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財施,法施,無畏施


 2015/7/21    熱度:7424    下載DOC文檔    

  布施有三種即:

  財施,以財物布施。這個財物對我們來講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眾生都是以錢財為生命,要是更大的布施,他都很難做到。我們學佛了,我們能知道一些因果,也知道布施的好處,所以我們一般都能做到一些。但是想真正做到財布施,這種人也不是特別多的,可能是稍少點的行,要是多了就不能了。所以這個財布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佛在前世的時候,曾為一個國的國王,看到老百姓受苦,他就想:“我應該把我國家裡所有的庫存拿出來進行布施。”他把所有的國庫都打開了,所有的金寶都拿出來布施了。使本國的國民,還有別的國家的國民都來取這個財物,最後四個國庫都布施空了。但他覺得老百姓的困難、災難並沒減少,後來他就打聽,說我怎麼樣夠老百姓得到安居樂業,能夠遠離痛苦?別人說唯一的方法那就是佛法,後來他又求無上法。

  就是說他第一個是財施,只有進行財施的人才能進行第二步——法的布施。如果財施不能施,說我能布施法施,這人次序就顛倒了,有時候是做不到的。

  只有能夠進行財布施的人,才能進行下一步——法施。也就是說真正進行法施的人,才能得到法。換句話說,只有進行財布施的人才能有獲得法施的機會,有法施的機會你才有真正得法的機會。它本身就是一體的,是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問題。所以說財施是我們的第一步,我們平時修行,想得到“無上甚深微妙法”,首先要進行財布施。

  為什麼說密宗啊——在西藏那邊的人,一年的收獲都要拿到寺院去布施?為什麼他心甘情願把自己一年的心血送到寺院去?因為他知道,只有財施才能獲得真正的法施,所以他去努力這麼做。這是第二,法施。

  第三個,無畏施,給他人以無畏。有的人在特殊環境的時候,不一定馬上需要我們去施財施,人家就需要一種無畏施。世間叫什麼呢?有的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都是無畏施的一種。這個無畏施,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呢,首先不要希望得到福報,不要去抱有希望。當你有希望的時候會很痛苦的。

  我給大家講個例子,這是我親身的一個經歷。過去沒學佛之前,走到了一個市場,看到一個老年男子,歲數較大,和一個年輕女子互相爭吵起來了。什麼原因爭吵起來了?因為這個男子行走的方向是拐彎,他就往右側拐。前面有個女子在那兒停著,因為啥呢?是紅燈,她就站著沒有動。本來是正常的,按照交通規則是正確的。

  這個歲數大的男子,就因為女子站在那地方,擋他拐彎的去路了,他就罵這個女的,說這女的不對,出口非常髒。這個女的很委屈,跟他爭辯了幾句,這男的說的髒話就越來越多。這整個過程我在旁邊看著了,我就去說:“你這不對啊,人家是按照交通規則,因為是紅燈停,人家在這兒停著呢。你要拐彎,前面有人你應該下來或是慢慢拐過去,你不能埋怨人家,人家沒有錯。”

  我這一搭言,那男的跟我倆就吵吵起來了,吵了很長時間。警察站得挺遠,他也沒過來勸。後來這個男的就說:“那你們倆是一家的?”我一聽這話說的不好聽,我再回頭一瞅,那女的早就沒有影了,就剩我倆在這兒吵吵。我覺得:這何苦來的?這時候那個男的一生氣,罵了幾句就走了。

  他走了警察才過來,說:“這人不講理,你別理他。”我當時回去挺生氣。你說幫助人,這一片好心,最後人家不領情,人家早就脫身走了,這是一個。第二個,警察瞅了半天他也不過來,等那個人走了,警察才過來,然後就安慰兩句,說那人不講理,別跟他一般見識。

  就是說當時心裡有一種不平,也感覺到可笑。為什麼不平呢?當時的狀況是想幫助人,但有所求,想做一個行俠仗義的人,有這麼個心。所以當情況有所變化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平。所以說,當我們給人無畏施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所求心,有所求心肯定會生出很多的痛苦。

  資料恭摘:妙祥法師 《吉祥經》講記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