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謹居士:佛法修行要先修「至靜」


 2010/2/21    熱度:14218    下載DOC文檔    

這個路線是先修至靜。至靜的方法那就很多了,譬如念佛、止觀等等,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達到至靜的境界,修密宗“有”的觀想,一路靜下去,靜到極點,也可以斷除煩惱,也可以斷除見思惑的習氣,證到果位。然後,再出山,行菩薩道,度化眾生,中國很多禅宗祖師走這個路線。

例如牛頭山法融禅師就是如此。法融禅師是四祖道信的弟子,他的法系與五祖的弟子神秀和尚(六祖慧能的師兄)的法系影響唐代的文化很大。法融禅師在牛頭山住茅棚,萬緣放下,專修禅定。修到什麼程度呢?百花銜花供養,功夫定力當然很高。

這個時候,中國禅宗四祖道信禅師已經退休了,雲游四海,來到牛頭山一看,曉得山裡有個修道人。於是,想入山看看。到了山中的寺廟,就問:“師父,請問這山裡有修道的人吧?”有位和尚回答他:“我們出家人哪個不是修道的人?”四祖說:“啊?那你說哪個是修道的人?”這個和尚再不敢說話了,旁邊一位和尚說:“在後山有個和尚,一天到晚只管打坐,見到人也不起來,也不合掌,我們叫他懶融,莫非這個人就是您所說的修道人。”

四祖就進山去了,看到法融禅師坐在那兒。四祖來到,法融視若無睹不理不睬。四祖明明知道他在觀心修定,卻故意問他:“在此做什麼?”法融答:“觀心。”四祖再問他:“觀是何人?心是何物?”這下子法融答不出來了,於是趕緊起立行禮,問四祖說:“請問大德從那裡來?”四祖答說:“貧道居無定所,或東或西。”法融就問四祖:“請問你認識道信禅師嗎?”四祖說:“你怎麼問他呢?”法融說:“我久仰他的大名,想去參訪。”道信大師說:“貧道就是。”法融聞之大喜。

山中很清靜。此時道信大師卻問法融說:“這裡是否有清淨休息的地方?”四祖怪,法融也怪,他說:“有啊!後山有個小庵。”他們來到庵所,周圍都是老虎、狼、熊之類野獸的足跡。四祖看了,作出恐怖的樣子。法融對四祖道信說:“大師,您還有這個嗎?”意思說您得了道,還會怕老虎呀!四祖也不說話,過了一會兒,就在法融打坐的石頭上寫一個“佛”字,然後就坐上去了。法融看了很緊張,趕緊合掌道:“阿彌陀佛!罪過!”四祖說:“你還有這個嗎?”法融後來就在四祖門下悟道。

法融悟了道以後,下山說法辦道場,自己親自出去化緣,天天挑米來回走八十裡路,供養三百位出家人修行。你看!法融禅師在還沒有悟道以前,只管學懶法——打坐,所以叫懶融。悟了道以後,就不同了,自己下山去背負米糧,讓別人去悟去修行,這就叫作“披上袈裟事更多”,度眾生是很痛苦的事,那是完全犧牲自我,成全他人。

走這個路線的菩薩,叫作“先修奢摩他”,先修止;“中修禅那,後修三摩缽提”,斷一切煩惱斷一切煩惱以後,才敢到這個世間來,這個世間是充滿著煩惱的,自己沒有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是不敢入世的。

以我的看法,走這種入世菩薩路線的人很少,像中國的聖人孔夫子就是走這個路線。孔子傳道與曾子,曾子著大學,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就是《圓覺經》這裡所講的“至靜力”。但是,靜到什麼程度呢?功夫到什麼程度?有問題。若說完全沒有功夫也不對,的確也有功夫,也能心斷煩惱,達到聖賢境界。但是,沒有去掉煩惱的根,非最高菩薩境界,不夠圓滿。

這一類菩薩們,以入世為主,以救眾生為主,以修功德為主,建立人道世界,講究做人的道理,形成孔孟學說,影響中國幾千年。一般佛教所講修行是走出世路線,而儒家則專走入世路線,以入世度眾生為主,這一類的菩薩名為“先修奢摩他”,先修止,再“齊修三摩缽提禅那”。

講到這裡,要了解孔子的大乘道,要到哪裡去找呢?不要以為讀了《論語》就了解了孔子,沒那麼簡單。真要了解的話,要到《禮記》和《易經》的系傳去找,這裡面有孔子的形而上道。而他的入世之道,則要看懂春秋了。


出自:《圓覺經略說》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