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忏悔業障是重要的修行


 2015/6/8    熱度:4489    下載DOC文檔    


  佛教的因果報應強調因緣。因是事物發展的內在因素,緣是事物發展的外在條件。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把稻種放在倉庫裡,種子能開花、抽穗、結果嗎?不能。這些種子,必須有適合它生存的條件,它才有生命。如果離開了陽光、土壤、水分、氣溫、肥料、人工管理等這些條件,它就不能開花、結果。因果報應也是一樣,做了好事,做了壞事,沒有得到報應,這是因為外在條件、內在因緣還沒成熟;條件成熟了,遲早是要報應的。報應在佛教裡有幾種情況:有現報,現在就受報;有生報,來生才能報應,我們看不見;後報,可能要幾十、幾百、幾千甚至幾萬生才能受報;還有不定報,受報沒有一定的時間。

  業,又有定業和不定業。定業,是必然要受報的;不定業,是說這種報應沒有一定,可能受報,也可能不受。我們怎樣去區分定業和不定業呢?所謂定業,是我們故意存心造下的業。例如某人,蓄意謀殺一個人,這種業就是定業;相反,一個人無意間踩死一只螞蟻或蟲子,雖然傷害了一條性命,但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要殺死它們,這種業就叫不定業。這種情況以後可能會受報,也可能不會遭受果報。

  另外,定不定業,也從忏不忏悔說明。你做了某件對不起人家的事,傷害了他人,要是你不感到慚愧、內疚、自責,一點悔改的心都沒有,那你做的壞事,就會貯藏在自己的生命(阿賴耶識)裡,等到業力的因緣成熟以後,將來一定會受到果報。就像你傷害了別人,對人家不表示一點歉意,對方一定懷恨在心,將來有機會肯定要報復你。反過來說,如果你傷害了別人,感到非常後悔,主動去向人家賠禮道歉,求得別人的諒解,對方氣消了,他就不會恨你,報復你。這樣的話,你的業力也就消除了。所以,我們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以後,要發自內心地譴責自己,誠心忏悔自己的罪業。不然,你的罪業就消除不了。所以,忏悔業障是重要的修行。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