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心的經典—心經新釋
第一篇 心經禅解──智慧度苦厄 〈智慧度苦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 梵文prajn~∣a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壇經》中說︰“即定即慧”。定是慧的體,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說︰有定的時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時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礎,智慧是定的作用。 定、慧同時產生,是禅宗的立場及觀點,定、慧產生以後,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現清淨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會犯戒的。 波羅蜜多是出離、超越、解脫的意思,就是離開煩惱和苦,也就是超越煩惱和苦。整句來說就是︰有智慧就能從煩惱及苦的此岸,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自由自在的彼岸。 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是以前五種的修行達到第六種智慧的目的。六波羅蜜又稱六度,“度”是超越苦及煩惱的意思。以佛的智慧作為修行的指導原則,才能超越苦及煩惱,達到解脫的目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以簡短的經文,教導我們般若的重要性及其產生的方法和道理,所以稱之為《心經》。 觀自在菩薩 菩薩 是發了菩提心,以慈悲廣度眾生的人。菩薩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廣度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並且感謝眾生而不求回報;鼓勵眾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參與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薩。 一個禅的修行者必須先發菩提心,修行是為了使眾生得到利益。這最初、最早所發的菩提心,叫作初發心,發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轉,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發心。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發菩提心,修行不會得力,容易著魔,對其身心都有損害。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強調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會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薩要斷煩惱,增長智慧,不能僅靠打坐,要努力廣度眾生,智慧的增長才踏實。僅靠打坐,僅以禅定的力量產生的智慧,在遇到復雜的人際關系時,便產生不了應對的力量。唯有以實際的磨煉,面對各種善惡不同、形形色色的眾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實而因應有方,這才是菩薩的智慧。所以菩薩於六波羅蜜中特別重視精進和智慧,精進才能斷自己的煩惱,產生了智慧,才能廣度眾生。 精進波羅蜜是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為第一,精進度眾生的方法有四︰ (一)已造的惡業趕快斷, (二)未造的惡業永不造, (三)未生的善業趕快生, (四)已生的善業要增長。 前兩點是使眾生離苦,因為造惡業會得苦果,後兩點是使眾生得福報及安樂。這四個方法加起來就是“慈悲”;悲心使眾生離苦,慈心使眾生快樂。悲能拔苦,慈能與樂,就是慈悲,沒有慈悲心不能稱之為菩薩。 自在 是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 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 菩薩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干淨俐落,不要拖泥帶水。受施時就坦然接受,以廣度眾生為回報。布施時就慨然布施,不求回報。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損失,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對眾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 第二篇 心經講記──人的三世因果觀 〈人的三世因果觀──人在生來死去中即解脫自在〉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乃說明十二因緣的流轉和還滅也是離不了空性。 從無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個階段,顯示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流轉的過程,這是佛法裡很重要的理論和觀念。佛法講眾生,是包括六道中的一切眾生,而十二因緣則是專從人的立場來看。因為諸佛世尊皆出人間,只有人才能信佛學佛,才能得解脫自在。 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其中“無明”和“行”屬於過去世。“識”屬於過去到現世的主體,故跨越過去世與現在世,乃至未來世。“名色”到“有”屬於現在世,最後的“生”和“老死”屬於未來世。“老死”以後又再“生”,“生”一定又從“無明、行、識”流轉不已。 “無明”為生死的根本,它從無始以來就有,不是上帝給的,也不是因為自己曾經做了什麼壞事。眾生一開始就是眾生,唯其本質可以成佛。如金礦裡的金子,本來是夾雜在礦石之中,只要將石頭洗煉,金子就會顯現,無明如礦中之石,故有無明就不是佛,而是煩惱的眾生。何謂煩惱呢?煩惱就是由貪欲、嗔恚、愚癡所衍生的種種心理現象;再由這些心理現象,表現種種的身心行為,造作種種的善惡諸業,這叫作“行”。 當一期生命結束了,生前的種種善惡諸業便積聚成一股很強的力量,讓他去感受果報,而投為新一期的生命主體。這個生命主體叫作“識”,和五蘊中的識蘊是同一個東西。當人在轉世投胎的剎那,他的“識”加入父精母血(即受精卵)而成為“名色”;“名”是指識,“色”是指受精卵。入胎之後,一、兩個月之間,胎兒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官能即慢慢形成,這稱為“六入”;“六入”也就是“六根”。 當胎兒出生之後,他的六根就與外界的六塵接觸,這就是“觸”。觸之後會產生苦或樂的感“受”,於是喜歡的就想追求,不喜歡的就想擺脫,這些一並叫作“愛”。當“愛”的心理活動付諸行為,成為事實,便叫作“取”。在追求或擺脫的過程,不免又造作了種種的善業和惡業,於是,便又有了未來受生受死的果報之身的因,這叫作“有”。 所以“有”與前面講過的“識”,是一樣的性質,所不同的,“識”指的是今生投胎受報的因,“有”指的是來世投胎受報的因,如此而已。於是,憑著這個“有”,來世又去受“生”,然後“老死”,就這樣,三世因果生死流轉的關系,像一根鏈條,老死以後又生,生以後又老死……永無止期。 從小乘的觀點看,十二因緣流轉,就是生死不已;十二因緣的還滅,就是了脫生死,不在生死之中,進入涅槃。生死怎麼來的?其根本是因“無明”而生,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死;若沒有“無明”,就不會生,不生,也就沒有老、死,所以小乘要斷無明了生死。 然而,大乘菩薩則有更深徹的智慧觀照。如前所述,既然現前的諸法都是空是假,則十二因緣所呈現三世流轉的生命現象,亦不離五蘊諸法的生滅,所以當然也是空的、假的,生死的根本無明既是空的假的,就不必去斷無明;而從無明以下的行、識、名色到有、生、老死,也都一一是空是假,故也不需去了生死。 換言之,當一位大乘菩薩徹見十二因緣的流轉相是空的,那麼十二因緣的還滅,也就跟著不存在了。所以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句中的“盡”,是還滅的意思。因此,對大乘菩薩而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了悟空性之後,既不戀生死,也不厭生死,不被生死所縛,自在於生死之中。 經文接著說︰“無苦集滅道”,這是指明三世因果的流轉生死與生死的還滅,也是離不了空性。“苦集滅道”叫四聖谛,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 “苦”,生命的現象就如苦海,有三類八種,這在前面講“度一切苦厄”的時候說過了。“集”是指苦的原因,人因無始以來的貪嗔癡等煩惱,而驅使身口意去造作各種善惡業,由此善惡諸業積“集”招感各種苦的果報。一邊接受苦的報應,一邊又造下新的生死之業。所以,造業而受報,受報而造業,周而復始,永無了期。受報是苦谛,造業便是集谛。如果不想再受苦,就要修“道”。在修道過程中,漸漸地不再造苦因,終究才能“滅”苦。 由此可知,集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道為滅之因,滅是道之果。集與苦為世間因果,道與滅是出世間因果。 我們學佛就是要斷除苦因以達到不受苦的目的。“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前面說集是苦因,然而流轉生死的眾生為什麼會不斷地在造苦因呢?要找出根本原因來對治它才是“釜底抽薪”之道。 流轉生死的眾生不斷造作苦因的根源,是來自於無始以來的貪欲、嗔恚和愚癡的無明煩惱。例如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拼命貪求,患得患失而不擇手段;娶了太太生不出兒子,就想再找一個太太來生;恐怕一個兒子不孝順,再生一個才安心。貪得無厭的同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樹立了許多怨家仇人,逞凶斗狠,報怨復仇,你來我往;再如對事情缺乏正確清楚的認識或判斷等等,便使行為上造作殺、盜、YIN等身業,嘴巴則造妄語、兩舌、惡口、绮語等口業。 所以不斷造業受苦的根本原因來自無明煩惱,也就是沒有智慧!那麼如何去開發智慧呢?必須修三無漏學和六度。三無漏學是解脫道的根本,而六度是菩薩道的基礎,也是三無漏學的開展。 三無漏學,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戒與定是為了得無漏慧,有了無漏慧,才能斷除生死惡業,即不再造生死的苦因。 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和精進是戒的范圍。從菩薩的立場看,有能力布施而不布施,應該忍耐而不肯忍耐,可以用功而不用功,能捨而不捨,該做而不做等等都是犯戒。至於如何持戒清淨,那就要有禅定的功夫。修行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禮佛、拜忏、誦經、打坐、念佛、持咒……等等。 心安定才能真正持戒,才願發布施的心;心愈安定,煩惱愈少,智慧愈增長,最後就能得解脫。所以,解脫來自禅定和智慧之力。由持戒而離苦得樂,習禅定而得禅悅,修智慧而得法喜。諸位看,這有多好!能修戒定慧的人實在太幸福了。 依智慧而得自在,依三無漏學而得解脫,固然不錯,但是一個修行人如果心裡這麼想︰“哦!我已經得解脫了。”“我已經有大智慧了。”或“我已經成為大菩薩了。”那就有問題了。在空慧的觀照之下,根本是無苦、無集、無滅、無道的,這樣才會不離生死而不受生死的束縛,才是真正的大自在。所以小乘說︰“苦集滅道”,大乘菩薩則說︰“無苦集滅道”。 經文接著說︰“無智亦無得”,這就更有意思了。有人一定會問︰既然說沒有智慧可得,那就沒有可以證悟的目標了;沒有目標,我來修行做什麼?在前面的經文裡,各位已經知道了諸法是空,既然是空,那麼能觀照的智,和所證得的理,當然也是空,也就是無可執著。因此,“無智”才是真智慧、究竟的智慧。 “無得”,是說沒有什麼可以得到。有人說修行可得功德,修行可得智慧,修行可證道果,又說什麼四果、五果,乃至七果、八果,如果有果可證,就是一種執著了。現在外邊有人標榜自己已證三果、四果,說自己是聖人,這種人有大問題;把證悟當作一樣事實去執著,有一點宗教的體驗就生狂慧,是驕慢心。 所以遵守《心經》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的話來修行才是最正確安全的。我們中國的老子不也說了嗎?“大智若愚。”又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第三篇 心經實踐──人生的意義 《心經》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識字的老菩薩們也多能背誦,因此講《心經》的人特別多,聽的人也最有興趣。今天國父紀念館不僅這大禮堂滿座,連走道上也都坐滿了,這並非我聖嚴的魅力,而是由於《心經》實在太吸引人了。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講“空”的,“空”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否什麼也沒有?或者是一種消極的觀念呢?其實不是!如果懂得《心經》,就不會認為佛法講的“空”是什麼也沒有,它絕對不是消極,而是超越於積極與消極的一種最積極的思想。 剛才主持人葉樹姗菩薩介紹我很有學問,是一位研究佛學的文學博士,那麼我這三天晚上講經,一定要講得有些學問,否則諸位要失望了。但是我會講得讓諸位聽得懂,如果聽不懂,你們還是會失望。因此我要試著講得既有學問,又聽得懂。 生活、生命、人生 現在開始講今晚的主題“《心經》生活系列講座”。一連三個晚上皆是講《心經》與生活、生命、人生的實踐與超越;亦即這次講《心經》,是配合生命、生活與人生來解釋。讓我們一樣樣地來介紹。 生命、生活、人生的定義是什麼?生活是眾生以活動來維持生命的現象,生活是生命在空間的環境中求生存的活動方式,生活是生命在眾生群中造作善業與惡業的行為。這些關於生活的定義,請各位要了解。 一般人對於“生活”究竟是在為什麼,多半不清楚。以佛法的立場來看,生活本身即是造業,所造有善業、有惡業。如果是一位修行人或是大修行人,是造無漏的善業;普通的凡夫是造惡業以及有漏的善業。看看我們平常生活中是造善業或是惡業?造善業很好,造惡業會很麻煩;怎麼麻煩法,後面會提到。 生命是眾生維系身體生存的現象,生命是眾生在時間過程中繼續存在的事實,生命亦是眾生在眾生群中接受福報及罪報的現象。所謂生命就是我們活著時所呈現的動態,生命的事實是為了什麼?是由於過去世造了種種善業及惡業,現在世便受福報及苦報。 人生是人類在時空中生存的現象;人生是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過程。人類的生命是眾生之中最難得的果報。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眾生可分有形的和無形的兩大類,在佛法中有六道眾生的分類法,人及畜生等動物是有形的,其余四類均非肉眼所能觀察,所以是無形的。人在六道中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高的,但人類的身體是最可貴的。因為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六道眾生中唯有人是能修行佛法的道器,即修道的工具。當我們還擁有人的身體時,要加以把握修行佛法;有朝一日變成為其他動物,或變成無形的眾生時,就難得有機會修行佛法了。 我們法鼓山養了一只狗,它在我們作早晚課時一定參加,但是它只能坐在大殿門外,不能進大殿來。有人講我們那只狗懂佛法、有善根,我卻不這麼認為。那是因為我們大家都在大殿上,它很孤單,所以就在大殿外等我們、陪我們。我們念〈大悲咒〉及《心經》,它會念嗎?我相信它不會,最多覺得喜歡,已是善根福報。所以,做了人以外的眾生是很可憐的。 《心經》說的道理全是人的問題,是為“人”而講的。佛法是對人說的,因此得先得到人的身體,才有機會聽到佛法,懂得佛法,並且充分地修行佛法。譬如《心經》中所說的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全都是“人”才有此條件;人以外的其他眾生不具備五蘊、十二因緣及十八界那麼多的條件。 有些人認為做人很辛苦,不如一死百了,死了以後大概就沒事了。我說,死了不得了!因為死了以後,業報未了,死了以後,佛法未學,是多麼地可憐! 《心經》所講的三世十二因緣,就是以十二個階段,說明人類生命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再從現在世銜接到未來世的連續現象。人類的生命即如此再生再死地一再循環不已,此乃所謂人的生命的三世循環。因此,佛教徒的人生觀,應該是珍惜生命、積極生活的菩薩行。《心經》的智慧即是教我們如何實踐積極的人生觀,而又能超越於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 簡單說,《心經》的內容是在說明人生的根源出自無明,生命的目的是為了成佛,生活的態度是要達到心無掛礙。因為有無明的煩惱,故而生死不已。如果無明盡,那就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佛。而欲成佛,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無掛礙。 第四篇 心經異譯
:心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