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修學手冊:皈依的正行[濟群法師]


 2010/3/8    熱度:4005    下載DOC文檔    

V、皈依的正行


   皈依三寶貫穿著成佛的整個修行。當我們通過皈依儀式成為佛子後,又該如何進一步修學呢?《瑜伽師地論》告訴我們,皈依後應行四法行,即“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通過這些相應的修習,才能完成皈依的究竟意義。

一、親近善知識

   皈依,雖是皈投十方三世一切佛寶、法寶、僧寶,但在修行實踐中,還須落實於具體的善知識。皈依之後,須選擇如法生活,具備佛子威儀,了知戒律的開遮持犯;還須具足正見,深信因果,進而契入空性,解除內心迷惑,打開生命寶藏。這一切,皆有賴師長悉心指點。
   佛陀規定,新出家弟子必須“五年學戒,不離依止”。可見,善知識是培養僧格的有力保障。就像嬰兒需要父母呵護養育一樣,新出家或剛皈依的佛弟子,必得善知識悉心指點,方能羽翼豐滿,健康成長。對於在家佛子來說,雖無條件常隨善知識左右,但也應確定一位堪能依止的師長,時時請益。
   而具足正見乃至契入空性,更需善知識的耳提面命。因為佛法義理博大精深,尤其是止觀部分,包含極為微妙的行持,若無明眼人指點迷津,無法於錯綜復雜的心行中找到突破口,甚至失之毫厘而差之千裡。眾生的心,充斥無數飄浮不定的想法。我們每天徘徊其中,被種種情緒左右而不得安寧。如何令狂心頓歇?如何引發生命潛在的巨大力量?皆應借助止觀修行。若將止觀比作開發生命內在寶藏的技術,那麼竅訣就掌握在善知識手中。或許有人會說,難道不能在佛經中尋求答案嗎?須知,凡夫的認識是有限而又充滿錯覺的,這都障礙我們對佛法的理解。更何況,佛法是有傳承的,尤其在修證層面,無法於經教中完全表達。那缺失的無法言傳的部分,唯依善知識應機設教,方便化導,才能將教法落實於心行。
   那麼,怎樣才堪為眾生依止的善知識呢?這也是目前很多學佛者存在的困惑。因為善知識不會貼著標簽,不會標榜“我是善知識”,這就需要我們去發現、辨別、抉擇。
   經論中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選擇善知識的標准。《大乘莊嚴經論》中列有十種:一、具足戒;二、具足定;三、具足慧;四、德行圓滿;五、精進;六、通達教理(教富饒);七、通達真實;八、說法善巧;九、具足悲憫;十、斷除疲厭。
   若是嚴格按照這十個標准衡量的話,還是存在相當難度。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沒有足夠的福德因緣,很難值遇具足德相的善知識。那又該怎麼辦呢?在此,我給大家提供一個簡單標准,即作為善知識必須具備的三點基本素養。換言之,是作為善知識的底線。若這些素養尚未具備,對於我們修學將難有幫助,甚而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這三點標准是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的:
   其一是具足戒行。佛法修行乃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故戒律為修行基礎,具足戒行,才堪為人天導師,眾生依怙。佛陀將滅度前,諄諄告誡弟子們“以戒為師”,充分說明了戒律對於修行的重要性。
   其二是具足正見。這是善知識標准中最為核心的一點,甚至比戒律更重要。如果知見存在問題,根本無法將我們引向解脫。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主要也體現於見地。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必經之路,但僅憑持戒或修定很難作出判斷。由戒而言,許多外道甚至邪教也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戒律;由定而言,四禅八定也非佛教特有的修行成就,但他們正是因為知見偏差和錯誤而無法解脫,甚至走上不歸路。從這個意義上說,破見甚至比破戒更嚴重。所以,正見是佛法與一切宗教的不共所在,一旦破見,自斷善根。
   其三是具足悲心。唯有具足攝受眾生的悲心,才能給弟子無微不至的指點。否則,閉門獨修,入山惟恐不深,即使具備前兩個條件,只怕也無緣親近,無緣追隨左右,聆聽法益。
   當我們值遇善知識時,又如何親近並獲得教授呢?若不善於依止,即使相遇,也可能錯失良機。反之,若能與善知識結下殊勝法緣,生生世世都會得其攝受。關於親近善知識,《菩提道次第論》中談到如下幾點要求:
   第一是淨信為本。對於自己親近的善知識必須具足信心,觀德莫觀失,切勿依自身情緒及立場隨意評判。凡夫心是充滿主觀的,以這樣的心觀察世界,所見自然難以清淨圓滿。若不善於發現善知識功德,很可能會順著凡夫習氣尋其過失。如是,便無法對依止師生起淨信和恭敬心。相應的,善知識所授教法也就無法對我們產生應有作用。所以,《菩提道次第論》特別強調“視師如佛”,因為我們不會對佛陀生起尋過之心。“視師如佛”的重點,不在於師長是否具備與佛陀無二無別的功德,而在於這種淨信對修學有莫大幫助。
   第二是念恩生敬。在無盡生死中,我們所以能聽聞佛法,種下善根,不曾離開善知識的教導之恩。不僅是今生的善知識,也包括過去生的善知識。若無善知識攜手相扶,我們可能仍在三惡道沉淪。所以,應時常憶念善知識的恩德。
   第三是身口給侍,以身口意三業供養善知識。其中,又以依教奉行的供養最為殊勝,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因為親近善知識的根本意義,是為了依照正確方法修行,直至解脫。
   對於末法眾生而言,福薄障深,無緣得見諸佛顯現,親聆教法。而經典浩如煙海,即使如此,尚不能窮盡佛法全部,是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若無善知識的引領,如何於一望無際的佛法海洋中找到方向?這正是許多人修學多年卻不得要領的原因所在。結果,佛法是佛法,自己是自己,問題還是問題。此外,僧團難免龍蛇混雜。盡管我們皈依的對象是一切僧寶,但不可能依止所有僧人,尤其是缺乏正見和德行者。在這樣的現實中,依止善知識顯得尤為重要。若能值遇真正的善知識,作為弟子又能具足信心,如法依止,確為修行捷徑。

二、聽聞正法

   聞思經教,是修行中的重要環節。正如《聽聞集》所言:“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
   何為“多聞能知法”?多聞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廣學多聞,廣泛讀誦大小乘經典;一是對同樣內容反復不斷地聽聞思維。如因果之理,無我之理,必須不厭其煩地數數聽聞,將法義無一遺漏地拷貝於腦海,镌刻在心中,成為思維的一部分。多聞是積累的過程,積累到一定數量,才能轉化為摧毀錯誤觀念的力量,所謂功到自然成。凡夫心剛強難調,若沒有量的積累,法義對我們產生的作用,往往是浮光掠影式的,即刻消隱不見。唯以多聞不斷強化,才能使佛法在心中打下深深烙印,乃至起心動念皆與法相應。
   此外,多聞還能幫助我們遠離不善,是為“多聞能遠惡”。生命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生觀。若是觀念錯誤,便會不斷制造問題,導致不良心態。一旦觀念調整,心行必隨之調整。而樹立正確觀念的捷徑便是聞思經教,通過觀察修端正認識,從而遠離不善的行為和情緒,如此,也就扭轉了人生軌跡。
   第三是“多聞捨無義”。無義,即沒有意義的人生。在這個世間,多數人只是隨波逐流地生活,渾渾沌沌地度日,忙碌於工作、事業、家庭、兒女等,以此為生命軸心,有人不堪重負,也有人樂在其中。但以佛法的智慧觀察,這一切於人生僅有暫時意義,只是行將消失的泡沫而已。無論事業還是金錢,一切成敗得失無非意味著泡沫的大小,除此而外,別無意義。通過多聞,我們能擁有透視現實的智慧,看清世間本質。否則也會像世人那樣,將之當作真實來追求,耗費一生光陰。當然,多聞的關鍵是聽聞佛法,而非世間林林總總的知識、信息。唯有聽聞正法,才能幫助我們照見人生真相。
   最後是“多聞得涅槃”。涅槃是徹底的息滅煩惱,契入生命的真實。這一境界,亦需通過多聞乃能證得。因為多聞能使我們獲得佛法正見,進而契入空性,導向涅槃,證佛所證。
   了解聞法意義之後,應進一步端正聞法態度。若將我們的心比作法器,如何將法乳盡數裝入其中並保持原有品質,需以相應的條件為前提。《菩提道次第論》中,為我們總結了聞法必須遠離的三種過失和六種觀想。
   關於三種過失,宗大師比喻為倒覆之器、不淨之器及漏器。
   其一是倒覆之器,謂於聞法過程中心不在焉,思緒紛飛,不能將法義注入心田。這種時常處在昏沉和散亂中的心,就如倒覆的器皿,無法裝入任何東西。所以,聞法時當攝心端坐,專心聆聽,切忌昏沉掉舉。
   其二為不淨之器,帶著許多固有觀念而非清淨心聞法,於所聞法義不能如實接受,反而使其經過原有想法的處理和染污,不再是純正的佛法。就像在一個充斥辣椒、醬油、陳醋等佐料的器皿中,即使倒入最純淨的水,也會變成辣椒、醬油的混合物,面目全非。所以,我們應以清淨心聞法,從而保持所聞法義的純正性。
   其三為漏器,雖然對所聞法義沒有染污,但聞法後不加思維溫習,就如有漏的器皿,雖已將水完完全全地倒入其中,仍將流得一滴不剩。大家這幾天來此聽聞皈依教法,或許聽的時候都很認真,但如果回去後不再憶念,不久就會遺忘,於修行自然難以產生作用。
   以上是我們聞法時必須遠離的三種過失。此外,還應具備六種想:於已須如病者想;於說法者須如醫師想;於教法生起藥物想;於修行生起療病想;於如來須作正士想;於正法生起久住想。
   學佛有如療病。平時,我們偶感小恙也會焦急不安,卻很少意識到自己是貪嗔癡的重患。因為我們被無明所惑,雖暗夜臨深淵,卻不見輪回險境。須知,色身健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靈健康,像諸佛菩薩那樣自在安詳,無有掛礙、恐怖,無有顛倒、執著,內心恆常安住於慈悲和智慧中。返觀我們自身,何時不被煩惱和情緒左右?所以,我們必須正視自身病情。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會積極地設法治療,並對法和法師生起恭敬之心。大家來此聞法,是否認識到法師是拯救我們的醫師,認識到佛法是治療疾病的良藥?唯有作如是觀想,我們才能對法生起不共的信心,從而虔誠聞法,依法修行。
   那麼,哪些屬於正法,又依怎樣的次第修學呢?在此,我為大家提供一些基礎書目。
   首先,應增強對三寶的信心,樹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可學習《隨念三寶經》、《增一阿含經·三寶品》、《地藏經》、《普賢行願品》等。其中《隨念三寶經》、《增一阿含經·三寶品》能幫助我們認識三寶的甚深功德,通過對三寶的了解和憶念強化皈依之心。《地藏經》、《普賢行願品》是闡述地藏、普賢菩薩因地修行的宏偉願力和廣大行持,為大乘行者應當積極培養的信念。
   其次,是學佛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正見和行儀,指導我們如法地生活、持戒、止惡行善,相關經論有《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學處品》、《佛說善生經》、《佛說吉祥經》、《十善業道經》等。其中《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學處品》介紹了在家居士應當認識和遵行的學處,並對五戒有詳細說明。《佛說善生經》、《佛說吉祥經》闡述了居家之士應如何待人處事,如法生活。《十善業道經》揭示了緣起因果,止惡行善的意義,指導我們簡別佛法與其它宗教在知見上的不同,為修學打下基礎。
   此外,應奠定相應的教理基礎,明確學佛的基本套路和次第,推薦書目為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成佛之道》和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其中,《佛法概論》敘述了佛法的基本內涵;《成佛之道》標明了成佛修行的基本脈絡;《菩提道次第論》提供了由學佛到成佛的完整綱要,能幫助我們在短時間之內掌握佛法要領,在菩提道上穩步前進。
   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成佛,這就必須樹立佛菩薩那樣的行願。關於此,必讀典籍為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和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重點了介紹菩提心和菩薩行的實踐。其中,《菩薩地》從菩薩的發心及行果,全面闡述了菩薩道的修學內容。尤其是《菩薩地》中的《戒品》,在漢地、藏地都曾單獨譯出,廣行流通,成為實踐菩薩道的重要准則。《入菩薩行論》在唐宋時期已有漢譯,惜未能引起重視。而在藏地,譯出後即為各大宗派共同推崇。此論由暇滿人生的重大意義開篇,詳細說明了菩提心修習的前行、受持及如何依六度圓滿菩提心的過程,對於菩提心、菩薩行的實踐原理及方法論述得非常透徹,操作性極強。
   具備行願之後,還需進一步解除煩惱,入佛知見。《辯中邊論》、《金剛經》和《六祖壇經》可為我們提供指導。《辯中邊論》是唯識宗重要典籍,依三性建立唯識中道見,為我們闡述了何為中道,何為邊見的根本問題,對樹立佛法正見有重大指導意義。《金剛經》為般若系重要典籍,也是國人最為熟悉的佛經之一,主要闡述空、無相、無所得的思想,指出了菩薩行者在發菩提心、行菩薩行過程中應當具備的中觀正見。《六祖壇經》是禅宗的根本典藉,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至高見地,開顯了成佛修行的捷徑。
   作為普通居士,若能有序地按此次第深入,逐步前進,將為修行奠定較為扎實的基礎。 

三、如理作意

   作為佛弟子來說,應具備哪些基本觀念呢?藏傳佛教中,以思維人身難得、念死無常、思惟輪回是苦和深信業果作為佛弟子必須具備的共有觀念,簡稱四共。時常憶念思維這幾點,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擺脫凡夫心,使修行繼續深入。在“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選擇”這部分,已介紹了前三項內容。在此,專就“深信業果”作一說明。
   業力,是推動生命延續的重要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業創造一切,業就是一切。因為生命的存在就是業力的存在,生命的延續就是業力的延續。所謂業,是我們身口意行為留下的痕跡。對於生命,佛教和其他宗教的看法不同。其他宗教往往認為生命有一作為主宰的靈魂或神我。但佛法認為,生命只是五蘊和合的因緣假相,包含無數想法和情緒。其中,有些力量較大,有些力量較小。而這些力量又源自以往的生命積累,某些人是在積累這種力量,某些人又在積累那種力量。不斷貪的人,會強化生命中貪的力量,形成以貪為主的人格;不斷嗔的人,則強化內心嗔的力量,演變為以嗔為主的人格,等等。每一種力量都代表著生命的積累,並直接影響到未來人生。
   怎樣衡量一個人?依職業還是頭銜?依家庭角色還是社會地位?這些外在形式,是無常變化、不足為憑的。而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正是我們的業力。也就是說,你做了什麼,你就是什麼。我們過去的行為決定了現在;現在的行為又決定了未來。在此過程中,沒有特定的主宰。因而,生命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我們賦予其什麼內涵,它就會成為什麼。
   在生命洪流中,任何心念和行為皆功不唐捐。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心行,都將留下痕跡,區別只在於力量大小。當我們生起慈悲心時,是在強化生命中的慈悲;當我們生起貪心時,是在強化生命中的貪心。不同的心行,強化著不同的力量,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說到業果真實不虛,不僅有外在影響,更有內在作用。很多人關注外在結果:我這樣做,將來會不會下地獄?我那樣做,將來會不會升天?我認為,從因果原理來看,外在結果並不重要,值得關注的反而是每種心行在生命中形成的力量。因為客觀結果終歸是夢幻泡影,終歸會成為過去。而內在力量若不通過忏悔來消除,將盡未來際影響著我們,所以這種力量更為持久,更為可怕。
   同時,我們應深信“業決定之理”,即每種業都將招感果報:善業招感樂果,惡業招感苦果。不僅招感未來的果報,也體現於當下的改變。善的業力,代表著善的心理因素,是一種和諧的力量。當我們生起悲心和愛心時,內心是溫馨、怡悅的,當下就會感到快樂,並能將這份快樂傳達給周圍的人;而當我們生起嗔心、嫉妒心時,內心必定處於對立、沖突中,當下會感到痛苦,進而使周圍的人受到傷害。所以,善惡業所招感的苦樂果報,完全是因為各自心理特性所決定。
   “業決定之理”還告訴我們,哪怕一絲一毫的快樂或痛苦,皆非偶然,同樣是由善惡業力招感。《菩提道次第論》中說到:乃至地獄眾生在承受無邊痛苦的間隙,偶爾感到涼風吹拂,這一點點涼風帶來的快樂,亦與往昔善業有關。反之,聲聞聖者所顯現的病苦及磨難,亦來自曾經造作的不善業。
   業的特點還在於,不作不得,作已不失。業不會憑空而有,如果我們不曾造作,任何人無法以莫須有的罪名強加於我們。但凡是已造作的業力,必定不會消失,不會僥幸逃脫因果規律。在這一點上,業果之理遠比法律更為公平、更為准確。
   此外,業能夠增長廣大。相應的,也會萎縮乃至消除,關鍵是看我們賦予其何等因緣。若賦予其善因緣,不斷忏悔、修行,惡業便不再有生長機會,反而會逐漸消除。反之,若不斷增加煩惱,會使惡業在肥沃的土壤中迅速生長,乃至百千萬倍地增值。就像種子長成參天大樹,衍生幾千、幾萬、幾十萬的種子。
   “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關於業果之理,我們既要深信業的真實不虛,也應認識到,佛教的業力觀是無我的業力觀,故業力亦無自性,可以通過忏悔改變。若不能改變的話,無始以來所造業力足以使我們長劫受苦,永無出頭之日。淨除業障,乃一切修行的前行,主要通過追悔力(因信業果而竭力追悔)、依止力(修習皈依並發菩提心)、對治力(讀誦大乘經典及修空觀等)、遮止力(不復再造)進行對治。同時,廣泛修習善行,使生命不斷提升,生生增上。

四、法隨法行

   修行,是生命改造工程,這就需要反復不斷地訓練。尤其是對於一些基礎修行內容,更應念茲在茲,時時不忘。此處重點介紹皈依修習、發心、五戒及四無量心。
   皈依之後,首先應以相應修習增長對三寶的信心,使之堅定不移,乃至寧捨生命亦不捨皈依。藏傳佛教各宗派中,均安排有數項加行作為修行基礎,如念誦四皈依、大禮拜、念誦金剛薩埵、供曼扎等,以此強化皈依,集資淨障。我覺得,這種訓練對於初學者非常必要。世間不少技能都需要從練習基本功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說,使三寶深深銘刻在心,起心動念不忘三寶,正是學佛者所要具備的基本功,這就必須通過修習皈依來完成。
   修習皈依,重點在於強化對三寶的信心,這需要量的積累,所以我們要作為每日定課來完成。具體修習方式可根據《皈依修習儀規》進行,其中,“安住修”部分的稱念三皈應在一千遍以上。若確因學習工作極為繁忙或出差不便等個別情況,至少應以虔誠心稱念一百零八遍三皈,不使一日空過。同時,也避免三日打漁兩日曬網的懈怠習性。修行,需要持之以恆的決心和毅力。對於初學者,應以兩至三年的時間修習皈依,稱念三皈累計至百萬次。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稱念三皈不僅數量要達標,質量更不能放松。每次修習,皆應以正確的發心和觀察修激發對三寶的渴求,激發虔誠求皈依之心,真正做到心口如一。
   皈依修習還應結合禮佛同時進行。禮拜,不僅是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恭敬和感恩,也是忏悔業障、掃除修行障礙的最佳方式,更能折服我慢,培養謙和、柔軟的佛子威儀。當我們以虔誠心禮拜時,同樣要結合觀想進行,觀想自己帶領六道一切眾生共同投歸三寶懷抱,包括自己的親人朋友,也包括素不相識者,更包括曾經的冤家仇敵以及形形色色的動物,與他們一同禮佛,一同稱念三寶,一同感得殊勝加持。
   為保障修習效果,皈依修習主要於座上進行。修習者可根據自身條件在佛堂內陳設壇場,供養佛像、經書及供品。佛像宜以本師釋迦牟尼佛造像為主,經書則可選擇《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等大乘法寶。佛堂應營造莊嚴神聖的氛圍,每日清掃並以香、花、燈、果設供,條件不具備時,可供清水一杯,在強化皈敬心的同時,積集福德資糧。
   其次,是修習發心。從下士道的增上善心開始,進而修習中士道的出離心和上士道的菩提心。出離,不僅是對現世的出離,更是對輪回的出離。依出離心修習三無漏學、三十七道品,可成就解脫道。菩提心,即覺悟利他之心,更兼無限、平等、無相、無所得的特征。認識到菩提心的諸多特征,可通過座上觀修生起願菩提心,具體法門有自他相換法、七因果和十種因緣。其中,自他相換由寂天菩薩提出,七因果出自阿底峽尊者的《修心七要》,由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增上意樂而至菩提心,十種因緣則出自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分別是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師父恩、念施主恩、念眾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靈、忏悔業障、求生淨土、為念正法得久住。當願菩提心生起後,還應通過座下實修發起行菩提心,隨分隨力地修習利他行。關於發菩提心的相關內容,可參照《認識菩提心》一書,其中有較為詳盡的說明。
   第三,應奉行五戒十善。五戒為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是在五戒的前四條之後增加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不貪、不嗔、不邪見。五戒十善為佛弟子基本行為准則,雖屬人天乘修行內容,若發菩提心修習之,同樣能成為佛道資糧。受持五戒,應通過相關律典的學習,了知開遮持犯。戒為三無漏學之一,依戒修行,方能成就定、慧資糧。同時,止息凡夫心和生命中的不良串習,更能使未來獲得暇滿人身,遠離墮落惡趣之苦。
   此外,還應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慈,是予樂之心;悲,是拔苦之心;喜,是對眾生一切善行的隨喜;捨,是對眾生的平等相待。無量,是菩薩無我利他的廣大心,一是指所緣眾生無量,一是指能緣之心無量。這種無限的心行,與凡夫心確實存在根本差別。在初修習時,可從身邊的親人開始觀想,然後擴展到素不相識者,最後是曾經的冤家仇敵。逐步打開心量,包容一切,平等一味。
   以上四點,為佛法修行的共同基礎。如果說皈依使我們走入佛門,那麼發心就為我們把握了修行方向,而五戒十善是保護我們不受煩惱傷害的行為規范,四無量心的意義則在於拓展心量,迅速積累佛道資糧。

  四法行的修習環環相扣,由親近善知識而能聽聞正法,由正法指引而能如理思維,具備正確觀念和體會之後,才能如法修行。如此,從認識外在三寶到開發內在三寶,最終實現生命本自具備的三寶品質。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