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掠影


 2015/7/14    熱度:2056    下載DOC文檔    

  佛教教人明心見性。

  怎樣才能明心見性?人們從小到大,在家庭、學校、社會受到教肓,受到熏淘,各人心裡都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善人會成為有益於人類社會的人才,惡人會成為害人害己的敗類。

  人類社會都提倡善人善事。不過,善人也經常要遇到麻繁事,傷心事,心裡有很多煩惱。煩惱是一種心障,障蔽著自己本來明淨的心。惡人本性並不是惡的,只是由於沾染了太多惡習,被惡劣習氣障蔽了本來明淨的心,才會生惡念,犯惡業。

  人們心中已有的知識,包括社會知識和自然知識,如果不善於去妄存真,去舊更新,而是因陳守舊,固執成見,也是一種心障。

  被煩惱事引起的心障,叫做煩惱障;由固執成見引起的心障,叫做智障。要想明心見性,必須去掉這兩種心障。去掉心障,露出本來明淨的心,便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世界,就是明心見性了。

  怎樣才能去掉這兩種心障呢?釋迦牟尼教他的弟子們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般若是大智慧;波羅蜜多,又簡稱波羅蜜,意思是到彼岸。到哪個彼岸?到沒有煩惱的彼岸。在那裡,人人都像彌勒菩薩那樣,大肚能容,笑口常開。那裡是修行人夢寐以求的極樂世界。在大智慧的指導下,度到沒有煩惱的極樂的彼岸。這是一種修行法門,或說是度門。因此,般若波羅蜜多,可稱為大智度。

  大智度中,包含六度門,分別叫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

  怎樣布施?施財物供養寺廟僧眾,施財物幫助窮困的人;貢獻力氣,助人為樂;貢獻才智,弘揚佛法;發明創造,造福人類;這些都是布施。

  怎樣持戒?皈依佛門的人,要遵守佛門戒律,諸惡勿作,眾善奉行;國家公民,要遵守國家法律;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都應當自覺養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這些都是持戒的起碼要求。

  怎樣是忍辱?不是叫你忍辱偷生。修學大乘佛法,自己未得度,發願度世人,這是一樁大事業。干大事業的人,要忍辱負重,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人.一切事,都不生嗔恚之心。

  怎樣是精進?行住坐臥,不忘修持,精益求精,永無止境。

  怎樣修禅定?初學的人,一般要安心靜坐,或持名念佛,或觀想佛身好相,系心一處,漸入至靜狀態。功夫淳熟,可能在禅境中見到許多不思議的殊勝境界。這些境界,其實是阿賴耶識(又名藏識,即潛意識)作用生起的幻相。面對幻相,自心不動,不生妄想,便說是禅定。禅宗六祖慧能說:“外境離相是禅,內心不動是定。”

  般若是大智慧。這大智慧不是普通人的智慧。不參與禅定實踐的人,很難明白般若智慧是怎麼樣的大智慧。修習禅定的人,如果在禅中還有私心雜念,有偏執見,也不可能生發般若智慧。

  偈曰:

  般若波羅蜜,最勝最第一,無去亦無來,不入亦不出。

  施戒忍進禅,是為六度足,般若是為目,建瓴在高屋。

  觀照不著相,常寂非草木,圓明常寂照,自在蓮池浴。

  釋迦牟尼在王捨城外靈鹫山上對弟子們說《大般若經》時,回答大弟子捨利子(又名捨利弗)關於般若波羅蜜行的問題,說到五蘊皆空。《心經》中短短二百六十字,是《大般若經》的總綱。一切大乘經典都不離這個宗旨。

  五蘊是什麼?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怎樣建立起來的?這是一個很不容易說清楚的問題。古代佛教用五蘊來說明人們形成認識的過程。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人們的感覺器官有接收外界事物的功能,外界事物通過人們的感覺器官在心中(現代科學說是在人腦中)形成了一種感知,這種感知的印象就叫做色蘊。色蘊是客觀事物在人們腦中的反映。這種感知不一定是主動有意的,很多時候是被動的,無意的。這種感知馬上觸動了人們思維的神經,被領受下來,作分別,作推想,判斷是舒服或不舒服,喜歡或討厭。接著,還要運用邏輯思維,對判斷的初步結果進行深加工,最後形成了一個鮮明的識相,這就是從色蘊到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全過程。

  教外人士因為不明白甚麼是五蘊,不明白五蘊皆空的真實義,所以不少人把釋迦牟尼說的五蘊皆空,誤解為萬物皆空、萬事皆空,這是十分有害的曲解。如果真的萬物皆空、萬事皆空,那幺,修善行也空,干壞事也空,人類社會不知會變成甚什麼樣子了。

  五蘊不是實物。

  受想行識這四蘊不是實物,容易理解。色蘊不是實物嗎?

  有一則人們熟識的童話。一只木瓜從樹上掉到水塘裡,“咕咚”!兔子嚇得沒命跑,大叫“咕咚來了”。弄得林中野獸都驚慌地跟著逃命。木瓜是實物,木瓜落水發出“咕咚”響是實事,兔子和那些逃命的野獸心中的“咕咚怪物”便是色蘊。這色蘊不是實物,也不是原來的實事。色蘊是客觀事物在人們腦子裡的反映。

  上面說的是逗小孩的笑話。人們會說:“我沒有那麼傻吧”?很難說啊!誰敢誇口說自己心中的色蘊都同客觀真實一模一樣呢?

  除了佛和觀自在菩薩之外,一般人都未能斷除煩腦障和智障,常常戴著有色的哈哈鏡看世界,在自己心中的色蘊多是扭曲了的形象,再用既有的錯誤觀念作參照系,運用主觀的邏輯進行推理,怎能如實地反映客觀世界呢?

  釋迦牟尼教弟子們要學會照見五蘊皆空,不要把妄的看成真的,不要撿著瓦礫當珍寶。

  瓜落塘,響咕咚,兔子聞聲心驚恐, 妖怪來了不得了,百獸逃生一陣風。 只因不識回光照,以妄當真太瞢懂, 若知五蘊本來空,心中自在自從容。

  誰能照見五蘊皆空?

  觀自在菩薩能照見五蘊皆空。

  人們最大的煩惱是生死大事,如果能正確認識生命的奧秘,增強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可說是獲得一定的自在;如果能為濟世救民而把生死置之度外,這是最大的自在。對待錢財,做錢財的主人,不做錢財的奴隸;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甘於淡泊,知足常樂,也會活得很自在。如果對待利衰毀譽稱諷苦樂,能做到八風不動,也可稱得上是觀自在菩薩了。坐禅的人會產生動癢輕重涼暖澀滑等虛妄感覺。當坐禅進入至靜狀態時,即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由於潛意識在作怪,會產生幻視幻聽的魔事境界。樂修小法的人,不明佛理的人,會在這個時刻把妄當真,妄說禍福,或走火入魔,或誤入邪教歧途。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禅中的魔事境界,正是有為法產生的夢幻泡影。觀自在菩薩在禅中觀幻能離幻,離幻即是真,所以能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中得大自在。

  生死自在,錢財自在,八風自在,魔幻自在,就是真真正正的觀自在菩薩了。

  觀自在了,照見五蘊空了,一切煩惱都化為烏有了,還有什麼苦厄不得超度?

  在世人眼中,生老病死是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盛是苦,見五蘊空了,這八苦都化歸無所有處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妄歸真,降邪魔,見如來;大肚能容,笑口常開,苦變成樂了。

  偈曰:

  甜也樂,苦也樂,隨緣安住心常樂;天常在,地常在,所欲隨心恆自在。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捨利子,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稱贊為智慧第一。

  釋迦牟尼怕弟子們聽了“五蘊皆空”的說法,破了“有見”,又會執著空相,生起“無見”,所以舉色蘊為例,讓弟子們正確理解空的真實義。

  說“色不異空”,“色即是空”,明確色蘊不是實有;說“空不異色”,“空即是色”,明確空不是無。這就排除了“有見”和“無見”兩種偏見。

  《楞伽經》說:“如來說法離四句,離一異、俱不俱、常無常、有無非有非無。”告誡弟子們在弘揚佛法時,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問題,要用相待(相對)的觀點看問題。

  受想行識這四蘊,和色蘊一樣,說有嘛,不是實有;說空嘛,在心中都有跡可尋,並且左右著人們意識的發生、形成、變化和消亡,不能說它是無。 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裡說的諸法,包括五蘊法、十二處法、十八界法、十二因緣法、四谛法、菩薩法。在觀自在菩薩的法眼裡,這些法都是空的。這一句,用了六個不、三對相待的問題說明空的含意。生與滅、垢與淨、增與減,都是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這兩方面中,缺了任一方面,對方都不能獨立存在。

  說什麼不生不滅?

  不是說石頭不生不滅,不是說生物不生不滅,也不是說常人的心意識不生不滅。一塊石頭,好象不會發生變化,日子一長會發現它變成沙,變成泥塵。石頭滅了,生成了沙;沙滅了,生成了泥塵。一個嬰兒生出來了,長大了,老了,死了,變成了白骨,變成了微塵。常人的心意識,隨著時間的遷流,不停地在變化。前一個念頭滅了,生成了後一個念;這後一個念頭滅了,又生成再下一個念。世間的事物,常人的心意識,都不停地生滅滅生,剎那剎那地變,生死輪常轉。

  那麼,有什麼不生不滅呢?

  如果你成了觀自在菩薩,你能照見五蘊皆空,不生妄想,不生煩惱,心地清淨,猶如止水,波浪不興,就說你得了無生法忍。無生便無什麼要滅的。這就是不生不滅的境界。

  可憐蜀犬吠日,可憫杞人憂天;大肚能容開口笑,煩惱無滅亦無生。

  不垢不淨是什麼意思?

  常人對一切事物都習慣於執著二邊見。牆上掛著一幅畫,一個人說掛得高了,另一個人說掛得低了,兩人各自固執己見,爭論不休。有人說,穿金戴銀,吃山珍海味,住小洋房,開小汽車,這樣的生活才是幸福;有人說,青衣素巾,清茶淡飯,居漏室,安步當車,這樣的生活很幸福。前者說後者寒酸,後者說前者擺款,也是各自固執己見,各有各理。觀自在菩薩能隨順一切法,無愛憎,無取捨。

  一些修行人,講究離垢求淨,妄分別哪些是垢,哪些是淨。在觀自在菩薩的法眼裡,諸法平等,無所謂垢,無所謂淨,不妄加分別,才得清淨心。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即將成佛時,見魔王波旬的三個女兒脫得半裸來挑逗。釋迦牟尼心如止水,不說她們垢,也不說她們淨,幻境隨即隱滅。又見魔兵彎弓射箭,釋迦牟尼見惡不驚,心如磐石,只見箭矢都變成了蓮花,即垢成淨。

  不增不減是什幺意思?

  這裡說的是清淨的心地。照見了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便得無生法忍;識不垢不淨,見諸法平等,便得心地清淨,便見原來明淨的本心本性。這明淨的本心本性,象虛空一樣廣大,能容萬象。沒有人能把虛空挖去一塊,使虛空減小;也沒有人能把一塊虛空補上去,使虛空增大。明淨的本心本性,也象虛空一樣,增不見多,減不見少,所以說不增不減。

  觀輝作偈曰:

  大海洋洋納百川,虛空蕩蕩疊三千,

  心寬裝得難容事,增減無妨大法船。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世人沉迷五欲樂,追求感觀刺激,只圖一時快樂。釋迦牟尼針對世人的愚昧,說我身無常,我心無常,引導世人修學聲聞乘和緣覺乘,破除自我偏執,逐步建立人無我的觀點。建立了人無我觀,便可以從醉生夢死中解脫出來。

  釋迦牟尼身邊的弟子們,大多是修聲聞乘獲得成就,修成了沒有世間煩惱的阿羅漢。

  聲聞乘和緣覺乘是小乘法,只建立人無我觀,未能擺脫對法的執著,以為一切法是不變的。為了引導弟子們不局限於小乘法,發心修學大乘法,釋迦牟尼再說法無我。修行法門,像是過河的筏。過了河,不要背著筏趕路。用過的筏對前邊的河不管用。

  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意思是不要把五蘊法執著不放。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意思是不要執著十二處法、十八界法不放。五蘊法、十二處法、十八界法都是過河的筏。五蘊法無我,十二處法無我,十八界法無我。

  自然科學家能認識諸法無我,便不會被前人建立的法則束縛。打破分子不可分的法則,建立了化學世界;打破原子核,建立了原子能世界;跳出十進計數制的框框,建立了網絡世界。高明的政治家,善於根據形勢的變化,修訂治國大法,這就是法無我觀。修行學佛,為的是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果不沖破小乘法的束縛,怎能正確認識自己和世界呢?

  前邊已分析了五蘊是虛的。說它有,不是實有;說它空,不是什麼都無。要這樣理解“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的真實義。

  眼耳鼻舌身意,說詳細點,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六根有攝受客塵的功能。前五根的功能,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根的功能是把前五根覺知的印象進行初步加工,形成感性認識。

  色聲香味觸法,說詳細點,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 前五塵是心外客觀事物通過五根攝受,在人們心裡反映出來的法相(影像),法塵是經過意根加工的產物,包括現識和貯存在心裡的藏識。這藏識包括長期熏習而成的意識烙印,也包括遺傳信息形成的潛意識。這六塵和六根依次對應。六根各司其命又統於一身。

  六根和六塵,合稱十二處。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鄉味觸法,意思是觀自在菩薩在禅定中,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學生在考試場中,專心答題的時後,能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擾;修禅的人,在禅中能專注一處,沒有雜念;這樣,就有點近似六根清淨、六塵不染的境界了。

  學佛入門的三科,是五蘊、十二處和十八界。

  十八界是什麼?

  六根、六塵、六識,合稱十八界。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是因緣和合的產物。

  以眼識為例,生成眼識的因緣,很多很多,無法盡舉。最主要的、最明顯的可以舉出下面幾種:一、眼根的視覺功能,二、自心存在的思維習慣,三、既有的貯藏在藏識的識種子,四、愛見色相的欲望,五、能被眼根攝受的事物,六、顯示色相的光源。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生起六識的道理基本一樣。從這個角度上說,六識都是主觀的。對待同一件事物,每個人的認識總不會是一樣的。

  佛教教人明心見性,通過修行,逐步克服主觀意識的偏執,去掉妄識,轉妄識成正智,達到主客觀高度統一的境界。這種境界,叫做如如,又叫一如,又叫真如。

  心經說: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意思是說十八界都不是實有的。觀自在菩薩照見十八界都是空的,所以心得清淨。這清淨的心地,就是佛國淨土。在佛國淨土裡,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識不生。所以佛國淨土又名無生佛地。在無生佛地裡,沒有煩惱,這就是人們向往的極樂世界。

  明鏡映色起繁華 瞪眼成勞見幻花

  猴子狂撈水底月 鹿群妄逐天邊霞

  鏡花水月無中有 煙水空花有亦無

  無有有無丟腦後 靈光獨耀見菩提

  心經掠影之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說緣覺乘的十二因緣法無我,希望緣覺乘人不再受十二因緣法的局限,發大乘心,向無上道。

  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有這十二因緣,才有妄識的生滅。

  無明,是興造一切生滅的根本;行,是人們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識,包括六識和藏識,還有一種對意識進行深加工的末那識,共稱八識;名色,指五蘊;六處,即六塵;觸,指六根與六塵相接觸;受,即領受,把根塵和合的感覺領受下來;愛,對領受的感覺作分別,對順心的生起貪愛的心;取,有了貪愛,便想取為己有;有,想取為己有,在自己心中就有了烙印;生,前邊十種因緣和合,生起了一個妄識,生起了一個苦惱;老死,生起的妄識變異、壞滅、消亡,就說是老死。前一個妄識壞滅之時,後一個妄識已生出來了。前滅後生,生了又滅,不斷循環,便說是生死輪常轉。

  無明也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是無始妄想熏習的藏識所生。當一個人處在很安靜的狀態中時,無思無慮,卻會無緣無故地突然感到煩惱不安,腦子裡會突然冒出某種古怪念頭,就說這是無明煩惱。

  大乘佛經把煩惱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主觀意識生起的識相引起的粗煩惱,一類是不動主觀意識、好象是無緣無故生成的識相引起的微細煩惱。引起粗煩惱的生滅現象,叫做分段生滅;引起微細煩惱的生滅現象,叫做變易生滅。古人翻譯時,把分段生滅譯成分段死,把變易生滅譯成變易死。

  釋迦牟尼指出:小乘人只能斷粗煩惱,離分段死;觀自在菩薩才能斷微細煩惱,離變易死。

  觀自在菩薩不為不思議的變易生死所動,沒有微細煩惱,所以說無無明。沒有無明,便無所謂無明盡(淨除了無明,名為無明盡)。沒有無明,則十二因緣中前邊十個因緣都斷了,一切妄識無從生。無生,便無所謂老死;無老死,便無所謂老死盡(沒有老死的心,名為老死盡)。

  觀輝作偈曰:

  船行顯岸退,雲動見月移,

  此等因緣法,全由妄見癡。

  緣生緣滅見無常,離卻因緣又見常,

  幻有無常空似常,能離二見是真常。

  “無苦集滅道”,是說聲聞乘修習的四谛法無我。希望修習聲聞乘成了阿羅漢的弟子們,跳出四谛法的局限,發大乘心,向無上道。

  苦集滅道的具體意思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生滅輪轉,身心不得安寧;妄心不滅,苦無了時。一切苦都因五蘊聚集而生,都由因緣會集而生。若能觀五蘊空,斷一切因緣,便能斷集。知苦才想斷集,斷集便能除一切苦。斷了集,挖了苦根,便得身心安寧,妄識不生,進入寂滅境界,便是證滅。證滅,是修道的一種手段,不是目的。修道的道,包括釋迦牟尼說的小道和大道,譬如說“諸法無常”,說的是小道;說“涅槃是真常境界”,說的是大道;說“佛法非常非無常”,說的是“無上大涅槃”的無上道。通過修道,從小道修起,然後捨小道入大道,最後進入無上道。在修道的過程中證滅,一步步做到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識不生,便能見到本來明淨的心性。這便是明心見性的“無上大涅槃”境界。

  因為聲聞乘只斷粗煩惱,只離分段死,未斷微細煩惱,未斷變易死,所以釋迦牟尼再說“無苦集滅道”。照見五蘊皆空的菩薩,隨緣無非淨土,得自在力,無所謂苦,無所謂集,無滅可證,無道可修。無修無證,才得無上道。

  觀輝作偈曰:

  心中擺個照妖鏡,妄集苦根悉現形,跳出輪回心自淨,無修無證自圓成。

  《楞伽經》說,有三種智: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一切凡夫計著有無品的智是世間智;一切聲聞緣覺計著自共相、計著希望心的智是出世間智;諸佛菩薩離有無品、觀諸法無所有、不生不滅的智,是出世間上上智。

  是不是智,是相對的。用出世間上上智觀察,世間智、出世間智都不是智。 觀自在菩薩離有無品,不作分別。出世間上上智是清淨心生發的智慧,是般若智慧。這個智,也是空的,所以說“無智”。

  大智若愚,唯其無智,才是大智。

  自心清淨,本來無一物,有什麼可得?一切法相,皆是虛妄,求不可得;無上道,無念無相無住,求不可得;已立人法二無我,見諸法空相,虛空無相,求不可得。所以說“無智亦無得”。

  觀輝作偈曰:

  自說智,是無智;自鳴得,實不得。

  不謀私,酬其私;不求德,成大德。

  說是無意卻有心,功夫全在有無中,

  此中奧妙難言喻,唯靠行人自用功。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自己修成正覺,且發願化度世間有情眾生,這樣的修行人,稱為菩提薩埵,簡稱菩薩。觀自在菩薩確立了人法二無我觀,不求福報,不求功德,到了無作無求的大空境界。不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塵勞所染,亦不為微細煩惱所牽,纖塵不染,超然物外,以無所得而成大功德。因為行大智度法,照見諸法空相,無作、無求、無所得,還有什麼可牽掛呢?腳下已是平坦通途,眼前已是殊勝佛地,所以“心無掛礙”。

  無得便無可失,無私便能無畏。不怕苦,不怕死,不怕退失,不怕不得涅槃,所以“無有恐怖”。

  觀輝作偈曰:

  這裡歡歌剛唱罷,那邊悲劇又登場,

  威風落泊悠然過,何必楸心掛肚腸?

  來時赤條條,去時條赤赤,

  即使威風八面,難逃煙滅無跡。

  萬緣放下自安然,無掛無牽心似碧,

  無欲無求無畏怖,無爭無訟無能敵。

  任你翻江龍虎斗,我仍穩坐釣魚船,

  急風暴雨心安穩,兩腳長伸自在眠。

  過去有個劇本,描寫兩個流浪漢在夢中可做欽差大臣,所到之處,百官大大孝敬,送來的金條,裝滿幾大箱。醒來之後,才知道原來做了一場黃粱美夢。

  一個窮夫會做白日夢,撿了個雞蛋,想蛋成了雞,雞生了許多蛋,成了許多雞,換成了豬,換成了牛,置了田地,當了富翁。想得多美!一不小心,雞蛋打破了,才記起自己還是窮光蛋。

  夢中的境象千奇百怪。可怖的老虎忽然變成慈祥的老太太,狡滑的狐狸轉眼卻是伶俐的小乖乖。在禅中的幻境,根夢境差不多。世間凡夫和二乘人,對禅中如夢如幻般的境象,浮想聯翩,這就是顛倒夢想。觀自在菩薩觀幻離幻,不起顛倒夢想,就說是“遠離顛倒夢想”。

  觀輝作偈曰:

  流氓當上大欽差,窮夫系上金腰帶;

  老虎變成老太太,狐狸卻是小乖乖。

  哎呀呀.哎呀呀,夢想倒顛多古怪。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遠離顛倒夢想,便得神通自在。

  什麼是涅槃?外道(與佛教教義不同的教派都是外道)說冥谛是涅槃,或說神我是涅槃,或說死了是涅槃。他們說的冥谛,認為天上有一個造物主,見到這個造物主便是涅槃。他們說的神我,認為有一個離了肉身能存在的靈魂,煉得靈魂升天,便是涅槃。二乘說無作是涅槃,認為在禅中不作意,便是涅槃。這些都不是大乘說的涅槃。

  大乘說的涅槃,指不生不滅的境界。真實義是:幻相隨生,妄想不生;幻相隨滅,正智不滅。這是在生滅中的不生滅。在生滅中,當下見性,便是涅槃境界。

  觀自在菩薩已入無生佛地,已到涅槃境界。但為了普度世間有情眾生,發誓未度盡無邊眾生,不入涅槃,這就是“究竟涅槃”。

  觀輝作偈曰: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非常亦非斷,外道不能了。

  無作非無作,無生真奧妙,不隨文字解,許你知多少。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為無上正等正覺,或說是無上道。

  佛是大覺大悟的大聖人。凡是具備了大覺大悟品徳的人,都可稱為佛。修行大智度,可得無上道。

  三世,指過去、未來及現在。過去的佛,現在的佛,將來的佛都是從修行大智度中獲得無上道的。正確認識了自己,正確認識了世界,才能成為世人尊敬的大聖人。

  《六祖壇經》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先前心念迷妄是凡夫,後來心念覺悟就是佛。摩诃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

  佛就是覺,覺就是佛。

  觀輝作偈曰:

  敢問靈山何處是,常言遠隔萬重關;

  我身原在靈山住,外覓靈山不見山。

  吹散浮雲見大日,離家浪子把家還,

  摩尼珍寶光輝照,無上菩提一念間。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咒,有兩種含義:一、指真言,二、指密咒。真言又有顯密之分。這《心經》前邊說的是顯說真言,後邊從“揭谛揭谛”到“薩婆诃”是密咒。

台灣學佛網首頁心经入门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