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放生必讀、應知大參考: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


 2010/4/16    熱度:12666    下載DOC文檔    


放生必讀、應知大參考——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
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 有了這些,大家放生時就更懂得如何找到到適合你買來動物適合的生存環境了,而且 也 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可以說,放生還長見識,大家說對嗎?蚯蚓、田螺、蜈蚣、刺猬的生活習性

1、蚯蚓的生活習性


蚯蚓是喜溫、喜濕、喜安靜、怕光、怕鹽、怕單寧味的夜行性環節動物。白天棲息在潮濕、 通氣性能良好的土壤中。棲息深度一般為10~20厘米,夜晚出來活動覓食。

它以腐爛的落葉、枯草、蔬菜碎屑、 作物秸稈、禽畜糞、瓜果皮,造紙廠、釀酒廠或面粉廠的廢渣以及居民點的生活垃圾為食。特別喜歡吃甜食,比如腐爛的水果,亦愛吃酸料,但不愛吃苦料和有單寧味的料,鹽料對它有毒害作用。

蚯蚓是好氣性的低等動物。對周圍環境反應十分敏感,適於生活在15度~25度,濕度在60%~70%,酸鹼度PH值為6.5~7.5的疏松土壤中,條件不適時,就會爬出逃走。

2、田螺的生活習性

田螺是腹足類軟體動物,喜棲息於冬暖夏涼、底質松軟、餌料豐富、水質清新的水域中,特別喜集於有微流水之處。

田螺屆雜食性,攝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機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莖葉等。田螺喜夜間活動,夜間攝食旺盛。

3、蜈蚣的生活習性

在自然條件下,蜈蚣白天一般棲息在山坡、田野、路邊或雜草叢生的地方,或棲息並沿、柴堆以及瓦縫隙間,或陰暗的角落裡。特別喜歡在陰濕、陳舊的地面,活動於腐殖質、石塊、瓦礫之間。活動的基本特點是晝伏夜出。在溫度低於10度時停食,零下7度進入冬眠期。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動物,食性廣雜,特別喜食各種昆蟲及它們的卵、蛹、幼體等,同時還吃蠕蟲、蚯蚓、蝸牛及各種畜禽、水產動物的肉、內髒、血、軟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蘿卜、嫩菜等,其它如牛奶、面包等也可作蜈蚣的食物。

4、刺猬的生活習性
刺猬的適應性很強,對環境要求不嚴。但刺猬有喜靜怕光,晝伏夜出的習性,內窩室為巢窩,鋪放干草、松樹葉或秸稈。外窩室為活動場所,包括土堆或山、花草、灌木等,以便夏季遮陰和冬季保暖。

刺猬為夜行性動物,傍晚前後一次性喂食瓜果蔬菜和清水即可。投喂的食品必須新鮮、干淨,瓜果蔬菜要洗淨後投喂。如從市場買來的瓜菜還要先放在水池內浸泡1 小時,再洗淨配喂,以防農藥中毒。

同時,飼料要品種多樣化,飼料單一會引起刺猬間相互咬斗和拒食。


鹧鸪、鲫魚、松鼠、蝸牛的生活習性

1 鹧鸪的生活習性

鹧鸪前額有一帶狀條紋,橫過雙眼,下行至頸部,形如護胸衣巾樣,胸下部、背部多呈銀灰色,翼上有多條黑色條紋,嘴、腳桔紅色。體長約34-38cm,雄鸪體重550-650g,雌鸪400-550g。鹧鸪棲息於灌叢和疏樹的低矮山谷內、或丘陵的石坡、沙坡上。鳴叫時常立於山巅樹枝上,其鳴聲特殊。

白天成群在灌叢中或竄到鄰近莊稼地裡覓食,其主食為植物種子、漿果、嫩枝葉、苔藓、地衣,兼食昆蟲。4月末5月初開始繁殖,營巢於草叢或灌叢石堆中。

因為鹧鸪具有啄癖和相互啄食殘殺習性,暫時喂養時應給以營養成分豐富,數量充足的飼料,並保證有足夠長度的食槽和水槽;不要把病鸪或傷鸪與正常的放養在一起;除此之外,還要掛一些稻草或麥稈供應鹧鸪磨喙和去喙,防止鹧鸪之間發生相互啄食,甚至殘殺。

2 鲫魚的生活習性

鲫魚是雜食性魚,但成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因為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鲫魚愛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魚最能獲得各種豐富的營養物質。硅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鲫魚的食物,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它們也很愛吃。

鲫魚采食時間,依季節不同而不同。春季為采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采食;夏季采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采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采食。

生活在江河流動水裡的鲫魚,喜歡群集而行。有時順水,有時逆水,到水草豐茂的淺灘,河灣,溝汊,蘆葦叢中尋食,產卵;遇到水流緩慢或靜止不動,具有豐富餌料的場所,它們就暫棲息下來。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庫中的鲫魚,也是擇食而居。尤其在較淺的水生植物叢生地,更是它們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們貪戀草根,多數也不游到無草的深水處過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鲫魚,它們是遇流即行,無流即止,擇食而居。冬季多潛入水底深處越冬


3 松鼠的生活習性

松鼠為典型樹棲鼠種,棲息於山地針葉林和針葉-闊葉混交林中,以樹枝、苔薛和羽毛等為構巢物,在樹枝間築巢。巢呈圓形,出口開於背風面,但也有棲居於樹窟內,也有的以舊的大鳥巢加以修補而成。松鼠每年可做幾個巢、有主、副巢之分,副巢用於臨時休息。雄鼠很少築巢,大多利用舊巢。

松鼠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也取食昆蟲及其幼蟲、蟻卵、鳥卵及其他動物,但主要食物為落葉松等針葉林的種籽,夏季多取食各種漿果和蘑菇;在食物缺少的情況下,亦吃樹的幼芽。日間活動,清晨最活潑,不冬眼,但冬季活動減少,嚴冬寒冷之際,很少出窩活動。

松鼠有貯藏食物的習慣。每當果實成熟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它嘴裡含著胡桃、橡實或者其他好吃的東西,每當它從一個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的時候,貯備就會增加。

它不僅搜集胡桃和成熟的果實,而且還常常把磨菇掛在上面的樹枝上,待風干後,收藏到倉庫裡。它確實具有一種高超的本領,即能找到合適的樹枝,並把磨菇掛在上面,而且曬干後不會掉下來。在松鼠的倉庫裡,發現有胡桃和其他植物種子,但沒有一個是腐爛的或生蟲子的,質量全都很好。

松鼠的倉庫很多,然而其中一些可能會遭受到風雨和冬季猛烈的暴風雪破壞,使其附近外貌形狀被改變而再也無法找到。

這種小動物建造的球形巢的入口,可以從裡面封閉起來,巢外大雨傾盆,寒風呼嘯,大雪紛飛,掛滿冰雪的大樹被吹得吱吱作響,而它卻安然躺在溫暖的巢穴中並等待晴朗日子的到來。此時,它便去找自己的貯藏物,一旦找到便飽餐一頓。

如果沒有暴風雪或雨,而且太陽照得比較暖和,它就會沿著樹枝跳來跳去,進行游戲玩耍,這時那長長的尾巴使其跳躍的距離能達到10米遠。當它感到疲勞時,就回到自己的窩裡小想。

當夜晚刮起了暴風雪,樹木又發出吱吱的響聲時,它卻在保溫良好的巢中休息。樹洞貯藏室和營巢毗鄰的便利條件,使它冬天下會餓死和凍死,故不需要進行冬眠。
  
4 蝸牛的生活習性

a、溫度是影響其生長活動的重要因素,具有宜暖忌冷、熱性的特點,這是由於遺傳因素所決定的。

因為蝸牛是冷血動物,即變溫動物,其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溫度對蝸牛的生長、繁殖顯得尤為重要。蝸牛生長活動的最基本的溫度要求是15—39度。最佳溫度為25—35度,溫度降至8度時,陸續進入休眠狀態,0度以下有凍死的危險,當溫度升至40度時,會導致夏眠。

b、蝸牛的生活習性,取決於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這是因為蝸牛的日常活動全憑自身分泌含水量較多的粘液,以保持身體濕潤,另一方面又因為蝸牛是依靠外套膜呼吸空氣,不能完全浸在水中生活,因此蝸牛形成了愛潮惡浸的習性。

c、強烈的光線刺激對蝸牛生長不利,蝸牛主要在夜間活動,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蝸牛的視力很差而且反常,在強光下看的較近,只能看到6厘米以內的物體,在微弱的光線下看的反而較遠,能看到20厘米以內的物體。

d、一般情況下,由於蝸牛害怕直射的陽光,而晚上溫差小,空氣濕度大,光線暗,不宜損失蝸牛體內的水分,所以一般在夜晚活動、采食。活動規律為下午6時左右開始活動,8—12時活動達到高峰,12時以後活動量逐漸減弱,直到次日早8時左右又基本完全停止活動,開始休息。

e、蝸牛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需要鑽土,一是從土壤中汲取腐殖質、有機質、鈣等營養物質;二是調節濕度;三是抵御敵害;四是產卵。

f、休眠是蝸牛抵抗逆境,得以自保,從而維持生命的習性。蝸牛遇到高溫、低溫、缺食、短水等不利情況時,就會自動分泌粘液結成膜靥,封住殼口,直至逆境解除,就會逐漸蘇醒破膜而出,繼續活動。蝸牛的休眠期可達6個月之久,也就是說蝸牛不吃不動可休眠6個月也不會死亡。

g、蝸牛為雜食性動物,一般以采食綠色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等為主,如莴筍葉、白菜葉、南瓜葉、絲瓜葉、苦荬菜及紅薯、胡蘿卜、各種瓜果,但不喜歡吃帶刺激性的植物,如韭菜、大蒜、蔥頭、辣椒和鹽類食品。

此外,它們還食取一部分沙粒和泥土,這是因為土中含有腐殖質的緣故。幼螺多攝食腐殖質和充分腐熟的植物落葉。



黃鳝、福壽螺、河蚬、田螺的生活習性

1 黃鳝的生活習性

黃鳝為底棲生活魚類,適應力強,在各種淡水水域幾乎都能生存。湖汊、稻田、塘堰、溝渠、池沼、水庫等靜水水域中數量較多;水流較緩的溪流、江河緩流處亦有。但深水和流水的水域,卻少有黃鳝定居。喜棲於腐質多的水底淤泥中,在水質偏酸的環境中也能很好生活。常鑽入泥底或田堤,堤巖和水邊亂石縫中孔隙內營居生活。洞穴深隧(洞長約為魚體全長的2.45-3.65倍),結構較復雜(可分洞口、前洞、中間和後洞四部分),有的黃鳝洞穴有三個甚至多個洞口。黃鳝用頭部穿泥土時,動作特別敏捷,瞬間即可鑽進泥中。

黃鳝與蚯蚓穴泥土截然不同,蚯蚓是將穴內泥土逐漸排出洞外,而黃鳝是直接鑽入,洞內土不向外排,所以,見其穴口大小,便知黃鳝有多大。

  黃鳝棲息巢穴的深度,離地面約30厘米的地方。生活在稻田內的黃鳝,大多數棲息於離田基30厘米的范圍內,孔道延伸至田基,只有極少數棲息在稻田的中間。孔道彎曲多而叉,每個棲息巢穴至少有兩個出口,兩個穴口通常相距60-100厘米左右,其中必有1個出入口在離水面的地點,一個作為避敵的退路,另一個則作為巢穴的通氣孔。

黃鳝與其他魚類相比,在歷史進化上是較為突出的特殊魚類之一。它的鰓已基本退化,鰓耙上僅留下一點點痕跡,很早以前已不能獨立在水中呼吸了。而口腔、喉腔、腸道內壁表皮粘膜充滿了毛細血管,可作輔助呼吸器官。它經常豎直前半段身體,吻端伸出水面能直接吸取自然界的新鮮空氣。故在水中含氧十分貧乏時也能生活。出水後,只要保持皮膚的潮濕狀,可不至死亡。(這對長途運輸是十分有利的),黃鳝對光和味的剌激不大敏感。

  黃鳝在水中經常抬著頭吞入空氣,目的是把新鮮的空氣貯存在口腔的喉部,然後再逐漸把口腔的氧氣與吻道壁間的氣體進行交換。所以,鳝魚平時的喉頭特別大,一旦悶閉在水中時,喉表皮也能在水中呼吸。

  鳝魚在水中,頭部若不伸出水面呼吸新鮮空氣的話,即使水中溶氧十分豐富,也會引起它窒息而死亡。一般雄鳝將頭伸出水面呼吸氧氣的頻率較高,雌鳝相對較低,小雌鳝甚至不到水面吞吐空氣。因為,剛孵出的稚鳝具有胸鳍和鳍褶,鳍和鳍褶上面有許多毛細血管,卵黃囊上具有與水有很大接觸面的血管網膜,這些血管網膜是這一時期的主要呼吸器官。稚鳝的胸鳍和鳍褶不停地經常扇動,在水中進行著氣體交換,而不必將頭伸出水面呼吸氧氣。隨著稚鳝的個體增大,卵黃囊、鳍褶和胸鳍逐漸退化泊失,而後主要靠口腔和喉部呼吸。

  黃鳝是以肉食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喜歡吃鮮活餌料,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在自然條件下,黃鳝主要以小魚、小蝦、昆蟲、幼蟲、小河蚌、小螺蛳以及水中枝角類、桡足類、輪蟲類等大型浮游動物為食,同時吞食小蝌蚪、小青蛙,有時也攝取少量浮萍、茭瓜、絲狀藻類、嫩水草和菜葉等。

人工喂養黃鳝,主要以蚯蚓、蠶蛹、小魚蝦、鮮魚漿、蠅蛆、小蚌、螺肉、屠宰下腳料、各種動物內髒、配合飼料以及米飯、米糠、熟小麥、高梁、玉米、麸皮、各種餅類(豆餅、花生餅、菜籽餅)、豆腐渣和瓜果等新鮮飼料來飼喂。腐爛變質的飼料,切不可投喂。

人工飼料:黃鳝最好是將動物性飼料和植物性飼料粉碎後,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成顆粒飼料投喂。顆粒的大小,可根據黃鳝的大小來定,一般以一口能吞進去為宜。黃鳝在攝食旺季,攝食量很大,日攝食量可占體重的1/7左右。在飼料缺乏時,大黃鳝也殘食比它自身更小的小黃鳝。所以,放養時,需要選擇大小規格一致的鳝種,切忌大小混放。

  黃鳝對餌料的選擇性較為嚴格,如果長期投喂一種餌料,那麼以後就很人工飼養黃鳝的初期,應在短期內加以馴餌,以便飼喂。

  黃鳝晝伏夜出。白天很少活動,一般靜臥於洞內,溫暖季節的夜間活動頻繁,出穴覓食,有時守候在洞口撲食,撲食後即縮回洞內,在炎熱季節的白天也出洞呼吸與覓食,一到晚上,它就將頭伸出洞口,出來尋找食物。

由於黃鳝視覺不太發達,眼睛高度近視,因而,在夜間光憑著視覺是很難發現食物的,故黃鳝在覓食時,主要依靠鼻孔內發達的嗅覺小褶,接收水中的各種生物餌料發散出來的微弱的化學分子氣味,探測餌料生物藏身所在地。

平時,黃鳝在洞內將頭部伸出洞口處,一旦有蠅蛆、蚯蚓、各種蟲類從洞口露過,就立即張口,以綴吸或者吞食式把獵物吸吞下去。當捕到較大生物時,一般是猛一下咬住動物的頭部,將其致死,或用旋轉方式咬斷生物,然後再把生物漸漸吃下,捕食後則立即縮回洞內休息。黃鳝還能在穿穴時攝食蜓蚓等土棲動物。

同時, 鳝魚還有嗜食陸生動物的癖好,夜晚它常常游到近岸邊甚至離水爬到岸上尋找食物吃,稚鳝最愛吃小型的甲殼類浮游生物。黃鳝內有忍耐饑餓的本領,一旦吃飽一餐,3一5天可不食飼料,也不致死亡。

  攝食方式為口噬食及吞食,多以噬食為主,食物不經咀嚼咽下,遇大型食物時先咬住,並以旋轉身體的辦法,將捕食物一一咬斷,然後吞食,攝食動作迅速,攝食後即以尾部迅速縮回原洞中。

性貪食,在夏季活動旺盛時,攝食量大,據報導,曾測定日食量約占體重的七分之一左右。

黃鳝比較耐饑餓,長期不吃食,不會死亡,但體重明顯減輕


2 福壽螺的生活習性

福壽螺喜陰濕,怕光線,適宜生長在水溝、淺水低窪地、魚塘、稻田、水渠和人工建造的水泥池裡。一般水渠50~100cm深為宜。要避免雜食性魚類,如鯉魚、羅非魚、鲫魚及其它野雜魚吃掉小螺。另外,福壽螺的生存水質一定要保持清新。

  該螺是一種偏植物性餌料的雜食性螺類,以植物性餌料為主,也攝食少量精飼料。15日齡以內的幼螺,消化系統不發達,食量也不大,主要攝食浮游生物和腐殖質,在此階段以水質肥沃、浮游生物豐富為好;15日齡以後的幼螺和成螺,即可喂食青菜、浮萍、水葫蘆、水浮蓮、水草和瓜果皮等飼料。也可飼喂畜禽糞便、米糠、麸皮等。

在適宜的水溫條件下,福壽螺的食量很大,幾乎整天都攝食,尤其是傍晚攝食量最大。

暫時喂養時,

一要每隔3~5天換水一次,保持水質清新;

二要防止農藥、石油和石灰等鹼性強的物質污染水質;

三要注意水溫的變化,福壽螺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24~32℃之間,當水溫低於10℃或高於40℃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及時采取保溫與降溫措施,謹防生長發育受到抑制。
 
3 河蚬的生活習性 

河蚬在體外受精,卵發育成為面盤幼蟲,在完成浮游生活階段後,開始生長貝殼,並沉到池底,將殼體埋在池底淤泥中,只將吸管伸在水中進行呼吸,攝取餌料。放養河蚬的池塘,不能注入農藥和化肥水,這最容易引起河蚬的死亡。水質也不宜過分肥沃。池的底質以砂土為宜。水深1米左右。暫時喂養時,應投喂豆粉、麥麸或米糠,也可施雞糞或其它農家肥料。

河蚬也可與鲢、鳙、草魚混養,但不能與青魚、鯉魚混養。

4 田螺的生活習性

我國田螺科分田螺和圓田螺兩個屬:田螺屬,其螺層不膨脹,而具有螺旋色帶,如長旋田螺;圓田螺屬,貝殼表面光滑,螺層膨脹,有中華圓田螺和中國圓田螺兩種。目前在我國華北、黃河平原、長江流域一帶覺的是中華圓田螺。

田螺可單養,也可與鲫魚、泥鳅等混養;可在水稻田或休閒田中生存,也可在池塘或河溝中生存。田螺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度,在15度以下或30度以上時停止攝食活動,10度以下開始 入土冬眠,15度以上時開始繁殖,每只每次產小田螺約20~30個。

田螺的雌雄在外殼上很難識別,主要根據觸角識別,雄田螺的右觸角呈一定程度 的螺旋狀彎曲(此觸角兼作交接用),而雌田螺左右兩觸角形狀完全相同。

田螺疾病較少,成活率高,田螺對氧較敏感,含氧量低於3.5毫克/升時攝食不良,1.5毫克/升時開始死亡。

田螺食性很廣,暫時喂養時,可投喂米糠、菜葉、魚粉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飼料。


鱉(甲魚)、泥鳅、青蝦、龍蝦、牛蛙、塘角魚、河蟹的生活習性

1、鱉(甲魚)的生活習性

  
鱉(甲魚)是變形動物水陸兩棲,用肺呼吸,鱉無鰓,出水爬行用肺呼吸,有鼻孔、氣管、支氣管和肺等完善的呼吸系統。肺大而多泡,海綿狀,對水中生活十分適應。

鱉的咽壁粘膜上也布滿了用於水中氣體交換的毛細血管,隨著水流從口中的吞吐,也可進行水中氣體交換。所以,鱉在冬眠期潛棲水底泥沙中,只把嘴尖和管狀鼻孔伸到貼近水底的泥沙表面,即可吸收水中的溶氧以維持生命。由於鱉具有以上特殊器官,所以它能較長時間潛棲水底。

在溫暖地區的水系,鱉的生長期很長;在北方地區,每逢北風呼嘯霜鋪地、草衰葦敗綠水寒的季節,鱉潛伏水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也不動。

鱉平時潛棲在水底泥沙上,頭頸藏在體內,雙目炯炯窺視水底世界,當魚蝦等游到它的身邊時,則突然伸頸襲擊,一口咬住不放。

在晚春、炎夏和初秋季節,波平浪暖,綠菌鋪地,它們常常爬到岸邊曬太陽。在風平浪靜的炎夏中午前後,常浮到水面,把管狀的鼻子伸到水外呼吸空氣。稍有風吹草動,立即潛入水中。

在溫暖季節,每到氣壓低的陰雨天,鱉也紛紛游到水面呼吸,有時全身露出水面。尤其在陰雲密布、大雨滂沱、江河漲水、驚濤拍岸時,常有幾十公斤的老鱉探頸張望。

鱉的生活習性可歸納為“三喜三怕”即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髒。對周圍環境的聲響反應靈敏,只要周圍稍有動靜,鱉即可迅速潛入水底淤泥中,所以養鱉場或養鱉池地環境一定要保持安靜。鱉如果經常受到驚嚇,對其生長繁植都是很不利的。

  鱉是以肉食為主的雜食性動物。主要食物為小魚、小蝦、螺、蚌、水生昆蟲、蚯蚓、動物內贓等。 同時也兼食蔬菜、草類、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時,同類可互相殘食。

所以,在飼養時,一定要大小分類,切不可不同規格的鱉混養在同一池中,以免互相殘殺,造成損失。鱉既貪食又耐餓,一次吃後很長時間不吃東西,也不會死亡。當然,這是靠它自身積蓄的營養來維持生命活動的。

  鱉是一種變溫動物,對周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當外界溫度降至15℃以下時,鱉就開始停食,潛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為10月至翌年4月),冬眠期長達半年之久。因此,在自然條件下養鱉,生長緩慢,一般一年只長100克左右。

2、泥鳅的生活習性
泥鳅營底本生活喜生活於淤泥較厚的靜水中。棲息於稻田、池塘,湖沼和江河等有軟泥的地方。由於生活於光線較差的淤泥中,眼睛退化,只有靠觸須來尋找食物。

泥鳅可生活在溶氧極小的水或淤泥中,除進行鰓呼吸外,還可用皮膚和腸直接從空氣中吸取氧氣。當水溫高、氣壓低或密度過大、水中溶氧不足時,可躍出水面吞吸空氣,行腸管呼吸。

泥鳅的適宜生活水溫為20-30℃。當水溫過高或過低,以及天旱水淺時,往往潛入泥層度過不良環境。通常除遇到缺氧、染病和氣候惡劣等原因外,幾乎不到水的中、上層活動、冬季池水干涸時,鑽入軟泥中,靠少量水分保持皮膚濕潤,並行腸呼吸維持生命。

泥鳅是雜食性魚類。主要食物是小型甲殼動物、昆蟲幼體、水絲蚓、藻類以及高等植物碎屑、水底腐植質等。幼體階段捕食動物料,然後轉為雜食性,成鳅以攝食植物性餌料為主。水溫在15℃以上時,食欲逐漸增加,上升到25-27℃時食欲特別旺盛,生長迅速。一旦超過32℃,食欲則減退。平時多在夜間攝食,生殖期間則在白天,而且雌魚攝食明顯增加。

3、青蝦的生活習性

  青蝦生活在淡水,且能適應低鹽度的水域。水質要求中性或偏鹼性。青蝦在水溫上升時,在沿塘邊、河岸淺水處活動,秋冬季向深水處移動,由於深水的溶氧、餌料生物條件的影響,青蝦很少進入池塘中心的深水水域。青蝦適應的潛伏深度為1-1.5米。

青蝦的游動能力較弱,通常是在塘底和水草叢中攀緣爬行。白天喜隱蔽,晚上出來活動覓食。越冬期間則潛伏於水底的石礫、泥穴、樹枝或草叢中,清明前後出來活動。

  青蝦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動物。不同的發育階段食性不同。幼體孵出後,從第一次蛻皮到第八、九次蛻皮的階段為幼體發育期,總的時間為20-30天(即每年5月-6月),平均每1-3天蛻皮1次,每蛻一次皮,蝦體即長大一次。

這一階段的食物,主要是有機碎屑和單細胞藻類,特別是藻中的絲狀藻,鼓藻和矽藻中的固著性藻類,其他還包括水中的無節幼體和昆蟲幼蟲等,或人工投喂的蛋黃和豆漿。經4-5次蛻皮的幼體,即可投喂煮熟的魚肉或其他切碎的動物性飼料。

仔蝦階段後為幼蝦階段(變態結束到性成熟前),生活習性轉入底棲。每隔7-11天蛻皮1次,這一階段為35-45天。

這一階段的食物主要是小型的水生昆蟲、蠕蟲、動物屍體等,也喜食人工投喂的軋碎貝類、魚蝦、蠶蛹等動物性飼料及豆餅、米糠、水草、菜葉等植物性飼料,包括魚粉、蝗蚓、蠅蛆、小蛤等,植物性飼料則包括豆餅、豆渣等。青蝦成蝦特別喜食糖糟。在飼料不足時,青蝦會自相殘殺。

  青蝦貪食,生長快,適口的飼料投入後,2-3分鐘即能充滿全胃,但總的攝食強度取決於水溫。一般3月份,當水溫達14℃時即開始攝食,4-10月攝食強度最大,12月進入越冬階段,即很少攝食,只在氣溫回升時少量攝食。





4、龍蝦的生活習性

  紅螯螯蝦的生理適應性較強,包括耐低氧和耐高溫,卵和幼體除外。棲息的水體為河流、湖泊、水庫和池塘。白天潛伏在水體可陷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來覓食,喜夜晚活動,營底棲爬行生活,喜群居。交配季節所有的蝦白天都顯得十分活躍。

試驗證明,紅螯螯蝦能夠在水溫11℃的條件下生存,在水溫5℃的條件下存活3周,但如長期生活在水溫為9℃的條件下,會產生大量死亡。該蝦在不利的生活條件下會打洞,據觀察,在較軟的池底泥中越冬過程中,這種蝦會打洞。

  紅螯螯蝦耐低溶氧能力較強,如水中溶氧量為1毫克/升時仍能生存,在潮濕微水狀態下,亦能存活較長時間,在養殖或越冬過程中,常發現紅螯螯蝦出現在堤埂上。幼體和懷卵蝦則不宜在低溶氧中,否則會導致幼體和卵胚的死亡。故在養殖過程中,溶氧一般不應低於4毫克/升,在孵化過程中溶氧量還應高一些。

  紅螯螯蝦為雜食性動物,在天然條件下,主要攝食有機碎屑、水生藻類、絲狀藻類、水生植物的根、葉及碎片,特別喜食汁多肥嫩的綠色植物如水浮蓮、水葫蘆、馬來眼子菜、綠萍和苦草等。動物性食物喜食水蚯蚓、蚯蚓、水生昆蟲卵、蛹、螺、蚌和魚肉等。人工飼養中,適量投喂市售的配合飼料均可攝食。

  紅螯螯蝦從稚蝦生長到成蝦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將發生多次蛻皮。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剛孵出的稚蝦,每次蛻殼的時間間隔較短,在1-2天蛻殼1次,隨著身體的長大,蛻殼間隔的時間也就延長。

在蛻殼期間,該蝦最容易受敵害生物或同類侵食,是該蝦引起死亡的危險期,若在此期間人為捕捉、搬動、水質差或缺氧則易於死亡。




5、牛蛙的生活習性

牛蛙屬變溫動物,一生經過產卵,卵孵為蝌蚪,生活於水中,後經完全變態成為幼蛙,開始兩棲生活。牛哇喜棲於溝塘邊,若水面長有浮水植物,則伏於水上,將頭露出水面,遇驚擾便潛入水中。牛蛙常常是幾只或幾十只群居共棲,在適應環境後,一般不再遷移。

每年4月-9月,牛蛙開始抱對產卵,受精卵3-4天孵化為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為為幼蛙後,過著水陸兩棲生活。冬季水溫降到10℃以下時,牛蛙躲藏於洞穴或淤泥中,進入冬眠。待氣溫回升到10℃以上,又出來覓食。

牛蛙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改變。在自然條件下,蝌蚪的生存的 水溫為2-35℃;最適於生長發育的水溫為23-25℃;水溫超過35℃蝌蚪便陸續死亡,溫度低 於15℃時、蝌蚪不攝食;水溫低於9℃時便進入冬眠狀態。成蛙攝食、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 0-30℃,最適溫度為25-30℃。

秋季水溫降至18℃以下時,食欲與活動減弱;15℃以下停止 攝食;9-10℃開始冬眠。當水溫超過32℃時,活動和攝食明顯減弱,水溫超過35℃時,牛蛙 陸續死亡。

牛蛙皮膚沒有防止水份蒸發的保護組織,因此不能長時間離開水,在干燥的空氣中或日曬過 久均能造成牛蛙死亡。皮膚的溫度直接影響牛蛙的生殖、排卵,蝌蚪的生長、發育需在水中 進行,因此水是牛蛙不能缺少的生態需要。牛蛙一般具畏光性,晝伏夜出,喜歡棲息在有利於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向陽環境。但避免陽光 直接照射,喜歡弱光,更喜歡藍光。

牛蛙蝌蚪以有機屑及浮游動物等為食,幼蛙和成蛙以某些水生和陸生動物為食。捕食時,選擇安全、僻靜和餌料豐富的淺水處,或陸地上,耐心等待,當發現被捕食對象活物時,則以猛撲的方式跳躍捕捉。在離蛙較遠時,則輕輕爬向目標,伺機捕捉。在餌料缺乏時,牛蛙有大吃小的現象。




6、塘角魚的生活習性

  塘角魚也叫革胡子鲶:頭部扁平,頭後側扁,魚體光滑無鱗。體色深灰色或黑色,體兩側具有灰黑色蝕狀斑塊,胸腹部白色。口寬、橫裂、齒利,口稍下,有觸須4對,上下吻各2對。上下颌和犁骨上密生絨毛狀細齒。

  原產非洲尼羅河流域,喜溫怕寒,適宜生長和水溫為18-32℃最適宜生長的水溫為22-32℃,15℃以下攝食量很少,生長慢。當水汩降至臨界7℃時則會凍死。

  生活在水的下層,夜間活動敏捷,攝食旺盛。由於革胡子鲶魚具有樹枝狀(又稱珊瑚狀)的鰓上呼吸輔助器官和皮膚呼吸功能,能夠生存於一般魚類不能生存的低氧或淺水和污染的水域中,只要其體表保持濕潤,離開水幾天仍能生存。由於革胡子鲶的胸鳍外緣有一根堅硬粗壯的硬刺,能在陸地上爬行,它能越過障礙物,從一個魚池遷移到另一個魚池。它的四對口須頗長,且能靈活轉動。

革胡子鲶是以動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貪食,且一次吃飽,具有群聚爭食的習性。

7、螃蟹的生活習性
  自然生長的河蟹一般是穴居或隱居。在食物豐盛、飽食時,它們為躲避敵害,常常營穴居生活。沒有穴居條件時,它們便躲在石礫或草叢中隱居。河蟹通常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潔、水草豐盛的江河湖泊中,在池塘中時,它們常隱伏在池底的淤泥中。河蟹晝伏夜出,在餌料豐富,環境適宜時安於定居,一旦成熟,便棄穴離去。

  河蟹在淡水中生長,在海水中繁殖。蟹苗進入淡水後,一般在餌料豐足的河灣、湖泊中生活18個月左右,性腺逐漸成熟。成熟的河蟹在秋末冬初開始到海淡水混合的近海區產卵,這就是生殖洄游。交配後的雌蟹不久便可產卵,卵一串串貼附在雌解的腹肢毛上,堆積在腹部,直到孵出幼體。這類蟹稱“抱卵蟹”。河蟹一次可產數萬至百萬粒卵,並且能產2-3次。

  在自然界受精卵要經過4個月才能出苗,孵化率可達90%左右。剛孵出的幼體很小,形狀像水蚤,稱蚤狀幼體。蚤狀幼體經過五次蛻皮,大約35天就長成蟹苗(大眼幼體),蟹苗再蛻一次皮,成幼蟹。剛脫殼的蟹稱軟殼蟹,它無力攝食和防敵,1-2天後殼才漸硬,這時才漸漸活動,脫殼後蟹體顯著增大。河蟹繁殖後,身體很快便衰老、死亡。

  河蟹的食性很雜,它葷素均吃,並且喜歡吃魚、蝦、螺、蠕蟲、蚯蚓、昆蟲及其幼早等動物性食物,也殘食受傷或剛蛻殼的同類,抱卵蟹在饑餓時還取卵當食。在自然環境中河蟹容易得到的多為水草,所以植物食性為主。

  河蟹十分貪食,食量也大,消化能力很強。在食物豐富時可以吃得很多,而沒有食物時,幾天甚至一個月不吃,也不至餓死,這是因為在飽食後,會把多余的營養貯存在肝髒中,剛脫殼的“軟殼蟹”就是預先貯存的營養來維持生命的。在穴洞裡越冬期間,才停止或減少攝食。

  河蟹不僅貪食,而且有搶食好斗的習性。為了爭搶一頓美餐,經常會互相殘殺。

烏魚、鲫魚、羅非魚、鲢魚、鯉魚的生活習性

1、烏魚的生活習性

又稱烏鳢、黑魚、財魚、生魚、烏魚、烏棒、蛇頭魚、黑魚棒子、斑魚、草鳢等。體延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頭較長,前部扁平,後部隆起,頭上被有小細鱗,頗以蛇頭。口大,端位,具有尖銳的牙齒,口裂後端延伸至眼後緣。眼小,位於口的前上方。背鳍和臀鳍較長,可達尾柄基部,尾鳍圓形。體被圓鱗,側線完全。全身青褐色,頭民、背色較深暗,腹部較淡。體側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斑塊,頭側有兩縱行黑色條紋。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色斑紋。胸鳍、腹鳍淺黃色,胸鳍基部有一黑色斑塊。

烏鳢喜棲息於水草叢生、淤泥底質的湖泊、水庫、河流、河溝及池塘,內外蕩等水體中。平常潛伏在水草茂密的水底,捕食或水中缺氧時才到水體中上層活動。對環境適應能力強,有輔助呼吸器官可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故耐低氧,在少水或潮濕的地帶也能長時間生存。生存水溫0-41℃,適宜生長溫度為16-30℃。遇有適害時,可以潛伏於底泥中。能在水面跳躍,同時發出鈍音。可隨細小水流轉移水域中,在少水的潮濕淤泥地帶也能生活相當長時間。冬季常進行穴居生活,潛伏於泥中停食不動。
  烏鳢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食性隨魚體大小而變化,

  10厘米以下的幼魚主要以桡足類、枝類、水生昆蟲、仔魚、小蝦為食;成魚則以各種小型野雜魚為食,主要有鲫魚、餐條、泥鳅等。

  烏鳢的性成熟年齡一般為2齡,體重在500克能上能下,懷卵量約為2萬粒。5-7月為產卵期,以6月較為集中。產卵方式為築巢類型,是屬一次成熟、分批產卵,卵為金黃色的浮性卵。

2、鲫魚的生活習性

鲫魚又叫河鲫、鲫瓜子。體側扁而高,腹部圓,頭較小,吻鈍,口端位呈弧型;眼較大,無須;體呈銀灰色,背部較暗,鳍灰。因生存的環境不同,形體與顏色也有所差異。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餌魚是一種中小型淡水魚,也是內陸江河湖塘分布最廣的野生魚種,家養的很少。它的個體較小,一般250克以上就算大鲫魚了,超過1000克的數量不是很多。但在多年少有人捕釣的水域中,最大個體可達3000克。

鲫魚的家族成員廣,有銀灰鲫魚、銀鲫魚、百鲫魚、彩色鲫魚、金鲫魚、烏鲫魚等多個品種。它分布廣泛,是垂釣的主要魚種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垂釣。

(1)棲息於水的下層,鲫魚是底棲性魚類,經常棲息在雜草叢生的水域,游弋到有腐殖質的水底覓食。

(2)喜歡清潔水域和水草,清潔水域溶氧充足,且微生物等雜物少,水質不污染,魚兒在這樣的水域裡游動覓食有舒適感,食欲旺。水草叢生處有餌魚愛吃的食物,且隱蔽性強,魚有安全感。同時水草還是魚兒產卵繁殖的天然產床。

(3)文靜而膽小,膽小是魚類的共性,而卿魚尤其膽小,害怕驚擾。大鲫魚更甚。

鲫魚性情溫順、文靜,警覺性很高。見到食物,並不馬上吞食,而是慢慢靠近,在周圍轉著圈觀察一番,然後才慢慢騰騰地用口輕啄餌食,邊吞邊吐,反復幾次。有時還先用身子蹭一蹭,或用尾巴扇一扇,不肯輕易吞下。魚群中如果某一同伙被釣走,便立刻逃之夭夭,過一段時間才又小心翼翼地游回來。如若有人往水裡扔石塊,或是岸邊大聲喧嘩,響動較大,便潛入水底不動。

(4)食性雜,四季尋食,鲫魚食性較雜,葷素都吃,以葷為主。同時喜吃植物性餌料,也吃有機碎屑及底棲小動物。蚯蚓、蛆、蝦、面食、飯粒、薯類都喜歡吃。而且一年四季,只要水溫適宜,隨時都在覓食。

當然鲫魚也有個換口味的習慣,一般是春秋二季喜吃葷餌,夏季喜吃素餌,深秋以後則葷素兼食。不過平時垂釣,也應注意葷素餌的更換,或是交替使用。例如用葷餌釣了一段時間,魚不大貪嘴了,不妨改釣素餌。反之亦然。

(5)喜溫暖,懼酷熱,怕強光,鲫魚是廣溫性魚類,適合鯉魚生存的最佳溫度是15℃~25℃,在這個溫度范圍內,鲫魚的活動能力最強,食欲旺盛。

春秋之季,鲫魚喜歡到岸邊淺水區域,尤其是水草繁密的地段游戈、覓食;炎熱的夏天,淺水區水溫被曬得很高,鯉魚便潛入深水處棲息,或到蔭涼處“乘涼”;到了嚴寒的冬季,便游進深水域避寒去了。鲫魚最懼怕強光照射,很少到水面曬太陽。

(6)喜活水,喜風,魚類絕大多數都喜歡活水。這是因為活水不僅帶來了充足的氧氣,還往往夾帶著魚兒愛吃的雜物,同時還會對魚兒生活的水域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

對於鲫魚來說,尤其喜歡從外部注入的新鮮水(包括漲水和下雨),因為這能給膽小而好動的鲫魚提供了“天賜良機”。鲫魚喜風,刮三四級風的天氣,表現異常活躍。

(7)喜歡群集,鲫魚生性喜歡群集,且多是個體大小相近的聚集在一起,形體相差懸殊的元緣相聚。所以,垂釣的人往往能在某個窩點接連釣上很多條鲫魚,而且個體大小相差不多。

(放生鲫魚,應回避釣魚者聚集之地)

(生長緩慢,餌魚生長速度較慢,當年魚也就是長到100克左右。正因為這樣,鲫魚絕大多數都屬野生,很少有放養的。

(9)數量多,游速慢,上鉤後逃竄力不大。

(10)繁殖能力強,鲫魚的性腺較其他魚成熟得早,隔年魚便能產卵,一邊產卵一邊長個頭;而且產卵期長,從春季一直可持續到秋季,產卵數量多,卵產在淺水域的水草或其他物體上。鲫魚繁殖能力強是它分布廣、數量多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一點,鲫魚產卵期間照樣覓食,這與其它魚類是不同的。

(11)生命力極強,鲫魚的耐受力特好,生命力極強,不易死亡。即使水域環境很惡劣,只要有水,沒有毒質污染,就能存活和繁衍後代。

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某個養魚塘的水已被抽干,但當有了水之後,又有鲫魚出現,這是鲫魚原先產下的卵埋人濕土中了,當有水之後,經過陽光照射,便孵化成小魚的緣故。有的水域被輕度污染後,其他魚幾乎都死光了,但餌魚卻不會絕跡,仍可釣到。





烏魚、鲫魚、羅非魚、鲢魚、鯉魚的生活習性

1、烏魚的生活習性

又稱烏鳢、黑魚、財魚、生魚、烏魚、烏棒、蛇頭魚、黑魚棒子、斑魚、草鳢等。體延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頭較長,前部扁平,後部隆起,頭上被有小細鱗,頗以蛇頭。口大,端位,具有尖銳的牙齒,口裂後端延伸至眼後緣。眼小,位於口的前上方。背鳍和臀鳍較長,可達尾柄基部,尾鳍圓形。體被圓鱗,側線完全。全身青褐色,頭民、背色較深暗,腹部較淡。體側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斑塊,頭側有兩縱行黑色條紋。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色斑紋。胸鳍、腹鳍淺黃色,胸鳍基部有一黑色斑塊。

烏鳢喜棲息於水草叢生、淤泥底質的湖泊、水庫、河流、河溝及池塘,內外蕩等水體中。平常潛伏在水草茂密的水底,捕食或水中缺氧時才到水體中上層活動。對環境適應能力強,有輔助呼吸器官可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故耐低氧,在少水或潮濕的地帶也能長時間生存。生存水溫0-41℃,適宜生長溫度為16-30℃。遇有適害時,可以潛伏於底泥中。能在水面跳躍,同時發出鈍音。可隨細小水流轉移水域中,在少水的潮濕淤泥地帶也能生活相當長時間。冬季常進行穴居生活,潛伏於泥中停食不動。
  烏鳢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食性隨魚體大小而變化,

  10厘米以下的幼魚主要以桡足類、枝類、水生昆蟲、仔魚、小蝦為食;成魚則以各種小型野雜魚為食,主要有鲫魚、餐條、泥鳅等。

  烏鳢的性成熟年齡一般為2齡,體重在500克能上能下,懷卵量約為2萬粒。5-7月為產卵期,以6月較為集中。產卵方式為築巢類型,是屬一次成熟、分批產卵,卵為金黃色的浮性卵。

2、鲫魚的生活習性

鲫魚又叫河鲫、鲫瓜子。體側扁而高,腹部圓,頭較小,吻鈍,口端位呈弧型;眼較大,無須;體呈銀灰色,背部較暗,鳍灰。因生存的環境不同,形體與顏色也有所差異。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餌魚是一種中小型淡水魚,也是內陸江河湖塘分布最廣的野生魚種,家養的很少。它的個體較小,一般250克以上就算大鲫魚了,超過1000克的數量不是很多。但在多年少有人捕釣的水域中,最大個體可達3000克。

鲫魚的家族成員廣,有銀灰鲫魚、銀鲫魚、百鲫魚、彩色鲫魚、金鲫魚、烏鲫魚等多個品種。它分布廣泛,是垂釣的主要魚種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垂釣。

(1)棲息於水的下層,鲫魚是底棲性魚類,經常棲息在雜草叢生的水域,游弋到有腐殖質的水底覓食。

(2)喜歡清潔水域和水草,清潔水域溶氧充足,且微生物等雜物少,水質不污染,魚兒在這樣的水域裡游動覓食有舒適感,食欲旺。水草叢生處有餌魚愛吃的食物,且隱蔽性強,魚有安全感。同時水草還是魚兒產卵繁殖的天然產床。

(3)文靜而膽小,膽小是魚類的共性,而卿魚尤其膽小,害怕驚擾。大鲫魚更甚。

鲫魚性情溫順、文靜,警覺性很高。見到食物,並不馬上吞食,而是慢慢靠近,在周圍轉著圈觀察一番,然後才慢慢騰騰地用口輕啄餌食,邊吞邊吐,反復幾次。有時還先用身子蹭一蹭,或用尾巴扇一扇,不肯輕易吞下。魚群中如果某一同伙被釣走,便立刻逃之夭夭,過一段時間才又小心翼翼地游回來。如若有人往水裡扔石塊,或是岸邊大聲喧嘩,響動較大,便潛入水底不動。

(4)食性雜,四季尋食,鲫魚食性較雜,葷素都吃,以葷為主。同時喜吃植物性餌料,也吃有機碎屑及底棲小動物。蚯蚓、蛆、蝦、面食、飯粒、薯類都喜歡吃。而且一年四季,只要水溫適宜,隨時都在覓食。

當然鲫魚也有個換口味的習慣,一般是春秋二季喜吃葷餌,夏季喜吃素餌,深秋以後則葷素兼食。不過平時垂釣,也應注意葷素餌的更換,或是交替使用。例如用葷餌釣了一段時間,魚不大貪嘴了,不妨改釣素餌。反之亦然。

(5)喜溫暖,懼酷熱,怕強光,鲫魚是廣溫性魚類,適合鯉魚生存的最佳溫度是15℃~25℃,在這個溫度范圍內,鲫魚的活動能力最強,食欲旺盛。

春秋之季,鲫魚喜歡到岸邊淺水區域,尤其是水草繁密的地段游戈、覓食;炎熱的夏天,淺水區水溫被曬得很高,鯉魚便潛入深水處棲息,或到蔭涼處“乘涼”;到了嚴寒的冬季,便游進深水域避寒去了。鲫魚最懼怕強光照射,很少到水面曬太陽。

(6)喜活水,喜風,魚類絕大多數都喜歡活水。這是因為活水不僅帶來了充足的氧氣,還往往夾帶著魚兒愛吃的雜物,同時還會對魚兒生活的水域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

對於鲫魚來說,尤其喜歡從外部注入的新鮮水(包括漲水和下雨),因為這能給膽小而好動的鲫魚提供了“天賜良機”。鲫魚喜風,刮三四級風的天氣,表現異常活躍。

(7)喜歡群集,鲫魚生性喜歡群集,且多是個體大小相近的聚集在一起,形體相差懸殊的元緣相聚。所以,垂釣的人往往能在某個窩點接連釣上很多條鲫魚,而且個體大小相差不多。

(放生鲫魚,應回避釣魚者聚集之地)

(生長緩慢,餌魚生長速度較慢,當年魚也就是長到100克左右。正因為這樣,鲫魚絕大多數都屬野生,很少有放養的。

(9)數量多,游速慢,上鉤後逃竄力不大。

(10)繁殖能力強,鲫魚的性腺較其他魚成熟得早,隔年魚便能產卵,一邊產卵一邊長個頭;而且產卵期長,從春季一直可持續到秋季,產卵數量多,卵產在淺水域的水草或其他物體上。鲫魚繁殖能力強是它分布廣、數量多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一點,鲫魚產卵期間照樣覓食,這與其它魚類是不同的。

(11)生命力極強,鲫魚的耐受力特好,生命力極強,不易死亡。即使水域環境很惡劣,只要有水,沒有毒質污染,就能存活和繁衍後代。

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某個養魚塘的水已被抽干,但當有了水之後,又有鲫魚出現,這是鲫魚原先產下的卵埋人濕土中了,當有水之後,經過陽光照射,便孵化成小魚的緣故。有的水域被輕度污染後,其他魚幾乎都死光了,但餌魚卻不會絕跡,仍可釣到。


3、羅非魚的生活習性

羅非魚,又叫非洲鲫魚,體形很像鲫魚。體色灰褐,背鳍發達,背較厚,體短而高,肉厚且鮮嫩。它適應性強,產量高,已成為我國南方各省廣泛養殖的魚種之一。近年來,北方某些地區,也開始人工飼養。

(1)羅非魚屬雜食性。幼魚主要食浮游動物和藻類,成魚則以植物性食料為主。對蚯蚓、小蝦、螞蚱、紅蟲、蟋蟀、桑蠶等活餌都很愛吃;人工喂養的飼料主要是由玉米面、麥麸、豆餅、魚粉等混合制成。

(2)食量大,貪吃好釣。比較呆傻,上鉤後不易脫鉤,生手也能釣著,不用擔心“剃光頭”。

(3)喜溫懼寒。最適宜生存的水溫是20℃~35℃,低於8℃便會死亡。繁殖水溫必須在20℃以上。

(4)繁殖力強。水溫條件適宜,每年可產卵5~8次,而且是雌魚用口孵化,每次少則幾十粒,多則幾百粒,成活率百分之百。雌魚在孵化期間(大約兩周左右),停止攝食。

(5)生長快,產量高。6個月魚可長到250~350克左右,當年可長到400~500克。羅非魚屬淡水小型魚種,最大個體可達2千克。這種魚適合我國南方地區飼養。北方地區,羅非魚只能是當年飼養當年清塘,不越冬

(6)適應能力強,很少有疾病。其忍受力和耐低氧的能力超過其它魚。對水域環境要求不高,即便是在污水中也能存活。

(7)屬於下層魚,早晚棲息於水體下層,其他時間多在中層或中上層活動。盛夏季節食欲旺盛,也最肥壯。

(8)“老實憨厚”。耐干擾不易受驚,岸上人說話走動有聲響,基本不影響就餌。喜歡成群搶食,一點不滑頭。

是淡水魚中最容易被上釣的一種魚。(放生須嚴防)

4、鲢魚的生活習性

鲢魚又名白鲢、水鲢、跳鲢、鲢子。體側扁、稍高,呈紡錘形,頭大吻短,口寬、眼小,鱗很細,體呈銀白色,腹部有肉稜。鲢魚是人工飼養的大型淡水魚,生長快、疾病少、產量高,多與草魚、鯉魚混養。

(1)鲢魚屬中上層魚。春夏秋三季,絕大多數時間在水域的中上層游動覓食,冬季則潛至深水越冬。

(2)屬於濾食性魚類。主要食物:鲢魚終生以浮游生物為食,並喜吃草魚的糞便和投放的雞、牛糞。對酸味食物很感興趣,對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魚的餌食有明顯的季節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還大量地吃腐屑類餌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攝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動。

(3)食欲與水溫成正比。鲢魚喜高溫,最適宜的水溫為23℃~32℃。炎熱的夏季,鲢魚的食欲最為旺盛。

(4)性情活潑,喜歡跳躍,有逆流而上的習性,但行動不是很敏捷,比較笨拙。鲢魚喜肥水,個體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層,特別是水質較肥的明水區。

(5)膽子小怕驚擾。當受到驚擾或碰到網線時,便紛紛跳出水面越網而逃。

(6)生長速度快、產量高。每年4~5月產卵,當年魚可長到500~800克,三齡魚體重可達3~4千克,最大個體可達到30千克。

(7)耐低氧能力極差,水中缺氧馬上浮頭,有的很快便死亡。


5、鯉魚的生活習性

鯉魚又叫鯉拐子、黃河鯉魚等,種類繁多。體形呈紡錘形,側扁,吻長而堅硬;眼小鱗大,有兩對須;尾鳍下部為紅色,體側兩面近金黃色,背部鳍硬刺,微黑。屬大型淡水魚種之一。分布范圍廣,江河、湖泊、水庫、溝塘,到處都有它的蹤跡,是我國淡水魚中產量最高的魚種,也是垂釣的主要對象。

(1)屬底層魚。棲息於水域的松軟底層和水草叢生處,喜歡在有腐殖質的泥層中尋找食物。早晚風平浪靜時,也常到岸邊淺水區游弋覓食。

(2)食性雜,葷素皆吃,以葷為主。幼魚期主要吃浮游生物,成魚則以底棲動物為主要食物。小魚、小蝦、紅蟲、俎蟲、螺肉、水蚯蚓以及藻類果實等,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尤其喜吃紅蚯蚓和薯類,對有香味的甜面餌特別感興趣。隨著氣候和水溫的變化,其攝食口味也會發生某些改變,有時有明顯的選擇性。鯉魚的吻部長而堅,伸縮性強,吃餌常常翻泥打洞,有點像豬拱食,並隨之泛起氣泡。在魚塘抽水干枯後,可以看到塘底和岸邊那無數的圓形坑窩和孔洞,便是鯉魚所為。

(3)喜弱光,喜活水。鯉魚喜歡在水色比較暗褐、透明度較低的水域中生活,陰天時比晴天時活躍。特別喜歡在有新水注入的流水口處游弋和覓食。

(4)機警聰明。鯉魚較比其他魚類要聰明機警得多,素有“鬼子鯉”之稱。鯉魚上釣後,為逃避“滅頂之災”,會使出渾身解數與人對抗。如在水底原地不動“打樁”。躲進障礙物或草叢之中等等,有時甚至能夠制造某種假象來迷惑你。鯉魚膽小,一有動靜便立即逃竄。

(5)生長快,壽命長,個體大。當年魚可長到250~800克(指人工喂養),三齡魚體重可達2000克。在江河、湖泊和大中型水庫中,二三十千克以上的大鯉魚為數甚多。

鯉魚的壽命比較長,一生能活四五十年,素有魚中“老壽星”之稱。

(6)攝食量與水溫關系密切。水溫是決定鯉魚食欲的關鍵因素。水溫20℃~25℃時,食欲最旺,從早至晚不停地攝食,上鉤率最高;水溫低於10℃,活動量很小,基本上不進食;水溫在2℃以下時,躲進深水處越冬,不吃不動。

(7)生性好動,到處游弋覓食,有逆水而上的習性。在一個地方呆不了多長時間,愛躍出水面蹦跳。鯉魚雖好動,但較孤僻,不大合群。大鯉魚喜歡單獨行動。

(適應能力強,能耐寒、耐鹼、耐低氧,對水體要求不高,能在各種水體中生活,只要水域沒有被污染,就能生存。

(9)繁殖力強。兩冬齡鯉魚便開始產卵,產卵數量大。在我國北方,每年的五月上旬至中旬(長江以南地區早些),雄雌鯉魚相互追逐游到岸邊淺水區水草稀疏處(無水草則找岸邊僻靜處),進行交尾和產卵,卵貼於水草或其他物體上發育、孵化成幼魚。

鯉魚交尾期不進食,產卵後食量大增。每年春夏之交、盛夏和初秋,攝食量最大,初春和深秋次之。冬季南方仍可釣到鯉魚,在北方則相當困難了。





沙鱉、石蛙、蛤蜊、蜈蚣的生活習性

1、沙鱉的生活習性


沙鱉又叫山瑞鱉、山瑞,呈橢圓形,體扁平,體表覆以柔軟的草質皮膚,無角質盾片,骨板不外露,周邊有柔軟的肉質裙邊,腹甲比背甲小,頭尾完全可以伸入甲內,頸基部兩側各有一團大肉瘤,背甲隆起呈褐色或灰綠色,腹甲呈白色且有黑斑塊,生長快,個體大,一般個體重8~10公斤,最大有50公斤。

山瑞與水魚的不同特點:一是前者性情溫順,不咬人,不毆斗,行動較遲鈍;後者較凶殘,幼鱉會咬人或互斗,爬行十分敏捷。二是山瑞頸部兩側和背甲前緣有瘤狀突起,皮膚粗糙;鱉則皮膚光滑,無瘤肉突出。

  山瑞白天多棲息於山澗、溪道、水溝、河湖、池沼等草叢的沙泥中,喜歡鑽入泥沙中,所以又叫沙鱉。它是一種變溫動物,當水溫下降到10℃以內,便潛伏在沙石底下冬眠,當水溫回升到18~20℃,便蘇醒過來開始覓食。山瑞在水溫為24~32℃時,食欲最旺,生長最快。

在自然界它主要吃小魚蝦、昆蟲、螺蚬肉,還愛吃禽畜肉髒、蚯蚓、蠅蛆、菜梗、瓜果皮,也愛吃人工配合飼料。

2、石蛙的生活習性:

石蛙又稱棘蛙、石蛤蟆、石雞,屬兩棲綱蛙科。

二、形態特征:石蛙形似黑斑蛙,但比黑斑蛙粗壯肉肥。成蛙一般體長10~13厘米,體重150~250克,大的可達400克以上,頭寬大於頭長。皮膚粗糙,背部皮膚呈暗灰色,有許多疣。

雄性背部有長短不一的窄長疣,疣上有小的黑刺。石蛙不僅背部有疣,頭、四肢、背面、體側也布滿小的圓疣,疣上還有分散小黑棘。雄體的胸部長有分散的角質黑丁肉刺,固又名棘胸蛙。

雄性前肢較粗壯,指端圓,略膨大,第一指基部尤為粗大,雌性腹面皮膚光滑,沒有黑刺。石蛙的頭又寬又扁,吻端圓並且突出於下颌,吻稜不很明顯,兩鼻孔之間距離與兩眼間距離幾乎相等。

石蛙分布於我國南方諸省,長棲息於海拔150~1000的密林峽谷間、溪流中、石窟裡、巖溝內,晝伏夜出,喜在水上覓食,畏烈日。每年11月底至翌年4月中旬為冬眠期。它在氣溫25~30度時生長最快。

它主要捕食各種昆蟲,如椿象、蚱蜢、金龜子、天牛、螞蟻、叩頭蟲及螺蝦、泥鳅和嫩草根等。人工養殖可投喂蚯蚓、黃粉蟲等。

5~9月為石蛙的繁殖季節,每年交配產卵3次。
雌蛙年產卵量為500~1000粒,一般產於瀑布下方的樹根或石上,有時則附著在水溝的石上或水生植物上。卵很大,平均直徑4毫米,最大可達5毫米;卵質膜厚、粘性強,很多卵粘附在一起呈索狀浮在水中或附著在水中的物體上。

受精卵在自然條件下,胚胎發育較慢,經22天開始孵化出小蝌蚪。蝌蚪生活在山溪水坑內的大石縫間或碎石堆內。




3、蛤蜊的生活習性


青蛤俗稱蛤蜊、哈皮、圓蛤、黑蚬。

  青蛤的貝殼近圓形,殼質薄而堅,兩殼相等。殼頂突出位於脊側中央,尖端前方彎曲,殼面有同心生長輪,細而密。殼表顏色有白色、棕色、黃色和黑色,1厘米以下的幼貝多呈紫色。

  青蛤分布在我國南北沿海和河口沿岸的潮間帶,多生活在近高潮區和中潮區的泥沙灘塗中。朝鮮、日本、琉球群島也有分布

  青蛤是一種廣溫、廣鹽性貝類。青蛤的適應性較強,具有一定的抗污能力。對底質要求比較廣,粗沙、泥沙、粉沙都能生長。多棲息在潮流暢通,水質清晰,有淡水流入,底棲硅藻比較豐富的近高潮區和中潮區上部的泥沙中。青蛤的殼色與底質環境密切相關,含泥多的底質,殼色呈黑色、粉沙質多呈白色。青蛤營埋棲生活,生活時以殼的前端向下,後端朝上,以足鑽穴,埋於泥沙中。

青蛤的水管較長,約為體長的2~3倍,退潮後灘面上會留下一個橢圓形的小孔。埋棲的深度隨著季節,個體大小及底質狀況而有所差異,一般深度為9~16厘米。

季埋棲較淺,冬季較深,在同一季節,細粉沙底質的青蛤要比沙質、泥質裡的棲埋得深,個體大的要比個體小的埋得深。在未干露時,青蛤在穴內,雙殼微張,足和水管伸出,靠近排水管攝取食物和排洩。青蛤的遷移性較小。

  青蛤為濾食性貝類,自然海區的貝類主要以底棲硅藻為主。也攝食部分有機碎屑、撓足類殘肢等。冬季氣溫較低,青蛤雙殼緊閉,很少攝食。3月份後,攝食逐漸旺盛。生長較快。青蛤的最適生長水溫是24~30°C,此時水管全部伸出,伸縮頻繁,說明在適宜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攝食活動越強,新陳代謝越旺盛。

青蛤的胃含物與外界的餌料品種完全一致,說明青蛤對食物的種類沒有嚴格選擇性。

  青蛤為雌雄異體,滿一年可達性成熟,每年性成熟一次。一般當水溫達到25~28°C時,性腺發育到最高峰,性腺發育可分增殖期,生長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

青蛤性腺,雄性呈乳白色或淡黃色,雌性呈粉紅色。成熟精子活躍,卵子呈圓球。

青蛤繁殖高峰多在大潮汛,精卵不斷成熟,不斷向外排放。

青蛤生長速度與季節,個體大小及生活環境有密切關系稚貝到1齡貝,生長較快,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生長速度逐漸減慢。1齡貝最大可長到2.5厘米左右,2年一般可長到3.0厘米以上。





4、蜈蚣的生活習性1、喜群居:
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習慣,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處,很少發生斗毆而自相殘殺的現象,如果棲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時,老的蜈蚣會自動走開,另尋棲息地。

2、蜈蚣膽小怕驚,稍微受到驚嚇,就會停止攝食,捨窩亡命逃走,或蜷縮不動,正在產卵的雌蜈蚣則會立即停止產卵,而孵卵的蜈蚣受驚後則一反常態會把卵吃掉。

3、喜歡陰暗潮濕。

野生的蜈蚣大多棲息在山坡、田野、路旁、雜草叢生的地方,或棲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間,也常在廚房牆角邊等陰暗的角落裡棲息,在豬捨、雞捨周圍的磚瓦下面也常見到蜈蚣的足跡。

4、白天在窩內棲息,夜間出來活動。

晚上8~12時是蜈蚣活動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時前陸續回窩休息,天亮以後就難以見到蜈蚣了。

白天蜈蚣的視力很差,稍微遠一點的東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難於覓食及防御敵害,它只靠一對細長的伸向前方的觸角探路行動,晚上也要靠觸角來搜捕獵物進行覓食。

5、具有舔舐的習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節及基節突起上的稠密絨毛、第2小颚末節背面上刷狀的剛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經常舔舐觸角、步足外,也會把自己窩穴舔舐得干干淨淨

6、溫度蜈蚣是變溫動物,它的一切活動常與溫度相關。

蜈蚣生長發育最適溫度為25℃~32℃,當溫度為11℃~15℃時,蜈蚣的覓食減少,停止交配、產卵。溫度下降至10℃以下時,蜈蚣則停止一切活動,鑽入松土中(或窩土中),蜷縮一團,進入冬眠,可是當溫度升到33℃~35℃時,由於體內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動都暫停下來。如果溫度升到36℃以上時,體內失水太多,則使身體干枯而死亡。

7.濕度;空氣相對濕度為60%~70%、窩土濕度為10%~20%時,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動最為活躍,這是蜈蚣生長發育最適合的濕度。 
 
蜈蚣屬肉食性動物,其性凶猛,不但吃食弱小動物,還敢向比它大幾倍的動物進攻。蜈蚣喜食各種昆蟲,如蟋蟀、蝗蟲、金龜子、稻苞蟲、蚱蜢、蜘蛛及各種蠅、蜂類的卵或蛹,也愛吃蚯蚓、蝸牛、蛞蝓,此外也會捕食蜥蜴、壁虎、蛙類、小魚等。

當食物缺乏或水分減少之時,也會吃西瓜、黃瓜、蘋果等多汁瓜果,以及幼嫩青草、蔬菜等來維持生命活動。

蜈蚣有飲水的習性,人工飼養蜈蚣時需供給清潔的飲水,可把飲水裝在淺盤中,讓其自由飲水。

蜈蚣雌雄異體,異體受精,卵生,有孵卵和育仔的習性。蜈蚣的繁殖過程包括交配、產卵、孵化等。




麻雀的生活習性


雀形目文鳥科的1屬,嘴短而強健,呈圓錐形,稍向下彎;初級飛羽9枚,外緣具二道淡色橫斑。

世界共有19種,廣泛分布於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各地,但在大洋洲僅有家麻雀1種。

中國產5種;其中麻雀為習見種,雌雄相似。頭頂和後頸栗褐色;頰和頸側白色,中央有1黑色塊斑;上體砂褐色,背和兩肩密布黑褐色羽軸紋;尾羽和兩翼暗褐色,翅上有二道白色橫斑。除颏、喉等為黑色外,下體均灰白色,兩脅沾褐色。

麻雀是與人類伴生的鳥類,棲息於居民點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覓食,活動范圍在2.5~3公裡以內。翅短圓,不耐遠飛。鳴聲喧噪。

主要以谷物為食。當谷物成熟時,多結成大群飛向農田掠食谷物。

平時在糧庫、場院和居民點啄食晾曬的谷物或地上的遺粒。繁殖期食部分昆蟲,並以昆蟲育雛。繁殖力強。

在北方,3~4月開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窩。
在南方,幾乎每月都可見麻雀繁殖雛鳥。

巢簡陋,以草莖、羽毛等構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牆洞中。每窩產卵4~6枚。卵灰白色,滿布褐色斑點。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雛鳥全身裸露,15天以後才能出飛自行尋食。

麻雀在中國有7個亞種,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

食物方面:

麻雀主要吃植物性食物(雛鳥除外),包括糧食和雜草種子,也吃一些小型昆蟲;雛鳥的食物主要是昆蟲。

居住方面:

麻雀營巢地點大都在人為景觀環境,如村莊的房捨、廟宇、城市建築物,也有的在土牆洞穴,除此之外也有的營巢在樹洞中,亦見利用廢棄喜鵲巢,松柏樹的枝垭間,廢棄的煙筒內等等、巢距地高和巢間距隨築巢環境而定。

繁殖方面:

麻雀在北方每年從3~4月起開始繁殖。交配時有“婚戲”行為,這時雄鳥顯得特別活躍,並常用低而柔弱的叫聲,同時抬頭舉尾,東張西望,站立不安,還引起群內其他雄鳥參加。這是雀聲特別嘈雜;有時叫聲正在激發時,常突然安靜下來,飛走幾只,或全部飛去,分散各方。這樣便完成配對過程。

巢由雌雄鳥共營,約5~6天造就,然後開始產卵,產卵均在清晨5.00~9.00之間;每天產一卵,有時也有間隔一天的。產卵期親鳥不入巢過夜。

每窩卵數一般4~6枚,少為3枚,罕見2枚(西寧),最多8枚,以5枚最為常見。卵色變化很大,有的為淡褐色,有的呈白色沾藍,都雜以下規則的灰藍、黃褐和紫褐色粗斑,於卵的鈍端尤為濃密;卵呈橢圓形;重2.0~2.1g,卵的大小15枚平均為19.3mm×14.2mm。 麻雀的孵化期為10~12天,也有記載是12~14天的。

雛鳥留巢期為10~15天。孵出時間多在早晨8時左右,剛出殼的雛鳥周身光禿無羽,皮膚紅帶黃色,眼未睜開、這是體重僅1.4g左右,輕於卵重;

4~5天開始睜眼,羽區基本形成,初級、次級飛羽、小翼羽的羽鞘生出;9.5天,體重平均達19g,為雛期中體重最高的一天,從外貌上可以辨認出是麻雀的雛了;

13.5天,體重降至16.69g,相當於6.5天時的體重,但體長則與日俱增,直至趨於穩定,此時體長已達110mm,體表已發育定形,有的雛鳥開始離巢,有的相隔一天出飛,雛鳥出飛離巢後,當天晚上就不同入巢過夜。

麻雀每年繁殖的次數,在我國南北方因氣候的不同呈現差別。

河北省一帶記載最多繁殖3次,廣州為4次,吉林記載為2次(或3次)(在5月下旬孵出第一窩,7月又孵出第二窩)。青藏高原僅1~2次。





蛇類的生活習性

⒈ 蛇類大多棲息在什麼地方?

蛇的種類很多。蛇種不同,棲息地就不同。但大多數蛇類喜歡棲息在溫度適宜、離水不多躲藏在窩中,待夜幕降臨後出來活動、覓食,但也有少數蛇白天出來活動的,如烏梢蛇、中國水蛇、雙斑錦蛇等。


⒉ 蛇類有何生活習性?

蛇類屬變溫動物,對周圍環境的溫度反應比較敏感。外界氣溫在20~30℃適合蛇類生長;當氣溫在25~32℃左右,出窩活動較為頻繁;氣溫下降到20~13℃時,蛇便會本能的尋找溫暖場所;33℃以上,便尋找陰涼的地方或爬到水池、水溝中浸泡納涼。初春陽光明媚的日子,當氣溫上長到18℃以上時,蛇喜歡在中午出窩曬曬太陽;夏季暴雨過後,尤其是晚間,誰出窩透氣的特別多,幾乎是傾巢而出。


其他時間如白天“反常”出來的蛇,大多是體弱或有病的蛇,應抓緊隔離治療。但也有例外的時候,那就是少數健康的公蛇也喜歡白天出窩活動。健康蛇與病蛇從外觀上看是很容易分辨的。



蛇類為什麼會有冬眠(夏眠)的習性?

蛇類是較為原始的冷血動物,它本身沒有汗腺,不能調節自身的體溫,其體溫隨棲息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外界的環境溫度降低時,蛇體內的新陳代謝便會降低,活動量明顯減少。以至於不吃不喝不動,處於昏睡狀態,以“冬眠”的形式來度過漫長冬季。這也是蛇類長期延續下來的一個自然遺傳現象或抵御惡劣氣候的原始本能行為。


蛇類在炎熱的夏季,當氣溫上升到32℃以上時,蛇因為耐受不了持續不下的高溫,也會轉入短暫的“夏眠”階段。時間上南北各異,完全取決於當地的氣溫高低。蛇一旦進入“夏眠”,也會同“冬眠”的蛇一樣,既不吃食,也不蛻皮,采取非常消極有限的營養供給方式,以次躲過盛夏的高溫酷暑。


⒋ 蛇類的冬眠(夏眠)習性能打破嗎?


蛇類的冬眠(夏眠),但必須有相應的條件作可靠保證才行,如國家的先進實驗室或大型動物園的蛇展館。


如果要解決蛇的“夏眠”就容易多了,在每年的盛夏來臨之前,應及時栽花種草,搭建瓜棚。但有時亦會盡如人意,最好的辦法就是安裝遮陽網。操作時只能罩上蛇場的一小部分,千萬不能將整個蛇場都罩住,否則會因圍牆太高,罩得太嚴導致不通風透氣,直接影響蛇場和蛇窩的空氣對流。尤其在盛夏的梅雨季節裡,若濕氣不能及時散發出去,會造成蛇場或蛇窩濕度過大,嚴重的還會引發蛇的霉斑病。因此,一定要合理運用好遮陽網,確保蛇類盛夏無“夏眠”,達到增重不掉膘的目的。


⒌ 蛇類的棲息環境都一樣嗎?

蛇類在長期的繁衍生息和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外界生存條件的變化,形成了環境各異的棲息習性,如小到巖石的縫隙,大到石洞、墳洞和樹洞。它選擇棲息環境首要的先決條件是:棲息地一定要溫度適宜、離水不遠、隱蔽性良好、附近有豐富的食物來源,如較多的蛙類、鼠類、鳥類、蜥蜴、昆蟲等。由於蛇的種類不同,具體的棲息環境也有很大差異,大致可以分為5種:地面生活、樹棲生活、水棲生活、穴居生活、海水生活。



地面生活的蛇類:大多數蛇類都屬於地面生活的一類,這類蛇的主要特點是腹鱗寬大,在地面行動迅速敏捷。如生活於山區的五步蛇、烙鐵頭、紫沙蛇、眼睛王蛇、麗紋蛇、竹葉青、白頭蝰、王錦蛇等。蝮蛇、蝰蛇、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白唇竹葉青、黃脊游蛇、黑霉錦蛇、棕黑錦蛇、烏梢蛇、赤鏈蛇等多生活在平原、丘陵地帶。沙蟒、花條蛇多生活在沙漠、荒壁地帶。



樹棲生活的蛇類:樹棲生活的蛇類主要特點是:體形細長、尾部也細長、級善纏繞和攀爬、大眼睛、視覺相對比較發達、其腹鱗寬大、兩側的側稜較明顯,它們大多數時間棲息在喬木、灌木、樹枝或枝干上,如綠瘦蛇、翠青蛇、金花蛇、繁花林蛇、絞花林蛇等,竹葉青和烙頭鐵、赤鏈蛇也常攀緣在樹木上,但不如前者自如。“蛇島”蝮蛇也屬於樹棲生活類。



水棲生活的蛇類:水棲生活的蛇類,大部分時間或終年在溪溝、稻田、水塘、庫區等水域活動及覓食,其特征是體積粗短,自洩殖肛腔後尾部驟然變細,類似毒蛇的尾巴,腹鱗退化不發達,鼻孔位於吻部脊側。這類蛇有中國水蛇、漁游蛇、鉛色水蛇、水赤鏈等。



穴居生活的蛇類,與穴居生活有關的蛇類,多是一些比較原始和低等的中小型蛇類,其特點是頭小、口小、尾短細,眼睛和腹鱗均不發達。活動規律為晚上或陰暗天氣時,爬到地面上活動,如閃鱗蛇、盲蛇。



海水生活的蛇類。這類蛇的最大特點是:終生生活在海洋,其尾進化成側扁形狀,鼻孔生於吻背,軀干略側扁,腹鱗不發達甚至完全退化。海蛇均為劇毒蛇。如扁尾海蛇、長吻海蛇、青環海蛇、平頸海蛇等。





蛇類的主要攝食習性有哪些?
蛇類為肉食性動物,主要捕食活食,有些蛇類也食死的動物。由於蛇類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體型大小不同,以及處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其捕食的食物亦大不相同。


蛇類的主要食物餌料有蛙類、鼠類、鳥類、昆蟲、蜥蜴、蚯蚓、泥鳅、黃鳝、魚類和小型獸類等。在饑餓難耐或長時間食物缺乏時,絕大多數蛇都會吞食同類,尤其是成年蛇出現吞仔、吞弱現象。蛇一旦養成吃蛇習性,一般終生難以改變。
生物學家根據蛇類捕食品種的多少,將其細分為狹食性蛇類和廣食性蛇類兩大類。狹食性蛇類僅吃某一種或幾種食物,如眼睛王蛇只吃蛇和蜥蜴;翠青蛇只吃蚯蚓和昆蟲;鈍頭蛇只吃陸生的軟體動物;烏梢蛇只吃青蛙和泥鳅;在印度還有一種只吃鳥蛋的食蛋蛇。廣食性蛇類所捕食的動物種類很多,如赤鏈蛇吃雜魚、青蛙、蟾蜍、小雞雛、蜥蜴、鳥及蛇,還吃部分死食;灰鼠蛇既食蜥蜴、蛙、昆蟲,又愛捕食鳥、鼠和其他蛇類。眼鏡蛇除吃上述食物外還吃鳥蛋。


蛇類攝食習性的范圍廣窄,往往與它們所棲息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一般蛇類生存在一個食物豐富、品種繁多的環境裡,食餌的可擇性比較強,多屬於廣食性蛇類;水棲生活的蛇類則多以魚類、小蝦等為食;穴居生活的蛇類多以蚯蚓、昆蟲等為食;海水生活的蛇類因終生生活在海洋,故只能吃海水裡的海產品了,這便是狹食性蛇類與生存環境相互依托的主要食物鏈,也是蛇類為了生存而形成的一種本能依賴性。




蛙類的“衣、食、住、行”


【衣】

皮膚的毒腺是蛙類最歷害的防御武器,但除了部分箭毒蛙、蟾蜍有這種武器配備,大部分的蛙類都僅能藉皮膚的保護色或保護花紋來做被動的防御。保護色最佳的例子就是許多棲息在樹上的樹蛙背部呈現綠色,在地上活動的赤蛙則以褐色或棕色調為主,這都是為了和環境顏色相配合,達到隱蔽的效果。棲息在樹林底層落葉堆中的角蟾,身體褐色,眼睛上方及吻端突出形成「角」,使它們的外型看起來像一片葉子。許多蛙類身上都有花紋,乍看很醒目,卻具有保護效果。例如許多蛙類頂部的眼睛及鼓膜部分有深色縱帶,看起來像帶著黑眼罩,事實上這條黑眼罩是為了遮住頭部重要的感覺器官,避免遭受攻擊。此外有些青蛙的四肢有深色橫紋、體側有縱向花紋、或者在背部中央有一條淺色背中腺將身體分成兩半,這種花紋主要是為了打破身體原有的輪廓,讓青蛙看起來不像青蛙應有的外型,干撓天敵本能的覓食印象。某些青蛙的大腿內側有醒目的顏色或特殊花紋,而且僅在跳躍或游泳時露出來,例如莫氏樹蛙的大腿內側紅色,白颔樹蛙的的大腿內側及腹側有網狀花紋。當青蛙逃跑時,突然露出不一樣的顏色或花紋,將使隨後追捕的天敵感到迷惑,以為把獵物追丟了呢。

蛙類的體色及花紋,由皮膚真皮層的色素細胞排列方式及有無決定。蛙類的色素細胞有三層,表層是黃色素細胞,中間一層是虹彩細胞,底層是黑色素細胞。黃色素細胞內有胡蘿卜素等色素,產生黃色、褐色、紅色等顏色。虹彩細胞不含色素,但能反射光腺,並濾掉藍光。當光透過這三層色素細胞反射出來並這濾藍色之後,形成綠色,因此許多青蛙呈現綠色調。有些綠色樹蛙的背面會有藍色小斑點,這是過濾藍色的虹彩細胞缺失所造成;黃色斑點的地方,則僅有黃色素細胞分布。蛙類顏色常隨環境變深或變淺,這是黑色素移動所造成。當黑色素擴散,顏色會變深;黑色素聚集,顏色則會變淺。變深或變淺主要受到光腺及溫度的影響,暖和及光亮的時候會變淺,反之變深。

【食】

覓食是蛙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許多構造都和覓食有關,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偵測發現食物的感覺系統,和捕捉、處理消化食物的消化系統。感覺系統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蛙類的眼睛位於頭頂兩側,大而外凸,視野范圍較為廣闊,身體背後的物體也看得到。蛙類的視網膜上,除了感覺顏色的錐狀細胞、感光的桿狀細胞外,還有蛙類特有的綠色桿狀細胞,加強感光的能力,因此,蛙類在黑夜中也能看得很清楚。但是蛙類看東西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僅看到物體的外形輪廓,看不到細節;對會動的東西比較敏感,忽略靜物。因此,蛙類的食物必須是活的、會動的、比它嘴巴小的動物,例如螞蟻、蚊子、果蠅、小甲蟲、蚯蚓等。蛙類也吃魚苗,甚至吃體型比較小的青蛙。

蛙類白天半躲在樹洞、草叢、石縫或泥洞中休息,晚上才會就近到比較空曠的地點覓食。蛙類找尋食物方式有坐等型及主動出擊型兩種。蟾蜍是坐等型的代表,它們常常會整晚守在同一個地點,耐心的等待食物自動送上門來。赤蛙科種類則會變換地點,主動的搜尋食物,屬於主動出擊型。

舌頭是蛙類捕捉食物的利器。蛙類的舌根固著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游離,平常收起來伸向後方。捕食時,舌尖迅速外翻,將小蟲、蚊子等食物粘回口腔,整個過大約0.15秒,肉眼幾乎看不到。不過當食物比較大時,例如蚯蚓,它們也會爬到食物面前以口就食,然後用手協助把蚯蚓塞進嘴裡,並去除沾在蚯蚓身上的泥巴。蛙類僅上颔有齒(蟾蜍、狹口蛙類上颔也無齒),但齒小而細密無咀嚼功能,只有防止食物脫落的作用。蛙類將食物吃進嘴巴之後,常常會再用力眨一下眼睛,幫助吞咽食物。由於蛙類的眼球和口腔間沒有骨片相隔,當蛙類特有的一條眼肌收縮時,眼球會陷入口腔內,藉此把食擠壓進咽喉。蛙類的口腔有粘液腺,但僅用來潤濕食物,不具有消化功能,主要的消化作用是在胃部進行。成體肉食性,腸道比較短;幼體蝌蚪素食性,腸道長而卷曲。

【住】

大部分的蛙類在晚上活動,而且主要棲息在陰暗潮濕離水不遠的地方,這種生活習性和它們的特殊呼吸系統有關。蛙類雖然有肺,但肺的結構簡單,僅是兩個薄壁囊狀結構,氣體交換的效率不高,因此必須另藉皮膚及口腔粘膜進行氣體交換。皮膚為了幫助呼吸,真皮層內有大量的多細胞粘液腺,並不斷的分泌粘液,讓皮膚經常保持濕潤狀態。但皮膚裸露僅有輕微的角質化,無法有效地阻止水分蒸發,因此為了減少蒸發,蛙類成為晝伏夜出的夜行性動物。

事實上,富含微血管的口腔黏膜才是蛙類的主要氣體交換地方。注意看蛙類平常休息的時候,口腔底部會不斷的上下震動,這時它們在進行口咽腔呼吸。當鼻孔打開,口腔底部下降的時候,含氧的空氣從外鼻孔吸入口腔,然後和口腔黏膜的微血管進行氣體交換;反之,藉口腔底部上升,把含二氧化碳的氣體從鼻孔排出去。很多蛙類在被捕捉之後會緊閉眼睛四肢癱瘓裝死,但是口腔底部依然上下震動呼吸,藉此可以判斷死活。

蛙類是體溫隨著外界環境而變的外溫動物,一般而言,體溫的調節能力比較差。此外,它們的體型小,活動和擴散能力差,因此多半分布在溫暖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台灣的三十種蛙類,也大多居住在平地及低海拔的山區,中高海拔山區比較不容易見到它們的蹤跡。在寒冷的季節,蛙類會在土裡或水底挖洞冬眠。冬眠時,停止進食,體溫及代謝下降。在水底冬眠時,完全靠皮膚呼吸。台灣氣候溫暖,蛙類很少真正的冬眠,但到冬天會減少進食及活動,寒流來襲時也會挖洞躲藏,屬於短時間的蟄伏。夏天太熱的時候,蛙類也會躲起來減少活動,甚至會有夏眠的情況。

蛙類雖然過的是水陸兩棲生活,但不同的種類對水的需求及仰賴程度不盡相同。以台灣的蛙類為例,有些是終年住在水裡的水棲性蛙類,例如古氏赤蛙;有些是白天住在陸地晚上到水邊覓食的兩棲性蛙類,例如溪邊常見的斯文豪氏赤蛙;大部分則是在離水域不遠的樹林底層、草叢、灌叢或住家附近活動的陸棲性蛙類,像蟾蜍就是典型的陸棲性蛙類,皮膚粗糙比較耐旱。而陸棲性蛙類中,有些種類種類特別喜歡在樹上活動,例如綠色樹蛙白天常躲在遮蔽良好的葉片背部或基部睡覺,晚上則爬到葉面或樹枝覓食。

【行】

跳躍是青蛙最主要的活動方式,身體結構也朝向適應跳躍的方向發展。青蛙的後肢比前肢長很多,修長的後肢是名符其實的彈簧腿產生往前沖的力量,比較短的前肢則能減輕落地後的沖擊力。跳躍的原理如同壓扁的彈簧放松之後往外彈跳出去,而後肢的大腿、小腿及足部平常坐迭在一起就具有壓扁的彈簧功能。為了跳更遠,腰部的腸骨特別延長和薦椎相接並形成可動關節,這樣子青蛙跳出去以後,身體拉長更有沖力。長而有蹼的後肢也有助於游泳,讓它們能夠悠游於水陸兩種環境。

蟾蜍身體笨重,不善於跳躍,運動方式以行走為主。由於蛙類的四肢和身體相接的方式屬於比較原始的狀態,膝或手關節落在身體外側,無法將軀干抬高離開地面,因此以腹部貼地爬行的方式走路,走起來慢而且不靈活,相當不方便,尤其在逃命的時候,很難用走路的方式逃脫。不過蟾蜍有毒,碰到天敵的時候,自恃有防御武器不必急著逃走。無毒的青蛙則不然,面對蛇、猛禽、水鳥、肉食性魚類、人類等天敵,只有趕快跳進水裡或草叢中躲起來。

樹棲性的蛙類,指(趾)端擴大成圓盤狀,指(趾)端腹面有肉墊形成吸盤,讓它們可以靈巧地在樹上攀爬。亞洲熱帶雨林裡,有些樹蛙指(趾)間的蹼特別發達,跳出去後張開,如同降落傘般,協助它們在樹間滑翔。通常在溪流活動或生殖的蛙類指(趾)端也具有吸盤,
這是為了適應流水的環境,避免被沖走。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