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慈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淺說
般若(rě)波羅密多心經淺說 應慈法師講 心經淺說 序 十法界之心。其體同。其用殊。用之於公為遍覺。用之於私為無明。一念起。則三世塵岔由此而分。一念不生。則十方虛空盡皆銷隕也。夫無所有而無不有。是謂妙 有。無所空而不空。是謂真空。空既非空。色亦非色。空色一如。諸法平等。此菩薩之觀照也。菩薩之所異於凡夫者。在不著於一切而為正定。不染於一切而為大覺 耳。觀世音菩薩由音聲而悟道。所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文簡義赅。總括世出世間一切事理。開悟眾生。令其解脫。慈悲救世之心。蓋無剎不入。無時而有盡也。心經之注釋甚多。惟限於文字。不能普及。今華嚴座主應慈老法師演為淺說。以至淺之語。達甚深之理。欲使三根普利。而同登聖岸也。 應師提倡賢宗。設華嚴大學。傳弟子數十人。分化諸方。說法數十年。凡諸大乘經典皆已講演。今所釋心經。蓋以華嚴之眼光合諸經之奧義而下注釋也。世之讀此錄 而悟玄理者。其將證無所得而能自在也欤。 民國二十二年五月沙羨陳慈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捨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捨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 即說咒曰 揭谛揭谛 波羅揭谛 波羅僧揭谛 菩提薩婆诃 摩诃般若波羅密多 摩诃般若波羅密多 摩诃般若波羅密多 般若(rě)波羅密多心經淺說 華嚴座主應慈法師講何子培記錄 今天講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到這一部經。在中國曾經翻譯過九次。最早的一部。便是晉朝末年姚秦的時候。鸠摩羅什譯的。第二部是唐朝玄奘法師所譯的。唐朝除 了玄奘法師所譯的一種外。一共還有五種譯本。就是法成。般若利言。法月。智慧輪。不空。五人所譯的。此外,宋朝施護譯了一種。慈賢譯了一種。並上面一共九 種。在這九種裡面。唐朝不空所譯的一種。同宋朝慈賢所譯的一種。都已經失傳了。所以現在只存七種。在這七種裡面。其最普通最流行的。便算唐朝玄奘法師所譯 的了。今天我所講的。便是用唐朝玄奘法師的譯本。 這一部經。是大般若經裡面的一部分。大般若經有六百卷。而這一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只不過二百六十個字。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這部經雖然祗不過二百六十個 字。可是他的內容。卻是非常豐富。他包括了無窮無盡的義理。他敘述了三世一切諸佛菩薩觀心證果的修行法門。他指示了我們凡夫觀心修行一條大路。使我們各各 證真斷妄。離苦得樂。 這部經又叫做心經。又叫做般若心經。有人說。這部經是大般若經的心。能總持一切法門。所以叫做心經。又有人說。三藏十二部。經籍甚多。惟有這般若波羅密多 是一切經籍的核心。所以叫做心經。在我們看起來。這兩種解釋都是對的。此外又常有人叫做多心經。這是很不對的。因為這部經名字叫做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多字應該連上讀。不應該連下讀。為什麼叫做般若波羅密多。般若波羅密多是梵文。照中國意思翻譯起來。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但是為什麼不翻智慧而仍然用印 度的原音。因為中文所謂智慧。是指普通的聰明知識而言。這種普通所說的聰明知識。往往是不正確的。虛妄的。染污的。非普遍的。至於梵文般若的意思。是指那 正確的。真實的。清淨的。普遍的智慧而言。所以大不相同。而且在中國一時找不出一個相當的名詞。所以只好仍用他的原音。以免同普通的所謂智慧相混。現在我 們把他翻作“智慧”。乃是不得已的辦法。 般若有三種。第一種是文字般若。第二種是觀照般若。第三種是實相般若。文字不單是指普通的語言文字。凡是眼前的山河大地。明暗色空。有形無形。種種境界。 在吾人一念之中。炳然顯現的。都是叫做文字般若。所謂觀照般若。是吾人一念之心。對於山河大地。形形色色。一切有為無為。都能夠虛靈洞徹。觀照無遺。這種 智慧。便叫做觀照般若。所謂實相般若。就是吾人先前一念之心。所有知覺之性。同一切境界之性。無分彼此。無分內外。無是無非。通統是一個法界性。這種智 慧。便是實相般若。這三種般若。總不離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初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最後便可得到實相般若。 “般若”兩個字的意思。既已經說明了。現在我再把"波羅密多”四個字的意思來說一說。“波羅密多”四個字也是梵文。編成中國話。便是“到彼岸”的意思。有 人說。“波羅”就是“彼岸”的意思。“密多”就是“到”字的意思。此外還有把“波羅密多”編作“事究竟”。或“度無極”的。其實都不過是大同小異而已。為 什麼叫做“到彼岸”。“彼岸”是對“此岸”而言。我們凡夫所住的。生死輪回的境界。便是“此岸”。又可以叫做“生死岸”。那邊沒有生死輪回的境界。便是 “彼岸”。又可以叫做“涅槃岸”。如果我們由生死輪回的“此岸”。度到那沒有生死輪回的涅槃岸。那就是叫做“到彼岸”了。 為什麼又叫做事究竟呢。因為我們所住的此岸。一切的希望。一切的事業。都是不徹底的。都是虛空不實的。所以有成則必有毀。有盈則必有虧。無一事得究竟圓 滿。惟有那涅槃彼岸。沒有生。也沒有滅。一切一切。都究竟圓滿。所以到了彼岸。便可以說是“事究竟”。又叫做“到究竟”。 至於“度無極”也同“到彼岸”一樣的意旨。不過是新舊譯的不同而已。舊譯叫做“度無極”新譯叫做“到彼岸”。 還有把“多”字譯做“定”字的。也可以說得通。因為修行法門“定”與“慧”是一樣重要。無“定”則不能生智慧。所以吾人修行之時。當用“智慧”來觀照。用 “寂定”來攝持。定慧兩輪。同時並進。然後才可以出生死而到彼岸。 上面把般若波羅密多六個字都解釋過了。現在我們可以明白。般若波羅密多六個字合擾來說。便是“智慧到彼岸”。或者 “智慧到事究竟”的意思。 現在我再把心經兩個字來解釋。雖然我在前面已經把這部經的名義約略地說過了。但是意思還不充分。所以現在有補充幾句的必要。什麼叫做“心”。“心”字的解 釋。可以分做好幾種。第一種是指“內團心”而言。也就是指我們五髒內面的心髒而言。心髒本來是主持人身上血液循環的機關。從前人人以為他是主持思想的。但 是現在的科學家。同我們研究佛學的都不承認這種說法。科學家以為主持思想的。是“腦”不是“心”。但是這部般若心經的“心"字。不是指心髒。也不是指腦 髓。第二種是指“思慮心”而言。思慮心在梵文為“末那”。為八識中的第七識。是“意”字之意。也不是心經的“心”字。第三種是指“集起心”而言。所謂“集 起心”者。以其能集積許多種子。而生諸法現行。所以叫做集起心。其實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法相宗所說的萬法唯識。就是指他而言。但是還不能說是心經的“心” 字。第四種是“真實心”。就是“常住不變的真心”。就是“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心”。也就是真如本體。這個心“不在心。不在腦”。不再中間及其內外。其 實又無乎不在。佛家說“一切唯心”。“萬法唯心”。就是這個“心”。楞嚴經說“七處徵心不可得”。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過現未三世不可得心。二 祖慧可覓心不得之“心”。起信論“一心二門”之“心”都是指這個“心”而言。這個心是萬法的根本。所以佛經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世界上 萬事萬物。小人吾人“思慮心”所思所慮之法。乃至山河大地。虛空人物。無一而非此真實心所顯現者。所以說“一切唯心”。要明白這一個“心”。才可以說是 “明心”。要洞見這一個心的體性。然後才可以說是“見性”。然後才可以度生死流的“此岸”。而到涅槃的“彼岸”了。 至於講到經字。這是很容易明白的。照儒教的說法。經是“天經地義。萬古不變”的“常道”。佛經的“經”字。也是同他一樣的意思。又這“經”字。是經緯線的 “經線”。因為聖人所說的話能直貫一切的道理。所以他的書便叫做“經”。又有人說。經就是徑路的意思。就是吾人由凡夫而成佛的一條路徑。所以叫做經。這幾 種解釋。可以說是都對。現在經名已經解釋清楚。我可以開始講本文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厄。 觀自在菩薩。即是觀世音菩薩。心經七種譯本裡面。有譯作觀世音菩薩的。有 譯作觀世音自在的。這一位菩薩。他在釋迦摩尼佛以前。其實早已成佛了。不過後來他為了濟度眾生起見。又來權現菩薩之身。作釋迦摩尼佛的弟子。並且於未來世 現成佛之相。他的化身很多。佛經裡面有六觀音。七觀音。三十三觀音種種的名目。如果一個一個說起來。那末未免太麻煩了。這一位菩薩。他有很大的智慧。他對 於世界上的一切事理。都能夠通達無礙。所以叫做觀自在。他又具很大的慈悲。對於世界上的眾生。能聞聲救苦。應念度生。神通無礙。所以叫做觀自在。照宋朝施 護所譯的心經序分。及流通分來看。這二百六十個字的心經。就是觀自在菩薩所說。而經佛所印可的。現在我再把菩薩二個字解釋一下。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的省略。菩提應該翻作“覺”。薩埵應該翻作“有情”。 菩薩薩埵就是“覺有情”。就是有覺悟的人。又可以翻作覺者。即是孟子所說的先知先覺之意。又可以翻作“大覺有情”。又薩埵二字是“勇猛”之意。勇猛求菩 提。所以叫做菩提薩埵。如果能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肩荷度己度人的大責。那就可以叫做菩薩。菩薩 再進一步。便是佛德境界。所以菩薩是佛的後面。阿羅漢的前面的一個階級。 我們根據宋朝施護所譯心經的序分看來。知道觀自在菩薩。又一次同著佛。還有 許多菩薩。許多比丘。在王捨城耆闍崛山中集會。那時佛正入廣大甚深三昧。於是觀自在菩薩也隨著佛作觀入定。他所作的觀是“深般若波羅密多”。為什麼叫做 “深般若波羅密多”。因為他這種觀行。是甚深微妙。不是一班小乘阿羅漢。中乘緣覺。和別教三賢以前所作的淺般若觀可比。所以叫做深般若波羅密多。 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觀自在菩薩作觀 的方法。這一句是心經裡面最要緊的一句。希望你們特別注意。所謂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字是積集的意思。藏蔽的意思。 因為這五種東西積集藏蔽起來。便成功為我們的色身。五蘊成功色身之後。能遮蔽我們的真性。和我們原有的智慧光明。所以又叫做“五陰”。“陰”字是“蓋覆” 之意。又叫做“五眾”。“眾”字是和集之意。即指五蘊和集而成色身而言。 五蘊之中第一蘊是“色蘊”。這個“色”字是“質礙”之意。他的意義。比六塵 中的色塵來得廣。凡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與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宇宙間一切物質的現象。一齊包括在內。第二種是“受蘊”。受字是“領納”之意。就是我們自 己心裡對於一切事事物物所起的領納作用。無論眼耳鼻舌身意之“受”。或者單指“意根”之“受”。“識藏”之“受”。皆包括在內。受又可分為三種。一受苦。 二受樂。三不苦不樂受。第三種是“想蘊”。“想”就是思想。思想是我們對事事物物所起的心理作用。第四種是“行蘊”。“行”是行為。又有遷流不息之義。這 種“行為”。不單是指身體上的一舉一動而言。就是我們心中的一思一念。亦無一非“行”。我們心中念念遷流。便叫做“心行”。無論身行心行都包括在行蘊內 面。第五種是“識蘊”。識是“分別了解”之意。一共有八種。就是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之外。還有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八識名為心王。乃諸識 之總體。這五蘊內面。第一蘊是“色法”。其余四蘊。都是“心法”。色法是包括世界上一切的物質現象。心法是包括世界上一切的精神作用。若再就心法來說。受 想行三者是心所有法。所以又叫做“心所”。“識”是心的本體。所以又叫做“心王”。 五蘊的意思。已經說明白了。在我們平常人看來。這五種東西。都是實有的。為 什麼要說做“空”呢。殊不知這便是我們的“妄見”。現在單拿我們的色身來說。我們從幼小到長大。從長大到衰老。到死亡。息息遷變。形容面貌。也一年一年的 不同。試問那一剎那色身是真我呢。照佛家說起來。這個色身。並非真我。乃是地水風火四大偶然湊集的一個幻我。常人執此幻我以為實有。因此生種種妄見。起種 種邪念。分種種計較。作種種圖謀。而造成種種罪業。不知無常一到。四大分離。我們的色身。我們的事業。凡是我們平常所執以為實有者。無不煙消火滅。而歸於 無何有之鄉。這不是叫做“空”嗎。推之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是一剎那一剎那隨著我們的年齡息息遷變。於其中間。找不出那一段是受想行識真實的體性。 所以也是空的。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一齊都空。所以叫做五蘊皆空。 五蘊既空。自然沒有幻我。由此幻我而起之苦樂悲歡種種的感覺。自然也一齊都 沒有了。所以說度一切苦厄。 講到“苦厄”兩個字我相信大家都很明白的。在佛經裡面苦字的分析。更加細 密。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種種的解釋。這許多的苦。都是隨著我們五蘊的色身而來。有五蘊的色身。便有這許多的苦。自古至今。無論何人。所不能避免 的。又無有一人是願意的。於是大家都去想辦法。解除種種的苦厄。有寒冷的苦厄。便是謀衣。有饑餓的苦厄。便去謀食。有風雨霜雪的苦厄。便去造房屋。都是為 解除苦厄起見。甚至進一步為求個人享樂。應付某種環境起見。做出種種損人利己。倒行逆施的事情。那又越出解除個人苦厄的范圍。於是又有政治法律種種辦法來 糾正他們的行為。但是力小的人依然利用政治法律去造種種惡業。力大者負之而趨。政治法律成為個人的玩具。所以仍舊不是根本辦法。 現在觀自在菩薩。他有一個很好的法子。可以解除人類的一切苦厄。他的法子是 用智慧的眼光。從根本上來照破一切的無名煩惱。換一句話說。就是用般若來照破五蘊。因為五蘊是煩惱苦厄的根本。所以我們要解除一切的苦厄。必要先講五蘊照 破。照破五蘊的辦法。是自己觀察我們的軀殼。原來不過是無明的為因。四大為緣。無端偶合而有這個色身。這個色身的本體。畢竟如幻如化。無有實性。所以我們 用不著瞎操心。用不著分別取捨。坦坦然。蕩蕩然。雖終日應事接物。而意識不起。計較不生。如明鏡照物。不將不迎。渾然一大光明寶藏。到這時候。那裡還有什 麼苦厄呢。 以上所說。是觀自在菩薩作觀的情形。以下便是捨利子請問觀自在修般若觀行的 方法。故觀自在菩薩答復他下面這一席話。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 如是。 捨利子即是捨利弗。是佛的弟子。他在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因為他問了觀自 在。所以觀自在叫他的名字。說給他聽。 捨利子呀。你不要見我“觀空”。便即著空。要知道“空”不外乎“色”。並不 是離開了“色”。別有一個“空”。所以“空”即不異乎“色”。但是你又不要聽見我說空不異色。便從“色”上生執著之意。要知道“色”又不外乎“空”。並不 是離開“空”別有一個“色”。所以“色”又不異乎“空”。但是你更要注意。色空二字。並不是說兩樣東西。乃是一樣東西的兩種說法。譬如波即是水。水即是 波。離開水沒有波。離開波也沒有水。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者。“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其余行蘊識蘊。照此例推。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乃是觀自在菩薩教捨利子 參透“色空”的秘訣。你們應該特別注意。講到色空兩個字。各宗的說法很多。照儒家講罷。易經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之“道”。即 指“空”而言。形而下之“器”。即指“色”言。到了宋朝。周濂溪講“無極太極陰陽”。其實“無極”即“空”,“陰陽”即“色”也。宋儒又歡喜講“理氣”。 其實“理”即是“空”。“氣”即是“色”。無非是用種種字面來說明宇宙間事事物物的“本體”和“現象”的兩方面。此外。華嚴宗說理事。佛家又有性宗相宗。 原來都是同色空兩字差不多的意思。若使我們融會貫通起來。儒家所說的“道”。“無極”。“理”。華嚴宗所說的“理”。性宗相宗的“性”。都是說明宇宙間形 形色色的平等的“本體”方面。至於儒家所說的“器”。“陰陽”。“氣”。華嚴宗所說的“事”。和性宗相宗的“相”。都是說明宇宙間形形色色的差別的“現 象”方面。性相不二。理事圓融。便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的意義。要是我們能參透“色空”。那麼。其他各宗各派的教義都容易明白了。 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於是觀自在菩薩再將前面色空的意義。發揮一番。 捨利子呀。我前面和你說過。色空是不二的。所以我雖然照見五蘊諸色法一切皆空。可是我並不是滅卻色等諸法後才得真空。因為五蘊諸法的本體便是“真空”。雖 然我們從表面看去。五蘊是有生有滅的。其實我們所看的是表面。不是實相。倘使從五蘊的實相(即本體)看去。五蘊本來就沒有生滅。所以說。“是諸法空相。不 生不滅”。“諸法”就是“五蘊”。“諸法實相”就是五蘊的實相。或者你又要問。五蘊諸法。雖然沒有生滅。難道沒有“垢淨”。譬如凡夫的五蘊隨著染緣。便應 該叫做垢。聖人的五蘊隨著淨緣。便應該叫做淨。要是這樣說。那真錯了。你要曉得聖人的五蘊固然是空相。凡夫的五蘊又何嘗不是空相。既然都是空相。又何必分 什麼垢淨呢。或者你又要說。此五蘊等法。雖然沒有垢淨。安知沒有增減。凡夫迷故煩惱增而智慧減。聖人悟。故煩惱減而智慧增。要是這樣說。那麼。你又要錯 了。須知道凡夫迷時亦只是這“諸法空相”。聖人悟時亦祗是這“諸法空相”。那裡有什麼增減呢。總而言之。因為我們的“心”取著於“相”。所以才有“生滅” “垢淨”“增減”種種妄見。若使“心”不取著於“相”。那麼。雖眼前萬法森然。然我們不取不著。自然不見有“生”相。也不見有“滅”相。也不見有“垢淨” “增減”之相。一體如如。萬法平等。這便是甚深般若波羅密多了。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這兩句是說“五蘊空”。即說“真空實相”中無“五蘊”。無色。所以沒有我相法相。無受想行識。所以沒有我見法見。“無”字即是“空”字之意。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幾句是說十八界空。十八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再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合為十八界。六根六塵又叫做“十二入”。第三句無眼界乃 至無意識界。中間省卻“無耳識界。無舌眼界。”數句。蓋舉首尾以包括中間之意。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真空實相之中。不但沒有五蘊。並且沒有六根。乃至六塵 六識。一概沒有之意。 眼耳鼻舌身意為什叫做六根。“根是能生。”之義。譬如草木有根能生枝葉花果等。吾人之六根。對著六塵。發生六識。所以叫做六根。六根所以說“無”者。因為 我們用般若智慧。觀察自己色身。是如幻如化。一切無有實性。所以附在這色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自然也是空的了。這是空六根。 色聲香味觸法為什麼叫做六塵呢。“塵”字是染污之意。因為這六種東西同我們的六根接觸之後。能使吾人發生貪著愛戀之心。而污染吾人之真性。所以叫做“六 塵”。“塵”與“根”是相對待得。色是眼根的對象。聲是耳根的對象。香是鼻根的對象。味是舌根的對象。觸是身根的對象。法是意根的對象。這六根之中。前面 的色聲香味四根是很容易明白的。只有後面觸法二根比較難懂。所以我現在把他略為說一說。 什麼叫做“觸塵”。觸是同我們身體接觸的東西。那些東西同我們的身體接觸之後。便發生冷熱澀滑的感覺。所以我們對於那些痛身根感觸相對的東西便叫做觸塵。 什麼叫做“法塵”。法塵是前面五塵落在我們意識中的影子。譬如我們平日對於所見的形色。所聞的聲音。以及所嗅之香。所嘗之味。身體對於寒熱澀滑的種種之感 覺。雖然現在都已經過去了。但是我們只要閉目用心一想。這許多的影子。依然在我們的意識中浮現著。這種影子。便是法塵。六塵所以說“無”者。因為六塵是藉 六根而顯現的。假使沒有六根。那麼。六塵也立刻空寂了。譬如有病之目。見空中有花。空中實在沒有花。等到餅目憶愈。空中之花也不見了。吾人因六根妄動。故 有六塵。今六根既空。故六塵亦空。“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說六識空。無眼界者。即無眼識界。中間省去一個“識”字。無眼界後面。又省去“無耳識界。無 鼻識界。無舌識界。無身識界。”四句。 講到此處。或者你們要發生疑問。就是前面既然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為什麼到此處又說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呢。我說。這是當然有分別的。六根不過就是肉體。六識 是六根的作用。六根來的粗。六塵來的細。假使我們只具有六根而沒有六識。那麼。我們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不能起知解了別的作用。所以一定還有一種 “識”寄托在六根之中。托在眼則為眼識。托在耳則為耳識。托在鼻舌身意。則為鼻舌身意識。“根”與“識”的區別。是我們研究佛學之人。所應該首先弄清楚 的。 上面說過“六根空”。“六塵空”。(即十二入空)。但“根”“塵”“識”三者。乃三位一體。彼此相依而立的。今六根六塵具空。那麼。不用說。六識也自然是 空的了。這叫做“十八界空”。“空十八界”是凡夫地位的修法。下面講緣覺乘的修法。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幾句是說十二因緣空。十二因 緣又叫十二有支。又叫做十二緣起。又叫做因緣觀。支佛觀。 第一支是“無明”。無明是迷惑的意思。又名煩惱。這種煩惱。乃是過去無量世 來的煩惱。而為我們生死輪回的根本。所以我們把他放在十二因緣的開頭。我們如果要斷生死。一定要先斷“無明”。無明不斷。生死輪回是永遠不會斷的。現在我 為使大家徹底明了“無明”二字的意義起見。再來把他詳細解釋一番。 “無明”是無始以前我們心中最初一念的妄動。也可以說是“清淨本然”中最初 的一個“妄念”。不料這最初一念的妄動。便種下了我們生生世世輪回的根本。從前有一個人不明白“無明”二字的意思。便去問一位法師。“甚麼叫做無明”。那 位法師憤氣對他說“你那裡有什麼資格問這個問題”。那人聽了。心中一怒。臉上一沉。快要發作了。於是那一位法師便含笑的對他說。“你這樣便是叫做無明 呀”。那人聽了。竟忍不住笑了。這個雖然是一個笑話。到是“無明”二字很好的注腳。 此外圓覺經。楞嚴經。五燈會元內面。也有同這個仿佛相同的故事。圓覺經說。 又一次金剛菩薩問釋迦摩尼佛說。“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楞嚴經卷四亦說。富樓那問 佛。“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周而復始。”五燈會元十四卷說。又一次長水和尚問琅琊覺和 尚。如何是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覺和尚厲聲對他說。“清淨本然 雲何忽生山河大地”。 諸位聽眾。你們要明白。“清淨本然。雲何忽有無明”呢。請將上面幾個故事參 看參看。參的透。包你出離生死。斷無明。參不 透。依舊是生死路上轉溜轉溜去也。 第二支是“行”。行是“行為”“行業”之意。就是我們過去無量世來由無明煩 惱所做的善惡行業也。因為我們既然起了無明的妄念。便緣著這“無明”而有種種“行為”“行業”的造作。所以說“無明緣行”。以上二支是過去世的惑業二因。 第三支是“識”。即八識種最末的“阿賴耶識”。又名“含藏識”。此識含藏過 去無量世來善善惡惡的種子。而為今生依業受報的根本。所以叫做“含藏識”。吾人托胎之時。此“識”先來。及身死之時。此識後去。因此識完全依著過去世的 “行業”。而為托胎賦形的根本。所以說“行緣識”。 第四支是“名色”。“名”即是“心”。“色”即是“身”。因阿賴耶識初托母 胎。雖已略具身心。但此時他的身形(即色)只粗具大概。他的心識(即受想行識四蘊)更是有名無實。所以不叫“身心”而叫“名色”。又說“識緣名色”。 第五支是“六入”。“六入”即是“六根”。又名“六處”。因阿賴耶識托胎之 後。經七七日。漸具六根。六根即指色名言。所以說“名色緣六入”。 第六支是“觸”。“觸”是“接觸”之意。因為我們在母胎中既已具六根。及出 胎以後。六根便時時與六塵相接觸。所以說“六入緣觸”。但是在出胎以後到三四歲。知識還未充分。對於眼前事事物物。還沒有分別了解能力。只憑六根與六塵相 接觸而已。 第七支是“受”。受即領納之意。我們從五六歲到十二三歲。知識漸充。六根與 六塵相接觸。漸能分別領納其美惡苦樂。所以說“觸緣受”。以上五支是過去惑業之因。而受現在之果。 第八支是“愛”。“愛”是“貪愛”的意思。從十四五歲以後。年齡漸長。貪愛 之心日熾。凡六根所受納之事事物物。若合乎自己心理的。便存著愛戀的意思。所以說“受緣愛”。 第九支是“取”。取是取得之意。吾人對於所愛之事物。必多方設法。取之以為 己有。此即與近人所謂“占有欲”之意相同。所以說“愛緣取”。 第十支是“有”。“有”字即“業”字之意。上面所說的“愛”與“取”兩種心 理。總是由於迷惑之故。由此迷惑。復造出種種之“業”。所以說“取緣有”。有即業也。以上三支是現在世惑業之因。再種後世二支苦果。 第十一支。是“生”。“生”是指未來世“托胎受生”而言。因為吾人現在世既 然依“惑”造“業”。所以未來世即依“業”受“生”。所以說“有緣生”。 第十二支是“老死”。未來世既然又依業受生。那麼。自生以後。幼而壯。老而 衰以至於死亡。這是一切人類所不能免的。所以說“生緣老死”。 以上十二支。通貫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兩重因果。“無明”與“行”二惑是過去世 之因。“識”“色名”“六入”“觸”“受”五支是過去世之因而感現在世之果。這是過去現在一重因果。又“愛”“取”二支是現在世的“二惑”。“有”為現在 世之“業”。以此現在世之惑業為因。又感未來世“生”與“死”之苦果。這是現在未來一重因果。 這十二支。由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 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如此循環流轉。無窮無盡。便成無邊生死。所以叫做“流轉門”。又此十二支不出“惑”“業”“苦”三道。“無 明”“愛”“取”三支是惑道。“行”“有”二支是業道。其他七支是苦道。吾侪(chái)凡夫。因此惑業苦三道相續不斷。故不能出離生死。如果到了緣覺乘 的地位卻不然。他們將這十二支仔細看去。知道“無明”是生死的根本。若要出離生死。必須先滅無明。無明一滅。則行亦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 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如此十二支一一滅盡。便是還滅門了。要是真正利根 的人。只要發心斷無明。無明一滅。則其他十一支都不成問題。譬如砍樹相似。樹根一斷。枝葉自倒。到此地步。自然出生死而證涅槃。剛才我說過。十二有支不外 惑業感三道。既已斷“惑”(即無明)自不造“業”。自不受生死輪回的“苦”果了。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十二因緣都無。即十二因緣空。 為什麼又說“亦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呢。因為斷無明。出生死。還是凡夫的 心理。若是在大乘菩薩來看。本無生死可言。那裡還用得著解脫呢。所以說“亦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 為什麼又叫做十二因緣呢。因為這十二支內面。“無明”與“行”二支是過去 因。“識”“色名”“六入”“觸”“受”五支是現在果。“愛”“取”“有”三支成未來因。“生”“老死”二支屬未來果。但“果”又為起惑業因緣之“緣”。 所以他包括在“緣”的內面。不別立“果”的名目。這兒叫做“因緣觀”。因為他一共有十二支。所以叫“十二因緣”。空十二因緣便是緣覺乘的觀法。緣覺乘即辟 支佛乘。所以又叫“支佛觀”。 以上是講緣覺乘的修法。下面再講聲聞乘的修法。 無苦集滅道 這一句是說四谛空。“苦”“集”“滅”“道”叫做四谛。谛即真理之意。他的道理真實不虛所以說做“谛”。 第一是“苦谛”。苦谛是說三界六趣的苦報。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六趣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六道。講到苦字。有二苦三苦。四 苦。五苦。八苦。十苦無量等苦。他的意思。前面已經講過。所以不用再說。 第二是“集谛”。“集”是“召集”之意。由貪嗔癡等煩惱。與善惡等行業。能召集三界六趣的苦報。所以叫做“集谛”。集谛是苦谛之因。苦谛是集谛之果。此二 谛是說世間因果。又叫做“流轉門因果”。 第三是“滅谛”。“滅”即“涅槃”。即滅除惑業。出離生死。而達到涅槃寂滅境界。 第四是“道谛”。“道”是“道路”“方法”之意。亦即指八正道而言。蓋謂由此道路方法而能至涅槃彼岸。八正道者。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 進。正念。正定也。又此滅道二谛。道谛是滅谛之因。滅谛是道谛之果。此二谛說出世間的因果。又叫作“還滅門因果”。 上面苦集滅道四谛。包括世間出世間兩重因果。然而都是先說果。後說因。因為果是顯而易見。因是幽而難明。所以先說世間苦果。令吾人生厭離之心。然後教吾人 斷其苦因。又先說涅槃之妙果。使吾人生欣羨之心。然後教吾人修出世之法。總而言之。心經說這四谛。是教吾人“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但是為什麼又說無苦集滅道。因為苦集二谛所依憑的。亦不外乎五蘊。今五蘊既空。則苦集二谛自然無所依憑。苦集滅道都沒有。自然更不用說什麼滅谛道谛了。由 從大乘菩薩看來。五蘊諸法。當體即空。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無苦可捨。無集可斷。無滅可慕。無道可修。無捨無斷。無證無得。便是大乘第一義法門。 無智亦無得。 這一名是說觀照之智慧與所空之境界通統是空。或者要問。觀照之智慧是空。還說什麼觀照般若呢。所空之境界是空又說什麼實相般若呢。我說不然。因為五蘊。十 八界。四谛等法本來是空。故能證諸法本來是空之般若智慧亦空。此般若之智慧既空。故由般若智慧觀照所得之真空實相亦空。蓋有證有得。總非真空。要到無修無 證無智無得的地位。才可以說是真空。我們用般若智慧觀照五蘊十八界四谛空。譬如用藥醫病。病已好了。藥亦自除。所以說無智亦無得。便去灰身滅智。那麼。又 成了斷滅空。要知道無智之智才是真智。無得之得才是真得。佛之所以說“空”。原是要人照見空相。等到空相既顯。則空理亦無。所以說無法可得。無得則無空 相。無智則無知空相者。無空相則無實相。無知空相者則無觀照。無實相。無般若波羅密。此不可得之般若波羅密。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密。 以上無苦集滅道。是說聲聞乘的修法。下面是說菩薩乘的修法。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 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以無所得故一句承上文而來。一切諸法。既無得而得。故菩薩亦無修而修。無得無修。即是真正般若波羅密。 這一節的意思。是說。不但觀自在菩薩依此無所得般若波羅密多。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即一切凡夫亦鹹依此無所得般若波羅密多而空十八界。緣覺乘依此無 所得般若波羅密多而空十二因緣。乃至一切菩薩亦依此無所得般若波羅密多而得到究竟涅槃。 故吾人若真要修行證果。第一要知諸法無所得。無所得則心無掛礙。無掛礙則無恐怖。若有所得。則必有掛礙恐怖。譬如吾人有色身。則必有色身之掛礙。與饑寒憂 患之恐怖。有財產權位。則必有財產權位之掛礙與恐怖。總之。有一物則必有一物之掛礙與恐怖。若一切都無。自然用不著掛礙與恐怖了。老子說“無則無憂有則足 患”。也是這個意思。 遠離顛倒夢想者。因吾人日間既有種種恐怖之念存在心頭。所以夜間便形之於夢寐。雖在夢境之中。精神還是不得安閒。由此可見有所得的痛苦。若使吾人直下徹悟 一切法無所得。身心世界。一齊空寂。自然沒有什麼掛礙恐怖。和顛倒夢想了。所以我常說。一切法無所得。便是真正的般若智慧。便是究竟涅槃。便是吾人安身立 命的處所。也便是一切菩薩修行的真實法門。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節說不但菩薩乘依此無所得的般若波羅密多而得究竟涅槃。就是三世一切諸佛。也無不依此無所得之般若波羅密多。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是 “無上”之意。“三”是“正”字之意。“藐”字是“等”字或“徧”字之意。“菩提”即“覺”字之意。合擾來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遍覺 者”。無上正遍覺者即佛也。佛為什麼叫做“無上正遍覺者”。因為凡夫之“覺”。范圍極狹。不能普遍。惟佛之知覺。能普遍一切法界而不遺漏。所以叫做“遍 覺”。外道魔宗亦往往能知道常人所不能知道的。但是他們的“覺”來得不正。惟有佛的知覺是“正知正見”。所以叫做“正遍覺”。菩薩亦有正遍覺。但菩薩的正 遍覺。尚有進步。未臻圓滿。惟有佛德“正遍覺”是究竟圓滿。無可再進。所以叫做“無上正遍覺”。到了佛的地位。便是“無上正遍覺者”。這一部經。是以般若 為智慧。以觀心無所得為法門。以到涅槃為究竟。三世一切諸佛依此而得成就。現在諸菩薩又依此而得入圓明。所以我們這班凡夫亦應該依此法門而後能離苦厄。依 此而修。方是真修。修此而得。方是真得。若捨此法門而別求修證。那麼。真所謂南轅北轍了。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 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前面已經將修般若波羅密多行的效力。詳細說過了。所以此處把般若波羅密多的好處。再贊歎一番。咒字又名真言。梵文謂之陀羅尼。乃是一種有力量之言語。能使 吾人心中所想念的成為真實。又能持善使不失。持惡使不生。所以叫做咒。這裡所說的咒字。其實就是指“般若”二字。不必專指後面“揭谛揭谛”四句。揭谛揭谛 為密咒。又名密說般若。般若為顯說之咒。又雲顯說般若。因為般若能驅除生死煩惱之魔。具大神力。所以叫做“大神咒”。因為般若的光明能照破生死長夜的黑 暗。所以叫做“大明咒”。因為世間出世間所有諸法。無一能夠超過般若者。所以叫做“無上咒”。般若為諸佛母。能出生生死無量無邊功德。世出世間一切之法。 無一可與般若相比擬者。所以叫做“無等等咒”。此咒能度脫人生的一切苦厄。無論身苦心苦。生老病死苦。八苦十苦等。皆能度脫。真實不虛者。佛與菩薩不為妄 語。且使人人深信弗疑。依此而修行也。 又此心經。開頭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末了又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無非勸人修行般若行。離苦得樂之意。這是大家所應該知道的。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前面是顯說般若。此處是密說般若。因為咒語是梵文。我們用不著去穿鑿解釋。只希望大家常常把他讀誦。日久功深。自然有神通妙用。自然可以消除惑業。開發智 慧。自然可以度生死流。到涅槃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照宋朝施護的譯本。觀自在菩薩說完此經之後。佛從定而起。對他說的般若觀行印可贊歎。所以好多人以為是佛說的。其實是觀自在菩薩所說也。 生死大事。非拖泥帶水者所能了。故須發勇猛心。精進 心。如逆水行舟。一息不容稍懈。然後才有幾分希望處。 (子培) 回向偈曰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與饑馑等 悉皆盡滅除 人各習禮讓 讀誦手持人 輾轉流通者 親眷鹹安樂 先亡獲超生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安康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隨順世緣觀自在 常知夢境醒如來 附:《心經》誦持儀軌(僅供同修參考) (一)前行 1、上香 香 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三稱) (或念《供養偈》: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普熏諸眾生,皆共證菩提。) 2、禮拜 鞠躬或叩拜:禮敬之時,須恭敬至誠。觀想佛菩薩感應如在眼前,並且可以默念: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一切如來影現中。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3、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二)正行(誦經及平時戒行) 誦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引磬)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引磬) 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 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引磬)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引磬)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 谛,菩提薩婆诃。(三聲引磬)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南無大智大勢至菩薩!(三稱)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三稱) (三)結行 回向(雙手合十,回向、祈願、忏悔) 回向偈(結法偈): 誦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回向菩提!回向眾生!回向法界! 也可: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願以此功德,回向弟子歷代先祖、冤親債主,離苦得樂。(或為:回向弟子眷屬合家吉祥安康;某某人疾病早日康復;某某人往生淨土,離苦得樂;某某人世間、出 世間事業悉皆成就;某某人早開智慧,學業進步;某某地方災障平息,吉祥平安,有情安樂,入於佛道……等等) 或發願忏悔: 弟子某某與累世父母、師長、歷劫冤親債主及法界一切眾生,從過去世乃至盡未來際: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弟子某某與累世父母、師長、歷劫冤親債主及法界一切眾生,從過去世乃至盡未來際: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心经 :入门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