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第一步
什麼是皈依呢?皈是皈投,依是依靠。簡單來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問題和痛苦需要得到解決,其中又有很多超出我們的能力之外,於是我們需要尋找到一個有著巨大能力和解脫方法,來求得其護佑與幫助。我們很多人的追求目標,是順順利利、幸福圓滿的生活。但遺憾的是,似乎很多人都感到自己的命運在和自己作對,生活中具有的更多的是坎坷和痛苦。對於人,至少有幾個大的問題擺在每個人的眼前:一是老,二是死。三生,四是病。五是得不到。六是愛恨離別。
生是我們一生都無法說明白的事情。為什麼我們生這這世界?這樣家庭?有的生得家人喜歡有的生得家人討厭?,老是一個每天都在我們身上發生著的事情。盡管佛陀說人從一出生,就開始了老的進程,很多人還是要等過了三十後才能真正感覺到老的恐怖。臉上剛開始時出現的皺紋,是老給自己發出的第一個信號;然後皮膚粗糙、精力不濟、牙齒松動,一個個接連出現的事實讓我們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經不再年輕的現實。這是很多人所難以接受,卻又不得不接受的現狀。再多的錢財,再多的化妝品,都無法阻擋這個老的光臨,這個痛苦是人間的任何藥物、勢力所不能解決的。病也是人們無法完全解決的問題。沒有絕對沒有一定。那個敢說自己不可能得病?得了病能一定治療好?有的人依賴科學。其實科學也是心裡安慰。且不說治療方法發明沒發明,你等不等得到又是一回事。大家也許發現現在科學越發達。什麼這樣那樣的病都搞不清名字。病源也在發達好像專門對付人的一樣。好端端的人一檢查就是癌。多可怕?
死更是我們所害怕的,死是那麼的可怕,以至於雖然天天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還是盡量不去提起。死意味著我們一生的所有財產、所有感情都將失去,自己之前的所有奮斗都不再有意義。這是對世俗的人生目標的一個徹底否定。因此當死亡降臨時,很少有人能安然面對。 這還不是痛苦。痛苦的是而且我們只死這一次還不夠,我們已經死過很多次,而且也將面臨更多的死亡。也就是說,死不是我們生命的終點,而只是一個中轉站而已。為什麼說人死不是如燈滅,而是轉而又投生在輪回中呢?很多再生人的例子,對此作出了確鑿的證明。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思考一下,同一父母所生,同樣的生長環境中成長的小孩,性格卻會有巨大的差異,這根本不是可以用後天因素所能解釋得了的,
這個結生相續,上至梵天、無色界天,下至地獄,中間在人道,都同等地存在著。如果不去解決這個最基本的生死痛苦問題,那以這個行苦就會出現無量無邊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等的痛苦,其中有上界墮落的苦、地獄寒熱的苦、餓鬼饑餓的苦、修羅斗爭的苦、動物旁生沒有自由,被役使以及愚癡的苦。所以,輪回是一個無邊無際的苦海。這意味著我們將一次又一次地經歷這樣的痛苦,這就是佛陀所告訴我們的結生相續的痛苦。就是今生死了之後,還要再去投生,這樣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始終跳不出生死輪回的圈子。
在這個苦海當中,我們一方面天天是在三苦當中,沒有一剎那間斷過,另一方面又在不斷地制造新的苦因。自己對於萬法的真實相絲毫也不認識,那單憑自己這樣一種無明的力量,可能解脫痛苦嗎?不用說出離整個輪回,就連保證不墮入三惡道也不可能。如果輪回會自動停止,痛苦會自動消失,那我們早就應該解脫了。為什麼一直到今天,我們還在輪回,現在也正在感受人世間的各種痛苦,就連一個疾病也讓我們難以擺脫,更何況其他更深更重更廣的各種痛苦呢?
真正衡量起來,如果我們心中不生起智慧,那就沒有另外的辦法,能消除我們心中的愚癡,也就無法停止制造新的苦因以及消除將要感受的痛苦。事實上,宇宙當中的萬法沒有一個不是按照緣起的規律而存在,苦有苦的因,樂有樂的因。假如對因和果的關系不能正確地認識,也就不能自覺地消去苦因、修集樂因,這樣無因無緣,怎麼可能達到離苦得樂呢?比如我們要種果實,如果不播種,能不能得果實呢?肯定得不到。從這個地方,我們要明白,必需要通過學習,生起了智慧才能解決這個離苦得樂的問題,單憑一種迷信是不可能辦到的。
誰能作為我們的皈依處
這位幫助我們生起智慧、解決這些生死問題的人首先必須具有智慧,也就是說他自己應該已經擺脫了這些問題的束縛;其次,如果他不樂意來管我們的事,即使找到了他也不可能得到利益。因此衡量這個皈依處,需要有兩個因素,也就是智慧和慈悲。比如一個醫生,如果他醫術不高明,診斷不出病因,治療不了疾病,這樣即使我們完全依靠他也解決不了問題;如果他沒有治療的熱情,那即使他精通治療的方法,我們去依靠他也沒有利益。
這個世間其他各類宗教家、政治家、各領域的專家,或者非人類的天仙、鬼神、山神、樹神、水神等等,首先不符合第一個條件,因為從他們的論述來看,連他們自己也沒有解決這個痛苦和欲望,沒有尋找到痛苦的原因。雖然在外在物質規律上,他們已認識了一分道理,也具有不少改造物質世界的能力,但是這和解決內在生死問題並沒有多大的關系。
世間上這麼多的宗教家大學家、研究所、咨詢公司裡的專家教授,他們面對死亡時,同樣只能撒手離去,連多留一分鐘也做不到,又有什麼能力來幫助我們呢?
那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能幫我們獲得這種智慧的人呢?幸運的是,兩千五百年前,有一位偉人,已經完全解決了生死的問題,他完全了解苦和苦因,了解對治苦和苦因的道,以及苦和苦因寂滅的果,也就是說,他已經獲得了最高的智慧並解脫這位偉人,就是至尊的釋迦牟尼佛。
而且,佛陀還是一位悲心深廣的偉人,他在在處處關注的都是我們眾生的疾苦。佛陀在成道之後,就向五位比丘傳法,這樣在娑婆世界就開始有了佛、法、僧三寶,之後他把解脫煩惱的方法傳播到了世界很多地方,我們現在也就有了脫離痛苦的方法。
所以,佛陀圓滿具備了上述皈依處的兩個條件。他的出世,是關系一切眾生根本利益的大事,從此,我們就有了真正的皈依處。通過學習認識到佛陀的教法能讓人離苦得樂,是無誤開示苦因和對治痛苦的正道,就能確信佛陀具有圓滿的智悲力,是真正能為我們解除一切痛苦的導師,是我們要皈依、跟隨的佛寶。
通過我們對佛陀的教法不斷深入、廣泛的學習,這一點會越來越清晰地顯示出來。比如,怎麼才能從根本上遠離貧窮、疾病、災難、戰爭等,這是人類始終在探索的問題,但一直沒有很清晰、有效的解決辦法,但是佛法卻早已給出了圓滿的方法。佛陀揭示出這些問題,其實都是業果的問題,善業導致快樂,惡業導致痛苦,並且這兩者之間絲毫不會混雜。
基於這樣的世間規律,如果致力於斷除惡因,培植善因,就可以達到斷除煩惱、消除痛苦的快樂境界,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幸福也就能順利實現。慈悲的佛陀,於是給我們傳下了如何斷除惡因、培植善因的方法。這些聖潔、尊貴的佛法,是我們應該學習、並且一步步實行的,是我們最最尊貴的寶中之寶,因此稱為法寶。如理按照佛陀在法寶中要求的去出家一心一意修行的弟子,是我們斷除煩惱、獲得智慧的修行路上最好的伴侶,是人中最珍貴難得的,因此被稱為僧寶。
這樣我們就知道,佛法僧三寶是我們脫離輪回的結生相續,獲得終極的幸福所不可缺少的三個條件,是我們應該誠心皈依的。
皈依的利益
(一)皈依是進入佛法大門的鑰匙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對於三寶誠心皈依的人,才可能會踏上斷除煩惱的修行道路,從而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因此,皈依是進入佛法大門的一把鑰匙。而對於三寶狐疑不信的人,必然不會按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這樣也就不可能獲得解脫煩惱的快樂。有大德說過,內外道是以皈依來區分的。可見一個沒有生起真正皈依心的人,還不具有佛弟子的身份。現在有些年輕人喜歡談論佛法、研究佛法,認為不皈依也同樣可以學佛,這樣實際上沒能進入佛法的大門,佛法的實際利益也就難以得到。
(二)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
佛教當中,任何戒律都是以皈依作為基礎的。比如別解脫戒方面,受持居士五戒、沙彌戒、比丘戒,首先需要皈依,才能得到戒體;在大乘當中發菩提心、也都必須具足真實的皈依,受一天的八關齋戒,一開始也是要先作皈依。就是不論修大小乘的哪個法,對初學者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先修皈依。
(三)皈依可以減輕或消盡業障
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真誠皈依三寶,以三寶本身所具有的強力加持,過去所造的罪業,會得以減輕甚至消盡。有三寶的學習榜樣和指導。而且從此以後,不會去造新的惡業,行為會變得越來越好。
以前,未生怨王殺害了自己的父親,以這種五無間罪,本來他應該在阿鼻地獄感受一大劫的痛苦,後來他在佛前忏悔,發誓皈依三寶,結果罪業減輕,只在地獄中受了短暫的痛苦就得到解脫。
所以我們時時處處都要誠心誠意地皈依三寶,這樣業障就會減輕,信心、出離心、慈悲心、清淨心以及對因果的信心等等正道的功德會越來越增上,能早日獲得真實的快樂。
(四)皈依能積累廣大福德
從佛經中的一個公案,我們可以看出皈依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福德。有一次,阿難問佛一個問題:如果有人現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能夠得到多大的功德?
佛說:比如南贍部洲當中充滿了一果阿羅漢,有一個人在一百年當中供養他們一切娛樂的東西,而且還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在這些一果阿羅漢涅盤之後,又把他們的捨利收集起來,建造寶塔,再作前面一樣的供養。另外有一個人以純淨的心發誓說:我現在皈依佛法僧,那麼僅僅以此皈依的功德,就超過前面那人功德的一百倍、一千倍,乃至不可計數、無法比喻的倍數。
佛陀進一步作比較:假如西牛貨洲當中充滿了二果阿羅漢,有人在二百年當中像前面一樣供養,還是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假如東勝身洲當中充滿了三果阿羅漢,有人在三百年中像前面一樣供養,還是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假如北俱盧洲當中充滿了四果阿羅漢,有人在四百年當中像前面一樣供養,這也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假如四天下充滿了緣覺阿羅漢,有人在一萬年當中像前面一樣供養,還是無法超過三皈依的功德;假如三千大千世界當中充滿了佛陀,有人在兩萬年當中如前一樣供養,這樣當然能得到無量無邊的大福德。但還是不如有人以純淨心發誓說:我現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後面這個人得到的功德勝過前者一百倍、一千倍、一萬倍乃至不可計數、無法言說的倍數。
為什麼皈依的功德這樣廣大呢?就是因為三寶的功德和作用實在不可思議,能對三寶生起信心而皈依,產生的福德果報必然就不可思議。佛在《無死鼓聲陀羅尼經》中開示說:“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大圓滿心性休息頌》中說:“皈依功德若有形,超勝虛空無量倍。”就是說如果這樣的福德有一種形相的話,連虛空也容納不下。
(五)皈依能使眾生不墮惡趣
如果能夠虔誠地皈依三寶,就可以不墮惡趣,經中說:“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畜生;皈依僧,不墮餓鬼。”
《佛說嗟襪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中,記載了一位三十三天名叫嗟襪曩法的天子,因福報享盡,要墮豬身,而悲痛萬分,後來帝釋天主教他皈依三寶,並念誦:“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以此因緣,這位天子不但沒墮為豬身,反而生到了兜率天。並且佛陀還用一個偈子歸納了皈依三寶的功德:“歸命佛法僧,定不墮惡道,棄捨人身已,當獲得天身。”
(六)皈依能遠離人和非人的障礙
受三皈依之後,佛法僧加持。有三十部鬼神護衛。
玄奘大師有一段誦經免難的經歷:
玄奘大師在去印度取經的路上,遇到外道婆羅門正在河邊祭祀,看到大師來了,就決定以這個外國人來祭他們的神。在他們用繩子把玄奘大師捆起來,准備往河裡扔的時候,大師對他們說:我有一個要求,讓我在臨死之前念念經好不好。他們答應了,玄奘大師就開始念誦《心經》,念到第三遍時,天地變色,飛沙走石,這些婆羅門看到,心裡非常害怕,趕緊把玄奘大師放了,而且還給他磕頭。
這說明法的力量不可思議,以《般若經》的加持,外道無法制造違緣。
(七)皈依能使一切願望順利實現
虔誠皈依三寶之後,三寶就成為成就一切事業的助緣,比如同樣做一件事,沒有皈依三寶,實行起來可能會很困難,但是如果對三寶有信心,相信三寶具有無與倫比的加持力,在做之前首先供養、皈依,並祈禱三寶給予幫助,那就很容易成功。我們不論作哪種如法的事業,首先皈依、祈禱三寶,就能如意滿願。
(八)皈依能令快速成佛
皈依三寶不僅能成辦一切事業,而且能夠快速成佛。這個道理是因為:你能對三寶生起信心而皈依,就會遠離八種無暇,可以得到暇滿人身,再依止三寶學習殊勝的道,這樣很快就會成佛。《涅盤經》說:“皈依三寶者,速得佛果位。”《集學論》也說:如果一個人時常對三寶恭敬、供養,沒有疲厭之心,那他就能超越四魔,很快成就無上菩提。
以前有個人,他在路上看到一尊小泥像,心想:這尊像這樣放著會被雨淋壞,不能讓他毀壞。他看到泥像前面有一個鞋墊,就把鞋墊放在佛像頭上。另外一個人路過時,看到這樣髒的鞋墊蓋在佛像上很不恭敬,就把鞋墊扔掉。這樣,最初造小泥像的人、中間蓋鞋墊的和後來扔鞋墊的人,都以他們的賢善之心,後世得到王位,並播下究竟解脫的種子,最後都會逐漸成佛。
所以,像三寶這樣不可思議的對境,只要對其中的一種結上一點善緣,都會成為成佛的因緣,更何況認識到三寶功德之後以虔誠的信心皈依,一定能很快成就菩提。
三、認識皈依的對象
(一)為什麼要認識皈依對象
認識皈依的對象很重要,皈依的對象認識清楚了,這樣的皈依才會是真實的皈依,之後的聞思修才可以進入平穩的軌道。
如果在最初皈依的時候沒有認識清楚,名義上說是皈依了佛、法、僧,但心裡仍然毀謗輕視佛法,或只皈依佛、法,不皈依僧伽;或皈依一部分的僧伽,排斥另一部分的僧伽,就會造成宗派爭執、捨法謗法,以及佛教團體之間互相排斥等等讓人痛心的現象。這種做法會導致失壞皈依戒,非但沒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反而因這樣的惡業而感受惡趣的痛苦。
(二)皈依的對象是三寶的全體而不是部分
我們皈依的是十方三世的一切三寶,而不是其中某一個部分。
佛寶就是釋迦牟尼佛等十方三世諸佛的法身、報身和化身,一切佛都是我們所應皈依的導師。並不是只皈依一部分佛而捨棄另一部分佛,也不是只皈依化身而不皈依法身和報身。
所謂法寶,包括證法和教法兩部分,證法是戒律、禅定和智慧,教法是三藏十二部教典。無論是大乘法、小乘法、顯宗或密宗,只要是佛說的法都是我們同等皈依的對境,不能因為對一部分佛法很有信心,作了皈依,就把其余的法當作邪法一樣看待。
所謂僧寶,以大乘的角度來講,一地以上的菩薩,只要一位就是僧寶,就像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以及維摩诘居士、觀音等;按大小乘共同具有的觀點,四位或四位以上的比丘或比丘尼所組成的僧團都稱為僧寶。不分時間、地域、何種教派、傳承,只要是僧伽,都一樣是皈依的對境,不能只皈依一部分的僧伽,而把修學不同法門的其他僧伽當成外道徒一樣看待。
因此我們皈依不是皈依一部分的佛寶、法寶和僧寶,而是對盡虛空遍法界的所有三寶都普作皈依。另外要注意的是,授皈依戒的師父,他所起的主要作用只是幫助你們獲得皈依的戒體,這一點務必要認識清楚。
(三)需全面、同等皈依的理由
1、不全面、同等地皈依會讓諸佛菩薩痛心
比如在一個世間大學當中有各類科系,有很多老師在傳授各種學問,而且有無數的學子在求學。作為一個對知識向往的人,看到這麼多的老師、教法和學生,心中必然產生一種喜悅與崇敬之情。而不會因為自己喜歡其中某一學科,而輕視、排斥其余的學科。
而佛法的大學更是浩瀚無際,由於眾生有無數種根性和意樂(也就是興趣),所以佛陀示現出法報化三身,來作為眾生的導師。這些導師們所傳授的法門從淺到深,有無量無邊,適合各個層次的眾生進行學習,而學習不同法門的僧伽也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式和境界。所有這一切都是三寶體性的表現,所以應當同等恭敬。我們的眼界不能太狹窄,不能以自己的分別念把本來就是一體,互相不可缺少的三寶割裂成自己的和別人的,隨意進行取捨,這樣只是毀壞佛教而已,我們不能做這種讓諸佛如來痛心的事。
2、不同等皈依會造下嚴重的罪業
如果我們有分別,必定是落在一邊,要麼皈依要麼不皈依,要麼恭敬要麼不恭敬,不是緣取就是捨棄。這樣如果把佛法僧三寶全體分成兩分,只對其中的一分皈依、恭敬、護持,那對另一分是什麼態度呢?可以斷定是不皈依、不恭敬、不護持,這是在造一種什麼性質的業呢?是不是緣著尊貴無上的三寶對象,造下最深重的、墮落惡趣的業呢?
比如對佛法的一部分執著是善妙,是成佛的助緣,而恭敬它、皈依它;對佛法的另一部分執著是不好的,是成佛的障礙,而輕視它、捨棄它,這種輕視、捨棄就是在造謗法業。同理,對佛寶、僧寶也這樣貪執一方、嗔恚一方,就是謗佛、謗僧。一方面說自己皈依三寶,另一方面又謗佛、謗法、謗僧,這樣有沒有皈依戒呢?必定沒有,反而是佛教的罪人。
3、如果皈依境全面、圓滿,就可以成為出生最殊勝功德的所依
我們看,一尊佛一個毛孔的功德,即使以佛自己盡虛空際宣說也宣說不完;對四句的聖法聽聞、讀誦的功德也沒辦法以分別心做衡量;一位聖僧安住慈心三昧的善根也是無量無邊。現在總集起來以十方三世所有的佛、法、僧作為皈依象,在這樣的功德大海前皈依、祈禱、供養、隨念功德,當然會產生出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所以有必要全面、同等地皈依,這是皈依時必須把握的關鍵。
4、不全面、同等皈依是和普賢行願相違,不能成佛
如果希求成佛,必須要生起並且實踐普賢菩薩的大行和大願。普賢行願是怎麼樣的呢?其中說到“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這就是說要普遍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佛陀。又說:“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這是說要以十方的一切僧眾作為菩提道上的道友。“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這是說要護持、修習、弘揚一切諸佛的教法和證法。
所以,假如不同等皈依十方三世的所有三寶,就會成為生起普賢大願、修持普賢大願的嚴重障礙,也因此無法現前浩瀚無邊的佛果功德大海。
5、一切皈依境同一體性的緣故,需要同等皈依
從究竟上來說,皈依境就是聖眾相續當中的本體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這三相無二無別的智慧。既然是同一體性,又怎麼能夠在這上面貪執一個,捨棄另一個呢?這不是自取迷亂嗎?
(四)同等皈依和專修並不矛盾
打個比方,在學校讀書,在某一階段裡,需要在某個班級當中,和幾十個同學共同跟隨幾個老師,學習某些特定的課程,並且在學習內容、次序的安排上都有一定的要求,不能錯亂、混雜,但是對於學校全部的老師、學生和有意義的課程還是都要同等恭敬。如果只重視自己班級的老師、同學和學科,而輕視,或者排斥另外的老師、同學和學科,這只能說明心量、智慧狹小,不具足一個學生應當具備的品德和素質。
同樣,我們修學佛法,在某一階段,需要對某種法專門修學,依止有緣的師父、修持有緣的法門,這樣才能有所成就,但是從皈依方面來說,所有的三寶都同等是自己的皈依境。
往往有的修行人把暫時的專修專學顛倒地變成宗派偏執,只皈依自己法脈的教法、僧眾,而輕視和排斥其他法脈的教法、僧眾。打個比方,比如修學淨土,為了使自己的淨業精純,需要一心祈禱阿彌陀佛、讀誦研習淨土經論,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對於散亂難以攝心的凡夫來說,在最初階段這是極有必要的。但這不是叫我們片面皈依,阿彌陀佛的心願也不是這樣的,我們看阿彌陀佛是怎麼發願的,他發願:所有的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都得到神通自在波羅蜜多,都能在一念頃前往百千佛剎當中,供養無量的諸佛,這條願不成就,就不成佛。所以上師阿彌陀佛也是加持我們能做到同等供養恭敬十方諸佛。
而且在“淨土五經”之一的《普賢行願品》當中說,往生獲得授記之後,經過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遍在十方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以自己的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怎麼利益呢?就是隨順眾生的根機、意樂,宣說不同的法門,應當以小乘法度化就對他說小乘法,應當以大乘法度化就對他說大乘法,應當以密宗、淨土宗禅宗、天台宗、華嚴宗、中觀宗、唯識宗等等的聖法度化,都會相應地傳授。比如一個人要立志做大醫王,但是他不能包容一切醫藥而捨棄一部分醫藥,將來碰到需要以這些醫藥治療的疾病,他以什麼來醫治呢?這樣不是和他的願望相違嗎?所以我們現在一開始就要皈依一切法寶,將來才可以用一切正法來度化不同的眾生。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