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參老和尚:《佛說阿彌陀經》大義 一
阿難結經 在沒有講經之前跟大家說幾句話。我們有很多錯誤的思想,今天我們講彌陀經,開始時大家可能就理會到了。是的,這個彌陀經很簡單,念阿彌陀佛也很簡單,等我們講過了可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不是像你們心裡想的。念一句阿彌陀佛有幾種念法,念阿彌陀佛的時候要觀想你自己,就是我們華嚴境界把自己變成阿彌陀佛,這是一種。同時念佛的時候念到自他不二,念自性佛,這又是一種念法。念一句阿彌陀佛包括一部華嚴經,這你信嗎?但是這就要看你怎麼念了。 在明朝蕅益大師他注的注解很多、講經也很多,在他臨圓寂的時候,他就對徒弟們說“臨行贈汝無多字(子),一句彌陀作大舟”。他說我就要死了,臨行就是我已經要走了,沒有很多的話要跟你們說,也沒有很多字要囑咐你們,把一句阿彌陀佛作為大船。他的一生作靈峰宗論,蕅益大師作了很多注解,但在臨死的時候,囑咐最要緊的一句話卻是念阿彌陀佛。 因為念一句阿彌陀佛一般人把它看的很輕,你拿這一句阿彌陀佛來比,比什麼呢?比你坐禅,禅堂;禅堂是選佛場,頓超直入,立證菩提。禅門一炷香,坐一炷香的時候開悟了,大徹大悟了;大徹大悟,他要在娑婆世界裡照樣輪轉。大家知道輪轉的意思嗎?就是失掉現生的身還照樣輪轉,比如說那些個禅宗祖師一代一代的,那就很多了。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就生到極樂世界,念成了的一生成佛不再輪轉了,天天有善知識,蓮池海會那些都是善知識;也有阿羅漢,彌陀經上也有阿羅漢,那些阿羅漢都是發大乘的阿羅漢,不是沒發大心的,已經發了菩提心了。因為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沒有人請佛自說的,佛跟捨利弗說。我們上回講金剛經,像須菩提這些都在轉小向大,把這個阿羅漢轉成為菩薩,讓他們發大心。釋迦牟尼佛是對著捨利弗說的,無問而自說的。 大家一般的看起來,念阿彌陀佛很容易。其實念阿彌陀佛是很不容易的,你在生就得念到一心不亂,不到一心不亂你能修的去得了嗎?同時這個就是華嚴境界,你怎麼樣來理會呢?極樂世界離這裡十萬億佛土。大家想想看,一個佛是三千大千世界,你要經過十萬億的三千大千世界,你才能生得了。如果沒有阿彌陀佛來接引你的力量,你能去得了嗎?就連這一個釋迦牟尼佛的三千大千世界你還沖不破,你會能達到極樂世界嗎? 所以大家在聽的時候,不要把它認為是很容易的。但是它有一個好處,不經過什麼復雜的語言,也不經過什麼文字,不論你學過佛法或者沒學過佛法,聽到了,你能一心一意的念,念到一心不亂就行了。為什麼一個老太太什麼文化都沒有,七、八十歲了,別人一教她,她就一心一意的,她也不懂得別的,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念佛,生極樂世界。那些知識分子他懂得的知識很多很多,但他的心裡非常的亂,所以他往生不了,因為他不能一心。因此大家在聽彌陀經的時候,都要發願生極樂世界,等你到極樂世界後就一生不退,生去了直至成佛,不會再生生世世的輪回了,你在這個娑婆世界可就不容易了。因此要發大願,要發菩提心,往生極樂世界去。 因為生極樂世界的不止只有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還有特別是般若部的勸生極樂世界的。我們在華嚴經先講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求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的行願最後導歸極樂,那個生不同了,是上品上生。如果你能念佛時加十大願王,不要念十大願王的經文,因為原文較長,你就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開始,只念這麼十大願,跟阿彌陀佛結合起來,你生極樂世界一定是上品上生,普賢菩薩會專接你到極樂世界去的。 密宗,最密的金剛薩埵無上咒,那個就是把你自己身口意變成阿彌陀佛身口意,念那個咒的時候就不同了,你跟阿彌陀佛已經結合起來,你去念吧!修密宗最上的就是金剛薩埵。淨土部的金剛薩埵念一個咒就行,但是那個咒念的時候可不是光念咱們所念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包括法、報、化。法身、報身、化身,念那一個咒就具足了法、報、化三身,就是把我們自己的身口意變成了阿彌陀佛的法身、報身、化身。現在咱們說極樂世界的這個是佛的化身。所以在生淨土是這樣講的,唯佛一人居淨土,那是指著佛的法身,住著佛的常寂光淨土。我們一般生的都是化土,蓮池海會這裡頭菩薩、羅漢,乃至我們新生去的凡夫都具足了。但是那個凡夫就不同了,能夠生到極樂世界的,當時生時是凡夫,很快就成菩薩了。當你懂得這個含義了,然後再學。 蓮花生大師心咒,“嗡啊吽,班雜,咕噜,班瑪,悉地吽”,就這三句話,“班雜,咕噜,班瑪”就是法、報、化三身,要是細講那就很多了,金剛不壞身,又是現無量的身,就是法、報、化。咕噜就是身,班雜是智慧,班瑪是佛的法身,悉地吽是成就。就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就這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具足了法、報、化三身,也具足了一部華嚴經,也具足了一部法華經,西藏的無上密,都在這一個咒裡頭。“嗡啊吽班雜咕噜班瑪悉地吽、嗡啊吽班雜咕噜班瑪悉地吽”,那你就具足了阿彌陀佛法、報、化三身,就光念這一個咒,這叫密。要開闊起來講,那就能講好多部經。密宗的金剛薩埵有兩部,有個智慧部的,有個淨土部的,我們念的這個咒是淨土部的。 所以要學之前,知道阿彌陀經是非常的深,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因此大家要發願生起信心來聽彌陀經。彌陀經不像法華經、華嚴經講那麼長時間,多則講一個星期,一般的三四座就講完了。我們講得慢一點,因此大家在聽的時候,我說這個從淺到深。淺的,一般的沒有文化,你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有時念六個字的“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念四個字的“阿彌陀佛”。但是念都會念,什麼人都會念,念到一心不亂能做到的人卻是很少很少了。因此咱們講彌陀經之前,囑咐大家要發信心,信佛說的這個特殊法門,沒有哪個弟子請,就是無問而自說。你只要信心具足了,你聽完了彌陀經產生信心了,當你心裡煩惱時;我們一般都是求消災難的,所以我有時候勸道友們念地藏菩薩消災難;但是你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就不能消災難嗎?給大家評論一下,選哪部經,講哪部經,跟大家說哪部經,含義是一樣的。因此佛在說哪一部經時都是無上的,不起分別心的。 現在發願,信,願;信了,極樂世界真實不虛的,相信自己能生得到。我們學過華嚴經、學過法華經,因為極樂世界就在你心裡,是你心變的,心生萬法,也得懂得華嚴義了,拿這個意思來念阿彌陀佛,那跟一般的念阿彌陀佛情況不一樣了。以學習法華經的那個智慧來念阿彌陀佛,那又不同了,那是果位的佛,你也就進入果位了。所以看你以什麼心。現在我們都是凡夫心,消業障,生極樂世界,把現生所有的生極樂世界的障礙都把它消掉,這你才能去。這等於念阿彌陀佛的時候,跟你修不淨觀、白骨微塵觀一樣,等你一步一步走來的,說九次第定,那就等於一步一步走到太原,你坐汽車就快了。我們五台山還沒有飛到太原的飛機,將來可能發展到小型飛機,我們坐上飛機十幾分鐘就到太原了。你念阿彌陀佛等於我說的坐飛機,十萬億佛土一念間就到,這邊死了,那邊就生了,蓮華中生了。因為極樂世界還在你心中,都是你一心,這是圓滿的。要有這種願,行要念阿彌陀佛,沒有其他的,就是非常的簡單。經文告訴我們念到七天的時候,一心不亂。要是你的定力好,三天你就一心不亂了,那你就三天走,一念間你就到了,這就靠信仰力,信、願、行。我們開始講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 咱們先講“佛”,在印度話叫佛陀耶,這句話具足了說“佛陀耶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咱們先講佛,佛就是覺悟的覺。但我們現在是不覺的,大乘起信論講從不覺到始覺。因為現在我們都迷了,是不覺了;不覺,開始信佛,這叫始覺。從不覺到始覺,咱們現在都是在始覺當中。但是始覺一分一分的覺、一分一分的成,叫分證覺,一分一分的覺悟。始覺到分證覺,分證就是漸次的一部分一部分的。始覺智,開始學佛覺悟了、有智慧了;完了再分證覺,一分一分的證入;由分證才能達到究竟,最後才能究竟成佛,這就是覺的意思。凡夫不覺。二乘人阿羅漢,也就是聲聞、緣覺。他已經覺悟了,他這個覺悟不是大心的,光能自己明白覺悟,不去覺他人,叫自覺,就是光顧自己,不管眾生。菩薩就不同了,自覺還覺悟一切眾生,自覺覺他,這叫菩薩;但是他因為不究竟,一位一位的達到。佛達到自覺覺他,三覺圓滿,度眾生也圓滿,自己覺悟也圓滿,行菩薩道圓滿,這叫十法界之中的聖人,超過一切人。我們這是剛學佛法,還在凡夫地,只能入佛門,凡是受了三皈的都算入佛門了,這只是凡夫。 像在我們中國,特別儒教,或者印度的,也講先知先覺,那個覺跟我們佛教講的不同。像我們中國講孔聖人,把孔子叫成聖人,在佛教是不承認的;佛教不承認,那他還是凡夫,凡夫不能稱聖。像孔夫子、關聖帝君,那皇帝封的;皇帝封的不算真正的是。有管帝釋天叫聖人的,乃至諸天都叫聖人的,這是沒學過佛法的。學佛法的人,唯佛才能稱聖人。菩薩不能稱聖人,二乘人更不能稱聖人,而出世證得阿羅漢果的、辟支佛的那些菩薩,不得稱聖人。聖人是專指著佛說的,要福慧兩足尊,福德圓滿了,智慧圓滿了。像我們此土說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地藏,我們大家都稱這些人是聖人,有些是他已經成佛了再示現菩薩,這就跟一般菩薩不同了。現在我們一般所認識的、所說的、所見到的形相只是化佛,釋迦牟尼佛是毗盧遮那的化身,叫化佛,他作這個娑婆世界的主人。娑婆的含義就叫堪忍,所以生到這個世界來你就要忍耐,什麼都能忍,這就是堪忍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娑婆世界)苦難太多,跟極樂世界完全不一樣。 極樂世界是化的,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化的,娑婆世界這個化土是釋迦牟尼佛的願力,他專度這些苦難眾生。所以娑婆世界眾生難調難伏,釋迦牟尼佛就發願對這些眾生來度他們,所以堪忍,就是忍受一切。第一個眾生不信,不但不信還謗毀,那就要忍受,要慢慢的轉化他們。眾生無知、愚癡,那佛在五濁惡世教化眾生時就得忍受眾生的苦難。所以每個菩薩、大菩薩都發願,所發的願不同。就像我們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發願到地獄去,娑婆世界本來就夠苦的了,而地獄又是苦中之苦。為什麼苦呢?因為人們不想出離,不但不出離,還愈發造業。因此全名的說毗盧遮那的報身是盧捨那,報身的化身是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有大釋迦牟尼、小釋迦牟尼。佛還有大小嗎?化身就小,報身就大。咱們讀菩薩戒品,盧捨那佛給千釋迦說梵網戒。因為盧捨那佛坐的那個蓮華是一千葉,一葉一釋迦,一個葉就是一個釋迦牟尼佛的國土,說的梵網戒。盧捨那佛給釋迦牟尼佛說,那叫大釋迦牟尼。一個釋迦牟尼佛化身千百億釋迦牟尼佛,報身佛的一個,一葉蓮華和千百億釋迦。盧捨那佛跟化身說,也就是給大化說,大化又給小化說,小化就遍世間,到人間跟一切眾生說。(夢參長老)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