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判斷一個人語言好和壞,要看它長久的利益,看它根本的東西是什麼


 2015/7/3    熱度:1724    下載DOC文檔    

下面這個“能語彼言辭”,有的翻譯為“言談悅人心”獲“多說諸善語”。這個言談悅人心,就是言談能把人心說開了,讓人家減少了煩惱。我們要能語彼言辭,布施能說會道就行。說話首先要叫人相信你的真實,你說的每句話,人家都相信,這才行。而且你說完了以後,讓他生起信心。這個信心不一定是馬上出現。

有時候你給某個人講句善法,說你別偷盜了,偷盜讓人抓住了,將來有苦報的,而且你也不受歡迎。你說這個他雖然不愛聽,但這算不算悅人心呢?實際上也算悅人心。因為你講的是戒律,講了一個真理,雖然他嘴上煩惱,不歡迎,但是他心裡已經誠服了,已經歡喜了。有很多做一些惡事的人,他之所以沒完沒了地做,就是因為沒人相勸,沒人跟他說一句真話,所以說他很苦惱。你跟人說一句真話,才能真正地利於人。

我們大家都希望有個好語言,能讓人歡喜。現在也有的人強調這個“不讓人起煩惱”,這個問題啊,以前我也講過。表面上是煩惱,要看真實的東西是不是煩惱?表面叫人不起煩惱,但裡面是不是真的不煩惱?這個我們判斷的根本依據。判斷一個人語言好和壞,要看它長久的利益,看它根本的東西是什麼。

比如說有人騙你,說今天你能得一百萬,你聽了非常高興,當時生氣了希望。明知騙你,你還生起一種歡喜,這是不是煩惱?這就是煩惱。當你讓他生出希望的時候,他就會痛苦。當你跟他講不真實話的時候,他生起的這個希望是什麼呢?就是將來的大煩惱、大痛苦。如果你給他講的是真話,說你不要這麼做,這樣做對不起你的家庭,對不起你的父母,對不起孩子,對不起你的老師和教育你的師父。雖然他滿心不高興,但是他的煩惱在減少,將來就會減少他原先所做的惡報,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悅人心。

並不是好的語言就悅人心,叫人歡喜就悅人心。這個歡喜應該以什麼為標准?以內心為標准,甚至以來生為標准。有時候別人也問我說:“師父,你每天中午都要跟他們講,你講的有時候他們也聽不明白,講那麼多有必要嗎?不如中午好好休息,等他們有問題的時候再講,或是跟明白佛法的人講。”我說我講的目的啊,不是求他明白,我只求種下善根,今生他不能理解,來生理解也行,這樣他就不會起煩惱。不是為了今生,而是為了生生世世去講法。這樣的法講下去有它真實的利益。如果為了眼前的利益,往往帶有一種目的和要求去做,這樣就不合適。另外太著急了,還沒等講完,你自己就起煩惱了,應該有長遠的利益。 

資料恭摘:妙祥法師 《吉祥經》講記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