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22集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二十四頁: 疏【承上,此經具有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故佛說此經,良有以也。乍者暫也,暫時之說,非究竟也。三乘者,乘本無三,權說有三,謂聲聞緣覺菩薩也。終者對乍而言,實者對權而言。言世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大教難投,隨眾生根,說三乘法,後乃會權歸實,悉與大車,故曰等頒珍賜。此如來一代時教之大致也。】 這是蓮池大師自己解釋序文的大意。大師實在是慈悲之至,文裡面已經說得很清楚,怕我們不能體會文中的含義,或者雖然能夠看出來,而看不透徹,未得究竟,所以不厭其煩,自己加以注解。『承上』,這就是序文裡面「故」這個字,前面是總贊,承總贊。又為我們說明,這部《阿彌陀經》『具有如是不可思議功德』,這是總結前面我們在總贊這一段所讀到的。『故佛說此經,良有以也』,這是說出佛度眾生的本願本懷如是。如果不說《阿彌陀經》,佛度眾生的本意就沒能夠盡,佛度眾生的事業就不能圓滿,可見得此經是不能不說。 『乍說三乘』,這是暫時講,這個總不是究竟法。為什麼說不是究竟法? 演【非究竟者,隨宜之權,非出世本懷也。】 『出世本懷』,佛為什麼到我們這個世間來?他可以不來,他早已經超越三界、超越六道,他為什麼還要來?說老實話,他來的本意就是說《阿彌陀經》,為這個來的。既然為這個,一來就說這個經不好嗎?一來說這個經,你不相信,所以要說出許許多多經論,然後再說出這部經,你就相信了。你才曉得這部經是究竟的佛法,確實是如此。 演【如經雲: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是也。】 這是大師引佛自己說的話來說明。『九部法』就是十二分教裡面的九種,這些都是『隨順眾生』而說的,並不是究竟法,而是以這個誘導一切眾生進入大乘,『大乘』才是佛說法的本懷。本經是大乘經,不但是大乘經,而且是大乘經裡面的總持法門,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清楚。下面解釋三乘: 演【乘本無三者,如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權說有三者,如經雲: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這些經文都是《法華經》上的。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要特別注意的,那就是真實的佛法叫『一乘法』,一佛乘。一乘法的經,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當中只有兩部,《華嚴》與《法華》,其他經典都是屬於三乘法。這部《阿彌陀經》是一乘法的總歸宿,然後才曉得這個經在一代時教它所占的地位。二乘與三乘統統是『方便說』,其目的都是誘導眾生契入一乘,這才是佛出世的本懷。 底下解釋「終歸一實」,終是最後,最後決定是歸趣於一乘真實法。『言世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這句是給我們說明佛最初出現在世間所說的根本大法。 演【始成正覺演大華嚴者,謂如來於菩提場成等正覺,與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及宿世善根成熟天龍八部等,如雲籠月,為說圓滿修多羅,菩薩萬行因華,莊嚴一乘果海。】 這一段就是《華嚴經》的簡介,這裡面字字句句都要注意。『如來』是佛果德上名號之一,它的意思就是「今佛如古佛之再來」,所以稱作「如來」,這是從事上說;《金剛經》上說,「如來者,諸法如義」,這是從理上說;此地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於菩提場』,佛示現成等正覺的場所,就叫做菩提場。「菩提」是覺的意思,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這個地方就叫菩提場。他坐在樹下,那棵樹就叫做菩提樹,名稱是這麼來的。『成等正覺』,不是講成無上正等正覺,這一句千萬不能籠統的念過。「等正覺」是指圓教以下的佛,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別教的佛稱為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那就指圓教的佛。圓教佛不會示現八相成道,釋迦牟尼佛表現的是八相成道;而八相成道,一般都是藏教佛。當然世尊久遠劫以前就已經成佛,已經圓滿菩提,可是這一次在我們這個世界所表演的身分不高,是藏教佛。就好像觀世音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他是等覺菩薩,在楞嚴會上表演的身分是初住菩薩,這是示現。 『與四十二位法身大士』。佛在菩提場初成正覺的時候,就是最初示現成佛,這一示現成佛一定要講經說法。他是在定中講的,我們凡夫看不到,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樹下打坐,哪裡曉得他定中在那裡講《華嚴經》。四十二位法身大士,經上說四十一位,這裡講四十二位,四十二位就包括妙覺位。給這些法身大士說他自己所證得的境界,所以對象是明心見性的菩薩,才有資格參加釋迦牟尼佛在定中這一會。 除這些菩薩之外,還有許多諸天以及八部鬼神參加這個法會。我們讀《華嚴經》的時候往往懷疑,既然佛是為法身大士說『圓滿修多羅』,怎麼會有『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是凡夫,他有什麼資格參加這個法會?前面這一句不能把它漏掉,『宿世善根成熟』,這一句怎麼講?原來這些天龍八部鬼神們也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為什麼現這種身分?那就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地藏經》無毒鬼王,他是法身大士示現作鬼王在餓鬼道裡度眾生,並不是真正的鬼王,是菩薩!由此可知,《華嚴經》裡面無論什麼身分統統是法身大士,示現在六道裡面教化一切眾生,所以佛講《華嚴經》他必定來參加。也許諸位要問:他參加這個法會,鬼神道裡還有沒有他?還有他。甚至於他還在鬼神道執行任務,在那裡教化眾生,他有能力分身去參加法會。法身大士有神通,一方面去聽佛講經,一方面還辦他的事情,絕不耽誤他的工作,有這種能力。 『如雲籠月』,這是比喻師資道合。『為說圓滿修多羅』,法會因緣殊勝,佛為他們說圓滿的大經。「修多羅」就是經藏,翻作契經。一代時教裡面,就是這一部《大藏經》,只有一部《華嚴經》才能稱得上是圓滿的佛經,為什麼?三藏的意思它統統都有,說到戒,又有定慧,三學具足不缺,十二種體裁也具足,圓圓滿滿的十二分教,所以稱之為根本法輪。 《華嚴經》的內容是什麼?清涼大師將它分為四大科「信、解、行、證」,由這四大科就很清楚的看出這部大經的內容,可見得它真的是圓滿修多羅。《華嚴經》一開端,說出佛果地上的依正莊嚴,幫助我們建立信心。這個信心,不是信他,而是信自。如果信他佛,他佛與我無關,那只是徒增羨慕而已,不是自己的福報。我們一定要曉得,一部《華嚴經》自始至終說的是我們自己本人,沒有說到本人以外的任何一樁事情。由此可知,「圓滿修多羅」對我們是多麼的親切。 依正莊嚴是性德所顯,而我們性德迷失了,雖然本具如是之莊嚴,可是現前不得受用。性德一定要靠修德才能顯現,才能得到受用,所以第二分經文相當長,為我們說明依正莊嚴的理事。前面這個「信」是擺出來給我們看,看也看不懂,好比你到故宮博物院看商周銅器,那是國寶,你卻看成是一堆廢銅爛鐵,不識貨。必須有個識貨的人慢慢給你講解,給你說明,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寶貴。「解分」就是說明,說明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本來具足,能生萬法。六祖大師悟道的時候說了幾個題目,按照那幾個題目作文章,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祖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大方廣佛華嚴經》解分裡面就說明這個道理,為什麼是清淨,為什麼是法法具足,沒有一絲毫的欠缺,又能夠變現萬法,無有一法不是它變的。這麼一解釋,我們的疑惑斷除了,這才大徹大悟,悟了以後他就修。 第三分是「行」,行就是修行。修什麼行?修見性之行,這就叫菩薩行了。所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一遇到善知識所提出的兩個問題:第一個,雲何修菩薩道?第二個問題,雲何學菩薩行?所以悟了以後,就是這兩樁事情:如何修道,如何學行。所以道就是存心,我們存什麼心?用什麼心?存心、用心是道。菩薩道是覺心,菩薩是覺悟,覺悟的意思。所以菩薩道是覺心,菩薩行是覺悟的行為。心在一切萬法是覺而不迷,行在一切萬行當中也是覺而不迷。在大經裡面說略舉二千種法門,其實行怎麼舉得盡?二千種是略舉。就是告訴我們,樣樣事情都要覺,時時要覺、處處要覺,無有一法不覺,這才是菩薩道、菩薩行。 『菩薩萬行因華』,菩薩是在因,還沒證果。「華」就是代表的因行,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花開得茂盛,我們曉得果報一定莊嚴。『莊嚴一乘果海』,菩薩在修德,唯有修德才能莊嚴性德,「一乘果海」是性德。在末後,佛是非常的善巧,那個教學法真是妙極了,用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一個修學菩薩行的榜樣,做一個樣子給我們看。所以這個經不但有理論、有方法,境界又講得清楚,最後還帶表演。善財童子與五十三位善知識,實際上表演給我們看,這個教科書真是圓滿極了,是世出世間最好的教科書。 演【大教難投者。】 《華嚴經》雖然這麼好,但是這經太大了。『投』是投緣、投機、投其所好。奈何眾生根性太劣,大法沒有辦法投其所好。 演【如文殊、普賢、諸大菩薩,各各領解得益。】 要這些人才行,法身大士!根熟之人,他一聽就開悟了。『領解』就是開悟,『得益』就是證果,他一開悟,他就證入,契入一真法界。像末後證的一分講的: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得益就是入,如果不入境界,你怎麼能得益?入就叫做證,這些人才有受用。 演【其上德聲聞,積行菩薩,如聾如盲,杜視絕聽。】 『上德聲聞』是指四果羅漢,『積行菩薩』是權教菩薩,沒見性,還沒開悟,不是法身大士。這樣的人在華嚴會上『如聾如盲』,聾是沒聽見,盲是沒看見,釋迦牟尼佛講這個大經,他們沒聽見也沒看見。連阿羅漢與權教菩薩都不見不聞,難怪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在那裡打坐,這一坐坐了兩個多星期,釋迦牟尼佛定功不錯!我們只看到這個,除這個之外,什麼也沒有看到。誰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那裡開大法會,予法身大士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是二七日中所說,就是兩個星期所講的,而我們凡夫看釋迦牟尼佛在那裡入定,定了兩個星期,不知道他在定中辦了許許多多的事情。諸位看《虛雲和尚年譜》,虛老和尚定功也算不錯,他常常一坐八、九天是很平常的,不起來的,也一坐坐了半個多月。他在定中也去參學,《年譜》講的,他常常在定中到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講唯心識定。佛在定中講經,菩薩在定中聽經去了。剛才說的,根熟的天龍八部,他並沒有離開,他的身體並沒去,他的神識去了。我們虛老和尚他入定坐在那個地方,他肉身沒去,他神識到兜率天去聽彌勒菩薩講唯心識定去了。所以凡夫外道,那就不必說了!不知道佛菩薩的境界。可是佛絕不捨棄一個人,這是佛的慈悲,「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這程度不夠,大法不能接受,給你講小東西,講淺一點的,那就行了。 演【於是如來脫捨那珍御之服,著丈六弊垢之衣,退歸鹿苑。】 在法華會上是報身如來。『捨那』就是盧捨那,是佛報身的名字。佛有三身:法身叫毗盧遮那,報身叫盧捨那,應身叫釋迦牟尼。報身的相太大了,大經裡面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應身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很有限的。這個就是說,度那些法身大士,佛就現報身,現無比的莊嚴,那是性德,華嚴境界。現在再為這些聲聞、積行菩薩、凡夫外道來說法,現那樣的身,我們凡夫見不到,我們受不了!這才現個小身,現個丈六金身,跟我們一般身就差不多了。『丈六』,諸位千萬不要以為我們現在的尺,一丈六,那差不多有我們普通人兩個人高,釋迦牟尼佛當年個子雖然高,還沒有高到那種程度。諸位可以看看近代弘一大師,他有不少著作,他有《律學三十三種合刊》,這裡面有「周尺考據」,周朝一尺相當於我們現在台尺的六寸。丈六,可見得佛的個子很高,大概是現在一百八十幾、一百九十公分這樣子,比我們一般人是高一點。那個時候的尺小,現在這個尺比從前尺要大。從菩提樹下,他老人家起來了,到鹿野苑,因為鹿野苑裡面有幾個出家人在那裡修行,他去度他們。 演【說四谛、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之三乘權法。】 這幾句是把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都包括盡了。在鹿野苑只說四谛,度憍陳如他們五個人,五比丘。佛法三寶就出現在世間了,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佛寶具足;說四谛法,法寶具足;這五個人一聽之後,其中就有一個先證阿羅漢,都跟佛出家,僧寶具足。住世三寶在鹿野苑成就的,這是最初創教時候,連老師、學生五個一共六個人。六個人建立世間的佛法,佛法從這裡建立的。以後僧團逐漸的擴大,出家人也逐漸多了,所以佛的常隨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在四十九年當中講四谛、十二因緣、六波羅蜜。四谛是小乘聲聞法;十二因緣是中乘緣覺法;六波羅密是大乘佛法、菩薩法,這叫三乘。三乘統統都是權說,都不是究竟說。這幾句也是簡單的把佛教歷史敘說了。 演【後乃會權歸實者,阿含之後,復經方等彈呵,般若淘汰,四十年余,至法華會上,方能會歸一乘也。】 此地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今天學佛,還沒學幾天,就一定要修行證果;如果證不了果,就沒有耐心了。你看我修了這麼多年,連消息都沒有,這佛法未必可靠,不干了!還有一種人,沒有修幾天,他自己覺得「我已經開悟」、「我已經見性」、「我已經證得阿羅漢」,簡直叫胡說八道。我們要曉得,當年有這個福分跟釋迦牟尼佛學,無論是從善根、福德、因緣哪一方面來講,都比我們要深厚。我們沒有這個機緣遇到佛,沒機會去跟佛學!跟佛學的人還要學四十年才開悟,我們學個三年五載就能成功嗎? 佛教學的次第,「阿含」十二年,等於佛教小學的教育,打根基,基礎的教育十二年。我們今天什麼人肯發心自己去打十二年根基?「方等」八年,方等是進入到大乘;然後又說「般若」二十二年。這總共是四十年的時間。那個時候的人真正是有耐心,天天聽佛講經,研究討論,依教奉行,這麼樣才成就的!我們今天學佛拿不出成績,自己要多反省檢點,為什麼沒有成就?有這四十年的底子,這才為大家說一乘法。《法華》的教義與《華嚴》無二無別,這個時候『會三乘歸一乘』,「會」是融會,把阿含、方等、般若統統融會歸納到一乘法。 演【權即三,實即一。】 從方便來說,有三個階段,有三個層次;講真實的,真實是一,可見得那是一而三,三而一。正因為這個法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古德才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我們問,阿含是不是一乘法?方等是不是一乘法?般若是不是一乘法?如果不是一乘法,怎麼能夠會歸到一乘法?如果不是一乘法,為什麼能夠開成三乘法?一而三,三而一。換句話說,一乘法可以淺說,可以深說,可以長說,可以短說,就是這個意思,可長、可短、可深、可淺。程度淺的,淺說就是阿含;中等程度的,中說就是方等、般若;已經成熟的人,真實說就叫一乘法,就是這麼回事情。所以決定不能夠執著,在這裡面一起分別執著,那就是契入一乘的障礙,決定不能夠有分別執著。 佛法在中國,自古以來的學者,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他一上來就學大乘,沒有經過阿含、方等、般若這個順序。譬如,我們學《華嚴經》,我們一入門就學《華嚴》,行不行?行!《華嚴經》有淺說。《華嚴》淺說就是阿含,深講就是方等;再教你「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來看《華嚴》,那就是般若。能夠把《華嚴經》整個變成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現前的心行,那就叫一乘法。從一部經裡面也能看得出三乘權義,權教的意思。諸位要是懂這個道理,才曉得中國古人他們是怎樣去進修的。清涼大師當年在五台宣講《華嚴》,他老人家一生講了五十遍,就有學生跟他聽了五十遍。五十遍《華嚴經》那就是從阿含講到方等、講到般若,最後講到一乘,不要再講別的,後人尊稱他老人家為華嚴菩薩。其實教哪有一乘、三乘?教沒有,乘是人分的。三乘是眾生根性不同而分的,教沒有一三,人有一三,以教配人,教也變成一三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一切佛法無不是活活潑潑,不能夠執著在文字相上,才能夠會通大義。 演【大車,謂大白牛車,即大乘妙法也。】 這是《法華經》上的比喻。『大白牛車』就是從前的馬車,印度人稱馬為大白牛。在古時候馬車是最大的,可以坐十幾個人,比喻作『大乘』。 這一段解釋「等頒珍賜」,只要根性成熟了,佛對於一切眾生決定平等,決定幫助你契入一乘法,這是如來出世本懷,是如來教學的本願。「此如來一代時教之大致也」。下面講到念佛法門,講到特別法門。 疏【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熟,方乃會之歸實。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 這一段文是解釋末後這一句,比喻念佛法門。『而於其中』,就是於三乘一實之中,也就是一代時教之中。『復出念佛一門』,「復」是又的意思,又給我們講出念佛這個法門。這個法門特別了,前面三乘、一乘,那是有大根、小根的,小根只能夠學小乘法、中乘法,大乘才能夠學菩薩法,可是念佛這個法門就不需要。我們看《演義》裡面注解: 演【不論大根小根三句,對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說。謂華嚴純接上根,下根絕分。】 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它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破無明證法身的人,沒分,所以說下根絕分。 演【今則上自不退菩薩,下及悠悠凡夫,三根普利故。】 這是講念佛法門。『上自不退菩薩』,不退菩薩就是法身大士。從上面來說,把《華嚴經》這裡面的當機者統統包括了,同時又能夠包含所有的『凡夫』,六道凡夫,這個法門就不可思議!『三根普利』,他的對象非常的廣泛,上根、中根、下根無所不包,統統都能夠得到利益,這叫普利。這就是《疏》裡面講的「但念佛者,即得往生」,這八個字非常重要。可是這個念佛,你得要會念,一定要如理如法,那真是萬修萬人去! 演【亦不待根熟四句。】 就是《疏》裡面「亦不待根熟,方乃會之歸實,但往生者,即得不退」,講這四句。 演【對上大教難投五句說,謂法華待根成熟,方乃會歸。今則不俟彈呵,無煩淘汰,即得西歸故。】 經過四十年的教學,才有資格參加法華盛會。現在不需要彈呵,也不需要淘汰,就成就了。凡夫最重的習氣就是分別、執著。佛給他講了十二年小乘法,執著在小乘上。佛看到在小乘上這修學已經夠了,成績成熟了,可以把他提升一層,再講方等經。方等經裡面處處呵斥小乘,批評小乘人焦芽敗種,勸修小乘的要放棄小乘學大乘,回小向大,為什麼?這個時候才學大乘他有資格,他有小乘的基礎。所謂捨小乘是放下,不要再執著小乘,繼續不斷的進修大乘佛法,以小乘的基礎來修大乘佛法,這樣就對了。八年的方等,他們學得不錯了,但是還是老毛病復發,這又執著大乘佛法了。二十二年般若完全講離相,講三輪體空,把他這個執著凡情淘汰得干干淨淨,完全以一片清淨之心接受一乘法。法華會上是講一乘法,一乘法要清淨心才能夠接受。可是念佛這個法門無需要經過這個階段,只要一往生就得三不退,這是不可思議。 底下有個比喻,譬如『不次之擢』,擢就是提升。好像升官,一般人是有等級的,慢慢的往上晉級。這個人沒有經過等級,一下就升到最高的地位,這是什麼緣故?『廕序之官』。像從前帝王時代,他父親是個親王,兒子長大又封親王,這種官叫廕序之官,世襲的,不需要當中晉等,這是皇帝特殊的恩德,『恩出非常,名殊恩也』,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就好像是這種情形,無需經過這麼多的等級,一下就到法身大士的地位,雖然沒有證得,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實報土的待遇、享受,這像世襲之官一樣,恩出非常,這個不可思議! 今天開佛教會,我們與政府幾位主管宗教的人在一起吃飯,我們就很大的感慨。我告訴他們,如果我們國人不努力,將來世界的佛教是別人的天下,不是我們中國人的,那是真正慚愧!佛教雖然出現在印度,可是它的茁壯、開花結果都在中國。在現代這個時代說佛教是中國的,可以說決定沒有問題,純粹是中國文化,不必牽涉到印度。為什麼佛教能夠在中國綿延這麼長的歷史?對中國文化有這樣大、這麼深遠的影響?那是以往國王大臣護持,國家的力量護持,所以才能夠發揚光大。現在情勢不相同了,異端叢生,每個人買個小地方,他就可以在那裡講經說法,各人講各人的,現在講經說法不知道有多少!每個小道場擁一些信徒,把整個佛法的力量分散,對整個社會,這佛教的影響力沒有了。如果在今天,我們說法的法會集中,台北市只有一個大講堂,不必分開,這一講經,幾千人聽,對於社會是很大的影響力!你一看,這裡天天講經,天天有幾千人去聽,不學佛的人也來學佛了。他那一看,這邊幾個人,二十個人、三十個人,不如基督教!再要聽聽,這個地方講的跟那個地方講的不相同,講的意思不一樣,多聽幾家就不曉得哪個人講的是對、哪個人講的是不對,應該聽哪一種說法?這就是知見不統一,沒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這是佛法的衰相,滅法之相! 從前出家人有出家的資格,弘法有弘法的標准,不是隨便哪個人都能講經的,也不是隨便都可以出家的,所以他有相當高的水准。今天國家真正要能夠注意這個事情,弘法的人才要集中要訓練。如果見解不相同,關著門自己家裡可以辯論,但是對外面來講的時候,一定是一種講法,不要叫人聽了有疑惑、有懷疑,這樣才行!講經的法師要經常在一塊聚會,在一塊研究討論,交換心得,可以常常開辯論會,對內不對外的。這樣子大家無論在理論上、在方法上、在個人修持上,一定會有進步。不管說哪一部經,大致上都不會出錯誤,總是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或者在行門裡面,一個最高的原則:三皈依。這是我們指導原則,皈依佛,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正知正見,不是邪知邪見;皈依僧是淨而不染,身心清淨,一塵不染。這個大原則不錯,佛法就能夠興旺。 演【不次之擢者,言此土修行,漸漸斷惑,方出生死,如授官者,必循資格次第升授。】 這個意思剛才講過。 演【今念佛法門,不必漸漸斷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喻如不循次第,頓授高官也。廕序之官者,言此土修行,功圓行滿,方成聖果。】 這是指一般的修行。 演【如得官者,必明經中式。】 從前考試考四書五經,必須對這些經論通達明了,這是文官。 演【或汗馬成功。】 這是武官,都要經過考試。 演【今念佛法門,不必功行圓滿。】 用不著。 演【仗佛願力,疾登彼岸。】 這是講帶業往生。不必破無明,不必斷見思煩惱,帶業往生,就成功了。 演【喻如祖宗遺廕,現膺爵祿也。】 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比喻得非常之好。今天時間到了。 資料恭摘: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二集) 199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22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