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皈依(二)


 2015/8/5    熱度:1085    下載DOC文檔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皈依。前面通過學修四外加行,在相續中生起了無偽的出離心以後,就要尋求解脫的方法。這個解脫的方法,除了佛,誰也沒有能力教給我們。那些梵天王、帝釋王等世間的天尊,和最疼愛我們的父母、親屬,都無法教給我們解脫的方法,因為他們還在迷茫中,還沒有擺脫輪回,父母只會教我們怎樣去降伏敵人,怎樣去保護自己或親人,怎樣積累財產,怎樣獲得世間的名聞利養。

  第一,皈依佛。佛已經解脫了,而且是究竟的解脫。佛當時在菩提樹下傳道的時候,沒有勉強眾生跟隨他。但是我們現在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佛陀。佛可以把擺脫煩惱痛苦、擺脫輪回的方法教給我們,我們依這個方法修學,就能到達彼岸,就能解脫。除了佛,菩薩和羅漢都不能教給我們解脫的方法。羅漢雖然也擺脫了輪回,但是他們還有很多無明煩惱,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解脫;菩薩雖然也擺脫了輪回,但是他們也沒有斷證圓滿的功德,也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解脫。我們要獲得圓滿、究竟的解脫,唯有依靠佛,以佛為唯一、究竟的引導者。

  第二,皈依法。佛教給我們解脫的方法叫法,我們要斷除煩惱,擺脫輪回,就要依靠佛法,依靠正法。這是佛走過的路,我們若是能如理如法地堅持行進在這條道路上,最終我們也能獲得最究竟的解脫與佛果。學三藏,修三學,才能斷除煩惱,擺脫輪回,這是唯一的解脫方法。佛講過:“不是用我的手來遣除你們的業障,讓你們功德圓滿,到達解脫彼岸;也不是我用水或什麼東西,來沖洗你們的業障,讓你們三門清淨;也不是把我相續中的證悟和功德轉移到你們的相續中,讓你們解脫。而是把我走過的路、解脫的方法教給你們,如果你們能夠按照這個方法認真修持,沿這個道路走到最後,就可以到達彼岸。”

  第三,皈依僧。跟隨佛而且相續中有道、不退轉的人,就是僧。跟定佛,並且依佛的教導已經取得了不退轉的果位,這是真正的僧寶。他雖然還沒有功德圓滿,但也算是解脫,也算是一個非常標准的榜樣。我們若是能跟隨他們一起學修,也一定能成就。所以我們要皈依僧寶。無上導師即佛陀,無上救怙即法寶,無上引導即僧寶。

  第四,皈依上師。佛已經圓寂了,佛法廣大奧妙,尤其在末法時期,假若沒有具德上師的引導,沒有具德上師的竅訣,無法領悟佛法的真理。《涅槃經》中講,阿難等諸多弟子非常懇切地祈請佛陀安住於世,佛講一切無常,自己也不例外。但是弟子們不要難過、哭泣,將來自己可以以上師的身份來救度他們。邬金蓮花生大士也講過,所有的具德上師都是他的化身。

  上師的身為佛陀的本體;上師的語是佛法、正法的本性;上師的身是僧寶、僧的本體,也可以說,上師是總集三寶。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師,然後依教奉行,實際上就是皈依三寶。上師身為僧,語為法,意為佛,是總集三寶;身為上師,語為本尊,意為空行,是三根本的總體;身為法身,語為報身,意為化身,是三身的總體。具德的上師是一切加持的來源,一切成就的根本。

  在末法時期,具德的上師代表佛,他的教言就是正法,以他為榜樣,跟著他學修,這是皈依上師,也是皈依三寶。一心一意、如法地皈依上師,才能得到加持,才能成就。三心二意,半信半疑,不會有任何加持,也不會有任何成就,這樣皈依上師,想獲得成就,猶如用兩個尖的針縫衣服,是不可能做到的。修行的成就靠一心,一心一意如理如法地皈依上師,實際上也是皈依佛、法、僧三寶,而且皈依的是最親、最近的三寶,是最最殊勝的皈依三寶。

  皈依是開啟一切正法之門的鑰匙,皈依就等於進入佛門,皈依要立下誓言才能得到戒體。僅僅在表面上領個皈依證不叫皈依,不算進入佛門,也不能獲得皈依的功德。

  進入佛門是有條件的,條件不是有錢、有權、有學問,而是具足信心。若是沒有信心,表面上皈依一百次,領一百個皈依證,也不能獲得皈依的功德。若是沒有信心,得不到皈依的戒體,就不能進入佛門,就不能獲得皈依的功德和利益。後面我們要學習皈依的功德,僅僅進入了佛門,這個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有些人說:“我已經皈依了,已經領了好幾十個皈依證,怎麼沒有得到這些功德與利益呢?”因為你沒有信心,皈依不如法,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過。

  昨天講了清淨信心、欲樂信心、勝解信心。這三種信心都是明理以後才產生的,不明理的信叫迷信,明理以後產生的信心才是真正的清淨信心、欲樂信心、勝解信心。

  不懂佛法,不明佛理,怎麼能產生信心呢?所以大家不要急於皈依或者去修那些高深的法,應該先了解佛法,明白佛理。有足夠的聞思才能有修行,沒有聞思的修行是盲修瞎煉,相當於一個盲人在懸崖邊上跑,很容易掉下去,粉身碎骨,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很多人都有疑惑:“我念佛、持咒怎麼沒有力量,沒有加持呢?我修行了,做功德了,怎麼沒有得到回報呢?”念佛、持咒、誦經、拜佛、燒香、繞佛、供養、布施,按理這些都是修行,但是如果沒有聞思的基礎,不明理,沒有信心,所以都不如法,都是盲修瞎煉,因而得不到功德與利益。佛在經中講:“不如法修行,正法也會變成惡趣因。”不如法的修行,還不如不修,否則會很危險!

  聞思相當於眼睛,修行相當於雙腳。有雙目雙腳,才能到達目的地。同樣,只有聞思沒有修行不行,只有修行沒有聞思也不行。所以我經常強調理論和實修要結合。基本的道理要明白,還要有修行,將道理落實,否則,紙上談兵、鹦鹉學舌沒有用。現在很多人明白很多道理,也能滔滔不絕地講出很多佛理,但都是鹦鹉學舌。

  鹦鹉學舌就是你教鹦鹉什麼,它就說什麼,你教它“HELLO”(你好),它也會說“HELLO”(你好)。你給它解釋說:“‘HELLO’是你好的意思。”它也會說:“‘HELLO’是你好的意思。”但是它並沒有明白你好是什麼意思,這叫鹦鹉學舌。

  能明白一點,能講一些,這都沒有什麼用。你講的、明白的都是別人的東西。只有真正落實到自己的相續和生活中了,真正有體會和領悟的時候,才是你自己的東西。

  好比一個放牧者給別人打工,他每天都放好幾百頭牦牛,但這些都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等有一天他有能力了,買了幾百頭牦牛放,才是給自己放的。都是放牦牛的,但一個是給別人放的,一個是給自己放的。同樣,都在講,但是講和講不一樣,有些人講的是自己的東西,有些人講的是別人的東西。佛講的是自己的東西,凡夫講的是佛的東西,凡夫並沒有領悟、證得這些道理。這就是佛和凡夫的區別。

  再比如,有的人在銀行工作,每天要數很多錢,但數的都是國家的、別人的錢,自己沒有一分錢的使用權;在家裡雖然數的是幾百塊錢,但這是自己的錢。都在數錢,但是不一樣,一個是他人的錢,一個是自己的錢。

  佛講的這些功德與境界,最好都能變成自己的。但是前提是先要了解、明白道理,然後再讓它成為自己的。

  你現在什麼道理也不明白,所以聞思很重要。有足夠的聞思之後的修行,才是如法的,沒有聞思之前的修行是不如法的。所以不要埋怨佛,埋怨上師:“佛不是在經中講了,一念‘阿彌陀佛’,一切災難都能消失嗎?上師不是說了,念誦蓮師心咒,一切違緣、障礙都能消除嗎?我念了那麼多佛號,念了那麼多的蓮師心咒,可我的災難、違緣怎麼還沒有消除呢?”你那樣念不是念,也不是修行,而是造業。

  念佛、念蓮師心咒是用心來念的,有戒定慧的攝持才是念,才是修;沒有戒定慧的攝持,怎麼是念佛、修行呢?連皈依的戒體都沒有,表面上領取了幾十張皈依證,但實際上沒有立下誓言,沒有得到戒體。皈依是一切戒律的基礎與前提條件,沒有皈依,就無法得到戒體。

  沒有戒,哪來的定?沒有定,哪來的慧?禅定是智慧的基礎,戒律是禅定的基礎。因為戒是淨,若是三門不淨,心不可能定下來。現在很多人都沒有受戒;即使受戒了,也是表面上的,“我受居士五戒了,受菩薩戒了,受大戒了,受圓滿戒了。”這是炫耀,是給別人看的。你有沒有受戒,有沒有得到戒體,就看你的身口意有沒有清淨。戒是淨,不清淨就沒有戒,沒有戒就沒有定。心定不下來,智慧從哪裡生?若是要證悟,要破除我執,要證悟空性,就要靠一心,一心就是禅定。一般的情況下都是定中生慧,也有慧中修定的,但這是特殊情況。

  受戒後修禅定,然後生起智慧,最後斷除輪回的根——我執或煩惱。沒有我執了,沒有貪嗔癡煩惱了,業沒有了,輪回就結束了,這叫解脫。結束輪回的同時,才能獲得三菩提的果位——或者是羅漢,或者是緣覺,或者是無上正等覺。

  在明理中才能產生信心。佛、法、僧、上師有很多無漏的功德,你喜歡這些功德,這是清淨信心。對境是有漏的,是屬於世間的,你喜歡這些就是貪心;對境是無漏的,因此生起了歡喜之心,才是信心。你現在起早貪黑、不擇手段地積累財產,是因為你喜歡錢財。這種欲望在牽引著你,雖然你不願意早起,但是一想到錢,就起來了;晚上你想早睡,但一想到錢,你就不想休息,還得加班。你這樣勤奮,就是因為對錢有歡喜之心。若是你對清淨的戒律、無偽的慈悲心、廣大的智慧等無漏的功德也喜歡的話,你就會起早貪黑修行,不疲不厭。如果你特別喜歡這些功德,肯定會學修這些功德。但你們現在對修行一點積極性都沒有,對這些功德一點希求心都沒有,就像在狗的面前放青草一樣。在院子裡閒逛的時候,在外面散亂的時候,挺開心的,把頭抬的挺高的,樂呵呵、笑瞇瞇的。一聽到海螺的聲音,引罄的聲音,就不高興了、愁眉苦臉的。這樣,就是因為沒有生起清淨信心。

  你是不是真心想解脫?是不是真心想成就?是不是真心喜歡這些戒定慧?若是真心喜歡,才叫清淨信心,這是最初步的一個信心。

  一說信心是一切加持的來源,是一切成就的根本;一說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就又陷入迷信裡了。“我跪上三四個小時,可能是最有信心的,能得到最大加持,能得到最大成就。”不一定!信心是看你對正法的歡喜心的強烈程度。希求正法的心越強烈,學到的東西越多。若是對正法沒有信心,沒有歡喜之心,你不會學,不會修,就不可能成就清淨信心。

  清淨信心就是清淨、沒有污染的意思。心靈的污染是煩惱,漏是煩惱,無漏是無煩惱。清淨信心就是沒有煩惱的喜歡心、歡喜心。我們現在是凡夫,做不到沒有煩惱,但是要把握歡喜心的對境,是有漏,還是無漏?是屬於世間的,還是屬於出世間的?

  喜歡屬於世間、世俗、有漏的東西,就是貪心;喜歡出世間、無漏的功德,喜歡具有這些功德的人,這叫清淨信心。如果你喜歡他有名氣、有地位、有錢財,或者容貌端莊,就是貪心。你喜歡佛,喜歡上師,是因為他有神通,能遣除自己的魔障、病障,也是貪心。如果因為無漏的、出世間的東西,比如佛斷證圓滿了,能讓我們脫離輪回、脫離痛苦,有讓我們安置於佛果的能力和智慧而喜歡佛,才是真正的信心。上師戒律清淨,有慈悲心,有利他心,有智慧,能教給我們解脫之道,能領我們入正道,能讓我們開悟、證語,能讓我們解脫成佛,因為這些而喜歡、跟隨、依止,這是如法的。這個一定要分清楚。

  欲樂信心。不僅是喜歡,自己也想得到這些功德,也想成為佛菩薩、上師那樣偉大的人物,這是欲樂信心。勝解信心,是不退轉的堅定信心。清淨信心和欲樂信心是勝解信心的前提條件與基礎。有這兩個信心,才會生起勝解信心。自己明白了很多道理,尤其明白了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都可以成佛,都可以解脫,深信不疑了,這叫勝解信心。清淨信心和欲樂信心都不是堅定的信心,勝解信心才是堅定的信心。這三種信心是一切功德的來源,一切成就的根本,獲得加持,就要靠這樣的信心。

  解脫道上前進的力量叫加持,加持是一股力量,不是很深奧的東西。有信心才有加持。烏金蓮花生大士說:“具有堅信得加持,若離疑心成所願。”信心就像水,加持就像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你這個江裡沒有水的話,就照不到月亮。這不是月亮的問題,是你自己的問題。不是上師三寶沒有加持,不是上師三寶沒給你菩提道上前進的能力、力量,是你自己沒有信心。

  “若離疑心成所願。”疑惑是成就的最大障礙,沒有疑心,沒有疑惑,當下就能成就。但是我們業障深重,福報淺薄,沒有堅定的信心和修行,所以,無法斷除疑心,斷除疑惑。我們經常說上師三寶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大家都在懷疑!“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其實,哪裡都有上師三寶。

  佛在經中講:“何人誠作意,能仁現彼前,賜灌頂加持。”“誠作意”就是自己信心的感召。若是一心祈禱的話“能仁現彼前”,佛哪裡都有,任何時候都會現前。“賜灌頂加持”賜你灌頂,給你加持。你一心憶念,誠心祈禱,阿彌陀佛、上師會因你信心的感召,隨時顯現在你眼前,給你灌頂,給你加持。不是必須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也不是必須要到你眼前,上師才能給予你加持。

  蓮花生大士也講過:“具有信心善男女,蓮生不去何處住,吾壽無有殁盡時,信士前我各現一。”要是有信心、誠心祈禱,蓮花生大士哪裡也沒有去,就在你眼前顯現。佛、上師、蓮花生大士都是如此,只是自己心不誠,沒有一心,總是懷疑,不相信晚上睡覺時上師在枕頭上,坐著時上師在頭頂上,走路時上師在右肩上,吃飯時上師在喉尖上。困了,一躺下就想要睡了,睡不著鬧心,在那翻來覆去,根本沒想到上師在枕頭上;吃飯時以為上師看不到,同修道友也看不到,就多吃點……根本沒有深信佛和上師無處不在,佛和上師無所不知。在背後、在暗處做一些壞事,然後隱瞞著、隱藏著。

  佛從來不通過神通觀察弟子,因為需要弟子自發地忏悔。如果佛或者上師通過神通讓你發露忏悔,這不叫發露忏悔。發露忏悔是發自內心,自己對所犯的錯誤真正生起了畏懼感,生起了後悔心,覺得羞愧難當,把錯誤說出來,才是發露,對所犯的錯誤不覆不藏,真有那種後悔之心,這叫忏悔。佛或上師什麼都知道,但是自己還想隱瞞,這種想法是很可怕的,如果有隱瞞心,就無法鏟除業障。

  以前有一位大德,他叫奔貢甲格西,他平時在山上修行,有一天他下山到了施主家應供,但是施主不在,這時他想起山上沒有茶葉了,想偷點茶葉。可就在此時,他生起正見了,知道自己在犯錯,他立即大喊:“這個人在偷茶葉,你們過來把這個人的手砍掉!”這就是發露忏悔。如果犯了錯誤,還死死地隱藏,說明還沒有深信上師三寶無所不知、無所不在。

  如果生病了,有違緣、障礙了,若是能一心祈禱上師三寶,這些都能遣除。但是大家都不深信,還到處算卦、算命,到這裡算、那裡算,像個無頭的蒼蠅一樣,采取這個、那個辦法,就是不一心祈禱佛、祈禱上師。一到關鍵的時候都是自以為是,自作主張,根本不聽佛的話,不聽上師的話。所以說,很多人的修行都是茶余飯後式的。

  可以說,佛和上師的加持就是自己一心的力量。這種一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能超越一切。若是三心二意,無法啟發你心的力量,你心的力量就亂了,就無法戰勝心魔,戰勝業障。若是能一心,佛與上師,都是所依的對境。以佛、上師為所依的對境,深信佛、上師,把心定下來,就是一心,就能超越心魔,超越業障。佛、上師是你最崇拜的人,以他們為殊勝的對境,能啟發你心的力量。假設你對石頭能生起信心,也可以把它作為你的所依對境,如同狗牙的故事所講的那樣。

  那個老婦人把狗牙當成佛牙,然後生起了信心,狗牙就對她起作用了,狗牙也能讓她的心穩定,達到一心,最終她成就了。成就靠一心,若她不是那麼虔誠,不是一心的話,真正的佛牙也無法令她成就。為什麼說佛、上師無處不在?就是這個意思。什麼都是佛,什麼都是上師。要是自己有智慧的話,最究竟的境界就是密宗裡講的,一切色相都是佛身,一切音聲都是佛的咒語,一切思想、念頭都是佛的智慧。這樣看,一切都是清淨圓滿的。你為什麼沒有見到佛?為什麼沒有把上師視為佛呢?是自己的悟性不夠、智慧不夠。

  我們不用站在密宗的境界,站在顯宗的角度看也是,“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哪裡沒有佛,哪裡沒有淨土?哪一個不是佛,哪一個不是淨土?顯宗也講:處處都是好處,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都是清淨圓滿的。顯宗、密宗都這樣講,若是你能明白這個道理,有這樣的境界的話,將上師視為佛有什麼難的?就是自己的悟性不夠、智慧不夠,沒有深信,沒有生起信心。那現在怎麼辦呢?僅聽聞也不行,還要思維,然後再修行。佛講的每一句話、每一個道理,都要聞思修。聞就是記在腦子裡,思就是融化到血液中,修就是落實到生活中。這些非常重要。否則,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般的學修,不會有任何成就。

  所以明理很重要,信心從明理中產生。信佛不能迷信,修行不能盲目!現在真的分不清楚,有些人是外道還是佛教。你把佛看成神,然後糊裡糊塗地相信,和外道就沒有區別了。你最好把佛視為一位覺者、一位具有智慧的人,然後下決心跟著他學修,學覺悟,學智慧,最後你也能成為那樣的人,這就是明信。學佛不能盲目,別人說好,就跟著瞎跑,東跑西顛、飄忽不定的。應該有個正確的目標與方法。否則努力也是白費。但是只有目標,沒有方法,也不行。

  修行不能麻木,打坐、參禅沒有感應道交叫麻木。在那裡要麼散亂,要麼昏沉,要麼無記的狀態,沒有感應,沒有道交,沒有領會,沒有證悟。若真心想解脫,真心想成就,就要如理如法,不能盲修瞎煉。學佛修行是很嚴峻的頭等大事,不是隨隨便便的。希望大家都有正知正見,都有真正的信心,能夠真正皈依佛門、進入佛門。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思考題: 1、為什麼說三種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應該怎樣理解?

  2、為什麼說皈依上師三寶才能獲得究竟的解脫?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