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40集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五十頁: ◎【三、原己釋經】 序【仍以心懷兼利,道貴弘通,慨古疏尠見其全,惟數解僅行於世,辭雖切而太簡,理微露而不彰,不極論其宏功。俦發起乎真信,頓忘膚見,既竭心思,總收部類五經,直據文殊一行,而復會歸玄旨,則分入雜華,貫穿諸門,則博綜群典,無一不消歸自己,有願皆回向菩提,展此精誠,乞求加被。】 這一段意思非常的重要,可以說大師很簡單扼要把《彌陀經》在釋迦如來一代時教當中這地位給我們確定了,所以這段文字非常的難得。在這個以前,我們前一段看到大師非常的謙虛,決不敢以利智頓根自居。『釋經』是做注解解釋這個經。既然是一個很平庸之人,怎麼能夠寫得出這樣的注解?所以現在把自己注解這個經的用意說出來,雖然很平庸、很愚,可是自利利他的心並不減於菩薩、並不比菩薩差。雖然智慧根性比不上大菩薩們,可是我自利利他的心並不輸給這些諸大菩薩。一開端就說『仍以心懷兼利』,蓮池大師自己說明,我的心仍然還是為了自利利他。自己得到殊勝的利益,一定要想到利益別人,這是行菩薩道。『道貴弘通』,「道」就是指念佛法門。 演【心是大師普心。】 「普心」,普遍利益大眾的心,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要學的。有很多同修常講:我們的業障很重,天天在求消業障,業障能消得了嗎?相當不容易!業障的根源是什麼?你把這個找到,然後從這個地方把它消除,業障就從根本拔掉了,不要從枝枝葉葉上來消,那太苦、太難了,消不盡的!業障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一個人自私自利,什麼樣的業障都有;能夠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起心動念利益一切眾生,你的業障就從根拔掉了,沒有業障了。怎麼說沒有業障呢?沒有我了!沒有我,哪有業障?還有什麼障礙呢?這叫從根拔除。什麼事情先想到自己有沒有利益?你這業障怎麼也消不掉,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是枉然!天天拜梁皇忏,頭都磕破了,業障還是消不了。果然能把這個心擴大,起心動念都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著想,根本不想到自己,你也不要念佛、也不要拜佛,業障全沒有了。這是實實在在的話,要改過自新。過失根源就是自私,什麼都想到我,這是病根。 所以佛法自始至終就是破我執。為什麼在修學過程當中教你發願回向?回向就是把你所修所學的一切功德、福德都送給別人,自己不要了,都是為別人修的,不是為自己修的。換句話說,把自己給忘掉,這是大乘破我執絕妙的方法,就是把這個我擴大,大而化之,這小我就沒有了。什麼是我?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為一切眾生著想,就是為我著想;為我著想,就要為一切眾生著想,這是消業障。大師的殊勝之處,他的心普被,決不是自私自利。 演【道是佛法大道。】 『大道』是指念佛求生淨土之道。這個要弘揚、要流通,通就是流通,通達十方,要普遍宣揚。寫成書,不但能通達十方,而且能流傳三世,能夠一代一代的傳下來。大師距離我們現在五百多年,這個經本還流傳在世間,這是說明他為什麼要寫這個注解,寫這個注解道理就在此地,這是他的本意。 有沒有必要寫注解?下面說了,確實有必要。為什麼?『慨古疏尠見其全』,慨是感慨,《彌陀經》自古以來也有不少人作注解,但是古時候印刷術還沒發明,書本都是手抄本,數量有限,很容易遺失,雖然注的人很多,流傳下來的太少了。我們今天看看《大藏經》,《彌陀經》注解不多,沒有幾種,能流傳下來的不多。而且這些古注注得很簡單,我們雖然看了,還是沒有辦法把這部經裡面所含藏的義理能夠發掘出來。 演【尟見其全者,古來非無妙疏。】 「尠」是少,很不容易看到它完全的。「妙疏」就是好注子,自古以來的確是有好注子。 演【但於斷簡殘編,略見一二,尟見全文也。】 流傳下來的很多,但是殘缺不全,散失了。 演【數解僅行者,惟海東疏、越溪解、大佑略解而已。】 這是舉出三種,還有幾種,但是不多就是了。《大藏經》裡面只有幾種,這幾種正如大師所說的,『辭雖切而太簡』,注得都相當簡單,但是切要。對於通達教義,老修行的人來說是有利益,對於初學,要叫他相信這個法門,不容易接受,為什麼?講得沒透徹,只是提綱挈領說一遍,沒細說,沒有深入的討論,初學不容易得到利益。 『理微露而不彰』,「彰」就是明顯,經裡面所講的道理略略透露了一點,不太明顯。這是講古人的注子,因此就有重新寫注解的必要。這是把他自己寫這部《疏鈔》的理由說出來,如果古人已經寫得很好,我們現在就不要再費事,用不著多此一舉。實在說,古人沒做,所以他老人家非做不可。下面就是說明這個道理。『不極論其宏功,俦發起乎真信』。「功」是講這部經的功用,就是它的作用、它的好處,「宏」是大。這部經的用處是什麼?是教我們一生往生,一生成佛,這個功用太大太大了。要不能把這個功用發揮到極處,學佛的人怎麼能夠在這個經、這個法門生起真正的信心?他老人家這句話真做到了,他這部《疏鈔》是真正做到。 將這部《彌陀經》這個大用完全為我們發明出來,使我們讀了之後不能不信,不能不發願,不能不求生淨土。所以他這部《疏鈔》在這五百年當中真正是度了無數的念佛人,把他們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在淨土歷代祖師當中,對於淨土宗的貢獻,我們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祖師超過蓮池大師,這是真的。因為其他的祖師能夠利益一代、影響一代,沒有大師影響這麼深遠。大師這部《疏鈔》留下來,當時他度了不少眾生。他這部《疏鈔》,世世代代不曉得度了多少人!這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 『頓忘膚見』,頓時忘掉自己是淺陋知見、愚癡下根。本來不敢寫的,現在因為前面這個理由不得不寫,不得不作這個注解。『既竭心思』,「竭」是盡力,盡心盡力來為《彌陀經》做一個詳細的注解。這是說明他作這個注的因緣、理由。 下面這幾句話很重要,也能夠看得出大師確實是宗教皆通。宗是禅宗,教是教下,世出世間法,他沒有不通達的,絕對不是一個平常人。這部注解的內容,做到了蕅益大師所講的「博大精深」。『總收部類五經』: 演【總收部類者。】 與這本經是同類的,性質完全相同,這叫「部類」。 演【此經與大彌陀經為同部。】 《大彌陀經》就是《無量壽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無量壽經》說得比較多、比較詳細,這個說得簡單,一個是略說,一個是廣說,性質完全相同。 演【與十六觀、鼓音王、後出彌陀偈經為同類。】 《十六觀經》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土宗三經一論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往生論》。《鼓音王經》裡面講的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所以與這個也是同類。《後出彌陀偈經》,它的體裁是偈頌,也是說的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兩部經不常流通,但是在《大藏經》裡面有。所以,這一共是有五部。下面解釋部類: 演【部者部書,其文雖不同,而同一行門,是一部書也。】 它是屬於同一部的。 演【類者流類,為行雖不同,而同歸淨土,是一流類也。】 這講行門的修行方法不同,但是目的是一個,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求生西方淨土。這個意思是說,他老人家寫這個注解,是把淨土同部同類一共五種經典的經義都收在注解裡面,這是他作這個注解最主要的參考書。換句話說,他這個注解不是隨便說的,句句話都有根源,都有經典作依據,這個注子我們才能相信。注解就等於是佛經,因為他是節錄一切經論來解釋這個經文的。 『直據文殊一行』,「直」是直接,「據」是依據。有人講淨土法門不重視般若,就是不重視智慧,要是讀到這一句,這個疑難就打破了。文殊菩薩是智慧第一,蓮池大師《疏鈔》是直接依據文殊菩薩的一行三昧,它怎麼不講智慧?不但講智慧,它講最高的智慧。這句話相當重要,前面是依經,底下這個行的確是最高智慧之行。 演【一行者,文殊般若會。】 這是說明它的出處。 演【雲何名一行三昧。】 什麼叫做一行三昧?「一行」,就是一行無二行;「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所以正受就是禅定,禅定才是真的正常享受,也就是我們本經所講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一行三昧,名字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境界是一樣的。 演【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法界一相』,佛在《金剛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一合相」。《金剛經》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法界的確是一相,一性、一相。可是我們眾生迷失,不曉得法界是一真,我們今天看這個法界是森羅萬象,我們講十法界,十法界實在講就是無量無邊的法界。《華嚴經》講的「十」,十不是數目字,不是從一到十,不是這個說法,「十」是代表無量無邊,它是表法的意思。實在講,外面的境界,就是法界,無所謂一多。換句話說,不能說一,也不能說多,為什麼?它根本沒有一,哪來的多!根本沒有多,就不能說一。一、多是相對的,沒有這一邊,當然就沒有那一邊,所以說不上。一多是從哪裡說的?是從我們心裡面分別的。我們心在這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時候法界就是一,就叫做一。 實在講,這個「一」也不可得!是不得已叫一個「一」,用這個符號做代表,代表這個境界。其實說一,就錯了!一不能說,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真實法說不出的,沒有辦法說的,說了就錯了;真實法不能想的,一想也錯了。這一說一想就落到第二義,一定落到相對上。離開相對,叫不可思議,沒有法子思惟,也沒有法子說明,議就是說明、討論,是不可思議的。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用個一做代表。一起心動念,法界就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用「十」來代表,因為數目字從一到十,十是最大的數字,由十再到百,由百再到千,所以它代表無量無邊。起心動念以後,從第二義才講一多;第一義裡頭,一多都沒有。 法界原本是一相,當我們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的時候,法界是一相。在這種境界裡面,我們所感受的就叫一行。一行是什麼?萬法平等,清淨一如。一切法不平等,是從你分別心上起的;你沒有分別心,法平等的。菩薩行裡面,有一種修行方法叫嬰兒行。嬰兒是剛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孩,菩薩要跟他學,學什麼?學不分別。他不分別,他是一味,他是一行。你看嬰兒,你給奶,他吃得很高興;他拉的大便,他拿在嘴裡吃得也很高興,沒有兩個味道,為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分別,是一不是二。一起了分別心,這個是好,那個是壞;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一行就失掉,三昧也沒有了。 三昧是平等的正受,是正常享受,失掉以後,三昧就變質,變成苦樂憂喜捨五種受用。本來是一,變成五,五裡面就有善惡、是非,就有苦樂憂喜捨,換句話說,無量無邊的煩惱就從這裡生起來了。本來沒有煩惱,煩惱是從妄心裡面生的,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生的,這是講我們生死煩惱的根源,這些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的。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你要找煩惱、生死都找不到,覓煩惱生死了不可得!到這個時候,你的享受那就是一行三昧了。 諸佛菩薩的境界,都叫做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我們自己本有的境界,沒什麼特別,我們個個都有,可是現在我們把它失掉了,眼前沒這種享受了,眼前我們的享受是苦樂憂喜捨,我們是這種享受,這都是我們的分別執著。順自己的意思,這裡頭有樂受;不合自己意思,就有苦受。有苦樂憂喜捨的受,這個受都是不正常的,這個受是虛妄而不是真實的。學佛無非是擺脫這個虛妄,捨離虛妄,恢復我們真實的,恢復我們本有的,這叫學佛。 演【修是三昧者。】 「修」就是我們要恢復,把我們的錯誤、把我們的虛偽修正過來,恢復我們的一行三昧。應該怎麼修法?第一: 演【不取相貌。】 就是叫你不要著相,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個說法通一切經,通一切法門,這句話是總說,千經萬論、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理。原理原則是一個,方法手段有無量無邊,那叫法門。無量無邊的方法手段都是達到這個目標,就是不著相、不動心,所以它是總說。總綱領說出之後,方法手段太多,我們用哪一個?大師給我們指出一個,這個指出,不是蓮池大師給我們指出來的,是文殊菩薩教的,他老人家采取。「直據文殊一行」,直接依據文殊菩薩的一行三昧,依據這個開示,換句話說,他老人家所傳的這個念佛法門,是根據文殊菩薩所說的,不是他自己發明的。文殊菩薩怎麼教我們呢? 演【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所,端身正向,於一佛念念相續,即一念中能見過去未來諸佛等。】 「等」字是他老人家加的,因為經文後頭還有,他只節錄這一段,這一段是文殊般若會上文殊菩薩所講的。這是指導我們從一尊佛入門。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善財是文殊菩薩的學生,文殊菩薩教他什麼法門?就是教他念佛法門。念哪一尊佛?念阿彌陀佛。怎麼曉得?因為後面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同時又看到文殊菩薩自己發願求生淨土。文殊菩薩本人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他教善財童子當然是念阿彌陀佛,沒話說的!這是我們在華嚴會上第一次見到文殊菩薩教人,傳授這個法門。在般若會上,他老人家又是這樣強調。 唐朝法照禅師是淨土宗第四代祖師,他是親身見到文殊菩薩,向文殊菩薩請教,末法時期應該修什麼法門?文殊菩薩傳給他念佛法門。五會念佛那個聲調,就是文殊菩薩教給法照,法照傳給我們後世的。蓮池大師是明朝人,他老人家也直接依據文殊菩薩這個教誡,所以我們修念佛法門就是修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一切菩薩所修的。我們在《六祖壇經》裡面看到,六祖大師教誡學人也是一行三昧,他是用參禅的方法,我們修一行三昧是用念佛的方法。從這個地方你也就明了,八萬四千法門統統修的一行三昧;如果不是一行三昧,那就不是佛法。 有許多同修來問我,現在妖魔鬼怪太多了,佛與魔怎樣辨別?從這個總綱領很容易看得出來,佛決定修一行三昧,魔不修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一心無二心;你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這不是一心。一心決定是清淨、平等、慈悲的,這三樁事情是連起來的,是一而三、三而一。我對某些人很慈悲,對另一些人不慈悲,換句話說,這個慈悲不平等。譬如有些宗教,神愛人,愛信他的;不信他,他就不愛他了,這是不平等!佛法不是這樣的,佛法對人的慈悲決定平等。你相信他、尊敬他,他慈悲愛護你;你毀謗他、侮辱他、破壞他,他對你還是慈悲平等,絕對沒有二心,這是佛法。心絕對是清淨平等慈悲,但是表現在事上是不平等的,為什麼?因為眾生自己的業力不相同。佛心決定是清淨平等慈悲,就跟父母對子女一樣。父母對每一個子女都同樣愛護,可是在表現上有不一樣,為什麼?子女每個人性情不相同,所以表現在外面的照顧不一樣,可是心地決定是相同,決定是一樣的。 文殊菩薩教我們要「系心一佛」,系是系念,心裡面常常掛念著,念什麼?念一尊佛,系念在一尊佛上。我不系念行不行?不行。你要不系念一尊佛,你會胡思亂想,你系念的東西太多了。我什麼都不系念了,你系念無明,系念一個「我什麼都不念」,還是有個念頭!換句話說,什麼念頭都沒有,凡夫做不到。修無想定的人,「我什麼都不想了」,其實他還想,他想一個「什麼都不想」,還是有想,沒有法子,做不到!正因為你做不到,所以教你把所有的念頭統統離開,想一個,就是以一念來對治萬念。念佛法門是用這個方法,用這個方法達到一行三昧,所以這個法門妙,太妙了。「系心一佛」就是《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講的「憶佛」,心裡面念佛、憶佛,「專稱名字」,這叫念佛。大勢至菩薩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見佛就成佛了。所以,這兩句就是憶佛念佛。 「隨佛方所,端身正向」,這就是要相應。本經教我們念的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西方,所以我們常常想著西方,想佛也想著西方,處處都與西方相應。我們坐,面對著西方;我們供佛,佛像供在西方,每天向西方禮拜,與他相應,這是隨佛方所。端身正向,端是端正,不可以隨隨便便、馬馬虎虎。就好像我們見貴賓、見客人一樣,要整肅儀容,不能夠失禮。我們對貴賓都不敢失禮,對佛菩薩怎麼可以失禮呢?所以一定要端正儀容,每天念佛拜佛。 「於一佛念念相續」,這是講念佛的方法。憶佛念佛不能中斷,這就叫功夫,功夫是講不中斷。有些同修曉得念佛的好處,也很想念佛,但是念不下去,念幾聲就忘掉了,來問我:這怎麼辦?諸位要曉得,這就是業障,是你本身有障礙。有業障怎麼辦?最好的辦法,你來參加念佛會,念佛會是依眾靠眾,大家在一起念,就把你的佛號提起來,用這個方法來提醒自己。現在還有一個方法,用隨身聽放念佛的錄音帶,把耳機塞在耳朵上,那你就不容易忘掉了。這是個好方法,二六時中佛號不間斷。 自己能夠時時刻刻提得起佛號,而且念得很歡喜,念得法喜充滿,身心輕安自在,這是業障輕,功夫得力。真正念佛人念個三、五年一定會到這個境界,煩惱漸漸少了。煩惱少,就是分別執著這個念頭比從前少,比從前減輕了。心開意解,自自然然能得到輕安,能得到自在,這是念佛的好境界。所以,一定要把握著「念念相續」。 底下這一句,這是講果證,這是功夫,有了功夫,你就有收獲。收獲,佛法講有所證,你所得到的,得到是什麼?「能見過去未來諸佛」,過去、未來都能夠見,現在佛更不必說了,所以說三世佛你都能見得到。真的跟《楞嚴》上所講的一樣,「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文殊一行三昧」,這是蓮池大師注解這部《彌陀疏鈔》,在行門上他所依據的。前面一段是講他在教理上依據的。他依據與淨土同部同類的五部經,這是理論的依據;方法的依據,是依據文殊菩薩的一行三昧。我們對這個注解才能起信心,不是他隨便說的,他確確實實是有根據的。不僅如此,下面還有會通。 『而復會歸玄旨,則分入雜華,貫穿諸門』。這個了不起!這個一看,那真是博大精深,沒話說了。玄旨,玄是指《華嚴經》的十玄門。 演【會歸玄旨者,以淨土一門,會歸華嚴十玄妙旨,如後分圓中所明。】 這個真正是了不起!底下《疏鈔》裡頭還會細說,到本經的玄義有更詳細的說明。這部小本《彌陀經》跟《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一不是二。雖然《華嚴》與它,一般講是不同類也不同部,可是由蓮池大師這段文來看,似乎是同部也是同類。理上講是同部,教上講不同;行門裡面講不同類,但是歸宿上來講同類,因為它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用的方法是修十大願王,《彌陀經》是念阿彌陀佛,方法不一樣,目的地是一樣的,都是求生西方淨土,《華嚴經》末後導歸極樂蓮邦。所以,這兩部經是一不是二,因此蓮池大師這個注解引用《華嚴經》的地方特別多。會歸玄旨,《華嚴》最重要的是講十玄門,十玄妙旨。 「分入雜華」,雜華就是《華嚴經》;分入,「分」是部分,「入」是融合。《華嚴經》的本名是《大方廣佛雜華莊嚴經》,所以雜華就是《華嚴經》。《彌陀經》一部分與《華嚴經》是相通的,「入」就是相通的意思。「貫穿諸門」,諸門就是講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與念佛法門都有關聯,換句話說,念佛法門是一切法門裡面的總綱領,是一切法門裡面的主流。 演【貫穿諸門者,以念佛一門,貫穿一代時教諸行法門,如後釋一心不亂處所明。】 念佛的方法,貫穿了佛所說的所有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後面會詳細的說,在解釋經文「一心不亂」這個地方。「一心不亂」這四個字,蓮池大師用多少篇幅解釋?用半卷文字,全經八分之一篇幅,解釋一心不亂,講得真詳細。所以到那個時候,會給你講得詳詳細細、明明白白,你才曉得這個法門不可思議。今天有很多人不相信淨土,輕視淨土,無量無邊的罪過,他沒有讀過蓮池大師的《疏鈔》;真正讀了《疏鈔》,他會改變觀念的。依照這《疏鈔》來修行,一生當中沒有不成就的。 『則博綜群典』,「博」是廣博,「綜」是綜合,「群典」就是一切經。一切經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大藏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這一切經,博綜群典。『無一不消歸自己』,本經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句句佛號也是消歸自性。不消歸自性,怎麼能得受用?這個念佛,這是講到道地功夫了。換句話說,會念的消歸自性;不會念的,執著在名相上。執著在名相上,不能消歸自性,那就是古人所說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這就是會念與不會念。 我們要問,怎樣叫做消歸自性?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們,這句佛號的意思完全翻成中國話是「皈依無量覺」,咱們要問問那個覺是不是自性?覺就是自性。聲聲提醒你自己,要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自性覺,覺而不迷,那麼這個佛號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才說,念一句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覺了,罪業就消掉,就滅掉;你要是迷,罪業就現前,消不掉。念念覺而不迷,這是皈依無量覺。 這個地方要辨別的,什麼叫覺?怎樣叫迷?換句話說,覺的樣子是什麼,迷的樣子是什麼,我們首先要把這個搞清楚。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眼見色、耳聞聲、舌嘗味、鼻嗅香、身體接觸、心裡面在起念頭,這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接觸境界的時候,你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是迷,這是迷的相。一起心動念的時候,你不要管它,善念也好、惡念也好、染念也好、淨念也好,一概不理會,馬上把它轉變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覺,阿彌陀佛是覺念,除了阿彌陀佛以外,都是迷念,都不是覺念,要轉得快!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把這個念頭立刻轉成阿彌陀佛。叫阿彌陀佛這一念念念相續,不要叫它中斷,不要叫其他的妄念起來。 也許諸位聽了這個話,說:這個我們現在辦不到!如果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我什麼事情也不要想了,什麼事情也不要辦了,這怎麼辦?這是你現在初學,你沒有功夫;你要是真有功夫,你想事、辦事,你這個佛號還是不斷。現在做不到怎麼辦?當你想事情、辦事情的時候,佛號就停下來,去想事情、去辦事,事情辦好、想好了,那個事情放下,佛號提起來,現在只能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用熟了,用上幾年,心真正清淨了,你一面辦事、一面考慮問題,佛號還是不間斷。所以,這是功夫的問題。換句話說,你要考慮問題,那就是業障現前,必須把佛號暫時放下。不要著急,慢慢的來,按部就班來。所以一定要懂得「消歸自己」,這個佛號念得才有用處。這些事與理,在《疏鈔》裡面都有很大的篇幅詳細的來討論。 『有願皆回向菩提』,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覺。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菩提是覺,有願都要覺,不能迷。「有願皆回向菩提」,有願都要回向覺道,不能迷惑顛倒。人,不管什麼人,中國人、外國人、古人、今人、賢人、愚人,他都有願,哪個人沒有願?願太多太多了。今天我想吃個什麼,這是願,你要沒有願,你就不想了。今天我們想到哪裡去玩一玩也是願,願太多太多了。從早到晚,你的願望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不曉得有多少!學佛的人記住一個原則,有願,這個願要覺、不迷。不管你什麼願,只要覺而不迷,願願都是善願、都是好願;要是迷了,你到佛堂來聽經這個願都不是好願,為什麼?你迷而不覺。要緊的是覺而不迷,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覺;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迷。 清涼在《華嚴經》經題裡面,跟我們說的幾句話非常有道理,他講學佛的人、聽經的人,不懂得這個原理原則,經聽多了、看多了,得什麼效果?「增長邪見」,這就是沒有消歸自性。不會消歸自性的,聽這個人這種說法,那個人那種說法,有的相同,有的相沖突,為什麼會聽到這些?因為你分別執著,胡思亂想。你要是不聽,「增長無明」,這個事情麻煩了。不聽經,增長無明,修行就是盲修瞎練,經聽多了又胡思亂想,這個事情真難! 古德教初學,老師教學生也是如此,只准聽一個人的,不能聽第二個人的,為什麼?就是因為你不會聽,聽多了就胡思亂想。我這個師父跟我這麼說的,他又是那麼說的,那個人又是那麼說的,到底誰對?自己分別執著愈來愈深,愈迷愈深。所以,只准聽一個人的。聽一個人的,分別執著也是有,但是減輕了不少。所以現在人修行困難,為什麼?沒有老師了,沒有師承。現在是民主自由,講經地方太多了,到處去聽,天天增長邪見,這個損失太大了。 如果真正遇到一個好老師教你,「你只可以聽我的,不能聽別人的」,你一定會反感:某某人不要聽他的,這個人太專制、太霸道,他不講理!所以現在真正的善知識,也一句話都不說了,你們自己愛怎麼辦就怎麼辦,反正成就不成就是你,與我不相干。真正能懂得消歸自性,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他聽經只有悟處,他不會胡思亂想,不會打妄想、不會分別執著。他常常聽經、常常聽經,豁然開悟了。為什麼會開悟?因為他在聽經的時候沒有分別執著,就是句句話都流到自性裡去,自性沒有分別、自性不執著。這樣聽經有什麼好處?就是以正法薰無明,薰久了會豁然大悟,道理在此地。 不會聽的,聽佛法,他不薰無明,他在那裡助長知見,聽得愈多,增長佛學常識,沒有力量破無明,所以聽一輩子經不能開悟。講到佛法,頭頭是道,你都懂得,因為你聽得多、看得多,你樣樣都曉得,你的煩惱不能斷,你的無明不能破,這樣一來,就把整個佛法變成世間法,就像世間一般學術一樣,變成一種佛學常識,虧吃大了,這個不是佛法。 一定要懂得「消歸自性」,「回向菩提」,蓮池大師這兩句話說得妙絕了!他自己要是沒有這個心得、沒有這個功夫,這兩句他寫不出來的。從今天我們讀的這段文來看,你就了解這部《彌陀經》的價值、《彌陀疏鈔》的價值。 『展此精誠,乞求加被』,「展」是展布,因為他要寫這個注子了,展布自己的精誠,求三寶加持,使自己寫的注解沒有錯誤。一定要得三寶加持,沒有三寶加持寫不出來,沒有三寶加持,不可能沒有錯誤!這是求三寶神力加持的話。諸位要是明白了、覺悟了,我們一生就讀這部經夠了,就弘揚這部經夠了,其他的都可以放下,不要再搞了,再搞別的都叫打閒岔。這部經保證你成佛,保證你往生,決定不落空。我們今天就講到這一段。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