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三講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三講) 今天我們還繼續解釋經題。本經的題目是佛說阿彌陀經六個字,前面已經將佛這一個字的意思介紹過了,今天我們繼續看第二個字‘說’。在經典裡面講,佛經有五種人說,所謂是‘五人說經’。這個五種人裡面,第一位就是‘佛’,這個地方我們是指釋迦牟尼佛。那麼第二呢?這是佛的‘弟子’,由佛當時在世的時候,那些弟子們,這裡面有菩薩弟子、有聲聞弟子,乃至於還有在家的弟子,都有說經的。第三,‘天’人,我們世俗所稱之為天神。第四是‘仙’人。第五種是變‘化人’。由此可知,佛經比起一般宗教裡面那些經典,實在是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宗教經典總是以為這個教主,上帝、神,之降臨,有先知來傳達神的意旨,才稱之為經。佛法不如是,這五種人都可以說。但是除佛之外,其余這四種人說經,必須要得到佛的同意,也就是佛的認可。佛認可了,弟子、天人、神仙、化人所說,都可以說是佛說的。 譬如我們在前面所講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在這一部經裡面,前面這個長行的經文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而後面有廿八首偈頌乃是阿難所說的,阿難是佛弟子,阿難所講,那麼佛也承認,佛並不否認,雖是阿難講的,也就等於是佛說的,所以我們都可以尊稱之為經。 那麼在一般講來,佛不住在世了,佛在世的時候,經佛同意的那沒有問題;佛不住在世,後來的弟子們,乃至於天人、神仙所說的,能不能稱之為經呢?給諸位說,在原則上當然還是可以,只要不違背佛的意旨。但是事實上卻有困難,我們如何能夠辨別他沒有違背佛的意旨呢?因為有這一個疑問在,於是乎經典裡面才有法印之說。 在小乘所謂有三法印,就是他有三個原則。第一個是講的無我,佛法講無我。第二,講無常。第三個講涅槃。那麼換句話說,縱然這個不是佛所講的,如果能夠合乎這三個原則,雖不是佛說,也不是佛在世他的弟子們所說的,我們也可以承認他等於佛說,因為與佛的知見很接近。 在大乘佛法裡面,所謂有一法印,這個一法印就是實相,一切大乘法為一實相印所印定,那麼這個就是大乘法的標准。 那麼有這樣一個原則,後世的再傳弟子,乃至於天人、神仙,只要他不違背這一個原則,我們都可以承認他。一般說,最復雜的是鸾壇,我們本省稱之為神壇降乩扶鸾,那麼所降臨的也有很多,佛菩薩,天人、神仙之類的,可是這一些事情可靠性有多少呢?而這一個事情普遍地存在於民間;不但現在有,古時候已經就有;不但中國有,外國也有,方式跟我們中國不太相同。像早些年,學生所玩的碟仙,那就是外國式的扶鸾,跟我們中國沙盤上寫字的很類似。 在民國初年,大陸上扶鸾的風氣非常之盛行,好像在學術界裡也曾經研究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曾經就這個問題請教過我的老師,章嘉大師。大師告訴我,扶鸾有這個鬼神降壇,這個是確有其事,不是假的。這一些鬼神,大多數,絕對的大多數,冒充佛菩薩、古聖先賢名義來降壇。其目的也不算壞,因為這些靈鬼,他們也想修善,積德。如果用他本人的名義,那真是世間所謂的人微言輕,縱然降壇了,大家不相信,所以他就冒充佛菩薩的名義來降壇,其實決定不是佛菩薩。那麼他呢?這個大主意,也是規過勸善,勸勉大眾相信因果報應,斷惡修善,勸人做好事,這是他自己在修善業。至於靈驗上來說呢,小事情很靈驗,為什麼呢?這些靈鬼有神通,他這個神通能力很小,所以你要問最近幾天的事情,他跟你講得很清楚,你問兩三個月之內的事情,他有時候也很正確。但是你要問到幾年以後的事情,一年、兩年以後的事情,他往往就不負責任,胡說八道了,這個就靠不住。因為他的智慧有限,他的能力也有限,他的缺點乃是強不知以為知,這個是他的毛病。 章嘉大師告訴我的,滿清亡國就亡在扶鸾上,這個是最愚癡不過的事情,因為當年慈禧太後相信這個事情,所以滿清這些王公大臣遇到國家重大的事情,無法決策了,就來扶鸾,請神仙來指點,請這個佛、神仙來指點,於是乎指點得把他的國家給滅亡了。所以章嘉大師告訴我,這個事情是有,但是不能相信,不可以相信。那麼我也確實參與其事,去仔細地看過很多次,有些是真的,有些靠不住。而這些東西曾經有一度被這些野心分子所利用,就是白蓮教之流的,利用這個來號召愚癡的老百姓來作亂,那這個是罪業就深重了。 那麼還有,也有極少數極少數是真實的。譬如也許有很多同修讀到西方確指,那麼我印的這個本子,這個經本子末後一篇就是西方確指。這一篇文章也是扶鸾扶出來的,但是我們自始至終,看看裡面所講的,確實是佛法的正理。不但是正理,而且是相當地純。‘正’它做到了,與淨土法門這些道理方法,完全沒有違背,這一篇東西確實是菩薩降臨的,它裡面也講得很清楚,這是勸修淨土的法門。所以我們對於鸾壇這些東西,最好像孔老夫所說,‘敬鬼神而遠之’,為什麼?靈鬼,他也是眾生,既是眾生,當然他也有佛性,所以我們要尊重他,我們要禮敬他,我們不需要親近他,更不需要去信他,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態度。那麼如果你要喜歡接近呢,那你一定要記住正法的原則。換一句話說,他所講的是不是正法?如果為正法法印所印定者,就是與正法的精神、意趣、宗旨、修學方法不違背而相同的,我們可以信得過,可以依照這個辦法來修學。 譬如西方確指,他給我們講的修淨土這個方法,值得采取。他這個念佛的方法,是以一天分為十二時,這是按照我們中國過去這個時辰來計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麼一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是以一個時辰為一堂功課;這一堂功課的作法,它的辦法是一卷彌陀經,七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一百拜佛,這個辦法確實是好。個人修,直接了當;團體在一塊共修,又不麻煩。我覺得比現在有許多地方打佛七那個方法還要好。為什麼呢?他有靜,他有動。譬如人坐久了,這個坐久了,他要不昏沉,就掉舉,掉舉是心裡頭妄念七上八下,會有這個毛病。那麼他念誦的時候不多,一卷彌陀經,七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占的時間不多,你這個心確實可以定下來。到定下來之後了,譬如說坐在那個地方的時候,感覺到腿子有點麻木了,坐了有一個小時了,可以起來活動活動。活動活動,怎麼活動呢,拜佛,拜阿彌陀佛,起來拜一百拜。那麼這樣一堂功課下來,差不多是一個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四十分,當中可以休息二十分鐘,然後再接著第二堂功課,每一堂功課都是這樣。所以你一天,做一堂也可以,你早晚功課照這樣做,一天做兩堂也可以。如果你沒有事情,年歲大了退休了,沒有事情,你一天修個四堂、五堂、六堂都可以。在精進佛七的時候,二十四小時裡面不間斷,我們做十二堂功課,那也很圓滿。所以他這個辦法,我們值得采取。 我成立了圖書館之後,我們圖書館一個共修會,就采取這一個辦法,用這種方法來進修。所以我們念佛會的課程很簡單,就是一遍彌陀經,七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一百拜佛。我們的修學方法就是依據西方確指來制定的。那麼這個就是講他可信不可信,一定看他的內容,於佛法有沒有違背,有沒有抵觸,要從這裡來看。所以佛法這個心量是廣大的,不是很窄小的;對於一切問題並不武斷,任何人說都可以,只要你說的這個方法原則跟我們一樣,我們都承認,都接受。譬如人家問什麼是佛法?佛法講戒定慧;如果他那個地方不是佛教,是其他宗教,他也講戒定慧,我們就可以承認他是佛法,他所講的,那就是佛經。因為經有五種人說,不一定是佛說,這比一般的宗教,這個心量大得太多太多了,這個是佛法值得我們敬佩之處。我們學佛的人也要有這種雅量,要能夠包含一切。 像幾年前,我從香港回來以後,在中國佛教會大專講座裡面,啟講了凡四訓。那麼諸位曉得,了凡四訓不是佛經,是袁了凡先生對他小孩的四篇訓詞,家庭四訓,他的家訓,我給學生們講這門課。接著又講感應篇,那麼大家更明白,感應篇是道教的,不是佛教的。 在更早些年,在民國五十一年,我在大溪關帝廟講過文昌帝君陰骘文,道教。曾經有法師來質問我,說:‘法師你在佛教道場裡面,講佛經不好嗎?為什麼要講外道的經典?’諸位要曉得,什麼叫外道?什麼叫不是外道?這一點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佛法裡面所講的外道,心外求法就叫外道。縱然不是佛門,他們那個道不是心外求法,那不能算外道啊!如果說它不是佛教的經典,我們就不能看,我們看了就犯法,這是偏見,這是狹義的意識,這一種知見不能成佛。為什麼呢?這是迷惑顛倒。所以我就回答那位法師,我說:‘法師我請教你,佛門裡面常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四句話你承不承認?’他說我承認,當然大小乘經典裡面都有。我說這四句話是不是佛教的法印?是,可以算得上是法印。那好了,文昌帝君陰骘文,感應篇,了凡四訓,裡面所講的是不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一個法師很聰明,聽我這麼一說,他臉就紅了,一句話不說。 所以我們看世間一切的典籍,只要他內容所講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可以把它看作佛經一樣,可以讀,可以講,可以研究,可以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那有什麼不可以呢?別的宗教或許不可,為什麼?他有種種限制,他有他的獨尊,佛法裡沒有,佛法裡頭沒有唯我獨尊,沒有。佛法講理,只要這個事情合乎正理,都是佛法。因此佛經有五種人說,像這個感應篇,陰骘文,那是沒有經過佛允許的,沒有經過佛印證的,當然不算佛經。但是他裡面所講的內容,的確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合乎佛的戒學。裡面所講的是遠離五欲六塵,修養清淨心,合乎佛的經論。因此像這些書籍,我們可以把它看作等同佛經。 由此可知,學佛人的胸襟與一般宗教信徒是不相同的。宗教信徒,他是排斥異教的;佛弟子不排斥異教。排斥什麼呢?排斥那些做惡的,就是違背心性,違背戒定慧那種心行,他排斥。所以佛弟子裡面,心中他有正義、有邪正、有善惡、有是非,這一些辨別;決定沒有唯我獨尊。只有我這個才是的,除了我之外,你們都不對,這個不是佛弟子的態度。那麼這是我們從五人說經這一點意思,希望諸位能夠體會到經典的正義。 其次,我們講到本經,本經乃是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這一點,太不容易了。‘無問自說’‘圓頓大法’。我們曉得世出世間的教學,都是由學生來請教的,老師來解答。如果學生不問,老師也不說。所以我們看看佛的經典,你看大多數的經典都是由弟子提出問題,佛一一解答。解答聽了如果還有問題,還可以提出來辯論,反覆地來研究討論。那麼像楞嚴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佛經十二種體裁裡面,有無問自說這一個體裁,那麼這樣的經典不多。沒有人問,佛自己就說,這什麼原因?這就是圓頓大法。弟子們根本他就不懂;根本不懂,他怎麼能問得出來?沒有法子問。那麼佛看到這個機緣成就了,就這些人善跟、福德、因緣成熟了,有能力接受這個法門,所以不等待學生來問,他老人家自己就說了。所以這是一個特別的法門。 那麼第三個意思,這個說與喜悅這個‘悅’,在古時候是相通的。諸位讀論語,論語一打開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字是說,我們念悅,所以這個字在古時候是相通的,因此佛說經,這個說字也有‘暢悅本懷’。無上的大法,直接了當成佛的法門,現在這些學生可以接受了,能夠信得過了;這個道理給他講起來,他也能懂,佛這才歡喜。歡喜就把這個法門說出來,暢悅本懷。 所以這個法門是非常殊勝的法門,是接引最為廣大徹底究竟的一個法門;唯有這個法門,才能夠普渡一切眾生,皆成佛道。如果沒有這個法門,學佛,成佛的人那就少了,也就很難了。因為八萬四千法門,那一個法門都要具備相當的條件,而且這些條件都很難,不是普通人能夠辦得到的。所以佛今天說出這一個淨土持名念佛,一心不亂這個法門,實在是太稀有了,他也太高興了,那麼這個是說的意思。 下面再跟諸位介紹阿彌陀佛。阿彌陀是梵語,就是印度話。梵語‘阿’,此翻‘無’;此是中國,我們中國翻‘無’的意思。梵語‘彌陀’我們中國人翻作‘量’—無量。‘阿彌陀佛’要是把他翻成中國字,‘無量覺’。古譯做‘無量壽,無量光’,翻成阿彌陀佛,無量壽跟無量光。實在講的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那麼從字面上看,阿彌陀的本意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是這個意思。稱為自性彌陀,就是自性無量覺啊!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明白、能夠體會到這兩個處所,教化的宗旨不相同。譬如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前面跟諸位說過,釋迦的意思是慈悲的意思,能仁。牟尼翻成中國是寂默,就是清淨。換句話說,娑婆世界的眾生,一般來說,缺乏了慈悲心,也就是說缺乏了仁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區教學,就是以仁愛、慈悲為教學的中心、為教學的宗旨。換一句話說,是仁愛的教育。這個世界眾生的心一般都是很亂的,不能夠平靜下來,因此他的教學宗旨裡頭。又包含了清淨,所以提出一心不亂。那麼佛的名號就暗示了他在這一個世界,這一個地區,這一個階段,眾生根性;就眾生根性,針對著他的毛病,提出教育的宗旨。 那麼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經典裡面去看,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經上講,諸上善人,不但是善,而且是上善。那麼換句話說,上善之人,一定他具備了大慈悲心,具備了清淨,具足了一心,因此佛在那個地方就不能用慈悲清淨這個宗旨來教育大家了。為什麼呢?因為大家慈悲清淨都作到了。所以釋迦牟尼這個名號,在西方極樂世界用不上。那麼西方極樂世界的教學,佛又提出了一個宗旨,叫無量覺。雖然極樂世界的人民普遍都覺悟,但是他還有不覺之處,所以要把這個智覺再要擴充,擴充到無量無邊,所以佛的名號叫阿彌陀佛。也就是說西方教學宗旨,是以無量覺為教學的宗旨、為教育的目標。是要叫每一個人都成就無量覺,無量覺就是‘佛’。 那麼經,一般把它譯作無量壽、無量光,是根據本經裡面的兩句話所譯的,當然也是譯得很好。經裡頭,有這麼幾句話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只劫’,這是講他的壽命。彼佛就是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的壽命以及西方極樂世界一般人民的壽命,他跟佛是相同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那麼這是阿彌陀的一個意思,無量的意思。經上又說,‘彼國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經文裡面有這麼兩句話,古大德把它翻譯做無量壽、無量光,很好,完全符合經典裡面所講。‘光’代表智慧,照十方國這就是含攝了無盡的空間;‘壽’是代表福德,同時也含攝了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光’與‘壽’實際上就是代表無量的時空,無量時空裡面所包含的一切,真是一法都不漏,圓圓滿滿,這都是西方極樂世界那一些學生們,所應當覺的范圍,應當覺的內容,所以稱之為無量覺。 那麼也許有人問,為什麼不翻為無量時空呢?好像這樣子,我們不是更容易懂嗎?那麼諸位要想想,‘時空’這兩個字的意思,比不上‘光壽’,光壽的含義比時空的含義要圓滿。換一句話說,光壽可以包含時空,時空不能包含光壽,這個是以人用字的善巧之處,我們不能夠不佩服。 阿彌陀佛,到底有沒有這個人呢?給諸位說,有這個人,不但有這個人,而且像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樣,名實相符,確有其人。譬如釋迦牟尼佛的確大慈大悲,的確是清靜寂默,他這個名跟他這個人完全相應,實至名歸,這個名號是一點都不誇耀,那麼西方阿彌陀佛也是如此,確實這一位佛,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覺。 我們在大本經裡面看到這一尊佛,他在因地當中,就是從初發心,像我們現前這個時候一樣發心學佛。那麼在當時,他是國王的身份;他做國王的時候,機緣非常好,正好遇到佛出現在世,這種機緣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當時世自在王佛住在世間,常常講經說法,他有這個機會去聽經,聽了之後非常歡喜,發心出家,把這個國王的王位讓給別人,自己出家修行去。那麼出家修行就是在世自在王佛的會下,剃度出家,他的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 這個故事在無量壽經裡說得很清楚。這一個出家人非常了不起,當然這是國王身份出家的,他這個度量氣派比一般人就不相同。所以他就在世自在王佛面前發了四十八願,那麼這個四十八願也在無量壽經裡面有記載。他要把這個四十八大願,願願都修滿,莊嚴了極樂世界,無論是在依報或者在正報都不可思議。其中有一願說:如果我要成佛了,我的智慧光明要是有限量,下面不能夠照到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度者,我就不取正覺,我就誓不成佛,有這麼一願。又有一願說:我成了佛之後,我的壽命如果要是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那我也不成佛。那麼他現在成佛了,既然成佛了,當然他每一個願他都做到,決定不會有一願是虛假的,不會有一願是落空的,所以行滿果圓了,隨願所成。這是我們在四十八願裡頭,只舉出一個光明壽命來說明阿彌陀佛因地裡面修行,成就光壽無量的意思。 那麼更應當明了,阿彌陀佛根本識智遍照法界,就是無量光的意思;阿彌陀佛法身理體常住不變,就是無量壽的意思。這兩個意思都是從自性彌陀上來說的。極樂淨土就是眾生唯心淨土,彌陀如來又何嘗不是眾生自性彌陀呢!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這一層的意思,我們與阿彌陀佛距離就拉近了很大很大了,接近阿彌陀佛了。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正如同經上所說的,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那麼這是說到阿彌陀的意思。說到佛,那麼諸位要曉得,說到佛實在就是說我們自己,我們先解釋這一點。 ‘極樂世界’乃是娑婆世‘界’以‘外’,三界六道以外的有這麼一個‘佛教大學’;‘釋迦本師為我們細說’,‘勸我’們往生,往生就是‘入學’。要是‘得入,則一切法無不成就’,你相信嗎?因為他那邊的教學宗旨、教學目的,是無量,是阿彌陀,阿彌陀就是無量覺啊!一切無不成就,就是無量覺啊!因此之‘故,佛的弟子’,佛的學生,‘當如佛教’,應當如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大慈大悲,教導我們的來‘修行’,這樣‘方不負佛祖宏恩’,不辜負本師釋迦牟尼佛,不辜負歷代祖師輾轉地來相傳,把這個法門一直傳到今天,我們看到了,我們也發心來接受。所以佛、歷代祖師,這種大恩大德。‘暢佛本懷’,依照這一個方法來修學,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才是真正舒暢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他到這個世界上來,本意就是這個。 因此在此地,我們在經題裡面‘說佛’,‘實’在就是說我們往生之後,就是‘入學之後,所得之果位’。阿彌陀是無量覺,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也能夠得無量覺。‘以萬德莊嚴無量功德,乃九界眾生同具’,這是更應當相信的,為什麼呢?無量覺,萬德莊嚴,無量功德是我們自己同具的,本來具足的,與十方諸佛菩薩,一切眾生,無二無別。‘然而你要沒有良朋、明師,無足以發啟之’,這個是很難得的一個機緣。雖然與佛同具佛性,同具萬德莊嚴,無量功德,可是我們的智慧德能並不現前,我們現在是迷惑顛倒。所以一定要良友、善知識,好的老師,明心見性,一心不亂的這種老師來教導我們,來啟發我們,使我們覺悟。我們自己也具足了如來智慧德相啊!而‘極樂’世界,實在講他‘是發啟吾人本覺之所在’,所以就好比一個學校一樣,這是一個最理想的修學場所。如果我們‘不能’夠‘信’,不能夠依這個教導來奉‘行’,‘誠為可惜’,實在是太可惜了。 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經這一個字。佛說阿彌陀是本經的別題,五個字。‘經’這一字是通題,凡是佛所說的都稱之為經,所以這個經是通題。這一個字在梵語稱之為‘修多羅’,修多羅的本意是‘線’的意思,所以它有貫穿的意思。而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這些理論與方法,教導我們,我們都尊稱它為經,因此佛所說的,到中國來之後也用這一個字來翻譯,翻成‘修多羅’,然後我們再加以注解。 佛經通常稱之為‘契經’,契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諸佛所說之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所證的真理。佛說法,無論是深說、淺說,長說、短說,決定不能夠違背他所證的理體,所以說一定要契合諸佛所說之理,這是不能夠違背的。同時呢,‘下契眾生可度之機’,這指教學,教學一定要能夠契合眾生的根性、程度。這個眾生他程度高,你就可以給他講高深的理論;他程度很淺,你就給他講淺顯的道理。換一句話說,不管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性,不管眾生是什麼樣的程度,要叫人人都聽得懂,人人聽得懂又不違背這個真理,這個經就不太容易了,所以稱之為契經。 而經的內涵,則有教有理有行,必須具備這個三個條件,這才能稱得上是契經。‘教’是什麼呢?就像我們現在所謂的教科書,所有這個經本都是教科書。‘教謂能诠—音聲文字’。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沒有用文字記載,佛也沒有寫過書,沒有著作留給後人,佛當年以音聲說法。佛滅度之後,這弟子們才以文字把佛所說的這些理論跟方法,把他記錄下來。那麼這個我們留在經文裡面再跟諸位介紹,這是結集經的時候,態度相當地精嚴,有高度的可信性。 ‘所诠’我們就本經來說,是‘信願行’這‘三’種重要的‘法’門,這個是教科書的內涵。什麼叫‘理’教呢?‘教經’,教科書裡‘所依實相自性之理’,這是大乘經。大乘經之體,也就是說,大乘經的教學理論的依據,是實相自性,實相就是自性理體。換一句話說,佛的這些言說是從什麼地方流露出來的呢?是從自性實相裡頭流出來的,那麼這個是大乘經,這是這一部經所依據的理體。 所謂‘行經’,‘行’就是修行,就是講修行的方法。這個是理論的依據,這個是文字的課本,這是理論的依據,這是修行的方法。本經教給我們修行方法是‘持名’念佛,‘持’是保持,‘名’是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用這個方法達到‘一心不亂’,這是必須要記住的,不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將來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那你就錯了。那正如同你誤會了好像我們在學校念書,我只要念書,我將來就可以得到學位了,那這個觀念也錯誤。為什麼呢?你念書還要經過考試,考試及格了之後,你才能夠拿到學位。這個一樣的,持名就好像念書一樣,也得經過考試,考試及格了,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考試及格,然後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持名是手段,目的是一心不亂,這一句非常非常重要的,千萬不可以疏忽,這是就本經來說的。 那麼經在通常講,就一般講法,它又有四個意思,‘貫、攝、常、法’,諸位將來在一切佛經裡頭,這些古來法師解釋這一個字,大多數用這四個字來解釋。這四個字,‘貫’,所謂是‘貫穿應知之義’,這個義是講義理,你應該曉得的一些道理,這個經是來貫穿你應當曉得的道理。‘攝’是攝受,‘攝受應度之生’,所謂應度,就是他的機緣成熟了,他能夠接受了,他能夠相信了,能夠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而且能夠得一心不亂,這就是說他應該得度這個機會到了,這個攝有這個意思。‘常’的意思,‘常則三世不易’,超越了空間,超越了時間,這叫常,我們今天所謂真理。三千年前這種理論方法可以成就,三千年之後的今天還是這個理論,還是這個方法,還會成就,超越時間。古時候在印度這些方法,印度人成就了;傳到中國來,中國人用這個理論方法,中國人成就了,超越了空間。換一句話說,它不受時間的限制,它也不受空間的限制,這才叫真理,它有這個意思在。‘法’是法則,‘法則十界同遵’,這種方法,這個原則,十法界共同遵守的,這個稱之為經。所以這四個意思是佛法裡的意思。 另外還有許多的解釋,我們在這裡舉了兩條。‘經—徑也’,這個經,徑路;‘徑中捷徑也’,徑路裡頭最直接這個徑路。我們一般講大成佛法是成佛的徑路,禅宗是徑路當中的徑路,又超了一條徑路,比那個大乘法還要捷徑。淨土這個法門,又更捷徑、更快速。所以淨土法門古德稱之為徑中徑又徑,就是成佛最捷徑的一條道路、最快速的一條道路,再沒有比這個道路更快,它有這個意思。另外有一個意思當作鏡來說,這個‘經’就是一面‘鏡’子,照了修正我們的心行,所以讀經就是‘照’,修‘正心行’,那麼經有這麼多意思在。 合起來講,釋迦牟尼佛看到我們這一個世界眾生機緣成熟了,可以接受這一種圓頓大法,為我們說出阿彌陀佛這樣一個特別的法門,這麼樣的一部經典,稱之為佛說阿彌陀經。經題就給諸位介紹到此地。 經題講完了,照這個例子,下面還有翻譯這部經的人,有個人題,也是不能夠少的。佛經是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印度恆河流域,捨衛國所說的;這是我們指這部經,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所講的。年代久遠了,那個時候記錄是梵文撰寫的,那麼這個經典什麼時候傳到我們中國來?什麼人翻譯的?把梵文翻成中國文。在什麼地點翻譯的?我們都應當明了,然後我們才可以相信,那麼這些也都有詳細的記載,‘人題’就是記載這一樁事情。 請看經本下面,姚秦三藏法師鸠摹羅什譯,我們也在字幕裡面給諸位作一個簡單的介紹。這個人題,‘姚秦’這是‘記時也’,這兩個字它的作用,是記年代的。在中國歷史上以秦為國號的,曾經有過四次。因此在歷史上就把這個秦上頭要冠一個國王的姓,才能夠辨別,否則的話我們單講‘秦’,到底是那一個秦國呢?那麼重要的,它有三個,我們在此地把它列出來‘周朝平王封非子於陝’,陝西鹹陽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長安,這是我們中國以秦為國號的第一個,‘嬴秦’,他姓嬴,到他統一中國之後,那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的秦,那個秦國是第一個秦。到後來在‘南北朝’的時候,‘苻堅’他本來是晉朝的臣子,以後他在‘關中’一帶,等於他在那裡割據了,獨霸一方了,他自己稱王,不聽朝廷的命令了,他自己在那裡建了個國家。這個時候是五胡亂華的時候,五胡十六國,中國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局面。那麼他建國號也稱秦,為了與前面這個秦有所區別,所以史學家加上一個他的姓,苻堅,稱為苻秦。 在公元‘三百八十四年’,‘姚苌’是苻堅的將軍,他篡了位,把他滅掉了,換句話就是發動了一次政變,他成功了,把苻堅推翻了,那麼他,稱為秦‘王’,那麼這個國號名字沒有改,實際上這是兩個勢力改朝換代了,所以在歷史上稱這一個‘秦為姚秦’。鸠摹羅什大師到中國來的時候,是姚秦的時代。可是這個事情要從苻秦講起,從苻堅講起。 那麼諸位先看這一條,苻秦‘苻秦在建元九年(一說十三年)’究竟那一個說的對呢?很難考證。這個歷史上記載說‘有異星現於西域分野’,這是在天文上出現了這麼一個奇跡,在當時這是國家上一樁大事情,很不平凡的天文現象。那麼在那個時候占卜,占卜在卦象當中所顯示出這是一定有一個有大智慧的人,賢人,這個賢人在西方,他要到中國來,要來幫助中國。 古時候,這中國自古以來,在印度也是如此,對於‘賢’人‘哲’人,都看作‘國之大寶’。所以進賢就受上賞,國家第一等的賞賜,這個獎賞頒給誰呢?頒給那個推薦賢人的人。當然秦王苻堅動了心了,西域有大智慧,有賢者,我們要把這個人請到中國來。 那麼諸位想一想,國之大寶,人家國家怎麼肯放手呢?當然不肯放。於是乎在‘建元十八年’,我們就算十三年說起吧!到十八年,五年。可見得在這一段期間當中,必然有活動,想求羅什大師到中國來,那人家國家不肯放手。不放,這個秦王是實在不得已了,‘建元十八年九月遣大將呂光率兵入龜茲,迎什師’。這個在歷史上是記載的,呂光帶著七萬大軍,從長安到龜茲。龜茲這個地方是在現在新疆天山南麓,那麼在當時,在西域也是一個大國,當然他的國家沒有秦那樣的強大,也敵不過秦的大軍。這兩個字念龜茲,念古音,而不念龜茲,要念龜茲就錯了,念龜茲。 那麼這個發兵初期的時候,秦王就交代給呂光,這一次的用兵,勞師動眾,從長安到龜茲,幾千裡的路程。在那個時候都是徒步行軍,七萬人,諸位想一想看,相當不容易,沒有交通工具。那麼用兵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求鸠摩羅什大師。他說我不貪圖財寶,我也不貪圖土地,對龜茲國並不是發兵去侵略他,只要他答應我們把羅什大師請到我們中國來,弘法利生,這個軍隊去迎請羅什大師。他要不給呢?不給就打仗,把他的兵打敗之後,我們再談判。談判怎樣呢?還是要請羅什大師,不為別的。諸位想想,我們中國人這個求法,為了一個賢人,不惜勞師動眾,就為一個人啊! 那麼呂光兵臨龜茲城下,龜茲王無可奈何,想打吧!打不過秦國;不打吧!又不忍心把大師給我們中國。這個時候羅什大師就勸龜茲王,他說還是讓我到那邊去好了,否則的話,一有戰爭,無故要死多少老百姓。這個軍民老百姓一定有死傷,那我們比較比較的時候,國力不如秦國,還是打不過人家,那又何必呢?龜茲王不得不答應,將鸠摩羅什大師交給呂光;呂光是個武將,是個粗人。好!他就迎接羅什大師回來了。 到了涼洲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甘肅,長安那邊傳來了一個消息,說姚苌發動了一次政變,把這個苻堅這個政權推翻了。那麼這個政變的時候,原因也有,大家在曉得歷史上有淝水之戰,那就是秦,苻秦,苻堅,跟晉國的謝安,晉朝的謝安,在淝水這個地方打了一次仗,這次仗打敗了。這個晉,晉朝勝了,秦朝敗了,在那個時候秦比晉要強,那麼這個事在歷史上很著名的一次戰役。姚苌是苻秦的大將,乘這一次兵敗,他發動了政變,把苻堅殺了,自己做了秦王。那麼這個消息,呂光在涼洲聽說了,他就不敢回來了。因為呂光跟姚苌都是苻堅的大將。那麼呂光他也不服氣,因此他就在涼洲那個地方割據一方,自己也稱王了叫做‘三河王’,他自己也霸占一塊地盤,在那邊稱王。所以可見得那個時候國家之亂,每一個人霸占一個地方,自己就稱王,自己就建了一個國。那麼這個是在涼洲,我們稱之為‘西涼’,三河王。 那麼這個時候,羅什大師等於說是被他俘虜了。那麼他,剛才說過了,他是一個武將,是個粗人,對於羅什大師也不怎麼尊重,但是他也不放他回到中原。因為什麼呢?他曉得鸠摩羅什大師有智慧、有才干,自己不能用他,也不讓別人用他,羅什大師很苦啊!這個地方十幾年簡直是無用武之地,就像六祖大師在獵人隊裡十五年一樣,他的才干沒有辦法發揮。 一直到呂光死了,他的侄子呂隆即位;呂隆即位的時候,在秦國姚苌也死了。姚苌的兒子姚興,姚興即位。姚興即位秦的勢力還是強大,那麼涼國力比較上弱了,那麼這個時候姚興還是念念不忘羅什大師,於是乎就向呂隆要人。呂隆不肯,於是乎在這個時候打了一仗。西涼打敗了,那麼呂隆沒有辦法才把鸠摩羅什大師交給姚興。 ‘姚興’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所以鸠摩羅什‘大師到長安’的時候;興就是姚興,當時秦國的國王,‘待以國師之禮,延居西明閣’,這個西明閣是宮殿之一,把這個地方讓出來,就是這一座宮殿讓出來供養法師。這個姚興很聰明,因為看到羅什大師這麼大的學問,這麼好的學問、道德,不能讓他失傳,所以就等於說請他來教學。‘集’合國內的‘義學沙門’這是有學問、有道德的出家人‘八百人,從師學。’跟鸠摩羅什大師來學習。這個眼光實在是非常之遠大。所以羅什大師到中國來,才能夠一展他的大才,對於中國佛教影響非常非常的深遠。‘什師’所‘譯出’的‘經論’,一共有‘九十八部,三百九十余卷’。 我們再看看前面,我把這個年代跟諸位交代清楚。‘姚興’時候,‘弘始三年’,公元‘四百零一’年,‘十二月二十日’,這個時間記載得很清楚,鸠摩羅什‘大師入長安’,是在這一年。‘四年’,就是第二年,弘始三年,鸠摩羅什大師到長安來,弘始四年,第二年‘二月八日’,你看十二月二十日,這時沒多久,大師‘譯此經於草堂寺’,他在草堂寺翻譯這一部佛說阿彌陀經。所以這個翻經的人、年代、地點,都非常的清楚,那磨這是年代給諸位說出來。 那麼再看底下,這個是‘三藏法師’,跟諸位介紹三藏法師。三藏法師是‘顯’示譯經人的道‘德’、學問,要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學歷,實在說唯有三藏這樣的學歷,才有資格翻經。‘三藏’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是講的‘經律論’,也就是說的‘戒定慧’。法師必須‘通達世出世間’的學問,才有資格稱三藏法師。所以這個稱號在佛門裡面等於是說最高的學位,好像我們世間稱博士學位,佛門裡頭的博士學位就是三藏法師,通達經律論三藏,當然也就通達世間‘一切法門’。 ‘法師’這是佛門裡面幾種稱呼,我在此地也附帶地給諸位介紹。這個是三藏,經律論。經藏,定學;律藏,戒學;論藏,慧學,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門,那麼這個稱三藏法師。法師的意思,就是‘以三藏之法’,‘自’己修‘行’,教‘化’眾生,這個是稱之為法師。那麼這個法師是通稱,在佛門是通稱,只要是以三藏之法自行化‘他’的,都稱法師;出家稱法師,在家也可以稱法師;男子稱法師,女子也可以稱法師。所以法師不分在家出家,也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稱的,這是共同的稱呼。 除這個之外,那麼諸位最熟悉的,佛門稱呼稱和尚。‘和尚’,也是通稱,出家人稱和尚,在家人也可以稱和尚;男子稱和尚,女子也可以稱和尚,通稱。和尚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親教師’,所以這一個稱呼,在我們佛門是最尊敬的稱呼,和尚是最尊敬的稱呼,是親教師。一個寺院裡面只有住持稱和尚,別的人沒有資格稱和尚。就好像一個學校,他的校長,親教師;只有校長有資格稱和尚,其他的人沒有資格稱和尚,其他的人稱法師,稱阿阇黎。所以和尚只有一個,一個寺院裡頭只有一個,為什麼呢?他是主持教育,法師跟阿阇黎是執行教育,好像教員,這是教員,這是校長,這是我們一定要把他分清楚的。教員雖然直接教我們,但是教學的策劃、設計、構想,是和尚的事情,那個教員無非是執行而已,雖然他在講台上上課,他是執行的。教育政策、教育方針,出自於親教師,這個才是親教師。所以在學校念書,誰跟你關系最密切呢?校長。我們學佛的人,誰跟我們關系最密切呢?和尚。 ‘阿阇黎’也是普通稱呼,‘軌范師’,他的道德,他的學問,他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模范;‘軌’是軌道的意思,‘范’是模范的意思,軌范師。那麼像這些稱呼,我們都要了解,才不致於發生誤會。 出家人稱比丘,將來我們在經文裡頭跟諸位說,只有比丘、比丘尼,那是出家人專稱,在家人不能稱呼的。所以這法師、和尚、阿阇黎,在家人都可以稱呼。以前我在台中求學,李炳南那就是我們的和尚,他是我們的親教師,我跟他十年,他是我的和尚。我跟章嘉大失學,章嘉大師是我的和尚,他教我三年。那麼章嘉大師是出家人,而李炳南居士在家人,他是我的親教師,要用印度話來說,那我就稱他做和尚。所以諸位一看到和尚,以為就是出家人,那就錯了,那你就根本不懂佛法,你就誤會了佛教。那麼這是一點佛學常識,附帶在此地給諸位介紹。 第三段,‘鸠摩羅什’這四個字也是印度話,翻城中國的意思,叫‘童壽’。那麼這個意思,就是說他很年輕,他是個小孩,但是他的智慧、他的見解、他的風度,就像一個成年人一樣。我們中國人常說的少年老成,這個名字就含有少年老成,童子好像有成年人這種氣概一樣。那麼也有說羅什大師這個名號,是他父母兩個人的名字合起來稱的;因為他的父親叫鸠摩耶,母親是龜茲國王的妹妹,非常的聰明,以後出家修行證三果羅漢。那麼羅什大師他在七歲的時候就出名了,七歲是個小孩,他的智慧、他的能力,就在這一個地方上都知道;像我們中國人所謂是神童;都曉得,他已經能夠說是通達佛法甚深的理趣。 那麼傳記裡頭記載著,就在七歲的那一年,跟他母親到寺院裡面去拜佛,那麼他看到寺院鐵缽很大,他就拿著玩,小孩兒嘛!隨便拿著頂在頭上,很輕很容易地拿下來。這個一想,我這麼小,鐵缽這麼重,我怎麼能拿得動呢?再去一拿,拿不動。於是乎他就覺悟到萬法唯心,就悟到這個道理。諸位要曉得,七歲的小孩能夠悟到甚深的佛法,的確是相當不容易。 那麼他長大學佛之後,他的老師告訴他,你的因緣在中國。那麼他回去給他媽媽說,他媽媽講對的,但是你到中國去固然是有法緣,可是對於自己很不利。羅什大師就說了,只要能夠弘揚佛法,利益眾生,自己無論受多麼大的苦難,也在所不辭,他的母親對他也很敬佩。所以他跟著呂光到中國來,在西涼住了十幾年,那個十幾年的確是受到呂光的冷落,呂光並不尊重他,等於說把他幽禁了。使他自己的學問、德行,不能夠發揮,無法從事於弘法利生的工作,所以受了很多苦難。一直到呂光死了之後,剛才說了,姚興打敗了呂隆,才把他迎回到長安,這個時候他的抱負才展開,可是他到長安來之後,只有短短的七年,他就圓寂了。所以他在中國弘法的時間,只有七年,而受的苦難大概是三倍的時間,總說有二十多年的苦難;被呂光幽禁的時候,有那麼長的時間,與他母親所說的話完全相應。 那麼時間雖然短,但是他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我們今天講中文譯經的譯經史,譯經史上最著名的兩個人,前面一位就是鸠摩羅什大師,後一位則是玄奘大師,在我們中國譯經史上,這兩個是了不起的人。但是大師在中國只有七年,七年有這樣深遠的影響,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到。 所以在整個佛法教學、弘揚、流傳,影響力之大的確不在乎時間的長短,而是在他自己本身的道德與學問,這是我們一般說;在佛法來講,是他修行證果,他是真修實證,所以才有這樣深遠的影響力,那麼這是我們從羅什大師來看。 由羅什大師我們會想到近代印光大師,大家所公認的,民國年間佛法影響最大的,就是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在近代弘法時間不長,只有短短的十年,他老人家七十歲才出來,才被人發現,七十歲才被人發現,八十歲圓寂了,所以只有十年的時間。七十歲之前,印光大師不出名,沒有人知道,他在定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普陀山藏經樓裡面,等於閉關;是一個寺廟藏經樓,等於圖書館,圖書館管理員,藏經樓的堂主,實際上就是圖書館的管理員。那麼他在普陀山藏經樓三十年,他個人修持啊!這就是古德所謂是厚積勃發,他積得太深厚了,所以他不發出來則已,他一發出來這個力量非常非常之大。他是被幾個有學問,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學問的幾位學者,到普陀去朝山,去游覽名勝,偶然之間在藏經樓看這個老和尚很清高,跟他談談,發覺到他很有學問。於是乎常常寫信請教他佛法上的問題,那麼老法師都很詳細地來解答。那麼這些人把老和尚這個信件在報紙雜志上一發表,大家才曉得普陀山有這麼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是這麼出名的。真是像羅什大師一樣,時間很短,影響力太大太大了。 那麼由此可知,弘法利生,續佛慧命,流傳大法,一定要厚積勃發,在自己這個修學要有相當的時間,相當的功力,不是朝夕、三兩年、幾個月,那一種力量能夠辦得了的。現代人通病,就是沒有耐心,學了一點點就想趕快要出頭,要出人頭地,這些都是名利心在作祟。他依然是在無明、邪見,那個圈圈裡面,自己都沒有得度,如何能夠度人?羅什、印祖,是我們的模范啊!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那麼在‘唐’朝的時候,‘道宣律師’,這是一位有神通的老法師,非常了不起,是我們中國律宗第一代的祖師,終南山律祖。前面跟諸位說他感應得天人供養,他遇到這個‘天人陸玄暢’,他就曾經問過他,鸠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這些佛經,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它?那麼多人受持?輾轉地來流通,這什麼原因?天人就告訴它,羅什大師過去曾經為七佛的譯經師,他就是翻譯好手啊!過去七尊佛,他都為他們來翻經,所以他所譯的東西,譯得好,深受人歡迎。那麼這是歷史上有這麼一段公案。 最後跟諸位講‘譯’這個字。‘譯’是翻譯,在周朝時候,執掌四方言語,就是主持翻譯的,那個時候叫‘象胥氏’,周朝叫象胥氏。‘東’方呢?叫‘寄’,這個翻譯就叫寄。‘南’方叫‘象’。‘西’方叫‘狄鞮’。‘北’方叫‘譯’。名字不一樣,都干一種工作。那麼佛經最初到中國來,就是摩騰、竺法蘭,到中國來,那個時候替他們翻譯,北方的象胥官,北方的象胥氏,北方的,所以他們這個都用譯。那麼到以後,不管是那個地方來翻譯,都用這個字了,那麼這個譯的來源,大致情形是如此。 ‘作者’是‘聖’人,這個經,佛講的。翻‘譯者’是菩薩,‘賢’人,‘了生死之大法,固當如是’。作者聖,譯者賢,‘非有修證’,要不是真正有修有證,‘不可妄傳也。’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這是一個良好的修學,傳法的態度,我們必須要把他記住。自己要想弘法利生,要想傳揚聖教,必須先在真正的修行證果上用功,到機緣成熟了,再像古聖先賢一樣,從事於利他的工作並不遲。今天我們講經題、人題,都介紹完了,下一次就講到經文了。
:阿弥陀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