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時佛經串講10--華嚴經解分02菩薩問明品
五時佛經串講10--華嚴經解分02菩薩問明品 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蓮友,大家好! 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首先,我們都來禮敬我們的大恩導師,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三遍. 今天,我們來學習華嚴經解分的菩薩問明品。請大家先看本品的經文: 菩薩問明品第十 現在我們先來學習本品第一小節的內容。請先看下面的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雲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丑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先來解釋其中的名相。 關於“心性”。 即是心之本性。又稱自性。是指根本的常在的不變的心體,就是指的如來藏心,自性清淨心。台宗所立四教中別教以下,把心性立為真空,圓教立為心性具十界三千之法。起信論義記中本中說:‘所謂心性不生不滅。’法華玄義四之三中說:‘心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止觀大意中說:‘不變隨緣故為心,隨緣不變故為性。’ 這個心性,對於已成佛者來說,無明已經全部滅除,是純淨無垢的,比如布滿灰塵的垢鏡,已經把上面的灰塵全部抹去清洗干淨。這個心性,對於未成佛的眾生來說,由於處在無明之中,所以眾生的這個心性,同時具有清淨和染污這兩方面的意義。但是由於這個無明,並非具有實在自體,只是虛妄幻有的東西,就象我們用手捏擠眼睛,就在天空當中看見有幻花發生,幻起幻滅。所以這個無明只是虛假的東西,由於無明而起染污,猶如在本來清淨的眼中,緣於虛妄的捏眼作用,妄起幻花生生滅滅。這種無明,由於它只是虛假性的幻有存在,所以它似乎是有,而其實際卻本來是無,所以由無明所生起的染污,並不能改變心性本來清淨的真實本質。猶如銅鏡,雖然上面布滿了灰塵,但是銅鏡的本體,卻依然是清淨無垢的。又如我們的眼睛生病了,看見本來清淨的天空當中,有許多的幻花發生,不斷起滅。而當我們把眼病治好以後,天空中的幻花就看不見了。雖然天空中的幻花消滅了,但是這個天空的本來清淨性依然存在著。 關於“四大”。 為四大種的略稱。又稱四界。這個四大分為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簡單地說,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體的毛發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堅硬性的地大;唾涕膿血,痰淚便利等是潮濕性的水大;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詳細地說,這個四大,是佛教的元素說,說物質(色法)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要素所構成的。即: (一)本質為堅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稱為地大。 (二)本質為濕性,而有攝集作用者,稱為水大。 (三)本質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稱為火大。 (四)本質為動性,而有生長作用者,稱為風大。 關於“六根”。 又作六情。指六種感覺器官,或認識的功能。是十二處的內六處,十八界的六根界。根,是認識器官的意義。即眼根(視覺器官與視覺功能)、耳根(聽覺器官及其功能)、鼻根(嗅覺器官及其功能)、舌根(味覺器官及其功能)、身根(觸覺器官及其功能)、意根(思惟器官及其功能)。前五種,又稱五根。五根是指物質上存在的色法,即色根。色根有二種之分別,生理器官稱為扶塵根,他是以四大為體,對取境生識僅起扶助作用;實際起取境生識作用者,稱為勝義根,以四大所生淨色為性。對此,意根則為心之所依,而生起心理作用的心法,即無色根。 關於“法性”。 是指諸法的真實體性。也就是指顯現宇宙一切現象的真實不變之本體心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又為真如之異稱。法性是萬法之本,故而又作法本。 關於“能所”。 自動之法叫做能,被動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對六塵,六根是能緣,六塵為所緣。即‘能’與‘所’之並稱。某一動作之主體,稱為能。其動作之客體(對象),稱為所。例如能見物之‘眼’,稱為能見;為眼所見之‘物’,稱為所見。又如認識之主體,稱為能緣;作為其被認識之客體,稱為所緣。總之,能與所具有相即不離與體用因果的關系,故稱能所一體。 關於“心”。他有以下幾個主要的意義。 第一個意義,這個“心”是指的心的體性。大乘起信論中說: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诃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诃衍自體、相、用故。 第二個意義,這個“心”是指的真如心。大乘起信論中說:“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第三個意義,這個“心”是指的虛妄心。這是指的在無明支配作用下的生滅識心而言的。 第四個意義,這個“心”是指的真如心和虛妄心的和合。大乘起信論中說: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 關於“真心”。真心的實際意義,有兩方面。 第一方面,真心是指的眾生的真心體性而言的,他是指的心性,心體。 第二方面,真心是與妄心相對而言的,真心是指心體本然的真實的不生不滅的智覺及其能力。妄心是指的在無明支配下的眾生的生滅不已的識心及其功能。 關於“妄心”。 是指在無明支配作用下所產生的虛妄分別之識心。就是指的雜染虛假、生滅轉變之識心。就是指的能生起善惡業的虛妄之識。大乘起信論所舉出的四種熏習中,就有‘妄心熏習’之說。由妄心而產生的境界,稱為妄境界;諸法之本體,本來無自性而不可得,然而因於妄緣之故,以為實有,故而妄境界又稱妄法、妄境、妄有。又由於虛妄之因緣所現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是凡夫有情的煩惱執著之對象,故而稱為妄塵。此外,以妄心分別計度事物,稱為妄計。 關於“六根互用”。所謂六根互用,是指佛菩薩之六根所具有的特殊能力。如果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離染污得清淨時,一一根互具他根的作用。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中說︰‘如來一根亦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楞嚴經》卷四中說︰‘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中略)摩诃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關於“法眼”。 是指徹見佛法正理的智慧眼。是五眼之一。此眼能觀見一切諸法的實相,故能分明觀達緣生等差別法。 關於“五眼”。 是指五種眼力。即: 現在我們來學習經文的內容。這個時候啊,文殊師利菩, 薩就問覺首菩薩:“佛子,心性是一,雲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心性是一”,就是說這個心體,從他的本然的性能上來說,在他當中是“唯一的空性”,可是在這個“絕對性的真空性能”當中,為什麼又顯現出一切萬有,為什麼又顯現出種種相互對待的差別法相來了呢?這時覺首菩薩就回答他,其中有一句話是“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他就說啊,在真如法性這個本體界的層面來說,真如之法的一切性能是本來無生的,只是在現象界的層面上,由於法性的示現而出現有生的相狀,但是對於真如之法的顯相性能來說,在他當中是無有能現者,也無有所現之物。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真如之法的性能,是絕對性的一如空性能力,在他當中是沒有能所分別的。具有能所互相對待的法相,已經是虛妄的識心所反映而出的境界相了。這裡所說的是真如法性之覺明能力所顯現的境界,不是說的虛妄識心之迷暗功能所反映的境界。 我們又接著看下一句經文: 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 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這六根的感覺知覺的功能,他們都是空無自我確定性質的。那麼,這六根,為什麼各各的感覺知覺是不相同的呢?這只是因為妄想心的虛妄分別所引起的,由於妄想心的虛妄分別作用,而產生一切相對的幻有的法相。上面那一句經文,是說的真如之法的真空示現性能,一真絕待,無能無所,無能現者,無所現物。而這一句呢,是說由六根的虛妄反映功能,有能有所,能所相對,而產生出來的一切幻有的法相。這六根的六種不同的幻有反映功能,都是由同一性質的妄想識心分化產生形成的。但是這六根的不同功能,雖然是各自獨立的,但是這種獨立只是虛妄幻有的相對獨立,他們的這些所有功能都是空無自我的確定性質的,如果滅除了六根之間的虛妄隔礙作用,就能達到六根互用。 其後緊接著的兩句經文: 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 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說。 這就是說啊,如果我們這些迷界的眾生,對於自己見聞覺知的一切,而作如理如實的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我們的六根所感覺知覺到的一切,都是空無確定的自我性質的,這些由能所相對而產生的認識,都是顛倒的虛妄幻有的東西。其中雖然只是提到了用眼根作觀察,只是用眼根作為代表,而實際上是暗中包含了其他五根在內的。但是對於悟界的佛菩薩來說,他是用法眼觀見一切差別法相,用法眼所觀見的一切差別法相,這種觀見能力,就不是顛倒的分別反映功能了,這種觀見能力,他是對於一切差別法相真實的正觀正見的能力。依靠法眼所觀見的一切差別法相,都是真實無誤的。用法眼來作真實觀見,“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說。”關於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這些所有一切,都是安立的虛假的分別性的言說而已,究其實際,這些分別言說都是不能契合真如理態的,也就是說這些分別言說都是不能契合真心體性的實相的。 現在我們來學習本品第二小節的內容。請先看下面的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財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非眾生,雲何如來隨其時、隨其命、隨其身、隨其行、隨其解、隨其言論、隨其心樂、隨其方便、隨其思惟、隨其觀察,於如是諸眾生中,為現其身,教化調伏?” 先來解說其中的名相。 關於“因果”。指原因與結果。佛教認為一切法都是依因果之理而生成或壞滅。因是能生,果是所生。而且,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歷然。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關系。如眾生主體內心,與外界客塵,也互為因緣,由眾生的無明生起我見,我見緣外界的客體,客體喚起眾生的貪欲,貪欲引起惡行,惡行招引再生及痛苦,痛苦又加重無明。彼此既是因,又是果,互為因果。 因果可以分為︰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迷界的因果、悟界的因果。並且依四谛而言,苦、集是世間迷界的因果。滅、道是出世間悟界的因果。 在時間上,因果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在空間上,則除無為法之外,一切事物都受因果律支配。以時間的因果關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後,這個稱為因果異時;但是如果就空間而言的因果,則如束蘆的相倚相依之情形,這是廣義的因果關系,稱為因果同時。 一般所說的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意思是說善的業因必有善的果報,惡的業因必有惡的果報。或稱為善因樂果、惡因苦果。這種因果之理俨然不亂,即稱因果報應。若無視因果之理,陷於否認因果的見解,則稱撥無因果。 由善惡的業因而招感樂苦之果報,這種因果,是異熟因與異熟果的因果關系。一般所謂的三世因果、因果報應等,多是指異熟因與異熟果的因果關系而言。 一切諸法都是由因果之理而生成壞滅,十界迷悟之顯現,就是由此因果關系所形成的,而產生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迷界的因果、悟界的因果等分別。若就四谛而言,其苦、集二谛,是世間迷界的因果,滅、道二谛,則是出世間悟界的因果。這種因果之理,實是佛教重要的基本教理,於諸經典中,常常對這個道理加以闡釋說明,並以善惡的因果報應如影隨形而相續不絕,來勸導人修行佛道,超脫污濁有漏的境界,以達於清淨無漏的涅磐寂靜實際理地。 關於“無明”。是煩惱的別名。是指於法無所明了,不如實知見的意思。也就是迷昧事物,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狀態。也就是不達、不解、不了,而以愚癡為其自相。就十二緣起中的無明支來解釋,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唯識宗區分無明為種子與現行,其中,常隨眾生,隱眠在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無明種子,稱為隨眠無明;對此,無明之現行,纏縛眾生,系著生死(迷之世界),稱為纏無明。 《起信論》中說︰這個無明,即是不覺。這個不覺,分為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二種。根本無明,又作根本不覺、無始無明、元品無明,是指忽然念起無明或最初之一念。即是不了達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動差別對立之念的元初,即為一切煩惱之元始、迷妄之最初,都不是由其他煩惱所產生的,故而稱其為‘忽然’。由於他極其微細,故而難以區別心王與心所的狀態。故而這個根本無明,即是最細微之動心,而其他的種種惑、業、苦等,都是以此一念起動之心為根本,而由其產生出來的,故稱根本無明。這就是無始無明住地之惑。枝末無明,又作枝末不覺,即是依根本無明而相續生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細六粗之惑業。 關於“識”。 其原意是指分析對象之後所生起的認識作用。在佛教教義中,主要有二種含義,現在略述如下︰ (一)指精神作用的主體──六識、八識等︰即是所說的‘心王’。又稱心或心法。就是以眼等諸根對境所產生的認識作用;有時也指認識主體。相當於五蘊中的識蘊。唯識學派將八識區分為心、意、識三類︰ (二)指十二因緣中之識支︰就是我人於托胎的剎那時之意識。《俱捨論》卷九認為,識就是我人附托在現在的母胎中之結生初念。其文中說︰‘於母胎等正結生時一剎那位五蘊名識。’這個受生時的最初位,為生有之初剎那,故其具有五蘊。但在五蘊之中,以識為最勝。故而名之為識。 關於“識的類別”。在大、小乘佛教中,都立有六識說。六識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為所依,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產生見、聞、嗅、味、觸、知的了別作用,這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種心識。除以上所說的六識之外,唯識宗另舉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即阿梨耶識),成立八識說。其中從眼識至身識這五識(與六識說相同),總稱為前五識。至第六意識,稱為前六識。至第七末那識(即第七識,或單稱七識),稱為前七識(或單稱七識)。前七識以阿賴耶識為所依,而緣各境轉起,故而稱為七轉識或轉識。而前六識,能清晰識別對象,故而稱為了別境識。第七末那識,稱思量識。第八阿賴耶識,稱異熟識。據護法之唯識說,八識中第六與第七識,具有執著虛妄的對象為我或執著為法,具有遍計性,故稱‘六七能遍計’。而前五識與第八阿賴耶識因其無我和無法之執著,故稱此為‘五八無執’。 攝論宗(真谛所創)在八識之外,另立第九阿摩羅識(庵摩羅識),成立九識說。阿摩羅識別名無垢識、真如識、真識,即所謂淨識。依此而言,第八阿梨耶識,被解作真妄和合識。只有第九阿摩羅識才是清淨的不生不滅的真識。第八阿梨耶識是真妄和合識。第七末那識和前面的六識,都是染污的妄識。這種看法才是正確的。楞伽經卷一中所說三識,即:(一)真識,相當於阿摩羅識。(二)現識,相當於顯現一切萬法的阿賴耶識。(三)分別事識,即七轉識。 根據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由於阿梨耶識中之根本無明,在阿梨耶識上起動妄念,以致認識對象而生起執著心,其相狀可分為:(一)業識,起動業作之始相。(二)轉識,因於業識之作用,所生見照的主觀作用之相。(三)現識,轉識成為客觀的境界所現之相。(四)智識,執著現識為實在之相。(五)相續識,對現識執著不斷之相。上記五種識總稱為五意,或五識;相當於三細六粗中的前五者。 在小乘教義中唯說前六識,在大乘教義中又說其余幾識,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佛說法的漸進深入過程,在小乘教義中佛是方便說,在大乘教義中佛是究竟說,以大乘教義的說法為圓滿究竟之法,應如是解。 關於“業”。 音譯作羯磨。是造作之義。意思是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或單獨由意志所引起的一切活動。若與因果關系結合,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的力量。此外,‘業’也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及前世、今世、來世等輪回思想。一般而言,業分身、語、意等三業。小乘說一切有部,更進一步解釋為:內心欲行某事的意志,稱為意業;通過身體的行動與言語表現其意志者,即是身業、語業(口業)。對三業作用之本體(業體、業性),一切有部等諸部派,認為意業屬於心法(意志),而身、語業屬於色法(物質)。大乘佛教與經量部,則主張所有諸業,全部屬於心之活動。若論佛教的基本立場,理應采取後者無疑。 關於“業力”。 善惡之業,有生起苦樂果之力用,稱為業力。一切苦樂之果,都是因於業力所致,故通常有‘業力不可思議’之語。 關於“業識”。 (一) 又稱業相、業相識。五意之一,三細之一。是指有情流轉的根本識。依於根本無明,而一如之真心,初生動作之念者。也就是指依於根本無明之惑,而始動本心者,就是指的有情流轉之根本識。起信論中說:‘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然而在此論中二樣用之。一者,用於他之轉識現識等;二者,用於分別事識即意識。因為前者,相當於阿賴耶識中的自體分;而後者,相當於阿賴耶識全體。 (二)又作隨業識。就是緣業而生之識。指十二支中的識支。 關於“業報”。 業與報並稱。是指業之報應,或業之果報。是由身口意之善惡業因,所必然招感之苦樂果報。或指業因與果報。又作業果。這是佛教中的一個重要的基本的觀念。據成實論卷七中記載,業報有善、不善、無記三種,善得愛報,不善得不愛報,無記則不報;這就是佛教所主張的因果報應的必然法則。在這個因果報應的法則中,業不但為受身因緣,萬物也是從業因生。 在業報之中,決定個人貧富、壽夭、命運之業,稱為滿業。決定人的共性與共同物質生活條件之業,稱為引業。又如受生為人、畜等果報之總相,稱為總報;比如雖然共同受生為人,然而具有貴賤、智愚、美丑等差別,則稱為別報。又果報的主體,即是有情的身心,稱為正報;為有情所依的國土、器物等,稱為依報。又國土、山河等為多人所共同受用之果報,是由共業所招感獲得的,故稱共報。具體說明這一內容的,是十二因緣與五道(或六道)輪回。 關於“共業”和“不共業”。 共業,是指眾生共通之業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這就是依報之業;而個人之業因,能招感個人受用的五根等正報之業,則稱為不共業。 關於“總業”。 這是相對於別業的名相。有情之果報有二種:若生於人趣,則彼此之人類,受同一人界之果報,名為總報。如彼此之眾生,六根有好丑,壽命有長短,各自有別,名為別報。因而業因又有二。其招感總報之業因,為總報業;招感別報之業因,為別報業。 關於“別業”。 這是相對於總業的名相。是指眾生的各自的不同的相應的業因。隨眾生各自有別的業因,而招感得到各異之果報。 關於“正報”。 是指由於過去世之業因,而感得的有情之身心生命。這是相對於‘依報’(國土世間)而言的,又名正果。國土是有情眾生的身心所依托的處所,故名依報;而能依之有情的身心,則稱正報。即依報是國土世間,正報是眾生世間。在這當中,正報是別業之所感,依報是共業之所感。 關於“依報”。 有情的這個心身,是正實之果報,稱為正報。而這個心身,所依止的身外諸物,稱為依報。如世界國土,家屋,衣食等,就是依報。璎珞本業經上說:‘凡夫眾生,住五陰中,為正報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依報之土。’ 關於“攀緣”。 妄想識心隨外境而轉,也就是攀取緣慮的意思。指妄想識心執著於某一對象,並隨之而轉的作用。恰如老人,攀杖而起,稱為攀緣。又者,這個妄想識心忽彼忽此,不斷地往來奔馳於外界的事物,猶如猿人攀著樹枝,忽而在這個地方,忽而又轉移到那個地方,就稱為攀緣。這個攀緣,通常略而稱呼他,以緣這一個字而說之。心為能緣,境為所緣,心涉於境,稱為緣。眾生的妄想識心緣取三界諸法,這就是一切煩惱產生的根源。凡夫之人,如果妄想識心微動,就去攀緣一切諸法;這個妄想識心,既然有所攀緣,則善惡已分;善惡既分,則憎愛並熾;由此,內煩眾結,外生萬疾;這些都是妄想識心的攀緣作用所導致的。 現在我們來學習這一節經文的內容。這個時候呀,文殊師利菩薩就問財首菩薩:佛子,一切眾生非眾生,為什麼如來要隨其時緣、隨其根機、隨其身、隨其心、隨其愛樂等等,在於如是一切眾生當中,如來為他們顯現其身,這樣來教化調伏他們呢?在這裡面,文殊師利菩薩說了一個非常奇特的話“一切眾生非眾生”。一切眾生,看著就是眾生呀,眾苦會聚,生老病死,苦不堪言,為什麼他又說這一切眾生,他們非眾生,他們卻不是眾生呢?眾生觀佛是眾生,佛觀眾生是佛。文殊師利雖然是顯現的菩薩身,他可是佛來化現的喲!所以文殊師利菩薩用他的佛眼觀照一切眾生呀,這一切眾生都不是眾生,個個都是佛哦!這是透過眾生的表面的幻有的身心假象,深入到眾生的真心本性這一根底層面上來說的,每一個眾生都具有佛性,所以個個都是佛。雖然這些一切眾生都是佛,但是這些一切眾生,現在實際上又是處在迷界當中啊,所以一切眾生雖然是佛,只是顛倒的佛而已,對於一切還是迷惑不解的,所以還是需要佛菩薩來教化的。因為這些眾生呀,迷昧了自己的本來佛性,整日顛倒不已,貪、嗔、癡、慢、疑等等,眾毒俱全,愚頑剛強,所以還是需要佛菩薩來調伏他們的愚狂的。 這時,財首菩薩以頌回答文殊師利菩薩,其中有幾句話是:“分別觀內身,此中誰是我?若能如是解,彼達我有無。此身假安立,住處無方所,谛了是身者,於中無所著。於身善觀察,一切皆明見,知法皆虛妄,不起心分別。”財首菩薩就說啊,叫我們來分別觀察我們自己的這個血肉身體,在這個肉身當中,其中哪一個是我呢?關於這個肉身啊,佛在《圓覺經》中是這樣來為我們分別解析的:“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佛把這個色身一一分解,分為四大,可是這四大都不是我啊,這個四大和合所產生的我,只是一個幻化的假相而已。這個四大假合的色身,可分可解,其中畢竟沒有一個堅實的確定不變的自我可得。我們看動物死了,把他埋了,不久以後它的身體就腐爛了,四分五散,只剩下一副骨架了。我們死了的人,拉到火葬場去燒,燒了之後只剩下骨頭,這些骨頭輕輕地一敲,就變成了骨灰。所以我們這些眾生的這個色身啊,它是四大假合在一起的軀體,在它當中,實在是無有一個確定的我存在喲!圓覺經中說這個色身,是畢竟無有實在的自我體性的,只是地水火風這四大和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聚合之相,實際上就是同於一個幻化的泡沫一樣,地水火風這四個緣假合在一起,虛妄幻有的具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本品當中說這個色身是假安立的,只是一個假安立的虛妄之法而已。這兩者都是說的同一個意思。 其後,財首菩薩又說: “壽命因誰起?復因誰退滅?猶如旋火輪,初後不可知。 在這裡,財首菩薩首先發問,這個壽命,是因誰而生起的?又是因誰而退滅的?緊接著馬上又回答,這個壽命相啊,他的初、中、後這三個時際,都是不可知的。這裡所說的不可知,是指的什麼呢?這個不可知,它是針對眾生的壽命相,這個壽命的業因果報不可知。當然,這個不可知,只是說處在迷界的眾生,依於自己的迷惑之心,是不可能知道壽命因果的,所以這個壽命的因果,對於迷界的眾生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修行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有了宿命通,就可以知道了。這個宿命通,根據修行的淺深不同,所觀見的時間久遠也不相同。其後說,有智之人,通過觀察以上所說的這些現象,就能知道一切萬有的法相,他們是無常的,一切現象諸法的自身體性,都是空無確定的自我體性的,都是空無不變的自我堅實性的。如是而作智慧觀察,內心就要心無所住,永遠離於一切虛妄法相。 其後,財首菩薩又說:“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這個華嚴經,是一乘了義之佛經,“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從一句話的意義,可以擴展為無量的意義;無量的意義,也可以濃縮至一句話的意義。這句話也是如此。眾生的身心世界,山河大地國土器世界,究竟是怎麼生成的?回答就是這句話:“眾報隨業生”。一切的正報依報,苦報樂報,三界流轉六道輪回報,都是隨業而生的。我們都知道十二緣起,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支。這其中的第二支行,實際是就是說的業行。在這個業之行的前面,還有第一個無明支。所以這個無明支,是十二緣起的最初因。那麼,是誰起的無明呢?當然是我們的真心自性這個實體基礎,是由他產生無明的。我們的真心自性這個實體基礎,在無明作為誘發性之因的引發作用下,使我們真心的性能發生顛倒而生起妄心,這個由真起妄的過程,它的實際相狀,“唯佛方知”,只有佛才明白了知,我們這些迷界的眾生,只是從佛經的文字表達中,了解一點關於這方面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大致地說明一下。 為了說明真心由真起妄,由悟界轉為迷界的過程,我們先來作一個鋪墊,先來說明一下與之相關的知識。艱深難懂的道理,需要用比喻的方法來說明才好明白。在這裡,我們用大海存在的狀態來作比方。我們把靜止不動的大海,比作先天本原的涅磐寂靜的自性心體;把波動不已的大海,比作後天派生的無明妄動的自性心體。大海的本體是一個,只是存在的動靜狀態不同。雖然大海的動靜狀態不相同,而其實大海的本體只是一個。先天本原的自性心體,和後天派生的自性心體,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不一不異。 這裡,用覺、精的概念,主要用來表示先天心體的東西;用識、能的概念,主要用來表示由先天本原所派生的後天心體的東西。覺對應識,精對應能。對於先天本原的心體來說,一體具有兩面,是同具覺、精,是覺和精的統一。對於後天派生的心體來說,一體具有兩面,是同具識、能,是識和能的統一。 先天心體之覺,包括覺之性、覺之相。先天心體之精,包括精之性、精之相。後天心體之識,包括識之性、識之相。後天心體之能,包括能之性、能之相。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說明一下如來心體的性能問題。這個心體的性能,一個是本具,一個是能作。這個心體,本來具足一切性能。就象植物的種子一樣,在他當中,本身就具有根莖干枝葉花果的潛在性能,所以它遇到合適的緣,就隨緣把他們發露出來了。又比如我們的荷包裡面,本身就裝有現成的錢,我們才能順手從中把錢掏出來。什麼是能作呢?就象我們的手,它能夠拿這拿那,可以用它寫字,彈琴,繪畫,拿筷子,舀水,等等,它能做這些事情。這就是能作的意思。 現在我們來講述上面的問題: 其一:這個先天的心體,原本就象平靜的大海一樣,靜止不動,由於無明風吹的緣故,使平靜的大海變成波動的大海,先天平靜的心體,轉化成後天波動的心體。 其二:先天的心體,他的覺之性是永遠保持不變不動不生不滅的,他的覺之相是不變不動不生不滅的。這個先天的心體,他的覺之性是不變不動的,他保持這種性質是絕對性的、無條件的。但是這個先天的心體,他的覺之相雖然是不變不動的,然而他保持這種狀態是相對性的、有條件的。這個先天的心體,如果沒有無明的引發,他的覺之相就是保持不變不動的;但是這個先天的心體,如果具有無明的引發,那麼他的覺之相就會因於這個無明的引發,就會被無明所引動而發生變化,如此這個覺之相,就會由不變不動的狀態,轉化成因變生動,繼而因動生變的狀態。不變不動,表現為不生不滅。有變有動,表現為有生有滅。這個先天的心體,他的覺之性雖然是不變不動的,但是他的覺之相,卻是能夠因變而生動,繼而由動而生變,卻是能夠以不變不動為基礎,再在上面加一重幻有的有變有動的假體存在的。先天心體不變不動的不生不滅的覺之相,就在他不變不動的不生不滅的覺之相的基礎上,再加上一重由於無明的引發而因變生動,繼而產生由動生變的有生有滅的幻影,使他的覺之相,變成了以不生不滅為基礎,同時在他上面,加上了一重有生有滅的無明幻影,建立了一個假有的空中樓閣,就使先天心體,轉化而成後天心體。這個後天心體,就是不生不滅的覺之相,與有生有滅的覺之相的和合體。這個後天心體的識之性,與不生不滅的覺之相,是相應的,是同一的。這個後天心體的識之相,與有生有滅的覺之相,是相應的,是同一的。 其三,這個先天的心體,他的精之性是不變不動的,他保持這種性質是絕對性的、無條件的。但是這個先天的心體,他的精之相雖然是不變不動的,然而他保持這種狀態是相對性的、有條件的。這個精之相,可以由於覺之相的變動,而隨著覺之相發生相應的變動,覺之相的變動是引起者,精之相的變動是被引起者,覺之相是主動者,精之相是從動者。由於無明作為誘因的緣起作用,使先天心體的不生不滅的覺之相,虛妄幻有的加上一重有生有滅的覺之相,使先天的覺明心體,轉化為後天的迷昧心體。與此同時,引起先天心體的不生不滅的精之相隨緣而化,同時兼備了有生有滅的精之相,就使先天心體,轉化而成後天心體。這個後天心體,就是不生不滅的精之相,與有生有滅的精之相的和合體。這個後天心體的能之性,與不生不滅的精之相,是相應的,是同一的。這個後天心體的能之相,與有生有滅的精之相,是相應的,是同一的。 其四,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其他的所有一切變動和動變,都是以無明作為第一因、唯一因、根本因,而引起的。無明是第一的、唯一的引起者,其他的一切變動和動變,都是被引起者。這個無明,是使真心體性的性能發生顛倒,由真起妄的根本之因。由於無明的引發作用,引起覺之相的變動,繼而因動生變;由覺之相的變動,引起精之相的變動,繼而因動生變,而使先天心體轉化為後天心體。由於無明的作用,引起覺之相的變動;由覺之相的變動,引起識之相的變動;由識之相的變動,引起能之相的變動。並且,由於無明的不停的維持作用,而維持著其他一切虛妄幻有的變動和動變,使這些所有的虛妄幻有的變動和動變得以連續不斷的進行下去。 其五,我們還要明白,覺之相的變動,引起精之相的變動。覺之相的變動是引起者,精之相的變動是被引起者。覺之相的變動是主動者,精之相的變動是從動者。識之相和能之相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識之相是引起者,是主動者;能之相是被引起者,是從動者。由識之相的變動,引起能之相的變動。而無明,是其中的第一引起者,其他所有一切的變動和動變,都是被引起者。 其六,無明的生起,本身就是覺之相所產生的變化,因於這個變化,而引起覺之相的虛妄幻有的動性,繼而再因動生變,如此進行下去。對於先天心體的覺之相來說,最先是因變而生動,繼而再由動而生變,如此連續不斷地進行下去的。在這裡,對於最初來說,變是其因,動是其果。其後才是由動生變,由變再生動,如此不斷地進行下去。 其七,對於真心體性來說,覺之性和精之性是永遠保持不變不動的,只是覺之相和精之相在發生變動。這就是所謂的性不變而相變,雖然相變而性不變。但是由於這個性,他的特點是空,所以並不防礙他隨緣而顯起有。這個關於性的不變性,和性的空性,是兩方面不同的意義,他們之間是有區別的,不能把他們混淆起來。同時,這個關於性的不變性,和性的空性,他們之間又是有聯系的,這個空性,是具有不變性的,所謂空性不變。 其八,真心體性的由真起妄,是以無明作為因而緣起的。而真心體性之性能,本自具足一切性能,是性自本有。又由於是以無明作為因而緣起的,所以實際上真正的正統的佛法,說明這個真心體性的由真起妄,是性自本有之無明緣起。由於這個無明自身,是幻有的存在之物,所以由無明所緣起的一切法相,也是虛妄幻有之物,也是無有實在的確定的自體存在的,所以一切現象諸法的自身體性,是空無我性的。 其九,至於真心體性在清淨不動的大光明中,他的性能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這個隨緣所起的一切諸法,也是以性自本具一切性能為基礎的,在性自本有的基礎上,才能隨緣發生一切諸法。如果性自本有這個基礎都沒有,又憑什麼隨緣發生一切諸法呢?就象前面所說的掏錢的例子,如果荷包裡沒有錢,又怎麼能掏得出錢來呢? 上面所說的道理,多有交叉之處,很不好理解。這也是佛法當中,最難明白也最不好說清楚的地方。如果明白了處靜處動的大海,本來是一個本體,其相不一,其體不異,理解這個大體意思就大差不差的了。上面所說的先天本原心體和後天派生心體,其實只是為了表達作出的分別,只是為了說明而設立的方便,這兩者實際是一個本體,只是其相不同而已。先天心體,類似於靜態的大海;後天心體,類似於動態的大海。 同時,我們還要明白,對於先天本原的心體性能來說,是“真空妙有之變”; 對於後天派生的心體性能來說,是“假空幻有之變”。 如果滅盡了無明,滅盡了一切虛妄幻有的有為法相,就契入一真法界的實際境界,則真如法性一切顯現,在真如法性的無為法性和法相的本位上,一切諸法都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 佛法,真的是很不好講,有些東西,自己心裡雖然明白,可是很難找到相應的語詞來表達。比如,上面所說的“精之性”和“精之相”,其中的這個“精”字,就是我不得已參照《楞嚴經》中所說的“心精”,而移來用的。在這裡,我把這個“精”字,和“能”字作相對,但是對於人們的習慣性理解而言,應該用“性”字來表達“精”字的意義,“性”和“能”相對,這樣表達才更加明白准確,才更容易理解。可是如果這樣一來,這個“性能”中的“性”字,又跟“性相”中的“性”字重復了。為了避免這個重復,不得已,我才這樣用,希望大家明白我的真實意思。這也就是語言的缺憾之所在。 現在我們接著前面的經文學習。由於無明是引起一切變化的第一因,因此,由這個無明所引起的一切萬有,都是虛假幻有而不真實的東西。由無明引起業行,由業行而招感眾多的果報,這些果報就象我們睡覺當中所做的夢一樣,他們都是不真實的,是虛妄幻有的。由於無明的不斷的維持作用,我們也就不斷地在夢中連續作夢,這些念頭象流水一樣不停地流,不停地生、住、異、滅,常常這樣生滅敗壞不已,如同長江之水後浪推前浪,前前後後都是這個樣子。 現在我們再來看接下來的幾句經文: 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這幾句,說的是我們這些迷界眾生的識心的虛妄幻有性。佛在圓覺經中說:“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這個經文中也說,這個迷界的眾生的識心呀,他是顛倒不如實的,依據這個顛倒不如實的識心,所作出來的一切世間言論,一切都是分別言論,這些所有一切分別言論,沒有一個真正得入真如法性。這個由識心作出分別的能緣所緣力,而出生認知的一切種種法,他們急速的生生滅滅,從不暫停,念念都是如此。由於無明之因,產生有為性的業力行為,產生身心的正報和國土器世間的依報,以無明所生起的有為之業因,所得的有為業力果報,注定是無常敗壞的生滅之法。這個妄想識心,也是空無確, 定的自我性質的,也是一個假有的幻化之相,在他當中,是沒有一個實在的確定的自體可得的。 好了,我們對本品就學習到這裡為止。其他的內容,請大家自己去看,去領會。 現在,我們來把今天學習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願所有一切眾生,都結佛緣,都種善根,都入佛門受佛教化。願我們把學習的功德,回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請大家和我一起,一起禮敬我們的大悲慈父阿彌陀佛。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三遍。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雲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丑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時,覺首菩薩以頌答曰:
“仁今問是義,為曉悟群蒙,我如其性答,惟仁應谛聽。
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猛焰同時發,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又如長風起,遇物鹹鼓扇,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又如眾地界,展轉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
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
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
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
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說。”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財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非眾生,雲何如來隨其時、隨其命、隨其身、隨其行、隨其解、隨其言論、隨其心樂、隨其方便、隨其思惟、隨其觀察,於如是諸眾生中,為現其身,教化調伏?”
時,財首菩薩以頌答曰:
“此是樂寂滅,多聞者境界,我為仁宣說,仁今應谛受。
分別觀內身,此中誰是我?若能如是解,彼達我有無。
此身假安立,住處無方所,谛了是身者,於中無所著。
於身善觀察,一切皆明見,知法皆虛妄,不起心分別。
壽命因誰起?復因誰退滅?猶如旋火輪,初後不可知。
智者能觀察,一切有無常,諸法空無我,永離一切相。
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
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寶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雲何而有受苦、受樂,端正、丑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現報,或受後報?然法界中,無美、無惡。”
時,寶首菩薩以頌答曰:
“隨其所行業,如是果報生,作者無所有,諸佛之所說。
譬如淨明鏡,隨其所對質,現像各不同,業性亦如是。
亦如田種子,各各不相知,自然能出生,業性亦如是。
又如巧幻師,在彼四衢道,示現眾色相,業性亦如是。
如機關木人,能出種種聲,彼無我非我,業性亦如是。
亦如眾鳥類,從[穀-禾+卵]而得出,音聲各不同,業性亦如是。
譬如胎藏中,諸根悉成就,體相無來處,業性亦如是。
又如在地獄,種種諸苦事,彼悉無所從,業性亦如是。
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又如諸世界,大火所燒燃,此火無來處,業性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德首菩薩言:“佛子,如來所悟,唯是一法,雲何乃說無量諸法,現無量剎,化無量眾,演無量音,示無量身,知無量心,現無量神通,普能震動無量世界,示現無量殊勝莊嚴,顯示無邊種種境界?而法性中,此差別相,皆不可得。”
時,德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所問義,甚深難可了,智者能知此,常樂佛功德。
譬如地性一,眾生各別住,地無一異念,諸佛法如是。
亦如火性一,能燒一切物,火焰無分別,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海一,波濤千萬異,水無種種殊,諸佛法如是。
亦如風性一,能吹一切物,風無一異念,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雲雷,普雨一切地,雨滴無差別,諸佛法如是。
亦如地界一,能生種種芽,非地有殊異,諸佛法如是。
如日無雲曀,普照於十方,光明無異性,諸佛法如是。
亦如空中月,世間靡不見,非月往其處,諸佛法如是。
譬如大梵王,應現滿三千,其身無別異,諸佛法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目首菩薩言:“佛子,如來福田等一無異,雲何而見眾生布施果報不同?所謂:種種色、種種形、種種家、種種根、種種財、種種主、種種眷屬、種種官位、種種功德、種種智慧;而佛於彼,其心平等,無異思惟。”
時,目首菩薩以頌答曰:
“譬如大地一,隨種各生芽,於彼無怨親,佛福田亦然。
又如水一味,因器有差別,佛福田亦然,眾生心故異。
亦如巧幻師,能令眾歡喜,佛福田如是,令眾生敬悅。
如有才智王,能令大眾喜,佛福田如是,令眾悉安樂。
譬如淨明鏡,隨色而現像,佛福田如是,隨心獲眾報。
如阿揭陁藥,能療一切毒,佛福田如是,滅諸煩惱患。
亦如日出時,照耀於世間,佛福田如是,滅除諸黑暗。
亦如淨滿月,普照於大地,佛福田亦然,一切處平等。
譬如毗藍風,普震於大地,佛福田如是,動三有眾生。
譬如大火起,能燒一切物,佛福田如是,燒一切有為。”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勤首菩薩言:“佛子,佛教是一,眾生得見,雲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然其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明、貪愛,無有差別,是則佛教。於諸眾生,或有利益?或無利益?”
時,勤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谛聽,我今如實答,或有速解脫,或有難出離。
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當於佛法中,勇猛常精進。
譬如微少火,樵濕速令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
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終不可得,懈怠者亦然。
譬如赫日照,孩稚閉其目,怪言何不睹,懈怠者亦然。
如人無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
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盡干竭,懈怠者亦然。
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如有見虛空,端居不搖動,而言普騰蹑,懈怠者亦然。”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法首菩薩言:“佛子,如佛所說:‘若有眾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復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隨貪、瞋、癡,隨慢、隨覆、隨忿、隨恨、隨嫉、隨悭、隨诳、隨谄,勢力所轉,無有離心。能受持法,何故復於心行之內起諸煩惱?”
時,法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谛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有生王宮,而受餒與寒,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盲缋眾像,示彼不自見,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譬如海船師,而於海中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廣說眾好事,內自無實德,不行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智首菩薩言:“佛子,於佛法中,智為上首,如來何故,或為眾生贊歎布施,或贊持戒,或贊堪忍,或贊精進,或贊禅定,或贊智慧,或復贊歎慈、悲、喜、捨,而終無有唯以一法,而得出離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時,智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甚希有,能知眾生心,如仁所問義,谛聽我今說。
過去未來世,現在諸導師,無有說一法,而得於道者。
佛知眾生心,性分各不同,隨其所應受,如是而說法。
悭者為贊施,毀禁者贊戒,多瞋為贊忍,好懈贊精進。
亂意贊禅定,愚癡贊智慧,不仁贊慈愍,怒害贊大悲。
憂戚為贊喜,曲心贊歎捨,如是次第修,漸具諸佛法。
如先立基堵,而後造宮室,施戒亦復然,菩薩眾行本。
譬如建城郭,為護諸人眾,忍進亦如是,防護諸菩薩。
譬如大力王,率土鹹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薩所依賴。
亦如轉輪王,能與一切樂,四等亦如是,與諸菩薩樂。”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賢首菩薩言:“佛子,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離,雲何今見一切佛土,所有眾事,種種不同?所謂:世界、眾生界、說法調伏、壽量、光明、神通、眾會、教儀、法住,各有差別。無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時,賢首菩薩以頌答曰:
“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
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剎土,眾會及說法。
一切諸佛剎,莊嚴悉圓滿,隨眾生行異,如是見不同。
佛剎與佛身,眾會及言說,如是諸佛法,眾生莫能見。
其心已清淨,諸願皆具足,如是明達人,於此乃能睹。
隨眾生心樂,及以業果力,如是見差別,此佛威神故。
佛剎無分別,無憎無有愛,但隨眾生心,如是見有殊。
以是於世界,所見各差別,非一切如來,大仙之過咎。
一切諸世界,所應受化者,常見人中雄,諸佛法如是。”
爾時,諸菩薩謂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說已。唯願仁者,以妙辯才,演暢如來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說?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證?何等是佛境界現?何等是佛境界廣?”
時,文殊師利菩薩以頌答曰:
“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如來深境界,所有勝妙因,億劫常宣說,亦復不能盡。
隨其心智慧,誘進鹹令益,如是度眾生,諸佛之境界。
世間諸國土,一切皆隨入,智身無有色,非彼所能見。
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虛空。
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
一切世界中,所有諸音聲,佛智皆隨了,亦無有分別。
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
非業非煩惱,無物無住處,無照無所行,平等行世間。
一切眾生心,普在三世中,如來於一念,一切悉明達。”
爾時,此娑婆世界中,一切眾生所有法差別、業差別、世間差別、身差別、根差別、受生差別、持戒果差別、犯戒果差別、國土果差別,以佛神力,悉皆明現。如是,東方百千億那由他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眾生法差別,乃至國土果差別,悉以佛神力故,分明顯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時,覺首菩薩以頌答曰:
“仁今問是義,為曉悟群蒙,我如其性答,惟仁應谛聽。
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猛焰同時發,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又如長風起,遇物鹹鼓扇,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又如眾地界,展轉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
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
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
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
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說。”
(一)肉眼,是肉身所具之眼。
(二)天眼,是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全部都能看見。
(三)慧眼,是二乘人之眼,能識出真空無相;也就是能輕易洞察一切現象都為空相、定相。
(四)法眼,即菩薩為救度一切眾生,能照見一切法門之眼。
(五)佛眼,即具足前面所述的四種眼作用之佛眼,此佛眼無不知見,乃至無事不知、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都見。
時,財首菩薩以頌答曰:
“此是樂寂滅,多聞者境界,我為仁宣說,仁今應谛受。
分別觀內身,此中誰是我?若能如是解,彼達我有無。
此身假安立,住處無方所,谛了是身者,於中無所著。
於身善觀察,一切皆明見,知法皆虛妄,不起心分別。
壽命因誰起?復因誰退滅?猶如旋火輪,初後不可知。
智者能觀察,一切有無常,諸法空無我,永離一切相。
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
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
(1)心︰指第八識,即阿賴耶識。
(2)意︰指第七識,即末那識。
(3)識︰指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
智者能觀察,一切有無常,諸法空無我,永離一切相。”
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
:居士文章 :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