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戲論的二十種過”
節錄自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二
大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 诏譯
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之二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善說初業菩薩樂於愦鬧世話睡眠眾務過失。世尊。雲何名為戲論中過。若觀察時菩薩當得住於寂靜無諸诤論。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戲論過失無量無邊。我今略說有二十種。雲何名為二十種過。一者於現在生多諸苦惱。二者增長嗔恚退失忍辱。三者為諸怨對之所惱害。四者魔及魔民皆生歡喜。五者未生善根皆悉不生。六者已生善根能令退失。七者增諸斗诤怨競之心。八者造作地獄惡趣之業。九者當得丑陋不善之果。十者舌不柔軟言詞謇澀。十一者所受教法不能憶持。十二者於未聞經聞之不悟。十三者諸善知識皆悉捨離。十四者諸惡知識速當值遇。十五者修行於道難得出離。十六者不悅意語數數常聞。十七者在在所生多諸疑惑。十八者常生難處不聞正法。十九者修行白法多有障礙。二十者於所受用多諸怨嫉。彌勒。是為菩薩耽著戲論二十種過。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現生常苦惱 離忍多嗔恚
怨仇生害心 是名戲論過
魔及魔眷屬 皆生歡喜心
喪失諸善法 是名戲論過
未生善不生 常住於斗诤
造於惡趣業 是名戲論過
身體多丑陋 生於下劣家
發言常謇澀 是名戲論過
聞法不能持 或聞不入耳
常離諸善友 是名戲論過
值遇惡知識 於道難出離
常聞不順語 是名戲論過
隨彼所生處 常懷疑惑心
於法不能了 是名戲論過
常生八難中 遠離無難處
具足無利益 是名戲論過
於善多障礙 退失正思惟
所受多怨嫉 是名戲論過
如是諸過失 皆因戲論生
是故有智人 速疾當遠離
如是戲論者 難證大菩提
是故有智人 亦應不親近
戲論诤論處 多起諸煩惱
智者應遠離 當去百由旬
亦不近於彼 造立諸捨宅
是故出家人 不應住诤論
汝等無田宅 妻子及僮僕
乃至榮位等 何緣興诤論
出家住寂靜 身被於法服
諸仙鹹敬事 當修忍辱心
如是戲論者 增長毒害心
當墮於惡趣 是故應修忍
囚禁及系縛 刑害而捶楚
如是等諸苦 皆由诤論生
如是戲論者 常遇惡知識
名稱不增長 曾無歡喜心
若捨於诤論 無能伺其便
眷屬不乖離 當遇於善友
於乘得清淨 業障盡無余
摧伏於魔軍 勤修忍辱行
诤論多諸過 無诤具功德
若有修行者 當住於忍辱
————————————————————————
什麼是戲論
佛教中經常在說一個名詞,戲論。那麼,什麼是戲論呢。顧名思義,就是游戲之言論,也就是錯誤而無意義之言論,故稱為戲論。從佛法的角度看,一切使我們違背明白真理方向的言論,不能增進善法,都是無意義的言論。
《佛遺教經》中說:“汝等比丘!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常急捨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中論•觀法品》中將所有戲論分為愛論與見論兩種。所謂愛論,就是指我們善於能在一切事物和現象中依據自己是否喜歡和厭惡而進行取捨選擇的執著心。所謂見論,就是依據自我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對一切事物和現象做出最後決定性的判斷的觀念性言論。並且龍樹菩薩說,鈍根之人容易起愛論,利根之人容易起見論;在家的學人容易起愛論,出家人容易起見論;凡夫之人容易起愛論,二乘行人容易起見論。這所有的戲論,不外就是我們凡夫人的貪愛、我慢和許多不正確的見解等等。可以說這些愛論和見論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情見和成見(我姑且就這樣暫時理解它)。如果我們不能熄滅這一切的戲論,就無法步入佛法的解脫道,與一切大乘佛法的菩薩道行更是背道而馳的。
: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