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初誕辰108周年,家鄉人憶樸老一生奉獻


 2015/5/25    熱度:2643    下載DOC文檔    

  趙樸初

  “家鄉人對樸老有特殊的感情,說起他都非常敬重。”

  今年是趙樸初,這位被稱為卓越佛教領袖、書法家、社會活動家與偉大愛國主義者的老人誕辰108周年,5月21日也是他去世15周年。從安徽太湖縣趕來北京參加系列紀念活動的家鄉人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回憶起有關樸老的點點滴滴。

  受家庭熏陶,趙樸初從小親近佛教;而佛教在文革期間遭到“極左”思潮嚴重沖擊。皈依佛門的趙樸初居士最為宗教界稱道的事跡,是他從1973年開始在周恩來關心下著手佛教的恢復工作。

  “那時一提佛教就是迷信,沒有人敢關心佛教工作,他付出的艱辛難以想象。”家鄉人、趙樸初研究會秘書長殷書林回憶起那段工作時如是說。

  當時,全國各地另作他用的佛教寺院數不勝數,趙樸初一家一家去做工作。如河南開封大相國寺,在上世紀80年代初還被用作農貿市場,恢復的阻力極大。趙樸初給時任國家領導人寫信,並動用各方面社會力量把相國寺恢復。

  作為佛教界領袖,趙樸初在這一時期號召佛教徒積極支持國家建設,參加植樹造林、農業生產、教育助學和慈善活動。“原來僧人只坐在寺廟裡念經。樸老推動佛教要走到人間,參與社會活動,發揮正能量。”殷書林說。

  趙樸初與三代班禅大師因緣深厚。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做佛教工作時,趙樸初已親自領受九世班禅金剛灌頂。多年後,他與十世班禅長期在佛教協會共事,並推動成立藏傳佛教佛學院。

  1989年十世班禅在青海去世,趙樸初非常悲痛,即刻從香港趕回主持追悼會,又撰文《我與班禅大師》講述他們之間的深厚法緣。

  此後,趙樸初更是全程參了十一世班禅的認定,也一路關心十一世班禅的成長。“樸老一直強調,中國三大語系佛教要相互團結。”殷書林說。

  19歲時離開家鄉,趙樸初再次回歸已是64年後的1990年。“在歡迎會上,樸老動情地說‘我是太湖的兒子,很小離開家鄉,非常想念我的家鄉’。”安徽太湖縣趙樸初研究會研究員余世磊說。

  余世磊的父親曾和樸老有過三次會面。他說,父親跟我講過,樸老每次用家鄉話和他聊天時都十分高興。樸老還用自己的稿費實踐“科教興鄉”,支持學生讀書並獎勵優秀教師。

  “不教往事惹思量,任故宅水深千尺,抑又何妨。問還余幾多光熱,報我鄉邦。”趙樸初曾在詩歌中這樣表達對家鄉的情感。

  趙樸初逝世多年來,除了家鄉安徽太湖,中國各地多次舉辦紀念活動。2014年10月,香港寶蓮禅寺還專門建立樸初堂,紀念這位令人敬重的長者。

  “樸老很注重兩岸三地佛教界的友好交往,總說大家同根同源,要抱著一顆共同的心願來促進中國佛教發展。”這兩位樸老家鄉人說。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新闻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