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布施中,無貪心為最殊勝
【智海撷貝】布施中,無貪心為最殊勝 今天接著講噶當派的一些教言。 阿底峽尊者說:“布施中,無貪心為最殊勝。” 布施就是要捨掉對身體的貪著,對受用的貪著,對善根的貪著。比如說,若是貪著自己的善根,你所做的善根無論有多大都是有漏的,不能成為無漏的。若是有漏的善根,以此善根只能得到一些世間的福報,暫時的利益,不能成為解脫或成佛的因。所以,若是要斷除對善根的執著,最好有三輪體空的攝持。若是有真實的三輪體空的見解是最好的,若是沒有,也可以有相似的。我們做布施的時候,包括上供下施,也是三輪體空。布施者自己,所布施的對境,所做善根的方法或過程,都能視為空性,有這種相似的三輪體空的見解也可以。若是有真正的空性見,功德和利益肯定是不可思議的。但若是有相似的,心裡這樣憶念、觀想,也能摧毀輪回之根,所以要有三輪體空的攝持。 此外,進行善根回向也是斷除貪著善根的方法。比如說,將善根回向給一切眾生。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會非常重視自己的善根,因為它是最大的財富。我們現在還是沒有真正明白善根的重要性,也沒有明白善根對我們的真正利益。所以,我們將善根回向給別人時都特別大方。其實應該是善根第一,生命第二,財富第三。但我們現在是顛倒的,一說生命或財產,就不大方了,也許幾百塊錢都很難捨掉。 佛經裡有這樣的公案。有一次,佛到城中化緣,遇到了一個乞丐,他見到佛非常歡喜,想供養佛。但他沒有別的,只有七粒米。他以恭敬心,把這七粒大米撒在了佛的身上,供養佛。就是這麼一點點善根,使他得到了七次轉輪王的果位。轉輪王也有好幾種,他所獲得的是統治整個南瞻部洲的。只用七粒大米供養佛,得到的卻是如是的殊勝果報,這還是屬於世間的利益。出世間方面,通過這個善根,可以獲得永遠的解脫,也可以獲得圓滿的佛果。可見,善根才是真正的財富,是第一的財富。 對一個稍微有些智慧的人來說,善根第一,生命第二,錢財第三。為了善根,為了修行,可以捨棄生命,可以捨棄一切。但對一個愚者來說,財富第一,生命第二,善根第三。看看自己是智者還是愚者? 很多人為了暫時的利益,為了自己這麼一個脆弱、短暫的生命,不擇手段。對他們而言,仁義道德算什麼啊?善根算什麼啊?身體稍微有一點點不舒服,為了補身體,就去殺害眾生的生命;為了身體可以捨棄善根,為了錢財可以捨棄生命,為了錢財可以不擇手段。 “但是沒有錢不行啊,錢是第一。”沒有錢怎麼不行呢?你們看看那些大德高僧的傳記,他們沒有錢也行,更自在,更快樂。其實人一生的快樂和錢財是沒有關系的。現在很多人認為,有錢就是快樂幸福,沒有錢就是痛苦。不是這樣的!也許你真正有錢的時候,內心的煩惱痛苦就更大。 人沒有錢也可以快樂,沒有錢也可以幸福,我對此是親身體驗過的。以前我在喇榮學習的時候,物質條件不是一般的差,而是非常差。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身上一點錢也沒有。但是現在回憶起那段生活,在上師座前聽聞佛法,每天都法喜充滿,非常快樂。那時,喇榮來去是自由的,隨時都可以離開。什麼時候來都行,什麼時候走都行,沒有人管的。那時候住的都是草皮蓋的房子,漏水漏風,還不如山洞呢。山洞裡面很暖和的,最起碼也不漏水。盡管條件這麼差,但是我們一天也不願意離開,沒有覺得煩惱、痛苦,內心的快樂、幸福是無比的。所以,一個人內心的快樂與幸福,與物質是沒有太大關系的,有也行沒有也行。所以不要把物質看得太重,不要變成貪心的奴才、物質的奴才,一切隨緣。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有多大福報就享受多大福報。 這些錢財屬於是世間的福報,是求不來的。若是自己有福報,就會有這些;若是沒有福報,就不會有這些。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該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所以不要不擇手段地去爭這些,不要把錢財看得太重,應該是生命比錢財還貴重。講人身難得的時候講過,我們可以通過人身承辦解脫,承辦究竟的利益——佛果。人的生命比財富珍貴,有幾十億、幾百億的財富,也不如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健康的心靈。 生命是第二財富,善根是第一財富。但是對善根的執著也是要斷掉的,不能貪執。我們的受用,世間的福報,為什麼達不到圓滿呢?就是因為有貪著。若是對受用、錢財有貪著,你很難得到這些,即使得到了也是暫時的。對身體也一樣不能貪著,要放下對身體、生命的貪著,這是輪回的根。 此外,對異熟果也不能貪著。《佛子行》裡講,“故不圖報異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布施了就能得到更多的財富。但是不管是以恭敬心上供,還是以慈悲心下施,都不能圖回報,不能求這樣的果報。 “布施中,無貪心為最殊勝。”比如你為了求平安,求健康而去做供養,並不是對佛生起了恭敬心、感恩心,這樣的心就不夠虔誠。你是有目的的。布施眾生,是以慈悲布施的。若是你圖回報,圖異熟果,就不是以慈悲心做的布施。慈悲心就是真心想拔除眾生痛苦,真心想給予眾生安樂。因為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眾生都做過我們的父母,養育過我們,幫助過我們,對我們有恩。現在他們都是我種善根的福田。我要解脫、要成佛,就要靠眾生。帶著這樣的慈悲心和感恩心去做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若是你圖回報、求回報,就不是慈悲了。所以無論是上供還是下施,要去掉自私自利,不能圖回報。若是你有自私,就是圖回報,就不夠虔誠,也不夠慈悲,你的布施就是假的,不是真正的布施。 其實,我們上供下施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斷除對身體、對受用、對善根的貪著。布施是要去掉貪心。若是對身體、對受用、對善根沒有貪心,沒有欲望,就是布施度圓滿。 為什麼龍樹菩薩說“積財、守財、失財始終是苦”?是因為有貪心和欲望。若是沒有這些,就不會有這些痛苦。你今天賺錢的過程是種痛苦,賺不到錢也痛苦;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又造了很多惡業,將來還要感受痛苦。這裡有痛苦的果,也有痛苦的因。特別想賺錢,然而卻賺不到錢,這是痛苦的果,當下就是痛苦。同時造下了很多惡業,將來還要感受痛苦,這是痛苦的因。賺到錢了,還要守護錢。放家裡好,還是放銀行好?放銀行也不安全,還是放家裡吧,但是家裡也不安全。那怎麼辦?守護財產也是種痛苦。若是真有錢了,心裡的那種壓力、煩惱也是種痛苦。守財的過程也是種痛苦。最後,你還要失去這些財富,要麼是財富失去你,要麼你失去財富。如同小品裡表演的,“人死了錢沒花了”,這是痛苦;“人活著錢沒了”,這也是痛苦。其實,人活著錢沒有了,這是種痛苦;人死了錢沒花了,這是種更大痛苦。一個人有很多財富,今天得病了,突然要離開這個世界了,那是非常痛苦,不是一般的痛苦。雖然捨不得,但是沒有辦法!心裡的那種無奈,真的是無法形容。但是如果你去掉了貪心,沒有貪著,就沒有積財的苦。因為財富是修來的,是自然而然來的,不是求來的。 那些大德高僧不會有積財的痛苦,因為這都是自然而然來的。他要的不是錢財、名譽、地位等,但是沒有辦法。地位追著他來了,名譽追著他來了,財富追著他來了。這叫修來的福報。比如說,我們的上師如意寶,他即使躲到喇榮溝了,也躲不掉。當時法王到喇榮溝的時候,喇榮就是一個空谷,一個人也沒有。後來成千上萬的弟子都追來了,沒辦法!雖然他要的不是名譽,但是沒辦法,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了!他雖然要的不是地位,但是沒辦法,他成為了人天的供養處!那時很多人對法王非常的恭敬,不是一般的恭敬,每天的供養堆積如山!修來的福報就是這樣,自自然然就來了。我們點火的時候,要的不是灰,最好沒有灰。但沒辦法,火點上了,灰自然就有了。他沒有積財的苦,也沒有守財的苦。對一個真正的大成就者來說,黃金和牛糞等同,在他的境界裡,一屋子的黃金就相當於一屋子的牛糞。他不會執著這些,錢財不可能變成壓力,錢只是一張紙而已。他也沒有守財的苦,也沒有失財的苦。他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不可能貪圖這些,不可能放不下這些。我們現在也要學這種境界。 其實,貪著是解脫、成就最大的障礙。我們要解脫煩惱,解脫痛苦,首先必須要斷掉貪著。我們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要達到圓滿,必須要先斷掉貪心。沒有貪心,沒有欲望,才會有真正的福報和快樂。所以“布施中,無貪心為最殊勝。” ——摘自達真堪布上師《噶當教言講記》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