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卿居士:對經書不恭敬的果報


 2015/8/15    熱度:16385    下載DOC文檔    

  

         又無始已來。至於今日。或於天道。人道。起諸怨結。或於阿修羅道。地獄道。起諸怨結。或於畜生道。餓鬼道。乃至十方一切眾生邊。起諸怨結。如是罪惡。無量無邊。今日忏悔。願乞除滅。某等又無始已來。至於今日。或為嫉妒。或為谄曲。自求升進。或為名譽。或為利養。隨逐邪見。無有慚愧。如是怨結。若輕若重。罪因苦果。數量多少。唯有諸佛。諸大菩薩。盡知盡見。諸佛菩薩。當慈念我。若我自從無始生死已來。所作眾罪。若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若三寶物。自取。教他取。見取隨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如諸佛菩薩。所知所見。罪量多少。應墮地獄。餓鬼。畜生。及諸惡趣。邊地下賤。受怨怼者。今皆忏悔。願乞除滅。諸佛神力。不可思議。願以慈悲心。救護一切。受某等今日向四生六道。父母師長。一切眷屬。忏悔往罪。解怨釋結。願令六道怨怼。各各歡喜。一切捨施。無怨親想。一切無礙。猶如虛空。從今日去。至於菩提。結習煩惱。畢竟斷除。三業清淨。眾怨永盡。天宮寶殿。隨意往生。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能修行。百福嚴身。萬善具足。住首楞嚴三昧。得金剛身。以一念頃。遍應六道。更相濟度。使無遺余。同坐道場。成等正覺。

    ----《梁皇寶忏》

  這段忏文是忏悔於六道十方一切眾生處結下的怨結,忏悔因為嫉妒或追求名聞利養、邪見結下的怨結,忏悔自作、教他、隨喜的諸如盜三寶物的種種罪業。

  或於尊像福田邊起:這指的是對於佛像塔寺、經書法寶、僧眾等三寶福田不恭敬乃至損害導致的罪業,在中國歷史上的滅佛時期及後來的十年浩劫期間,這些事情屢見不鮮,其導致的果報也相當嚴重。對於普通學佛人來說,雖然不至於毀傷三寶,但是不恭敬的事是很容易發生的。

  舉個小例子:一九九五年的一天,美國柏林根市國際譯經學院的一位尼師找到果霖,提到這些日子自己身上總有不舒服的地方,果霖對她說:“法師的房間裡是不是有很多佛經呀?”“當然啦,我是作譯經工作的嘛!”“法師的的許多佛經平時擺放都比較亂吧?”“經書太多了,我確實不太注意整理。”“法師回去看一下,有本經書在您的桌子上,已經快掉下來了,您把它扶正,您身上的不舒服就好了。”“是嗎?我回去看看!這之間有什麼關系嗎?”“經書法寶所在,就象佛在一樣,天龍八部圍繞擁護,那本經書快掉下來,法師雖然不知道,可是有個護法神卻一直站在那裡雙手一直托著呢!他在那裡已經好幾天了,法師讓護法神不舒服,法師自己能舒服嗎?希望法師以後也要注意小節,對經書要勤加整理,注意恭敬。”這位尼師回房間一看,果然有本佛經快從桌子上掉下來了,她連忙扶正,並在佛前忏悔、向護法神道歉,身上馬上就輕松了。大家可以想一想,對於三寶,連不是惡意的疏失都會有一定的惡報,那些故意破壞佛像、佛經、不恭敬三寶的人的果報就可以想象了。

  住首楞嚴三昧:“住”,住於真實法。三昧是梵語,翻譯過來是正定正受,堅固的定力。首楞嚴也是梵語,《大般涅槃經》上解釋說,首楞是一切畢竟的意思,嚴是堅固的意思,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就叫做首楞嚴。《楞嚴經》裡佛的教誨是究竟了義的經典,我們“住首楞嚴三昧”,就是以佛果為家,以楞嚴之法去修回家之路。持之以恆,必能得金剛身,成就菩提。

  介紹首楞嚴三昧的經典不止一本,有《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大般涅槃經》等,這都是大乘究竟了義的經典,都值得我們努力弘揚,我們平常講的《楞嚴經》即指《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當前,受到攻擊最多的佛經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宣化上人講:此經無法不備,無機不攝。是佛開權顯實的究竟法。凡欲出三界證佛道者,必讀此經。佛教所有的經典都很重要,但《楞嚴經》是重中之重。凡是有《楞嚴經》所在之地,就是正法住世。世上若沒有《楞嚴經》了,就是末法現前。《楞嚴經》是佛的真身,《楞嚴經》是佛的捨利,《楞嚴經》是佛的塔寺,所有佛弟子,都應聞思修學《楞嚴經》。恩師在涅槃之前,幾次囑咐我要學《楞嚴經》,修“四種清淨明誨”,要讓《楞嚴經》長久住世。“五十種陰魔”好似照妖鏡,使旁門外道的妖魔鬼怪原形畢露,無處藏身。凡大肆宣說《楞嚴經》是偽經的,不要相信。那是因為他自己做不到,害怕大眾讀了《楞嚴經》認出他們的真面目,所以才那樣說。想想看,若YIN殺盜妄都不需要斷,那不仍是欲界眾生嗎?貪嗔癡慢疑,縱欲胡為,不修不證,怎能出三界?如果去極樂世界那麼容易,早就沒有六道輪回了。

    -----摘自果卿居士《漫談慈悲梁皇寶忏》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