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十二講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二講) 前面講到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個三十七品,前面的四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已經給諸位介紹過了。五根指的是信、進、念、定、慧,這個五條。在佛法修學上,無論是大小乘佛法,都以這五條作為根本。正如同佛在大經裡面所講,‘信為道源功德母’,也就是說明,信心是入道的根源,是一切功德所生長的處所。在一切經我們都可以將它分作信、解、行、證這四個段落來看。清涼判華嚴經的大段落,就判這個四分—信、解、行、證,四分,那麼像法華、像楞嚴、像彌陀經,乃至於金剛經,都是眾所周知的大乘經典。自古以來,這些弘經的大德有許多人,都是用這個四分來判攝。那麼由此可知,這個信根的重要,前面已經跟諸位略說過了。 在這個地方,我要特別向諸位強調,信佛難,信淨土法門更難,這就是佛所謂的難信之法。可是信自己,難上之難。前面跟諸位講過,如大經裡面所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作佛,我們能不能相信自己在一生當中圓滿成就無上菩提?信佛不一定能成佛,信淨土不一定能往生,唯有自信心堅固的人,他能夠成佛、能夠往生淨土。由此可知,佛門裡面講信心,最主要的是叫你要相信自己,因為佛法所講求的是不依賴別人。雖然這個法門,這個淨土法門,所謂是二力法門,二力那就是以自己的力量,也藉助佛的力量。可是我們講二力法門,是以自己為主;自己對自己要喪失信心,完全仰賴佛菩薩,諸位想想,那與其他的宗教又有什麼差別呢?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把它記得清清楚楚。這個信有了根了,在修學裡面,這是第一個基礎奠定,有了信根之外,還得要有精進根。 這個五根五力,第二是精進根。精進就是修學正助道法勤求不息;無有疲厭,不疲倦、不厭倦,這個是精進有了根了。當然你要了解,什麼是正修,什麼是助修。首先講你信得過。信得過以後,你理解,然後認真地去修行,所以這個精進,已經到了行的階段了。信與解,理解,都在這個階段,都在前面這個階段。那麼由此可知,這個五根,它是有次第的。後面這三種都是成就,但是這種成就是初步的成就,雖然是初步成就,那是無上道的根基,所以這稱之為根。根上成就了,當然將來會從這個根上發芽、茁壯、開花、結果。 我們以這個法門來說,這個法門是以持名念佛為正修,前面已經跟諸位說過很多。而是以斷惡修善為助修。我們明白正助雙修的這一個道理,這一樁事實。我們應當下定決心,認真地來修學。 那麼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要問為什麼我們要下定決心,要認真地修學?我在講習裡面,有一個同學提出一個問題,佛門裡面常講‘生死事大’,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諸位想想,如果不是生死事大,我們何必去認真來修學這個法門?所以生死事大,世間有許多俠義之士,為了正義之所趨,視死如歸。那麼換句話說,生死事大好像在他們眼睛當中,生死不算什麼!不錯,他是不了解生死,真正了解生死事大的人不多。生死不是一世的事情,一世的生死那算得了什麼?麻煩的是生死輪回,這個事大啦! 六道當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它沒有休息。像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的,譬如說我們人現在活在世界,報盡的時候,捨命,死了。四十九天之後他就投胎了,一般不會超過四十九天,又投胎!想不投胎,休息休息,都辦不到,佛在經論裡面講的生死疲勞啊!這一樁事情我們想想,太可怕了!這個事情太大,所以它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是生生世世,永遠沒完沒了。這一個問題,世間的學術、哲學、科學、宗教都沒有辦法解決。有一些一流的宗教家,他可以修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可以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那只是壽長而已。八萬大劫到了,他的定功失掉了,失掉了定功還是要墮落,可見得這個事情解決不了。佛出現在世間,就是為了這樁大事,所以佛在法華經裡面講,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大事呢?就是生死大事。 世間其他一切的問題,世間人聰明智慧都能夠解決,只有這一樁事情沒有辦法解決。所以佛出現於世間,幫助我們有志要解決這一個大事的,他來幫忙。那麼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解決這一樁大事。首先,我們要能信得過。那你要是問,這八萬四千法門,最簡單最容易最妥當最穩妥的是那個法門呢?世尊告訴我們,歷代的祖師菩薩告訴我們,求其直接穩當,無過於念佛法門。而念佛法門當中,又無過於持名念佛。因此,佛說阿彌陀經才被佛門歷代祖師列為日課之一,每一天要讀誦的,可見得這一個法門的殊勝。不但淨土宗早晚功課念彌陀經,宗門教下又何嘗例外呢?諸位可以看看禅門日誦,那是中國傳統禅宗的早晚課,禅宗早晚課誦。早晨早課以楞嚴神咒為主,晚課就是以阿彌陀經為主,那還有什麼話好說。所以信了以後,念佛,這是我門正修;斷惡修善,這是為助修。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惡成就自己的善根,修善成就自己的福德,這才是多善根多福德,當然你因緣也就殊勝了。所以一定要精進不懈怠,那麼這個就是,這有了根了,這個精進有了根。 第三,這是講念,念是講我們存在心裡,二六時中,心裡面都有。你看我門中國人造的這個字,中國的文字,它有表法的意思,這個在世界文字裡面是很特殊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這一字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念就是今心,就是現在的心,心裡面‘有’,這叫‘念’。念什麼呢?念正助道法,念阿彌陀佛,念著無量覺。‘覺’,當然斷惡修善,福慧雙修,這叫做念根,你這個念有了根。二六時中,念念都是覺而不迷;念念都想著,我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二六時中確實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不會失去,這就說你這個‘念’有了根了。 ‘定’,說這個心‘定’在正助道法上,定在這一樁事情上,與正助道法決定相應,不會散失,那麼你‘定’就有‘根’了。慧根,慧視覺照,於正助道法它的理論依據,修學方法,以及它的境界—正道的境界、助道的境界,都能夠了了分明,這叫做慧根。 這五根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我們回過頭來自己想一想,這五根我們自己有沒有具備?我們對於念佛法門這個‘理’,這一樁‘事’,經裡面所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境界,我們能真的理解了嗎?我們能肯定接受嗎?我們能夠全誠肯定地相信嗎?如其不然,我們並沒有信根,那那裡會有成就?好,我們縱然有,這些都具足了,有信根了,我們是不是精進不懈怠呢?如果沒有,五根有一條,不行,不能生長,必須這五條都有根才能夠生長啊!這個五條裡頭缺少一條都是障礙。特別是這個信根,信根等於種子一樣。沒有這個,那怎麼能成就?這個五根,信根是最主要的一條,精進是它的活力。沒有精進,雖然有這個,始終也不會有成就。 那麼說到精進,二六時中,我們心裡頭有沒有呢?很不容易啊!一天到晚心裡頭念念有佛,念念有覺,念念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你精進的根啊!我們二十四小時當中,偶而想到,我念佛,我要斷惡修善,大部分的時間,把這個事情忘掉了,迷在世間五欲六塵之上,迷而不覺啊!廣造諸惡,不修眾善,那我們這個道業怎麼會成就呢?我們的生死大事沒法子了啊!所以讀經,每一天叫你早晚功課讀經,讀到這些地方自期,早課要提醒自己;晚課,反省,認真的反省。這個五根裡頭,我今天有沒有具足?我今天做到了幾成?這樣的早晚課才有無量功德;起了作用,‘念’。我今天一天到晚,心裡面是不是念著這個問題?我的心是不是定在這個境界裡面?我對於這些事、這些理,以及自己修學的境界是不是很清楚、很分明? 諸位想想,這一部經這麼長,這個裡頭只舉出兩個字來講—五根。我們全都具足了,好!不斷地努力精進,希望它能夠增長,這個五根增長就變成五力了。這個五力,名詞是一樣的,這是第四段五根,這是第五段五力。信根再增長,它有了力量。精進根有了力量了,叫精進力。念根有力了,叫念力。定根有力了,叫定力。慧根有力了,叫慧力。所以五根跟五力,名詞是相同的,這五個名詞是相同的。 單單講根,根沒有力量的時候,不能起大作用;根要有了力量了,它就發生作用了。所以這個五力,前面五跟的意思了解,這個地方就比較上容易懂。那麼信根有了力量,它最顯著的作用,就是破迷、破邪、建立信心,它有這一種功用。不但能建立正信,同時也破煩惱,煩惱裡面有疑,‘疑’是根本煩惱之一,貪、嗔、癡、慢、疑,它能夠破疑生信,能夠破除一切邪知邪見,這是講信根有了力量。精進根如果產生力量了,他在修學,或者在世間從事於種種工作,也就是說,他的生活是勤奮、振作,決定沒有懈怠的現象,這是他精進根有了力量。拿我們今天一般話來講,就是這一個人富於進取的精神。 那麼世間進取,為什麼不叫它做精進力呢?他進取的如果是為自己名利,為自身的享受,這個不叫做精進根力。他如果是為了修道,成就自己的道業,為了利益一切眾生,這才叫精進根力。這個時候唯有精進有了力量,才可以承當自行化他的大事業。念根要增長了,你這個心裡面不生邪念,這是念根有了力量。念沒有力量的時候,我們現在也有念,但是什麼呢?常常會有個邪念起來,貪、嗔、癡、慢,這個念頭常常會現行,這就雖有念根,還沒有力量。有了力量之後,二六時中,不會生一個邪念。或者我們講得更簡單,更容易明白,一天到晚不會有一個自私自利的念頭起來。諸位要曉得,自私自利是邪念,不是正念。不起念頭則已,起念頭就是利益一切眾生;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造福社會。不為自己想,這個是你念根有了力量。 定根要有了力量了,它能夠斷除散亂,心不散亂。換句話說,他的精神意志是集中的,這個集中,他才會產生力量。這個基礎就是禅定的前方便,換句話說,他是禅定之前一定有的境界,得到這個境界,心不散亂了,漸漸漸漸的就可以得到禅定,那麼這個叫定有了力了。 慧根要是增長,能夠辨別一切事理真妄、邪正、是非,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漸漸隨著定根定力,發展成為無漏的智慧,無漏智慧的現前,這叫做慧力,你這個智慧有了力量。 那麼這個五種是修行人的大根大本,他有很大的力用,具足了根力,道業必然天天進展。不但你不會退步,你絕不會被外面的力量動搖了你,也不會被任何邪法障礙你或者破壞你。為什麼呢?因為你自己已經具備了力量。 下面一段講的‘七菩提分’。看這個表解。七菩提分也叫做‘七覺支’。我們在此地把這個名詞念一念。第一個叫‘擇法覺分’,第二叫‘精進覺分’,這個精進是屬於七菩提分裡面的精進,第三‘喜覺分’,第四是‘除覺分’,第五是‘捨覺分’,第六是‘定覺分’,第七是‘念覺分’。你看全是‘覺’,覺而不迷啊!那麼這七個名詞,我們把它記清楚,然後我們一條一條解釋裡面的意思。 菩提是梵語,也就是古印度話,翻成中國是‘覺’的意思,也就是不迷,不迷就是覺。這個七條,要以中國意思來說,這個七覺分。它是由前面五根裡面的慧根增長,發生了真正無漏的智慧,所以才能夠覺了一切法,在一切境界裡不迷啊! 那麼這個七條第一個是擇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樁事情,這是屬於智慧的選擇。也就是說,當我們以智慧觀察一切法的時候,將一切諸法看得清清楚楚;那是真的?那是妄的?那是正的?那是邪的?那是善的?那是惡的?一樁一樁了了分明,不會有差錯。那麼這個擇法覺分,我們是講一般的。 在行門裡面講,最重要的,這就是選擇法門。我們曉得,佛為我們所講的有八萬四千法門,有無量的法門。在這些法門裡面,我們樣樣都看得很清楚,那一種法門適合於我們自己修行?那一種法門能夠幫助我們很快地成就?這個成就,初而言之,得一心不亂,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者是說,決定能夠斷煩惱,證菩提,也就是明心見性。我們選擇那一個法門?這個是擇法裡面特別重要的。 對於大經大論有相當理解的人,在修學上有相當經驗的人,他一定選擇淨土法門。像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的啟示,這是很重要的啟示。這一個法門選擇了之後,就要認真地去修學。在修學過程當中,由於我們煩惱習氣並沒有斷除,那麼其中的障礙是必定有的,障礙如何去排除?下面六覺支就用得上了。至於用什麼方法來對治我們的習氣毛病,這是要有智慧的選擇。 這個精進覺分,是說精進修學道法的時候;修道,修學方法,不夾雜其他的理論、其他的法門,這個叫‘精’。譬如講我們修淨土,裡面不夾雜教理,也不夾雜禅觀,也不夾雜神咒,這叫‘精’。如果你修淨,裡面還有禅觀,還有三密相應,那就不精了。雖然精進,雖然在進步,但是不精,你裡頭有參雜。不退轉就叫做‘進’,不夾雜、不退轉修學這一個法門,以這一個法門最高的境界,為我們修學的趣向。像這個法門所示的是理一心不亂,這是持名念佛的最高的境界,我們持名念佛就趣向於裡一心不亂。這個叫做精進覺分。而七菩提分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諸上善人,他還是要用。為什麼呢?這個原則在沒有成佛之前;我們曉得,等覺菩薩,他還有一分身相無明未斷,他要把這一分身相無明除掉,於是就不能不運用這個七菩提分的辦法,還是要用這個辦法來除他這個最後的一分身相無明。所以這個七種是原則,一定要透徹地理解,善於運用。你要真正能善於運用,不但在佛法裡面修學會給你很大很大的幫助,解決你所有的疑難;世間有許多疑難雜症,那當然更容易解決了,真正是一副專治疑難雜症的特效藥,世間人不知道這個好處啊!不會運用啊!我們讀經千萬不可以疏忽了。喜覺分,這是講法喜。諸位想到,法門選擇的很正確,又能夠精進不歇,你這個時候,你怎麼不歡喜。實在講選擇法門的時候,我在那裡說得少,為了幫助諸位,可以多講幾句;我們看自古以來的這些有大成就的人,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你選擇一個好老師去跟他學。像啊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開章明義,第一句話,佛就教給我們,要選擇名師,要從明師受戒。這個是我們成敗的關鍵的所在。那麼其次呢,就是要選擇法門。經典要選擇一部經。行門,修行的方法,也要選擇一各行門,不能夠三心二意,不能夠貪嘴嚼不爛,不能夠好高鹜遠,我們在六組壇經理面所看到的那些諸善知識,像這個忏悔機緣這些章裡面所舉的例子,無盡藏比丘尼一生專攻大涅槃經,所以人家選擇的是一部。法達禅師讀法華經三千部,就是念三千遍。三千遍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功夫用在一部經上。近代的倓虛大師,這是前幾年圓寂不久的,他在沒有出家之前做居士,八載寒窗讀楞嚴。他敘說他自己,一部楞嚴經,他念了八年,在他傳記裡頭有這麼一章‘八載寒窗讀楞嚴’。 他出家之後成為天台宗的祖師。所以諸位如果要修學,先要找一個好老師,依靠他,選定一個法門,一生專攻一部經。專攻一部經不是說,其他的經你都不必看了,都不去聽了;不是的,你可以看,可以聽,那叫助修。前面不是講過嗎,五根五力給你講過,正道助道。譬如說,無盡藏比丘尼,他的正道,正修的這個道,他是大涅槃經,助修的,那就是其他的一切法門,那是幫助他的。法達禅師正修的是法華經,以其余的經論作為助修,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我們念佛人,選擇彌陀經為正修,這一部經,我們要不間斷地去讀誦它。法達禅師念法華經三千遍,法華經長,比彌陀經長得多了。我們如果能下定決心,將彌陀經念上三萬遍,或者是念上十萬遍,有這樣的基礎,不怕不開悟啊!換一句話說,一心不亂,不求自得。為什麼呢?功夫到了,水道渠成,功夫到了。所以‘解’要依靠一個人,依靠這個一部經論;‘行’要依靠一個法門,這個在擇法裡頭,是非常非常地重要。 那麼話說到這個地方,有不少的同修來問我:‘好老師到那裡去找呢?’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好老師,常言說得好:‘可遇不可求!’我們到那去找?真的難找。如果找到一個知見不正的人,我們跟他學,那就耽誤了一生,這一生沒指望了。諸位還要曉得一個事實,你是一個學佛的人,你今天有耐心來看這個錄影帶,就證明你的善根深厚,你過去生生世世都是一個學佛的人,你為什麼沒有成就?落到今天還是一個生死凡夫,那就是你沒有遇到真正善知識,沒有人真正地來指點你;或者你遇到善知識指點,你不相信,你自己空過了,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 如果你要是真學,今日之下比過去方便多了。你不認識善知識,可以私淑過去的善知識。所以私淑弟子,那就是我們找前人作榜樣,我們跟他學。譬如孟子,孟子在世的時候,孔老夫子已經死了,已經過去了;他對於孔老夫子的為人、對孔老夫子的學問,非常地景仰。孔夫子的著作還留在人間,他就依孔夫子的著作,以孔子為老師,一心一意地學孔子,他學成了。所以孟子是孔子的私淑弟子,這是個好辦法。 佛門裡面像這種情形很多,蕅益大師就是私淑蓮池大師。蕅益大師發心學道的時候,蓮池大師已經過去了,不在世間了。蓮池大師這些著作留在世間,像我們現在所讀到的蓮池大師全集,他就把這個全集,一生專功蓮池大師的全集,這是蓮池大師的私淑弟子,他成就了。我們要曉得這一個例子,那就不怕了。今天古大德這些著作都留在世間,而且廣泛地流通,這一些著述很容易得到。你要喜歡蓮池大師,你可以以蓮池大師為老師。他留下來的著作有三十幾種,你以他這些著作為修學的功課,但是這麼多種裡面,你一定要選一種作為你的主修。蕅益大師的著作,差不多將近五十種,有全集流通於世。你要是以蕅益大師為師,你就讀他的全集,當然也要在全集裡面選一種,作為你自己主修的課程。你要是選多了,還是貪多嚼不爛,你要把其余的作為你助修,其中之一作為你主修的,這是我在此地貢獻諸位,你如何去求一個真正善知識,拜一個真正地好老師。我們不拜今人,我們去拜古人去,我們依照他的教訓來做,依教奉行,成就自己,這是古人有例,我們可以效法。所以這個擇法,這個就是,這個選擇的確是我們一生成敗的關鍵之所在,這一個決策要是錯誤了,這一生必定空過;這一個決定要是正確了,你這一生必定成就。如果是效法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有全集流通在世間,學印光法師,老實念佛,莫換題目,也必定能夠達到往生見佛的願望。那麼這是我舉幾個例子,作為諸位求老師、選擇法門的參考。 那麼我們再講到喜覺分。就是精修道法,功夫到一個境界之後,與法相應;這個與法相應就是與真如本性逐漸逐漸地接近。愈接近,你這個心裡頭愈歡喜,我們世間人講‘心得’,你這個心真正與法性相應,會照分明,善能覺了,法喜充滿,這個叫做喜覺分。 第四,除覺分。‘除’是什麼呢?‘除’是把煩惱給除掉了,斷除了。譬如說,見思煩惱;你覺悟了,這個東西是虛妄了,這些是障道的,那麼你真正明白之後,一定會下決心,很快地把它離開。為什麼呢?因為見思煩惱是六道輪回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把這個因素消除掉,六道輪回沒有法子超越,生死大事就沒有辦法解決。那麼你一下覺悟了,下定決心以無漏真正的智慧來觀照,因為智能夠斷惑啊!把這些煩惱斷掉,這就是斷除的意思,這叫除覺分,可見得除覺分是專對治煩惱而言的。 第五,捨覺分。‘捨’這個意思是說不執著。再好的境界不可以貪執,多半是對於佛法境界上來說的。你要能捨,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放下,看得破,放得下。對於修學過程當中,你所見到的那些境界,菩薩的境界也好,佛的境界也好,淨土的境界也好,種種莊嚴的境界;一定要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對於境界則了了分明,而不去執著它。沒有留念之心,不會去追憶,知道這是就像夢中的境界一樣,這個呢?叫捨覺分。可見得這個‘捨’,對於修學上的種種境界,定境也好,慧境也好,一概都不執著,那麼這是捨。我們的道業才能夠精進,我們的一心,就是清淨心,才能夠保持而不喪失,這一點也非常地重要。 第六,定覺分。這個定裡面有很多的層次,種類不相同。‘定’,一般是講禅定,經論裡面說,世間的禅定,佛把它歸納為四禅八定,實際上是四禅四定。四禅定是色界的禅定,四空定是無色界的禅定,合起來叫做八定。所以我們講四禅,單指色界天四種禅定而說的。如果講八定,那就包括了無色界。色界的四定,無色界的四定,合起來稱為八定。並不是四禅以外有一個八定,常說的四禅八定,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不是四禅之外另有一個八定。總共這個定可以分為八種,這是世間禅定。那麼世間禅定不究竟,縱然達到最高的定了,所謂講四空定裡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定,這個定的力量,可以支持八萬大劫,所以我們稱他的壽命,就稱為八萬大劫。那麼到這麼長的時間,他這個定會失掉的,一失掉之後,那麼他在這個非想非非想天,‘定’要是失掉了,那只有墮落,為什麼呢?他上頭沒有境界了,所以他不會往上升;他自己本有的這個境界保不住,一定往下墮落。俗話常說:‘爬得高,跌得重。’所以四禅天以上的這些天人,他們定功失掉之後,那墮落下來是很慘,一般大多數都墮地獄。你要問為什麼墮地獄呢?你去讀楞嚴經你就曉得了,因為這些人都是修道人,不修道的人到不了這麼高地境界。而修道的人,都把這個境界誤會以為是菩提涅槃究竟的境界。那麼到定功喪失的時候,墮落的時候,他一定就謗佛、謗法;佛講的我已經成佛,證得大涅槃,怎麼還會退轉?怎麼還會墮落?諸佛所說的話不可靠,於是乎謗佛、謗法。謗佛、謗法的罪,就是阿鼻地獄。所以像這些事情,經論裡面所講的太多太多了,我們應當要留意留意、要曉得。 這個佛法所講出世禅定,是從第九定開始。譬如這個四禅八定,八定是到非想非非想天,這是三界之內的。如果這個定力再要增上,比這個境界還要高一級,這就出了三界了,突破三界了,我們稱它為第九定。第九定是誰的定呢?小乘阿羅漢、辟支佛所證得的,這第九定。那麼從這以上,這叫出世間禅定。出世間禅定種類很多,境界個個不相同,我們稱如來果地上這個禅定叫上上禅定,那麼楞嚴經裡面稱之為楞嚴大定,華嚴經裡面稱之為獅子奮馴三昧。這個都是講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大定,這才是究竟圓滿之定。因此在未得楞嚴大定之前,所有的定境都要明了它不是究竟的。因此對於定的境界不可以貪著。禅定的境界,那是非常舒服,經上常講,禅悅為食,世間一切快樂,沒有禅定之樂,禅定是真樂。所以最怕的是什麼?你得到禅定之後,你貪圖禅定裡面的樂,那你就不能夠再往上進步了。所以這個定覺分,都著重在覺。你有定,定裡面有覺,覺則不住在這個禅定,於定境裡頭不生暧昧,你這個功夫才能夠提升,才能夠增進,這樣你這個境界,當然一天一天地進步了,才有進展。否則的話,於這個定境一起了貪著,你就中止在這個境界,不會再往前面進步了,那麼這個叫定覺分。 最後一條是念覺分,這是專門對修出世間法來說的。修出世間法,也就是修了生死,出三界的法門。在修學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到,這就是要覺悟,決定不能有一點迷惑,那就是要保持定、慧均等,就是保持那個平衡;不能讓定多,多過慧;也不能讓慧多過定,要恰到好處,這個是好境界。如果有偏重,就要出麻煩了。為什麼呢?定要多了,就有昏沉;慧要是多了,心就靜不下來,特別是在初學時候,這種現象很顯著。 譬如我們講念佛人,在我們這一個地區,許多寺院經常有修佛七的道場,我也參加過幾次。我在佛七裡面所見到的現象,念佛靜止的時候;這是念了一個時間了,念了一個時間之後,那麼大家是靜坐下來,這一靜坐不久,就有一些人打瞌睡,真的睡著了,他還打呼,呼呼大睡了,坐在那裡,垂了個頭,呼呼大睡。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昏沉,他是不是願意睡呢?他不是的,他自然而然他就昏沉。這種情形我們要以念覺分來說,他就是定多慧少,就有這個現象。還有一種人,他這個一靜坐下去,似乎平時沒有什麼妄念,這一坐下來,不知道那邊來的妄念那麼多,七上八下,他定不下來,他坐不住,這個我們講,他是慧多定少。這個定與慧,諸位要記住,不是戒定慧的慧,這個定慧。如果有這樣的毛病,你自己要念覺,這個念覺,覺悟,我曉得我自己現在是什麼毛病,如果我這個心昏沉,要打瞌睡,昏沉了,精神提不起來了,那麼我們就用這個方法,擇法、精進、法喜、用這個三條來救自己。譬如說,這個昏沉的時候,精神提不起來,坐在那裡就想打瞌睡,我們選擇一個方法,不坐;或者去拜佛,去拜佛,因為身體動,他就不至於打瞌睡;或者是經行,別人在裡面靜坐,你退出來,在外面散著步,念佛,經行。所以你要選擇另外一個對治的辦法,要精進,要念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佛法當中產生法喜,那麼這是一個方法。 如果你這個心裡面妄念太多,七上八下的時候,心定不下來,那麼你選擇後面這個三種,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用這個方法來攝心,把你這個妄念收攝住,對治你的妄念。叫你這個心得到平靜,唯有平靜的心,才能用得上力,才是真正的功夫。那麼這是舉這個例子來給諸位說。所以這個七覺支,一定要很清楚地理解它,一定要活用,要善於運用。運用得當,真的,不但就是修學法門上說,那是幫了大忙;就是平時日用平常,無論從事於那一種行業,你都能夠保持精進不懈,這個方法全都用得上,實在是太好太好了。你在學校念書,你會真正地用功,不會懈怠,也不會心裡面亂,他有方法對治的。所以在佛門修道上用得上,我們日常生活通通可以用得上。 下面一段,講八聖道分,八聖道也叫做‘八正道’。諸位將來在經論上看到八聖道跟八正道是一個意思。第一個是‘正見’。第二個是‘正思惟’。第三是‘正語’。第四是‘正業’。第五是‘正命’。第六是‘正精進’。第七是‘正念’。第八是‘正定’。那麼這個一條一條,也跟諸位作一個簡單地介紹。 八正道,跟前面道品是一樣的,都是說的原理原則。換句話說,八萬四千法門,各有各的正道。我們念佛法門,這是以持名念佛為正道,但是也有以觀想為正道。譬如說十六觀經,它的正道就是十六種觀想,那麼這是各各不相同。我們先介紹一個原則,所謂原則,這是通途的,無論大小乘,那一個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那麼換句話說,如果是修無漏法;這個世間法,我們叫有漏,出世間法叫無漏。‘漏’是煩惱的等詞,說有漏法,就是這個裡面具有貪、嗔、癡、慢、疑、邪見,等等,就是帶著這些東西,那麼這個,我們叫它做有漏法。如果不帶這些東西,我們就叫它做無漏法。無漏是清淨,沒有煩惱,能夠照見苦、集、滅、道,這個四谛,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個才叫做正見。‘見’是講見解,‘正’是講正確而沒有錯誤。只要知見正了,就不會墮落在煩惱裡。煩惱是業因,輪回是果報,那麼諸位想想,沒有因,那會結果呢?當然就不會結果,有因才會結果。不落在煩惱裡面就沒有生死輪回的果報。那麼由此可知,這個正見是我們必須要修學的。 如果在淨土法門裡面來說,我們相信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所講的,娑婆世界的西方,十萬億佛國度的那邊,有一個世界,叫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導師叫阿彌陀佛。千真萬確的事實,這個見解是正見。相信自己發願求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你,這個見解是正見;因為阿彌陀佛決定沒有虛願,他的願是真實不虛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言語是真誠,靠得住的,這在這個法門,這是正確的見解。 第二個,講正思惟。這個正思惟,要記住不是落在第六意識。落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有漏的心,就是煩惱心,它雖然有思惟,不能講正。你看,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當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以前,佛說不要相信自己的意識。為什麼呢?自己的意識不見得是正確的,會是錯誤的。換一句話說,我們沒有正思惟。阿羅漢以上了,可以相信自己了,這個時候的知見是正知正見,這個時候的思惟,是正覺,不會有錯誤了。所以正思惟ㄧ般說是以無漏的心,也就是四谛的智慧。那麼我們一般在小乘裡講,一切智;菩薩裡面講,道種智;如來果地上稱為一切種智。這種智慧,與這個智慧相應的思惟,這才叫做正思惟。那麼換一句話說,不與一切智相應,不與道種智相應,不與一切種智相應,那個思惟都不是正思惟。那麼在本經裡面講,我們不要把境界講得太高,為什麼呢?講得太高,我們做不到。我們講最低的境界,我們心裡面念念有佛,常常思惟阿彌陀佛,常常思惟佛在經典裡面所講的這些道理,所講的這些方法,所講的這些境界,念念不忘。縱然是第六意識在思惟,但是,這一個思惟的境界與佛的境界相應,那麼也就算是正思惟了。這個思惟,雖然不能得一心不亂,可以得到功夫成片,可以能夠得到帶業往生。它不是一心不亂,但是是一心不亂的基礎,這是就本法門來說的,這個持名念佛法門上來講的。 第三,講正語。‘語’是言語,言語,我們千萬不要小看它。孔老夫子的教學,他分成四科,第一科是德行,這是做人的根本。換一句話說,道德的教學,這是最重要的。第二個科目,就是言語。古人常講:‘舌為禍福之門。’可見得言語多麼重要。善的言語成就無量無邊的福德,不善的言語往往會帶來殺身之禍。所以言語非常之重要。這個世間的閒雜言語,當然不是正語。研討經論,說法利生,這個言語是正語。在我們這一個法門裡面,第一個正語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這個法門是以持名念佛為主。勸人念佛是正語,講解念佛法門是正語。不言語則已,凡是言語,總要與持名念佛相應,不落在邪語裡面。 第四,正業,‘業’是講事業。事業在世間,你有世間的事業,你學佛了,那麼你有出世間的事業。世間的事業,我們現在在世間,得這個人身,有身體、有家庭,我們必須要養身,要養活這個家庭,沒有事業如何能夠養身、養家呢?事業要取正當的事業。這個‘正’的標准,於社會大眾有利益的這個事業,這是正當的,這個叫正業。如果這個事業固然很賺錢,能夠發財,可是這個事業是不正當的,於社會大眾有害而沒有利益的,這個事業就是不正當的事業。所以佛給我們說,要用智慧除去身上一切的邪業。凡是不正當的行為都叫做邪業,應當使自己的身心常住在清淨之中。特別是修學念佛法門,念佛法門稱之為淨業,要使我們自己身心境界永遠清淨,要把清淨的程度不斷地向上提升,遠離五欲六塵這些事,這是念佛人的正因。 第五是正命,這一條是指我們在社會上,養活我們的生命。前面是講事業,這個兩條是有關聯的。如何來維持我們的生活,佛在經上講,我們應當除開五種邪命,這個五種邪命,多數都是講出家人的。出家人不從事於社會的生產,這個世間生產,乞食來度日,就是要依靠大眾的供養,維持他的生命,便利於專心修道,這個意思在此地。那麼佛怕有一些人,這個世間懶惰之人,好吃懶做,這也示現出家,其實他目的不是在求道,而是什麼?而是好吃懶做,貪圖信徒的供養,他就想出種種花樣,我們世俗常說:‘和尚不作怪,居士就不來拜。’這個作怪,無非是貪圖供養,這個就叫邪命,不是正命。 佛給我們舉出五樁,第一個,是以奸詐為懷,故意裝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樣子;與人不同,裝模作樣,欺騙大眾。其目的,是叫大眾對他起恭敬心,對他多多地供養,這個是邪命,不是正命。那麼諸位想想,如果是存這個心,做這種事情,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一天磕十萬個大頭,心術不正,不能成就道業。 第二種,自說功德,誘惑別人。說他自己修行境界怎麼好,定功怎麼深,目的在那裡?目的是求得大家對他恭敬供養,那麼這個也是邪命。愈是有道德的人,他所表現愈是謙虛,絕不會貢高我慢,這是諸位要明了的,也要把他記住。 第三種就是占相吉凶,為人說法。他不說正法,他見到信徒了,給他看相,給他算命,說你那一年走好運了,你要發財了。用這種方法來求取供養,不以正法教人,專門說吉凶禍福去威脅人、去嚇唬人。別人對他恭敬供養了,他要來給他災,給他消災,其實都是騙人的把戲。別人有災難,他有什麼能力替人消除啊?如果他有能力替人消除,給諸位說,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我們有災難,菩薩大慈大悲早給我們消掉了,佛菩薩都不能代替我們消災免難,他有什麼能力?可是世間上有那些愚癡的人,他就相信這一套,就接受他的欺騙。這個佛給我們講,這個是邪命。 第四種,高聲顯威。說話故意很大聲,故意裝得很威風的樣子,叫人一看到他,對他畏懼,對他恭敬。裝模作樣。 第五種,專門說供養。哎呀!某人對我供養好多好多,意思就說,你趕快供養,你的供養太少了,你看你都比不上別人,別人對我供養多少,哦!他還有大福。所以這個五種,目的都是叫人家對他恭敬,都是叫人家對他供養,無非都是貪圖名聞利養,這個都叫邪命。所以修道之人,要遠離這五種邪命。 佛陀在世時,乞食,三衣一鈟,乞食來維持這個生命。上乞佛法維持自己的法身慧命,下向一切眾生乞求飲食,維持這個生命,這個才叫做正命。那麼在現在佛教裡面,無論是在中國、在外國,已經沒有乞食的了。雖沒有乞食,這個信徒供養,我扪一定要曉得,絕不能夠墮在這五種邪命之中。信徒供養有多少,不管供養得多或者供養的少,自己生活所需之外,不能多求。多求會增長貪心,障礙了道業;這一障道,麻煩就大了,後來必定墮落,到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這是我扪要特別注意到的。實在講,最容易墮落地獄的,無過於出家人。所以出家的佛弟子要特別注意,對於世出世間法,決定不能有一絲毫的貪、嗔、癡、慢,一點都帶不得。這個十方供養來,除自己衣食所需之外,要供養眾生。別人有缺乏的,我扪要布施,要供養他,特別是要照顧初學;初學初出家的人,沒有人供養他,別人供養都是供養大法師,大法師要照顧初學的法師們,要幫助他,使他在生活上沒有憂慮,沒有缺乏,安心辦道,這叫做正命。 下面第六條,叫正精進,著重在這個‘正’字,這是以無漏的智慧,修菩提涅槃的大道,勇猛精進,不疲不厭,行解相應,這叫正精進。以念佛人來說,我們二六時中,淨念相繼,與一心不亂逐漸逐漸地相應了,這是正精進。 第七,正念,也是以無漏的智慧,斷除一切妄想雜念,一心專向真如實際,這是正念。或者是正助道法,也是正念。我們念佛人,六字洪名,晝夜不間斷,斷惡修善,念念在懷,這就是正念。正定,那以我們這個法門來講,理一心,事一心,功夫成片,都是念佛三昧,都是念佛人的正定。初學的人,把我們這個‘心’定在佛號上。有事情來的時候,我們應付事,把一切事做得圓圓滿滿。事一放下了,心就定在佛號上。二六時中,‘心’安住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這一句佛號與念佛三昧相應,這叫正定。 那麼那個三十七道品,到此地簡單跟諸位介紹過了。後面有幾句話,與這個法門很有關系。 ‘此等道品’這是講這個三十七道品,‘依生滅四谛修,即藏教。’就變成藏教道品,要‘依無生四谛修,即通教’的道品。如果是‘依無量四谛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谛修,即圓教’的道品。 因此,三十七道品,諸位要記住,不能說它是小乘法,不可以說它是小乘法。你從這個意思上去看,它是通大乘,也通小乘,就不會對它發生誤會,發生錯解了。如果要是小乘法,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會講這個東西呢?西方極樂世界是圓頓大法,怎麼會講小乘法呢?蕅益大師特別將這個問題提出來給我們解釋。那麼我們聽了他這一番解釋,才恍然大悟啊!這就是我們用什麼心去修它,它就是什麼樣的境界。以藏教的心去修,它是小乘境界;以別教、圓教的去修,那它是大乘境界。那麼由此可知,三十七道品是佛法裡面的綱領、原則,相當於數學裡頭的公式一樣,它在應用上是無量無邊,它有非常廣大的境界。 那麼現在我們簡單把這個天台四教,略略地跟諸位作一個介紹,才曉得我們應當如何用心。先講‘藏教’。‘天台四教’是講藏、通、別、圓,我們先看這個藏教。藏教,這個‘藏’就是指的‘三藏’,是從事上建立的名稱,就是三藏經典,那麼這是小乘,小乘學者,依此而修的。小乘的三藏,‘經藏’就是‘四阿含’經,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它是這個四大類。這個四大類,裡面包括的分量,相當之多。那麼現在泰國是小乘教,他們這個藏經,經律論就是這個小乘三藏,跟我們中國大乘不一樣。這個‘律藏’是‘毗尼’,‘論藏’是‘阿毗昙’。我們中文藏經裡面,小乘的三藏,是相當完整。因為最近泰國經典藏經,跟我們比較一下,他比我們多的東西,非常之有限,多的東西很有限。那麼可以說,我們所翻的百分之九十九這個中文本子裡都有;他多,充其量不過是百分之一,大概也就是如此而已,可能百分之一還不到,所以我們中國這個小乘經相當完整。但是現在小乘經很少人去看它,中國對於小乘法,的確沒有放在眼睛裡面。那麼這個道理是以中國的儒家、道家,實在是代替了小乘法。有儒家、道家的基礎,就可以直接讀誦大乘了,不必要再學小乘,所以小乘在中國沒有辦法盛行,道理就是在此地。 那麼今日學佛,就遇到困難了,為什麼呢?儒家、道家的底子沒有,大家不念儒書,也不去學道家的這些典集,像老子、莊子、列子,也沒有人認真去研究它,因此讀大乘就很困難。沒有這個基礎來接觸大乘佛法,所以在大乘裡面苦修,修了很多年,依然沒有成就,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麼在此地,我們要重視的,就是這個四教的四谛。小乘所依據的‘生滅四谛’,四谛是講苦、集、滅、道。苦集滅道這個四谛,通教都重這個苦集滅道這個四谛。小乘是生滅。‘苦’是講‘生、住、滅三相流遷’。以我們人來講,我們出生一直到死亡,出生到死亡這個過程當中,這叫住。所謂是‘生老病死遷流不息’,每一個人不能夠避免,這是苦,我們前面跟諸位講過三苦、八苦。‘集’,這是苦之因,集就是煩惱,‘貪、嗔、癡,等分,四心流動。’等分就是與它相等的,從這個裡頭產生,這是三毒煩惱,一切煩惱的根本,根本煩惱,八萬四千煩惱就是它的等分,從這個裡頭流出來的。因為有煩惱的因,所以才有生死之苦。這苦集是世間二谛。滅道,這是出世間的。先說‘道’,‘道’就是,我們如果以這個來說,這個道品來說,以生滅四谛,那麼這個道,就是藏教的三十七道品;那他的,是用‘對治易奪’,用這個三十七種方法對治貪嗔癡等分,對治這個。這一些集,這是病,三十七道品是藥,以藥來治病,藥到病除。病除了之後,這就是還滅,‘滅有還無’,滅什麼呢?滅這個生老病死,滅生死、滅輪回,回到無為法,就是了脫生死。
:阿弥陀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