尤其在今天這個社會裡,認識不到內在財富的重要性,錢多錢少都不一定快樂,相反,深重的執著,還會給人帶來極度的痛苦。

  張朝陽閉關

  搜狐CEO張朝陽失蹤了一年半,《楊瀾訪談錄》采訪了他,他說閉關去了。

  上世紀90年代,張朝陽很火,搜狐做得很好,比騰訊、百度都早。他是清華的高材生、麻省理工的博士後,從美國歸來便創立搜狐,從此錢財、地位、名聲應有盡有。

  但他為什麼要去閉關?采訪中,張朝陽坦言:“錢多不是幸福的保證,錢多少跟幸福沒關系。我這麼有錢,卻這麼痛苦。”他是在煎熬和疲倦中,才去尋找內心依處的。

  出關後,他心裡快樂舒服多了。這也的確跟物質沒什麼關系。否則,閉關前他有很多享受,可以坐著大飛機去巴黎喝咖啡,或者到沙灘打排球。但是“能喝幾杯咖啡,不都喝煩了嗎,對吧?”享受並沒有給他帶來真實的快樂。

  不要以為有了錢就會快樂,有了家庭就會快樂,有了名聲地位就會快樂,其實這是想象而已。沒有得到的時候,我們會這樣期待,而得到了又怎麼樣呢?兩三天還蠻好,感覺不錯,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沒了。你甚至發現,這些反而變成了壓力,處理不當,還會生出一堆痛苦來。

  一定要提前對財富有個正確的認識。

  佛教一向不主張奢侈,因為太奢侈會敗壞心靈、浪費資源;我們也不認為一定要過貧窮的日子,因為太貧窮了,也無法做真正的修行。佛教最提倡的,就是積累無形的內在財富,這才是快樂之源,很難估出一個明確的價值。

  缺乏內在財富導致的錯缺

  乏內在財富的人,就會看重外在財富,從而導致攀比,甚至爭奪——小則爭奪,大則發動戰爭進行掠奪。

  當你有了攀比心,再多的財富也不會感到滿足和寧靜,這就是大多數人不快樂的原因。

  打個比方,如果你有一萬元,周圍的人都只有千把元,你會覺得還不錯。但如果他們有幾十萬、幾百萬,你就很難平衡,“一萬元太少,別人那麼富。”其實,就算你有一千萬也是一個道理,問題不在錢多少,而在我們心裡會比較,這個擺脫不掉。我們一直追求,以為完成某個數字就快樂了。但是21世紀不缺可以比的人,你不知足,就不會幸福。

  如果攀比是給自己帶來痛苦,那麼爭奪就是給他人帶來痛苦。為了爭奪財富、地位,人類犯下了不少錯誤。

  21 世紀是相對自由、和平、民主的時代。但回顧歷史,20世紀最大的錯誤,就是一戰和二戰。一戰中有一千多萬人喪生,殃及15億人,總共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二戰中有五千五百多萬人喪生,殃及20億人,60多個國家和地區卷入其中,而那些國家70%的國民經濟,都用在了軍事上。

  我們想想,這些歷史悲劇是什麼造成的?貪婪。

  馮小剛的《1942》反映了很多東西。我不喜歡看電影,但這種歷史性題材的電影偶爾也會看,那些饑荒和死亡場景是令人悲傷的。雖然是電影,但背後確實有這樣的事實。和那段日子裡的人們相比,今天的年輕人是有福的,我們可以享受和平,享受物質帶來的便利。但我們也要留意自己的內心,要知道,欲望這個東西,在你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一直都會有,死前還是會有沒有滿足的欲望。

  所以,請大家記住佛陀的教導:知足少欲。

  中道

  “知足少欲”不是讓我們不要工作、不要做生意。佛陀在世時,出家人為了僧眾或眾生的利益,適當做些商業或貿易是開許的,更何況在家人?因此,佛教提倡的是中道。

  有人認為:“既然佛教說看破,那就不能碰金錢”。其實不是這樣。佛教所說的看破,並不是反對合理運用金錢。依據《毗奈耶經》——一部講授僧人行為准則的根本經典,一個出家人在不損害眾生的情況下,以福報感召,即使住在豪華的高樓大廈,穿著高檔服飾,享用精美飲食,也是開許的。

  十六阿羅漢是戒律最清淨的聖者。唐朝的一位皇帝曾經迎請他們在夏天三個月裡安居,供養承事。臨返回時,皇帝特意贈送了非常莊嚴的服飾,在藏傳佛教的唐卡中,就細致呈現了當時他們穿著盛裝的優雅形象。由此可見,不是非得穿得破破爛爛,像濟公和尚一樣,才是出家人。

  佛教對錢財的態度是中道,為遮止貪婪,很多教義中說金錢如毒蛇;而為了啟發利他的修行,也說這是善財,以此鼓勵佛教徒上供下施、慈悲濟世。

  總之,錢財本身無害,關鍵看你怎麼用?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