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回向品的啟示:不做"功德守財奴"


 2010/3/23    熱度:4624    下載DOC文檔    


十回向是《華嚴經》兜率天宮第五會的中心問題,《十回向品》的篇幅長達11卷,所記載的成百上千種回向的方式,令讀誦者們歎為觀止。

其實我們對於回向並不陌生,回向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一,無論誦經、拜佛,還是出坡、上課,哪怕做了一點點小的善行,最後大家都要回向:“願此殊勝功德,回向法界有情,盡除一切罪障,共成無上菩提”。所以,回向可以稱得上是佛教徒的一門必修課程。

把自己做善行所獲得的功德回向給眾生,也就是在修布施。不過自己常常不願意主動回向給眾生,即便回向,也想把功德回向給自己,因為心裡會想:“把功德都回向給了別人的話,是不是自己就得不到好處了?”可能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困惑。

實際上並非如此,自己的好處非但不會減少,還會迅速增加。不妨打個比方,根據物理學上的牛頓第三定律,當我們對物體施加一個作用力的同時,物體也對我們產生一個反作用力。道理雖然簡單,但卻是古往今來所有交通工具的基本原理。就拿最簡單的走路來說,我們用力蹬地,地面返給腳底同樣大小的力,正是這個力推動我們往前走,物理學上稱之為靜摩擦力。我們都有經驗,在很光滑的冰面上很容易原地打滑,往前走一步都很困難,即便再有力氣也派不上用場。那麼自行車、汽車、輪船和飛機,也是依靠地面、海水和燃料蒸汽的反作用力才得以運行。

由此可以啟發我們,功德可以通過媒介的輔助和傳導,轉化為對自身的益處,這個媒介就是眾生。當我們把功德回向給眾生的同時,眾生也返回給了我們向前的動力,我們距離成佛的目標也就更近了一步。窺基大師說:“菩薩如是以所修行廣大施聚所得異熟,施諸有情不自為己,又以此福共諸有情,回向無上正等菩提,名施善好意樂。(引自《般若理趣分述贊》)”

更進一步,回向得越徹底,我們得到的好處越多、成佛的速度也就越快。比如,發射神州飛船用的火箭非常龐大,裡面都是液氫、液氧等高能燃料,而飛船本身只是處在火箭最頂端很小的一個部分。發射的過程中,幾十噸的高能燃料燃燒形成的高溫高壓的氣體極為猛烈的噴射出來,才把只有幾噸重的飛船送上太空,而占絕大多重量的燃料和火箭結構都留在了地面。

功德就好比燃料,回向就好比燃料的燃燒。燃料燃燒得越充分,產生的動力也就越大。誰會守著一大堆燃料而不用呢?那樣的話,不但燃料發揮不了作用,稍有不慎還會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功德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把功德留給自己享受五欲的快樂,雖然可以受用一時的福報,可是自己的煩惱沒有得到淨化,結果是福報越大,反而更容易造更大的惡業,陷入三世怨的輪回之苦。

與其這樣,不如把功德毫無保留、徹徹底底地回向給一切眾生,而不是為了自己現世的安樂,這樣自己也才能夠快速成就無上菩提。正如寂天菩薩所說的:“為利有情故,不吝盡施捨,身財諸受用,三世一切善。捨盡則脫苦,吾心成涅槃。與其死方捨,何若生盡施?(引自《入行論•受持菩提心品》)”

正如財富只有被花掉,才能發揮其代表的價值。功德也只有被回向,也才能體現其功用。比如經濟學的觀點會認為,健康市場的標准不在於財富累積的多少,而在於財富流通的效率。衡量一個公司健康與否的標准,在於其現金流是否充足、周轉是否通暢,而不在於是否擁有龐大的固定資產。我們把功德回向出去,就像把財富重新投放市場而獲得更多的利潤一樣,不斷輾轉增長,最終由量變而產生質變,正如《普賢行願品》中所說:“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另外,從勝義谛的角度觀察,功德不是一種有自性的實在,用物理學概念做比喻的話,更像是無形的能量,而不是有形的物質。如果我們把功德當成一種實在,就會落入我相,就會產生障礙。我們知道,核燃料之所以擁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僅僅是因為核裂變過程中不到千分之一的質量虧損。同樣,當我們化有形於無形,從執頑有而悟空性,那麼內心中本來具足的巨大能量就會釋放出來。《般若攝頌•隨喜功德品》上說:“作有相施非真施,無相回施證菩提,如上妙食雜毒藥,自法著相亦如是。是故回施應當學,如佛眾善悉當知,若生若相若威力,悉皆隨喜而回施。以功德施佛菩提,菩薩之施皆無相,此施佛許而印可,如是得名勇猛施。”

所以,善巧的回向可以產生自他雙贏的殊勝效果,不但使眾生得到利益,我們自身也獲得成佛的資糧。而如果用世間法的概念,別人的得到,就意味著自己的失去,是一場零和游戲。所以學佛並不怕失去什麼好處,反倒是把自己的好處給別人越多,成就越大。師父曾經對弟子們說:“你們都成就了,我就成就了。”

《華嚴經•十回向品》中說:“我應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而捨誓願;不以一眾生惡故,捨一切眾生。但勤修習善根回向,普令眾生皆得安樂;善根雖少,普攝眾生,以歡喜心廣大回向。”

雖然這是菩薩的境界,但是只要我們獲得一分信解,就能獲得一分隨順的利益。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