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卿居士:怎樣才能入道?


 2015/8/19    熱度:10056    下載DOC文檔    

  ▲ 眼耳鼻舌身意,是通往心地的六扇門,如果主宰這六扇門的司令官“心”,沒有管理才能和堅定的意志,任由它們開啟,那色、聲、香、味、觸、法便會蜂擁而入。像灰塵一樣,聚集在本來清淨的心上,使這個司令官失去光彩,這叫無明覆慧。無明就是黑暗,於是色聲香味觸法在黑暗中不能自控,貪嗔癡慢疑,造下了無邊的罪業。惡報來時,拖累它們的主人——心,神識墮入惡道受苦報。我們今生幸遇佛法,要出三界必須嚴把六扇大門,不准六塵進入,常保六根清淨,心才不會受到污染。但是,既然我們生到了這個五濁惡世,就不可能眼不見、鼻不聞、耳不聽。見到、聞到、聽到、觸到都會逼著心去作取捨。這顆心如果還沒有被徹底打掃干淨,一旦一時心念不堅,即會被六賊破門而入。等明白的時候,悔之晚矣。造下種種罪業,令人為之惋惜,令人心痛不已。凡夫的六根都追逐六塵,修行人恰恰要反其道而行之,就象宣化上人常講的“倒過來做人”,常發如上六根清淨之願,漸漸就會心地清淨不染,走上解脫生死之路。

  見而未見,聞而未聞,觸而未觸,心不動;

  守護六根,一心向佛,有進無退,實相證;

  知過即改,既知即行,剖心悔過,罪如夢;

  六度萬行,禅淨雙修,開啟智慧,度眾生。

  ▲ 這裡說的“口不謗弘通法人,說其過惡”非常重要,人非聖賢,誰能無過? 講經說法的善知識們若沒有成佛證果,自然都有不圓滿處,若是理性探討教理當然無妨,若是偶見善知識們有無心所犯之過,即大肆宣揚,即是謗毀弘通法人,也是犯了說四眾過的大戒。

  ▲ “病從口入”,是這張嘴錯把動物屍體當美味,才使身體得了病;“禍從口出”,是看到自己不滿意的人和事就當面或背後說人家,可能會因此給自己招來禍端。簡體字的“禍”字,示字旁,示是別人能看到聽到的意思。口內說了別人的是非,因此構成了“禍”。正體字“禍”的右上邊是個張著嘴的口,裡邊有個舌頭在講話,下邊是個張著的大口,裡邊又有個口,口中有口,非常形象地比喻那些天天都在說是非的人。這個“禍”字,是在告誡說是論非的人會給自己惹禍。我們活到今天,因為口無遮攔,造下了數不盡的業。如不忏悔,拔舌地獄必然有份。忏悔之後,再與人交談應當“有話則說,無話止語”。修口,對修行人來說至關重要。無話與人交流又不能走開時,心中可默念佛號,或背誦佛的重要教誨,或背誦常用咒語,或心中參悟一個道理,使自己的心常在三界之外的“道”上。“心不在焉,視而未見,聽而未聞,食而不知其味。”這是說人雖同大家在一起,心卻沒在這裡,去悟道去了,對眼前的一切“見而未見”,聽到他們的說話聲卻不知道說什麼,嘴裡雖然在吃飯菜,卻沒有顧忌飯菜的味道。到了這種地步就與道相合了,以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之心事來事應,事去則空,心再回到“道”上去。辦事不離修道,修道不離辦事,斷除染緣,心常清淨。對於在家居士來說,不用擔心你的生意事業會受影響,恰恰相反,因天地鬼神皆助修道之人,你的生意事業自會順達,這叫“心不在焉”。能修到如此境界,就是無我。

  金銀珠寶,心不貪戀;俊男美女,視而未見;

  YIN殺盜妄,清淨無染;無欲無求,無住無念。

  永嘉大師《證道歌》裡講:“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诳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證得實相者,對一切都不執著,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生活在世間,無事不懂。事來則應,事去則空,這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果能如此,永嘉大師說:“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蘊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絕學”,也叫無學。這個證實相的人已不需要再修學佛法了,他已經畢業。“無為”看起來休閒自在,無所作為,實際上他已經沒有任何妄想,不需要再修什麼道,學什麼法,無為而無不為。達到無為境界的人,沒有他作不到的事。因為他盡知法界真谛,證得了大自在、大智慧。

  實相:實者,非虛妄議。相者即無相,法性各為實相。《圓覺經》雲:“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摘自果卿居士《漫談慈悲梁皇寶忏》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