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念佛人臨終往生與不往生的道理


 2015/8/6    熱度:2339    下載DOC文檔    

  福慧雙修是修學佛法者所必備、也是成就涅般的資糧。修慧是深入經藏,依教奉行;修福似乎是為自己求福報,有自私的“嫌疑”。如果我們是一粒種子,佛法如陽光,生活如大地,慧如耕耘,福就是養分,離開養分的種子是不會茁壯的。

  我們修福報的動機是什麼?這一點就決定“福”的性質,如果為自己貪圖享樂,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或是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欲,這樣的“福”,就是禍,不會成為福德資糧的;如果是為踐行佛法,弘揚佛法,念念為眾生著想,預辦往生資糧,這樣的

  “福”就是無私的,就可以成為福田、福德的。心存慈悲,與人方便,利人之事不論大小,盡力而為,損人之事,不論利益多少,斷然不做,這樣,福田中生長的自然是大福報。所以,我們要大大方方求福報。末法時期,眾生福薄,如果不知惜福積德,對修學是不利的,珍惜擁有的一飲一啄,不浪費一飲一啄,特別對公共財物更應節約、愛護,修福德的方法非常豐富,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很容易獲得的,而且也不必投入太多的物質條件,只要我們有一顆熱情包圍下的愛心就足夠了,愛一切物質,愛一切眾生,愛物心的體現就是珍惜;愛人心的體現就是慈悲。另一方面,欲結佛緣,先結人緣。在眾生中廣結佛緣、善緣——欲結善緣,自己就必備一顆善心,以善心去與眾生結緣,必是善緣,有了善緣,就為佛緣的結果,打了個堅實的基礎。如同火種一樣,傳播著光明與溫暖。如此也增加了我們的福報。

  妙蓮老和尚曾經開示我們:“只要用你的善口說一句好話助人,看到人家做善事,發個隨喜心、贊歎心,令對方成就,都是修大福報;乃至勸導別人發心種福田,自己也同樣得福報。”可見,修福報不必花費太大的精力與財力,只要在生活中善於運用佛法,實踐佛法,就輕松得到了。老和尚又開示道:“代他人辦事受苦,就是消自己的業障,好事予他人,就是增自己的福慧。”想想修福德真的很簡單,只要我們完全放下自私自利之心,困難留給自己,方便留給別人,請一請、讓一讓、省一分、余一點就可以了,這樣簡單的修福不去做,無常來時而不得解脫,豈不冤枉?

  一個青年拜師學畫,畫師叫他去取些水來研墨,青年取來水將筆海注滿後,就把剩下的水隨意倒掉了,畫師看看地上的水,又看看青年,等了很才時間,青年也沒有什麼反應,畫師就拒絕收他為徒。青年臨走時問:“你一不考我,二不問我,為什麼不收我?請讓我明明白白的離開。”畫師道:“我讓你取水,你卻不知道珍惜,將剩下的水輕易倒掉了。一個糟蹋東西,又不知反省的人,是不會成為好畫師的。”同理,一個不知惜福,不肯省察自己的人,一定不會成為合格的佛教徒的。

  我亦凡夫,命淺福薄,唯仰佛法修身養命,實不敢奢侈自己點滴啊。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