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受菩薩戒後,能否從事買賣煙酒的生意?
問:受菩薩戒後,能否從事買賣煙酒的生意? 濟群法師答:佛教徒受戒後,戒律規范可能和原有生活習慣發生沖突,尤其是受菩薩戒。這個問題,應該說是比較普遍的。菩薩戒中,不僅自己不能喝酒,也不能讓別人喝酒,因為酒戒是佛教各項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學佛修行,最終是為了開發般若智慧,而酒精會遮蔽理智,使身心渾沌蒙昧,為修行極大障礙。 受戒,是我們的自覺選擇。發心受戒後,就應嚴格按照戒律規范調整個人生活。既然戒律有明確規定,作為受戒者,當然不能再從事買賣煙酒的生意。戒律和法律一樣,在原則問題上是沒有通融余地的,不能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作為借口。盡管戒律有時也會有開遮,譬如雖然禁止喝酒,還是允許作為藥用,這就屬於開的部分。但若是為了生意,這一理由就不能成立了。 問:不受戒能否得到戒體?破了戒,對戒體有什麼影響? 濟群法師答:對於一般人而言,不受戒是不得戒體的,必須通過相關羯磨作法才能得到戒體。此外,也有不必通過羯磨作法得到的戒,如成就禅定時具足的“定共戒”,成就無漏聖道時具足的“道共戒”。但從凡夫境界來說,惟有通過受戒這一形式,才可能得到戒體。在家居士受持五戒,表面看來比較簡單,其實嚴格做好也不容易。尤其在當今這個時代,處處充滿考驗。為慎重起見,在家居士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選擇分受,受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乃至五分。如果受戒前沒有一點把握,也沒有徹底改造自己的決心,之後就很容易犯戒。 犯戒和破戒不同。犯戒主要指犯輕戒,而破戒則是犯重戒。如殺人就是犯重罪,會失去戒體,就像茶杯落地後摔成碎片,無法修補得完好如初。而犯輕戒的話,就像茶杯沾染了污垢,清洗之後還能繼續使用。所以,犯了輕戒可通過忏悔彌補,這是對治犯戒的有效途徑,所謂“忏悔得清淨,忏悔得安樂”。一旦犯了重戒,則會失去戒體。
:佛教问答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