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二)文殊師利菩薩智照無二相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於阗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智誠法師校對 (五十二)文殊師利菩薩智照無二相 文殊師利菩薩,譯為妙吉祥,又為妙德。他生在印度古時捨衛國多羅聚落,婆羅門家中。他出生的時候,有十種吉祥的瑞兆:①光明滿室②甘露垂庭③地湧七寶④神開伏藏⑤雞生鳳子⑥豬誕龍犭屯⑦馬生麒麟⑧牛生白澤⑨倉變金粟⑩象具六牙。故為妙吉祥。 文殊師利菩薩在往昔的時候,曾經為八佛之師,第八位佛是然燈佛。然燈佛為釋迦牟尼佛之師,所以文殊師利菩薩也是釋迦牟尼佛之師。在處胎經上說: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立,故我為菩薩。 智照無二相,智即是根本智,照即是始覺智。始本合一,故雲無二相。又雲:顯前因法生果,絕境智等諸二相故。又善財障盡惑除,未始動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更無異也。即信智無二。 爾時。善財童子,依彌勒菩薩摩诃薩教,漸次而行。經游一百一十余城已。到普門國,蘇摩那城。住其門所。思惟文殊師利。隨順觀察。周旋求覓。希欲奉觐。 在這個時候,善財童子依照彌勒菩薩大菩薩的教誨,漸次而行,經過一百一十城之後。(或者在一城遇到一位善知識。或者在一城遇到多位善知識。或者在多城才遇到一位善知識)來到普門國的蘇摩那(悅意)城。到了該城中,思惟文殊師利菩薩,隨順因緣來觀察,周而復始的求覓。希望能見到文殊師利菩薩,向他奉觐。 一百一十的數目,表示十地所修的十波羅蜜法。每一地具有十種波羅蜜,故成為一百。等覺一位,具含十地,故成為一十。統計為一百一十之數。 是時文殊師利遙伸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 文殊師利菩薩是大聖人,故有他心通的智慧。他在定中觀察善財童子到處尋求他。這時,他在很遙遠的地方,伸出右手,經過一百一十由旬(大由旬八十裡,中由旬六十裡,小由旬四十裡),其手按在善財童子的頂。這是菩薩加持,輸送智慧給善財童子,令他得大智慧。 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離信根。心劣憂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於一善根,心生住著。於少功德,便以為足。不能善巧發起行願。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不為如來之所憶念。 文殊師利菩薩乃對善財童子這樣地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想學習佛法,修行菩薩道。如果離開信根,就不會有所成就。信根就是五根之一,何謂五根?就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學佛法的人,第一要有信根。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若是信根斷絕,什麼佛法也不能接受,不需要學佛法了。為什麼?因為學佛法,必須相信佛法,必須依法修行。 你們天天講華嚴經,天天聽華嚴經,若是不依照華嚴經的道理去修行,那就不能把你的心量擴大,也不能把你的智慧現出。聽了多年的華嚴經,還是那樣的自私、自利,只知道利益自己,不知道利益他人。這就是沒有信根。若想有信根,一定要依華嚴經的境界去修持,假設遇到境界來考驗時,把華嚴經的經文想一想,我應該怎樣去做?我應該怎樣發菩提心?這樣一思惟,便可過關。不會被境界所轉,而能轉境界。有了定力,就能「泰山崩前而不驚,黃金當前而不動」。這種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所以要修行,才能做到「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的地步。 文殊菩薩不是對善財童子一人說:「若離信根,心劣憂悔。」乃是對你我他現在的眾生而說的。善財童子他已經有了信根,他就不會為法忘軀,到處求善知識,學菩薩行,修菩薩道。他已經具足信根,可是我們沒有具足信根。文殊菩薩間接為我們說法:你們要學習善財童子求法的精神,要依照華嚴經的道理去修行。你們要知道,若是離開信根,你們的心就會下劣,就會憂悔。只知為己不知為人,就會憂愁。憂愁什麼?「呃!那件事情我做錯了!我不應該做。為什麼?因為對我一點利益也沒有。」這種心量比微塵還要小,一點利益他人的事不肯做,總想占便宜。要知道吃虧便是占便宜。學佛法就是處處要吃虧,人家不能忍你能忍。人家不能讓你能讓。人家不能吃你能吃。人家不能穿你能穿。在表面上看來是吃虧,在因果上看來是占方便。這樣,可以增長福報,積集功德。學佛法就要把心量放大。所謂「心能包太虛,量可周沙界。」 好像萬佛聖城成立法界大學、培德中學、育良小學,目的是為利益他人,不是存心利益自己。如果只想對自己有好處這種人,就是心下劣了,就要憂悔了。換言之,就是沒有出息。 旣然這樣的自私自利,怎會有功德?怎能修行?因之,一切功德不圓滿,一切修行不具足。因為有自私自利的心,所以時時刻刻為著自己的臭皮囊作打算,又怕臭皮囊餓著,又怕臭皮囊渴著,又怕臭皮囊病著,又怕臭皮囊死了,為它而擔心,所以憂心戚戚,一天到晚為它駭怕,怕這個災難來了,又怕那個災難來了,心裡總是不安寧,總是憂悔。 有了這些問題發生之後,就會退失菩提心,不肯向前精進,而向後退轉。有了這種心理在作祟,對於修行是最大的障礙物,便不能進步,當然談不到有所成就。 自己種一點善根,便生一種執著。自我宣傳,自豪地說:「我做了多少善事,我所學的佛法,比誰都圓滿。」到處賣老修行,可是你學的再多,自私心還是那樣重,自利心還是那樣大,一點用處也沒有。 「以少功德,便以為足。」譬如,布施與人一分錢,也生執著。逢人便說:「我今天做了功德事,布施一分錢。」或者說:「我今天沒有吃飯,我布施於人,不知有多少功德呢?」或者說:「我今天向佛叩頭,一定有功德!」就生這些不必要的執著心,作了一點點的功德,認為自己了不起,簡直變成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種思想,實在幼稚可笑! 不能善巧發起大行大願,學菩薩行,修菩薩道。盡在名利上打算盤,有名有利是我的。無名無利是你的。如果有這種的思想,則不為善知識所攝護;不為諸佛之所憶念。佛不會念你,不會想你,因為你太卑劣,妬嫉他人修道,障礙他人學法。又自私又自利,簡直變成佛教的罪人。 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門,如是所行,如是境界。若周徧知,若種種知,若盡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說,若分別。若證知。若獲得。皆悉不能。 你若是不能明了知道這樣的法性,這樣的理趣,這樣的法門,這樣的所行,這樣的境界,這種眞正的道理。對這些法,或者周徧的知道。或者種種的知道。或者徹法底源,知道究竟處。或者了解一切佛法。或者趣入一切佛法。或者解說一切佛法。或者分別一切事相。或者證知一切果位。或者獲得一切智慧。以上這些事情,你都不能做得到。 是時。文殊師利宣說此法,示教利喜,令善財童子成就阿僧祇法門。具足無量大智光明。令得菩薩無邊際陀羅尼。無邊際願。無邊際三昧。無邊際神通。無邊際智。令入普賢行道場。及置善財自所住處。文殊師利還攝不現。 在這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宣說這個法,示教利喜。示是顯示法門。教是勸令修行。利是覺悟成益。喜是稱根令悅。令善財童子成就阿僧祇那樣多的法門。令他具足大智慧的光明。令他證得菩薩無邊無際的陀羅尼。令他得到無邊無際的大願。令他得到無邊無際的三昧。令他得到無邊無際的神通。令他得到無邊無際的智慧。令他進入普賢菩薩行的道場。令他住在自己所住的處所,也就是文殊菩薩的智慧。 文殊師利菩薩的法身還是攝而不現。表旣入實相,則遠離一切心境界相。故雲普賢行道場,即是法界理。自所住處,即是法界智。理智一如,信窮智境,信相便亡。故雲不現。 於是善財思惟觀察。一心願見文殊師利,及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諸善知識。悉皆親近。恭敬承事。受行其教。無有違逆。 於是善財童子看不見文殊菩薩,乃思惟觀察,一心一意想要見到文殊師利菩薩,以及三千大世界微塵數那樣多的善知識。他願意完全都能親近、恭敬、承事。受持遵行他們的教誨,沒有違逆的時候。 初文殊一人,為信心之始。次至後文殊,為智滿之終。故此總見三千等友。後之普賢,理智無二。又前諸友,一一各逢,即是純門。此中諸友,一時頓見,即是顯雜門。後普賢一人,具前諸友,即是純雜無礙。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