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2015/8/21    熱度:42492    下載DOC文檔    

  淨界法師主講(90年講於淨律寺)

  第一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學人這次很歡喜,有這個因緣,跟大家共同學習這部《阿彌陀經》。我們在正式講這部《阿彌陀經》之前,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們研究這一部經的目的。基本上我們學習佛法,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進入佛門,各有各的因緣不同,但是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離苦得樂」。我們希望我們今生,乃至來生的身心,能夠離開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我們依止這樣的目的來到佛門,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來修學佛法。可是這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我們應該如何離苦得樂?這個痛苦是怎麼產生的?安樂又是怎麼樣產生的?從佛法的因緣觀來說明,這一切的痛苦,是由於生死輪回而引起的──「生是苦本」。換句話說,我們在輪回當中的每一次受生,都結集了很多的痛苦──老病死、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乃至五蘊熾盛苦。換句話說,當我們在三界一旦受生,這個痛苦就不能避免,每一期的受生,都積集了無量無邊的痛苦。所以說我們講息滅痛苦,就必須息滅生死的輪回,達到無生的涅槃彼岸,這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主要宗旨。至於這個方法,道綽大師在《安樂集》當中,他把佛陀的教法作一個判教,他說佛法當中主要有二大門:一個是聖道門,第二個是淨土門。這個聖道門的方法,就是以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就是你必須仰仗你內心的戒定慧,來消滅你無始劫的煩惱跟罪障,仰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這是一個方法,這個叫做聖道門。第二個,你可以選擇淨土門,仰仗佛力的接引往生西方。我們一念真誠的心來憶念彌陀的名號、憶念彌陀的功德、憶念彌陀的相好,跟彌陀感應道交以後,我們到淨土去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一個是在穢土斷惑證真,一個是在淨土斷惑證真,有這樣的差別。這二個差別,印光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這二個法門的差別,就像是「蟻子登於高山」,以及「風帆揚於順水」。說我們假設選擇聖道門,就像是一只螞蟻在登高山,這整個過程是非常辛苦,有很多的障礙:煩惱障,你整個修行過程當中,煩惱會障礙你修學聖道;業障,你無量劫來所積集的業力,它障礙你修學聖道;報障,你的生命體有老病死,老病死一出現的時候,障礙你修學聖道。就像一只螞蟻,它要經過很多很多的波折,才能夠到達山頂。入道多辛苦,這個叫做難行道,這是一個方法。第二種方法,就是你可以選擇到淨土去,這種情況就像是「風帆揚於順水」,像一艘船,在順風的情況之下,你坐上彌陀的大願船,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這當中在彌陀大願船的攝受下,你就比較容易成就。在淨土當中,有極樂世界依正二報功德的攝持,你能夠在那個環境「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二個法門所成就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過程就不一樣。如果我們站在末法時代,業障深重、福慧淺薄這樣的一個根性來說,淨土法門對我們來說就是比較契機的法門。在整個淨土當中,主要有三經一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往生論》)。印祖說:這部《阿彌陀經》的特色:「文簡意赅,詞約理富。」文字簡要,但是義理卻是非常的詳細豐富。所以說,如果我們能夠透過《阿彌陀經》的學習,我們的確能夠正確的掌握淨土的理論跟它的方法,作為我們未來自利,乃至利他的一個基礎。這是我們共同研究這部經的目的。好,我們現在打開《講義》。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我們是根據蕅益大師的「《要解》」來解釋《阿彌陀經》。看《講義》:

  ○將述此義,大分為三。

  我們這次分成三大科,來解釋這部經。

  ┌壹、自序

  │

  ├貳、解經

  │

  └參、跋語    今初。

  「壹、自序」,蕅益大師自己作了一個序;「貳、解經」,正式解釋經文;第「參、跋語」,蕅益大師寫完《要解》以後,他的一段跋語。「今初」,先看第一科「自序」:

  ┌總序多門

  ┌序法門┤

  │    └別顯淨宗二

  │

  │    ┌序古疏

  └序注疏┤

  └序今解二

  「自序」我們分成二大科:第一個是「序法門」,先說明佛陀所施設的這些差別法門;第二個是「序注疏」,講到蕅祖個人著作這部《要解》的一個因緣。先看「序法門」。「序法門」當中分成二科:「一、總序多門;二、別顯淨宗」,先籠總的說明佛陀說法的原則,是一個總說。

  壹、自序二

  序法門二

  總序多門

  ┌雖歸元無二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

  └而方便多門

  這個「原夫」是發語詞,沒有意思的。這三世「諸佛」在自受用的甚深法性三昧當中,以這個大悲心,憐憫我們這些迷惑的眾生,「隨機施化」為眾生說法。這說法的原則有二個:第一個站在契理的角度,「雖歸元無二」;第二個站在契機的角度,「而方便多門」。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這個「歸元」的「元」,跟根源的「源」是同一個字。這個「歸元」,指的是我們整個修學的一個目標,我們所追求的一個究竟的真理。我們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我們所追求的真理,以天台宗來說,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真如佛性」。在經論上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說我們無量無邊的生死輪回是怎麼有的呢?這不是上帝創造的,是由於我們有很多很多的妄想、執著,所謂的「無明」,「無明」一動就是「行」,「行」就有「識」(凡夫的情識),乃至於各式各樣的業力,就有「生、老、病、死」。所以無量無邊的罪業,是由我們的妄想所創造的。所以息滅我們的妄想、恢復我們清淨的本來面目,這是所有佛弟子究竟的歸依處,所以這樣的一個目標是一致的,「歸元無二」。不管你采取什麼樣的方法,你只要成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他們內心當中所安住的真理,是同一味、同一法性,就是佛性,所謂的「一如無二如」。我們就著眾生的根機,他所采取的方法,這就有一些差別相。我們講禅、教、律、密、淨,你可以參禅來對治妄想,你也可以持戒來對治妄想,或者是修止觀、或者是持咒、或者是念佛,來調伏你現前的妄想,恢復你本來面目。所以說,站在方便契機的角度,就有各式各樣的法門;但是它的會歸處,就是我們現前一念清淨光明的佛性。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可以知道一個消息──學佛它是一個心地法門,法法消歸自性。

  在《了凡四訓》裡講到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女居士,這個女居士很貧窮,她對三寶有信心,經常到寺廟裡面禮拜、贊歎、供養三寶。有一次,她好不容易積集了二文錢,就拿到寺廟去,很虔誠的供養寺廟。這個方丈看到以後,非常感動,就親自為她誦經、為她回向。過了幾年以後,這個女居士福報現前,被國王選為貴妃,住到宮裡面去,那當然是一個榮華富貴的境界。這個貴妃有一次她又回到這間寺廟,她拿了千金來供養寺廟。但是這次方丈和尚並沒有親自為她回向,他叫旁邊一個徒弟,代他誦經回向。這女居士就覺得很奇怪說:師父啊!我以前只供養二文錢,你親自為我誦經回向;我現在供養千金,你卻叫你徒弟為我回向,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方丈和尚說:你當初供養二文錢,內心非常的真誠,你這一念真誠心的功德太大,我一定要親自為你誦經回向。而你現在雖然供養千金,但是你這一念心充滿驕慢,所以我找小徒弟代為回向就可以了。所以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就是說我們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現前一念的心是不可思議的,心力不可思議。

  印光大師《文鈔》也講到一件事,說:印祖有一個徒弟,他每天念佛念很多,拜佛也拜很多。他寫信給印祖說:師父啊!我每天拜了很多佛、念很多佛,但是我怎麼越念煩惱越重,看誰都不順眼?印祖說:你的修行只是在事相下功夫,沒有把這些法門用來對治你心中的妄想,你只是說「我今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心外求法。所以這樣子跟整個佛法的目的是相違背的。

  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慈悲,一開始就標出了「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就是說不管你修行任何的法門,你一定要往你的清淨心的目標去會歸,這是三世諸佛施設教法的一個原則,這是一個總原則。這一段是「總序多門」,籠總的把佛陀施設教法的原則先標出來。再看第二段「別顯淨宗」,特別把淨土法門的特色講出來。

  別顯淨宗二

  淨土橫超勝

  淨土的特色,蕅益大師由粗到細、由淺入深分二段:第一個「淨土橫超勝」,看這一段:

  然於一切方便┌至直捷┐     ┌念  佛

  ┤   ├者,則莫若┤

  之中,求其 └至圓頓┘     └求生淨土

  在一切的禅、教、律、密的方便當中,我們希望能達到二個目的:第一個「至直捷」,第二個「至圓頓」。這個「至直捷」指的是在因地的時候,我們能夠不必多生多劫的修持,就在一生當中成就生死的大事。這個「至直捷」,我看古德的注解解釋說:「直捷」就是帶業往生,橫超三界,這個叫做「直捷」。你不必去消滅你的罪業,帶著你無量無邊的業種往生淨土,這叫「直捷」。前面「至直捷」是約因地,這個「至圓頓」是約果地。那你果地的功德是怎麼回事呢?「圓淨四土,圓證三不退。」你到了淨土以後,它的功德不是人天的功德,也不是二乘的功德,是大乘的功德。圓淨四土──有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這四土是互含互攝的,是橫具的,你同時可以受用四土;能夠成就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個叫做功德的「圓頓」。如果我們今天要求在一切方便當中,要滿足它的「直捷」性,又滿足它的「圓頓」性,那「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念佛」是因,「求生淨土」是果。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我們說「方便有多門」,這個佛法的修持,都是在對治我們現前的妄想執著。這個法門的施設,有通也有別。通相來說,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你一定要持戒,特別是四根本重戒,「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之根本」,這是通於一切法門,持戒為本。其次,止觀雙運。任何一個法門,它在安定內心的時候,它不是止就是觀,不是觀就是止,沒有其它第三種狀態,「善巧安心止觀」。這個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一切法門的總相。但是它有它的別相,這個止觀的別相,就是它的所緣境有所不同。這段我們解釋一下。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的經題「妙法蓮華經」,他解釋這個「妙法」,說妙法有三種法妙:第一個是眾生法妙。這個眾生法,就是眾生有無量無邊的惑業苦,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這煩惱一動,就是一個罪業,有無量無邊的罪業。有這個罪業,就會有各式各樣痛苦的果報,這件事情不可思議,所以眾生法妙。第二個、佛法妙。佛菩薩的功德莊嚴,正報莊嚴、依報的莊嚴,這件事也是妙。第三個是心法妙。前面的眾生法是約著雜染的境界來說;這個佛法界是一種清淨的法界;現前的一念心性,智者大師的意思:它有染有淨,有淨有染,一念具足十法界。它迷惑的時候,它所表現出來的是一個雜染的法界;它覺悟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是清淨的法界:染淨不二,所以這個現前一念心性也是不可思議,也是妙。

  我們一般在修止觀,就是三種所緣境:或者你觀察眾生法界。一般南傳佛教,它的止觀就是觀我們的五蘊身心──色、受、想、行、識,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罪業所招感的現前色受想行識,是我們的所觀境。不過觀察眾生法,一般我們的心情,那是否定的,用不淨、或者是苦、無常、無我這四種智慧來觀照它,基本上我們對它是厭惡的、否定的,是要把它息滅掉的,是這樣的一種心態。第二種的所觀境是佛法界。這個淨土宗跟密宗歡喜用這種觀法,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性,直接去觀察佛菩薩的功德莊嚴,或者觀想佛菩薩的正報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或者去觀察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七寶池、八功德水、琉璃地、蓮華、宮殿、樓閣。我們去觀想佛菩薩莊嚴時,內心是肯定的,這個時候所緣境,這種佛菩薩的本尊相現前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是贊歎、禮拜、供養的一種歸依的心情。若按密宗的道次第來說,密宗認為:我們直接觀佛菩薩的這種功德莊嚴,這是最直捷、最圓頓的方法,就是成佛最快。印光大師講出一句話來形容這種觀法,他說:我們這一念心直接觀察佛菩薩的這種莊嚴,就像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們現前一念無量無邊這種煩惱的心,去觀察佛菩薩的莊嚴,是就著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投入佛菩薩的功德大海去,一念的相應就是一念的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說在無量無邊的所觀境當中,你用眾生法為觀境、以心法為所觀境、以佛法界為所觀境,這當中以佛法界為所觀境,是最直捷、最圓頓的成佛法門,是這個意思,叫「淨土橫超勝」。這當中牽涉到有佛力的加被,本尊相應,密宗講,就是我們跟佛菩薩這樣一觀以後,我們這一念心跟佛菩薩的功德就接觸了,蒙佛加被,這當中有佛力的力量加持進來,所以這個地方就有直捷跟圓頓這二種功德。這是講到這個法門的一個比較性,有橫超的、有豎出的差別。其次,我們再看下一段:

  又顯持名勝二

  正顯

  在整個淨土當中,這個「持名」又特別殊「勝」,有二段,第一個「正顯」。

  又於一切念佛法┌至簡易┐     ┌信  願

  ┤   ├者,則莫若┤

  門之中,求其 └至穩當┘     └專持名號

  念佛法門,我們講本尊相應,它的一個基本觀念,就是你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令你這一念心,跟佛菩薩的那一念大悲心能夠接觸,就是感應道交。這當中基本上有三種的方法:第一個,觀想佛菩薩的相狀,觀想、或者觀像、或者持名,你憶念它的名號。就是說你去觀想、觀像、持名,都能夠跟佛菩薩的大悲心相接觸。但是這三個「法門」當中,我們如果要加以簡別的話,就是它要能夠「至簡易」,下手最簡易,它的成就最「穩當」,萬修萬人去,成功率最高,那就是「信願專持名號」。執持名號,它有簡易跟穩當的二種功德。

  簡易跟穩當這件事,我們可以從二方面來說,第一個從平時的修學方面來說。在叢林古時候有一個叫冬瓜和尚,冬瓜和尚他歡喜吃冬瓜,所以人家稱他叫冬瓜和尚。這個冬瓜和尚他的工作是采購,古時候的叢林,「天下名山僧占多」,這高山上,從山上走下來四個小時,上去四個小時,來回八個小時,他哪有時間去念佛堂用功呢?他整天都在外面跑來跑去。但是他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有一天,隔壁來了一個參學客的比丘,他就去找他說: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跑來跑去,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一個方法能夠修持。這個客比丘說:你好好的專心念阿彌陀佛。這個人也是老實、厚道,他一聽就相信了。他就在這個工作當中跑來跑去,心中就好好的念阿彌陀佛,「信願專持名號」。有這麼一天,大家早課做完要下殿,冬瓜和尚就站出來說:大眾師慈悲,我今天要往生淨土,請大家先不要下殿,送我一程(呵──)。大眾師心想:你平常念佛堂也沒看到你來參加,你現在說你要往生淨土?大家半信半疑。大家想:好嘛,看看嘛。那冬瓜和尚就在中間坐著,大家為他念佛。念一段時間以後,冬瓜和尚就講了一個偈頌:「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講完以後,就安然坐化。這當中就把他一生的修因,因地的修行跟他果地的功德表達出來。看他的因地是怎麼修的?他的因地是「終日走街坊」,我這個人工作隨緣盡分,我的工作范圍是一天到晚在外面跑,在街坊、在菜市場當中跑過來跑過去,不像你們有這個福報在念佛堂、禅堂用功。當然這是我身體的狀態,我的身體在這個街坊當中跑過來跑過去,終日走街坊。但是我內心是什麼境界呢?「心中念佛忙」,內心當中念念的憶念彌陀的名號。這件事情是不容易的。我們看《釋禅波羅蜜》,任何止觀的修學,一定要閒居靜處、息諸緣務,把所有塵勞的事情都要放下,沒有說什麼終日走街坊的。因為淨土法門它的所觀境最簡易,因為你這個佛號一現前,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經過這三個次第,這個佛號從你信願的心裡生起,從嘴巴的震動產生一個聲相,再把它聽回去。诶!這件事就相應了,就跟你的本尊相應了。所以說他最後成就了,「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你看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跑來跑去,我內心的境界、我心中的佛號是什麼境界,「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所以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這個淨土法門的方便。你在佛堂用功當然是好,但是你在動中也可以跟彌陀相應,那這是約著平時的用功來說。

  第二個約臨命終,這個臨命終就是我們一生最關鍵的時候,古人說:「臘月三十算總帳」。印祖說:我們一個人,平常什麼事情都能夠作假:你沒有修行,也能夠裝出有修行的樣子;你造了很多罪業,也能夠現出慈悲善良的樣子。平時是可以作假,但是臨命終的時你作不了假的。臨命終你現出什麼相貌,善業起現行、惡業起現行,你作不了主,你沒有辦法作假,那你這個叫算總帳了。那這個算總帳就會影響到我們下一輩子的投胎,善業起現行,或者惡業起現行。這當中有二個因素會決定我們來生的果報:第一個隨業往生,我們會隨順過去的善惡業去投胎,如果善業起現行就到人天法界去,惡業起現行就到三惡道法界去,隨業往生;第二個隨念往生,就是臨命終的時候,你能夠栽培一個強大的心念,去改變你的業力,在這個業還沒有成熟之前。比如說你憶念你一生曾經做過什麼樣的善法,那以這個強大的善念,能使令這個善業先得果報,隨念往生。或者你在這個淨土法門當中,你這時候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時候會有這樣明確而堅定的心念,這個時候也是隨念帶業往生。但是這個隨念的標准,這個念力一定要能夠強過你的業力,這個念力一定是非常明確、非常堅定的念力。那在臨命終的時候,在這樣一種散亂心的狀態,我們要栽培一個明確而堅定的念力,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最簡易、最穩當,因為它的所觀境最簡單。你在臨命終的時候,色身的敗壞、內心的散亂,你要去觀想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依報莊嚴可就不容易了,不像平常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在念佛堂當中那麼容易。所以站在臨命終的時候,這個至簡易、至穩當就非常重要。不管是平時、不管是臨終,我們講這個下手最簡易、成功最穩當的,就是信願專持名號,把這個念佛當中加以簡別。蕅益大師講完這一段話以後,他又加以「引證」,把他的理論作一個「引證」。

  引證

  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

  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

  ┌─普被三根───┐

  ┤        ├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攝事理以無遺┐│

  └┤      ├┘

  └統宗教而無外┘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第二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頁:

  引證

  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

  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

  ┌─普被三根───┐

  ┤        ├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攝事理以無遺┐│

  └┤      ├┘

  └統宗教而無外┘

  這個「淨土三經」,就是《觀無量壽佛經》《佛說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三經。這「三經並行於世」,同時在世間流通。但是「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古大德在三經當中他單獨以《阿彌陀經》列為叢林的晚課。這是什麼理由呢?「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在三經當中,古德特別重視《阿彌陀經》,乃至於整個三經當中,以《阿彌陀經》列為晚課,這當中的理由是:第一個,它「普被三根」,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這個「淨土三經」,這《觀經》看經題這個「觀」字,看得出它的修行方法是「觀想」的法門,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觀琉璃地、觀蓮華;或者觀察正報的莊嚴,觀察彌陀白毫相光、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這個是觀想、觀像,這是利根人。這個利根人他的煩惱淡薄,他的心容易寂靜,心寂靜的人,他有堪能性,他能夠觀察很復雜、很微細的境界,這當然是攝受利根人,他的環境也單純、天生的煩惱也淡薄、也不容易昏沉、也不容易掉舉,這個觀想就適合他。其次,這個《無量壽經》,它雖然也是持名,但是它還兼帶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個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可能出家人比較容易做到,特別是年青出家占了便宜,他要發菩提心,思惟如母有情,發起大悲心,修六波羅蜜;但是年紀要大一點就可能會有困難,身心的羸弱;或者在家居士,那更有困難,發菩提心,在家人心中所緣的境界,那是一個家庭,妻子、兒女、先生這種境界,他怎麼能夠廣泛的攀緣無量無邊的眾生呢?怎麼去修習六波羅蜜呢?所以說這個《無量壽經》它的標准又稍微高了一點,「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阿彌陀經》的特色,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當中二話不說,他但是要你執持名號,看這經文上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管你是男人、或者是女人。「聞說阿彌陀佛」,聽聞阿彌陀佛這種功德境界。「執持名號」,你經常的去憶念他的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阿彌陀經》當中,它對於其他的方便法門二字不提,單單要你「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以這樣的行持,直接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這個法門,上根人修,那當然是好;鈍根人修也可以;乃至一個人,他一生造了五逆十惡,他臨命終時才開始覺悟、才開始忏悔、才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時候他怎麼發菩提心、怎麼修諸功德都沒有辦法,他不可能觀想、觀像。這個時候,他去憶念彌陀的名號,憶念十句,轉地獄的火成金蓮華。所以這個「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就是這種境界。「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這當中有事、有理,它能夠統攝宗門、教門一切的修行方法。這個「攝事理以無遺」這一段我們解釋一下。這個蕅益大師後面會提到,就是念阿彌陀佛有事持、有理持。這個持名是講得比較簡要,事實上具足來說,應該是信、願、持名。那這當中,按蕅益大師的意思,「信願」又特別重要。蕅益大師說:「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乃至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說你內心當中對彌陀歸依的心不夠堅定,雖口念阿彌陀佛,心裡還打妄想:阿彌陀佛真的能夠救我嗎?你對彌陀的信心不夠,對往生的願力不具足,縱使這句佛號能夠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功夫成片,亦無得生之理。這個關鍵在這個「信願」。這個信願的栽培就跟這個「觀想」有關系,你平常的觀想。如果你是從事相上去栽培信願,這個時候從緣起上來觀察,你觀察娑婆是苦惱的,在娑婆世界受生,有煩惱障礙你、有罪業障礙你、有老病死的果報障礙你。假設你下輩子選擇去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正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五種神通、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依報呢,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各式各樣宮殿樓閣的莊嚴。你從這樣的事相差別,生起信願,這個時候你對彌陀通身靠倒,這就是事持。

  那這個理持呢,就是你有一種理觀,這個理觀就是你能夠明白萬法唯是一心。前面的事觀多少有一點心外有法,認為這一切跟心沒有關系,這些法是業力所成的,都是真實的,不過當然也是好。那這個理觀,你能夠觀察:所謂的「娑婆世界不離開你現前一念心性,是你一念顛倒無明所變現;所謂的極樂世界也不離開你現前一念心性,是你的信、願、持名所成就。」這樣子你能夠法法銷歸自性,「我雖是業障凡夫,是彌陀心內的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內心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這個時候,你以這種「萬法唯是一心」的思想,來開展你的佛號,這個就是理持,一切法不離開你這一念心。這樣的厭離娑婆,娑婆世界是心中的雜染境界,所以應該厭離;極樂世界是心中清淨的信願心所成就,所以應該欣求。以一心的角度來厭離娑婆,以一心的角度來欣求極樂,那這樣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就不可思議了,這個叫做理持。這蕅益大師後面會提到。所以說如果不明白實相道理的人,他從這樣的一種業感的雜染跟清淨的差別來持佛名號,也可以。如果你能夠通達《法華經》《華嚴經》,從諸法的實相,從一心緣起萬法的角度來開展你的信願,也是可以。這個淨土法門有淺有深、有事有理,所以總說一句話:「尤為不可思議也哉!」不管事持、不管理持,都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都能夠在往生淨土,這件事情不可思議。這個是蕅益大師「序法門」,先把佛陀所有的法門,先作一個籠總的介紹;再把淨土的特色,它直捷、圓頓的特色,乃至持名簡易、穩當的特色標出來。再看第二段「序注疏」,這以下蕅益大師講出他著作《彌陀要解》的一個心情。先看「序古疏」,看古德著作的情況。

  序注疏二

  序古疏

  古來注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

  ┌著為《疏鈔》┐

  ┌雲棲和尚┤      │

  │    └廣大精微  │

  ┤           ├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    ┌述《圓中鈔》│

  └幽溪師伯┤      │

  └高深洪博  ┘

  ┌文富義繁┐

  ,特以┤    ├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

  └邊涯莫測┘

  蕅益大師先講到古代大德對《彌陀經》注疏的情況,「古來注疏,代不乏人。」中國佛教這二千多年來,祖師大德輩出,有很多人對《阿彌陀經》都很重視,也有很多的注解;但是「世遠就湮,所存無幾」,時間一久,「世遠」就是時代太久,早期這些《阿彌陀經》的注解就消失了。到了明末蕅祖的時候,所存的注解就不多了。不多中蕅益大師就提出二個代表:第一個「雲棲和尚」──蓮池大師大師,他的《阿彌陀經疏鈔》,「著為《疏鈔》廣大精微」,文字廣大,義理特別的精微。我們看《阿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講得很廣,就像一個佛法廣論一樣,把《阿彌陀經》開展的非常詳細。那「幽溪師伯述《圓宗鈔》,高深洪博」。幽溪大師是蕅祖的長輩,他稱他為師伯。那他作的《彌陀圓中鈔》高深洪博,他老人家用一心三觀來開展這句佛號,可以說是非常的深妙。這二部鈔,蕅益大師贊歎「蓋如日月中天」,有如一片黑暗當中太陽現前,這是正法的住世。那有正法太陽出來,有眼睛、有智慧眼的人,每一個人都能夠看到。就是有教理基礎的人,去看《彌陀疏鈔》《圓中鈔》,都能夠得到利益。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問題,「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致使「初機淺識信願難階」。因為蓮池大師的《疏鈔》太廣泛了、幽溪大師的《圓中鈔》太深妙了,故「邊涯莫測」,不管是文字、不管是義理,對我們「初機淺識」,末法時代根機淺薄的人來說,就很難栽培信願了。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如果我們去看蓮池大師的《疏鈔》,他老人家以《華嚴經》的思想,「重重無盡,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思想,來開展淨土的依正莊嚴,講得非常詳細。他偏重在所緣境,就淨土的依正莊嚴有廣泛的介紹。幽溪大師的《圓中鈔》,他偏重在能緣,偏重在能緣的一念心,這一念心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圓中鈔》對於現前一念心性開展得很詳細。一個是以《華嚴經》為主,偏重在佛菩薩的莊嚴;一個是以《法華經》為宗旨,偏重在心性的功德。那蕅益大師呢?如果我們今天把《彌陀疏鈔》跟《圓中鈔》看了以後,你再看《阿彌陀經要解》,你就會知道蕅益大師的智慧不可思議。他能夠融通這二部著述,一方面贊歎淨土的依正莊嚴,一方面要你處處銷歸現前一念心性。所以蕅益大師他老人家,事實上是把《彌陀疏鈔》跟《圓中鈔》加以融和。所以我們要真正了解《彌陀要解》,你有空時你還要去看看《彌陀疏鈔》、看看《圓中鈔》,你就知道蕅益大師的思想根源,是從這二個著作開展出來的;不過他老人家講得簡要,所以叫做《要解》。他能夠在短短的文字當中,使令我們這些初機淺識的人,能夠建立信願,這是《要解》的特色。這是講到古代二位大德的著作,各有各的優點;下面一段就講到蕅益大師他著作的心情。

  序今解二

  正述作疏緣起

  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

  前面二位大德的著述,對上根利器的人,當然是得到利益;但是對於「初機淺識」,就「信願難階」。所以蕅益大師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弗揣庸愚」,我不測量我自己是一個平庸根性的人(這是蕅祖的謙卑),所以我在二位大德之後,「再」著「述」這個「《要解》」,因為考慮到「初機淺識,信願難階」,所以我不得不再做這個《要解》。

  自陳同異俱非

  ┌不敢與二翁競異─┐

  ┌┤        ├┐

  │└亦不必與二翁強同┘│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

  ┤          ├

  │┌譬如側看成峰┐  │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

  └┤      ├──┘

  └橫看成嶺  ┘

  ───壹自序竟───

  那我做這個《要解》是一個什麼心情呢?「不敢與二翁競異」,但是亦「不必與二翁強同」。「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不盡盧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盧山而已。」那我作這個《要解》,我站在個人的立場,我「不敢與二翁」有一種爭高下的心情。佛法講無我、無我所,我的心情沒有「想要比古德強」這一念分別對立的心,沒有。如果你沒有想要比古人強,你干嘛作這個注解呢? 「不必與二翁強」。站在法的立場、站在弘法利生的立場,有些眾生必須要依《要解》而得度,也不是每一個人的思想要完全一樣,也「不必與二翁強同」,站在弘法利生的角度,那也「不必與二翁強同」。我們看古大德,是依法不依人,他不必在人中爭高下;但是為了法的弘傳,所謂的「名利不可爭」,但是「義務不可辭」。個人的名利,這件事情不是我們所計較的。但是我們為什麼要積極弘揚佛法呢?「義務不可辭」,因為每一個眾生的因緣不同,誰會因誰而得度,各有各的差別。所以我們對佛法的弘揚,個人也有一分的承擔,「義務不可辭」,這是蕅益大師的心情。這當中講出一個譬喻:「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一部經有各式各樣的注解,這個是很合理的。多元化的社會,各有各的思想。譬如說「側看成峰」,同樣是一座山,你從側面看,開展出來的是一個綿延的山峰;從橫面看,合起來就是一個嶺。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面貌。總之,「縱皆不盡盧山真境」,沒有一個人真正看到盧山真境,盧山在這個大霧當中,但是要緊的是,你能夠透過你語言文字的善巧,引導眾生去「親見盧山」。這意思就是說:經典是佛大智慧的境界所表達的,那是無量義,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完全全的把佛陀的真實義全貌表達出來,從契理的角度是沒有辦法的。但是從契機的角度,每一個不妨站在你的角度,來引導眾生了解這部經。我們講「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只要你有一個門就能夠進入房間,不一定要把房間全部打壞,其中有一個門就可以進去了。所以說「縱皆不盡盧山真境」,但是「要不失為各各親見盧山而已」,是這種情況。那這是蕅益大師著作《要解》的一個心情。

  蕅祖的《要解》,如果我們只是這樣讀過去,你也就沒有什麼特別感覺;但是你要是能夠把心靜下來,很虔誠的把蕅益大師的《要解》,特別是前面五重玄義,一次一次的讀誦,你會發覺這裡面的文字不可思議。你一次一次讀誦,真正能夠滅罪,可以把你無量的罪業滅掉,真正能夠開展你的智慧,把你無始劫來的疑根拔掉,所以印光大師贊歎蕅益大師說:「縱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經,亦不高出此矣。」印祖是一個很嚴謹的人,他說:就算是古代的佛陀釋迦牟尼佛出世,重新為他講的這部經作注解,「亦不高出此矣」,整個義理、整個行持的開展,大概也就是這樣子了。所以這一部《彌陀要解》,我們要花多一點時間慢慢去體會、去品嘗,你再來念這句佛號,那感覺就不一樣了。你過去在念佛的時候,你這一念心跟佛號有很多很多的障礙,總是覺得:怎麼念半天沒有味道?你要把這《彌陀要解》背一背,細心的體驗,你這一念心再跟佛號一接觸,前面的那些烏雲就全部消滅掉,滅除你的罪障。所以我們有些東西都要諸位會背,像這個序就是要背的,下禮拜我們就抽背。那這是講到「序」的情況。好,我們看第二段「解經」,正式的解釋本經,「分二」段:「初五重玄義;二、正解經文」。

  貳、解經 分二:初五重玄義,二正解經文。

  今初。

  貳、解經二

  五重玄義五

  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蕅益大師是天台宗的學者,他根據天台宗的家風,在解「釋經」典前先解釋「五重玄義」,這「五重」就是五個層次,用五個層次來解釋,把經典玄妙的道理先表達出來,叫做「五重玄義」。

  釋名二

  總標立題

  第一重是釋題,解釋經題。解釋經題分成二段:「一、總標立題;二、別釋通別」。先看「總標立題」:

  ┌能說┐

  第一釋名。此經以┤  ├人為名。

  └所說┘

  解釋經題,有人、法、喻三種的差別。這部「經」完全是人,單人立題。這個人當中,有「能說」的,就是這是誰說的呢?「佛」。這第一個佛是釋迦牟尼佛,他是能說的人。這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是誰介紹的呢?不是阿羅漢、也不是菩薩,他們二個都沒有資格介紹淨土;只有釋迦牟尼佛才有資格、才有條件來明白的介紹淨土。所以這個能說的人是「佛」。那他介紹誰呢?「阿彌陀」,這是所說的佛,他也是佛,是西方的佛。一個是能說,一個是所說,那這個單人立題。這是「總標立題」,再看「別釋通別」:

  別釋通別二

  釋別名三

  釋佛字

  這個經題有別題跟通題,這個「別」就是別於一切經典的,「佛說阿彌陀」這五個字是不同於其他經典;這個「經」字是通的,任何一部經都叫做經,這是「通」題。我們先看別題,別題當中分成三段:第一是「佛」,第二是「說」,第三是「阿彌陀」。先看第一「佛」:

  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

  ┌以先覺┐

  ┌┤   ├─┐

  │└覺後覺┘ │

  生五濁惡世─┤      ├者也。

  │┌無法不知┐│

  └┤    ├┘

  └無法不見┘

  這個「佛說阿彌陀經」第一個「佛」字指的是誰呢?「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不是業力來投胎,他是「乘大悲願力」而來「生五濁惡世」。這個佛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呢?這當中有三個功德:第一個站在自覺角度,「以先覺」;第二個「覺後覺」是講覺他;第三個「無法不知,無法不見」,是覺行圓滿。

  這個佛啊,佛當然是一個萬德莊嚴的境界,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三昧、神通、陀羅尼,但是他根本的功德,就是他心中那一念光明的智慧。所以我們一般在解釋「佛」,簡要的講什麼是「佛」呢?就是一個徹底覺悟的眾生,就是他心中那一念光明的智慧。因為無量無邊的功德是從智慧生起的,它是根本,「但得本,不愁末」。所以蕅益大師以這個智慧,來總持佛陀的功德。那這個智慧有三種:第一個「自覺」。佛陀的智慧,覺悟生命的真相,這當中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就是先明白業果的道理。我們剛開始接觸佛法,剛開始內心是顛倒的,對於生命「生從何來,死將何去」是不明白的。我們剛開始認識業果的道理,我們就能夠知道「生命相續」,看到了無量生命,原來我們的生命就像這水流一樣,「恆轉如瀑流」,由過去的生命引生現在的生命,由現在的生命這個水流會繼續延生到無量的生命。而這整個生命的變化,是由我們的業力所構成的,這個時候,我們的人生觀就會有變化。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斷滅見」,人死如燈滅。一般人是這樣的思想,一個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消失掉了,生命只是一個偶然。如果我想得到安樂怎麼辦呢?那就即時行樂吧!因為沒有來生,斷惡修善、皈依三寶都沒有意義。這個思想會讓很多人造很多很多的罪業。所以我們心中第一道的光明就是明白業果、明白生命的相續、明白業果的相續。我們想追求安樂,我們就要避免去累積罪業,而且要積極的去積集善業。所以我們明白第一個業果的道理以後,由這個道理的攝持,我們就能夠勉強自己,去斷除身口意的惡法,勉強自己去積集善業,因為為了追求來世的安樂,這是第一層覺悟。

  第二層,我們從業果當中,還可以再進一步觀察空性,這無我的道理。當我們明白業果以後,雖然慢慢慢慢罪業減少,慢慢慢慢善業增加;但是我們這種自我意識、這個無明在心中活動,人跟人之間接觸就會有得失心,就有比較的心,就使令我們「弟子心不安」。雖然我們積集了再大的善業,總覺得我們被境界這種贊歎、毀謗、得失,這個風一吹的時候,心中還是飄動。所以我們人總是想要進步,想要再追求更精致的安樂,這個時候我們修無我觀,觀察這個生命體,是由五個成分所構成的,是由色、受、想、行、識所構成,而每一個成分都剎那剎那生滅,這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這是我們的妄想捏造出來的。透過無我觀,我們來修習善法的時候,那完全是一種大悲的願力,就不是以前以自我來斷惡、以自我來修善,而是以願力來修善。這個時候,在這修善的過程當中,是無我、無我所的。這個時候,外在的境界不能障礙你,別人對你的贊歎、毀謗,你的心還是安住,安住在空性。這個時候,你的安樂就不可破壞了;不像前面的「依止善業」,別人一句話就讓你倒下了,很脆弱的,這個安樂是脆弱的。當我們明白第二個空性的道理,這時候我們的安樂就更加的堅固、更加的精妙。

  第三層,還可以進步,觀察到現前一念的佛性,這個時後我們會生起同體的大悲心,積集更廣大的功德。

  所以說,佛法的覺悟有三個層次,從業果的道理,到空性無我的道理,到真如佛性的道理,前前是後後的基礎,它有一定的次第。那這樣子完成自我的覺悟,是一種自受用。有這種自我覺悟以後,站在大乘的角度,我們有一分的責任來幫助一切有情,使令他也能夠覺悟。當然佛法也同意你沒有飯我給你飯吃,你生病我帶你去看醫生;但是這樣子不能夠徹底的使令眾生離苦得樂,因為他痛苦的根源是來自心中的愚癡。你不能更解釋佛法道理給他聽,你給他飯吃、給他錢、給他看醫生,暫時得到安樂;但是終歸來說,他還是會去造業、還是會受苦。所以我們真正幫助眾生,最後就是要為他說法,使令他也覺悟,「覺後覺」。最後,我們自己從自利利他當中,最後「覺行圓滿」。這個「無法不知,無法不見」,唯獨只有佛陀。前面的自覺、覺他通於阿羅漢、通於菩薩,但是「無法不知、無法不見」只有佛陀。所以你看經論,你問一個阿羅漢,他不敢說他什麼都知道,他知道的他告訴你,他不知道的他就說他不知道。但是你要是問佛陀啊,沒有一件事情他不知道,沒有一件事情,「無法不知、無法不見」,這個是覺行圓滿,唯佛與佛才能夠徹底覺悟。這一段是介紹「佛」字,這個「佛」字主要是指釋迦牟尼佛。看第二個「說」字。

  釋說字

  ┌佛以度生為懷┐為說難信法,令究

  說者,悅所懷也┤      ├

  └眾生成佛機熟┘竟脫,故悅也。

  這個「說」,蕅益大師的解釋是「悅所懷也」。這個「悅」指的是心中的歡喜。為什麼心中歡喜?因為他「所懷」,滿足心中的願望。我們凡夫的心中有二個願望:第一個是上求佛道,第二個是下化眾生,上求、下化,這是我們的菩提本願。但是佛陀只有一個願望,因為佛陀自利已經成就了,佛陀所有的願望,就是以度眾生為願望。那現在「眾生成佛機緣」成熟了,所以佛陀為說這個淨土「難信」之法,使令我們在一生當中成就「究竟」解「脫」,所以佛陀當時的心情是歡喜的。所以這個「說」,有歡喜、演說的意思。這個地方講到「眾生成佛機熟」,這是一個很大的因緣,「一大事因緣」。說你這個人往生天界的因緣成熟,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說你這個人成就阿羅漢的因緣成熟,這個也不是很難得;但是說這個人要成佛的因緣成熟,這件事情不可思議了。我們看《法華經》《華嚴經》,這個成佛那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修六波羅蜜的積功累德;而這個地方「眾生成佛機熟」,蕅益大師解釋說:這裡的眾生指的是誰呢?他說:乃至一個五逆十惡的眾生,他能夠信、願、持名,就表示這個人成佛的因緣成熟了。問題就是說,它這是一個難信之法──信、願、持名,我們如何對這句名號生起堅定的信心,生起堅定的願力呢,這件事情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們應該透過學習、透過明白道理,來破除我們的疑惑。所以這個「說」,就是眾生聽聞淨土法門的因緣成熟了,換句話說「成佛的因緣成熟了」。佛陀在那個時候,以大歡喜心來介紹阿彌陀佛,所以叫做「說」。第三個「阿彌陀」,這當中分二段,先解釋「導師」。

  釋阿彌陀二

  明導師

  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

  ┌生極樂世界┐

  」眾生┤     ├者也。

  └永階不退 ┘

  這「阿彌陀」,就是「彼土」,就是他不是在我們娑婆世界成佛的,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那他以「四十八願」來接引「信願念佛」的「眾生」。到哪裡去呢?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呢?「永階不退位者也。」這個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我們入經文,會有詳細的介紹──依報的莊嚴、正報的莊嚴。這當中,蕅益大師把極樂世界的功德,特別以「永階不退」做代表,可見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我們凡夫的修學,最大的障礙,就是這個「退轉」。所以我們打一個佛七,以一句佛號來熏習我們的身口意,慢慢慢慢內心能夠寂靜光明;等打完佛七的時候,再與人世的塵勞一接觸,又恢復了這種散亂昏沉的境界。就是我們曾經得到的功德容易退失,沒有辦法堅固的保存下來,沒辦法累積起來,這是我們凡夫修行最大的困難。你說你今天將《無量壽經》背起來,但是你三天不背就忘掉了;你說你能夠拜《八十八佛》,今天拜、明天拜,要拜十幾年,乃至盡形壽,就不容易了。就是說我們任何的功德,在環境的障礙當中很容易退失。但極樂世界它有這個好處──不退轉,環境使令我們不退轉。

  《阿含經》有一則故事:有二個比丘,他們是二兄弟。哥哥很努力的修學聖道,成就了阿羅漢果;弟弟歡喜為人說法、歡喜攀緣信徒,整天在外面跑來跑去,還是一個凡夫。他哥哥成就聖道以後,經常用神通來觀察弟弟:唉呀!我弟弟內心還是一個煩惱的境界。就勸他弟弟說:你不要一天到晚在那裡跑來跑去,你要好好的修習止觀。他弟弟不聽,好樂修行福報、好樂廣結善緣。結果沒多久就死了。死了以後,他哥哥用神通觀察:還好,得了人身,生為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有一天大富長者請了一個褓姆來照顧他,這個褓姆抱的時候,不小心掉到地下,掉到地下,這個腦袋撞到石頭,腦就碎掉就死掉。因為臨命終時起了瞋恨心,就刺激他過去的罪業到地獄去了。所以說,我們今天雖然得到人身,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決定我們來生要去哪裡。諸法無我,這個「無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對生命沒有主宰性,沒有主宰性。所以印光大師提出一個警告,他說:「三世怨。」說你今生積極的修福修慧,但是假設我們今天沒有成就聖道、也沒有到淨土去,來生會因為善業的因緣得到大福報──國王、大富長者。但是這個福報現前有什麼問題呢?我們心中有煩惱,我們這一念煩惱的心跟福報境界接觸的時候,煩惱就開始活動。一個沒有福報的人,要造罪業,是沒有多大的力量;但是一個國王、一個大富長者,「君王一怒,血流成河」,那還得了!一個大福報的人要造罪,那個勢力就大了,今生修福,來生受福報,第三生就投到三惡道去了,就是「三世怨」。這是說明我們凡夫的心情,在沒有入正定聚之前,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今生是一個比丘,如法的持戒、如法的忏悔、如法做五堂功課;但是來生就忘了我是誰了,就開始享受今生所積集的功德,開始放逸、造業,第三生就墮落了。所以說,到極樂世界的重點還不是要去享受這樣莊嚴的境界,重點在「永階不退」,因為極樂世界環境的攝持,使令我們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使令我們成就不退轉。所以蕅益大師在這個地方特別標出來,「永階不退者也」。接下來看:

  明華梵

  ┌功德智慧┐

  │    │

  ┌此雲無量壽┐  ├神通道力┤一一無量

  梵語阿彌陀┤     ├要之┤    ├

  └亦雲無量光┘  ├依正莊嚴┤也。

  │    │

  └說法化度┘

  「阿彌陀」這句話,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本經當中解釋說:是「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光」明。「阿彌陀」這句話本來是梵語,我們講「南無阿彌多婆夜」,「阿彌多」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無量的意思。那這個「無量」怎麼去體會它呢?本師釋迦牟尼佛以二個代表:一個無量壽命,一個無量光明。所以蕅益大師就說:我們念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招感無量正報的壽命?為什麼能夠招感這麼廣大的依報國土?因為這句佛號本身就是無量光、無量壽,如是因,就有如是果。無量壽是代表一種正報的功德,你這一念心跟佛號一接觸,你就成就無量壽的功德;你這一念心跟無量光一接觸,就能夠成就這樣廣大依報的國土。把這二個開展出來,就是無量的「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度化,一一皆無量也。」這是解釋「阿彌陀」的意思。「佛說阿彌陀」是一個別題,這以下講「經」通題:

  釋通名

  ┌通┐

  ┌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 ├合為題也。

  │              └別┘

  │

  │         ┌通┐

  └教、行、理三,各論┤ ├廣如台藏所明。

  └別┘

  「一切金口」,這個「經」有不變義,佛陀所說的法是真理、是不隨時空改變的叫做「經」。這個「經」對前面的「五字,是通別合題」,前面是別題,那這個「經」是通題,合起來就是一個經題。智者大師把這個「經」分成三段,就是教經、行經、理經。這個「教」指的是語言文字,這個「行」指修行方法,這個「理」是它的實相道理。這當中有「通」有「別」,每一部經有共同點、有差別點,詳細的內容可以看天「台藏」《法華玄義》,智者大師有詳細的說明──教經、行經、理經。

  關於這個「經」蕅益大師講的比較省略,我們可以補充一下。根據《阿毗達磨雜集論》,這個經有五個意思:第一個經叫「結缦」。就是說佛陀的這些法語就像花一樣,能夠放出很多的香味、放出很多的功德。佛陀滅度以後,由弟子把這個線,把無量無邊的花串起來,就構成經,就是結集所成的經,結缦,就像一個線把花串起來一樣,所以這個經有結缦的意思。它是怎麼來的呢?是由後世的弟子把佛陀的言教結集而成的,這是約教經來說。第二個經有「顯示」的意思,這文字它能夠顯示種種的真理、顯示種種修行的方法,叫做顯示。第三個「繩墨」,這個繩墨它是我們整個行為善惡的標准。這個顯示跟繩墨是約行,這些文字它的記載,是我們整個修行的標准。第四「出生」,這是約理經。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經典文字接觸的時候,法語在我們心中運轉的時候,我們不斷的讀誦、不斷的憶念,它能夠使令我們內心生起很多的功德──信、進、念、定、慧等種種的功德,成就五根、五力。所以這個經有出生的意思,本無今有,叫出生。本來我們內心當中是沒有功德的;但是我們這一念心去讀誦經典以後,我們透過這些文字的運載,我們能夠生起功德,生起對三寶的信心、精進心、念心、禅定心跟智慧心,所以「經」有出生的意思。第五「湧泉」,這個經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就像泉水湧出,今天湧出、明天湧出、白天湧出、晚上湧出。這個經典,經過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重復,每一次每一次有不同的功德,功德一次一次的深入,一次一次的增長廣大,就像湧泉一樣,它是沒有停止的,這是約理來說。所以這個《阿毗達磨雜集論》說這個「經」有五個意思──結缦、顯示、繩墨、出生、湧泉,故名為經。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三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頁。

  辨體二

  這是「五重玄義」的第二科,這是辨別本經的體性。「體性」這句話,我們先作一個簡單的說明。這一切法,我們可以分成體、相、用,來觀察這一切法的差別。比如說,我們可以用黃金來做一個杯子。這個杯子有杯子的相狀、有杯子的作用。或者我們用黃金做一個椅子,這個椅子就有椅子的相狀、椅子的功能作用。或者我們用黃金做一尊佛像,佛像有佛像的相狀、有佛像的作用。但是它們的體性都是黃金。就是說,能夠做的這個杯子、椅子、佛像,它的體性都是黃金,這個就是體性。本段的「辨體」,主要是要說明:本經所說的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它的體性是什麼?它是怎麼來的?講一句白話說:這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是怎麼來的?它的體性是什麼?是講這件事情。這當中我們分成二段,「標名」跟「正辨」。先看「標名」:

  標名

  第二辨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

  這以下「標」出「體」性的「名」稱。一切的「大乘經」典都是「以實相為體」,本經的體是「實相」。這個「實相」是蕅益大師根據《法華經》的諸法實相。這個諸法實相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現前一念心性,這現前一念心性就是本經的體性,先把本經的體性標出來。以下我們正式的說明,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明性量無相」:

  正辨三

  明性量無相

  ┌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

  │└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

  │

  │┌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

  │└非香、非味、非觸、非法。

  │

  │┌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

  ├┤

  │└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

  「吾現前一念心性」,這個是本經的體性。這個「現前」簡單的說就是「當下」,我們現在當下這一念,能夠明了分別功能的這個心性。現前一念心性開展出來,就是見、聞、嗅、嘗、覺、知,有各式各樣的功能。這以下有五段來說明這個心性的相貌。先看第一段:「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這一段主要是發明我空的真理──我空真如。我們現前這一念身心,這個五蘊的身心,我們找一個「常一主宰」的我是不可得的。說這個「不在內」,我們在這個身心世界當中找不到我,「在外、在中間」都找不到常一的我,可見得我們這一念心裡面是無我、無我所的,沒有一個常一的自我。這個道理我們很容易明白,過去也講很多了,不再說明。這是約空間上來發明我空的道理,這以下約時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這個自我的體性,它也不是屬於過去,過去已經消失了,未來未成,所以從過去、現在的角度來觀察這一念心,是沒有一個常一的我,這個很容易明白的。現在心為什麼沒有我呢?因為現在心是剎那剎那生滅,剎那剎那變化,「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在整個變化當中,我們沒有主宰性,我們對於這樣的變化性沒有主宰性,所以說現在心也是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是約時間上來發明「我空」。前面是約空間上覓之了不可得,這個我的相貌是不可得,不管是內、外、中間,找一個常一主宰的相貌不可得。這一段是在說明我們這一念心裡面,常一的我是不可得,我空的真理。再看第二段:「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這一段是說明法空。法空,蕅益大師主要是約六塵的境界來解釋。先講這個色塵,「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能夠變現青黃赤白、長短方圓,但是它所變現的這些法,都沒有常一的體性,所以說「非」,這是因緣而生的。也不是「香、味、觸、法」,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省略了聲音,當然這個六塵都是因緣生,本性都是空性的。這是發明法空的道理。這個法空的道理,在唯識學有一個譬喻說:比如說我們看這個水。我們「人」看這個水,就著人法界的這一念心性來觀察這個水,我們看到這個水有水的體性、水的相貌、水的作用。鬼神的世界他那一念心性有罪業,因為有罪業,所以它看到的水是火。這就表示說這個水是無自性的,它會隨順個人的因緣業力而變化,所以我們知道這個法是空性的,容易明白,它是自性空,因緣有的。如果說這個水有獨立的體性,任何一個法界的心性去觀察這個水,應該都是水,因為它的體性是常一主宰的,它能夠決定它的性質;但是事實上不是。所以說,我們這一念心性裡面,這些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因緣生,它的本性都是空性的。這二段是發明我們這一念心性,有法空的真如跟我空的真如,這二個真如相應。再看第三段,第三段是很重要的觀念:「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這個地方就把整個心性的相貌全部標出來。我們這一念心性,它的體性是「覓之了不可得」──我空、法空。就是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這個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境界。但是你也不可以說完全沒有,因為這個不可得指的是自性不可得,我們不能否定它一種相續的作用,它隨順因緣有各式各樣相續的作用。所以說,你不能夠說它完全的斷滅,這個「不可得」指的是自性不可得,我們觀察它常一的自性是不可得,這個是約體性。約作用來說,「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這個作用,按天台的思想「即空、即假、即中」,前面是發明即空,這個「具造百界千如」是約即假。這個「具」就是理具,我們這一念心本來具足十法界的功能,但是這種功能我們是不能受用的。那應該怎麼辦呢?要有事「造」,要有這種造作的因緣才能夠出現,事造法界、理具法界。「具造百界千如」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一念心,這種清淨本然、這個無我無我所的心,你動一念頭,它就能夠創造十法界的依正果報出現。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講到當時的一個情況,他說:杭州有一個居民,這個居民的祖先留下幾畝田地給他耕種,他這個人很老實,每天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耕田為生。但是沒多久,這個田地被當地的一個地主大富長者,用非法的手段把它搶過去。搶過去以後,他沒有田可種,這個農夫很生氣告到官府去,請官府主持公道。但是這個地主用錢賄賂這個官府,那官府就把這個田地判給了地主。這個農夫非常的生氣、非常的傷心,說:好,你啊欺人太甚,我死了以後饒不過你,我要變成一條毒蛇來咬你。他起了這個惡念。起了這個惡念以後,沒多久就生病,非常的嚴重。生病以後,他看這個情形是好不起來,就把他的兒子叫過來說:我這個病是治不好了,那你要幫我辦後事。辦後事的時候,那個棺材不要完全封死,留一個小洞。他兒子問說:留一個小洞干什麼呢?他說:這個地主欺我太甚,我死了以後要變成蛇來報仇,所以你留個洞讓這個蛇好跑出去。那他兒子就遵命照辦。那這個做棺材的就問說:诶!你留這個洞干什麼呢?這個兒子就如是如是的說。後來這件事情就傳出去,傳到這個地主耳朵裡面,知道了。這個地主也是有一點良心的,知過能改,他聽了以後良心發現:別人好端端的種田,我把它搶過來,害他含恨而死!他就拿了地契,准備了一些禮品來拜訪這個農夫說:我過去對不起你,希望你能原諒我,過去的事我們就化解掉吧。就請他喝酒、吃飯。那這個農夫看到對方有慚愧心,把土地歸還,心裡一高興就喝酒。一喝酒的時候,喝太多就吐,就從嘴巴裡面吐出一條毒蛇來,從此病就好了。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明朝,蕅益大師說當時有的一個實際情況。他肚子裡的毒蛇是怎麼來的呢?他怎麼會有毒蛇呢?是一念的瞋心啊!這個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具造百界千如」。當然我們平常起的念頭,若不是很強烈,還不至於有這樣的情況。這在唯識學上說:強者先牽、強者先牽。就是說,雖然我們現在是一個「人」的果報,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是把人的果報壽命結束以後,才會創造一個新的果報。但是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你在現前起了一個很大的念頭,或者是善念、或者是惡念,這個念頭的力量太大,雖然你這個「人」的果報還有,但是它可以把你的果報先搶過來,先讓這個強大的念頭先得果報,強者先牽。他後來忏悔了,改變心意了,所以這個果報又消失掉了。所以我們就著我們內心的作用,你動一個念頭,就是一個十法界的因緣、就是一個十法界的因緣。我們平常不斷的動念頭,它就不斷的累積,一直到臨命終的時候再算總帳,「臘月三十算總帳」,把你一生當中所有的善惡念頭都加以歸類累積,看哪一個念頭最強──強者先牽,就是這樣。所以我們這個生命是怎麼來的呢?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性,它本性是即空,它本身是沒有一個決定的體性。隨著我們不斷的造作,念念的造作,念念之間就有十法界的差別出現。這個就是講到我們這一念心的相貌──即空、即假、即中。這裡是把我們內心體性的相貌全部講出來。再看第四段:

  │    ┌緣慮分別

  │    │

  │┌離一切┼語  言

  ││   │

  ├┤   └文 字 相

  ││

  │└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

  有自性。

  我們這一念心,這個「即空、即假、即中」啊,這個禅宗所謂的本來面目。當然我們現在的心是經常打妄想,我們要從這個妄想的心恢復到本來面目,這個次第,天台宗講「六即佛」。我們剛開始從「名字位」到「觀行位」、「相似位」的時候,去明白我們這一念心的相貌:我這一念心是「即空、即假、即中」,它是覓之了不可得,但它可又是「具造百界千如」;雖然具造百界千如,可又是覓之了不可得,「即空、即假、即中」。我們剛開始明白這個相貌的時候,是假藉語言文字的;但是遇到「分證即佛」,這一念心跟我們本來面目一相應以後,那個現量的境界現前的時候,那是「離一切的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心中沒有文字相、沒有名言的。我們中國佛教到了唐朝以後,有各式各樣宗派。有宗派就會有很多爭執,尤其是中觀跟天台的思想有很多的爭執。中觀批評天台如來藏思想:如來藏思想有自性執,安立了真如。但是我們看這一段:「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天台宗所謂的真如,我們這一念心跟真如相應的時候、恢復本來面目的時候啊,那心中是沒有名言的、沒有名言的。按照唯識學的思想,這個破遍計執,遠離遍計執,開顯圓成實。心中沒有名言,怎麼會有自性執呢?我們凡夫的執著一定要假藉名言,你不動名言,你怎麼會有執著呢?所以說這個真如法性的境界,那種即空、即假、即中,它是離一切的名言的、離一切的名言。我們剛開始在修觀的過程當中,是假藉名言,但是真正悟入的時候是「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的,遠離一切的遍計執,是這樣子的。最後一段把前面的四段總結:

  │   ┌離一切相┐┌離故─無 相┐不得已強名

  └─要之┤    ├┤      ├

  └即一切法┘└即故─無不相┘「實相」

  簡單的說,這個諸法實相、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它的體性是離一切相的,它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離一切相」。但是它的作用,它是「即一切法」。你動了一個念頭,它就有十法界的依正諸法,循業發現。「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所以說,我們為了要形容這種「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這種心性,形容這樣的一種狀態,所以我們應該安立一個假名,這個就是實相,這是假名安立的,或者講真如、實相、或者一真法界,都可以。這一段是籠總的把我們一念心性的體性跟作用說出來,所以講「性量無相」,這種相貌的本質是離一切名言的,這種「即空、即假、即中」是離名言的,叫做「無相」。這一段是總標,總標體性跟作用;第二段就是約體性來發揮,我們這一念即空的體性來發揮。我先念一遍:

  明性體圓成

  ┌非寂

  ┌┤

  │└非照

  ┌實相之體┤

  │    │  ┌寂而恆照

  │    └而復┤

  │       └照而恆寂

  │

  │  ┌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

  │┌─┤

  ││ └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

  ││ ┌照寂─強名法身

  │├又┤

  ││ └寂照─強名報身

  ├┤

  ││ ┌性德寂照─名法身

  │├又┤

  ││ └修德照寂─名報身

  ││

  ││ ┌修德照寂─名受用身

  │└又┤

  │  └修德寂照─名應化身

  │

  │ ┌寂照不二┐

  │ │    │

  │ ├身土不二┤

  └又┤    ├無非「實相」

  ├性修不二┤

  │    │

  └真應不二┘

  「實相」的自「體」,先看它的體性。它是「非寂、非照」,它不是決定的寂滅,也不是決定的覺照;但是它可以又是「寂」而「恆照,照而恆寂」,它不是單一的寂,也不是單一的照,而是寂中有照,照中有寂。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這一念「即空、即假、即中」這個空性的清淨本性,它的相貌,天台宗講出二個相貌。第一個「寂」,它是一個寂滅的狀態,這個寂滅就是我空、法空的境界叫做「寂」;那第二個它有「照」的功能,它有靈靈覺覺的明了功能叫做「照」,就這二個。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性的自體是「寂而恆照,照而恆寂」,這一段是把我們的體性標出來。

  第二段,講依體起用。在這個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當中,有各式各樣的因緣,就有各式各樣的差別相貌出現。如果講「照而寂」(佛法的這個名相,都是偏重在下面那一句話),就是照而寂,如果我們強調這個「寂」的功能,就顯現「常寂光淨土」,這個「土」有不動義、有不變義。「寂而照」,如果強調這個「照」的功能,那就是「清淨法身」了。這個「身」是約正報,「身」比較有隨緣的意思。這個是講到有所偏重,它就有各式各樣的差別。「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這個「寂」的功能強,就偏向於「法身」,法身也是有不變義,三世諸佛的法身是相同的。就是各式各樣的報身,阿彌陀佛的報身,釋迦牟尼佛的功德報身,就各式各樣的差別,這個「照」就有隨緣義。「性德照寂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約「性、修」來說,性德就是偏重在法身,修德偏重在報身,這個容易明白。因為這個法身是本具的,你不管修不修都是有的;這個報身你不修還是沒有的,要有六波羅蜜的修德,這個報身才能出現。「修德寂照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約修德來說,又有差別了。如果偏重在「寂」這一面呢,就是「受用身」,這個受用身就是報身,報身又名受用身,唯識叫做受用身,天台叫做報身。我們修行的功德偏重在「照」這一方面是「應化身」,那千百億應化身,「應以何身得度,而現何身而為說法」。他在這個娑婆的應化身,是丈六比丘相,到其他國土可能更高大,相貌又不同。所以這個「修德」,如果偏重在「照」隨緣這一部分,就是千百億應化身。這一段都是在講我們這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體性。當它依體起用的時候,是無差成差,因為寂跟照的差別有所偏重,所以就有各式各樣三身、四土的出現,這是講這個觀念。

  那第三段就是攝用歸體了。當我們把這樣的差別攝用歸體的時候,「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當我們把這樣的隨緣差別會歸到體性的時候,那就是現前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個無差別的心性,這個是攝用歸體,差即無差。

  看這一段的意思,蕅益大師所要強調的觀念是在第三段,就是「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的這個現前一念,這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一個心體。這個觀念對修淨土法門的人來說,還是蠻重要的。這個觀念是說:我們修習淨土法門的人,看到極樂世界種種的功德莊嚴,會有好樂心。看到正報的莊嚴、依報的莊嚴,我們也想要去受用這樣的依正二報。當然我們會開始修行,用信、願、持名這三種資糧,來熏習我們內心;但是如果我們內心當中的體性沒有具足這種功德,你再怎麼修行都不能出現。舉一個例子來說,這個因果的相應,說:你用沙要煮成飯,那是不可能的。這個沙你用火去燒,只能夠說是熱沙,不能說把這個沙煮成飯。為什麼呢?「沙非飯本。」這個沙不是飯的因緣,你怎麼煮,它頂多是個熱沙。你要煮飯,要用米去煮。雖說這個米要轉成飯,它須經過這個電鍋的熱量,但是它主要的還是米是飯的因緣,它是一個親因緣,就是米有可能會做成飯,這個飯才會出現。如果這個米根本就不可能做飯,你再怎麼煮,它也不可能變成飯。這個意思是說什麼道理呢?說:我們現前一念打妄想的心,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很多煩惱、很多很多的業障,變現很多老病死的果報,那是從因緣上;從作用上,那是無差成差,各式各樣因緣的熏習,才有我們現在這樣的境界。但是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那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就是我們這一念靈靈覺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體性,跟阿彌陀佛的體性是無差別的,這是我們成就淨土的主要因素,叫自性功德力。所以蕅益大師他到了經文的時候,會解釋「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捨利弗」,「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說這個極樂世界的功德是怎麼成就呢?是怎麼會有這些七寶池、八功德水呢?就三力不可思議。第一個,你的自性功德力,你的內心當中那一念靈靈覺覺的本性,本來具足這種功德──自性功德力,這是親因緣;然後你念阿彌陀佛名號,名號功德力不可思議;還有彌陀本願的加持,佛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三力所成。天台宗有一個叫「體真止」,就是我們剛開始修這個從假入空觀,觀我們這一念心,它的觀心法門,觀現前一念,「緣生無性,當體即空」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內心當中安住在這個空性,把心中這些名言、戲論都停下來。這個時候,你那靈靈覺覺的佛性,就會有少分的相應。我們如果有這種體真止的經驗,我們能夠肯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句話,能夠肯定。就是你把心中的名言、戲論都停下來,攝用歸體的時候,我們會發覺:我們跟佛陀的心,不像你過去所想的距離那麼遙遠。所以說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那是一種不二的境界,這是蕅益大師所要說的一個道理,就是自性功德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約體性來說。這一段是偏重在這個「體」。以下第三段是偏重在作用,看蕅祖的《要解》:

  明性具遍作二

  承前啟後

  ┌不  二

  實相┤

  └亦無不二

  正顯

  ┌作依┐

  ┌───┤  ├┐

  │   └作正┘│

  │       │

  │   ┌作法┐│

  ├───┤  ├┤

  │   └作報┘│

  │       │

  │   ┌作自┐│

  ├───┤  ├┤

  │   └作他┘│

  │       │

  │   ┌能說┐│

  │  ┌┤  ├┤

  │  │└所說┘│

  │  │    │

  │  │┌能度┐│

  │  ├┤  ├┤

  │  │└所度┘│

  是故舉體┤  │    ├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  │┌能信┐│

  │  ├┤  ├┤

  │  │└所信┘│

  │  │    │

  │  │┌能願┐│

  └乃至┼┤  ├┤

  │└所願┘│

  │    │

  │┌能持┐│

  ├┤  ├┤

  │└所持┘│

  │    │

  │┌能生┐│

  ├┤  ├┤

  │└所生┘│

  │    │

  │┌能贊┐│

  └┤  ├┘

  └所贊┘

  這段文就非常重要,這個觀念如果我們不明白,你這個佛號在心中操作,那你就是處處障礙了。這個道理你若明白,這個佛號在你心中操作,那是入不可思議境啊、入不可思議境。我解釋一下,我先消文,再說它的道理。是「實相無二」,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這個體性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是無差別的境界。但是隨順染淨的因緣,就有很多的差別了,就作用上來說,「亦無不二」,就是很多很多的差別,有十法界的差別。這個是約現前一念心性的體用。約它的作用來說,現前一念心性它約著作用呢,約著我們染淨的不同,「舉體作依、作正」,現出各人的依報、正報,每一個人各式各樣依報的國土、正報的身心,現出「法、報」二身。當然法報二身是約佛陀,佛陀的法身、報身。或者「作自、作他」,你自己的身心世界、他人的身心世界,乃至於現前一念心性。因為每一尊佛的願力不同,有「能說、所說」,有能說的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阿彌陀佛,這個二尊佛都是依止清淨的法身。但是因為願力的不同,就有各式各樣的因緣。「能度、所度」,有能度的佛陀、所度的眾生。「能信、所信」,能信的我們這一念心,所信的一個淨土法門。「能願、所願」,能願的是欣厭之心(欣求的欣,厭離的厭),所願的是極樂世界。「能持、所持」,能持的是我們的三業,身口意三業;所持的是名號。這都不離開一念的心性。「能生、所生」,能生的是信、願、持名三資糧,所生的是四種淨土。「能贊、所贊」,能贊的是釋迦牟尼佛,所贊的是彌陀的依正莊嚴。這些各式各樣的差別,都是現前一念心性所顯現,「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不離開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隨順各式各樣的因緣所表現出來。那這一點是偏向於作用。

  這個地方,我們把這一段的大觀念再作一個整理。蕅益大師要我們在了解極樂世界依、正二報之前,先了解到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的理解,這個現前一念心性,我們可以分成體性跟作用這二個方向。這個古德講一個偈頌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是「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這十法界的各式各樣的差別,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就是我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這一念明了的心性。「法界圓融體」它的會歸處,「作我一念心」,就是我這一念心寂照不二的心性,這是無差別的境界。但是我們不是老是安住在無差別,我們有很多很多的造作因緣,所以說「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我們每一個眾生隨順個人的染淨因緣,就創造了很多很多的差別法界,每一個人各式各樣的正報、各式各樣的依報、各式各樣的內心狀態,這個就是因緣上的差別。現在我們所要關心的是它的作用,就是「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這句話怎麼說呢?就是我們一念心性,在唯識學上說它有二個主要功能:第一個它有異熟性,第二個它有等流性。這個異熟性跟等流性,我們可以從十二因緣來觀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這十二個因緣的運作,「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這句話怎麼說呢?這異熟性跟等流性是說:比如說,我們今天起了一個貪煩惱去造作一個罪業。這個貪煩惱就是無明,這是一個煩惱。當我們這個煩惱一活動,就落入「行」,這是一個業力。你依止貪煩惱去造作身口業的時候,你內心當中會有一種果報體出現──名色、六入、觸,一種生老病死的果報出現,但是這時候還沒有表現出,一種功能,異熟性。那你不斷的造作,數數現行都無慚愧,這個時候它的等流性,「此有故彼有」,在內心當中你一次一次的造作,它累積一次一次的功能,到臨命終時就表現出來,到銅床鐵柱去受果報了。反過來說:你今天忏悔,就是你在這一口氣還沒結束之前,臨命終之前你忏悔了。你忏悔以後,你依止煩惱去造作的這個罪業,惑業苦這個相續,你開始忏悔,當然忏悔還是從煩惱開始下手,你诃責這個煩惱,思惟它的過患,诃責它的煩惱,修不淨觀、修無常觀來對治這個煩惱的相續。哦!這個煩惱不活動了。這個時候你內心的狀態有變化,「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就是你那一個有得果報力量的業力,就在你心中慢慢慢慢的消失掉了。所以我們講「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二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說這個罪業,是你一念心的煩惱活動才有;我們沒有煩惱,這個身口所造的不叫罪業;一定要有煩惱的活動。煩惱驅動你的身口去造業力,「罪從心起」,所以說罪業的根源啊,我們講忏悔業障,怎麼會有業障呢?身體跟嘴巴是不會造業的,就是有煩惱的驅動。所以追根究底啊,還是要去找這個對治煩惱,所以「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你說怎麼知道你這一部分的業被忏清淨了呢?就是你心境相應的時候,你這一念心跟你過去的境界、你所貪愛的境界一接觸,這一部分的煩惱不活動了。你過去心境相應的時候,有這個煩惱;你現在這個煩惱被你調伏了,這個時候「心若滅時罪亦亡」。你過去所累積的這個業力啊,沒有力量了,沒有得果報的力量,因為這個惡念的相續被你破壞了。「心亡罪滅二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這是真實的忏悔、真實的滅罪。所以說當我們這一部分的煩惱還在,這一部分的業力一定還在。這個觀念就是說:我們祈求臨命終時候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不想在三界投胎,這個時候我們怎麼知道我們今天的業力是趨向極樂世界呢?就是在你的內心的狀態當中,你的信、願、持名的力量,那個等流力量是強過你對三界的貪愛。就是說,我們內心有很多很多的勢力,強大的勢力,都有得果報的力量;臨命終的時候,真妄交攻啊,所有的勢力──善的勢力、惡的勢力都現前,各憑本事,看誰的勢力大。這些當然都是你平常栽培的。你要能夠帶業往生,你一定是在佛堂當中,你栽培信、願、持名這個等流性,是所有心的勢力裡面最強大的、最強大的。換句話說,我們想往生極樂世界,除了你栽培信、願、持名以外,你還要對治你三界的愛取煩惱。否則這二個勢力都很大,如果我們對於三界貪愛的勢力強大,那就是「強者先牽」,先在三界得果報了。所以這句話是說明:我們這一念心性,隨著染淨的因緣(當然這個因緣有強弱的不同),舉體作依報、正報各式各樣的因緣,就從心性裡面出現,就這樣出現了。所以說我們在栽培資糧的時候,一方面要栽培信、願、持名,一方面要對治我們三界的煩惱,忏悔業障,使令三界這種業力薄弱,使令這個淨土的業力強大,是這個意思。這個就是我們講這一部經的體性。這一段你要了解,你才知道怎麼修行。蕅益大師這一個觀念我們不了解,我們不知道念佛干什麼!嘴巴念佛,法門沒有往內心的深處去會歸,「口念彌陀心散亂」,你內心對彌陀的歸依沒有生起,你臨命終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我們講「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你這一念心根本從來就沒有歸依彌陀,怎麼會變現彌陀的依正莊嚴出來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這個「辨體」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知道:這個世間有很多的果報,有地獄的果報、有餓鬼的果報、有畜生的果報,有極樂世界、有天堂。這件事情是怎麼回事啊?為什麼他會到極樂世界?為什麼這個人會到地獄去?這都不是上帝的安排,「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就是你平常栽培什麼樣的心情,你內心當中的狀態,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所以臨命終就各式各樣的業力去投胎。所以我們這一段文,你明白以後,你才知道要怎麼去栽培往生的資糧,從心地上去栽培,是這個意思。這一段有沒有問題?

  我們講禅宗開悟,其實禅宗開悟就是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明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明白這個道理叫做開悟,說這個人有資格修行了(呵──)。你不明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啊,你拜佛、持咒、布施、持戒,不能講修行。為什麼?因為在生命的本質當中,你要產生生命的增上,一定要先明白道理,「佛者,覺也。」我們講:「人天長夜,宇宙黯暗,誰啟以光明?」如果我們內心當中,不能真實明白「緣起的道理是內心的迷悟」,不能往這個地方會歸,雖然你偶爾也會造一點善業,說這個人他不學佛,他不明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他也是造善業。沒錯,他會依止這個善業,暫時的到人間、天上得暫時的果報,如果這個善業強的話。但是就著整個生命的增上、這整個大方向呢,沒有一個決定性的力量、沒有一個決定性的力量。這個人一定要等到他接觸佛法,明白這個道理、覺悟了這個道理,這個生命才真實有決定性的變化。因為你不明白這個道理,你造善業,以後墮落,還是會造惡業,因為你在隨業飄轉,你想離苦得樂,你根本就不知道怎麼下手。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雖然我們的進步是緩慢的、累積的,但是你這個大方向知道了,哦!我應該要好好的去消滅我心中的惡念,增長我心中的善念。這個時候對你整個生命的大方向,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一個人,一定要能夠先明白佛法的道理以後,這時候生命才有決定性的變化,應該是這樣子的。

  第四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頁。第六頁是講到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的作用,就是我們動一個念頭,就會有很多很多差別的果報在心中顯現。在淨土當中,我們在內心的修行這一方面,我們要做二件事情:第一個就是要破惡,對治三界的煩惱,使令我們三界的業力降低;第二個能夠栽培往生的業力,就是信、願、持名三種資糧,生善。這二種,一方面破惡,一方面生善。這個破惡,我們要特別注意我們這個念頭,一天當中這種數數現行的念頭,這是很重要的勢力。說這個念頭,你每天都起這個念頭,你一天當中一定會起這個念頭,或者是貪、或者是癡、或者是慢、或者是疑,因為每個人過去所栽培所熏習而不同;但是你每天要有一種審察的功夫,就是回光反照。就是說,诶,我們每天都有這個念頭出現,你就要注意這個念頭了。就是這個念頭在你心中,已經是一個強大的勢力了,臨命終時會要你的命的就是這個念頭。因為這種數數現行的念頭,它都是強大的勢力,那是一個熟境界。所以說,我們除了平常每天數數熏習清淨念頭以外,你還要注意去破壞這個惡念的勢力。否則你一方面增長惡勢力,一方面增長善勢力,你善的勢力肯定抵不過你的惡勢力;因為惡勢力是一個熟境界,我們善的信、願、持名是一個生疏的境界,今生才栽培的,那肯定抵擋不過它。那臨命終的時候,「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臨命終起惡念,那就隨業流轉,全體就是三惡道的法界。所以說,我們平常要經常反省自己:我今天動了什麼念頭?每天觀察。如果觀察自己每天都經常起這個惡念,那你就要注意了,你就要很認真的面對它。不只是強迫自己不去犯,你要去觀察這個惡念的過患:我為什麼會在這個地方流轉?為什麼每一次受生都累積這麼多的老病死的苦惱?就是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雖然讓我隨順自己的習氣,暫時得到安樂,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暫時的安樂,但是使令我長劫的受苦。當你去思惟它的過患,你痛苦的根源就是由於這個念頭而來。你呵責它,然後對治它,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多癡眾生因緣觀,佛法很多的法寶,直到這個念頭不再活動為止,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這個地方的「明體」,表面上是講本經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的體,事實上這個體是十法界的自體,十法界所依止的自體,就是現前一念心性。好,我們看第「三、明宗」。那這個「宗」分成二段:第「一、統論宗義」,第二、正明經宗。我們看蕅祖的解釋:

  明宗二

  統論宗義

  ┌修行要徑──┐

  │      │ ┌提綱則眾目張┐

  第三明宗。宗是┼會體樞機  ├也┤      ├

  │      │ └挈領則襟袖至┘

  └而萬行之綱領┘

  ──故「體」後應須「辨宗」。

  「第三、明宗」,這個「宗是」一個「修行」的重要途「徑」,就是修行主要的途徑,「宗」就是修行的主要方法。「會體」之「樞機」,契「會」我們這種清淨「體」性的「樞機」,這個「樞機」就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而萬行之綱領」,一切修行法門的大綱。這個「綱」是一個大的繩子叫綱,「領」就是衣領,這個萬行的一個綱領。「提網則眾目張,契領則襟袖至。」打漁用的網子,我們把大繩子一提,這個「眾目」(這個目就是小繩子)就能夠順利開張了。「契領」,我們拿一件衣服,把這個領子一拿起來,它的「襟袖」就能夠自然顯現,所以「體後應須辨宗」。這個「宗」主要就是一個修行的方法。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前面的體性是現前一念心性,是成就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的一個親因緣;但是這個心性怎麼能夠顯現極樂世界依正二報呢?必須有增上緣,有加行。前面是講理論所依止的理性;這個地方就講修行的方法,是假藉什麼樣的因緣才能夠顯現極樂世界?是這個意思。

  正明經宗二

  略標三資

  「正明經宗」分二段:「略標三資」跟「廣釋三資」。先簡略的說明三資糧的名稱跟相互的關系。

  ┌信─┐   ┌非信不足啟願。

  │  │為修行│

  ┌此經以┼願 ├   ┼非願不足導行

  │   │  │之宗要│

  │   └持名┘   │     ┌不足滿所願

  │          └非持名妙行┤

  │                └而證所信

  │

  │   ┌先陳依正─以生信。

  │   │

  └經中─┼次勸發願─以導行。

  │

  └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

  本經當中說:我們要成就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有三種的法門:一個是「信」,一個是「願」,第三個是「持名」,是本經主要的修行方法。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非信不足以啟願」,如果我們對極樂世界的功德沒有信心,我們不相信極樂世界的存在、不相信我們能夠往生,那當然不可能發願、不可能有堅定的願力。沒有堅定的「願」力,我們就不可能去執持名號、不可能去力「行」。沒有力行,那就不能「滿足」我們所發的「願」,也不能「證」我們「所信」,當然就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就不能滿願、就不能夠證明我們所相信的事實。這個信、願、持名它是有相互的關系,由信而引生願,由願引生行,由行又增長我們的信願,這是一種相互的增上關系。在本「經」的結構,釋迦牟尼佛介紹本經是「先陳依正」,先講極樂世界依正二報,先講果地的功德,能使令我們「生」起「信」心;講完以後,再「勸」我們「發願」──「眾生聞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佛陀講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干什麼呢?就是要我們放棄娑婆世界,發願到極樂世界,要我們「發願以導行」。第三個,怎麼去呢?我已經發願到極樂世界,應該修習什麼資糧呢?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的資糧,而是要修習「持名」的資糧,你要不斷的去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是往生的正因,「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本經當中蕅益大師的科判,就是以信、願、持名這三大科,來總持本經的「正宗分」。這是一個「略標」;再看「廣釋」,「廣」泛的解「釋三資」糧。先一個「總標」,先「標」出三資糧的名稱:

  廣釋三資二

  總標

  ┌信自

  │

  ├信他

  │

  ├信因

  ┌信則┤

  │  ├信果

  │  │

  │  ├信事

  │  │

  │  └信理

  │

  │  ┌厭離娑婆

  ├願則┤

  │  └欣求極樂

  │

  │  ┌執持名號

  └行則┤

  └一心不亂

  這個「信」,蕅祖講得很廣泛、很詳細,有「自他、因果、事理」三對的差別,這個我們待會再說明。這個「願」呢,蕅益大師這個願有二門:一個是「厭離娑婆」。你要能夠修觀,這個跟修觀有關,修觀來對治對娑婆世界的愛取,使令你內心深處,能夠真實的厭離娑婆世界。看這個娑婆世界──這種別人的風光、榮華富貴的境界,你內心當中不當一回事;你內心當中有這種無常、無我的智慧,能夠觀察娑婆世界這種不淨、苦、無常、無我,真實的厭離娑婆。另一方面「欣求極樂」,你要栽培對極樂世界欣求的心。這個是「願」這一部分。「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在修行上,本經的修行不講六波羅蜜,是講「執持名號」達到「一心不亂」,這個是本經的行門。這是一個總標,先把信、願、行三資糧的內涵標出來,這以下就詳細的解釋。

  別釋四

  釋六信六

  先看「信」,有六個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這個「信」的內涵,在唯識學的定義說:這個「信」是「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這個信當中所強調的,是要對三寶的境界。就是對三寶的「實」,它存在的真實性,這真實有佛陀嗎?真實有法嗎?真的有涅槃嗎?真實有僧嗎?對三寶的存在性,能夠「深忍」,能夠忍可隨順,你內心當中同意這件事情,叫做「實」,對它的存在性的一種忍可隨順。「德」,對三寶的功德能夠「樂」,深忍樂欲這個樂,好樂歡喜。說這三寶有很多的功德,但是我一點都沒有歡喜心,跟我沒關系,那不能講你對三寶有信心,不能這樣子講。就是你對於三寶的功德好樂歡喜,叫做「德」。第三個「能」,你對三寶的功德,你相信你能夠成就,有一種欲,你有希望成就的一種欲望。你對這種三寶的功德,你內心當中也可以成就,不是佛陀才有,也不是菩薩才有,這是經過修行有可能性會成就的,叫做「能」,對這種成就的可能性的一種信心。所以說這個一般的信心是對三寶的實、德、能的深忍樂欲。但是在淨土上來說,它的功德是比較單一、比較專,不是那麼廣泛的攀緣三寶的境界,它是就著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功德,是針對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功德,對於這種功德的實、德、能,深忍樂欲。這當中有所謂的實、德、能,剛好配這個六信。我們先看它「實」的部分,就是極樂世界的存在性、它真實的存在性,先看信事、信理。這個事理是對於「實」真實的存在。說極樂世界是存在,它存在在哪裡呢?對它存在性的一個信心,有事、有理,我們先看「信事」:

  信事

  ┌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

  ┌┤            ├──┐

  │└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  │

  信事者,深信┤                ├

  │     ┌在十萬億土外┐不同莊│

  └實有極樂國┤      ├   ┘

  └最極清淨莊嚴┘生寓言

  ──是名信事。

  這個「事」指的是緣起的事相。我們這一念心有各式各樣的業力,這個業力的熏習,有各式各樣的差別,有地獄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天的法界,這個事相叫做「事」。我們在事相上要深信:我們「現前一念不可盡故」,隨著這一念內「心」的染淨,就顯「現十方世界」,也是各式各樣的差別。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因緣的事相要相信「實有極樂國土」,真實有那麼一個國土,這個國土是在「十萬億土外」,而且是「最極清淨莊嚴」,這個國土「不」是「莊生」的「寓言」,不是莊子所說那些捏造的寓言故事,「是名信事」。這是在破除我們執理廢事。不像禅宗,禅宗的大德他也讀《阿彌陀經》,但是他解釋極樂世界依正二報,他說:其實沒有極樂世界存在。沒有極樂世界,那佛陀在《阿彌陀經》講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這怎麼說呢?禅宗說: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因為你一念心清淨,就是極樂世界,當下就是極樂世界;你一念心染污,你就是回到十萬億佛土,又回到娑婆世界。說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是一念心迷悟所安立的,沒有一個真實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只是一個表法。當然理上講這樣是對的,但是這叫執理廢事。你不能否定真實有一個阿彌陀佛,他真實發了願,而真實積功累德,創造了這個極樂世界,這個不容許否定。釋迦牟尼佛在經上說:「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就是在事相上,我們要真實的相信──真實有這麼一個世界存在,就像我們相信有真實的地獄存在一樣,這個叫做「信事」。所以說,極樂世界的存在,在事相上是在十萬億土外,這是我們要相信的。第二個「信理」:

  信理二

  明心性無外

  「信理」有二段,「明心無外」,先看第一段:

  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

  ┌         ┐

  │現前介爾一念心外 │

  信理者,深信┤         ├─┐

  │以吾現前一念心性 │ │

  └        ─┘ │

  實無外故。      │

  在「理」性上的相信,我們相「信」這個「十萬億土」外的極樂世界,它也不出我「現前一念」的明了「心」之外。為什麼?因為我們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是周遍法界的。「實無外故」,離開我這一念心,沒有萬法可得。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從作用上,我們這一念心的業力,我們有五戒、十善的因緣,使令我們現在變成一個人的五蘊,我們所受用的這種色、聲、香、味、觸、法都是人的果報;其他的果報就隱沒不明顯,其他的九法界不明顯。但是沒有顯現不表示不存在,就像我們燈光有十個燈光,我們打開其中一個燈光,不表示其他的燈光就不存在,它隨時有可能會顯現,只要這個因緣具足了,這個燈光就會出現。所以說,雖然我們現在所受用的因緣是人的五蘊;但是從本體上來觀察,我們「現前」這「一念心性」是「實無外故」,是周遍法界,所以「十萬億土」是存在我們心中的。

  明事事無礙

  又深信─              │

  │

  ┌現前一念心中┐ │

  ┌西方依正主伴皆吾┤      ├─┤

  │        └所現影───┘ │

  這個觀念跟前面一樣,極樂世界是我們心中所現影像。

  │全事即理,全妄即真,       │

  ├          ───────┤

  ┤全修即性,全他即自        ├是名信理

  │                 │

  │ 我心遍故,佛心亦遍,      │

  │┌            ──┐ │

  ││一切眾生心性亦遍。     │ │

  ││              ├─┘

  └┤  ┌一室┐光光互遍,重重 │

  └譬如┤  ├        ┘

  └千燈┘交攝,不相妨礙。

  「全事即理」,極樂世界這種功德事相,不離開我一念心,這個「理」者,一心也。「全妄即真」,雖然這個極樂世界的功德相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種「妄」相不離開真實,所有的「修」德不離開「性」德。「全他即自」,這個「全他即自」就是關鍵了。這裡的「他」指的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極樂世界的功德──極樂世界的功德,阿彌陀佛的功德。這個「自」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所具足,說:極樂世界的功德是我內心本來具足,它本來就存在我內心當中,「全他即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這個觀念我們怎麼去理解呢?「全他即自」,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怎麼會存在我的心中呢?這個道理怎麼說呢?因為我的「心」是「遍滿」,「佛」的「心」也「遍滿」,那遍滿跟遍滿之間,當然是互相含攝。講一個「譬」說:一個房間裡面有很多「燈」光,當然佛陀的燈光特別的廣大光明,我們凡夫的燈光(這個人的果報)比較小,雖然有這個因緣果報的差別,但是不能否定「光光互遍,重重交攝」。我們不能否定──我們的燈光也到佛的燈光去,佛的燈光也到我們的燈光來,這是「不相妨礙」的。淨土宗第十二祖截流(徹悟)大師說:「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的眾生。」說我這個凡夫啊,業障深重,有很多很多的業障,長久在三界裡面流轉;但是,我可也是存在彌陀心中,所以彌陀加持我是可能的。「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阿彌陀佛雖萬德莊嚴,在十萬億土外,但他可也存在我心中,所以我要憶念他,彌陀也馬上知道。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從體性來觀察是不二的,所以感應道交。極樂世界的存在性,從事相上我們可以理解,在十萬億土外;在理性上,它存在我們心中。這個存在我們的心中,破除我們對距離的一種罣礙。有些人說:我們應該要往生到彌勒淨土去。為什麼呢?因為彌勒淨土在三界比較近;這個極樂世界不得了,在十萬億佛土外,一個阿羅漢的神通只能夠到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國土,這十萬億佛土連阿羅漢都不能去,我們怎麼能夠去呢?那麼遙遠!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在加護病房那麼無助,哪有人那麼大的心力,能夠超越十萬億佛土到極樂世界去呢?你不如就近到彌勒淨土去。他提出這樣的看法。這個看法是錯誤的,不合乎緣起,是心外求法。因為十萬億土它不就是存在我們的心中嗎?這個距離絕對不是障礙,障礙的是我們心中的疑根。我們心中懷疑自己不能去,那正是障礙的所在。所以我們在發願的時候:「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台安我足,一剎那中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你看屈伸臂頃!可見這個距離不是障礙,關鍵是你是不是能夠感應道交。所以說,當我們知道極樂世界存在我們心中的時候,這個能夠破除我們對距離的障礙。我們感覺到:極樂世界跟我們不是那麼的遙遠,它存在我們的心中,是我內心本具,是我念念念佛的時候,念念的顯現。這時候我們修行,不會老是攀緣這個十萬億土外的極樂世界,我們心能夠不向外求,回光反照我們這一念本具的心性:我這一念明了的心性,本來具足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假藉念佛的因緣,念念的開顯。所以這個「信理」也是很重要的,極樂世界存在我們心中。這個佛法不共外道的地方也就在這個地方。

  過去有一個很有名的一個政治人物,他研究基督教、也研究佛法。他說:上帝存在我們心中(哈──)。這句話有佛法的意思,但是基督教徒發表了很多很多的文章,反對這句話。因為在基督教裡面的這個上帝,是一個常一主宰、一個有獨立體性的,一個有明了性的上帝。他怎麼存在我們心中呢?基督教不同意這種思考。只有佛法說:佛陀存在我們心中,這是合理的。因為佛陀有法身,佛有三身,從應化身跟報身來說,我們同意阿彌陀佛是應化身跟報身,這種有相的境界是存在極樂世界外;但是「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我們也相信極樂世界的法身,他入我們的心中。所以我們憶念彌陀的時候,念念感應道交,因為彌陀的法身他存在我們的心中,我心遍故,佛陀的心也遍,所以說能夠「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這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存在,有事相的信心跟理性的信心,有這二點。

  再看因跟果這一對。因跟果這一對就是他的「德」,前面是約「實」,那這裡是約極樂世界的一個功德──因地的功德跟果地的功德,它功德性的好樂,先看「因」:

  信因

  ┌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

  信因者,深信┤            ├是名信因

  └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

  極樂世界的一個因地,我們去莊嚴極樂國土,不是靠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是靠信、願、持名,靠這個名號。所以我們應該相信,我們「散亂稱名」,我們平常念阿彌陀佛也打妄想,打妄想也念阿彌陀佛,夾雜著「散亂」;但是這個功德也不可思議,念念之間「猶為成佛」的「種子」,何「況」我們臨命終時那一念專注的「一心不亂」,「安得不」跟彌陀感應道交,而得「生淨土」呢?「是名信因」。這個「信因」就是對名號功德的一個信心歸依。我們講名以召德,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它把這個功德攝持在這個名號。所以我們這一念心跟名號一接觸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也能夠出現這樣的功德,名以召德。

  我過去讀佛學院的時,我們的教務主任上慧下天老和尚,他講一個他實際遇到的一個念佛感應故事,他實際見聞覺知的。老人家出家以前,在高雄一個陸軍官校,跟一個軍官、一個參謀的軍官。他辦公室裡面,有另外一個軍官,突然間好幾天沒有來上班,聽說是生病了。有一天他得空,下班後就去醫院看這個軍官。這一看不得了,這個人整個消瘦下去,印堂發黑、臉色蒼白,這個死相現前。問:你怎麼回事呢?醫生說我肝硬化,嚴重的肝硬化。看他講話的時候發抖。問:你現在感覺怎麼樣呢?他說:我看我這個情況很不好,晚上睡不著覺。問:這怎麼回事呢?說:晚上一睡覺的時候,就有二個鬼(冤親債主)找上門,他壓我的身體,壓得我晚上都不能睡覺,整個人的精神體力越來越衰退。這個軍官知道老和尚是修學佛法的,問:這佛法有沒有什麼法門能夠幫助我?老和尚說:有是有啊,告訴你恐怕你不信啊。他說:你隨便告訴我一個法門,我一定要好好的奉持。老和尚說:好,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他這個人就相信了,相信以後,慧老師就回去了。經過一段時間再去看他,唉呀!不得了,整個人的氣色就不同。說:你最近的感覺怎麼樣呢?他說:你告訴我念南無阿彌陀佛,那天晚上那二個冤親債主又來找我,那個時候我念阿彌陀佛。他說他念一句佛號就放出一道光明,那二個鬼神看到光明就慢慢躲慢慢躲,最後躲到門外去。他念一累的時候,他停下來,這佛號一停下來,那二個鬼又跑進來(呵──)。這個時候他可不敢停,他整個晚上就一直念佛,念阿彌陀佛。從那以後,他晚上就不斷念佛。诶!慢慢慢慢,這個鬼就不來了。冤親債主不來障礙以後,這整個身心就跟藥物相應了。我們有鬼神障礙的時候,你吃藥,你的色身跟藥物就不相應,有障礙。那慢慢慢慢這個藥物的調整,內心也能睡覺,內心安寧,哦!病自然好轉,後來果然出院。

  所以我們一般說念阿彌陀佛是臨終的往生,其實平常它也能夠消業障。所以《楞嚴經》上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說我們不斷的「憶佛、念佛」,我們這一念煩惱的心不斷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當然我們見佛不一定說一定是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各式各樣因緣,有光明、蓮華,總之我們就能夠跟阿彌陀佛相應。舉一個例子,「如染香人,身上有香氣」,說我們身上沒有香,但是我們經常跟香接觸,诶,我們身上也有香。說我是業障凡夫,但是我這一念煩惱的心經常跟萬德洪名這個佛號接觸,阿彌陀佛這個功德,就能把我們心中的罪障給消滅掉。所以這叫「信因」,就是我們所歸依的佛號,它是總持阿彌陀佛的功德,這個在因地上我們要相信的。再看「信果」:

  信果

  ┌─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

  │                │

  信果者,深信┤┌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           ├───┘

  └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

  ──決無虛棄,是名信果。

  前面的「因」是信、願、持名,這個「果」是往生淨土,這個果就是淨土,淨土是果。「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淨土當然有很多很多的諸上善人,有等覺菩薩、有各式各樣的聖人、也有凡夫,各人的功德不同,但是他們的因地一定是從臨終的時候念佛三昧得生,一心不亂的念佛才能夠得生。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淨土法門它是一個他力法門,不是我們自己的功德去莊嚴淨土的。所以說不管你修多大的功德,你等覺菩薩能夠積集無量無邊的資糧,但是你要到淨土去,你一定要念彌陀的名號,或者是觀想、觀像。換句話說,往生淨土是在於感應道交,不是你自己的力量去的。所以「淨土」的「諸善聚會」,它一定是有一個共同的相貌,是從「念佛三昧得生」。這當中講一個譬喻:「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這二句話有一點差別,這「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種瓜不可能馬上得瓜,一定先有種子的栽培,才後生芽、開花,最後結果,所以這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約異熟果來說。就是我們平常念阿彌陀佛,雖然不能馬上往生,但是已經念念在栽培往生的一個因種,這個是約異熟。就是我們平常念佛,到臨終的時候,才花開見佛,才往生,這第一個是約臨終來說。

  第二個「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這個是約平常。就是說我們平常念阿彌陀佛,雖然沒有馬上到極樂世界,但是念念之間,已經成就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這個當下的成就……,比如說我們看有些人有神通,有神通的人,你造了極大的罪業跟極大的善業,他看你的相貌就知道不同。哦!你最近積集一個很大的陰德。可見得我們造了業力以後,在心中會存一種影像,要不然他怎麼看得出來呢?所以我們一個念阿彌陀佛的人,我們平常念念之間,已經成就了這個因種,雖然這個果報是臨命終才顯現;但是它的成就,卻是你平常在佛堂的時候,念念成就的。這是「影必隨形,響必聲應」,這是約平常的成就;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約臨命終的顯現來說。這個叫做「信果」。這個因果有各式各樣的因果,不過念阿彌陀佛的因果,它特別就是:它是一個他力法門、他力法門。我們上學期上《小止觀》,講到善根發相。說我們修不淨觀、或者修因緣觀、或者修念佛觀,這五停心觀的所緣境不同;但是我們要入三昧,要到初禅之前,它會有一些相貌出現。比如說你修不淨,修不淨觀時,你會在定中出現一些屍體,你要得到禅定之前,你會看到很多屍體,有老鷹、禿鷹來吃這些肉。哦!你這個善根發相,你就是准備要得初禅了。這各式各樣的所緣境,有各式各樣的相貌。念佛三昧,它要得這個三昧之前,一定會先見佛、見華、見光,而且這個念佛三昧在《小止觀》上說:你修念佛三昧的人,以佛菩薩為所緣境,你從定中出來,你的相貌會有所不同──光明巍巍,人天愛敬。但是你修不淨觀就沒有這種功德,你修不淨觀出來,你的長相就跟你平常一樣。(哈──)但是你一個念佛念得好的人,他雖然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你看他的相貌就不一樣,看這個人就是有大資糧的境界,光明巍巍,人天愛敬。因為這個佛號那還得了,那是一個萬德洪名,這個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這個萬德洪名經常在你的心中運作,你的心中沒有香氣,都變成有香氣了,所以這叫花報。所以在所有的所緣境當中,如果我們以凡夫的五蘊這種雜染為所緣境,那你沒有成就三昧之前,你跟平常的人看起來是一樣的;但是你要是以佛菩薩為所緣境,這種感應道交的法門,你還沒有正式成就功德之前,你的福報力、那個資糧就不同了,人天愛敬。所以說,我們說這個因果同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當下的,有形體的當下就有影子,有聲音的當下就有響聲,不必等到臨命終。所以這個淨土法門的因果是當下就成就的。所以我們看很多念佛的人,真正念得好的人,你一看就知道這個人不同,他的相貌就不一樣。因為萬德洪名在他的心中不斷的運轉,他的心是阿彌陀佛的功德,他看起來就不一樣。當然這只是花報,正式的果報在淨土。

  我曾聽過很多老和尚說:你要蓋廟,這個蓋廟很不容易,要花很多錢,現在台灣蓋一座廟一千萬以上。我們哪有那麼大的福報力,去招感那麼多的信徒呢?除非你是顯一些神通、作怪。說你要老老實實的蓋廟,那怎麼辦呢?你這個道場打佛七、打長期的佛七,這個廟一定蓋得起來。這個是事實。說你想蓋廟,你不想作怪,你就整天打佛七,你這個廟一定蓋得起來。這個萬德洪名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在這個「德」上,信因、信果。我們相信:這一句佛號,能夠使令我們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使令我們臨命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這是因果的隨順相應。這是對因果一種功德的信心。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這個「自他」的內涵比較多一點,我們下次再講。有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

  問:三昧的意義?

  答:這個「三昧」翻成中文叫「等持」,就是「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就是你這一念心對於所緣境,它是平等的攝持這一念心。「平等」的意思就是它不昏沉,這昏沉就不平等,昏沉的話這個心太沉沒了、太低了;它也不掉舉,掉舉也不平等,掉舉的心就太高了。它的心是平等的攝持這一念心,不昏沉、不掉舉。「於一境轉」,在一個境界裡面相續的運轉,這就是三昧。它也不是一個很高的境界。善導大師說:臨命終時候的一心不亂有二個條件:第一個無間念,就是你佛號念念之間,中間沒有夾雜妄想,這個十念往生就是無間念,一句佛號接一個佛號,中間沒有三界愛取的妄想摻在裡面,無間念;第二個無後念,就是這個佛號以後,沒有再起其他的妄想,就是念佛念到最後跟彌陀感應道交,後面沒有生起其他妄想:就是無間念、無後念。善導大師講這一個譬喻很容易了解,這個就是一心不亂。在臨命終的時候,你念佛達到無間念、無後念,這樣子也可以說是念佛三昧,這個時候心中是不昏沉、也不掉舉。就是要正念分明,那個佛號要很清楚分明。所以臨命終時候,我們絕對不能打碼啡,那種止痛劑都不能打。如果你有一點點疼痛,可以忍耐一下,專心在佛號上「專一安住、相續安住」。你若打止痛劑,這個止痛劑一打下去,整個人就混沌,念佛念起來就不清楚,不容易感應道交。所以臨命終的時候,不能注射這個止痛劑的。

  問:

  答:什麼叫感應道交呢?能應的是彌陀的大悲心,彌陀的大悲心是能應,眾生的信、願、持名是能感。這個感應道交就是我們凡夫的心跟彌陀的心,二個道路相接觸了,叫做感應道交。如果彌陀不是存在我們的心中,彌陀是我們心外的佛,離開我們這一念心以外,有一個獨立自主的體性是佛陀,他跟我們內心沒有關系,那你一定沒有辦法感應道交,你怎麼加行都沒有辦法感應道交。你整天晝夜彌陀十萬,還是不能感應道交。因為他跟你沒有關系!如果彌陀是存在我們心外有一個獨立自主的體性,你怎麼感應道交呢?你的修行都是你心中的運轉,他是在你心外,那這個因果不相符合。一定是彌陀的心跟我們的心從體性來說是不二的,才能夠解釋感應道交。所以唯識學它不能解釋感應道交,阿賴耶緣起不能感應道交,一定是真如緣起。

  問:

  答:「真應不二」在第五頁,這個真身就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真身是講報身,應是應化身。功德報身當然是無量光明、無量相好,是現給地上菩薩的受用。這個應化身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給凡夫看的。這是因緣的不同,但是會歸到體性來說,是不二,他們都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一念心所顯現,所以攝用歸體的話還是不二。

  問:

  答:這個事理,這個「事」是指事相,這個「理」是一心,現前一念心性,這個事相不離開一心,一心也不離開事相,是這個意思。

  問:

  答:也可以這樣講,因為事相的東西它是無常生滅,所以它是妄的,也可以這樣講。

  問:

  答:心若滅時罪亦亡就是說……

  當然我們有各式各樣的心、各式各樣的煩惱,就有各式各樣的罪業。我們在忏悔的時候,我們怎麼知道這一方面的業已經消滅了呢?就是你這一方面惡念的相續心,已經不再活動了。就是你過去心境相應的時候起這個煩惱,但這個煩惱已經被你對治掉了。當然這個對治不能只是修止,一定是要有理觀,要有四念處的理觀──不淨、苦、無常、無我這種理觀。經過你的理觀以後,把這個煩惱消滅了,那這個煩惱所相應的罪業就不能得果報了。不能得果報的意思,從唯識學上來說,叫做不增長業。除非你以後再去增長它的勢力,否則它沒有得果報的力量,它沒有力量,就帶業往生了。說一個帶業往生的人,他的相貌,說這個人淨業成就,他看這個娑婆世界是完全沒有價值的。他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這個人看到國王、看到乞丐,在他心中是一樣的,那都是苦惱的境界。他對三界愛取的欲望,完全是淡薄了,這個人看得出來是淨業成就了。所以這個人的樹啊,他平常經常的修止修觀,這棵樹經常往西方極樂世界的方向開展,他隨時把它砍斷,這棵樹就隨時往西方的方向倒下去,沒有第二個方向,這叫信願具足,這個人信願具足了。不過這個都是要有觀的。如果你一路修止,那這不行的,那這個只是人天福報而已。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五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頁。

  這一段是說明本經的宗旨,本經的宗旨是信、願、持名三種資糧。這一科我們先講「信」。這個「信」的內涵是說:「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這個「信」,它本來所面對的境界是一個廣大的三寶境界,是一個十方常住三寶的境界。但是在淨土當中這個「信」,是單單就西方淨土的依正莊嚴來說。換句話說,這個淨土的信心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去面對淨土的依正莊嚴,我們對於這種淨土依正莊嚴它的「實德能」,它的一種真實性、功德性,以及它的成就性,能夠「深忍樂欲」。根據這個「實德能」的「深忍樂欲」,蕅益大師開出了六信。前面的因、果、事、理四個信,我們已經講過了,現在看自、他。這個是講到「能」,我們是依止什麼能力,而能夠成就淨土的功德?這當中主要有二種力量:一個是自力,一個是他力。先看「信自」:

  信自

  ┌本非肉團,亦非緣影。┐

  │          │

  ┌我現前一念之心┼豎無初後,橫絕邊涯。┼┐

  │       │          ││

  │       └終日隨緣,終日不變。┘│

  │                   │

  信自者│┌十方虛空┐             │

  ┼┤    ├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

  ,信 │└微塵國土┘             │

  │                   │

  │ ┌雖昏迷倒惑┐           │

  └我┤     ├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

  └茍一念回心┘

  ──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這個「自」是指我們內在的心性,我們每一個人內在的心性,對這樣的一種心性要生起「信」心。這當中分成三段:第一段是一個總標。「我現前一念之心」,就是現前我們每一個人能夠見聞覺知的這一個明了的心性,「本非肉團,亦非緣影」。這是簡別我們這一念明了心,它不是「肉團」,這個「肉團」我們一般說是心髒,我們這個心髒它是一個色法,地水火風所成的色法,它沒有明了的功能,這個不是心髒。「亦非緣影」,這個「緣影」是出自《楞嚴經》。佛陀說:我們凡夫,以這個「緣影」為心,這是錯誤的。這個「緣影」是指我們五塵落謝的影像。我們眼睛看到境界,這個時候落到心中的影像,一個色塵的影像;乃至耳根聽到聲音,這個聲音的影像也會落入我們心中。這種影像,它本身是一個所緣境,它不是一個能緣的明了性。一般我們都會以這個所緣境為心,這就是心隨境轉的意思了。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簡別我們這一念心,不是外在謝落的影像,這個也是沒有明了功能。這二個(肉團、緣影)是把它簡別出來,二個色法,一個是粗的色法,一個是細的色法。以下二段是肯定的。那既然不是肉團、也不是緣影,我們這一念心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豎無初後,橫絕邊涯。」這是它的「量」。從時間上來說,我們這一念心是無始無終的。在經論上說:我們這一念心,「恆轉如瀑流」,無量無邊的水流,從過去的水流流到今生,從今生流到盡未來際,從凡夫到聖人、到成佛。看《法華經》的意思:我們成佛以後,佛陀安住在大般涅槃中是有明了性的,那個心性還在,只是轉染成淨而已,那個明了性並沒有斷滅。所以我們這一念心是一種無量無邊的一種生命現象,沒有「初」也、沒有「後」,無始無終。從空間上來說,「橫絕邊涯」,它周遍法界,在這個十法界當中是無障礙的。在經論上說:釋迦牟尼佛的那一念明了性,整個無量無邊的法界當中,哪一個法界的哪一個角落下幾滴雨,佛陀都能夠如實的了知。可見佛陀的心性是遍滿的,否則他的明了性怎麼知到哪一個角落下幾滴雨呢?我們凡夫有我執、法執,使令我們明了的功能受到限制,這就有障礙了──煩惱障、業障、報障。這個地方指的是我們本來面目。「豎無初後,橫絕邊涯」,這個是指它的「量」。這以下是講它的「本質」,這個質呢?「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從作用上來說,它隨染淨的因緣,能夠造善造惡;從體性上來說,「終日不變」,它的體性依舊是清淨本然。這個是一方面隨緣而不變,一方面不變而隨緣。這一小段是先把我們這一念心的相貌說出來,以下二段是各別解釋。第二段是講它的隨緣義,講它的作用。「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這個十法界的國土,不是上帝安排的,是我們這一念染淨的心所變現的,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們這一念心,不斷的去憶念佛的功德,我們這一念心就顯現佛菩薩的莊嚴;我們這一念心經常起貪瞋的煩惱,我們這一念心就顯現地獄法界的刀山油鍋。這十法界都是一念染淨的心所顯現的。這是約作用。第三段是主題──它的體性,它不變的體性。「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所要表達的是第三段,這個「信自」。說:我無始劫來依止無明妄想,造了很多很多生死的罪業,「昏迷倒惑」,一個顛倒的境界。但是,如果我能夠不斷的栽培信、願、持名,在臨終的時候,「一念」的「回心」,在臨命終的時候能夠「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就在這個臨終的寂靜心中,把我的信、願、持名三種功德現出來,這樣子,「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這一個觀念,對於我們帶業往生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凡夫無始劫來的思考,這一念的思考,有這個無明,唯識學說:我們這一念一動,就有無明,就有我執、法執這個自性執。我們總認為我們過去所造作的善業、惡業都是有真實性的。有真實性的時候,就使令我們揮之不去啊。換句話說,當我們想到我們無始劫來所造的業力,就像虛空一樣廣大的時候,我們內心就驚怖,就使令我們不敢承當──我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不敢承當。就像印光大師《文鈔》裡面講一個居士,這是一個年紀大的老居士,他說:師父啊!我年輕的時候,糊裡糊塗造了很多的罪業,老來以後,遇到淨土法門,雖然我現在真正改過自新,不斷的老實念佛;但是,我總是覺得我的佛號沒有念好,自己感到不能往生,非常恐怖啊。印光大師回信的時候就诃責他說:什麼叫做這個佛號沒有念好?什麼叫做念好?印光大師又說:念佛法門可貴的是一種直下承當。如果你認為你佛號沒有念好,(他說:五逆十惡的眾生,他平常根本就沒有念佛。這五逆十惡的眾生,他臨命終時候才遇到善知識,開顯淨土法門,臨終才開始念佛,從開始念佛算起,具足十念,然後彌陀的蓮花就現前。)他說:什麼叫做把佛號念好?所以印光大師就诃責他說:你不能往生,並不是佛號沒有念好,而是你一念的疑根。我們總會認為這個罪業是真實的,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強調:我們應該要觀察「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所謂「本自清淨」是說:罪性本空。這個「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一句話,我們在修止觀的時候,是很有力量的一句話,非常有力量。我們面對妄想現前的時候、面對煩惱現前的時候,它要障礙我們的時候,我們如果對「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句話有理解的話,那這句話的力量太大了、太大了。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今天不能夠往生,並不是煩惱跟業力的障礙,而是我們自己的一念懷疑,懷疑煩惱會障礙我們、罪業會障礙我們、煩惱會真實的染污我。

  所以說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應該肯定:「我雖昏迷倒惑」,我無量劫來起了很多的妄想、造了很多生死罪業,但是我現在已經至誠的忏悔了,這些罪業事實上從本性來觀察,它都沒有染污我們這一念的清淨心,沒有染污,它只是如夢如幻的存在。所以當我臨命終的時候,一念的回轉心意,一念的正念分明,信、願、持名,這個時候「決定」能夠往生我「自心本具」的「極樂」世界,「更無疑慮,是名信自」。是對於內在自性清淨心的一種肯定、一種信心,這就這個罪業是不能染污我們的清淨心。我們這一念清淨心的力量很大的,它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這個是一種「信自」,再看第二個「信他」:

  信他

  ┌釋迦如來─決無诳語┐

  信他者│         │┌隨順諸佛真實教誨┐

  ┼彌陀世尊─決無虛願┼┤        ├

  ,信 │         │└決志求生更無疑惑┘

  │六方諸佛     │

  └    ─決無二言┘

  廣長舌

  ──是名「信他」。

  這個「他」指的是諸佛的功德,諸佛的教誨、諸佛的功德。這當中提出三段:第一段,講本師釋迦如來。「釋迦如來決無诳語」,釋迦牟尼佛在淨土三經當中,所介紹的淨土因果,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因地修行,這件事情是「決無诳語」的。《金剛經》上說:佛陀是「真實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換句話說,佛陀在說話,他的情況是一種現量的境界,是一種不增不減的境界。佛陀說話的內容,跟他所見聞覺知的,是不增,他不會增加一點點,他如實的見聞,就如是的說;他也不會減少一點。這個是決無诳語,佛陀是真實的如實了知,也真實的如實的宣說,這是我們應要深信的。

  第, 二個「彌陀世尊決無虛願」,這句話是「信他」的重點,彌陀的大願力。我們講影響我們的果報,有二種力量:一個是業力,業力不可思議;第二個是願力,願力不可思議。

  我們凡夫一般沒有福慧資糧的人,我們所發的願是沒有力量的,虛願。比如說我們外出遇到下雨,下雨給我們很多的不方便,我們會咒願說:從現在開始不可以下雨。但是還是繼續下雨。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沒有六波羅蜜的資糧,所以這個願力沒有力量,虛願。我們雖如此的希望,但是不能實現。但是有福德資糧的人那就不同了。我看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裡面說:玄奘大師到印度取經候,到了一個大國家去,那個國家的國王,他很歡喜修布施,深信三寶。他在位三十幾年,他在位,每隔五年,就做一個無遮的供僧大會。他把他所有的財產,除了身上一件內衣、褲子以外,全部的財產都布施給三寶,五年做一次布施。然後慢慢慢慢的,這些大臣、子民再慢慢慢慢供養他東西、供養他杯子、供養他衣服、床座、臥具,慢慢慢慢再收回來,他每五年要做一次全部的布施。到了晚年的時候,在第六次的布施,他想:這次大概是最後一次的布施。他把他所有的錢財全部變賣,除了一件薄薄的衣服以外,他蓋了一間寺廟供養給三寶。這一天他請了很多出家人來參觀,為這間寺廟開光。因為他在位的時候非常護持三寶,引起外道的譏嫌,外道私底下就放火,這個火就把這間寺廟燒起來。這個時候,這個老國王一看到寺廟被火燒,他一緊張:唉呀!這是我這幾年來的積蓄啊!他馬上跪下去咒願,他說:願我多生多劫所修的福報一時現前,用這個福報力把這個火消滅掉。果然這個火就停下來了。(呵──)可見有福報的人講話算數。所以一個有福報的人,他咒願還是有力量的。他把他過去所做的福報力,把它累積起來,咒願在這個希望當中,這個希望在法界當中一發動,它就有力量,它就有力量把這個火,把這個業力的火給消滅掉。不過凡夫的境界當然是一種福報力,功能是有限的。其實聖人阿羅漢就好一點,阿羅漢他也咒願,阿羅漢今天要入滅盡定,他就在這個樹下一打坐就咒願:「我現在要入滅盡定,我入定以後,火不能燒我,水不能淹我,老鼠不能咬我,盜賊不能傷害我。」就入滅盡定了。入定以後在樹下打坐,這個農夫這一天早上起床要去工作的時候:唉呀,有個比丘在這邊打坐。他也不在意。晚上回來的時候,看到比丘還在。如是的幾天看到比丘在樹下打坐都不動。這個農夫這一天就好奇跑過去看:這個人是死了?還是活著呢?那入滅盡定的比丘是沒有呼吸的,他用手去觸他的鼻子:唉!這個比丘已經死掉了,真可憐,沒有人為他處理後事。這個農夫就慈悲心,把這個比丘的屍體抬起來,用柴火這個大火去燒比丘的身體。燒了很久以後,把他整個袈裟全部燒光了。但是他身上的發毛一根都不受傷害。所以阿羅漢入定之前的咒願:火不能燒我。他講出這個咒願以後,這世間上所有的火不能燒他的身體。所以阿羅漢的咒願力也是很有力量的。不過凡夫的福德力、還有聖人無漏的戒定慧力量,這個咒願都是有限的,而且多分來說是偏重在自受用。那佛陀不同,佛陀無量劫來積功累德,修福、修慧,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的資糧所加持,他所發的願啊:「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阿彌陀佛他無量劫來,積集福德跟智慧的資糧,把這樣的福慧資糧,它這種功德力,咒願在第十八願,它就能夠普遍的面對十方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他能夠沒有簡別的普遍攝受,臨終憶念他的名號憶念十句,「十念必生」的一個願力。所以阿彌陀佛他無量劫來的這種福慧的圓滿,他所發的願在法界當中,這個願就不是虛願,那是一個真實的功德力。這個願,隨時等待我們去感應道交,那是一個很強大的力量在法界當中。所以說,我們相信彌陀的這個本願功德力,在法界當中那是有真實功德的。只要我們信、願、持名的力量跟這個功德力一接觸的時候,我們馬上就得到他的加持,所以這是我們必須要有信心的。「彌陀世尊決無虛願」,那這個彌陀的願那不得了。「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這個是在《阿彌陀經》的「流通分」,釋迦牟尼佛講完《阿彌陀經》以後,「六方諸佛」現前,「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說什麼呢?「汝等眾生」你們應該要「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是本經的經題,你要相信這部經的內容。「六方諸佛」出「廣長舌」,都異口同聲的贊歎彌陀淨土的殊勝。所以我們「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這是一種對於他力的、對於佛力的一種信心。

  基本上我們今天對於往生的成就,是二個大方向的建立信心:一種自力,相信我這一念心,本自清淨、本自具足,這是一種方向。看早期的大師,尤其是永明延壽大師,他對信自特別強調,永明延壽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到了末代以後呢?印光大師就比較偏向於他力信心。你看印光大師他這個信心是怎麼建立的?「信我是業障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臨命終時,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所以印光大師他所強調的是他力信心。或者,我們在一種次第上,我們剛開始可以先建立「信他」,相信彌陀的本願功德是存在法界當中,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仰仗彌陀本願的攝持往生,是可以有這樣的一種思考。慢慢的我們在大乘經典當中不斷的熏習,我們就能夠回光返照,慢慢慢慢對我們這一念不生不滅的清淨心的功德力,也能夠建立信心。從這個他力信心,又能夠建立自力信心,自他不二,那就更圓滿了。這裡是講到信自、信他。這個六信我們最後把它作一個總結。看「附表」第「一」,「深信三力不可思議」:

  ○附表一─深信「三力不可思議」

  ┌一、彌陀大願力──能應(喻如月)

  │

  ├二、自性功德力┐

  │       ├─能感(喻如水)

  └三、名號功德力┘

  蕅祖在「五重玄義」的時候,他談到「信」,他廣泛的談到六信。但是到了經文的時候,這個第一大段〔第二六頁〕,「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他在這一段當中講這個信,他是把它會歸到三力不可思議。「彌陀」的「大願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約著「自性功德力」,我們這一念的心力也不可思議;第三個「名號功德力」,法力不可思議:三力不可思議。到經文的時候,蕅祖把它融通了、把它濃縮。這個彌陀大願力,這個佛力不可思議,是把前面六信裡面的信他、信事、信果,把它融合在這一段裡面。彌陀大願力當中,在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裡面,智者大師把彌陀四十八大願,分成二大類,說:這個四十八願當中,有一類是成就淨土依正莊嚴的願。彌陀發了很多願,說:這個極樂世界的正報,這個壽命有多久、他的正報內心有多少的神通功德、外相長得怎麼樣的莊嚴、種種的三昧、陀羅尼。依報呢?有什麼宮殿、樓閣、寶樹、琉璃地,等等。這四十八願當中,有一類的願是屬於成就淨土依正莊嚴的願。第二個是屬於攝受十方眾生往生的願。十方眾生怎麼能夠受用這個淨土呢?應該憶念名號、或者有的地方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等等。有一類的願是屬於攝受十方眾生往生的願。我們在注意這個彌陀大願力的時候,要偏重在這個攝受眾生往生的願,特別要偏重在第十八大願。因為以一個現實的角度來觀察,極樂世界再怎麼莊嚴,假設沒有彌陀的第十八大願「十念必生願」啊,我們就很難去了,那你自己要憑本事去了。所以古德贊歎阿彌陀佛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雖然十方世界有很多清淨無漏的國土,為什麼六方諸佛偏贊彌陀淨土呢?古德解釋一個道理:因為十方淨土,你要去都是憑你的本事,你有本事你自己過來;彌陀淨土它的特色就是說,他發了第十八願十念必生,你臨終的時候憶念他的名號,彌陀能夠來到我們有漏世界,帶我們過去。這個在後面經文蕅益大師會挑出來,說這個「是人終時,心不顛到」,說我們為什麼不顛倒?因為彌陀的現前攝持。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第十八願,就是彌陀的本願功德力它在攝持我們,使令我們能夠穩定的到達極樂世界,安全的到達極樂世界,這個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彌陀大願力。這個是「能應」,這個是已經成就的功德,就像「月」亮一樣,月亮普遍的照十方的有錢眾生、貧窮的眾生,就像月亮它是無簡別的、平等的,照耀法界。那我們怎麼跟月亮感應道交呢?就是要有「水」,「千江有水千江月」。我們應該准備什麼資糧呢?二個資糧:第一個是「自性功德力」,我們這一念心心力不可思議。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能念的這個明了心性不可思議,我們這一念心: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回頓息。換句話說,我們這一念清淨心,當它迷惑的時候,創造很多的煩惱、罪業;但是我們這一念,當我們覺悟了以後,它能夠創造很多的功德。這個是我們應該深信的──心力不可思議。這是信自跟信理的融合。第三個是「名號功德力」,信因。我們應該要深信阿彌陀佛的功德,名以召德,阿彌陀佛的功德是攝持在這個名號當中,所以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名號功德也不可思議。這一個名號功德,蕅益大師在後面的經文會解釋,有很多很多地方會強調出來。他解釋的大方向是說:佛陀的功德有二個內涵:一個是本門,一個是跡門。佛陀的功德,從自受用的角度來說,是佛陀的清淨法身跟無量莊嚴的報身。佛陀那一念清淨心安住在法報二身,盡未來際的能夠受用常、樂、我、淨的功德,這個是佛陀的自受用。但是佛陀的大悲心,他能夠從本垂跡,他能夠從根本功德當中,開出無量的方便,他能夠顯出無量種種的相狀,應化身;或者是他能夠濃縮成一個名號。因為這個法、報二身不是我們凡夫所能見聞覺知的,我們凡夫是不能接觸這個法身、報身,不能接觸,所以我們不能受用。佛陀把這種功德從本垂跡以後,變現成我們凡夫能夠接觸的法界。比如說阿彌陀佛他創造一個名號──阿彌陀佛。诶,這個聲音我們能夠接觸,它是存在我們凡夫十八界的一種聲塵。那佛陀就把他的功德放在這個聲音裡面,當我們這一念心跟聲音一接觸的時候,我們就跟彌陀的功德接觸了,所以這個叫做從本垂跡。蕅益大師在後面的解釋,他是以這樣的方向來解釋,所以名號功德就是彌陀的功德。這當中,自性功德力是約能念的心;這名號功德力是約所念,所念的名號。不過我們初學者,剛開始在念佛的時候,可以偏重在所念的佛號,我們可以相信所念的名號、這句彌陀的名號,它就是本尊的化身,是阿彌陀佛所有功德的化身。所以對這個名號,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然後慢慢慢慢的再體會:原來我們能念的心,這個心力不可思議,它能夠創造十法界。沒有我們這一念心去接觸佛號,你放錄音帶,你說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你一個錄音機在那邊念佛,錄音機不能往生。雖然有佛號,但是錄音機沒有明了性,沒有那個能念的心,不能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我們也不能否定心力不可思議,要有能念的心才可以的。當我們這一念能念的信願,去接觸名號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像是水出現了,這個時候「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就能夠現前,這個時候就跟彌陀感應道交了。所以蕅益大師在經文的時候,他告訴我們:我們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在念佛的時候,可以憶念三力不可思議,就是:在法界當中,存在彌陀的本願功德力,隨時等待我們去跟他感應道交;然後,我們能感的是我們這一念清淨的信願力、信願的信心,然後去接觸所緣的名號。當我們這一念的信願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呢,這個時候就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三力不可思議。就能夠使令我們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就能夠使令我們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這個是我們對於淨土信心的建立,有三種方向:佛力、法力、心力,三力不可思議。這一段是講信,大家有沒有問題?好,我們看下一段,看第十頁。前面是講「信」的資糧,這以下是講「願」的資糧。

  釋二門二

  正明二門

  願的資糧蕅益大師講「二門」,前面的信是六信。這個願有二個方向:一個是「厭離娑婆」,這是一門;其次是「欣求極樂」,這也是一個門。由這二個門,就能夠引導我們通向淨土的功德,叫做「門」。這當中分成二段,第一個「正明二門」:

  即自心所感之穢,

  ┌娑婆─

  │   而自心穢理應───厭離

  如此信已,則┤

  │   即自心所感之淨,

  └極樂─

  而自心淨理應───欣求

  這個「願」,有事相的願跟理性的願,這個地方是偏重在「理」。有關事相的願,我們看「附表」第「二」,先把它作一個說明:

  ○附表二─欣厭二門

  一、總說以願導行方名正行

  這當中我們分二段解釋:第一段「總說以願導行方名正行」。淨土的行門,在本經上來說,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在本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要我們不斷的憶念彌陀的名號為「正行」。但這當中有一個條件,就是你在憶念名號的時候,必須是「以願導行」,你心中的心情有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力,這樣子的憶念名號,才算是往生淨土的正因,才算是正行。假設我們在念阿彌陀佛的當下,我們不想厭離娑婆,還是貪戀娑婆,這樣子,這個念佛的行門不能叫正行,只是一種人天福報,這樣的行門是不能通往淨土的,不可以的。所以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必須要「以願導行」,這樣的一種行門才叫「正行」。關於這一段,我們引用憨山大師的一段開示,就容易明白這個道理。請看第二頁,大家請合掌,我先念一遍:

  念佛求生淨土,是要了生死大事,若不知生死根株,畢竟向何處了?古人雲:「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是知愛乃生死根株,自有生死以來,生生世世,捨身受身,皆是愛欲流轉。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即日用現前,在家念佛,眼見兒女子孫,家緣財產,無一不愛,則無一事一念不是生死活計。正念佛時,心中愛根未曾一念放得下,如此佛只聽念,愛只聽長。且如兒女之情現前時,回光看這聲佛,果能敵得這愛麼?果能斷得這愛麼?若斷不得這愛,畢竟如何了得生死?以愛緣多生習熟,念佛纔發心甚生疏,又不切實,因此不得力。若目前愛境主張不得,則臨命終時,只見生死愛根現前,畢竟主張不得。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了生死時也。

  ──憨山大師──

  這一段,我們先休息十分鐘,再來解釋。

  第六卷

  請看〈補充講表〉第三頁,第三頁是講到「欣厭二門」。這一段我們分成二科:第一科「總說以願導行方名正行」。這一段我們引用憨山大師的開示,我們把這一段開示分成三段來解釋,先看第一段總標生死根源。

  ┌念佛求生淨土─是要了生死大事。

  ┌┤

  │└若不知生死根株,畢竟向何處了?

  第一個,是要我們先明白,我們念佛的一個真正目的。說我們平常「念佛求生淨土」,當然我們憶念彌陀的名號,這個彌陀的功德可以使令我們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所以佛法也不排除現世的安樂。我們念佛、打佛七,能使令我們身體健康等種種福報;但是我們不能把這個現世的安樂,當作念佛真正的目的。如果這樣子的話,就像是拿摩尼寶珠換糖果吃一樣。因為現世的安樂是無常的、諸行無常的,一下子就破壞掉了,就像糖果吃完了就沒有一樣。因此我們念佛的目的,除了現世的安樂以外,其實真正的目的是要「了」斷無始的「生死」輪回這件「大事」情。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是追求安樂,這個安樂也包括現世暫時的安樂,但是他所強調的還是在來生永恆的安樂、無量生命的安樂。我們每一次的生死輪回,在三界裡面,每一個果報,都累積了無量無邊的老病死的痛苦,所以要離開痛苦得到安樂,最徹底的辦法,就是要了斷生死,否則追求安樂就變成是一句空談。所以說,我們應該要明白我們念佛的真正目的,「是要了生死大事」。「若不知生死根株,畢竟向何處了?」假設我們不知道生死的根源,我們怎麼去了斷生死?就像《楞嚴經》上說:我們在修楞嚴止觀的時候,你要知道你這個軍隊,要對治這個賊,賊在哪裡你要知道,否則你這個軍隊要跟誰打仗也不知道!念佛它是一種能對治的力量,到底這佛號是要對治誰?它的根源在哪裡?這個我們應該要清楚,否則「畢竟向何處了?」就沒有一個方向,修行就沒有一個方向。第二段就正式講出生死根株:

  │   ┌業不重─不生娑婆。

  ┌┼古人雲┤

  ││   └愛不斷─不生淨土。

  我們在生死流轉當中,有二個主要的因緣:第一個是業力的因緣,第二個是愛取的因緣。若從唯識學的十二因緣觀察,說我們會有生老病死,第一個有過去的無明,這個我執,主要是執著有一個我,我們認為色受想行識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這個「我」的觀念一動,無明緣行,就是一個有漏的業力,可能是善業、也可能是惡業,總之是有漏。這個業力就會去創造一個阿賴耶識的名色、六入、觸、受,可能是一個天上的名色,可能是地獄的名色,一個六道的種子,一個業種子,這都是屬於業力,有漏的業力。當然這個有漏的業力,都被阿賴耶識攝持住了。我們這一念微細的阿賴耶識,攝持無量無邊的業種,包括人天的業種、包括三惡道的業種,所以講「業不重不生娑婆」。基本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很多很多的善業、惡業的種子,被我們的心所攝持住。但是單單是業種,是不能得果報的,還必須有愛取,所以講這個觸受,叫愛、取、有。這個「有」就像是一個種子經過水的滋潤以後,能生出芽,有這個得果報的力量,叫做「有」。所以「有」能夠引生「生」。這個「有」怎麼出現呢?必須是愛取的滋潤。你必須對這個果報體有「愛取」的煩惱,去滋潤你過去的業種,這個業種才能夠變成有、變成生,乃至於老死、憂悲苦惱。所以我們從唯識十二因緣的觀察,我們在三界得果報,除了是過去的業力以外,在臨終的時候,必須對三界有愛取煩惱的滋潤,由過去的業力及現前的愛取,然後在三界投胎,這個生命就是這樣出現的。所以這個地方憨山大師作總結:

  ││是知愛乃生死根株┌生生世世┐

  │└        ┤    ├皆是愛欲流轉。

  | ,自有生死以來 └捨身受身┘

  這個地方憨山大師他不講業力是生死的根株,而是講「愛」,這當中有一個重要理由。因為,站在淨土的角度,它講「帶業往生」,它還不強調你「業盡情空」。說你有無量無邊的業力沒關系,你不要去觸動它,臨命終的時候你保持一種正念,「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你在臨終的時候不要去動三界的愛取,不要去觸動過去的有漏業力,它不能得果報的。臨終的時候,「強者先牽」,臨終的時候,你以強大的念力「隨念往生」,隨著你強大的信、願、持名的念力,然後使你無量無邊的業力都不活動,然後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說,站在淨土的角度,這個「愛取」又特別的值得我們對治。因為如果說是「消業往生」,那不知道要消到什麼時候!那這個淨土法門就不能說是三根普被、萬修萬人去的法門了。所以基本上我們過去所造的業力,「往者已矣」;我們現在重新改過、忏悔以後,我們要對治我們心中的愛煩惱,就是不要去滋潤這個業力。所以我們這個三界的生死,生生世世捨身受身,都是由一次一次「愛欲」的煩惱來滋潤才「流轉」的。就像飛蛾撲火,你自己去撲火的,不是別人推你進去的。我們三界流轉,不是上帝推我們來流轉的,是我們自己的愛取煩惱,一次一次的受生。所以這一段是把生死的根源找出來,表示著我們在念佛當中,我們知道對治什麼樣的煩惱。這個佛號一個的對治方向,是要去對治心中的愛取煩惱,先把這個方向標出來,否則你這個佛號沒有方向。好,再看第二段:

  │┌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

  這個很重要,我們想要遠離三界,就必須對治「愛根」的煩惱,把它消滅。但是:

  ││              ┌兒女子孫┐

  ││┌即日用現前,在家念佛,眼見┤    ├

  │││             └家緣財產┘

  │││

  │││          ┌一事┐

  │││ ──無一不愛,則無┤  ├不是生死活計。

  │││          └一念┘

  但是這個愛的煩惱,這無始劫來的串習,因為它每一次的受生,都是由它的活動,所以它不斷的造作,它勢力也特別大。我們「日用現前」的時候,「在家」裡面,平常看到「兒女子孫」、看到眷屬,這個子孫很可愛,這個情執──眷屬的情執;或者是你各式各樣的事業「財產」很豐富。我們對這種事情,就有一種「愛」的心念,這種世緣所引生的「念」頭,都是「生死活計」,都是生死的業力。一般來說,福報大的人,這個生死的業力會更大,這句話是印光大師說的,這當中是有道理的。因為你福報越大,你的眷屬越圓滿、家庭事業越大,你很容易動愛煩惱。既然你很容易動愛煩惱,表示你在三界的力量就很強。反倒是有一點逆境的人、有一點障礙的人啊,他比較容易厭離娑婆,所以這個地方是有差別的。所以說:

  │││正念佛時,心中愛根未┌佛只聽念

  ││└          ┤

  ││ 曾一念放得下,如此 └愛只聽長

  假設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這個佛號的力量並沒有面對愛煩惱來對治,這個時候,我們一方面在念佛,增長「念」佛的力量,心中有一種念力;但是一方面,愛煩惱也念念在增「長」:二個方向都在增長,正憶念在增長,染污的煩惱也在增長。所以說:

  │         ┌果能敵得這愛麼?

  │        ┌┤

  │且如兒女之情現前│└果能斷得這愛麼?

  └        ┤

  時,回光看這聲佛│┌若斷不得這愛

  └┤

  └畢竟如何了得生死?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一般念佛的人,要不看經論,就會以為這個念佛就是一個數目,我今天念五千聲、一萬聲,好,功課做完了。這個內心,只是把佛號當做一種功課。這當中不斷的熏習,心中對佛號有一種強大的念力,這也是事實,不斷的熏習它有力量。但是,並沒有從這個佛號當中生起一種觀行──觀照的智慧,這種厭離娑婆的願力沒有栽培起來。因為沒有厭離娑婆,所以這個時候,雖然我們不斷的念佛,這個愛煩惱也不斷的增長。世間的事情,你不對治,它也就增長,這個地方就會有問題,臨終時要保持正念就有問題。

  上次我們也講過上海有一個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把他的家產,晚年的時候拿出一大部分的錢,蓋了一個頤園(頤和園的頤園),請了很多人來念佛。他臨命終的時候,因為他布施這個念佛堂,大家很感恩他,很多的信徒來幫他助念。哦,這佛號一現前的時候,那佛號的功德的確不可思議,「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個相貌看起來是安詳自在。但是後來他太太一來的時候(他太太沒有學佛),一來就吵啊、哭啊,說:你離開了以後,我應該怎麼辦呢?哭啊、鬧啊。這個時候,臨命終的人,這個精神(他跟他太太感情很好),一動情執以後,整個臉從安詳當中,轉成一種不安、恐懼,最後死掉了。死掉以後托夢給他兒子說:他生在香港一只小狗。他把這個小狗的相貌講出來,是白色的小狗,頭上有一塊黑黑的。他兒子就尋著這個地址,就找到香港的家裡面,果然這個地方生出了七只小狗。他就如是如是的講,就把那只小狗找出來,帶回來,到寺廟去放生。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林居士他平常布施念佛堂、他也經常參加念佛,但是他並沒有把這個佛號的操作,轉成心中的一種止跟觀的力量。我們一般都是把佛號做完了就好,不知道這個佛號在操作當中,應該要把這整個佛號的運轉,要在內心當中要生起一種對治的正憶念,止跟觀的對治力。這止跟觀的對治呢,這個箭頭要面對愛取的煩惱,針對愛取煩惱來對治,這個工作我們平常沒有注意,所以臨終的時候就容易出狀況。所以說「回光」返照這「聲佛」號,就「敵」不過這個「愛」、也「斷」不了這個「愛」,當然也就不能了「生死」。看最後一段的總結。為什麼會這樣子呢?憨山大師他解釋說:

  │  ┌愛緣─多生習熟。

  │┌以┤

  ││ │  ┌纔發心,甚生疏┐

  ││ └念佛┤       ├因此不得力。

  ││    └又不切實───┘

  因為我們無始劫來在三界裡面得果報,那無量無邊的次數,就像宗喀巴大師說到:每一個眾生,上至上面的小鳥,下至地上爬的螞蟻,乃至海洋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看得出來我們的受生有多少次。這一次一次「愛」取的串習,這個力量很強大的。那我們「念佛」,多分來說今生「纔發心」,非常的「生疏」,念佛的時候又夾雜著妄想,所以這個「力」量很薄弱。所以說,如果我們單單只是想要用止的力量,來對治愛取,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說:

  ││┌若目前愛境─主張不得。

  └┼┤

  │└則臨命終時─只見生死愛根現前,畢竟主張不得

  我平常就是沒有注意到這個賊的活動,就放縱這個愛煩惱,看到境界還是隨順過去的習氣。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用佛號來對治這個愛煩惱,「臨命終」的時候「愛」煩惱「現前」,我們就作不了「主」。所以說:

  │        ┌要為生死心切─┐

  │        │       │

  └故勸念佛人,第一┼要斷生死心切─┤則念念是了生

  │       ├

  │┌要在生死根上┤死時也。

  └┤      │

  └念念斬斷──┘

  這個地方關鍵,是在「生死根上念念斬斷」,就是我們這個信、願、持名,這個三資糧,在修行的方向上,念念之間要對治三界的愛取煩惱,在這個「生死根上,念念斬斷」。所以蕅益大師他很強調說: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說我們平常就不能調伏自己的愛取煩惱,那臨終的時候,當然是作不了主,所以這平常的栽培就很重要的。

  好,這一段是說明「以願導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當中,這個「觀」是很重要的,由這個觀行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由這個觀行的支持,這個時候佛號的力量就能夠對治愛取。那怎麼修觀呢?我們看第二段,〈補充講表〉第六頁:

  二、正明修觀發願是名切願

  ┌煩惱障┐

  │   │┌惡夢者也

  ┌一、厭離娑婆┼業 障┼┤

  │      │   │└添夢者也

  │      └報 障┘

  │

  │      ┌法身德┐

  │      │   │┌好夢者也

  └二、欣求極樂┼般若德┼┤

  │   │└醒夢者也

  └解脫德┘

  我們這個願力要能夠真實、很切實的生起,那它必須要有觀行的。觀行當中有二個方向:第一個是「厭離娑婆」,第二個是「欣求極樂」。就是說,我們未來的受生,主要有二個方向,就是我們只要今生沒有達到涅槃,我們一定有來生。一定有來生,我們這當中有二個選擇:第一個,我們在三界裡面繼續得果報,可能我善業強到人天得果報、惡業強到三惡道得果報,這是第一個,你在娑婆世界繼續的受身,這是你一個選擇;其次,你選擇到極樂世界得果報。這當中有一些差別,我們必須要去觀察一下,有什麼差別。當我們選擇在娑婆世界得果報,這當中有三種障礙:第一個「煩惱障」,第二個「業障」,第三個「報障」。我們這個三界的身心世界,是一個有漏的果報,是有漏的煩惱跟業力所和合成的果報體,若身、若心都是雜染。換句話說,我們這個身心世界去受用這種果報體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容易有「煩惱」的活動,不是貪就是瞋。隨順我們心情的,我們就有貪欲煩惱的活動;不隨順我們心情的,就是瞋心的活動:不是愛就是恨,我們凡夫的心情就是這樣。換句話說,雖然人天也的確有一些可樂的果報,比如說眷屬的美滿、財富,乃至於尊貴的地位,這個地方是一個安樂的受用,也合乎我們追求安樂的目的吧。但是呢,這個安樂是這樣子的:我們講有這個身安樂、心安樂。身安樂是很粗的一個安樂,主要還是內心的安樂。但是內心要安樂的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在寂靜的狀態。在佛法的意思是說:當我們心中有煩惱(煩躁惱動的狀態),我們不能受用安樂,因為煩躁惱動會破壞你的安樂。當我們心情是煩躁惱動的時候,我們不能夠安樂的,一個躁動的狀態不可能安樂的,所以煩惱會破壞我們心中的安樂。所以雖然你受用很好的東西,但是你還是不快樂,「弟子心不安」,因為內心有煩惱的活動,這是一個問題。「煩惱障」礙我們安樂的現前。

  第二個「業障」。有些人他過去有重大的罪業,殺、盜、淫、妄的罪業,或者是謗法的罪業,那他心中也容易不安。就是我也沒有起煩惱,我就坐在那個地方,但是我總覺得心中有恐懼不安,這就是有罪業。有罪業也容易障礙你的安樂。我們不知道哪一生曾經造過罪業(這個罪業的本質是擾動的,這個善業的本質是寂靜的),我們這一念心累積了罪業,也使令我們心不安,而這種不安的狀態也障礙我們的安樂。雖然我們福報現前,但是我們總是覺得不安,睡覺也不安、吃飯也不安,罪業障礙我們安樂。

  第三個是「報障」,我們這個果報體有老病死的問題。你的「病痛」現前了,你在受用五欲的時候也不快樂,因為你的身體有病毒,使令你這個六根暗鈍。這個「老」現前的時候,也障礙你安樂,因為年紀大了身體衰弱了。身體衰弱的時候,你去受用五欲的時候,也使令你不快樂。雖然你有這個福報,有這個五欲的境界現前,但是這個「老」這個法出現的時候,障礙你的安樂。「死亡」出現的時候,把你所有的安樂全部破壞,你的財富、眷屬、地位,死亡一出現的時候,這整個全部都消滅掉。老、病、死障礙我們的安樂。所以說,我們選擇在娑婆世界得果報,那就具足三種的障礙:煩惱障礙你,你的罪業障礙你,你的老病死障礙你,使令你不安樂,使令你不安。

  在經典上,佛陀對這個三界的果報講出一個評論,他說:這三界的果報也不是完全都沒有快樂的境界,但是痛苦的成分多。怎麼說呢?「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說這個三界的果報體,我們偶爾也有一些善業出現,這個刀上的蜂蜜也真的是很甜,但是可惜的是:第一個它的數量不多,這刀鋒上的蜂蜜能夠沾多少呢?最可怕的是它後面有一把刀,當我們的舌頭去接觸這個蜂蜜的時候,在我們受用甜美蜂蜜的同時,也被這個刀深深的割傷了。你愛的越深,這個刀子就傷的你越深。所以說,世間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子,它有少數的快樂,它就隱藏很多很多的痛苦。你去愛這個快樂的境界,你就必須為這個快樂付出很多很多的痛苦,這娑婆世界就是這樣的一個境界。

  假設我們今生選擇在「極樂」世界得果報,那又是一個什麼境界呢?極樂世界有三種功德:第一個「法身德」。這個極樂世界的果報,我們以後講到淨土莊嚴的時候,蕅益大師會強調:它不是一個業報身,它不是我們自己有漏業力,所成就的一種正報的身心、依報國土,不是。它是彌陀的法身功德,創造了這樣一個身心的果報,而讓我們來受用,所以那個身心世界是無量壽。我們凡夫的業力,不可能招感無量壽,我們凡夫有漏業力的果報,壽命最多能夠一劫,不可能無量壽。所以說,極樂世界的果報體它不是業報身,是一個法身,「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是名法身。」他的果報體,他的身相特別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身相不會老、不會病、不會死,老病死不能干擾你,不能破壞你的身相。你的內心當中有五種神通,這個神通力可以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遨游十方世界,親近十方諸佛、聽聞佛法。所以這也是一個殊勝的功德,他的果報體是法身。

  第二個「般若德」。極樂世界當中,雖然有煩惱的種子,但是沒有煩惱的活動。因為極樂世界,它的依正莊嚴,會使令我們念佛、念法、念僧。彌陀的淨土,它有一種聖道的力量在裡面,使令我們接觸、受用的時候,诶,他不起煩惱。不像我們三界的果報體,我們接觸的時候會引生煩惱。這個極樂世界的美好飲食、美好宮殿,它有一種聖道的攝持。我們這一念心一接觸這個宮殿、嘗這個美食的時候,诶,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不容易生煩惱活動,這是般若德。

  我們剛出家,也不知道什麼叫煩惱活動;但是你要出家一段時間,我們不斷的去調伏自己內心的煩惱,你會覺得煩惱會慢慢慢慢的淡薄,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身心有一種很輕松的感覺。這個時候你會明白:原來有煩惱,這個是很粗重的,就像一個人拿了很重的擔子一樣,這個煩惱是粗重的,你對「粗重」這二個字,會有一點體會。所以忏公師父說:「這個出家是享清福,在家是享洪福。」你出家的越久,你會越肯定這句話,的確是這樣。你煩惱淡薄以後,你整個一天會很輕松,就算喝一杯白開水都覺得很輕松。回想過去,那種粗重性,會厭惡、會厭惡的。所以在極樂世界,它沒有煩惱的活動,有般若的功德。

  第三個「解脫德」,它沒有障道的罪業因緣的系縛。這樣子講,我們可以作一籠總的比較。比如說,我們講凡夫這個無明大夢,只要沒有了生死,都是在大夢當中。但是這個夢有差別,因為這個娑婆世界是「惡夢者也」。娑婆世界的流轉、無量無邊的痛苦,就像一場惡夢,尤其是這個三惡道。這個娑婆世界最大的問題在這個三惡道,它有三惡道的果報。有畜生道這種系縛打殺的果報,在畜生道裡面整天都被打、被殺,恐懼不安;有餓鬼道的饑渴果報;有地獄的刀山油鍋的果報:是一場惡夢。第二個是「添夢者也」。在三界流轉當中,我們愈流轉愈糊塗了。你看這只狗,有的狗它的眼神特別的明利、靈性特別高,肯定這只狗它是第一次做狗,它剛剛做狗沒有多久;如果它狗做久了以後,你看它二個眼神都呆滯了,那個癡心所就越來越明顯。所以這個三界的果報體的確會障礙我們。我們雖然有佛性,但是我們不斷的得這種有漏的果報體,這時間久了以後,你這個佛性的力量就薄弱,煩惱的勢力就強。所以經典上說:從畜生道來的人,特別愚癡。因為什麼?你這個果報體,它就是讓你愚癡。這個一方面,你在這個三惡道裡面,你這一段時間就停止了聽聞佛法的這種因緣,聽聞佛法就斷掉了,所以也容易讓你愚癡。所以這個三界當中,除了它的「惡夢」以外,它還「添夢」,它一次一次的流轉,使令你愈流轉愈糊塗、善根愈來愈薄了、煩惱愈來愈重了。

  但是我們到極樂世界有二種好處:第一個,極樂世界「好夢者也」。極樂世界的果報體,「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阿彌陀佛所安排的,就是你在那個地方得到那個果報體,不管是正報的身心、依報的環境,它不會讓你有痛苦的感覺出現。所以,「捨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釋迦牟尼佛說:捨利弗,你知道這個國土它憑什麼理由安立做極樂嗎?憑什麼?釋迦牟尼佛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受,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這個佛菩薩的淨土,它每一個名號的安立,都有真實的功德才能安立的。不像我們凡夫的世界,你這個名字可以自己取(呵──),你叫長壽,你不一定長壽。極樂世界它「極樂」的安立呢?它「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好夢者也」。第二個「醒夢者也」,這個是重點。我們在這個極樂世界當中,能夠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栽培善根,容易成就聖道。這個是我們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作一個比較。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相信佛法以後,我們第一個觀念:相信這個生命相續、業果相續。基本上我們相信有來生,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比如說沒有來生,這個生命只有今生,那我們在斷惡、修善、歸依三寶,就沒有意義了。但是我們相信有來生的時候,我們就必須為來生作一個抉擇。到底「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我在三界裡面流轉,到底我來生要去哪裡?這件事情你應該要想一想。就像蕅益大師說的:有些人他對來生他不作安排的。蕅益大師說:這是不對的。蕅益大師說:你晚上要睡覺的時候,這六七個小時的安眠,你就知道要把枕頭放好、把床墊鋪好、蓋上棉被,你這樣子一個晚上的安眠,就知道要稍微的准備一下;怎麼你對無量生命,來生這件事情,你就不准備?這是不合道理的。我們不准備,世間上的事情不會自然出現的。我們不准備、不安排一下來生去哪裡,那肯定是隨業流轉。所以我們來生有二個方向的去處:第一個我們繼續在娑婆世界流轉,第二個我們選擇極樂世界,這二個方向,你應該加以抉擇比較,把這二個的好壞比較出來。內心當中能夠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世的願力出現。這個時候,再念佛,這個時候佛號才能變成往生的資糧,是這樣子的。好,我們回歸到《講義》。

  前面是一種事相的比較,把娑婆世界的煩惱障、業障、報障,跟極樂世界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作一個比較,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一種力量。這以下蕅益大師把它會歸到理性,會歸到我們的一心。

  如此信┌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

  ┤

  已,則└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國土往道上會,它不是心外的一個國土。「娑婆」世界是怎麼有的呢?是由內心的煩惱跟業力所招感的「穢」土。既然是「自心」的「穢」土,「理應厭離」。「極樂」世界它也不是心外有極樂世界,是內心的信、願、持名的功德所顯現的「淨」土,而「自心」的「淨」土「理應欣求」。基本上,我們內心的狀態,我們對於厭惡雜染、欣求清淨,這個是很合理的,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斷惡、修善,這個是很合理的。遠離雜染、追求淨土、清淨,這個是合理的。所以說,就算用理觀會歸到一心,我們也應該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第二段再說明「取捨」的「事理」,看「正文」:

  明取捨事理二

  正明二

  正文

  ┌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

  ┌┤

  │└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

  ┤

  └─故《妙宗》雲: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

  我們這個「厭」離「穢」土,必「須」要徹底的厭離,乃至到這個污穢的境界完全消失,這個時我們才可以說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捨」。「欣」求淨土,一定要這個清淨的功德完全成就,才可以說是「方無可取」,才有資格這樣子講。這以下「引證」,引「《妙宗》」,就是智者大師的《觀經妙宗疏》:

  引證

  └─故《妙宗》雲: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

  智者大師說:「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就是說我們從事相上的「取捨」,從事相上的取淨土、厭離穢土,要到徹底了以後,跟我們佛性說的清淨心「不取不捨」,這是同一條路,是隨順的。

  破執

  ┌設不從事取捨┐      ┌既廢於事,

  ┌┤      ├即是執理廢事┤

  │└但尚不取不捨┘      └理亦不圓。

  ┤

  我們剛開始下手,如果「不從事」相上來「取捨」,一開始你就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本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你以這樣的理來礙事,「執理廢事」,你說:我們這一念心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淨跟穢,在娑婆世界就跟淨土一樣的。那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因為你今天忽略了去找一個隨順於修行聖道的因緣啊,對這個事相的取捨忽略了,你這個理性也不容易圓滿、也不容易開顯。這意思就是說:我們今天要渡過這個河,這個生死大海,你剛開始要依止船的。你一定要有所依止,等到船載你到彼岸以後,你說我不需要船,那是可以的,你可以這樣子講。因為你到了彼岸就不需要船,「取捨若極」嗎,「與不取捨,亦非異轍」。但是你剛開始下手的時候,你就不依止船,你沒有本事游過這個生死大海,沒有本事的。

  過去佛學院一個老和尚,他是禅宗的大德,上達下理老和尚,他有一次到一個佛學院去上課(呵──),有一個學生就說:老和尚,你們禅宗都不持戒的。老和尚說:你怎麼知道?他說:六祖大師說的啊,心平何勞持戒。老和尚說:你心平了沒有?他說:我還沒有心平。老和尚說:你敢快去持戒。(呵──)是啊,心平何勞持戒。換句話說,我們剛開始要依止戒相來調伏自己的身口罪業,但是當我們內心當中達到「平」了,已經沒有煩惱活動的時候,那這個戒相就不需要了。但是剛開始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從事相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執理廢事」,你否定了事修的差別、事修的取捨,你的真如理性也不容易圓融、也不容易開顯。這怎麼辦呢?

  │   ┌全事┐ ┌取亦即理┐┌一取┐

  └─若達┤  ├則┤    ├┤  ├─

  └即理┘ └捨亦即理┘└一捨┘

  ──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當我們明白「全事即理」,就是說我們整個事相的這種對治、差別、取捨,其實都是在隨順我們的佛性。因為我們往生淨土,正是對佛性的開顯有幫助的、相隨順的。所以說,我們「取」淨土是隨順於「理」性,「捨」娑婆也是隨順「理」性,「一取、一捨」都是合乎我們的清淨「法界」。所以在講完這個「信」以後呢,就必須要發「明願」的重要性。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看經典上:我們在成就聖道,這當中,親近十方諸佛、聽聞佛法是非常重要的。我看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一個凡夫菩薩,不應該投生在一個沒有佛的地方,不應該。他舉個例子來說:你一個凡夫菩薩離開了佛陀,你單的獨行菩薩道,這叫凡夫的世界。龍樹菩薩說:這個凡夫的世界不是愛就是恨。他說:你受得了嗎?凡夫受得了嗎?他舉一個例子說:像一頭小象。這小象到敵人的陣中,這個毒箭傷害你、刀子殺你,一下子就把這只象給殺死了。這凡夫的愛恨來干擾你,你這個菩薩,遲早變成敗壞菩薩,退轉了。要到無生法忍的、大菩薩,就這個六牙白象,到敵人的陣營當中,這個毒箭不能傷害它,這可以了。所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說:這個法身菩薩,他可以離開十方諸佛,單獨的到凡夫的世界,在這個苦惱眾生的世界當中、煩惱的世界當中,建立佛法、廣度眾生,他有這個資格。他內心當中有無生法忍聖道的攝持,可以。凡夫菩薩是不可以的,他不能避免愛恨毒箭的傷害,他沒有辦法,他受不了。窺基大師在唯識學的注解上,他也提出一個觀念,他也知道我們人的果報體,壽命太短了,修學佛法,這個死亡是障道的因緣。你如果二十歲生起善根修學佛法,到八十歲死掉,這六十年當中,你能夠成就什麼聖道呢?死掉以後,有隔陰之迷,下次再重來,就像水永遠煮不開一樣,煮一煮關掉、煮一煮關掉,在這個生死當中不斷的進進退退。所以窺基大師他提出一個看法說:我們可先成就禅定,專修禅定,升到色界四禅。色界四禅當中有一劫的壽命,而且這個禅定有堪能性,以禅定的力量親近十方諸佛。他的看法是這樣的,以色界的果報體來親近十方諸佛、修學聖道。這個色界果報體也不容易有老病的干擾。不過問題是要有禅定,這不容易。而且你壽命一劫,我看它比不上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壽命是無量壽!而極樂世界的果報體,看這個經典上說:他那個神通不可思議,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不要說是色界四禅的天人,一個大阿羅漢,他有無漏聖道的禅定力量,一個大阿羅漢,不是一個小阿羅漢,像捨利弗、目犍連那種大阿羅漢,一個大阿羅漢的神通力只能到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他的神通力從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飛到另外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只此而已,只能夠親近一個佛,他不能供養十萬億佛,不可以,他沒有這種力量。所以說我們凡夫,的確,選擇一個隨順於聖道的果報體,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你今天要到台北去,你一定要選擇一輛好車子。你騎著腳踏車,要騎到什麼時候才能到台北呢?你那個老病死,搞沒多久,好不不容易在人世間遇到佛法,觸動善根,修學佛法,沒多久死掉了。死掉以後到三惡道去,流轉一段時間又出來,得到人身,又遇到佛法,又生起善根,沒多久又死掉了。這什麼時候才能成就聖道呢?所以說,我們應該要冷靜的思惟一下:「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我們應該依止什麼樣的果報體來修學佛法,能夠早日成就佛?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你應該在寂靜的心當中,趁你身體健康、心情沒有煩惱干擾的時候,趕快在心中觀察娑婆跟極樂的差別,內心當中生起一個堅定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力,這個地方要栽培起來。你應該要如此的比較,是這個意思。所以蕅益大師說「故次信而明願也」,除了信以外,這個願也是非常重要的。好,大家有沒有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下。

  問:

  答:這個四弘誓願,它是一個通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願包括了上求、下化,這是所有大乘佛法的一個菩提願。但是基本上,這一個廣大的菩薩道,我們要去實踐這個願,你有二個選擇:第一個,你在穢土實踐你的成佛之道,你在三界裡面得這種卑賤的果報、老病死的果報體,去實踐你四弘誓願,這是你一個選擇的方向。第二個,你覺得這樣子有太多的障礙,你選擇到極樂世界得一個無量壽命的、沒有老病死的、有神通力的果報體,來實踐你的四弘誓願,來實踐你眾生無邊誓願度的,乃至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這個四弘誓願是一個總相。那你有二個選擇,當然這個是人各有志,有些人願意在娑婆世界流轉,這也是個人的選擇。但是蕅益大師的意思說:你應該想一想、應該想一想。站在一個凡位菩薩,是不是應該這樣子做?這件事情應該要想一想。當然,無生法忍的菩薩那種大忍的境界,他到哪裡都一樣。如果是一個凡位菩薩,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到淨土去呢?就像小孩子不應該離開母親一樣,那個小孩子離開母親,他掉到水溝裡面死掉了,怎麼死都不知道。所以說,我們這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一個總相。你可以選擇在穢土實踐,也可以選擇在淨土實踐。一般是這樣子的,龍樹菩薩說,菩薩有二種:這個悲增上的菩薩,特別喜歡在娑婆世界流轉。他雖然沒有成就聖道,但是他看到眾生很可憐,說:好了好了好了,我陪你流轉。反正你在三界當中,你也沒有信心往生淨土,你也沒有能力成就涅槃,好歹我陪你。這眾生說:唉呀,你陪著我,那真好。這悲增上的菩薩,他就是願意陪著眾生在三界中流轉,因為悲心太重,這是一種。智增上的菩薩,他不是這樣的看法,他覺得說:是的,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我們要度化眾生要有方便力,不是陪不陪的問題,要對眾生有幫助,「惠以眾生真實之利」,要有無量無邊的神通、三昧、陀羅尼。所以這個智增上的菩薩他如是觀察:我應該要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我暫時到淨土去,成就那個果報體,再回入娑婆度有情。這是智增上的菩薩願意到淨土去,到佛的淨土去。龍樹菩薩說有這二種差別,這悲增上、智增上的菩薩,他有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選擇,是這樣子的。

  問:

  答:這也不是每一個人都一樣,你要看他的情況。禅宗他有時候開悟以後,就像有人問蕅益大師說:這開悟以後是什麼境界呢?蕅益大師說:你真正明白你這一念心本自清淨,開悟以後你會熾然修福,他就是有事修了。因為你知道你這一念心「何其自性,本自清淨」的當下,你一定知道「循業發現」,你動一個念頭,那就無量的緣起,這時候你會熾然修福。所以說,當我們有一個人認為:這個清淨心是離開緣起,單獨有一個清淨心,這個清淨心跟緣起是二個東西,那你這就是執理廢事了,你這個理就有問題,這個理性是離開緣起事相,另外一個清淨心。所以智者大師說:即空、即假、即中,它即空的清淨當下,它也是即假。因為我們的念頭不是停止在清淨心,它不斷的動,它雖然無自性,但是它不斷的活動;不斷的活動,它就不斷的緣起。所以真正明白清淨心的人,知道無自性,「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他知道清淨,他當下一定知道業力不可思議,它受熏。這樣子對理性的明白才真實,才是中道的理性。

  所以我們往生淨土,事實上是隨順菩提道的。因我們一個凡位菩薩,應該要趕快成就聖道。我們看這個經典,佛陀的意思跟歷代大德(龍樹菩薩、智者大師、窺基大師)的開示,所有的佛陀跟祖師,他不同意凡夫來行菩薩道,不同意,看這個意思很明顯的。雖然我們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佛陀跟祖師的意思:凡夫應該偏重在上求佛道,偏重在這個地方。要到無生法忍以後,不退轉了,這個時候,才能夠一方面上求、一方下化;到佛陀,那完全是下化,佛陀不作自利的工作了。所以這也是一個道次第的問題,這不是一個意氣用事的問題,這是一個道次第的問題。

  問:

  答:這個觀就是我們〈附表〉剛剛講的,你可以把娑婆世界的一種障礙性,把它觀出來,這煩惱障、業障、報障,當然每一個人的體會不同。比如說有些人病痛多,這個病痛多的人他對這個報障特別有感覺,這個娑婆世界的果報體真的是不好,用沒幾天又生病了,生病了你不去看醫生,它也不會自己好,出去看醫生又浪費時間。有些人煩惱特別重,他總是覺得心中的火燒得特別厲害,他對煩惱的感覺特別強烈,他也不敢流轉下去:我這個煩惱重,萬一下輩子做國王,那不得了,福報大,「君王一怒,血流千裡」,那還得了。就是說你對煩惱障、業障、報障可以觀察,你可以單單一個觀察,或者三個觀察。總之,要讓你真正對娑婆世界生起厭惡的心,我不再流轉了,我不在這邊得果報了。我所有的善業要回向到淨土去,在淨土得果報。那你把極樂世界的功德,再把它觀出來,極樂世界的功德不難觀,因為在經文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一層一層的介紹極樂世界。你到極樂世界,你的正報身心是什麼境界?依報的國土是什麼境界?你很容易欣求極樂。問題是我們厭離娑婆,一般不容易,不容易去注意這件事情。

  這二個是同時的,所以蕅益大師講這個願是二門,二門要具足的,厭離娑婆跟欣求極樂這二個門是缺一不可的。你單單欣求極樂,你不厭離娑婆,你對娑婆世界的愛煩惱它是一個熟境界,它就會有問題。

  問:

  答:他是以不生滅心來起觀,不生滅心它不是一種不造作,它是有造作性的。他在觀的時候也是很理性的觀,他站在不生滅心裡面來觀察,事實上世間真的是這麼多緣起,他也是一種很寂靜的狀態來觀,他不是很感性、很沖動的方式,他也是安住在一種不生滅心。但是他也如實的觀察,世間的相貌有這麼多的差別,淨土有這麼多的差別。所以說,我們講「依體起用」,你不是安住在這個體不動,依體要起用,起用的時候,那就要觀差別了。「用還照體」,雖然差別,但是他還是安住在不生滅心。

  問:

  答:它是隨順於佛法的一種理性抉擇,它不會傷害你不生滅心,它是隨順佛法理性的抉擇,是看到生命的如實相,這是一種如實相。

  好,我們今天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七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頁。

  釋妙行二

  正明行妙

  這是講到本經的宗旨──信、願、持名。這個「妙行」,是說執持名號的法門,它能夠成就微妙而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稱之為「妙」。這當中分成二科:「正明行妙」,第二個「校量行妙」。第一科是正式說明這個念佛法門它微妙的地方,第二再跟其他的法門作一個比較。先看第一科:

  ┌執持名號┐者,「名┌「德」不可思議───┐

  言┤    ├    ┤          ├

  └一心不亂┘以召德」└故「名號」亦不可思議┘

  ┌散稱為佛種┐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     ├也。

  └執持登不退┘

  先說明這個念佛的一個方法,「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本經所強調的念佛方法,蕅益大師分成二部分:第一個,它的下手處是「執持名號」。這個「執持」就是我們用這個手去抓這個東西,用這個手去抓這個扶持,把這個扶持抓住不放,這叫做執持。這當中的意思是指我們這一念心,去憶念,去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叫做「執持」,是指心,不是指手。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不斷的去憶念彌陀的名號,就是「執持名號」。憶念彌陀的名號干什麼呢?我們不求人天福報、不求健康長壽、也不求神通感應,但求「一心不亂」,根本的功德在於這個佛號的「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印光大師解釋這個「一心」,說心中除念佛外,不起其他的妄念叫做「一心」。我們這句佛號在心中運轉的時候,一句接一句,除了念佛以外,沒有其他的妄想插進來,這個時候指的是「一心」。那「不亂」呢?就是不為煩惱所亂。你這個佛號相續的力量,不為見思所亂,叫做事一心;不為無明所亂,名為理一心。這個「一心」主要是一種止的功德,一種念力;但是這個不亂,他不為見思無明所亂,這個就要有一種觀的功德,不完全是止了,要有一種觀的功德。「執持名號」而達到「一心不亂」,是本經修學的一個宗旨。

  這以下就解釋「妙」字。前面解釋「行」字,這個行門的方法。這個行門為什麼稱之為「妙」呢?這以下解釋它的理由。「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這個念佛法門的一個特色,就是「名以召德」。基本上我們跟彌陀感應道交,所謂的本尊相應,有三個方法:觀想、觀像、持名。那本經當中所強調的是「持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持名的理由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它是「召德」,它能夠總持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

  這個事情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名以召德」呢?這個三乘的聖人,經過長時間的修學,那一念的清淨心,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種種的神通、三昧、陀羅尼。但是這個功德的根本是一個涅槃,一切的功德是以涅槃作基礎。這個涅槃有小乘跟大乘的差別。小乘的阿羅漢涅槃,我們稱之為偏真涅槃,「偏」,它是偏於真谛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這個小乘的涅槃,它只是能夠自受用,因為小乘學者在因地的時候,他發的是出離心,「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他觀察這個三界就像火宅一樣的苦惱,他們急於解脫,他主要是求自身的解脫。這無量無邊的眾生,在生死中流轉,不生好樂,對度化眾生不生好樂,「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以這樣的心情來積功累德,他最後的功德涅槃,就是如是因,就招感如是的果,他的涅槃果報只能夠自受用。所以阿羅漢入了涅槃以後,無量無邊的眾生在苦惱當中憶念他的名號,不能得到感應道交,不能得到阿羅漢的加持,因為他的涅槃境界是自受用。大乘佛菩薩在因地的時候,發菩提心,上求下化,所以他所成就的這個涅槃,叫做大般涅槃。為什麼稱之為「大」呢?因為佛陀的涅槃,他能夠自受用,也能夠他受用,「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佛陀在大般涅槃當中,他自己能夠受用這種安樂的功德,一方面他能夠從本垂跡。智者大師說:從這個根本的法身、報身,他能夠示現種種的應化。或者現出身相、或者現出光明,乃至於現出他的名號,使令眾生在見、聞、覺、知的境界當中,得到他的加持。阿彌陀佛所采取的辦法,亦復如是。阿彌陀佛的功德不是我們能夠受用的,所以佛陀從大般涅槃當中,從本垂跡,以他的願力,創造一個佛號。當我們眾生的心跟佛號一接觸的時候,得到彌陀的加被,所以這個地方叫做「名以召德」,佛陀以名號來總持他的功德,這一點是我們要注意的。既然「德不可思議」,阿彌陀佛無量劫來所積功累德的功德不可思議。在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提到阿彌陀佛二個主要的功德:一個無量光、一個無量壽,這種功德都是無量無邊的。彌陀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他變現的名號自然是不可思議,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使令我們這一念心不斷的憶念彌陀名號,「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即使在散亂心當中,念念之間,成就一個成佛的種子;何況是能夠念到一心不亂,到最後成就往生,成就三不退轉。這個地方是解釋「行妙」。這個執持名號的「行」,它的一個微妙處,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名以召德。

  蕅益大師講這個三力不可思議,說我們這一念心去憶念彌陀的名號,念念之間,有三種的功德力出現:第一個是我們這一念能念的心,他這一念信願的心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其次,我們所憶念的這個名號,這個萬德洪名,也不可思議;第三個,在整個法界當中,彌陀的大悲願力,念念的攝持我們,這件事情不可思議。三種力量。在下手當中,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是第一個要注意的,這是最重要的。

  蕅益大師在《法華會義》中講一件事,他說:佛在的時候,有一個外道的寺廟,這個外道供養他的本尊(這個天神)一個神像,這個神像的身體是用銅做的;但是他的頭因為特別尊貴的關系,所以用純的黃金打造天神的頭。很多的信徒向他禮拜、供養,得到他的一些加持。有一天,外道所供養的這個天神像的頭,那個黃金做的頭被賊給砍去了,沒有頭了。這件事情傳出去以後,信徒就趕快來參加,地方議論紛紛。其中有一個信徒就講話了,他說:這個天神是一個大威德者,我過去有種種的災難,我向他祈求,他都給我很大很大的幫助。今天這個賊能夠把天神的頭砍掉,可見賊在砍天神的時候,這個天神是不在的,否則他沒有辦法砍這個頭。大家就開始議論紛紛。這當下,這個天神就附在廟主身上,就出來講話了,說:不對,這個賊在砍我的時候,我是在的。這信徒就說:天神啊!過去我們看你這麼威德,這個賊怎麼把你的頭砍掉的呢?這天神說:是的,他剛開始砍我的頭的時候,砍了二次都砍不掉。(诃──)砍不掉這個聲音太大,這個賊很緊張,第三次的時候這個賊念了一聲「南無佛」,一下子就把我的頭給砍了下來。因為我聽到「南無佛」的時候,我內心當中驚怖,一驚的時候失掉威德,他第三次一下子就把我的頭砍掉了。那信徒就說:唉呀!一稱南無佛,諸神驚怖。(呵)那這樣子我們應該要歸依佛陀,你看他只是一個稱念,賊在散亂心當中,他但是稱念「南無佛」,就產生這這麼大的威德,使令這個神產生驚怖。那有很多的外道就因此因緣而歸依三寶。所以說佛菩薩的聖號,功德不可思議,他跟普通的小乘學者不同。佛菩薩的聖號都是總持佛菩薩的功德,以這個德來立名。

  戒律上也講到一件事,律上說提婆達多經常跟佛陀作對。有這麼一天,提婆達多去應供,受居士的供養。這個居士非常虔誠,供養很多美好的乳酪、酥,這種美好的飲食。提婆達多貪吃就吃了很多,吃多了肚子就脹得非常難過(我們吃太飽的時候,那是非常難過的。)。這個時候提婆達多非常難過,就想到佛陀,就稱念南無佛。诶,一下子這肚子就好了。可見得佛陀的這個功德,他不簡別任何眾生。他的無作妙德,任何一個眾生,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的眾生,去憶念彌陀的名號,都能夠平等的受到加持。這個地方是強調「名以召德」。念佛法門的殊勝,就在於這個名號它總持彌陀的功德,所以佛號在我們心中運轉的時候,能夠產生這麼大的加持力,是這個意思。這一段是正式說明執持名號的法門,它的一個微妙處,叫「正明行妙」。第二段,蕅益大師把其他的法門作了一個比較:

  較量行妙二

  示諸行劣

  這當中分二段:「示諸行劣」,「獨顯持名妙」,先把其他的法門講出來。

  ┌觀像─┐

  │   │

  ├觀想─┤

  │   │

  然諸經示淨土行├禮拜─┤

  ┤   ├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萬別千差,如├供養─┤

  │   │

  ├五悔─┤

  │   │

  └六念等┘

  在淨土的經論當中,日本的一些學者說:《大正藏》裡面,講到淨土的「經」典有一百一十多本。在各式各樣的淨土經典當中,蕅益大師把它作一個會歸,講到念佛法門,就是本尊相應,如何跟彌陀感應道交呢?這以下有幾個方法。第一個「觀像」。這「觀像」的修行,你一定要有一個「像」在你面前,或者是玻璃纖維做的,或者是銅、或者是紙做的,總之有一個佛像在前面。這個時候,你眼睛打開,去取這個佛像的相狀,你看得很清楚;然後你眼睛閉起來,閉起來的時候,你要把之前所看到的相狀,在心中的鏡子當中表現出來。哦,剛開始不太清楚,眼睛再打開,再去取。一次一次的去取這個所緣境的相貌,直到你心中所現的影像,非常的清楚分明為止,就像鏡子現出影像一樣,這個時候就成就了念佛三昧。這個在《般舟三昧經》是講到觀像。不過這個觀像法門,你一定要在佛堂當中用功,它不是二六時中能夠修行的。第二個「觀想」,這個「觀想」是指佛像不現前。佛像不現前,你怎麼能夠取所緣境的相貌呢?它是一種隨文入觀,根據《觀經》裡面所記載,佛陀的相狀是怎麼怎麼的。你隨順文字的義理,把這個相狀表現出來,隨文入觀。當然這個更困難,這要有一點想象力。這個觀想念佛,在經論上說:你業障太重的不行。業障太重的人修觀想念佛,它的相貌會有變化,會有一些障礙,會讓你恐怖。所以這個觀想念佛,多分來說善根福德要夠,再加一點持咒,不要有任何的干擾。這個當然也不是容易的。第三個「禮拜」。這個禮拜法門就非常的殊勝,有一個佛像在前面,我們的身體至誠的禮拜,當然這當中也可以配合口的稱念。一方面口稱念,身業的禮拜,意業的歸依、忏悔。這個禮拜法門,調身、調息、調心:一方面調身,使令這個色身氣血順暢;有調息;慢慢慢慢也能夠調心。所以我們在打坐之前,先拜拜佛是對的。「供養」,這當中用各式各樣的財物,各式各樣的飲食、香、花、燈、燭來供養阿彌陀佛,這也是一個方法。「五悔」,這個「五悔」是天台宗所提出的一個修行方法。它的意思是說:我們無量劫來造了很多的罪業,我們想要滅罪,這當中有五個方法,任何一個忏法,它都是具足這五個方法。第一個發願,發無上菩提的願,上求下化的願,那最好能寫出一個發願文:「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這以下的忏悔,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涅槃,是希望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仰仗這個忏悔的行門,成就無上菩提。發這個廣大平等的願。第二個忏悔,這當中有很多的行法,禮拜、或者讀誦,這當中有一些忏悔的方法。第三個是隨喜,第四個是勸請。忏悔是約破惡,忏悔它的所緣境是緣自己過去所造的這個身口的罪業,他內心當中是一種诃責,诃責這個罪業,是一個追悔的、诃責的。這個隨喜不同,隨喜是約生善,這個時候我們心中所緣的是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佛菩薩功德,「十方一切諸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實際的在修這個慈善的事業;「二乘有學及無學」,各式各樣二乘人修戒定慧;「一切如來與菩薩」,佛菩薩的功德;「一切我今皆隨喜」,我們對於這個五乘的功德,平等的隨喜。所以這個隨喜它的所緣,是緣這些善法,表示我們的隨喜,這是一種生善。第四個勸請。前面的隨喜主要是約福德,這個勸請是約智慧。就是說「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惟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我們希望無量無邊的佛陀、菩薩這些大善知識,都能夠在我們眾生這個黑暗的世界能夠住世,廣泛的宣說佛法,讓佛法的光明不要斷滅,這個是屬於法施(佛法的法)。隨喜跟勸請都是屬於生善。第五個回向,最後我們把我們前面的忏悔、隨喜、勸請,乃至發願的功德,最後作一個回向。往二個方向去回向:第一個、回向自身成就無上菩提;第二個方向、回向法界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智者大師的意思這五悔,這五個法門能夠快速的滅除我們的罪障,能夠快速的積集廣大的福德、智慧資糧,淨罪集資。「六念」,這個六念是佛、法、僧、施、戒、天。第一個念佛,我們心中憶念佛陀,佛陀是我們的人天導師。由於佛陀的出世說法,使令我們明白修行的方法。第二念法,就是不斷憶念我們修行的法門。第三念僧,這個出家的僧團是我們的善知識、是我們的歸依處。第四憶念布施。第五念戒,憶念我們所受持的戒。第六憶念天,這個「天」是指長壽安樂,這裡的「天」特別指的是涅槃,說這個世間是苦、空、無常的,只有涅槃才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這是六念,有六個地方是我們不斷憶念的處所。前面所說的方法,「一一行成,皆生淨土」。成就了以後,都能夠以這種功德而回向淨土。這個地方是講到其他修行淨土的方法,再看第二段「獨顯持名妙」:

  獨顯持名妙

  這當中,「持名」的方法就特別的微「妙」不可思議了。它微妙的地方怎麼說呢?看蕅祖開示:

  ┌收機最廣┐     ┌無問自說

  ┌┤    ├故釋迦慈尊┤

  │└下手最易┘     └特向大智捨利

  │             弗拈出

  │  ┌方便中第一方便

  │  │

  ├可謂┼了義中無上了義

  唯持名一法┤  │

  │  └圓頓中最極圓頓

  │

  │   ┌清  珠┐

  │  ┌┤    ├濁水不得不清。

  │  │└投於濁水┘

  └故雲┤

  │┌佛  號┐

  └┤    ├亂心不得不佛也。

  └投於亂心┘

  這以下特別講出本經「執持名號」的法門,「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這個念佛法門它的特色有二個:第一個「收機最廣」,這種方法它三根普被。上至文殊、普賢,看《華嚴經》這種地上菩薩他也念佛。下至五逆、十惡,這個內心當中攝持無量無邊罪業的眾生,他臨命終的時候,他那個罪業已經變現成地獄的猛火,他在這種擾動的苦惱當中,诶,他也能夠念佛。他已經不能起來禮拜了,他也不可能在這個散亂當中去觀想、觀像,他但是憶念彌陀的名號,具足十聲,轉地獄的火成金蓮花,火焰化紅蓮。所以這個法門,收機最廣。其次,「下手最易」。任何的時間、任何的空間,你都能夠修學,它沒有時空的障礙。基於這種理由,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捨利弗拈出。」因為這個法門的三根普被,所以它不必簡別任何的對象,所以佛陀就在沒有人發問的情況之下,就主動的「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就主動的向捨利弗講出這個法門。所以這個地方,因為它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所以它不必簡別對象。這是講到它的一個特色。這以下贊歎念佛法門的微妙處,這個地方有三段:「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這三段,古德解釋《彌陀要解》,分成教、行、理。這個「方便」是約「行」法,從修行上來說,修行上特別「方便」;這個「了義」是約「教」,這個教法特別的究竟「了義」;第三「圓頓」是約「理」,這個理特別的「圓」滿「頓」超。

  我們根據這個修學的次第,先講這個「教」,講這個了義。基本上在祖師的開示上,說我們在修行一個法門之前,要先對這個法門作一個判教,判斷這個教法是了義、不了義。就像說我們今天去坐車子,你不能一股腦就坐上去,你要先問明白這部車子要開到哪裡?它的終點處在哪裡?跟你要去的目的地是不是一致?你要到台北去,你坐這部車子送你到桃園,這車子你不能上去,不了義。所以說,我們在修行一個法門之前,一定要先判教。一般來說,古人把教法分成五乘,就是說佛陀他有五種車子讓你選擇。第一是人天乘。人天乘的法門是假藉布施、持戒、忍辱的法門,它能夠使令我們到達人天的果報。因為這個法門它本身,雖然修善業,但是他心中的我,我們認為這個生命體有一個我,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這個我不能消滅;所以我們只能夠在這個有相的境界活動,不能夠修我空觀,趨向這個無相的涅槃。所以這個人天乘的法門是偏重在「有」,在有相,這個是不了義。這部車子,它只能夠載你到人天乘,它就不能再活動了,這部車子不能載你到界外涅槃,這部車子的力量就是這樣子。第二個二乘,就是聲聞、緣覺。這個聲聞、緣覺的法門所诠釋的是四谛、十二因緣。我們透過四谛、十二因緣,觀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慢慢慢慢把心中這個常一的我給消滅掉,「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內心當中安住在這個空性的境界。所以這部車子的力量更大,它能夠超越人天,它能夠運載你到界外的涅槃裡面,永遠不再三界裡輪回。但是因為這部車乘它的活動范圍,它是在空性裡面活動,它不能夠在有相的境界活動,所以這部車子也是不了義。前面的人天乘這部車子,主要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動;這個二乘的車子,它是在無相的境界活動。一個偏重在有,一個偏重在空,所以這個都是不了義。佛、菩薩這部車子就是了義,你看佛、菩薩的境界,「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他能夠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真空妙有。這部車乘就能夠運載我們,超越人天、超越涅槃,直接趨向於無上菩提,直接趨向於佛的大般涅槃,由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那這部車子是了義的。基本上我們把教法分成五乘,那這個車乘有各式各樣的目的。

  在禅宗臨濟的傳承當中,有一個祖師叫做石霜楚圓禅師,石霜楚圓禅師往生以後(禅宗的祖師是不立文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在不立文字當中,主要是由祖師來領導大家修行,所以這個祖師就非常重要了。一個祖師往生以後,要趕快推出一個新的祖師,來領導大家修行),這時候,所有的人都集合在大殿上說:石霜楚圓大祖師往生了,我們現在要公推另外一個新的祖師來領導我們。有人就說了:這個泰上座(泰國的泰)他在我們這個地方修行時間最久、戒臘最高、德行也很好,他有資格領導我們。這時候石雙楚圓禅師的侍者〔道虔禅師〕就出來講話了,說:欲接祖師位,須明祖師義。(這個接祖師要憑本事的,不是戒臘高就能干祖師,你要能夠接祖師,這個傳承當中,你要明白祖師的真實義。)那泰上座就說:好,祖師真實義你說說看。這個侍者就說:我過去在石雙楚圓禅師跟前做侍者,跟前跟後,祖師對別人開示,講到這個「去」,修行就是一個「去」字,這個「去」開出來有:「休去,歇去,冷啾啾地去,一條白練去,古廟香爐去。」我其它都不問你,只問你什麼是一條白練去?你道一句。(這個禅宗大德這個講話,那是一針見血,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這個泰上座他也不是等閒之輩:好,你拿一支香過來,插在這個佛堂前面,這支香燒完之前,我要不是道一句,我不明白祖師義!這支香就插下去了,那這個泰上座就雙腿一盤坐著,他就要表現什麼叫做一條白練去。哦!沒多久坐化了。(呵──)大家一看:唉呀!這個人沒有呼吸了,一條白練去了。這個侍者就出來講話說:果然不明祖師義,說:「坐脫立亡則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說你有這種功夫當下往生,解脫三界的業力這件事情,我贊歎;但是依法不依人,「坐脫立亡即不無」,但是祖「師意未夢見在」,你沒有真實明白祖師的真實義。這怎麼說呢?這段話是出自於徹悟禅師,徹悟禅師後面就注解說:禅宗的去,要緊的是去掉心中的執著。所以他的目的,就是去掉心中的執著。比如禅宗講說:「整天吃飯不吃一粒米,整天穿衣不穿一縷絲」。你看他在吃飯,但是他不執著有這個飯可得。所以這個真空妙有的境界就是說:我們對這個生命,沒有必要隨便的把它斷滅掉,要假藉這個生命來利益眾生,但是你不要執著這個果報。所以這個侍者要問這個「去」,你是不是明白這個去的意思?不是要你真的去。所以徹悟禅師作一個評語說:泰上座但知其去,不知來,不知如何來。你只知道去到這個空性的境界,不知道從空出假,所以果然是不明白祖師意。

  所以我們這個念佛法門,它的妙就妙在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就講出一句,贊歎淨土的念佛法門,他說:這個持名法門是一個什麼境界呢?「一一理性,具足無量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說我們在念佛當中,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但是在這個真空的理性當中,佛號一句一句的現前,具足莊嚴,念念之間創造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一一理性」而「具足莊嚴」,雖然「一一莊嚴」可也是「全體理性」,每一句佛號雖然都是莊嚴,但都是無我、無我所,這件事情不可思議。

  我過去參加忏公師父的佛七,他老人家在止靜的時候講一句話,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老人家說:我們這個念佛法門,要緊的體會──在本來無一物當中,把佛號提起來。這件事情不可思議。你說本來無一物,怎麼提佛號呢?大乘佛法就是:觀一切法空,但是佛號歷歷分明。所以忏公師父說:在本來無一物當中,把佛號提起來。這個意思就跟蕅益大師的意思相隨順,「一一理性,具足無量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所以看得出來,淨土法門它不偏在「有相」,也不偏在「無相」,這個法門的這個車乘,它能夠直趨無上涅槃、無上菩提,它是真空妙有。所以它這個法門是「了義中無上了義」,這個車乘是趨向於大般涅槃,是了義的教法。

  第二個「方便中第一方便」,這個講「行」。除了教法的了義,我們還要抉擇下手的方便不方便,如果一開始起修的時候很復雜,超過我們的范圍,那這個方法也不行。持名的方法,它特別的簡易、穩當,「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它特別的簡易而穩當。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這個持名方法它的特色,它一開始不要你直接趨向於無念的境界,他要你先從有念,從有念而入無念,所以它明白的有一個所緣境,讓你去憶持,很清楚的有一個所緣境──「南無阿彌陀佛」,或者是「阿彌陀佛」,它特別的方便。過去我去竹山,有一個賣甘蔗的(呵──),賣甘蔗的這一個居士他說:他是一貫道的信徒,他繼續的努力,再過三年,他就能夠當講師。他問我說:你們廟裡有沒有辦佛七呢?我說:有啊,偶爾辦佛七。他說:你辦佛七,一定要通知我。我說:怎麼回事呢?他說:他對我們念佛法門特別好樂。為什麼呢?他說:這個念佛,他能夠很快的就把心靜下來。我在想:這一貫道的信徒,他不問我們什麼時候講經,他對我們講經沒有興趣,但是他對這個持名卻有好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因為這個方法特別簡單,他在簡單的這個憶念彌陀名號當中,就能夠很快的把心給寂靜下來。當然他不一定有信願,所以不一定能夠成就往生的正因,但是「散稱為佛種」,他也跟阿彌陀佛、跟三寶結下一個善根的因緣。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念佛法門從有相入無相,這特別的方便,「三根普被」,不但是加被到佛教徒,連非佛教徒都加被到了。

  第三個「圓頓中最極圓頓」,這個是講「理」,這功德上的理。一般成就大般涅槃,不要說大般涅槃,我們講這個小乘涅槃。小乘涅槃,利根的,天台宗說:這個小乘的四果要四生。第一生做人的時候遇到三寶,起歡喜心,布施、供養,不斷的在三寶當中栽培善根;第二生正式出家,二、三、四這三生都要相續的出家、相續的用功;到第四生成熟脫落,善根脫落,成就阿羅漢果。這個是根性利的,特別精進的,四生就把生死給消滅掉。如果是大乘菩薩,那就要很久了,大乘菩薩一定要一萬劫。因為大乘菩薩他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一方面在佛堂當中用功,一方面要離開佛堂去關懷眾生,那七關懷、八關懷,就把自己的道業給耽誤了,一方面他還要積集福德資糧,所以他的時間就要拖得比較久,要一萬劫才能夠入正定聚。這個淨土法門它不是這樣子,它「帶業往生,橫超三界」。就是說你今天開始知道念佛法門,開始歸依彌陀,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通身靠倒,今生就能夠成就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法門它不管你過去的善根怎麼樣,就是你從今生就能一生成辦大事。所以這個法門的特色,「圓頓中最極圓頓」,帶業往生,橫超三界。蕅益大師就以這三個內涵:方便、了義、圓頓,來贊歎這個持名的方法。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第八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一頁:

  ┌收機最廣┐     ┌無問自說

  ┌┤    ├故釋迦慈尊┤

  │└下手最易┘     └特向大智捨利

  │             弗拈出

  │  ┌方便中第一方便

  │  │

  唯持名一法┼可謂┼了義中無上了義

  │  │

  │  └圓頓中最極圓頓

  這一段,蕅益大師以「方便、了義、圓頓」這三種功德,來贊歎「持名」的殊勝。關於這一點,我們看「附表」第「三」,把它作一個補充說明。

  ○附表三

  「持名一法─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關於這一點,我們總共分成三段,來解釋這一個內涵:第一個,看善導大師的一個「問答釋疑」,先看問:

  問答釋疑

  問: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號?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當中,他自己設立了一個問答說:為什麼「不令作觀」?因為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當中,他強調的是「執持名號」,所以他自己就作了一個問答說:為什麼在念佛當中,我們跟彌陀的感應道教有觀想、觀像、持名,為什麼老人家不強調觀想、觀像,而是直「直遣專稱名號」,要人家直接了當的「專稱」,就是一心一意的稱念彌陀的「名號」,這是什麼道理呢?以下我們看大師的回答:

  ┌境細┐

  ┌眾生障重┤  ├識揚神飛─觀難成就。

  │    └心粗┘

  │

  │                 ┌稱名易故

  │┌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

  ││                └相續即生

  答┼┤

  ││  ┌念念相續┐ ┌十即十生

  │└若能┤    ├者┤

  │   └畢命為期┘ └百即百生。

  │

  │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    │

  └何以故?┼與佛本願─相應故。

  │

  └不違教故─順佛語故。

  ──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他的回答,我們分成三段來解釋,看第八頁的脈絡分析。第一段當中,他說「眾生障重」,到了末法時代的眾生,他的身心世界,煩惱障、業障、報障特別的粗重。在這種身心粗重的情況之下,「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在這種粗重的身心當中,你的所觀境,觀想、觀像的所觀境太過於微細、太過於復雜;那你能念的心,如此的粗重,所以你一觀的時候,你的心就會飄動、不定,那修觀就難以成就了。「心粗」這句話,在唯識學倒是講得很清楚。唯識學上說這個「心粗」,就是說這個心沒有堪能性、沒有堪能性。什麼叫做「堪能性」呢?簡單的說,就是這個內心當中的功能差了。比如說一只狗,它的堪能性比一只螞蟻的堪能性強,狗的力量比螞蟻大;一只牛的堪能性又超越了一只狗,因為牛能拉更重的東西。我們這一念心,亦復如是。有禅定的人這一念心,他這一念禅定的寂靜心當中,他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的法門,他那個堪能性強;我們凡夫的心,堪能性弱,你要他想太多的時候,它就會躁動,因為你超過他的負荷。比如說一個小孩子,他只能夠拿十公斤的東西,你要他拿一百公斤,就超過了他的負荷。我們這一念心也是這樣,我們內心當中的心啊,末法時代的心啊,躁動不安。躁動不安,你要他去觀想這麼微細復雜的境界,就超過了他的負荷。所以你一觀這個境界的時候,一超過負荷以後,就失控了,「識揚神飛」,你心就開始飄動不安;所以說這個修「觀」就很「難成就」,很難成就,很難成就三昧。這裡是講出這個問題。那怎麼辦呢?「是以大聖悲憫,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大聖」佛陀的慈「悲」,他知道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有這個問題,這個煩惱障、業障、報障的干擾太厲害了,所以「直勸專稱名字」,在本經當中,他直接的告訴我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以這樣的因緣,來招感臨終的時候,「是人終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然後往生淨土。這當中有二個主要理由,「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第一個「稱名易故」,就是說這個念佛法門,它容易達到專注,有這個專注力。這個專注力,基本上,我們在修行的時候,這一念心一個根本的方向,就是要你要能夠善取所緣境的相貌,你這一念心一定要取到所緣的相貌。比如說你修這個彌陀本尊相應,你一定要取到本尊的相狀;或者取到他的名號;或者觀想他的功德,取到他的功德,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總之,你這一念心要能夠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這當中,這個耳根是最方便了,用這個耳朵來聽聲音。印光大師說:「不但攝心,最能養神。」我們也可以試試看,比如說你在佛堂當中,你用眼睛去觀像,眼睛打開去取這個佛像,把這個佛像取下來以後,眼睛閉起來,在心中把佛像表現出來。表現不出來,眼睛再打開。七開八開,你就會覺得眼睛很累、很耗神。我們這個眼根,眼根不是很好用,眼根你用了一二個小時,你眼睛就開始累了。眼睛一累,你不休息,它就會出狀況,這個娑婆世界的果報體就是這樣。所以佛陀在《楞嚴經》當中,贊歎六根門頭當中,雖然六根都能夠回光反照、都能悟入法性,但是在娑婆世界的果報當中,耳根特別殊勝,它耐用、養神。你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蕅益大師二十五開悟,二十四歲出家。你看《靈峰宗論》的發願文,他老人家修行不得了,他是拼了命干的。他念往生咒一天,月念幾百萬遍;大悲咒也是一樣;拜佛也是一樣。他開悟以後,那熾然的修行(到了中年三四十歲的時候),他剛開始出家的時候,他那個時候不念阿彌陀佛的:「旭出家時,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曲為中下。」他認為說:我是一個禅宗開悟的人,我是修一佛乘的,怎麼能夠跟你阿公阿婆一樣去念佛呢?到了有那麼一天,生了一場大病,病得非常厲害。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說,那是個很特殊的病,它發動起來的時候,蕅益大師講:「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臥,但含淚念佛而已。」你看看是這種境界。這大修行人他三界的果報要結束,最後一生的時候,無量無邊的最後要算總帳的時候,所有的罪障都現前。這個時候,「七天七夜不能坐、不能臥,但含淚念佛而已。」我看到這句話很感動,蕅益大師他修行的時候,那種剛骨啊,會把這個病折磨到讓他含淚念佛,那這是非常嚴重了。那一次以後,他就開始死心踏地,歸依彌陀,萬牛莫挽。後面講到「答」的地方,蕅益大師會講了出來。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當你的身體健康、氣血旺盛、心情愉快,也沒有人觸惱你,身心都是在最好的狀態,你說你要觀想、觀像,也是可以。但是你要考慮一個問題,真正的關鍵是你的法寶,是不是臨命終能夠現前,這是個問題。在臨命終的時候,那個諸根敗壞的時候,你內心擾動不安的時候,你要把你的本尊、把你所觀的佛像現出來,看有沒有辦法呢?這就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年輕人,小時候出家,也沒什麼罪障,身體也健康、氣血也旺盛、煩惱也淡薄,你對「稱名易故」,會沒有什麼感覺(呵──),沒什麼感覺。但是你要是生了一場大病以後,那個色身的折磨苦惱、頭昏腦脹的時候,你會知道這個「稱名易故」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啊。你這個時候能夠找到一個歸依處,你會覺得:唉呀!這個「至簡易、至穩當」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實用。所以這個地方,佛陀慈悲知道我們臨命終有這種問題,所以第一個「稱名易故」。第二個「相續即生」。稱名易故當然容易專注、容易取得所緣境的相貌;但是臨命終的時候,你還非得把所緣境保持一段時間,不是只是一剎那而已,相續力。這個善導大師講出一個臨終的標准說:什麼叫做一心不亂?這二個條件:第一個成就無間念,第二個無後念。就是說你這個佛號現前的時候,念念都跟彌陀相應,這中間沒有妄想插進來,這叫做無間,無間念。第二個無後念,無後念就是說:你前一念在娑婆世界消失,下一剎那就在彌陀蓮華化生。那你這一個念頭消失以後,就再也不起三界的念頭了,就是佛號以後呢,就是直接到往生了,無後念,後來沒有起顛倒的念頭。就是「成就無間念、無後念,謂之一心不亂」,善導大師是這個意思。在這種情況之下,成就無間念、無後念,那個佛號最容易相續了。觀想、觀像,我們也可能會一時相應,但是這個佛像要在心中,能夠每一剎那、每一剎那的在心中顯現,這件事情就不容易了。但是佛號容易相續。所以這個地方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所以善導大師他提出二個主要理由,就是第一個「稱名易故」,第二個「相續即生」。所以「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這個地方是關鍵,關鍵在這個地方。這個念佛法門「念念相續,畢命為期」。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念佛法門當然是有正行跟助行的差別,你一方面執持名號,你也可以兼修大悲咒、兼念觀世音菩薩,都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正、助的分別。你不能說:我這個心中有無量無邊的法寶,現出來的時候,每一個法寶都是同等地位,那你這種情況就是雜修了。就像蕅益大師說:「今日張三﹐明日李四。」今天念佛號念了幾天,沒什麼感應,就換大悲咒;大悲咒沒什麼感應,就念地藏王菩薩。三心二意,一事無成。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念阿彌陀佛,也可能你念得不多,這個還不是重點;但是這個佛號在心中現前的時候,你內心的感覺是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就是「這個是我真正歸依的本尊」,你內心當中有這樣的心情。當然我們也不妨修修護法,本尊、上師、護法。我們可以持大悲咒來破障,兼念觀世音菩薩來滅罪,都可以;但是你內心當中對佛號,那是不能改題目,不能換來換去的。你念阿彌陀佛,念一念沒有感應,诶,我換換觀世音菩薩!你內心當中飄來飄去,那這個不能構成往生的。

  我前段時間讀台中蓮社的《念佛感應見聞錄》,它裡面講到一件事說:台中有一個居士叫李清源(木子李,清淨的清,根源的源),剛開始他是不學佛的,他同修經常參加念佛共修,他同修是很精進的,回來後經常勸他說:你要多念阿彌陀佛,這消災、滅罪,臨終往生淨土。這個李居士剛開始不當一回事,不把佛號當一回事。有這麼一天,這個李居士他開夜車,他是台汽客運的司機,開在台中縣的一個山區,到了一個山區拐彎的地方,那個經常出車禍的地方,诶,突然間熄火了。熄火了,怎麼弄就是沒有辦法啟動起來。沒辦法,這些乘客都離開了,這個車掌也下去了,去安排下一次的班次。那他就一個人在那個地方照顧車子。照顧車子的時候,過了沒多久吹來了一陣冷風,他整個人感到一股寒氣,他就開始恐怖。這一個人恐怖的時候,就要找一個歸依處,這時候就想到同修告訴他念阿彌陀佛,這時候趕快攝心念阿彌陀佛。诶,念一段時間以後,這個恐懼的感覺就消失掉了。他這個時候他就試試這個車子,诶,一啟動就啟動起來,這有感應了啊。啟動起來以後就開回去了。好,所以說我們很多事情,你有這麼一次宗教感應以後,那就有信心了。他從此以後就「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心中有一個法寶,那個感覺就不一樣了。不像一般人整天心向外攀緣,沒有一個歸依處,他心中慢慢有一個歸依處,有事沒事安住在他心中的法寶當中。經過了三年,三年以後他生了一場病,做司機運動比較少,高血壓,引生了腦中風,身體就麻痺了不能動,就住到醫院去了。住到醫院的時候,他知道時間不多了,他更加緊的念佛,又念了一年。最後臨命終的時候,那些蓮友跟他助念到晚上十二點多的時候,突然間在窗戶外面出現了一道金黃色的光茫,從外面照進來。他們想說:唉呀,這麼晚了,怎麼還有大卡車的燈光。去看看,沒有大卡車。這光從外面照進來,這個時候,他剛好斷氣。在座蓮友們都明白的在黑暗當中,看到一道金黃色的光明照下來,然後他當下斷氣。而外面去看,什麼車子都沒有。這不可思議啊,無量光、無量壽。

  當然我們講:「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如是因、如是果,因地的時候念佛,果地上見佛是很正常的。當然所謂的佛,「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他能夠以無量無邊的方法出現,他能夠以身相的方式出現、以蓮華的方式出現、以光明的方式出現。但是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說:「念念相續,畢命為期。」我看了以後我有一個感覺,這個居士他之所以成就,因為這個人老實、老實。這個淨土法門最怕的就是不老實。今天你強頭草,二邊倒,今天靠觀世音菩薩,明天靠阿彌陀佛,後天靠地藏王菩薩。你對哪一個都沒有信心,誰都不能幫助你。所以說這彌陀名號,這種本尊相應,你一應要能夠相信:彌陀決定能夠救拔你,這種通身靠倒,就像三歲的小孩子,他自己沒有辦法站,他整個身體靠在母親的身上,是這樣的一個心情,一心歸命,通身靠倒。而這種心情,要「畢命為期」,盡其一生,不改題目。這種情況之下,有什麼好處呢?「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保證萬修萬人去。這以下有人就會說:這怎麼回事呢?善導大師怎麼講得那麼肯定呢?以下是善導大師講出它的理由說:我為什麼講得那麼肯定呢?「何以故?」第一個「無外雜緣,得正念故。」善導大師他老人家並不太贊成一個人修行太雜,他強調身口意專修,身專門禮拜阿彌陀佛,口專門贊歎阿彌陀佛,意專門觀想阿彌陀佛,身口意三密相應。他的意思就是說:你這個持名法門,你要緊的就是不要有任何的雜緣,一心一意的念阿彌陀佛,容易得到三昧,容易得到正念,這是第一個。你不斷的串習這個佛號,它就有力量。第二個「與佛本願相應故。」這個佛號的法門是跟彌陀本願相應的,看這個「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彌陀在因地的時候發願說:「設我得佛」,在「十方」的「眾生」當中,沒有簡別任何一個眾生,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他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至心信樂」,對我的名號要有真實的信心;第二「欲生我國」,你真正能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願意投生到我的國土來;第三「乃至十念」,憶念我們的名號乃至十念。這樣有什麼好處呢?「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憶念彌陀的名號,正是與佛的本願相應故。彌陀的本願就是要我們念阿彌陀佛。第三個「不違教故,順佛語故。」從經論上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無量壽經》它的三輩往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也是持名。本當中講得更明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樣子做,是隨順釋迦牟尼佛的教誨,這三個理由。所以善導大師特別強調持名的方法,以持名為正行,以其他的觀想、觀像、持咒等等為助行,是這樣的一個意思。再看第二段「正示行法」:

  正示行法

  攝心方便

  前面是講到持名的一個理由,這裡是講持名的方法,這當中分成二段:第一個是「攝心方便」。我先念一遍印光大師的開示: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念佛時,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楚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講到這個念佛的方法,他引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他「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任何的修行都是要成就三摩地,這「三摩地」就是三昧,翻成中文叫「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就是你對你的所緣境界,要能夠平等,心中不昏沉、也不掉舉,以這樣平等的狀態,來攝持你這一念心。使令你這一念心,在一個專一的境界裡面,相續的運轉,這個叫做等持。換句話說,諸佛菩薩的功德,都不是在散亂心的時候成就的,都是在一種三昧的情況而成就。在無量無邊的三昧當中的方法,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方法,是最容易得三昧的。所以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它是一個因地,「得三摩地」是一個果地。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念佛三昧就是要以「都攝六根」跟「淨念相繼」為下手。那怎麼都攝六根呢?怎麼淨念相繼呢?印祖下面會解釋。先講「都攝六根」。說我們念佛的時候,這當中有三個內涵:第一個是「心」,內「心要念得清清楚楚」;第二個是「口」,「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第三個是「耳」,「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印祖開示的這段話,我們要特別注意,注意的就是這個「清清楚楚」。我們一般念佛人,不在乎印光大師「清清楚楚」這四個字的開示,這求多、求快,但求數目多、念得隨口溜過。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念。我們從緣起上說、從這個業果的角度來說,這個果報的堅固,是來自於業力的堅固。說這個人,他這個財物現前、福報現前的時候,他小時候很有錢,長大的時候還是很有錢,到老的時候還很有錢,他的財產水不能淹、火不能燒、地震不能破壞、敗家子不能破壞。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因地在行布施的時候,那個心力特別的強。罪障也是一樣,這個人業障現前,拜了《八十八佛》,拜了一百○八部還是沒有滅罪,這個罪業特別的堅固。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人因地在造罪的時候,煩惱心特別堅固,誰勸他不做,就是不能障礙他,他就是要做,怎麼勸都不行,這件事一定要做。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果報就特別堅固。這個的意思是說:我們希望我們淨土的業力、果報要堅固,淨業要能夠堅固,那你在因地的時候,你的心就要專注。你的心散散亂亂的,「口念彌陀心散亂」,那你這個淨業就非常薄弱了、非常薄弱。這個問題還不是在數目的多寡,在於心力的不可思議。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你要念得清清楚楚,念得明確而有力量,不在於多,而在於專注,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你一開始用心、口、耳去念,最後把其他的眼根、鼻根、身根都攝起來,一句佛號把六根給攝住了,這個佛號在心中運轉的時候,六根不向外攀緣,這叫「都攝六根」。第二個「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楚多矣,故名淨念。」我們開始都攝六根而念,雖然剛開始不可能完全沒有妄想,但是比你不都攝六根的人好多了,比你這個念佛,眼睛東看西看、耳朵到處亂聽的好多了,這叫「淨念」。「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這印光大師講這個一心跟三昧是不一樣的,這是淺深的不同。不過看這個意思,印祖前面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主要是「止」,他因地是修止,所以這個果地是禅定,所以這個我們也可以依淺深說這個一心。按印祖的意思,這「一心」主要是欲界定的等持、或者未到地定,這個禅定還是比較淺。這個「三昧」就是根本禅,初禅以上,這就不容易退轉。這是一個念佛的方法。關於這一點,我們看〈講表〉來補充說明,看第十頁:

  ┌都攝六根──一句彌陀念誦聽─專注力

  │

  └淨念相繼──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續力

  基本上,我們在執持名號的過程當中,印光大師主要是根據《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方法,有二個原則:第一個「都攝六根」,第二個「淨念相繼」。看「都攝六根」。「都攝六根」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這是成就我們的「專注力」。我們講到本尊相應,我們這一念心怎麼跟阿彌陀佛相應呢?當然主要是以名號為所緣境,就是說這個心中的名號,我們要相信這句名號,「名以召德」,總持阿彌陀佛所有功德。我們這一念心怎麼跟彌陀名號相應呢?這當中有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念從心起」,這個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念佛,他這個佛號不是從心念的深處生起,他這個佛號是從嘴巴生起,他很隨便就把這個佛號念出來,他心中打他的妄想。換句話說,你這個佛號的根源,不是來自於你內心一種歸依的心,那這個佛號不能成淨業,因為你佛號最初的根源不對。這個佛號不能只是從嘴巴生起,這「念從心起」,要從你內心深處那一念至誠的歸依的心生起來,這第一個。第二個「聲從口出」,誦。你內心當中生起作意要念佛,但是這個時候還沒有聲相,沒有一個明確的所緣境。這怎麼辦呢?靠著嘴巴的震動,把這個佛號的聲音給創造出來,「聲從口出」。當然我們有時候念佛有時候止靜、有時候止靜有時候念佛,從理論上來說,這個出聲是比這個不出聲好。因為你出聲,有一個明確的聲相,你取這個所緣境容易取得。但是你經常出聲,久則傷氣,有這個問題。念半小時還好,念一個小時、二個小時,念太久就不行。怎麼辦呢?過去有一個黃念祖居士,他提出一個辦法叫做「金剛念」,這嘴巴要動,但是沒有什麼聲音,乃至你止靜的時候,嘴巴動。從嘴巴的震動當中,冥冥當中會創造一種聲相,但是他沒有聲音,聲音在唇齒之間。所以第二個「聲從口出」,我們也可用金剛持,止靜的時候用金剛持。第三個「音從耳入」。你前面所創造的聲相,要把它聽回去、聽回去。這個「聽回去」,有時候我們參加共修,有很多很多的佛號,一百多個人在念佛,在這個大殿當中有一百個聲相,這怎麼辦呢?我取誰的佛號呢?這當中要注意了,你只能夠聽你自己佛號的聲音。就是你這一念心現前的時候,面對一百句的佛號(當然一百句佛號有通、有別,合起來那是一種聲音,但是詳細的分有各式各樣高低的聲音。),這個時候我們也不去排斥其他的聲音,但是你只能夠去聽你的聲音,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去聽別人的聲音,你試試看,你一下子就打妄想,心隨境轉。因為你聽其他人的聲音,心是向外攀緣的;你聽你自己的聲音,那是「反聞聞自性」,那是「回光返照」:這二個方向是不一樣的。但是其他的聲音可以幫忙,旁邊的聲音可以當啦啦隊,可以;但是你真正要取所緣境的相貌,是取你自己的聲相。可能它大聲,可能它小聲,甚至於它金剛念都沒有關系,你一定要取到你自己從內心當中生起、從嘴巴裡面震動所創造的那個聲相,把它取到,這個就是所謂的「聽」。那這個佛號經過這三個次第──念、誦、聽以後,這叫做你跟彌陀相應了。所以這個念佛法門,它還不是強調觀想、觀像,一般的本尊相應,你看密教,它一開始修中觀、唯識的一些顯教基礎;到密續的時候,那就是須要修本尊相應了。本尊相應,身口意三密相印:身結手印;口持本尊咒、或者持本尊的聖號;那意要觀想,它要觀想的,觀這個本尊的身相。但是因為這個彌陀名號的法門,它是跟本願相應,彌陀在本願當中,他就明白的咒願:但是信、願、持名就可以相應。所以它不必涉入觀想、觀像,這是它特別的地方。就是你只要能夠把這個佛號,經過三個次第的運轉「念、誦、聽」,你就能夠跟本尊相應,就是這樣的一個特色,這個叫「都攝六根」。其次,這個只是一個點狀的相應,我們如何把這個點狀的功德,把它開展成一個成片呢?這個就要「淨念相繼」了。這當中,印光大師提出一個方法,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我們可取十句為一個片斷,你念三句停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佛阿彌陀佛,停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停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最後煞板的時候四聲:就是三三四。印光大師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平常追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沒頭沒尾的,沒有一個韻調。沒有一個韻調你就不容易攝心,七念八念佛號就跑掉了,強大的妄想就插進來了。這怎麼辦呢?印光大師說你可以十句佛號為一片,這片當中分成三小段,這三三四構成一個韻調。這個韻調在心中運轉的時候,它容易產生一種「相續力」,你這個心,容易隨這個三三四所形成的韻調,在裡面運轉,不容易跑出去,它有這個攝心的功能。印光大師真的是很厲害,真正是大善知識,大家試試看,這個法門不可思議,三三四,它這個韻調的力量很大,非常的大。這個是相續力。關於這個相續力,我們平常在活動的時候,走來走過去,都可以掐珠記數;但是打坐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把它分成五點記數法。就是說,因為你打坐,你又不能掐珠,印光大師說:打坐的時候掐珠,身勞神動,久則成病。你整個身心很寂靜,你手在那個地方動來動去──身勞,這就會影響到你的神,心神就容易浮動。那身心在這麼寂靜的當中,手這樣七動八動,就容易出毛病。這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在打坐的時候,觀想前面有「五」個「點」,這個是觀想,所以你不一定要用眼睛去看,你假想在前面的地上有五個點。如果你的心堪能性強,也可以把這五個點觀想是一個放大光明的蓮花燈,每一個點就是一個蓮花燈;如果你個觀想力薄弱,那就不必了,那只是一個相對位子就好,你知道有五的點就可以了。這當中有四點要注意:

  「五點記數」:

  一、安置地輪,令心下沉。

  二、所緣行相,清楚分明。

  三、寧可少念,不可草率。

  四、先依記數,再求圓融。

  第「一、安置地輪,令心下沉。」這個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念佛,尤其是特別精進的人,他容易頭痛,這是怎麼回事呢?印光大師說:「一句彌陀念誦聽」,我聽佛號的聲音是用耳朵來聽,那七聽八聽就上火了。為什麼呢?因為印光大師叫你用耳朵聽,不是要你的心注意耳朵。比如說我要去釣魚,我這個「人」去釣魚,人不能釣魚,怎麼辦呢?當中要有一個釣竿作媒介。用這個釣竿去釣魚,我主要是我這人要注意這個魚,不是去注意釣竿。說我們這一念心,假藉耳根的因緣去取佛號的聲相,你是用心去取這個佛號,不是用耳朵去取佛號,不要去注意這個耳朵,用心去注意佛號。這個聲音是遍滿的,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你不要去注意耳朵,它三百六十度的。你如果注意耳朵的話,「心之所在,氣之所在;氣之所在,血之所在。」氣血上沖,以後你就容易有高血壓、頭痛,這個很危險。智者大師在小止觀裡面,他再三的強調:你這個取所緣境,不能在腰部以上、不能在腰部以上。有些人把這個所緣境置在眉間,這個只是暫時的對治,昏沉的時候腦筋缺氧,暫時對治;如果你經常注意眉間,你遲早出狀況的、持早出狀況,可能不會太久。所以智者大師說:這個所緣境,要嘛丹田,要嘛地輪,這個地,大地是最好。我們修行最忌諱心浮氣躁,心一定要下沉。水要讓它上揚,所以我們舌頭有時候稍微頂在上颚。這大家講練丹,這個甘露在上面,火在下面,這就對了;你如果把火放在上面,水降到下面,那就不對了。所以第一個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你一定要讓心沉下來。不過不能太沉,有些人心太沉,就昏沉了,所以心要沉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不能太沉,總之要讓心下沉。所以說這五點要安置在地輪上,這一點很重要,安立在大地。你不能把這五個點安立在虛空,這太高了,要安立在地輪。如果你會昏沉,你可以觀想這五個點都是光明相,如果你不知道光明相,你可以把所有的燈光都關掉,你去看佛前的蓮華燈,那個光明,把那個柔和的光明記下來。有些人不容易昏沉,那不須要光明也可以,那這個只是一個相對的位置。第「二、所緣行相,清楚分明。」你的內心當中,每一點念十聲,然後再這五個點當中活動,一片剛好是五十聲佛號。這五十聲佛號,只是給你一個目標,你一天要念幾片?一個攝心的方便、一個記數的方便。所以你在整個所緣境的時候,你還是去取佛號的聲音,你不要去注意這五個點,這五個點是在移動的時候,稍微注意一下就好了。整個過程還是「一句彌陀念誦聽」,這個要注意。第「三、寧可少念,不可草率。」這個要注意了。這個彌陀名號是我們心中的歸依處,是我們的本尊。這本尊在心中現前的時候,你內心當中一定要專注、嚴謹,不要草草率率的,養成一種等流習慣。有些人念佛,他有一個不好的心情,為了要求別人的贊歎,數目訂了很多。念得很多,時間根本就不夠,怎麼辦呢?就草草率率的把它念完。這怎麼能構成本尊相應呢?一點歸依的心都沒有!所以我們今天佛號在心中不現便罷,你要怎麼弄?難免人總是有輕輕松松的。但是你心中佛號一現前的時候,那你就要嚴謹了。就像你一個人經過佛像的時候,這是三寶境界,那是你歸依的境啊,你不能在三寶面前太隨便。那我們心中也是一樣,我們整個生命的歸依處是心中的佛號,我們仰仗這句佛號,使令我們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仰仗這句佛號,在臨命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你看這個佛號對我們太重要了。那這佛號在我們心中現前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一定要非常的嚴謹,寧可少,不可草。印光大師這樣講、弘一大師也是這樣講:「寧可少念,不可草率。」這個不在數目的多,而在於你對本尊的那種覺受、那種歸依、那種信願的歸依心。第「四、先依記數,再求圓融。」我們剛開始應該給自己一個目標,我一天要念幾片佛號,那個三片、五片,乃至十片,要有一個目標。不過這個目標不要訂太多。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上講到這個禅定的〈奢摩他品〉說:有些人修行的時候貪多,貪多超過自己的負荷,他下一次看到蒲團就害怕,這是不對的。這個精進力有四種力量:第一個是歡喜力,你一定要對這個修行的法門,經常的保持歡喜,你一想到要念佛,心中就歡喜,唉呀!又有時間可以念佛,真是好。你要是想到就:唉呀!又要做功課了。那你這個人很難成就了。因為你跟你所歸依的境,結的緣是一個惡因緣,那還得了!所以說,你剛開始的時候,不要求太多,你念得非常的歡喜,見好就收,停下來。你期待下一次功課的來臨,下次又增加一點點。上次我念了五片完整的,這一次念六片到十片,早上念十片、下午念十片,一遍十片剛好二十分鐘。總之,你讓自己在整個本尊的相續運轉當中,你對於佛號這個修行法門,內心當中經常保持一種歡喜的狀態,我一想到我跟本尊相應,我心中就歡喜。那你一定不能夠超過你的負荷,由少而多。今天先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九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補充講表〉第十一頁,「用功時機」。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持名妙行」。前面講到有關念佛的方法,基本上我們分成二大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所謂的「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在淨土當中,這個所緣境的相貌有三種:第一個是佛的身相,佛的身相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這個也是我們一個所緣的相貌;其次是佛的功德,佛陀有很多很多的功德,阿彌陀佛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乃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這也是我們所緣的相貌;第三個是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聲音,這個名號也是我們所緣的相貌。我們一念清淨的信心,跟往生的願力,去憶念這三種相貌,念念之間都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都能夠成就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在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特別強調──「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本經當中,佛陀特別告訴我們:以佛的名號為所緣的相貌。這當中蕅益大師提出二個主要理由:因為我們憶念佛的名號,它特別的簡易,而且它特別的穩當,這二個理由。因為佛的身相,他的三十二相,雖然每一相的功德都互含互攝,我們去緣的白毫相光,也能夠總持阿彌陀佛的功德;但是因為這種身相特別的微細而復雜,對我們末法這個心粗的眾生而言,就很難相應了,所以它沒有簡易的特性。所謂「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我們這一念浮動的心,要去憶念佛的三十二相,在實際的操作當中,的確有很大的困難。所以說這個身相的法門,雖有總持的穩當性,但是沒有簡易性。佛的功德,在憶念的時候,隨文入觀不難,只要把文字的義理弄明白;但是我們凡夫的心有所執著,我們憶念這個功德,就會忘失另外一個功德:所以這個功德不能有總持、穩當的特性,雖然簡易而不穩當。唯獨是佛的名號這種聲音,它一方面特別的簡易,我們這「一句彌陀念誦聽」,我們這個聲音經過三個次第,「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我們這一念心就把佛號的相貌執取到了。而且「名以召德」,這個名號是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所以它也就特別的穩當。基於簡易跟穩當的理由,所以善導大師(我們淨土宗的傳承),從二祖善導大師以去,都是以執持名號為淨土的一個主要修行方法,以念佛為正行,以觀想、觀像為助行。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整個內涵當中,第一個要建立對名號不共的信心,這個所緣境是最簡易、最穩當的,建立對名號的信心。

  第二點,就是我們取到所緣境以後,要做什麼事呢?就是「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就是我們必須要一次一次的對於我們所歸依的名號,有一種專注力、相續力。印光大師提出一個方法,所謂的「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這句佛號從我們這一念信願的心生起,念從心起;嘴巴的震動,聲從口出,創造一個聲相;最後音從耳入:念、誦、聽。經過這三個次第以後呢,這句佛號我們就能夠達到專注的力量,就把六根給都攝住了,「都攝六根」。其次「十句成片三三四」,靠著三三四的運轉,產生了韻調,能夠使令我們這一念心,相續的在佛號當中運轉,有這個相續力。這個就是我們前面談到念佛的一個方法:第一個建立信心,第二個建立念力,主要是這二個內涵。這以下,我們來看「用功時機」。

  用功時機

  ┌一、專注

  ┌十念記數┐│

  ┌靜 中 修─┤    ├┼二、成片

  │      └晨朝十念┘│

  用功時機┤            └三、一心

  │

  │     ┌遇境逢緣┐轉念┌妄想消滅

  └歷緣對境修┤    ├  ┤

  └妄念生起┘念佛└佛號獨存

  這個佛號的操作,是在一個什麼情況之下操作?我們在二個情況之下念佛:一個是「靜中修」,一個是「歷緣對境修」。這個「靜中修」,就是說我們在佛堂當中,把這一天世間的塵勞、人事暫時的放下,或者是拜佛、或者經行、或者打坐,這當中用「十念記數」法,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這當中很清楚分明的把佛號一次一次的顯現出來。這當中我們前面也講過,這個「十念記數」的一個原則,就是你要念得清楚分明,寧可少念,不可草率。不要趕時間、不要求多,要緊的是能夠真正的使令你當下的佛號,能夠清楚分明的顯現,這個就是一個關鍵,十念記數。其次就是「晨朝十念」,這個「晨朝十念」的這個「十念」,跟前面的「十念」記數是不同的內涵。前面的這個念,是一句佛號是一念,總共有十句佛號構成十念,分成三三四,三段;這個「晨朝十念」的這個「念」,是盡一口氣為念,就是你吸一口氣,趁你吐氣的時候開始念佛,念到氣沒有為止,這叫做一念,一口氣為一念,那你念十口氣。這個是這樣,這晨朝十念是一種借氣攝心,靠著我們這一念氣在散發的過程當中,因為我們這個時候沒有吸氣,只是在吐氣,沒有吸氣跟吐氣的障礙,沒有干擾,所以說這個時候心是最專注的,因為我們專心的吐氣,借著這個吐氣來攝心,那這個力量也特別強。但是它這種方法,印光大師提出一個警告說:這個方法不能多念,就是只能夠早上念一次,最多晚上念一次,不能當作一天常用的法門,否則久則傷氣。這值得我們注意。其次這個「晨朝十念」,我個人的體驗,最好是念六字的,就是你這個念的不多,你念六字的時候,它有歸依的力量在裡面,這感覺不一樣的。這個就是我們平常定課的二個主要方法。關於這個修行的次第,民國的夏蓮居老居士,他對我們念佛的人,安排了三個次第:「未能一心,先求成片;未求成片,先求專注。」所以他就提出了三個次第,「專注、成片、一心」。我們剛開始操作佛號的時候,我們先求「專注」,這個「專注」是指專注在你當下的這句佛號。不管我們前面一句佛號念得多麼的差,你不要再去回憶它,回憶它的話就是打妄想;也不要期待你下一句佛號能夠念得如何好。那我干什麼呢?你注意你當下的這句佛號就好。就是你每一句佛號的當下,都使令它能夠「念從心起」,心裡面能夠念得清清楚楚,嘴巴能夠把這聲音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就是你操作每一句佛號的時候,你都去注意你當下的這句佛號,這個叫做「專注」。「專注」以後,慢慢慢慢把這個專注的點狀的點,再把它延伸成一個「片」。我們也說過這個五點記數,以五十聲為一片。或者我們早上一坐下來念十片,下午再念十片,一天一千聲清楚分明,有一個片,有一種相續的力。慢慢慢慢的突然有一天,我們在某一支香當中,一念的相應,「迥脫根塵,靈光獨耀。」無量無邊的妄想都停下來,佛號的力量真實成就,這個佛號的光明念念的現前,這個時候「一心」不亂,任運的現前。這個就是夏老居士他提出的一個念佛的道次第,「專注而成片,成片而一心」,這個方法是非常明確的。這個是我們修行的情況,叫做「靜中修」。

  其次,「歷緣對境修」。我們來到這個人世間,是一個業力的凡夫,我們有無量無邊的業力。換句話說,我們這一生當中,要面對很多很多的因緣,有的是不好的因緣,有的是好的因緣,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面對,我們都要去面對。當然這個時候也是一個修行的時機,否則「歷緣對境」的時候不修,那你一天當中念佛的時間會很少,二十四小時的時間很少。那你在「歷緣對境」的時候,妄想的力量特別強,那當然就不可能達到臨終正念。所以「歷緣對境」的時候,我們也要能夠操作佛號。怎麼操作法呢?「遇境逢緣」的時候,我們會「生起妄念」。我們凡夫的心情,遇到的境緣就是二種狀態:不是愛,就是恨,就是二種狀態。遇到隨順的境界,愛煩惱就活動;遇到違背我們心情的境界,我們就是恨,瞋煩惱就活動:大部分來說就是這二種情況。這怎麼辦呢?「轉念念佛」。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把我們在佛堂當中,所栽培的那個法寶現出來,光明的那的法寶,無量光、無量壽的法寶現出來,這個時候轉念念佛,這個時候你一定要記得提起佛號,提起你不斷的憶念本尊,你的本尊相應、你的根本法寶提起來。提起來干什麼呢?這時候要使令「妄想消滅,佛號獨存」。就是要調伏你的妄想。這個折伏現行煩惱,這對修行非常的重要。有些人修行根本不調伏煩惱,他念佛的時候念佛,打妄想的時候他專心的打妄想,佛號跟妄想這個二個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件事情是非常危險。因為你都沒有調伏妄想的這種經驗,妄想是一次一次的堅固,你平常都沒有跟它交過手,你很難保證臨終能夠調伏它。所以徹悟祖師那個大智慧,他講這個「淨土八要」時說:「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之要務。」就是說平常你要試著:在打妄想的時候,把佛號提起來,看你是不是能夠在很短的時間,把它消滅到完全停止為止。你必須平常有這樣一種調伏煩惱的功夫跟經驗。

  這個調伏煩惱,我們可以從十二因緣來觀察煩惱生起的因緣,世間上的事情都是有因緣的。煩惱生起的因緣,主要有二個因緣。第一個是「無明」,一種自性的我執跟我所。無明一動以後,就有各式各樣的業力,這個業力的種子,這是第一個,這是比較微細的。慢慢慢慢的發展,就有這個「愛、取」,這個愛取的滋潤,就使令煩惱開始活動。所以我們看十二因緣,這個雜染的這種惑、業、苦的生起,它是由這個「無明」而轉成「愛、取」,然後再轉成「惑、業、苦」。我們在調伏的時候,要相反過來,因為煩惱的生起,是由細而粗;調伏的時候,是由粗而細,先調伏愛取。調伏愛取是這樣的,我們凡夫有一種錯誤的思想,就是說:唉呀,這個愛跟恨,是人本來的一種情緒發洩,就認為這件事情是很自然的,而且情緒的發洩是會使令我們安樂。有了這個思想以後,就使令我們調伏煩惱變成非常困難,因為煩惱是很自然的、是很正常的,而且會讓我們安樂的,所以使令我們根本就不想調伏它。但事實上,智者大師在《小止觀》裡面,他要我們诃五欲,诃責煩惱。他說我們應該思惟:煩惱猶如大火,破壞我們心中的寂靜。你說這個煩惱,我們本來今天的心情是非常的平和、非常的快樂,但是煩惱一活動的時候,它會破壞我的安樂、破壞我的寂靜,使令我的身心擾動,猶如大火,大火一燒的時候,使令我們熱惱。另外煩惱猶如怨賊,說我每天辛辛苦苦的作了一些定課,栽培一些功德法寶,存了一點錢,能夠使令我來生得到安樂的功德錢。但是這個盜賊來了以後,把我所有的功德全部都偷光了,所有的功德都破壞掉了。煩惱亦復如是。我們好不容易在佛堂當中,栽培了一些戒定慧的功德,煩惱一活動的時候,就像盜賊一樣,全部都奪取了,盜取了我們的功德。第三個煩惱如毒蛇,這毒蛇一來,傷害我們的生命;煩惱亦復如是。煩惱的活動,它毒害我們法身慧命,使令我們退轉道心。所以智者大師的意思,從譬喻當中引導我們,去诃責五欲、诃責煩惱,你不應該認為愛恨的這種情緒是正常的,從佛法的意思來看,這些情緒是不正常的、是不正常的,這個使令我們苦惱的。所以有這第一點的認知,就是你應該要數數思惟煩惱的過患,這第一點。第二點就是對治無明。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我們總認為心中的煩惱──貪啊、瞋啊、癡啊、慢啊,這個就是我的個性,我的個性就是這樣子,沒有辦法改變的。我們剛開始總是認為心中煩惱的活動,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堅固。那怎麼辦呢?好,這煩惱是真實的,我的佛號也是真實的,我就跟你拼了!那這樣子的修行叫做不善巧。我聽老和尚說:過去禅宗的道場,禅宗他一天到晚打坐,他坐在那個地方,他內心當中真妄交攻。有些人他對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認識不清,他修行的時候吐血。為什麼呢?用功太猛利了。因為他認為煩惱是無量劫來串習的,如此的真實。這個時候,這個自性執就對治的非常辛苦。所以六祖大師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話:「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句話是非常有力量的,修行的時候。就是說你在調伏煩惱的時候,你內心當中有一個依止處、有一個立足點,你是站在什麼角度來調伏煩惱?就是說:你內心當中要站在你的清淨心,來觀察煩惱是如夢如幻的,是真實性不可得的。它只是一種生滅變異的假名、假相、假用,它的真實性是不可得的、真實性不可得。這個時候,你調伏煩惱就有善巧、就有善巧。我們如果能夠明白「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句話內心的道理,我們會感覺到,我們經常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當然我們嘴巴這是這樣念;但是我們明白「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你內心會有很強烈的感覺,就會認為說:原來無量無邊的煩惱要消滅,是可能的,無上的佛道要成就,也是可能的,這二件事情都是可能的。為什麼呢?為什麼說是可能的呢?你現在是生死凡夫,無量無邊的煩惱業力系縛著你,你怎麼敢說你可以斷除煩惱、成就佛道呢?你憑什麼講這句話呢?憑的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就是這句話。這句話能夠提升我們的菩提心,就這句話。所以我們在調伏煩惱當中第一個思惟煩惱的過患,第二你能夠思惟煩惱的一種虛妄性,當然這個時候你還是要依止佛號的法寶來操作。這個就是「歷緣對境修」,日常生活當中佛號的操作情況。

  這個是這樣的:我們平常不可能經常提起佛號,講實在的話是這樣子的。但是我們煩惱活動的時候,我們馬上能感覺出來,就是這個賊活動的時候,你就知道了,那這個時候提起佛號。平常心平氣和的時候,有時候會忘了提起佛號,這難免。但是你煩惱活動的時候,你一定要記得提佛號。這是值的我們注意的,就是「遇境逢緣妄念生起」的時候,你一定要能夠「轉念念佛,直到妄想消滅,佛號獨存」為止。當然你能夠到達這樣的境界,還得是你平常在念佛堂當中,這點點滴滴的栽培。好,這個是講到二個「用功時機」,看最後一段「結示勸修」:

  結示勸修

  ○念佛十種功德─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用「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歸集》」,他老人家把經論當中講到「念佛」的「十種功德」。十種功德,前面的九個是約「現世」的「功德」,第十個是約來世的功德,可以說是究竟的功德。

  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並諸眷屬,隱形守護。

  這個名號它是總持阿彌陀佛所有功德,有這種威德力,所以我們佛號在心中操作的時候,這個時候諸天大力鬼神,他在旁邊擁護我們,一方面主要是護這個法。

  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有二十五個大菩薩。我們過去的看法,總是覺得說:平常的時候是念佛,破除災難得時候是持大悲咒。但是看這個意思,「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這個佛號的威德也是不可思議,有二十五位菩薩來守護這個念佛的人。

  三、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你念阿彌陀佛,諸佛念念之間的護念,這個護念簡單的說,就是得到諸佛的加持,乃至「阿彌陀佛放光」能夠照我們。這《觀經》上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個光明干什麼呢?「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去攝持這些憶念他名號的眾生,就有這樣的一種力量。

  四、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龍,悉不能害。

  前面有十方諸佛菩薩,及大力鬼神的攝持,那一般的惡鬼、夜叉、羅剎,都不能夠傷害的,乃至毒蛇、毒龍都不敢傷害的。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讀這個經典,像《金剛經》《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講到「流通分」時候,有很多的佛菩薩,《法華經》裡面很多很多的鬼神、羅剎來護這個法。當然這個鬼神的心情也是各式各樣,有些鬼神:你讀這部經,我就護持你。你誦《金剛經》我就護持你,不管你是凡夫、是聖人,護法。有些人他歡喜護持持咒:你讀什麼經我沒有意見,但是你持這個咒,我就護持你。(哈)但是有些人專門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是有的。這世間的護法,他的思想是各式各樣的,有些人他歡喜護這個法,有些歡喜護那個法。基本上從永明大師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念這句佛號的時候,我們一念清淨的信心,去憶念彌陀的名號,有二十五大菩薩,還有諸天、大力鬼神,冥冥當中隱形守護,他護著這種無量光、無量壽的法寶。這是, 指一種外在的功德,再看我們內在的功德,看第五至第九。

  五、一切火難、水難、怨賊、刀箭,牢獄、杻械、橫死、枉死、悉皆不受。

  前面在念佛的時候,基本上,還不一定有栽培什麼樣的念力,可能是在緊急的情況,我們提佛號,這個時候護法神現前,本來要傷害我們的這些鬼神、夜叉都不敢傷害了。前面的念佛主要是一種信心。但是要達到第五至第九,那完全信心還不夠,要能夠滅除罪障,那你一定要有一點念力。我們講「念佛方能消宿業」,這個時候你要能夠斷除你惡念的相續,改造命運,就不完全只是信心而已,要有一點念力,要能夠念到你本來應該有「火難」,或者你應該被火燒死的;或者「水難」,被水漂;或者「怨賊、刀箭」等各式各樣的災難,這個算命先生說你今年會有災難,結果你專心的念佛以後,「心若滅時罪亦亡」,你那個惡念的力量被佛號給破壞掉了,這個時候,這些災難「悉皆不受」,有這種情況。

  六、先所作罪,皆悉消滅,所殺怨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我們過去所造的罪業都消失了,我們過去所殺的這些眾生,因為我們念佛的因緣都解脫了,「更無執對」。我看台中蓮社寫的《念佛感應見聞錄》,它說:有一個老婦人,她念佛念的很虔誠,有一晚上做夢,夢到二十五個小孩子非常的凶,有些人抓她的頭、有些人抓她的手、有些人抓她的身體,就把她給捉住了,又是打、又是罵的。那這個婦人說:你們這是怎麼回事,對我這種境界呢?他說:你前生很喜歡殺貓,一看到貓就恨,你殺了二十五只貓,然後把貓丟到基隆河裡面去了。這個基隆河是過去的名稱,她講的情況講得非常真實。那現在怎麼辦呢?他說:因為你念佛的因緣,我們現在把你打一頓就算了。(哈──)從此以後,這個冤孽就消失掉了。這個也蠻特別的。所以說,我們過去所遭遇到的災難,當然我們這個佛號一念的時候,我們是有資糧、有功德的。這一個人若有功德,什麼事情都好講。你說你這個人欠我十萬塊元,我身上只有三萬塊,這樣你很難跟他講話。你說你欠他一百萬,我是王永慶,一百萬算什麼,我給你二百萬,他就很高興了。所以我們修行有資糧力的時候,要消業障就比較容易,你對你過去的冤親債主在溝通的時候,就會很好溝通。你如果完全沒有資糧力,這就會有困難。所以我們今天能夠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給對方,使令他能夠得到安樂解脫,他自然能夠對過去的事情不再追究了,這也是合理的。

  七、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身。

  我們經常念佛的人,慢慢慢慢佛號的力量強大,妄想的勢力薄弱,就不會做那些顛顛倒倒的殺、盜、淫、妄的夢了,甚至於有可能夢到「阿彌陀佛勝妙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的色身。要夢到阿彌陀佛的色身是不容易的,這個要念到淨業成就的。一個人要燒出捨利子,還不是很困難,要能夠念到聞到香就更困難,乃至要能念到見阿彌陀佛那就更困難了。所以我們說這個人燒出捨利子,其實這不是很困難;但是聞到香氣、見到佛相的光明,這就不容易了。

  八、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我們經常跟佛號接觸,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是則明曰香光莊嚴。我們經常用這個萬德洪名來熏習我們這一念散亂、雜亂的心,诶,我們這個心也會有變化。內心一變的時候,色法也會變化,「顏色光澤」相貌改變,「氣力」也會「充盛」,那「所作吉利」,這就是你命運改變了。一個人相貌會改變,就是你的命運改變了。

  九、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禮拜,猶如敬佛。

  就是你慢慢慢慢有一些威德,人家看到你的時候,很自然的想要去恭敬你、供養你、禮拜你,就像供養佛陀一樣。當然這是因為我們仰仗佛力的關系,不是說我們是聖人,只是我們這個佛號念到一定的功夫以後,這個佛號功德的加持,是有這種情況。前面九個都是屬於現世的功德;這第十個就是來世的,這第十是最重要的:

  十、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聖眾,手持金台,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

  前面的念佛,主要是一種信心跟念力;但是要達到第十個,還要有一種往生的願力才可以。你真正願意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再加上一點願力,臨命終的時候,我們因為心中有佛號,心中經常跟佛在一起,心中有佛,這個時候沒有「怖畏」,「正念現前」。臨命終的時候,「彌陀」乘著他的本願力,現在其前;還有諸大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手持金台,接引」我們的神識「往生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這個是講到究竟的功德。永明大師他提出了十點,就是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有這十種的功德。

  好,我們回到《講義》第十一頁,這一段是說明「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捨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這是講到念佛的第一個殊勝,最後蕅益大師作一個總結:

  │   ┌清  珠┐

  │  ┌┤    ├濁水不得不清。

  │  │└投於濁水┘

  └故雲┤

  │┌佛  號┐

  └┤    ├亂心不得不佛也。

  └投於亂心┘

  第一段是譬喻,第二段是合法,先看譬喻。古時候有一個寶物叫「清」水「珠」,這個「珠」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如果有污濁的水,你把這個「珠」投到污濁水,入水一尺,水清一尺;你這個珠再往下沉,入水一丈,水清一丈,這一丈的水全部都干淨了,它這個寶珠有這麼大的力量。這是譬喻什麼呢?我們看合法。「清珠」比喻我們心中的佛號,這萬德洪名。這個佛號在我們心中操作的時候,「佛號投於亂心」,我們這一念雜亂的心,把佛號現出的時候,「亂心不得不佛」,能夠把我們這個雜亂的心給清淨了,念念跟阿彌陀佛的功德感應道交。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在消業障、增福慧,這個修行的二大方向,一個是忏悔業障,第二個是積集資糧。這當中有二個方法:第一個是自力的法門。就是說這個污濁的水,要讓它清淨有二個方法:第一個你什麼東西都不要加,就放著不要動它,诶,慢慢慢慢這個污濁的水,它會慢慢沉澱,它也能夠澄清,這是自力的法門,完全不靠誰的幫助,完全靠內心的戒定慧,這是一個方法。其次,你就是仰仗清水珠,說讓它慢慢澄清太慢了。這怎麼辦呢?你丟一個清水珠下去,你一丟下去,清水珠入水一尺,水清以尺;入水一丈,水清一丈,一下子就把這水清淨了,這就是他力法門。換句話說,我們修行,這個淨罪集資,你完全靠自力的法門,用這個戒定慧,當然主要是靠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消滅我們心中的污垢,這是一個自力法門。其次,你仰仗佛力,對名號信心歸依,然後栽培這種念力,這個「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也是一個方法。這是講到持名的妙行,最後我們作一個總結:

  結歸因果

  這個「結歸因果」是本經宗旨的一個總結,這個「因果」當然不是普通的人天果報,也不是二乘的因果,這是一佛乘的因果,這殊勝的因果。我們看《講義》:

  ┌信─┐為

  ┌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舉因則果必│  │經

  ┌┤           ├     ┼願─┼

  │└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隨之,故以│  │正

  │                  └持名┘宗

  │

  │其四種淨土┌《妙宗鈔》──┐玆不具述,俟後釋依

  └     ┤       ├

  之相,詳在└及《梵網玄義》┘正文中,當略示耳。

  這淨土的三資糧「信、願、持名」,這是「一」佛「乘」的「因」,「四種淨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是「一」佛「乘」的「果」。一般要成就一佛乘的果,法身的功德跟淨土的功德,那要修六波羅蜜的,六波羅蜜多要圓滿的。但是這個他力法門它是特別的,就是信、願、專持名號,念念之間成就四種淨土,這是一個特別法門。為什麼在本經的因果當中只講到因,沒有講到果呢?蕅益大師提出一個理由說:「舉因則果必隨之」,因為你有因自然就有這個果,所以「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這「四種淨土之相」呢,「在《妙宗鈔》」。這個《妙宗鈔》是這樣子的,智者大師寫《觀經妙宗疏》來解釋《觀經》,四明尊者又寫《妙宗鈔》來解釋《妙宗疏》,因為太深了。那「《梵網玄義》」是蕅益大師的著作,解釋《梵網經》的玄義、五重玄義。這當中都有把四種淨土的相貌詳細的說明,那這個地方就不再說明了,等到後面解釋依正二報功德的時候,再簡「略」的提「示耳」。這一大科,就講到本經的宗旨,「明宗」,「五重玄義」的第三科。

  我們臨命終往生淨土,基本上有二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隨業往生。這個隨業往生,這個業當然不是有漏的業力,就是成就淨業,你在臨命終之前已經成就了淨業。就像這棵樹,你平常都已經往西方去開展,往這個方向去生長,你什麼時候把它砍掉,它一定是往西方倒下去。說這個人已經淨業成就了,不管他在什麼情況下死掉,有沒有人助念,他一定會依止他淨業的力量,他那個信、願、持名的功德,一定會引導他到極樂世界去,這淨業成就了。就像《淨土聖賢錄》裡面講一件事說:清朝有一個老婦人,這老婦人的先生很早就往生了,她孤家寡人一個,把這整個家庭負責起來,做了一個很大的事業,一個大家庭。年紀大了以後,她慢慢也就學佛了,經常到寺廟去聽聞佛法。聽聞以後,她對這個修行很有信心,她問法師說:我想要今生了生脫死,有什麼方法呢?這個法師說:妳好好的念佛。怎麼念佛呢?他說:你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要緊的是萬緣放下。這個老婦人聽到以後就回去了,她把兒子、媳婦都叫出來說:老和尚叫我從現在開始要萬緣放下,現在我們這些事業我不再操心了,交給你們去做,我偶爾會給你們督導督導就好。這件事情過了一年,念了一年,念了一年都沒有相應,沒有相應她很苦惱:這萬緣放下我也放下了!就去問老和尚:為什麼念了一年還是沒有成效呢?老和尚說:你是怎麼呢?那個老婦人說:我是如此如此。他說:你啊,這個萬緣放下不是指著你的色身萬緣放下,是內心萬緣放下,你有事沒事去東看看西看看,這個也是一種罣礙。那老婦人這次覺悟了,原來這個萬緣放下是內心的萬緣放下。所以她第二年的時候,真實的、完全的把這個三界的名聞利養、這個世間的境界完全放下,對名號通身靠倒,一心歸命。果然念了第二年,就在家裡面安然的往生了。所以這個淨業成就的相貌,我們看看《淨土聖賢錄》,他那個心情都是「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這個娑婆世界那個無常觀、無我觀有深刻的體驗,暫時的一種因緣,這個叫做隨業往生。

  其次是隨念往生,這個隨念往生就是說:我們很難把這個娑婆世界完全放下,我們也念佛,但是心中還是有很多的罣礙,這怎麼辦呢?心中有淨業,但是也有三界的有漏業力,這個時候你臨終的助念就變成很重要了。就是你要想盡辦法,雖然你的淨業沒有成就,若按照真正的業力,你還不能往生;但是你臨命終的時候,依善知識的開導,把你平常所栽培的佛號現起來,這個時候保持臨終正念,由這個強大的念力因緣,引導你往生,隨念往生,強大的念力。這也是個辦法,當然這個就不決定,隨念往生就不決定你一定能夠往生,因為你臨終的時候是不是能夠生起正念,得到別人的助念、開導,這都是一個變數。我們臨命終的往生有二種情況:第一個是最有把握的淨業成就,隨業往生,隨順淨業往生;第二個是隨順淨念往生,有這二種情況。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第十卷

  請大家打開〈補充講表〉第十二頁,「念佛十種功德」的第「六、先所作罪,皆悉消滅,所殺免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這個「所殺免命」這個「免」字是錯字,應把它更正為「所殺怨命」,怨恨的怨,把這個「免」改成怨恨的「怨」。

  明力用三

  總標力用

  接下來我們看《講義》第十二頁,「四、明力用」,這是「五重玄義」的四科,說明本經的功德力用。前面的信、願、持名是講到淨土的因,這一科「力用」是講到往生不退是講到淨土的果,前面是約因地,這個是約果地。這個「力用」當中,我們分成三科,先看第一科「總標力用」,先標出本經力用的內涵,看《講義》:

  ┌往生┐

  第四明力用。此經以┤  ├為力用。

  └不退┘

  本經的「力用」分成二部分:第一「往生」,第二「不退」。這個「往生」是指往生到四種淨土,這是約所受用的果報來說。「不退」是成就三不退,圓證三不退,是約著內心的正念來說。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的信、願、持名,到了極樂世界,基本上有二種功德:第一個,我們所受用的這種果報,不管是正報、或者依報,都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都是一種安樂的境界。其次,我們受用安樂境界的時候,念念之間有所謂的「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種三不退清淨力量的攝持。所以說,極樂世界的功德,基本上是「極樂世界者,好夢者也」,安樂的功德;「極樂世界者,醒夢者也」,它有一種清淨的功德。所以蕅益大師就講到本經有二種的力用,念阿彌陀佛有什麼好處呢?第一往生到四種淨土,第二圓證三不退。這是講到本經的「力用」,標出它的內涵;這以下就各「別」解釋它的「力用」,就把「往生」跟「不退」分開來解釋。先看「往生」有「四」種「相」貌,看「總標」:

  別明力用二

  往生四相二

  總標

  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我們「往生」到淨土去,這個淨土基本上分成四種國土,每一個國土當中又「各論九品」,又分成九品。以下我們先簡「略」的說明他往生「四土」各式各樣因地的相貌。前面是講因,後面是講果,我們看「別顯」:

  別顯

  ┌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

  │

  │ 三輩九品

  │

  ├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余土

  ┤

  ├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

  │

  │ 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

  │

  └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好,我們加以解釋。「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這個「執持名號」是通於下面三個,這值得我們注意,這個淨土法門的正行是「執持名號」,你所有的六波羅蜜是助行。你今天不憶念彌陀的名號、不憶念彌陀的身相功德,你持戒再精進、布施功德再大、智慧再深,都沒有往生的道理,因為它這個是一個他力法門,所以「執持名號」是很重要的正行。這個佛號念到乃至還沒有「斷見思」煩惱,或者是「散」亂心、或者是禅「定」的心。像廣欽老和尚,他有一次在承天禅寺打佛七,我看他的開示當中,他有一次佛號念了三十六小時,佛號任運的現前,心中一片光明,沒有昏沉掉舉,那就是得到禅定了。是不是斷煩惱,這個我們不知道,起碼是有禅定。這種情況在凡聖「同居」土,「分三輩九品」,這「三輩九品」我們待會再說。這個凡聖同居土,它裡面的情況是這樣的,就是有這個「凡」。這個凡夫指的是,在這個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極樂世界只有人天二道,或者是人、或者是天。《無量壽經》上解釋:我們娑婆世界的人、天,我們看不見天,天看得見我們;這極樂世界的人跟天,是能夠互相見聞覺知的,我看得到你,你也看得到我,它有這種情況。這個凡夫有人、天二道的凡夫。這個「聖」指的是二乘的有學位,或者初果、初果向、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乃至四果向,這種二乘的有學位叫做「聖」。這一類的人,包括凡夫、聖人都是在凡聖同居土裡面安住。就是你的佛號念到乃至還沒有斷見思煩惱之前,都隸屬於這個國土,這是第一種。「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余土。」你能夠把佛號念到「事一心不亂」,蕅益大師講這個事一心不亂,它是「見思任運先落」,把「見思」的煩惱給消滅了,「生」在「方便有余土」。這個「方便有余土」怎麼說呢?這個「方便」指的是修習這個空觀──我空觀、法空觀,它是一種方便,以無所得為方便,悟入實相的方便,他修這個方便道,就是我空、法空。這個「有余」是因為無明未破,所以「有余」,他還以剩余,他雖然破了粗的見思,但是微細的無明煩惱沒有破,所以相對大乘來說,他的煩惱還是有所剩余,所以叫做「有余」。這個「方便有余土」所收攝的眾生,包括二乘的無學,二乘的阿羅漢、辟支佛,乃至地前菩薩,這個初地以前的菩薩,都是在「方便有余土」安住。第三「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說我們能夠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什麼境界呢?「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就是破無明、證法身,破一分的無明,證一分的法身。這個時候,我們到極樂世界是生在什麼土呢?「生」在「實報」莊嚴土。這個「實報」就是一種真實的果報。凡夫的果報不真實,說你今生是個人,不真實,因為沒幾年你死掉以後,你下輩子變成另外一個眾生了,這個果報體不能夠恆常相續的受用,它會變化,就像我們做夢,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你說你做夢的時候,你夢到你是一個國王,多麼的自在,醒過來以後,什麼都沒有,所以不真實。你說你今生過得很快樂、很有錢、眷屬很好;但是你死掉以後,什麼都沒有,這不真實。這種初地以上的菩薩,他有所謂的功德報身,無量光明、無量相好的功德報身。這種功德報身得到以後呢,它能夠盡未來際的受用,所以叫做「實報」,這個果報是真實的,它不會破壞的。「莊嚴」,這個「莊嚴」是簡別二乘的偏空,它有無量無邊的莊嚴,當然主要的是正報的莊嚴、依報的莊嚴,它有依正二報。這個是指初地乃至十地的菩薩。「亦分證常寂光土」,這個「常寂光土」跟「實報莊嚴土」是不一樣的。這個「實報莊嚴土」是一種果報,是一種受用的果報,就是你這個六根能夠接觸六塵,能夠見聞覺知,能夠受用的果報。這個「常寂光土」,它不是受用的,它是一種理性,這真如法性,它是一種無相的法性。這個「常寂光」怎麼說呢?「常」指的是法身德,它常住而不變,這第一個。這個「寂」指的是解脫德,它有寂滅的意思,寂滅煩惱,不再受煩惱跟業力系縛,所以叫做解脫德。這個「光」是指般若德,心中的光明能夠破除黑暗。這「常寂光」,有常住義是法身德,這個寂滅義是解脫德,光明義是般若德。這是講到真如的三種功德。這是講念到「理一心不亂」的情況。第四個「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我們這個佛號能夠念到所有的「無明」完全都消滅了,你到那個地方「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那就等於是成佛的意思了。

  智者大師把淨土分成四土,蕅益大師也引用這個思想,他就把這個作一個判教。不過我們一般來說,值得我們關心的是凡聖同居土。因為我們一般要念到斷煩惱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特別關心的是這個凡聖同居土裡面的三輩九品。關於這一點,我們看「附表四,三輩往生」:

  ○附表四─「三輩往生」

  前面的信、願、持名是因地的修行,這三輩往生是果地的功德。天台宗的修行當中,有「十法成乘」,其中一個講到「知位次」,就是你修行要知道你所相應的位次,你要知道你的階位在哪裡,才不為生起增上慢。淨土的位次主要的依據有二個,一個是《無量壽經》的三輩,一個是《觀經》的九品。先看《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看第一個上輩往生他的因緣。他的因地有四個:

  ┌捨家欲作沙門

  │

  ├發菩提心

  ┌因┤

  │ ├專念彼佛

  │ │

  ┌上輩┤ └修諸功德

  │   │

  │   │ ┌佛眾現前

  │   │ │

  │   └果┼住不退轉

  │     │

  │     └智慧猛通自在

  這個是李炳南老居士他根據《無量壽經》寫出《無量壽經講述提要》,他作了這一個講表,我們把它引用出來說明。這個上輩往生因地的栽培,有四個內涵:第一個「捨家欲作沙門」。你要成就上輩的功德,基本上你有無常、苦、無我的一種智慧,來觀察世間的五欲,你能夠知道世間的五欲是無常的、是苦的、是不能作主的。這個時候你放棄了世間的五欲,出家修行,看這個意思,上輩往生是針對出家人來說的。第二個「發菩提心」、第三個「專念彼佛」,這二個是一個正行。這個《無量壽經》的宗旨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一個正行,先講「發菩提心」。這個「發菩提心」,根據《菩薩地持經》上說,有四種因緣。我們解釋一下。說我們要生起菩提心第一個因緣是見佛神通。我們在讀誦大乘經典的時候,看到佛陀有無量無邊神通自在的境界,佛陀在《無量壽經》上說:他能夠把一個國土截斷,把它拋到另外一個國土去,截斷一個國土,而拋到另外一個國土去。佛陀有無量無邊的神通三昧、有種種的福報受用。你看到:唉呀!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議啊!佛陀為什麼有這些功德呢?因為他有無上菩提的原因。所以我們追求無上菩提,這第一個因緣,見佛神通。第二個是聞法歡喜。你在這個大乘經典當中,聽到佛陀開示大乘實相的道理,非常的深妙不可思議,生起了歡喜心。你想:唉呀!無上菩提的力量太大了。佛陀得到無上菩提以後,能夠宣說這麼殊勝的真理。哦!我一定要成就無上菩提,這是第二個聞法歡喜。第三個悲眾生苦。你觀察無量無邊的如母有情,在三界當中流轉,而每一個生命當中,他都不斷的去承受老病死的苦。而這些有情都是我們過去的母親,所以說去救拔他們離開這個生死,到達安樂的涅槃,是我的責任,悲眾生苦。這個時候,我沒有其他的選擇,為利有情願成佛,我只有成就無上菩提,才有這種能力、才有這種方便力來救拔他們,這是悲眾生苦而發菩提心。第四個哀聖教衰。我們一個修行人,讀了佛法以後,知道這個佛法是世間的光明。但是這個佛法的光明在世間流傳的時候,因為眾生有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而破壞佛法、破壞這個光明。這個時候,我們不忍聖教衰,發菩提心:唯有成就無上菩提,才能夠有種種的方便力,使令這個聖教的光明,普遍的流傳。我們希求無上菩提有四種因緣:前面二個,見佛神通、聞法歡喜,偏重在上求,是看到佛的功德;三、四,悲眾生苦、哀聖教衰,偏重在下化,偏重在這個苦惱的境界而發菩提心。

  藏傳佛教菩提心的修法,偏重在悲眾生苦,偏重在這一點。極樂世界,我們看本經,它對眾生的苦談得少,對極樂世界的功德談得多,我們讀本經就知道了。所以本經偏重在「看到佛菩薩的功德,而發菩提心」,偏重在這一點。當然都可以發起菩提心,因緣不同,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為什麼會發菩提心呢?元曉大師講了一個理由,他說:這個修行,因果要相隨順。他說:「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盡,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國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我們解釋一下。我們極樂世界的果報,它是一個「廣大無邊」的依報國土,它的國土是「廣大無邊」的。所以蕅益大師說:生到極樂世界,等於生到十方世界去了,它的國土是「廣大無邊」的。它的壽命是無量壽,「長遠無盡」的正報壽命。你能夠成就這樣的果報,假設你因地的時候不是發菩提心,是發出離心:「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這樣的一種發心,在時候空上是有限量的。因為你只是緣你自身的苦發菩提心,等到你自身解脫以後,你整個生命就停止活動了,因為你的發心就是這樣子的,到了無余涅槃,灰身泯智了,怎麼可能會有所謂的「廣大無邊的依報國土、長遠無盡的正報壽命」呢?這跟你的因地不相符合。所以說,你一定是在因地的時候,就能夠發起了「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這種時空無盡的菩提心,他的心量廣大無邊,從空間上廣大無邊,從時間上來說是長遠無盡。所以元曉大師說:除菩提心,無以致此。除了菩提心以外,不可能有這樣的功德。天親菩薩在《往生論》也講出這樣一個觀念說:這個極樂世界「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這個大乘善根界,所以說發菩提心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因為你因果要相隨順。我們凡夫以有所得的心、名聞利養的心,來修人天的善法,既然是有所得的心,你所得的果報那有一定的限量,或者是一劫、二劫、三劫、十劫的一種福報受用。二乘人他發的是一種出離的心,就使令他的果報趨向於偏空的涅槃。我們今天的果報,它不是人天有限的果報,也不是二乘偏空的涅槃,它是一種能夠真實受用的無量無邊的國土,以及無量壽的壽命,這種依正莊嚴。所以從這個果報來看因地,你一定是要有這樣時空無盡的願力,才能夠招感這個時空無邊的依正二報的功德。所以元曉大師提出這個觀念說:除菩提心,無以致此。說你除了發菩提心以外,別無選擇。所以這個三輩往生,都是要發菩提心的。

  第三個「專念彼佛」。這個「專念彼佛」怎麼說呢?黃念祖老居士的注解說:這當中有二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你發覺你的時間實在太有限了,所以你要「廢捨余行,專立念佛。」把其它的法門完全的停下來,「廢捨余行」。干什麼呢?「專立念佛」。就是善導大師說的「三業專修」,身專門禮拜阿彌陀佛、口專門稱念阿彌陀佛、意專門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身口意三密相應,都跟你的本尊相應。這是一種情況,這個叫做「專念彼佛」,一向專念,這是第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你以「持名為正行,余行為助行」。你以信、願、持名為你的根本法寶,但是你有時候也持持大悲咒、也拜拜《八十八佛》、也讀誦《法華經》,以這個為助行,來幫助你這句佛號的力量,來莊嚴你這句佛號。因為你有一個正助的差別,這樣子,黃老居士說:這也叫做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種觀念跟蕅益大師是一樣的,蕅祖也是這種思想。蕅益大師說:這個念佛法門,「以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老人家是認為一句佛號統攝無量無邊的法門,這個是沒關系的,不一定說念佛就要把其它的法門放下,只是你知道你所有的法門是趨向於同一個目的,是幫助你去歸依彌陀、幫助你往生,所有的方向是一致的。雖然你也修其它的行門,因為你方向一致,這樣也構成一向專念,這個也叫做一向專念。黃老居士說:「專念彼佛」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專修,一種是圓修,都叫做「專念彼佛」。

  第四個「修諸功德」。我們出家以後,把世間的塵勞放下,全心全意的投在修行,能夠修行廣大的福德智慧資糧,把這功德回向往生。這是上輩的因地。

  看他的果報:第一個「佛眾現前」,當然這個主要是講臨命終。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清淨大海眾菩薩通通現前。第二個「住不退轉」,往生以後住不退轉,成就三種不退:位不念、行不退、念不退。第三個「智慧猛、通自在」,智慧特別猛利,有種種的神通(五種神通),能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蒙十方諸佛的開導,乃至授記等等。這是上輩的因果。再看中輩的,中輩的因地有三個:

  │              ┌奉持齋戒

  │              │

  │     ┌發菩提心──┐├起立塔像

  │     │       ││

  │   ┌因┼一向專念彼佛├┼飯食沙門

  │   │ │       ││

  │   │ └多少修善──┘├懸缯燃燈

  ├中輩┤          │

  │   │          └散華燒香

  │   │

  │   │ ┌化佛現前

  │   │ │

  │   └果┼住不退轉

  │     │

  │     └功智次上

  這個「中輩」,看經典上的意思,他是一個在家居士,他因為特殊的因緣,也不能出家、也不能專心的修習福德智慧資糧。但是他雖然在家,這個處世不忘菩提,還是發起「菩提心」,希求無上菩提,把世間的塵勞看的很淡薄。另一方「一向專念彼佛」,他有一定的定課,能夠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對名號能夠歸依相應。第三個「多少修善」。在家居士一天裡面,很多很多的時間,為了經營家庭的生活,把時間、精神、體力都浪費掉了,所以不能像前面的「修諸功德」,但是起碼隨緣盡分的「多少修善」。這個「多少修善」,《無量壽經》提出五點:第「一、奉持齋戒」,能夠受持五戒、八戒,乃菩薩戒,受持戒法,這是戒波羅蜜;後面的二、三、四、五是屬於施波羅蜜。第「二、起立塔像」,有人蓋佛塔、造佛像,我們多少隨喜功德。第「三、飯食沙門」,供養大眾師,用飯菜供養大眾師。第「四、懸缯燃燈」。「懸缯」這個「缯」是一種很精致的布料,我們講這個綢緞等等。這個精致的布料,主要有二種情況:平面的叫做幡,立體的叫做幢,用這個幡跟幢來供佛。或者燃燈,用種種的油點燈,用光明來供佛。第「五、散華燒香」。(第五個他漏掉了,我們把它補上去。)在經典上講到「散華燒香」,用這個「華」,我們用鮮花;或者是燒好的沉香、檀香來供養佛,「散華燒香」。這五個叫做「多少修善」,看這個意思,主要是面對三寶的境界,在三寶的境界裡面去供養,或者持戒,「多少修善」。這個中輩往生以後的「果」報,第「一、化佛現前」,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前。看經典上,它也提到還有觀世音菩薩、勢至菩薩現前,不只是阿彌陀佛現前,清淨大海眾菩薩也現前。第「二、住不退轉」,也成就三不退。第「三、功智次上」,功德智慧比前面的稍微次一等。這是「中輩」往生的情況。第三看「下輩」往生。「下輩」往生的「因」地有三個:

  │     ┌發菩提心

  │     │

  │   ┌因┼一向專憶十念

  │   │ │

  │   │ └聞法信樂一念

  └下輩┤

  │ ┌夢見彼佛

  └果┤

  └功智次上

  這個「發菩提心」,我們前面說過了,這是往生的一個主要因素之一。一向專念當中,《無量壽經》提出二點,有二個情況:第一個是「一向專憶」,一個是「聞法信樂」。這個「一向專憶」的「十念」,跟「聞法信樂」的「一念」,古德解釋這段經文都說:這都是約臨終來說,不是約平時的十念、一念,都是臨終的十念、一念。說「一向專憶」是約一個事修的人來說,「聞法信樂」是約理觀來說。說這個事修的人,他平常沒有讀大乘經典,不能解第一義谛,不明白萬法唯是一心的道理。在修行的時候,完全在事相上下功夫,他臨命終的時候,必須要具足「十念」。他這個時候認為阿彌陀佛是在十萬億佛土外,我這一念心是有自性的,阿彌陀佛也是有自性的,我們倆個的距離是非常的遙遠;但是沒有關系,我還是願意憶念你,我還是願意到你的國土去。這個時候,他的功夫,就必須要有十念的功夫,因為他事修。另外一種是聽聞大乘佛法,解第一義谛,明白萬法唯是一心,他知道一乘道理。知道什麼道理呢?說「我雖業障深重,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心內之佛。既然心性無二,自然感應道交。」說我這一念心,從本性上來觀察,跟佛的本性來觀察,是不二的。我們的心是如,阿彌陀佛的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從本性上一個同體的角度來說,自然感應道交。這種人,臨終只要「一念」,他也能夠往生。所以它就開出十念跟一念的差別,古德是這樣解釋的。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看古德的注解,他說上輩跟中輩的人,平常都還有一點功課、有一點修行的,不管是福德、不管是智慧,這個人平常是一個修行人。這個下輩的人就不一定了,平常也不見得有什麼念佛功夫,他這個下輩人多分來說,還是約臨命的開示,生起了正憶念,或者是十念、或者是一念,而帶業往生的,是偏重在這個方面。在果報上有二種情況:第「一、夢見彼佛」。他為什麼夢見彼佛呢?因為他持名的功夫很淺,他幾乎是到臨命終的時候,甚至於在臨命終的時候,業障現前了,這個時候才提起佛號。他平常念佛的善根,乃至於福德的資糧都非常的淺薄。所以,「夢見彼佛」這個「夢見」,古德解釋說:臨命終時佛來迎接,仿佛是夢。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前,但是他的功德薄弱,串習的力量太薄弱了,他看得不是很清楚,就好象是做夢一樣。就是說臨命終時,佛是來接引,但是你感覺到仿佛是夢,你以為你在做夢,這個明了性不是很清楚,這個叫做「夢見彼佛」。「功智次上」,功德智慧都次於前面的上輩跟中輩的情況。

  這個地方我們把它說明一下。《無量壽經》的宗旨,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本經講到「信、願、持名」,蕅益大師把它作一個會通。蕅益大師說:深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為什麼呢?因為你有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這種心情是隨順於無上菩提的。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厭離娑婆、之所以欣求極樂,不是要受用五欲樂。如果我們要受用五欲樂,我們可以厭離這個人間,欣求天上就好了,直接到天上去也是一個安樂的境界!為什麼我們放棄天上的欲樂,而追求極樂世界呢?因為我們是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所以蕅益大師說:基本上我們求生淨土,它本身就是一種要追求無上菩提的一種希望,所以深信切願的本質,也就是無上菩提心的意思。所以蕅益大師就把這二部經的宗旨給融通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跟「深信切願、執持名號」,這二個宗旨是完全一樣的,蕅祖是這個意思。古德也是有這種看法,他說:這個《無量壽經》是大本的,《阿彌陀經》是小本的,只是廣略的不同,內涵是一致的。這個是講到《無量壽經》關於果地的一個判教情況。關於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

  問:

  答:也是發菩提心。這一點,你看《觀經》九品中的下品就很清楚,這個九品的下品下生,這個人一生是造惡業,它講的比《無量壽經》更清楚,就擺明了他就是一個造惡凡夫,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導而發菩提心。好,這樣子違背了《無量壽經》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的一種因地的情況,古德就解釋:發菩提心有二種情況:第一個是你始發,你今天才發菩提心;第二個是重發,就說這個人曾幾何時,他過去發過菩提心,但是今生忘掉了。一個大乘菩薩,眾生無邊誓願度,看到如母有情生生世世在三界流轉,就有這個隔陰之迷。這個隔陰之迷遇到惡因緣的時候,他造惡業,但是他過去曾經發的菩提心的善根是沒有退失的。所以古德說:一個臨命終的人,在地獄火現前的時候,他能夠在短暫的開示之下,就能夠改變心意,就能夠歸依彌陀。他說:這個人肯定是大乘善根人,否則是不可能的事情。天如禅師在《淨土或問》裡面,他提出這個看法。他說:下輩往生這三種人,他肯定過去世是生生世世是一個大乘善根的人。在流轉當中,一時糊塗造了惡業,所以臨命終的時候,在這麼短暫的開示,就能夠改變心意。比如我們不要說臨命終,我們平常頭腦清楚的情況,你要起障礙,別人跟你開示幾句,你還不見得接受。是不是?那這個臨命終的人,在苦惱現前的時候,短暫的開示,他就能夠接受了,這個人善根強。而事實上到了下面,你看下品三種往生以後,佛陀都是為他說大乘法,說大乘法而證得大乘的果位。所以事實上這個天如禅師,在《淨土或問》當中提出這個看法是很合理的。他認為這些人已經發了菩提心,過去生發了菩提心,才可能在臨命終這麼短暫的時間,遇到別人的開示,而信願淨土法門,是這樣子的。所以我們探討菩提心應該分成二個情況:第一個是你今生發生的,就始發,你今生才發的;第二個是重發,你過去已經發了菩提心,今生再發一次,來加強他的力量。所以我們修行不能只看今生,因為生命是不斷的流轉,恆轉如瀑流,生命是一個水流。我們過去有很多很多的因緣,這個水流已經流轉了很多了。所以要看到過去的情況來判斷的。

  問:

  答:就是下輩的地方。一向專念。他這個還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差別。看經文的意思,《無量壽經》它上輩跟下輩「發菩提心,專念彼佛」這二個地方,沒有特別的發揮。但是在「修諸功德」跟「多少修善」這個地方,它明顯講出它的差別。它的意思是說:上輩的人功德修的多,不管福德、不管智慧的功德強,所以他往生以後「智慧猛、通自在」。在中輩的時候,因為他是在家居士,這世間人世的塵勞,浪費他太多精神體力,所以他不能修諸功德。怎麼辦呢?「多少修善」。《無量壽經》在上輩根中輩的差別當中,它偏重在這個地方的差別。對持名的淺深,不明顯提出這個看法。

  它偏重在福德、智慧的差別。它意思就是說:你往生與否,都是靠發菩提心,專念彼佛;但是你到極樂世界以後,你的功德、你的智慧、你正報莊嚴的差別,就看你因地的時候,對福德、對智慧的栽培淺深來決定,是這個意思。

  問:

  答:基本上化佛,只要我們還沒念到理一心不亂,沒有破無明、證法身,其實我們見到的佛,都是應化身的佛,都是化佛。跟《觀經》九品當中的化佛是一致的。不過在後面的九品當中,會講得更詳細,它把三輩開出九品,它講到這個下品的人,就是化佛現前,沒有眷屬現前,就是一個佛。甚至於連佛都沒有來,觀世音菩薩來、或者蓮華來而已。它這個九品,就講得更微細了,差別更多。

  問:

  答:他一定要有我空的智慧,才能夠破壞見思煩惱。是這樣子的:我們一路讀下來,蕅益大師強調「信、願、持名」,他不談我空、法空;但是我們看看六信的內涵,你看信理,你就可以看出來,那個信理的境界:「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我們這一念心能跟佛的心,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那一定是安立在自性空的根本上。如果我們是「自性有」,我們的心跟佛的心怎麼能夠「重重交攝,不相妨礙」呢?那一定有妨礙的。所以蕅益大師講信、願、持名,其實他這的信的內涵要成就,你沒有般若波羅蜜,那個信還不具足的。所以蕅益大師在《教觀綱宗》也講一句很明確的話:「未開圓解,不應辄論修證。」(呵──)我剛開始讀《彌陀要解》也是覺得:唉呀,蕅益大師並沒有提到我空、法空,為什麼念佛就能夠見思任運先落?後來我把這個六信讀一讀,唉呀,他前面的六信,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在裡面。就是他那個佛號在操作的時候,他就跟你講明白了,你這句佛號要念之前,你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這個六信的信理,就是明白萬法唯是一心。所以你這個念佛人本身就是要通達空性,他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問:

  答:它是這樣子的:它後面會提到,它是四土眾生能夠互相見聞;但是在判教的時候,就是說圓融也不能礙行布,行布也不能礙圓融。從次第的角度,他也必須說明:你當分的土是什麼?你的因地是什麼到什麼土?但到後來的時候它又提到了:事實上這四土的人,他是橫具的,我可以看到初地菩薩,初地菩薩也可以看到我;但是我們娑婆世界是豎的,娑婆世界這個國土是豎的。比如說這個人是阿羅漢,他在方便有余土,我們看不到他。所以《楞嚴經》也說:我們到高山上去,看到什麼人都沒有,那一定很多辟支佛在裡面修行,他在方便有余土,他看得到我們,我們看不到他。所以這個娑婆世的土是豎的四土。我們下面要看上面是不可能的,上面可以看到下面。極樂世界的四土,它是互相可以來往的,所以後面經文就講到:「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蕅益大師解釋什麼叫做「諸上善人」呢?就是等覺菩薩,一般的菩薩只能叫做「善人」;諸「上善人」加一個「上」字,表示那是等覺菩薩。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互相的往來,你看這件事情(呵──),這不得了。你看到觀世音菩薩那是什麼境界啊!那還得了啊。所以它的地方就是在這個地方,因為它四土能夠互相見聞。那在講到當教的時候,站在行布的角度,我們還是必須把四土的因果區別出來,後來再講到它圓融的情況。

  問:

  答:是的。因為你不發菩提心……,基本上我們的心有三種發心,修行有三種發心:第一個是求增上心。我不想到涅槃去,我也不想成就無上菩提,那你干什麼修行呢?我希望下輩子做國王,生到天上去,增上。我希望我下輩子的生命,比今生更好,就可以了。這種有所得的心,你招感的時空一定是有限量的,因為你的因地有限量,不可能跟時空無盡的法性相應。所以說,如果你今天為了世間的五欲快樂而念佛,這個時候你一定是投生在三界,因為你的發心跟彌陀的本願是不相隨順的,因為你心中所想的那個淨土,事實上你心中所想的淨土是天界,因為那是有限量的,因為你發心如此。你如果不是發增上心,就是發出離心。發出離心的人,他的心情,他不追求無量的生命,他的心情是:「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反正我離開三界以後,我就大事已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在受苦,跟我沒有關系。所以阿羅漢的因地,以這樣的因地為發心的時候,他的加行到達三界以後,他的生命就停下來了,沒有三界煩惱的業力,但可也沒有依正莊嚴,因為他這個車子、這個乘,到那個地方已經所作皆辦,大事已辦了。你看極樂世界,它不是人天有限量的果報,它是一個時空無盡的果報;它也不是一個偏空涅槃,它很明確的講到極樂世界有果報體的,有正報、依報莊嚴,那是一個大乘善根界。所以元曉大師說:你今天不發菩提心,沒有發這種廣大無邊跟長遠無盡的願力,你不可招感這個廣大無邊的國土跟長遠無盡的壽命,不可能,因果不相符合。這個是很明顯,從因緣上來看就是這樣。蕅益大師又把「深信發願」跟「菩提心」又把它給統一起來。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九品往生,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

  第十一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補充講表〉第十五頁,「附表五,九品往生」。

  ○附表五─「九品往生」

  九品往生差別一覽表

  前面一科信願持名,是講到淨土的因地;這一科是講到往生不退,是說明淨土的果地。淨土果地的功德,雖然前面永明大師講到念佛有十種利益,就是我們能夠信願,來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有什麼好處呢?能夠得到二十五位大菩薩、諸天神將的保護,以及念念之間能夠滅除我們的這種罪障,能夠得到這種特別色身康健、具足威德的色身。這種情況,就好象在經典上說的:「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是則名曰香光莊嚴。」這種情況就好象說:我們一念這種業障的心,去憶念萬德洪名,蒙佛慈悲,我們也能夠得到佛陀一部分的功德。就好象我們一個人,本來沒有香氣;但是我們經常跟香接觸,哦,我們也能夠得到香的一部分氣味。說我們不斷的念佛,就使令我們念念之間能夠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但是這不是一種真正的淨土功德。換句話說,淨土的功德不是安立在你今生福報的受用。從本經上來觀察,淨土的功德是安立在往生不退這二個力用上。說我們念阿彌陀佛干什麼呢?主要的不是想要在人世間得到種種的安樂,而是能夠往生到四種淨土,能夠成就三不退轉,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目的。

  就著往生四土這方面來說,基本上值得我們關心的是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的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當中,根據經典有三輩九品這種果位的差別。「三輩」我們前面講過了,這以下我們就根據《觀無量壽佛經》,把它摘錄

  中中 中上 上下 上中 上上 品別

  鈍根回大聲聞,即信行人。 利根回大聲聞,即法行人。 悲增上菩薩,但發無上道心故。 智增上菩薩,解第一義故。 悲  智雙運菩薩 根 機

  若一日一夜持八齋戒、沙彌戒、具足戒,威儀無缺。 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 三心、勤修第三福。三業皆清淨。 三心、三福、六念。略遜於前者。 三心、三福並六念,具足圓滿而修。 行 法

  阿彌陀佛,與諸眷屬來迎。言:「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阿彌陀佛,與諸比丘來迎。「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贊歎出家得離眾苦。」 化佛菩薩眾來迎,贊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無量大眾,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 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聲聞,無量諸天,七寶宮殿。 臨終所見接引

  身坐七寶蓮華,坐已華合隨佛往生。 身坐蓮華台,拜佛即往生。 坐金蓮華,坐已華合,即得往生。 乘紫金台於一念頃,往生彼國。 自見其身乘金剛台,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華台不同往生遲疾

  經七日始開。 到已華開 經一日一夜始開。 經一夜始開。 華本已開 華開時節

  華開見佛,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華開見應佛,聞四谛法,即得阿羅漢道,具三明六通。 七日始見應佛,三七乃了了見,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禮佛合掌,聞甚深法,七日即得不退轉地,一小劫得無生法忍,蒙諸佛授記。 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聞一乘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蒙諸佛授記。 生後得益

  成「九品往生差一覽表」。這九品往生的差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上說,這九品是分成三種根性:上品的三種根性,是屬於大乘的凡夫;中品的三種根性,是修小乘的凡夫;下面的三種根性,是一個造作惡業的凡夫。善導大師說這個九品,完全是根據凡夫來安立,因為根性的不同,就有這樣的差別。好,我們看第一個「上上」品,看他的「根機」,「悲智雙運菩薩」。這個往生到上上品的人,他在因地的時候,他很難得,他能夠二空自調、大悲利他。他一方面有這種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調伏心中的愛取煩惱;一方面有大悲心,廣泛的利益眾生。套一句經典的話說,他能夠「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他有這種二空的智慧來調伏自己,有大悲心來利益眾生。這種根機的人,他的修行方法是什麼呢?「三心、三福並六念,具足圓滿而修。」上品的三種人都具足這三種的法。我們解釋一下「三心」,在後面「注」的解釋。這個悲智雙運的菩薩在修行的時候,他在修習自利利他的時候,他具足三種心情:第一個「至誠心」,第二個「深心」,第三個「回向發願心」。這三心,以下我們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加以說明。

  善導大師說:這個「至誠心」,它的內涵就是一種真實之心,沒有夾雜虛偽。什麼叫真實心呢?就是他在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絕無夾雜世間名利,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成就佛道。他不管是在佛堂中,自己拜佛、念佛,或者利益有情,他決定沒有夾雜世間的名利,一心一意要把這種功德求生淨土、成就佛道,這種叫做真實之心,也叫做至誠心。這種情況跟本經《阿彌陀經》所說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這種願力,是相隨順的,沒有一種貪染娑婆世界安樂的這種心情。

  第二個是「深心」。這個「深心」,善導大師說:「深心」就是深信之心,它是一種深信。這個信有二方面:第一個,「決定深信自身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說我們相信我自己是一種罪惡的凡夫,無量無邊的這一念明了心,積集了多多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依止這個罪業的因緣,曠劫以來在這三界當中「常沒常流轉」,業力不可思議,一次一次的得果報。在這個強大業力的系縛之下,我們自己決定沒有出離的因緣。就是我要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出離三界的。這是第一種信心。其次,「決定深信阿彌陀佛有大願力,蒙佛願力,定得往生。」第二個信心是決定深信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力,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仰仗佛的願力,決定得以往生。一方面相信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出離的因緣,一方面相信阿彌陀佛的大誓願,決定能夠救拔我。這個時候對阿彌陀佛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個叫做「深心」,就是完全一種真實的信心,深信之心。這個是偏重在「信」這一部分。

  第三個「回向發願心」。「回向發願心」就是說:「願將畢生所修功德,至誠懇切回向淨土。」願將今生所修種種福德智慧的功德,很至誠懇切的回轉導向到淨土去;不要使令這樣的功德,流漏到三界裡面得果報。就把整個功德累積起來,把這個方向統一,回向到淨土去。這個就是「回向發願心」。這個是一個總結,把前面的信跟願總結起來,回向到淨土去。善導大師他是用淨土的觀念,來解釋這三心,這就是所謂的三心。就是說悲智雙運的菩薩,不管是在修智慧、修慈悲,就具足這三種的心情。

  第二個「三福」,這個是《觀經》的三福,我們也簡單的把它說明一下。這個「三福」,第一個是屬於人天的福報,人天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人世間對於父母師長的孝養恭敬,乃至修十善業,這個是人天福報。第二個「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是屬於二乘的果報,這是偏重在持戒,三歸五戒,乃至比丘、比丘尼、菩薩戒,能夠持戒清淨,這是二乘的福報。第三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第三種能夠在寂靜當中,讀誦大乘經典、發無上菩提心,這種是大乘的福報。這三種福報,包括人天、二乘跟大乘的福報。這個「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不過這個地方的念佛,主要的是憶念佛的功德,在六念當中,主要是念佛的功德。這種悲智雙運的菩薩,他平常的修行方法,除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外,他能夠「三心、三福並六念,具足圓滿而修」,把這功德修得非常的圓滿。這前面二個是講他在生的時候,他的根機跟他的修行方法;以下二個是講他臨終的情況。他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聲聞,無量諸天,七寶宮殿」,一時現前。我們看《觀經》會有一種感覺,就是這個人因地更圓滿的時候,他臨命終見到的境界就更加的莊嚴。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沒有來,就是觀世音菩薩來、或者蓮華來。因為這個悲智雙運的菩薩因地的時候,他積集萬善,「萬善為因,萬德為果」,所以他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大菩薩薩,乃至「百千聲聞,無量諸天」,不但是正報,連依報的「宮殿」都現前。這個時候,這個菩薩「自見其身乘金剛台,如彈指頃往生彼國。」這個上品上生,他的蓮華是「金剛台」。就像「彈指」那麼短暫的時間,「一剎那間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一剎間就到極樂世界。這是講臨終的情況。那往生以後是怎麼情況呢?這下二段是講往生以後。「華本已開」。上品上生的人,蓮華根本就沒有合,就是說他看到阿彌陀佛、無量菩薩現前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的神識已經坐在蓮華當中,華都沒有合,就直接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到了以後,他就直接從七寶池、八功德水下來,「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聞一乘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蒙諸佛授記。」離開了七寶池、八功德水,就見到佛了。看到佛陀是什麼境界呢?「眾相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無量無邊的相好具足。見到佛陀,佛陀是不空過的,佛陀就為他說「一」佛「乘」的「法」門。「聞已即悟無生忍」,就悟到了無生法忍。這個無生法忍是初地的時候分證、八地的時候圓滿,換句話說是初地以上了。這個時候,「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種種的陀羅尼就成就了,「蒙諸佛授記」。「蒙諸佛授記」是這樣的,極樂世界只有一尊佛,就是阿彌陀佛。不但是極樂世界,十方諸佛世界也是一樣,一個世界不可能有二尊佛現前,不可能。這個「蒙諸佛授記」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往生極樂世界的這一個初地菩薩,他能夠乘神通力,「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蒙諸佛授記」。他有這種神通力,親近十方諸佛,而得到十方諸佛的授記,是這個意思。他不是在極樂世界授記,他是蒙十方諸佛授記,授記作佛。這是一個悲智雙運的凡夫菩薩,他因地的修行,乃至他臨命終的情況,到他往生的情況。

  再看第二個「上」品「中」生。上品中生是「智增上菩薩,解第一義故。」這個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有些人偏重在慈悲,有些人偏重在智慧,就有悲增上、智增上的差別。這個「智增上」的菩薩,他偏重在智慧,偏重在個人的修止觀,他能夠了「解第一義」谛。這「解第一義」谛,簡單的說就是他能夠明白這一切法是「即空、即假、即中」,看到了中道實相。「三心、三福、六念,略遜於前者」,他三心、三福、六念的功德,比前面的上品上生稍微差一點。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無量大眾,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故,是故我今來迎接汝。』」本經講到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說我們這個「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蕅益大師解釋我們一個人能夠達到臨終不顛倒,他認為主要是彌陀在我們臨終的時候現前的開導安慰。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其實阿彌陀佛在我們臨命終現前的時候,他一定會對我們開示的,他說:「法子」啊!「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這一方面有贊歎、有安慰的意思,使令我們在這個時候,蒙佛的開示,能夠不顛倒。這個時候,「乘紫金台於一念頃,往生彼國」,看到的是「紫金台」。「華開」的「時節」,「經一夜始開」。這個上品中生的人到了蓮華以後,蓮華是合起來的,經過一天一夜以後就打開;打開以後,他就看到阿彌陀佛現前;看到以後,他就拜下去「禮佛合掌,聞甚深法」,聞大乘的法門,在「七」天當中就成就了「不退轉」。這個「不退轉」就是別教講的初住,初住以上的菩薩就不退轉了,位不退。「一小劫得無生法忍」,經過一小劫的時間,成就初地,這個時候他也是一樣,遍至十方國土,「蒙諸佛授記」。這是上品中生的情況。

  再看上品下生。「悲增上菩薩,但發無上道心故。」悲增上的菩薩,他修行的內涵,偏重在慈悲。換句話說,他在布施、持戒的時候,偏重在事相的修行;對於理觀,觀照「真如佛性」這件事情,比較不偏重,「但發無上道心故」。他修行的內涵,「三心、勤修第三福」,偏重在「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偏重在人天福報。但是他的「三業清淨」,他的持戒也是很清淨的。臨命終的時候,「化佛、菩薩眾來迎,贊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這時候佛陀也是對他贊歎說:你身口意清淨,能夠持戒念佛,而且能發無上菩提心,我來迎接你。這個時候,臨命終的人得到佛的開示以後,內心感到很安慰、感到寂靜,這個時候就「坐」在蓮華當中,「坐」了以後蓮「華」就「合」起來,一剎那間就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就蓮華化生。「經」過「一日一夜」的時間,蓮華打開。打開以後,因為他的福報功德力,特別是智慧般若波羅蜜的栽培不夠,他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的見到佛陀現前,佛陀是現前,但是他看不到。他「七」天以後,慢慢慢慢才看到「佛」陀現前;到「三七」日才「見」得非常清楚,看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眾相具足。這個時候,聽聞佛陀為他說大乘法,「經」過「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成就了「百法明門」。這個「百法明門」就是前面的陀羅尼的意思,就是總持的意思。這個三昧跟陀羅尼不同,這個三昧是會退失的。法華三昧、首楞嚴王三昧、華嚴三昧,這個大乘的三昧都是有止、有觀,這個禅定當中有智慧相應。但是這個三昧會退失掉,你禅定退失以後,三昧就退失了。但是你在三昧當中得到陀羅尼,就不會退失,生生世世不退失了,它有這個總持的力量,不退失。像智者大師,他得到旋陀羅尼,雖然後來在弘揚佛法的時候,禅定有所退失,但是他聞思的智慧特別的強。他講到一段的時候,他就引經據典,哪一部經怎麼說,他那個文詞的攝持力特別強。所以說這個陀羅尼的菩薩,他對於法義的攝持,就永遠不會退失,跟三昧不一樣。前面的三品,都是屬於大乘根機的凡夫。

  再看中品。「中」品「上」生,「利根回大聲聞,即法行人。」這個是屬於「聲聞」人,但是他臨命終之前聽聞大乘佛法,已經「回」小向「大」了,他是「法行人」。法行人是屬於智增上的,智增上的聲聞。他的行法是「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偏重在持戒,身口意當中,沒有種種的過患。看這個意思,這個人持戒持很清淨,「無眾過患」。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比丘來迎。『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贊歎出家得離眾苦。』」這個時候「阿彌陀佛」跟「諸比丘來迎」。前面的上品,這個大乘根性的菩薩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及蓮池海會的諸大菩薩現前;但是這個地方,因為他是小乘根機,所以不見到菩薩,而見到比丘來迎接。佛陀為他說「苦、空、無常、無我」四谛法門,「贊歎出家」的功德,能夠「離苦」得樂。他聽了以後,特別的契機,內心感到安慰、感到不顛倒。這個時候「身坐蓮華台,拜佛即往生。」他就發現自己坐在蓮華台上,感激佛陀的慈悲接引,他就拜下去,一拜下去以後,一下子就到極樂世界。一「到」的時候,「華」就「開」了,一下子華就開了。看這個「華開」,我看《觀經》的內涵,就跟你一個人罪障的厚薄有關、跟你的罪障厚薄有關系。這個罪障厚的人,他的蓮華會開得慢一點;罪障薄一點的人,蓮華會開得快一點。不過蓮華開了以後,見到佛陀是說大乘法、小乘法,那是根機的差別。我們看佛陀為他說什麼法:「華開見應佛,聞四谛法,即得阿羅漢道,具三明六通。」蓮華開的時候,他看到的是應化身佛,佛陀為他說「四」聖「谛」的法門,告訴他:應該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四谛法門。聽聞以後,成就「阿羅漢道,具三明、六通」、八解脫。所以本經上說:「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事實上極樂世界攝受的根機,它沒有攝受三乘根機。我們看《法華經》,十方諸佛的國土,有很多的國土都講三乘法,以一佛乘分別說三,攝受三乘根性的人。乃至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娑婆世界應化,他的弟子也有三乘根性的人,有大乘的文殊、普賢菩薩,小乘有捨利弗、目犍連尊者,有三乘根性。但是事實上,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二乘種不生」,這個時候為什麼會有阿羅漢呢?因為中品的人是一個小乘的凡夫,他生生世世所串習的小乘善根特別的強。雖然臨命終之前遇到了大乘的善知識開導,回小向大;但是他小乘的等流習性勢力太強,所以佛陀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以「一佛乘分別說三」,為他說小乘法,先證得小乘果。但是因為他已經發了菩提心,事實上也可以說是大乘的菩薩,是這個意思。

  看中品中生,「鈍根回大聲聞,即信行人」。前面的聲聞人是偏重在智慧,以智慧來修行;這以下是偏重在信心,「信行人」。「若一日一夜持八齋戒、沙彌戒、具足戒,威儀無缺。」他持戒的功德就比較少分了,或者「一日一夜」,時間也比較少。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眷屬來迎。言:『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阿彌陀佛跟諸位眷屬,看這個眷屬對照前的意思來看,應該是比丘眾現前。佛陀就贊歎說:你是一個世間上的「善人」,而且你能夠「隨順諸佛」的「教」誨,這個地方偏重在持戒,你能夠好好的持戒,威儀無缺,「我來迎」接汝去。這個時候,這個人「身坐七寶蓮華,坐已華合隨佛往生。經」過「七日」,這個時候華「開」。「華開見佛,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華開見佛的時候,佛陀為他說四谛法門,證得初果,再經過半劫在極樂世界修行,才成就阿羅漢果,有這樣的差別。

  再看「中」品「下」生。中品下生他的根機,是「一般修人天善法行者,有出離心」。這個人做了一些世間的慈善事業,但是他厭惡生死,他那種小乘的根機,「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有出離心。那他的行法,「

  注:一、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三、下輩三品,雖造眾惡,但有大乘善根及正信,不誹謗正法。                              ──糅合《觀無量壽佛經》── 下下 下中 下上 中下 品別

  造上品十惡者(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造中品十惡者(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 造下品十惡,不謗大乘。具正信者。 一般修人天善法行者,有出離心。 根 機

  命終遇知識為說妙法,令稱佛號,具足十念。 命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遇知識開示彌陀威德。 臨終幸遇知識為說大乘經題,稱「南無阿彌陀佛」,信願往生。 孝養父母,行世仁慈,臨終遇善知識說「極樂」、「本願」 行 法

  見金色蓮華如大日輪,住其人前。 化地獄猛火,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見三聖化佛來迎。「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此中亦應有化佛接引等事,惟經文略而未言耳。 臨終所見接引

  於一念頃,往生七寶池蓮華內。 於一念頃,往生七寶池蓮華內。 乘寶蓮華,隨佛往生。 聞法歡喜即生 華台不同往生遲疾

  經十二劫始開。 經六劫始開。 經七七日始開。 經七日始開。 華開時節

  華開見觀音、勢至,為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即發菩提之心。 華開見觀音、勢至菩薩,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已即發無上道心。 華開見觀音、勢至菩薩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得入初地。 華開見觀音及勢至菩薩,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一小劫成阿羅漢。 生後得益

  孝養父母,行世仁慈,臨終遇善知識說『極樂』、『本願』。」平常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到了臨命終的時候,看這個意思:到了臨命終的時候,他才遇到大乘的善知識,說「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說彌陀的「本願」功德。臨命終的時候,「此中亦應有化佛接引等事,惟經文略而未言耳。」按照彌陀本願的說法,我們到極樂世界不是我們自己去的,我們自己沒有辦法去的,一定要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我們才能去,我們沒有辦法突破三界的業力。這三界的業力,一定要業盡情空才能夠出去。所以我們今天要離開三界,一剎那間離五濁。憑什麼能夠一剎那間離五濁呢?憑的就是彌陀本願的攝持。所以說,從義理上來判斷,「應」該也是「有佛」來「接引」,只是「經文略而未言耳」。因為佛陀不來接引,誰都不能出去的。所以從這個義理上來看,應該是「略而未言耳」,是這樣子的。這個時候,「聞法歡喜即生」,「經」過「七日」,這個時候蓮華打「開」。蓮「華」打「開」的時候,見到「觀音及勢至菩薩,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一小劫成阿羅漢。」他也是聽小乘法,先得小乘的初果,經過一小劫成就阿羅漢果。這個中品的三種人,都是屬於小乘根性的凡夫。

  看這個下品,下品是一個造惡的凡夫。看這個「下」品「上」生,「造下品十惡,不謗大乘,具正信者。」這個人不要說是學佛,連一般的世間善業都沒有修習的,這個人是造惡業的,「下品十惡」。但是他的一個特色,他「不謗大乘」。這個不謗大乘通於下面二個:下中、下下,都是不謗大乘。對於佛法、對於業果是有一點信心。這個人什麼時候開始遇到淨土法門呢?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幸遇知識為說大乘經題,稱『南無阿彌陀佛』,信願往生。」為他說大乘的經題,或者講一些大乘的要義,要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時候信願往生。這個時候,「見三聖化佛來迎。『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這個時候,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菩薩現前。我們知道一個人造業了以後,這個造業的眾生臨命終會恐怖的、會不安的。我們平常可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到臨命終的時候,「臘月三十算總帳」,這個罪業的力量,會使令臨命終的人恐怖不安,所以這個時候彌陀的開示慰導就非常重要了。當然我們平常遇到大善知識、遇到忏公師父的開示、威德,就覺得很受用。但是臨命終的時候佛來開示,那更不得了──佛陀的威德。一個造惡眾生臨終的恐怖,這個時候佛陀就說話了:「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不要怕,罪業消滅,我來迎接你。這個時候,這個恐怖的眾生,一聽到佛陀的開示慰導以後,就感到內心寂靜,心也就不顛倒。這個時候,「乘寶蓮華,隨佛往生」,隨順佛陀就往生到極樂世界,「經」過「七七」四十九「日」蓮華打「開」。打開的時候沒有看到阿彌陀佛,看到「觀音、勢至菩薩」,但是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講大乘經典。「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得入初地。」前面中品的眾生,一生是持戒清淨、不犯威儀;但是見到佛陀以後,佛陀是為他說小乘法,先證得初果,乃至阿羅漢果。這個人是一個造惡的凡夫,但是見到佛陀以後,佛陀為說大乘法,經過十小劫,證得初地。所以天如禅師說得沒錯,說這個造惡的三品,都是多生多劫大乘善根的凡夫。臨命終的時候,因為他流轉三界中,這個會退轉,遇到惡因緣就造惡業了。造惡業的時候,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導,觸動了他大乘的善根,這個時候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他是一個大乘善根,所以佛陀為他說大乘法,所以這個地方有些不同。

  看「下中」品,「造中品十惡者(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這個人是造中品的十惡,造這個惡業的時候,心力也特別的強,比前面的造惡強,特別的堅固。造了什麼罪呢?犯了「五戒、八戒」,乃至破了比丘、比丘尼戒。這個造罪的凡夫,臨命終的時候,那就有問題出現了。臨「命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遇知識開示彌陀威德。」這個造了罪業的人,臨命終的時候,這個罪業、煩惱火,一開始是煩惱的火,就轉成罪業火,轉成果報火,「地獄」的「火」就現前了。當這個地獄火現前的時候,還沒有投胎之前,善「知識」趕快為他開示,請他忏悔,說「彌陀」本願的「威德」,這個時候念阿彌陀佛。這個經典上說:「具足十念」,念了十聲,這個時候這個念佛的威德力,「化地獄猛火,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就在這十句的信、願、持名的佛號當中,念念之間,就把「地獄」的「猛火」轉成「清涼風」。這個風又能夠「吹」很多很多的「天華」,天上的妙華。那每一株「華」當中,「有化佛菩薩」現前,「迎接此人」。在這一念之間,「往生七寶池蓮華內。經六劫始開。」這個人罪業重了,罪業比前面重了。「華開見觀音、勢至菩薩,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已即發無上道心。」也是「觀音、勢至菩薩」現前「安慰」,「為」他「說大乘經典」,聽了以後「即發無上」菩提「心」。不過這個地方的發菩提心,他不是始發,是重發,因為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這個人肯定是大乘善根的。我們今天如果經常去參加助念,你會發覺,一個臨命終的人,你跟他講什麼,他不容易改變,凡夫的這個我執、我見,不是三言二語就能夠改變的。不要說臨命終的人,你看平常這個人,要是佛法的善根薄,你跟他開示佛法,他也不見得能夠接受。但是臨命終的人,在地獄猛火現前的時候,在這麼短暫緊急的情況,居然遇到彌陀的本願,馬上能夠接受、馬上能夠念阿彌陀佛,所以這個人的大乘善根是很強的、大乘的善根是很強的。所以說,它這個地方所說的發無上道心,肯定不是剛開始發的,是重發的,再一次的熏習。

  看「下下」品,「造上品十惡者(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這個人的罪業特別的重,他造罪的時候,心也特別的猛利,不但造「十惡」,還造「五逆」,殺父、殺母、殺聖人、破和合僧,「具諸不善」,所有的惡業都干盡了。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為說妙法,令稱佛號,具足十念。」為講大乘妙法,使令他稱念佛名。這個時候你念什麼佛、念什麼聖號、念什麼咒都來不及了,趕快念阿彌陀佛,具足十念。這個時候「見金色蓮華如大日輪,住其人前。」看到這個金蓮華華就像太陽一樣,就現在這個人前面。「於一念頃,往生七寶池蓮華內。經十二劫始開。華開見觀音、勢至,為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即發菩提之心。」見到「觀音、勢至」菩薩的時候,「為說」明「諸法實相」,大乘的諸法實相,這個諸法實相就是萬法唯是一心,這「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講到業性本空,除滅他的罪法,那聽到以後歡喜就發菩提心。

  這個地方「除滅罪法」,值得我們注意。過去我們台灣有一些居士,他提出說:這個淨土法門,帶業往生是沒有根據的,經典上沒有說帶業往生。換句話說,極樂世界這種清淨的功德,你要消業才能往生。這時候有很多的法師、居士,寫了很多的文章來回應。這個當中,主要的根據就在這段經文。因為一位淨土的法師就提出來說:這個下品下生的經文當中,明白的講到這個往生的人,到了極樂世界以後,經過十二小劫蓮華開,開了以後觀音、勢至為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如果他不是帶業往生,為什麼要除滅罪法呢?既然除滅罪法,表示他內心當中有罪,要不然干嘛除滅罪法!佛法都是應病與藥,有病才能夠對治的。所以從這個地方,可以證明這個往生的人,他是帶業的,而且還帶罪業的,帶罪業往生的。所以這個除滅罪法,就是一個明顯的證明。這個是講到下品的造惡凡夫。

  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在《無量壽經》當中,彌陀的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在《無量壽經》當中的往生,是遮止五逆往生的,五逆是不能蒙佛攝受的,不能蒙十八願攝受。但是在下品下生當中,居然有五逆的情況出現!我們看下品下生,在經文當中,他造「造上品十惡」,而且「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它也攝受五逆。這二部經典就有不同的地方。善導大師就提出說明,他說:這個《觀經》的五逆,是已經忏悔的;前面《無量壽經》所說五逆不能往生,是約沒有忏悔的,如果你五逆當中沒有忏悔,正是遮止你往生。《觀經》裡面的五逆是說:他臨命終已經忏悔。善導大師說:忏悔則清淨,忏悔則安樂。既然是忏悔了,那我們就不能說他有五逆的罪業,因為他已經忏悔,這個時候他的業就轉了。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因為約著忏悔、不忏悔來看這個情況。

  最後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說五逆的忏悔是可以攝受的,但是毀謗大乘、毀謗正法這就不能接受了。因為毀謗大乘,這個人是不會忏悔的,這個人邪知邪見、謗無因果,說大乘非佛說,這個人肯定不會相信因果,不會相信淨土。所以說,這個五逆的罪業,在《觀經》當中還能夠攝受,約忏悔的力量能夠攝受。但是毀謗正法,不管《無量壽經》、不管《觀經》,都是遮止的,這個人肯定是不能往生的。你一個人有一點罪業,因為忏悔的力量、因為彌陀本願的攝持,還可以往生。你一個人邪知邪見,那彌陀本願所不攝持了,在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

  這是講到三輩九品,這一段剛好是講到《講義》第十二頁,「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這是講到凡聖同居土的一種果位差別。我們把《無量壽經》的三輩,跟《觀經》的九品,把它融通起來觀察,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這個品位的高低,跟二個內涵有關系:第一個是你的根性,你是大乘根性、二乘根性、人天根性,這跟你的根性有關系,這決定你的品位;第二個跟你所積集的功德有關系,跟你的福德智慧資糧有關系。跟你的根性有關系、跟你功德的厚薄有關系。不過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你要成就往生,還是要靠信、願、持名。好,我們先講到這裡,休息十分鐘。

  第十二卷

  請打開《講義》第十二頁,「別明力用」,這一段是各別說明本經的力用。那本經的力用有二部分:第一個是往生,往生四種淨土;第二個是不退。往生這一部分我們講過了,這以下講到「不退」。

  不退四義

  這個「不退」的意思,是指我們修學佛法所成就的戒定慧功德,能夠不退轉。佛法的意思,說我們現前一念的心識,它的情況是剎那剎那生滅,恆轉如瀑流。說我們這一念心,就像一個快速的水流,雖然它恆常相續,但是它可也是前後前後的變化。換句話說,我們這一念心,它不是經常安定在一個固定的點上。我們內心當中,有時候發了菩提心,或者持戒、或者修定、或者能夠把一部經背起來思惟法義。我們內心當中的菩提心跟戒定慧的功德,它是會退轉的。因為我們這一念心的本質,它是會擾動的、不安的,經常會有退轉的因緣,這是我們修行的一個困難,這個退轉的因緣當然很多:第一個煩惱。內心當中有煩惱活動的時候,就障礙你前進了;或者是你有罪業,你這個罪業剛好起現行了;或者這個果報體老、病、死,這個果報體有老的情況、病的情況、死亡的情況。這個時候你的戒定慧,就會受到破壞。所以我們這一念心這種清淨的力量,經常會有很多很多的煩惱、罪業、果報體的障礙,就有這個退轉的因緣。那極樂世界它的一個殊勝處,它有不退轉的功德。

  │    ┌帶業往生,在同居土,

  不退有四義┼三位不退┤

  │    └蓮華托質,永離退緣。

  這個「不退」有「四」種。我們根據它的生起次第,先講第「三」個「位不退」。「位不退」這個「位」,指的是無漏的聖位。這個無漏聖位,是說這個人他內心當中有這種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有這種無漏的五分法身。這種五分法身,在他的內心當中是不會退轉的。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戒身」,要是以聖道的情況來說,要初果以上的聖人。初果以上的聖人,他的戒體,有聖道的力量加持,我空的智慧加持,叫做道共戒,這個戒當中有這個道的攝持。這個道共戒有什麼力量呢?說這個初果的聖人,他臨命終的時候沒有到淨土去了,在三界流轉,流轉在一個殺豬、殺羊的屠夫家庭裡面。父母親命令他去殺豬、殺羊,他寧死不從。雖然他沒有遇到佛法,他也忘掉他過去是個修行人,但是他面對殺生這種事業,他自然就能夠生起防非止惡的功能,他自然會排斥。你問他:你為什麼不殺羊?他講不出一個所以然,但是他就是不殺。他那個戒身,有這道的力量,不會退轉。你再怎麼用什麼惡因緣去刺激他,他法爾不會破戒,這個就是位不退。他內心這種無漏的聖位,永遠不會退失掉。這個是約一般通途,要初果以上。站在淨土的角度,「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托質,永離退緣。」說這個人是一個帶了罪業往生的凡夫,在凡聖同居土「蓮華托質」(這個連字加一個草字頭),在極樂世界是蓮華化生,不是胞胎的。永遠離開這種退轉的功德,就是你在極樂世界的戒定慧,永遠不會退失。永遠不會退失的意思,從諸行無常的角度來觀,就是你不斷的進步,沒有一個情況是保持不動的,就是你經常會增上,是這個意思。

  │    ┌見思既落,塵沙亦破,

  ├二行不退┤

  │    └生方便土,進趨極果。

  第「二」個「行不退」。這個「行不退」的「行」是指菩薩之行,這種發菩提心所生起的這種六波羅蜜的利他妙行,他不退轉。前面的位不退偏重在自利的功德,自受用的功德。這個菩薩行是一種利他的功德。它的內涵,「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這種情況按照通途的法門要到七住,別教的七住菩薩斷「見思」煩惱。這個菩提心的生起,我們講說:「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種利益有情這樣的一種心情,這個菩提心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執,我們凡夫的一種愛著我的一種自私心裡。我們凡夫的這種我執,就會引生我愛、我見、我慢、我癡,執著這個我,愛著這個我。愛著這個我,我們就很難去願代眾生受無量苦,就非常困難。所以我們菩提心會退轉,主要的是被我們心中的無明破壞。我們我執一重的時候,就把我們曾經在佛堂當中所發的願給破壞掉。但是這個七住的菩薩,把我執給破壞了以後,他菩提心的光明在心中,就堅固的現前。在《攝論》上說:這個七住菩薩,一個沒有我的菩薩,他跟我空相應的一個菩薩,他觀察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已經起火了,熾然如火;他還是願意到三界的火宅裡面度眾生,這個火不能障礙他。這個行不退的菩薩,他有這種境界,他對這種身心的愛著已經消失了,他心中所看到的只有眾生的苦而已。所以這個行不退,比前面的位不退更難。因為前面的位不退只是一種自利,你自己去防非止惡,這個還不是很難;這個行不退,要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就不容易了。所以有煩惱的眾生是不容易做到,所以一定要「見思」脫「落」以後,「塵沙」也「破」了一部分,這個塵沙是破所知障,這個觀察眾生根機差別的這種障礙。「生」到「方便」有余「土」,「進趨極果」,這個是「行不退」。

  ┌破無明,顯佛性,

  ┌一念不退┤

  │    └徑生實報,分證寂光。

  第「一」個「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這個「念」指的是中道的正念不退轉。凡夫是執著有,有一個我、有一個我所,這是有相的分別;二乘人是偏空,他偏重在空性這一部分;只有菩薩能夠合乎中道正念。這個中道正念簡單的說,就是即空、即假、即中。這個中道的正念在經論上說:這個念不退的菩薩,初地分證,八地圓滿。這個分證跟圓滿怎麼分別呢?說這個初地菩薩,他要入觀的時候,他我空觀、法空觀現前的時候,他能夠跟中道正念相應,即空、即假、即中。但是他一出觀的時候,他就有困難,他利益有情的時候,就像唯識學上說:「極喜初心平等性,俱生猶自現纏眠。」他內心當中俱生微細的煩惱,就會干擾他,他對眾生還是會有一些法執,還是會有一些愛著。但是他一回到佛堂一入觀的時候,他愛著的煩惱心又停止下來。所以說這個初地菩薩他的念不退,只是在他入觀的時候;他出觀的時候,有時候會偏重在空、有時候偏重在有,還是很難去平衡他空有的境界。要到八地以上,「無功用行我恆摧」,把這俱生的煩惱給破壞了。那八地菩薩,不管是入觀、出觀,他內心當中都是即空、即假、即中。所以這個念不退,真正到念不退要到八地以上,「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這個就是「實報」跟常「寂光」土。我們講圓證三不退,是約著往生以後的情形。就是說我們往生到四土以後,每一土都具足三不退,這個後面會說明。一般的說法,是講圓證三不退;但是蕅益大師又提出另外一個叫做「畢竟不退」。這個「畢竟不退」是約著沒有往生的情況,就是說我念阿彌陀佛,但是我又不想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那這個佛號對我有什麼意義呢?他就有「畢竟不退」的意義。我們看:

  │         ┌至心┐

  │        ┌┤  ├┐

  │        │└散心┘│

  │        │    │

  │        │┌有心┐│

  └四畢竟不退─不論┼┤  ├┼但─

  │└無心┘│

  │    │

  │┌或解┐│

  └┤  ├┘

  └不解┘

  ┌彌陀名號─┐  ┌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

  │     │一經│

  ┼或六方佛名┼  ┤ ┌聞塗毒鼓,遠近皆喪┐

  │     │於耳└如┤         ├也。

  └此經名字─┘    └食少金剛,決定不消┘

  說假設我們今天念這句佛號,臨命終的時候有差錯了,就起了顛倒,沒有往生。沒有往生的話,我們今生念佛不是白費了嗎?不白費!就是還有一種「畢竟」的功德存在。他說:你在念這句佛號的時候,有六種情況:第一個「至心、散心」:你很至誠懇切的心,很專心的念佛;或者你根本就是散亂心,「口念彌陀心散亂」,又是打妄想、又是念佛,散心。或者是「有心、無心」:你內心當中真正有信願,有這樣的作意在念佛;或者你根本就沒有心要念佛,你看到別人念佛,你也念幾句,你內心當中根本沒有信願,叫無心念佛。或者是「解」、或者「不解」:你能夠理解彌陀的本願,能夠理解名號的功德,知道「名以召德」;或者是不理解。都沒有關系,只要是「彌陀」的「名號」、「或」者是「六方」諸「佛」的「名」號、或者是本「經」的經題,這三種任何一個,「一經於耳」,它能夠假藉這個聲音的傳布,把這個聲音進入到你的耳根,他的意思就是進入到你的心中,假藉耳根,這個法寶入到心中。「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就算是你在千萬劫流轉當中,你總有一生會因為你曾經栽培的這個善根,「因斯」就依止這個法寶的力量,而度脫生死。這種情況,他講出二個譬喻,來解釋什麼叫做「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第一個「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這個「塗毒鼓」是古時候的一種兵器,這種兵器就是把毒藥塗在鼓上面,然後你把鼓敲響,這個毒藥它就能隨順這個聲音散布出去,不管是近的人、遠的人,一聽到這個聲音,「遠近皆喪」,雖然不是馬上死亡,但是遲早一定會死亡。不管近距離的、遠距離的,只要你能夠聞,你聽這個鼓的聲音,這個毒藥就進到你的身體裡面去。這個是約破惡。說萬德洪名在心中,只要這個佛號進入你心中,它就有一種破惡的力量,它就能滅除你無量的生死罪障,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如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前面的「聞塗毒鼓」是破惡,這個是約生善。我們吃到這個「金剛」鑽石,雖然吃得很少,今天吃一點、明天吃一點、後天吃一點,但是這個金剛有一個好處,它有一種不退轉的力量。也就是說:我們這個胃裡面的胃酸,它沒有辦法去消化這個金剛,沒辦法。就是說它一進去以後,它永遠存在了。你今天吃一點金剛、你明天吃一點金剛,它是怎麼樣呢?「決定不消」。這種功德力,不會因為你造罪業、墮落,而這個佛號的善根,不會退失的,它決定不消,這種生善的功德,這個就是「畢竟不退」。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在三歸依的時候,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但正式的歸依是歸依法。這個歸依法,在《成唯識論》當中提出二點:第一個是歸依清淨法界,就是大般涅槃,這是第一個歸依境;第二個,你還要歸依清淨法界等流正法,就說雖然它不是清淨法界,但是它是它的等流正法。這個智者大師講得更明白,說我們歸依實法、也歸依權法。約實法來說,我們所歸依的是佛的大般涅槃,但是佛的大般涅槃是我們不能見聞覺知的,那是佛陀自受用的。佛陀內心當中,安住在這種甚深的法性三昧,那是佛陀自受用的。我們凡夫能夠見聞覺知的是什麼呢?就從這個大般涅槃當中,所流露出來的這些法寶、這些語言文字,我們能夠接觸的。所以說,我們剛開始栽培善根,還得從有相的這個名號來栽培起,是這個意思。

  你看《維摩诘經》也是有這種情況。《維摩诘經》它是度化二乘,彈偏斥小、歎大褒圓。維摩诘居士托病弘道,文殊師利菩薩帶了一大群阿羅漢的聲聞弟子去參訪、慰問。慰問的時候,維摩诘居士這個丈室,它裡面來多少人都能夠坐得下。這個時候,維摩诘居士就到十方佛土去請菩薩的金剛寶座,三萬由旬這麼高,就請大家升座。菩薩就升座,但阿羅漢爬不上去。阿羅漢爬不上去,看了就是很不莊嚴的境界。維摩诘居士就說:你們應該要憶念釋迦牟尼佛的名號,就能夠上去。他們就:「南無釋迦牟尼佛」,乘佛威神力就升上去了。升上去以後,維摩诘居士就跟文殊師利菩薩二個就談論「不二法門」。聽了一段時間以後,捨利弗尊者就開始看外面:唉呀!不要過午才好,這個時間快到了,要吃飯了。維摩诘居士知道吃飯時間到了,就到香積佛國拿了一桶飯過來。阿羅漢心裡打妄想說:我們這麼多人,這一桶飯不知道夠不夠吃啊?維摩诘居士就說: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個飯都是吃不盡的。就分給大家吃。吃完飯以後,這個香積國的飯有二個特色:第一個,他吃下去以後,它飯的營養散發香氣,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香氣,大乘的香氣。這種香氣七天就消失掉了,隨著營養就消失掉了。第二種功德就畢竟不消了,他說第二種,就是這個飯你吃進去以後,有一種力量在,就是它有一種功德,就是說「要到發菩提心,勢力乃消。」就是說,你只要吃了這碗飯,你就有一種力量要發菩提心(呵──),這種力量。除非你發菩提心,要不然這個營養還是在的,有這種境界的。

  就是說,佛菩薩的功德力,他能夠把他的功德攝持在這種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為實施權。阿彌陀佛名號亦復如是。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攝持在這個佛號當中,就算你不想往生,或者你在臨命終的時候有一點差錯沒有往生;但是你也不要灰心,你曾經在念佛堂所栽培的佛號,它是什麼境界呢?「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如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是這種境界。我們平常在念佛的時候,念佛有時候是有一點枯燥;但是我們讀一讀祖師的開示,會給我們一些鼓勵的作用。我們在念佛當中,念念之間,成就大乘的善根,「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事實上是功不唐捐的。這個叫做畢竟不退,蕅益大師特別提醒我們它有這種功德。這個「畢竟不退」是約沒有往生的情況。假設我們能夠往生,那當然是「執持登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種不退。這一段是說「別明力用」。

  最後我們看蕅益大師的一個「較判」,把這個「力用」作一個總結,先看「指出力用」:

  較判力用三

  指出力用

  ┌皆與補處俱

  復次祇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

  └亦皆一生必補佛位

  假設我們今天把四土當中最低的凡聖同居土拿出來說明,說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帶業往生,還帶了無量無邊的罪業,帶了通身罪業。臨命終的時候,信、願、持名,蒙佛接引到「同居」土,成就位不退。這樣子都能夠跟一生「補處」菩薩在一起,也能夠「一生必補佛位」,就是在這一期的生命當中,就能夠成就等覺菩薩的階位。這極樂世界不能成佛的,一世無二佛,到極樂世界能夠到達等覺菩薩,要成佛還要到凡夫的世界。這個當中所謂的「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這下面一段解釋了:

  正判力用

  ┌是生同居,

  ┌「上善一處」┤

  │      └即已橫生上三土

  夫┤

  │      ┌是位不退,

  └「一生補佛」┤

  └即已圓證三不退。

  這個是引用經文,在經文當中的「正宗分」,蕅益大師分成三段:信、願、持名。第一個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廣泛的講到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依報莊嚴,來啟發我們的信心。這個信心主要是深信三力不可思議,三力所成就,這叫做啟信。第二段「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前面講到依正二報以後,釋迦牟尼佛提出二個理由要我們往生。什麼理由呢?第一個就是「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是一生補佛;第二個「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是釋迦牟尼佛把前面的依正莊嚴作出二個總結,就是這二個理由,所以我勸你們往生。第一個「上善一處」,所謂的「上善一處」是說你「生」在「同居」土,事實上是「橫生上三土」。

  這個我們解釋一下。一般的國土,乃至我們娑婆世界的國土,是一個豎的。這個豎的國土它是一個法界,人跟人之間,譬如說我們跟鬼神是有界限的,鬼神的依正二報我們不能受用,鬼神也不能受用我們的依正二報,這個土跟土之間彼此不能夠互相受用。但極樂世界的土,四土當中,它彼此能夠受用的,這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換句話說,我們雖然是帶業到凡聖同居土,我們還是可以去受用極樂世界的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的境界,是有這種境界。比如說我們看一個情況可以看得出來,《無量壽經》說:極樂世界的寶樹,它每一個寶樹的樹葉當中,比如我現在要去聽彌勒菩薩說法,但是我又不想去。我不想去,但是我很想聽,那在極樂世界的寶樹當中,它能夠現出十方諸佛的國土,在那個地方看到十方諸佛的說法。這種國土肯定不是凡聖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余土,那是《華嚴經》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種互含互攝的實報莊嚴土。它能夠從「於一毫端現寶王剎,住微塵裡轉大*輪」,那都是實報莊嚴土的境界。你讀讀《無量壽經》可以看出來,那極樂世界的莊嚴肯定不是凡聖同居土的,那四土是互含互攝的、四土是互含互攝的。所以說這個是約著果報的受用,有這種情況。

  第二個約正念的功德。能夠「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是你往生的話,都能夠阿鞞跋致,翻成中文叫不退轉。就是說雖然你是位不退,但事實上是圓證三不退。關於這一點,我們解釋一下,看「附表」第「六」:

  ○附表六─極樂「不退」之因緣有五:

  ┌一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

  │

  ├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進,故不退。

  │

  ├三水鳥樹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

  │

  ├四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

  │

  └五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不退。

  「極樂」世界為什麼有這種三「不退」的功德呢?智者大師根據淨土的經論,在《淨土十疑論》當中提出五點,來解釋這個不退的因緣。第「一、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這個不退跟彌陀因地的發願有關系。彌陀的四十八願,在慧遠大師(這個慧遠大師不是隋朝的慧遠大師,是清朝做《無量壽經疏》的慧遠大師。)他說這個四十八願可以分成三類:第一個是「攝法身願」,第二個是「攝淨土願」,第三個是「攝眾生願」。前面是阿彌陀佛自己的功德,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以後,他的正報要怎麼莊嚴法,他的國土要怎麼莊嚴法?法身的功德、淨土的功德。最後一個是攝眾生願,他這種功德對眾生有什麼好處?你見聞覺知有什麼好處?所以說,我們今天到極樂世界的三不退,跟彌陀的願力有關,這第一個。第二個「佛光普照,菩提心增進,故不退。」跟佛的光明有關系。釋迦牟尼佛的光明是一由旬,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更廣大,「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佛光普照」,使令我們的「菩提心」能夠「增進」,這個是「佛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淨光照我的色身,慈誓攝我這一念心,所以使令我們身心「不退」。這個是約佛寶來說,佛寶的功德。其次是約法寶。「水鳥樹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這是法寶的力量。在娑婆世界我們聽聞佛法,要「人能弘道」,要人。但是極樂世界,它是有情、無情同宣妙法。比如說這個八功德水,我們在那個地方喝喝八功德水,不但是甘美,喝了八功德水以後,菩提心還增長;或者聽這個鳥,這個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或者是「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個「水、鳥、樹林」,有情、無情「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尤其是在極樂世界,它那個法寶的力量特別的強,不但是人弘道,整個五塵說法,增長我們的正念。你到極樂世界,你的見聞覺知都是增長正念的,這是第二個,法寶的力量。第三個「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這個是很重要的,這個是僧寶。就是我們能夠在極樂世界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以為同參道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

  這個僧寶、僧團是很重要的。我想我們諸位也可以稍微觀察一下:我們還沒出家之前,認識一些居士,你會發覺居士的進步很困難、很困難。居士要十年前看他是這樣子,十年後還是保持原狀,就很難得,這個人肯定是有在做定課,不要說進步。因為他的惡因緣太多。居士的境界,在家庭當中,不是愛就是恨,惡因緣特別多。你看釋迦牟尼佛的九種余報,其中有一個余報:釋迦牟尼佛出世說法的時候,佛的威德,使令這個國王、大臣都歸依了佛法。外道就嫉妒了,外道說:我們從現在開始可是生活不下去了,大家都供養三寶,不供養我們外道了。外道就集合起來:我們一定要想個辦法,把三寶給破壞掉。這個時候,就有人提出一個計劃,有個辦法,如是如是。但是要有一個人犧牲。誰能夠犧牲呢?這個外道的僧團當中有一個女眾叫孫陀利,長得很莊嚴,她說:我可以犧牲,我為我的教團犧牲生命沒關系。她就照著這個計劃去做了,平常打扮的花枝招展,經常往祇樹給孤獨園聽聞佛法,經常到祇樹給孤獨園去。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外道就把她給殺死,殺死以後就埋在祇樹給孤獨園的一棵樹下。外道就說了:我們一個道友不見了。但是有人說:她這段時間經常親近佛陀,我們要找找看。這外道就帶了一大堆人去,诶,果然就找到了。找到了就把她的屍體挖出來,就帶了屍體在街上游行,說:你看這個瞿昙說他有正法,你看做出這種事情來!就種種的毀謗。種種的毀謗,當然這居士當中,對佛法有信心的,不動,知道這是你外道自己在毀謗;但是有些人對佛法沒有信心的,就開始動搖、懷疑了。那比丘到街道去托缽的時候,就托不到缽了,空缽而回。聽到外面的譏嫌,說:這個釋迦牟尼佛,你看做出這樣的事情出來,跟她發生問題以後,還把她給殺死了。就毀謗佛陀。毀謗佛陀以後,比丘就白告佛陀,佛陀說:這件事情七天以後,自然就消失掉了,不必去回應它。比丘就說:佛陀啊!你老人家所有的罪障都消滅了,所有的功德都具足了,怎麼還會有這種余報呢?佛陀說:這個死者孫陀利跟我的因緣很深。(呵──)怎麼回事呢?說:我過去在做凡夫的時候,我是一個男居士,我那個時候名字叫淨眼(清淨的淨,眼睛的眼),我認識一個女眾叫露相(發露的露,相狀的相),這個露相特別的莊嚴。二個人的感情很好,經常工作之余就去外面郊游。但是露相後來又認識了一個男朋友,淨眼就嫉妒了,找她談判。談判不成,一氣之下,就失手把她給殺死了。殺死了以後,他說:從那以後,露相生生世世與我作對(哈──);到現在我成佛了,她還是不放過我,還為我做障道因緣。所以我們在三界當中,有時候我們靜下來想:我們在三界生死當中,不應該今生才學佛!(哈──)那多生多劫的學佛,為什麼現在還是這種境界呢?還出不去呢?這個障道的因緣是很重要的、很重要的。這個惡因緣還不是很厲害,這個愛因緣也是很厲害,這個軟賊。你要修行,它用恩愛迷情來障礙你。今生他障礙你,下一輩子換你障礙他,這個生生世世愛恨的蜘蛛網越結越深,誰都不要出去,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娑婆世界,這個逆水中的魚,在這個強大愛恨的逆流當中,你要增上是不容易的,真正不容易。所以說我們剛開始,應該要怎麼樣呢?要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小止觀》說:剛開始修小止觀的人,不可以跟一般凡夫住在一起。因為他那個愛恨的境界會障你的道。所以它那個五方便:持戒、精進,最後近善知識。這個近善知識,就是你要跟同參道友住在一起。你修止觀,他也修止觀;你不修止觀,他在那邊看電視(哈──),你就修不下去了,到最後你就陪他去看了。所以這個外在的因緣也是很重要。極樂世界的外在因緣,「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這是不退轉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修行,我也修行,大家都修行。第「五、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不退。」前面是三寶的加持,這是講到「壽命」,這個壽命也很重要。我們三界的生死,這個報障……,說你二十歲開始修行,八十歲死掉,修了六十年,功夫正好相應純熟的時候,死掉了。死掉以後又做人,有隔陰之迷,隔陰之迷又是一個顛顛倒倒的境界。等到你二十歲,又被找出來修行,修到八十歲又死掉!這個功夫不能累積,被這個死亡給隔絕住了。就像你燒開水,用開水去燒,诶,好不容易發出聲響,快要滾了,關掉。關掉經過一個小時以後又冷掉了,冷掉了又打開,快滾了又關掉了。你一輩不能把水煮開。就是你這個修行沒辦法相續。極樂世界的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壽命永劫,這也是一個重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你有足夠的時間成佛,所以它也是一個不退轉的因素,這個壽命的長。智者大師他提出五點說:我們到極樂世界為什麼能夠圓證三不退呢?有三寶的加持,還有壽命的長。好,這個是講到「一生補佛」。最後是「較量力用」,看最後一段:

  校量力用

  ┌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

  如斯│                   │

  ┤                   ├

  力用│  ┌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者,不可│

  └較彼┤           ├    ┘

  └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同日語矣

  ┌宗┐

  ──┤ ├之士,如何勿思?

  └教┘

  這一段是蕅益大師把它作一個總結。前面所說極樂世界的功德力用呢,有往生四土、圓證三不退。這種功德「力用」,是「千經萬論所未曾有」。為什麼呢?因為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那些人天的境界,你說他是凡夫,但是他的果報受用四土,他也能夠受用實相莊嚴土「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境界,他內心當中也圓證三不退。但是你說他是聖人,他又沒有斷煩惱!所以極樂世界很難判教。你說他是凡夫,他又受用四土、圓證三不退;你說他是聖人,他又未斷煩惱。所以蕅益大師在後面說:極樂世界雖然是三根普被,它所加被的眾生,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四土的眾生都攝受了。但是極樂世界的殊勝是在凡聖同居土,特別的殊勝。這個是「千經萬論」十方佛土所沒有的。這樣子跟我們娑婆世界的修行來比較,「較比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你在娑婆世界憑自力的法門,你不仰仗外在環境的攝受,你剛開始要頓悟正因、要明白佛性的道理,你要能夠在你這一念雜七雜八的心中,找出原來你這一念心的本性是清淨的,這要費很多很多的時間。這在經論當中,就要下「十年寒窗」的時間,才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這樣子「僅為出塵階漸」,這個只是你修行的基礎。所以蕅益大師說:明白佛性,就表示你有資格修行而已。應該怎麼辦呢?「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你生生世世都不能出差錯,才保證你能夠直趨於佛道。只要一出差錯,只要你一到三惡道去,那不得了。你得到三惡道的果報,那特別愚癡,出來以後,你的善根那影響很大,那個遮障,這太陽當中,一層厚厚的雲層把你遮住了。所以你要生生世世不退,才能夠直趨於佛道的。這樣一比較起來,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矣」。「宗教」的修行人,你為什麼不想一想啊,為什麼不想一想!

  這事情是這樣子的:就是我們凡夫啊,也不能到涅槃去,有這個集谛,有集谛就招感苦谛,有這個業力就不能到涅槃去。不能到涅槃去,只好流轉。蕅益大師的意思是說:我們還沒有到涅槃之前,這個流轉生死不是唯一的選擇。就是說我們一個學佛的人,我們相信有來生,是的。你來生有二個選擇:第一個,你選擇繼續流轉,反正隨業流轉,我們是什麼業力,我善業就到人天流轉,惡業到三惡道流轉,管它去的,隨業流轉,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你靜下來思考一下:你下輩子要去哪裡?「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這件事情你應該稍微考慮一下,你下輩子要去哪裡?如果你選擇淨土帶業往生,那有二個好處:第一個往生四土,你在那個地「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有這四土的安樂境界;第二個能夠圓證三不退,這種安樂當中,念念之間能夠增長無上菩提。所以蕅益大師說:「宗教之士,如何勿思!」你應該為你未來的生命,好好的想一想,作出一個明確的抉擇,是這個意思。好,前面是講「五重玄義」的第四科「明力用」,講到本經的力用,往生不退。看第五段「明教相」:

  明教相

  第五、明教相

  ┌大乘菩薩藏攝──────┐

  │            │  ┌末法多障有情

  此┤            ├能令┤

  │  ┌無問自說────┐│  └依斯徑登不退

  └又是┤        ├┘

  └徹底大慈之所加持┘

  第「五」的「教相」是「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本經是無問自說,是佛陀「徹底」的「大慈」悲心「所加持」的,「能」夠使「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此法門,能夠「徑登不退」,在一生當中成就三不退轉。

  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阿伽陀藥,萬病總持

  ┤

  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 └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當來經法滅盡」的時候,所有的經典滅掉了,佛陀獨「留此」阿彌陀「經」,在這個末法業障深重的凡夫當中,「住世百年,廣度含識」。贊歎這部經的修行法門,是「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所以作一個總結:

  ┌華嚴奧藏,法華秘髓┐

  │         │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

  ┼一切諸佛之心要  ├

  │         │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菩薩萬行之司南──┘

  ───一、「五重玄義」竟

  本經是二部經的和合,一部是《華嚴經》,一個是《法華經》。所以我們進入主題的時候,我們會發覺:在本經當中,有一種是講到佛菩薩的功德,一個所緣境,講到念佛一個所緣,就「華嚴」。萬善為華,萬德為果,這無量無邊的華,來莊嚴無量無邊的果地莊嚴,它那個依報、正報的莊嚴,這個《華嚴經》的境界。第二「法華」,《法華經》是講心力不可思議,講自性功德力。就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這當中有二個主要的內涵:一個是能念的心,「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法華經》偏重在心性的探討。其次,我們所念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句佛號總持極樂世界所有依正莊嚴的功德,這叫《華嚴經》的境界。可以說「一切諸佛之心要」,一切「菩薩萬行」的指「南」,都「不出於此矣」。自利利他,不離開信、願、持名。「欲廣歎述,窮劫莫盡。」有「智」慧的人,你應該可以明白的。這是講到「五重玄義」的內涵。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

  答:他這個常寂光土是分證。它是這樣子,成佛啊,為什麼極樂世界不能成佛?《法華經》講:成佛主要有二個:一個是成就法身佛,一個是成就應化身佛。以成就法身佛這一部分來說,極樂世界它有資格成就法身佛,初地就成就法身佛。但是應身佛就要等待因緣。如果你這個人在三界已經流轉很久了,已經跟很多很多人都結下善根,而你這些眷屬的善根都成熟了,那你也很快能夠成就應身佛,你很可能就到哪一個國土,剛好是你的眷屬的善根成熟,你就在那個地方示現八相成道,初地就有這種能力。這個成就應身佛要有因緣,如果你今生還是一個五逆、十惡的眾生,仰仗一點大乘的善根,臨終蒙佛開示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的心情,你也不急著跟眾生結緣,一直在那個地方待到等覺菩薩,那你要成就應化身就慢了(呵──),就比較慢了。你一定要回入娑婆度有情,來到娑婆世界,你還不能成就應化身的。干什麼呢?來做他的兒子、做他的父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令他解脫。你要成熟眾生、莊嚴淨土,跟眾生結緣。因為你成就佛身,那是特別尊貴,你可想而知。你在這個娑婆世界示現佛身,結果你說法沒有人來聽(呵──),這是一個什麼境界啊!沒有人做你的弟子,你看,「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因為你根本就沒有成就這種眷屬的因緣,不能示現成佛的,你只能夠現菩薩身、現凡夫身。所以成就應化身的因緣要很特別,每一期每一期的應化身都有他的因緣。釋迦牟尼佛來娑婆世界示現八千次,每一次的因緣都不同,每一次的名號都不同。所以,如果說在極樂世界成就法身佛,那不難。我們看前面的上品,有些人三七日、一七日就成就初地了。但是成就應化身,當然你應化身不能在極樂世界就應化,一個地方只能一個佛,二個佛那聽誰的呢?你到極樂世界,你做二件事情,一般來說,這個法身菩薩他是上求、下化同時做,他同時候能夠親近十方諸佛,同時候能夠從本垂跡,到十方世界廣度有緣的眾生,跟眾生結緣。一方面使令眾生善根成熟,成熟眾生;一方面累積他未來成佛的淨土。成佛眾生、莊嚴淨土,做二件事情。不過那個時候,法身菩薩跟我們現在苦苦惱惱的境界,那就不一樣了。那是有方便力,有般若波羅蜜的力量在攝持你,任何境界都不能障礙你,不能使你退轉。所以龍樹菩薩說:這個凡夫菩薩求生淨土有一個困難,就像一只小象。小象有這個毒箭,凡夫的境界,不是愛就是恨,愛恨的毒箭七射八射,就把這個象給射死了(呵──),退轉了。你要是成就初地菩薩,六牙白象,毒箭所不能射,就有這種力量。所以蕅益大師就勸我們說:這個「宗教之士,如何勿思?」身為一個凡夫的修行人,對於未來的前途,應該要好好的想一想,好好的想一想。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十三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四頁:

  二、正解經文三

  蕅益大師解釋本經,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五重玄義」,第二部分是「正解經文」。「五重玄義」當中講到了「名、體、宗、用、教」,用五層玄妙的義理,來解釋本經。這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體、宗、用」。這個「體」,就是本經當中講到差別現象的理體,這個「體」是指現前一念心性。具足來說,現前一念心性不但是本經的理體,它也是十法界染淨差別的理體。古德有一句話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當我們攝用歸體來觀察的時候,是「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就是說從攝用歸體的角度來說,這個十法界的染淨因果,都是依止現前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這個明了的心性。這種心性,從體性上來說是無差別的,它是一個明了而寂靜的功能。但是當我們起作用的時候,「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它就隨順染淨的因緣,就創造了十法界的差別果報。從這個體性當中,就會開展出所謂的「宗」跟「用」。就是說我們依止一念心性,去信、願、持名,也就依止一念心性,念念之間創造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所謂的往生不退。這個就是在「五重玄義」當中所講的這一些基本觀念,講到一心創造十法界的因果。不過從因果的角度來說,本經所強調的是一種清淨的因果,是一個淨土的因果,偏重在淨土的因果。

  這以下我們「正解經文」,正式的解釋經文的內容。解釋經文之前,蕅益大師有一段的開示,說明他作科判的一種理由,我們分三段,先看第一段:

  ┌初序分 ┐   ┌初善┐序如首──五官具存

  入文│    │   │  │

  ┼二正宗分┼此三名┼中善├正宗如身─髒腑無阙

  分三│    │   │  │

  └三流通分┘   └後善┘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

  古德解釋經典,在解釋正文分成三科:「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蕅益大師也是根據古德這樣的一個辦法。這三分,智者大師解釋這三分叫:「初善、中善、後善」。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上說:佛陀的經典,「譬如蜂蜜,中邊皆甜」。說佛陀這個經文跟祖師的論是不同的,佛陀的經典是自性清淨心所流露,所以「中邊皆甜」,就像蜂蜜一樣,我們吃蜂蜜,這個蜂蜜外邊的甜味跟蜂蜜中間的甜味是一致的。就是說,雖然分成「序、正、流通」,它是一種功能的不同而安立的。換句話說,這整個經文,它前後有互含互攝的情況。所以我們看祖師大德在受持經典,有的祖師在序分的時候開悟,有的祖師是在正宗分的時候開悟,有的祖師是在流通分的時候開悟,所以這表示「序、正、流通分」都是同等重要。這智者大師叫做「初善、中善、後善」。這以下用人來作一個譬喻。說這個「序如首,五官具存。」說這個「序」分,就像我們一個人的頭部,我們要了解一個人,先看他頭的「五官」──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我們從五官當中,可以大致的知道這個人的善惡,他愚癡、或智慧的情形。換句話說,「序」,一般在經典上的序,它都是說明本經的緣起,乃至說明本經的大綱,這部經的大意是什麼,這是序的一種功能。就像一個人的頭部,我們從他的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知道這個人善惡的情況、健康的情況的一個大綱。

  「正宗如身,髒腑無阙。」「正宗」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五「髒」六「腑」都不「阙」少,這是一部經的主要內容,整部經的理論方法、修行次第,都在這個正宗分,這個是最重要的地方。

  「流通如手足」,我們有這個「手足」,這個人的身體才能夠從這個地方走到那個地方,「運行不滯」,沒有阻礙。佛在世的時候,沒有所謂的錄音機。佛陀在講經的時候,他希望他的法義不但能夠加被當時的與會大眾,佛陀更希望他的法義能夠流通後世,乃至於通達十方。這個時候(在後面的時候),佛陀就會有所交待,這部經是由誰來負責流通,付囑由哪一位菩薩來流通,使令這部經的文義,能夠「運行不滯」,這是「流通」分的功能。這是以一個人的身、手、足,來譬喻這三分的情況。這一段是總標,說明這三分的差別功能。這以下蕅益大師引證,引用智者大師的科判,來證明這三分的重要性。

  ┌初一品皆為序

  ┌┤

  故智者釋│└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

  ┤

  《法華》│     ┌跡┐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

  └又「一時」┤ ├

  └本┘五品,皆為「跡門」流通。

  蕅益大師就取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他有二個科判。第一個科判就是「初一品皆為序。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就是第一〈序品〉(就是「序」分),佛陀從白毫當中放光,從這個光明當中,現出十法界這些差別的因果;乃至於從第二的〈方便品〉,到第十七品半的〈分別功德品〉,這是正宗分;從十七品半乃至最後的二十八品,總共有「十一品半」,後面都是「流通」分。這是一種科判。其次,智者大師又作了第二種科判,他是根據「一時跡本二門」。就是說,智者大師在講《法華經》的時候,他先把《法華經》分成二部分:就是前面的十四品叫跡門,後面的十四品叫本門。這個時候,「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這「一時佛」,這個時候有二種的佛。就「跡門」來說,是約著釋迦牟尼佛這一期的應化,就是從二千五百多年前,在迦毗羅衛國的出生,乃至於出家、成道、轉*輪,在娑羅雙樹下入涅槃。約著跡門就是約著一期的應化身,「約跡門開權顯實,開三乘的方便,顯一佛乘的真實」。這個時候,前面的十四品是約跡門來開權顯實。其次,「一時佛」這時候的佛,我們也可以說是「本門」的佛,從第十五品〈從地湧出品〉,這時候,佛陀講完《法華經》以後,就問與會大眾:哪一個人能夠付囑流通《法華經》呢?這個時候,「從地湧出」,從大地湧出這些法身菩薩。這些法身菩薩,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種種的三昧、陀羅尼。這個時候,與會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說:這些菩薩是怎麼來的呢?「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佛陀說:這些都是我過去教化的弟子。這些菩薩就說:佛陀,你成佛以來,才四十年到五十年左右,時間很短,你怎麼能夠教化這些大菩薩?這些大菩薩都是「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植眾德本,久修大事」。佛陀這時候就開跡顯本,就約著本門開近顯遠(遠近的近),開顯久遠劫來已經成佛的法身、報身。所以智者大師他解釋「一時佛在王捨城」的時候,就是弘揚《法華經》的這個「佛」有二個,一個是跡門的佛,就是這一期的佛,前面的十四品就是約跡門開權顯實;第二個佛是約本門,約本門開近顯遠。智者大師先分成跡本二門以後,又把「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序、正、流通。「〈法師〉等五品」都是「跡門流通」分。看第二段,第二段把第一段作個總結:

  │

  │ ┌序必提一經之綱┐

  ├蓋┤       ├關系非小。

  │ └流通則法施不壅┘

  │

  │    ┌見經文稍涉義理┐ ┌序及┐

  └後人不達┤       ├致┤  ├

  └便判入正宗──┘ └流通┘

  ┌初語亦善┐

  ──僅存故套,安所稱┤    ├也哉!

  └後語亦善┘

  「蓋」就是因為「序」分是「提」示「一經」的大「綱」,我們從大綱當中,能夠知道本經的大概內涵。「流通則法施不壅」,流通分使令這樣的法義,能夠流通而沒有障礙,所以這二分都是「關系非小」,這三分都有它的功能。但是「後人不」明白三分同等重要的觀念,看到這個「經文稍涉義理」,便就把它「判入正宗」,使令「序」分、「流通」分只是一種形式,「故套」形式。怎麼能夠說是「初語亦善」、中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呢?那就只有「中語善」而已、中善而已,初跟後就不善了。

  我當初在讀蕅益大師《彌陀要解》,我看到這段文,我不知道蕅益大師的意思是指什麼?但是我去比較古德的科判,我發覺:哦,原來是這樣的一個意思。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比如說:我們看第二十二頁。這段經文說:「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一段過去的大德是把它判作正宗分,就是從前面的六種成就以後,這一段開始是正宗分。但是蕅益大師覺得這不對。因為這一段文是一個很重要的無問自說,「淨土妙門不可思議,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所以是佛陀無問自說。而且這段經文它是表示整部經的大綱,因為後面的經文都是在解釋「有世界名曰極樂」,這種依報的莊嚴;「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正報莊嚴:講淨土依正二報的功德。所以蕅益大師認為這一段是一個序分,是一個別序,或者叫做發起序,發起一部經的緣起,而且先大概的解釋這部經的要義,所以他認為這個是屬於序分,因為它的功能是屬於序分的功能,這是一點。其次,我們看第六十二頁,佛陀講完這部經的因果以後,「捨利弗,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有各式各樣的佛,乃至南、北、西方、下、上。古德是把這個六方佛的贊歎,把它判做正宗分;但是蕅益大師認為這時候是勸信流通,它這是一種流通分,是普勸大家對這部經的相信,由六方佛的證明,來加強我們的信心。約這個功能來說,是有流通的功能,不應該判作正宗分,這六方佛以後是屬於流通分,這叫勸信流通。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以後看經典,會發覺古大德一個重要的貢獻,就是它把這部經分科判教。這分科判教有什麼好處呢?我們要是不看祖師大德的分科,就是這樣讀下去,也多少能讀到這部經的意思,也能夠依文解義,懂得這部經的一些大綱。但是我們很難理解這部經深妙的意趣、很難理解它的意趣。但是我們看蕅益大師的科判,他作出來以後,哦!你知道這部經的這個意趣是什麼。祖師大德的智慧,他的智慧就在這個地方,他能夠引導我們去明白這部經的意趣所在。所以說我們到了正宗分你就知道,哦!原來這一段判作序分跟判作正宗分,完全不一樣,那個意趣完全不一樣。這一段蕅益大師等於是解釋:他為什麼要作這樣的分判,就是他完全根據這一部經的功能,它是屬於序分的功能,就判斷序分;它是屬於流通分的功能,就判作流通分:把這部經真實的意趣表達出來。不能夠說看到「經文稍涉義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這樣子初的序分、後的流通分就沒有什麼價值了,這是不對的。

  好,這是蕅益大師的一個說明,他作科判的一種精神,是把這三分放在同等重要,各有各的功能,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好,我們正式看經文:

  ┌丙初標法會時處 今初。

  ┌乙初通序┤

  │    └丙二引大眾同聞

  ○甲初序分二┤

  └乙二別序

  「甲初」的「序分」又分成二科:「初」是「通序」,「二」是「別序」。「通序」就是它通於一般的經典,又叫做證信序(證明的證,信心的信)。這當中主要是講到六種成就,講到與會的時間、處所跟大眾,有六種成就。第「二」是「別序」,別於一般經典,是這部經特有的,又叫做發起序,它是發起這部經的因緣。這部經是誰來發問的?是在什麼的因緣情況下,佛陀才講這部經的?叫做別序,又叫做發起序。我們先看「通序」,通序當中分二科:「初、標法會時處;二、引大眾同聞」。「標法會時處」,先講前面的五種成就;「引大眾同聞」,再講第六個眾成就。「丙初」,先看第一個「標法會時處」:

  甲一序分二

  乙一通序二

  丙一標法會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這一段是「標法會時處」,這個彌陀法會的時處。這個標法會時處,事實上是解釋在本經當中的五種成就。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他的注解有二段:第一段是「總標」,第二段是「別釋」。看「總標」:

  總標

  ┌如是──標信順。

  │

  ├我聞──標師承。

  │

  ┼一時──標機感。

  │

  ├佛───標教主。

  │

  └捨衛等─標說經處也。

  這個「如是」是「標信順」,由「如是」這二個字,使令我們能夠對本經相「信」隨「順」,是屬於信成就,這是屬於信。「我聞」是「標師承」,是一個聞成就,表示這以下如是的經文,不是我阿難尊者自己能夠覺悟的、也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我是親從佛陀聽聞而來的,這是有「師承」的,這表示聞成就。「一時」是「標機感」。這個「機」是講眾生的根機成熟了,這個「感」是感應佛陀的說法,這個叫「一時」,就表示時成就(時間的時)。「佛」,這個法是誰說的呢?「教主」,就是我們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這是主成就(主人的主)。「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捨衛等標說經」的「處」所,這是一個處成就,是在什麼地方說的呢?處成就。就是信、聞、時、主、處,就是五種的成就,這是一個總標。看「別釋」:

  如是

  別釋

  ┌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

  ┌┤

  │└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

  這個「如」就是「古今不變」,叫做「如」。就是說這以下的經文,是不能隨時空而有所改變的,經過百千萬劫,這個經文的內涵是不能改變的,義理是不能變的,「古今不變」。這個「是」就是說:我們「依」止「實相」的道「理,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是「決定」沒有錯「非」的,叫做「是」。這叫「如是」,一方面它是「古今不變」,一方面它是「決定無非」。這二句話是來解釋以下的全部經文,都是「如」,都是「是」。這世間的學問跟佛法有不同的地方。世間的學問是有變化的,你提出這樣的一種學說,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被推翻了。或者你這個學說拿到外太空、拿到天界去,這個學說就不能成立了,它有時空的限制。但是佛陀所說的法,這個本經的內涵,是「古今不變」的,是「決定無非」的,所以有資格稱為「如」、也有資格稱為「是」。這個「如是」是總持下面的經文。這個「如是」的經文是誰說的呢?

  我聞

  │ 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

  │┌

  ││ 「我」。

  ├┤

  │└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

  「實相」,這我們前面說過了,就是現前一念心性。每一個眾生都有一念的心性,「阿難」尊者也不例外。這個現前一念心性、這個明了性當中,是剎那剎那生滅的,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所以「我」不可得。但是它有各式各樣的染淨作用,所以它也是「非無我」。既然是「無我」,「阿難」尊者怎麼說是「我聞」呢?這個「我」是怎麼安立的呢?因為「不壞假名」。就是這是一個名稱,不要去破壞這樣的一個名稱,依止這樣的「假名」,這個「我」只是一個假名,所以「仍稱」為「我」。「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能聽得一念心性是畢竟空,所聽的法義它的本性也是空,「如空印空」,所以稱為「聞」。這個「我聞」表示師承,是阿難尊者親從佛那個地方聽聞而來的,叫做「我聞」。

  「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在一般的經典,都是有這四個字。這四個字的安立,從古德注解當中的說明,主要有二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尊佛教敕,尊重佛陀的教敕。這怎麼說呢?佛陀臨滅度的時候,佛陀的侍者阿難尊者哭得很傷心,因為他只是證得初果,還沒有斷除愛的煩惱。阿那律尊者就跟阿難尊者說:現在不是哭的時候,現在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去辦。什麼事情呢?你要問佛陀四件事情:第一件,佛陀滅度後,我們弟子以何為師呢?佛在世的時候以佛為師,佛陀教我們這件事情該做、那件事情不該做,我們就依教奉行。佛滅度以後,我們佛弟子以何為師呢?佛陀說:以戒為師。佛陀所制定的這些戒法,就是我們的導師。第二個,我們這一念心依何而住呢?前面的戒法是身口的軌范,現在講我們內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呢?佛陀就指示說:以四念處為住,內心當中安住在四念處。第三個,對這些惡性比丘應該怎麼辦呢?這不聽招呼的比丘怎麼, 辦呢?佛陀說:默擯。你也不要打他、罵他,但是也不要跟他來往,大家都不跟他講話,保持默然,他沒有趣味他就離開了。佛陀指示默擯這個辦法,來對治這些惡性比丘。第四個,一切經首當安何字?佛陀滅度以後,我們想把佛陀的這些文字結集、流通後世,在這個經首當中,要安排何字才能夠啟信於後人?這一切經首當安何字?佛陀就指示說:安立這個「如是我聞」。所以這個「如是我聞」的安立,是尊佛教敕,是佛陀的遺命,尊從佛陀的遺命,這是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斷眾疑惑。這個斷眾疑惑就是說:佛陀滅度以後,佛弟子在結集的時候,阿難尊者(阿難尊者他一個特色,他多聞第一,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把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完全攝持在一念心中。所以他在背誦佛陀經典的時候,一個字都沒有錯,非常的流暢。而且阿難尊者具足三十二相。這個時候有些阿羅漢就起了三個疑惑:第一個疑佛重起,懷疑釋迦牟尼佛又重新生起,佛陀是不是滅度以後又重新生起?因為阿難尊者的三十二相跟佛很相似,他講的文字又跟佛陀完全一模一樣,這個時候阿羅漢就疑佛重起,是不是佛陀又重新再活過來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疑阿難成佛,懷疑阿難尊者是不是成佛了?他也有這麼高的智慧,能夠覺悟這麼多的真理,懷疑阿難成佛。第三個疑他方佛來,哦,阿難尊者不是成佛,是他方的佛來到我們這個世界為我們說法?這個時候三重疑惑生起的時候,阿難尊者一升座就宣說:「如是我聞」,這以下的經文是我聽聞佛陀演說而來的。這個時候三種疑惑就完全消滅了,它能夠斷眾疑惑,有這樣的功能。所以,我們一般的經典,都安立了這四個字,一方面是遵佛教敕,一方面是斷眾疑惑,這個是「如是我聞」安立的理由。

  一時

  ┼─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

  這「一時」是怎麼安立呢?為什麼不明確說出說法的時間呢?因為「時」間沒有真「實」的「法」。這意思就是說:這個與會的大眾有不同法界的眾生,有人道、有阿修羅、有天人、有阿羅漢、有菩薩。每一個法界的業感時間不一樣。蕅益大師說:「四天王一晝夜,人間五十年,有何實法可念?」這個四天王一天過去,我們人間已經運轉五十年;四天王過二天,我們一個人就死掉了。所以蕅益大師說:有何實法可念?這個人生那麼的短暫,有什麼東西好貪著的呢?既然每一個法界的時間不同,所以這個時間的相貌就不能講出一個標准,所以只好以這個「師資道合,說聽周足」的那個時候,就是老師跟徒弟這二個因緣具足了,說者、聽者的因緣具足了,在那個時候就安立為「一時」,就是大家在那個地方集會的那個時候,就叫做「一時」。因為這個與會的大眾有很多法界的眾生來參加,所以這個時間就不能有一個固定的標准,這叫做「一時」。

  佛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

  這個大家能夠明白,前面也說過了。佛陀就是「自覺」,就是從自利的角度,他覺悟了真理;從利他的角度,他有方便來「覺」悟一切有情;「覺行圓滿」:這叫「佛」。這個是主成就,看處成就:

  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捨衛」此雲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

  ││

  ││ 所都也。

  ││

  └┤┌匿王太子─名祇陀,此雲戰勝──┐

  └┤               ├─

  └匿王大臣─名須達多,此雲給孤獨┘

  ┌給孤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

  ─┤               ├

  └祇陀感歎,施余未布少地────┘

  ──故並名「祇樹給孤獨園」也。

  「祇樹給孤獨園」這個花園,是「捨衛國」的一個花園。這個「捨衛」國,翻成中文叫「聞物」。這個「物」就是國有的財物之豐,叫做「物」。這個國家有很多很多的財物,非常的豐盛,國有財物之豐叫做「物」。這個「聞」呢,人有多聞之德。這些人不但是有錢財,他們歡喜多聞、喜歡追求智慧,人有多聞之德謂之「聞」。可見捨衛國的這些人,富而好理,所以叫做「捨衛」,翻成「聞物」。是「中印度」的一個「大國」的「名」稱,它的國王叫「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的首「都」,叫捨衛國。這個「祇樹給孤獨園」是怎麼安立的呢?波斯「匿王」的「太子」叫做「祇陀」太子,「祇陀」翻成中文叫「戰勝」。「須達多」長者是波斯「匿王」的「大臣」,叫「給孤獨」。「給孤長者」用黃「金」鋪地,「買」下「太子」的花「園」,「供佛及僧」。這個時候「感」動了「祇陀」太子,把樹的部分也「布」施出來,所以合起來叫「祇樹給孤獨園」。

  這個公案我們也簡單的解釋一下。這個給孤獨長者,又叫做須達多長者。當時他是到隔壁的國家叫王捨城,是為他的小兒子去提親,向一個長者來提親。當時這個長者很忙錄,跑過來跑過去。他說:你是什麼事情呢?你一個堂堂大富長者,什麼事情讓你那麼緊張,親自要去辦理呢?他說:我要去供養佛陀,要辦很多的飲食,要請佛陀來我們這個地方應供。這個時候須達多長者聽到「佛陀」這二個字以後,「身毛皆豎、歡喜無量。」這個身毛都豎起來,心中生大歡喜。這個密宗就說:聽到佛陀、聽到三寶的聲音,能夠身毛皆豎、歡喜無量,這個是歸依的一個究竟的量,就是這個人三歸依的量具足了。他聽到佛陀以後呢,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趕快見到佛陀,這明天早上都覺得太晚了,睡覺的時候就翻過來覆過去。到了晚上的時候,他在這個長者家晚上睡覺的時候,這個天人就來引導他,放大光明。他以為是天亮了,就隨著這個天人到王捨城的竹林精捨去見佛陀。他拜下去,佛陀為他說四谛法,當下就證得初果。證得初果以後,內心當中有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有四不壞信,對三寶有堅固不可破壞的信心,就祈求佛陀能夠到捨衛國的地方來弘法。佛陀就答應了。答應了以後,他就回去找一個處所。佛陀是一個很龐大的僧團,千二百五十人俱,不是一個小僧團。這時候就在捨衛國當中,找到了祇陀太子的花園,就希望把這個花園買下來,蓋一個道場送給佛陀來這個地方說法。祇陀太子當時的心情是不想賣,他非常喜歡這個花園。但是須達多長者在當時是名稱普聞,很有道德、德高望重的一個大臣,又不好拒絕他。就出了一個難題說:你要買我的花園可以,除非你用黃金把我的花園鋪滿,我才賣給你,黃金鋪地就賣給你。須達多長者是證得初果,有四不壞信的人,對三寶的信心特別堅固,就答應了。回去就把他的倉庫打開,用黃金鋪地。這個時候,祇陀太子就被他感動了。他說:唉呀!這個佛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讓你這麼恭敬呢?這個時候,須達多長者就如是如是的報告佛陀的功德,祇陀太子也生起了歸依的心。就說:這樣子,我這個花園有很多很多的樹木,這個樹木有樹干,你也不能夠黃金鋪地。你把這個樹干砍掉,這印度那麼熱,你把這個樹都砍掉,這花園也沒有什麼作用,那麼炎熱。那這樣子好了,這些樹的部分都是我供養(呵),這大地的地方你供養。所以這個花園就二個人供養,就是祇陀太子他供養樹,「祇樹」;這個大地是給孤獨長者供養的,「給孤獨園」,二個人合起來就構成了這個道場的名稱。這個地方就講了很多的經典,像《阿彌陀經》《金剛經》《楞嚴經》都是在這個捨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宣說的。

  這個地方是說明:彌陀法會前面的五種成就,就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信、聞、時、主、處五種成就。好,我們看第十六頁:

  ┌初聲聞眾

  │

  ○丙二引大眾同聞┼二菩薩眾

  │

  └三天人眾

  這個「丙二」是說明六種成就的第六個成就,叫「眾成就」,就是與會大眾,「引」出「同聞」的「大眾」,叫「引大眾同聞」。「同聞」的「大眾」有三科:「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天人眾」。一般我們講大乘的功德,是超過小乘的功德。但是在經典結集的時候,都是把「聲聞」比丘,這個與會大眾比丘放在前面。這是什麼道理呢?蕅益大師作了解釋,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解釋:

  ┌出世相故

  │

  ┌聲聞居首者┼常隨從故

  │     │

  │     └佛法賴僧傳故

  經典的結集,把這個比丘放在第一個,有三層的道理:第一個「出世相故」。就是說雖然他是一個小乘的學者,但是他外表所現的,是三世諸佛清淨的幢相。三世諸佛在人間成佛的時候,都是現出剃發染衣的,沒有一個佛是現在家相的。所以從外表的相貌來說,他是相似於佛陀的清淨幢相,所以這一點值得尊重,「出世相故」。剃發染衣,受持淨戒,現出三世諸佛清淨幢相,從這一層理由,就值得我們的尊重。第二個「常隨從故」。這些比丘經常隨從在佛陀的旁邊,佛陀到捨衛國就跟到捨衛國,佛陀到王捨城就跟到王捨城,到摩竭陀國就跟到摩竭陀國,這個「常隨從」的緣「故」,也值得我們尊重。第三個理由是最重要,「佛法賴僧傳故」。站在住持正法的角度,這個出家眾是內護(內外的內);這個居士雖然也能夠護持佛法,是屬於外護,這個居士主要就是安排一個道場,就是屬於這種設備、資源的提供。真正的弘揚佛法、住持正法、續佛慧命,是以比丘出家眾為主。所以站在一個佛法弘傳的角度,也值得尊重,「佛法」是依「賴僧」寶,才能夠流「傳」下去。有這三層的理由,所以把聲聞眾放在前面。「菩薩」放在「中」間的理由也有三個:

  │

  │     ┌相不定故

  │     │

  ├菩薩居中者┼不常隨故

  │     │

  │     └表中道義故

  菩雖然也有出家,但是可也有在家,這個相貌有世俗的「相」貌、也有出家的相貌,這個染淨「不」決「定」。第二個「不常隨故」,菩薩有他的家庭事業,不能經常跟隨佛陀,這是一個理由。第三個「表中道義故」,這個人天貪戀生死,聲聞眾趨向於偏空,一個貪著有相、一個偏在空性,所以都不是中道,只有菩薩是中道。所以安排在中間,也有表示中道的這一層意思。天人排在最後,也有三個理由:

  │

  │     ┌世間相故

  │     │

  └天人列後者┼凡聖品雜故

  │

  └外護職故

  天人在後面,因為不管是人、天、阿修羅,這些所現的都是「世」俗「相」貌,這種雜染的相貌。「凡聖品雜故」,有凡夫、有聖人,這個品類是參雜的原故。「外護職故」,這個天人是外護,所以就排在外面,表示有保護的這一層意思。我們看經典上說:文殊菩薩有一次遇到迦葉尊者,但是文殊菩薩讓迦葉尊者先走,也有這個意思。照理講,從內心的功德來說,文殊菩薩的功德是超過迦葉尊者。但是因為迦葉尊者他是「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他有這三種功德,所以文殊菩薩就讓迦葉尊者先走,尊重你這個出家的身分,有這一層意思。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第十四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六頁。

  ┌初明類標數  今初。

  │

  ○丁初聲聞眾又三┼二表位歎德

  │

  └三列上首名

  這一科是「引眾同聞」的第一科,「聲聞眾」,就是說明同聞的大眾,第一先列出聲聞眾。「聲聞眾」又分三小科:「初、明類標數;二、表位歎德;三、列上首名。今初」。先看第一科「明類標數」,看經文:

  丁一、聲聞眾三

  戊一、明類標數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段經文「與大比丘僧」是「明類」,說明聲聞眾的種類,他不是沙彌,而是「大比丘」,說明他的種類。這些種類有多少呢?「標數」,「千二百五十人俱」,這個叫「明類標數」。看蕅祖的注解。蕅祖的注解,先解釋「大比丘僧」,再解釋「千二百五十人俱」。先解釋「明類」,看「總標」:

  大比丘

  明類

  總標

  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

  這是「受」了「具足戒」的「出家人」,簡別他們不是沙彌。看「別釋」,「別釋」當中,先解「釋比丘三義」:

  別釋

  釋比丘三義

  ┌一乞士─一缽資身,無所畜藏,專求出要。

  比丘梵語│

  ┼二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

  ,含三義│

  └三怖魔─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比丘」是印度話,因為它含多義,所以不翻。含多少意思呢?「含三」層意思。第一個「乞士」。就是他「一缽資身,無所畜藏,專求出要。」我們從戒律上來看,佛陀他要出家人的修行方式,就是你一個出家人,你不要從事生產事業,這個從事生產事業叫做邪命。那你不從事生產事業,這個生活怎麼辦呢?「一缽資身」,你向居士來乞求,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資色身。就是用這個托「缽」的方式來維持生命。這個托缽的原則,「無所畜藏」,就是你每天都要托缽,你不能夠說我們今天多托一點,明天偷懶不去了,不可以。你有吃剩的要布施給眾生,不能殘宿食。今天托多了、居士供養多了,要把它布施出去,明天還要去托缽,「無所畜藏」。靠著托缽生活,你有很多很多的時間干什麼呢?「專求出要」。就是你要把這個精神、體力、時間保存下來,一心一意的修學出世的聖道。這是佛陀在戒律裡面對出家眾的一個規定,「一缽資身,無所畜藏,專求出要」,這叫做「乞士」。第二個「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這個出家眾專求出要,是怎麼修行出要法呢?主要的是「正慧觀察」。這個「正慧觀察」,主要是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用這個不淨、苦、無常、無我的四種智慧,來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剛開始出家,只是對三寶一念的信心,我們相信三寶能夠救拔我們,我們相信假藉三寶的引導使令我們離苦得樂,就是這一念的信心,就來到僧團。出家以後,也是依止這個信心來持戒,乃至於修忏、修福。這個時候,慢慢慢慢也多少有一點聞慧,就如此而已。但是對於內心粗重的煩惱,還是不能調伏。雖然不能調伏煩惱,但是我們對於業果的信心、對於戒法的信心,來勉強自己去遵從佛陀的戒法,剛開始是這樣的情況。就是多少有一點聞慧,知道我們身體是不淨的、是苦、是無常、是無我的,依稀仿佛有這麼一個概念。但是煩惱活動的時候,還是隨順顛倒的思想,還是起煩惱。但是起煩惱,不敢造業。為什麼?因為有這個戒的攝持。就是開始這麼一層聞慧。但是我們慢慢慢慢的「專修出要」,這句話很重要。你剛出家不要去做太大的事業,找一個寂靜的地方,一方面聽聞佛法,有這個解門;一方面能夠修止觀,實際的去操作。慢慢慢慢的,你一次一次的聽聞法義,一次一次用這種不淨、苦、無常、無我這四種光明的智慧,來照你的身心世界,你就能夠對身心世界的這個不淨、苦、無常、無我的真實相,有一個深刻的理解。這個時候,你過去的那個顛倒,這個常、樂、我、淨的顛倒,就能夠調伏下來。這個時候就到了思慧的程度了。我們對於身心這種不淨、苦、無常、無我,要達到思慧的程度、達到勝解的程度,你就不容易退轉了。不會說一點點風吹草動、一點點的惡因緣刺激就還俗,不容易。煩惱多多少少也會活動,但是淡薄了,淡薄了很多。你看到這個不淨相、苦相、無常相、無我相的時候,煩惱淡薄了。所以說「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所以說調伏煩惱主要是要靠智慧,但是要以戒、定作基礎,有持戒,有一點止的力量、有一點寂靜的力量,在這寂靜的心當中,以這個四念處來觀察身心世界,慢慢慢慢的調伏煩惱,不墮愛見,是這樣的一個情況,這是一個比丘的正命。比丘做什麼事呢?就是做這件事情。「三、怖魔,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這個魔王的心情,他是不歡喜涅槃的,他貪戀這個世間的五欲樂,他不但自己貪戀,他還不喜歡別人出去,希望全世界所有人,都陪著他享受五欲的快樂,這個魔王的心情是這樣子。這個時候有人「發心受」了「戒」以後,經過三番「羯磨」得到戒體,他就是往出世的聖道邁進,魔王非常的害怕、非常的著急,他的眷屬又要減少了。所以這個比丘受戒,也有「怖魔」的意思。這個比丘有「乞士、破惡、怖魔」三層的道理,所以就不翻譯了,多義不翻。這個是指比丘。再解釋這個「僧」:

  僧

  釋僧居六和

  ┌─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

  │

  │┌身同住┐

  僧者,具雲僧伽││   │

  ┤├口無诤│

  ,此翻和合眾 ││   │

  │├意同悅│

  └┤   ├名事和也。

  ├見同解│

  │   │

  ├戒同修│

  │   │

  └利同均┘

  「僧」也是印度話,但印度話本來是「僧伽」二個字,中國人畏繁要簡,就取這個「僧」字。這個「僧」翻成中文的意思叫做「和合眾」。這個「和合」有二層意思:一個是「理和」,一個是「事和」,就是這個僧團的和合有二層意思。先解釋「事和」。這個事和有六和合,身、口、意、戒、見、利。但是六和合生起的次第,第一個是見解的和合,所以我們按照這個次第,先解釋「見」。換句話說,你一定是「見、戒、利」的和合,才能引生「身、口、意」的和合。先看第一個「見」。一個僧團的根本和合的條件,就是大家思想要一樣。所以古代的叢林,天台宗有天台宗的道場,唯識宗有唯識宗的道場,不能共住的。有些人說:你這個僧團沒幾個人住,那個僧團也沒有幾個人住,大家可以住在一起,減少這個處所。講這句話是外行話(哈──)。因為思想不一樣住在一起,這彼此間會爭執的。唯識的思想跟天台宗的思想是不一樣的。佛法根本思想是緣起,「一切法因緣生」,破除外道邪因緣論、無因緣論。但是是什麼因緣生起呢?唯識宗說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它是剎那剎那生滅、剎那剎那受熏。天台宗認為是真如。這二個怎麼能夠住在一起呢?(呵──)住在一起,二個思想上就會開始互相爭執。所以這個道場第一個是「見」和「同解」。剛開始修行,是允許有法執的,看這個意思。就是你還沒有過河之前,佛陀允許你捉住一個船,可以。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當然每一個人到達究竟的時候,那是一切法如的境界。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佛陀是允許你選擇契合你根機的法門去修行,這個是允許的。所以僧團第一個和合的條件,就是見合同解,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戒」和「同修」,各式各樣的戒法、各式各樣的制度,大家遵守一個共同的制度,什麼時候做早課,什麼時候共修,什麼時候做晚課,什麼時候吃飯,它有一定作息、時間、制度,這個大家的戒法要一樣,「戒和同修」。第三「利」和「同均」,飲食、衣服等四事的供養,大家要一致的。不能說你吃的是這個,他吃的是那樣,不可以的,這個會引起爭執,這個利養要同均,這第三個。由於見、戒、利的和合,我們身、口、意就容易和合。所以我們就很容易身和同住,大家身體住在一起,有一定的作息,大家一起上殿、一起下殿,一起上課,「身」和「同住」。因為思想一致,就容易「口」和「無诤」,我講的話你也同意,你講的話我也同意,這個話一講出來,大家都不會爭執。「意」和「同悅」,大家的心情,我包容你、你也贊歎我,大家互相包容、互相贊歎,意和合同悅。我看到你歡喜,你看到我也很歡喜。這樣子,大家就有共住的條件,這是這六個條件具足了,這樣才是一個和合的僧團,這個叫做「事」相的和合,有六種的條件。這個事和是通於凡聖,通於凡夫、也通於聖人。但是「理和」則專指聖人。我們看理和是一個什麼境界呢?「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無為解脫」,簡單的說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每一個人在趨向我空、法空的方法是不一樣的。譬如阿毗達磨的論師,他歡喜修無常,從這個身心的變化,前一剎那的身心,跟下一剎那的身心是不同,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從無我當中悟入空性,阿毗達磨的思想、方法是這樣子的。中觀學者他悟入空性,他不是從無常下手,不是從事相上的差別,他的智慧高,他觀察我們身心世界:「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從這樣的一個道理觀察,去悟入無生的空性,雖然方便有多門,但是悟入空性是:「一空無二空,一如無二如」,是無差別的。所以所有的聖人只要透過實修,所證的理性是無差別的。雖然這個方法有很多很多的差別;但是當他們進入這個門以後,有各式各樣的門可以進來;但是進了門以後,大家是一家人,同證無為解脫,這理性上是和合的、無差別的。這個理和是專指聖人,這個事和是通於凡聖。不過有理和,也不表示這個人就有事和,也不一定。你看部派佛教(佛在世一百年叫原始佛教,大家沒有什麼爭執;佛滅度後第一個一百年叫做部派佛教。),這個僧團就開始爭執了。為什麼爭執呢?這個思想不一樣,對戒律、對教理的解釋不同。但是部派佛教的部主都是大阿羅漢,所以道宣律師說:「其入觀也,人法雙亡;及其出也,不無緣習。」就是這些部主阿羅漢,他們到了佛堂裡面入觀的時候,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時候,人法雙亡,我不可得、法不可得,大家所安住的空性是無诤三昧,我入的空性是如,你也是如,一如無二如。但是從佛堂出來解釋名相的時候,大家就有話說了。大阿羅漢那個法執,我們看律藏,那些部主、那些大阿羅漢在解釋戒律的時候,每一個的口氣都是得理不饒人的,诤得非常厲害。所以理和不一定事和,因為阿羅漢還有法執,只有佛陀才沒有法執。所以理和不一定事和,事和也不一定理和。這是二種和合的情況。不過是這樣子的:如果共住的話是偏重在事和。這個叫做「僧」,就是具足這六個和合的條件,就稱為「僧」,或者叫做「和合眾」。這個是解釋「大比丘僧」,這一科是「明類」,說明聲聞眾的種類,再看「標數」:

  千二百五十人俱。

  標數

  ┌三迦葉師資───共千人┐

  │           │

  「千二百五十人」者┼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

  │           │

  └耶捨子等────五十人┘

  ┌感佛深恩

  ──皆佛成道,先得度脫┤

  └常隨從也

  與會大眾有「千二百五十人」的聲聞眾,這一千二百五十是怎麼來的呢?「三迦葉」的「師資」是一「千人」。佛陀成道以後,先度五比丘,第二個就是三迦葉。這三迦葉是三個兄弟:就是優樓頻螺迦葉,他領有五百徒眾,他是大哥;老二弟名伽耶迦葉,領有二百五十徒眾;老三弟名那提迦葉,也是領二百五十徒眾。他們在恆河的上中下游修行,他們是事火婆羅門。佛陀先去度化優樓頻螺迦葉,佛陀為他說法,就歸依了佛陀。歸依以後,他就把這些事火的工具丟到河裡去。河裡的工具就流到中游的地方,被這個伽耶迦葉看到了,以為他大哥出了什麼事了,怎麼把事火的工具丟到河裡面去呢?跑上去看,不是出事,是歸依了佛陀。佛陀為他說法,他們也就次第的歸依了。就度了三迦葉,他們師父、徒弟加起來有一千人,這是第一個僧團的成立。「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捨利弗尊者跟目犍連尊者,當時也是婆羅門外道,各領一百個人在修行。捨利弗一開始不是先見到佛陀,他是先見到馬勝比丘,看到馬勝比丘威儀具足,就問他說:你的老師是誰呢?說:我的老師是佛陀。你的老師是教你什麼法門呢?說:我的老師告訴我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這捨利弗尊者聽到這句話,就證得初果。初果以後,他就把這句話告訴目犍連尊者,後來二個人都歸依了佛陀,所以這個時候又多了二百人。第三個是度「耶捨子等五十人」,耶捨就是耶捨長者子,還有他的同參道友,總共五十人。就是「佛成道」以後,最「先度脫」的這些人。這些人可以說是佛陀最早期的弟子,「感佛深恩」,經「常」的「隨從」在佛的旁邊,「千二百五十人俱」。看這個意思,佛在世的時候,這個僧團是很大,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團。我們台灣好象還沒有這麼大的僧團,「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一段是「明類、標數」,說明法會聲聞眾的種類還有數目。

  戊二、表位歎德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這個「表位」是說明這些比丘他的一個階位,都不是凡夫,都「是大阿羅漢」。這些阿羅漢是怎麼阿羅漢法呢?「眾所知識」,這是「歎德」,贊歎他們的功德。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阿羅漢

  表位

  ┌一應供─即乞士果。

  │

  ┌亦含三義┼二殺賊─即破惡果。

  │    │

  阿羅漢┤    └三無生─即怖魔果。

  先解釋「阿羅漢」。「阿羅漢」是比丘的一個果,比丘是「阿羅漢」的因。「阿羅漢」翻成中文有「三」層意思,第「一」個「應供」,他能夠應人天的供養,這個是比丘的「果」,比丘只是「乞士」,比丘還要向眾生乞求。「阿羅漢」他是應人天供,所以他是一個「乞士果」。「殺賊」是「破惡」的「果」。比丘還在對治煩惱,「阿羅漢」是把這個煩惱賊給殺死了,把一天到晚奪取我們功德法財的這些煩惱賊給殺了,「阿羅漢」的內心他都是太平的,一片的光明寂靜,涅槃寂靜樂,不再有賊的活動。「三、無生」,無生是「怖魔」的「果」。這個「阿羅漢」稱為「無生」,就是他不再招感生死,他生死亡以後,不像我們凡夫還有無量無邊的生死在等著我們,他前一念滅,後一念入涅槃了。為什麼不能說「無死」,而說「無生」呢?因為「阿羅漢」他還要面臨最後一次的死亡,他的死亡還有一次,所以說他是「無生」,說他沒有這個生了,沒有受生的因緣,但是他還要面臨一次的死亡,所以只能夠說是「無生」。這個是解釋「阿羅漢」有「三義」,「應供、殺賊、無生」。下面二段是蕅益大師解釋這個「大」字:

  大

  為什麼阿羅漢前面要加一個「大」字呢?這有二層意思:

  │    ┌慧解脫─┐

  │    │    │三種不同,今是無疑解

  ├復有──┼俱解脫─┼

  │    │    │脫阿羅漢,故名「大」

  │    └無疑解脫┘

  │

  │    ┌本是法身大士┐證此淨土不思議法

  └又───┤      ├

  └示作聲聞──┘,故名「大」也。

  《阿含經》講到阿羅漢,有三種阿羅漢。第一個是「慧解脫」的阿羅漢。眾生的善根有各式各樣,有些人禅定的善根強,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先得到禅定,當然有禅定就有神通,但是他還是凡夫,心中還是有煩惱的活動,遇到惡因緣還會造業、還會墮落,這個叫做「心解脫」(內心的心)。他內心當中有大自在,有禅定的人那還得了,他說這個糊紙是黃金,這個糊紙就要變成黃金,他的心有這種堪能性、自在力,這叫「心解脫」。另外一種叫做「慧解脫」,這個人宿世對智慧的栽培善根強,但是有些人你要他專一安住、相續安住有困難,他修禅定有困難。就是說有些人他會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禅定。這種多分來說都是在未到地定,有的阿毗達磨的論典說是欲界定也可以,不過多分來說都是認為要到未到地定。所以在未到地定的時候修我空觀,成就阿羅漢果,但是沒有神通,這個阿羅漢沒有神通,這個阿羅漢跟平常人一樣。你問他過去的事、未來的事,他一概不知;但是他是一個阿羅漢漢,他內心當中已經是應供、殺賊、無生,有三種功德,這個叫做「慧解脫」,就是他還沒有得到禅定。第二個「俱解脫」,這個「俱解脫」是包括了慧解脫、心解脫,他不但是有我空的智慧,而且他還具足了禅定(我們一般講禅定講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這種阿羅漢就有神通,三明、六通、八解脫,有各式各樣的神通。第三是「無疑解脫」,「無疑解脫」就是說:他不但是俱解脫阿羅漢,還通達一切阿毗達磨的文義,若文、若義都通達,心中沒有任何的疑惑,這是最高級的阿羅漢。這個地方所指的阿羅漢是「無疑解脫」,所以稱之為「大」,這個「「大」就是有殊勝的意思。這個阿羅漢不是慧解脫、也不是俱解脫,是無疑解脫的阿羅漢,是特別殊勝的阿羅漢,所以稱為「大」。

  │    ┌本是法身大士┐證此淨土不思議法

  └又───┤      ├

  └示作聲聞──┘,故名「大」。

  他們的本地風光「本是法身」菩薩,為了要幫忙佛陀演說佛法,「示」現「聲聞」,作常隨眾,來「證」明「淨土」的「不思議法」門,所以稱為「大」。也可以這樣講,因為他內心當中是發了大菩提心,也可以說是「大」。這個是「表位」,「皆是大阿羅漢」。再看「歎德」:

  眾所知識。

  歎德

  ┌從佛轉輪┐

  ┤    ├故為「眾所知識」。

  └廣利人天┘

  這些阿羅漢有各式各樣,有些阿羅漢成就阿羅漢以後,他也不度化眾生,早上就是去托缽,托完缽以後,腳洗一洗就入定,入定以後就咒願,咒願說:下次吃飯的時間再出定。吃飯的時候出定,出定以後拿了缽再去托缽,做眾生的福田。他吃飽飯以後,腳洗一洗,再打坐入定,就等涅槃的來臨。但是有一種阿羅漢,他是主動積極的度化眾生。是怎麼度化法呢?「從佛轉輪,廣利人天」,隨順佛陀去轉*輪,廣利人、廣利天,所以是「眾所知識」。這個「知」是「聞名」叫知,我聽過這個法師的名稱叫做「知」,我知道這個法師,「聞名」。這個「識」是「見面」,我親自跟他見過面、親自跟他請教過問題,這個「見面」叫「識」。這個意思是說:這千二百五十人是阿羅漢,他們經常隨順佛陀轉*輪、廣利人天,所以在整個印度當中,為這個百官、大臣、婆羅門,乃至諸天,所知、所識,這些人是名稱普聞。你只要講捨利弗、目犍連,大家都知道,在整個印度當中,是眾所知、眾所識的阿羅漢。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說阿羅漢是小乘學者,但是這個阿羅漢「從佛轉輪,廣利人天,故為眾所知識。」我們講「小乘」,是說小乘的學者,他度化眾生,僅限於沒有入涅槃之前,他能夠「從佛轉輪、廣利人天」;但是他入了涅槃以後,他就全面休息了。菩薩度化眾生不是這樣,「眾生界盡,眾生業盡, 眾生煩惱盡,我十大願王無有窮盡。」這菩薩他不但今生「從佛轉輪、廣利人天」,他死亡以後,馬上又到眾生的世界,再得一個果報,再繼續的繼續的「從佛轉輪、廣利人天」,他是盡未來際的,沒有休息,就差在這個地方。所以阿羅漢他度化眾生的時間是有限的,就是這一期的生命,所以我們稱他為「小乘」是對的。這是講到「表位、歎德」,再看第三段「戊三、列上首名」,看經文:

  戊三、列上首名

  長老捨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羅、離婆多、周利盤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诃劫賓那、薄拘羅、阿?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這一科是「戊三、列上首名」。前面的彌陀法會大眾有「千二百五十」個大阿羅漢參加;但是人數這麼多,結集經典的人當然不可能一一列出來,所以只好列出十六個上座來做一個代表。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德┐

  │ ├俱尊,故名「長老」──

  └臘┘

  這個「長老」是貫穿下面所有的阿羅漢,這個「長老」這句話,是包括了捨利弗,乃至阿?樓馱,有十六位的尊者都是長老。為什麼能夠稱為「長老」呢?因為「德臘俱尊」,不管是內心的功德、不管是戒臘,都特別的尊貴。好,我們就簡要的解釋這些阿羅漢的功德。先看第一個捨利弗尊者:

  ┌身子尊者─聲聞眾中,智慧第一────────┐

  │                      │

  在佛弟子當中,菩薩眾智慧第一的是文殊菩薩,聲聞眾當中「智慧第一」的是捨利弗「尊者」。這「捨利弗」的智慧,我們也簡單的講一下。捨利弗尊者,在他的〈傳記〉上說:他母親本來的智慧是很平常。但是他母親開始懷孕捨利弗的時候,這個母親在懷孕的時候,母子連心,這個小孩在胎的時候,就使令他的母親變得非常有智慧、非常有辯才,有這種事情。他母親把他生出來以後,他母親的智慧又變得很平常。這捨利弗在胎的時候,就有高超的智慧。其次,在他八歲的時候,參加印度一個辯論大賽,八歲的時候,在這大賽當中,「議論無雙」,得到整個大賽的第一名,這個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看印度這個國家,古印度的國家跟現在不太一樣。古印度的國家文化非常高,這個印度人他們對物質很淡薄,但是不管是佛弟子、非佛弟子,對於智慧的追求,那是主動積極的。一生當中,把全部的精神體力去探討生命的真相,所以那些外道的智慧是不得了的,就差那麼一點而已。所以捨利弗能夠在八歲的時候議論無雙,這件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乃至於他後來出家以後,在七天之內就證得阿羅漢果,乃至七天之內通達所有佛陀的小乘教義。這個捨利弗尊者有一件事情值得我們一提: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佛陀有一天在龍宮說法,當時候捨利弗並沒有參加這個法會。但是龍王就動了一個念頭,龍王當然是主人,請佛陀來說法,他就起心動念說:唉呀!要是捨利弗尊者在場有多好。佛陀當然知道這件事情,就命令目犍連尊者去把捨利弗尊者請過來。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一剎那間就到了捨利弗的寮房,捨利弗在那個地方縫衣服。目犍連尊者就說:佛陀請你到龍宮去聽法。捨利弗說:好,你先去,我隨後就到。目犍連尊者就不太高興,說:佛陀請你去,你怎麼說隨後就到?現在就應該去啊。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他一只手可以把須彌山抬起來,他就想用強迫的方式,拉著捨利弗的衣角想把他拉過去。捨利弗尊者說:哦,你要顯神通,好,我看你神通到什麼境界。捨利弗尊者把這個針往地上一插,目犍連尊者不能動他的身體,沒辦法。好,那你先去好了。就先去了。先去的時候,目犍連尊者到了與會的時候,捨利弗早就到了。佛陀說:目犍連啊,捨利弗尊者入的三昧名稱,你都不知道啊,你還敢想把他抓過來!我們看這個意思,這個智慧是特別重要的,善巧,在整個波羅蜜當中,這個智慧是第一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如果沒有智慧的善巧,這前面的善法在操作,就使令我們事倍功半。所以捨利弗尊者,你看《阿含經》,看他不管在辦事情、不管在入三昧,他特別有善巧。佛陀很多的道場,這個蓋道場都是請捨利弗去監工,像祇樹給孤獨園,也是請捨利弗去監工的,因為他有智慧、有善巧。所以我們經常聽聞佛法,來增強自己的智慧,是很重要的。因為他智慧第一的緣故,所以安排在第一個,就是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的「長老捨利弗」。

  ├目連尊者─神通第一─────────────┤

  │                      │

  這是第二個,「摩诃目犍連」。目犍連尊者在所有的大阿羅漢當中,他的「神通」是「第一」。這個神通是要修來的,就是你在這個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禅定當中,修行這個神通的法門。每一個人修行的巧妙不同,在操作的時候,神通的變化就各式各樣的不同。所有的神通當中,目犍連尊者他在操作神通這方面,他是最為第一。舉一例子,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大富長者,這個大富長者想要到大海中去取寶,帶了一個商團要到大海去取寶。古時候也沒有什麼天氣預測,到大海去很危險的,這個去是不是能夠回來,誰也不敢講。他就到神廟的地方發願說:我如果能夠安全的取寶回來,我要辦一個無遮大會,供養印度所有的出家修行人。發了這個願以後去取寶,哦,果然安全把寶取回來。他就要辦一個供僧的大會,請佛弟子,還有外道這些沙門。外道知道這個消息,就開始集會討論說:佛弟子有很高的智慧,我們平常辯論都辯輸他,這次我們吃飯的時候,要超過他們,要早一點到會場去。然後我們要坐在首座,到時候我們吃完飯的時候,我們代表大眾為商主咒願回向。外道就決定要早一點到達那個地方,天還沒黑之前就要去那邊准備。這件事情,目犍連尊者天耳遙聞,知道這件事情,他一想:這樣是不對的。凡夫坐在首座,佛陀、大阿羅漢坐在下座,這個凡聖顛倒。這怎麼辦呢?到了第二天晚上,外道要去應供的時候,在應供的地方有一個大河,大家要經過這個大河。目犍連尊者就用神通,使令這個大河波濤洶湧,所有的人、所有的船都不能過去。外道沒辦法,就在那邊等,從晚上在那邊想要過去就過不去。直到明相現了以後,佛陀跟這些阿羅漢,威儀具足的次第到達。這個時候整個大河中間,出現了一道七彩的光明,這光明當中出現一個七寶橋,佛陀跟諸阿羅漢,就慢慢的從這個橋走過去。隨著弟子的走過去,這個橋就次第次第的消失掉。等到佛陀跟諸位弟子都入座以後,整個河又恢復了平靜,外道才次第的坐船過去。當然佛陀就先入座了,佛陀在首座,阿羅漢次座,最後外道。吃完飯的時候,就由尊貴的佛陀,代表大眾為這個商主來咒願回向。我們看經典上的意思,很多人使用神通,佛陀是诃斥的。你像那個阿羅漢他要過這個大河用神通,佛陀诃斥他說:阿羅漢坐船過去,不要用飛的過去。但是目犍連他使用神通,佛陀都贊歎。這當中有一個理由,因為目犍連尊者他使用神通,他從來不是為了自己、表現自己,他從來不是,他都是為了護持三寶的緣故。因為這一點,所以他使用神通,佛陀很少诃斥的。這是「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看第三「摩诃迦葉尊者」:

  ├飲光尊者─身有金光,傳佛心印為初祖,頭陀行第一┤

  「飲光尊者」為什麼叫「飲光尊者」呢?因為「身有金光」。迦葉尊者因為他過去生,曾經用金箔來貼佛像,所以招感生生世世出生的時候,身放光明,遮蔽日月,他的光明有這種境界。他的光明一出現的時候,使令這個日月的光明都被他搶走了,身放光明遮蔽日月。他的功德主要是「傳佛心印為初祖」。

  這個「傳佛心印」我們解釋一下。有一天,佛在靈山跟諸位大眾在那個地方集會,佛陀升座以後,這時候大梵天王用金色的缽羅花來供養佛陀,等待佛陀的說法。一般佛陀說法都是用語言文字說法,或者顯神通來折服大眾。但是佛陀在靈山會上這麼一坐的時候,他也沒有現神通、也沒有講話,就是把這個花舉起來,「釋尊拈花」。這個時候,大眾都不知道佛陀的意思,只有迦葉尊者露出了會心微笑,「釋尊拈花,迦葉微笑。」這個時候佛陀就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囑摩诃迦葉。」我有正法眼藏,大般涅槃的這種清淨心,付囑摩诃迦葉,這個就是所謂的,後來的禅宗就說這個叫「傳佛心印,以心印心」。就是我們一般心跟心的溝通,上師跟弟子的溝通,要透過文字;但是最高級的溝通是不必文字,我一念明了的心,直接跟你那個明了的心,就在不思議的時候互相的溝通。「釋尊拈花,迦葉微笑」,這是以心印心。這個就是我們整個禅宗的初祖,也是我們整個佛教傳承的初祖。

  這個初祖我們解釋一下。佛在世的時候,事實上「從佛轉輪、廣利人天」,幫助佛陀弘揚佛法的,主要是目犍連尊者跟捨利弗尊者這二個大尊者,他們二個各領五百個阿羅漢在修行。有些人他歡喜智慧,你顯神通我也不一定相信你,他這個人不相信怪力亂神;你講個道理,我就相信你,就去跟捨利弗尊者學。有些人你講道理,我們不相信你,你有本事顯個神通我們看看。(呵──)有些人歡喜神通,你跟目犍連尊者學。佛在世的時候,是二大弟子在幫忙佛陀弘法;但是這二個弟子都是先佛滅度,「譬如泰山將崩,大石先墜」,泰山要崩之前,大石頭先流下來,這是三世諸佛的常法,大弟子要先佛陀滅度。所以佛陀滅度的時候,整個僧團的二個首座,捨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都滅度了,所以當時的僧團可以說是一片混亂。迦葉尊者在佛陀在世的時候,很少在僧團,他歡喜修苦行,不是在山林樹下、就是在墳墓旁邊修這個頭陀行。佛陀一滅度的時候,這個僧團就通知迦葉尊者,請他趕快回來參加佛陀荼毗的典禮。迦葉尊者在回程的路中,遇到一些惡性比丘說:唉呀,真是好啊。佛在世的時候,對我們種種的要求,告訴我們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不能做。佛陀滅度以後,沒有人再管我們了,我們歡喜做什麼就做什麼。迦葉尊者聽到以後,非常的憂心,就覺得有須要把佛陀一生所制定的戒律跟教法,作一個結集,以為後世弟子的軌范。所以迦葉尊者回到僧團以後,把佛陀的後世處理好以後,就打板集眾,告訴阿羅漢二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佛陀的捨利子由國王、大臣他們去分配就好,我們僧團不要參與這種世俗的事情。這個佛陀的捨利子,由龍王、國王去處理,我們要作經典的結集,這第一點。第二點、他提醒阿羅漢不要急著滅度。因為佛陀滅度以後,很多阿羅漢都滅度了。他打板以後,把阿羅漢找過來說:我們現在暫時不能滅度,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要結集經典。就集合五百阿羅漢,把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戒律,作一個整理,流通後世。所以他對佛法的弘傳,貢獻非的常大,所以稱為初祖。這佛陀滅度以後,傳承佛法的就是迦葉尊者,他是「頭陀行第一」。迦葉尊者的一生,我們可以分成二部分。佛陀滅度之前,迦葉尊者偏重在自利,他很少「從佛轉輪、廣利人天」,很少做這種事情;他就喜歡默默的一個人修行,遠離人群,在山林樹下長養聖胎。但是佛滅度以後,他的表現就不一樣了。他回到僧團當中,主持三藏的結集,可以說是把整個佛陀的法脈繼承下來,這就是「傳佛心印為初祖」的大「迦葉尊者」。好,我們今天就暫時講到這個地方,講到三位尊者。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

  答:是佛教的初祖,是的;二祖是阿難尊者。

  因為佛陀滅度以後,目犍連尊者跟捨利弗尊者都滅度了,這二位首座比丘都滅度了。

  「佛」不能講「祖」,這個祖師就是要別於佛陀,這個「初祖」這個「祖」,就是他不是佛,但是他能夠傳承佛陀的法義,這叫祖。所以「佛」跟「祖」是不同的,佛是佛,祖是祖。

  問:

  答:他不是,他跟三迦葉不同,這個三迦葉,是另外一個。這三迦葉是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一般這個迦葉的名字很多,所以我們為了簡別,就加一個摩诃迦葉,他跟前面的三迦葉尊者是完全不同的。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十五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八頁,「戊三、列上首名」。好,看經文:

  長老捨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羅、離婆多、周利盤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诃劫賓那、薄拘羅、阿?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這一段是屬於「序分」裡面的通序。這個通序,蕅益大師分二科:第一科是「標法會時處」,第二科是「引大眾同聞」。「引大眾同聞」當中又分三小科: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天人眾。這是屬於聲聞眾的第三小科「列上首名」。這個「列上首名」的意思就是說:這以下的十六位尊者,都是「從佛轉輪、廣利人天」,都經常的跟隨在佛陀的身邊,來弘傳佛法。這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前面的三位尊者,就是長老捨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這三位尊者,不管是就著佛在世的時候的弘法、或者佛滅度以後的結集的流傳,都有很重要的影響,這三位尊者。這三位尊者我們已經講過了,我們看第四位,「摩诃迦旃延」。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第十九頁:

  ├文飾尊者─婆羅門種,論議第一────────┤

  │                      │

  「迦旃延」尊者,翻成中文叫做「文飾」。這個「文飾」指的是他一種特殊才華,就是他文義的修飾特別的專長,文義修飾。他是「婆羅門種」,他本來是婆羅門種,當然出家以後就變成釋種姓了。他特殊的功德就是「議論第一」。這個「議論」就是他能夠文詞達義,他能夠把他所覺悟的義理,用文詞表達出來,文詞達義。當然文詞達義,他的基礎還是對義理的觀察特別透徹,才能夠進一步的用文詞表達出來。比如說外道問迦旃延尊者說:人跟人怎麼會發生沖突呢?每一個都是希望安樂,每一個都想要過著和平的生活,怎麼人跟人會有爭執呢?迦旃延尊者說:人跟人之間爭執的根源,是內心的貪欲,為了追求世間的欲樂,追求不到以後就起瞋心,就有爭執了。外道又問:一般世間人是貪欲而爭執,佛弟子這些修行人為什麼也會有爭執呢?他們那些人沒有貪欲了,怎麼會有爭執呢?迦旃延尊者說:佛弟子的爭執是因為我執跟法執,這種我見、法見,這種思想的不同而有爭執。所以這個地方迦旃延尊者把這個爭執分成二類:一個粗、一個細。人跟人之間的爭執,粗的方面,是由於貪欲;但是微細的話,是我執、法執。從他這一段回答,可以知道他對義理的觀察很透徹,文詞的表達也是很詳細,所以他「議論第一」,他在論說這個事理,特別的詳細,「論議第一」。接著是「摩诃拘絺羅」:

  ├大膝尊者─答問第一─────────────┤

  │                      │

  「摩诃拘絺羅」,翻成中文叫做「大膝」,大膝尊者。這個「拘絺羅」翻成「大膝」,是從狀得名,從他這個身體的形狀得名,因為他的身體,小腿跟大腿連接膝蓋的地方特別大,所以叫「大膝尊者」。他的功德「答問第一」,他這個問答第一是有一段因緣的。這個大膝尊者(就是摩诃拘絺羅)本來是捨利弗的母舅,他的姊姊是捨利弗的母親。他在家的時候就很聰明,經常跟他姊姊辯論,都能夠辯勝。但是他姊姊開始懷孕捨利弗以後,母子連心,他就辯不過他姊姊。所以他知道:他姊姊這個兒子肯定是非常聰明。爾後,生出來以後,這個舅舅辯輸外甥!他覺得很丟臉。就趁他還沒生出來之前,趕快去參訪南印度,參學了十六年,跟那些婆羅門學習四吠典。這十六年當中,因為精進的修學,沒有時間剪指甲,指甲長得很長,所以人家稱他為長爪梵志。經過十六年,回來以後,他就要找這個外甥辯論,就回找他姊姊說:你兒子呢?說:我兒子隨佛出家了。他就到僧團。來到僧團的時候,剛好遇到佛陀,他就要佛陀把捨利弗請出來。佛陀就說:你立一個宗旨,如果你得勝,我就把捨利弗交給你。摩诃拘絺羅當然對自己很有信心,他參學了十六年,他就立一個宗旨說:我的宗旨是「一切法不受」。以「一切法不受」為宗旨,他認為「一切法不受」這句話是不能破壞的,任何的話不能破壞這個宗旨。佛陀就從根本上來問他說:你一切法不受,你講出這一句話,這句話你本身受不受?佛陀反問:你本身受不受?拘絺羅就想:如果說我受,我就跟我的宗旨相違背;我講一切法不受,我又受了這個宗旨就違背了。我說我不受,我自己的宗旨我都不接受,這個宗旨不能建立。所以他就自相矛盾,就失敗了。失敗以後,就隨著佛陀出家了。因為他過去有十六年的參學經驗,所以他出家以後,「答問第一」,他對各式各樣典籍學習的廣泛,他的答問特別厲害。這個地方值得我們特別一提的就是:他講一切法不受的時候,捨利弗尊者剛好在場,捨利弗尊者聽到「一切法不受」,當下證得阿羅漢果。(哈──)所以這個人的善根是不可思議的。這是講到「大膝尊者」。接著「離婆多」:

  ├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

  │                      │

  這個離婆多,翻譯成中文叫做「星宿」。這個「星宿」的來由是:因為他的父親本來是沒有兒子,所以向星宿(天上的星星)祈求,而得到了兒子,所以他父親就把他安立做「星宿」。他出家以後,他特殊的功德是「無倒亂第一」,就是心中也不顛倒,也不散亂。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一個阿羅漢他心不顛倒,這個是很正常的。阿羅漢不管是在打坐當中、不管是出去托缽,他我空的智慧,那個聖道的力量是念念現前,不可破壞;但是他的禅定,他要不入定,他心中肯定要散亂。「星宿尊者」(這個離婆多),他特別的地方就是:他平常不管是入定、不管是出定,他會經常攝心,他的特色,他經常保持攝心的狀態,不使令自己的內心散亂。他這一方面的功夫,在所有的阿羅漢當中他是最為第一的,「無倒亂第一」,經常保持正念正知,這是離婆多尊者的一個功德。接著「周利盤陀伽」:

  ├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

  │                      │

  「周利盤陀伽」,翻成中文叫做「繼道」,「繼道尊者」。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印度的女人要生兒子,他們的規矩是要回娘家生兒子。他母親要回娘家生兒子的時候,在中途的地方,就生出了兒子,生了一對雙胞胎,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他哥哥比較聰明,弟弟是周利盤陀伽。周利盤陀伽因為他過去生是一個大法師,但是悭法,把一些殊勝的法隱藏起來,不使令別人知道,因為悭法的因緣,使他生生世世變成愚癡。後來他哥哥出家以後,他也跟著出家。出家以後,「因根鈍僅持一偈」,他哥哥告訴他一個偈頌,百日不能成誦,一百天都背不起來。他哥哥很生氣說:你這個人不適合出家,你回去好了。就把他趕出僧團。趕出僧團,這個時候,他又不想回家,但是他哥哥又诃責他,就在僧團外面哭。佛陀從外面進來以後,就明知故問說:你怎麼哭呢?就如是如是的報告。佛陀知道他有遮障,就告訴他一個破障的方法,佛陀說:你拿這個掃把掃僧團,掃地的時候你就念這四個字:「去除污垢」。他剛開始念的時候,念這個「去除」,「污垢」就忘掉了;念「污垢」的時候,「去除」就忘了。記憶力非常差,但是他這個人專心用功,哦,把這四個字背起來,「去除污垢」,一方面掃地、一方面念「去除污垢」。沒多久就把他悭法的罪障給消滅了。消滅了以後,佛陀教他修數習觀,觀察呼吸從鼻孔到丹田,從丹田到鼻孔,就得定。得定以後,觀察呼吸是無常、無我,就證得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以後,「辯才無盡,義持第一。」就是有這種境界,他過去做大法師,攝持無量無邊的法義,由於聖道的加持,完全都表現出來,「義持第一」。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看這個修行,這個專一的修行是很重要的,從周利盤陀伽的公案可以看得出來。一個人不怕笨,但是我們這一念心的力量,你要能夠集中在一個法義上,一次一次的去專精修行,這件事情就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你今天念佛,明天持大悲咒,後天持觀世音菩薩,你心力一分散,再大的善根都不能成就,「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你要肯把你的心力集中在一個法上用功,它那個法的力量就能夠表現出來,法力不可思議就能夠表現出來。所以「繼道尊者」雖然是「僅持一偈」,但是後來成就「辯才無盡,義持第一」,這可以看出來。接著我們看「難陀」:

  ├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

  ┤                      ├

  「喜尊者」是從他的相貌來安立名稱,因為他長得特別莊嚴。這個喜尊者他有三十相,佛陀是三十二相,他具足三十相,相好莊嚴,人見歡喜,所以叫做喜尊者。他是佛陀的親弟弟。他的出家因緣,我們也解釋一下。佛陀是淨飯王的大兒子,佛陀出家以後,淨飯王就立難陀做太子,准備繼承王位。喜尊者他娶了迦毗羅衛國裡面最美的美女做太太,他跟她的感情非常的好。有一天,他為他太太梳頭發的時候,佛陀來到他的門口托缽。難陀看到哥哥來,二個兄弟在家的時候感情很好,他就跟他太太說:我馬上就回來。他跑去廚房添飯要去供養佛陀。但是他追佛陀的時候,他跑得快,佛陀也跑得快;他走得慢,佛陀也走得慢,就永遠保持一個等距離,不知不覺就走到僧團去了。走到僧團以後,佛陀就命令捨利弗尊者把他的頭發剃下來,就出家了。出家以後說:唉呀!我是拿飯來供養佛陀,(呵)怎麼佛陀把我剃度了呢?因為他哥哥佛陀很有威德,所以他也不敢講太多話。出家以後,就隨眾作息。每天就修止修觀、做五堂功課。但是他畢竟不是真正思惟苦谛無常而生起道心來修行,所以他還是懷念他家庭的太太。有一天,佛陀為了度化他,以神通力帶他到忉利天去,到了忉利天就看到很多很多的宮女,在那個地方跟一些忉利天人玩樂。佛陀就問難陀尊者說:你看忉利天的天女,跟你太太比起來怎麼樣?難陀尊者說:我太太跟天女比起來,就像猕猴一樣。在經論上說:淫欲心重的人,他看到天女的相貌會發狂而死。這個時候他看到一個天宮的寶座沒有人,其他的寶座都有人,這個地方沒有人,大家還在那邊布置。佛陀就說:你去問問看,這個寶座怎麼沒有人?難陀尊者就問:你們這個地方怎麼沒有男人,其他的地方都有男人?宮女就回答說:這人世間有一個難陀比丘,他因為出家持戒的功德,死了以後,升天做我們的丈夫。他說:我就是難陀。她說:不可以,你現在的色身是欲界的色身,特別的臭穢,你要死掉以後,得到天的果報,才可以到這個地方。難陀就很高興。很高興以後,佛陀又帶他到地獄去,他看到很多刀山油鍋,有一個獄卒在那個地方剛好要起火。佛陀又說:你去問看看這個油鍋都沒人,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就問,獄卒說:世間有一個難陀比丘,他因為持戒的功德升天,他在修行的時候打妄想,打妄想這個罪業,天上果報結束以後,來到這個地方受油鍋的果報。這個難陀尊者一聽以後,驚怖不得了,回去以後就不敢打妄想。(呵──)不敢打妄想以後,專心的修四念處,就證得阿羅漢果。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心為業主」,我們這一念心在三寶的境界活動,念念創造功德莊嚴;我們這一念心在五欲的境界活動,念念創造刀山油鍋的果報:都是這一念心在造作。所以印光大師警告我們修行人:「折伏現行煩惱」,這件事情是修心的要務。因為你每一個五欲的活動,就表示你心中累積了一種三惡道的罪業。你一個往生淨土的人,你這種罪業越重,對你往生是有障礙的。這個罪障,這個罪業對你會有障礙的,所以從難陀尊者這個情況看得出來。這個是講到「難陀尊者,儀容第一」。一個人長得莊嚴,跟他因地修忍辱波羅蜜有關系,這忍辱波羅蜜修得好的人啊,人長得莊嚴。接這「阿難陀」尊者:

  ├慶喜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

  │                      │

  「阿難陀」翻成中文叫「慶喜」,因為他出生的時候,剛好是佛成道的日子,這個時候淨飯王非常的歡喜,就把他安立做「慶喜」,因為剛好是佛成道日。他是「佛」的「堂弟」,就是淨飯王的弟弟白飯王的兒子。出家以後,做佛的「侍者,多聞第一」,他的記憶力特別好,可以說是過目不忘。阿難尊者他在結集經典的時候,他一升座,他能夠把佛陀所說的法,一字不漏的誦出來。所以結集完了以後,所有的阿羅漢就講一個偈頌來贊歎他說:阿難尊者「面如淨滿月,目如淨蓮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前面的偈頌是贊歎阿難尊者色身的莊嚴。「面如淨滿月」,他的臉部特別的圓滿,就像月亮一樣;他的眼睛,「目如淨蓮華」,眼睛特別的明亮,就像蓮華一樣的清淨無染:這是贊歎他的色身。他的心有什麼功德呢?「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佛法深廣如大海,但是大海全部都流入到阿難的一念明了心中,被這一念心全部攝持住了,所以他「多聞第一」,這是他一個特殊的功德,阿難陀尊者。接下看「羅羅」尊者。

  ├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

  │                      │

  「羅羅」翻成中文叫「覆障」。這個「覆障」的意思就是說:因為他過去生中,以瞋恨心把一個老鼠洞給塞住,使令這老鼠塞了六天以後,餓死在裡面。這個罪業在今生起現行,他處胎六年,在母親耶輸陀羅的胎中六年,都不能出來,所以叫做覆障。這個覆藏有二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他覆障自己。在胎中很痛苦,受這個胎獄之苦,不得自在,處胎六年,障礙他自己。其次,他障礙他母親,因為他處胎六年,佛陀已經出家六年,耶輸陀羅才產下這個兒子。大家就議論紛紛說:一般的女眾懷胎十月就生兒子了,佛陀都出家六年她才生兒子?這時候所有的王宮大臣都懷疑她不清淨,連淨飯王也相信這件事情,就要處罰他。在古時候,這種不清淨的女眾,就是挖一個火坑,把她推到火坑去燒死。這個時候耶輸陀羅就抱著羅羅向天發誓說:「我若清淨,天將為證。」如果我是清淨,諸天你們要給我證明。抱著羅羅就跳到火坑裡面去,結果火焰化紅蓮。所以我們每次上供,誦「戒定真香」,它後面就是把耶輸陀羅講出來:「耶輸陀羅,滅罪消災,火焰化紅蓮。」這贊歎耶輸陀羅的戒定的功德特別殊勝,感動了天人,能夠火焰化紅蓮。這叫做「覆障」,障礙自己,也障礙母親。他是「佛」陀的「太子」,出家以後,「密行第一」。什麼叫做「密行」呢?古德解釋說:「積德而人不知,謂之密行。」他這個人積集功德而沒有人知道。大家晚上都睡覺了,他起來掃廁所,掃得很干淨。大家早上起床,诶,這廁所很干淨,也不知道是誰掃的。佛法的意思,你若造了罪業,要把這個罪業公開出來,這個罪業就會折損;但是你有功德,不要公開,有功德要隱藏起來。我們講說:「陽德享盛名,陰德天報之。」你這個「陽德」你把功德公開了以後,「享盛名」得到別人的贊歎,但是在別人贊歎的當下,也把你的功德折損了。「陰德天報之」,你能夠把功德遮蓋起來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明明是你做的,但是別人不知道你做的,上天要報答你,這個功德特別的廣大,這就是「密行」。羅羅在出家以後,他專修密行,積集陰德的,在這一方面他最為第一,所有阿羅漢當中他最為第一。接著看「憍梵波提」:

  ├牛尊者─宿世惡口,感此余報,受天供養第一─┤

  │                      │

  「憍梵波提」翻成中文叫「牛」,這個「」就是吃東西那個「咀嚼」,嘴巴嚅動咀嚼叫做「」。為什麼會有這個名稱呢?因為「宿世惡口,感此余報」。他過去生的時候是做一個沙彌,他看到一個老比丘在誦經。那個老比丘很老了,誦經的時候嘴巴在那邊動動動,他就戲笑說:這老比丘誦經就像牛在吃草一樣。這老比丘說:你糟糕了,我是一個阿羅漢,你怎麼能夠這樣毀謗我!他跟阿羅漢忏悔,免去了地獄的果報;但是因為他所毀謗的是一個阿羅漢,那這是不得了的境界,這聖人的境界,還是墮落到牛中去做五百世的牛。那五百世的牛出來以後,他還有這個余報,他的嘴巴長得像牛一樣。這個時候,佛陀慈悲:你是一個阿羅漢,你嘴巴長得跟牛一樣,這個世間人會毀謗你、造罪業。就命令他到天上去受天人的供養。因為天人都有神通,當然都知道他是阿羅漢聖者,不敢去輕視他。阿羅漢以後,他就在天上「受天」人「供養」,當然也為天人說法。一直到佛陀滅度以後,迦葉尊者在第一次的結集,鳴槌集眾,召告阿羅漢先不要滅度。迦葉尊者也派一個阿羅漢到天上去,要請憍梵波提下來結集。憍梵波提講了一個偈頌來表達他的心情,他說:「憍梵波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如來滅後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說這個「憍梵波提稽首禮」,我至誠的頂禮,頂禮誰呢?「妙眾第一大德僧」,我至誠的向這些所有參加結集的阿羅漢,至誠的表示我的敬意,我至誠的向你們頂禮,「憍梵波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第二句話講出他的心情,「如來滅後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如來滅度以後,我的心情不想再到人間,我也要入滅了。講一個譬喻:「如大象去象子隨」,在所有的動物當中,大象跟它的兒子的親子關系是最密切,這個象子它永遠不會離開大象,那大象也不會離開象子。就講出他的心情,他不想再到人間來結集,講完以後,就用三昧真火把自己燒掉,就入了涅槃。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阿羅漢他經常作因緣觀,他觀察每一個人各有各的得度因緣,他不勉強。譬如說阿羅漢今天他要從這條路走過去,他會入定:我會遇到哪些人,哪些人看到我會歡喜,哪些人會不歡喜。他看到有些人會不歡喜他,他就不過去了,他走另外一條路,他對度化眾生完全是隨順因緣。那菩薩的心情不一樣,菩薩度化眾生是:「為諸眾生不請友」,沒有因緣,可以創造,創造因緣,菩薩度化眾生是主動積極的、主動積極的。所以這二點的心情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如來滅後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大象離開以後,我這個象子也不想做事了,就入滅了,所以他是「受天供養第一」。接著「賓頭盧頗羅墮」尊者。

  ├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

  │                      │

  「賓頭盧頗羅墮」翻成中文叫「不動」,他不動。「久住世間,應末世供」,因為佛陀觀察他跟眾生的因緣特別殊勝,所以佛陀命令他久住世間,不可以入無余涅槃,做末世的福田,乃至於彌勒菩薩出世為止,才能夠入滅,他是「福田第一」。所以我們一般的齋僧大會,都要准備一個座位,就是這個賓頭盧頗羅墮尊者。我們看常住的十八羅漢,有一個長眉尊者,眉頭特別的長,眉頭垂地的那一個就是賓頭盧頗羅墮尊者,長眉尊者。佛在世的時候,有二個阿羅漢沒有滅度,他是其中的一個,佛陀命令他不能滅度。接著看「迦留陀夷」:

  ├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

  │                      │

  這個「黑光」指的是他的色身,他的顏色粗黑而具足光明。他顏色很黑,但是看起來有黑光,具足光明。是「佛」陀的「使者」,「教化第一」,善巧說法。這迦留陀夷尊者跟佛世的一些大國王的交情很好,很多很多的大國王都供養他很多東西,因為他善於教化,他跟那個時候的十六國王那些王宮大臣都有很好的交情。接下來看「摩诃劫賓那」。

  ├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

  │                      │

  他的父親也是向星宿祈禱而得到這個兒子,所以叫「房宿」,這個「房宿」是一個星宿的名稱。他的功德是「知星宿第一」,他對天文學特別有研究。他能夠觀察星星的變化,就能夠知道世間上有各式各樣吉凶的事情,「知」這個「星宿」,從「星宿」的變化能夠預知吉凶,「知星宿第一」。看「薄拘羅」:

  ├善容尊者─壽命第一─────────────┤

  │                      │

  「薄拘羅」翻成中文叫做「善容」,因為他的容貌特別的端正。在所有阿羅漢當中「壽命第一」,他活到一百六十歲,而且一百六十歲當中,一生當中完全不生病,從出生以後到一百六十歲,完全不生病。他生命當中只有生、老、死,沒有病的情形出現。怎麼回事呢?因為他過去生持不殺生戒,持得特別的嚴謹,所以招感生生世世不生病,而且長壽,「壽命第一」,所有阿羅漢當中活到一百六十歲。阿難尊者也是,阿難尊者他持不殺生也持的很清淨,他一生也不生病。在阿羅漢當中,薄拘羅尊者、阿難尊者二個都不生病的,阿難尊者活到一百二十歲,薄拘羅尊者活到一百六十歲,所以他「壽命第一」。最後一個「阿?樓馱」,「阿?樓馱」翻成中文叫「無貧」。

  └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

  「阿?樓馱」的特色是無貧,就是他的生命當中,因為過去對布施波羅蜜的善業特別的強,所以生生世世無貧。我們可以舉二個例子:第一個是他在家的時候,(因為他是八王子出家的,他跟阿難陀、難陀都是八王子),跟王宮大臣那些兒子(公子哥),玩賭博的游戲。誰賭輸了,就要拿出餅干給對方。這一天他的運氣非常不好,連續輸了好幾次,他就一直跟他母親拿餅干,一整盒餅干都用光了。他又去賭,又輸了,又跟他母親拿餅干,他母親說:餅干沒有了,都被你輸光了。阿?樓馱(又翻成阿那律)的心情:這餅干不可能會沒有,不可能有這種事情。他母親為了取信於他,就把空的餅干盒給他看。但是因為阿那律尊者布施波羅蜜的善業力強,他這個餅干盒一打開的時候,全部都是餅干,(哈──)他有這樣的善業力。出家以後,還有一件事情值的我們一提的,就是他去托缽,他即使去到貧民窟,別人把那些臭酸的飲食放在他的缽中,入此缽中成甘露味。任何人只要把食物放在阿那律尊者的缽裡面,它就變成美好的飲食。他如果把吃剩的食物倒給其他阿羅漢的時候,又恢復原狀(哈──)、恢復原狀。所以阿那律尊者他布施的善業力強,他一生當中是「無貧」的,他是「佛堂弟,天眼第一」。這個「天眼第一」也是有一段因緣。因為阿那律尊者的福報太大,富貴求道難,他聽佛陀說法的時候,就打瞌睡,福報大的人就不容易精進。佛陀說法的時候,他就開始說覺,佛陀說完了,他剛好醒過來。有一次,佛陀就诃責他說:「咄咄胡為睡,螺蛳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你這樣愚癡,生生世世愚癡墮落到畜生道,三千年不聞三寶的名字。人家在說法,你在睡覺,三千年不聞三寶名字。他一緊張以後(所以有善根的人,一刺激他就精進),七天七夜不睡覺,精進的修行。但是這個眼睛是血肉之軀,它不休息,眼睛就瞎掉了。瞎掉以後,就不能照顧自己的生活。佛陀憐愍他,教他修「照明金剛三昧」,照明金剛三昧就從頭部的中間發起了天眼。在《楞嚴經》上說:他的天眼能夠觀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的庵摩羅果。他的天眼發動的時候,觀察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就像觀手掌中的庵摩羅果(這個庵摩羅果是印度才有,就像我們現在的槟榔這麼大。)一樣,這麼清楚的情況,如觀掌中庵摩羅果,他「天眼第一」。這以上是講到與會大眾的十六位尊者,我們再往下看:

  ┌─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

  │

  此等常隨眾┤┌今聞淨土攝受功德─┐

  ││         │

  └┼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復名當機眾矣。

  │         │

  └增道損生,自淨佛土┘

  這些都是屬於「常隨眾」,經常跟隨在佛陀身邊的這些僧眾;他的本地風光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就這他的跡門,他示現聲聞,他是扮演影響眾。因為聲聞人是不求生淨土的,聲聞人的心情是求入無余涅槃,就著聲聞的角度,他們是影響眾,就是他自己不是受益者,但是他參加,使令參加的人多一點,影響別人。但是「今聞淨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矣。」就著他的本門來說,他是法身大士,聽聞到「淨土」廣大「攝受」的「功德」,他「得第一義悉檀」。這「第一義悉檀」就是我們講的四悉檀: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前面的三個悉檀都是事相的;這第一義悉檀是理觀的,會歸到現前一念心性,他就是能夠理解到「心淨國土淨、心淨眾生淨。」這個時候要成就淨土怎麼辦呢?「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增加自己的聖道,折損自己的生死,來親近他的佛土。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也是「當機眾」,因為他的本地風光是法身菩薩。這是講到「聲聞眾」的最後一科「列上首名」。

  第十六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頁,「丁二菩薩眾」,這是「引眾同聞」的第二科「菩薩眾」,我們看經文。

  丁二菩薩眾

  並諸菩薩摩诃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干陀诃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這個是說明與會的菩薩眾。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分成三科:第一科解「釋通名」,解釋「菩薩摩诃薩」的「通名」。

  釋通名

  菩薩摩訶薩,此雲大┌悲智雙運┐

  ┤    ├之稱

  道心成就有情。乃 └自他兼利┘

  這個「菩薩摩诃薩」翻成中文叫「大道心成就有情」。這個「大道心」是大乘的菩提心,他是以大乘的菩提心來「成就一切有情」,簡單的說就是「悲智雙運,自他兼利之稱」。這個菩薩他是怎麼樣來利益有情呢?從二方面來說:第一個,他有慈悲的功德,他內心當中能夠不忍眾生苦,不願聖教衰,他有這樣的一種大悲願力,來推動他成就有情。其次,他內心當中有智慧,能夠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心中有智慧的正念,來觀察這個世間,來調伏自身的煩惱。所以他能夠「自他兼利」,稱為「菩薩摩诃薩」。這個「摩诃薩」這三字,是大乘佛法不共小乘的地方,這個「摩诃薩」簡單的說就是「大」。清涼國師解釋「摩诃薩」,他認為這個「大」有四種,是不共小乘的。第一個是願心大,求大菩提故。說這個菩薩在因地的時候,是希求無上菩提。小乘學者在因地的時候,是希求偏空涅槃,他對無上菩提、覺悟宇宙間真理的這件事情,他不生好樂。他干什麼修行呢?他只是想要解脫生死的痛苦,到寂靜的涅槃就可以了,他沒有一種想要追求無上菩提的願力。所以這一點是菩薩不共小乘的地方,願心大,求大菩提故。第二個是修行大,就是二力成就故。自利、利他二種功德成就,這是不容易的。對於一個凡位菩薩,你要他一方面正念觀察,調伏內心的煩惱;一方面要以大悲心,到眾生塵勞的世界廣度眾生:這二件事情是相沖突的。因為你這個慈悲心會帶動攀緣的心,攀緣心一動的話,就帶動煩惱,所以菩薩的修行是雙倍的功夫。小乘的學者他到山中去,「閒居靜處,息諸緣務」,把山門一關,在裡面修止修觀、修觀修止,內心當中就是寂靜住就可以了;無量無邊的眾生他沒有聽聞佛法,他顛倒的心在那個地方造業,起惑造業,他不在乎的。所以說這個菩薩的修行,他一方面要在佛堂當中修止修觀,加強他的正念調伏煩惱;一方面他有一分的責任、一分的使命感,就來到眾生的塵勞世界,把佛法的真理流通出去,使令眾生也能夠覺悟。所以說他的修行大,修行這方面也是不共於小乘的。第三個是時間大,「盡未來際」故。小乘的學者修行,他有一定期限,就是他從初發心到證得阿羅漢果,他就無學了,「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我整個修學全部完畢了,然後就入無余涅槃了。這個大乘菩薩不是,大乘菩薩是盡未來際的修行,他這一期的果報結束以後,他下一念馬上又投胎,又繼續的來到人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個時間大。這個大乘菩薩的時間大還有一個因素,除了他的願力以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與他的智慧有關。因為小乘的學者,一開始沒有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起修,他依止空性偏真的理性,所以他證得空性以後,他就把身心世界完全息滅了。大乘的菩薩因地的時候,依止現前一念心性,稱性起修。現前一念心性它的本質,它是恆常不變恆常隨緣、恆常隨緣恆常不變。所以說他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他只是把心裡的執取──我執、法執的執取消滅了,而那個明了性是存在的。所以他能夠轉凡成聖,轉染為淨。但是那個明了性是不斷滅的、繼續的,以清淨的作用來建立這個佛菩薩的淨土,來廣度眾生。所以說這個菩薩的時間大,跟他因地所依止的現前一念心性是有關的,這跟一個人智慧的抉擇是有關的,這個時間大是有關系。第四個是功德大,具足萬德故,具足萬德莊嚴的緣故。前面的願心大、修行大、時間大,是講他因地的栽培;這功德大是指他所酬償的果報。阿羅漢尊者他的果報就是一個果報,所以智者大師說:阿羅漢就像是一種花,一個花結一個果。菩薩是一個花結很多很多的果,他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無邊的三昧陀羅尼,會歸起來就是二種功德,一個是正報法身的功德,一個是依報淨土的功德,所以他功德大。這四種「大」,所以稱為摩诃薩,這是不共小乘的地方。把菩薩的下面加一個摩诃薩,這有贊歎的意思。這個是講到通名,這個「菩薩摩诃薩」;這以下列出他的別名,就是列出四菩薩的名稱,看第一個:

  釋別名

  ┌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

  │

  │        ┌非勇猛實智───┐

  │  中,智慧第一┤        ├故居初

  │        └不能證解淨土法門┘

  佛陀是「法王」,這個是《法華經》的話:「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佛陀是法王,怎麼說是「王」呢?就是「於法自在」,於世間法、出世間法得大自在。「文殊」菩薩是繼承「佛」的「家業」,他是佛的「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故居初。」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說「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菩薩的智慧有二種,一種叫「實智」,或者叫根本智,是觀察諸法的真谛理,觀察諸法二空的真理。另外一種智慧叫權智,或者叫後得智,觀察諸法的俗谛理,這觀察十法界諸法的差別因果。這個地方講說:如果沒有這種「實智」,我們就很難去「證解淨土法門」。這句話龍樹菩薩解釋說:「以依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說我們怎麼相信這個十法界的存在呢?因為「一切法是畢竟空」。換句話說,因為我們的生命根源,這現前一念心性,它本性是我空、法空,它就是一個明了的心性,這當中我不可得、法不可得。所以說,我們依止這一念明了的心性,去取貪瞋癡的業,它就念念創造三惡道的果報。我們依止這一念明了的心性,去持五戒、十善,就出現了人天果報。我們依止現前一念明了的心性,去信、願、持名,就念念出現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所以說,我們知道「一切法畢竟空」,我們也能夠肯定「一切法畢竟有」,所以智者大師講即空、即假、即中,它是有次第的。你不能觀一切法即空,你肯定不能明白一切法即假,無量無邊的緣起,肯定不能明白。這一切法即假,是建立在一切法即空的基礎之上。一切法不是畢竟空,那就談不上因緣所生,談不到緣起。所以這個地方說:假設不是「勇猛」的「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所以說淨土的緣起,是建立在空性智慧的基礎,所以「文殊」菩薩排在第一是對的,是這樣子的。蕅益大師說:這也有一點表法的意思、有表法的意思。這是解釋「文殊師利法王子」。

  │

  ┼彌勒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

  │

  │ 故次列。

  這是解釋「阿逸多菩薩」,「阿逸多」翻成中文叫「彌勒」。他現在在兜率天,「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就是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下一個成佛的就是「彌勒」菩薩「成佛」。他「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他就是要究竟嚴淨佛國,准備要成就他的佛國土,所以他來到這個地方,等於是跟阿彌陀佛學習,所以「次列」。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說:彌勒菩薩參加彌陀法會,當然彌勒菩薩現在的責任很重大,他准備要來娑婆世界成佛,那他不一定要到淨土去。那他為什麼來參加這個法會呢?這當中有一層意思,蓮池大師把這一層意思講出來,他說:「彌勒既聞此經,龍華必說此經,故知此經流通無盡矣。」說彌勒菩薩他為什麼來參加這個彌陀法會呢?他現在要成佛了,當然他不可能到淨土去,那他為什麼來聽這個法?他說:「彌勒既聞此經,龍華必說此經。」因為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的法門。彌勒菩薩龍華三會,彌勒菩薩出世以後,人壽八萬歲,人壽很長,但是彌勒菩薩說法說得不多。釋迦牟尼佛講經三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三百余會,三百多次的集會。彌勒菩薩就是龍華三會,他講三次,龍華三會,但是每一會得度的人都很多。換句話說,他出世以後有些經有講,有些經就略而不說。但是淨土法門他肯定要說的,所以他必須在釋迦牟尼佛在的時候,來先聽聞此經,得到這樣的傳承;然後龍華必說此經,在龍華會上,肯定會說出這部經的。這意思就是說「淨土法門流通無盡也」,這是三世諸佛必說的一個法門。所以蓮池大師的意思就是說:「阿逸多菩薩」之所以在場,有這一層的意思在。

  │

  ├「不休息」者,曠劫修行不暫停故。

  │

  └「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

  這個「干陀诃提菩薩」翻成中文叫「不休息」,就是「曠劫修行不暫停故」,他長時間的修行而不暫停。「常精進菩薩」就是「自利利他無疲倦故」,他就是沒有疲倦的心,經常的精進。古德的注解說:這二位菩薩的在場,有表法的意思。說這個「不休息」是贊歎菩薩的智慧,菩薩為了追求無上的佛道,他「曠劫修行不暫停故」,這是贊歎菩薩的智慧,就是內心當中希求無上菩提,他是不暫停的。這個「常精進」菩薩是贊歎菩薩的悲心,菩薩的悲心,憶念到眾生的苦,使令他會一生一生的流轉,在人世間得果報,陪著眾生流轉,方便教化眾生,「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個是贊歎菩薩的慈悲心,他常精進。這二個都是以功德來立名,一個是贊歎菩薩的智慧,一個是贊歎菩薩的慈悲。本經當中列出了四位菩薩的名稱,「釋別明」。最後看這個菩薩得到什麼利益:

  明得益

  ┌不 離 見 佛─┐

  此等深位菩薩,必│        │乃能速疾圓

  ┼不 離 聞 法 ├

  皆求生淨土,以 │        │滿菩提故。

  └不離親近供養眾僧┘

  這些「深位菩薩」他們在場,一方面當影響眾,連深位菩薩都在場了;但是站在當機眾的角度,他們也得到利益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也是要「求生淨土」,因為「不離」開「見佛」,「不離」開「聞法」,「不離」開「親近」,乃至「供養眾僧」,才能夠「速疾」的「圓滿菩提」。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站在上求佛道的角度,經常的親近三寶這件事情非常重要,仰仗三寶的加持力,所以等覺菩薩都還要親近三寶。所以宗喀巴大師說:歸依三寶是一切佛法修學的一個基礎,歸依三寶。就是你持戒、修定、修慧,乃至無量無邊的波羅蜜,假設不跟三歸依相應的話,這個就是外道法。就是你持戒的目的不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的目的,你這個持戒就是外道法。所以菩薩站在歸依三寶的角度,他來這裡聽聞佛法也是得到了利益,因為能夠「速疾圓滿菩提」。這是講到這些菩薩得到利益的情形。這是講到與會的第二個大眾「菩薩眾」,再看「丁三、天人眾」,看經文:

  丁三、天人眾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這是講一般的凡夫、天人,整個五道的眾生都在這一類裡面,看蕅祖的注解:

  ┌釋提桓因,此雲能為主,即忉利天王───┐

  這個「釋提桓因」他是「忉利天」的天主,這個忉利天有三十三個地方,又稱為三十三天,它有三十三個單位,他是在中間,是三十三天的主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過去迦葉佛的時候,迦葉佛滅度以後,留下捨利子,這當中有一個女居士,發心要建一個塔來供養迦葉佛的捨利子;但是她的能力不夠,蓋一個塔須要的錢很多,她就一一的去募款,得到三十二個人的幫助,就把這個塔給蓋了起來。她是一個主事者,所以後來三十三個人都升到忉利天去,因為她是一個主事者,所以她就做這三十三天的主人,就是忉利天主,叫「釋提桓因」,他過去的因地是這樣子的。這個釋提桓因在佛法的弘傳當中,有一個很特殊的功德,在《法華經》上說:佛陀最初成道的時候,三七日是沒有馬上說法,佛陀入甚深的法性三昧中,這是自受用的境界。這個時候(這一層的意思是說「法要有人請求」,為了尊重法的緣故。),大梵天王跟忉利天這二個人,代表所有六道的眾生來請法,如是的三請,佛陀才從法性三昧當中出來,才說法。所以說他是請法主,這是他一個很重要的功德,他是請法主。我們看經典,釋提桓因他在忉利天那是很多很多的享受。這個天人到底有沒有修行,我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他歡喜聽法,釋提桓因。你看很多經典,釋提桓因都在的,《阿彌陀經》《法華經》,很多的大乘經典,釋提桓因他一定會莅臨聽法。這是講到天人眾,特別把釋提桓因提出來。這個「等」:

  │                   │

  │  ┌下等四王──────┐     │

  ├等者┤          ├無量諸天也┼

  │  │上等夜摩、兜率、化樂│     │

  │  └          ┘     │

  │   、他化、色、無色        │

  這個「等」往下,就包括了「四」天「王」天,往「上」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是欲界的天。這些天都有男女的欲望、飲食的欲望、睡眠的欲望;還有「色」界、「無色」界,這些天都沒有三界的欲望,完全是受用清淨的三昧樂,沒有男女、飲食、睡眠的這些欲望,完全是受用這種清淨的三昧樂。這些是屬於三界的「諸天」。

  │                   │

  └大眾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

  ┌無不與會

  ─┤

  └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

  ──乙一、「通序」竟──

  包括了「十方」的「天人」,就是其他世界的天人,乃至「八部修羅」,這「八部修羅」我們一般講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我們解釋一下:第一個天,天人;龍,龍是畜生道;阿修羅,阿修羅也是一個法界,叫非天;夜叉,這個夜叉是一種鬼神,但是他是鬼神裡面比較有福報的鬼神,他比較威德,能夠飛行,一般鬼神是不能飛行的,一種飛行的鬼神叫夜叉;迦樓羅,迦樓羅就是金翅鳥,是一種畜生;緊那羅,緊那羅是一種天上的樂神,也是天人;干闼婆,干闼婆是釋提桓因的樂神,也是天人;摩羅伽,摩羅伽是一個大蟒蛇,蟒神,是畜生道。「八部修羅、人非人等」,人或者非人等等,都是屬於天人眾所收攝。就是除了出家的聲聞、或者菩薩以外,其他的五道眾生,都收攝在這「無量諸天大眾俱」裡面。這是講到「天人眾」。關於這一點,智者大師他提出一個看法說:佛說法的時候,有些人他是用尊貴的色身來聽法,用天、人的尊貴身;有些眾生是用卑賤的身來聽法,用鬼神身、畜生道的身來聽法。但是有些人得到尊貴身,他不來聽聞佛法,這是一個什麼因緣呢?智者大師說:這當中跟二個因緣有關,第一個跟戒律有關;第二個是你對佛法智慧的善根有關,跟「乘」,乘就是智慧的善根。一個「戒」、一個「乘」。

  戒、乘這二個因緣,智者大師開出四料簡。第一個戒乘俱急,就是說這個人在因地的時候,他持戒莊嚴,而且好樂聽聞佛法,增長自己智慧的善根。當佛陀說法的時候,他就能夠莅臨,以尊貴身來聽法。以這個天、或者是轉輪聖王、或者大富長者,以這個尊貴的色身來聽法。在六道當中,佛陀說二只腳都是尊貴的,四只腳以上的就是不尊貴了,這是卑賤的果報。就是他持戒也莊嚴,又好樂聽聞佛法,這個時候以尊貴身來聽法。第二個乘急戒緩,說這個人好樂聽聞佛法,這佛法的善根特別的強,但是他的煩惱習氣也特別的重,所以他乘急而戒緩。他遇到惡因緣,他破戒了,這個罪業的因緣,使令他變成卑賤身了,變成一只蟒蛇、或者是變成夜叉、或者變成一只畜生;但是他那一念心中所栽培的清淨善根,能夠在佛陀說法的時候,它能夠現前,以卑賤身來聽聞佛法,乘急戒緩。第三個戒急乘緩,說這個人,他持戒特別的莊嚴,五戒、十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各式各樣的善法他都能夠修;但是乘緩,他不歡喜聽聞佛法,對佛法的善根栽培不夠。在他的流轉當中,他會得到尊貴身,佛陀說法的時候,他可能是一個轉輪聖王,但是他不來聽法;或者是一個天人,但是他對聽聞佛法不當一回事,不來聽聞佛法,這是第三種。第四種是戒乘俱緩,這是最糟糕的。他得到卑賤身,他跟佛法也沒有結緣,也就不來聽聞佛法。所以來聽聞佛法的因緣,有這四種差別。要站在一個得度的因緣,你見佛聞法這是非常重要的。見佛聞法這句話,智者大師又開出藏、通、別、圓。說:來這個地方,有些人聽到藏教法、有些人聽到通教法、有些人聽到別教法、有些人聽到圓教法,這跟你過去栽培的善根有關系。所以說我們如果一方面能夠持戒、一方面能夠聽聞佛法增加自己的善根,未來的生命當中,我們就能夠以尊貴身繼續的學習佛法,是有這樣的情況。這個是講到「通序」,又叫做正信序,說明這部經的六種成就,來證明這部經的真實性,來啟信後人,叫正信序。

  乙二、別序

  這個「別序」就是別於一般的經典,看蕅祖的注解。

  ┌─發起序也。

  │

  │     ┌不可思議┐   ┌依┐

  │┌淨土妙門┤    ├佛自唱┤ ├名字─為發起

  ││    └無人能問┘   └正┘

  ├┤

  ││又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

  │└

  │  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

  │

  └─如《梵網?下卷》,自唱位號雲:我今盧捨那等,

  智者判作發起序,例可知也。

  這個「別序」又稱為「發起序」,就是這部經的一個發起因緣,這部經是在一個什麼樣的情況之下宣說的。前面的「通序」是說明這些與會的大眾,是在什麼時間、什麼處所集會在一起;這以下的「別序」,是說在這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因緣而佛陀說法,這叫「發起序」。看第二段,這個「發起序」有二個因緣發起:第一個「淨土妙門,不可思議,無人能問」。就是說從它的深度來說,因為「淨土」法門這件事情「不可思議」。說一個五逆十惡的眾生,他內心當中累積了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而他能夠憶持佛的佛號。這個佛號、這個萬德洪名進入他的心中,這麼一運轉,具足十聲,就能夠把地獄的火轉成金蓮華,這件事情是不可思議的。所以這樣的法門,這個他力法門,沒有「人能」夠「問」、沒有人有這樣的智慧能夠問。所以佛陀怎麼辦呢?只好自己講出極樂世界的「依」報跟「正」報的名字,「有世界名曰極樂」──依報,「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正報,來作為「發起」,因為這個法門太深妙了,這是第一個理由。其次,淨土法門它的廣度,前面是講到深度,這是講到廣度。因為「佛」的妙觀察「智」,觀察眾生的根「機」是沒有錯「謬」的,看到「大眾應」該得到「淨土」的法門,而得到「四」種利「益」──歡喜、生善、滅惡、入理,所以「不」必等待發「問」,「便自發起」。這個地方,蓮池大師的《疏鈔》講得詳細,他說:這個本經是無問自說。這個在經典上來說,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因為一般的經典,都是要有人修行有問題,佛陀才宣說。說你這個人有病,醫生才開藥;怎麼你沒有向我索藥,我就開藥呢?這當中有一個理由,佛陀無問自說有一個重要理由。蓮池大師先講一個譬喻說:有一個人他身體長了一個毒瘡,這個毒瘡發作的時候非常痛苦,而且須臾將死,馬上就要死掉了。這個時候剛好有一個醫生,這個醫生他有阿伽陀藥。這個阿伽陀藥萬病總治,拿給這個人吃,入口即活。吃到他的嘴巴裡面,把它含起來,它就能夠把這個毒瘡治好。所以說這個醫生在這個急迫的情況之下,他不等到對方的啟請,就把這個藥給他,因為這個藥萬病總治的。而且他這個人須臾將死,命在旦夕了,他來不及啟請了,這個時間太急迫了。蓮池大師就合法說:「末世眾生亦復如是,根鈍障深,壽命短促。」說末法眾生根鈍障深,根機、善根很鈍,修止觀修半天也修不來,煩惱也沒辦法斷。罪障也重、煩惱障也重、果報體也重,動不動就生病,這一期的生命也很短促。這個時候「解脫、禅定甚難可得」,你要他「解脫」(就是般若波羅蜜),得到禅定,甚難可得,很難成就的。末法眾生他沒有這個智慧來啟請,佛陀還是要為他宣說,因為這是一個三根普被的法門。所以在這個因緣之下,「故不俟問,便自發起」,這樣的一個理由,佛陀便自動的發起,是可以的。接下來引證。蕅益大師引用智者大師的著作來解釋,「如梵網」經「下卷」上說:「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華台,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梵網經》也是無問自說,因為《梵網經》講的那種境界,也是特別的甚深,報身佛。「我今盧捨那」,就是釋迦牟尼佛講《梵網經》是現報身佛。報身佛坐在蓮華台上,旁邊的千華上現出很多很多的釋迦佛。「智者」大師把這一段「判作發起序」,這也是比「例可知」,這也是一種無問自說的情況。蕅益大師他引用智者大師的科判,來解釋這一段經文應該是屬於發起序,是這個意思。

  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這一段我們把經文簡單的消釋。「爾時」,就在這個法會大家集合的時候,有聲聞眾、菩薩眾、天人眾,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集會的那個時候,大家都集會在那個時候,叫「爾時」。這個時候,「佛」陀就主動的「告」訴「長老捨利弗」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說在娑婆世界的西方,距離經過十萬億佛土,這當中有二件重要事情,他講了二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有世界名曰極樂」,就是那個地方有一個依報的國土叫極樂,叫做依報的莊嚴。第二件事情「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那個國土有什麼人在那個地方呢?有一尊佛,是阿彌陀佛在那個地方說法,是正報的莊嚴。就是發起序,佛陀主動告訴長老捨利弗,講出極樂世界的依報跟正報的名號,來作本經的一個發起。看蕅祖的注解:

  明召告意

  ┌─三根普被───┐

  │        │┌圓收┐

  淨土法門┤┌絕待┐    ├┤  ├一切法門,甚

  └┤  ├不可思議┘└圓超┘

  └圓融┘

  ┌非第一智慧─┐

  深難信,故特告大智慧者┤      ├也。

  └不能直下無疑┘

  與會的大眾這麼多,佛陀為什麼單單告訴捨利弗呢?佛陀告訴這個大智慧的捨利弗有什麼意思呢?這當中蕅益大師把這一層意思解釋出來:「淨土法門,三根普被,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淨土法門從它的廣度來說,「三根普被」,上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也能夠念阿彌陀佛,念念成就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下至五逆、十惡,這個五逆、十惡的眾生,他那一念苦惱躁動的心,他憶持阿彌陀佛,也能夠轉地獄的火成金蓮華:所以是「三根普被」,所以這一句佛號「三根普被」,這是講它廣度的殊勝。其次,它的深度「絕待圓融,不可思議」。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絕待圓融,不可思議」?這個「絕待」是約著「對待」來說。就是我們在轉凡成聖,把染污的緣起轉成清淨的緣起,這個染淨二法,有「對待」跟「絕待」的差別。比如說我們講念佛法門,譬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我們念佛當中,以這一念心來攝持佛號,這當中有二件事情:第一個「能念的心」,我們這一念心就像一個污濁的水,累積了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污濁的水,能念的心。其次,「所念的佛號」,就是清水珠,萬德洪名,攝持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這當中蕅益大師把它判作二種修行方法:第一個事持。就是你剛開始是建立對佛號的信心,就是說:我這個水實在太髒了,一點辦法都沒有。我是業障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脫生死;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有大勢力,一定能夠救拔我。這個時候對名號通身靠倒,但是這個時候是一種對待觀法,因為染淨是獨立的,雜染不能變成清淨、清淨不能雜染,這雜染跟清淨是對立存在的,是有自性的,這是對待的觀法。但是有自性沒關系,萬德洪名的功德太大了,我這一念心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就通身靠倒,這清水珠的力量太大了,這是事持。第二個理持。這個理持就是說,我們在贊歎這個清珠的功德,這萬德洪名的功德之下,我們也應該贊歎我們這一念心也不可思議。說這個水也不可思議,清珠能夠把水淨化,當然清珠是不得了,但是這個水也不得了。為什麼?因為它變化?表示這個水它不受染污,水表面上跟這個染污在一起,但是這個染污的東西不能染污水。這個意思就是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從這句話的角度來觀察這個煩惱跟罪業,是如夢如幻的,它沒有真實的染污我們這一念心。所以說,我們這一念如夢如幻煩惱的心,跟清珠一接觸的時候,「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我這一念心能夠變化。染污的心,在迷惑的時候,全真成妄,在迷惑的時候;當這一念生起了信願的時候,接觸這個佛號的時候,全妄即真:這真妄是不二的,染淨是不二的。這個時候,智者大師說:你能夠作這樣的理觀,這個就是理持。也就是所謂的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所以蕅益大師經常告訴我們:我們要體會我們念佛的時候,能念的心本自不可思議,所念的佛號也本自不可思議。說這個清珠跟濁水一接觸的時候,清珠不可思議,這個水也不可思議,這個水能夠變化也不可思議,這樣子就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了。「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它能夠收攝一切法門,淨土法門它以信、願、持名為正行,以一切六波羅蜜為助行;而且它還超越一切法門,因為它是他力法門,所以「甚深難信」,只有「大智慧者」才能夠直下承擔的。所以佛陀告訴「捨利弗」有這一層意思,這意思就是說淨土法門,它是靠智慧抉擇的,不能只是靠這個情感的歸依而已,要作一些理觀的。這是一個總說。這以下我們解「釋西方」。這一段是解釋「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先解釋這個極樂世界的方向跟距離,看「正釋」:

  正釋經文五

  釋西方二

  正釋

  ┌西方者,橫亘直西,標示現處也。

  │

  ┼十萬億者,千萬曰億,今積億至十萬也。

  │

  └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為一佛所化。

  「西方」就是「橫亘」,這個「亘」就是從此端延伸到彼端,叫做「亘」,就是從這個地方延伸到那個地方叫做「亘」。「橫亘」就是從我們娑婆世界一直延續到「西」方,這表示處所,它所顯現的這個處所,「現處」。這是講方向。這以下是講距離,「十萬億者,千萬曰億」,古時候千萬叫做億,把這個「億」一直累「積」到「十萬」個億,叫十萬億。接下來解釋「佛土」,這個佛土是古時候的單位,這個佛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教「化」的地方。

  且以此土言之─

  ┌東西南北各一洲┐

  │       │

  ┌一須彌山┤同一日月所照 ├名「一四天下」┐

  │    │       │       │

  │    └一鐵圍所繞──┘       │

  │                    │

  ┼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

  │                    │

  ├千「小 千」─名「中千世界」──────┤

  │                    │

  └千「中 千」─名「大千世界」──────┘

  ┌十萬億┐

  ─過如此佛土┤   ├是「極樂世界」也。

  └之西─┘

  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呢?蕅益大師解釋說:以「一須彌山」為中心,「東西南北各一」個「洲」,就是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這一個須彌山有一個太陽、有一個月亮,在這個須彌山頂上照耀;外邊有一個「鐵圍山」圍「繞」,這樣子叫做一個「四天下」,這就是佛法講國土的單位,一個最小的單位叫四天下。然後我們累積一千個「四天下」,叫一個「小千世界」;再把一千個「小千」世界加起來,叫「中千世界」;再把一千個「中千」世界加起來,叫做「大千世界」。這個就是所謂的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怎麼說呢?不是說三千個大千世界,不是。因為這個世界是有三個千,是小千、中千、大千,這樣累積起來叫三千。其實三千大千世界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它是有一千個四天下,一千個小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起來才叫三千大千世界。「過如此佛土十萬億之西,是極樂世界也。」這個地方是講出極樂世界的方向跟距離。不過這地方,這是約業感來說的,約眾生的業感。所以智者大師說:如果我們淨業成就,「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也。」所以臨終的時候,你以這一念信心跟願力的心來,來憶念彌陀的名號,念念相續,具足十念,這個心中能夠不貪戀、不顛倒,這個「在定之心」,這個時候,前一剎那在娑婆世界死亡,下一剎那蓮華化生。就是「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所以這個距離不是障礙的,問題是「是不是能夠淨業成就」?關鍵在這個地方。

  「淨業若成,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也。」臨終心定,這種功夫要平常培養。平常我們的心定不下來,臨命終時怎麼定下來?平常定容易,臨終定難,因為生離死別,能不動心嗎?真的沒有絲毫牽掛嗎?必須真不動心,真的沒有牽掛,心才定得下來。

  破疑

  ┌問:何故極樂在西方?

  說為什麼極樂世界在西方呢?蕅益大師的回答很妙:

  ┤

  └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又問何故在東,豈

  非戲論?況自十一萬億佛土視之,又在東矣,何

  足致疑。

  有人說:「極樂」為什麼一定在「西方」呢?他說:這不是「善問」,凡夫的妄想特別多。「假使極樂在東」方,你「又問何故在東?」,這就墮入「戲論」。何「況」所謂的西方,它是約著娑婆世界來安立的,假使我們從「十一萬億佛土」看,那又「在東」方了,說這個方向是無自性的。就是這個西方是約著娑婆世界的立足點來安立西方的,是這樣的一個意思。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先講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這個依報跟正報的情形,我們下一次再宣說。有沒有問題?

  問:

  答:這個通序,它一方面表達出一部經的發起因緣,這個發起因緣是佛陀無問自說,當然它是「三根普被,絕待圓融」,沒有人能夠問。但是佛陀這個法一定要講,非講不可,因為這個法對末法眾生太重要了,所以佛陀也會主動的說出來,有這一層意思,就是說明本經發起的因緣。

  第二層意思,這個發起序也標出一部經的大綱,這個大綱就是「有世界名曰極樂」,依報的莊嚴;「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正報的莊嚴。這二個就會帶動後面極樂世界的無上因果。這個無上的因果,是依著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的莊嚴而建立的。如果沒有依報、正報的莊嚴,哪有什麼極樂世界的因地跟果地的功德!所以這個地方也標出了後面經文「正宗分」的內涵。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別序」也非常的重要,看出一部經的大綱。

  問:為什麼不跟文殊師利菩薩講?

  答:古德沒有交待這件事情,當然應該是有它的深義。我們也可以體會一下,但是古代的注解沒有解釋為什麼不跟文殊師利菩薩講。(呵──)不過長老捨利弗,從跡門來看,他當然是聲聞眾;但是本地風光話,他又是當機眾。就是佛陀當然也有鼓勵的意思,就是回小向大,也可能有鼓勵的意思,鼓勵這些阿羅漢:你們不要到涅槃去,到極樂世界多好。當然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那些人,也不太須要鼓勵,是等覺菩薩。這些阿羅漢,佛陀也可能要他們再想一想、再想一想(呵──),不要到涅槃去,到極樂世界回小向大,「大乘善根界」,到極樂世界急速成佛。當然這個地方還可以想一想,這一層的意思還可以想一想。你看《觀經》,《觀經》佛陀是為凡夫說的,為韋提希夫人說。我們看經典,雖然這個經典是三根普被,佛陀在講《華嚴經》的時候,講十大願王導歸淨土,是為法身菩薩講的,那都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薩;《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經》都是為凡夫說的。這當中會牽涉到什麼問題?佛陀如果以深位菩薩為當機眾,那後面的經文所描述的依正二報,就不是凡聖同居土了;但事實上後面是凡聖同居土,這些都是凡夫成就的境界。像《觀經》的三輩九品,都是約凡夫安立的。為什麼呢?善導大師說:你想想看,《觀經》的當機眾是韋提希夫人。他講三輩九品是聖境,那你講給韋提希夫人聽干什麼?所以有這一層意思。所以這個當機眾,會影響到經文的內容。如果佛陀告訴文殊師利菩薩,那這個境界很高:唉呀!這個淨土法門不可思議,文殊菩薩才能夠承當。但是你看它後面的內容不是。所以蕅益大師他會判,他後面有講到,這個「極樂世界其土有佛」這個「佛」是凡聖同居土的佛;「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八功德水」,那個境界是凡聖同居土的境界,它是約凡夫講的,也有這一層意思。所以我們看當機眾,會知道這個經文的內容,它是在講什麼法界的境界,從當機眾也可以判斷出來。你看《華嚴經》的境界:「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那是一個實報莊嚴土的境界。因為《華嚴經》是為十地菩薩講的,「十地菩薩所被機」,所加被的根機,華嚴的境界。但是《阿彌陀經》《觀經》《無量壽經》這個淨土法門,佛陀都是為凡夫講的,都是凡夫做得到的,要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要你「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這個對凡夫來說都不是強人所難,都是做得到的。但是佛陀講「十大願王」,這就不容易了。因為它每一個願王都要「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才叫做「願王」。不管是禮拜,乃至回向,每一個法門都要時空無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那就不是凡夫做得到,不容易的。那我們是「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有一種隨喜的意思。但是佛陀要你「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這不難。所以我們看這個當機眾,也會知道這部經是適合誰修行,有這一層意思。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十七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二頁,我們看經文:

  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這段經文是一個「別序」,又叫做「發起序」,就是發起一部經典的因緣。「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爾時」就是大眾在集會的時候,佛陀告訴智慧第一的捨利弗尊者:「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就在我們娑婆世界的西方,距離經過十萬億的佛土,在這當中有二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有世界名曰極樂」,就在那個地方有一個依報的世界,它的名字叫極樂;其次,「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在那個地方有一個正報的阿彌陀佛,在那個地方為大眾說法。這是「發起序」,就是佛陀在與會大眾默然的情況之下,無問自說,在那個清淨的大悲心當中,說出了極樂世界的依報跟正報莊嚴的名稱。這當中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解釋,看第二段。前面的「西方」,我們解釋過了。「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說出極樂依正的方向、距離。這以下解「釋依報」,依報蕅益大師分三段:第一段「正釋世界」。「有世界名曰極樂」這個「世界」怎麼說呢?

  釋依報三

  正釋世界

  ┌有「世界」─┐

  ┌┤      ├序依報國土之名也。

  │└名曰「極樂」┘

  │

  │┌豎約三際,以辨時劫┐

  ┼┤          ├故稱「世界」。

  │└橫約十方,以定疆隅┘

  │

  │      ┌安養┐

  │極樂者,梵語│  │   ┌永離眾苦┐之謂,如

  └      ┼安樂├等,乃┤    ├

  須摩提,亦雲│  │   └第一安隱┘下廣釋。

  └清泰┘

  「有世界名曰極樂」是說出「依報國土」的「名」稱,這個國土的名稱叫做「極樂世界」。這個世界是「豎約三際,以辨時劫」。從豎的方式來說,它的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這叫做「世」。從橫的角度來說,「橫約十方,以定疆隅」,這叫做「界」。說這個「世界」就是時間跟空間的一個和合相,叫做「世界」。極樂國土佛陀說它是一個世界,就表示它是一個因緣所生法,它是存在於某一個時空因緣的一個世界,不是只是心中的妄想而已,它的確是存在時空因緣的世界,是這個意思。「極樂者,梵語須摩提,亦雲安養、安樂、清泰等。」這個「泰」就是舒適,這個國土特別的清淨、舒適,這個叫「清泰」。簡單的說就是:極樂世界的身心世界,「永離眾苦、第一安穩之謂」,沒有痛苦,特別的安穩,這叫做「極樂」。這是簡單的解釋「世界」。其次我們看「別明淨穢」。以下這二段,蕅益大師是就著一般自力法門成就的世界,跟淨土世界的差別作一個比較。首先,我們先看一般通途自力法門的世界是什麼情況:

  別明淨穢

  然佛土有四,各分淨穢─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種:「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每一個土就著它相對的安立來說,有所謂「淨」跟「穢」的差別,先看第一個:

  ┌五濁重者穢

  ┌凡聖同居土─┤

  │      └五濁輕者淨

  「凡聖同居土」的「淨穢」,是就著它「五濁」的「重輕」。這五濁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我們簡單的來說,在我們這個凡夫的世界,它的差別跟二個因緣有關系:第一個跟你的業力有關系,這個善業強的人,他容易生長在尊貴的地方;惡業強的人,他就容易生長在卑賤的地方,像污穢的貧民窟,等等。所以這種淨穢的成就,跟你內心當中所積集的善業、惡業有關系,這是第一個。其次,跟你煩惱的厚薄有關。煩惱重的人,他容易招感污穢的國土;煩惱輕的人,他容易招感清淨的國土。比如說我們山上經常有這個鳥,我們就把這個蒙山施食的米拿去喂食。在喂鳥的時候,有時候燕子會先來吃這個米,麻雀後來吃,燕子它不在乎,它胸量廣大、厚道。但是如果是麻雀先來吃,你會發覺燕子再過來的時候,麻雀就要把它趕走。看得出來麻雀的性格,它尖酸刻薄。所以我們從這個緣起上,看這不同心的相貌,我們看麻雀它的果報體跟燕子就不一樣。麻雀它一飛到地上,它那個心就特別的擾動,它叼個東西吃,它東看西看,它很害怕別人會傷害它,因為它本身是一種刻薄相,它從這個刻薄的心性所變現的世界,它感覺到這個世界充滿危機。你看麻雀在地上叼東西,它就是東看西看。但是你看燕子,它特別的安詳,它到哪一個地方看起來就是特別的尊貴安詳,因為它心性厚道。所以從厚道的因緣當中所顯現的世界,它認為人跟人之間、動物跟動物之間是安詳的,是和合的。所以說,我們的世界跟你的業力有關系。第二個跟你煩惱的厚薄:有些人刻薄,他的世界就容易有障礙、容易有壓力;我們心性厚道的人,這個時候所現的世界就比較安和一點。所以說這個凡聖同居土的淨穢,它由五濁的輕重來安立,這是一種。

  │

  │      ┌析空拙度證入者穢

  ├方便有余土─┤

  │      └體空巧度證入者淨

  ┤

  前面的凡聖同居土,是一種有漏的業力所創造的國土。這個「方便有余土」是一個無漏的國土,這個國土的成就,主要是依止我空的智慧,或者觀四谛、或者觀十二因緣。從四谛、十二因緣當中,他悟到了我空的真理,成就方便有余土。從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分出淨穢。就是「析空證入者」、「體空證入者」。這個「析空」觀,它本身主要是從事相的分析,從一種事相的變化,無常故苦、苦即無我。「體空」觀他是一個利根人,他從這種理性、從理觀,從一切法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所以這個析空觀,基本上他所證入的偏重在我空;這個體空觀,他在證入的時候,他證到了我空、也證到了法空,他也能夠證到法空。所以「方便有余土」它相對「析空」觀來說,它就比較「淨」,障礙比較少。

  前面的凡聖同居土,當然是有各式各樣的感受,快樂、痛苦的感受。這個方便有余土的果報,它不是快樂、痛苦,它完全是一種寂滅的狀態,涅槃寂靜樂。但這個寂靜當中,在操作這些法門的時候有差別。比如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龍王它歸依了三寶,它請了很多的阿羅漢去它的王宮應供。這一天,它請這些大阿羅漢吃飯的時候,突然間大鵬金翅鳥突然出現了。大鵬金翅鳥用廣大的翅膀一扇,就把海水給撥開來。大鵬金翅鳥這個時候以很快的速度要去抓龍王,當時當然是很緊張了,那是一個緊急的情況,所有的阿羅漢都楞住了。但是目揵連尊者就在那麼短暫的時間當中,馬上入火光三昧,然後現出一個鍋蓋樣子的光明相,把整個龍宮完全保護住,讓大鵬金翅鳥不能進來。我們從《阿含經》的這個故事看得出來,同樣是阿羅漢,「我等同入法性」,所有的阿羅漢都在無生的真理當中安住;但是在顯神通三昧的時候,這個時候有差別。有些人他能夠馬上入初禅、二禅、三禅,馬上顯出神通;有些人他就會遲鈍:這個跟你的法執有關系。比如說我們同樣做一件事,有些人是二楞子的個性,他就一個竹竿一定要走到底:這樣子不可以,一定要沖出去。有些人他善巧,一切無自性、一切法是從因緣安立的,怎麼做好,就怎麼做。這個「方便有余土」亦復如是,雖然同樣證入了空性,但是有「巧、拙」的差別,它是從巧、拙來安立「淨、穢」的,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      ┌次第三觀證入者穢

  ├實報無障礙土┤

  │      └一心三觀證入者淨

  │

  這個「實報無障礙土」,它不是證得空觀就能夠成就,要證入真如佛性。真如佛性,如果是一個別教根性的人,他是「次第三觀證入」,先空觀,十住修習空觀,十行修假觀,十回向修中觀,然後再入初地,這個是「穢」。如果在因地的時候,就直接修「一心三觀」,直接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時候是「淨」。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基本上從天台宗的思想來看,一個證入法身的菩薩,那完全入圓教了,他一定明白即空、即假、即中,圓三谛理。但這個地方的淨穢是約習氣、約習氣。因為他因地的時候,這個空、假、中,他是各別操作的。雖然他在理上已經悟到空假中三觀的融通性,但是他因地的根性是從次第三觀修上來的,他還帶有習氣。所以這當中也可從這樣的一種差別,安立淨穢的相貌。

  │      ┌分證者穢

  └常寂光土──┤

  └究竟滿證者淨

  「常寂光土」就是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它是一個真如理性。「分證」的是「穢」;「究竟滿」當然是佛,是「淨」。這個地方是蕅祖講到:「有世界名曰極樂」,這個「世界」的一個差別相,先分成四土,四土當中各論淨穢。接著我們看極樂世界又是什麼相貌:

  指歸同居

  ┌正指同居淨土──┐

  今雲極樂世界┤        ├也。

  └亦即橫具上三淨土┘

  這個地方的「極樂世界」,「有世界名曰極樂」,這個地方到底是哪一土呢?蕅益大師講是「同居淨土」,是凡聖同居淨土。所以後面我們講到依報的莊嚴,不管是七寶池、八功德水、宮殿、樓閣,其實那完全是介紹凡聖同居土的情形。因為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標出「有世界名曰極樂」,這個「世界」是約凡聖同居土。

  不過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又強調一個觀念說:「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這個地方就值得我們注意了。就是說這個極樂世界的三土是融通的,凡聖同居土它具足了方便有余土、實報無障礙土跟常寂光土的功德,這是不共於一般自力法門的國土。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一般國土的成就,是從業力的因緣,業感緣起:或者是有漏的善業惡業,成就凡聖同居土;因為無漏的業力,我空的智慧,成就方便有余土;菩提心、六波羅蜜的業力,成就實報無障礙土。總之,以各式各樣的業力,創造各式各樣的國土。這個國土跟國土之間,是互相有界線的,它完全是靠業力。但極樂世界的成就,這個地方我們注意:它不是業力所成就,它是彌陀本願的功德力所成就的。彌陀的本願功德力所成就的,那是一種法界緣起,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它隨拈一法,都具足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凡聖同居土也是彌陀的本願所成,乃至方便有余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都是彌陀的本願功德力所成。這個佛的力量有一種不共的地方,就是說他能夠把他的功德力,為實施權,他能夠創造各式各樣的因緣。

  比如說,佛在世的時候,有四個婆羅門的外道修行人,在山中修習禅定,很快的就證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這四個修行人的心情,好樂三昧的快樂,不喜歡出世的涅槃;他知道有佛陀出世,他們想要去供養佛陀,知道佛陀出世是甚深難得,能夠供養佛陀,對他來生的安樂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他又怕聽到佛陀的說法,因為他怕佛陀為他說法以後,他成就涅槃以後,他就失掉三昧的快樂,很可惜。怎麼辦呢?四個人就商量一下說:我們現在四個人去供佛的時候,速度一定要快(呵──),供完就馬上走。這個時候,第一個老大就去供養佛陀,供養佛陀的時候,禮拜、贊歎,供養以後馬上走,佛陀馬上在一瞬間講出一句話:「諸行無常」。他聽到以後很恐怖,趕快就沖走,用神通力沖走。老二來供養佛陀的時候,供養以後也是趕快走,佛陀馬上又講:「是生滅法」。(哈──)第三個來供養了以後,要走的時候,佛陀就說:「生滅滅已」,他聽了以後很恐怖就離開了。第四個來的時候,供養佛陀以後,佛陀講:「寂滅為樂」,就講這四個字。就次第講完了。講完以後,他們就回去打坐了。當然這都是一個片段的文意,不能夠去修觀。有一天他們從定中出來的時候,大家就在一起說:唉呀!那一天真危險(呵──),差一點就聽到佛陀說法。這怎麼回事呢?佛陀告訴我說:諸行無常。這樣子哦!佛陀跟我講說:是生滅法。第三個說:生滅滅已。第四個說:寂滅為樂。這個偈頌把它組合起來以後,四個人就證得初果。(呵──)我們可以知道佛陀的方便力,就是說他們四人根本不想學習佛法;但是佛陀的神力就能夠無問自說(哈──),也可以這樣講。佛陀知道他們的因緣,因為供佛的因緣,就從供佛當中,把這個聖道的因緣放進去了。

  極樂世界也是這樣,凡聖同居土,我們看後面,那的確是,這個樣子也不是很尊貴。你看這個人民供佛以後,回來吃飯(哈──),「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在三界裡面,色界的天人就不吃飯。色界、無色界,那吃飯是一種雜染相、粗重相。這個色界的天人,他那一念心有殊勝三昧樂的攝持,他不用吃飯。所以這個吃飯,這個國土是一個很粗糙的國土。但是我們必須要注意一點:極樂世界雖然也現出了凡聖同居的一種粗重相,但是那種相貌它具足了上三土的無漏功德力。換句話說,我們在極樂世界吃飯,每一口飯,它就能夠使令我們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德。如果你的善根是因為空性而得度,這個時候它就啟發你空性的善根;如果你栽培的善根是大乘中道的善根,它就啟發你大乘的善根。所以說這個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它的色、聲、香、味、觸這五塵的境界,它含攝了方便有余土跟實報莊嚴土的無漏功德,這意思也可說是無問自說。就是說你在受用這個凡聖同居土的飲食、衣服、臥具的時候,也增長了你的道業、也增長你的道業,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說它這個地方所指的是「凡聖同居」土,但是也「橫具」了「上三土」,而這個地方的關鍵在於彌陀的本願功德力,因為這個國土不是我們業力所感的。我們業力所感的,要成就佛的加持,只有佛在世的時候才有可能。那四個外道跟釋迦牟尼佛結下甚深的因緣,所以他有這樣的一種殊勝境界。但是佛滅度以後,那就沒有辦法了,那你要在法義上增上,就各憑本事了。所以極樂國土的一個殊勝點,它是彌陀本願所成就的。這個是講到「有世界名曰極樂」。好,我們再看第二十四頁,「釋正報」。前面是說明依報,這個地方是講「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我們也是分成三段:第一段「明單復三身」。

  釋正報三

  明單復三身

  ┌有佛號阿彌陀,序正報教主之名也。翻譯如下廣釋。

  「有佛號阿彌陀」是說明這個極樂國土「正報」的「教主」,教化主,就是阿彌陀佛,他的一個名稱。先解這個「佛」:

  │          ┌法身單,指所證理性。

  │          │

  │      ┌單┐┌┼報身單,指能證功德智慧。

  └佛有三身各論┤ ├┤│

  └復┘│└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像。

  「身」就是積聚的意思,有各式各樣同類的東西把它聚起來叫「身」。佛陀從他的性質不同分成三身,「三身」當中有「單」有「復」的情形,先看「單」。「法身單,指所證理性。」一般我們講「法身」,是約「所證」的真如「理性」,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這樣一種理性。《金剛經》講:什麼是「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什麼是如來呢?就在一切法當中,「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當中,有一個如,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真理,這個就是如來。這樣子講,這個如來就不是我們能夠見聞覺知的,那是遍一切處,一切法為「身」的一種真理。所以在一切現象界當中,有一個共同的軌則,一種不變而隨緣、隨緣不變的軌則,一個道理。而那個道理就是「佛」,這樣子來定義佛陀,當然這樣的佛指的是法身。「報身單,指能證」的「功德智慧」。前面的法身,不管你是不是去修證,這個道理,一切法的一個現象界,這當中有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是恆常存在的。那「報身」的話就是你要修習,你經過聞思修,而成就的這種功德智慧,包括智慧、包括功德。這功德是輔助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個智慧是般若波羅蜜。就是你用般若波羅蜜,才能夠成就報身,它是修而來的。法身跟報身,這二個身,在智者大師叫做本門,佛的本門,佛的根本,就像月亮一樣。這個「化身」呢,「指所現相好色像」,這是個跡門,就像月亮映在這個水的影子,有各式各樣的差別。這個化身是佛陀的大悲心隨緣示現的,叫做「化身」。為了利益有情而示現的,這個是我們能夠見聞覺知的。這個是講到佛的三身,這叫「單」,單的情形。再看「復」:

  │     ┌自性清淨法身

  │┌法身復者┤

  ││    └離垢妙極法身

  「法身」又分成二類,第一個「自性清淨法身」。從這個「自性清淨」來說,每一個眾生都是「法身」。這個「自性清淨」,這句話應該怎麼說呢?說我們每一個人,有很多很多的煩惱跟業力,這個時候叫做「自性清淨法身」。這《楞伽經》上說:「諸佛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說這個煩惱跟罪業是如夢如幻的,它的真實體性不可得。就著「妄想無性」,安立它為「自性清淨法身」,是這樣子安立的。什麼叫「自性清淨法身」呢?因為煩惱不真實,所以有等於沒有,它不能障礙自性清淨法身的成就,這叫「自性清淨法身」,這通於十法界的。「離垢妙極法身」,這個只有佛才有的,經過修習以後,經過戒定慧,把這個無明的污垢給消滅了,開顯出種種的妙用。前面的「自性清淨法身」是不能顯現妙用的;這個「離垢妙極法身」,只有佛才有的。

  ││

  ││    ┌自受用報身

  │├報身復者┤

  ││    └他受用報身

  「自受用報身」,是佛陀的一種自受用,他這個是約根本智成就,常樂我淨的功德。「他受用報身」是佛陀度化十地菩薩,用後得智所變現的、後得智所變現的。

  └┤

  │     ┌示生化身

  │    ┌┤

  │    │└應現化身

  └化身復者┤

  │ ┌佛界化身

  └又┤

  └隨類化身

  「化身復」的話,有「示生」的「化身」,這「示生化身」指的是佛八相成道,從出生到出家,乃至於成道、轉*輪。「應現化身」是指一時的感應,你念釋迦牟尼佛、念阿彌陀佛,一時的因緣當中,在某一個時間、空間、處所,現出了佛陀的身像;但是現完以後,就消失掉了,這個就是應現的,一時應現的。「又佛界化身,隨類化身」。這個「化身」又分成二種:說是佛現出佛的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或者是「隨類化身」,他不現佛身,他現九界的身,普門示現,「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他現出其他, 的色身。他本來已經成佛了;但是他現出捨利弗、目犍連尊者的相貌,來幫助釋迦牟尼佛轉*輪,這個就是「隨類化身」。這是佛的三身的一個情況。再看第二段:

  明超情離見

  ┌單┐    ┌非一非三┐┌不縱橫┐

  雖辨┤ ├三身,實┤    ├┤   ├

  └復┘    └而三而一┘└不並別┘

  ──離過絕非,不可思議。

  這個佛的「三身」有「單復」;但是佛的境界,「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並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這個佛的境界啊,我們可以從開合的角度來看。開出來,那當然是「三身」,三身當中又有所謂「單復」的差別。但是合起來,就是現前的一念心性,就是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所以它「非三」而「非一」,「不縱、不別」,這是一種開合的不同。所以我們在研究佛的功德,《華嚴經》也一再強調這個觀念:佛的功德是不可以分割的,「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種法界緣起,跟九界的差別是不同的。

  指示生化身

  ┌同居土中┐

  ┌正指┤    ├┐

  │  └示生化身┘│

  今雲「阿彌陀佛」┤        ├也。

  │  ┌即報┐  │

  └仍復┤  ├──┘

  └即法┘

  這個地方講「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這個「阿彌陀」指的是法身、報身哪一個身呢?「正指」的是「同居土」的「示生化身」;但是他也含攝「報」身跟「法」身,這個三身是一體的。這怎麼說呢?從「一」的角度,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都是本願功德力所成,這叫「一」。但是我們這一念心,去執持名號的時候,我們本身的功德力有多少,我們就循業發現自己相應的佛。比如說你是帶業往生的,你看到阿彌陀佛,你就看到了應化身;你念到事一心不亂的,你看的是方便有余土的佛身;你能夠念到理一心不亂的,你看的就是報身。所以這個三身是一體的,即一而三、即三而一的。這個地方,事實上蕅益大師他講這個是在為後面(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鋪路、為後面鋪路。說極樂世界「啟信」,相信極樂世界是三力所成:本願功德力、名號功德力、自性功德力。約本願功德力來說,是一,那是一個一真法界的境界。「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每一個人的心,投入到本願功德海的時候,每一個人嘗到大海的味道會不一樣。這跟你在因地的時候,栽培佛號,信願持名那三資糧有關系。雖然每一個人在大海當中,喝到的海水不同;但是每一個人都安住在這個大海當中,每一個人都是受用彌陀的功德:所以這個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不可思議就在這個地方。他們同樣是安住在彌陀的大願海,但是這當中有無量的差別;雖然無量差別,可也是不離開彌陀的大願海。這個就是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在後面的地方,他會不斷的說明──「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這國土是怎麼來的?彌陀的本願功德所成。這是一個總相。每一個人受用呢,就是你的心力、跟你佛號念佛的力量,去創造不同的差別。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不但是解釋依報、正報的名字,他為後來在鋪路,說:這個國土為什麼會有差別,差別當中又沒有差別,是怎麼回事?這個是講到正報。蕅祖解釋正報、依報以後,他又「重釋二有」:

  重釋二有

  ┌的標實境─令欣求故

  │

  ├誠語指示─令專一故

  │

  │ ┌非干城陽焰┐ ┌魔┐

  ┌世界┐皆言有者│ │     │ │ │

  復次┤  ├    ┤ ├非權現曲示│ ├邪│

  └及佛┘具四義 ├簡┤     ├破┤ ├故

  │ ├非緣影虛妄│ ├權│

  │ │     │ │ │

  │ └非保真偏但┘ └小┘

  │

  └圓彰性具─令深證故。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把這個「有」──就是說「有世界名曰極樂」,這第一個有,依報的有;「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這第二個有。這個「有」是什麼意思?這個「有」就是存在。這存在,這當中有「四」層意思,有四悉檀的意思。第一個「的標實境,令欣求故。」這個「有」就是存在,存在這麼一個世界,使令我們欣求。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會欣求極樂,從印祖的意思:就是你要相信娑婆是苦、相信極樂是樂。就是你在娑婆世界流轉,你真正的吃到苦頭,感到娑婆世界是一個不安全的地方,「三界無安,猶如火宅」,隨時會到三惡道去,這是一個很恐怖的地方。就是你感到這個三界,一種危機感、一種不安全感,你有這樣的一種覺受,壞苦。第二個你相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而你透過你的實修當中,你會發覺斷煩惱是如此的困難,你根本沒有希望。你說:我從現在開始,我整天都不吃飯、不睡覺。也沒有辦法斷煩惱。就是你覺得你所處的環境,是非常的危險的、非常不安全的。而你也真正感到一種無奈,你自己要斷惑證真沒辦法。這個時候,你一聽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你內心當中會真實的歡喜。就是在你這個黑暗的無奈當中,生起一道光明:哦,原來還有其它的希望。不過當然我們要是沒有修行過的人,你不知道這個修行的困難,你聽到這句話也沒什麼感覺。所以說,當我們真正的理解到三界的苦,而解脫三界的苦,要消滅我無量的煩惱跟業力,是如此的困難。這個時候,你會欣求,這第一個歡喜義。第二個「誠語指示,令專一故。」佛陀很明確的說出它的方向、距離,使令我們專一。如果說佛陀沒有講出它的名號,它的依報、正報的名號,那我們沒辦法專一的去修持、去觀想,就不能生善,生起這種往生的資糧,所以「誠語指示」,很明確的說出依報的國土、正報的佛的名號,使令我們去憶念彌陀的名號,使令我們專一。「簡非干城陽焰、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這個是約破惡,破除我們這個疑根。這個「干城陽焰」,這是一個干闼婆城。這個干闼婆是一個變化城,就是在這沙漠當中,這個鬼神變化出一個城,好象在這當中有一個安樂處,但事實上它是變化的一個虛妄境界。這個「陽焰」也是一樣,這沙漠當中的水氣,所變現了一個水分,但事實上它是陽光的折射,這是一個虛妄的境界。這是一個魔境,不真實的境界。「非權現曲示」,不是佛陀的施設方便。這個是「權」,雖然它真實,佛陀說出了人天的果報、說了二乘的果報,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在成佛之道的寶所當中,佛陀施設了一些休息站,雖然是真實,但事實上它不圓滿,這個叫「權」。「非緣影虛妄」,「緣影虛妄」就是:有時候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在寂靜的心當中,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心中的境界;但是你出定以後,這個境界就沒有了,這是「緣影虛妄」,這個叫做「邪」,破這個「邪」。「非保真偏但」,破這個「小」,破小乘的偏真涅槃。這個是破除四種的疑惑,它是魔、是邪、是權、是小呢?這句話,我們在把觀念再解釋一下。「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句話我們聽到以後,能夠破惡,破除我們心中的四種疑惑,他不是邪、魔、權、小的一種情形。

  唯識學講到我們這個受用,我們這一念心跟境界接觸有受用。這個受用境界,有二種差別:第一個是它存在、不存在的問題,第二個它現前、不現前。比如說,它存在,但是它不現前。比如說大地裡面有黃金,這個大地裡面的的確確有黃金;但是它對我們來說不現前,因為我們的六根沒有辦法去接觸;但是不現前是一回事,它存在。我們暫時不能受用;但是我們把它挖出來,經過造作以後,我們將來能夠真實受用,因為它畢竟是存在的,它是存在,但是不現前。第二種情況,它現前,但不存在。比如說我們打坐的時候,有時候在這個寂靜的定中,會出現很多的境界;但是我們在定當中,我們這一念心真實跟這個境界接觸了,我們也在受用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使令我們快樂、使令我們痛苦、使令我們很多很多的感受,我們真實在受用這個境界;但是這個境界,禅定出來了以後,覓之了不可得,這是一種暫時的受用。就是說,這個東西它現前,但是它不存在。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極樂世界對我們來說雖然不現前,因為十萬億佛土,對我們來說實在太遙遠了;但是這個地方強調:它的的確確是存在的,它不是「干城陽焰、緣影虛妄」,這個地方的確是存在的。雖然它不現前;但是它畢竟是存在的。

  這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因為這句話是佛說出來的。有一個阿羅漢在打坐當中,他出現了很多境界,出來了以後告訴我們:你可以到哪一個地方去,它能夠究竟安樂。我們不一定敢相信。因為阿羅漢的那一念心,對這個緣起法,有所不知、有所不見。誰知道他的境界,對他來說是現前,是存在不存在?沒有人知道。但今天講「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我們能夠相信佛陀所說的話,是真實語者,就能夠破除我們對於極樂世界的存在性,這種魔、邪、權、小的這樣的一種疑惑,有破惡這種功德。

  「圓彰性具,令深證故。」前面的歡喜、生善、破惡,是一種事相,對極樂國土、對阿彌陀佛的名號的一種欣求,一種專一的信心,破除疑惑的信心。這個地方呢,在甚深義當中,佛陀也含藏一層意思說:這個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是我們這一念心所具足的,存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只要好好的信願持名,就能夠念念的感應道交。好,這「圓彰性具,令深證故。」蕅益大師以四悉檀的因緣,來解釋這個「有」,這存在。說:雖然對我們來說不現前,但是這二個依正二報是存在的,佛陀講這句話,有四悉檀的一種功德。好,我們先講到這裡,休息一下。

  第十八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五頁:

  釋現在說法

  ┌依┐

  今現在說法者,簡上┤ ├二有,非─

  └正┘

  ┌過去已滅┐      ┌親觐聽法┐

  ┤    ├正應發願往生┤    ├也。

  └未來未成┘      └速成正覺┘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是講一個觀念說:佛陀在「別序」當中,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講到這個地方,已經把依正二報的名稱講出來了,已經可以說為後面的「正宗分」講到淨土的因果,已經可以說描出了大綱。為什麼要加一個「今現在說法」呢?講「今現在說法」是一個什麼意思呢?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有一層深意,我們看蕅祖的解釋。「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未來未成。」極樂世界這個是出自於佛陀的金口所說,只要你是一個佛弟子,對佛陀有信心的弟子,佛陀說「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那當然知道這二個世界是存在的。但是我們進一步肯定一下:佛陀你說存在,這個存在的一個時空,本來就是有時間相。這空間相的存在,有時間相,你說存在,是存在於過去?還是存在於現在呢?還是存在於未來呢?所以這句話還要講清楚。佛陀說「今現在說法」,就破除我們對這個存在性的一種「過去已滅」、或者「未來未成」。這個極樂世界是一個過去已經消失的,佛陀是講過去的事情,那我們就空歡喜一場了。佛陀說未來即將有一個極樂世界將要存在,那我們也只好慢慢期待了。佛陀講「今現在說法」這個「今」字,就簡別它不是「過去已滅、未來未成」。這個時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正應發願往生,親觐聽法,速成正覺也。」

  這意思就是說,我們凡夫的心情,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懈怠。說我們今天知道出離三界有辦法了,這個辦法當然不是靠自己的力量把煩惱斷,就是我在這一念散散亂亂、苦苦惱惱的心中,只要我栽培的信、願、持名三種資糧,跟彌陀感應道交到極樂世界去,永遠的解脫生死,永遠的安樂。但是我們想:不急嘛,我們在娑婆世界多打滾一會兒也是好,過過瘾也好。(哈──)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警告我們,這意思就是說:這個世界上的因緣,你一點差錯,這個因緣就消失了。因為極樂世界是一個因緣所生法,佛陀說出它一個時間、空間,表示它不是恆常住、不變異的一種理性,它是一個因緣所生的事相,能夠受用的事相。既然是一個能受用的事相,它是有時間相、空間相,有流動相的。換句話說,總一天阿彌陀佛要入滅的。我們今天稍微一差錯,在娑婆世界一打滾,萬一到三惡道去。等到三惡道出來以後,得到人身以後,這個極樂世界的因緣消失了,佛陀滅度了,那你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另外一個法藏比丘再發願,再創造一個這麼好的他力門果地教的國土,那就只好慢慢等了,那可遇不可求了。所以龍樹菩薩說:「若失好時,則不可救。」就是說我們的成佛因緣當中,你一定要把握你現在能夠抓到的因緣,因為這因緣所生法,你一過去就「覓之了不可得」;你抓到了就出去了,就解脫生死,就成就佛道了。你這個因緣所生法一差錯,那就誰也不敢講了。是不是以後還有因緣出現,這因緣所生法是變化無常、生滅變異、虛偽無主,誰也不能作主的。所以這個地方,破除我們懈怠的一種心情。就是說你現在得到了人身,知道這個法門,你應該把握這個機會。

  過去有一個老和尚他講一個譬喻,我覺得這個譬喻不錯。他說:極樂世界的因緣跟我們人的關系,就像有一個人,他陷在一個懸崖峭壁裡面的山洞,他往上看是一個虛空,往下看是一個斷崖,他根本沒有辦法出去,就在山洞裡面。無量劫的因緣,剛好有一個繩索,從對面的樹這樣飄過來。這個繩索過來的時候,你如果在那一剎那因緣當中,這個繩索跟山洞一接觸的因緣,你不用手去抓它,這個繩索過去了,就沒有再第二條繩索了,你就慢慢在山洞裡面待著了。這意思就是說:當我們今天得到人身,遇到阿彌陀佛的住世,遇到這個國土的住世,應該怎麼辦呢?「正應發願往生,親觐聽法,速成正覺也。」所以蕅益大師把佛陀的這個深意講出來,佛陀為什麼要強調「今現在說法」,就表示說:一方面破除我們對過去、未來的疑惑,一方面就是提醒我們要把握機會,因為他是「今現在說法」,一個存在的事實,一個值得我們把握的機會,是有這一層意思。好,看最後一段:

  結出序義

  佛陀講這個「序」的意「義」,蕅益大師有三段:

  ┌「二有」「現在」─勸「信」序也──┐

  │                 │

  ┌復次┼「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

  │  │                 │ │

  │  └「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 │

  這個地方是把淨土的因地標出來,這段經文:「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當中已經隱隱約約的把修行淨土的因地法門講出來。怎麼說呢?「二有、現在,勸信序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個是讓我們有信心,原來這個極樂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它不是一種緣影虛妄的天方夜譚,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境界。「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這個世界是一個極樂安養的世界,使令我們能夠生起一種往生的願望。第三「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是如此的廣大,這個廣大的所緣境,我們怎麼下手呢?跟彌陀感應道交呢?有一個辦法,你憶念他的名號,這最簡單、最穩當。這當中就說出它的一個行門,「持名妙行」;「有佛號阿彌陀」,就標出我們憶念的對象。就是我們沒辦法憶念廣大的依正二報。怎麼辦呢?你但是憶念彌陀的名號,信、願、持名,這是往生淨土的因地。再看它果地的功德:

  │                    │

  │  ┌阿彌───序佛┐         │

  │  │       │         │

  ┼復次┼說法───序法┼─────────┤

  │  │       │         │

  │  └現在海會─序僧┘         │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阿彌陀」就說明極樂世界的一個果地有佛陀的住世,這個佛陀住世很重要的。我們能夠親近佛陀,就像小孩子不能離開母親一樣。「說法」,這極樂世界有法寶的流通。「現在海會」就表示「僧」。這個地方是講出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換句話說,我們到極樂世界不完全只是去追求安樂,而是能夠成就聖道的增上,因為它有三寶的住世。這個三寶住世,對我們聖道是最重要的增上緣,三寶的因緣。這個是講到淨土的功德。最後一段蕅益大師把因跟果合起來:

  │                    │

  │┌佛法僧同一實相────────序體┐ │┌言略┐

  ││                 │ ├┤  ├矣

  │├從此起信願行─────────序宗┤ │└意周┘

  └┤                 ├也┘

  ├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

  │                 │

  └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余事─序教相┘

  ───乙一、別序竟───

  ───甲一、序分竟───

  「佛法僧同一實相」,不管是佛、不管是法、不管是僧,把他統一起來,就是我們的現前的一念心性,這個就是我們的「體」,我們整個淨土因果的一個體性,這個因跟果的依止處。極樂世界的因怎麼來的呢?是現前一念心性創造的。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是怎麼來的呢?也是現前一念心性所顯現。把這個自體給表現出來,妙因妙果,不離一心,這個「體」講出來。「從此起信願行,序宗。」依止現前一念心性做什麼事呢?依止現前一念心性去深信、發願、力行,這個就是成就淨土的因地。「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這往生不退為用,由前面「信願行」的熏習,這一念心就顯現了四種淨土。「見佛聞法」是「用」,這是果地的功德。「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余事,序教相也。」在本經當中,佛陀對九法界只字不提,完全講佛的境界,講佛的正報、依報。事實上整個極樂世界,不管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都是佛的境界,佛的本願功德所顯現,這樣子就是一個「一佛」乘的「境」界。因為一佛乘就是一行三昧,一佛乘就是你直接觀佛的境界,以佛的果地功德當你的因地心,一佛乘,直驅寶所。從這個「教相」來說,它是一個圓教的教義了,一佛乘的境界是圓教的教義。這句話,就把整部經的五重玄義都講出來,講出五重玄義,等於是把這部經的內涵,全部都表達出來。所以蕅益大師說:初善、中善、後善。蕅益大師能夠在這一段短短的經文當中,講出這麼多的話,事實上是把本經的內涵作一個大綱的描繪,所以叫做初善。從這個地方也看出了整個「正宗分」的一個大綱。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

  問:

  答:非干城陽焰是破魔境;非權現曲示是破權,佛陀不是權巧施設的一個方便站;它也不是緣影虛妄,緣影虛妄是你內心自己想象出來、自己捏造出來的一種邪境界;它也不是一個偏真的涅槃,因為偏真的涅槃沒有依正二報的莊嚴。那佛陀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個明顯的說出有依正二報的莊嚴,那當然不是偏真的涅槃,破小。它是一個大乘善根界,這有破除我們對於小乘的一個迷惑,它是一個大乘善根。因為大乘善根才有依正二報的莊嚴,是這樣子的。

  問:

  答:不過這個地方,我們在掌握這段經文,從蕅祖的這一段最後的開示,就是要你掌握它的因跟果。從這個地方的因地,我們知道我們的下手處,是信、願、持名,從這個二有現在,乃至依正二報當中,這個依正二報的因地,乃至依正二報的果地,它的果地功德。後面的經文,事實上就是在描述依正二報因地的栽培,跟果地的莊嚴情形。當然依正二報的會歸處,就是現前一念心性,那就是自體了。所以說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體、宗、用來會通的。自體,現前一念心性,依止現前一念心性去修因,也依止現前一念心性去感果,這樣子的話,就把這段經文給融通起來。

  好,我們再看第二十六頁:

  ┌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

  ○甲二正宗分三┼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

  └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前面的「序分」是說明本經的六種成就,以及發起的因緣,所謂的通序、別序。這以下,「正宗分」是說明本經的主要內容,分成三科:「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蕅益大師先講果地的功德,來啟發我們的信心。第二個他提出二個重要的理由,勸我們發願,從果地的功德當中,把前面的果地功德作一個會歸,提出二個理由:「自功德深、他賢聖遍」,蕅益大師後面會講到。從這二個理由,「勸」我們要「發願」,有三次勸我們要發願。最後「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那應該怎麼修行呢?佛陀你說出一個辦法來,說出一個實際能夠操作的辦法?那憶念彌陀的名號,來安立我們的行門。所以說我們講初善、中善、後善。前面的「序」,蕅益大師也是信願行,「正宗分」也是信願行,「流通分」也是信願行,把這樣的一種宗旨落實到這三分上去。這是「正宗分」的三大科,等於是把前面「別序」的內涵把它開展出來。看蕅益大師這一段的說明:

  ┌信願┐

  ┌┤  ├一經要旨。

  │└持名┘

  │

  │┌信願為慧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     ├┤

  │└持名為行行┘└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

  │  ┌慧行為─前導

  │┌故┤

  ││ └行行為─正修

  └┤

  │ ┌目┐

  └如┤ ├並運也。

  └足┘

  「信、願、持名」是「一經」的宗「旨」。本經主要的修行宗旨,第一個是「信」,這個「信」到了「正宗分」,它強調三力。我們的自性功德力,我們現前一念明了的心性,能夠創造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這一念心真實不可思議;第二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以召德,這句名號總持阿彌陀佛的功德,這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第三個彌陀的本願功德力不可思議,彌陀的四十八願。這個是我們必須要生起信心的。其次「願」,這個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一種往生的願力。以這個信、願,來持名、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是一部經主要的宗旨。這個「信願」跟「持名」的關系,「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信願的成就,它是靠一種智慧的抉擇。說你怎麼能夠生起信心,生起發願呢?那是一種觀。透過你對這部經論的思惟觀察所生起的,它是一種抉擇智慧。「持名」呢?持名當然是沒有話好講了,一句彌陀念誦聽,那是一種念力、專注力、相續力,這是一種念力了。「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我們是不是能夠往生,關鍵在於信願,你對彌陀的信心跟往生的願力。我們看《淨土聖賢錄》,往生的人有很多差別的因緣。有些人苦干實干,一生當中從來沒有放逸過,從開始出家,以後幾十年的山中修行,修了一輩子往生;有些人修了三年,淨業成就往生了;有些人一生造惡業,臨命終的時候,到最後才忏悔覺悟,才信、願、持名也往生了。這個修行的時間有長有短,內心的資糧有多有少;但是有一個共同點,你可以注意到,從很多《淨土聖賢錄》的這些公案裡面,你會找到一個軌則,就是他們心中的相貌──信願具足。對阿彌陀佛那個歸依的心,那是要真實的成就。這個古德講出一個相貌說:什麼是信願具足呢?你講出一個相貌,我們大家體會體會。他說:「逆境來時莫動瞋,西方佛子等疏親,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說我們那一念心跟逆境接觸的時候,就非理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你不要生氣。你怎麼能夠做得到呢?這「西方佛子等疏親」,我們求生西方的人,對娑婆世界的看法是平等的,「等疏親」。你為什麼能夠等疏親呢?這當中有一個重要的理由,「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說我們一個信願具足的人,對娑婆世界的一個看法,就是我們只是暫時的過客。「我今暫作娑婆客」這句話是非常有力量的,就把我們對於娑婆世界、對於財富的執取、對於眷屬的執取、對於聲名的執取,完全都破壞掉了,這種常見的執取。就是我們一個人做過客的,說我們今天本來不是要來這個地方,我的目的是在另外一個地方;但是我在這個地方停留二三天,你暫時在這個地方停留二三天,你不會太認真。那我們對娑婆世界的一個看法也是這樣,我的目的是到極樂世界,這娑婆世界是一個暫時的因緣。這時候,你看到世間的榮華富貴的境界,看到國王的境界、看到乞丐的境界,是沒有差別的,這是暫時的因緣。因為這樣子,所以古德說這個叫做信願具足。你對彌陀,你這一棵樹已經很堅固的、很明確的往西方的方向在發展了;隨時把它砍斷,它沒有第二個方向可以倒下去,就往西方倒下去了。你以這樣的心情來憶念彌陀的名號,臨命終乃至一念,都能往生,這句佛號就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蕅益大師在這個地方強調,這個三資糧,要緊的就是那個信願的栽培。對於娑婆的苦、空、無常的觀察,對極樂世界常、樂、我淨的觀察,生起了那一念信願的心。所以講「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到了極樂世界有這麼多的國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凡聖同居土又有三輩九品,這件事情是怎麼決定的呢?「全由持名之深淺」,當然有正行、助行。以正行來說,你這一句佛號念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或者功夫成片,或者你的助行、你六波羅蜜資糧的栽培得怎麼樣,這都會影響到你極樂世界所成就的依正莊嚴,這個是品位之高下。你信願是決定於你得生與否,是這樣的一種差別。看最後一段的結勸。「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我們信願的栽培是就著往生來說,是一種前導,是一種大方向的抉擇。那「行行」呢,念阿彌陀佛的這種念力,是「正修」,是一種前進的動力。比如說我們一部車子,我們這一部車子它的前進速度很快,這個前進的動力,就是你念佛的念力、專注力。但是你這部車子要去哪裡呢?這個車子也可能會開到人天的果報去,也可能到極樂世界無漏功德去,就是看你是不是有信願,一個方向的抉擇,一種前導。講出一個譬喻,「如目足並運」,這個目就是眼睛,我們從眼睛當中抉擇我們未來的目標方向;腳使令我們不斷的前進。這個「目足並運」的意思就是說,其實目跟足它有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們眼睛引導我們的腳前進,不致於會墮坑落塹的。但是我們不斷的往這個高山爬,你前進以後,你也會使令你這個眼睛看得更清楚。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你剛開始信願的栽培,可以說是遇到善知識,學習佛陀的這些經論,生起了一個仰信。對娑婆世界有一種苦的感受,對極樂世界的功德有一點好樂心,就這麼一點薄弱的信願。但是這個時候,你就要開始去操作佛號了。你以這樣的一種信願、這樣的一種抉擇,你對佛號生起歸依心,一句彌陀念誦聽。當然佛號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生疏,五欲的境界是如此的熟,所以這個時候,剛開始是勉強。就是說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這個時候,你在專注的時候,你必須抵抗你無始劫的那個妄想那個流動的習氣,它會破壞你的這個專注,但是你勉強自己。慢慢慢慢你這個念佛的力量,慢慢慢慢就會增長,由生轉熟。這個時候,你這個佛號現前,它有一種力量,能夠調伏妄想,說:「老僧自有安心法,八風吹來亦何妨。」這個時候你會發覺:你只要佛號一現前,你任何的煩惱就能夠停下來,切斷你煩惱的相續。這個時候,你再去觀察娑婆世界的苦,極樂世界的樂,會觀察得更清楚。我們一個煩惱重的人,你要栽培信願有障礙。你一個心擾動的人,你要觀察生命的真相,說這個人煩煩惱惱,你告訴他娑婆世界的苦相,他不能感覺得出來;告訴他極樂世界的功德相,他也感覺不出來。就是他這一念心跟真理之間,有一道牆壁,這就是煩惱障。所以我們透過專注力以後,調伏粗重的昏沉、掉舉以後,我們會發覺:唉呀,佛陀說的話是真實的,是非常真實!所以說我們信願引生持名,持名也能夠幫助你去觀察真相,生起信願。它是這樣子的。你會引生另一個層次的信願,這個時候你對佛號就生起更大的歡喜心,你又很喜歡去念佛,沒事就想要把佛號現出來,安住在你的歸依境當中,這個時候你又加強你的佛號。佛號的加強,你昏沉、掉舉的調伏,又更加的微細、更加寂靜,這個時候又加強了你的信願。如是的展轉,直到淨業成就。所以有些人說:念佛只要靠信心,不強調持名,這是不合乎佛義的,不合乎《阿彌陀經》的本意的。信、願、持名這三個是不能分開的。你可以想想看,你說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一心歸命、通身靠倒,你不念阿彌陀佛,那你的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你這一念心安住在什麼境界?你就打妄想。你這樣子怎麼能夠說是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心中所想的那是一個娑婆世界的熟境界,念念之間去創造娑婆的業力,跟你心中要往生的目標是相違背的。所以說你一定是信願成就持名,持名去成就信願,這個才是真正的三資糧。所以這個地方講「目足並運」也。眼睛跟腳失去了其中一個,另一個的功能也沒什麼作用了,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這個地方是講信、願、持名。

  ┌戊初征

  ┌丁初征釋┤

  ┌丙初依報妙┤    └戊二釋

  │     │

  ○乙初文為二┤     └丁二廣釋

  │

  └丙二正報妙

  今初

  「乙初」就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分二:「初、依報妙;二、正報妙」。先講依報的功德,再講正報的功德。「依報」當中又分二科:「初、征釋;二、廣釋」。「征釋」當中又分成「征」問跟解「釋」。本經當中,佛陀在講依正二報,都是用問答的方式,因為這淨土法門的境界太高深,不但無問自說,在整個過程當中,佛陀都是自問自答,這是一種很特殊的結構,我們看經文:

  乙一、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

  丙一、依報妙二

  丁一、征釋二

  戊一、征

  捨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就在大眾集會的時候,佛陀招呼了一聲捨利弗:「捨利弗」啊!極樂國土是什麼因緣能夠安立做「極樂」呢?它有什麼樣的資格條件能夠安立這個極樂的名稱呢?佛陀問捨利弗。當然捨利弗是不能回答的,佛陀只好自己回答,看經文:

  ┌己初約能受用釋┐

  ○戊二釋又二┤       ├ 今初

  └己二約所受用釋┘

  戊二、釋二

  己一、約能受用釋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這個依報環境的功德分成二科:「初、約能受用;二、約所受用」。先「約能受用」的眾生,再「約所受用」的國土。我們看蕅祖的注解:

  略明眾生

  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

  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這個「眾生是能受用」的,能夠去受用這個國土的那個人。極樂世界這個法界,不像我們娑婆世界有六道,它只有二道,不是人、就是天,這凡聖同居土就二道。這個地方且約人來說。這個「人」來說,當然「等覺以還」都是眾生。為什麼只講「人」呢?因為「下下」可以「例上上」。就是說乃至於你是帶業往生到凡聖同居土,都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何況是上面的那些阿羅漢、菩薩呢!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人民」尚且「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其他的更不用講了,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地方講「且約人民」而論,是這個意思。這個先解釋「眾生」的對象,這個眾生是約帶業往生的人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個意義,蕅益大師就把這個苦樂的因緣說出來:

  總論苦樂

  ┌苦────是苦苦─逼身心故

  ┌苦┐    │

  ┌娑婆┤ ├雜。其實┼樂────是壞苦─不久住故

  │  └樂┘    │

  ┤         └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

  蕅益大師在解釋這個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他比較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都是用對比的方式,就是說明娑婆世界的情況跟極樂世界作比較。他先解釋「娑婆」的情況。「娑婆苦樂雜」,這個是指外在的現象。說這娑婆世界的果報體,它有痛苦,但是也夾雜快樂,這個快樂也夾雜了痛苦。《涅槃經》上說:有一個貧窮的人家,他希望能夠解脫貧窮、追得福報,他向天供養禱告。經過幾年以後,這個天出現了,這個天來敲門。他打開一看:唉呀!有一個很高貴的女子出現。你是誰呢?我是功德天。你能給我什麼呢?我能給你財富、給你眷屬、給你種種五欲的快樂。唉呀!他就很高興把功德天請到家裡面來安住。沒有多久又有一個人來敲門,這一打開是一個很丑陋的女子。你是誰呢?我是黑暗。你來干什麼呢?她說:我們要破壞你的功德、破壞你的財富、我要帶給你種種的災難。他說:我不歡迎你。不可以。你前面的那個功德天是我姊姊,我們二個要在一起的。你選擇了我姊姊,你一定要附屬的帶走我,要不然你二個都不要。這個人他一想,就把她姊姊趕出去了,她妹妹也不要了。佛陀贊歎這個人:能夠真正的放下娑婆的五欲,追求涅槃,是有智慧的人。這意思就是說:「娑婆苦樂雜」。其實這個現象界的思想,這個道家也有這樣的智慧,也看到這一層的真理。你看道家也說:「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倚。」說這個災難當中,其實也蘊藏了無窮的希望,逆境就是轉機。說這個福報現前,事實上要小心,也蘊藏了很多很多的災難危機在裡面。所以你看道家畫這個太極,畫一個圓圈,一邊是黑色,一邊是白色。但是黑色當中有一個白點,這個災難當中有無量的希望;這個白色當也中有一個黑點,雖然白色給你安樂,但是你要注意,安樂當中隨時會有災難,蘊藏了一種未來的災難,這白色當中有一個黑點。所以說,從這個當中,我們可以感覺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做什麼事情都要少欲知足,這是真實的。這清朝的曾文正公,他打敗了太平軍以後,朝廷封他做二江總督,在這麼一個高的權貴當中,他把他所有的家族集合起來,他說:我現在的官是做到最大了,在漢人當中做了二江總督,這是非常大了。我們這個家庭當中,父母健在,眷屬又和睦,我又做官、我的兄弟都做官,這世間所有的富貴都現前。他說:這個是會遭天忌的。他說:從現在開始,我們家庭裡面有什麼東西壞掉了,不能馬上換,要拖一段時間以後才能夠換。這意思就是說:你什麼事情都做圓滿以後,這當中隨時會有災難出現的。說這個月忌全圓、花忌全開。這個月圓了以後,月圓則缺,花開則謝。因為這個世間上的事情是苦樂夾雜的,你功德天受盡了以後,這個黑暗就出現了。我日常生活當中也有這種體會,說我特別喜歡吃一個東西(哈──),這個東西假設有五塊,我就吃它個三塊,克己復禮,稍微克制一下。诶,我發覺我們經常可以吃到這個東西。我想:如果哪一天放縱自己,把這五塊全部吃完,這東西就不會現前了。這是說,這個世間上的功德境界就是這樣,你把一件事情做盡了以後,月亮圓滿的時候,它下一個就是缺了;花開到極限以後,它就是要謝了。所以古大德一再的提醒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漏果報。我們如何去面對這樣的果報呢?如何安身立命呢?就是你有十分的福報,不要把它享盡,享個六分,少欲知足。這種情況,雖然娑婆世界有無量無邊的災難,但是你會降到最低,就是那個黑暗不容易出現,就是這一層道理。所以說,娑婆世界的果報體,苦樂夾雜,苦中有夾雜樂,樂中也夾雜了苦。但這是一種外相的觀察,如果從本質上來說,「其實苦是苦苦,偪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如果從真正的本質來說,「苦是苦苦,偪身心故」。娑婆世界有很多的苦惱境界,這個世界多災難,這個老病死、人跟人之間互相的傷害,乃至三惡道的苦、刀山油鍋的苦,這個是「逼」破我們「身心」的,這個我們容易理解。第二個是「樂是壞苦不久住故」,可樂的境界也是苦。為什麼?「壞苦,不久住故」。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樂為什麼是苦呢?這是怎麼個安立法呢?因為我們凡夫的心跟可樂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愛著的心情,不管是財富、不管是眷屬、不管是聲名。我們去受用這種可樂境界的時候,我們產生愛著。但是當這個可樂的境界破壞的時候,那種痛苦比剛開始沒有的時候還厲害。所以說,這種可樂的果報,它「不久住」,也只能說是一種痛苦,無常故苦,使令我們非常的沒有安全感。我們不知道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一切境界,什麼時候會破壞。可能明天早上一起床就破壞,乃至下一剎那就破壞。就是說,我們在面對這種娑婆快樂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黑暗什麼時候會出現。說功德天出現了,沒錯;但是她妹妹,什麼時候出現?我們不知道,因為她們倆個經常在一起的。你要了功德天,你就必須去承擔黑暗的出現。那黑暗什麼時候出現呢?這沒有人知道,這個就是苦,是一種不安穩性的苦。「非苦非樂是行苦」,我們有時候也受用一種不是痛苦、可也不是快樂的捨受,但是它也是苦,因為這種擾動「遷流」,這不寂靜也是苦,這比較微細了。在《俱捨論》上說:這娑婆世界的果報,就像一個人長瘡一樣。說這個瘡有三種的差別情況:第一個你用火去燙這個瘡,非常的痛,這就是苦苦。第二個我們用冰塊去敷這個瘡,感到暫時候的安樂;但是這個樂受,它的本質還是瘡。就是它這個瘡的本質是沒有改變,只是你用冰塊暫時候去敷它,它暫時候有一種樂受的感覺,就是這樣子而已。有時候我們不用冰塊去敷它、也不用火去烤它,這個時候就保持一個瘡的相貌,這個就是行苦。這娑婆世界的苦是安立在無明煩惱,它的本質是依止無明煩惱,所以說它就有苦苦、壞苦、行苦的情況出現。這是講到娑婆世界的一個苦樂相貌,它的苦樂相貌就是這樣子。極樂世界的苦樂是什麼情況呢?

  │┌彼 土──永離三苦┐

  └┤         ├乃名「極樂」。

  └不同此土─對苦之樂┘

  極樂世界是「永離三苦」,極樂世界的功德是彌陀的本願功德所成就,沒有苦苦、壞苦、行苦的情況。不像我們娑婆世界的這個果報體,它是一個業感、一個有漏的業力所招感的,它的快樂當中夾雜了痛苦,痛苦當中夾雜了安樂,「對苦之樂」,所以「乃名極樂」,所以極樂世界是這樣安立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這個意思。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大家有沒有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下。

  問:

  答: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他有的經文,其實他在分別娑婆跟極樂世界差別的時候,他在引導我們修觀,去觀察,因為有時候我們不知道怎麼去觀察苦樂。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偪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我們透過這段的開示,我們就知道怎麼去觀察娑婆世界的果報體,它苦樂的一種互動狀態。苦中有樂、樂中有苦是怎麼回事?乃至從本質上來說,苦苦、壞苦、行苦那完全都是痛苦的,那是連樂都不可得的。因為你一個人沒有安全感,哪有什麼快樂可言。說你一個人住在地震地帶,這個房子裝璜得再好,你敢住啊?你整個晚上一想到:睡到幾點,這個地震一發動的時候,你內心就驚怖。就是說你在受用你的財富、眷屬、聲名的時候,你不知道哪一剎那會破壞,這樣子是不能安立做快樂的。因為所謂的快樂,是要建立在一種寂靜的心中,佛法的意思是這個意思,是要有寂靜作基礎的。所以說苦樂雜是比較粗的觀察,但是苦苦、壞苦、行苦就看得更徹底了、看得更徹底了。

  問:

  答:「即眾生心」,「眾生心」當然差別的因緣了,每一個人去念阿彌陀佛,每一個人對彌陀的歸依、對名號的念力,這個「即眾生心」,這個「即」就著「眾生」的心。我們凡夫的心去受用阿彌陀佛功德的時候,「即眾生心」這是差別。「投大覺海」,這個「大覺海」,那彌陀本願所成的依正功德,就是「一」的境界了。這極樂世界就是這樣成就的,就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你也可以說是一,即一即三呢?為什麼說一呢?因為他要投大覺海。每一個人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人是他自己的業力所成就的,等覺菩薩也是仰仗佛力。等覺菩薩到極樂國土,他所受用的依正二報,也是彌陀的本願所成,也不是他自己的六波羅蜜所成。他自己的六波羅蜜,等待他以後廣度眾生的時候再顯現了。但是你只要到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受用彌陀的功德,這投大覺海。但是每一個人在開顯彌陀功德有差別。就是什麼呢?「即眾生心」,每一個人的心不同,他到極樂世界所創造的依正二報會有無量的差別。所以你說它是「一」也對,說它是「三」也對,即一即三,都可以這樣子講。所以我們對極樂國土的認識就是這樣子。簡單的講,我們應該從三力來分析。本願功德力這是沒話講了,彌陀普遍的對法界發願,這是平等的。但是這個心力,這個佛力、法力不可思議,這句法力名號功德力,名號功德力跟佛的功德力是一致的,是開合的不同。開展出來是彌陀的廣大的本願,依正二報,合起來就是一句佛號。所以這個法力不可思議,跟佛力不可思議是同一個東西。關鍵就是你的心力不可思議,你這一念心。你因地是怎麼栽培的?你對三資糧怎麼栽培的?會影響到你未來受用極樂世界的時候的差別品位。所以蕅益大師講到「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他就會解釋了。這功德莊嚴從無差別來說,彌陀本願所成;但是無差別當中,無差成差。每一個人在因地的時候,栽培信、願、持名不同,就有無量無邊的差別。所以極樂世界是憑什麼成就這樣的功德莊嚴呢?憑三力所成,是這樣子的。所以「廣陳彼土依正妙果」,蕅益大師就不斷的重復這個觀念,就是有三力的因緣。當然主要就是依著我們凡夫的心力跟佛力這二個而已。從佛力的角度來說,是無差別;從凡夫的心力來說,那無量的差別。你把這個觀念掌控住了,你去讀《阿彌陀經》,就能夠讀出這裡面的味道,這極樂世界是怎麼回事。好,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十九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七頁。

  捨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這段經文是「正宗分」的第一科,「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佛陀在介紹極樂世界的情形,佛陀是先介紹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果地莊嚴,來啟發我們的信心。介紹依正二報當中,佛陀是先講依報「依報妙」,再講「正報妙」。「依報」當中,先有一個簡略的解釋,一個「征釋」,再一個廣泛的解釋「廣釋」。在解釋這個「依報妙」當中,佛陀主要的方式是一個問答,說:「捨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佛陀招呼捨利弗說:「彼土」,就是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那個十萬億佛土那個國土,是什麼樣的理由安立做極樂呢?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事實上整個依報的文,後面的不管是簡略的回答、不管是廣泛的回答,事實上都是在回答這個問題──什麼理由安立做極樂?當然這以下有很多理由,從苦樂的理由、從染淨的理由、從有情無情同宣妙法弘法因緣的理由,所以這個國土有資格安立做一種極端圓滿的世界。他提出的第一個理由是:從苦樂當中來安立這個極樂。這個國土是什麼理由安立做極樂呢?佛陀回答:「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這當中,蕅祖的回答,我們前面二個都解釋過了,看「別明苦樂」。「別明苦樂」當中,蕅祖分二段:第一段「正釋四土」,然後「點示行妙」。先解釋極樂世界的四土,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別明苦樂二

  正釋四土

  ┌無分段八苦

  │

  ┌同居五濁輕┤  ┌不病不老┐

  │     │  │    │

  │     │  ├自在游行┤

  │     └但受┤    ├等樂。

  一往分別┤        ├天食天衣┤

  │        │    │

  │        └諸善聚會┘

  蕅益大師在解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二句話,他用四土來分別。站在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天人來說,不管是人、不管是天,沒有「分段八苦」,沒有分段生死的八苦。這一段蕅益大師解釋的很略;但在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裡面,他有詳細的說明。因為這個凡聖同居土對我們的關系很密切,所以我們把蓮池大師的文引用出來,作一個介紹。蓮池大師說:第一個「蓮華化生,故無生苦」。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蓮華化生,我們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一個胎生。這個胎生,你剛開始來到這個人世間,你的果報體不是馬上能夠在地上活動的,你必須要住在母胎裡面,在這個生髒之下、熟髒之上,在那個地方安住,非常不自在。所以說這個是生,你剛開始受生,你的果報體就要去承受十個月的胎獄之苦,像牢獄一樣,把你給困住,使令你不得自在,這十個月不能活動。極樂世界「蓮華化生」,蓮華那麼廣大的蓮華,我們會講到:有百千由旬這麼大的蓮華,在裡面活動,所以沒有生苦,「蓮華化生,故無生苦」。第二個「寒暑不遷,故無老苦」。我們娑婆世界的氣候是變化,一下冬天、一下子是冷,寒暑的變化使令我們色身變老,變得丑陋。極樂世界沒有寒暑的情形,沒有寒暑的變化,所以他色身永遠保持一樣的莊嚴,沒有這種老的痛苦。第三個「非分段身,故無病苦」。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果報體,是一個分段生死的業報身;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是一個意生身,或者說是法性身身,有二種情況。這種情況,他這果報體不會生病、不會四大不調。你吃再多的東西,他也不生病;你不吃東西,他也不生病。他的果報體不是我們這種業報身,他沒有病苦,「非分段身,故無病苦」。第四「壽命無量,故無死苦」。死亡的痛苦對我們是最厲害了。生老病的苦,我們一般人能夠接受的;但是死亡這件事情,對我們一般凡夫有所得的一個心情來說,這個打擊太大了。這怎麼說呢?因為我們從懂事以後,在這個人世間主動積極的經營,不管是讀書、不管是做事業。好不容易一生當中,創造了一種暫時安樂的境界,有房子、有美好的眷屬,在社會上有一定的聲名、地位。本來是應該好好的安住了,這幾十年的辛苦不容易啊,十年寒窗啊。但是遇到死亡的時候,把你今生所有的努力全部破壞了,你必須又去投胎,又重新開始。所以我們說這個生死疲勞,《八大人覺經》說:「貪欲為苦,生死疲勞由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生死疲勞這件事情,從死亡的角度來觀察,我們這一生實在是太疲勞了。你今生好不容易蓋了一個房子可以安住了,這地震一來破壞了。怎麼辦呢?重新再蓋。重新再蓋,好不容易蓋好了,應該可以好好的安住下來吧?不行,又破壞了。所以我們在三界流轉當中,這個死亡一次一次的打擊我們,這件事情太苦惱。所以阿彌陀佛的慈悲,他提供的果報體是壽命無量,這件事情非常重要,使令我們有安全感。所以這個「壽命無量,故無死苦」。第五「無父母妻子眷屬,無愛別離苦」。極樂世界是蓮華化生,所以你沒有所謂的父母這件事情。極樂世界也沒有女人,所以也沒有所謂的妻子,每一個人都平等。這世間上的事情,「愛是苦本」,我們既然沒有這種親屬的愛著,也就沒有所謂的愛別離的痛苦,所以「無父母妻子眷屬,故無愛別離苦」。六「所求如意,無求不得苦」。極樂世界的果報體它有自在力,思食得食、思衣得衣,所求如意,所以沒有求不得的痛苦。第七「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故無怨憎會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我尊重你、你尊重我,大家都是修行人,所以沒有怨憎會的痛苦。第八「觀照空寂,故無五陰熾盛苦」。極樂世界的那一念心,念念的觀察空性的真理,這個時候把身心的這種熾盛、這種流動相給消滅了,內心當中一片的寂靜安樂。所以觀照空寂,它沒有五蘊熾盛的痛苦。所以站在凡聖同居土,「無有眾苦」是它是沒有「分段」的「八苦」。

  「但受諸樂」怎麼說呢?第一個「不病不老」。極樂世界的這個身心果報,它沒有老病的情形。他從蓮華出來以後,他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從現在開始到無量壽都是這樣子,他不會有這個生病來干擾你、沒有老來干擾你,沒有這種事情,所以他這樣也是一種快樂的情形。第二個「自在游行」。我們凡夫的心情,當然不是說一定要常者生厭,一直在一個地方待,再好的地方總是覺得不圓滿,所以它就是有這個神足通。我們下一次會講到,「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極樂世界它的果報體提供你神足通,他的活動范圍能夠到達十萬億佛的神足通。你能夠以這個神足通,遨游十方世界,無有障礙,這樣子也是一種安樂的境界,「自在游行」的安樂。第三個「天食天衣」。我們娑婆世界衣食的獲得,你要去工作,花八小時,把精神體力投資了以後,才有所謂的衣食現前。極樂世界的衣食是:思食的食、思衣得衣。凡聖同居土他就是有這樣的習氣,他歡喜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飲食,你一想,它就現前,吃完了就消失掉,他「天食天衣」安樂。最後「諸善聚會」,人跟人之間都是和平相處,有這樣一種安樂的情況。這個是站在凡聖同居土,它「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一種情況。接著我們看方便有余土:

  │     ┌無沉空滯寂之苦

  ├方便體觀巧┤

  │     └但受游戲神通等樂

  極樂世界的「方便」有余土的空觀,是從「體」空「觀」悟入的,所以它是「巧」,它沒有我們娑婆世界一種沉空滯寂的痛苦。我們看《阿含經》說:這個人在娑婆世界成就阿羅漢以後,他的心情:「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就是說這個阿羅漢他思惟這個苦谛,思惟得很厲害,刺激他成就聖道以後,他的一念心情:少事、少業、少方便。他沒事他就願意入滅盡定,去受用他那種涅槃寂靜樂。當然這當中有寂靜的安樂,但是從究竟的角度來說,他還是有苦。什麼樣的苦呢?「沉空滯寂」,就是他不活動。不活動,相對於大乘的法門來說,他也是苦,一種很沉悶的痛苦。極樂世界沒有這種痛苦,極樂世界的阿羅漢,他那個果報體,沒有「沉空滯寂」的痛苦,「但受游戲神通等樂」,他能夠受用種種的三昧神通這種安樂。當然這個方便有余土的這個安樂,又更加的巧妙。前面的凡夫世界,這種飲食、睡眠的境界,那是比較粗的一種有為法。這個三昧神通,它這是一種無為的安樂,跟涅槃相應的無為安樂。

  │     ┌無隔別不融之苦

  ├實報心觀圓┤

  │     └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站在「實報」莊嚴土,它這個「心觀」,就是他修一心三觀悟入的。極樂世界的這種實報莊嚴土,沒有「隔別不融之苦」。就是我們凡夫這個娑婆世界、難行道這個身心世界,它就是會有一種「隔別」的障礙。說你修空觀,有時候對於我們對於假名、假相的分別會有障礙;但是你在事相上分別,這障礙你修行空觀,理會障事、事也會障理,就是有這樣一種「隔別不融之苦」。但是極樂世界沒有這種事情,「但受無礙」,空有無礙的「不思議樂」。這個大乘法樂。這個大乘法論,在經典上說:法身菩薩那一念心跟阿羅漢的心是不一樣。阿羅漢的心他就是在一種寂靜的境界而已,當然勉強是安立做安樂,寂靜樂。但是這種樂相對菩薩來說,那是少分的。說這個大乘菩薩那一念心,游於甚深法性三昧,安住在一種甚深的法性三昧,所謂的菩提覺法樂。所以阿羅漢只有涅槃寂靜樂,沒有菩提覺法樂。這個菩提覺法樂,我們看一段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說那個迦葉尊者大阿羅漢,三明六通、八解脫的大阿羅漢,在一次的法會當中,大乘緊那羅王菩薩,是法身菩薩示現,他弦樂一動,歌聲一唱起來,迦葉尊者受不了,趕快起來手舞足蹈,手也動腳也跳。居士就譏嫌說:你是一個比丘的上首,你怎麼這麼失威儀呢?迦葉尊者他講出一個理由說:這個風,你普通的風不可以把大樹吹倒;但是這個劫風的時候,這個末劫大風吹的時候,再大的樹都拔倒。說大乘緊那羅王菩薩,他那個甚深的大乘法樂,透過聲音一散布出來的時候,不是阿羅漢能夠控制的,那種大乘法樂。我自己也有這樣一點小小的感覺。我過去在北齋上課,這早上上課有時候講大乘法義,當然有時候相應、有時候不相應。但是內心當中跟真如的法一相應的時候,一下了課以後,去吃飯,從頭到尾不知道這個飯菜是什麼味道,內心當中萦繞著剛開始的法喜,一直的相續下去,吃飯、吃菜都不知道在吃什麼東西,一點都沒有味道。那個游於甚深法性三昧,當然不是這種境界,但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就是說這種大乘法樂,它不共於阿羅漢的涅槃寂靜樂,它是菩提覺法樂。所以你看《法華經》的〈譬喻品〉當中三界火宅,佛陀是大富長者,看到這些小孩子在火宅裡面跑過來跑過去,在污穢的地方玩樂。那個大富長者說:你們應該出去火宅外面。出去外面有什麼好玩?這個地方多好,有野狗野干,大家跑來跑去。他說:外面有更好玩的,坐那個車乘,大白牛車在這個曠野的虛空當中飛來飛去,大安樂啊。這個「乘」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安住在大乘法義當中去思惟活動,就像一念心坐著這個大白牛車,游於甚深法性三昧,這個時候「但受無礙不思議」之「樂」。這樣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更加微細、更精致了。

  │     ┌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

  └寂光究竟等┤

  └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

  常「寂光」土這當然是佛所居住的,它沒有「法身滲漏,真常流注」的痛「苦」。這個不是講散亂心,這個比散亂心更精致。就說一個外道,他那個寂靜的心當中,他也是「法身滲漏,真常流注」。這個「法身滲漏」是指無明的執取,你對於一切的境界、對於身心的我跟一切緣起的法,生起執取的心,這個就是「法身滲漏,真常流注」。從「常寂」光土的角度,他是「受稱性圓滿」的「究竟樂」,圓證真如佛性。這個是蕅益大師從極樂的四土,來分別所謂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最後蕅益大師把它作一個總結:

  點示妙行

  ┌善根┐   ┌圓淨四土┐

  然同居眾生,以持名┤  ├同佛故┤    ├也。

  └福德┘   └圓受諸樂┘

  這四土當中,蕅益大師強調這個凡聖「同居」土,這個眾生在因地的時候,因為「持名」的「善根」、跟持名「福德」的力量,這個善根是指信願,福德是指持名的念力,相「同」於「佛」的緣「故」,他能夠「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他不但受用凡聖同居土,他也能夠受用方便有余土的游戲神通樂、實報莊嚴土的無礙不思議解脫樂,乃至於稱性的圓滿究竟樂,他「圓受諸樂」。我們對於這個果報的這種苦樂,我們一般可以分成三種情況。第一種眾生,他只有痛苦沒有安樂,唯苦無樂,這是指三惡道。這三惡道眾生的果報體,他一出生到死亡,他身心的相續當中,就是刀山油鍋,被丟到刀山油鍋,炸死了以後再拿出來,春風吹又生。然後干什麼呢?再丟進去。丟進去以後,再痛苦中死掉。死掉以後不是沒有事,再把他拿出來,春風一吹又生起來,生起來以後又再丟進去,所以他的生命當中只有痛苦沒有安樂,這是第一種。第二種是人天的果報體,有苦有樂。說這個果報體他有一些五欲的安樂,但是他也夾雜了老病死的痛苦。我講一譬喻,「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然美味,終成大患」。生為一個人,他有很多的痛苦要承受,你看他一天到晚要勞勞碌碌的工作。工作回來有很多的壓力,他本身的色身則有老來干擾、病來干擾、有死亡的威脅。但是他能夠支持下去。為什麼呢?因為他要追求五欲樂。就是說這個人他很喜歡吃那個美食,雖然他知道這個美食有毒藥,但是沒關系。因為他不吃美食他就受不了。雖然這個美食有夾雜毒藥,但是他還是要吃。所以說這個娑婆世界的這種人天安樂,他是苦樂夾雜的,有苦有樂,這樣子不能安立做極樂。第三種就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它完全沒有痛苦來干擾你,這個身心世界完全受用清淨微妙的安樂。在這種情況之下,才有資格稱為極樂的一種果報體。蕅益大師是這個意思,所以講「圓淨四土、圓受諸樂」。最後一段結勸:

  結指同居

  ┌不在上三土

  ┌復次,極樂最勝┤

  │       └而在同居。

  │

  │  ┌上之,則十方同居,遜其殊特;

  ┼良以┤

  │  └下又可與此土較量。

  │

  │     ┌優入而從容┐  ┌苦┐

  └所以,凡夫┤     ├佛說┤ ├意在於此。

  └橫超而度越┘  └樂┘

  「復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就是說,雖然蕅益大師講「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他是廣泛就四土來分別;不過這個地方經文強調的「極樂」是凡聖「同居」土。為什麼呢?因為極樂的同居「上之」,比上「十方」佛土的「同居」土,都要「遜其殊特」,「遜」就是讓,就是都比不上它的殊勝,十方的同居土都比不上極樂世界的同居土。因為其他國土的這個果報體,多多少少都夾雜著痛苦,不可能說無有眾苦,沒有這種事情。比「下又可」以跟娑婆世界比「較」,娑婆世界的果報體跟極樂世界的果報體一比就很明顯,就非常明顯了。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古德解釋什麼叫「優入」呢?就是「往生者多且易也」,往生的人很多,而且很容易,「優入」,很容易進入。進入以後「從容」,這個「從容」是極樂世界很開闊而不狹隘,萬修萬人去。「優入而從容」。往生以後有什麼好處呢?「橫超而度越」,橫超三界,度越生死。「佛說苦樂,意在於此。」

  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總結。佛陀在解釋極樂世界的時候,說「捨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什麼理由安立做極樂呢?當然這後面當中講很多的理由,有說法的因緣、還有種種的功德莊嚴、種種的神通自在。但是佛陀第一個講出來的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是什麼理由呢?這是因為,假設我們今天是一個聖人,我們那一念我空、法空的智慧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那是一個無住的境界,「不以一切萬法為伴侶」的境界,就是佛陀講苦樂,對一個聖人來說意義不大。因為這個聖人的心不受一切法,痛苦也不受、安樂也不受,他完全是受用他內心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那種法樂,老病死不能干擾聖人的。但是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凡聖同居土的凡夫,因為凡夫的心情是有所得、心有所住,這種境界的苦樂對他的影響太大、影響太大。我們講「身安則道隆」,你要一個凡夫眾生把聖道成就,這個色身不能痛苦得太厲害。說這個人他如果身體健康,他好好的修學,今生能夠成就聖道的。但是他突然間生病了,他沒有辦法,他不能起來拜佛、不能起來打坐修四念處,這個色身障礙他的心。所以就著凡夫來說,這個苦樂的關系非常重要,是最重要的。就是說「身安則道隆」,你要他把道業做好,你一定要先提供他一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果報體,這是一個基礎。說你今天這個車子要載很多的東西,從東邊載到西邊,從此岸到彼岸,但是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先提供我們一個堅固的車子,那這個車乘就可以載很多的東西。如果這個車子用沒二天壞掉了,怎麼載東西呢?他沒有辦法負擔那麼多的修行。所以「佛說苦樂,意在於此」,就是說對一個心有所得的凡夫眾生來說,佛陀先強調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樣子能夠使令我們對極樂世界生起欣求的心。後面再說極樂世界它有種種的功德莊嚴,那才有意思。因為我們所關心的是正報,你是一個什麼樣的果報體?所以在這個地方剛開始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就把我們的心給安定下來了。哦,原來那個地方的極樂是這樣子安立的。你在那個地方得一個果報體,沒有老病死來干擾你、沒有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身心當中有種種大功德的境界。你知道這個果報體以後,你內心當中對極樂世界生起歸依的心,所以說「佛說苦樂意在於此」,他的那一層意思就在這個地方,希望我們能夠欣求極樂,是有這一層道理。

  己二、約所受用釋

  前面是約能受用的眾生,這以下是約著所受用的國土,看經文: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這一段,蕅益大師把它判作住處莊嚴,所居住的環境。我們第一個所關心的,就是說我們到那個地方,我們得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果報體呢?其次,我們會關心那個果報體是住在什麼樣的環境?他的居住環境是什麼環境呢?所以佛陀就講出這個住處的莊嚴。「又捨利弗」,佛陀又招呼了一聲捨利弗說:「極樂國土」它居住的環境是什麼情況呢?「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這個地方是講它外表的形狀;其次,「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它的體質,它的本質是什麼做的。先看它外表的形狀,先看「七重行樹」。這個「行樹」就是一行一行的寶樹,就是高有八千由旬的寶樹,有的地方說最高有十六億由旬,極樂世界的寶樹。這寶數當中的上面有「七重羅網」,就是這個樹的上面有寶珠所成的羅網,這個珠子跟珠子把它串起來,在寶樹當中圍繞成一個羅網。在這個羅網的正中央有宮殿,就安住在這個羅網的正中央,這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這個宮殿,極樂世界的居住環境有二個:一個是地上的宮殿,一個是樹上的宮殿。由著個人的喜好,有些人歡喜住在樹上,視野比較開闊;有些人歡喜住在地上,他有懼高症,他歡喜住在地上。這個地方是講到「羅網」,它是在八千由旬這麼高的樹上的一個宮殿。「七重欄楯」,這個「欄楯」就是欄桿,這是地上的一種莊嚴。我們把觀念融通一下,就是說這個寶樹上面是羅網,這個七重欄楯怎麼說呢?這個七重就是七層。先是一層的行樹一排,然後再加上一重的欄桿把它圍起來;然後再一重的行樹,然後再一層欄桿;然後再一重的行樹,再一層欄桿;如是的展轉到七重,它是這樣子的。就是以欄桿來做界線,這是你的房子,這是我的房子,你的房子的地址是在第三個欄桿的第幾棵樹上面,他的是在第幾個欄桿。就是說,它是一重的寶樹再一層的欄桿,再一重的寶樹再一層的欄桿,如是到第七重。這個寶樹觀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講得很清楚,這個是在觀依報莊嚴的時候很重要的。佛陀的八相成道,有四個很重要的因緣:出生的時候、成道的時候、轉*輪時候、入涅槃的時候,出生、成道、轉*輪、入涅槃都是在樹下。所以這個居住環境沒有樹,這件事情就嚴重了,沒辦法庇蔭。所以佛陀要特別把這個樹的情形講出來,因為這個樹跟我們居住的環境太重要了。所以「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是在解釋住處莊嚴的形狀。這種「欄楯、羅網、行樹」是什麼結構所成的呢?這以下解釋:「皆是四寶,周匝圍繞。」就是由金、銀、琉璃、玻?這四種寶,有金、銀、琉璃、玻?這四種寶周匝圍繞,這個「匝」就是環繞一圈,從這個地方把它繞一圈到原點,構成圓圈,環繞一圈叫「匝」。「周匝」就是有很多很多圈,周遍的,很多很多圈把整個都布滿了,由四寶把它給圓滿了。所以「是故彼國名為極樂」,這是安立做極樂的第二個理由,就是它住處的環境特別的莊嚴。這是一個消文,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總釋勝境

  ┌七重─表七科道品。

  │

  ┌┼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

  ││

  │└周匝圍繞者─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

  │

  │┌皆四寶─則自功德深┐    ┌因┐

  └┤         ├此極樂真┤ ├也。

  └周匝繞─則他賢聖遍┘    └緣┘

  前面是約著經文的內涵來解釋,以下蕅益大師從這個經文當中看到它的秘密義,藉事顯理。說這是表示什麼道理呢?蕅益大師說:這當中有它一個深刻的道理。「七重表七科道品」。極樂國土當然不可能欄楯、羅網、行樹只有七重,佛陀取出七重來作一個范圍,這當中也表示了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是跟「七科道品」相應。這七科道品就是三十七科道品。這四谛法這個「道」,通達的意思。就是我們那一念心跟道品相應的時候,能夠通往涅槃的道路,使令我們通往涅槃。這當中也表示了極樂世界的這種莊嚴,它有引導我們趨向於涅槃的功能德用,有這一層意思。換句話說,它提供的不但是一種賞心悅目的安樂,同時候能夠引生我們一種清淨的正念。所以說這「七重」表示「七科道品」,有這一層意思。「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它的每一個結構,都是四寶,表示大般涅槃的四德,常、樂、我、淨。第一個它是安樂的,我們住在這個房子一定是安「樂」,不會有痛苦的感受;第二個這種安樂是「常」的,是恆常相續的,你不用害怕隨時會被破壞;第三個「我」,它有自在力,你希望你這個宮殿是什麼樣的顏色、放出什麼樣的光芒,它就隨心自在,這個「我」就是自在義;這個「淨」,就是它這種環境,會生起你清淨心,不會生起煩惱,這個是大般涅槃的境界。「四寶」就表示這四種功德。「周匝圍繞者,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這個數量不是很少,而是很多很多的「佛菩薩」在這個地方一起共住。這個地方,蕅益大師作二個總結:「皆四寶則自功德深,周匝繞則他賢聖遍,此極樂真因緣也。」極樂世界的住處莊嚴都是「四寶」,這表示你內心的功德甚深,就是你內心當中能夠圓證三不退。你在極樂世界當中,你不斷的聽聞法義,你內心能夠生起正念,這是第一個,就是它的體質是寶,就是你內在的本性有三不退的功德。其次「周匝繞」,就是這個寶不是一個,這個寶是一層一層的圍繞,乃至於把它遍滿。表示這個寶不是一個,有這樣正念的功德不是你一個人而已,其他的人都是這樣,「他賢聖遍」,「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這是極樂世界能夠成就佛道一個真正的因跟緣。這個「因」指的是「自功德深」,「緣」是「他賢聖遍」。

  「他賢聖遍」其實也是很重要的。修行啊,我們凡夫的心要不起煩惱,除了你自己調伏以外,這個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也是有關系。你看佛陀在經典上講一個鳄魚跟猴子的譬喻:森林河邊的樹上,一只猴子住在樹上摘水果吃。河邊住著一只鳄魚,游過來游過去,游累了就在樹下乘涼。它們倆做了朋友,二個經常的聊天,彼此互相的了解,這鳄魚跟猴子做了好朋友。有這麼一天,鳄魚它回去的時候,看到鳄魚太太心情很不好。你最近心情不太好?是的。怎麼回事呢?我最近生病了。這怎麼辦呢?這母鳄魚說:我的病一定要吃猴子的心髒,才可以把我的病治好。怎麼去拿猴子的心髒呢?這母鳄魚說:你不是有一個猴子的朋友嗎,我們可以把它的心髒拿過來吃。這個鳄魚說:不可以,牠是我的好朋友。這母鳄魚說:那你不拿心髒給我吃,我就死掉了,你考慮一下好了。這個鳄魚它內心當中真妄交攻,一個是面對它的太太,一個是它的朋友,最後它做出了決定。它就游到了猴子的那棵樹下,跟猴子打招呼說:唉呀!你今天這麼早!是啊,今天工作做完了,就過來跟你聊聊天。鳄魚就問猴子說:你在這個地方生活怎麼樣呢?猴子說:不是很好,但是還過得去,水果多多少少都還可以吃得到。鳄魚說:在這個岸的另外一邊,唉呀,有很多的水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這樣子嗎?是的。猴子說:但我也不會游泳,游不過去啊。我可以幫助你,你站在我的背上,我帶你過去。猴子說: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幫我這樣的忙。那猴子就跳到鳄魚的背上,就游過去了。但是這個鳄魚游的時候,它就往下裡沉,沉到最後,這猴子就說:唉呀!你不能再下沉了,這個水都淹到我的嘴巴了,你再下沉的話,我就淹死了。鳄魚說:是的,我就是要淹死你。為什麼你要淹死我呢?它說:我太太生病了,要吃你的心髒,就只好對不起你了。猴子說:唉呀!你要吃我的心髒,為什麼不早說?我的心髒掛在樹上沒有帶下來。鳄魚說:那怎麼辦呢?趕快帶我回去,我把心髒拿給你。鳄魚就把它帶回去了。帶回去以後,這個猴子一到樹上就跳上去。鳄魚說:诶,你為什麼不把心髒拿下來呢?猴子說:你這個人真壞,見利忘義。

  當然佛陀講這個故事,是在形容我們凡夫的世界。說我們凡夫的世界,在正常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有不正常的因緣出現的時候,就是你的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這個之間就會有問題,人跟人之間就會互相傷害。就是你的利益跟我的利益有沖突了,我不能活下去了,或者我所愛的東西要失掉了、失壞的時候,他就要發動煩惱來傷害別人。所以《小止觀》上說:修行人不可以跟不修行的人住在一起。因為你剛開始修習戒定慧的止觀力薄弱,你跟他住在一起,他經常會打你閒岔,他經常障礙你。所以就一個初學者來說,「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是很重要的。所以佛陀在講「皆是四寶周匝圍繞」,佛陀講「四寶」就好,為什麼會強調「周匝圍繞」呢?就是說跟你一樣是寶的人很多,你內心當中有常、樂、我、淨的寶,他也是常、樂、我、淨,他也是常、樂、我、淨,這個時候,人與人之間就很好相處了、很好相處,彼此互相隨順。說這個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有錢,我看你晚上睡不著覺!因為大家都看著你。如果大家都有錢,那沒事。換句話說,我們今天抉擇一個國土,除了你自身的功德以外,其他的眷屬那些人的環境也很重要。就是其他那些人是怎麼回事呢?哦,「他賢聖遍」,你內心當中有正念,別人也有正念,這樣子的環境就好修行了,大家是隨順了,所以這是成就佛道的正因緣。所以佛陀必須強調「皆是四寶,周匝圍繞」,這四寶是遍滿的。好,休息十分鐘。

  第二十卷(第二冊)

  請打開《講義》第二十九頁: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這一段經文是一個簡略的回答。前面是約著能受用的眾生,就是約著一個正報的身心,「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安立為極樂。這一段是約著所受用的環境,就是住處的環境,來安立極樂的理由。我們看蕅祖的第二段的解釋「別明四土」,說明四土橫豎的情形:

  別明四土二

  明四土橫豎

  此等莊嚴

  ┌是增上善業所感┐

  ┌同居淨土┤       ├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

  ┤    └亦圓五品觀所感┘

  蕅益大師廣泛的引用「五塵」來解釋四土居住的莊嚴。就著凡聖「同居土」的「五塵」來說,它是怎麼來的呢?「是增上善業所感」,這些當然是信、願、持名,這種特別殊勝的善業──信、願、持名。他的果證最高到「圓五品」,圓教五品觀行位,圓伏五住煩惱。這個「五品」就是對於真如佛性有五個階位。第一個「隨喜」,我們對真如佛性雖然沒有證得,但是念念的隨順歡喜,「隨喜品」。然後「讀誦」,讀誦大乘經典,加強對真如的觀行、觀照。「解說」(說法品),前二品是自受用,這個解說開始他受用。你假藉各式各樣的文字,來表達真如的道理,讓別人也能夠理解。四「兼行六度」,你不但是解說,你偶爾也到外面去做一些布施的事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修習其他五度的波羅蜜,兼行,一方面解說一方面修五度,一方面五度一方面修解說。然後「正行六度」,正式的開始度化眾生。就是兼行六度、正行六度,這五品。這樣的一個因地,創造了一個凡聖同居土的「緣生」的「勝妙五塵」,它這種五塵、這種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一方面它有安樂的功德,一方面它有清淨的功德,這叫「勝妙」。這個「緣生」就是說這個「五塵」的境界,就是每一個人的宮殿樓閣是有差別的,因為因緣所生法。就是說,主要的是看你的正行──信、願、持名,品位的高下在持名之淺深。其次,看你其他六波羅蜜的功德有關系,看前面的三輩九品,你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的栽培,這當中也會影響到你所受用的色聲香味觸。就是你宮殿的大小、顏色、光明等等,它的色聲香味觸,它的香氣,它的味道,乃至於它的質感,都跟你在娑婆世界所栽培的因地有關系。以信、願、持名為正行,以六波羅蜜為助行,這當中會影響「五塵勝妙」的情形。

  │    ┌是即空觀智所感┐

  ├方便淨土┤       ├以妙真谛無漏五塵為體

  │    └亦相似三觀所感┘

  這個「方便」有余「土」的五塵,「是即空觀」,這個「即空觀」是指他修三觀,但是他偏重在「即空」,他這不是二乘的空觀,他是修習三觀,但是偏重在空觀,叫「即空觀」。他的果證,乃至到「相似三觀」,相似位。這個時候他生到方便有余土,「以妙真谛無漏五塵為體」,他那個五塵就不像前面的凡聖勝妙五塵。這凡聖的勝妙五塵,他是有飲食、睡眠的情形、衣服的受用,有凡夫的這種相貌。這個無漏的五塵,它那個色聲香味觸所表現出來的,那是一個涅槃相應寂靜無為的境界,寂靜無為,無為而寂靜,寂靜而無為的安樂。

  │    ┌是妙假觀智所感┐

  ├實報淨土┤       ├以妙俗谛無盡五塵為體

  │    └亦分證三觀所感┘

  這個「實報」莊嚴「土」這種五塵的宮殿,「是妙假觀」,就是他在修「三觀」的時候,從空出假,開始廣度眾生了。他的果證,乃至「分證三觀」,分證這個真如實相。他成就「妙俗谛」,他的「五塵」是「無盡」,那就比前面的無漏五塵更加的美妙莊嚴了。這個「無盡五塵」,在《華嚴經》中講出一個情況說:「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輪。」什麼叫做「無盡五塵」呢?就是說「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它能夠在微小的毫端當中,顯現寶王剎,就有這種境界。「坐微塵裡轉大*輪」,一個微小的微塵,它就能夠演說無量無邊的法音出來,轉大*輪,一能夠攝多,多也能會歸到一。所以菩薩在這個宮殿當中安住,那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那不可思議。他的色聲香味觸、他所看到的牆壁、宮殿、樓閣,那就不是我們凡夫的受用了,更加的微妙了,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境界了。

  我個人的修學過程,我自己有一個明顯的差別。我剛出家的時候,歡喜修空觀,那個時候在文殊院住,一沒事就修止,修止了以後就修觀一切法空,觀察身心世界它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那個空的智慧在心中一現前的時候,這身心世界的這個分別就暫時停下來,我經常歡喜修空觀。那種心情就像是我們讀《法華經》,那個迦葉尊者的心情。迦葉尊者他很坦白的跟佛陀表示說:我的心情,觀這個十方諸佛這個淨土的莊嚴,我觀諸莊嚴不生不滅、不大不小、不增不減,不生好樂。我當時的心情也是這種心情。就是說觀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我那個時候讀《阿彌陀經》:「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我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好樂心。就是說以空的智慧來觀察這些因緣所生法,就是歡喜在真谛理上安住,就是觀它是不生也不滅,它也沒有生滅相、也沒有染淨相、沒有增減相,「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後來我讀了《法華經》,我的心情改變了。後來我讀《法華經》以後,我回去看我過去,捏了一把冷汗。過去沒有人指導,那個時候的心情真的是覺得:一個人入無余涅槃是對的(呵──),我那時候有這樣的想法。就是說:反正能夠離開生死的干擾就好了,管它莊不莊嚴,這件事情不重要。那個時候的心情,對於成熟眾生、莊嚴淨土不生好樂。所以我那個時候回來,再讀《法華經》的時候,讀到迦葉尊者這段經文,我內心當中,過去也有同感。但是當我們從空出假以後,從空性以後再出來,哦,見山又是山。

  這個禅宗說:剛開始見山是山,是執著的、雜染的。第二個階段修空觀的時候,見山不是山,有看到山,有看到等於沒有看到,內心當中常游畢竟空。第三階段開始分別假觀了,開始利益有情的時候,從空性當中看到如夢如幻的假。這個時候你再來讀《法華經》《阿彌陀經》,生大歡喜心。因為這個時候,你開始分別假的時候,你會覺得這種莊嚴也是非常重要,菩薩以種種的功德與之莊嚴。所以這個實報莊嚴土是超越了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主要是空觀,「即空觀」,這實報莊嚴土那是不同的。所以你去讀《般若經》跟《華嚴經》,那味道不一樣。《般若經》它都是用破斥的,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耳鼻舌身意,它就是引導你這一念心,趨向畢竟空的真理當中。但是《華嚴經》它不是,他顯莊嚴。它顯正報的莊嚴,這個阿彌陀佛,佛陀的正報是怎麼莊嚴,他眼睛是怎麼個變化、耳朵、他的白毫是怎麼樣的情況,正報莊嚴,依報又怎麼莊嚴。當然煩惱重的人,看了這些莊嚴,他也是覺得負擔很大。(呵──)但是你從空性再出來的時候,看這些莊嚴,你生大歡喜心,會生大歡喜心。這個就是所謂的「無盡五塵」,無量無邊這樣的一種莊嚴五塵。

  │    ┌是即中觀智所感┐

  └常寂光土┤       ├以妙中谛稱性五塵為體

  └亦究竟三觀所感┘

  「常寂光土」當然是沒有講了,是「中觀」的「智」慧,「究竟」的「三觀」。「妙中谛」它是一個「稱性」的,稱合真如佛性所表現出來的色聲香味觸,是這樣的情況。

  這樣子就把四土的住處莊嚴,就是在凡聖同居土的宮殿是勝妙五塵、方便有余土是無漏五塵、實報莊嚴土是無盡五塵、常寂光土的宮殿是稱性五塵,就把它這樣的莊嚴分別出來。最後「明四土圓融」:

  明四土圓融

  ┌欲令易解,作此分別

  │

  │     ┌無非因緣所生法┐

  │     │       │

  └實四土莊嚴┤   ┌空┐ ├

  │   │ │ │

  └無不即┼假┼─┘

  │ │

  └中┘

  ┌真俗圓融┐

  ─所以極樂同居淨境┤    ├下皆仿此

  └不可限量┘

  (「不皆仿此」,這「不」是錯字,改為「下」。)前面的四土分別,只是使令我們容「易」理「解」,所以「作」出這樣的「分別」。事「實」上「四土」的「莊嚴」,它互含互攝,每一個土都是「因緣所生法」,就是看你因地的栽培。世間上的事情,就是因緣所生法。所以它每一個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所以極樂」的「同居淨」土,是「真俗圓融不可限量」。以「下」的莊嚴就不再多說了,都依照此一原則。

  問答破情

  ┌問:寂光惟理性,何得有此莊嚴?

  │

  │  ┌一一莊嚴全體理性┐

  │ ┌┤        ├方是諸佛究竟依果。

  └答┤└一一理性具足莊嚴┘

  │

  └─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

  有人就問:極樂世界的常「寂光」是真如「理性」,這真如理性怎麼會有「莊嚴」呢?蕅益大師回「答」:「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其實四土的「莊嚴」,在極樂世界「全體」都是真如「理性」,它每一個莊嚴都是隨順於法身、般若、解脫的三德。每一個真如「理性」當中,也都「具足」了四土的「莊嚴」,這叫真俗圓融不可思議。會歸到真谛的角度來說,那是「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但是從俗谛的角度來說,「一一理性」可也是「具足莊嚴」:這樣才是阿彌陀佛究竟本願所創造的一個究竟果報。否則那就不是阿羅漢的「偏真法性」了,入了涅槃以後,正報也不可得、依報也不可得!所以說「寂光不具勝妙五塵」,這樣子跟「偏真法性」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在研究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這句話是一個判定的標准,「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

  過去香港有一個法師,那個時候我們在讀佛學院,現在他這本書流通不廣。那個法師說他去過極樂世界,他說在做夢,夢到一半的時候,有人帶他去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看到很多男男女女在那個地方玩樂、吃東西、干什麼的,有很多的變化。但這當中,我們從經典一看,就看出了很多破綻。所以那個時候教我們淨土的恩師上性下梵老和尚在上課的時候,就明顯的破斥他所說的話,因為很多違背經論,違背修多羅。第一個極樂世界沒有女人,在經典裡面,佛陀在四十八大願裡面就講得很清楚,極樂世界沒有女人相。第二個極樂世界在受用飲食、睡眠、衣服的時候,他不會生起煩惱的相貌。但是他當時的描述是有煩惱相應的,這個不合乎經義。所以極樂世界我們說「一一莊嚴全體理性」,就是說極樂世界的每一個莊嚴是隨順於法身、般若、解脫德,怎麼會跟煩惱相應呢?可見他去的地方不是極樂世界。現在這本書流通得少了。所以我們在判斷極樂世界莊嚴的時候,你用這二句話來抉擇,看它合不合乎這二句話:第一個它是「一一莊嚴全體理性」,它每一個莊嚴一定具足隨順於真如,隨順於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第二個「一一理性具足莊嚴」,它每一個真如理一定具足莊嚴。這是簡別它不是二乘的偏空。它雖然跟真如相應,但是它可也是具足了四土莊嚴,有這個正報的身心、有依報的宮殿,這個才是「諸佛」的「究竟依果」,所以說「真俗圓融」不可思議。這個是我們判斷極樂世界的一種標准答案,「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這一段是講到「征釋」,就是「彼土何故名為極樂」一個簡略的回答。再看「丁二、廣釋」,這以下佛陀就廣泛的解釋:這個國土憑什麼理由安立為極樂?這個解釋更加廣泛了。

  ┌己初釋生處  今初

  ┌戊初別釋所受┤

  │      └己二結示佛力

  丁二廣釋二┤

  └戊二合釋能受所受

  丁二、廣釋二

  戊一、別釋所受二

  己一、釋生處

  這當中分二科:「初、別釋所受;二、合釋能受所受」。先約所受用的國土,再約能受用跟所受用合起來解釋。所受用的國土又分成二科:先解「釋生處」,我們受身的處所;第「二結示佛力」。「今初」,先看我們「生處」的莊嚴,看經文: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總標異此

  上明住處,今明生處。

  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這一段蕅益大師把它判作「生處」莊嚴。前面是一個「住處」,這個是受生的處所。「生處」的莊嚴,我們根據蓮池大師的科判,他把它分成三段:就是「又捨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這個地方是講池水莊嚴。這個「水」對我們民生必須品,很重要,它有洗滌、飲用的功能。所以佛陀講這個依報的時候,他必須要交待極樂世界的水質怎麼樣,這件事情很重要,池水莊嚴。第二個樓閣莊嚴,就是從「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這個是講樓閣莊嚴,這個樓閣事實上就是一個住處跟一個說法處所,就是地上住處跟說法處所。第三個蓮華莊嚴,「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蓮池大師把這段經文分成三段,這樣子很詳細,所以我們根據蓮池大師這樣的科判來解釋,我們扣著經文來解釋,有必要消文的部分,我們再看蕅祖的注解。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這一段是池水莊嚴,「又捨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所成的這個「池」,這個池當中有什麼東西呢?有「八功德水」,這個水具足八種功德。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明八功德水

  ┌澄  清─異此方渾濁

  │

  ├清  冷─異寒熱

  │

  ├甘  美─異鹹淡劣味

  │

  ├輕  軟─異沉重

  八功德者┤

  ├潤  澤─異?腐褪色

  │

  ├安  和─異急暴

  │

  ├除饑渴─異生冷

  │

  └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

  也。

  「八功德者」,有八種功德。第一個「澄清」,這個指的是顏色,「異此方渾濁」。我們娑婆世界的水是污濁的,顏色看起來就不歡喜;極樂世界的顏色特別澄清。我過去到馬來西亞saba,它有一個地方的水也是很澄清,你坐船這樣看下去,很深很深的海底都看得到,這個地方很特別的。極樂世界的水也是澄清,「異此方渾濁」,這個是指顏色,這個色澄。第二個溫度,「清冷,異寒熱」。極樂世界水的溫度,它很適當,不管你拿來飲用、用來洗澡都很適當,不會太寒、太熱。第三個「甘美」,它的味道特別甘美;不像我們娑婆世界,不是太鹹、就是太淡,味道「劣味」。第四個「輕軟」,這是指它的質感,我們一接觸水的時候,沒有一種「沉重」的感覺,它的質感特別的輕軟。第五「潤澤」,它的體性潤澤,「異?腐褪色」,這個「?」就是臭穢。我們娑婆世界的水放久了以後,就臭穢「褪色」,顏色也會變。極樂世界它是潤澤,不會有「?腐褪色」的情況。第六「安和」,這是指速度,它不會「急暴」。我們台灣最近又發生了一個溺斃的事件,一個大學生去屏東的一個地方溺斃了。這個內湖是最危險的,你看那個大海,大海它的波浪在外面是看得到。這個內湖,這島裡面的湖,表面上看它沒事,事實上它裡面有大漩渦。你丟個草在湖中,它水好象不會移動;但是你一下去的時候,它的漩渦都在下面,一下子就被卷下去了。所以娑婆有急暴的情況,有危險性。極樂世界的水安和,它的速度很安和。第七「除饑渴,異生冷」。極樂世界的水能夠「除饑渴」;不像我們娑婆世界「生冷」,要煮過才能夠喝,否則我們喝下去胃受不了,太生冷了。第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這個水能夠滋養我們的六根;不像娑婆世界的水,它會損壞諸根。或者「沴戾」,沴戾就是不調和;「增病」,生病;或者「沒溺等」等的一種過患。這八功德水。這個水對我們是很重要的,佛陀特別說極樂世界的水質,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我們看蕅益大師解釋:

  明充滿其中等

  ┌─充滿其中─異枯竭泛濫。

  │

  ├─底純金沙─異污泥。

  「充滿其中,異枯竭泛濫。」它也不會太少,它可也不是太多,太少就「枯竭」了,水的數量不夠;太多就「泛濫」流出來。極樂世界的水,它不但是體質很好,它的數量也恰當,它在水池當中的數量是剛剛好,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這個池底它不是「污泥」。蕅益大師說:「底純金沙,異污泥」也,它不是污池,它是金色的沙。陽光一照,閃閃發光,特別莊嚴。這是講到池水,它水池莊嚴的情形,這是第一種情況。第二個看樓閣莊嚴: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這個水池的四邊,就是它的岸邊是四寶,它有「金、銀、琉璃、玻?」。這個「金、銀」容易了解。這個「琉璃」是一種青色的寶物,琉璃是青色的寶物,琉璃青。這個「玻?」就是水晶,透明的水晶。在這個「階道」的「上」面「有樓閣」,就是你到了七寶池上來以後,它的階道地上有樓閣。「樓閣」,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         ┌陛級名階

  │├─階道四寶─異磚石┤

  ││         └坦途名道

  ││

  ││┌重屋名樓┐七寶 異此方土    ┌住處

  │└┤    ├  ─    ─樓閣是┤

  │ └岑樓名閣┘樓閣 木丹青也    └及法會處

  │

  │           ┌登四岸┐

  │           │   │

  │           ├入法會│

  └但得寶池蓮胞開敷,便可┤   ├也。

  ├見 佛│

  │   │

  └聞 法┘

  「重屋」就是二層以上的叫「樓」。這個「閣」叫「岑」ㄔㄣ,「岑樓」。這個「岑」就是高而尖,下面比較大,上面比較小,高而尖的樓叫「閣」。這個樓閣就是一個高尖的建築物,「七寶」所成的「樓閣,異此方」是用「土木丹青」。這個「丹青」就是彩繪,用土木把它彩繪起來的。那樓閣是什麼作用呢?是一個「住處」。我們說極樂世界的居住環境:有一種是在樹上,八千由旬乃至十六億由旬的樹上;第二種是屬於地上的樓閣。樓閣還有一種功能,有一種樓閣是比較大的,是阿彌陀佛說法的處所。阿彌陀佛說法有很多人會去聽,也是在樓閣裡面,他不是在室外,而是在室內說法。「樓閣是住處,及法會處」。它的結構是七寶,這個「金、銀」容易了解,「琉璃」那這個是青色的寶物,「玻?」是水晶。「砗磲」,蓮池大師的解釋是一個很大的貝殼,青白相間,是青白相間的一種貝殼,這也是一種寶,它貝殼的顏色特別美妙,可以用來裝飾。「赤珠」,是一個紅色的寶珠。「瑪瑙」,是一個暗紅色的玉石。用這種七寶把它做成的樓閣。我們娑婆世界的建築物,福報大一點的,頂多用木頭,你看彌陀院,就是全部用木頭(建造的)。這十幾年前,方丈和尚蓋那個彌陀院,一個小小的彌陀院就花了一千多萬,十幾年前。你可想而知,用七寶把它蓋起來,那要花多少錢。(呵──)我們好象沒看到娑婆世界有這樣大福報的人,用七寶蓋房子的。極樂世界的樓閣,「金、銀、琉璃、玻?、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把它莊嚴起來,這是樓閣莊嚴。第三個蓮華莊嚴:

  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在這個七寶池、八功德水當中,有「蓮華」。它有多大呢?「大如車輪」,看蕅祖的注解:

  明華輪等

  華輪者

  輪王金輪大四十裡─且

  ┌          ┐

  │舉最小者言     │由同居淨土身

  ┌┤          ├

  ││若據《觀經》及《無量│相不等故也。

  │└          ┘

  │ 壽會》,大小實不可量

  「大如車輪」,這個車輪到底有多大呢?這個車輪不是我們娑婆世界車子的輪子,是轉「輪」聖「王」的輪寶。轉輪聖王有七寶,他那個輪寶,如果轉輪聖王要遨游四天下,去觀察四天下的眾生,他那個輪寶在前面,就帶動他飛到虛空去了,有「四十裡」,就是一由旬,「最小」是一由旬。最多,在「《無量壽經》」上說:有百千由旬這麼大,當然每一個人的「身相不」同,他招感的蓮華也就不一樣,「大如車輪」是這樣子。「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這個蓮華,它主要的是說明受生的處所。

  夫人曰:「不可以爾一人壞我規矩。」擯之。婢悚悔,遂發憤精進,久之弗倦。

  在《淨土聖賢錄》裡面講到一個跟蓮華有關的公案說:宋朝的宋哲宗的從父荊王,這荊王有一個夫人叫越國夫人(越南的越,國家的國)。這越國夫人她平常是修淨土的,她不但一個人修,還領著所有的婢女一起共修。這當中有一個婢女懈怠,經常借故不到。這越國夫人有一次實在受不了了,把她叫過來呵斥一頓說:你這樣子整天悠悠泛泛、隨業流轉、流轉生死!這個宮女是有善根的,一個有善根的人被刺激以後,善根就表現出來,她特別精進。精進用功以後,有這麼一天,哦,淨業成就了。這個宮女就私下跟她一個要好的宮女說:我今天晚上要往生極樂世界了,你幫我向夫人報告一下,感謝她對我的照顧。她的宮女朋友本來也不相信,但是誰知道當天晚上,果真就在她的房間裡面坐化了。隔天一早去看她的房間,異香滿室。這個宮女不得已,就把這件事情報告給夫人知道:昨天晚上她跟我說要往生,我當時也不相信,但是誰知道她是真的。這個越國夫人就說:除非她今天晚上親自來向我報告,我才相信她往生,否則我還是不相信。到了晚上的時候,這個越國夫人就做了一個夢,這宮女就來告訴她說:夫人啊,我真的往生極樂世界,多謝你對我這樣的呵責與指導,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我來跟你感謝。越國夫人說:你到極樂世界,可不可以帶我到極樂世界去看一看?可以啊。《淨土聖賢錄》上說:越國夫人的神識就隨著她到極樂世界,經過一個半圓形的橋,這橋下就是七寶池、八功德水的境界,在這當中有很多蓮華。不過她講到紅色、白色二種蓮華,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枯萎,每一朵蓮華都掛上名字。(哈──)越國夫人就問說:這蓮華為什麼有的茂盛、有的枯萎呢?婢女說: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生起信願以後,開始發心要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極樂世界就出現一朵蓮華。如果你一精進,這個蓮華就茂盛、放光;你一懈怠,這個蓮華就開始枯萎了。每一個蓮華當中都有一個名牌,就看看這個是誰誰誰。她看到她宮殿裡面的幾個宮女都已經有名牌。越國夫人就說:你可不可以看看我的蓮華在哪裡?帶她去,哇!她的蓮華特別的大、特別的光明。越國夫人看了以後很高興,她醒來以後就更加深信了。後來這個越國夫人經過一年,第二年生日的時候,她齋戒沐浴,洗淨身體,換上干淨的衣服,親自拈香供佛,這檀香一供上去,站著就往生了,立化。坐脫立亡,這不簡單。所以這個蓮華它是一個受生的處所。好,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華輪者

  │┌青色名優缽羅┐(這是印度的名稱)

  ││      │

  │├黃色名拘勿頭┤┌由生身有光─┐

  ┼┤      ├┤      ├然極樂蓮華─

  │├赤色名缽頭摩┤└故蓮胞亦有光┘

  ││      │

  │└白色名芬陀利┘

  │

  │        ┌光┐

  │      ──┤ ├無量,此亦略言耳。

  │        └色┘

  極樂世界的「胞」胎有「光」明,所以它的蓮華也有光明。事實上極樂世界蓮華的「光」明跟顏「色」是「無量」無邊的,不止是青黃赤白,這個地方是簡「略」的說明而已,提出四種顏色。我們娑婆世界的蓮華是沒有光明的。極樂世界的蓮華放出光明,就像我們蓮華燈放出光明。這個蓮華觀在《觀經》當中,觀察依報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五點記數法,也不妨把每一點安置一個蓮華,因為這個蓮華它是你第一個受生的因緣、受生因緣,它比前面的寶樹(前面佛陀也講寶樹、樓閣、八功德水,這些都是依報的觀法,但是在所有的觀法當中),蓮華觀是最重要的,跟你的關系最密切,因為你未來是蓮華化生,因為你臨命終的時候,彌陀是拿蓮華來接引你的,所以蓮華觀很重要。這當中的蓮華,它的情況,經文講出「微妙香潔」,我們看蕅祖的注解:

  │┌微┐

  ││ │   ┌質而非形曰微─┐

  │├妙┤略歎蓮│       │ ┌蓮胞如此

  └┤ ├   ┼無礙曰妙───┼也┤

  ├香┤華四德│       │ └生身可知

  │ │   └非形則非塵故潔┘

  └潔┘

  「微妙香潔」,我們看蕅祖的注解。「質而非形」,就是蓮華的紋路特別微細,不容易看得到,非常的微細,「質而非形」,這叫「微」。「非形則非塵故潔」,就是說它處污泥而不染,叫做「潔」,它的「潔」是不受染污的。「非塵」,這些塵埃不能夠染污,叫「潔」。這個「無礙曰妙」,我們直接看「無礙」,不容易理解。但是看蓮池大師的《疏鈔》就知道:「妙」這句話,這「無礙」

  ,蓮池大師舉出十種妙。十種妙當中,我們簡單的講出三種妙,蓮華有三種妙。第一個「此方念佛,華即標名,勤惰才分,榮枯頓異。」就是說眾生在這個地方念佛,「此方念佛」,這個蓮華就標出他的名字,這個「勤」就是精進,「惰」就是懶惰,「勤惰才分」才分別,這個時候「榮枯頓異」,有的是「榮」茂盛,有的是「枯」枯萎,馬上就有差異,這個是感應道交妙,這件事情是「妙」。說你一開始念佛,極樂世界就有一個蓮華,你精進它就榮,你懈怠它就枯萎,這件事情真的是妙,感應道交妙。第二個「從空而降,迎取往生,是動靜一如妙。」你淨業成就的時候,蓮華從空而降,迎取你的神識,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這件事情動靜一如妙,它能夠動、能夠靜,它有這樣的功德,是妙。第三個「九品往生,隨其宿修,華開遲速,不相錯謬,是勝劣分明妙。」說你九品往生,隨著你過去在因地宿修所栽培的功德,華開有遲有速,有時候華一天就開,有時候九劫、十二劫,華開的遲速,有時候遲、有時候速,它不相錯謬,這蓮華它一定會控制得好好的,什麼時候該開、什麼時候不該開,這個勝劣分明,殊勝跟低劣的分明妙,說它這個是妙。我只舉出三個「妙」,大家有興趣,可以把蓮池大師的蓮華十妙讀一讀,就知道,這叫做妙。

  「蓮胞如此,生身可知。」這個地方「蓮胞如此,生身可知」,我們可以再稍微把它說明一下。我們娑婆世界的果報體,這是一個臭皮囊,觀身不淨。怎麼會不淨呢?因為你剛開始的緣起,這個種子、父精母血,就是一個不淨物。然後你父精母血在哪一個地方醞釀長大呢?就是在生髒之下、熟髒之上,他滋養的地方,居處的地方就是不淨。從生處不淨到住處不淨,就知道這個色身長大以後就是不淨。所以宗喀巴大師說:這個色身你用四大海水來洗滌,洗到最後一個微塵還是不淨,找不到一個干淨的地方。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因地的時候,就是生處不淨。極樂世界的蓮華,它「微妙香潔」,這當中也露出一個消息,就是極樂世界的果報體特別的微妙香潔。我們學友有一些人不喜歡洗澡,不喜歡洗澡在這個娑婆世界的果報體,這臭皮囊就會不妙,因為你的臭皮囊會出現一些髒東西。你到極樂世界,你不洗澡可以,因為微妙香潔。所以不喜歡洗澡的人到極樂世界,是非常適合的,這個果報體不須要洗澡。怎麼知道呢?因為它微妙香潔。所以我們從極樂世界的蓮華當中,也可以看出極樂世界的果報體,它的本質是微妙香潔的,特別的微妙、特別的香潔。這個地方是講到生處莊嚴。好,我們看「結示佛力」。

  己二、結示佛力

  這莊嚴是怎麼來的?看這段,這段經文是總結前面。

  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佛陀作一個總結說:「極樂國土」,前面的住處、生處莊嚴,「是成就如是」的「功德」之所「莊嚴」。是什麼樣的功德呢?蕅益大師解釋,三種功德力。第一個看佛的功德力:

  約佛釋

  ┌住處┐           ┌大願┐

  明上┤  ├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  ├稱性功

  └生處┘           └大行┘

  ┌遍嚴四種淨土────┐

  德之所成就故能┤          ├令往生也

  └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

  前面的「住處」莊嚴,就是「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這種寶樹上的宮殿的住處;這個「生處」就是「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華,這種莊嚴是怎麼來的呢?「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我們要成就一期的應化身,第一個要有願力。阿羅漢為什麼沒又應化身呢?因為阿羅漢沒有願力。阿羅漢的心情,只想要離開三界,他不想要成就國土。所以他雖然也積集了很多善業,但是不能夠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沒辦法。就是說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就有一種願力,他看到這個國家有盜賊,他看到很痛心,就發願:我以後成就的國土,不允許有盜賊。他看到這個世界有三惡道太痛苦了,他發願:以後我的國土不允許有三惡道。睡覺的時候,他也發願:「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隱,心無動亂。」他發了很多很多的願,他把他的願綜合起來,就是他未來國土的情形。當然這當中要積功累德、六波羅蜜大行。你發的願愈多,你要成就一期應化身,時間就更困難。當然阿彌陀佛的時間很長,所以加一個「大」字,他的「願」已圓滿、他的「行」也特別殊勝,「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嚴四種淨土」,成就了四種淨土的莊嚴。「普攝十方」的「凡聖」,都能「往生」。所以「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就佛來說,佛陀的確是創造了這樣的一種莊嚴境界,這是就著佛來說。對我們眾生有什麼樣的關系呢?就著眾生是怎麼回事呢?

  約生釋

  ┌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 ┌信願┐

  復次,佛┤            ├令┤  ├

  └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持名┘

  ┌─已成

  │

  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非今

  └┤

  └非當

  佛陀以他的「大願」,創造「眾生多善根之因」,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多善根」是往生的「因」,「多福德」是「緣」。蕅益大師後面會解釋說:阿彌佛陀的大願,是創造了名號無量光義,這個大行是創造無量壽。說阿彌陀佛的名號憑什麼稱為無量光、無量壽呢?憑的就是彌陀在因地的時候,有大願跟大行。就是佛陀無量劫來的大願、大行的積功累德,全部的攝持在這個名號當中,所以這句名號有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這對我們眾生有什麼好處呢?使「令」我們「信願持名」,我們這一念心去接觸佛號的時候,「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就是說前面的生處莊嚴、住處莊嚴是怎麼成就呢?就是你在念佛的當中,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就是你在念佛當中,念念成就。而這些功德「皆是已成,非今、非當」,這個都是現成的,這是他力門果地教。你要是講自力法門,你發了願以後,那只是一個理想,點點滴滴要去栽培。所以唐朝懷感大師,他親近善導大師以後,他成就了念佛三昧,他親身見到佛身現前。他做了《釋淨土群疑論》,他說:一個人修四念處,修十萬億劫,以如救頭然的心情修十萬億劫;比不上一個人至誠懇切的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救頭然的心情修十萬億劫!這當中就表示自力門跟他力門的差別,你要憑自己的能力,在你這一念散亂心當中、這個污濁當中,要去創造一個功德,談何容易啊!你光是要破障、忏悔業障,就不曉得要忏悔多少;然後使令內心寂靜,寂靜以後再修止觀!這個他力法門不是,「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就是說這句佛號是彌陀的「大願、大行」所創造的,這個功德是已經成就的。我們所要作的工作,就是「信願」去憶念這句名號,這個時候就「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就我們凡夫眾生就是這樣。當然每個人的信願栽培不同,他所代表的生處莊嚴、住處莊嚴就有所不同。所以「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如果落實在我們凡夫來說,那就是各人的「信願、持名」的本事了。這個是講到法力不可思議。再看心力不可思議──自性功德力。

  約不二釋

  ┌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全佛即生┐

  此則┤            ├┤    ├

  └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他即自┘

  ──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個地方指的是「以阿彌」陀佛的「種種莊嚴」,當然這種種的莊嚴主要是名號的功德,「托彼名號,顯我自心」,作一個「增上」緣,來「帶起」我們自性清淨心所具足的「莊嚴」。所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這是站在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角度,所以叫「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就是說:憑什麼阿彌陀佛的善根跟福德可以給我們眾生受用?憑什麼?憑的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憑的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能夠感應道交。這一句話把佛跟眾生的關系給疏通了,這之間的障礙給疏通了。所以我們講「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之所「莊嚴」。不過這個地方,「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我們可以從二部分來說。就是說從平常因地的栽培,我們平常有共修,念佛半小時,出聲念十五分鐘、止靜念十五分鐘。你每一句佛號都是信願具足,雖然念佛是第六意識,但是第八識把這個功德給保存下來。你念完半小時以後,從佛堂出來,別人看到你好象什麼都沒有改變,你的眼睛還是眼睛、鼻子還是鼻子、嘴巴還是嘴巴;但是你內心當中,「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八功德水」、種種的蓮華莊嚴,在你的心中已經念念成就了。但這個時候,只是因地的栽培,所以還不能夠受用。我們也可以說:捨利弗,這個眾生已經「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果地的受用,要到臨命終,你必須要到臨命終的時候,達到「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這個時候你把佛號現出來,跟彌陀感應道交。這樣子,你今生所栽培的這個佛號功德,就全部表現出來。這樣子就真實受用了,臨命終的時候就是你果地的受用了。這個時候「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那就不是因地了,就因種來說,那是你真正能夠受用的。前面的依報,居住環境、生處莊嚴,這個時候你是真正「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你這個眾生已經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我們平常念佛的時候,是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的因種、因種,是這個意思,就是三力所成。所以講「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相信什麼呢?相信這種功德莊嚴是三力所成,是彌陀的本願功德力所成、是名號功德力所成、是自性功德力所成,就是相信這件事情。好,今天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二一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三頁,「戊二、合釋能受所受」。

  初約五根

  ┌     ┐

  戊二合釋能受│五塵明受用│己初┌初正明┐

  ○      ┤     ├  ┤   ├庚

  所受,又二 │次約耳根 │又二└二結示┘

  └     ┘

  聲塵明受用

  今初

  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一科「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這一科的開始,佛陀是一個「征問」說:「捨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極樂世界是什麼因緣安立為極樂呢?佛陀剛開始的回答是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約著「能受用的眾生」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佛陀在回答極樂世界的因緣說: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他的身心世界沒有痛苦,只有安樂的情況,所以安立為極樂,這是第一點。其次,約著「所受用的國土」,就講到了二件事情。第一件是講到「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這一段是講到寶樹的羅網,羅網上的宮殿樓閣,這樣的住處莊嚴。其次,講到池水、蓮華,「七寶池,八功德水」,上有種種的「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有種種放大光明的蓮華,這是講到生處的莊嚴。前面的所受用,講到居住的莊嚴、也講到生處的莊嚴。前面的回答,都是各別就著某一個重點,講到生處、講到住處的一個重點莊嚴。這以下是總合性的回答,極樂世界安立為極樂的一個理由。

  戊二、合釋能受所受二

  己一、約五根塵明受用二

  庚一、正明

  這當中包括了能受用的眾生、也包括了所受用的國土,把它結合起來解釋。這當中分二科:「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就著廣泛的五根接觸五塵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情況;其次「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單單就著耳根接觸聲塵,來說明極樂世界的受用情形。在「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當中,又分成二科:第一個是「正明」,第二個是「結示」。現在先看第一科「約五根五塵明受用」,看經文:

  又捨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這段經文在講之前,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合科義」。先說明蕅益大師安立這一科的情形,五根對五塵的情況:

  合科義

  ┌樂──是聲塵──┐

  │        │

  ├地──是色塵  │

  │        │

  ├華──是色香二塵│  ┌五 根┐

  │        ├眾生┤   ├可知。

  ┼食──是味塵  │  └對五塵┘

  │        │

  ├盛華┐     │

  │  │     │

  ├散華├是觸塵──┘

  │  │

  └經行┘

  「樂是聲塵」,「常作天樂」是講聲塵;「地是色塵」,「黃金為地」這個地是講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雨天曼陀羅華」包括色、香二塵;「食是味塵」,這「即以食時」這是講味塵;「盛眾妙華」、「雨天曼陀羅華」乃至「經行」,這「是觸塵」。極樂國土的眾生,他的五根接觸五塵,「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情況,就從經文當中看得出來,五根對五塵是可想而知的。這一段是蕅祖安立這一科的一個大義。好,我們詳細來看經文約五根五塵明受用的情況。

  「又捨利弗」,這當中佛陀又招呼了一句捨利弗,又講出了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的情況。說「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這第一段。這以下我們分四段,先看第一段:

  釋經文四

  釋常作天樂等

  ┌常作者,即六時也。

  這個「天樂」,指的一種殊勝美妙的音聲,這種殊勝美妙的音聲是「常」。這個「常」,蕅祖的注解說:就是「六時」,晝夜六時。就是說這種美妙音聲的出現,是經常的,而不是短暫的、或者偶爾的,是經常能夠出現這種殊勝美妙的音聲。關於天樂出生的理由,蓮池大師講出了二種情況:極樂世界的天樂是怎麼來的呢?他說:第一個,極樂世界的天樂是一種天然之樂,這個「然」就是自然,極樂世界的虛空當中有很多的樂器,不彈自鳴,因彌陀的本願功德力,你不用彈它,它自己就能夠彈奏出這種殊勝美妙的音聲,空中有樂器,不彈自鳴。這樣的天樂就是解釋做天然之樂,天然的,彌陀的功德所變現的。其次,第二種情況是天人之樂,這個是天人,當然就是有天,極樂世界有人道、有諸天。這個諸天,就是有明了性的眾生所彈出來的。就是說阿彌陀佛跟蓮池海會這些聖眾,在那個地方修行的時候,諸天起歡喜心,彈奏這種天樂,來供養阿彌陀佛與蓮池海會聖眾,那這樣子也可說是天樂。這個天樂的出現有二種情況:一個是天然之樂,一個是天人所演奏的音樂。這個地方是強調極樂世界聲塵的美妙,聲音。

  對比我們娑婆世界的聲音,有很多的雜音,吵雜的音聲擾動我們的心性。現代的醫學家也發現了一件事,說這個小孩子,他在母胎的時候,在懷胎十月當中,如果小孩子的母親經常聽到了一些噪音,這種恐怖的聲音,這個小孩子生出來以後,他就會有一種不安全感,他的穩定性會比較差,動不動就會感到一種急躁不安。假設母親在懷胎的時候,經常聽一些比較柔和的音樂,或者是佛號、或者是菩薩的聖號,這個小孩生出來以後,他的內心比較穩定,不容易被外境所干擾。所以這個聲音對我們一個人的內心,是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這個地方極樂世界它常作天樂,它經常散發出一種殊勝美妙的音聲,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殊勝。再看第二段「黃金為地」,這一段是強調色塵,黃金為地,看蕅祖的注解,我們對照著看:

  ├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

  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有很多的寶樹、樓閣、種種的蓮華莊嚴,不過這些所有的莊嚴都依止大地而住,所以大地的莊嚴,這個顏色變得很重要。極樂世界的大地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黃金為地」,就是說基本上它的本質是「黃金」,但是在黃金當中,又以「七寶」來加以點綴、加以裝飾,這個叫黃金為地,這個是一種色塵。所以我們到極樂世界,一望過去,這個地上放出黃金的光明,給人家一種高貴(黃金表示高貴)的氣氛,這是色塵的莊嚴,這第二段。再看第三段:

  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這一段經文當中就有二部分:我們先約所受用,再約能受用解釋。先講所受用。所受用的話,「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前面的「常作天樂」是強調極樂世界虛空的莊嚴,這虛空當中有音樂來裝飾虛空。「黃金為地」是講大地的莊嚴,這個大地有黃金跟七寶所莊嚴。「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是在虛空跟大地的中間,是一種中間的莊嚴。說這個虛空跟大地中間,有什麼樣的殊勝境界出現呢?這「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這個「雨天曼陀羅華」,這「曼陀羅華」就是極樂世界寶樹(八千由旬)的華,它經常會從樹上降下來,所以這個雨天曼陀羅華它是色塵跟香塵的莊嚴。色,這個華有美妙的顏色;它也散發出香氣,使令極樂世界的整個空中,散發出華的香味。這一段我們看蕅祖的注解:

  ┌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

  ┌┤            ├故雲晝夜六時。

  │└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

  古印度的一天,它是分成「六時」,一個時段是四個小時。

  │   ┌依┐       ┌日┐

  └然彼土┤ ├各有光明,不假┤ ├安分─

  └正┘       └月┘

  ┌晝┐

  ┤ ├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

  └夜┘

  極樂世界不管是「依」報的國「土」、或者是「正」報的身心,都是放大「光明」。它的光明「不」用靠「日月」,所以它沒有白天、晚上的差別。換句話說,極樂世界經常都是白天的情況。我們講「晝夜」六時,是隨「順」我們娑婆世界的一種習氣、概念,來這樣宣說的。這個「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在受用極樂世界的華香之余,在清晨的時候,他第一件事情該做的就是:拿著寶樹的華,用衣祴把它裝起來,然後到十方世界去供養佛。就像我們早上剛起床一樣,早上剛起床到大殿,先供茶、供香;極樂世界也是這樣的一個情況。關於這一點,我們看蕅祖的注解:

  釋曼陀羅華等

  ┌曼陀羅─此雲適意,又雲白華。

  「曼陀羅」華翻成中文叫「適意」,就是這種華你一接觸以後,內心會有一種很舒適、歡喜的感覺,所以叫「適意」,又稱為「白華」。不過蓮池大師解釋這「曼陀羅」華,它是天上才有,不是人間有這種華。一般佛陀講經的時候,都是天人散這個曼陀羅華、摩诃曼陀羅華。這個都是屬於天上的華,特別的舒適、特別的使人歡喜。

  ├衣祴─是盛華器。

  這個眾生就拿這個「衣祴」,衣械「是盛華」的「器」具,是用布做成的一個袋子,就像我們僧袋,略似這種情況。

  ├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

  │

  │    因位。

  「盛眾妙華」,是表示極樂世界的華不是只有曼陀羅華而已,「應」該是──像《妙法蓮華經》上說:佛陀說《妙法蓮華經》的時候,諸天有散「四」種「華」。這四種華:第一個是曼陀羅華。第二個是摩诃曼陀羅華,就是比較大的曼陀羅華,摩诃曼陀羅華。第三種是曼殊沙華,這個曼殊沙華翻譯成中文叫柔軟,就是我們看到這個華,我們內心當中會有一種柔軟的感覺,不會像過去那種我執、法執那麼堅固。這個柔軟、調柔,在佛法講調柔,都是跟我空、法空相應所表現的一種功德。這曼殊沙華是柔軟義。第四個是摩诃曼殊沙華,這華比前面的曼殊沙華再大一點,所以加「摩诃」,摩诃曼殊沙華。諸天經常用這四種華,來供養說法者。這當中智者大師解釋「四華,表四因位」,華能夠感果,表菩薩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住、行、向、地,有四種因位的菩薩,就是用四種華來表示。「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當中也是有藉事顯理。說這是講什麼道理呢?

  │       ┌真因會趨極果

  ├供養他方佛,表┤

  │       └果德無不遍也。

  這個「真因」,成佛之因,當然廣泛來說是六波羅蜜;但是根本來說還是智慧。智慧是能證,能夠覺悟真理的還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這智慧「會趨」向於佛「果」。佛果在哪裡呢?「果德無不遍也。」「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個果德就是一種真,或者我們講法身佛,真如理性,理性是遍滿的。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蕅祖的意思就是說:「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拿著華到十方世界去供佛;當然事相上也的確是如此。在表法上說: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整個極樂世界是彌陀的法身所變現,這後面會講到。所以我們講「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們就著凡夫無明的心,整個投入了阿彌陀佛的真如大功德海裡面,你所接觸的顏色、聽到的聲音、你所吃到的飯菜,都是阿彌陀佛的法身所變現。換句話說,我們在極樂世界當然不可能待一輩子,因為你在那個地方,每受用五塵一次,你的智慧就增長一分。就是你能夠覺悟的智慧,慢慢的增長,你總有一天能夠覺悟到這個五塵的本體那個真如理。就是能證的智慧,遲早會去接觸到真如理。就是說因地的華去供養佛,這個華有趨向於佛的一種力量。我們在極樂世界的這種「真因」、這種智慧的栽培,一定會有一種力量,使令我們趨向於真如的理性,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有這一層的表法。

  │┌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

  ││

  └┤ 彌勒,皆不難耳。

  │

  └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

  這個地方是約著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來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離極樂世界,剛好是「十萬億」的「佛」土,所以佛陀強調「十萬億佛」。表示我們到了「極樂」世界,要「供」養「釋迦」佛、或者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都「不難」。這是怎麼回事呢?是「阿彌神力所加」,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力所加被的,不是我們自己的功德所成就的。這個地方「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蓮池大師他認為:這一段的經文重點在修福,就是表顯了極樂世界的, 菩薩,他修習福德資糧的一個殊勝。蓮池大師認為下一段的經文,「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是表顯極樂世界的一種智慧,成就智慧的殊勝。這是說我們到極樂世界(我們一個菩薩是為菩提道求生淨土),當然不是為了去那個地方住在寶樹、樓閣,欣賞「黃金為地,雨天曼陀羅華」如此而已,要緊的是積集福德、智慧的資糧。這個地方蓮池大師講:「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因為佛是最殊勝的福田,所以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所以釋迦牟尼佛特別說明出來。在經典上說:我們一個人能夠供養到真佛,這個果報會讓你現身就能夠得到現生的果報,供到真佛,不是供養佛像。你能夠遇到真佛,能夠如實的供養,這個果報你馬上就能夠受用。

  佛在世的時候,佛陀在捨衛國三個月結夏安居,結夏安居完了以後,就到隔壁中印度的波羅奈國去。這個波羅奈國的國王是信奉婆羅門教,所以婆羅門的老師就建議國王說:佛陀要來到我們這個地方游化,他有很多很多的真理要宣說,有廣大的攝受力,你要規定所有的人民,都不可以去供養佛陀,否則我們婆羅門的眷屬就會減少。國王就召告整個國家,他說:佛陀要來我們波羅奈國游化的時候,誰敢供養佛陀,罰五百金。就貼出這樣的公告。當釋迦牟尼佛來的時候,第一天帶著比丘去托缽,就托空缽而回。正當佛陀要回到精捨的時候,這當中有一個老婦人,她也不認識字(哈哈),這公告寫什麼她也不知道。她那一天准備要煮中飯,把米洗完了,米水要拿去倒。要倒的時候,看到佛從正中央走過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因為她不知道告示上寫些什麼東西,她就很真誠的拿米水供養佛陀。佛陀就歡喜心接受了,當下就把米水喝下去。喝下去以後,佛陀當眾為她授記。這個時候,很多人很驚訝的說:你怎麼敢公然的違背法律呢?很多的婆羅門就圍過來。圍過來以後,佛陀就為他授記說:你供養的功德,我為你宣說一下:你今生死了以後,你就到天上去,到四天王天;四天王天完了以後,到忉利天;忉利天以後到六欲天;六欲天完了以後,再到人間來。你只要到人間,就是受大富長者的福報,要不就到天上去。在人天往返十五劫,十五劫的時間,這麼長。然後,出生為人的時候,生長在一個沒有佛的時代,證得辟支佛果。佛陀講完這句話的時候,這些婆羅門的大德就不服氣了,就跟佛陀說:佛陀啊,你是一個剎帝利主,你是淨飯王的兒子,是高貴的種姓,你怎麼能為了飲食而說謊呢?說她供養你洗米水而已,你怎麼能說她有這麼大的功德呢?佛陀這個時候出廣長舌相,把舌頭伸出來,把整個頭都蓋住。在當時的印度,每一個人都知道:舌頭能夠蓋住頭部,那是生生世世不打妄語的。這時候婆羅門的這些長老就生起了恭敬心:唉呀!這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一個不講妄語的人;但是你要講出個道理來聽看看。佛陀就指著前面的一棵尼拘陀樹說:這個尼拘陀樹它現在的樹能夠庇蔭五百個人,五百個人可以在下面乘涼;但是這棵樹剛開始的種子,只有三分之一個芥子這麼大,這個芥子像芝麻那麼大。它剛開始的因地,只有三分之一芥子大的種子。它為什麼能夠長成這麼大呢?因為它掉在一塊肥沃的田地上,吸收大地的水分、礦物質。這樣子慢慢慢慢,就能夠長到像這樣能夠庇蔭五百個人的大樹。佛陀說:供佛亦復如是,雖然她那是那麼一個小小的米水;但是她所供養的是一個殊勝的福田。所以她這小小的因地,就能像那三分之一芥子大的種子一樣,就能夠長成庇蔭五百個人的大樹。這個時候婆羅門就對佛陀生起了恭敬心,很多人就歸順了佛陀。這意思是說:我們在生命當中,如果能夠遇到真佛,不是看到佛像,不是供養佛像而已,你看到佛陀而作如實真心的供養,那個福報是非常廣大的。

  我們看歷史上,包括中國歷史、印度歷史,很多的國王,他之所以做國王,他的福報都是跟供佛有關的。你看阿育王、中國的梁武帝也是,梁武帝也是供佛的關系。我們今天要供佛,蓮池大師強調修福是對的。這當中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你供佛,你跟佛陀結緣,你生生世世就能夠跟佛陀在同一個地方出世。這件事情也是很重要的,跟三寶結緣。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在這段經文當中強調「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個地方就是:你在極樂世界的人民,你要修福報、要跟十方諸佛結緣,那是非常容易的。這一段是講到約所受用的情況。這當中還有一層深義,約著能受用的眾生,這「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還有一層深義,這當中我們看蕅祖注解。這一段經文的主題應該是在這個地方,看第三十四頁。「釋即以食時等」,「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這當中蕅益大師把它分成三段來說明:第一個「明神足難思」。

  釋即以食時等三

  明神足難思

  ┌食時,即清旦,故雲即以。

  │

  │        ┌不離彼土┐

  └明其神足不可思議┤    ├不假逾時回還也。

  └常遍十方┘

  這個地方講「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以後,他什麼時候回來呢?「即以食時」,這個是「清」晨吃飯的時候,所以叫「即以」。「即以」就是說馬上就回來了,時間很短暫。為什麼他到「十萬億佛土」去供佛以後,馬上能夠回來呢?這當中有一層道理,「明其神足不可思議」,因為極樂世界的神足通不可思議。極樂世界有五種神通,在這當中強調神足通的功德廣大。是怎麼個不可思議法呢?「不離彼土,常遍十方」,所以「不假逾時回還也」,不必假藉長久的時間回還。「不離彼土,常遍十方」,蓮池大師解釋說:我們凡夫這個娑婆世界的色身,是一個業報身,所以有這個業力,就有時空的障礙,有空間。我現在要到美國去,你不可以去,要坐飛機才能去。當然我們活動的范圍不能夠離開三界的,甚至不能離開欲界。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是一個意生身,蓮池大師強調意生身,這當中有三種意生身:第一個叫做「入三昧樂意生身」,入三昧樂。這個是約凡聖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的眾生來說的。這個凡聖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的眾生,他的意生身呢,他要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必須要入定,他要在這個樹下入定、或者在他的寶樹樓閣、在他的房間裡面入定。他入定以後,他就能夠「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他在定中,能夠現出意生身,遨游十方世界,一下子又回到原來的國土去了。這是講「入三昧樂意生身」。其次,「覺法自性意生身」。「覺法」,覺悟這個法,當然這個法不是一般的有為法,這個是講真如的法。「覺法自性意生身」這是實報莊嚴土。前面的「入三昧樂意生身」要入定,他一出定就沒有這種功能,沒有所謂「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他要稍微入定一下,靜一靜。這個實報莊嚴土,他任運,他只要隨便一作意,想到:诶,要去供佛、或者聞法,他一作意就能夠「不離彼土,常遍十方」,這個是更加的殊勝,「覺法自性意生身」。第三種是「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那是佛陀,種類俱生無作行,那連作意都不要作意,那是任運的能夠「不離彼土,常遍十方」,那是常寂光土,佛的境界。這個地方,我們姑且約凡聖同居土,就是「入三昧樂意生身」。極樂世界的國土,它的神足通,他只要一入定,就能夠「不離彼土,常遍十方」,就有這種廣大神足通的境界。這個是約能受用的眾生來解釋「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的情況。另外一個約所受用的國土,我們看「明事事無礙」,極樂世界的國土是事事無礙:

  明事事無礙

  ┌一聲────┐

  │      │

  ├一塵    │

  此文顯極樂┤      ├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

  ├一剎那   │

  │      │

  └乃至跨步彈指┘

  這當中也透出了一個消息說:這經文要表示什麼意思呢?說「極樂」世界的一個「聲」音、一個色「塵」,這個是約空間來說,這個極樂世界的空間有聲塵、色塵。就時間來說,「一剎那」、或者是「跨步彈指」這麼一個短暫的時間。這個極樂世界的時空跟「十方」的佛淨土,是「貫徹無礙」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講一句現在的名詞,就是極樂世界的資訊系統很發達。說你為能夠知道要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呢?你一定要知道哪一個國土有佛在說法,你一定要先得到這樣的資訊,你才能夠明確的應用你的神足通,去供養哪一個世界的哪一尊佛。所以說你能夠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你能夠親近十萬億佛,你一定是在極樂世界寶樹、樓閣,很多的寶樹下,唉呀,在哪一個國土有普光佛在講《楞嚴經》,我現在的心情剛好想聽《楞嚴經》,馬上就過去。哪一個地方有哪一尊佛在講《法華經》,我現在的心情想學《法華經》,就過去了。哪一尊佛在那個地方講《華嚴經》,也過去了。我們能夠親近十萬億佛,除了你的神足通以外,你只有神足通,你不知道到哪裡去,那你也是沒有目標。所以這個地方「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極樂世界的寶樹,它能夠提供你十方世界最快的資訊,你馬上能夠知道十方諸佛在講些什麼經論,他在什麼樣的處所,那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蕅益大師的智慧眼,就看出了這段經文有這麼一個消息。這是講極樂國土的「事事無礙」。

  明法門甚深

  ┌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

  又顯┤                 ├也。

  └生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

  這當中強調淨土他力法門的功德甚深。怎麼說呢?說我們在「娑婆」世界,「濁重惡障」,這個身心果報有五濁的障礙,有三種障礙:煩惱障、業障、報障。跟「極樂」世界的空間,有「不隔而隔」的情形。雖然在法性上,誰也不能障礙我們;但是從業感的角度,的確是有障礙的。我們不要說離不開三界,我們連要到欲界天都沒有辦法,這空間有障礙。「生極樂則功德甚深」,到極樂世界,它這種「入三昧樂意生身」功德甚深,跟「娑婆」世界「隔而不隔也」,雖然在空間上有這麼一個區分,但是這樣的空間是不能障礙極樂世界的果報體,「隔而不隔」。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個神足通,站在菩薩道的立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上求佛道、不管是下化眾生。因為你要上求佛道,你一定要親近十方諸佛、聽聞佛法,這世間上最殊勝的善知識就是佛陀。你有神足通,你隨時能夠把你心中的疑問,向佛陀表達,請佛陀開示對治的法門。所以不管是修福報,修福報也是一樣,我們現在只能夠在禅定當中修觀,觀想佛陀現前,把很多的藍寶石、紅寶石、金剛鑽供佛。當然這樣子也是好,但這樣子畢竟只是內心的作意,你不能實際表達出來。下化眾生也是這樣,我們在修慈悲喜捨,觀想眾生現前,我們把修習的功德,變成種種安樂的境界,五欲樂、三昧樂、涅槃樂,輸送給眾生。就是我們在「娑婆」世界是「不隔而隔」,我們要去度化眾生有障礙。所以這個神足通度化眾生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捨利弗尊者有一個弟子叫均提沙彌,他七歲出家以後,沒多久就證得阿羅漢果,七歲小沙彌就證得阿羅漢。這怎麼回事呢?說他的前生是一只白色的小狗。商人隊要去做買賣,就帶著這只小狗去。到了一個地方的時候,大家在煮飯,飯煮好了的時候,這只狗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就把飯菜給偷吃了。被商人發現了以後,就非常的生氣,就拿棍棒把這只狗打得四肢都斷掉了,身體也受了很重的傷。打完了以後,就把它丟到森林裡面去。到了天黑的時候,這只狗臨命終即將死亡,在那個地方呻吟,又饑又渴又恨,心中生起一股怨氣:我只是偷吃你幾口飯,你就把我打成這樣子,心中有恨。這一天晚上,捨利弗尊者在寮房做晚課的時候,一入定,天耳遙聞,聽到有狗在那個地方呻吟。聖人的天耳通它有「明」,天耳明。要是凡夫聽到狗叫,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有狗叫;但是聖人這個通有光明的智慧:哦,這只狗是怎麼回事被打的,這只狗過去有善根,但是現在被煩惱遮障了,它要墮落到三惡道去了。如果不去救它,它會因為瞋心的因緣,墮落到地獄去。這個時候,捨利弗尊者馬上用神足通,入三昧樂意生身,屈伸臂頃,一下子就到狗的身邊去,拿了一杯牛奶給這只狗喝。狗喝了這杯牛奶以後,心情好了一點。捨利弗尊者就為它說四谛法門,就觸動了它的善根。這個善根一發動了以後,它心中瞋心的遮障就消滅了。消滅了以後,這狗就死掉了。死掉以後,就生長在捨利弗尊者一個歸依弟子的家裡,一個大富長者。做完這件事情以後,捨利弗又回去入定。哦,這只狗生長在我一個信徒的家裡。就去跟他們講說:你沒多久會生一個小孩。說:師父啊,我們夫妻倆結婚那麼久,到中年都沒有生小孩。他說:你會生個小孩。好,生個小孩以後,我們就送給師父。捨利弗說:好,你說的。七歲以後,就把他給帶走。帶走以後,因為他在臨命終的時候受到捨利弗的教化,觸動了善根,所以很快就證得阿羅漢果。得到阿羅漢果以後,他有神通,他就去看看我過去是干什麼?唉呀!我過去是一只小白狗,被打得差一點死掉了,本來應該要墮地獄去的,我師父慈悲救了我。後來他就發願:今生不受比丘戒。在律上,比丘不能做侍者,比丘不能做比丘的侍者。所以他發願盡形壽做沙彌,來服侍捨利弗尊者。所以捨利弗尊者後來入滅以後,整個後事,完全是均提沙彌為他處理,均提沙彌就一輩子跟著捨利弗尊者,直到他往生為止。他把捨利弗尊者的捨利子拿回去給佛陀,然後他才入滅。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一個觀念就是說:今天這個眾生、這只狗,從因緣所生法來說,它即將要墮落了,假設這個時候沒有遇到善知識捨利弗尊者,以神足通的因緣現前,它整個生命的方向,就要流落到三惡道去了。當然到三惡道去要再出來,那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那不知道要經過多少的時間,才會再遇到三寶。而在這個關鍵時刻,捨利弗尊者的神足通就非常重要,他屈伸臂頃,一下子就能夠把它的心轉過來。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當然我們現在有障礙,我們在佛堂裡面觀想也不錯),如果能夠實際采取行動,那就更好。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在種種神通當中,特別強調神足通。因為在菩薩道的角度,不管你是親近十方諸佛、不管你是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你這個神足通、這個交通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你隨時要親近佛陀、隨時要教化眾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就提出說:這表示「生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十方世界隔而不隔」,你隨時能夠去觀照你過去的父母眷屬。唉呀,我那個眷屬到哪去了?屈伸臂頃一下子就到他的面前,為他說法,使令他能夠解脫。所以這個地方有這麼一層意思。好,看第四段:

  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這個地方是講到五塵裡面的味跟觸,滋味跟觸。飯食當然有各式各樣百味的飲食滋味,跟這個經行的觸、黃金為地的觸。這個「黃金為地」,極樂世界的黃金,它是柔軟的,這《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它黃金也散發出香氣,所以你在黃金上經行,它有一種很殊勝的質感,這表示觸塵。關於這一點,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釋飯食經行等

  ┌念食食至,不假安排┐ ┌經行金地┐

  飯食經行者┤         ├但┤    ├

  └食畢缽去,不勞舉拭┘ └華樂娛樂┘

  ──任運進修而已。

  這個地方說極樂世界的意生身,他的本質是不須要飲食,但眾生的習氣,他在娑婆世界吃飯吃習慣了,到極樂世界不吃飯,好象少做了一件事情一樣,所以他就會想到要吃飯。他一想到要吃飯,這個百味飲食就現在前,「不假安排」,他不必去買菜、切菜、洗菜、煮菜,他就是「念食食至」,思食得食。「食畢缽去,不勞舉拭。」吃完了以後,它就自動消失了;不像我們還要去洗缽、整理這些殘渣。不過極樂世界的飲食是觸食,見色聞香即飽,所以他沒有排洩的情況,他是觸食,這跟諸天很類似。極樂世界是衣食自然,那在極樂世界是干什麼事情呢?那麼多的時間干什麼事呢?「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就是在那個地方,念佛、念法、念僧;或者修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或者你現在的心情不想到十方世界,你在極樂世界裡面,經行金地,或者看看華、聽聽音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就是「任運進修」。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修行,而修行有各式各樣的法門,禮拜、贊歎、供養,但是主要的還是心地法門,調伏現前的妄想、調伏現前的攀緣心。所以在任何的修行,只要功夫提起來,一定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說你怎麼能夠淨念相繼呢?要都攝六根。六根要都攝起來,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煩惱不能斷要他斷,是這樣的一個心情,是逆你的妄想流。看這個意思,極樂世界是不須要都攝六根(哈哈),這極樂世界的六根是放松的。你看看華、聽聽天樂,你在那個地方,法身慧命自然增長,他不必都攝六根,就能夠淨念相繼,是這個意思,這叫「任運進修而已」,他的進修是這樣的情況,是這樣的一個情形。不像我們娑婆世界非常緊張,不是這種情形。這個地方是講「飯食經行」,就說出這一個道理。這一段是說明「五根五塵明受用」,廣泛的說明極樂世界的五根面對五塵的一種受用情況,當然包括了能受用的眾生,也包括了所受用的國土。好,先講到這裡。

  第二二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五頁:

  庚二、結示

  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段經文,佛陀招呼了一聲「捨利弗」,作了一個交待說:「極樂國土」的莊嚴,這個地方的莊嚴,特別指的是前面勝妙五塵的莊嚴,極樂「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乃至「飯食經行」。就是說極樂世界這種殊勝五塵的境界莊嚴,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如是」的「功德」之所「莊嚴」,這如是的功德是講因地,就「捨利弗,極樂國土」是由「如是」的「功德」之所「莊嚴」。是什麼功德呢?我們前面也說過了,從二方面來說:第一個從佛所受用的這方面,當然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他自己也在受用極樂世界的國土。佛陀所受用的國土,是彌陀的大願、大行之所莊嚴,是彌陀的本願功德力所創造的。我們也可以說:站在佛所受用的角度來說,極樂國土是成就如是本願功德力之所莊嚴,約佛來說。約我們眾生呢,就是我們信願持名的功德力之所莊嚴,名號功德。我們這一念苦惱的心,沒有資糧的心,接觸佛號的時候,念念的去創造極樂世界的「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乃至「飯食經行」的這種勝妙五塵,也可以說是名號的功德、一個持名的功德之所莊嚴。這當中佛跟眾生之間的一種感應道交,是建立在什麼觀念呢?就是在「自性功德」。我們這一念苦惱的心,跟彌陀那一念大悲的心,從本性上來觀察,是清淨本然、是平等不二的。所以說,這段經文我們也可以這樣解釋:極樂國土的勝妙五塵,是由彌陀的本願功德力、由名號功德力,乃至自性功德力,三種的功德力之所莊嚴,可以這樣講的。所以這個地方「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啟什麼信呢?就是相信極樂國土的依正二報,是由三種功德力之所成就,就是要你相信這件事情,這段經文的整個大綱就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就是要相信是三種功德力之所莊嚴。

  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二

  前面是廣泛的約五根五塵,這個地方佛陀單單把聲塵這個部分,講得更詳細一點,把這一部分再講得再詳細一點。為什麼佛陀在經典上,會把極樂世界的聲塵講得更詳細呢?這當中有一個理由,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以此方耳根最利┐其實極樂攝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

  │       ├

  └故別就法音廣明┘,出生一切法門也。

  因為所謂的說法一定要應機,那釋迦牟尼佛今天說法的對象,是針對娑婆世界的眾生。娑婆世界的眾生的六根當中,「耳根最利」。這耳根最利,印光大師大師他提出二個情況:第一個耳根最容易專注。就是我們要培養我們的專注力,用眼睛看也可以,用舌頭去嘗味道,你專心去接觸、去取這個味道的生相也可以,善取所緣境的相貌。但是在六根當中,耳根最容易專注。其次,它最養神,它不耗神,它專注的過程當中,耳根去取所緣境,它最養神,換句話說它有相續力。它有專注力、有相續力。所以這個地方說明了,娑婆世界的六根當中,耳根最利。所以佛陀就特「別就」著它的「法音」,來「廣明」極樂世界莊嚴的情況。但事「實」上,「極樂」世界是普遍「攝」整個「法界」的根「機」。換句話說,極樂世界是「五塵一一圓妙」,在五塵當中,又能夠「出生一切」的「法門」。我們在娑婆世界修行有障礙,這障礙就永遠是障礙,誰也不能為我們解開。在極樂世界,你修行有障礙,沒關系,不要急,你走出戶外聽聽音樂,唉呀!這個障礙解開了。你到八功德水去喝個水,這個障礙就解開了。就是說極樂世界的聲音、極樂世界的味道,乃至極樂世界所接觸的這種感覺,它每一個塵都能演說無量的法門,它是普遍「攝」受「法界」的根「機」。你適合聽音樂來破這個障礙,你就聽到音樂;你這個時候適合喝水來破障礙,這跟觸塵有關的,那你就是觸塵來為你說法:這極樂世界它是五塵說法的。因為就著我們娑婆世界,我們歡喜栽培聖道,我們都是聽佛的音聲,娑婆世界是「文以載道」,佛陀無量無邊的聖道,是攝持在聲音當中,「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字的聲音的曲折,這表現的聲音當中,就有聖道的功德在裡面,佛陀是用聲音來表現聖道。所以我們習慣這樣的方式,佛陀在介紹極樂世界的時候,就特別把色塵的這一部分,講得詳細,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壬初鳥音法利

  ┌辛初化有情聲┤

  │      └壬二征釋略顯

  ┌庚初別明┤

  │    └辛二化無情聲

  ○又二┤

  └庚二總結

  今初

  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先「別明」,再「總結」。「別明」當中又分二科:「初、化有情聲;二、化無情聲」。先講有情所發動的聲音,這個地方特別指的是鳥類;第二個再講無情所發動的聲音。有情的聲音當中又分二科:「初、鳥音法利;二、征釋略顯。」「今初」,先看「鳥音法利」:

  庚一、別明二

  辛一、化有情聲二

  壬一、鳥音法利

  復次捨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前段的經文,蓮池大師說:是在強調供佛的一個修福,這個福德資糧在成佛之道也是很重要。你要能成就你正報的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依報的國土莊嚴,沒有福報還不行的。阿羅漢就是不修福,所以就得一個偏真涅槃,雖然內心當中寂靜,但是沒有依正莊嚴。所以在這個菩薩道當中,修福是很重要的。前面一段「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偏重在修福;這一段的經文是偏重在聞法的修慧,修習智慧的情況。修習智慧的這段經文,我們分二科:第一科先說明「鳥音」,就是鳥所發動的音聲,鳥音。就是「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乃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到這裡是講「鳥音」。以下「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這是「法利」,就是聽到這個聲音所得到的佛法利益,是講到得到的利益。這個地方是第二段,我們先看第一段。「復次捨利弗」,佛陀又招呼了一聲「捨利弗」,又說出了極樂世界的一種情況,他說「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佛陀又說在極樂世界還有一種殊勝的情況。什麼情況呢?說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這個「奇妙」,蓮池大師解釋這個「奇」,什麼是「奇」呢?「形殊眾鳥謂之奇」,這極樂世界的鳥,外表的形狀,「殊」很特殊,跟其它的鳥不同,「形殊眾鳥謂之奇」,形狀特別的美妙叫「奇」,稀有難得,形殊眾鳥。什麼是「妙」呢?「音能說法謂之妙」。極樂世界的鳥,它發動的聲音,它能夠攝持很多的法門,這件事情是微妙不可思議,「音能說法」,它的聲音能夠說法,這件事情叫做妙。「形殊眾鳥謂之奇,音能說法謂之妙」,這個鳥就有這麼一個境界。這個鳥還不是一種,「雜色」,就是種類很多,很多種類的鳥。這以下就舉出六個做代表,舉「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做代表。關於這一點,我們看蕅祖的注解:

  釋鳥音

  鳥所發動的音聲。

  ┌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種。

  說這個鳥的種類很多,而且形狀很美,所以叫做「奇妙雜色」。六種當中,「白鶴、孔雀、鹦鹉」這個大家容易明白,就不講了。看「捨利」:

  │

  │┌捨利─舊雲鹙鹭,琦禅師雲是春莺,或然。

  這個「鹙鹭」是一種老鷹,鷹的一種。「琦禅師雲是」一種「春莺,或」者是對的,或者是「春莺」。

  ┼┼迦陵頻伽─此雲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

  「迦陵頻伽」翻成中文叫「妙音」,因為它的聲音特的美妙。怎麼說呢?它乃至還在蛋「殼」當中,它就能從蛋殼當中發動出一種音聲,「超」越所有的「鳥」。所以經典當中,我們經常是用「迦陵頻伽」的聲音來贊歎佛陀得音聲,因為它的聲音特別的美妙,「妙音」。

  ││               ├

  │└共  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

  「共命」,這共命之鳥是很特別的,「一身兩頭,識別報同」。這種鳥它一個身體二只腳,但是他有二個頭,它身體的脖子當中分出二個頭。「識別報同」,它是二個不同的心識,二個不同的生命體住在同一個果報,這種鳥的情形很妙的。

  比如說釋迦牟尼佛有一次跟提婆達多二個一起做共命之鳥,二個人就一個人一個心識,一個人一個頭。釋迦牟尼佛(迦喽嗏頭)這個頭特別精進,經常保持覺醒;提婆達多(優波迦喽嗏頭)這個頭好樂睡眠,經常睡覺。這麼一天,這個共命之鳥就飛到一棵香草的樹上(名摩頭迦,其樹華落),很多水果。這時候因為提婆達多鳥在睡覺,釋迦牟尼佛就把香草全部吃光了。吃光了以後,提婆達多鳥一醒過來:诶,你怎麼把這些香草都吃光呢?釋迦牟尼佛就解釋說:我看你在睡覺,不好意思打擾你,反正我吃飽了,你也吃飽了,我替你吃一樣的啦。(诃──)提婆達多非常不高興說:你講這些話是非常不對的,你故意把這個好東西吃光了,我一定要給你一點教訓。這一天,提婆達多鳥就故意飛到有毒草的地方,就以瞋恨心吃這個毒果,要把釋迦牟尼佛鳥給毒死。一吃下去,二個都毒死了。所以說,它是同樣的果報體,但是住了二個不同的心識,一個是善良的心識、一個是邪惡的心識。就是二個不同的心識,共同的攝持一個果報體,所以這個鳥是很妙。這共命之鳥,二個神識,一個果報體。

  ││               ├

  ││  ──此二種西域雪山等處有之┘

  ││

  ││    ──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

  這「二種」在「西域雪山等處有之」,這中國就沒有,在印度的喜馬拉雅山,才有這種「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這是非常稀有難得的。「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一般人就是歡喜鳥,在介紹動物的書上說:所有動物當中,顏色最美的、音聲最好聽的,所有動物當中是鳥類。鳥類的種類,它的顏色變化最多、音聲也特別美妙。所以釋迦牟尼佛慈悲,特別把極樂世界的鳥類提出來說明,就是因為我們娑婆世界愛鳥的人很多,所以就特別講出這種情況。「晝夜六時,出和雅音」:

  └六時出音─則知淨土不以鳥棲為夜,良以蓮華托生之

  身,本無昏睡,不假夜臥也。

  極樂世界它沒有白天、晚上;娑婆世界的晚上,這個鳥就棲息在樹上不活動了,白天再出來覓食。極樂世界的鳥沒有所謂的棲息,所以經常演出柔和合的音聲。因為是蓮華托生之身,我們的意生身沒有睡覺的情況。看這個意思,極樂世界有吃飯「飯食經行」,但是沒有睡覺,這是很特別的。一般的果報體,你要吃飯,就一定要有睡眠,這個業報身。就是你要消化,消化營養一定要假藉睡眠。說你這個人在娑婆世界,你有吃飯沒有睡覺,無有是處,不可能。在《瑜伽師地論》上說:你只要要吃飯,就一定要睡覺。但極樂世界的果報體,他吃飯,但是他不睡覺,不用睡覺,這個意生身的情況特別。這個地講「出和雅音」。這種音聲,「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這個「演暢」就是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這個「等」字,就包括了前面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關於這一點,我們看蕅祖的注解,這是解釋「釋法利」:

  釋法利

  釋道品

  總標

  就是聽到這個聲音所得到佛法的利益。看第一段「釋道品」,這個地方是講到極樂世界經常演「三十七道品」。這個「道」就是趨向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法有一種力量,能夠引導我們這一念心趨向於涅槃,背棄生死、趨向涅槃,所以叫做「道」。先看「總標」:

  ┌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

  這個地方是說這些鳥它能夠宣說「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等於是七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七科的內涵,我們大致講一下。這個四念處是一個正式修行的法門,以下就是一個修行的位次。說這個四正勤跟四如意足,它是一個外凡的資糧位,積集止跟觀的資糧,積集禅定跟智慧的資糧,四正勤跟四如意足是外凡的資糧位。五根、五力是內凡的加行位,八聖道分是見道位,七菩提分是修道位。這是根據天親菩薩的《俱捨論》說的。天親菩薩說:佛陀在講經典,是約著數目的多少,才講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把七菩提分放在前面。但是在真正修證的時候,是先有八正道的見道位,然後才有所謂的七菩提分的修道位,它的第是先修八正道,再修七菩提分,是這樣的一個情況。所以後面都是你內心當中,在操作四念處的淺深而安排出來的位次,正修行還是四念處。

  好,我們解釋四念處。這個「四念處」的「念」,指的是能觀的智慧,有不淨、苦、無常、無我四種光明的智慧叫做「念」。這個「處」就是所觀境,就是「身、受、心、法」。就是我們這個燈光要照到哪裡去呢?我們拿這個手電筒要照到哪裡去呢?照到我們「身、受、心、法」四個處所,所以叫做「四念處」。這個四念處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破除我們對身心世界的四種顛倒,就是我們對身心世界生起常、樂、我、淨四種顛倒,所以佛陀要我們用不淨、苦、無常、無我來破除。在《大智度論》也講到三十七道品,講到四念處。在《智度論》當中,龍樹菩薩就作一個問答說,問:《大般若經》是教菩薩法,為什麼講四念處、四正勤等三十七道品呢?這是小乘學者所修的。龍樹菩薩說:這樣子講是不對的。菩薩在三界中流轉,他的一個心情是依止大悲心,不是依止愛見煩惱。菩薩在三界中,生生世世的流轉,以大悲心度化眾生。如果菩薩不修三十七道來調伏自己內心的愛見煩惱,菩薩是不能忍受這樣的痛苦的,這個愛見煩惱太厲害,菩薩沒有辦法相續的流轉,沒辦法。所以這個意思是說:所謂的大小乘,是內心的發心問題,不在於法門的淺深。所以這個三十七道品,是大小乘共修的。只是菩薩雖然修三十七道品,是對治三界的愛見煩惱,而菩薩不取證涅槃而已,是這個意思。這當中,我們先看第一個:

  正釋

  四念處

  ┌一身念處。

  │

  ├二受念處。

  所謂四念處┤

  ├三心念處。

  │

  └四法念處。

  自身有二種:

  一者、身內不淨;

  二者、身外皮毛爪發等。

  「身念處」跟「受念處」,主要是對治我們的愛取煩惱,我們對於身跟受會有愛取的情況。「心」跟「法」是對治我見的顛倒,我們對於能緣的心跟所緣的法,會有一種我見的分別,我見的顛倒生起。先看「身念處」──觀身不淨。這觀身不淨,在《智度論》講到二種觀法:第一個觀自身不淨,觀自己的色身,你不要觀別人,你觀自己的色身。觀身不淨當中,分成內相跟外相。龍樹菩薩講一個偈頌說:「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我們剛開始觀自身不淨,先觀察內相,就是把我們這一層皮剝開;剝開以後,看到我們色身內在的情況,就是一個骷髅、一個白骨,然後填上很多的血肉、心、肝、脾、胃、腎、膿血、屎尿,三十七種不淨物,把這個白骨給包起來,最後再一層皮包起來。所以當我們剝開內層來觀察的時候,「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換句話說,我們在色身當中,找不到一個干淨的東西,找不到。這種不淨物,它還不是經常在裡面保存著,「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它經常利用九孔,二個眼睛、二個鼻子、一個嘴巴、大便處、小便處,經常從九孔當中,散發出它不淨的情況。這是觀察你自身的不淨。就是我們能夠從自己的色身當中,覺悟到我們色身是不淨的。其次,觀他身不淨,就是觀別人的色身,就觀死屍了。看到別人的屍體,死掉以後,屍體變成青黑,然後膨脹膨脹,啵!破掉。破掉以後,流出膿血,長出蟲來咬這個屍體的肉。咬完以後,變成一堆白骨,最後白骨被風一吹就壞散了,連這個人的樣子都沒有了。這個九想觀是觀他身不淨。龍樹菩薩說:這個當中,也可以對調,我們也可以觀自身的不淨來觀察他身,觀內相、外相不淨來觀察別人;也可以拿別人的九種觀來觀自己。不過你剛開始下手的時候,是觀你自身的內相、外相,觀他身的九想。但是你熟了以後,你可以對調,來破除我們對自他色身的愛著,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去愛著一個不淨的東西。所以說,我們會愛著這個色身,是來自於我們的顛倒、我們一種錯誤的理解,對這個境界一種錯誤的理解。這個是觀身不淨。

  第二個觀受是苦。前面的色身,是一個所受用的果報體。這果報體是誰在受用呢?能受用是受。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去接觸我們果報體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受。這個受,有苦受、樂受、捨受。這個苦受是苦,當我們遇到違背我們心情,果報體會生起苦受,這個是容易理解的。這生起樂受是苦,這件事情不容易明白。在這當中,龍樹菩薩講出一個偈頌,來解釋為什麼樂受是苦呢?龍樹菩薩說:「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一切無樂時。」說我們對於我們所歡喜的五欲境界,產生了樂受,這個樂受為什麼是苦呢?因為你在追求的過程當中很痛苦,因為你希望財色名現前,別人也希望財色名,這當中就必須要競爭。人跟人之間的競爭,你要花很多的精神體力,你這當中有很多辛苦的事情,這個是苦。好不容易花了幾十年的辛苦,白天也工作、晚上也加班,哦,五欲的境界成就了,應該快樂吧!不對,得到這個五欲的境界,「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你會感覺到:你要保存這些五欲快樂的相續,你還不能放松。因為「得時多怖畏」,因為只要你一不注意,別人就會破壞你,因為別人要搶你的五欲。所以在這個競爭的社會當中,你只要不進步,你馬上就被破壞,所以你會有一種很不安全的感覺。你為了要今天受用的五欲、我明天也要受用五欲,這個時候你心中還是不快樂。為什麼呢?「弟子心不安」,沒有安全感,怖畏,害怕失掉。第三個「失時懷憂惱」,雖然你害怕失掉,但是你害怕是一回事,事實上世間上的事情,有生就有滅,遲早要破壞。這破壞的時候,你內心當中,因為對五欲的執取太重了,內心會有很大的憂惱。所以龍樹菩薩的意思是說:這個樂受之所以安立苦,是因為你為了追求樂受,你要承受很多的痛苦。就是說你要承受多苦,而得到一個微少的樂受,所以安立做苦。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出生美味,終得大患。雖然這個美食也的確是甜美,但是因為這當中太多毒藥了,你為了吃這個美食,你要同時吃那麼多的毒藥,所以這個也是苦。龍樹菩薩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樂受的苦,是因為你追求這個短暫微小的樂受,但事實上你冷靜下來,你背後付出太多的痛苦,你在追求的過程也要痛苦,得到的時候你要擔心它失掉,失掉以後你心不甘、情不願,這整個過程當中有很多很多的痛苦。加起來相對那個微少的樂受來說,苦多樂少,所以安立為苦。所以樂受是苦是這樣子安立的。這樣子我們就來破除我們對於受的一種樂顛倒。我們凡夫的心情,歡喜放縱內心去攀緣六塵的境界,我們就是期待樂受出現,期待我們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只有樂受出現。說我們歡喜吃這個東西,其實我們不是真正的想吃這個東西,我們是歡喜我這個心跟這個東西接觸的時候,那個樂受能出現。因為你如果真的想吃這個東西,你要吃多的時候,你吃厭了,沒有樂受了,你就不想吃了,所以我們是期待樂受出現。但是當我們知道樂受是苦的時候,它就能夠息滅你向外攀緣的心,就會讓你專心的修學聖道,是這個意思。這二個是在對治愛取的煩惱。

  「觀心無常」。這個「心」是一個能;這個「法」是一個所;前面的「身」是一個所,所受用;這個「受」是能受用。這個「心」是能分別,這個「法」是所分別,也是一層能所。我們凡夫的心情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於我們這一念明了心,有一個「常、一」的顛倒。我們總覺得在內心當中,有一個常一的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的我是沒有差別的,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是沒有差別的!這種我見的顛倒,就使令我們為了愛著這個我,我愛、我見、我慢、我執,愛著這個我,我們就會創造很多生死的業力。但是這樣的思想是錯誤的、是顛倒的。怎麼知道呢?比如說:你今生這一念明了心,你隨順了三寶,是歸依三寶的心;但是你下輩子得到大福報,到天上去了,充滿驕慢,做轉輪聖王,七寶千子,你可能沒有遇到佛法了。沒有遇到佛法,這怎麼辦呢?心隨境轉。你當時的境界,就是大家所恭敬、禮拜、贊歎的境界,那只好是放縱你的五欲、煩惱,去享受五欲的境界。別人敢觸犯你,「君王一怒,血流漂杵」。你今生福報享完了以後,又變成一只螞蟻。我是一只卑賤的小螞蟻,我的工作就是把這個東西,從這個山洞搬到另外一個山洞,遇到大雨來的時候,就把我給沖死了,死掉以後又做一只螞蟻。你做轉輪聖王的時候,你的那一念心是如此的驕慢、如此的充滿自信;但是你做一只小螞蟻的時候,你那一念心是如此的自卑。你怎麼能夠說「心是一樣」呢?那心中的我跑到哪裡去了?沒有一個常一的我,你的心有很大的轉變,就是過去心不可得。你過去那個轉輪聖王的心,跑到哪裡去了呢?不可得。所以說我們這一念心是隨業力,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心識是怎麼來的呢?是由業力的熏習而來。善業的熏習,你的心就充滿了憍慢、充滿了功德;惡業的熏習,你這一念心就充滿了罪業、充滿了不安、充滿了苦惱。所以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明了的心,是由業力的熏習而來的。所以說觀心無常,來破除我們對於心的一個「常、一」顛倒。我們這一念心是剎那剎那變化的,我們這一念心也可能趨向於聖道、也可能會趨向於三惡道,它是隨時在變化當中,有無量無邊的可能性,這叫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這個「法」,龍樹菩薩說:在宇宙萬法當中,除了「心」以外,其它的部分都是屬於「法」所收攝,就是心所受用的境界都叫做「法」。「無我」這個「我」,就是主宰義。就是我們內心當中,對於我們所追求的境界,會打很多妄想:我現在要干什麼、明年我要干什麼、十年以後我要干什麼。但事實上,這個「法」的境界,它不是隨順你內心的妄想,所以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陀告訴我們說:對這個「法」應該怎麼認識呢?「如夢幻泡影」。說你在做夢的時候,這個夢的情節變化,不是你能控制的,完全是業力所顯現。過去有一個修仙道的叫漢鐘離,漢鐘離他學了很多仙道的技術,他年紀大了,希望能夠把這個法傳下去。找了很久,終於在一家旅館當中,找到了呂洞賓。呂洞賓十年的寒窗苦讀,這一天要去考試,在旅館裡面跟漢鐘離接觸。漢鐘離一看:唉呀!這個是我的弟子。漢鐘離就過去跟他說:你要干什麼?他說:我要去考功名。考功名干什麼?做官啊,享受榮華富貴啊。漢鐘離說:你不要做官了,你來跟我學仙道。呂洞賓說:不行,我這十年寒窗苦讀,為了就是這麼一天,我一定要去考。漢鐘離沒辦法,好吧,那談到晚上睡個覺吧。漢鐘離就從他的僧袋拿出一個枕頭:你睡我的枕頭好了。睡在這個枕頭,睡著了,睡著以後就開始做夢。在夢境當中,他去考試,唉呀!一考果然:十年寒窗無人知,一舉成名天下聞。考上了狀元,大家又敲鑼、又打鼓的報這個信。皇上請去,他長得一表人才,皇上把女兒嫁給他,做驸馬爺。哦!有名有利。他的家庭生活很快樂,就生了一個兒子;但是榮華富貴不會持久的,沒有多久他的兒子得到一種流行病,就死掉了。死掉以後,他的太太悲傷過度,心情不好,後來也死掉了。呂洞賓悲傷妻子跟兒子的死亡,整天哭,就把眼睛給哭瞎了。這個時候,一個人沒有眼睛的時候,你想想看,再好的榮華富貴對他來說,有什麼意思呢?他眼睛打開就是一片的黑暗。這個時候真是後悔,當初要是聽漢鐘離的話去修行,現在多好!這個時候,內心當中一感傷就醒過來:哦!黃梁一夢。(哈哈)這時候就想:唉呀!人世間啊,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榮華富貴是如此的脆弱,你要去受用快樂的果報,這當中一定要吃下毒藥。換句話說,你要受用功德天,你就要同時接受黑暗。這個時候呂洞賓就二個都不要:好,我跟你學仙道去吧。所以「觀法無我」就是說:這一切的法,你沒有主宰性,你可以在心中打很多的妄想,但是這件事情跟你的妄想,是絕對不一樣的。就是這一切的境界相,不是你能夠主宰的。是誰能夠主宰呢?就是業力的因緣主宰。這當中牽涉到你個人的業力,也牽涉到眾生的共業,這當中曲折變化是很多的。所以說,我們觀法無我,能破除我們對法的顛倒,一種「我」的顛倒。我們總認為這個境界就是我所安排的,我現在要干什麼、以後要干什麼,事實上我們是沒有主宰性的。

  這個「觀心」跟「觀法」是破除我見的顛倒,「觀身」、「觀受」是破除愛取的煩惱。這樣子是對治我們對身心愛見的煩惱,四念處。這個四念處觀,不管是在聖道門、不管是在淨土門,都很重要。因為你站在聖道的角度,一個菩薩要在三界流轉,你大悲心廣度眾生,你也是要修四念處來調伏你的愛見,你才能夠所謂「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你對這個果報體不能有愛見的顛倒,你才不會有痛苦的感受。所以龍樹菩薩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菩薩如果不修四念處,這個長時間的流轉生死,這種苦他受得了嗎?他受得了嗎?他受不了。他為什麼能夠在三界當中長時間的流轉?他就是有四念處的光明來保護他,是這個意思。站在淨土的角度,我們要厭離娑婆,就一定要對我們身心的愛取要調伏,所以這個四念處對淨土法門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破除我們的四種顛倒,使令我們能夠正確的看到我們身心世界的真實相,是這個意思。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

  問:

  答:意生身:第一個是「入三昧樂意生身」,這個是凡聖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第二個是「覺法自性意生身」,這個是實報莊嚴土;第三個是「總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總類」是佛的意生身,萬德莊嚴、各式各樣的總類。「俱生」(這個俱就是與生俱來的俱,一個人字旁,再一個具足的具),「總類俱生」就是佛的意生身,那無量無邊的三昧陀羅尼,隨從這個意生身而出現。他的特色是「無作行」,他是無作妙德,他不必假作意的。「總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那是佛的意生身。這又超越了前面的「覺法自性」。我們一般的凡聖同居土是「入三昧樂意生身」,就是你要現起這樣的意生身,你還得稍微的入定,稍微的靜一靜,然後才能夠現出這個意生身的功德。

  問:黃粱一夢的故事,請再說一次。

  答:這就是黃粱夢,那個時候漢鐘離在煮黃粱,他醒過來的時候,黃粱還沒有煮熟,他已經把這個人生都走過了,所以叫做黃粱夢。人生就是這種境界,有苦有樂、有樂有苦,但是苦多樂少。就是我們凡夫的心情,就是貪著這個刀山上的這麼一點蜂蜜,他要付出很多身心的痛苦,不管是追求的時候、不管是得到的時候、不管是壞掉的時候。但是他為什麼願意這樣支持他呢?因為他的眼睛只看到蜂蜜,他未曾看到他為了追求蜂蜜所付出的廣大代價。佛陀提醒我們:你應該要看清楚,事實上你追求的這個欲,你背後付出多少代價,你應該要算一算,好象不劃算。所以這個樂受是苦,龍樹菩薩說:沒有錯,佛陀也同意在因果的角度,善業能夠成就可樂果報,這因果是不能壞的。那為什麼樂受是苦呢?因為你為了追求少許的樂受,你要去創造廣大的痛苦,你要承受廣大的痛苦,苦多樂少,所以安立它是苦,是這樣子安立的。

  問:

  答:八地菩薩他一定有修四念處,才會成八地。他為什麼能成就八地呢?就是修四念處。就是菩薩不修四念處,肯定要退轉。任何一個菩薩,都是要修四念處,否則他沒有辦法在三界裡面流轉的。

  問:

  答:是的,所有的菩薩都要修四念處;否則他連初地都不能證得,他連三界都不能離開。四念處是斷除見思煩惱的一個法門。菩薩在三界流轉,他不是因為愛取煩惱而流轉,他是大悲心。如果菩薩沒有斷除愛取,那跟凡夫沒有差別,你也是作不了主。所以龍樹菩薩就提出一個看法說:菩薩不修四念處、不修三十七道品,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沒有一個菩薩自己是顛倒的,不可能有這種事情。

  問:

  答:阿羅漢修四念處以後,他的涅槃現前,他就進去了。菩薩他是經過涅槃,他不進去,繼續往前走。就是說菩薩修四念處,他有能力取證涅槃,但是他不取證。就是菩薩經過化城的時候,他不進去而直趨寶所。因為這個四念處本身,它有能力使令你趨向於涅槃,但是菩薩他不取證。為什麼呢?以大悲心故。

  問:

  答:意根的法塵。因為意根它是個假法,因為佛陀必須要明確的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的差別表達出來,因為意根是自己打妄想的,它是個假法。在唯識學叫「假法」,你自己想的。如果說極樂世界的法塵很好,那這個東西,我在娑婆世界打妄想也不錯啊!(诃──)所以看不出這樣的一個差別,因為法塵是隨你的內心打妄想的。這個五塵那不是,那是實實在在擺在這個地方,所以五根五塵是比較明顯的,是個實法,是真實受用的法。所以唯識學說:這個法塵是個假法,你自己這樣子想,事實上不是這樣子,它是個假法,心中的妄想。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二三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五頁,「壬一鳥音法利」,看經文:

  復次,捨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這段經文是說明極樂世界的鳥類,能夠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所謂的三十七道品,使令極樂世界的眾生聽聞以後,都能夠念佛、念法、念僧,這段是說明「鳥音法利」。

  三十七道品,我們看《講義》第三十六頁。這個三十七道品,它是四谛法門裡面的道谛,苦、集、滅、道的道谛。如果是小乘法,這個道谛它是趨向於偏空涅槃;如果四念處是隨順於大乘法,這個道谛它就趨向大般涅槃,有這樣的差別。這個四念處,主要的就是有四種智慧,所謂的不淨、苦、無常、無我。這四種智慧,他在觀察的時候,他是要依止這個寂靜的內心。換句話說,我們剛開始要先「一句彌陀念誦聽」,以一句佛號,在心中能夠專一相續的安住,來破除我們的昏沉跟掉舉,來破除我們內心的粗重性,使令我們內心能夠明了寂靜的安住下來。就在這個明了寂靜當中,生起不淨、苦、無常、無我四種智慧,來觀察我們的身受心法,這四念處是依止「止」而生起的。所以這個四念處基本上,它在整個操作的時候,主要有二個心所:第一個是「念心所」,就是一個止,一個明記不忘的念心所,就是我們去憶持佛號的那個念;其次是一個「慧心所」,這抉擇,面對身受心法,生起不淨、苦、無常、無我四種的抉擇。所以這個四念處的整個操作,就是由「念」住心,由念來安住我們的內心,由「慧」來觀察,這個四念處就是念跟慧,在整個修行就是這二個心所。這個四念處在修行的位次,第一個要成就的是「四正勤」,這個地方的「勤」指的是精進。這個精進就是說,對於斷惡修善品中,能夠勇悍為性,這當中主要有二件事情:第一個就是「斷惡」,破除我們內心的愛見煩惱;其次就是「修善」,就加強我們心中的觀慧。對這二件事情能夠勇悍,內心當中主動積極的去追求,不為任何的逆境所障礙,這個就是「四正勤」。這當中有四個法:

  四正勤

  ┌一已生惡法令斷。

  │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

  四正勤┤

  ├三未生善法令生。

  │

  └四已生善法令增長。

  這四個法,基本上我們分成二部分:前面二個是對於惡法的一種態度,「已生」的「令斷」,「未生」的令「不生」。三、四是面對善法的一種態度,我們面對善法的一個態度就是:「未生令生、已生令增長」。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是先生善才破惡的,所以我們先講第三。「未生善法令生」。這個「善法」指的是四念處的觀慧。我們凡夫的心情,長時間活在愛見煩惱的妄想中,已經很久了。這個時候要在愛見這樣的一個廣大蜘蛛網當中,要建立四念處的光明,這是不容易的。所以剛開始的次第,我們一定要先坐中修、先靜中修。就是說我們有時候會生愛見煩惱,但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可也不是全部都經常起煩惱,所以我們就應該利用煩惱沒有活動的時候,一方面先有止的幫助,讓內心能夠明了寂靜,就在這樣的內心當中,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煩惱不活動,心情非常和平的狀態當中,去生起這個四念處的觀慧。就說你剛開始去栽培四念處觀慧的時候,你一定要在寂靜的心中,不能有煩惱干擾的時候,就是「未生善法令生」,這是一個關鍵。「已生善法令增長」。你要不斷的去重復,不斷有定課,一次一次的、一次一次的在寂靜當中,去觀察不淨、苦、無常、無我,使令心中的光明,一次一次的增長廣大,這個就是「已生善法令增長」。生起善以後,我們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破惡。破惡第一個是「已生惡法令斷」。就是說我們平常的內心,跟染污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生起了愛取的煩惱。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就是要把平常在打坐當中的功夫提起來。不過一般我們是這樣:一般我們在面對煩惱的時候、調伏煩惱的時候,是先觀後止。就是先觀察它的過患,這個煩惱是不淨、是苦的,它有這種種的過患,就像大火,就像這個賊、就像毒蛇,它會破壞我們的功德,使令我們苦惱。它是無常、無我的,它是生滅相的,它沒有真實性的,是可以消滅的。這個時候你對這個煩惱過患的體性有了解以後,這個時候就要提佛號,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煩惱不能斷要他斷。這時候你一定要讓佛號在心中相續的運轉,直到煩惱停下來為止。這是祖師所說的: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這個是很重要的,這件事情會影響我們臨命終是不是能往生。就是說臨命終的成功,是由平常無數的正念所成就的。就是你臨命終為什麼能夠調伏煩惱?這最後的勝利,看你平常當中,無數次調伏煩惱的成功,才有臨終的正念。所以這件事情,就是你平常功夫的點點滴滴,你平常只要失敗一次,你臨命終就會有危險。所以「已生惡法令斷」,這件事情是一個成敗的關鍵。所以你平常是不是能夠調伏煩惱,就對你未來臨命終是不是能夠保持正念,這件事情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未生惡法令不生」,有時候我們煩惱不活動,但是我們也必須要保持,使令它不活動。這件事情就跟環境有關系,就是說你剛開始,不要去接觸染污的環境。所以祖師大德修行的開示當中,勸勉初學者,盡量能夠息諸緣務,閒居靜處。你盡量能夠離開染污的環境,到一個清淨的道場來修行。因為那個染污的環境,正是你的熟境界,你內心跟這個境界一接觸,你任運的就會起煩惱。這個境界太熟悉了,你根本控制不住。所以「未生惡法令不生」,唯一的方法就是先遠離、先遠離,使令我們心中的善法光明強大以後,才能夠所謂的「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那個是以後的歷練。所以這個「四正勤」就是透過這四個原則,使令我們心中觀照的智慧增長,使令我們愛見的煩惱慢慢的調伏,這個是「四正勤」。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

  ├二精進如意足。

  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

  └四思惟如意足。

  這個「如意足」就是「能發動神通,所願皆成,故名如意足」。這「如意足」,事實上就是禅定,四種法而成就禅定。禅定為叫「如意足」呢?就是它能夠啟發神通,使令我們所願皆成。在三昧當中,我們任何的希望都能夠成就,這叫「如意足」,就像這個「足」能夠使令我們到達所須要去的地方。前面的四正勤,它是偏重在觀慧的栽培;這個「如意足」,就是我們從外凡要悟入內凡的時候,這個時候要加強內心的禅定,這個「四如意足」事實上就是成就禅定,加強止的功夫。這當中有四個法門:第一個「欲如意足」。這個「欲」就是希望,你心中思惟禅定的功德,你有禅定以後,你內心有堪能性,能夠成就種種的神通,乃至能夠成就聖道。所以這個「欲」是善法欲,對於功德的一種須求。過去有一個大專生告訴我說:他以前讀高中的時候,在班上的成積是很普通,不是很好。他到了高中以後,每天早上起床,還沒有刷牙洗臉的時候,自己就發願:我一定要考上台大。心中就有這樣的希望。三年當中,每一天起床就是先發這個願。哦,果然三年後考上台大。他告訴我們說:他聽到《阿彌陀經》以後,我要重新發願。他說我以後早上起床的時候發願:我一定要往生淨土。這個「欲」,就是內心當中給自己一個目標,一個很明確的努力目標。這個目標有什麼好處呢?就會帶動你的精進,你就會對你這樣的一個所緣境,能夠專一相續的努力用功德,所以這「精進如意足」是跟欲有關。我們一個人修行沒有目標,你是很難精進的,你一定是悠悠泛泛。所以你要有成就禅定的一個希望,你就會強迫你自己經常的去打坐、去憶念你的所緣境。第三個「心如意足」,這個「心如意足」跟「思惟如意足」,等於是整個禅定的正修,前面的「意」跟「精進」是一個方便。這個「心」就是一個正念,就是心離所緣境,能夠明記不忘。比如說你是以佛號為所緣,你心中念茲在茲,一次一次的去憶念你的佛號,使令這個佛號不忘失。這個「心」就是一個正念。這個「思惟如意足」就是正知,經常能夠覺察了知你是不是忘失所緣。你那個旁邊有一個觀察的、注意的,經常能夠正知。正念正知、正知正念,是修禅定的正式法門。依止這四個法而成就禅定,這叫「四如意足」。四正勤跟四如意足是一個外凡位,就是外凡資糧位。在這當中去積集你的禅定跟智慧的資糧,這個是外凡資糧位。

  五根

  這個「根」是一個譬喻,就是以這個樹根來譬喻我們的信、進、念、定、慧五個法。這個樹的根,主要有二種功能:第一個它有「攝持義」,它能夠攝持不失。這表示說,到達「五根」的時候,我們心中的五種善根──信、進、念、定、慧善根,已經不容易退失,它就像這個樹根,它能夠堅定的在這個大地當中站立起來,攝持不失。第二個它有「生長義」,它不但是保持不失,而且它能夠一次一次的生長廣大,所以這個「根」有攝持義、有生長義,所以叫做「五根」。這個時候已經從外凡位到達內凡位。第一個是「信根」:

  ┌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

  我們剛開始對於四念處的信心,是個仰信。我們說這個色身是不淨的、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平常的內心是活在顛倒當中,我們總是覺得色身是安樂美妙的,愛著色身。那佛陀說:色身是不淨的。這個時候我們心中雖然有仰信,但可也是疑惑,真的嗎?色身是不淨的嗎?我們這一念心真的是無常的嗎?我們內心當中的信心是非常薄弱的,只是對於三寶一念清淨的仰信。但是經過前面的四正勤跟四如意足,加強了止觀以後,這個時候我們的信心決定下來,「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對於這個「正道」,指的是止觀;「助道」指的是持戒,或者也包括修福,這個是助道法門。這個時候對於這樣一種法的信心,能夠攝持、能夠增長。再看「精進」:

  ├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

  到了內凡位的人,他在修行,他主動就會精進;不像前面的外凡位,很多的煩惱會障礙他。所以這個修行人,他內心當中,真妄交攻,非常矛盾,完全是仰賴信心。到了內凡位的時候,他的修行,他粗重的煩惱都被調伏,所以有事沒事,自動會想要打坐,任運的「勤求不息」,這就是「精進根」。這個「根」就像樹已經牢牢固固的在大地當中扎下去了。「念根」:

  五根者┼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

  心中能夠經常的去憶念他所受的法,當然這個地方的「念根」,主要指的是「止」,止的力量。

  ├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

  這個止增長以後,就變成定了。

  │┌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

  └┤         ├名慧根。

  └觀於苦等四谛───┘

  這個對於正道及助道的善法,經常觀察苦、集、滅、道四谛是慧根。

  這個五根,蓮池大師解釋:這五根是由前面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來的。這個信是一個基礎,信是通於整個後面的四根。這個四念處它成就了念跟慧,就是為什麼會有念根跟慧根呢?就四念處。因為你四念處,你一定把心先止住,念住心,然後由慧觀察,由這個四念處成就念根跟慧根。這個四正勤成就精進根,就是對於斷惡修善品,能夠勇悍為性。這個四如意足成就定根,這個信是通於後面的四根。所以蓮池大師就說:這個經文為什麼但提五根、五力,沒有談到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呢?蓮池大師說:講到五根就包括了前面三個。因為你怎麼會有五根呢?這個五根是由前面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修習,修習所成就的果報相,所以說舉果則必有因也。所以蓮池大師講:經文不談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事實上講五根,也就包括前面了。這個時候的五根,就是內凡的暖位跟頂位這二位,暖頂二位。

  五力

  「五力」是屬於「忍位」跟「世第一」二個。先解釋這個「力」。什麼叫做「力」呢?「力用增長,能破煩惱,故名為力。」就是信、進、念、定、慧五個法門,它的功能,它心中的功能──力用增長,能夠破除你心中的煩惱。前面的五根,能夠不為煩惱所壞;但是它還不能完全破壞煩惱,就是這個五根的菩薩,他心中有善根,但是可也是有煩惱。但是到了五力的時候,他善根的力量不允許煩惱活動,煩惱不能活動,力用增長,能壞煩惱,是這個意思。他這個善根的力量強,不但能夠保護自己,進一步能主動的去破壞煩惱,所以叫做「力」。

  ┌能破疑惑┐

  │    │

  ┌信根增長┼破諸邪信├名信力。

  │    │    │

  五力者┤    └及破煩惱┘

  前面的「根」是「信根」,信根當然會「增長」,就是你這個止觀的力量增長,你心中的這個光明增加以後,你信心也會增加,「能破」除你心中所起的「疑惑」,「破諸邪信」,他人散播一些邪知邪見的信仰,你也不為所動,乃至能「破」除你的「煩惱」,這就是「信力」。我們剛開始修行,我們的心就是一個苦惱的心,就是單單對三寶一個薄弱的信心,相信我是業障深重的凡夫,在三界當中流轉沒有出離之緣;一方面相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一定能救拔我。就這麼一念薄弱的信心,在支持著我們,支持我們去念佛、拜佛。但是慢慢的、慢慢的,心中佛號的力量由生轉熟,這個時候我們的信心會生起來,更加的堅定。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上說:有人問他說:師父啊!你一生弘揚淨土法門,你是不是有親眼看到人家往生淨土去呢?親眼看到這個人從娑婆世界的神識,就這樣到極樂世界去呢?印光大師說:全世界的人念佛都沒有往生極樂世界,我還是要堅定的往生極樂世界。就是說他對佛號相應的力量,已經達到了一種境界,一種力的境界,他能夠破除他心中的疑惑,乃至別人講一些邪知邪見,都不能動搖他。這當然是透過止觀的修學,能夠看到這樣的一種真實相。

  │     ┌破種種身心懈怠┐

  ├精進根增長┤       ├名精進力。

  │     └成辦出世大事─┘

  對於止跟觀的精進,他能夠任運「破」除「身心」的「懈怠」。因為到了「力」,到了內凡位的菩薩,他對四念處的法是由生轉熟,對於這種常、樂、我、淨四種顛倒是由熟轉生。所以他在操作四念處的時候,他很自在,他不會像過去那麼容易有懈怠的情形。「成辦出世」間的這種聖道的「大事」,成就聖道這件是大事業,這個是「精進力」。

  │    ┌破諸邪念──────┐

  ├念根增長┤          ├名念力。

  │    └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

  「念根」的「增長」,它能夠「破」除心中的「邪念」,心中有一點邪念,他只要佛號一專注,稍微注意一下,一下子就停下來了。「成就一切出世」間的「正念功德」,這種正念還不是普通的正念,是出世間無漏的正念,這個是「念力」。

  │    ┌能破亂想──┐

  ├定根增長┤      ├名定力。

  │    └發諸事理禅定┘

  這個「定根」的「增長」,「能破」除心中的「亂想」,「發」起這個「禅定」有事跟理,「事」主要是禅定,「理」就是有理觀。這個「定力」的階位,起碼是未到地定,要到內凡位,起碼是未到地定,最好是根本禅,但是最少是未到地定。

  │    ┌能遮通別諸惑┐

  └慧根增長┤      ├名慧力。

  └發真無漏──┘

  智慧「增長」以後,能夠遮除通惑,這個「通惑」是指三界的見惑,這個我見的顛倒是通於三界的。這個「別惑」是思惑,這個思惑是有差別相的,欲界有欲界的煩惱,色界有色界的煩惱,無色界有無色界的煩惱。欲界的愛煩惱,所對的是五欲的境界;色界、無色界的愛煩惱,所對的是境界是三昧樂。所以這個愛煩惱是一個「別惑」,一個差別相。引發真實「無漏」的智慧,這個是「慧力」。這個時候的慧根,它只是有引發無漏智慧的功能,他這個時候無漏智還沒有真實生起,他還是內凡。就是心游理內,但是身心有漏,他的內心還是有漏的。換句話說,他四念處的智慧,還是一個比量的智慧,他對於不淨、苦、無常、無我的認知,還要假藉文字來引導,這叫比量。你怎麼知道這個身心是不淨、是苦、是無常、是無我呢?是假藉文字的引導,才能夠理解的。這個是內凡加行位。

  七菩提分

  這以下的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當中的位次有二種說法。我們上次是根據小乘的《俱捨論》。小乘的《俱捨論》認為八聖道分是見道位,七菩提分是修道位。但是《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認為在大乘的角度,是先成就七菩提分,七菩提分是見道位,八聖道分是修道位。蓮池大師他認為:先七菩提分,然後再八聖道分。他認為七菩提分是見道;八聖道分是修道。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還是根據大乘的說法比較適合。所以我們就以七菩提分為見道位,這是大乘的說法。前面的內凡是一個加行位,有暖、頂、忍、世第一,下一個剎那就入了見道位,就是以七菩提分成就見道。先解釋這個「菩提」。這個菩提就是覺了的意思,「覺」就是覺察,「了」就是明了,這個「覺了」就是一種智慧,就是覺了。這個「分」就是一個分支。什麼叫分支呢?因為七菩提分就是分分隨宜而用。就是說它這個七分支,你不是每一支都要去操作的,因為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在調整止觀均等的時候,你可以根據你個人的情況:止太強了、或者觀太強了,根據這樣一種不均等的情況,來使用它、對治它,所以這個「分」是分分隨宜而用,叫做「分」,就是七種覺了的功能。這七種功能在操作的時候,分分隨宜而用,所以叫七菩提分。

  ┌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

  有七種覺了的分支。先看第一「擇法」:

  │       ┌善能簡別真偽─┐

  │┌智慧觀諸法時┤       ├名擇法覺分。

  ││      └不謬取諸虛偽法┘

  我們用智慧來觀這個所緣境的時候,你能夠「善能簡別真偽」,你內心當中所安住的這個法是真實的、還是虛偽的?你要能夠判斷出來。判斷出來以後干什麼呢?「不謬取諸虛偽法」,對於這個虛偽的法門要放棄,要安住在真實法當中。就是說你要先判斷,你心中的這個法,是真實的?是虛妄的?然後再放下虛偽,安住真實,這個就是「擇法覺分」。

  這個地方講真實跟虛偽,當然我們要以佛性來觀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所有的法都是虛偽的。不過這個地方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真實跟虛偽的一個判斷,跟你的修行宗旨相隨順,就是真實;跟你的修行宗旨相違背的,就是虛偽:以你的修行宗旨來抉擇。比如說我們修念佛法門,念佛法門的宗旨,印光大師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就是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干什麼呢?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所以你在這樣的操作過程當中,你心中動了一個念頭:诶,我想要看到佛像,我心中想要去看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你動了這個念頭,你怎麼能夠抉擇這個念頭是真實、是虛妄呢?我應該把這個念頭繼續的增長?還是應該去捨呢?就是用你的宗旨來抉擇。我念佛的目的是達到內心的一心不亂,而不是要看到佛像。所以你就知道:你想要看到佛像的這個念頭,是一種妄想、是一種攀緣心隨順的妄想,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不謬取諸虛偽法」。就是說你對於你心中的任何念頭,你要馬上能抉擇出來:這個念頭是真實的?是虛妄的?是應該增長的?或者應該馬上讓它消滅?你要馬上能夠抉擇出來,這個是很重要的。

  ││精進修諸道法┌不謬行於無益苦行┐

  │├      ┤        ├名精進覺分。

  ││時,善能覺了└常勤心在真法中行┘

  我們在「精進修」習「道法」的「時」候,你要有一種「覺了」的功能。什麼樣的覺了功能呢?就是「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對於這種奇奇怪怪的苦行、對於這個解脫道、對於往生淨土沒有幫助的,我們不要去「謬行」。內「心」當中,「在」這個「真法中行」,在真實的功德──信、願、持名、戒、定、慧當中安住,在這個地方修行,這個叫做「精進覺分」。就是你在精進的時候,要有一種覺了的功能。

  我們平常沒有修行,你就不會有什麼事情,就是隨順自己的心情:我要生起愛煩惱,就隨順它;我要發脾氣就發脾氣,一點都沒有障礙。但是我們要加功用行的時候,心中容易生起邪見,就是真妄交攻的時候,容易生起邪見。前幾年在埔裡有一個住茅蓬的修行人,他修行一段時間都沒有成就以後,心中生起了一個邪見,就把這個身體給燒掉了。忏公師父經常在齋戒學會講到這件事情。就是說這個生死的問題,不是這個色身,你把色身燒掉了,對解脫一點都沒有幫助。就是它不是問題,色身在不在,跟它沒有關系,流轉生死跟色身是完全沒有關系。就是你心中的愛取煩惱不調伏,你把色身燒掉了──凡夫執取的心很重,你燒色身的時候,就容易起瞋恨心,容易墮到三惡道去。所以說我們在精進用功的時候,你要經常覺了。你今天要采取一個行動,這件事情是無益的苦行呢?還是一個真法中行?這件事情是不是隨順於你的目標?還是你這樣做,完全跟你的目標一點都沒有幫助?增加自己的痛苦,如此而已。所以這件事情,就是在精進的時候,你也要生起一個覺支,生起一個覺了,這件事情也是很重要的。第三個「喜覺支」,就是我們歡喜的時候,也要覺了:

  ││若心得法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

  │├      ┤        ├名喜覺分。

  ││善能覺了此喜└住真法喜────┘

  這個加行位的菩薩,內心當中有這個止跟觀的功德,有這個功德的力量在心中運轉,使令我們會有歡喜的境界出現。我們在歡喜之余,你也要「覺了」一下。覺了什麼呢?就是「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就是你現在突然間歡喜了,不過你先等一下,你是不是應該繼續的安住在這個法喜?還是應該消滅這個法喜?就是這個法喜是顛倒?是法引生?還是真實的功德而引生?這當中的判斷方法是很微細。《小止觀》講出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這個顛倒的法喜,使令你在法喜的時候,它是擾動相的。就是這個法喜一發動的時候,它會破壞你止觀的功德,這恐怕是有魔境來干擾你。如果你在法喜的時候,內心是寂靜住,對你的止跟觀有幫助的、有隨順的力量,表示這個法喜是由功德的本身發起來的。就是它是功德相隨順的,就是這種法喜是從功德的法當中流露出來的。所以你在法喜的時候,內心當中還是心一境性,它不會破壞止觀,這個就是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你在打坐的時候,突然間法喜起來,非常歡喜。你這個時候馬上覺了:我這個法喜是擾動的、是破壞止觀的,這個一定是有問題的,這個是顛倒之法。這個法喜是使令我們能夠寂靜住,是隨順止觀的,這個就是「真法喜」,我們可以繼續的受用。這是在喜的時候所生起的一種覺支。再看「除覺支」:

  └┤若斷┌見─┐之時,善┌除諸虛偽──┐

  ├  ┤  ├    ┤      ├名除覺分

  │除諸└煩惱┘能覺了 └不損真正善根┘

  這個「除」就是「斷除」這個愛「見煩惱」,就像刀子一樣,斬斷愛見煩惱。我們在破除煩惱的時候,也要有所覺察。怎麼說呢?就是你在斷除我「見」的「煩惱」、或者是愛取煩惱的時候,你這當中也是稍微覺了一下。就是說你是「除諸虛偽」,但是要「不損真正善根」,這個才叫做「除覺分」。比如我們修淨土,修淨土的修行人,祖師都告訴我們:你修淨土法門,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少管閒事,一心一意的求生淨土,這都是對的。因為你這個外緣太多,引生你的攀緣心,你就很難達到一心不亂。但是我們在這個少管閒事、萬緣放下,在整個內心作意的時候,你要注意:就是你今生求生淨土,並沒有要捨離一切有情的一個心情。你的心情是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換句話說,你內心當中是真實的想要廣泛的利益有情,但是你必須暫時先到淨土當中成就法身、成就種種的方便力,然後再回入娑婆。所以說你在切斷你外緣的當下,你心中並沒有捨離一切有情、並沒有捨離你的大悲心,這個是很重要的,「不損真正善根」。所有善根的根本善根就是菩提心,你破壞了菩提心,你就墮落到二乘去了,你跟阿彌陀佛根本就不相應了,淨土法門,「大乘善根界」,你破壞了菩提心,你跟阿彌陀佛不能感應道交。所以說當我們在修這個「除」,除掉煩惱、除掉妄想的時候,你不要去折損善根,要覺了一下,不要一股腦的都除掉,不要到時候連你的菩提心也除掉了。你這樣好的也除掉、壞的也除掉,就不對了。要有所簡擇,是這個意思。看「捨覺分」:

  │   ┌見┐

  │   │ │境時,善┌所捨之境虛偽不實┐名捨

  ├若捨所┼念┼    ┤        ├

  │   │ │能覺了 └永不追憶────┘覺分

  │   └著┘

  當我們透過前面的操作,我們會次第的把前面粗的「見」,各式各樣的邪見;「念」,各式各樣對三界的憶念;各式各樣的「著」,這種取著心都捨掉。捨掉的時候,你也要「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就是你捨掉以後,不要再追悔,不要再去回憶它。這個古德經常說:修行,活在當下,過去的如夢幻泡影,覓之了不可的,過去的不要老是再拿出來想。看「定覺分」:

  │若發諸禪定之┌諸禅虛假──┐

  ├      ┤      ├名定覺分。

  │時,善能覺了└不生愛見妄想┘

  我們生起禅定的時候也要覺了,就是這個「禅定」生起的「時」候,身心有這個殊勝的三昧樂,內心這個粗重性調伏,有這個殊勝的輕安樂。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知道這個輕安樂,還是一個生滅之法,它還是有漏的生滅法,「不生愛見妄想」,這個叫「定覺分」。就是禅定發動的時候,你也要覺了一下,這種三昧樂都是暫時的,它是可破壞的,繼續的往前走,趨向涅槃。最後「念覺分」:

  │              ┌定┐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 ├均平─

  └慧┘

  ┌擇法┐

  │  │

  ┌或心沉沒,當念用┼精進├三覺分以察起之┐

  │        │  │       │調和適

  │        └喜─┘       │

  ┤                   ├中,名

  │        ┌除─┐       │

  │        │  │       │念覺分

  └或心浮動,當念用┼捨 ├三覺分以攝持之┘

  │  │

  └定─┘

  這個「念覺分」是一個總相,就是我們修行,要緊的是「定慧均平」,內心當中這個寂靜跟抉擇、抉擇跟寂靜要能夠均等。如果我們「心」太「沉沒」,就是你這個止太多,觀慧太少了,心太沉沒。有些人修行了一段時候以後,內心太沉沒,內心沒有法喜。這個時候怎麼辦呢?「用擇法、精進、喜」來對治。「擇法」就是起觀,這個時候你可以誦誦經,或者是從經典當中,看到極樂世界個功德莊嚴,看佛菩薩的功德,讓內心當中不要那麼沉沒。或者是「精進」,這個沉沒可能是內心當中太懈怠,這個時候可以精進的對治。或者是「喜」,想想這個我現在心很沉沒、很枯燥;但是當我成功以後到極樂世界,那個極樂世界的境界:寶樹、樓閣、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種種的身心自在,想想你未來的功德,讓內心歡喜、讓內心能夠提起來,就是用這個「擇法、精進、喜」來對治沉沒。如果我們內心太「浮動」了,就是這個觀太多了。這個時候也要對治,「用除、捨、定」。這個「除」就是破除,用破除的方式,轉念念佛把妄想破除掉;或者是「捨」,連破除都不要破除,當下放下,全部都放下;第三「定」,就是心一境性,心中安住在佛號當中無分別住,來對治這個「浮動」。總之就是使令這個止觀能夠「調和適中,名念覺分。」這個念覺支是一個總相,就是前面的六支在操作的時候一個標准,就是以這個「念」,用念來判斷、來使令自己止觀「均等」。這七覺支的操作,使令我們從內凡的加行位,到大乘的見道位,是這樣子的。好,我們休息一下。

  第二四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九頁,「八聖道分」。

  八聖道分

  前面的七菩提分,是調整止觀的內涵,使令我們止觀均等,而達到見道位;這以下是從見道以後的一個修道位。這個八聖道分,就是八種隨順聖道的法門,就是這八個法門,使令我們能慢慢的趨向於聖道,叫做「八聖道分」。這個地方值得我們一提的是,前面的七菩提分是「分分隨宜」而用。換句話說,七菩提分的操作,它沒有一定的次第,你止跟觀失調了,才使用七菩提分來對治;但是這「八聖道分」是前前引生後後,這八個法是具足的,它是有一定的次第,前前引生後後,所以這個是不同的地方。

  ┌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

  這個「正道」就是「聖道」。第一個就是「正見」:

  │┌修無漏行觀,見四谛分明,名正見。

  這個「行觀」,簡單講就是「觀行」,這觀行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在大乘就是我空跟法空。《阿含經》的四念處,它這個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但講到我空;《大般若經》《智度論》講這個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那是講到我空跟法空,講得徹底。所以我們在修我空、法空觀慧的時候,它是無漏的,這個時候智慧是無漏的,就是它沒有煩惱相應。前面的觀慧,它這個我空、法空的智慧現前,它要依止文字的引導。但是到了「八聖道分」這個「正見」現前,它這個時候觀四谛──苦、集、滅、道四谛的時候,他不必假藉文字,他這一念心直接跟真理相應,不必假藉文字的引導,這現量的境界,所以他這個「見四谛分明」。這個「四谛分明」在經典當中,有很現成的話說:阿羅漢或者見道位的菩薩,他們對四聖谛的看法就是:「苦正是苦、集正是集、滅正是滅、道正是道。」就是說整個三界的果報是苦,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只是一個仰信。這個果報體真的是苦嗎?這苦果的來源,是來自內心的煩惱。這當中,離開了三界的果報體,還有一個寂靜安樂的涅槃,而趨向於涅槃的,就是要修道。這個正見現前的時候,他能夠如實的了知四谛,苦正是苦、集正是集、滅正是滅、道正是道,對四聖谛沒有一點疑惑,完全通達明白,這個就是「正見」的光明現前,這個是無漏的智慧現前。

  ││      ┌思惟動發┐為令增長入大涅槃

  │├以無漏心相應┤    ├

  ││      └覺知籌量┘,名正思惟。

  這個時候根據我空、法空的「無漏心相應」,他能夠「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繼續的去思惟。這個「思惟」跟覺知是一個粗跟細的不同:思惟是比較粗淺的觀察,「覺知」是對於法義更深入微細的觀察,是這樣的差別。使令我們不斷的增長、不斷的增長。這個四聖谛要講到深的時候,這個無作四谛,那是直趨大般涅槃的,所以為使這種無生四谛的真理不斷的增長,趨向於「大」般「涅槃」,叫「正思惟」。

  ││    ┌除四邪命───────┐

  │├以無漏慧┤           ├名正語。

  ││    └攝諸口業,住一切正語中┘

  這個時候,也是「無漏慧」相應,破除我們出家的「四」種「邪命」。這四種邪命我不說明,大家看看注解就知道。這跟「口業」有關的四種邪命。「攝諸口業」安「住」在「正語」當「中」,這是「正語」。這個八正道,這個正語、正業、正命是屬於戒的部分;前面是屬於慧,它是由慧來攝持戒法。聖人的戒法,是有道共戒,有這個智慧來攝持。這個地方的「正語」,是「口業」。古人說:我們一個人從你講話的口氣當中,就能夠判斷你這個人吉凶禍福,也不用算命、也不要排紫微斗數,就跟你講幾句話,就知道你這個人是吉凶禍福。怎麼知道呢?說你這個人講話很刻薄,雖然你走得很正,但是你對別人的缺點,那種批評非常尖銳。他說:你這個人不用算命,你一定是一個薄福之人。有些人他就是很厚道,他對別人就是含蓄,點到為止。講話比較厚道的,這個人一定是有福報之人。所以古德一再勸勉我們:「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風。」就是我們面對自己的煩惱,應該像秋天的氣息,肅殺之氣;但是為人處世、對別人的缺點,帶一點厚道,帶一點的寬厚包容,就像春風吹過來,百花盛開,這樣子就是為自己栽培福報。所以這個口業也很重要。

  ││    ┌除身一切邪業─┐

  │├以無漏慧┤       ├名正業。

  ││    └住清淨正身業中┘

  └┤

  前面是「攝除口業」,這是「攝除身業」,就是去「除身」的「邪業」。這個地方的「邪業」,我去查注解,說這是聖人的境界,這個色身怎麼還會有殺盜淫的境界呢?他這個地方是講習氣、一種微細的習氣。就是他已經入了大乘見道位以後,他對根本的戒法是不會違犯;但是對微細的戒法、還有根本戒的習氣,他還是要慢慢的調伏,這個就是「正業」。

  │    ┌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

  ├以無漏慧┤         ├名正命。

  │    └住清淨正命中───┘

  這個是「通除三業」的「五種邪命」,安住在「正命」當中。這個地方是針對出家人來說。出家人的正命就是「乞士」。佛陀規定這個出家人,不管你是凡夫、你是聖人,你不可從事生產事業。那你做什麼事呢?就是做一個「乞士」,「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資色身。」你要用乞食的方法來過活。如果你假藉其他的因緣來賺錢、來得到利養,這都是屬於邪命。這當中有五種邪命:

  ┌一詐現異相奇特。

  │

  ├二自說功德

  │

  ─五邪命皆為利養┼三占相吉凶,為人說法。

  │

  ├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

  │

  └五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

  第一個「詐現異相奇特」,這是屬於身業的邪命。就是說你這個出家衣服也不好好的穿,穿這個奇裝異服、留長長的頭發、長長的胡須,一副很奇怪的樣子。用這樣奇怪的樣子,來獲得居士的供養,這個就是邪命,這個是屬於身業。第二個「自說功德」,你在居士面前贊歎自己:你看我持戒多麼的莊嚴、我經常能夠修習禅定、我通達什麼種經論,贊歎自己戒定慧的功德。使令居士來護持你、供養你,這個也是屬於邪命。第三個「占相吉凶,為人說法。」你為人家卜卦、占相吉凶,然後依止這樣來獲取利養,這個也是屬於邪命。第四個「高聲現威令人敬畏」,在大眾當中講話,故意現出高聲,聲音放大,現出有威嚴的樣子,使令人家敬畏,使令人家供養你,這個也是屬於邪命。這三個都是屬於口業所收攝──自說功德、占相吉凶、高聲現威,這是口業。第五個「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這個是屬於意業。你在居士面前贊歎說:你看某某居士他供養我多少錢、他供養我什麼東西。這樣來引起別人的供養,這個也是邪命。這五種邪命,包括身口意三業,這個都是應該要破除的。

  │      ┌勤精進─┐

  ├以無漏慧相應┤    ├名正精進。

  │      └修涅槃道┘

  這個時候,「以無漏慧相應」,能夠專一的相續在聖道當中繼續的用功,「修」習大般「涅槃道」,這個叫做「正精進」。再看「正念」:

  │       ┌正道──┐

  ├以無漏慧相應念┤    ├名正念。

  │       └及助道法┘

  跟無漏慧相應的一個念心所,經常能夠憶「念正道」,這個正道主要是智慧,能夠趨向涅槃,正式能夠引導我們這一念心,從生死的此岸,達到涅槃的彼岸的是智慧。但是這當中也要有一些「助道法」,就是持戒、修福,這個是助道。你經常憶念這個正道、助道,這個就是「正念」。這個正念,不管是聖人、不管是凡夫,只要你是修行人,都很重要。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在這個環境當中,不管是外在的環境、不管是人事的因緣,不可能什麼事情都隨順我們的心意。換句話說,我們要得到安樂,我們不可能把外在的境界都安排得很適當,不可能。這怎麼說呢?因為:「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就是你心中的煩惱障礙,跟你的妄想有關系的。所以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一生起煩惱,第一件事情就是調伏你自己,不要去找任何的理由,而把這個問題歸罪給別人。你往這個方向去處理,你只會把你的煩惱擴大。所以說我們要求自己內心當中安住,別人怎麼樣,那是別人的事情。所以這個修行人,就是善護其心,好好的保護你的內心。所以這個正念,就是說你的重點在調伏你的妄想,而不是去改變外在的環境,是這樣的一個方向。

  └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

  在這個禅定當中,有我空、法空的「無漏慧相應」,這個是「正定」。

  這個是八正道的修學次第,它是先有正見的智慧,然後引生正戒、然後引生正定,它生起的情況是這樣子的。在《大智度論》當中,把七科道品之間的關系講出一個譬喻說:四念處就像種子一樣,真正能夠生起水果是種子,就是四念處。整個大小乘調伏愛見煩惱,主要的就是不淨、苦、無常、無我四種智慧,它是種子,它是一個親因緣。你把這個種子放在泥土當中去栽培、去澆水,這個是四正勤,就是不斷的去栽培它,不斷的去破惡生善,這個就是四正勤,在土地當中栽培。四如意足就是發芽,這個種子慢慢慢慢在你內心當中發芽了,有一點生機了,這個是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就是一個種子的發芽。這個五根,就是它不但發芽了,它生起一個堅固的根,牢牢的在地上安住。就是這個時候,你對四念處的信心,精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在你內心當中已經生起了一個根,根深蒂固了,不容易拔除,這四種智慧在你內心當中,已經不容易消滅了,這五根。五力就是進一步的生起莖跟葉,這個莖就是樹干,還有這個枝葉,這是五力,那當然更有力量了。七菩提分就是開花,就是枝葉開始開花了,有這個花香了,這是見道位,你已經能夠聞到聖道的功德。八聖道分就是結果,當然是先開花再結果的,就是有水果吃了,能夠享用大般涅槃常樂我淨的功德。這個就是《大智度論》以一棵道場樹,就是一棵樹的整個生長過程,來比喻七科道品。我們也可以從這樣的過程,知道整個七科道品之間的相互關系。

  再看《講義》第四十頁。蕅益大師的一個「料簡」,作一個差別的說明。先「料簡四教」,把四教的差別相加以說明。

  料簡二

  料簡四教

  ┌依生滅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

  │

  ├依無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

  此等道品┤

  ├依無量四谛而修─即別教道品。

  │

  └依無作四谛而修─即圓教道品。

  這個「道品」,假設我們是依「生滅四谛」而修。這個四谛,它是在講一個因緣所現的相貌。我們說真谛、俗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從真谛的角度,從我空、法空的真理來觀察:這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無我、無我所。但是從因緣上觀察,它就必須建立染淨的因果,亦名為假名。所以這個四聖谛的苦集二谛,是講雜染的因果;滅道二谛,是講清淨的因果。所以這個四聖谛就是講緣起。這個「藏教」的人,對於四谛的看法是生滅性的,因為藏教所禀持的真理是我空、法有,他認為生命體常一主宰的我是不可得,但是染淨的法是真實存在的。就是生死跟涅槃是不可能共存的,沒有「生死即涅槃」這回事情。換句話說,生死跟涅槃是互相對立的。涅槃的法生起,生死就不存在;生死的法生起,涅槃就不存在。所以他對四谛的認識是生滅的四谛,一個法生起,另一個法是滅掉,互相遞奪的,這個藏教對四谛是這樣的看法。

  「通教」人對「四谛」的看法是「無生」,因為通教的人是根據般若的思想,他認為我空、法也空。所以染淨諸法在法空的思想來觀察,這個生死、涅槃都是如夢如幻的。這個「無生」,就是說「法本不生,今則不滅,是寂滅義。」什麼是通教對寂滅的看法呢?就是「法本不生,今則不滅」,它從來沒有生起。生死這個法,從以前到現在沒有生起。怎麼會有呢?它是如夢如幻,它是一種虛妄相,涅槃也是虛妄相。所以這個通教人對於染淨因果的看法是「無生」,認為這二個都是如夢如幻。當然如夢如幻,生死、涅槃就可以統一起來,生死即涅槃。所以這個就為未來大乘思想鋪路,為後來鋪路。

  「別教」對「四谛」的看法是「無量四谛」。因為前面二教的四谛法,完全建立在業感緣起;這個別教的四谛法門,它有業感、也有心識,它說這個心有阿賴耶識(業識),阿賴耶識能夠受業力的熏習而有變化。當我們創造了雜染的業,阿賴耶識它就變化生死的境界出現。當我們栽培無漏戒定慧的業來熏習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出現了涅槃的境界。這當中有業、也有心識,這是「無量四谛」。這個「無量」就是無量的差別,它這個四谛法門,苦集有無量的差別。前面的苦集,但講三界的生死,三界的因果。到了別教的四谛法,這個苦、集二谛是通植九界的因果,就是九法界都是苦,是不隨順真如佛性都是苦。這些苦是怎麼來的呢?是無明妄想而來。集,包括三界的煩惱,也包括界外的煩惱。所以這個別教的四谛,在觀察染淨因果,就看得更廣大,這個范圍更廣大,看到十法界的染淨因果。

  「圓教」的是「無作四谛」,就更高明了。因為前面的藏、通二教,是約業感。別教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當中也包括了業力、也包括了心識。這個「圓教」完全是講心,不講業,講當下。這個「無作」二個字,你要弄明白,才能夠知道圓教的看法。什麼叫做「無作」呢?就是整個染淨的因果,完全是稱性而起的,沒有一個造作者。說怎麼會有死呢?因為真如在迷,一念的迷,生死浩然。怎麼會有涅槃呢?一念的悟,輪回頓醒。就是都是一個真如本性,離開了真如本性,沒有其他的東西。所以這個圓教對於染淨因果的看法,那是非常微妙的,就在你一念之間。說你現在一念之間顛倒了,你就是在生死了;你現在能夠受持《法華經》,能夠觀察諸法實相,你這個時候就是涅槃。我現在這個果報體還是生死,不是,你就是涅槃。當然它這個地方也有階位,你這個涅槃是什麼涅槃呢?名字位的涅槃,你已經是入了名字位涅槃,或者是相似位、觀行位、分證位、究竟位,它有六即。雖然你是名字位的涅槃,但是我們不能否定你已經有涅槃的氣氛。因為你假藉語言文字去觀察諸法實相,這個時候,你已經慢慢的在背棄你的無明妄想。所以圓教人對生死涅槃的看法,完全依止現前一念,他不談過去、也不談未來,你過去造了什麼業那不管,去看當下,當下的念頭,現前一念心性。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法門。在天台修假觀,一念三千,就是你一念三千,你一念在迷,三千都是顛倒的。十法界十如是,你所現的境界都是顛倒,都是顛倒相。一念的悟,三千都是清淨的。所以圓教的思想,它真如所變現的法是不能分割的,一念的迷,全體在迷,全水成波;一念的悟,全波即水。他對法界的觀察是全面性的。貪為法界,你種了貪煩惱,雖然你去造善,一切法即貪,你整個布施、持戒都帶了貪的氣氛。所以圓教的思想,它這個觀心法門是很妙的。而事實上這樣的一種觀察方法,是最合乎真實相的,最了義。這是圓教對於四谛、對於染淨因果的建立,他認為就是你一念心所建立的。

  料簡四土

  這個四谛就是有這樣的差別。這樣的差別,我們就會問:我們到了極樂世界,那麼多的鳥在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演說四谛法門。到底它為我講的是生滅四谛?無生四谛?無量四谛?還是無作四谛呢?到底跟我講什麼四谛呢?這當中蕅益大師有說明:

  ┌藏道品─名半字法門,淨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

  │

  │    熟者或暫用之。

  這個「藏教」的生滅四谛,它是不了義,是「半字法門」,這個字寫一半,就是它要表達的意思不圓滿。「淨土」的果報體,它的煩惱、邪見比較「輕」,本來「似不必」使「用」,因為淨土法門是大乘善根界,怎麼會講小乘藏教的生滅四谛呢?但是有一種情況是例外:說你過去生是修「小」乘的法,你不斷的熏習小乘的思想,後來你回小向大了,往生淨土;但是你小乘的等流習性很強,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白鶴、孔雀、鹦鹉、捨利,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它也會說生滅四谛的法門,因為你的根性是這樣子。

  │

  ├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禀。同居淨土多說之。

  這個「通」,智者大師解釋說:通前通後。說這個無生四谛的法門,他如果是鈍根人,就通到前面的小乘思想,就入無余涅槃;如果是大乘的三根人修這個無生的四谛,就能夠通於大乘的大乘法門:這「三乘共禀」的。「同居淨土多說之」,藏通二教,假設我們在凡聖同居土,那我們很多人會聽到藏通二教的四谛法門。

  │         ┌同居┐

  ├別道品─名獨菩薩法┤  ├淨土多說之。

  │         └方便┘

  前面的「通」是通前通後,這個「別」教是別前別後。這個法門很特別,它別於小乘,別於業感緣起;但是也別於後面的圓教,完全是講一心的緣起:它融合了業感、也融合了心性,叫「別」。它是「獨菩薩法」,它不共小乘的,「同居、方便淨土多說之。」同居土、方便土經常會有這樣無量四谛的宣說。

  │

  └圓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於四淨土皆得聞也

  「圓」教的無作四谛,它是「無上」甚深微妙法,有這種「利根」的人,他在任何的「四」種「淨土」都有可能聽「聞」到。我們在娑婆世界,如果我們能夠辛苦一點,把《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的思想,好好的研究。等到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跟其他的同學就不一樣。就是你一去,這些鳥音法利,直接的「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直接講圓教的法門無作四谛,現前一念,當下就是,獅子奮迅,就是直接的趨向於大般涅槃,直接成就初地乃至八地。所以我們能夠在因地的時候成就圓頓種姓,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說你要去台北,你依止什麼車很重要。你坐的是羊車、鹿車也可以到,但是慢;你開大白牛車,你一下子就到。就是說你對四聖谛的理解,你是如何去理解四聖谛的?這件事情很重要,就是你的智慧很重要。你對於諸法真實相的觀察,是用什麼角度去觀察?對你斷除煩惱的快慢很重要。因為煩惱不真實,妄想無性。所以說你這個善巧就很重要。所以圓教的道品,雖然你在凡聖同居土,但是你也能夠聽到圓教的道品,因為你的根性如此。最後再看「如是等法」:

  釋等法

  ┌念處

  │

  ┌等前┼正勤

  │  │

  │  └如意足

  ┌┤

  ││   ┌四攝┐

  ││  ┌┤  │

  ││  │└六度│

  如是等法者┤└等余┤   ├無量法門也。

  │   │┌十力│

  │   └┤  │

  │    └無畏┘

  在本經當中,佛陀只有講三十七道品,它是一個略說,所以講「如是等法」,這個「等」也包括了三十七道品「前」面的三科,「念處、正勤、如意足」,也包括了整個廣大的法門,包括了「四攝」法、「六度、十力」、四「無畏、無量法門也」。

  │

  └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

  ┌念三寶─┐

  ┌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    │    │

  ┤         ├故令聞者┼發菩提心┼也

  └隨所欲聞,無不演暢┘    │    │

  └伏滅煩惱┘

  換句話說,這些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它要演說法門,完全是契機的。你是什麼的根「機」、什麼樣的因「緣」,它就為你演說,使令你能夠經常的憶「念三寶」、經常「發菩提心」、經常的「伏滅煩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這是講鳥音。這個「法利」,我們看經文:

  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極樂世界的人民,聽到了這鳥類演暢這些法門以後,他能夠生起一種功德,就是對三寶強大歸依的心,「念佛、念法、念僧」的心情。看蕅祖的注解:

  釋念三寶二(這是講到聽聞法音的功德)

  正明

  ┌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

  │

  ┼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

  │

  └同聞共禀,一心修證,故念僧。

  我們聽到這種鳥音,我們「灼見」,就是很清楚分明的能夠感覺阿彌陀佛「威」德的攝受。為什麼會有這些鳥呢?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會知道這是彌陀的本願所化身,這時候內心當中會贊歎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這個時候對阿彌陀佛生起強大的歸依心,「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在極樂世界的這種情況,他聽聞佛法,因為它契理、契機,它能夠調伏我們的煩惱,使令我們法喜充滿。我們得到這種法味以後,我們對大般涅槃的法,也會生起大的歸依心。「同聞共禀,一心修證,故念僧。」大家在那個地方,一心的修證大般涅槃,這個就是念僧。這個「僧」就是和合眾,大家在一起修行,就是「念僧」。這個三歸依是整個修行的總相。就是說任何修行的五乘法門,持戒、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緣、六波羅蜜,假設不跟三歸依相應,都是外道法,它是整個修學的總相,一定是在歸依三寶的基礎之下修善法。再看「料簡」:

  料簡

  ┌能念─即三觀

  │

  │       ┌別相┐

  │      ┌┤  ├───┐

  │      │└一體┘   │之不同。如上料

  └所念─三寶有┤       ├

  │ ┌四教意義┐│簡、道品,應知

  └及┤    ├┘

  └三谛權實┘

  憶念三寶,蕅益大師他分成「能念」跟「所念」。「能念」的是「三觀」。說你是用什麼心情來念三寶呢?我是在「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在憶念三寶的時候,我憶念「能念所念性空寂」,就是跟空性相應。能念的我,常一的我是不可得。「所念三寶」的自性也不可得。自性不可得,在整個因緣當中,「感應道交難思議」,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性,跟阿彌陀佛這三寶的大悲心感應道交,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你是用什麼心情來念三寶呢?用三觀的智慧來念三寶,最圓滿的智慧。「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的差別。「別相」就是有能夠見聞覺知的外相,就是外在的三寶──佛、法、僧。佛陀,是阿彌陀佛;法,各式各樣的法門;僧,包括蓮池海會的這些大菩薩。「一體」三寶,這個一體三寶指的是約內心,你一念心具足三寶。我們講這一念心,覺而不迷是佛寶,正而不邪是法寶,淨而不染是僧寶。就是我們也能夠去憶念我們一念心當中,也具足三寶的功德,我們有覺性,有這個靈靈覺覺的覺性,這當中有一種正法的力量,有一種清淨的力量,這就是三寶。前面的別相是外在的環境,這個「一體」是約內心。這當中的淺深,還有「四教」的差別,還有「三谛權實」的差別,「如上料簡、道品」當中的四教淺深,「應」該可以如實了「知」。這是講到我們聽聞這個鳥音以後,所得到的利益,就是憶念三寶的利益。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有沒有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

  問:

  答:它雖然如夢如幻,他還是入涅槃。

  是的,如夢如幻就是說:他雖然觀一切法空,但是他不壞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他也承認涅槃有寂靜的相貌、他也承認生死有苦惱的相貌,只是它如夢如幻。就是說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是存在的。就好象我們做夢一樣:我們知道惡夢也不真實、好夢也不真實;但是我們最後的決定,還是喜歡做好夢。是不是這個意思?但是你在受用好夢的時候,你知道它不真實而已,不像藏教把它執取的那麼真實。所以它這樣子,就為未來的菩薩道鋪路。菩薩之所以能夠來到三界的生死當中度化眾生,龍樹菩薩說:除了大悲心以外,這個智慧很重要。藏教人為什麼不敢來三界度化眾生?因為他執取三界的生死是真實的,「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他認為他這一念心一來到三界,他就會出現痛苦;其實不是的,會有痛苦是內心所變現的,外境不是真實有一個三界可得。比如說:你如果是一個大菩薩,你來到三界,你看到的就是實報莊嚴土,你不是我們看到的這種三界的境界。在《維摩诘經?佛果品》,佛陀說:成就淨土要修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緣、六波羅蜜,這是成就淨土的因緣。最後結論:「心淨國土淨、心淨眾生淨。」捨利弗尊者就問佛陀說:佛陀啊!我看這個三千世界種種的不淨,難道佛陀您老人家在因地的時候不淨嗎?怎麼招感這樣的國土不淨呢?他起了這個疑惑。釋迦牟尼佛用腳趾掌按大地,整個大地現出七寶的境界。就是說佛陀就把他自己所看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境界給捨利弗看,我看到的世界是這樣子的。可是這阿羅漢有報障,煩惱障、業障消滅了,有報障,他看到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還是這種境界。所以我們說:境界是由內心所變現,如夢如幻,是這個意思。所以我空、法空,對後來「唯心所現」的理論作了基礎,為萬法唯心的思想作基礎。所以他通前通後,通教的思想是通前通後。

  問:

  答:別教的思想,他是無量四谛,他的思想認為生命是由我們阿賴耶所變現。阿賴耶識要轉染成淨,不是當下,要慢慢的轉凡成聖,因為它牽涉到業力了,阿賴耶識受熏了。一牽涉到業力的時候,就有所謂的時間相,慢慢慢慢的,你今天拜一部《八十八佛》、明天再拜一部《八十八佛》,業力慢慢的增長廣大,然後阿賴耶識也是慢慢慢慢的變化。因為你什麼東西一牽涉到業力的時候,那就有時間相,有一種時間的累積相。圓教的思想那不是,當下。我們臨命終的時候,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關鍵的時刻。無量無邊的煩惱罪障會現前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跳得過去,跟你平常栽培的智慧有決定的關系。有些人業障現前跳不過去,真的把你給障住了。有些人智慧強,他一念心當中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輪回頓醒。我在念阿彌陀佛,這些業障覓之了不可得,它就沒有力量了。就是一念三千,我現在的三千法界,那是一個清淨的法界,他安住在佛號當中,安住在一念清淨心當中,他就過去了。所以這個智慧是一個關鍵,破障的關鍵,尤其是臨命終的時候。有些人就是過不去,這個障礙就卡住了;卡住以後,對不起,下次再來,你下輩子再來。「瞥爾情深,三界枷鎖,萬劫纏繞。」所以臨命終的時候,並不是說誰障礙我們,你看從古德這句話說:不是別人障礙你,是你的業障礙你,是「瞥爾情深」,是你的情感障礙你。你怎麼會生起情感呢?你就是看不破。你那個智慧不夠,你老是執著你的業障是真實的,你總是覺得你的忏悔不夠,你一直在執取你的業障相,那業障對你就有力量了。你看這個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明色緣六入,乃至愛取有,這個「有」就是有力量的一種業力。這個業力怎麼會變成有呢?是因為你愛取。所以我們修淨土法門,不一定說要直接破無明,你起碼「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滅」,你起碼對這個愛取要調伏。所以臨命終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我們臨命終會起什麼念頭,也不知道臨命終會遇到什麼境界,這都不是我們能夠預測的范圍。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們可以准備,就是准備你的智慧,把你平常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准備好,觀察這些有為法是如夢如幻,觀察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真實的,光明能夠破除黑暗。你一次一次的在心中加強這樣的觀念,加強阿彌陀佛一定能夠救拔你,就是這樣。好,我今天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二五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一頁,「壬二、征釋略顯」。

  壬二、征釋略顯

  前面一科是說明「鳥音法利」。在前科當中,佛陀說明了極樂世界,有種種的奇妙雜色之鳥,這些鳥類能夠「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使令眾生聽到以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說明這個極樂世界的鳥類,它能夠說法,而使令眾生憶念三寶。這以下是「征釋略顯」,這個「征」就是一個征問,提出這麼一個問題;這個「釋」就是回答,就是回答前面的問。透過這樣的一個問答,來簡「略」的說明極樂世界鳥類的由來,這叫「略顯」,就簡略的說明極樂世界鳥類的由來。這一科就是「征釋略顯」,我們看經文:

  捨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捨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我們簡單的消文。「捨利弗」,佛陀就招呼了一聲捨利弗,一開始就征問說:「捨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說前面這些種種的奇妙雜色之鳥,你不要以為這些鳥是由罪報所招感的。一般鳥類,都是罪報所招感的畜生果報。比如在《正法念住經》上說:諸天也有一些鳥類在說法。這些鳥類是怎麼回事呢?這只鳥類在因地做人的時候,這個人他歡喜聽聞佛法,對於聽聞佛法非常的歡喜。但是他煩惱的也習氣特別的重,他遇到染污的因緣,控制不了自己,就造了罪業。造了罪業以後,就到畜生道去做這個鳥類。因為在因地的時候歡喜聽聞佛法,它就以這個畜生的果報體到天界去,為諸天說法。諸天一放逸的時候,它就為他們說法。它雖然演說佛法、雖然在天界安住,但是它的果報體是畜生,它還是有畜生老病死的果報體。所以《正法念處經》說:諸天那些有的鳥,它是罪報所生。這個地方佛陀簡別,極樂世界的鳥,它不是諸天界的鳥,它不是罪報所生。它不是罪報所生,它是怎麼來的呢?這以下就回答這個問題。「所以者何?」這鳥的由來是怎麼回事呢?說「彼佛國土無三惡道。」極樂國土它的果報體,只有人天的果報,沒有三惡道的果報體,這是彌陀的本願所成就。「捨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尚且沒有惡道的名稱,「何況有」真「實」的三惡道果報呢?既然沒有三惡道的果報,這些鳥是怎麼來的呢?「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是阿彌陀佛清淨的法身,是依止他的本願功德力所創造出來的,這個「變化所作」。

  這個地方的「變化所作」,我們要說明一下。一般的色法,在唯識學上說有二類:第一類是屬於業果色,就是你的善業跟惡業所創造的。善業力強的,他就創造尊貴的色法;惡業力強的,他就創造卑賤的色法。我們一般六道輪回裡面的那個色法,都是業果色,由業力所創造。另外一種叫定果色,是禅定的境界所變現的,又叫做定自在所生色。佛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要害佛,他把象給灌醉。灌醉了以後,佛陀帶著這些大阿羅漢去托缽的時候,到了中途的地方,提婆達多就把醉象給放出來。這個喝醉酒的象就像發瘋一樣,一整群的醉象往佛陀這個僧團沖過來,非常的危急。阿羅漢沒有入定,他也就沒有神通,就根一般人一樣,他也是非常的驚怖。阿難尊者是佛陀的侍者,就躲到佛陀的後面去。這個時候佛陀就跑到前面去,佛陀入慈心三昧,入慈心三昧,手就舉起來。這個慈心三昧起動的時候,他的五個手指頭就現出五個獅子的樣子,那個獅子一吼,再怎麼樣醉的醉象就醒過來。醒過來看到獅子,就倒在地方不敢動了。在《阿含經》裡面記載,說佛有這種境界。我們會問:那些醉象它眼睛明明看到獅子,非常凶惡的對它吼。這個獅子的像、這個色法是怎麼來的呢?這個就是定自在力所生色。就是佛菩薩在禅定中所變現出的一種色法。定自在所生色當中又分成二類:一種是八地之前的,就是八地菩薩之前的禅定所現的色法,只能夠自受用。你入定以後,變現各式各樣的宮殿、樓閣、鳥語花香。但是你只能夠自受用,你不能把這種境界給別人受用,不可以的,八地之前不可以,那是一個假法,完全是內心的法塵。如果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他入三昧力量所變現出來的色法,他能夠自受用、也能夠他受用。唯識學說它是一個實法,它能夠讓別人受用的,讓別人也感覺到這樣的一種假名、假相、假用。這個地方說明極樂世界的鳥類,是阿彌陀佛依止他的清淨法身,以他的本願功德力所變現的。而這種功德力,是能夠他受用的,使令極樂世界的一切人民,都能夠受用這個鳥類的法音,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好,消文以後,我們看蕅祖的注解,一開始「問答破疑」:

  問答破疑

  ┌征┐

  ┌┤ ├可知

  │└釋┘

  前面的經文當中,佛陀一段一段的征問跟回答呢,這個是容易理解的。蕅益大師就作一個問答:

  ┤

  │┌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

  └┤

  「極樂世界尚無惡道之名」,那這個「白鶴」不是畜生道的名字嗎?怎麼說沒有惡道之名呢?

  │

  └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

  ┌诠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

  ┤               ├豈惡名哉

  └無非性德美稱─────────┘

  既然這些「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等」,它不是罪業所創造的一種果報,而是彌陀清淨法身所變現。「名字」跟德能,名以召德,一個名稱的安立,一定要跟它的功能相隨順。既然它不是罪報所生,所以這樣的名稱,它都诠釋「如來」的一種「究竟功德」,牠是彌陀真如本性、常樂我淨的功德。所以我們也可以說是「究竟白鶴」。這當中蕅益大師就用六即佛,名字位的白鶴、觀行位的白鶴、相似、分證,到究竟白鶴。它是一個究竟的白鶴、它是一個真如佛性全體大用,所以說「無非性德美稱」,這個白鶴的身心世界,完全是彌陀的自性功德所表現的,所以這個名字就不應該說是「惡」道的「名」字,它可以說是彌陀的三身四德,是這個意思。我們再往下看,「問答顯益」,蕅益大師再作一個問答,說明鳥類的用意:

  問答顯益

  ┌問:化作眾鳥何義?

  蕅祖又作一個問說:極樂世界既然彌陀在那個地方「今現在說法」,佛陀為什麼不自己說法呢?要變現這麼多的鳥類來說法呢?這是什麼道理呢?「化眾鳥」有「何義」,有什麼意義呢?蕅祖回答說:

  ┤    ┌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

  │    │

  │答:有四├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

  └    ┤

  悉檀因緣├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

  │

  │           ┌無不具┐

  └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   ├故。

  └無不造┘

  這當中「有四悉檀因緣」,先看「歡喜」義。「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凡夫的心情,內心都是有所得的。有所得就有分別心,他總是希望為他說法的眾生,外表要莊嚴一點、聲音也要好聽一點。在外表上,顏色最莊嚴、音聲最美妙的,那當然是鳥類了,一切動物當中,鳥類最殊勝。佛陀為了隨「順」凡夫取著的這種心情,而變化這些鳥類,使令我們看到鳥以後、聽到這個音聲,在還沒有聽法之前,先生「歡喜」心。歡喜心生起,後面就容易生起善根,這是第一個。「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鳥尚」且能夠「說法」,身為極樂世界的人,一個人多少有自尊心,這個鳥都能夠演說佛法,啊,這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刺激,趕快要生起菩提心,精進修行,再怎麼說總不能輸給鳥類嘛,對不對!所以使令我們生善。我們看到鳥類為我們說法:唉呀,這個鳥類的智慧太高,覺悟這種真理,我身為一個人,要趕快的努力修行。這個時候,對我們就有一種刺激的作用,精進我們修行的功能,「生善」。「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我們看到這些鳥,內心當中觀一切鳥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個時候內心當中使令我們謙卑。我們凡夫的心情,看到好的、比我們高的,我們就自卑感;看到比我們差的,我們就憍慢。當我們看到鳥類這一個卑微的動物,它都能演說這種微妙的智慧法門,使令我們能夠生起謙卑的心情,對治我們的憍慢,這是「對治」我們的「分別心」,有破惡的功能。「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這個是入第一義谛。前面都是在事相上的歡喜、生善、破惡,最後我們看鳥的本來面目:「鳥」是「彌陀」的法身所變現的,這個時候我們知道法身是普遍一切的。這個時候我們知道從「法身」的角度來觀察,一切眾生是「平等」不二的。這個時候我們就從事相上的差別,悟入了無差別的第一義谛,最後知道這一切的差別相,都是我們內心本具、都是我們內心所造,回歸到我們現前一念清淨心,這樣子就是入理,入真如理了。阿彌陀佛因為有這四悉檀的因緣,所以他就變化了這些鳥為我們說法,有這四悉檀的因緣。看最後一段「點示標指」:

  點示標指

  ┌微風┐

  │  │

  ┌┼樹 ┼等音┐

  ││  │  │

  │└網─┘  │

  此中顯┤      ├當體即是阿彌陀佛──

  │   ┌依┐│

  │   │ ││

  │   ├正┤│

  └及一切┤ ├┘

  ├假┤

  │ │

  └實┘

  ┌三身┐

  ─┤  ├毫無差別也。

  └四德┘

  這段經文太重要了。這段經文當中又講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在極樂世界的「微風」、或者是「樹」、或者是樹上的羅「網」,它發出了種種的「音」聲,乃至廣泛來說:極樂世界一切的「依」報莊嚴、身處莊嚴、住處莊嚴,乃至「正」報莊嚴、乃至「假」法(假法就是我們心中所想象的這些法塵)、「實」法(我們眼耳鼻舌身所接觸的外在五塵。內在的法塵叫假,外在的五塵叫實),總之極樂世界整個六塵的境界,「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完全是彌陀的法身、報身、化身,乃至彌陀大般涅槃的常樂我淨四種功德,毫無差別也。所以這個地方,對極樂世界的境界是怎麼來的,就有所交待了。它不是業力所變現的,「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所以我們研究極樂世界的時候,你這個關鍵沒有建立起來,你就很難明白極樂世界的一個狀況,這句話「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基本上,我們在成就我們未來生命正報、依報的功德,有二種的方式:第一種方式是自力法門,就像《維摩诘經》的〈佛果品〉:寶積長者子帶著五百個長者子,拿著寶蓋去供養佛陀。佛陀用神通力,把這五百個寶蓋合起來,變成一個廣大的寶蓋,然後丟到虛空,在虛空中打轉。這個時候,佛陀為了使令寶積長者子發菩提心,就從這個寶蓋當中,現出十方佛國土的正報、依報的莊嚴。寶積長者子看到:唉呀!這十方諸佛國土,這個果報體這麼的殊勝,身相也莊嚴、國土也莊嚴。這個寶積長者子還沒有學佛,就跟佛陀說:我們以後的生命,也想要跟他們的情況一樣,要做什麼事情呢?佛陀說:要莊嚴國土,五戒、十善是佛淨土,持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緣是佛淨土;乃至六波羅蜜是佛淨土:要修這種種的五乘功德。這六波羅蜜的功德,那就不是簡單。比如我們講這個布施波羅蜜,這個布施波羅蜜真正要莊嚴淨土,那不是捨財物就能夠解決問題的,是捨生命所成的。這釋迦牟尼佛說:他觀察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塊土地不是他捨生命的地方,為了要行施波羅蜜、為了要救拔一切眾生,沒有一塊土地不是他捨生命的地方,這樣子才成就布施波羅蜜。乃至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禅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六波羅蜜成就以後,你就能夠成就寶蓋上面所說的正報、依報莊嚴。所以一般來說,我們今天要成就依正二報的莊嚴,從自力的角度來說,那是一個廣大的、漫長的、充滿逆境的菩薩道,三大阿僧祇劫,那個點點滴滴的血淚,來莊嚴正報、依報的莊嚴。這個極樂世界它可是不同,極樂世界的整個正報、依報的莊嚴,那完全是彌陀的法身功德所變現的。換句話說,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並不是我們因地去創造的,我們是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跟彌陀感應道交而成就的,這個地方是一個關鍵點,他力門果地教。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了極樂世界整個「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所以印光大師講得好:極樂世界的法門、淨土法門,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就是我們這一念無明妄想的心,突然間入了彌陀這種功德的大覺海,去受用彌陀的大覺海。從大覺海當中,慢慢慢慢的從安樂的境界裡面,慢慢的覺悟、慢慢的覺悟,最後跟大覺海融成一片,不二的,是這樣子的。所以在淨土法門、這個他力門,是這種境界,彌陀在教化我們是用這樣的方式。所以我們在研究淨土,這一段經文是很重要的:「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這一段經文表面上,佛陀是在解釋鳥類的由來,事實上佛陀從秘密義來說,他等於是廣泛的說出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它不是業力,「是彌陀」的「三身、四德」所變現,有這一層意思。好,前面是「化有情聲」,有情鳥類所演說的聲音;這以下是「化無情聲」,看經文:

  辛二、化無情聲

  捨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這一段是講「無情」,「無情」是講「寶樹、羅網」所出的聲音。說「彼佛國土,微風吹動」,極樂世界的國土經常有微軟的風「吹動」。「吹動」什麼呢?「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這個「寶樹」以及寶樹上面由四「寶」所成的「羅網」,就能夠演出種種「微妙」的「音」聲。這個音聲講一個譬喻,「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就像「百千種」美妙的音聲,同時「俱作」一樣。這種音聲,我們聽到以後,會生起什麼樣的作用呢?「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我們聽到這個音聲以後,我們很自然的就能夠憶念佛、憶念法、憶念僧,這樣憶念三寶的心情。看蕅祖的注解:

  明念三寶因緣

  ┌情──┐    ┌四教道品,無量法門┐

  │   ├同宣妙法┤         ├─

  └與無情┘    └同時演說,隨類各解┘

  ──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極樂世界佛法的流通,除了彌陀的說法以外,還有「情與無情,同宣妙法」。阿彌陀佛的安排,用鳥類來說法;用風吹樹木而振動上面的珠寶羅網,這樣的一種碰撞的聲音,它也能夠說法。使令在極樂世界當中,這藏通別圓「四教」的「道品」、「無量法門」,在極樂世界「隨」各人的根機,散發出法寶的力量,使「令」我們聽到以後,經常的憶「念三寶」、經常的歸依三寶。

  明念三寶四益

  ┌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

  │

  念三寶是從├與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

  ┤

  悉檀獲益 ├由此伏滅煩惱─是破惡益。

  │

  └證悟一體三寶─是入理益也。

  「念三寶」,是我們成佛之道的一個總相。所有的法門,假設不跟三歸依相應,這個法門就是外道法。因為外道也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但是他們這樣的善法,並沒有趨向三寶的這種功德,他們這個善法是在人天得果報。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大師特別提出一個看法:你在修任何的善法,如果沒有跟三歸依相應,這個善法就是外道法。所以我們得戒體的時候,都是在三歸依得戒體。這表示我們為什麼要持戒呢?是因為隨順於三寶的功德而持戒。所以這個地方,它特別提出聞「三寶」有四「悉檀」的因緣。第一個「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剛開始到極樂世界受生的「凡夫」,聽到這個音聲,「大踴遍身」(這個「踴」者,歡喜),法喜充滿,這個是「歡喜益」。第二個「與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當我們內心跟「三寶」的功德一接觸的時候,使令我們「發菩提心」。我們內心當中,也希望能夠成就三寶的功德,這是「生善益」,生起一種追求無上菩提的希望。「由此伏滅煩惱,是破惡益。」這個時候有對治的功能,三寶的光明能夠消「滅」我們的「煩惱」,這「是破惡益」。「證悟一體三寶,是入理益也。」最後我們從外在的三寶,慢慢慢慢的回光返照:原來三寶是在我們的心中,一念的覺是佛寶,一念的證是法寶,一念的清淨是僧寶,最後又會歸到一念靈靈覺覺的本性上去。這個時候是「入理益」。這是講到念三寶的一種利益。

  這段經文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聽聞這個音聲所生起的功能,就是「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個地方,「自然」這句話值得我們注意、值得我們注意的。我們凡夫的心情,從古代的賢聖開示當中說:我們凡夫的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古代的聖賢說:我們無始劫在三界打滾,我們這一念心有二種相貌:第一個是「人心」,就是我們內心的私欲,我們對於五欲愛著的心情。這種心的相貌是「惟危」,危殆難安,這個勢力非常強大,很難安定下來、很難調伏的。這是一種相貌,就是人心。其次就是一種「道心」,隨順於理法的道心,以佛法來說是隨順三寶的道心。, 這種道心是微弱難明,是有但是不明顯,勢力非常薄弱。所以我們今天要保持中道,那不是隨便的,那是要「惟精惟一」,經常的保持精純一念的專注,跟一種戒慎恐懼的心情,才能短時間的保持在中庸之道。所以對我們凡夫的心情來說,要憶念三寶是非常的不自然、非常的不自然,不是說自然,而是非常的不自然。你看孔夫子有一個弟子叫闵子骞,他是〈德行篇〉的一個弟子。這個闵子骞從小就以孝順而聞名。這怎麼說呢?他的母親很早就過逝了,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太太來照顧他們。他的繼母又生了二個兒子,就是他二個弟弟。這個繼母對二個親生的兒子特別的照顧,對闵子骞特別的冷淡,好的飲食、臥具都給他弟弟,比較粗的就給闵子骞。闵子骞為了整個家庭的和合,他也就忍受了。有這麼一天,闵子骞為他的父親駕車,駕車的時候一不小心,御馬的那個繩子就掉到地上,非常危險。他父親就很生氣說:你怎麼做事情這麼不小心!就要呵責他。但是看到闵子骞全身發抖,這一看:唉呀!你的衣服怎麼穿那麼單薄呢?這個時候他的父親就知道他繼母虐待闵子骞。就把闵子骞帶回去,把他的繼母叫出來、把他二個弟弟也叫出來說:我當初娶你進來,是為了要照顧我這個兒子,你現在居然這樣虐待我的兒子!就准備要把他這個繼母休掉。這時候闵子骞跪下去求父親說,他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說:你把母親留下來,受苦只有我一個人,那沒有關系。如果你把母親給休掉了,「母去三子寒」,我們三個小孩子就得不到溫飽了,那我也沒有得到好處。他的父親聽到了這句話:「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很受感動,他的繼母也受到感動,這件事情就終於化解了。這闵子骞這麼小就能夠講出這句話,長大以後就跟孔夫子學《周禮》。《周禮》學了三年以後,子貢有一次就跟闵子骞講說:我看你剛進來的時候,來到孔門座下的時候,這個臉色看起來面有菜色,一副郁郁寡歡的樣子。但是三年後,我看你現在,這個氣色是法喜充滿。怎麼回事呢?闵子骞說:我剛開始學《周禮》,要克己復禮,我在調伏內心的矛盾,真妄交攻的時候,內心有很大的壓力。慢慢慢慢的,哦!由生轉熟,由熟轉生,心中克己復禮的力量加大了,煩惱的勢力淡薄了,所以我現在的心情就比較好一點。

  我們凡夫的心情,剛開始要在無明妄想當中,要憶念三寶,那是何等不容易啊!何等不容易啊!我們一般的學佛人,看這個人他沒有學佛的時候很高興、生活得很快樂;學佛以後也很快樂,這個人不正常,沒有真正的學佛。一般來說,這個人學佛之前很快樂,學佛以後應該會有一點緊張,這個是正常的,這過度期,這個是很正常,這個是可以理解、可以包容的。因為他這個時候,開始在心地上下功夫。剛開始的時候,他放縱自己的煩惱,生活很快樂。是啊,不考慮未來生命的時候,誰也很快樂。但是他開始在調伏煩惱的時候,那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要跟無始劫來強大的習氣抗拒,就像逆水中的魚,「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煩惱不能斷要他斷」。就是內心當中,要把這一念愛取五欲的心,硬生生的拉回來,強迫它在三寶當中安住,這件事情是非常不自然的。所以一般學佛的人,剛開始出家以後,會變得比較瘦,這個是正常的。有些人說是因為過午不食,我不認為是因為過午不食,這是心情的關系。從闵子骞與子貢的那一段對話,就最明顯了。所以我們在自力的法門當中,完全要憑仗自己的正念來調伏煩惱,這件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這段經文「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個「自然」就是說你心中沒有什麼壓力,你心中有煩惱那沒有關系,你到極樂世界,喝喝八功德水,唉呀!「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內心就跟三寶相應了。聽聽樹上的音聲,「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我不知道諸位的感覺怎樣,不過我是覺得:我們一路這樣修行過來(如果你平常就是這樣一天過一天的,那就不談了。),你真正出家以後有下過功夫,真正跟煩惱對治過,你再看這段經文,會生起大歡喜心:「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你對極樂世界會生起大歡喜心。所以這段經文也就說明了極樂世界它所提供我們的功德:第一個極樂世界是好夢者也,它提供你一種身心安樂的功德;其次,極樂世界者,醒夢者也,它整個環境有一種聖道的力量,在整個六塵當中,每一個色聲香味觸法,都在引導你這一念心,趨向於三寶的究竟功德。就是你在安樂的環境當中,點點滴滴的趨向無上菩提的道路,是這樣的意思。「極樂世界者,好夢者也;極樂世界者,醒夢者也。」最後我們看「庚二」的「總結」。

  庚二、總結

  捨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一段是「總結」前面「約耳根聲塵明受用」的依報功德,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之所「莊嚴」。是什麼功德之所莊嚴呢?這當中分成二段,先看第一段:

  正明唯心妙境

  ┌願行所成┐

  ┌皆導師┤    ├┐

  重重結示,令│   └種智所現┘│┌佛心┐

  ┤         ├┤  ├

  深信一切莊嚴│   ┌淨業所感┐│└生心┘

  └皆吾人┤    ├┘

  └唯識所變┘

  ┌影─┐  ┌全理成事┐

  ┌互為┤  ├┐┌┤    ├┐

  │  └質─┘││└全事即理┘│

  ┤      ├┤      ├亦可深長思矣!

  │如眾┌各遍┐││┌全性起修┐│

  └  ┤  ├┘└┤    ├┘

  燈明└似一┘  └全修在性┘

  這當中「重重結示」,有三番的「結示」,在極樂世界的依報妙當中,有三番的結示。都使「令」我們相「信」極樂世界「一切」的依報「莊嚴」,有二個因緣:第一個「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時候的願力,跟六波羅蜜所成就,這個是「種智所現」,是彌陀這一念清淨心所變現出來,這個是約佛陀這方面來說。就著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這種功德莊嚴是怎麼出現的呢?「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我們之所以成就極樂世界,不是我們的願行,而是信、願、持名的淨業。既然講到這個「業」,當然就有差別相。我們講「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每一個人念佛功夫的深淺,乃至廣泛來說你六波羅蜜的功德,特別是你所栽培的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功德。換句話說,極樂世界就著共同點來說,我們每一個共同點,都是依止阿彌陀佛本願功德所創造的這一期果報。約著差別相來說,每一個人因地淨業的栽培不同,所以每一個人到極樂世界看到的七寶池、八功德水,看到的宮殿、樓閣,看到的鳥類、聽到樹上的音聲,都有差別的情況,就是「一為無量」。但是無量當中,可也是依止同一個本性,依止同一個功德。所以「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佛陀的心,那當然是普遍在極樂世界的一個法身,但是我們凡夫的心攝持的淨業有厚薄的不同,每一個人信、願、持名,每一個人所栽培的六波羅蜜有差別,所以「互為影、質」。我們簡單的說,我們凡夫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我雖業障深重,是彌陀心內的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心內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我們到極樂世界的受用亦復如是。我們今天去受用極樂世界,每一個人的共同依止點,是彌陀的本願功德所成;但是每一個人在受用這個功德的時候,卻有差別相,就依著你善業的厚薄會有差別相。就像光明一樣,雖然光光互攝,但是每一個光明的強弱,可也是歷歷分明,雖然歷歷分明,但可也是光光互攝。所以結論說「全理成事、全事即理」,這個是約功德來說,果地的功德。我們都依止真如佛性,而創造了差別的功德;雖然差別的功德,可也是依止真如佛性。我們說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但是一一的差別莊嚴,可也是全體理性,這是約果地的功德。約因地來說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們依止這一念的心性,而創造了信、願、持名,每一個信、願、持名還是開展現前一念心性,這件事情「亦可深長思矣」!簡單的說就是「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就是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不離開我們這一念的清淨心,也不離開阿彌陀的一念清淨心。所以蕅益大師說:

  诃破愚迷

  ┌離此淨土──┐  ┌鼠即┐

  奈何┤      ├甘墮┤  ├之诮也哉?

  └別譚唯心淨土┘  └鳥空┘

  ──丙一「依報妙」竟──

  蕅益大師這段話是在破除「唯心淨土」的這些學者,說:你們大談「唯心淨土」,說心淨國土淨,你否定了西方淨土而談心淨國土淨,其實這是一種偏空,就「鼠即、鳥空」,這個「鼠即」就是鼠的叫聲,「鳥空」就是鳥的叫聲。這一句話就是說:雖然是談論空理,但事實上不明白空的真實義,就像鼠跟鳥的叫聲一樣,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這種「诮」就是戲論。就是你否定了西方淨土,事實上你也不能夠明白真正的唯心淨土。因為極樂世界可就是彌陀一念清淨心變現的,也是我們內心當中的清淨心所變現。當然我們在受用的時候,還牽涉到我們個人善業的業感,那就有差別相,所以全理成事,但是全事可也不離開理。所以可見得極樂世界,那完全是我們內心稱性的功德。所以這個地方是在說明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的由來。我們講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是本具。彌陀的本願功德力,就是從自性當中的一個修德,更加的把因地變成果地的莊嚴。但是這種彌陀功德本願所創造的依正二報,表現在每一個人受用的時候,重要的關鍵在名號功德,看哪一個人持名的深淺,開顯的這種莊嚴,就有勝劣的差別,就品位的差別。所以事實上,極樂世界應該說是無量品。沒有一個人所看到的七寶池、八功德水是完全一樣的,不可能的。不過在經典上大判是說三輩九品,這是個大判,事實上是無量品。每一個人,你今天看到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跟昨天肯定不一樣,你今天會比昨天看到的更莊嚴、你喝到的八功德水會比昨天更甘美。因為你的功德不斷的增長,你內心當中不斷的棄捨無明,增長了法身。所以你在極樂世界,你每一天所受用的五塵,那一定是一天比一天殊勝的,就著你內心光明的顯現、智慧的增長,你在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一天一天的莊嚴、一天一天的莊嚴,就是這個意思。這樣子正是唯心淨土,就是唯心淨土。你離開了這種思想,另外談唯心淨土,那就是一種戲論。

  第二六卷

  ┌戊初征 今初

  ┌丁初征釋名號┤

  │      └戊二釋

  ○丙二正報妙┤

  └丁二別釋主伴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四頁,「丙二、正報妙」。前面一科是說明「依報妙」,說明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這以下的「正報妙」,說明正報莊嚴。「正報妙」分二科:「初、征釋名號;二、別釋主伴。」這二段的關系,我們解釋一下。事實上真正說明「正報妙」是在「別釋主伴」,所以古德在解釋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分三類:第一個是國土莊嚴,第二個是佛莊嚴,第三個是菩薩莊嚴,三種莊嚴。這三種當中,國土莊嚴是屬於依報妙,佛跟菩薩的莊嚴是屬於正報妙。所以這個「別釋主伴」這個「主」就是佛的莊嚴,這個「伴」就是菩薩。所以這個「別釋主伴」事實上它是正式說明正報莊嚴。解釋彌陀的名號,是通於面的依報妙跟後面的正報妙,是貫穿前面的依報跟正報的莊嚴,整個依正二報的莊嚴,會歸處就是這一句名號,所以這個「征釋名號」是通前通後,是這個意思。在「征釋名號」當中分成二科:「初、征;二、釋」。看第一個「初」,先有一個「征」問,看經文:

  丙二、正報妙二

  丁一、征釋名號二

  戊一、征

  捨利弗,於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佛陀說明了依報的莊嚴以後,佛陀又招呼了一聲「捨利弗」說:「於汝意雲何?」捨利弗你的意思如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極樂世界的佛是什麼理由能夠安立做阿彌陀呢?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征問。這當中我們看蕅祖的回答:

  此經的示持名┌征┐名號,┌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

  ┤ ├   ┤

  妙行,故特 └釋┘欲人 └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

  本「經的示」,這個「的示」就是很明確的指示這種持名的妙行。在淨土三經當中講到:我們內心跟彌陀感應道交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觀經》,它強調觀想、觀像,你憶念彌陀正報的莊嚴、依報的莊嚴,從這個觀想、觀像當中,在臨命終的時候跟彌陀感應道交。《無量壽經》雖然強調「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但是它也強調你還是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有一些助行。在本經當中,佛陀引導我們跟彌陀感應道交的時候,二話不說,什麼方法都沒提,但是講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所以這個地方,本經的一個特色是「的示持名妙行」。我們在本經當中,沒有看到佛陀講出其他的法門,單單講出「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法門。既然本經這麼樣的強調「持名」,所以就有這樣必要把這個「名號」作個解釋。為什麼呢?「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這個「萬德洪名」,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所以「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使令我們真正的相信:我們所憶念的、我們所歸依的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使令我們真正能夠「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

  任何的修行,第一個一定是建立信心,對於你所歸依境的信心。在本經當中,當然是以名號為我們的歸依境。換句話說,我們到臨命終的時候,手忙腳亂,到底我是應該持大悲咒、還是持往生咒?我在今生的內心當中,攝持了很多的法寶,到底我臨命終要依止哪一個法寶最安全?這個當中,我們不可能到臨命終的時候再來抉擇,不可能。你一定是平時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的時候,就必須要看到你真正的歸依處,這種歸依處,一定是要建立在「聞經達理,斷疑生信」。其實一般人,如果沒有研究淨土因緣的這種緣起道理,一般是聽到人講一些感應的事跡,我認為這不容易建立一個真實的信心。只是聽到一種片段、一種偶爾發生的感應事跡,就會讓你這一念心,對彌陀生起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種人少,非常少。大部分在念佛的時候,就夾帶疑根。所以說真正能夠「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一定是建立在對名號功德正確的認識上,才能夠除疑。所以我們在本經當中,的確是非常有必要來解釋這個名號的意義,是這個意思。所以佛陀就說:「彼佛何故號阿彌陀?」這個阿彌陀是什麼因緣安立的?為什麼他能夠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從頭到尾能夠值得我們去通身靠倒、值得我們去一心歸命?這件事情必須要說個明白,是這個意思。在解釋之前,蕅益大師有一段重要的開示:「戊二、釋:初、約光明釋;二、約壽命釋。」

  ┌己初約光明釋

  ○戊二釋┤

  └己二約壽命釋

  「阿彌陀」,本經當中以光明跟壽量來解釋,這當中我們看蕅祖的一段開示: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

  │

  │   ┌光┐

  │  ─┤ ├二義,收盡一切無量。

  │   └壽┘

  「阿彌陀」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無量」,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當然是「不可說」,想要說也說不盡。「不可說」怎麼辦呢?我們怎麼去理解這一句名號呢?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抓出二個重點:第一個「光」明無量,第二個「壽」命無量,以這個光明跟壽命來總持這個名號的功德,是這個意思。

  │┌光─則橫遍十方┐┌橫┐

  ├┤       ├┤ ├交徹,即法界體─

  │└壽─則豎窮三際┘└豎┘

  │

  │   ┌舉此體─作彌陀身土。

  │  ─┤

  │   └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

  這一段的開示太重要了。這個「光」明是一種空間的無障礙,「橫遍十方」,這句名號是橫遍十方,就是你這一念有障礙的心,去憶念這一句名號,馬上使令你空間無障礙。第二個「壽則豎窮三際」,時間無障礙。我們內心當中受著這種時間的障礙,這個時候使令我們時間無障礙。「橫豎交徹」,當我們把時空無礙這二種相貌合起來,那是一個什麼境界呢?那是一個「法界體」。這個法界當然不是我們凡夫的法界,那是一種清淨法界的本體。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自性清淨心。彌陀依止這樣的清淨法界「體」,而創造了「彌陀」的「身土」。「身者,正報也;土者,依報也」,創造了依正二報的功德。我們內心當中,怎麼去跟彌陀的身土感應道交呢?所以佛陀必須要創造一個「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站在彌陀的角度,他依止這種清淨的時空無盡的法界體、無量光無量壽的法界體,他創造了淨土的果地功德,「彌陀身土」,就是果地的功德。但是我們要成就這個果地功德,有什麼方法呢?哦,彌陀又創造了一個因地,讓我們能夠去栽培這個功德的因地,就是又創造了這個彌陀名號。當然,若因若果,都不離開這個無量光壽的法界體,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彌陀名號者,因也;彌陀身土者,果也」。若因若果都不離開這個清淨法界的本性,就是光壽無量的本性。所以蕅益大師作一個總結:

  │  ┌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  │              │

  └是故┤   ┌始覺合本,始本不二┐├

  └持名即┤         ├┘

  └生佛不二─────┘

  ┌一念相應─一念佛┐

  ─故┤        ├也!

  └念念相應─念念佛┘

  所以「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這一句話我們稍微說明一下。相對這個「本覺理性」,另一個就是始覺智慧。始覺智是能觀,所觀的就是本覺理。一般的自力法門,在觀這個本覺理性是從空性下手:「覓心了不可得,吾與汝安心竟。」這個禅宗、天台宗在修這個觀心法門的時候,「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一般的自力法門在觀心的時候,一開始就是破滅這些有相的戲論,直接觀「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清淨本體,是從空性下手,先破執。但淨土法門,它不是從空性下手,它是從妙有下手。就是一一理性,可也是具足莊嚴;雖然一一莊嚴,可也是全體理性。雖然它是一個有相的佛號,但是它是全體理性,這種思想就是屬於華嚴的思想。所以依止《華嚴經》修行的淨土宗、密宗,它都是從有相下手。就是說你直接接觸彌陀的功德,從妙有下手,所以這個地方是很特別,「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一般我們看其他經典,很少看到有這樣的開示。一般的聖道門,要講到本覺理性,那一定是一種無相的境界;這個地方,它以彌陀名號來當本覺理性,是從妙有下手。所以,我們這一念心去憶念彌陀名號,是始覺和本覺,「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這句話就很重要了。「一念相應一念佛」,這句話我們也可以從二方面來說:如果依著自力的角度,「一念相應一念佛」,就是說我完全不要看佛力的加被,我以我這一念能觀的智慧,去觀照我內心深處那一個不生不滅的本性,「一念的相應一念佛」。這個時候那個「佛」怎麼說呢?那個「佛」只是一個成佛的因種,就是一個成佛的因種。就是說你開始觀照你的本性以後,你的生命開始有變化。在你的無明妄想當中,生起一個成佛的種子,一個種子而已。當然要開花、結果,那還要廣大的六波羅蜜等著你去做了,還有三大阿僧祇劫的路要走,稱性起修,這當中還有三大阿僧祇劫的路要走。如果從自力的角度來說,「一念相應一念佛」,你一念的跟空性相應,你一念的去栽培成佛的因種,就是這個意思。其次,從他力的角度來說,這當中的他力就有彌陀本願功德的加持,一念的相應,這個時候我們所觀境,不是觀我們這一念的清淨心,這個時候我們心中所憶念的是彌陀名號。什麼叫做「相應」呢?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這個叫做「相應」,你這一念心跟佛號已經「相應」了。這個時候念念之間,成就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而這種功德莊嚴不是因地,是已經成就的果地功德,是一個現成的果地功德。所以這個地方不一樣。因為你憶念佛性,那完全是憑自己的本事,誰也沒有幫助你。你憶念佛號,這當中,有彌陀本願功德的加持,有他力灌進去了。所以說站在他力的角度,你憶念了彌陀名號,你在你的心中,七寶池、八功德水、無量無邊依正二報的功德,就在你的心中成就了。乃至你把這樣的念頭相續,「念念相應念念佛」,一天一天的加強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所以這句話,從自力的角度,這「一念佛」的「佛」,只是因地的佛性;如果從淨土的角度來說,「一念佛」,那是極樂世界依正二報果地的功德。那當然是不同,那是一個現成的功德。所以我們講「他力門果地教」,就是在這個地方。由於「它」是他力門,所以它就是果地教了。這個地方的關鍵點,就在這個彌陀名號、彌陀名號。因為他的因地是無量的光壽,所以他所成就正報、依報也是無量的光、無量的壽。是這個意思。這只是一個簡說,後面看這個經文的詳細說明。

  戊二、釋二

  己一、約光明釋

  先看第一個「約光明釋」,這是「捨利弗,於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解釋阿彌陀佛,第一個「約光明」解「釋」,看經文:

  捨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佛陀招呼一聲「捨利弗」說「彼佛光明無量」。「光明無量」,這當中有二種情況:第一個「照十方國」,它的數量能夠照十方國;其次,它的本質「無所障礙」,不為一切的牆壁、一切的樹木所障礙。我們一般的日月燈明是有障礙的,一個牆壁就障住了。彌陀的光明,是沒有東西能夠障礙的。因為這二個理由,所以稱「為阿彌陀」,第一個它「照十方國」,第二個它「無所障礙」。看蕅祖的解釋,先解釋他的數量:

  釋佛光無量三

  約證釋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

  明無量也。

  (「寂而長照」的「長」是錯字,應為「常」。)我們這一念現前的心性呢,它的本體是「寂而常照」,約著它照的功能來說,它有「光明」義。現在彌陀「徹證」了「無量」光「之體」,所以他是「光明無量也」,這樣子是約法身來說。再看他的願力:

  約願釋

  ┌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

  ┌┤

  │└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

  ┤

  │ 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果成┐

  └─             ┤  ├也。

  ,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 └如願┘

  就法身來說,「諸佛」都是「徹」證清淨法身的本「體」,這種光明都是遍「照十方」,都是「無量光」。但是就著應化身來說,「因中願力不同,隨」著「因緣」而安「立別名」,隨著他的願力,以及他修行因緣的差別,安立了這個別名。這個「因緣」不同是怎麼安立的呢?因為「彌陀為法藏比丘」的時候,「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這個「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這個「彼佛」到底指的是什麼佛?當然法身、報身都是光明無量,但是因為法身、報身的光明無量,跟我們凡夫幾乎沒有關系,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接觸。所以我們現在關心的是應化身,因為我們凡夫帶業往生,所到的是一個凡聖同居土,所見的佛是應化身。所以我們真正關心的,跟我們貼身有關系的是應化身。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特別講出來,這個地方的「彼佛」,這個「佛」是應化身。就是說:「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他的願當中「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現在佛「果成」就,所以他的「願」也就滿了。在這四十八大願當中,我們也可以把它提出來,就是在第十二願,第十二願講到說:「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法藏比丘在因地的時候說:「設我得佛」,我在成佛的時候,我的應化身的「光明」如果「有限量」的,最低的程度,「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這個「那由他」就是億(百千萬億的億),就是百千億那由他,就是百千億億諸佛國者,「不取正覺」。所以說彌陀應化身的光明無量,是在因地的時候所發的願。好,我們再看「簡別三身」:

  簡三身

  ┌法身光明─無分際┐

  │        ├此則佛佛道同─────┐

  ├報身光明─稱真性┘           │

  │                    │

  「法身」的「光明」是遍一切處;「報身」的「光明」他是「稱」合本性,也就遍一切處:這個是「佛佛道同」。但是我們今天所強調的,不是法身、也不是報身,是應化身。

  │            ┌十┐     │

  │            │ │     │

  │       ┌一由旬者┼百┼由旬者┐ │

  │       │    │ │   │ ├

  │       │    └千┘   │ │

  │    ┌有照┤          ├┐│

  │    │  │    ┌十┐   │││

  │    │  │    │ │   │││

  │    │  └一世界─┼百┼世界者┘││

  └應身光明┤       │ │    ├┘

  │       └千┘    │

  │              │

  │              │

  └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

  ┌不一┐

  ─然三身┤  ├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

  └不異┘

  像釋迦牟尼佛的「應」化「身」是「照一由旬」。我們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一生說法的時候,光明照一由旬。這「光明」有常光、有放光:「常光」就是佛陀頭頂像月亮那個光明,是經常存在的;「放光」是佛陀有特別的因緣,從頭頂、從白毫、從手指放光,這叫放光。不過這個地方的光明是指常光。釋迦牟尼佛的常光是「一由旬」,有的佛是「十由旬」、「百由旬」、「千由旬」,或者「一世界」、「十世界」、「百千世界」,都是有限量。只有「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三身」是「不一不異」,但是我們現在所關心的是應化身,所以佛陀還是把三身給簡別出來。這是解釋「光無量」,再看「佛光無礙」,就是無所障礙:

  明佛光無礙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

  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佛陀在應化身的時候,特別重視他的應化身一定要光明無量,這不是表示佛陀他喜歡自己要這樣做,他完全是為了利益有情而安立的,是「約人民」的利益而安立的。因為「眾生」跟「佛」有因「緣」的時候,「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光明無量」這件事情,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佛陀在利益眾生,一般是采取二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說法,佛陀用語言文字來演說種種的法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從文字當中,散發出聖道的功德,使令我們能破除心中的無明妄,這個是主要的一種利益方法,說法。其次,就是眾生有障礙,為了破障,佛陀會顯神通來破障。在神通當中,主要的就是放光,就是用光明。這個光明,在《無量壽經》上說:佛陀的光明照到眾生的身心,使令我們罪滅善生,身心安樂。我們有這個罪障就消滅了,一切的善根就生起了,使令我們身心安樂。

  台中蓮社編的《念佛見聞感應錄》,裡面講到一件事:十多年前,台中有一個姓賴的女居士,她當時是五十四歲,她先生在三年多前往生了。她先生在的時候,她們夫妻倆的感情非常好,結婚十多年都沒有爭吵過。所以她先生突然生病死掉,她一直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三年多來,經常的懷念她的先生。這麼一天,她實在是對她先生懷念的感情太重了,她就買了一些水果、一些香花燈燭,到她先生的墳墓去祭拜一番。祭拜的時候,觸動了她的感情,痛哭了一場,講了一些很感性的話,發洩了一下。回來以後就有事情了,晚上做夢的時候,夢到一個男眾的鬼魂,現出她先生的樣子來跟她講話。她隱隱約約知道這個人不是她先生。感情因緣深的人,她內心當中就有這麼一點感應,她知道這不是我先生。她說:你為什麼現出我先生的樣子來欺騙我呢?她不跟他講話,他就一直在耳邊吵,還現出他的樣子給她看。經常在晚上睡夢的時候,就有這種事情發生;但是白天也沒有什麼不正常的事情發生,所以她也不在意。過了半個月以後的一天中午,她在廚房做菜,帶著她一個五歲的孫子。她的小孫子在旁邊洗菜,她在那邊炒菜,炒到一半的時候,這個姓賴的女居士,突然間就昏倒在地,二眼翻白、全身顫抖。這小孫子很聰明:唉呀!我的祖母有問題。趕快跑到隔壁去找一個念佛的老菩薩說:我祖母有問題,請你來看一看。這個老菩薩過來一看,就趕快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小孫子也跟著念阿彌陀佛,念了二十幾分鐘。慢慢慢慢的,這個身體的顫抖就停下來了,就醒過來了。醒過來以後,就問:你怎麼回事呢?她說:我這半個月來一直做夢,但是這只是做夢而已。我在炒菜的時候,這個夢境的男鬼突然間出現,拉著我的手,要我跟他走。我掙扎不跟他走,這麼一掙扎,我人就昏過去了。昏過去的時候,沒多久就聽到念佛的聲音,這個佛號一出現的時候,突然間一道金色的光明,放大光明。這個時候,那個鬼魂看到光明以後,就驚怖跑掉了,我就醒過來了。從這件事情以後,她心中就不敢放松,經常念阿彌陀佛,後來這件事情就沒有再發生了。

  在《觀經》上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所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應化身,雖然他這尊佛在十萬億佛土外;但是因為他「光明無量,照十方國」,所以只要我們念阿彌陀佛,他的光明就隨時會加被我們。而這種光明是可以破障的,破除障礙的。所以我們看《小止觀》,《小止觀》也說:所有善根當中,你修四念處、修不淨觀、修數息觀,這種善根發相都沒有光明;只有念佛的善根發相,光明巍巍,人天愛敬;而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光明又更大,因為他本願力故。所以,當我們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內心應該有這樣的認識,就是彌陀的光明在照耀我們,來破除我們的障礙。就是「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這個是阿彌陀佛他的第一個理由,就是光明無量。再看第二個:

  己二、約壽命釋

  又捨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阿彌陀佛的第二個意義是「壽命無量」。就是「彼佛壽命」。阿彌陀佛應化身的壽命,以「及」這些往生「人民」的壽命,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這個「無量無邊阿僧祇」是印度一個很大的數目、很大的數目。看蕅祖的解釋,「正釋壽命」,先解釋「佛壽無量」:

  正釋壽命二

  釋佛壽無量三

  約證釋

  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

  命無量也。

  這個是約法身,法身的壽命是「照而常寂」,有無量無邊的壽命。

  約願釋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

  │         ├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

  ├報身壽命─有始無終┘

  「法身」是永遠存在的,沒有所謂的開始、沒有所謂的結束,不管我們是不是證入,他都是永遠存在的。「報身」是「有始無終」,他的出現有一個開始,就是初地,初地的話分破無明、分證三身,這個時候一念的清淨心現前,開始有功德報身的受用,所以他是「有始」;但是他生起以後,就沒有結束了。這都是「佛佛道同」,都是「無量壽」。不過這個地方不是我們所關心的,我們所關心的是應化身:

  ┤   ┌隨願┐

  │  ┌┤  ├延促不等

  │  │└隨機┘

  └應身┤

  │法藏願王,有佛及人┌果成┐

  └         ┤  ├別名無量壽也。

  壽命皆無量之願,今└如願┘

  「應」化「身」的壽命,跟他因地的願力有關,以及跟當時眾生的根「機」有關系。我們看經典上,釋迦牟尼佛當初他的心情是要住世一劫的,後來因為阿難尊者沒有請佛住世,所以佛陀也就隨順因緣入滅了,有這麼一件事情。所以佛陀在住世的時候,除了他的本願以外,跟眾生的根機、福報的厚薄有關系。「法藏願王,有佛及人民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所以「別名無量壽也」。這個願是第十三願,我們把它念一遍:「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在因地的時候,「法藏」比丘說:「設我得佛」,我的「壽命有限量」,最低到「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如果我的應化身佛的壽命,不超過百千億億劫的話,我不取正覺。所以這個壽命的時間很長,百千億億,所以這個地方,本經說「無量無邊阿僧祇」。

  簡三身

  ┌阿僧祇┐

  │   │

  ┌┼無邊─┼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

  ││   │

  │└無量─┘

  「阿僧祇、無邊、無量」,「皆」是一個「算數」的「名」稱,都是「有量之無量」。就是說,事實上這個壽命是有限量的,彌陀他還是會示現滅度;但是他的數量太大了,所以我們可以說他是有量當中的無量,因為實在是太大了。

  │   ┌不一┐

  └然三身┤  ├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

  └不異┘

  從理論上來說,應化身也可以是無量無量,因為三身是一體的,因為應化身是從真如本性所變現的,真如本性是無量的壽命。從理論上來說,應化身也可以無量的壽命;但是當我們要考慮眾生根機、眾生福報的時候,那就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應化身的成立,不是單方面的,我們後面會講到,不是單方面的,這個跟眾生的因緣有關系。所以理論上雖是無量無量,但是實際上他還是有量的無量。再看「生壽無量」:

  釋生壽無量

  ┌及者,並也───┐ ┌佛壽命───┐

  ┤        ├謂┤      ├皆無量等也

  └人民,指等覺以還┘ └並其人民壽命┘

  這個地方「彼佛壽命,及其人民」,是說極樂世界應化身的佛,以及往生人民的壽命,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壽命無量」,這個也是蠻重要的。我們說「壽者,福之基也。」我們就著這一期的生命來說,這個人他一生的努力,他現在的財富具足、眷屬美滿,在社會上有很大的地位、很高的聲名。這麼多的福報當中,他要能受用要有一個基礎,就是他的壽命要長。如果他身體不健康死掉了,所有的福報都破壞了,所以「壽者,福之基也」。就像一棟高樓大廈,雖然高樓大廈上面有很多的莊嚴;但是這些莊嚴是建立在這個地基的基礎上,這個地基一破壞,整個高樓就垮下來,那就談不上什麼莊嚴不莊嚴了。我們前面研究極樂世界有種種殊勝的功德,它國土的莊嚴:宮殿、樓閣、七寶池、八功德水,它的蓮華、所散發的種種美妙音樂。我們在受用這個功德的時候,值得我們關心的就是「這個壽命有多長」?我們凡夫的心情是這樣子的,就是一勞永逸:我今生辛苦一點沒關系,我希望我下輩子創造一個果報體,一勞永逸。不要說我今生的努力,下輩子生天,受用了幾劫以後,又掉到人世間來重新開始,那你下一次又要完全重新開始。這樣的生死疲勞,要修到什麼時候呢?所以說這個壽命也是我們要抉擇的。在本經當中,這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而成佛只要三大阿僧祇劫。換句話說,你到極樂世界,你再怎麼懈怠,你肯定有足夠的時間讓你成佛,是這個意思。所以彌陀也考慮這一點。古德說:「拼個今生,永做閒漢。」我今生辛苦一點沒關系,但是我希望我未來的生命當中,永做閒漢。這個「閒漢」就是無事。所以說這個正報當中,這個壽命無量也是非常重要,使令你不退轉。不要因為你的死亡,而把你這一期的努力完全破壞掉,使令你的功能夠相續。所以這個地方,壽命無量就非常的重要。

  重釋光壽三

  總明

  ┌光┐           ┌生┐

  當知┤ ├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 ├─

  └壽┘           └佛┘

  ┌光明┐

  ──平等,能令持名者┤  ├同佛無異也。

  └壽命┘

  「光」明跟「壽」命的「名號」,在彌陀因地的時候發這個願,佛陀不是為了自身的莊嚴,完全是要利益「眾生」而安「立」。因為「生佛平等」,眾生的心性平等,所以使「令」我們在憶念這個名號的時候,我們的「光明、壽命」也「同佛無異」。因為這句名號是因,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是果;因地是無量光壽,果地也就無量光壽。如是因如是果,因果隨順。這個是「總名」。再看第二段「別明」,這種因果相隨順的觀念,蕅益大師把它再詳細的說明,看「明光義」:

  別明二

  明光義

  ┌生極樂───即生十方。

  │

  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

  │

  └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無量光」的意思,這個名號就表示一種空間無礙。我們在因地的時候,因為我們憶念的名號是「無量光」,所以我們果地的時候,「生極樂」世界「即生十方」。所以你到極樂世界,你不會被極樂世界的空間所障礙,你隨時候能夠到十方世界去供佛聞法。「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你隨時有因緣見到十方諸佛。雖然我們剛開始在簡擇的時候,在無量諸佛當中,我們單單取彌陀的名號;但是因為彌陀的名號,本身有無量光義,所以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開始依止這個因緣;但是到了極樂世界的時候,就能夠開闊到其他的因緣,而見到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前面是約上求,這裡是約下化。由於空間的無礙,我們也能夠遨游十萬億佛土,普度我們有緣的一切眾生。你為什麼有這樣的功德呢?因為你所執持的名號,它是無量光義,這個名號本身就有這樣的功能、德用,是這個意思。

  明壽義

  由無量壽義,故極樂┌皆定此生成佛。

  ┤

  人民,即是一生補處└不至異生。

  由於這個名號具足「無量壽」的意思,所以你到「極樂」世界,「即是一生補處」,你肯「定」在這一期的生命當中「成佛」,不必等到其他的生命。你得到這個果報體,你只要努力一次,就永遠的受用,這個果報體不會讓你再死亡。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果報體、壽命那麼長呢?因為你因地的時候,這個佛號它就具足無量壽義,就是這個時間無礙,是這個意思。蕅益大師「結勸」說:

  結勸

  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

  ┌           ─┐

  │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 │願深思之,

  當知┤            ├

  │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願深思之!

  └            ┘

  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

  所以我們約著佛陀的用心來說,他的名號是怎麼創造的呢?「離卻」佛陀「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彌陀名號」?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佛號是從阿彌陀佛的這一念無量光壽的本性所流露出來的,約佛陀這方面來說。約我們眾生的上求這方面來說:「離卻」我們現前這一句佛號,誰能夠「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呢?我們面對無量無邊的煩惱障、業障、報障,假設我們不選擇彌陀名號當我們的歸依處,我們要「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那是非常遙遠的,所以「願深思之,願深思之!」這個地方講這個名號,是在解釋淨土的因緣。這個因緣,是佛陀對於十法界生起的一個基本原則。

  往昔有一個禅師,他讀《法華經》,看佛陀在《法華經》上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他非常不明白:我看這個諸法是有差別相,這個世間上有男有女、有富貴有貧窮,這個世間有各式各樣的差別,怎麼說是常自寂滅相呢?他就不明白。不明白,所以他請問他師父:「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是怎麼回事呢?他師父就說:「且去,我不與汝道。」我不跟你講,你自己去體會吧!這個禅師他善根強,他就自己去打坐,從冬天到春天就這麼打坐。這麼一天,春天到了的時候,他寮房前面有黃莺在叫,他聽到黃莺叫聲的時候,他開悟了,他明白了這句話的道理,他明白了。明白了以後,他講了一句偈頌來表達他的心情,他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到百花開,黃莺鳴柳上。」他說:從本性上來觀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個的確是真實的。就是當我們每一個人,回歸到原點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是清淨本然的,是非常公平的。這個差別是怎麼來的呢?「春到百花開,黃莺鳴柳上。」春天的因緣百花盛開,「黃莺鳴柳上」,黃莺在柳枝上叫。冬天一到的時候,肅殺之氣,黃葉就掉落了。這意思就是說:每一個人的果報是你所依止的因緣不同。你這一念心依止了殺盜淫妄的因緣,你就創造三惡道的果報;你這一念心依止了三歸五戒的因緣,創造出人天的果報;你這一念心依止四谛、十二因緣、我空真理的因緣,現出了二乘的涅槃;你這一念心依止菩提心、六波羅蜜的因緣,創造了未來的大般涅槃;你這一念心依止彌陀的名號,念念成就無量光、無量壽的依正二報。從這句話來看它的意思,你所依止的因緣非常重要。就是說你能念的心,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議,的確每一個人的自性都不可思議。但是不可思議當中,有二種情況:雜染法不可思議、清淨法不可思議,二個都不可思議。你這一念心能夠創造那麼廣大的刀山油鍋,那麼長的刀山油鍋壽命,這件事情也不可思議。怎麼你在人間才短短的七八十年,你就能夠創造地獄那麼幾劫刀山油鍋的壽命,這件事情你也真是不可思議、這也不可思議。(哈──)你在短短的壽命當中,你念佛念了幾年,能夠成就極樂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的壽命,這件事情,你這一念心也不可思議。這二個差別是怎麼回事呢?就是你這一念心所依止的因緣非常重要,「春到百花開,黃莺鳴柳上。」為什麼百花會開?為什麼黃莺會高興的叫呢?因為有春天的因緣。這個世界上就是因緣所生法。所以說「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呢?面對我們這一念凡夫的煩惱障、業障、報障,我們今天如果放棄了彌陀名號,這樣子如何「徹證」我們的真如本性呢?如何去開顯我們未來依正二報的國土呢?這件事情,我們應該冷靜的想一想,「願深思之,願深思之!」這麼一個殊勝的因緣,彌陀名號的因緣,假設我們放棄了,就意味著,等待你的是一個無量無邊的、充滿血類的一個菩薩道。這件事情值得我們去想一想,去考慮一下,就是我們的抉擇。

  第二七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七頁,「丁二、別釋主伴」。

  這一大科是說明「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在建立信心的這一科當中,分成二部分:前面的一科是「依報妙」,所謂依報國土的莊嚴;這一科「正報妙」,是說明極樂世界正報身心的莊嚴。本經介紹極樂世界正報的莊嚴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先「征釋名號」,先作一個總說;其次,再「別釋主伴」。這個名號,當然名以召德,一個名號成立的背後,是有它的功德來支持的。本經釋迦牟尼佛在介紹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當中,他舉出了二個特色:第一個是「無量光」,第二個是「無量壽」。蕅益大師的解釋,所謂的無量光義:所帶表的是極樂世界的身心,在空間上是無障礙的。我們娑婆世界的身心果報,是一種業報身,有這個業力,會障礙我們在空間上的活動。比如說我們是個人,我們要到天上去、到十方佛土去活動,這是不可以的。我們一個人的果報在空間上活動,有一定的范圍,這空間有一定的障礙。但極樂世界的正報,他有神足通,能「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能夠到十萬億的佛土之外見佛聞法,乃至到十萬億佛土外救度一切眾生。這個意思就是說:極樂國土的無量光義,使令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在空間上是沒有障礙的。其次,由於無量壽義是說明極樂國土的身心世界,它在時間上是無障礙。我們娑婆世界的凡夫菩薩,要行菩薩道,我們的身心有世界有老病死的障礙,老會障礙你、生病會障礙你,死亡會破壞你。在極樂世界,我們得到這樣的果報體,他沒有老病死的問題,你能夠受用無量無邊的壽命,這個是時間的無障礙。從無量光、無量壽這二個義理,我們也看出了極樂世界正報身心一個大方向的情況,所以這個叫做總相。這以下「別釋」,別釋極樂世界正報的情況。前面的無量光、無量壽是一個總相,這是一個別相。

  ┌己初主

  ┌戊初別釋┤

  │    └己二伴

  ○丁二別釋主伴┤

  └戊二結示

  今初─此亦釋別序中今現在說法句。

  別相當中有這個「主」,這個「主」是佛的莊嚴,這個「伴」是菩薩的莊嚴。就是說不管是佛、不管是菩薩,都是無量光、無量壽。但是這二個地方,我們還是把他簡別出來介紹。這當中分成二科:「初、別釋;二、結示」。在「別釋」當中又分二科:「初、主;二、伴。」「今初」。這當中強調「別序」中的「今現在說法句」,看經文:

  丁二、別釋主伴二

  戊一、別釋二

  己一、主

  捨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這個地方是解釋極樂世界的「主」莊嚴,就是佛的莊嚴。這個地方佛陀說明「阿彌陀佛成佛以來」的時間,已經是「十劫」的時間。關於這一點,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解釋,先看第一段「論三身成劫」:

  論三身成劫二

  總標

  這個「劫」,到底阿彌陀佛成佛以來,這個成佛指的是法身佛、報身佛、或者是應身佛?這個地方「佛」指的是什麼?這以下是蕅祖的說明,看「總標」:

  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

  說「明極樂世界教」化「主」他「成就」的時間。

  別論二

  論劫

  ┌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

  │

  ┌然┼報身─因圓果滿名成┐

  │ │         ├皆可論劫。

  │ └應身─為物示生名成┘

  這個「劫」是一個時間相。佛的三身當中,這個「法身」指的是我們現前一念的清淨心。古德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在打妄想當中,我們也具足了清淨法身,只是我們當面錯過,沒有回光反照而常寂已。所以說法身在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無始、無終的,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去承當、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回家,他是經常存在的。所以他沒有所謂的「成、不成」這個事情。這個地方不是指阿彌陀佛的法身,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報身因圓果滿名成」,報身的成,這個報身是有始無終。你這個因地主要的是智慧,你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你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圓滿以後,這個功德果報現前,這報身是有所謂「成」的情況。「應身為物示生名成」,應化身是有始有終,為凡夫眾生「示」現出「生」的事情,這個有「成」。「皆可論劫」。這個地方「阿彌陀佛成佛」以來這個「成佛」,如果就凡聖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這個地方的「佛」是應化身佛;如果是約著實報莊嚴土,這個地方指的是報身佛。有這樣的差別。這個地方是講這一種情況。蕅益大師又換一個角度來解釋三身,從另外一個角度:

  │ ┌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

  │ │

  └又┼報身─別無新得┐  ┌成─┐

  │       ├亦無┤  ├不應論劫。

  └應身─如月印川┘  └不成┘

  從相反的角度,「法身」的開顯,前面是講一種本性的具足,這個地方是就著法身的顯現跟受用,「因修德顯」,假藉這六波羅蜜的修行,這自性的功德開顯,這樣子來說,也可以說是「成」,也可以說是「劫」。「報身別無新得」,「報身」當然只有一個,沒有二個。「應身如月印川」,就像是月亮印在水上,也沒有所謂「成、不成」的問題。這個應化身如夢如幻,如夢如幻的角度,從本性觀察,就沒有所謂的成、不成的事,這是另外一個角度。不過蕅益大師把前面這二個觀念作一個總結。這個「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應該如何理解呢?

  論成

  ┌本┐本地並不可測,且約

  但諸佛成道,各有┤ ├         ─

  └跡┘極樂示成之跡而言

  ┌一成一切成

  │

  ─即是三身┤  ┌非成─┐

  └亦是┤   ├而論成也。

  └非不成┘

  「諸佛」在「成道」的因緣,根據智者大師的解釋有「本」門跟「跡」門的差別。這個本門指的是法身、報身,這個跡門指的是應化身。佛的法、報二身是不可思議的,這本地方光不可思議。這個地方「且約極樂」世界的應化身,這種示現的「跡」門而說,這個「三身」是「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從因緣的修因證果這方面來說,是「一成一切成」。「一成一切成」怎麼說呢?這個「一」指的是法身,這三身的開顯第一個要成就法身。你沒有修我空、法空的智慧來破除無明妄想,證得法身,不可能有報身、不可能有應化身。所以這個地方的「一」指的是法身,法身成就了以後,其他的二身也成就了。這樣子是就因緣上的修因證果,來安立所謂的「一成一切成」。如果從真谛、從本性上來觀察,沒有所謂的成,也沒有所謂的不成,「而論成也」。這個地方講成佛,「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當中,他說成佛主要有二種情況:第一個是成就法身佛,就是本門。這個本門的成就,就是在初地的時候。就是你一個菩薩,從外凡到內凡、到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這個菩薩那一念的心在打坐當中,突然間一念的相應,那一念的清淨心突然現前,證得一部分的真理、破除了一部分的無明,這個時候法身現前。法身的成就是屬於自受用,所以不必等待外在的因緣。第二種成佛是應身佛,成就應身佛。這個應化身是佛陀的大悲心,從他的願力當中,去創造一個應化身。這個應化身是偏重在他受用,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外在的因緣。這當中的成佛,包括你的本願,你希望你未來這一期應化身的國土,它具足什麼樣的功德?它正報、它的壽命要多久?它的環境要怎麼殊勝?當然你發的願愈廣愈殊勝,你准備的時間要愈多,這是第一個,與你的本願力有關。其次,眾生的根機,跟你有緣的眾生,他的善根要成熟。不可以說你示現了佛身,結果都沒有人來到你的國土,也沒有人跟你出家,只有你一尊佛!這是不可以的。所以你在你成佛的過程當中,你成就法身佛以後,你要生生世世的來到人世間,做眾生的父親、母親、子女,跟眾生結緣,教化他們,使令他們慢慢的慢慢的善根成熟。等到成熟了以後,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現佛身、現應化身。在跟你有緣的眾生善根沒有成熟之前,你不能示現佛身,不可以的。所以說應化身的成就,要等待外在的因緣。這個地方主要說的是彌陀的應化身。

  這個地方的應化身,我們經常講:「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就是說十方應化的國土當中,阿彌陀這一期的國土是特別殊勝、特別的殊勝,他的本願殊勝。其次,他准備的時間也特別長。當然要成就這麼一個廣大殊勝的國土,不是單的一個因緣,有很多的因緣。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當中,提出了很多很多彌陀因地,我們也提出幾個來說明。極樂世界這一期國土的成就,最根本的因緣就是法藏因地,就是他在世自在王佛的時候,他發下了四十八大願,這是一個最初的因地,有四十八大願,才開始去建造他的國土,這第一個。其次,《賢劫經》上說,法藏的因地,他曾經是一個王子,名號叫做淨福報眾音王子(清淨的淨,福報,眾很多很多的音聲)。這個王子歡喜修供養,廣修供養,經常供養僧團、供養佛陀,乃至供養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是他的第一個因地,王子的因地,廣修供養。其次,第二個因地就是在《法華經》上說:大通智勝如來的時候,有一個轉輪聖王出世,生了十六個王子,後來十六個王子就跟佛陀出家了。大通智勝如來在講《法華經》之前,就入了定。入定了,《法華經》沒有人講,所有的信徒、無量無邊的眾生都集合在一起,准備聽《法華經》,但大通智勝如來入定了。這個時候十六沙彌就登壇,各別為這些眾生說法,每一個王子都有他攝受因緣。這十六王子當中,其中第九個王子,就是法藏的因地,就是彌陀的因地。他曾經在一世的時候,弘揚《法華經》,也度化了很多眾生,這也是其中一個因地。再其次,《一向出生菩薩經》中講到法藏因地:那個時候有一個轉輪聖王生了一個太子,這個太子歡喜聽聞佛法,修行精進。在七千歲當中,修習止觀,脅不至地,都不躺下來睡覺,成就了不退轉的功德。他不但是自己成就不退轉,還度化了八千億萬那由他的眾生,成就不退轉,這也是一個因地。阿彌陀佛今天要創造一個這麼殊勝的依報、正報的國土,一定不是一個單一的因地,那是無量劫的積功累德,一面成就他的功德,一方面跟眾生結緣。這個地方,我們簡要的說出阿彌陀佛他這一期國土當中的四個因地。所以阿彌陀佛他成就這個國土的時間,是十劫的時間,已經「十劫」了。

  明十劫之意

  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強調阿彌陀佛成佛的時間,這當中有什麼意思呢?蕅益大師說有二層意思:

  ┌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

  │

  │ 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

  佛陀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這前面說過了。現在這個佛的壽命是「十劫」,這表示今「現在說法,時正未央」,這個「央」就是窮盡,就是這個阿彌陀佛是一個現在佛。換句話說,我們前面一路學習過來,看到極樂世界依報莊嚴、正報莊嚴,內心當中有歡喜心。我們會開始關心,這個國土到底還在不在?雖然他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那他到底已經花費多久?這個國土到底還在不在?所以釋迦牟尼佛必須交待這尊佛的壽命是多少?「今僅十劫」,表示「時正未央」。這當中有「勸」勉我們「三世眾生」,要趕快把握機會「往生」極樂世界,來受用「佛」的「壽命」,「一生成辦」大事,有這一層意思。強調今「現在說法」,他是存在於現在的佛,有這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

  │      ┌聲  聞┐

  │      │    │

  └又下文,無數┼菩  薩┼皆十劫所成就。正顯─

  │    │

  └及與補處┘

  ┌十方┐     ┌多─┐

  ─┤  ├往生不退者┤  ├也。

  └三世┘     └且易┘

  後面的「伴」,講到極樂世界的眷屬有無量無邊的「聲聞、菩薩」,乃至一生「補處」的菩薩。這些菩薩都是只有花「十劫」的時間,就「成就」這麼多的菩薩,這表示「十方三世」的眾生,「往生」成就「不退」的人,數量很多,而「且」是非常容「易」。一個國土的成就,跟一尊佛在因地跟眾生結的緣有關系。若跟眾生結的緣廣,他的國土人就多;如果你這尊佛他在准備的時間很短,這當中結的緣很少,這個國土往生的就少。所以我們中國有一句話說:「家家有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很多人他也沒有學佛,但是他看到出家人,他也跟著念阿彌陀佛。這表示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他跟眾生結的緣很廣,有這一層意思。結的緣很廣,表示我們今天往生,就很有希望,「多且易也」。講「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這釋迦牟尼佛對我們凡夫也有一層鼓勵的作用,來破除我們心中這樣的一種疑根:我到底能不能往生呢?破除這種疑根的障礙,也有建立信心的意思。這是講到佛成就這一期應化身的壽命是十劫,有這二個意思。

  己二、伴

  前面是「主」的莊嚴,這個地方是講「伴」,看經文:

  又捨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這個地方的「伴」,說「佛」陀「有無量無邊」的「聲聞弟子,皆阿羅漢」,他的數目「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也是無量無邊這麼多。看蕅益大師的解釋: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

  │

  │┌若先習小行────┐

  ││         │

  ├┤  ┌回向菩提─┐├生彼國已─

  │└臨終┤     ├┘

  │   └發大誓願者┘

  │

  │    ┌佛順機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

  │   ─┤

  │    └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

  │

  └─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

  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

  「他方」世界的「定性二乘,不得生彼」。這個「定性二乘」,這個二乘人基本上有二類:第一類是退大取小的二乘。就是說這個二乘人他曾經接觸過大乘佛法,後來因為某一種因緣,他放棄了大乘,而修習小乘。但是因為他曾經修習過大乘佛法,他內心當中還是有大乘的善根。這種人的種姓是不決定的,他隨時候可以回小向大,這個是屬於不定性二乘,這種種姓是不決定。另外一種人,他一路過來都是修習小乘,他從學佛開始到成就阿羅漢,這整個過程當中,他從來沒有學習過大乘的思想。換句話說,他那一念的清淨心當中,完全攝持的是小乘的善根,這種人就是標准的定性二乘。這種人要回小向大就非常的困難,這定性二乘當然是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怎麼會有「無量無邊的聲聞弟子,皆阿羅漢」呢?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解釋:「若先習小行,臨終回向菩提、發大誓願者」。就是說他有大乘的善根,但是他因為種種的因緣,退大取小,而修習小乘法門。但臨命終的時候,他「回向菩提、發大誓願」,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佛」陀「順」著他小乘的根「機」,為他「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因為他小乘的善根太強了,所以佛陀先說小乘法,使令他斷見思,所以假名羅漢。但事實上他是「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因為他已經發了菩提心,一念的轉變,生命就轉變了,生命是由一念心所安立的。他發了菩提心,你已經不能說他是羅漢了。為什麼說他是羅漢呢?是假名。因為他是依止小乘法而成就羅漢的。這個地方說「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這個「藏通二教」,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有十方諸佛。你看《阿含經》,《阿含經》是不提十方諸佛的,他們只知道釋迦牟尼佛。所以能夠聽聞到「彌陀名號,信願往生」,已經是「屬」於大乘的別教、圓教所收攝了。

  這個地方,我們要討論根性的問題。極樂世界這個國土的一個特色,它不是攝受三乘人。我們看《法華經》,很多的國土是普遍的攝受三乘人。釋迦牟尼佛出世,也是以一佛乘分別說三。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國土,是攝受三乘根性的人,釋迦牟尼佛也教化小乘、也教化中乘、也教化大乘。但是彌陀的淨土,它不攝受二乘人。《往生論》上說:「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極樂世界的國土,它有一個很特別的情況,它是「大乘善根界」,這當中「等無譏嫌名」。什麼叫做譏嫌的名稱呢?極樂世界沒有女人;也沒有根缺,沒有六根不足的;也沒有二乘種姓的人。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你今天要往生極樂世界,你一定要發菩提心。因為那個國土,它不攝受二乘的人,它的標准是這樣子的。這個地方是講到極樂世界的「伴」,眷屬的莊嚴。

  戊二、結示

  捨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一段是總結。這一段說「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之所「莊嚴」,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佛──┐

  │     │    ┌因中願行所成───┐

  │ ┌聲聞┐├並是彌陀┤         ├

  └及┤  ├┘    └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

  └菩薩┘

  ┌─佛──┐

  │    │  ┌非自非他┐

  │┌菩薩┐├各各┤    ├

  ├┤  ├┘  └自他不二┘

  ─是則┤└聲聞┘

  │

  │   ─故雲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

  │  ┌信願┐

  └能令┤  ├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

  └持名┘

  ──丙二「正報妙」竟──

  ──乙一「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這個地方是就著「正報妙」來總結。正報妙當中有這個「主」是「佛」陀,這個「伴」是「聲聞、菩薩」。這些菩薩的功德是如何成就的呢?這以下講出了三種力量:第一個是佛力,「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前面的佛跟菩薩的正報身心,都是無量光、無量壽,都是時空無障礙的身心果報。我們會開始關心:這樣的身心果報是怎麼來的呢?佛法的果報出現,一定要有因緣。第一個因緣就是「彌陀的本願所成」,「彌陀因」地的本願,這個本願是最重要了。要成就一個國土,一定要發願。所以阿羅漢為什麼證得空性以後,他就入涅槃了?他就是沒有願力。菩薩證得空性以後,他能夠從空出假,來積功累德、來莊嚴他的國土。他在空性當中,為什麼能夠繼續的前進?所依止的是一種「不忍眾生苦、不願聖教衰」的一種願力,這種動力在推動他,所以第一個是願力。有了願力以後,就是廣大的六波羅蜜,你經常要為諸眾生不請友,來到凡夫的塵勞世界,做他的眷屬、做他的師長,不斷的教化他們,使令他們慢慢慢慢的善根成長,這個是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這個「果」是指彌陀的佛果,這一期果報、這一期的應化身,因滿果成。為什麼講「一成一切成」呢?這個地方的「一」指的是彌陀的應身成就。阿彌陀佛的應化身,他成就一個無量光、無量壽的正報身心,這叫「一成」。這個「一切成」指的是九法界的正報也成就了。所以,彌陀今天他在因地的時候,他要莊嚴他的國土,他所必須的努力,不僅是他要負擔他自己的正報莊嚴,他還必須為一切九法界的眾生准備功德。所以這個「一切成」的「一切」,指的是九法界的正報身心,那種無量光、無量壽也成就。是這樣子的,這叫他力門果地教。所以彌陀之所以在因地的時候,要花那麼多的時間,他的理由就是說:他不但要成就他自己的正報身心,他也必須為九法界未來要成就的正報身心作准備,所以說「一成一切成」。佛的正報成就了,九界的眾生也准備好了。可以說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樣子講極樂世界的身心,是由彌陀的本願功德之所莊嚴,這是第一個。其次,「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雲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地方是講心力不可思議。就是十法界所依止的這一念清淨的本性,那個明了性,「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我們今天把一切的有情眾生,不管你是迷惑顛倒、不管你是開悟的聖人,我們把這種差別的作用會歸到原點,就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這樣子每一個人的現前一念清淨心,都具足這樣的功德,都是具足的。我們這一念打妄想的心,它的本性當中,本來就具足無量光、無量壽這樣身心的一種功能。所以我們也可說:「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之所「莊嚴」,是什麼功德來莊嚴呢?是自性的功德所成就的,自性本具,這是第二個理由。第三個「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這個地方最重要了。我們凡夫如何能夠出現這樣的無量光、無量壽的正報身心呢?是「信、願、持名」。我們這一念不可思議的心力,去憶念彌陀的名號,這個時候「念念亦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三力不可思議,在前面的依正二報,蕅益大師有四次的重復,使令我們相信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是三力所成。這個三力所成就的依正二報,如果從理論上來說,這三力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要有彌陀的本願功德力,也有我們眾生本具的自性功德力,以及我們修行的這個信、願、持名的名號功德力。站在理論上,這三力是平等的地位。從修持的角度來說,這當中就有差別。

  在淨土當中,一牽涉到修證,那就是有感應道交這件事情。從能應的角度,這個能應是的彌陀的本願功德,已經成就了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這是一個現成的。不管我們放逸、不管我們精進,彌陀的功德是存在的,一直到它消失為止。所以這個本願功德力,這種能應的,就像月亮它經常存在,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准備水,月亮是經常存在的。在修行的當中,主要的是名號功德力,因為自性功德力也是現成的。不管你知不知道你這一念心是不是具足,你還是具足的,不管你知道、不管你不知道,它就是那麼的具足。所以今天在這三力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名號功德力。所以蕅益大師在前面的文當中,他也強調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無量光、無量壽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不過蕅益大師後來也強調說:你在念佛的時候,當然我們會偏重在所依靠的彌陀名號。你為什麼會有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呢?因為這句佛號是無量光、無量壽,所以你就念念的創造這麼多的功德莊嚴。是的,但是如果你在念佛的當下,你也能夠體會:原來你能念的心,本來也具足這樣的功德莊嚴,「托彼名號,顯我自性」,這樣子的念佛,就更加的微妙不可思議了,禅淨雙修,不向外求,這個叫做理持。所以說,我們剛開始要偏重在所念的佛號上,所念的名號不可思議。說「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就著我們自己的修行來說,我們每一個眾生來說,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念佛的時候,你所成就的功德莊嚴,這個是約所念的佛。我們也可以說「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是我們一個人自性本具的。這個功德是怎麼來的呢?是我們能念的心本來具足的,然後假藉念佛的因緣,念念成就。這個就是總結前面的正報莊嚴。這個地方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結束。這個地方,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

  答:往生的眾生是有光明,他連依報的寶石都有光明。不過這個地方強調佛陀的光明無量。佛陀的光明能夠普照到極樂國土的每一個眾生。換句話說,它這個地方強調他力的加被。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光明只有一由旬,我們如果在娑婆世界要蒙佛的加被,就會有一點困難。除非你要跟他靠得很近,一由旬四十公裡。當你到了極樂世界以後,彌陀的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這當中表示我們每一個往生的人民,每一個人民都籠罩在彌陀光明的攝受之下,這當中有一點佛力加被的意思。其次,就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來說,這也是很大的鼓勵。我們在念阿彌陀佛,我們會感受到「佛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那我們在念這句名號的時候,我們也能感覺到彌陀的光明在照射我們,也有這一層意思。我們自己往生以後,我們也有光明。不過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似乎不強調這件事情,他強調佛的光明,因為這件事情最重要。佛的光明對我們有很大的加持力,是這個意思。

  ┌丙初揭示無上因緣

  ○乙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丙二特勸淨土殊勝

  前面是「信」,這個是「願」。本師釋迦牟尼佛介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以後,他提出二個重要的理由,要我們發願:第一個「揭示無上因緣」,第二個「特勸淨土殊勝」,這待會兒會解釋。這二個理由,跟前面的依正二報是有密切的關系。在解釋之前,蕅益大師有一段的說明:

  乙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二

  丙一、揭示無上因緣

  ┌帶業往生───橫出三界─────┐

  │                │

  ├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輪   │

  謂┤                ├如是等─

  │  ┌圓淨四土─┐       │

  │  │     │       │

  └眾生┼圓見三身 ├人民皆一生成佛┘

  │     │

  └圓證三不退┘

  ──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谛研之。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極樂世界有三種殊勝:第一個「帶業往生,橫出三界」,這個是講他力門,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再怎麼莊嚴,假設我們今天不能成就,那跟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功德的莊嚴標准太高了,那我們研究這部經,等於是說食數寶。所以說它的重點,就是因為往生有彌陀本願的加持,所以能夠「帶業往生,橫出三界。」,它的法門是三根普被,這是一個特色。第二個「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輪。」這個地方是強調「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這個待會兒會說明。就是極樂世界的國土是「橫具」的,不像我們娑婆世界的國土是「豎」的,有很明確的一個差別相。第三個「眾生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這個「圓」者,同時具足也。這個極樂世界的「人民」,能夠「一生成佛」,這個地方是講「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強調「阿鞞跋致」。「橫具四土」「圓證三不退」,這二個是約果地教,說明極樂世界是一種果地的功德所成。這三種情況,這種「勝異超絕」,都在這「二科」明確的指示出來,所以這二科我們要好好的「研」究。這個「勝異」跟「超絕」是不同的,「勝異」是約著它本身的殊勝,這個法門本身就很殊勝叫「勝異」;這個「超絕」是它跟其他的比較,說明這個法門是稀有的。這個殊勝的法門,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呢?不是,這是不共於其他的國土,所以這個「超絕」是一種稀有義,極樂國土獨一無二的一種情況。所以「勝異」是約殊勝,「超絕」是約稀有。極樂國土的這種「勝異超絕」,包括它的帶業往生、橫具四土、圓證三不退,這三種特色,都在這「二科點示」出來,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研究。

  第二八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九頁,「丙初、揭示無上因緣」

  丙一、揭示無上因緣

  這個是佛陀勸勉我們往生的第一個理由,看經文: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佛陀又招呼了一聲「捨利弗」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這個往生的眾生有一種情況,就是說「皆是阿鞞跋致」,這個「阿鞞跋致」翻成中文叫不退轉。這個不退轉的情況是怎麼回事呢?是「皆是」,這個地方「皆是」要特別注意了。這當中包括了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也包括五逆、十惡帶業往生的眾生,這個「皆」就是沒有一個是例外的。在這麼多的「阿鞞跋致」菩薩當中,「其中有」很多很多「一生補處」的菩薩。這個「一生補處」的菩薩,就是等覺菩薩。這個等覺菩薩的「數」目還很「多」的,「非是算數所能知之」。這二個,包括「阿鞞跋致」的菩薩,也包括「一生補處」的菩薩,數量都很多,只能夠「以無量無邊阿僧祇」來解釋。這個「阿鞞跋致」跟「一生補處」菩薩,窺基大師在《阿彌陀經通贊疏》解釋說:「阿鞞跋致」是約新生,新往生的菩薩;「一生補處」是約舊生,就是到了極樂世界一個時間以後,你慢慢慢慢的能夠成就「一生補處」。就是說極樂世界它所攝受的眾生,能夠一直攝受你,一直到讓你安住到等覺菩薩為止,是這個意思,這個是舊生。當然我們不可以在極樂世界成佛,起碼能夠攝受你到等覺菩薩為止,有這麼多不退轉的菩薩。這一段是強調自功德深,自己的內心所成就的不退轉功德。下面一段是強調他賢聖遍,「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這一段我們看蕅益大師的開示,蕅益大師先解釋「阿鞞跋致」,先解釋新生;再解釋一生補處,再解釋舊生。他這個不退轉分成二部分:先解釋新生的情況,再解釋舊生的情況。新生當中,先一段「正明」:

  釋跋致三

  正明

  ┌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

  │

  阿鞞跋致,此雲不退┼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

  │

  └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

  這個「阿鞞跋致」翻成中文叫「不退」轉。我們娑婆世界的生死流轉,有二種情況是會退轉的:第一個是色身的退轉,就是說你現在年輕、健康、莊嚴,這件事情會退轉。就是說老病死出現的時候,你就會從莊嚴變成丑陋,乃至死亡。死亡以後,你下輩子到天上去,就得到一個更莊嚴的色身。等你把天福享完了以後,就變做一只螞蟻,這個卑賤的相貌。所以我們在娑婆世界的流轉,我們的色身有退轉的問題,由莊嚴退轉為丑陋,由尊貴的人身退轉為卑賤的果報,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更嚴重的就是內心的退轉,就是你內心當中,在三寶當中的聞思修所栽培的一點善根、一點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它也會退轉。你今生相信三寶,你下輩子不一定相信三寶,就是你內心的善根會退轉。這個地方的「不退轉」,包括你色身的不退轉,包括你內心的不退轉。這當中有三種不退,它的程度由淺至深,有三種不退。

  先看第一個「位不退」,這個「位」指的是無漏的聖位。說這個「入聖流、不墮凡地」,這個是約初果以上的聖人。我們凡夫的內心當中,有一股很強大的妄想之流,這當中也包括了生死之流。這個初果聖人,他修習我空觀,在內心當中出現了第一道光明,在無量無邊的妄想之流當中,出現了一道清淨的法性之流。這個時候,他內心當中有二道水流:第一道是雜染的生死流,第二個是清淨的法性之流,在內心當中同時存在。他那個清淨的我空智慧所表現的法性之流,他不退轉,這水再怎麼髒,不能破壞他。而且所謂不退轉就是說,我們的心是不斷的變化,他不退轉,就是他會不斷的進步,他的法性之流會慢慢慢慢的擴充,慢慢的擴充,直到把內心的這種雜染水流完全清淨為止。所以你證得初果以後,你內心聖道的力量,你對三寶的信、進、念、定、慧的信心,永遠不退轉。經典上說:一個初果的聖人,在饑荒的時代,他只有一碗飯,他把這碗飯吃下去,他能夠維持他生命的相續;他看到佛陀來托缽,他可以把他唯一的這碗飯布施出去,讓自己死掉。他對佛陀的信心,那個歸依的心是不退轉的。這饑餓、死亡不能障礙他對佛陀的歸依心,不可以。他對這個佛、法、僧、戒有不壞信,四不壞信。這是第一個,是約他內心的善根。

  其次,這個初果的聖人,他永遠不到三惡道去了。雖然他內心當中攝持了無量無邊的罪業,但是這個罪業不能得果報。這個我空智慧的現前,光明照射,這些業力不能得果報,他的色身永遠不會再去承受這種卑賤的三惡道果報,不可能。所以到了初果,他的身心有一部分的不退轉,包括他的聖道力量,包括他的色身,他永遠保持人天的莊嚴色身,這個我們安立做位不退,還有這樣一部分的不退。

  第二個「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這個「行」指的是菩薩之行。前面的位不退,強調在自利的功德,他自受用的功德,這個地方是強調他受用的功德。就是這個斷了見思惑的菩薩,我們講這個界外菩薩,他已經沒有三界的業力。他那一念的大悲心,不會退轉。經典上說:三千大千世界起火了,充滿了熾然猛火,這個界外菩薩,他那個大悲心,他還是願意來到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度化眾生。他那個大悲心,任何的逆境不能障礙他,他永遠不會退到二乘的境界去。所以他這個「行不退」,不但是自受用的功德不退,連他受用的大悲心也不退,這個是「行不退」,那這更深一層。

  第三個「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這個「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智,是一種智慧,這個智慧深廣如大海。我們在修學佛法有三種智慧,《般若經》說有三種智慧:第一個叫一切智,觀察一切法的總相,一切法有各式各樣的差別,但是它的共同相貌就是我空、法空,空性的智慧叫一切智。道種智就是分別一切法的差別因果,他到三惡道去了,他什麼因緣到三惡道去?他到人天去了、他到極樂世界去了,分別諸法的差別因緣,這叫道種智。一切種智就是中觀,就是這個空有無礙的一種中觀。這一切種智就是真俗雙照、二谛圓融的中觀,套一句智者大師的話說就是:即空、即假、即中,觀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中道的實相。這個念不退指的是中道的正念。前面的位不退、行不退是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個地方念不退,是強調一種佛性的功德,他念念跟中道的佛性相應,這個地方不退了,這個不退就更加微細、更加的深入。我們一般的不退轉,由淺至深有三層的差別,這個叫做「阿鞞跋致」,就具足這三種功德。成就這個「阿鞞跋致」當中,我們看「點示」,這當中的差別:

  點示二

  點示勝異二

  示此土難證之劣

  ┌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

  若約│

  ┼通菩薩,別十行,圓十信─────名行不退。

  此土│

  └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

  我們在「此土」,這個「此土」是一個污穢的國土,娑婆世界這個穢土。我們成就三不退是怎麼個成就法呢?是「藏」教的「初果」,「通」教的「見地」(通教有十地、有見地),「別」教的「初住」,「圓」教的「初信」,斷了見惑叫「位不退」,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通」教的「菩薩」(通教的菩薩地),「別」教的「十」回「向」,「圓」教的「十信」,叫「行不退」。「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名念不退」。換句話說,你今天斷什麼煩惱,就證到什麼不退的情況。

  示彼土圓證之勝

  ┌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

  今淨土┤

  └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我們在極樂世界,乃至你是「五逆、十惡」的眾生,臨終仰仗「十念成就,帶業往生」,你當然是「下下品」,但是「皆得三不退」,都能夠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我們娑婆世界的功德要出現,那完全要靠自己的本事,就是你內心當中,你必須從你這一念擾動的心、顛倒的心當中,去修止觀,在這麼一種動蕩不安的心性當中,讓它寂靜下來。在寂靜當中,修習種種的觀行,然後點點滴滴的去栽培你的功德,完全要靠自己的力量。

  所以宗喀巴大師講一個偈誦說:「佛非水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將己德移於余,唯為說法令解脫。」這個地方道出了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情況。說佛陀來到我們眾生的世界做什麼事呢?「佛非水洗眾生罪」,佛陀不是以他清淨的大悲法水,來洗滌我們眾生的罪,這個罪不能被佛陀洗掉的。那我們內心當中有痛苦,佛陀可不可以救拔我們呢?「亦非手拔有情苦」,佛陀不是以他那個無量自在的手,伸到我們心中,把我們心中的痛苦拔除,不是。佛陀你有無量無邊的神通三昧,送我幾個吧?「非將己德移於余」,佛陀的三昧是自受用,一個功德也不可以送給我們。那你佛陀出世,對我們眾生有什麼幫助呢?「唯為說法令解脫」。說出釋迦牟尼佛在穢土,他心中的無奈。佛陀在穢土成佛,唯一能做的就是說出很多很多修行的法門規則,讓你的內心自己去操作,只有這件事情。所以在娑婆世界裡面,你要成就一種功德,你所依止的原則,就是憑你自己的本事,人一定要靠自己。極樂世界的三種不退,為什麼會有三種不退呢?這當中是環境的關系。我們一路讀過來,我們知道極樂世界的不退轉是怎麼回事呢?比如說我們到極樂世界得一個果報體,我們眼睛看到極樂世界的宮殿、樓閣的造形,诶!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耳朵聽聽鳥類的唱歌、鼻子聞一下寶樹的花香、嘴巴去喝喝八功德水的甘露味,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這樣的境界不退的。它五塵的那種力量,跟你的身心一接觸的時候,它會使令你內心當中,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這樣的一種情況,是依報環境的攝持。再看下一段「點示超絕」,這種情況,是不是有很多的情況呢?

  點示超絕二

  示此土難超

  ┌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

  │           │

  ┌┼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 ├┐

  ││           ││

  然據│└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躐等則成大妄

  ┤             ├┤

  教道│ ┌念不退,非復異生──┐│└進步則捨故稱

  │ │          ││

  └又┼行不退,非僅見道  ├┘

  │          │

  └位不退,非是人民──┘

  在一般的穢土修行當中,我們根據這個教理,不管是根據唯識、天台、中觀的判教,你是「凡夫」就不是「初果」,初果有初果的功德,凡夫有凡夫的障礙。你「是二乘」就不是「菩薩」,二乘的功德只能夠自受用,菩薩的功德還能夠他受用。你「是異生」就不是「同生性」。這個「異生」指的是無明,「同生性」指的是真如。因為我們凡夫的妄想各式各樣,你打你的妄想,他打他的妄想;你今天打的妄想,跟明天也不一樣;前一剎那的妄想,跟下一剎那的妄想都不一樣。我們內心當中的無明是「異」的,是無量無邊的差別。但是一切法身的聖人內心當中,安住在一個如的境界,一如無二如。你的心是如,我的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這是「同生性」,真如的境界是沒有差別的。「念不退,非復異生。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就是說我們穢土的修行,每一個人的努力不同,有各式各樣的功德相貌,所以說「躐等則成大妄,進步則捨故稱」。你今天講出超越你功德的話,變成了大妄語。你進步了以後,就捨掉了你過去的名稱,這功德的成就,完全是你內心戒定慧的栽培。極樂世界:

  示彼土超絕

  ┌一切俱非

  唯極樂同居┤

  └一切俱是。

  這個地方是特別的。「一切俱非」,這個地方指的是一種受用的功德,每一個人都受用三不退,這個強調極樂世界的「差即無差」,無差別性。因為極樂世界的人民,每一個人都在受用在極樂世界這麼廣大的正報莊嚴當中,所以「一切俱非」就把差別相給消滅了,每一個人都三不退。但是可也是「一切俱是」,「無差成差」。因為每一個人斷惑證真不同,這個三不退的內涵,也會有淺深的差異,它也有差異的。雖然是「一切俱是」,有它的差異相,但是可也是每一個人都成就三不退。這就是極樂國土它超絕的地方。「一切俱非」就是「差即無差」,他們的身心世界都表現了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的功德。就著斷惑證真來說,可也是「無差成差」,「一切俱是」。這個名稱: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可也是有它的差別相。這「一切俱是」就是肯定,「一切俱非」是否定的差別,「一切俱是」把這個差別又肯定下來。這樣的一種情況,我們會想:這樣子的一種情況是很特別的。蕅益大師就把這個特別因緣講出來:

  結歸

  ┌無此名相┐ ┌心性之極致┐

  │    │ │     │

  十方佛土┼無此階位├非┼持名之奇勳├何以有此!

  │    │ │     │

  └無此法門┘ └彌陀之大願┘

  「十方佛土無此名相」,任何的自力法門當中,不管是天台、唯識、三論宗,沒有這樣的名相,也沒有這樣的「階位」、也沒有這種修持「法門」。極樂世界這種三不退是怎麼來的呢?「非心性之極致」,就是我們的心力不可思議,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持名之奇勳」,法力不可思議;「彌陀之大願」,佛力不可思議。「何以有此?」是三力所成。不退轉,在蕅祖的這段開示當中,把它分成二類,說佛陀度化眾生,他采取二個辦法:第一個是佛陀來到我們眾生的世界來度化我們。換句話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國土是業感緣起,佛陀對我們的業感,不作任何的調整。就是每一個人,也就是循業發現,你個人的業力、你個人的果報,佛陀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唯為說法令解脫」,你必須去承受你的果報。我們看《阿含經》,釋迦牟尼佛的時代,跟佛陀同樣的時間出世的正法時代,跟佛陀出家,都有人還俗。說你在無量劫當中,遇到佛陀的出世,親眼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的境界,親耳聽到佛陀的說法,還是還俗了,釋迦牟尼佛實在是沒有辦法。就說你在這個自力法門,你要起顛倒,誰也沒有辦法,這是第一個方式,就是佛陀來到我們凡夫這種雜染的境界,來度化我們。其次,佛陀以他的本願功德創造了一個清淨的國土,這個國土裡面沒有一點的業力成分在裡面,完全沒有個人的業力,是彌陀的法身所變現的,然後把眾生接到這個地方來修行。就是說這個國土不是業力所成,是彌陀事先創造好的,然後把你接過來這個地方,讓你的這一念心,跟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一接觸的時候,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二個地方就有差別。一個是你的業感,你自己業感的世界;一個是佛的本願功德力所創造的一個清淨的國土。所以這個地方就會有退轉、不退轉的差別在這個地方。所以蕅益大師強調:「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假設不是彌陀本願功德的創造,誰能夠成就不退呢?是這三種力量所成就的。

  釋補處三

  正釋

  ┌只一生補佛位─┐

  一生補處者┤       ├極樂人民─

  └如彌勒、觀音等┘

  ┌普皆一生成佛─┐

  ┤       ├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知也

  └人人必實證補處┘

  「一生補處」菩薩,指的是「彌勒、觀音」這種等覺菩薩。「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所以這個地方很多。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極樂世界它是三根普被,它也攝受文殊、普賢,也攝受五逆、十惡的眾生。極樂世界的人民,他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他的情況是一種意生身,隨你的心意自在。就是說你到極樂世界,你的壽命,你願意成就法身菩薩,就回入娑婆,也可以。有些人悲心重,他一成就法身菩薩以後,他那個大悲心就受不了,就推動他不忍眾生苦,不願聖教衰,馬上回入娑婆,這個也可以。你的心情願意待到等覺菩薩,彌陀也沒有意見,你繼續住下去。所以說在極樂世界的等覺菩薩,「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人,「不可數知」,有無量無邊的等覺菩薩,是這樣子來的。

  點示

  ┌釋迦一代時教──┐

  復次┤        ├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

  └唯華嚴明一生圓滿┘

  ┌十大願王┐

  〈普賢行願品〉中┤    ├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

  └導歸安養┘

  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當中,《華嚴經》「明一生圓滿」,就是你這一期生命當中就成佛,不必經過死亡的階段。我現在下定決心:我這一生就要成佛。就從我現在的身心開始,我不要經過死亡的階段就成佛。那可以。怎麼辦呢?就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修十大願王,修這個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住世,乃至普皆回向,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這是一個方式。

  嗟歎

  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

  ┌

  │《華嚴》所稟,卻在此經!

  嗟乎┤

  │     ┌信鮮疑多┐

  └而天下古今┤    ├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辭繁義蝕┘

  極樂世界的人民在不退轉當中,「例登補處」,遲早一定會登到補處菩薩。這麼一個特別殊勝的法門,的確不是我們凡夫的心情所能夠去思量的。而想不到「《華嚴經》一生成佛的關鍵卻在這個地方。因為什麼叫做一生成佛呢?說穿了就是要你往生極樂世界,只是你不是用信、願、持名的方式,你是用十大願王的方式,導歸極樂。原來所謂的一生成佛,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夠成就的。但是「天下古今」對淨土法門,「信鮮疑多」,懷疑的多,相信的少。這個義理講得多,真正能夠體會的也是少。蕅益大師說:我「唯有剖心瀝血而已!」表達蕅祖對於淨土法門那一念很誠懇護法的心情。

  這個地方我們把它說明一下。我們一路學過來,我們看到佛陀在啟信的時候的口氣,他介紹極樂世界是偏重在有為的功德。你看他講這個依正二報,這極樂世界它這個生處的莊嚴,你這個受生的處所,不是在我們凡夫這種污穢的胎內,而是在七寶池、八功德水微妙香潔的蓮華受生。受生以後,你的居住環境在哪裡呢?在黃金鋪地、這個寶樹、樓閣放大光明、四寶所成的樓閣。你在極樂世界當中,你經常聽到鳥語花香,喝到的八功德水特別甘美,心情不好的時候要去散步,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種自在的境界。佛陀在前面啟信的角度當中,佛陀是詳細的說明極樂世界這種有為的功德。但是他勸我們發願的時候,他強調不退轉。換句話說,因為有為的功德是共於諸天的,就是佛陀真正勸我們往生的理由,還不是前面的那種有為的境界,真正的理由是你到極樂世界以後,你在那種安樂的境界當中,你能夠念念之間,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你那一念心,就是不斷的往聖道的方向趨進,永遠不再回頭。就是根據這個理由,他勸我們往生。而這樣的理由之所以成立,是因為環境的關系。

  佛在世的時候,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獵人他抓到一只六牙白象(象王),力量很大,就把這個象王送給國王,國王很高興就送給他很多珍寶。國王就好好的養這六牙白象,它的力量很大,每次跟敵人戰爭的時候,六牙白象就沖在前面,一下子就把敵人的車隊給破壞掉。國王當然就好好的招呼這六牙白象。平常要是有犯罪的人,就把罪人丟到六牙白象的前面,這個白象一過去,一腳就把罪人給踩死。有這麼一天,白象的住處起火,僕人很緊張,趕快把白象救出來,就重新蓋一個新宮殿給白象住。但是暫時把它放在僧團旁邊的房子裡面住。這個白象整天聽比丘誦經,哦!它的個性改變了。改變以後怎麼知道呢?這麼一天,有一個死罪犯,就把犯死罪的人丟給白象,它過去用鼻子聞一聞就走了。養象的人看到以後,就報告給國王知道。國王聽了以後很緊張:唉呀!這個白象過去的凶性到哪裡去了呢?它現在不殺人,這件事情要是讓敵國知道,我們這個白象失去了凶性,那不得了,國家會有危險。怎麼辦呢?有智慧的大臣說:這個白象過去的時候凶性很大,現在沒有凶性了,可能是它住在出家人的旁邊,整天聽經,所以啟發了它的善心。應該怎麼辦呢?有辦法。把這個白象移到屠夫的旁邊去,它的凶性馬上恢復。國王就照這麼做,就把這個白象移到殺豬殺羊的旁邊去,它整天通到殺豬殺羊那個哀嚎的聲音,它的凶性又發作起來。你把死刑犯丟給白象,白象也是一過去,一腳就踩死他。這個地方,從這個白象內心的變化,我們知道:我們凡夫這一念心是有所住,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會受環境的影響。你在娑婆世界流轉,你這一心就容易受到娑婆世界雜染因緣的影響,使令你退轉。你選擇到極樂世界,你這一念心就容易受到這種功德莊嚴的攝受,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釋迦牟尼佛很誠懇的勸我們所有的凡夫菩薩往生的道理,就在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心情也是這個意思,「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就是說你在選擇娑婆世界跟選擇極樂世界,你要好好的想一想這個退轉的問題。雖然你內心有善業,是的;但是這個會退轉,這件事情我們應該想一想。所以在本經當中,佛陀特別強調「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來勸我們發願往生,這是第一個理由。再看第二個理由:

  丙二、特勸淨土殊

  這個是講他賢聖遍。

  捨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佛陀提出第二個理由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說一切的凡夫菩薩,你聽到前面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以後,你應該做一件事情。做什麼事情呢?「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是什麼道理呢?「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選擇一個國土,我們不但考慮外在環境的莊嚴美妙,這個國土裡面的人也很重要。這個世間上的災難,當然也有一些是天災不可避免,但是人禍的因素最多。一個國土災難的發生,都是跟人有關系的。所以我們在抉擇一個國土,我們會考慮那個國土的人民善良不善良?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所以說「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也是我們往生的第二個理由。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釋上善

  ┌前羅漢、菩薩,但可雲善人┐

  ┤            ├其數甚多,故雲諸。

  └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雲上┘

  這個「諸」表示很多。什麼叫「上善人」呢?就是等覺菩薩,才能夠叫「上」,加一個「上」字。就是我們能夠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等這麼多的等覺菩薩在一起,這叫「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再看蕅益大師穢土與淨土的比較,說我們在穢土跟菩薩俱會的情況:

  釋一處三

  詳示此土粗劣二

  示尋常

  ┌凡┐

  ┌俱會一處,猶言┤ ├同居。

  │       └聖┘

  凡夫跟聖人住在同一個地方,互相的見聞。先看「尋常」:

  │     ┌實聖過去有漏業┐故凡夫得與

  │   ┌由┤       ├     ┐

  ┤   │ └權聖大慈悲願─┘聖人同居 │

  │┌尋常┤               ├

  ││  │ ┌實聖灰身┐便升沈碩異,  │

  ││  └至┤    ├      ──┘

  ││    └權聖機盡┘苦樂懸殊

  └┤

  │    ┌暫同

  │  ─乃┤

  │    └非究竟同也

  │

  └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

  如果我們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時候,叫「尋常」。我們有二種情況,會跟聖人暫時在一起:第一「實聖」,就是他是一種真實的情況,他還有一點「有漏業」力,我們一般說「有余依涅槃」。他已經准備要入涅槃,但是因為「過去」的「業力」還在,所以我們也可能會跟聖人接觸,這是第一種情況。第二個是「權聖」,說這個菩薩他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他已經沒有業力了,他是「大慈悲願」力,大權示現,因為這種情況,所以我們也可以跟聖人暫時在一起。但是墮「實聖灰身,權聖機盡」,等到聖人他的業力結束了、他灰身泯智了、或者菩薩示現的機緣成熟了,大家就各奔前程了,「升沉碩異,苦樂懸殊」。當然佛菩薩是超升了,我們就墮落了,這個「碩異」,就是有很大的差異,「苦樂懸殊」。我們在娑婆世界跟聖人在一起是「暫同」,暫時的聚會,不能夠經常在一起。「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在這個「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在這個世間上,惡人多、凡夫多,而聖人這個寶啊,還是少。所以我們能夠「親近步趨」,「步趨」就是不相遠離,跟在旁邊的時間也非常少,這種是非常難得的一個因緣。前面是約佛陀沒有出世的情況,再看佛世:

  示佛世

  ┌如珍如瑞

  ┌又佛世,聖人縱多┤

  ┤        └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

  │

  └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佛」在「世」的時候,「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故。釋迦牟尼佛他扮演佛身的機會到了的時候,十方諸佛菩薩就會示現做他的弟子、做阿羅漢、做居士,來護持他、幫助他教化眾生。這個時候聖人是比較多,但是畢竟還是「如珍如瑞」,如珍寶之稀有,如祥瑞之無常,「不能遍滿國土」,就像「眾星微塵」這麼多。「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雖然大家在一起,但是在一起又能怎麼樣呢?各人有各人的業力。唯識學上說一水世界,我們看到一缽水,鬼神看到的是火,佛菩薩看到的是七寶的實報莊嚴土,就是每一個人還是在受著自己的業力。這個業感緣起,就是說各人去承受各人的業力,所以「所作所辦,則迥不同」。這個是講穢土的情況,再看淨土:

  點示彼土超勝二

  示勝異

  ┌以無漏不思議業┐ ┌師┐┌如埙┐┌同盡無明

  今同┤       ├為┤ ├┤  ├┤

  └感生俱會一處─┘ └友┘└如篪┘└同登妙覺

  【伯埙仲篪】

  埙,樂器名。多平底卵形,吹孔在頂端,音孔或一或六,相傳為伏羲所創。

  篪,樂器名。形狀似笛,橫吹,有八孔。

  伯埙仲篪指哥哥吹埙,弟弟吹篪,合奏出旋律優美的音樂。語本詩經˙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後比喻兄弟相親相愛。

  我們在淨土當中,「同以無漏不思議業,感生俱會一處」,這個「無漏不思議業」是信、願、持名。「為師」為友,同參道友;「如埙、如篪」,這個「埙、篪」都是樂器,這二個樂器它彈奏的時候,要同時彈奏的,缺一不可。表示說我們凡夫跟聖人在極樂世界的修行,大家在那個地方,「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我們在娑婆世界,我們渴望聖人的出現,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念地藏王菩薩,哦!一時的感應,觀世音菩薩會現身,現出一個賣魚的色身、現出一個國王身、現出各式各樣的色身;但是因為這種感應都是時間很短,所以我們看《感應錄》,凡夫跟聖人接觸的時候,在娑婆世界,大部分都是破除一時的障礙。你現在有災難,把你破除;你現在有什麼樣的困難,就把這個困難去掉。很少說看到聖人成就聖道的,很少,因為時間太短了。要成就無漏的聖道,那你要跟在聖人的旁邊長時間的親近,不斷不斷的栽培善根,使令這個善根由生轉熟,由熟脫落。所以在極樂世界它的一個特色,因為他長時間跟聖人在一起,所以能夠「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成就無漏的功德。

  示超絕

  是則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

  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

  ┌             ┐

  │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 │  ┌教網所不能收

  ┤             ├此皆┤

  │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  └剎網所不能例

  └             ┘

  ,不可名等覺菩薩

  「超絕」的情況是說:「下凡眾生」,乃至五逆、十惡眾生,在三「不退」當「中」,他能夠「超盡四十一」個「因位」。為什麼呢?你說他是「凡夫」,但是他「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雖然就著斷惑證真來說他是「凡夫」,但是他所受用的功德,他也是一生成佛,他也是圓證三不退。就著他內心當中所受用的功德來說,他跟「觀音、勢至」沒有什麼多大的差別,也是三不退,也是一生成佛。你如果說他「是一生補處」,但是「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就是說雖然他受用的功德是三不退,但是約著斷德來說,他的確是煩惱還沒有斷,他還有一段努力的時間,所以你還不能說他是「一生補處」菩薩,你也可以說他是「凡夫」。就是說他的斷德是凡夫,但是他受用的卻是受用三不退。這種情況是,「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一切的教法所不能收攝,十方的國土絕對沒有這樣的情況。沒有這種的情況,這種情況是怎麼來的呢?

  結三不思議

  ┌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

  當知┤                ├

  └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了 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

  │            │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本不可思議也。

  │            │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提醒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我們這個「大事因緣」,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當中,沒有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從無常敗壞的角度,你的功名、你的富貴、眷屬,隨時會破壞。但是成佛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因緣」。在成佛的過程當中,凡聖「同居」土分段生死這「一關,最難透脫」,這一關最難沖過去。雖然說我們通過了凡聖同居土,後面還有二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但至少那個時候就不容易退轉了。不像凡夫退的那麼厲害,會從一種廣大的功德退到地獄去,造五逆、十惡,沒那麼離譜了。就是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也不是今生才學佛,我們在學佛的舞台當中,進進退退的,也經歷了很多的時間,現在還在那邊流浪,就是容易退轉。所以蕅益大師就講出一個感歎的話說:「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惑業未斷猶壞器,經雨則化棄前功。」就講出這麼一段感言說:我內心的境界,「宗乘教義兩融通」;我所悟的境界,「所悟與佛無異同」,一個言教名字位的無奈;但是我雖然悟到了真如佛性,但是「惑業未斷猶壞器,經雨則化棄前功。」我要斷除煩惱,可是我的壽命太短了,壽並不允許,沒有時間,讓我在未斷煩惱,就死掉了。好象這個「壞器」(泥土捏好還沒有燒,這叫壞。),這個雨一下以後,又變成了泥土。你好不容易把我們要做的藝術品的造形捏出來了,一場雨下來,又恢復成泥土了;你把它捏好了,又下一場雨,又變成泥土了,「經雨則化棄前功」。所以蕅益大師講:「從此專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下定決心,這個生生世世流轉這個生死疲勞,這個功德一次一次被死亡破壞,所以他這個地方才正式的覺悟。所以蕅益大師提出說:「吾人大事因緣」凡聖「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就是退轉。煩惱會障礙你,煩惱障;你過去造的殺盜淫妄的業力會障礙你,業障;老病死也會障礙你,報障。你薄弱的善根當中,經不起這三種障礙,所以「極樂同居」土,「超出十方同居之外」。彌陀的慈悲,知道我們凡夫修行有這個問題,就安排了這麼一個殊勝的同居土。我們從這個地方,理解到生死透脫的困難,在凡夫的世界成就善根的困難,我們才能夠感受到彌陀的願力不可思議,也能感受到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也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心性功德不可思議,三力不可思議。那麼這個地方是講到「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問:

  答:「異生」就是凡夫,就是初地以前,具有無明的都叫異生,有很多的差異。這無明所創造的惑業苦,每一個人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每一個人有各式各樣的業力、每一個人有各式各樣的果報,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這叫異生。

  問:

  答:有什麼差別?從因地來說,是沒差別的,都是三力所成,這是因。果地上來說,就有差別。因為在「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當中有四段的經文:「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是四段經文,依報就占了三段。生處、住處莊嚴就一個,這個功德莊嚴是約著生處、住處來說。這個地方的「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地方的果地莊嚴,是約著正報,就是說果報不同,把它分成四部分來說明。但是它成就的因,都是三力不可思議。但是你所成就的果報,是分在四段當中,都是再解釋前面的功德。依報有三個,我們可以看一下,比如說:

  第一個出現在第三十二頁:「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地方是講前面的生處、住處所成就的功德,這個是三力所成。

  第二個出現在第三十五頁,「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地方是約著五根五塵明受用,廣泛的約五根五塵來結示這個功德莊嚴。這個地方的功德是指著五根五塵的受用。後面是講這個耳根聲塵的情況。

  第三段出現在第四十三頁:「捨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地方是講到有情無情同宣妙法,這個法音宣流。為什麼為有這些鳥的音聲?為什麼會有寶樹的音聲?這個是三力所成。

  所以這個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它有四段的結示。依報占了三段,正報占了一段。因地都是一樣,但是果地有這種差別。

  問:

  答:極樂世界就可以成佛了,成什麼佛?成應化生佛?

  你跟阿彌陀佛搶生意。(诃──)這個法身報身的佛當然是成就了,因為到了極樂世界慢慢慢慢的,在依正二報的攝持之下,你自受用的法身功德可以成就。但是應化身,其實一個應化身的成就,要很多准備的:你要發願、你要跟眾生結緣,否則沒有一個眾生願意到你的國土去,那你怎麼成就功德莊嚴?對不對?你一個人在那個地方待著,也不莊嚴,對不對?所以你要創造一期的應化身,你讀讀《無量壽經》。當然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無量劫來早就成佛了,事實上他也在整個成佛利益眾生的事業當中,他肯定創造很多的國土;但是他這個國土特別的重要,特別的為十方諸佛所贊歎。所以他這很認真的做他這一期的應化身,他把這應化身做得非常好,包括他的發願非常圓滿,他因地的時候也很認的積功累德,成就這麼一期應化身的國土,也是十方世界的佛所沒有的。當然這個也會過去,過去以後,我們就必須期待下一個人,這麼用心的去成就應化身。那你在極樂世界,你不可能成就應化身的,一個國土不可能二尊佛。你在那個地方要准備一下,想一想:诶,我希望我的國土當中,我的水要很干淨,你對這個水很重視,就發願:我的國土當中,我的水有什麼樣的境界;我的空氣的品質是什麼境界。那你一定要發很多的願,然後再開始去積功累德,「成熟眾生,莊嚴淨土」,讓眾生跟你的善根成熟,做他的兒子、做他的父親、做他的師長,然後慢慢慢慢跟他結緣,他們善根成熟,跟你有緣:哦,他以後念你的名號,到你的國土去受用。然後這個國土結束了,你再創造另外一個國土。所以成佛以後,成佛以後沒有什麼上求佛道這件事情,看到阿彌陀佛做這個定課,沒有這件事情。佛陀就是下化眾生,他的事業就是一次一次的去創造國土,他出現佛身。或者他現在暫時沒有因緣,有人成就佛土了,他做他的弟子,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他護持別人,佛陀沒有我執。他做你的弟子、做你的阿羅漢、做你的菩薩,護持別人,幫助你教化。等到我因緣成熟,該我現佛身的時候,你來幫助我,以我為主。比如說你做方丈的時候,別人做你的當家師;你做完的時候,別人做方丈,你做當家師。所以要成就一個應化身的因緣,不容易的。成就法身是容易的,初地就有法身、就有報身;但是要成就應化身,這不是你個人的問題,這牽涉到眾生的因緣,那要一段時間准備的工作,是這樣子的。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二九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三頁「點出淨宗」。

  蕅益大師把本經的「正宗分」分成了三科:第一科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這一大科當中,佛陀廣泛的說明極樂世界的依報跟正報的莊嚴,來啟發我們的信心。這當中所謂的依報莊嚴,包括了生處的莊嚴。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以及放大光明的蓮華,這個是生處的莊嚴。乃至於住處莊嚴,極樂世界有種種的宮殿、樓閣,有四寶所成的宮殿、樓閣,乃至極樂世界的黃金為地,天樂鳴空,以及中間的鳥音說法、寶樹的華香,這些都是屬於依報的莊嚴。正報的莊嚴當中,有二個情況:第一個是佛的莊嚴,第二個是菩薩的莊嚴。正報的莊嚴當中,也說明了極樂世界是一個「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極樂國土是一個純一大乘果報的國土。這個國土當中,它簡別了三種眾生的出現:第一個女人,極樂世界是沒有女人的情況;第二個根缺,極樂世界沒有六根不足的情況;第三個沒有二乘種姓,都是大乘根性的菩薩,都具足了無量光、無量壽的正報身心。在這樣一個廣大依正二報的功德當中,是怎麼來的呢?佛陀在經典當中,有四次很誠懇的作了解釋說:「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換句話說,這麼一個廣大的依正二報,並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而是在我們每一句念佛的當下,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每一句佛號在我們心中操作的時候,出現了三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這三種的功德力,成就了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的莊嚴。換句話說,在第一大科當中,佛陀要我們相信: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是我們在念佛當下的三力所成就的,這是第一大科,「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第二大科「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佛陀很慎重的提出二個理由勸我們往生。第一個理由是「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是你到了極樂世界,在這一個廣大的依報國土當中,你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有三不退的一種正念力量。其次,第二個理由就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前面是一種依報莊嚴的攝持,第二個是正報佛菩薩的攝持。你能夠親近「諸上善人」,跟大菩薩在一起,得到這些善知識的勉勵跟開導。這二種因緣,不管是「圓證三不退」的自功德深,或者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的他賢聖遍,都是成就聖道一個很重要的因緣。所以佛陀很慎重的提醒我們:「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我們知道這樣一個廣大的國土,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要發願往生。這是第二個。在蕅益大師解釋第二大科以後,他又作了一個說明,「點出淨宗」,點出淨土一個很重要的宗旨:

  點出淨宗

  ┌具此深信──┐

  ┌┤      ├文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

  │└方能發於大願┘

  ┤

  │┌深信┐        ┌信┐

  └┤  ├即無上菩提,合此┤ ├的為淨土指南,

  └發願┘        └願┘

  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剛開始我們在第一大科的時候,「深信」,這個深信,主要是深信三力不可思議。相信以後,我們才「發願」,我們願意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所以這個「應當二字指」的是「深信」。換句話說,你為什麼會「應當發願」呢?表示你已經生起信心。如果極樂世界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境界,我們也不會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因為跟我們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這個地方的「應當二字」,是指我們應該是有信心,然後進一步去發願。所以這「應當二字」,指的是已經具足信心的意思。這樣子講,我們就可以把「信」跟「願」「合」起來。說「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我們生起了信心,又能夠發起心中的願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就是「無上菩提」心了,這個是隨順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無上菩提心。我們「合此信」心跟「願」力,這個是「淨土」宗的一個「指南」針。這個「指南」針,就是說它能夠引導我們一個正確的方向。由這種方向的引導,我們去念這句佛號,才能夠變成正行,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如果這句佛號,沒有信願的引導,是不能跟彌陀感應道交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再看最後一段:

  專重信願

  ┌十念┐

  ┌若信願堅固─臨終┤  ├亦決得生────┐

  │        └一念┘        │修淨業者,

  ┌┤                    ├

  ││若無信願─縱┌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亦無得│不可不知也

  ┤└      ┤         ├   ┘

  │ 將名號持至 └如銀牆鐵壁相似──┘生之理

  │

  └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

  ──乙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竟──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把我們念佛人分成二類。說有一大類的人,他念佛很精進,這句佛號念得很精進,他「信願堅固」,最主要是「信願堅固」。這個「信願堅固」,套一句印光大師大師的話就是:他生起了決定的信願,不能動搖。任何境界現前,不能動搖他對極樂世界的信心跟願力。他有這樣的「信願堅固,臨終」乃至「十念」,甚至只要一句佛號,「亦決得生」,決定可以往生,決定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就是說他這一句佛號,由於有一個明確的指南針、有一個信願的引導,他一定能夠跟彌陀的本願相應,這是第一類人。其次,「若無信願」,如果說我們今天對極樂世界的信願是不決定的,換句話說,我們也發願往生,但是我們可也是貪戀娑婆。「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就是說如果我們的信願是不決定,這種情況,就算我們一句佛號,能夠一句接一句,能夠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那麼的綿綿密密,像「銅牆鐵壁」那麼的堅固,但是也沒有「得生」的道「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這個地方是強調:「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的一關鍵。

  在《淨土聖賢錄》上說:唐朝有一個僧藏法師,他年紀很小就出家了。出家以後主要是做二件事:第一個他勤修勞務。他為大眾師服務,任勞任怨。什麼事情別人不做,他就接起來做,任勞;別人對他的任何批評,他無所謂,逆來順受,任怨。這是第一個。其次,他誦經念佛,他工作做完以後,他讀誦大乘經典,這等於是修觀。平常也念佛,一心行道。他的出家生涯,主要是做二件事:第一個勤修勞務,第二個誦經念佛。到臨命終的時候,他那個中陰身,六欲天次第來迎。剛開始四天王天,四天王這種中陰身,這個依報的宮殿,正報的天女,美妙的天女現前,他不為所動。不為所動,四天王天就消失掉了。忉利天現前,乃至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一天比一天殊勝。他的內心當中,都沒有任何的愛取煩惱。最後六欲天全部消失了。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華正式現前,佛菩薩正式現前,然後他正式的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地方值的我們注意的就是:在臨命終的時候,是一個眾苦逼迫、心思散亂的時候,而他卻能夠那麼樣的堅定自己的內心,對於諸天這麼美妙五欲的誘惑,他能夠不為所動,這個地方是他一個往生的關鍵,他往生的關鍵。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這個人淨業成就、不成就,就是說你這個人的生命已經決定、或者還不決定。這個淨業成就的關鍵,是在這個信願堅固、在這個信願堅固。換句話說,我們平常在念佛的時候,如果我們一路的修止,就是一句佛號念誦聽的時候,一句一句的,從這個內心的專注相續的力量,我們能夠把我們無量無邊的煩惱,暫時的伏住。但是你在那一個寂靜的心中,攝持了無始劫來的顛倒,一點都沒有效力,只是緣缺不生。如果我們一路都沒有修觀想、沒有抉擇,去觀察娑婆的苦、觀察極樂世界的樂,而生起決定的信願。我們在臨命終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的業力,我們也有一些有漏的善業,我們也念佛、也修福、也持戒,萬一在臨終的時候,是諸天先起現行?如果我們內心當中的信願不堅固,那就是「瞥爾情生,三界枷鎖,萬劫纏繞。一念差池,全體慘。」一念的差錯,今生的努力完全是白費了。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

  這個地方,我們要從十二因緣來觀察這件事情。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會出現,是仰仗眾多的因緣,「諸法因緣生」。從有漏的果報來說,主要還是根據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就是由自我的執取去推動業力,這個業力可能是善業,也可能是惡業。這個業力一造作以後,這個業力是無常的、剎那剎那的無常,但是他造作完了以後,他會熏習阿賴耶識,它會使令這個識有變化,就會有各式各樣的名色、六入、觸、受。也可能是諸天的名色、六入、觸、受,也可能是三惡道的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換句話說,我們從無量劫的生命,到現在為止,我們每一個人的阿賴耶識當中,有善業、有惡業,有淨土的業力。換句話說,我們下輩子的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無量的可能性。到底下一輩子的果報,會出現, 什麼果報,就跟「愛、取、有」有關系,愛緣取、取緣有。就是說這個業要變成能夠招感性,去招感果報變成「有」,這個「有」就是這個業已經成熟,它必須有「愛取」的滋潤。如果這個愛取的方向是偏重在三界的有漏果報,它就去滋潤三界的業力,使令三界的業力先得果報,那你淨土的業力以後再說了,「三界枷鎖,萬劫纏繞」。如果這個愛取的心所,是偏重在淨土的依正莊嚴,這個時候它會去觸動你平時候念佛的業力,使令這個淨業得果報。所以這個關鍵就是在這個地方,就是你的信願是不是成就。蕅益大師在前面的開示當中說:「信願」是一個「慧行」,是一個觀慧;「持名」是「行行」,是一個止。就是說我們打個佛七,我們在七天當中,萬緣放下,一句彌陀念誦聽,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七天當中,會使令這個佛號在心中,「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非常好;但是這個都不能說你淨業成就,不可以這樣子講。你的生命還是不決定。要什麼情況才是淨業成就呢?就是你在打佛七當中,你在寂靜的心當中,你能夠如實的觀察娑婆世界的果報體,具足了煩惱障、業障、報障。你從這個當中,真實的生起厭離娑婆的覺受,你跟娑婆苦樂雜,娑婆世界的果報體這種痛苦的相貌,你心中跟這種痛苦的相貌相應了。這個時候,這場佛七下來,可能你念佛的功夫會退失掉,你跟塵勞的接觸還是恢復散散亂亂;但是因為你曾經很認真的去觀察法義,所得到的那一個覺受、那種勝解,會使令你未來的生命,有決定性的變化。所以這個智慧是不容易退轉的。就是說你真正知道:你未來生命的抉擇在哪裡了。你真正感覺到三界無安,有如火宅,我肯定不能在三界裡面投胎。假使讓我的生命在三界中再重復一次,那真是一場惡夢。你內心當中,真正對三界的果報體,生起極大的厭離、厭惡;對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生起極大的好樂,表示你的淨業成就了。就算你的念佛力量並不是很多,乃至一念,亦決定得生,因為你那個強大信願的攝持。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慈悲,特別的提醒我們:修淨業者,對這樣的觀念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以不知道。蕅益大師提出這樣的觀念,他引用其他的經典作證明,他說:「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不但是《阿彌陀經》強調信願,大本的阿彌陀經,就是《無量壽經》也強調「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當中以發菩提心為最重要。這句佛號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攝持,這句佛號也是人天的福報。所以說,這二個觀念是一致的。換句話說,佛號的功德再大,也必須有信願的引導,才能夠把佛號的功德,真實的表達出來。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講完信跟願二科以後,他提出了這樣的說明。這個是講到「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我們思惟極樂世界是好夢者也,極樂世界醒夢者也。內心當中生起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一個堅定的願力,這是這一科的大意。我們看「正宗分」的最後一科「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丙初正示無上因果

  ○乙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丙二重勸

  今初

  這個信願是一種方向的引導,這個執持名號是一個正式的修行方法,執持名號來確定我們的修行方法。這當中分二科:「初、正示無上因果;二、重勸」。先看第一科「初」,說明淨土的「無上因」跟「無上果」,看經文:

  乙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二

  丙一、正示無上因果

  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這段經文,我們根據蕅益大師後面的一個解釋來分判,他分成二部分:第一個是總標,第二段是一個別示。總標是「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把淨土無上的因果先標出來。佛陀招呼了「捨利弗」說:什麼是極樂世界的無上因呢?「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這是無上因。換句話說,我們一路的學習過來,我們知道極樂世界的果報,不管是依報、正報,是如此的殊勝。當然它的因地是「不可以少善根」、也不可以少「福德」。換句話說,它一定是一個多善根、多福德的「因緣」所成就的。所以它的無上因,就是多善根、多福德,是這個意思。「不可以少」,換句話是「多」。這是一個無上因。那無上果呢?「得生彼國」。淨土的果,不是求人天福報,也不是求神通,而是能夠往生淨土。這個是「總標」,接下來「別示」。這個無上的因果,再把它各別的解釋,什麼是無上因呢?什麼是多善根、多福德呢?既然是多善根、多福德,什麼是多善根、多福德呢?「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管是善男子、或者善女人,你能夠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心的執持這個名號,「若一日……若七日」,達到「一心不亂」,這個是多善根、多福德。它的無上果,是「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跟諸大菩薩的「現前」。這個時候,「是人終時」,保持「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所以淨土的果,雖然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也能夠使令我們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但是這個不是正式的果,這是一個花報而已。從這個經文上來看,淨土正式的果報,是臨命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果報,這個才是一種無上的、決定性的果報。這是簡單的消文。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解釋:第一段是「正釋」,正式的說明;後面「破疑」。先看「正釋」,「正釋」當中分成五段:第一段是「總釋無上因果」。「總釋」當中又分成「明因」跟「明果」。先看「因」的部分:

  正釋五

  總釋無上因果二

  明因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

  ┌┤

  │└種種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緣。

  剛開始蕅益大師先解釋什麼是「善根」、什麼是「福德」。既然往生淨土是要多善根、多福德,我們首先要確定什麼是善根、什麼是福德。「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這個「菩提」就是智慧,般若波羅蜜。智慧使令我們息滅生死、趨向涅槃的正式道路,所以它是「正道」。就是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五度,如果沒有如實智慧的抉擇、引導,這五度它是不能趨向涅槃,不能所謂的波羅蜜,它只是一個善法。所以真正的「善根」,應該是指菩提的智慧,一種正確的抉擇。「種種」的「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緣。」我們在六度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是一種福德的資糧,這是一個成佛的助緣。一個是成佛的「親因」,一個是成佛的「助緣」。先解釋「善根福德」的定義,這以下再正式說明「往生正因」:

  │┌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

  ┼┤         ├皆不可生淨土。

  │└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

  │

  │  ┌信願──┐

  └唯以┤    ├則一一聲悉具多─

  └執持名號┘

  ┌善根┐┌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

  ─┤  ├┤

  └福德┘└況一心不亂哉!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就把因果作一個簡別。佛法的因緣觀,是建立在「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的空性上。說一切法畢竟空,這個生命是怎麼出現的呢?生命是因為如是因,所以有如是果,因果相隨順而出現。現在我們要很認真的判斷,前面我們所學的這一個廣大依正二報的國土,應該用什麼因地,才能跟它相隨順呢?我們知道前面的淨土國土,它的空間上是一個廣大無邊的依報國土。極樂世界的國土,它是一個無量無邊的廣大國土,生極樂即生十方世界,它是一種空間無礙的境界。極樂世界的時間,它是一個長遠無盡的正報壽命。就是說你在極樂世界,得到這個果報體,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的壽命,它是一個長遠無盡的正報壽命,它是時間無礙。所以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是一種時空無礙的稱性功德。首先我們必須把這個果報先確認,才知道什麼因地能夠跟它相隨順,它是一個時空無盡的果報。換句話說,你的因地也要時空無盡,才能夠跟它相隨順。這樣子我們就能夠判斷什麼因地足以莊嚴淨土。先看二乘人的善根,「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假設我們今天修四谛、十二因緣,這四谛、十二因緣主要的內涵是修我空觀。這個「聲聞」人他的心情,是一個出離心,就是觀察「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他剛開始心中的願力,是一個要出離三界、要成就偏空涅槃的思想。所以以這個出離心,他修我空觀的時候,照見五蘊皆空,由這個空的智慧來抉擇他的色、受、想、行、識。他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的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從無我當中,把這一念顛倒的心,引導到空性的真理相應。這個時候,他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就全部都息滅停下來了。這個時候,他的生命狀態就進入一種灰身泯智的境界。色身不可得,內心的分別也不可得,我們稱為偏空涅槃。說這個人他在三界消失掉了,你在淨土中也找不到這個人。這個人到哪裡去了呢?灰身泯智了、灰身泯智了。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人叫鹿頭梵志,這個鹿頭梵志他從聲音當中,就能夠知道很多很多的差別因緣。有一天佛陀在墳場遇到鹿頭梵志,佛陀就說:鹿頭梵志啊,你把這個骨頭看一看,這個人是怎麼回事呢?鹿頭梵志拿這個骨頭,敲敲幾下聽這個聲音說:哦,這是女人的骨頭,因為造了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現在到餓鬼道去了。佛陀說:「如是,如是。」佛陀又撿了一塊骨頭給他:這個人怎麼呢?他敲一敲說:哦,這是個男人,做了什麼事,又到哪裡去了。佛陀也說:「如是!如是!」最後佛陀慎重的挑了一個骨頭說:你看看這個人到哪裡去了?他一敲,他不知道這個人到哪裡去了。佛陀說:這是一個阿羅漢的骨頭(诃──),你找不到他的去處。這阿羅漢前一念滅,下一念就入無生忍了,他在三界當中,已經不來了。「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他已經入了偏空涅槃。所以聲聞人他的整個因地,是以空性為究竟義,他並不追求這種無量生命依正二報的莊嚴。他以空性相應的因地,怎麼會出現廣大依正二報的國土呢?這因果是不相隨順的。所以「聲聞、緣覺」的「菩提」是不可以往生淨土的,因為因果不相隨順故。

  第二個「人天有漏」的「福業福德少」。現在以這個人天的果報來看,這個五戒、十善、布施、持戒的這種功德,可不可以莊嚴淨土呢?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我們凡夫的心情,在操作布施、持戒這些善法的時候,心中是有所得,因為他不修我空。因為有所得的緣故,使令這樣的善法就有限量、就有限量。比如你看這個人他很有錢,三十年後破產,他的福報就是三十年。假設說這個人生天了,經過幾千年以後,破壞掉了,又掉下來了。就是說我們在布施、持戒的時候,我們的心中是有所得,所以使令這個福報不能夠遍滿廣大。《金剛經》上佛陀問須菩提說:「東方虛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須菩提說:「不也!世尊。」佛說:「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換句話說,我們今天要成就稱性的功德,要成就時空無盡的依正二報的國土,一定要無住相布施,這種人天種姓的人是做不到無相布施的。所以我們在凡夫位,我們不可能創造出稱性的功德,不可能。蕅益大師說:要成就稱性的功德,起碼要圓教五品觀行位,圓伏五住。他雖然沒有斷煩惱,但是他對真如法性的勝解,能夠調伏三界的愛取、調伏界外的無明,而內心當中跟真如法一種相似的相應,然後修六波羅蜜。這個時候圓教五品觀行位所修的善法,念念之間成熟眾生,莊嚴淨土,他開始莊嚴淨土了。他的每一個善法已經為他以後的淨土鋪路了,要到圓教五品觀行位。所以我們這樣子看:不管是二乘人的偏空、人天法的著有,這樣的善法,都不能夠創造這麼一個時空無盡的淨土,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我們現在想到淨土去,怎麼辦呢?「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就是說我們今天有「信願」,這個叫多善根,因為這個信願是一種智慧的抉擇。為什麼你有信願呢?就是你透過你智慧的觀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名號是一個福德,因為名號的本質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所以創造這個空間無量的國土,無量壽成就無量正報的壽命。就是說我們以信願跟無量光壽的這個福德一接觸,這個時候,念念之間都是多善根、多福德,乃至「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這個淨土當中,必須簡別二件事情:第一個它簡別人天有漏福報,因為人天的有漏福報,他的空間、他的時間是有限量的,是有漏的,他受強大的業力所束縛,這個要簡別的。這種雖然是有相,但是他是有煩惱、有罪業、有老病死,有煩惱障、業障、報障的系縛,這個我們必須簡別的。第二個淨土也要簡別二乘的偏空涅槃,雖然偏空涅槃當中,沒有煩惱障、沒有業障、沒有報障,但是可也沒有依正二報。這個也必須要簡別。而一般的淨土,要能夠成就淨土的一個正報的壽命、依報的國土,那一定要圓教五品觀行位的稱性功德。所以我們看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正是稱性功德,它說:禮敬諸佛,乃至普皆回向,它每一個法門都要跟願王相應。什麼叫願王呢?「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拜無有窮盡」,空間無礙。我這個禮拜,這個空間呢,「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拜無有窮盡」,空間是無障礙的,遍十法界的。時間「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時間無礙。所以說這個十大法門,禮拜乃至回向之所以稱為願王,是因為它每一個法門在操作的時候,都跟時空無盡的願力相應,都跟真如法性所發動的稱性願力相應,才能夠念念之間成就佛陀的正報、依報莊嚴。這是約自力法門。你憑自己的本事,去莊嚴你未來正報的壽命、依報的國土,誰也幫不了你。這當中你還必須稱性起修,你要先明白真如佛性,然後依止真如佛性再去創造功德。而淨土法門的特色,是佛陀將無量無邊的光明、壽命的福德資糧,攝持在這個佛號上。我們「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這當中有彌陀的本願加持在裡面,所以這個地方是不同的地方。這個地方是講到無上的因,就是往生的正因。什麼是往生的正因呢?就是「信、願、執持名號」。再看往生的果報:

  明果

  故┌感應道交┐┌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

  ┤    ├┤              ├也

  使└文成印壞┘└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

  這個淨土的果是「感應道交」。「感應道交」是說,我們從因緣上觀察,有十法界的差別。佛有佛的功德莊嚴,凡夫有凡夫的惑業苦,這當中是有界限的。每一個人的身心,有自己的活動范圍。但是這個地方,印光大師講出一個很重要的話說:這淨土門是怎麼回事呢?「以信願持名為能感,彌陀大悲願力為能應,感應道交,自然蒙佛接引,帶業往生。」這個淨土法門的特色,以凡夫的信願持名為能感。我們這個信願持名有招感性。招感誰呢?彌陀的大悲願力為能應。這個時候,我們凡夫的心,因為憶念名號的關系,跟彌陀的大悲心感應道交,二個道路,凡夫的心跟佛的心就接觸了。這個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自然蒙佛接引,帶業往生。是這樣子的,就是能感跟能應二個道路接觸了。這樣的情況,講一個譬喻:「文成印壞」。古時候的文字,沒有鉛字打字,是用蠟做成一個印。這個蠟印裡面有文字的模型,將它打在這個沙裡面,這個文字成就了,而這個蠟同時也壞掉了。所以古人說:「臨終在定之念,即是淨土受生之念。」就是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一句佛號具足無間念、無後念,信願專持名號,這個時候前一念在娑婆世界滅,同時下一念在極樂世界蓮華化生,就像文字成就的當下,蠟印也壞掉一樣。所以這當中的感應道交怎麼說呢?從能應的角度來說,「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彌陀」與諸「聖眾」從本性上來說是沒有活動的,但是從因緣上還是來了,以大悲的願力「而來,親垂接引」。我們凡夫的這一念「心識,不往而往」,雖然在自性上來說,沒有所謂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但是從因緣上還是去了,「托質寶蓮」。這樣子來說,就是我們凡夫的心識跟彌陀的大悲心,在臨命終的時候感應道交。所以我們要注意:我們念佛正式的果報,是在臨終的往生,這是正式的果報。所以它「文成印壞」,這個「印」指的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壽命,我們娑婆世界的壽命死掉以後,這個「文」字「成」就,這個文字成就是指極樂世界的蓮華正式化生。為什麼能夠化生呢?不是我們自己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的力量莊嚴,而是感應道交的關系。這個感應道交講一句白話,就是佛力加被,彌陀本願的攝持。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彌陀的本願功德力要相應,然後得到彌陀本願的攝持。這個是他力法門的加被,這個是無上果,是這個意思。

  第三十卷

  請打開《講義》第五十四頁,「別明能持所持」。前一科說明「無上因果」,說我們信願持名是淨土的正因,臨終能夠蒙佛接引,往生淨土,是淨土的果。這當中,蕅益大師在簡別這個能持跟所持。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在操作佛號的時候,一句彌陀念誦聽,這當中有二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能持的心。第二個是所持的法,這個法就是彌陀的名號。這個地方,我們把「能持」的心,跟「所持」的法門作一個簡別,是這個意思。先看能持的心:

  別明能持所持

  ┌出家、在家┐

  ┌男┐    │     │

  ┌善┤ ├者,不論┼貴賤、老少┼但聞佛名,即多劫

  │ └女┘    │     │

  │        └六趣、四生┘

  │

  │  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

  這個地方是說:誰有資格念佛?基本上我們今天在抉擇一個法門的時候,今天要修天台止觀、唯識止觀,我們一定要定一個標准,你內心當中要達到什麼程度,才能夠修這個法門?否則你怎麼修,不能相應。這當中就是簡別能持的心,到底是誰有資格念佛?這地方就講出這個道理。說:或者你是個「男」人你有資格念佛、或者你是個「女」人你也有資格念佛,這個男人、女人當中再把他擴大,事實上在經典上說「善男子、善女人」是一個簡單扼要的說明,事實上廣泛的來說,誰有資格念佛呢?「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連畜生道、餓鬼道、地獄的眾生,你都有資格念佛。怎麼說呢?「但聞佛名」,你能夠聽到十方諸佛的名稱,就表示一件事情:你多生「多劫」成佛的「善根成熟」了。雖然你是「五逆、十惡」,但是你也可以說是一個「善」男子、善女人。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個人內心當中要發動一句佛號,這件事情是不容易的。在我們覺得我們要念一句佛號,不就是這樣念下去嗎?事實上從我們內心的因緣觀,我們內心有很多很多的作用。我們內心會起煩惱,我們內心當中會歸依三寶、念佛、念法、念僧,這個背後都是有因緣的、有熏習的。這過去有熏習的力量,現在才有這樣的一種作用。沒有熏習,是不可能發動這樣的作用。這淨土宗有一個祖師,他拿了很多的銅板,到乞丐堆裡面說:你念一句佛號,給你一塊錢。有些人他做乞丐,你明明說你念一句佛號給你錢,他念不出來。他這句阿彌陀佛,他內心要把這句佛號發動出來,他有困難。就是說他內心當中,不能生起這樣的作用,不可以。哪一個乞丐不喜歡錢呢?但是他內心當中要去創造一個佛號的功德,他創造不出來,因為他過去生沒有這樣的栽培。所以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殊不知恆沙世界無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我們今天在親近三寶,在三寶當中的造作,我們覺得很平常。他說「殊不知」,你要想一想,在廣大的時間當中「無量劫中」,在廣大的空間當中,十方世界「恆沙世界」這麼廣大的空間,無量劫中,有多少流轉生死的眾生,他對三寶的名字,「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他的生命當中出生了,他做了很多的事情、也受了很多的痛苦,他死掉了,他一輩子沒有聽過三寶的名稱就死掉了。下輩子再來,又做一只螞蟻,東跑西跑,又被這個大雨給沖死掉了,也沒有聽過三寶的名字。這樣子的人,就沒辦法念佛了,他不能創造這樣的一種因緣,這個人沒有辦法,沒有善根就沒有辦法。就是說在念佛的過程當中,它還不怕你有罪業,說你五逆、十惡,不怕!這個罪業不能障礙善根的,黑暗不能障礙光明一樣。所以《唯識三十頌》裡面說:微小的善根,能夠破壞廣大的罪業。如果光明不能破除黑暗,沒有一個人能夠成佛。說無量劫來每一個人造的罪業有體相的話,盡虛空不能容受,誰能夠成佛?那三大阿僧祇劫都不夠!成佛不就是一念的相應慧嗎?一念的光明現前,無量無邊的顛倒戲論,它是一下子,所有的顛倒、粗重的種子都消滅。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在簡別:誰能夠念佛呢?就是這個因地能夠念佛的標准是什麼呢?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不」管「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你是以什麼果報體出現都沒關系,乃至你這一念心當中,攝持無量無邊的煩惱罪業,像「五逆、十惡」也沒關系;但是你必須有「善根」,就是你必須對佛號有信心、有願力,這是個關鍵。你必須具足淨土的善根,這樣子你就有資格來操作這句佛號,就是說你有資格念佛了,你有這個標准來念佛。這個是在簡別能持的心,他必須有善根,而且這個善根必須「成熟」,這個「善根成熟」就是他已達到一個標准。其次,我們簡別我們所持的法門,什麼是我們在修行的法門呢?

  │         ┌以名召德┐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    ├故─

  └罄無不盡┘

  ┌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至簡易┐

  ─┤          ├┤   ├也。

  └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直捷┘

  「念佛求生淨土,乃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但必一門深入,念佛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為助。」

  本經當中所修的法門,就是「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所以這當中所操作的法是彌陀的名號。「彌陀」的名號是一個「萬德洪名」。什麼是「萬德洪名」呢?就是「以名召德,罄無不盡」。簡單的說就是以一句名號,來總持阿彌陀佛所有依正二報的功德,而這樣總持的情況是「罄無不盡」的,這個「罄」就是收攝,而沒有遺失的情況。所以在本經當中是「以執持名號為正行」,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這個「觀想」,它也是跟彌陀感應的方式,就是觀想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相貌。這個「參究」就是禅宗的參話頭,就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時候我們不是對佛號生起歸依的心。你不是生歸依的心,那你念佛干什麼呢?我是假藉這樣的造作,使令內心當中造作,去創造佛號,我回光返照念佛是誰?剛剛在念佛的是誰?我為什麼能夠去念佛?從這個內心的作用當中,去回光返照那個內在靈靈覺覺的本性,這個就偏重在自力法門,這是禅宗的方法,它偏重在參究念佛是誰。這個都不是本經所收攝的,本經是「以執持名號為正行」。這個地方值的我們注意的,就是說這個所持的法門,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開示說:念佛法門,是以一門圓攝百千法門;但必以信願持名為正行,其他法門為助行。就是說我們在修行淨土的時候,你容許持大悲咒來破障,你也容許兼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你也容許念地藏菩薩的聖號,都容許,也容許你修種種廣大的布施、持戒、忍辱等廣大的萬善來莊嚴淨土,都可以的,「一門圓攝百千法門」。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地方你要注意,你這一念心在操作無量無邊法門的時候,你要以佛號為正行。就是站在跟彌陀感應道交的角度,這個彌陀名號是跟彌陀感應的一個正因,主要的因是彌陀名號。比如說你持大悲咒也是可以;但是你持大悲咒,它在淨土的一個定位是至心回向,它之所以能夠莊嚴你的淨土,是靠回向力。所以印光大師說:你不念佛兼修其他的法門,這個其他的法門是靠回向。比如我念觀世音菩薩,可不可以莊嚴淨土嗎?可以,的確是可以。但是因為你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跟彌陀的本願是不相應,不相應怎麼莊嚴淨土呢?「至心回向」,靠你的廣大信心跟願力回向下去。印光大師就提出一個重要的看法,他說:凡夫至心回向不容易,我們內心的信願,往往夾雜著對三界的貪愛。所以這麼一回向下去,就要扣掉一點所得稅了。可能你念了一百句觀世音菩薩,你的功德是六十句乃至七十句;你念一百句佛號,念念的跟彌陀本願感應道交。印光大師說:念佛不必至心回向。因為念念的跟彌陀本願相應,它本來就是往生的正因,你干什麼要回向呢?它的方向本來就趨向彌陀的本願,不必再回轉導向再去做回向了,不必了。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慈悲,「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所以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我們念佛,不要說:唉呀!這句佛號那麼簡單,這個力量夠不夠啊?這樣的功德是不是可以莊嚴淨土啊?果然不能莊嚴淨土。為什麼呢?因為你懷疑,這個功德在你的心中不能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內心一定要有這樣的作意:「名以召德,罄無不盡」,無量無邊的功德,全部在這句佛號上,全部了。這個時候,你死心踏地,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個時候佛號在你的心中,發揮出最大的力量,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在操作法門的時候,站在你要求淨土往生的人來說,你可以內心當中攝持無量無邊的法寶,都可以。但是你要以佛號為主,就是在你的心目當中,佛號是你的本命元神,是最重要的一個根本法寶,其他的是在保護、在增上這個根本法寶的,你心中必須要有這樣的作意才行。不管你佛號念得多、念得少,你內心當中很清楚知道:你內心當中根本的依止處是佛號,這才是一個修淨土的人一個往生的正因。所以這個地方特別的標出來,不管是平時、不管是臨命終,你一定「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這才是「至簡易、至直捷」的,也才合乎本經的無上因果。這一段是總標,以下「別明三慧」:

  別明三慧三

  蕅益大師把念佛的整個次第分成聞慧、思慧、修慧。這個聞思修的安排,我們先看經文。經文當中,蕅益大師的安排是:「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這是講到能修行的一個根機,是一個有善根的男人、或者是有善根的女人,他「聞說阿彌陀佛」,這個地方判作聞慧;「執持名號」是思慧;「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是修慧:就是聞思修三慧。好,我們回過來看《講義》。先看「聞慧」:

  明聞慧

  這個「聞說阿彌陀佛」:

  ┌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

  聞┤

  └不信不願,與不聞等,雖為遠因,不名聞慧。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把聞慧畫出一個標准說,這個「聞慧」是什麼情況呢?就是你「聞」,這個「聞」就是你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當然也包括了聽到極樂世界廣大依正二報的莊嚴,你要能夠深信三力不可思議。這三力當中,主要的就是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相信你現前這句佛號,能夠使令你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能夠使令你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你對這句佛號的現生跟臨終的功德,深信不移,這叫做「信」。相「信」還不夠,還要發「願」,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樣「乃肯執持」,你聽到這句佛號以後,生起了信、生起了願,這個叫做「聞慧」,是這樣的一個標准。你雖然聽到了,但你「不」相「信」;或者相信這句佛號功德很大,但是你又「不願」到極樂世界去;那跟「不聞」是相「等」的,「雖為遠因,不名聞慧」,這樣子就不能構成淨土的一種聞慧。所以「聞說阿彌陀佛」這句話的標准是在這個地方。什麼是「聞說阿彌陀佛」呢?就是你聽到阿彌陀佛這個廣大依正二報的功德、名號功德以後,你能夠深信發願,這句話叫做「聞說阿彌陀佛」,就是這當中的「聞」具足了信跟願的功德在裡面。接著我們介紹思慧──「執持名號」:

  明思慧二

  標

  ┌事持

  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

  └理持

  這個「執持」就是用手去抓住一個東西,不令它丟掉,叫做「執持」。這個地方指的是我們這一念心「念念憶佛名號」,我們這一念心專注的、相續的去憶念彌陀的名號,這個叫做「執持名號」。前面的「聞」只是信跟願,沒有采取任何的行動;這個「思慧」就更進一步,他已經正式在修行了,開始在心中一句一句的去操作心中的佛號,「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一句佛號在他的心中,一句接一句的,就像這個泉水一樣,不斷的湧出來,這個叫做「思慧」。這個思慧有「事持」跟「理持」的差別,先看「事持」:

  釋二

  事持

  ┌信有西方阿彌陀佛

  │

  事持者┤   ┌是心作佛┐但以決志┌如子憶母。

  └而未達┤    ├    ┤

  └是心是佛┘願求生故└無時暫忘。

  這個事相的執持就是說,這個人也是很難得,他相「信有」,這個「有」就是存在,有「西方阿彌陀佛」,他內心當中很誠實的相信,「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他相信。但是他這樣的相信,是一種事相的相信,沒有把這種相信的境界,會歸到現前一念心性。換句話說,他相信離開了一念心性,另外有一個極樂世界,這個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念心,完全是不相干的,心外求法,是這個意思,就是「事持」。這種情況,他為什麼會相信呢?因為他「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地方是淨土宗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觀經妙宗鈔》很詳細的解釋這二句話,我在這個地方簡單的說明。這句話的一個觀念,「是心」這個「心」指的是現前一念心性,也就是我們現前一念明了分別的心性。這個「作佛」是講修德,這個「是佛」是一個性德。我們這一念心基本上有二種功德:第一個是「作」,這個「作」就是造作,它不是在一種寂靜的狀況,它是在那個地方活動。是在什麼境界活動呢?「作佛」,它是在佛的境界活動。這一念心,或者觀想、觀像彌陀的相好,或者憶念彌陀的功德,或者是憶念彌陀的名號,就是說他這個一念心在阿彌陀的境界活動,在這個地方思惟觀察、觀察思惟,這叫「是心作佛」,這一念心有一種修德。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是心是佛」。他這一念心在佛的境界活動的當下,他這一念心就有事情要出現了,就是這一念心念念成就佛的功德莊嚴。「是心是佛」,這個「是」者,成就也,他這一念明了的心性,就在它活動的當下,它就創造了一種七寶池、八功德水,依正二報的功德莊嚴,就在佛境界活動的時候,念念成就,就是他的自性功德表達出來,就「是心是佛」。這個「是心是佛」是性德的彰顯,這個「是心作佛」是修德的造作。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作一個簡別,他說:如果你只強調「是心作佛」,而不強調「是心是佛」,說「是心作佛」,但是你不知道「是心是佛」,這樣心外求法,執事昧理。就是我這一念心在佛的境界造作,這個功德不是我內心出現的,是另外有一個功德,這心外求法,執事昧理。如果你強調「是心是佛」,而忽略了「是心作佛」,這個是執事廢理,自然外道。我內心當中,本來就是佛;但是你內心當中本來就是佛,你不在佛的境界操作,他的性德彰顯不出來。所以這二句話必須同時具足。所謂的「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性修不二。」就是說我這一念心在佛的境界操作,也由我這一念心念念成就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簡單的說「妙因妙果,不離一心」。不管是因地的造作,不管是果地的成就,都是由我一念心所造作、一念心所顯現。就是說這個「事持」的人,他不能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但是他也非常難得,「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他說:離開我這一念心,佛當然不可能存在我的心中,因為我的心是如此的污穢,如此的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是這麼光明的境界,怎麼會存在我的心中呢?那他存在哪裡呢?他存在十萬億佛土之外那麼遙遠。沒關系,我也是願意去,我「決志願求生故」。那個心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就像一個流浪在外的兒子,離開了家庭,三餐也沒飯吃,做乞丐,風吹雨打,也沒有一個房子可以遮蔽。他內心當中,不斷的憶念他的故鄉,乃至他的母親一樣,像這樣的一個心情。這種人基本上,他的念佛是一種信心,信行人。他這個信的建立,我們講三力不可思議,他偏重在佛力跟法力──本願功德力的攝持跟名號功德力的加被,他對這個自性功德力是不能明白的,不能明白自心本具無量的功德,不能明白這個道裡,所以叫「事持」。

  理持

  ┌是我心具┐

  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    ├即以自心─

  └是我心造┘

  ┌所具┐  ┌為系心之境,

  ─┤  ├洪名┤

  └所造┘  └令不暫忘也。

  這個人圓滿的相信三力不可思議,他相「信阿彌陀佛」是真實的存在。阿彌陀佛存在哪裡呢?「是我」內「心」當中本來「具」足,無量無邊的彌陀依正二報的功德,是我內心本具,性德。我怎麼去受用呢?也是我念佛的當下,念念去創造出來。就以內「心」當中「所具」足的功德、所創造的這個名號,「為系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他整個修行的操作當中,他都是法法消歸心性,妙因妙果,不離一心。

  我過去認識高雄的一個居士,這個居士他是一個很有信心的佛教徒,對三寶的護持不遺余力。有一次這個居士組團到大陸去朝禮四大名山。他們朝禮四大名山的方式,就是到了一個道場以後,距離約幾百公尺的地方,三步一拜的拜上去,非常的虔誠。他去了一個月回來,那個時候我去看他,我說:你這一次去朝禮四大名山、參訪善知識,有什麼樣的心得呢?他說:他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心得。怎麼回事呢?他說:他有一天到了一個道場,那個時候天氣非常寒冷,路況也非常不好,都是石頭路;但是他堅持要三步一拜拜上去,拜得整個腳都破掉了,但是他們還是虔誠的拜下去。一直拜、一直拜、一直拜,拜到最後到了山門口,他拜下去的時候,他頭一抬起來,看到山門寫了四個字:「莫向外求」。他內心當中很大的感動跟沖擊,那時候他心裡面就生起很多很多的智慧。他說:我從台灣坐這麼遠的飛機來到大陸參訪善知識,三步一拜的求佛法的開示,原來「莫向外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原來無量無邊佛法的功德不必向外追求,就在你的內心當中,你怎麼去操作它,它就在你一念心性當中,「莫向外求」,善知識莫向外求。這個居士回來以後,他的修行就改變了,他很少出去攀緣(哈哈),而在家裡的佛堂裡面,念念的創造廣大的功德。

  所以說我們明白了「理持」以後,我們會知道極樂世界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不離開我一念心性之外,是我心性本具,是我念佛的當下,念念成就。這個時候對我們的心中有很大的加持力,不管它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這個距離不能障礙我們、距離不能障礙我們。這個時候,他信心的建立,就不完全只是心外求法,本願功德力、名號功德力,他也相信自性功德力。「信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他不但對於外在佛力的加被有信心,他更對於他這一念心性當中,本具無量無邊的功德也有信心。能念的心本自不可思議,所念的佛本自不可思議,這二個不可思議他都相信。這個人就是理持,他就能夠達到更高的功德,是這二個差別。再看「修慧」,就是「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明修慧二

  明七日克期

  ┌利根─一日即不亂。

  │

  ┌─┼鈍根─七日方不亂。

  │ │

  一日至七日者│ └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

  ┤

  ,克期辦事也│ ┌利根─能七日不亂

  │ │

  └又┼鈍根─僅一日不亂

  │

  └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是一種「修慧」。前面的思慧,它是一個散亂心的狀態,不管是事持、理持,還是在散亂心。這個「修慧」是一種專注心,心一境性。「克期辦事」(這個「克」字沒有打)這個「克」就是限定,限定一定的時間,來承辦這個生死大事。「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這當中有二個解釋:第一個是約著他成就一心不亂的時間,說「利根」的人,一天就達到「不亂」;「鈍根」人要「七日」才能「不亂」;「中根」的人,「二、三、四、五、六日」才能不亂,不一定。所以,「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經文也可以解釋說:他成就一心不亂的時間,有三種根性的差別。其次,是就著他保持一心不亂的時間。說「利根」的人,能夠保持「七」天,這個佛號在心中「不亂」,一心而且不亂;「鈍根」的人,保持「一」天「不亂」;「中根」的人,「六、五、四、三、二日不定」。這二種解釋,一個是成就一心不亂的時間,一個是保持一心不亂的時間。不過一般的解釋偏重在第二種解釋,就是保持一心不亂的時間多。再看「一心不亂」,蕅益大師分成二部分,先解釋「一心」,再解釋「不亂」。看「一心」:

  明一心不亂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

  ┌

  │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

  ┌一心亦二種┤

  │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

  ┤     └

  │      見本性佛──────皆理一心。

  我們在因地的時候,不管「事持、理持」,總之你把這句佛號的操作「持」到「伏」,這是一種狀態,把「煩惱」給「伏」住了;其次「除」,把煩惱給消滅了,消滅「乃至」到「見思」脫落,這都是「事一心」。所以這個「事一心」,蕅益大師判定的范圍非常廣大。就是你最低標准,能夠折伏現行煩惱,就是伏,伏煩惱,這也是事一心;最高達到見思煩惱的脫落,這也是事一心。這個范圍很廣,從凡夫的折伏現行煩惱,到聖人的見思脫落,這一個大范圍都叫做事一心。「理一心」不亂,「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就是你在操作佛號的時候,能夠達到「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這個「心開」,這個地方的「心」能夠被打開、被破壞,這個「心」指的是無明妄想,無明妄想那個烏雲被破壞掉、被打開了,這個時候自性的光明顯現出來,這個是「理一心」。一般在我們修行的方法當中,不管是天台止觀、唯識止觀:一般講「事一心」,是偏重在定門,這事相上的無分別住,一種三昧的力量;這個理一心則偏重在慧門,這種大乘圓頓止觀的慧。但是在淨土上它不是這樣子安立的,從蕅益大師的看法:因為不管事一心、不管理一心,你在操作的時候,都有信願,這個信願本身就是觀慧。所以他事一心也能夠伏、也能夠除煩惱,就在這個地方。他在這當中操作佛號,他一定要有信願的觀照在裡面。只是說他到達的標准不同,他這個「事」也有智慧、也有禅定,這個「理」也有智慧、也有禅定,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這個是講「一心」的情況。當然這個地方主要是講臨終的時候,臨終的時候要達到一心,最低標准要能夠伏煩惱。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

  └┤         ├即修慧也。

  └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

  這個地方解釋「不亂」。就是說你這種一心的狀態,要能夠「不為見思所亂」就「事一心」。所以我們講帶業往生,他帶的是一個業種,不能帶現行。就是說你在操作佛號的時候,這句佛號的相續,不能被見思所破壞,你念念之間,每一句佛號,都有深信切願的觀照光明在那個地方現前,見思煩惱不能活動,只能夠帶業種,不能帶現行,這個地方是「事一心」。達到「理一心」那更高了,「不」落空有「二邊」,這個是「修慧」。

  不落空有二邊,就是說你相信極樂世界不離開你現前一念心性,簡單的說就是「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無量無邊的莊嚴,是不離開你一念的清淨心所顯現。「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你這一念理性當中,具足莊嚴;而所有的莊嚴,也不離開你一念心性。套一句古德的開示:「托彼名號,顯我自心。」他內心當中是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操作佛號,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操作佛號。這樣子講,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操作佛號,那正是蕅益大師所說的:原來你在念佛的當下,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號也不可思議,二個都不可思議。所以你的果報也不可思議,就會有這廣大的正報壽命、這麼廣大的依報國土,是這樣子來的,這個因果就是這樣來的。你為什麼以後會有這麼廣大的正報壽命、這麼廣大的依報國土呢?因為你在因地念佛的時候,你依止的是現前一念的清淨心,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時空無盡;所念的佛號無量光、無量壽也不可思議。所以這個功德就是這樣成就的,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是往生因地的各別解釋,蕅益大師把它分成聞思修三慧,先成就信願,然後持名,然後持名當中達到「伏除」煩惱,就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是無上的因。再看無上的果:

  往生二相

  ┌變化身佛┐

  ┌不為見思亂─故感┤    ├現前,心不復起─

  │        └及諸聖眾┘

  │

  │    ┌娑婆界中┐  ┌同居┐

  │   ─┤    ├往生┤  ├二種極樂世界。

  │    └三有顛倒┘  └方便┘

  │

  │        ┌受用身佛┐

  └不為二邊亂─故感┤    ├現前,心不復起─

  └及諸聖眾┘

  ┌生死涅槃┐  ┌實報┐

  ─┤    ├往生┤  ├二種極樂世界。

  └二見顛倒┘  └寂光┘

  在臨終的時候,他的果相有二個:第一個如果「不為見思亂」,臨終看到的佛是「變化身」跟「諸聖眾現前」;「心不」起「娑婆」世「界中」的「三有」,這個三有指的是三界,不起三界的「顛倒」,對三界不再生起常樂我淨四種顛倒。換句話說,你對三界,能夠觀察它是「不淨、苦、無常、無我」,這個四念處的光明現前,來破除你心中的障礙,「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這是事一心的情況。「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這個「受用身」指的是報身,功德報身。慧遠大師一生,三睹聖像,第三次的時候,他看到聖像是遍滿虛空,無量光明、無量相好,這個是看到報身佛,到了理一心。臨終的時候,不再生起「生死涅槃」這種空有「二見」的「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這個是講到事一心跟理一心,臨終所見的佛不同,跟往生果報的不同。最後總結:

  結前啟後

  ┌簡易┐

  ┌既┤  ├┐

  │ └直捷┘│

  ┌當知─執持名號┤     ├以念念即佛故─

  │       │ ┌至頓┐│

  │       └仍┤  ├┘

  │         └至圓┘

  │

  │    ┌不勞觀想┐

  │   ─┤    ├當下圓明,無余無欠。

  │    └不必參究┘

  這個「執持名號」的法門,蕅益大師作一個總結:它是下手易,但是成就高。就著下手來說,它至「簡易」至「直捷」,一句彌陀念誦聽。只要你有善根,只要你有本事把這句佛號創造出來,就可以了。它果上的功德,是「至頓、至圓」,頓超圓滿,你到極樂世界圓生四土、圓證三不退。這樣的因果一個主要的關鍵,是建立在「念念即佛故」,就是你念佛的當下,你每一句佛號的操作,都是隨順於彌陀的本願功德力,就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你在念佛的時候,能念的這一念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號也不可思議。所以這二個不可思議的力量結合在一起,這個心跟法的和合,就變成一種能感,能感性,跟彌陀本願的能應就感應道交了,所以念念的隨順彌陀的本願功德力。所以這個當中不必其他的「觀想」,或「參究,當下圓明,無余無欠。」所以這個淨土法門,它是一行三昧的法門,古德說它是一行三昧,它以「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這是一種總持的一個法門,一行三昧。

  │┌上上根─不能逾於阃┐ ┌所感佛┐

  ┼┤         ├其┤   ├往往勝進,

  │└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所生土┘

  │

  │           ┌橫該八教

  │    亦不一概,可謂┤

  │           └豎徹五時

  │

  └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歎其難信也!

  這個淨土法門當中,「上上根」的人也不能超越他的「ˇㄎㄨㄣ閫」(阃,三聲阃),這個「阃」是范圍。你根器再利,整個修行也不就是稱性起修嗎?蕅益大師也強調:能念的心力本來就不可思議,這個理持就是上上根人。如果你不能了解你的心力不可思議,也可以,信我是業障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願力,一定能夠救拔我們,也是行,這個是事持。不管是理持、事持,他所感應的佛、所生的淨土,「往往」是「勝進」。這個「勝進」的意思是說:他這個功德超過他的因地,他的因地很小,但是功德很大,是這個意思。就是這種法門,都是偏重在稱性起修的法門,就是微小的因地,能夠創造廣大的功德。因為他念念即佛故,「往往勝進」,是這個意思。「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佛陀講的五時、八教,無量無邊的法門,也都是因為一大事因緣故,而宣說的──為了成佛的因緣故。所以在本經當中,佛陀徹底的悲心,雖然沒有人發問,佛陀的大悲心自然的流露這樣的法寶,而且後面還很深的感歎:這的確是一個難信的法門、難信的法門。

  古德講一句話說:我們修行的過程,成佛的一大事因緣,每一個人各有各的因緣。是什麼因緣呢?「妙得其門,成佛不離當念。」有些人他在成佛的時候找對了門,說這個房子裡面很多的寶,诶,他找到了門可以進去了,「妙得其門」。「成佛不離於當念」,不就是當下的那一念!臨終的時候,「但憑六字出乾坤」,他出去了,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佛道。诶!說這個人成佛怎麼這麼容易啊?是的,「妙得其門,成佛不離當念。」「若失其旨,徒困修因於多劫。」說這個人找不到門,可惜啊,「若失其旨」,他失去了這個門的宗旨,「徒困修因於多劫」,他也希望能夠厭離生死、成就佛的大般涅槃、萬德莊嚴,但是他沒有遇到這樣一個法門的教導,當然他也不可能在打坐當中,自己想出這樣的一個真理。怎麼辦呢?只好自己摸索,「徒困修因於多劫」,無量無邊在生死當中打滾,但是他就是找不到門。你看看外道,你會憐愍他們。《成唯識論》上說:外道的修行,百千萬倍於我們的精進力。所修的苦行,一天當中吃什麼東西呢?一個手掌往這個米的地方按下去,拿起來多少米,今天就吃這些米,一天就吃一個手掌的米,不是用抓的,就這樣放下去拿起來,一天就吃這樣,整天的修苦行、修禅定。但是在成就聖道當中,沒有一個人成就聖道,連一步都跨不出去,連善根都沒有栽培。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也很感歎:我已經盡了我的全力了。「若失其旨,徒困修因於多劫。」說這個人找不到門,在外面晃了幾劫,他就是不能進去,因為他找不到門。所以我們遇到淨土法門,要真正生起感恩的心:內心當中被彌陀的本願感動,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娑婆為我們宣說的一種感恩,對於歷代弘傳淨土法門的上師感恩,然後你要發願:好好的弘揚這個法門。末法時代,真正惠以眾生真實利益的,就是淨土法門,這是根本法寶,其他的都可以當助行。所以祖師大德感歎:這個成佛的因緣,有些人來說,很快的就成佛了,好象沒有什麼事情發生;有些人來說,撞得頭破血流,但是他就是沒有辦法。這個「妙得其門,成佛不離於當念。若失其旨,徒困修因於多劫。」所以這個法門是很重要,你選擇一個正確的法門,這件事情太重要、太重要。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下:

  問:事持能不能見本性佛?

  答:他如果一開始就從事相下手,而見本性佛,這個人肯定過去有圓頓的善根在裡面。我們講善根發相,有些人修禅定,他的善根發相以後,他生起了智慧。智者大師解釋說:因為他觸動了他過去的善根。因為我們生命的流轉,不是今生而已。他今生雖然沒有得到大乘的思想,但是他過去生有這樣的善根,他可能在修止的過程當中觸動了,也是有可能的。

  問:

  答:一行三昧,這是《華嚴經》一行三昧的法門。一行三昧就是說,有些菩薩喜歡修廣;有些菩薩他不想廣修一切法門,喜歡修略,他希望你告訴他一個法門,他就能夠成佛,就是喜歡坐直達車,這叫一行三昧,那可以,正念真如。如果從自力的角度,你就正念真如;如果他力法門,就念阿彌陀佛,一句佛號就能夠成佛,這叫一行三昧。就是一個法門就好,專修一個法門,以一個法門成就無量功德,這叫一行三昧。《華嚴經》有這樣的一個法門叫一行三昧,念佛法門它正是一行三昧。

  問:

  答:其他法門也是有,它有一些也是總持的。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三一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三頁:

  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這一科是說明無上因果。這個因果的道理,我們從果報上來看,這個有情眾生的果報體是有差別的。有些人在天上受用五欲的安樂;有些人在三惡道當中,受用刀山油鍋的痛苦;有些的眾生做螞蟻,一天到晚就是不停的工作。這個眾生世界的果報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這個果報怎麼來的呢?如果以外道的思想,基本上是二個思想:第一個是認為這個果報體,是有一個常一主宰的大梵天,或者說是上帝,來決定這個果報的差別。說這個人是安樂、是痛苦,我們自己是作不了主的,由大梵天來決定我們的果報,所謂的邪因緣論。第二種思想是無因緣論,說生命只是一個偶然,就像是樹葉,莫名其妙吹來一陣風啊,就把這個樹葉吹過來,這個樹葉有時候飄往東邊、有時候飄往西邊,生命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它只是一個偶然。換句話說,生命只是一個偶然,也就沒有所謂的過去、未來的相續相,因此生命就是「人死如燈滅」,就是這種境界。這個果報體的差別,完全沒有任何理由,這個就是無因緣論。這二種邪因緣論跟無因緣論的思想,都是錯誤的、都是顛倒的。佛法的思想說:這果報的背後是有它的因緣、有它的因地,這個因地就是業力。有各式各樣的業力造作,就有各式各樣的果報出現。這個地方,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很慎重的說明一個無上的因果。基本上從這段經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無上的果,這樣的一個果報體,是一個什麼樣的果報體呢?「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說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前,把他接到極樂世界去,受用這種清淨莊嚴的國土,使令他擁有這麼一個無量劫的正報壽命。這個果報體對我們凡夫來說,實在是太殊勝了,它超越了凡夫雜染的六欲,這個六界的果報,也超越了阿羅漢的偏空涅槃,有這麼一個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功德。我們現在所關心的是: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就這樣的果報體,他背後的因地是什麼?這個地方我們看他的無上因,說:有一個「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而「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是一個無上的因地。由於他念佛名號的因緣,臨命終招感彌陀的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個地方,佛陀他很嚴肅的說出:在整個法界當中,果然有這麼一個殊勝的因果存在。你能夠實際的根據這個因地去操作,你未來的果報,就會有前面所說種種依正果報的出現。這個地方就是「正示無上因果」,很正式的說明世間上有這個因果存在、有這麼一個軌則存在的。蕅益大師在解釋這個無上因果,他把它分成二部分:假設我們因地念佛的時候,是念到事一心不亂,就是「伏除見思煩惱」,那我們臨命終的時候,看到的佛是應化身佛,往生到凡聖、方便、有余國土;假設我們這句佛號在心中,念到能夠破除無明,所見到的佛是報身佛,往生常寂光跟實報二種的國土,有這二種差別。這段經文,蕅益大師的「正釋」我們說過了,我們看第二部分的「破疑」,破除疑惑。破除疑惑,有幾個問答的方式,破除我們對於念佛的疑惑。第一個「不必觀想疑」:

  破疑七

  不必觀想疑

  ┌問:《觀經》專明作觀,何謂不勞觀想?

  有人問:這「《觀經》」當中,它主要的修學方法是「觀」想念佛,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蕅益大師你剛剛在前面「正釋」的時候說:這句佛號當下圓滿具足,「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為什麼不勞觀想呢?他提出這樣的疑惑。看蕅益大師怎麼回答:

  │ ┌此義即出《觀經》。

  │ │

  │ │    因勝觀非凡夫心力所及,故於第十三別

  │ │   ┌

  │ │   │開劣像之觀。

  │ │┌彼經┤

  │ ││  │而障重者,猶不能念彼佛,故於第十六

  │ ││  └

  └答┼┤   大開稱名之門。

  ││

  │└今經因末世障重者多,故專主第十六觀。

  │

  │         ┌丈六八尺之像身┐

  └當知─人根雖鈍,而┤       ├

  └無量壽佛之名字┘

  ┌心作┐ ┌觀劣者不勞勝觀──┐

  ──未嘗不┤  ├故┤         ├也

  └心是┘ └而稱名者並不勞觀想┘

  蕅益大師說:其實執持名號的法門,正是出自「《觀經》」。怎麼說呢?《觀經》剛開始的時候,它引導我們這一念心,去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寶樹、樓閣、宮殿種種的莊嚴,乃至於正報的莊嚴。這個正報的時候,在這個第九觀,所謂的「勝觀」,「勝觀」就是勝應身,觀察佛的勝應身。它這個地方所描述佛的勝應身,是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六十萬億那由他的恆河沙由旬,這個身高。他的光明相呢?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當中遍照無量眾生攝取不捨。我們「凡夫」的「心力」,很難作這樣的觀想,太過於微細、太過於復雜。所以佛陀的慈悲,就在第九觀講過以後,在「第十三」觀當中,又「開」出「劣像觀」,所謂的劣應身,就是丈六八尺的比丘相,跟我們人長的高度差不了多少。這個是講到佛陀的為實施權。但是「而障重者,猶不能念彼佛,故於第十六大開稱名之門。」雖然十三觀當中的劣相觀,已經很接近我們凡夫的情況;但是「障重者,猶不能念彼佛」。就是說當我們面對現實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要去造作的時候,不管是在三寶的境界造作、或者是在各式各樣的境界造作,我們的心中受到三層的障礙:第一個、煩惱會障礙你,你的昏沉、掉舉會障礙你;第二個、你內心當中的罪業,這個罪業有擾動性,它會障礙你;第三個、你的果報體,老病死會障礙你,你身體的病痛,它會障礙你修觀。所以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去作劣相觀。所以佛陀慈悲,在十六觀當中又「大開稱名之門」,在第十六觀當中告訴我們念佛名號,乃至十念,這第十六觀,這是佛陀在《觀經》施設的方便。在本「經」當中,「因」為「末世障重者多,故專主第十六觀」。本經當中,主要是強調持名,強調《觀經》當中的第十六觀,它的理由是:因為「末世障重者多」。我們既然會生在末法時代,我們的三障特別的重;但是沒關系,「當知人根雖鈍,而丈六八尺之像身、無量壽佛之名字,未嘗不」是我們內「心」所造「作」的,也未嘗不是我們內心所顯現。所以「觀劣者不勞勝觀,而稱名者並不勞觀想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我們在創造因果的時候,在大乘的思想說: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就是說這個因果的成立,跟你內心的狀態,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比如說三歸五戒的法門,這個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或者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個三歸五戒的法門,我們一般內心去操作這個法門的時候,它能夠出現人天的果報。但是假設你能操作的心,是依止著菩提心、依止著一種大乘的正見,你以這樣的心去操作三歸五戒的時候,它所出現的是一個成佛的資糧,就不是人天果報。所以關鍵點就是「能操作的心」。所以我們看密宗它的本尊相應的修行,也是這個意思。你看敦珠仁波切,敦珠仁波切在教我們修本尊相應的時候,他提醒我們說:你去觀察普賢菩薩,你觀察普賢菩薩,有些人把普賢菩薩想得很復雜:他這個福報大,作了很多的相貌、作了六牙白象、各式各樣的莊嚴。有些人他心力羸弱,他只能把普賢菩薩想成一道白色的光明。敦珠仁波切說:這個都不是重點。你把他想得多麼的微細,或者只是一個粗概的光明都好,重點在於你要能深信你心中所想的,他就是普賢菩薩的功德。假設你內心當中,你不相信你心中所想的相貌是普賢菩薩的化身,你想這個根本就不能成就本尊相應。我們這個地方念佛亦復如是,蕅益大師提醒我們:重點不是說你去觀想得多復雜,重點是你內心當中,跟這個法的相應性,感應道交。你去念佛的時候、你去觀想的時候,你是不是真實的──內心對你的歸依境,你所想出的這個佛的身像、佛的名號,你相信這句名號是總持彌陀的功德;你內心當中也真實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而以這樣的心境,來作觀想、來作持名。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你是觀想念佛也好、觀像念佛也好,重點在你一定要跟彌陀感應道交,關鍵在這個地方。你有本事,你心力強,你觀想、觀像,行;我們自己覺得業障深重,我們持名,也行。就是「契機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藥」,把你的病治好就是良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你一定要信願具足。不管你的歸依境是用名號來代表、或者是身像來代表,都可以的。這個地方是我們所注意的、所注意的。再看第二點:

  不必參究疑二

  這當中分二段:第一個「正破不必參究」,第二個「兼破不肯死心」。先看第一個:

  正破不必參究

  ┌天奇┐

  ┌問┤  ├諸祖,皆主參念佛者是誰,何謂不必參究

  │ └毒峰┘

  │

  這當中有一個問題:明代的這些大禅師,比如說「天奇」禅師、「毒峰」禅師,這些都是臨濟宗的大德,他們提倡「念佛者是誰」。蕅益大師你為什麼說「不必參究」呢?你這樣子是不是跟祖師的思想相違背呢?

  這個「念佛是誰」啊,他在念佛的時候,他這一念心在運用的時候,他的重點不是在這個「佛」字,他的重點是在這個「誰」字──「誰」在念佛?假藉我們在念佛的過程當中,跟這一念心的活動啊,去觀察這一念心的本來面目,是這個意思。觀察我為什麼能夠念佛?從這一念心當中,一直觀進去,觀到他內心的深處──那一念真如本性,是這個意思,這是一個回光返照的功夫。看蕅益大師怎麼回答:

  │ ┌此義即出天奇諸祖。

  │ │

  │ ├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釋迦徹底悲心,故傍不甘─

  │ │

  └答┤    ┌直下诘問┐

  │   ─┤    ├何止長夜復旦。

  │    └一猛提醒┘

  │

  └我輩至今日,猶不肯死心念佛─

  ┌苦欲執敲門瓦子─┐    ┌成惡逆┐

  ─┤        ├則於諸祖┤   ├也。

  └向屋裡打親生爺娘┘    └非善順┘

  「不必參究」這個思想呢,事實上跟「天奇」祖師是相隨順的。怎麼說呢?因為祖師看到我們「念佛人」,不能夠明白佛陀的「悲心」,佛陀出世的本懷是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陀出世的目的,並不是顯現他的神通、他的功德;而是假藉種種的方便,引導我們每一個眾生,能夠好好的回光返照、好好的檢討我們現前這一念具足無量無邊功德的心性。但是我們一般念佛人,只是心外求法。所以祖師慈悲,提出一個這樣的公案:念佛是誰?目的就是「直下诘問,一猛提醒」,提醒我們:你在念佛的時候,你稍微注意一下「你為什麼能夠念佛」?哦!原來我有現前一念心性、有一念跟諸佛同體的一念心性。祖師大德是這樣的心情,否則的話「何止長夜復旦」!我們怎麼去停止無明的長夜?怎麼去「復旦」?怎麼去恢復我們本性的光明呢?

  禅宗的根本思想,就是「即心即佛」。什麼是佛?你這一念心就是佛。換句話說,我們講一念的迷,就是生死浩然、就是眾生,一念的悟就是佛,這是大乘的不二思想。禅宗它提出這樣的公案,主要的就是說:你在念佛之余,你也不妨體驗一下,你這一念心性,它的本性跟諸佛是無差別的,你不妨有這樣的體驗,這是禅淨雙修的意思。但是「我輩至今日,猶不肯死心念佛」,我們到現在還「不肯死心念佛」,還是在那個地方參「念佛是誰」啊!講一個譬喻,就好象拿「敲門」的「瓦子」這個瓦片,拿到「屋裡」去傷害「親生」的爹「娘」。這意思就是說:你在那個地方打妄想,念佛是誰?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增加你的妄想、增加你的生死業力,根本就不合乎你的真如本性,只有增加無明的勢力。所以這個參禅的功夫,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的。所以你對「祖」師這樣的一個心情、這樣的用意,反而是「惡逆」,而不是隨「順」。因為祖師說「念佛是誰」,本來是對我們有所幫助,結果你在那個地方打妄想,反而是違背了真如佛性,在這個心中多一層的妄想。這個法門有時是一時的對治,有時是恆常受持的法門,祖師有時是一時的對治一下,讓你體驗一下「念佛是誰」;但是如果你老是去注意「誰」字,那你就不是構成淨土的正行。因為你老是注意這個「誰」字啊,你雖然嘴巴念佛;但是你對這個佛號沒有信願行三種資糧,完全沒有。沒有信心、沒有往生的願力、也沒有一個行的專注力,你只是注意那一念心,這樣子就違背了祖師的真實義了,是這個意思。再看第二段:

  兼破不肯死心

  ┌進問:此在肯心者則可,未肯者何得相應?

  一個「肯心」念佛的人,你這樣子講他當然就同意了;如果他不「肯」念佛,怎麼辦呢?

  │ ┌噫!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應!

  └曰┤

  │┌汝等正信未開──┐

  └┤        ├當知─

  └如生牛皮不可屈折┘

  ┌有目者─固無日下然燈之理。

  ┌┤

  │└而無目者─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

  ┤

  │       ┌不假方便┐

  └大勢至法王子雲┤    ├

  └自得心開┘

  ┌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語也。

  ┤

  └敢有觸者,寧不被燒。

  蕅益大師說:就是因為你不肯「肯心」念佛,所以才告訴你前面的開示。就是說前面的話,是針對你不肯肯心念佛而說的。為什麼呢?「汝等正信未開,如生牛皮不可屈折。」事實上你到現在還在那個地方參「念佛是誰」,表示你對於「即心即佛、是心作佛、是心是心」這樣的信心還沒有建立,這樣的理解還沒有成就。「如生牛皮不可屈折」,就是這個牛皮沒有烤過,不能做皮鞋、也不能做皮帶,什麼功能都不能做。同樣的一個牛皮,經過烤過呢,能夠創造很多很多的功能。你這一念心那個法執、我執那麼堅固啊,你參一輩子也沒有效果。所以「當知有目者,固無日下燃燈之理。而無目者,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呢?一個有眼睛的人、一個開悟者,他當然不可能在光明之下又去燃燈──念佛是誰,去找那個誰!念佛的就是你這一念心嘛,你這一念具足無量無邊性德的這一念心性。所以你念佛的當下,你當下就是能念的心力本自不可思議、所念的佛號不可思議;你為什麼要多一個「誰」,多出這個妄想呢?所以說你本來就是在太陽之下,又去燃燈,這不是頭上安頭嗎?多了一個妄想。「無目者」,你不明白這一念心的功德不可思議,那也可以,你就觀想「我是業障凡夫,絕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也是行的。所以說沒有眼睛的人,也不必在「日中苦覓燈炬」。就是雖然你相信你是業障深重,但是你業障深重的這一念心,也真實不可思議;雖然你不明白,但是它的本來面目,還是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雖然你不敢承當。說你是一個乞丐,你不敢承認你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但是你還是大富長者的兒子,這個事實是不能改變的。所以不管你開悟也好、不開悟也好,只要你真實的念佛,你內心的功德力就自然顯現。所以引證,「大勢至法王子雲: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在這個《楞嚴經》上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必假藉其他的方便,換句話說,你能夠好好的念佛,不必假藉觀想、參究,自得心開,這個是「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語」,這樣的法語像大火聚,「敢有觸者,寧不被燒」!

  我們如果注意一下,我們中國佛教的歷史,中國佛教在南北朝的時候,它偏重在翻譯經典。中國佛教真正的發揚光大是在唐朝。唐朝的佛教之所以發揚光大,是因為宗派的建立──八宗的建立。每一個宗派根據它的經典,抉擇出他們宗派的修行方法。但是中國社會的動蕩,每一個朝代的替換、戰亂,慢慢慢慢很多宗派就沒落了。唯識宗是第一個沒落的,這個人材一雕零,這個法就沒落了。唯識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在唐朝以後就慢慢沒落了。到了蕅益大師明末的時候,可以說在八宗當中,如果我們注意一下佛教史,有二個宗派是一直不沒落的:一個是禅宗,一個是淨土宗。這二個宗派一直興盛,從唐朝一直興盛到明末,修行的人非常多,成就的大德也非常多。之所以這樣子,禅宗跟淨土宗的大德就有很多辯論的問題出現。

  這個「念佛是誰」,其實這句話主要是禅宗的修行方法。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是不會參究念佛是誰的。關於這一點,蓮池大師提出了四料簡,我們把它解釋一下。蓮池大師本身也是參禅開悟的,他提出四料簡,來抉擇參禅跟念佛的差別相。他第一個問題說:「即心是佛,為何捨此念彼?」禅宗說:你這一念心就是佛,一念不生即如如佛,「即心是佛」,你為什麼不好好的憶念你這一念清淨心,要「捨此念彼」?你放棄了你現前一念的清淨心,去念十萬億土的佛呢?為什麼要這樣子呢?禅宗的大德就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問淨土宗的大德,說「即心是佛,為何捨此念彼」?蓮池大師回答說:這個淨土法門念這個佛呢,正是要開顯你的自性佛。因為我們這一念心性,有無明的遮障不能開顯,所以必須假藉念佛的因緣,來開顯我們的自性佛,所謂的「托彼名號,顯我自性」。所以念佛正是有助於開顯我們的自性佛。假設我們完全不假藉他力的加被,那變成了執理廢事。理上是佛,但事實上你內心當中有無量無邊的煩惱障礙你、有罪業障礙你、老病死的果報障礙你,還是不能突破。理上是佛,事實上完全是凡夫的功能,他內心當中所表現的是惑業苦,那不是凡夫的功能嗎?所以你說即心是佛,這樣子是執理廢事,這第一點。第二個「為何不普遍的憶念十方諸佛?」好,我念佛可以啊,我應該像《華嚴經》的「法界觀」,普念十方諸佛,普遍的求十方諸佛的加被,應該是這樣子的!為什麼我單單念阿彌陀佛呢?就提出這個問題。既然要求佛力的加被,來幫助我們破除障礙,應該普遍的念十方佛!蓮池大師回答說:「末世眾生心思雜亂,令念一佛使心專一。」說這個「末世眾生」啊「心思雜亂」,所以釋迦牟尼佛慈悲,要我們專心的念一尊佛,使令我們內心當中容易專一、容易成就三昧,是這個意思。你普遍的憶念十方諸佛,對我們沒有幫助的。你一定是要能夠制心一處,才能夠無事不辦。所以普念十方諸佛,對我們沒有好處,因為心思散亂,不能成就三昧啊,當然是不能夠去破除無明。這個第二個。第三個「佛佛可念,為何專念阿彌陀佛?」既然要專一的念一尊佛,為什麼選擇阿彌陀佛呢?我也可以選釋迦牟尼佛、選藥師佛,佛佛可念,為何專念阿彌陀佛?蓮池大師回答說:「以阿彌陀佛跟眾生偏有緣故。」這個很重要。說十方諸佛的佛土,你要往生,你都必須憑你自己的力量解脫三界的業力,你自己去,有本事你自己去。十方諸佛的國土,只有阿彌陀佛的國土,「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有這種境界──佛力的接引。這一點太重要,臨命終的時候,佛力的接引,只有阿彌陀佛有這樣的本願。比如說我們今天念一尊佛,念了一輩子,臨命終的時候,這尊佛也沒來,對我來說,不是違背我們的心情嗎?因為他跟我們的緣非常的淺。他沒有發這個願,你一直念一直念,你根本就沒有辦法感應道交。這世間上的事情不是單方面的,你一直求他;但是他沒有這樣的心情,是沒有辦法感應的。所以因為阿彌陀佛跟我們眾生特別有緣,他之所以有緣,是彌陀的本願特別加被末世的眾生,他有這第十八願。這個地方就是因為有偏有緣的緣故,有彌陀本願的加持力,所以我們專念阿彌陀佛,我們可以臨命終跟彌陀感應道交。是這個因素,在十方諸佛當中,單單的舉出阿彌陀佛。第四個疑惑:「為何不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跟相好?」既然我們今天要憶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境界,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正報、依報的功德,阿彌陀佛有無量的相好,為什麼單念名號呢?蓮池大師解釋:「以持名一法,於末世眾生最契機故。」因為末世眾生心的堪能性太弱了,只有執持名號這一個法門,最為契機,契合我們的根機。任何的時間、任何的地點都能夠念。好,這是蓮池大師對於念佛法門的四料簡,這樣就一層一層的破除其他的一些疑惑。我們把蓮池大師的這個四料簡跟蕅益大師的這一段來看,就能夠明白念佛的一個特色。我們再看:

  寧保非魔疑

  ┌問:臨終佛現,寧保非魔?

  │

  ┤ ┌修心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魔

  │ │

  │ │ 事。

  └答┤

  │┌念佛見佛,已是相應┐

  └┤         ├何須疑慮。

  └況臨終非致魔時──┘

  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前,誰知道這個佛是不是魔境呢?怎麼知道這個是魔境呢?蕅益大師回答:「修心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魔事。」一般的次第法門,他就稱為「修心人」。一般的自力法門,主要的是在觀心,觀照現前一念心性。他因地的時候,並沒有「作佛」的「觀」想;臨命終的時候、或者平常的時候「佛現」前,這個「非本所期」,這因果不符。你因地沒有念佛的名號、沒有作佛的觀想,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你怎麼會有佛現前呢?這是嚴重違背了因果的道理,所以這個就是「魔事」。「念佛」的人,你因地的時候憶佛、念佛,果地的時候「見佛」,這是因果的「相應」,何「況臨」命「終」的時候,它不是「致魔」的因緣,「何須疑慮」!就是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管我們修什麼法門,他一個修行的方向,就是一個逆生死流。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法門相應的時候,就在我們無量無邊的煩惱、業力跟果報惑業苦的生死流當中,產生一種正念的力量出現。這樣的一個力量,跟過去的生死流真妄交攻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境界出現。窺基大師提出一個方法,他說: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假設有佛出現,怎麼知道這真的是彌陀的現前,或者是魔境呢?窺基大師說:你看到佛現前、或者看到蓮華、看到各式各樣的境界,你這個時候攝心,不要去攀緣它,攝心念佛,用這個佛號來鍛煉它。假設你所現的境界是佛的境界,你因地的時候一直栽培這個佛號,那因果相隨順,他會更加的明顯、更加的廣大。假設它是魔境,你因地的時候用佛號來鍛煉它,它會越來越模糊,因為因果不相符嘛。你因地念佛的時候,你所現的是一個魔境,這個時候你一直攝心念佛,它這個境界會慢慢消失掉,那表示是你一直的打妄想,突然間這個魔境插進來了。就是你這個真金不怕火煉,你看看這個是不是真金,用火來鍛煉它。我們在修行亦復如是,你遇到境界,怎麼知道這個境界是真實、是虛妄呢?你用佛號來鍛煉它就知道、用佛號來鍛煉。如果是魔境,它禁不起你佛號的鍛煉、禁不起的。我覺得窺基大師這個開示很好,這個方法很好。

  料簡七日一念

  ┌問:七日不亂,平時耶,臨終耶?

  ┌┤

  │└答:平時也。

  本經講到「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是約「平時」;如果是「臨終」七日不亂,誰也不能往生!這個淨土法門就不是三根普被了。

  │┌問:七日不亂之後,復起惑造業,亦得生耶?

  ├┤

  │└答:果得一心不亂之人,無更起惑造業之事。

  如果我們平時「七日」一心「不亂」以後,再「起惑造業」,那這個人能夠往生嗎?蕅益大師說:「果得一心不亂之人」,決定不可能再「起惑造業」了。因為一心不亂,它的定義就是要伏除煩惱。一個淨業要成就的人,你最起碼的標准就是伏住煩惱。雖然不斷煩惱,但是要能折伏現行煩惱,所以他不可能再起惑造業,因為他淨業成就了。

  │┌問:大本十念,《寶王》一念,平時耶,臨終耶?

  就是說大本的《無量壽經》、或者是《念佛三昧寶王論》講到十念、一念往生,這個是約平時呢?還是約臨終呢?

  ├┤       ┌晨朝十念屬平時。

  ││ ┌十念通二時┤

  │└答┤     └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

  │  │

  │  │      同,屬臨終時。

  │  │

  │  └一念則但約臨終時。

  在經論當中講到「十念」往生,這個十念是「通」平時、也通臨終,這「通二時」。如果是「晨朝十念」,印光大師很強調的晨朝十念,這個是「平時」;如果是「十念得生」決定得生,這個是「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命「終」,這個不同了。如果「一念」的話,一定是「約臨終」的時候,一念往生,這個是約臨終。最後:

  │┌問:十念一念並得生,何須七日?

  └┤

  │ ┌答: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

  └答┤

  └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

  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幸

  。《淨土或問》斥此最詳,今人不可不讀。

  有人就問:十念、一念都能夠往生,為什麼在本經當中,要保持一日、保持七日呢?要保持這麼久的時間呢?不是十念、一念就可以了嗎?「答: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這個臨終的一念、十念是怎麼來的呢?它也正是我們平時,若一日、……若七日的用功加行栽培起來的,是這個意思。乃至「下下品」的五「逆」十「惡」,這個五逆十惡,他平常根本不念佛,他不就是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示,他才念十念嗎?他哪有平常的一日、七日呢?蕅益大師回答:此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而且「聞便信願」。說這個人他今生雖然沒有念佛;但是他過去生是一個大乘善根的人,而且跟淨土的因緣很深。怎麼知道呢?因為你看他能夠在臨命終這麼一個短暫緊要的關頭,能夠遇到淨土的善知識現前,這個是多麼不容易的因緣。臨命終的時候,不就是很短的時間嗎,剛好有善知識的因緣現前;而且又在臨命終身心逼迫的時候,善知識幾句簡短的開示,就能夠使令他發起信心、發起往生的願力,所以這個地方「此事萬中無一」。這個淨土法門是一個難信之法,我們真正能夠對名號生起真實的歸依,這個是不容易的。我們對於娑婆真實的厭離、對極樂世界真實的欣求,也不容易的。這個人卻能夠在臨命終的時候,身心逼迫的情況下,短暫的幾句話,就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跟願力,這個都是宿世的善根成熟,「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幸?《淨土或問》斥此最詳,今人不可不讀。」

  我們現在的台灣,有些人有一個毛病。什麼毛病呢?就是他平常也不念佛,但是他心情是想往生極樂世界。他是什麼想法呢?怕什麼,反正臨終再等人家來助念就好了。(哈──)不但是居士有這樣的想法,很多弘法的法師,他也提倡這樣的想法,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思想。所以蕅益大師說:下品下生,他臨終仰仗善知識的開導,而生起十念往生的,這種只能夠增長我們的信心則可,不能當作榜樣來修行的,這是一種特殊的個案、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個案,你看「萬中無一」,一萬個找不到一個。所以我們在正常的情況下,一定要強調「若無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這個是比較合乎正常修行的一個情況。就是我們的念頭是等流性,你一定是平常有這樣的栽培,臨終才有這個念頭出現。當然,生命是無量的,誰知道你過去生栽培過什麼念頭?誰也不知道。但是你存有這個僥幸,可能你就會出差錯!你一定要假設你是大乘善根的人(诃──),會出差錯,因為這種人萬中無一。所以我們正常的修行、正常的弘法,你還是要按照正常的軌則。不管我們過去世是不是有善根,不管,根據正常的信、願、持名來栽培,是這個意思。

  第三二卷

  請打開《講義》第五十八頁,「遙遠即到疑」:

  遙遠即到疑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

  這個地方是說明距離的疑惑:「西方」國土距離我們有「十萬億佛土」這麼的遠,臨命終的時候,怎麼能夠馬上往生呢?蕅祖的回答:

  │   ┌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

  │   │

  │  ┌┤ 性本無外故。

  │  ││

  │  │└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

  我們之所以往生,這當中主要有二種的力量:第一個「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第一個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的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議,心的力量不可思議。我們的念頭一動,就能夠到十法界,說這個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其次,「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其次呢,彌陀的本願功德力不可思議,本願的攝持,佛力不可思議。這當中講出一個譬喻:

  │ ┌┤ 如鏡中照數十┌層數宛然─實無遠近,

  │ │└─      ┤

  │ │  層山水樓閣 └一照俱了─見無先後。

  └答┤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情況,就像「鏡」子去「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在空間上「層數宛然,實無遠近」,在時間上「一照俱了,見無先後」。換句話說,這個時空對鏡子是無障礙的,關鍵在你跟鏡子是不是相應。換句話說,這個山水,它一定要在鏡子的前面,你把這個山水放在鏡子的後面,怎麼照也不能夠出現。就是說它的關鍵不在時間的先後、也不在空間的遠近,你一定要把它放在鏡子的前面,它就能夠顯現。我們往生淨土亦復如是,關鍵還不是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不在距離;而是你內心當中,是不是能夠成就這樣的資糧、成就這樣的因緣,跟彌陀的本願能夠感應道交,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蕅益大師把它合法:

  │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          ───亦如是┐

  ││,有世界名曰極樂        │

  ││                │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       │

  │├         ────亦如是┤

  ││今現在說法           ├

  └┤                │

  │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    │

  │┌           ┐   │

  ││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   │

  └┤           ├亦如是┘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

  └           ┘

  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海印三昧┐

  ──當知字字皆┤    ├之靈文也。

  └大圓鏡智┘

  這句話,蕅益大師講得很有力量。感應道交這件事情,這個「十萬億佛土」依報的「極樂」世界「亦如是」;正報的「阿彌陀亦如是」;乃至「臨命終」的時候「彌陀」的「現前」,我們眾生的「往生亦如是」。而這些都是「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這個「海印三昧」跟「大圓鏡智」,都是說明我們這一念所謂的自性清淨心,或者講現前一念心性。不過古德解釋「海印三昧」,偏重在「理具」,這個「海」具足無量無邊的寶,偏重在理具;「大圓鏡智」偏重在「事造」,它偏重在顯現這一部分;這個「海」偏重在含受、理具這一部分。前面的話,實在是佛陀的清淨心所流露出來的真理「之靈文」。所以說佛法的緣起觀,是建立在現前一念心性的基礎之下,所謂的萬法唯是一心。

  過去天主教有一個神父,他說《聖經》他越研究,他的信心越動搖。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神父他的心很細。就是說雖然天主教他們歸依上帝,他們也是一種歸依的心情;我們淨土法門講歸依阿彌陀佛:但這二個的內涵是不同的。因為天主教他們所歸依的上帝,是離開這一念心以外,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有自體的上帝。所以他整個歸依在操作的時候,是明顯的心外求法,那心是向外的。我們大乘的淨土法門,講到十萬億佛土不離開我現前一念心性,蕅益大師一再的強調:這個阿彌陀佛不離開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與我心性本無外故。就是說阿彌陀佛在哪裡?他存在我們的心中。所以我們在歸依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回光返照的。所以這是一個不同的方向。這外道在求歸依的時候,他的心是向外的。我們淨土人在歸依的時候,我們愈歸依內心是愈寂靜。你這個心向外,你愈歸依心是愈擾動的,你的方向不同。所以我們說:這個人會懷疑十萬億佛土不能去,這個人一定是初學者。一個老修行人,他把佛號念到有功夫的時候,即使他沒有明白教理,他講不出個道理;但是他一定肯定他能夠往生。就是這個念佛法門你愈深入以後,我們講:阿彌陀佛為什麼活在我們的心中?這句話我們怎麼體會呢?我想我們每一個人在念佛的時候,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念佛;而且你多多少少都會感覺到:的確佛陀已經幫你化掉很多災難,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體會。但是你在這幾十年的念佛當中,你會有一個經驗,就是說你每一次念佛,佛對你的加被都不一樣。你越專注,佛對你的加被越大。這表示什麼?假設佛是離開你的心中有獨立的體性,他每一次對你的加被應該都是一樣的,因為他是這麼真實獨立的自體!你每一次跟他接觸,他給你的力量應該都一樣!但事實上不然。他給你的力量,要看你當時的虔誠、專注。可見得佛不離開我們一念心中。之所以為什麼我們每一次不同的心態,我們所接受到的佛力加被會不一樣,這表示佛不離開我們現前一念心性,他不能夠離開我們心的因緣。我們一個人念佛慢慢上路以後,你內心當中就會想出蕅益大師這句話:「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你就會肯定的講出這一句話出來,往生極樂世界你不是問題。因為真理它是禁得起鍛煉的,它是一個真實的相貌,你不斷的去修行,你跟真理愈接近,你會覺得這句話是真實的。一個違背真實相的道理,你越修行,這個錯誤的思想顛倒會愈明顯。所以你看蕅益大師講出這句話:「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復如是。」這個都是「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這個是佛陀大智慧的清淨心,所流露出來的真理。整個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原來不離開我現前一念心性,這距離不是問題。關鍵的是:你是不是跟彌陀相應,這是個關鍵。這個地方是破除我們對距離的懷疑。:

  二行差別疑

  ┌問: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

  執持名號它是「行行」,信願是「慧行」。一般行行是偏重在事修,屬於定門;慧行是屬於慧門,是屬於正行。這樣子講,持名應該是助行了,怎麼說是正行呢?看蕅益大師回答:

  │      ┌信┐      ┌無願行─不名真信

  │      │ │┌非先後┐ │

  │ ┌依一心說┼願┼┤   ├蓋┼無行信─不名真願

  │ │    │ │└非定三┘ │

  │ │    └行┘      └無信願─不名真行

  我們剛開始在栽培的時候,應該是先有信心,我們相信這句名號具足三力不可思議,就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具足三力不可思議,相信我們一定能夠仰仗彌陀的名號,使令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使令我們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有這樣的可能性以後,我們才進一步的去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乃至於執持名號。就是這個信、願、行在生起的次第,你的確能夠前前引生後後。但是當這三個資糧同時操作的時候,就沒有所謂的先後,這三個就不能分割了,離開一個,二個都不能成就。

  │ │   ┌信─┐ ┌信┐

  │ │   │  │ │ │三,聲聲圓具,所以名

  └答┼今全由┼願─┼故┼願┼

  │   │  │ │ │多善根、福德因緣。

  │   └持名┘ └行┘

  │

  └《觀經》稱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此之謂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信願」是偏重在一種理觀,一種理觀、一種智慧的抉擇;「持名」是偏重在事修,它是偏重。但是這二個在操作的時候,是互相影響的。就是說你為什麼會堅持去念佛?因為你有信願的引導。信願的引導,使令我們能夠萬緣放下、死心塌地的念佛。我們念佛以後,又增長我們的信願,我們更能夠肯定這是一個事實:「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復如是。」經過你實際的操作以後,真理畢竟是真理,禁得起鍛煉,你會對這件事情更加相信。所以信願引生持名,持名加強你的信願,這二個是不可以分開的。最後:

  能除罪否疑二

  平日除罪疑

  ┌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

  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內心非常的至誠懇切,能滅「除」眾「多」的「罪」業;那平常「至心稱名」也能夠「除罪」嗎?平常我們在佛堂念佛也除罪嗎?看蕅益大師回答:

  │ ┌如日出,群暗消。

  └答┤

  └稱洪名,萬罪滅。

  蕅益大師這個文詞寫得好。蕅益大師一開始先作一個譬喻說:這個太陽一出來的時候,所有的黑暗都消除掉了,太陽有對治黑暗的功能。這個意思就是說:「稱洪名,萬罪滅。」這個佛號亦復如是,它有對治罪業的功能。你這佛號一現前的時候,「萬罪滅」。基本上光明跟黑暗是不能同時存在的。這個人為什麼會有黑暗呢?因為他沒有光明。這個人為什麼罪障重呢?因為他心中沒有佛號,心中沒有佛,就是有罪障。所以「稱洪名,萬罪滅。」

  散心除罪疑

  ┌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

  至心稱名能夠滅罪,如果我們「散心」念佛,一方面念佛、可也是一方面打妄想,一方面打妄想、可也是一方面念佛,這樣子能夠破除罪障嗎?看蕅祖的回答:

  │     名號功德┌寧不除罪─┐以悠悠散善,難

  │    ┌    ┤     ├

  └答┬正答┤不可思議└但不定往生┘敵無始積罪故。

  │  │(「異」字打錯)

  我們散亂心念佛,也能夠除罪;但是因為你內心當中,你這個佛號對煩惱沒有調伏的功能,所以淨業不成就,就不決定往生。能夠滅罪,但不保證往生。因為「悠悠散善」這個散亂的善業,很難抵抗「無始」的罪業。

  │  │   積罪假使有體相者,

  │  │  ┌         ─┐

  │  │  │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

  │  ├當知┤          ├然─

  │  │  │雖百年晝夜彌陀十萬,│

  │  │  └          ┘

  │  │   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

  │  │

  │  │   ┌所滅罪如爪上土

  │  │  ─┤

  │  │   └未滅罪如大地土

  │  │

  │  └唯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

  │

  │   非復三軍能制耳。

  如果我們今天在念佛的過程當中,沒有加上「信、願」這二個理觀,只是事修,我們看,假使把信願這二個觀慧拿掉,就是持名的話,這樣的滅罪情況,就是說你無始的「罪」業如果「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你用一「百年」的時間,這一百年還不是空過,「晝夜彌陀十萬」,一天念十萬聲佛號,每「一聲」佛號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但事實上跟你所「積」的罪業比較呢,「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所滅的罪還是有限。就是說假設你這句佛號沒有真正的信願具足,你只是嘴巴念佛號,事修;那你所滅的罪,饒你「晝夜彌陀十萬」念一百年,所滅的罪還「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你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這個時候「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復三軍能制耳」,這解脫生死。

  所以這個地方的「一心不亂」,其實我們在看這個一心不亂的時候,要注意「不亂」這二個字。「一心」是不難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五分鐘、十分鐘,乃至一個小時,把這個佛號念到「一心」,心一境性,這不難。但是要達到「不亂」,不為煩惱所亂、不為見思煩惱所亂。我們可以這樣子講:「一心」是生善義,「不亂」則破惡義。就是說你為什麼不為煩惱所亂?表示你已經有對治煩惱的力量。因為我們煩惱一定會活動的,生死凡夫哪有人不起煩惱的!但是你為什麼在念佛的時候不為煩惱所亂呢?他為什麼會被煩惱所亂?就是他沒有這個理觀,他對這個煩惱沒有對治的力量。所以為什麼祖師大德在念佛的時候強調:「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之要務」,重要的事務。所以你不能只是一路念佛,你要看看你這個佛號是不是能夠折伏現行煩惱,所以關鍵還不是在「一心」。就是說你這種一心的境界,是不是能夠對治見思煩惱?不亂,不為煩惱所亂,關鍵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決定往生的關鍵。至於滅罪,每一句佛號都能夠滅罪,是的。但是你要能夠往生,那一定要達到一心而且是不亂。是這個意思。所以滅罪跟往生,這二個標准就不一樣。

  └引證┬然稱名便為成佛種子,如金剛終不可壞。

  就算你是亂也無所謂,它畢竟也是一個「成佛」的「種子」,譬如「金剛」寶石,它「終不可」破「壞」。下面引證:

  │

  ├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聖眾皆謂無善根

  │

  │ 。佛言:此人無量劫前為虎逼,失聲稱

  │

  │ 南無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

  │

  │ 二乘道眼所知也。

  │

  └由此觀之,《法華》明過去佛所,散亂稱

  名,皆已成佛。豈不信哉!

  這個地方是說明:假設我們信願沒有具足,還沒有念到一心不亂,但是這個念佛還是一個未來成佛的種子。這以下引證。這引證是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老人」家,他從工作中退休下來,就住在家裡面。子女看到他這老病的身體,一天到晚住在家裡面不工作,就嫌棄他。嫌棄他,這個老人很傷心啊說:我一輩子為了工作、為了家庭,年紀大了,子女不孝,就跑到僧團求出家。求出家,阿羅漢他也不須要你填什麼資料,他一入定就知道你這個人有沒有善根。捨利弗尊者先看:唉呀!這個八萬大劫跟三寶都沒有結緣,所以這個人度你出家也沒有用,就不度他出家。如是的次第,「五百」個阿羅漢都沒有度他,就在僧團外面哭。佛陀從外面回到僧團來,看到他明知故問說:你發生什麼事啊?說:我要出家,五百個阿羅漢都不同意我出家。佛陀就帶他進來,命令目犍連尊者剃度他。剃度以後,這個老人家年紀大了,心中的妄想就比較重。人世間打滾得多,打坐的時候不是昏沉就是掉舉、不是掉舉就是昏沉。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有一天就用這個神通力,帶他到大海的旁邊這個河岸,看到一條大魚的屍骨。他說:你知道嗎,這是你的前生。你前生是一個大魚,被這個漁人抓到以後,萬刀殺死了,這個肉都被吃光了。為什麼呢?因為你過去生曾經做過國王,這做國王殺業太重,所以做著魚來償還。但是你這個罪業還沒有償還完,你今生再不努力啊,你繼續要到三惡道去。這個老人家一聽,非常驚怖,看到他過去生做大魚,回來以後就精進了。一個人啊,我們講心力不可思議,什麼事情就是怕你心力提起來,心力一提起來的時候,就觸動了他的善根。他過去生曾經是一個柴夫,到山中砍柴的時候,遇到老「虎」的「逼」迫跑到樹上,老虎要去咬樹的時候,他稱了一聲「南無佛」。那他精進用功,就觸動了最初的善根,就證得阿羅漢果,在今生成就阿羅漢果。所以這樣的一種念佛思想,跟《法華經》的思想:「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釋迦牟尼佛說:在過去佛當中,曾經在寺廟當中以散亂心稱念佛名的,現在都已經成佛道了。這個是說明成就佛道的因緣,就是這樣子栽培下來的。

  這句話的意思,我們把它分成二部分。這句佛號啊,在我們心中操作,對我們可能會有二種的功德出現:第一個就是你還沒有念到一心不亂,你雖然念佛,但是你可也沒有具足信願,你還是貪戀娑婆世界,對佛號的信心還是相信懷疑、懷疑相信,沒有真實的信願具足。這句佛號你念的時候,這句佛號對你來說,就是所謂的「散稱為佛種」。就是你這句佛號,為你未來成佛的因緣,先種下一個種子。就像說你種這個蘋果,你現在不能吃,以後才吃到。你先把這個種子種下去,你種這個蘋果的種子,你現在吃不到,這第一種,就是信願不具足,「散稱為佛種」。第二個「執持登不退」,這個佛號在你心中操作的時候,你可是信願具足,有事有理。一方面對佛號專一相續的安住,一方面信願持名深信切願,這心中這二道的光明現前,相信發願、發願相信。這一句佛號,讓你今生就能夠得到利益了,執持登不退,你今生就能夠解脫生死。

  蕅益大師這一段就是講這件事情,就是念佛人分成二類:一個是念到一心不亂,一個是沒有一心不亂。這個時候有二種差別的功德:一個是為未來種下一個成佛的因種,一個是今生就能夠成就三不退。這是「破疑」,這是本科(丙一正示無上因果)的第二段。看最後一個「誡勸」:

  誡勸

  ┌缁┐  ┌簡易┐ ┌勿視為難─而辄生退诿

  │ │  │  │ │

  ├素│  ├直捷│法├勿視為易─而漫不策勤

  ┌伏願┤ ├於此┤  ├ ┤

  │  ├智│  ├無上│門├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

  │  │ │  │  │ │

  │  └愚┘  └圓頓┘ └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

  蕅益大師很誠懇的說:希望所有的出家、在家,通達教理的、不通達教理的,對於信願持名的法門,它的下手至「簡易」、至「直捷」,它果地的功德最「無上」、最「圓頓」。你對這個法門,不要把它看做太「難」,它講一心不亂、信願具足,這何等的難!而「辄生退诿」;你也不要把它想得太簡單,反正臨命終等人助念,「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這句佛號太簡單了,我要找一個更深妙的法門,我這個人的個性就是要修復雜的,我要觀想、觀像。「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這個佛力的境界太深了,不敢承當,我還是觀我的五蘊身心,這個比較簡單。破除我們對淨土一種難、易、淺、深的四種障礙。總結:

  │                 ┌十───┐

  │  所持之名號─真        │    │

  │ ┌       ┐       ├百   │聲,聲皆

  │ │實不可思議  │持一聲,則一聲│    │

  └蓋┤       ├       ┼千   ├不可思議

  │能持之心性─亦│不可思議。持 │    │

  └       │       ├萬   │也。

  真實不可思議 ┘       │    │

  └無量無數┘

  所以說這個淨土法門,的確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解脫法門。「不可思議」這句話就是說:你這個人布施、持戒,下輩子成就了一個諸天的可樂果報。诶,這件事情可思議,因為你布施、持戒嘛!你有這個因地、有這個天上的果報,這是很容易理解的。說你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念了一句佛號,往生到極樂世界,那是一個什麼境界呢?那是一個廣大無邊的依報國土、那是一個長遠無盡的正報壽命,的確不可思議。你說你因地這麼少,你怎麼念一句佛號,那個聲音不是很短暫嗎,為什麼短暫的因地,有這麼廣大的功德呢?這件事情不可思議。所以蕅益大師後面會講到。我們如果不能破除小大的這種執取,我們總是認為:你的因地這麼小,果報這麼多?有這種小大的執取啊,你很難把佛號念好。所以它這種念佛是華嚴的思想,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這個不可思議的關鍵在什麼呢?因為你所念的名號,這個萬德洪名、這句佛號雖然它是小,但是你可知道這句佛號是什麼意思嗎?這句佛號是無量光、無量壽,它具足無量光的功德、它具足無量壽的功德,所念的佛號不可思議。這不是小跟多的問題,這是功德的問題,小東西也可以具足大功德的。我們這一念心也的確不可思議,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當,我們這一念心也具足無量無邊的德能,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議。二個不可思議的東西一接觸啊,所以也就是「持一聲不可思議,持百千萬聲不可思議」。

  我們剛開始,也不妨先從事持下手,因為這個心性的功德力不可思議啊,的確不容易理解。如果我們對大乘經典,對《法華經》《華嚴經》這種一心的思想,沒有長時間的熏習;我們經常觀察我們這一念心,經常起煩惱(诃──),觀久了對自己都沒有信心。觀我們這一念心,它不是起煩惱、就是業障,從來沒有看到這一念心有什麼功德相貌。(诃──)對自己就會產生像印光大師說的:唉呀!我是業障凡夫,絕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不過慢慢慢慢的,你煩惱淡薄以後,你再去讀《法華經》,你會有不同的感覺,你會知道你這一念心就像蓮華一樣,含攝無量無邊的功德在裡面。所以我們剛開始不妨從事持,先相信彌陀的名號不可思議。但是慢慢的,你念佛的時候你總是會增長,因為這個佛號在你的心中運轉,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慢慢的你這個業障消滅了以後,你心的堪能心強,你再來看《大正》經典,那你感受會不一樣,你就敢承當:「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句話你就敢承當。慢慢慢慢你就能從事持轉成理持。我們不妨有這樣的次第。

  丙二、重勸

  這個是「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的第二科,前面是「正釋無上因果」,這是「重勸」。這個「重」就是重復、再一次的勸我們要發願以往生淨土,這是第二次的勸我們。看經文:

  捨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

  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佛陀講完這個無上因果以後,又招呼了一聲「捨利弗」說:「我見是利」。這個「我」是誰?「我」是大智慧光明的佛陀,「我」親眼看到淨土這種殊勝的利益,我才會說出這樣的話,我才敢講出前面的無上因果。佛陀會抉擇出一個無上因果,他也不是憑空想象的,他的確是看到的、的確是親證的。所以再一次的勸勉我們:「若有眾生,聞是說者」,若有眾生聽到淨土這樣的殊勝因果,你應該要發願「生彼國土」。關於這一點,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先看「正釋」:

  正釋二

  約理圓釋

  「正釋」分二科:第一個「約理圓釋」,第二個再「約事確釋」。從道理上說,先解釋「我見是利」:

  ┌我見者─佛眼所見究盡明了也。

  │

  │   ┌橫出五濁──┐

  │   │      │

  └是利者┼圓淨四土  ┼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      │

  └直至不退位盡┘

  「我見」這個「我」指的是「佛眼」,當然「佛眼」是大智慧光明眼。「佛眼所見」是「究盡明了」,沒有任何的差錯。佛眼睛所見的事情,都是一個現量的境界。佛陀從來沒有作任何的猜測,佛陀的心中沒有任何的比量,佛陀所想的、所說的,都是現量境、都是現量境,佛陀不作任何的猜測──這個是可能、或許、大概是,佛陀不會有。佛陀演說的每一件事,佛陀說如果這件事情還不明確,佛陀會默然。比如說這個人會到哪裡去?他的業還不決定之前,佛陀不會表達任何意見;但是佛陀只要講出來:這個人七天以後會死,這件事情決定了,只要佛陀講出來,這件事情決定了。所以佛陀見到這種功德利是究竟明了,沒有任何差錯的。佛陀是見到什麼利益呢?這淨土的利益:第一個「橫出五濁」,這個是強調他力門。就是我們要離開三界,要靠自己斷惑的;這個地方是帶業往生,橫超三界,這是第一個利益。第二個「圓淨四土」,這個是強調「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直至不退位盡」,這個是講圓證三不退,「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這個就是所謂的他力門果地教,這件事情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這是不共於其他的法門。這樣講「我見是利」是比較開闊的、比較圓滿的解釋。另外一層解釋「我見是利」,是約臨命終,看蕅益大師。「約事確釋」這當中分二科:「明仗自力之難」,第二個「明仗他力之易」。看我們自力的情況:

  約事確釋

  明仗自利之難

  ┌─復次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

  │

  │              ┌頑修┐

  │           ┌無論┤  ├??無功。

  │ 蓋穢土 ┌生死關頭┐│  └狂慧┘

  │┌    ┤    ├┤

  ││自力修行└最難得力┘│ ┌悟門深遠┐

  ││          └即┤    ├之人─

  ┼┤            └操履潛確┘

  ││

  ││    ┌倘分毫習氣未除,

  ││   ─┤

  ││    └未免隨強偏墜。

  ││

  ││           ┌陰境若現前┐此誠可寒

  │└永明祖師所謂十人九蹉路┤     ├

  │            └瞥爾隨他去┘心者也!

  │

  │┌初果昧於出胎┐    ┌強作主宰,

  └┤      ├者裡豈容┤

  └菩薩昏於隔陰┘    └僥幸颟顸。

  「我見是利」,蕅益大師說這個「是利」,也可以約著臨「命終」的時候「心不顛倒」來說。就是說「心不顛倒」是有佛力的加被,而達到心不顛倒,這個也是功德利益。這怎麼說呢?「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就是我們自力的修行,我們平常這一念心,身體健康,果報體不障礙我們,也沒有老病死來障礙我們,身體健康、心情也愉快,心中也沒有煩惱。我們內心當中也可能會有一段時間,三障暫時不現前。我們就在這個冷氣的大殿當中,我們這一念心也會去思惟甚深的法義,跟一切法畢竟空的真理相應,也可能。但是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就不行了。這怎麼回事呢?這臨命終的境界,跟平常在冷氣房的情況不一樣。(哈哈)在臨命終的時候,《瑜伽師地論》上說:我們的內心有三種狀態:第一個是明利心(明了的明,利益的利),這個時候的明了性很強,但是他極度的散亂,就是亂心位,你控制不住,這種散亂不是我們一般的散亂能夠比的。怎麼個散亂法呢?明利心的時候,你一生的善惡業力一直起現行,你根本控制不住,就像泉水一直流出來一樣。你小時候做過什麼事、長大後做過什麼事,你本來都忘了一乾二淨,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可是原原本本的現前,像看電影一樣,善惡業力一時現前,這個時候你極度的散亂,在《成唯識論》說這個叫亂心位。這種你控制不住的。如果一個人能夠念佛往生,應該在明利心的時候就要成就了,因為這個是最好念佛的時候。

  如果在明利心的時候,你沒有把佛號提起來,明利心過去以後,下一個就是昏昧心。這個時候,一個人開始正式死亡,你的諸根開始敗壞、你的心識開始昏昧。你可能是耳識失去功能,耳朵聽不到聲音,外面任何的講話聲你聽不到了;或者眼識失去功能,看不到外面的境界;這前五識次第的破壞、昏昧。這個時候,你真的感覺到你要死亡了。一般人在昏昧心的時候,會生起一個痛苦。這個痛苦怎麼回事呢?就是你那個生死的業力,要推動你去離開你的果報體;但是你內心當中那無始的愛著啊,你執取這個果報體:诶!這個果報體我已經用了幾十年了,這個房子好歹不管破舊,這個家總是住了幾十年了,你要把我拉出來!就如生龜脫殼,就是這個業力要把你的神識從果報體推出來的時候,你有一種痛苦的感受,很辛苦。就是在這個昏昧心的時候,你正式死亡的時候,有這樣的痛苦。

  到了昏昧心過去了,下一個剎那就入夢覺。夢覺的時候,第六意識全部不活動了,就像一個人睡覺不做夢的時候,完全沒有知覺了。這個時候,全身開始冰冷了,第八識也逐漸要離開。如果這個人善業起現行,就往生到人天的可樂果報,他的身體是從腳部開始冰冷起,從下面往上冰上來。如果這個人是惡業起現行,要到三惡道去,這個罪業是一個沉重性的,這個時候他的冰冷情況,是從頭部開始往下冰冷起。夢覺的人,他跟外面的境界完全不能接觸,前六識完全不活動。夢覺過了就中陰身,中陰身就像三尺高的眾生,他的果報體相似於他後來的果報。如果這個人是要做一只牛,這中陰身看起來就像牛一樣,七天一死,最多七次,最多七七四十九天,一定要投胎。

  所以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不管你是明利心極端的散亂、不管是昏昧心極端的昏昧,你的功夫都提不起來。因為那是一個強大的水流,你一生的善惡業現前的時候,那是一個強大的生死流,這生死關頭最難得力。不要說平常「頑修狂慧,??無功」,就算是「悟門深遠,操履潛確」,這解門的深遠,行持的「操履潛確,傥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這業力啊隨強的業力先投胎。所以「永明祖師」說「十人九蹉路」,永明大師做這個四料簡:「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有禅無淨土」這個「有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禅」是指明心見性,如果你沒有明心見性,你還沒有資格稱為「有禅」。即使你是一個明心見性的人,但是你沒有佛力的加被,臨命終的時候,還是「十人九磋路」。「陰境若現前」,臨命終的時候,「瞥爾隨他去。此誠可寒心者也!」所以「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者裡豈容強作主宰,僥幸颟顸。」所以我們在臨命終的時候,面對無始的生死業力現前,這個地方是作不了主的。怎麼辦呢?

  明仗他力之易

  ┌信願┐    ┌佛慈悲願,定不唐捐┐

  ┌唯有┤  ├仗他力故┤         ├

  │  └持名┘    └彌陀聖眾,現前慰導┘

  │

  │      ┌無倒┐

  │   ─故得┤  ├往生。

  │      └自在┘

  念佛人就不同,因為他在念佛的當下,有這個「仗他力故」,彌陀本願功德的加持。我幾年前到正覺精捨,去拜訪一個老和尚叫了一長老。了一長老過去是親近倓虛老和尚,他曾經做個倓虛老和尚的侍者。他說倓虛老和尚,他是一個講經的法師,也蓋了很多寺廟。他老人家本身是念佛的,但是他思想很開放,他的道場你參禅也可以、修什麼法門都可以,所以他的道場當中有參禅的有念佛的、有念佛的有參禅的。他說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他親眼看到二個人往生,在旁邊從頭看到尾。第一個就是裡面很有名的開悟禅師。說這個禅師很小就出家了,打坐的功夫非常好,他不但是「悟門深遠」,他盤腿的功夫也特別好,他一盤能盤好幾個小時。他臨命終的時候生病,當然人死亡之前都會生病,他說他本來的心情是想坐著往生,他就坐在一個禅椅上。當然禅宗的人哪有什麼往生助念這件事情,人一定要靠自己。他在這病痛當中,坐了幾個小時以後,身體實在受不了,身體的病痛、身體的散亂昏昧,色身的病痛實在是沒有辦法,到最後也只好躺下去。我聽了一長老說:他的眼神還是有一點罣礙、還是有一點病痛。最後還是沒有辦法堅持坐著就躺下去。反觀倓虛老和尚就不同。他說:倓老本身是一個法師,他哪有時間打坐!倓虛老和尚在臨命終的時候也是有生病、病痛,後來就不吃東西了。但是念佛人他有什麼差別呢?了一長老說:他非常明顯。他說:開悟長老跟倓虛長老臨終的時候,病痛的相貌是差不多;但是這倓虛長老在念佛的時候,他這個佛號一現前的時候、大家助念的時候,很明顯這個臉色就開始改變,本來有點痛苦的,就轉成很安祥,乃至念到最後的時候,整個臉非常的紅潤,還帶一點光彩。到最後臨命終的時候,倓虛長老還特別的雙手一舉,要侍者把他扶起來。結果大家把他扶起來,他就半躺半坐往生。了一長老說:他親眼看到這二個,從頭看到尾往生,他就很清楚一個人仗自力跟仗他力的人差別有多少。他說:事實上他們那時候的那一個道場,開悟長老的修行是大家公認的,不管是悟門深遠、操履潛確,那是一個真實的修行人。但是臨命終的時候,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的確不容易、功夫不得力。因為你短暫的幾十年,跟你無量劫的生命所積集的罪業,怎麼能夠比呢?因為倓虛長老是念佛人,他不同,「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念佛人有佛力的加被,在這個地方。

  └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所以

  ┌願──┐

  殷勤再勸發願─以┤   ├故也。

  └能導行┘

  是這個意思。好,我們看:

  破情二

  問

  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為勝,

  何也?

  既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們應該直接觀照我們現前一念佛性,為什麼念阿彌陀佛呢?這剛剛也講過了,我們稍微把這個文疏通一下:

  答二

  約二見破

  此之法門,全┌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

  答:      ┤

  在─了他即自└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

  這個念佛法門偏重在自他不二,就是佛跟心的體性是不二的。如果你一定要說離開現前一念心性有一個「他佛」,你就是「他見未忘」,心外求佛。如果你「偏重自佛」,便「成我見顛倒」,便成自然外道。

  約四益破

  儻不從世界

  ┌     ┐

  悉檀四益,後三│深發慶信 │

  ┌又─       ┤     ├何況悟入理佛?

  │  益,事不孤起 │則欣厭二益│

  │         └     ┘

  │          尚不能生

  │  (所以重點在於:)

  │           ┌彌陀聖眾現前

  │ ┌即事持達理持,所以┤

  │ │         └即是本性明顯

  └唯┤

  │            ┌成就慧身

  └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

  └不由他悟

  所以說要點是「即事持」而「達理持」,「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假藉彌陀的因緣來開顯我們的自性佛,這才是真正的理事無礙,我們不偏理、也不偏事,有事修、也有理觀,是這個意思。

  總結

  ┌破盡一切戲論

  ┌法門深妙┤

  │    └斬盡一切意見

  │

  │  ┌馬鳴┐

  │  │  │

  │  ├龍樹┤

  │┌唯┤  ├之流,徹底擔荷得去。

  ││ ├智者┤

  ││ │  │

  ├┤ └永明┘

  ││

  ││  ┌世智辯聰┐┌盡思度量┐    ┌夫┐

  │└其余┤    ├┤    ├又不若愚┤ ├

  │   └通儒禅客┘└愈推愈遠┘    └婦┘

  │

  │            ┌潛通佛智┐

  │  ──老實念佛者,為能┤    ├也

  │            └暗合道妙┘

  │

  └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

  ,豈敢違抗,不善順入也哉!

  ──乙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竟──

  說這個淨土「法門」的確「深妙」。你說你這一念心去操作佛號,一句彌陀念誦聽,這當下就能夠出現三種力量:心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這的確是深妙不可思議。在這個不思議的當中呢,息滅「一切」的「戲論」,也「斬盡一切」的「意見」。這樣的一種境界,只有法身菩薩──「馬鳴、龍樹、智者、永明」這種法身菩薩,才能夠「徹底」的「荷擔」,我們凡夫主要是靠仰信。但是念佛法門最怕的是誰呢?就是「世智辯聰,通儒禅客」,這些大禅師,在那個地方「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在那邊打妄想。這樣子還比不上「愚夫愚婦」,他雖然是事持:我是業障深重的凡夫,絕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一定能夠救拔我們。他雖然事持,但是遲早要「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所以這個淨土法門,最怕偏空的學者,它還不怕你著有,最怕偏空。因為它這一個殊勝的無上因緣啊,就是在你的生命當中,佛陀明確的指出一條道路。我們講我們這一念心,有很多因緣。你內心當中是依止什麼軌則,它就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而釋迦牟尼佛「我見是利」,明白的講出這個因緣,現前了,這麼好的因緣,你內心當中只要遵循著信願行的操作,你臨命終的時候,彌陀現前。釋迦牟尼佛跟你講得很明白,但是有些偏空的人就是不相信。所以這個地方最怕這種「世智辯聰」跟「通儒禅客」。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完前面的無上因果以後,要講出「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呢?就是說「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佛陀以大智慧的眼睛、跟大慈悲的音聲,來證明這件事情的真實性,「豈敢違抗,不善順入也哉!」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佛陀的慈悲,再一次的強調:「我見是利,故說此言。」

  所以蓮池大師他有一段開示很重要,我把它講一下。蓮池大師說:「著事而念能相繼」,說你執事而修,但是你的念頭能夠相繼,淨念相繼,「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你還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品位低一點,但是至少往生了。「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你執著空性,但是你還真的不明白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只知道這個空而已,還不知道妙用,「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反受落空之禍,你會錯過一個這麼殊勝的因緣,白白的錯過了、當面錯過了。好不容易得到人身,遇到淨土法門的出世,淨土法門這樣一個修行的傳承還存在;但是你卻不去操作,這件事情啊,反受落空之禍。這個地方是講到「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三三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二頁,「甲三、流通分」。

  甲三、流通分二

  蕅益大師解釋本經,把本經分成了三科:第一科是「序分」,第二科是「正宗分」,第三科是「流通分」。第一科「序分」當中,就是所謂的「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在這一科當中,蕅益大師說:佛陀先總標淨土的無上因果,先把極樂淨土果地的功德跟因地的修行,先作一個總標,一個大綱的說明。到了「正宗分」,佛陀就詳細的介紹極樂世界,先介紹極樂世界果地的功德、依報的功德、正報的功德,來啟發我們的信願。其次,再講它因地的修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正宗分」是詳細的介紹極樂世界無上的因跟無上的果,「流通分」,它這一科的內涵是扣著淨土的因果在發揮。不過它這個地方的意義,跟「正宗分」的意義還不一樣。這「正宗分」在介紹無上因果的時候,是屬於事理上的發揮,不管是事、不管是理上的發揮。「流通分」它這個地方的介紹,它是一種贊歎的口氣,歎德的口氣。由於佛陀的贊歎,使令這個法門能夠流通後世、普遍十方,這是「流通分」的一個特色,它的口氣是贊歎的。在講「流通分」之前,蕅益大師有一段的說明:

  ┌信願┐  ┌圓收┐一切┌豎與一切法門渾同┐

  ┌┤  ├一法┤  ├,   ┤        ├

  │└持名┘  └圓超┘法門└橫與一切法門迥異┘

  │

  │  諸經論中,亦有橫義,乃隨斷

  │ ┌             ┐

  │ │惑淺深,即於同居見上三土 │

  │ ┤             ├也

  │ └是則約證名橫,約斷仍豎──┘

  本經的一個修行方法就是「信、願、持名」,這個法門是「圓收」一切法門,也是「圓超一切法門」。從「圓收」的角度來說,這個信、願、持名本身能夠攝受一切法門,因為一切的大乘經典,它所诠釋的觀念,是有助我們對淨土的信願。這個「信願」,蕅益大師解釋:深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就是菩提心,所以它是收攝一切的大乘法門。它也「圓超」,因為它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有佛的本願功德加被,這樣就超越了其他的自力法門,因為它有佛力加被。所以它這個法門的特色,它「圓收」它也「圓超」。「豎與一切法門渾同」,就是在整個斷惑證真的次第上,它跟一切法門也是相同的,它的修行過程當中,也是要先求專注、再成片、再一心不亂,由事一心到理一心,它整個斷惑證真的次第,跟一切法門相同。但是「橫與一切法門迥異」,從圓融的角度呢,因為有本願的攝受,它有橫生四土、圓證三不退,這樣就跟一切法門不同了。它有次第的、也有圓融性的。講到這個圓融性呢,「諸經論中」也是有圓融的情況(這個「及」是個錯字,應該是「乃」。),「乃隨斷惑淺深,即於同居見上三土」。(這個脈絡畫的有問題,這個「居見上三土」,要畫到前一行的下面。)就是說隨著斷惑淺深,雖然你在同居土,你在同居土當中,只要你斷了見思,你就在同居當中去受用方便土;你斷了無明,就能夠受用實報土。換句話說,這樣子也可以說是圓融的情況。就是說雖然是同居土,但是它也具足了三土的功德。但是它這個「橫具」是「約證名橫,約斷仍豎」。換句話說,它這種四土的橫具,是要憑你的本事,你在斷惑上到什麼程度,你就受用什麼樣的國土。不像極樂世界,它凡聖同居土,它很自然的受用上三土,所以這一點還是不完全一樣的。所以一般經論當中,其他國土「橫」的情況,跟淨土「橫」的情況,還不完全一樣,因為它這個地方「約證名橫,約斷仍豎也」,你還是要憑自己斷惑的功德力去受用的。

  │┌─既無問自說,誰堪倡募流通──┐唯佛佛可與

  └┤               ├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流通耳。

  └┤             ├┘

  └此經唯佛境界───────┘

  這個淨土妙門不可思議,所以它是「無問自說」。在這個不可思議的法門當中,誰有能力去承當「流通」的責任呢?「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這個諸法實相,就是生命究竟圓滿的一個相狀。這種相狀我們簡單的說就是自性清淨心,也可以說是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現前一念心性它的一個相貌呢,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透過種種修止的鍛煉啊,解脫了我執、法執以後,所顯出來的一種即空、即假、即中的境界,它表現出一種即空、即假、即中的境界。這種境界,它簡別凡夫的著有、也簡別二乘人的偏空。套一句蕅益大師的話:這淨土的境界啊,「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這個就是諸法實相,三世諸佛所安住的境界,就是這種境界,就是即空、即假、即中。這種諸法實相是誰的境界呢?不是凡夫的境界,「此經唯佛境界」,那是佛的境界,只有佛才真正的證到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只有「佛」跟「佛」才有資格「流通」。我們一般古德說:「三賢十地居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說這個三賢十地的菩薩,他還在居果報,他還安住在他自己所修的成就果報。誰是居淨土呢?只有佛一人居淨土。所以這個淨土法門,只有佛陀能夠流通,這是一般經典所沒有的。比如說《法華經》,普賢菩薩流通;《華嚴經》,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二個大菩薩共同流通;但是本經,只有佛陀可以流通。因為淨土法門,這種佛陀跟眾生心的感應境界,「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這種不思議境啊,只有佛陀能夠完全明白這當中奧妙的道理。所以這當中既然只有佛陀能夠明白,所以只有佛能夠流通。

  文為二

  ┌初勸信流通┐

  ┌初普勸┐乙初│     │丙初┌初略引標題┐

  ┤   ├  ┼二勸願流通├  ┤     ├

  └二結勸┘中三│     │中二└二征釋經題┘

  └三勸行流通┘

  ┌初東方至六上方┐

  ─丁初中六┤       ├今略攝故(戊)今初

  └唐譯十方───┘

  這「流通分」分為二科:「初、普勸;二、結勸」。「普勸」當中又分成三科:「初、勸信流通;二、勸願流通;三、勸行流通。」蕅益大師「流通分」也是分成三科:信、願、行。他序、正、流通都是分成信、願、行。在「勸信流通」當中又分二科:「初、略引標題;二、征釋經題」,先解釋本經的經題,然後就著這個經題再加以回答它的內涵。「略引標題」當中又分六科,從「東方」到「上方」,總共是六方,「東方至上方」。「唐譯」是玄奘大師譯的,玄奘大師譯的是「十方」,本經鸠摩羅什譯的是六方(羅什大師是秦譯,奘師是唐譯。),這個是開合的不同,「今略攝故」。我們看第一個,就是先講到「略引標題」,看經文:

  乙一、普勸三

  丙一、勸信流通二

  丁一、略引標題六

  戊一、東方

  捨利弗,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流通分」它就是一個贊歎的口氣了,對於前面所說法門的贊歎。這個贊歎的文我們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本佛贊歎」(根本的本),「本佛贊歎」指的是釋迦牟尼佛;第二科是「他佛贊歎」。「本佛贊歎」就是:「捨利弗,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是「本佛贊歎」;下面的文就是他佛的贊歎。先看「本佛贊歎」。釋迦牟尼佛講完極樂世界的無上因果以後呢,釋迦牟尼佛招呼了一聲「捨利弗」說:「如我今者」,正如我現在「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一段我們看蕅祖的注解。佛的「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是什麼意思呢?蕅益大師解釋這一段分成二個情況:第一個先解釋「佛」的功德,第二個解釋「自」的功德。

  釋功德二

  釋佛功德

  ┌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

  │               │

  ├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  │

  不可思議│               │

  ┼三但持名號,不假禅觀諸方便  ├

  略有五意│               │

  ├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

  │               │

  │ 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

  └五              ┘

  持一切佛名

  ┌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

  ┤

  └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不可思議」的功德「略有五意」,不可思議的功德分成五點:第一個「橫超三界,不俟斷惑」。就是極樂世界它的往生,它是帶業的,不必斷煩惱,帶業往生。「帶業往生,橫超三界」,這件事情不可思議,這件事情是不共其他淨土的,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這也是不共於其他淨土的。就是極樂世界的四土,它是橫具的。你生到凡聖同居土,你也同時能夠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的這種依正二報互相的見聞。這樣的一種情況呢,也是不可思議的,也是不共於其他淨土的情況。前面二個都是約果地的功德,講到不可思議,後面三個約因地。它因地的修行,「但持名號,不假禅觀諸方便」,這個法門也不可思議,這麼廣大的一個果報莊嚴,在因地只要一句佛號就能夠莊嚴,這麼少許的名號,就能夠成就這長劫的壽命跟廣大的國土,這件事情也不可思議。第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這個名號的修持呢,它是一七為期,換句話說是一生成就的,不必多劫多生。第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這個後面會講到,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總持一切佛的功德,後面蕅益大師有詳細的發揮。這個就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包括他果地的功德不可思議、包括他因地的修行也不可思議。這種不可思議當然不是上帝所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種「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是阿彌陀佛的因地大願、跟他的大行所創造出來的。這一期極樂世界的依正果報,是阿彌陀佛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發願跟修行所成就的。這個地方的「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是指的佛陀本身他所成就的。就著「自功德」,這「自功德」分二個:一個是約「行人」,一個是約「諸佛」。這種「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跟我們凡夫有什麼關系呢?

  明自功德

  ┌信願┐ ┌攝佛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

  ┌又行人┤  ├全┤    ├

  │   └持名┘ └成自功德┘思議功德之利。

  前面講到極樂世界的功德,我們凡夫在「信願持名」的當下,一句彌陀念誦聽,我們以一念歸依的心、發願的心,來憶持這句佛號。在念念當中呢,「攝佛功德,成」為「自」己的「功德」。換句話說,我們在念佛的當下,我們內心當中,也就念念的成就「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個「功德之利」就會透過佛號的運轉,我們內心當中也能夠生起這樣的「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個跟我們有關系的。前面是講佛陀准備好的一個「功德之利」;這個地方是指──透過我們信、願、持名以後,這個「功德之利」變成我們內心的功德,是這個意思。

  │   ┌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諸佛┐皆以阿彌為

  └下又曰┤        ├是┤  ├

  └我不可思議功德─┘ └釋迦┘自也。

  這個地方是指佛佛道同,後面會講到,所謂諸佛的不可思議功德、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其實這個都是道同,都是同一個理性、同一個真如所表現出來。沒有二個真如,只是因緣的不同。這個地方這樣子講,「捨利弗,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個「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釋迦牟尼佛贊歎這個功德,蕅益大師的意思是二方面:第一個,阿彌陀佛本身所成就的功德,他所准備的功德;第二個,我們眾生透過持名,我們內心當中所成就的功德。這二個功德,釋迦牟尼佛都贊歎,這二個功德都贊歎。這個不可思議,不是我們一般凡夫的意識分別心所能夠想象的,不可心思口議的。這個是佛陀對這件事情的贊歎。一個法門釋迦牟尼佛贊歎已經非常不得了了,這下面就是這個法門不是釋迦牟尼佛贊歎而已,六方諸佛同時贊歎,六方諸佛對這件事情──對阿彌陀佛所成就的功德贊歎,對一切凡夫能夠信、願、持名,在他的苦惱心中,也能成就這樣的功德,六方諸佛也是贊歎。這以下先引「東方」:

  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個「東方」佛,以下舉出幾個,我們先解釋「阿?鞞」,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解釋:

  釋佛號

  ┌阿?鞞,此雲無動。

  這個地方是贊歎佛陀的智慧。佛陀的這一念心,他能夠不為八風所動。我們凡夫的心有取著,別人贊歎我們,我們非常歡喜;別人毀謗我們,我們內心當中非常沮喪:我們內心當中會被外在的境界所牽動而有變化。佛陀的內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他能夠不為發風所動,因為他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這個地方是贊歎佛的智慧。

  │        ┌或取因┐

  │        │   │  雖舉一隅

  │        ├或取果┤ ┌    ┐

  │佛有無量德,應有│   │ │仍具四悉│

  └        ┼或性─┼等┤    ├

  無量名,隨機而立│   │ │隨一一名│

  ├或相─┤ └    ┘

  │   │  顯所詮德

  └或行願┘

  ──劫壽說之,不能悉也。

  佛陀是萬德莊嚴,他的因地也是無量無邊的因,所以他果地的功「德」也就「無量」無邊的果。當然他也「應」該「有無量」的「名」稱,但是「隨」著「機」緣,他有所偏重:或者偏重他「因」地的本願、或者偏重他「果」地的功德、或者偏重在「性」。這個「性」指的是內在的本性,特別指的是智慧。比如說這個須彌光佛,這個「光」,在經典裡面這個「光」,有二個:一個是指身相的光明,一個是智慧的光明。如果是贊歎他內在的本性的話,這個「光」指的是智慧;如果是贊歎外表的話,或者是相,外在的形相,比如說須彌相佛,贊歎這個佛陀所現的應化身啊,特別的高大,像須彌山一樣──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這個是以他的相來立名。或者是贊歎他內在的本性,或者贊歎他外在的形「相」,或者是贊歎他的「行」或「願」。「舉一隅」,這個「隅」是一角,一個正方形的一個角,就是隨便贊歎他的一個名號,都「具」足「四悉」檀的因緣,都能夠使令眾生歡喜、生善、破惡、入理。所以「隨一一名」來「顯所诠」的功「德」,事實上「劫壽說之,不能悉也」,這只是一個代表,這個名號只是一個代表。再看「東方」的「恆河沙」:

  釋東方

  ┌東方虛空不可盡,世界亦不可盡┐

  ┤              ├略舉恆河沙耳。

  └世界不可盡,住世諸佛亦不可盡┘

  贊歎阿彌陀佛法門的佛陀,這個地方說這個「東方」,舉這個東方啊,其實「東方」的「虛空不可盡」,所以這個住世的「世界亦不可盡。世界不可盡,住世諸佛亦不可盡」,這個地方只是「略舉恆河沙耳」。這個「恆河沙」,這個恆河是印度的五大河之一,是廣大的河。這個恆河的沙非常的細,所以說這個恆河的沙表示非常的多,一定是非常的多,就像恆河沙灘上的沙這麼多的佛。蕅益大師說這是「略舉」,只是略舉而已。這個地方是講「恆河沙諸佛」,表示相當的多。這些佛呢,「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這個「其國」,古德解釋什麼是「其國」呢?「本所住國」(根本的本),他所安住的國土,他本所住國。就是每一尊佛,他有他教化的一個國土,他們就在自己的國土當中,「本所住國」。他們在本所住國,「出廣長舌相」,我們看蕅益大師解釋:

  釋舌相

  ┌此等諸佛,各出廣長舌勸信此經。而眾生猶不生信

  │

  │ ,頑冥極矣。

  這些「諸佛出廣長舌」相,來「勸信此經」,如果「眾生猶不生信」,那真的是「頑」固「冥」,這個「冥」是愚癡到了極點。因為這個法門它的出現,要很多很多的因緣,一個這麼殊勝的國土要成立,表示這一尊佛在因地的時候,他要花很多很多的精神體力,才能夠成就這一期的果報。我們一般的眾生善得人身,遇到淨土法門的住世,遇到這個法門又不相信,那真的是頑固愚癡到了極點。

  ┤┌常人三世不妄語─舌能至鼻。

  ││

  ││                ┌廣┐

  └┼藏果頭佛,三大僧祇劫不妄語,舌薄┤ ├可覆面

  │                └長┘

  │

  │今證大乘淨土妙門─┌理誠稱真┐

  └         ┤    ├也。

  所以遍覆三千─表 └事實非謬┘

  這個地方解釋「廣長舌」。這種舌頭,從經典上說這個果報如是相,從這個舌頭的相狀,我們可以判斷這個人過去口業的情況。一般的人「三世不妄語」,這個地方不妄語指的是口離四過,就是他不兩舌、不绮語、不妄語、不惡口,這叫不妄語。他的舌頭就很特別了,他的「舌」又廣又長,「能」夠伸到「鼻」子。就是我們能夠從他的相貌,判斷這個人的口業清淨。「藏」教的「佛」,藏教的佛現的都是丈六比丘相,他因為「三大」阿「僧祇劫不妄語」,他的「舌薄廣長可覆面」。我們看到的釋迦牟尼佛,他平常要是不講話的時候,他要不現廣長舌,他舌頭放在嘴巴裡面,跟一般人是一樣的;但是他要證明一件因緣的時候、證明一件事理的時候,他現出廣長舌來,可以把整個臉蓋住:這個是藏教佛舌頭的一個相貌。現在諸佛為了證明大乘淨土法門這個難信之法,所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是多生多劫的口業清淨,來表示淨土的理是真實的,淨土的事也是真實的。這個淨土的理啊,跟一般的理還不完全一樣。我們一般五戒十善這種法門,它的理是偏重在業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二乘的理是建立在空性,四谛十二因緣的根本理論是建立在我空的真理;淨土的理是建立在萬法唯是一心、建立在現前一念心性。就是說從一心的角度,眾生的心是如,佛的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所以能夠感應道交,這個真理是真實的。其次這個事相上,「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個因緣也是事實的。不管是能變現的心,從這個心變現萬法的角度是事實;不管是阿彌陀佛創造的因緣,這件事情也是事實:這二個都是事實的。這二件事情都不可思議,所以這是一個特殊的因緣。既然是證明特殊的因緣,所以他的舌相也就特別的廣大,來證明佛陀的口業是多生多劫的不妄語,以這個不妄語的德行,來保證這件事情。「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這個「說誠實言」是怎麼說呢?這個地方是諸佛在「本所住國」,弘揚淨土法門所說的話。換句話說,是釋迦牟尼佛去轉述諸佛在本所住國,他們在弘揚淨土法門當中,他們說了一個誠實的話,說什麼話呢?說:「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汝等眾生」不是指著娑婆世界,是指他方諸佛的眾生。他方的諸佛,都現廣長舌相,來為他們的眾生說:汝等眾生,你應該要相信「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是本經的經題。其實本經的經題,在釋迦牟尼佛當中,他自己講出的經題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經題,釋迦牟尼佛後面有解釋說為什麼安立這個名稱。這個標出經題,我們看蕅祖的解釋:

  釋標題

  什師─順此方好,略譯

  ┌          ┐

  標出經題,│今題,巧合持名妙行 │文有詳略,

  ┤          ├

  流通之本 │奘師─譯雲《稱讚淨土│義無增減。

  └          ┘

  佛攝受經》

  羅什大師知道我們中國人喜歡簡「略」,所以翻成「佛說阿彌陀佛經」,配合持名;玄奘大師的另外一個譯本,叫「《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文字上「有詳略」的不同,「義」理上是沒有差別的。

  「流通分」的第一個「勸信流通」,是比較特別的一個情況,在諸經當中。在一般的經典,基本上都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贊歎這個法門,釋迦牟尼佛很少引證其他的佛也在贊歎這個法門,很少。換句話說,每一尊佛他們在教化眾生的時候,其實他們偏重的法門有所不同。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他能夠為實施權,以一佛乘分別說三,講三乘;其他的佛在他的國土,不一定講三乘,不一定講《阿含經》、不一定講《方等經》《般若經》,不一定的。每一尊佛在抉擇法門的時候,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見地。很少說有一個法門會得到十方諸佛肯定的、每一尊佛都在贊歎這個法門的,非常的少。當然這當中有他的理由,蕅益大師後面會解釋說:為什麼這個法門,不但釋迦牟尼佛在他的國土贊歎;六方諸佛都在他的本所住國,出廣長舌相,把他無量劫的功德全部現前,以他的德性來保證、來告誡眾生:「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法門的確是有它的特色,蕅益大師他後面會講出,這個法門之所以被六方諸佛共同贊歎的理由。不過這個地方的經文,照著經文的本意,他方佛的贊歎,就是「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下面應該畫個冒號,應該畫二點,以下的文是諸佛所說的。說什麼誠實言呢?「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所以這個地方要加二點,在文義上就比較容易了解。這個是講到「勸信流通」的第一個「東方」。

  再看第六十四頁,「戊二、南方」跟「西方」。我們一般人在讀《阿彌陀經》,當然「正宗分」有很多的內容,講到極樂世界果地的功德、因地的修行。「流通分」的時候,好象都一再的重復──東、南、西、北、下、上;但是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它這個地方都是佛名。換句話說,我們到了「流通分」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要慎重。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所面對的,都是一個我們所歸依的境界。我們跟十方諸佛啊,結下一個善緣跟惡緣啊,就在這一念之間。所以為什麼祖師大德在「流通分」的時候,他要你合掌,他就是提醒你:注意了,你現在面對的是一個佛的境界。你以後往生極樂世界,你親近十方諸佛,這尊佛對你產生多大的加持力,跟你晚課的在念的時候的心境有關。佛陀是沒有意見的,但是你跟一個佛結下好的緣、壞的緣,就在一念之間。所以在那個時候祖師的慈悲,打一梆磬提醒你一下,你下面要面對你所歸依的境界,你要注意了。怎麼使令我們生起恭敬心呢?合掌。因為你下面的──都是你面對你未來,你往生極樂世界以後,你要次第的去親近這些十方的諸佛。那你在因地的時候栽培,你就有一分的恭敬、一分的善因緣,所以這個地方有這一層的意義。好,我們把南方先念一下:

  戊二、南方

  捨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個地方說「南方世界」,這個「南方」指的是娑婆世界的南方。這個「佛」,有的是贊歎佛內心的功德、有的是贊歎佛外表的身相、光明,這個容易了解,或者光明、或者身相的廣大。「大焰肩佛」我們解釋一下。這個「肩」是一個肩膀,這個肩膀有荷擔的功能,我們能夠在肩膀上荷擔重物。這個地方指著佛陀的那一念心,他能夠荷擔佛法,就是贊歎佛的智慧;他也能夠荷擔眾生,贊歎佛的慈悲:所以這個「肩」有荷擔的意思。佛陀這一念心能夠以大智慧故,荷擔無量無邊的佛法;以大悲心,佛陀那一念心能夠荷擔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叫「大焰肩佛」,贊歎佛陀慈悲跟智慧的功德。其他的容易了解,就不解釋。好,我們再看「西方」:

  戊三、西方

  捨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個「無量壽佛」,蕅益大師有解釋:

  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

  ┌即是導師亦可。

  。然┤

  └為度眾生,不妨轉贊釋迦如來所說。

  「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阿彌陀佛也是有無量光、無量壽義。「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當然十方諸佛的名稱有時候會重復的,這個很正常的。或者說:「然即是導師亦可。為度眾生,不妨轉贊釋迦如來所說。」或者這說這個「無量壽佛」,就是西方淨土的阿彌陀佛,也是可以。他為了要利益有情的緣故,他也贊歎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法門,也是無妨的。這個「無量幢佛」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幢」就是所謂的「功德高顯,喻之如幢」。佛陀無量無邊所成就的功德、內心所攝持的種種三昧陀羅尼,「功德高顯」,功德又高又明顯。這個「功德高顯」怎麼理解呢?「喻之如幢」,用幢來比喻。這個「幢」過去的叢林,把這個幢安上去,很多人就能夠看得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都能夠看到這個幢的相貌。比喻佛陀的功德高顯,喻之如幢。好,我們再看北方:

  戊四、北方

  捨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北方」的佛,我們解釋幾個。第一個「難沮佛」,這個「難沮」這個「沮」字就是破壞,就是佛陀的功德,「佛德堅固,不可破壞」。我們凡夫成就一個功德是很容易破壞的,所以我現在發心要修行,我有一念的精進心;但是我遇到逆境,我不修行了:這個精進的功德,很容易破壞。因為我們凡夫的心,是一個意識分別心、是一個有所得的心,很容易被外在環境的變化,一下子就破壞了。但是佛的那一念心,是一個不生滅心相應,他不與一切萬法為伴侶的。所以佛陀他內心所表現的功德,「佛德堅固」,佛陀的功德特別的堅固,是不可以破壞的。「難沮佛」,就是佛的功德是不可破壞的。「日生佛」,這個「日生佛」是說:佛陀的那一念心,「佛光普遍,如日東升」。佛陀的智慧光明啊,他能夠普遍,普遍的情況就像太陽剛剛生起的時候,「如日東升」,太陽剛剛生起的光明,照眾生,但是它不刺眼,佛陀的那一念慈悲、智慧的心,就像太陽剛剛生起的一個情況,這個「日生佛」,太陽剛剛生起的那一種境界。「網明佛」,「網明佛」這個「網」,古德有二層解釋,我先講第一層。「智如寶網,遍照眾生。」佛陀的智慧,就像這個寶網,種種珠寶所串成的一個羅網,光光互攝、重重無盡。贊歎佛陀的智慧是無量無邊的,他攝受無量無邊的眾生、施設無量無邊的法門,這「智如寶網,遍照眾生」,這「網明佛」。其次,這個「網」它是個譬喻,說這個魚網能夠網起水中的魚,這個地方是譬喻佛陀有種種的方便,能夠在生死大海當中呢,網取眾生,使令他達到涅槃的彼岸。這個眾生在生死大海當中沉沒了,佛陀用這個魚網把他網起來,用這個法門把他網起來,然後把他輸送到涅槃的彼岸去。這個「網」呢是贊歎佛陀的方便力,佛陀有這種方便力,能夠網取生死大海的眾生,叫做「網明佛」。這以下講「下方」:

  戊五、下方

  捨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看蕅祖的注解:

  ┌水輪┐

  │  │之下,復有下界,非非想天等,

  ┌此界┼金輪┼

  │  │  │乃至重重無盡也。

  │  └風輪┘

  │

  └達磨─此雲法。

  眾生的業力無邊,果報體就無邊,這很正常的。「達磨」,講這個「達磨佛」。這個「達磨」翻成「法」,就是說「佛為法王,以法自在」。佛陀對於一切的世間法、出世間法通達無礙,所以稱為「達磨佛」,表示佛陀對於法門的通達無礙。再看「上方」:

  戊六、上方

  捨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略明上界

  這個是「上方」,指的是:

  ┌風輪─┐

  此界,非非想天│   │

  ┼金輪等├重重無盡也。

  之上,復有上界│   │

  └及三界┘

  這個是上方,指的是「此界」的上方,「此」者娑婆世界,娑婆的上方。這個地方我們解釋幾個佛。「宿王佛」,這個「宿」是天上的星星。天上的星星當中,月亮是星星之王,這叫「宿王」,因為月亮為眾星之所圍繞,比喻佛為九界眾生之所歸依,所以以月亮被一切星星所圍繞的情況,來贊歎佛為九界眾生的導師、為九界眾生所歸依,這叫「宿王佛」。再解釋這個「香光佛」,這個「香」是一種斷德、這個「光」是一個智德。佛陀的內心當中,他能夠散發出香,香能夠斷除這種臭氣,就是表示佛陀這一念心,有斷除煩惱的能力,就像這個香,我們到污穢的地方,能夠點上一個上好的旃檀香,這個臭穢的氣就消滅掉,贊歎佛的那一念心有斷除煩惱的能力。其次,佛陀的那一念心有光明的能力,破除黑暗,佛陀的智德。「雜色寶華嚴身佛」,這個地方是因果雙舉。這個「雜色寶華」指的是佛陀的因地,佛陀的因地有六波羅蜜種種的萬善,有各式各樣的寶華、各式各樣的顏色,這個華能夠結果,所以華叫因,佛陀的因地有各式各樣顏色的寶華。「嚴身」,指的是佛陀的果德。無量無邊的因地干什麼呢?莊嚴佛陀的三身,法身、報身、化身,這「雜色寶華嚴身佛」,是贊歎佛陀的因跟果的殊勝。「娑羅樹王佛」,這個是以娑羅樹這種高大的樹,來贊歎佛色身的高大。「見一切義佛」,佛陀那一念心能夠照見一切的義理而沒有障礙。這個是講到上方諸佛的情況,先到這個地方。我們休息十分鐘。

  第三四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六頁:

  問答破疑二

  本經講淨土法門以後,釋迦牟尼佛引出了「六方的恆河沙數諸佛」來贊歎淨土法門。這段經文講完了以後,我們就會有一些疑惑,既然有疑惑,就應該破除。看第一個疑惑:

  偏贊歎西方疑

  我們在看完這部經,我們一般人就會有一種疑惑說:

  ┌問:諸方必有淨土,何偏贊西方?

  既然十方的諸佛都創造了他的「淨土」,都非常的莊嚴,為什麼十方諸佛他們會共同的去贊歎西方淨土呢?這是什麼理由呢?蕅益大師他有一個簡單的回答:

  ┤

  └答:此亦非善問,假使贊阿?佛國,汝又疑偏東方,

  展轉戲論。

  我們看蕅益大師他這個回答方式,跟禅宗很像。你問禅宗的祖師一個問題,他一開始一定不會回答你,先呵責你,先把你心中的妄想先停下來,後面再解釋道理給你聽。蕅益大師也是這個意思,其實他後面有解釋。但是他第一個他不馬上回答你。因為你依止意識分別心,你怎麼講,他不能夠承當的,所以他一開使先破斥你:「此亦非善問」,呵責你:你提這個問題啊不是善問。因為如果十方諸佛「贊」歎「阿?佛國」,你又懷「疑東方」了,這是你心中的分別心「戲論」,先呵責你這個妄想心。以下蕅益大師就正式回答為什麼贊歎西方的理由。看第二個:

  遍緣法界疑二

  問

  問:何不遍緣法界?

  為什麼不「遍緣」一切諸佛的「法界」呢?我們要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佛的每一個名號,都诠釋一個廣大的功德,我們應該普遍的念「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我們每一天都念不同佛的名號,廣泛的跟十方諸佛結緣嘛!應該這樣子嘛!為什麼不遍緣一切的法界呢?蕅益大師這以下就心平氣和合的回答這個問題。這當中,他「約事」跟「約理」。從事相、從因緣上回答,這當中有三層的意思:

  答二

  約事答

  ┌令初機易標心故

  │

  ┌有三義┼阿彌本願勝故

  │   │

  │   └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

  答┤

  對於一個「初機」的業障凡夫來說,他內心當中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這種心思散亂的情況之下,你告訴他一尊佛,他容易達到專一,「易標心故」,就是能夠專注一個境界。我們知道:一個法門要能夠成就廣大的功德,一定是在三昧的境界,不是在散亂心。而成就三昧,一定要心一境性。所以站在容易成就三昧的角度、容易成就一心不亂的角度,所以只要攀緣一尊佛就可以了,這是第一個理由。既然攀緣一尊佛,十方諸佛為什麼選擇阿彌陀佛呢?「阿彌本願勝故」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力當中,他有第十八願的「臨終接引」。所以在本經當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件事情不可思議。十方諸佛的國土,門戶都是開放的;但是要來,你自己憑本事過來,你自己內心當中,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你內心當中要有船,你要有法身這種般若波羅蜜的力量啊,解脫你生死的業力。沒有說:「阿?鞞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接引你到他的國土去」,沒有這種事,你去還要佛來接你去,沒有這種事。但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時候,知道我們眾生的確是有困難,有事實上的困難。比如說我很想到這個國土去,但是我去不得。阿彌陀佛慈悲,他就考慮到這一點了,這個生死關頭最難得力。所以阿彌陀佛本願的殊勝,我們看看古大德的解釋,他的殊勝在第十八願「臨終接引,十念必生」,就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所以我們在研究《阿彌陀經》的時候,這段經文太重要了。沒有這段經文,我們講前面極樂世界再怎麼樣的好,我們完全沒有關系,誰也去不了。如果沒有「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件事情,這個就不是所謂的易行道了。所以為什麼在十方諸佛當中呢,要特別選出阿彌陀佛的法門出來贊歎呢?就是彌陀的「本願」殊勝、他的本願殊勝。其次,「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那當然啦,有願就有緣。佛陀有這樣的願力,他攝受的角度就更開闊了。一個國土的標准越高、門檻越高,它攝受的緣就是有限;門檻越低,它的攝受──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當然這個緣就更開闊了、更為開闊了。他跟眾生特別有緣。這是從義理上說。這個義理,蕅益大師在把它作一個詳細的發揮。

  │  ┌佛度生┐  ┌難易┐

  │ ┌┤   ├其間┤  ├總在於緣─

  │ │└生受化┘  └淺深┘

  │ │

  │ │            ┌能令─歡喜信入

  │ │            │

  │ │  ┌緣之所在┐    ├能令─觸動宿種

  └蓋┤  ┤    ├種種教啟┤

  │  └恩德弘深┘    ├能令─魔障難遮

  │            │

  │            └能令─體性開發

  「佛」陀「度」化眾「生」,眾「生」蒙「受」佛陀的教「化」,這當中有很多的差別,有「難、易、淺、深」的差別。說這個人遇到了釋迦牟尼佛,佛陀對他沒有講什麼話;這個人遇到阿彌陀佛,他跟阿彌陀佛溝通的管道非常好。就是說眾生跟佛之間的互動,這當中我們要考慮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就是因緣。不是佛陀功德本身有問題,而是「緣」的問題。你跟這尊佛有緣,「緣之所在」,這件事就好辦了,「恩德弘深」,他對你的「種種教啟」,「能」夠使「令」你「歡喜信入」,得到歡喜義,對這個法門的歡喜。「能」夠使「令」你「觸動宿種」,你無量無邊的善根,他跟你講幾句話,你的善根就發動了,發菩提心了。「能」夠使「令」你「魔障難遮」,你內心有各式各樣的障礙,你跟他有緣,他講幾句話,诶,障礙消除了,破惡。「能令」你「體性開發」,你自性本具的光明開展出來,入理。

  佛在世的時候,我們看《阿含經》,阿羅漢到各地去游化,阿羅漢托完缽吃飽飯以後,他就入定。入定以後他會知道一些事情:哦,這個村莊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個人跟那個人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阿羅漢他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他還會繼續的再入定觀察:這個人跟我有沒有緣?如果這個人跟我宿世有緣,阿羅漢會從定中出來,會采取行動來幫助他。如果阿羅漢發現這個人跟他沒緣,阿羅漢他就不采取行動,因為他去也沒用。你去跟他教誡,他也不能夠歡喜信受、也不能夠破除魔障。所以說這個眾生跟佛菩薩之間的互動關系,這因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你看佛在世的時候,佛陀當初有一個很大的護法居士,就是須達長者,就是給孤獨長者,後來獻給佛陀祇樹給孤獨園的這個長者。這個長者他們家幾乎全家都是信佛;但是長者有一個困擾,就是他有一個老管家(對他們家貢獻很大的一個老管家),就是這個城東老母,這個人她不相信佛陀。須達長者在供養佛陀的時候,這個城東老母她有很多的意見。須達長者很困擾:我們大家在一起,應該要同見、同行才好。他就派了一個侍者去請佛陀來用餐,希望佛陀能夠假藉用餐的因緣,來度化這個城東老母,佛陀對這件事情就默然答應了。這麼一天佛陀就帶了比丘、阿羅漢,來到須達長者的地方用餐。用完餐以後,佛陀就往城東老母的(當然這個城東老母她不出來,知道佛陀要來,就把門關起來,在房間裡面。這個時候佛陀就遠遠的往城東老母的)房間走過去。城東老母看佛陀來,趕快跑出來,就往空曠的地方跑過去。佛陀從東邊過來,這城東老母她頭就朝西方;這個時候佛陀用神通力,在西方現前,她往南方;如是展轉往北方,她就是不看佛;最後她看佛陀往北方來,她頭就看上面;佛陀從上面下來,她二個手把眼睛遮住;佛陀用神通力把她的手變透明的。但是佛陀知道神通不能調伏一個人,佛陀這個只是示現給須達長者看。佛陀就下來,下來以後,佛陀就叫羅羅小沙彌去度化她。羅羅一去,城東老母一看:唉呀!這個小沙彌真是可愛啊!小沙彌跟她講幾句話:你應該歸依三寶,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她一聽到以後,馬上歸依三寶,受持三歸五戒,從此以後做佛的弟子。我們會想:佛陀度化她,使用那麼大的神通力,城東老母完全排斥。但是羅羅尊者,一個小沙彌阿羅漢,他就過去,他也沒有講什麼話,也沒有顯什麼神通,這個城東老母一看到羅羅,內心當中打從心裡的歡喜,講幾句話她就接受了。

  所以「緣之所在,能令」眾生「歡喜信入、觸動宿種、魔障難遮、體性開發」。所以我們今天在抉擇一個本尊相應的時候,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你要考慮你跟這個本尊要有緣。你選擇這個法門跟你沒有緣,事倍功半、事倍功半。你看歷代的叢林也是這樣,禅宗的大德都是很實際的,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老師跟弟子二個一見面,那不浪廢時間的。他跟你講幾句話就說:你的因緣不在這裡,你這個人要到德山祖師那個地方。他一去果然開悟了。所以師長跟弟子之間、佛跟眾生之間,我們不能夠不面對的事實就是「因緣」。你跟他有緣,诶,他就容易教化。換句話說,我們在抉擇十方諸佛淨土的時候,我們必須要面對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就是:這個佛的國土要跟你有緣。這個地方再看阿彌陀佛國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  ┌本從法身┐

  └諸佛┤    ├固結緣種─

  └垂跡──┘

  ┌世─┐

  ┌若┤  ├悉不可思議┐

  │ └出世┘     │

  │          │  ┌萬德欽承

  ─┤┌尊隆於教乘┐   ├所以┤

  ││     │   │  └群靈拱極

  │├舉揚於海會┤   │

  └┤     ├───┘

  ├沁入於苦海┤

  │     │

  └慈契於寂光┘

  這個地方的「諸佛」,我看古德的注解,他明確的指出這個地方指的是阿彌陀佛,蕅益大師這個地方的意思是指阿彌陀佛。看圓瑛法師的注解,這個地方指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期的應化身,是「本從法身垂跡」,從清淨的法身「從法身垂跡」。這一期的應化身呢,「固結緣種」,佛陀為了成就這一期的教化,花了無量劫的時間,來成就跟眾生的這個因緣,成就這個因緣可是不簡單的。這一期的因緣呢,「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你看極樂世界,就著世間的有為果報,極樂世界者,好夢者也。阿彌陀佛他提供你一個長遠的壽命,他給你一個長遠的壽命讓你受用,不用憂慮老病死的障礙;他提供你一個廣大的依報國土,有宮殿可以住、有各式各樣的七寶池、八功德水、有各式各樣的天樂、華香、寶樹等等,乃至衣食自然、神通自在:這個是講到有為身心的安樂。其次,出世間的功德,極樂世界者,醒夢者也。在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明確的指出極樂國土的二大殊勝點:第一個圓證三不退,你到那個地方有環境的攝持,能夠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管你用不用功,你內心當中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有前進,不可能後退。其次,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你很容易親近這些大菩薩、你很容易親近文殊、普賢這種大菩薩。當然親近這些大菩薩,得到他們的教化。所以極樂世界這一期的因緣,「固結緣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不管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悉不可思議。這個是講他果地功德的不可思議。

  因地的修行呢?「尊隆於教乘,舉揚於海會」,這個是講法門的契理性。這淨土法門它是在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時教當中,最為殊勝,「尊隆於教乘,舉揚於海會」。這個「海會」是諸佛,諸佛海會。換句話說,這個法門不但得到釋迦牟尼佛的肯定,也得到十方諸佛共同的弘揚、共同的肯定。看《法華經》的意思,我們成佛有無量無邊的法門、無量無邊的方便;但是一個法門要得到諸佛的肯定跟贊歎,這當中要有一個條件:就是這個法門必須是隨順真如佛性的、必須是一佛乘的,不能拐彎抹角的。這個法門一定是諸佛出世的本懷,就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就是佛陀內心當中真實所要表達的。先不考慮眾生的根機,佛陀這個法門是自性的流露,必須是稱性所流露的法門。

  善導大師的開示當中講出一句話說:「如來所以興於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興世,在這個人世間出世,釋迦牟尼佛干什麼要出世呢?「唯說彌陀本願海」。彌陀本願的法門,是釋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懷。善導大師的意思就是說:因為有些人不相信淨土,佛陀只好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來開示提接:你不相信淨土的話,那你去持五戒就好了、修十善、四谛、十二因緣、六波羅蜜,慢慢的靠自力法門。所以有些人說淨土法門:唉呀,你這個人沒辦法,只好修淨土。這是不對的。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於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善導大師提出一個理由說:你看華嚴會上,佛陀的根本*輪,在華嚴會上一生成佛,佛陀對這四十一位法身菩薩,告訴他們修十大願王,以十大願王的功德,導歸極樂世界。所以事實上十方諸佛,他們在使令眾生成佛方便的施設上,他們內心當中的一個真實心情,是要使令一切有情到阿彌陀佛國土去,急速的成佛。這是佛陀的真實心情。佛陀講出這些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的法門,是佛陀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講出來的,施設的方便,是這樣子才對的。我們不能把根本跟枝末顛倒。換句話說,淨土法門是佛的根本法門。有些人不相信,佛陀也就不能勉強,只好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是這個意思。所以說這個淨土法門,它之所以能夠「尊隆於教乘,舉揚於海會」,那是一個稱性的法門、一佛乘的法門,就是它是成佛最快的法門,因為這個合乎佛的心情。佛陀出世的心情,是使令一切有情成佛,而這個淨土法門是成佛最快的。這是講到淨土的一個契理性。

  其次講到契機性,「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前面是講法門的殊勝,這個是講方便的廣大。淨土法門它在修行的方便,它有很多的抉擇。你說我這個人業障深重,沒關系,深信切願、執持名號,就像本經一樣。本經當中,佛陀沒有講出其它的修行方法,就講一個法門──信、願、持名,「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是非常容易的。不管是平時、不管是臨終,這都是做得到的,就是說「沁入於苦海」,下至五逆、十惡的眾生。淨土法門要講高的話,「慈契於寂光」,這高的也是有啊,要到淨土去也是有高深的法門。你看《華嚴經》的十大願王,這十大願王不容易的啊!它每一個願之所以稱為「王」,比如禮敬諸佛,這個禮敬諸不是說你在佛堂拜一拜叫禮敬諸佛。它說什麼叫做禮敬諸佛?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敬無有窮盡」,空間無障礙;「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時間無障礙。就是說你這種禮拜的心情,不管你在任何情況,你看到了怨家,怨家現前,這個空間,你跟這些障礙的空間現前了,你內心當中也是禮敬諸佛──禮敬未來的佛,你對他還是禮敬。而且這種禮敬,在時間上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念念相續,有一剎那的間斷,那就不是十大願王。乃至於普皆回向。所以說淨土法門它在施設的方便,也是有很多的抉擇:你可以憶念佛的名號,有些人喜歡復雜、廣大,也可以,你要觀想、觀像,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有如來有應供、正遍知……種種的功德;你也可以修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說,它攝受下根機的呢,「沁入於苦海」,有這個持名的方法;也有「慈契於寂光」,高深的方法。所以說「萬德欽承,群靈拱極。」這個「萬德」是一切的諸佛所共同的肯定、共同的弘傳,也是一切的眾生所共同歡喜的信受,「群靈拱極」。換句話說,一個法門能夠得到諸佛的肯定,得到一切眾生的歡喜,表示這個法門是契理,上契諸佛實相之理;也就特別的契機,下契眾生差別的根機。所以基於這個理由呢,不管是就著阿彌陀佛跟眾生緣深的理由、不管就這個法門契理契機的理由,所以我們應該在十方諸佛法門當中,選擇阿彌陀佛的法門,是這樣子的。這個是約「約事答」,約著佛跟眾生的因緣、約著法門契理契機的這種因緣。這以下「約」道「理」,這個道理當然是真如理。

  約理答

  ┌一香┐

  ┌┤  ├──┐

  │└一華┘  │

  │      │

  │┌一聲┐  │

  當知佛種從緣┌一念一切念┐├┤  ├──┤

  ┤     ├┤└一色┘  ├

  起、緣即法界└一生一切生┘│      │

  │  ┌受忏┐│

  │  │  ││

  │  ├授記┤│

  └乃至┤  ├┘

  ├摩頂┤

  │  │

  └垂手┘

  ┌十方┐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

  ┤  ├

  └三世┘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

  蕅益大師講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遍緣法界是好,的確是非常好,但是什麼叫遍緣法界呢?這個地方講出遍緣法界的真實義。他說:「當知佛種從緣起」,佛無量無邊的功德是怎麼生起的呢?要假藉因緣的造作才能生起。不是上帝會給你、也不是無中生有,所以「緣」就非常重要,所以「緣即法界」,就是因緣它能夠開創我們的真如法性。這樣子講,「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換句話說,你念一句佛號,就具足念一切佛號;你「一生一切生」,你往生了淨土,就代表了往生十方淨土。乃至在極樂世界的「一香、一華,一聲、一色」,「乃至」在極樂世界的「受忏、授記、摩頂、垂手,十方三世」無「不遍融」,都互相融合,「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這才是真正的遍緣法界。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法華經》說佛陀施設教法,佛陀的心情是要講一佛乘,佛陀出世的時候,他本來是要直接開顯一佛乘的思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得成佛。」佛陀心裡這樣子想,但是佛陀沒有這樣子做,因為要考慮眾生的根機。有些眾生的根機你跟他講這樣的思想,他不能夠接受佛法的,他可能要毀謗正法的,所以佛陀只好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所以《法華經》的正宗分〈方便品〉,蕅益大師說:為什麼佛陀在這麼重點的當中,安排一個〈方便品〉,為什麼不講〈真實品〉?蕅益大師講出一個理由:因為沒有方便就沒有真實。「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這個房子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寶,這個人他為什麼能夠進到這個寶所?因為他有方便門,他找到這個門,所以這個門對他來說太重要。這個門雖然不是寶,但是這個門它能夠引生寶,所以佛陀在《法華經》上,殷勤的贊歎方便。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開顯真如佛性,但是這個關鍵就是「什麼樣的方法最適合你」?你要考慮因緣。你找一個很高深的法門、很復雜的法門,它也能夠開顯佛性,但是你不相應,你在操作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相應,這個法門對你來說就不是妙法。所以《妙法蓮華經》,我們作一個總結:什麼是妙法?什麼是佛法當中最甚深微妙的法門?就是契合你的根機的,就是你的妙法。「契機即是妙法,治病即是良藥」,印光大師講出這一句話。所以說站在「佛種從緣起」的角度,你念這一句佛號,它契你的機,它也就總持一切佛的功德。其實你念一切佛的功德,要緊是明白這個道理,明白互含互攝的道理、明白一即一切的道理。往生極樂世界,它也是能夠使令你成就十方的世界,所以「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這樣子才是「遍緣法界」的道理。就是說在無量無邊的因緣當中,我們一定要考慮佛種從緣起,就是一切法要找到一個隨順你根機的因緣,這是個關鍵。

  誡勸後賢

  ┌西方是權┐

  ┌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  ┌┤    ├┐

  │           │  │└華藏是實┘│

  │   ┌亦不必捨西方┐├若謂┤      ├

  └深位人┤      ├┘  │┌西方小┐ │

  └而別求華藏─┘   └┤   ├─┘

  └華藏大┘

  ┌權┐

  ┌┤ ├一體┐

  者,全墮眾生遍│└實┘  │

  ─       ┤     ├故也

  計執情,以不達│┌大┐  │

  └┤ ├無性┘

  └小┘

  所以從因緣的角度,我們可以理解,我們一個生死凡夫的人,當然我們就認命了,堅志求生西方,相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當然是「決志求」生。「深位人」,這種高深的法身菩薩,也「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因為如果我們說「西方」淨土「是權」、「華藏」世界「是實」,「西方」是「小」、「華藏」是「大」,你這種情況,就跟「眾生」的「遍計執」相應,「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從現前一念心性的角度,這都是心所變現的,沒有什麼大小權實的,這都是一個方便。你的目的是要假藉這種事相的方便,悟入到不思議的一心,而不是在一心所變現的方便事相當中,去分別它的好壞,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解釋六方諸佛為什麼會贊歎這個法門?它的一個契理性跟契機性,關鍵在這個地方。

  丁二、征釋經題

  前面釋迦牟尼佛把「經題」標出來,但是並沒有解釋,這以下佛陀就解釋這個經題安立的理由,看經文:

  捨利弗,於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這一段經文我們分成三段:第一段是一個「征問」,「捨利弗,於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問經安立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的理由。以下「回答」,「捨利弗」,乃至於「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說你能聽聞這一部經,乃至能夠受持,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而且能夠得到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回答。第三個是「結勸」,「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作一個總結,勸信。關於這一點,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解釋這個「護念」。這個諸佛的「護念」,簡單的說就是得到諸佛的加持,他內心的加持,看「正釋」:

  釋護念二

  正釋

  ┌無上心要────────┐

  │            │故聞者皆為

  ┌此經獨诠┼諸佛名字        ├

  │    │            │諸佛護念。

  │    └並诠無上、圓滿、究竟萬德┘

  這部「經獨诠」,特別的解釋三種內涵:第一個「無上」的「心要」,講到自性功德力;也講到「諸佛」的「名字」,講到名號功德力;「並诠」釋「無上、圓滿、究竟」的「萬德」,講到佛的本願功德力。所以聽「聞者皆為諸佛護念」,這樣子講也是可以。

  │ ┌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

  └又┤

  └阿彌名號─諸佛所護念故。

  什麼叫「聞經受持」呢?就是「執持名號」。「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所以你「聞」是「經受持」,就得到「諸佛」的「護念」,這是一個簡要的解釋。這以下「料簡」就詳細的解釋它的內涵:

  料簡二

  問

  問:但聞諸佛名,而未持經,亦得護念不退耶?

  就是我聽到了「諸佛名」稱,但是我沒有真正的用功的執持名號,這樣子也能「護念」嗎?

  答二

  明通局二義二

  明局義二

  明他經

  「答」有二個:先「明通局二義」,再講「自他二力」。「通局二義」先講「局」,再講「通」,就是講這個狹隘的。「局」當中,先講「他經」,再講「此經」,其他經典的情況。

  ┌─此義有局有通。

  │

  │      ┌雜亂┐

  答┤┌《占察》謂┤  ├雖誦我名,而不為聞。

  ││     └垢心┘

  ││

  └┤         ┌但獲世間善報

  │┌以不能生決定信解┤

  ││        └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

  │      ┌則成廣大微妙行心┐

  └若到一行三昧┤        ├

  └名得相似無生法忍┘

  ──乃為得聞十方佛名。

  有關「聞是經受持者」,什麼叫做「聞」?這以下講出一個標准,引用「《占察業報經》」說:如果內心當中對這個法門是「雜亂垢心」,這個「雜亂」就是內心當中沒有禅定的功德,散散亂亂;這個「垢心」就是沒有觀,心中顛顛倒倒的,常樂我淨的顛倒。「雖誦我名,而不為聞。」這樣子雖然憶念佛的名號,但是不能說是「聞」,沒有聞的功德。為什麼呢?「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你內心當中這樣散散亂亂、顛顛倒倒,內心當中的煩惱跟執取非常的堅固,對於這種甚深的法義,沒有決定的信跟解,這樣子只能因為這樣的一種情況,得到世間的善報,不能成就無漏的功德。一定要到「一行三昧」,對這個名號達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內心當中有一種正念的力量生起,這樣子叫「相似無生法忍」,才叫做「聞十方佛名」。這個是其他經「聞」的定義。以本經來說呢:

  明此經

  此亦應爾┌聞已執持─┐ ┌為聞諸佛名┐

  ┤     ├方┤     ├此局義也。

  ,故須 └至一心不亂┘ └蒙諸佛護念┘

  在本經當中,我們對彌陀的名號也是這樣,我們對於名號的信心,要達到什麼境界?這個「聞」要達到什麼境界呢?「聞已執持」到「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我們前面解釋過了。「一心」是屬於定門,就是你這個佛號在心中操作的時候,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有一種正念的力量現前。其次,你這個佛號要能夠「不亂」,不為煩惱所亂,這個是慧門。換句話說,你不為煩惱所亂。這是什麼意思?表示你能夠對治煩惱,因為煩惱一定會亂。那你為什麼能不為它所亂呢?因為你有四念處的智慧,不淨、苦、無常、無我的智慧現前。你能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時候你能夠不亂,因為定跟慧現前,這個時候才能夠說「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這個是「局」,局限。所以我們對於這個名號,看這個意思,要得到諸佛的護念,這當中有一個標准,就是說我們對佛號的操作,還是散散亂亂的,煩惱現前,不能調伏煩惱,這樣子這個佛號給你的功德,是世間的福報。你一定要把這個佛號在你心中操作到有一心的力量、有不亂的力量,有某種的專注力,而且對這個煩惱也有對治力的力量,這樣子,這個佛號在你心中運轉的時候,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得到諸佛大悲心的加持,是這個意思,這是它的一個標准。這個是約局限的意思,再看「通義」:

  明通義

  ┌諸佛慈悲不可思議─┐

  ┌通義者┤         ├故一聞佛名,不論─

  │   └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

  │

  │    ┌有心┐

  │   ┌┤  │

  │   │└無心┤

  │  ─┤   ├皆成緣種。

  │   │┌若信┤

  │   └┤  │

  │    └若否┘

  │

  │     ┌不簡怨親┐茍聞佛名,佛必護念

  └況佛度眾生┤    ├

  └恆無疲倦┘,又何疑焉!

  就「通」來說呢,就是「佛」的「慈悲不可思議」、「名號不可思議」來說,「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都是成就未來得度的因緣。雖然你現在不能得到諸佛的護念,但是你以後總有一天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所以「皆成緣種」。因為「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恆無疲倦。茍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這個地方解釋本經的經名說「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個護念的標准。

  我們凡夫一般的心情,比如說我們在台灣有一個大修行的大德,我們內心有業障不能突破,我們請這位大德為我們回向一下、為我們加持一下,我們內心會很高興:唉呀!請一位大德,他在冥冥當中為我們回向。現在有十方諸佛為你回向,你想想看,那是一個什麼境界、那是一個什麼境界!不是一般的大德,是佛陀!是十方諸佛之所護念!不過這當中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它意思啊,在這一段當中,釋迦牟尼佛講出佛的一個心情,其實佛陀的心情啊,很願意為眾生護念,「十方諸佛,愍念眾生,如母憶子。」佛陀的心情很願意跟我們感應、很願意為我們加持。但是關鍵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去憶念佛陀的那個力量夠不夠?那個力量夠不夠?你要是散散亂亂,那佛的力量進不來。所以這當中的關鍵:為什麼要強調「聞說阿彌陀佛,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就是說你這個念佛、這個淨土法門,這個佛號的操作,你一定要在心中生心一個強大的念力,而這個念力當中,還有一個觀照的信願,不為煩惱所動、不為煩惱所亂。這樣子,十方諸佛正式的護念你。換句話說,十方諸佛在常寂光的境界當中,他已經在加持你了,十方諸佛的加持,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自己也要有一點功夫現前,而達到一心不亂。

  明自他二力二

  明自力之難

  ┌別地

  ┌然據金剛三論,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

  │                  └圓住

  │

  └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

  我們站在自力的角度:人一定要靠自己,所有的佛陀名號我都不念。根「據金剛三論」(就是《金剛般若經》的三論,這個注解,解釋《金剛般若經》的):「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什麼叫「根熟」呢?這個大乘的善根要成熟在什麼階位呢?「位在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法身菩薩,叫「根熟」。所以在自力的角度,你一定要「入同生性」,才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你一定要悟入真如的佛性,跟諸佛同一鼻孔出氣,佛陀證得法身自如,你內心當中也有一部分的如,一如無二如,所以佛陀才有管道來加持你,那這個是要初地以上的境界,這自力。這淨土法門的一個特色:

  明他力之易

  ┌相似位─即蒙護念

  │

  今仗他力故┼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

  │

  └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

  ┌資┐

  ─┤ ├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

  └發┘

  到了相似位,就能夠「蒙護念」,「乃至」於「相似位以還」,都有「通護念之義」。乃至於「一聞佛名」,就著我們真如佛性的開發上,都「有資」跟「發」。這個「資」是資熏種子。諸佛現在還沒有護念你,但是以後有可能護念你,你已經種下一個諸佛護念的因種,叫「資」,還是一個資熏,資熏種子(熏習的熏)。「發」呢?就是你念到一心不亂,發起現行,「亦得遠因,終不退也」。這個是講到「明他力之易」,得到諸佛的護念。得到諸佛的護念有什麼好處呢?這以下看「釋果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果覺

  ┌阿耨多羅──此雲無上──┐

  ┤            ├即大乘果覺也。

  └三藐三菩提─此雲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翻成「無上」,「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覺」,即是「大乘」的「果覺」。

  結勸信

  ┌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

  │

  │      ┌釋迦───┐

  └聞名功德如此┤     ├同所宣說,可不信乎!

  └及十方諸佛┘

  ───丙一、初勸信流通竟───

  這個地方是「勸信流通」,說明我們在憶念彌陀名號的時候,能夠憶念到一心不亂啊,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得到諸佛的護念有什麼好處呢?「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這個意思。

  這個淨土法門的信心,我們看到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有一個心得。就是說蕅益大師在「正宗分」的時候強調三力不可思議:自性功德力、名號功德力、本願功德力。但這個地方所強調的是名號功德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是三根普被,不管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以名號功德為不可思議。所以善導大師也提出一個相同的觀念說:我們這個淨土的信心啊,要緊要建立真實的信心。什麼叫真實的信心呢?善導大師提出二個差別:第一個叫自力信心,第二個叫他力信心。他說:有些人他對淨土往生的信心,是建立在自力,說:你為什麼能夠往生?因為我把這個佛號念到綿綿密密、念到一心不亂、三昧,以這個正念的力量來保證,這樣子你的信心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你臨命終的時候,你的心是生滅的,可能會有變化。而你這個信是建力在念力的基礎之上,這樣的情況,當你的念力破壞的時候,你的信心就破壞了。另外一個是他力信心,就是你這個信心是建立在他力,你之所以能夠往生是名號功德對我的救拔。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心再怎麼散亂沒關系,你心散亂,佛可不散亂、名號的功德可不散亂,當你臨命終的時候,你的信心還在。因為你因地的時候栽培的信心,是建立在名號功德,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所以蕅益大師他也提出一個很高的見地:「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他並沒有說往生與否,在念力之有無。因為信願是不可破壞的,因為信願是你平常學習經論所生起的抉擇,跟你的散亂不散亂是沒有關系的。所以說你這個信心,你之所以能夠往生,一定要建立在信願、建立在他力的加持上。如果說你這個信心是建立在你自己的修持,你這個信心就非常危險,因為臨命終的時候,你如果修持上心一散亂,你就開始害怕,這一害怕,果然不能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你信願被破壞掉了。所以你自己平常要檢討一下:你對淨土的信心,是建立在念力,還是建立在他力?一個自力、一個他力。如果你建立在自力,我勸你要調整一下,因為你這個信心是危險的。你這個信心一定要建立在他力上,所以仗他力故。蕅益大師在《要解》當中經常講到這個觀念──仗他力故。我們這句話可不要隨便把它讀過去,蕅益大師他很慈悲,一再強調淨土的關鍵──仗他力故。這他力是怎麼來的呢?他力是名號。什麼是他力?什麼是佛的功德力?就是這句萬德洪名,無量光、無量壽,總持佛所有的功德。所以你一定要建立在他力的信心,這個信心才不可破壞,才是真實的信心。所以我們在「勸信流通」的時候,我們這樣讀下來,你要能夠明白這樣的消息。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

  答:「發」就是發起現行。

  當然,這個現行了嗎?這種對於同體法性現行的力量,那是屬於一心不亂。

  問:

  答:有資發之力,有這種力量。「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有可能是資、有可能是發。「亦得遠因,終不退也。」這個地方講到聞到佛名,就是說對你未來,可能是資的力量、也可能是發的力量,有二種可能性。

  「有資發之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這個地方「亦得遠因」偏重在資,偏重在資的這一部分。

  問:

  答:因為要達到護念的話,要達到一心不亂,就是說你要把佛號念到一心。當然他一心的時間,就是有一定的標准。那「不亂」,最關鍵的地方在不亂。其實我是覺得一心不難。這個「不亂」,你看外道的禅定很容易破壞,我們讀《小止觀》:外道有禅定在虛空中飛,他聽到宮女唱歌的聲音,他禅定退失掉了。如鳥折翼,就像鳥的翅膀折斷掉下來。這阿羅漢在空中飛,他聽到宮女的聲音,他神通不會失掉。為什麼?阿羅漢的禅定當中,他有不淨、苦、無常、無我四種光明現前。他聽到聲音,他能夠抉擇那個聲音,是不淨相、是苦相、是無常相、是無我相。那我們臨命終的時候,煩惱一定會活動,我們無始劫貪愛娑婆煩惱一定會活動。但是我們平常有栽培了信願,我們那個時候觀察:娑婆世界者,惡夢者也;娑婆世界者,添夢者也。娑婆世界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那個時候,我們可能會有一些三界的煩惱、三界的業力會勾引我們,來破壞我們的正念。但是我們平常在淨土的信心,念這個佛號的時候,我們有這個觀慧現前,這個觀慧一抉擇下去,我們就不動,不為煩惱所動。如果說你念這句佛號,你完全沒有信願,就是強壓,「煩惱不能斷要他斷」,強壓的啊,蕅益大師前面說過:「晝夜彌陀十萬,所滅的罪如爪中土,未滅的罪如大地土。」你用強壓的力量,你念佛才幾十年,你過去煩惱的栽培是無量劫的栽培,一個熟境界、一個生境界,你抵得過它嗎?是不是?小孩子能夠跟大人打架!但是你有智慧不同,你從智慧上,你從根把它破壞,因為你看到這個煩惱的相貌,是不淨相、是苦相、是無常相、是無我相,它不是那麼美妙的。我們認為它美妙,是因為顛倒,三界不是一個美妙的果報體。我們之所以貪戀娑婆世界,那是看到刀上的蜂蜜,沒有看到那個刀,它背後所含攝的過患我們沒有看到。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蕅益大師一再強調:信、願、持名。就是這個地方,就是有個觀慧。憑什麼你的一心能夠不亂、憑什麼不為見思所亂?憑什麼?不是靠你的念力。當然你的念力也是有,主要的就是你那一念的抉擇,你能夠抉擇娑婆是苦、極樂是樂。你看到娑婆真實的苦相,看到極樂世界真實的樂相。而這種抉擇,是要透過你經論的學習,聞經、達理、斷疑、生信,從內心當中很真誠的生起。而不是說你什麼經論都不學,你強迫你相信,那沒有用。世間上的事情,強迫的是沒有力量,那個是薄弱的。所以我們對淨土的信心,我一再強調:你要很冷靜的,看蕅益大師他會引導你,你看蕅益大師他告訴你怎麼去抉擇,這娑婆世界是什麼情況、極樂世界是什麼情況。你一定要很冷靜的透過他這樣的思考,內心當中:啊──,真的是這樣沒錯。我過去之所以貪戀娑婆,是錯誤的、是顛倒的。我應該要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這才是合乎離苦得樂的。你透過一個如實的觀察抉擇以後,生起的信願,這個是不可動搖的。所以淨土法門還不可以迷信,別人相信了我就相信。你憑什麼相信?你也不知道。而這個信心非常薄弱,那個疑根沒有拔,那是表面的信心。所以我們也一再強調:「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淺。」,這個信願非常重要。我個人覺得:你能夠花一點時間,用一點心力在《彌陀要解》上,建立信願是非常容易的,是可以做到的。這《彌陀要解》,蕅益大師他為你抉擇了方便,你根據他這樣的思考運作,你可以拔除你的疑根的,可以的。所以印光大師說:蕅益大師是法身菩薩乘願在來的,我完全相信。你看他可以把《阿彌陀經》解釋得這麼的透徹。印光大師說:「縱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經,亦不高出此矣。」釋迦牟尼佛解釋他自己講的經,也就是這樣子而已啦。所以我是覺得我們真正的能夠靜下心來,花一點時間在《彌陀要解》上面,你好好的去體會啊,可以拔除疑根,能夠建立信願,這是可以的做到的。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三五卷

  《佛說阿彌陀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頁,「丙二、勸願流通」。

  丙二、勸願流通

  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有三次勸我們「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第一次勸我們發願是在「正宗分」的前二科,就是說:「捨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個地方,本師釋迦牟尼佛勸我們發願,主要是依據二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當中,就是說極樂世界它提供我們一個莊嚴的正報身心,跟依報的國土。就是說從正報的身心上來觀察,這個果報體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所創造的一個意生身,他能夠解脫老病死的痛苦,他能夠具足五種的神通,所以有種種自在的境界。從依報的國土上來觀察,極樂國土它住處的莊嚴、生處的莊嚴,種種的宮殿、樓閣、天樂鳴空、黃金為地、寶樹、華香等等,衣食自然,依報的環境也特別莊嚴。所以釋迦牟尼佛從:極樂世界它提供你一種安樂的果報,所謂「極樂國土者,好夢者也」,勸我們發願求生國土,願生彼國。其次,從聖道的修學角度,極樂世界它能夠使令你「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是說你到了極樂國土,你那一念的明了心性,在受用依正二報的時候,你內心當中能夠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換句話說,你這一念心,一直往佛道親近,絕對不會再退轉。另外你在那個地方,能夠親近諸上善人,親近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種等覺菩薩。這樣的理由,主要是扣著「極樂世界者,醒夢者也」,它有一種清淨的功德。所以佛陀在講完前面二科,他很真誠的第一次勸我們發願,「願生彼國」。這當中,他主要依著二個理由,就是「極樂世界者,好夢者也;極樂世界者,醒夢者也」,這是第一個發願。其次,第二次是在「正宗分」的第三科「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釋迦牟尼佛講到淨土的行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個地方,佛陀講完這一段以後,他後面再強調:「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個地方是說:因為修習淨土的人、一個念佛的人,他臨命終的時候,能夠得到佛力的加被,所以能夠保持心不顛倒。從臨終能夠心不顛倒的這種利益來說,佛陀也是再一次的勸我們:「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第二段,基於「心不顛倒」的理由,勸我們往生彼國。第三個是基於受生的理由,受生於彼國,而能夠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第三個理由。我們看經文:

  捨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捨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經文當中主要有二個:第一個是說明發願的功德,第二個正式勸我們發願。在發願功德當中,佛陀招呼了一聲「捨利弗」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就是說發願的情況有三種情況,從過去、現在、未來來說:你這個人,在沒有聽到本經之前,你已經發願了;或者你現在才開始發願;或者你剛發願,你准備要發願。發願什麼呢?「欲生阿彌陀佛國者」,這個「欲」者,希望,你內心當中希望下輩子能夠生到阿彌陀佛國土。這樣有什麼好處呢?「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前面的信心:是說你能夠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憶念十方諸佛的名號,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加持。這個是你對佛的名號一念的信心、一念的憶念,能夠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但是並不表示你能夠往生,因為沒有願力的引導。這個地方更進一步就是說,如果你能夠生起願,「願生阿彌陀佛國者」,這樣你就有一種力量,能夠「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就能夠有一種力量在彼國土受生,而能夠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種不退轉的情況,也是有三種情況,就是「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這個「已生」是根據前面「已發願」所成就的功德,「今生」是「今發願」成就的功德,「當生」是「當發願」的功德,配前面的發願而成就受生。這一段是說明發願的功德,就是發願而能夠受生到彼國。第二段佛陀就正式勸我們發願:「是故捨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就是你已經有信心以後,雖然你能夠得到諸佛的護持;但是你還是要進一步的發願,由這個發願的功德,使令你受生彼國,而成就無上菩提,是這個意思。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這當中對受生彼國這件事情,有一個正式的解釋:

  正釋二

  明三勸之意

  在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三次的勸我們發願。

  ┌已願─已生┐

  │     │

  ┌┼今願─今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

  ││     │

  │└當願─當生┘

  這個願是扣著信心而來的,「已」發「願已生」、「今」發「願今生」、「當」發「願當生」,所以我們依止我們真實的信心所引生的願,這是一個真實的願力,有真實的功德。

  ┤┌非信不能發願┐

  ├┤      ├故雲若有信者,應當發願。

  │└非願信亦不生┘

  所以信跟願這二個是互相有關系的。

  │   ┌信之券┐

  └又願者┤   ├尤為要務,舉願則─

  └行之樞┘

  ┌信┐

  ─┤ ├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

  └行┘

  這個「願」在三資糧當中,它對望著前面的「信」是一個「券」。這個「券」就是古時候的銀樓,給你這個銀票,這種價值的證明。這個地方就是說:「願」它是「信」的保證。這句話怎麼說呢?就是說我們剛開始依止「信」而發起「願」,而當我們發起「願」的時候,也就對前面的「信」有一種加強的力量,它對「信」有一種保證的功德,它對望前面的「信」,它有加強信心的一種力量。對望後面的「行」呢,它是行的「樞」紐。這個樞紐就是它能夠引生行門的生起、它能夠引生行門的生起。由願力,因為你想要往生,所以你就會在沒有時間當中,強迫自己撥出時間來念佛。為什麼呢?因為你想要往生,就是這個理由。所以說這個願在三資糧當中特別的重要,因為「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我們從本經的文字上來看,如果我們細心一點,這個「願」貫穿了整個「正宗分」的信願行。雖然在第一科「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它的重點在信,相信極樂世界三力所成;但是極樂世界所表達的那種功德的境界,其實也有引生我們「願生彼國」的味道在裡面,也有「願」的味道在裡面。第二科的願,那當然真實。佛陀講完名號的行門以後,佛陀又說持名的好處,因為你有佛力的加被,臨命終的時候,心不顛倒,所以「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在講完「行」的時候,又再一次的勸我們發願。所以說從本經上看,佛陀很重視發願這件事情,因為它往前能夠加強你的信心,往後能夠引生你念佛的行門。所以佛陀在本經當中,不厭其煩的三番勸我們:「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就是因為它太重要了。

  明願依四弘

  ┌欣┐

  復次願生彼國,即┤ ├二門─

  └厭┘

  ┌苦┐二諦所發二

  ┌厭離娑婆,與依┤ ├     ┐

  │       └集┘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

  ┤               ├

  │       ┌道┐二諦所發二│大菩提道

  └欣求極樂,與依┤ ├     ┘

  └滅┘種弘誓相應

  這個「願生彼國」事實上開出來是二門:一個是「欣」、一個是「厭」。第一個是「厭離娑婆」。你為什麼厭離娑婆呢?這當中的理由是「依」止「苦集二谛」,因為娑婆的果報體是苦的,這個苦是雜染的煩惱跟業力所招感的,就著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這二個理由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也是依「道滅二谛」,約著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為了成就清淨的功德,而發起「二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換句話說,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事實上是隨順於四聖谛的。我們之所以厭離娑婆,主要的是娑婆世界是一個雜染的流轉門;我們之所以欣求極樂,是因為極樂世界是一個清淨的還滅門。所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正是跟無上菩提心完全相應,就是你的四弘誓願,跟你的無上菩提心是完全相隨順的。所以這願生彼國,事實上就是菩提心,是這個意思。這個是蕅益大師把這個願跟無上菩提心給融通了。看第二段「破疑」,對這段經文的破疑:

  破疑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

  就是說我們現在發願,但是我們還是一個人的果報,怎麼能夠說「今發願、今生」呢?應該是「當」來受「生」,這個地方怎麼「今發願、今生」呢?提出這樣的疑惑,我們看蕅益大師怎麼回答:

  ┤          ┌現生─發願持名。

  │答:此┌一約一期名今┤

  └   ┤      └臨終─定生淨土。

  亦二義│

  我們也可以說這個「今」是約著「一期」的生命,所以這個「今」的范圍很廣。什麼叫「今」呢?就是我們「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那這二件事都是在一期的生命當中所收攝,所以說「今發願、今生」,這樣講也可以。但是蕅益大師的意思是偏重在第二段的解釋,這第二段當中有深義、甚深的含義,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二約剎┌一念相應─一念生┐

  └   ┤        ├──

  那名今└念念相應─念念生┘

  ┌妙因┐

  ┌┤  ├不離一心─┐

  │└妙果┘     │

  ┤         ├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

  │    ┌低┐  │

  └如稱兩頭┤ ├時等┘

  └昂┘

  ┌信願┐┌蓮萼光榮┐便非娑婆界內人

  池─只今┤  ├┤    ├

  └持名┘└金台影現┘矣。

  這段經文在解釋的時候,蕅益大師的意思是偏重在第二個。說「今發願、今生」,你現在發願有什麼好處呢?你現在就受生。什麼叫「現在」呢?就是「剎那」,你念頭開始發願的時候,那一個剎那當中,「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你一個念頭發動,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時候你就一念的受生極樂世界;乃至你念頭的相續,你那個「生」的力量,一次一次的增長廣大。什麼叫做「生」呢?「生」就是本無今有。說這個東西、這個法,不管是一個雜染法、不管是一個清淨法,它本來不存在,本無,但是「今有」。因為你造作的因緣,诶,現在出現了,這個叫做「生」,本無今有叫「生」。就是你在發願的時候,你的內心當中就有變化,在你這個雜染的惑業苦當中,出現了一種往生的力量,出現了極樂世界依正二報功德的力量。這當中的道理,蕅益大師解釋它的道理,說「妙因妙果,不離一心」。這樣解釋因果是最徹底的。一般我們講這個「因」就是一種業,一種身口意的造作。說你這個身口意的造作,事實上是從心發動的,身口是不能造作的,所以「因」是你心所造作。這個「果」就是十法界的依正二報,也是你一心所變現。我們經常講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麼叫「一切」呢?這一切包括因跟果。就是因地是怎麼來的呢?你為什麼會有業力呢?你心所發動的,這個業是你心所發動的,這個身口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就是你的「妙因」是你「一心」所創造,果報是你的心所變現,這「妙因妙果,不離一心」。這當中講一個譬喻:「如秤兩頭,低昂時等。」就像秤子的二頭,一個低下去,另一個同時高起來。就是說你在創造因地的時候,你那個果報在心中也就同時成就。所以不必等到「娑婆報盡」,「方育」,「育」就是受生,你才受生於「珍池」,受生於七寶池蓮華當中。那我是什麼時候受生呢?「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蓮萼」者蓮華,蓮華開時,慢慢的茂盛。這個「金台」就是蓮華座,蓮華座的光明也慢慢的「影現」,你已經不是「娑婆」世「界」的「人」。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解釋「因果」是根據天台的圓教思想,依著現前一念來解釋因果,這樣的解釋因果是最圓滿、最了義的。比如說:我們今天是一個欲界的果報體,我們在打坐的時候,我們依止佛號為所緣境,我們強迫自己的內心,在現前一句佛號當中,專一的安住、相續的安住,這個時候慢慢把我們散亂的心給統一起來,這個時候我們能夠達到心一境性的境界,可能欲界地定到未到地定。到未到地定的時候,我們色身就有變化,這個果報體就有變化。說我們這個四大:地、水、火、風啊,就產生一種殊勝的輕安樂。這個輕安樂不是欲界的果報,欲界的果報是粗重性,怎麼會有輕安樂呢?《瑜伽師地論》就解釋說:你內心當中產生禅定的同時,你內心當中也產生一部分色界的四大,就從你這個身心當中產生出來。「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就是你在創造一種禅定的業力,因為這種禅定的業力不是欲界的業力,是過人法,超過欲界眾生的一個法。所以說,雖然你正式的果報是來生的色界果報,但是現在你的果報體已經有了變化。從這個道理來看,我們打佛七也是一樣。打佛七的前幾天,心散亂,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你在這七天當中,用這句佛號,憶佛、念佛,來熏習你這一念的身口意。打完佛七以後,你還是你,你的眼睛、鼻子、嘴巴一點都沒改變,還是一個人的果報,其實你的身心世界已經不一樣了。你身心的果報,在你的內心深處當中,有一種殊勝的業力、有一種殊勝的功德成就。雖然它果報的出現是臨命終,但是你打完佛七的時候,你那個果報已經成就了、那個功德已經成就了,是你在打佛七的時候,功德同時成就了。當然約顯現,它是臨終才顯現。所以說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強調因果同時的觀念。這個地方它強調因果同時,有什麼好處呢?這個地方有一個深義,就是說「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比如說我們發願的時候,我們一般說:我今天所有功課都做完了,我才發願。這當然是的。但是這個地方的「念念相應念念生」啊,它很強調你要數數發願。就是說你發願,一次有一次的力量,發願二次有二次的力量。所以這個地方,印光大師也一再的強調,他提醒所有的在家居士說:你身為在家居士,你的逆緣特別多啊,是的,障道的因緣特別多。但是站在淨土的角度,你占了很大的便宜。因為一個修行人,特別是一個淨土的修行人,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完全沒有逆境啊,「凡情日盛」,你怎麼能夠厭離娑婆呢?你要花很大的精神體力去修觀的啊!但是你在逆境當中,轉逆緣成菩提道,每一次逆境的刺激啊,你內心跟逆境一接觸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從內心深處的苦啊,所以這個厭離娑婆是從苦集二谛發動的,你內心當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我再也不到三界受生了,那個力量就大、就是大。

  所以慈濟證嚴法師,她現在六百多個會員,慈濟功德會。她剛開始的時候三十幾個會員,她那個時候要會員一天存一塊錢,一個月繳三十塊過來,拿這個錢做功德,慈濟功德會剛開始是一個人交三十塊的。有信徒說:師父啊!那麼辛苦干什麼,一個人一天存一塊,我一次就給你三十塊。證嚴法師說:不是,你每一天要存一塊,每天都起一個善念。「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你每一天都存一塊,你一個月有三十個願力;你一次給我三十塊,你才起一個願力,這功德不一樣。我覺得證嚴法師這個人有大智慧,通達諸法的緣起,這個思想跟蕅益大師完全一樣。

  所以我們在發願的時候,當然我們也強調在做完功課的時候發願;但是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強調: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這個地方強調平時。你內心平常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你怎麼去操作你這一念心?特別是遇到逆境的時候。遇到逆境的時候,那真是千年的冰山雪蓮,大的機會。因為你在逆境的時候,你逆境的刺激、身心病痛的時候,你那時候發願的力量,那可是大啊!跟你平常在冷氣房裡面,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發願的力量就不一樣、不一樣。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把釋迦牟尼佛的秘密義解釋出來。你說發願就發願,為什麼要說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呢?這個地方佛陀在秘密當中,就提醒所有修淨土的人,所謂的發願是在平時,特別是你遇到逆境的時候,你一定要把這種逆境強大的力量,本來是要折損你的,經過這麼一轉,變成往生的一種動力、往生的資糧。這一段經文有這麼一層深義在裡面。

  結贊

  ┌極圓極頓┐

  ┤    ├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難議難思┘

  ─丙二「勸願流通」竟──

  這麼一段殊勝的緣起,這麼「圓」滿「頓」超的觀念,很「難」口「議」心「思」的,只有「大智」慧通達緣起的人,才「能」夠真實的去相「信」它。

  這段的「勸願流通」,它的意思就是說:希望我們的生命是一行三昧,《華嚴經》說是一行三昧。淨土有一個祖師說:你做一件事情啊,你先想一想,先想一想你做這件事情,跟你的往生是相隨順、或者相違背?說這件事情我該不該做呢?我們怎麼去抉擇呢?就是說這件事情你做了以後,對你往生是相隨順的,你可以做;這件事情你做的時候,跟往生極樂世界是相違背的,你不要做。為什麼要這樣抉擇呢?這樣子你每一次都以這個思考來抉擇啊,你這個人的生命啊,就只有一個方向而已,一個明確的方向。就是你這棵樹只有一個發展方向,你這棵樹所吸收的所有陽光、水分、礦物質,所生長的方向只有一個,就是往西方的方向,往這個地方傾倒。換句話說,任何一個時候把這棵樹砍斷,它倒下去也只有一個方向;乃至你死於非命,你的生命體也不必別人助念,因為你的生命也只有一個方向,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你平常的思考都是這樣的思考。所以這個地方「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這個是一行三昧的功夫。這個地方是「勸願流通」,勸我們平常應該要數數的發願,是這個意思。看「丙三、勸行流通」:

  ┌丁初諸佛轉贊  今初。

  ○丙三、勸行流通┤

  └丁二教主結歎

  這個「行」指的是執持名號,從本經當中安立的行門,就是能夠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為行。這當中分二科:「初、初諸佛轉贊;二、教主結歎」。先講諸佛對釋迦牟尼佛的贊歎,第二個講到釋迦牟尼佛的贊歎。看第一科「諸佛轉贊」:

  丙三、勸行流通二

  丁一、諸佛轉贊

  捨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講完這個經文要結束的時候,佛陀又講了一件事說:「捨利弗」,招呼了一聲捨利弗,他講出一件重大的事情:「如我今者」,就像我現在贊歎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像我「贊」歎「諸佛」弘揚淨土法門這樣的「不可思議功德」;唉呀!「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原來在十方世界的諸佛,也對他的弟子提起我「釋迦牟尼佛」,贊歎我不可思議功德。十方諸佛是怎麼贊歎釋迦牟尼佛呢?這以下就說出它的內涵,說啊:在娑婆世界有一尊釋迦牟尼佛,他能夠成就「甚難希有之事」。什麼叫「甚難希有之事」呢?就是他「能」夠在「娑婆國土」,這個「娑婆」就是堪忍,說這一類的眾生,他能夠堪能忍受心中罪業的障礙,心中有無量無邊的煩惱、有無量無邊的罪業障礙他,他能夠堪忍。其次,他能夠堪忍生死輪回痛苦的果報。他每一次的果報體,有種種老病死的痛苦來折磨他,他也能夠堪忍,不想要解脫,他有這種力量。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能在這種娑婆國土,「五濁惡世」當中,他能夠做二件事情「甚難希有」:第一件事情,在「五濁惡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無上的菩提,這件事情「甚難希有」。其次,「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在這樣的一種五濁惡世當中,弘揚淨土法門,這件事情甚難希有;其次為諸眾生說是難信之法,在這樣的一種五濁惡世當中,弘揚淨土法門,這件事情甚難希有,也是甚難希有。就是說他能夠在這樣一種亂世當中,成就無上菩提、成就自力的功德;他也能夠在亂世當中,宣揚這麼一個殊勝的法門,他有這種勇氣,這件事情也甚難希有,能夠成就這種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個是諸佛對釋迦牟尼佛的贊歎。講這一段經文有什麼深義呢?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明諸佛轉贊

  ┌功德智慧─雖皆平等

  ┌諸佛┤

  │  └而施化──則有難易。

  一切的「諸佛」從他的本門來說,他的法身、報身「功德智慧」是「平等」的;就著一期的應「化」來說,這當中就「有難易」的差別,這個應化身。每一次他所成就的應化身,在成就佛道、在教化眾生,有難易的差別。這個「難易」蕅益大師作一個簡別,說:

  │┌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

  成就自利功德當中,我們在清淨的國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自己的果報體沒有老病死的障礙,這個成就無上「菩提」容「易」,你要打坐也容易,你要親近十方諸佛也容易;但是在五濁惡世就難。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每一個人成佛都是從凡夫開始修起,凡夫的心情,心就是有所住。我們內心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就住在這個境界,就隨這個境界而轉了。假設我們今天是生長在一個非常放逸的環境,你在這個地方,你看到周遭的人他也很放逸,全是很放逸,眾人皆醉我獨醒,非常困難。這個世間上,它所散發出來的色聲香味觸,都是使令你放逸的境界,你修行就是難,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你今天能夠在一個清淨的道場,依眾靠眾,你就是三點半起床,你覺得很正常,大家都是這樣子。隔壁的也三點半起床、後面也三點半起床、前面也是三點半起床,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定課。你在一種好的環境修行,它就是容易,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你在一個淨土的環境,成就無上菩提容易;在五濁惡世就是難,這是成就自力的功德。

  ├┤┌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

  這個是根機的問題。在「淨土」當中,大家的心善根強,心比較寂靜,在這種寂靜當中隨順聖道,你跟他「說法」容「易」。在五「濁」惡「世」當中,「眾生」的煩惱粗重,你要為他演說正法就是「難」。我們如果去讀讀隋唐祖師的開示,你看祖師早期的開示,那個口氣就跟現在的口氣不同。早期祖師的開示,一開口就是:「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那一些廢話都不說,那個時候的人根機高,直接的講解脫的法門。你看看我們現在這些弘揚佛法的大德,我們現在講「人生與佛法」(诃──)、「佛法與人生」。我們現在弘揚佛法的內涵,很少提到解脫生死這件事情,很少。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弘法的大德,因為現在的根機差,煩惱那麼粗重,他能夠守住五戒十善就已經很不錯了。你講這個生死的大法,他根本沒有辦法承當。所以就著弘法的角度也是一樣,在「淨土眾生說法易」,你在五「濁」惡「世」當中,「眾生」心就是粗,你要為他說法就是困「難」。這種困難程度呢,蕅益大師作出了四番的簡別:

  │└┤┌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

  │ ││

  │ │├為濁世眾生說余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

  │ └┤

  │  ├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

  │  │

  │  │        ┌但持名號┐┌奇特勝妙┐

  │  └說此無藉劬勞修證┤    ├┤    ├

  │           └徑登不退┘└超出思議┘

  │

  │   ─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

  「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這個「漸法」慢慢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慢慢慢慢的斷惡修善,這件事情還是思議境,還是容易。你一下子要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觀照現前一念心性,當下即空、即假、即中,這件事情就是難。這個「頓」法它的內涵就是比較細,比較不思議,很「難」。「為濁世眾生說余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你跟他講其他的法門還容易;你在頓法當中跟他講「帶業往生,橫超三界」,又更困難,這種他力法門更困難,這末法眾生生起信心就困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在「淨土」的「頓超」當中,你跟他講觀想、觀像的法門,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你跟他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但憑六字出乾坤,他要能夠相信,那是「難中之難」。所以說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當中,他能夠在眾生根機這麼差的情況之下,堅持他的理想,講出《阿彌陀經》啊:

  └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

  就是難行能行。這個是講到釋迦牟尼佛被贊歎的原因就在這個地方:第一個、釋迦牟尼佛成就無上菩提,在五濁惡世難;第二個、他弘揚《阿彌陀經》這個法門也是難,這釋迦牟尼佛特別勇猛。

  釋迦牟尼佛從他的《本生經》來看,他的確是特別勇猛。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是彌勒菩薩的弟子,生生世世;但是他特別勇猛,所以他超越了彌勒菩薩先成佛。我們可以講一個釋迦牟尼佛因地的情況就知道。這釋迦牟尼佛做一個龍王,他做一個龍王在龍宮享受也不錯啊,但是他想:我不能這樣空耗時光,現在世間有佛法住世。他就變現出一個年青人的樣子來到僧團受八關齋戒。受了八關齋戒以後,他也不想回到龍宮去,龍宮那些宮女的境界、放逸的境界,會破壞他的梵行,所以就到一棵樹下打坐。打坐的時候昏沉,打瞌睡的時候神通就失掉了,他就由一個年青人變現出他本來的面目,變成一條大蛇的樣子,龍王就像長長的大蛇。這個時候有一個獵人到山中去打獵,看到這個蛇:唉呀!這個蛇的皮太美,如果把它剝下來送給國王,國王會賞很多的黃金啊。他就用刀子割龍王的皮。割到一半的時候,龍王痛就醒過來,一看:唉呀!這個人割我的皮啊!這龍王想:我一生氣的時候,可以把一個城全部都毀滅掉,這個小人物怎麼能夠障礙我呢?但是不行,我今天受八關齋戒。我受八關齋戒,我破壞我的梵行,不可以的,我要忍受。這個時候他忍受,整個皮就被獵人全部割掉了。割掉以後他痛,想要爬到大海去。爬到一半的時候,不巧遇到一群螞蟻跑過來,看到他又是血又是肉,爬上去吃。他心裡一想:我要爬到大海裡面去,這些螞蟻都會淹死了,也是破壞我的八關齋戒:罷罷罷!寧可持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就在那個地方忍受痛苦,全身的肉都被螞蟻吃光了,剩下骨頭就死掉了。死掉以後,因為持戒的功德生到忉利天去,這是佛的本生故事。

  我再講一個:在森林當中起火燃燒。起火燃燒的時候,所有的眾生都要跑到另外一個森林當中去,這個森林跟另外一個森林有一個獨木橋,大家開始跑,七跑八跑就把那個獨木橋踩破了一塊木板。這個時候很多眾生都掉下去。釋迦牟尼佛是做一只猴王,看到不對勁,趕快把身體趴下去,前面的手抓住前面,後面的腳勾住後面,以他的身體來擋住破洞。很多的動物──大象、兔子、鹿……踩著他的身體沖到對岸去。沖完了以後,他很累,本來想要起來,看到差不多沒人了;但是他一看:唉呀!看到還有一只小白兔在那邊跳來跳過去,這個火已經燃燒了,但是它又不急:我一定要等到它跳過去。等到最後,這個兔子玩累了才跳過去。跳過去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他沒有體力爬起來,爬不起來,就掉到深谷裡面去摔死了。那只小白兔就是佛陀最後度的須跋陀羅。(哈──)佛臨滅度的時候,他已經八十幾歲了才去找佛陀,最後一個成就阿羅漢,臨命終的時候得度。

  所以我們看釋迦牟尼佛本生故事,釋迦牟尼佛的確是特別勇猛,在諸佛的因地他特別的勇猛,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也特別勇猛。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當中的歷代祖師,那每一個祖師大德都歡喜修苦行,這是業感。因為釋迦牟尼佛在諸佛的眼光當中,這一期的釋迦牟尼佛「偏為勇猛」(哈──),他修行就是勇猛。所以在釋迦牟尼佛當中,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弟子,就歡喜修精進行、苦行。釋迦牟尼佛,本來按照次第,彌勒菩薩是他的學長(哈──);但是他超越彌勒菩薩先成佛。所以成佛這件事情也很難講、很難講。

  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講這個很困難,他不是在贊歎自己的勇猛,這個地方有它的深意。它的意思就是說在這麼困難當中,我們對名號要珍惜,它後面會講出這個觀念。佛陀不會自我標榜,他講這句話、講這個難啊,他的意思就是有勸修的意思,勸行流通,勸我們要珍惜這句名號,是這個意思。因為這句佛號是佛陀在萬難當中,他排除了萬難,才宣說出來的。所以這個地方,佛陀也自我作一個榜樣,你看:你有本事像我這樣子,捨這個身體喂螞蟻,做種種的苦行,在娑婆世界這樣打滾,才成就佛道,這不容易啊!從這個當中,釋迦牟尼佛這樣的一種親身經驗,他是勸勉弟子:應該要執持名號,求生淨土。是這一層意思。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第三六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二頁,這一段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注解第二個:

  明能為希有之事四

  明妙行能轉

  「希有之事」說明這個「妙行能轉」,在這個五濁惡世當中,是什麼樣的行門能夠圓轉五濁惡世呢?這以下就說出它的一個妙行:

  ┌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

  ┌┤

  │└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

  這個五濁惡世的第一個是「劫濁」,這個「劫」就是一個時代,這個「濁」就是污濁,就是一個污濁的時代。所謂的污濁時代,就是說我們在這個減劫當中,人壽從八萬歲,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到二萬歲。人壽到二萬歲以迄,就進入了所謂的劫濁,就是一個身心特別污濁的時代。「濁法聚會之時」,這個「濁法」呢,就包括了下面的邪見、煩惱、果報跟壽命。換句話說,劫濁它是一個總說,它是一個五濁惡世的總標。就是你的身心世界特別污濁,簡單的說就是對你的修學聖道,有特別多的障礙,這個叫做「濁法」。在「劫濁」當中呢,你的身心世界障礙特別多,「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你要完全靠你自己身心的力量,那就很困難,那「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

  │        ┌身見──┐

  │        │    │

  │        ├邊見  │

  │ 見濁者─五利使│    │

  │┌       ┼見取  ├昏昧汩沒,故名為濁

  ││,邪見增盛。謂│    │

  ││       ├戒取  │

  ├┤       │    │

  ││       └及諸邪見┘

  ││

  │└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這個「見濁」指的是內心的邪見,這個邪見會障礙我們修行聖道,叫做「濁」。「利使」這個「利」就是猛利,特別快速;「使」就是它能夠使令我們趨向於惡道,這個叫做「使」。換句話說,這五個法使令我們快速的、猛力的趨向惡道,這個叫做「五利使」。「邪見增盛」,這個邪見當中有五個:第一個「身見」。這個「身」呢,就是我執著我們五蘊身心當中,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我們能夠去受用這個身心、能夠主宰這個身心,這是一個邪見。因為我們對於我們的身心世界是不能主宰的,我們身心世界每一個剎那在老病當中、在趨向於死亡當中,我們不能使令這樣的力量停下來,說:我不老。不可以的!我們沒有主宰力的,業力主宰。所以這個「身見」,事實上就是我見。「邊見」,這個「邊」者斷常二見:或者是斷見,人死如燈滅,就是斷滅見;或者常見,我人死了以後還是人,怕什麼!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二十年後不一定是一條好漢,可能是一條好豬(哈哈),所以這個生命是有變化的,不是常的。所以這個邊見就是斷常二見。「見取見」,這個「見取見」就是非果計果。就是說它不是一個涅槃安樂的果,你執著它是涅槃的果,一般是外道執著四禅為四果,以四禅為涅槃,叫「見取見」,非果計果。「戒取見」,這個「戒取見」是非因計因。它不是一個解脫的因,你執著它是解脫的因,就是外道的持牛戒、持狗戒,這種無益的苦行,這個對解脫完全沒有幫助的,這是「戒取見」。「及諸邪見」,這是其它的邪見。所有的邪見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撥無因果,及諸邪見。這種邪見「昏昧汩沒」我們的內心,「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這個邪見,的確是深深的障礙我們修學大乘佛法,這個的確是非常嚴重,在末法時代,我們學習大乘佛法,一個很大的困難──思想混亂、思想混亂,各式各樣的思想都出現了,我們不能知道誰說的話是對的、誰說的話是錯的。所以在這個當中,我們很難去修學一些聖妙的法門。事實上很多聖妙法門,被這些邪見所破壞,整個傳承都斷掉了。所以我們只好老老實實的修一行三昧,念阿彌陀佛,不必假藉其它的方便,「必不能度」。在這當中我們很難去抉擇哪一個法是最高、最低的,這個法門當中攙雜了很多的邪見在裡面,這個長時間的流通有問題,所以說「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所以你看中國佛教到了末流,只有二個宗派興盛:第一個是禅宗。直接觀現前一念心性,一念不生即如如諸佛,這個也是不假方便;其他的方便法門,那些枝枝葉葉全部拿掉,直接的觀照根本。第二個淨土宗。它也不必假藉枝枝葉葉的,一心歸命阿彌陀佛。到了末流的時候,就只有這二個法門成就的人最多了,是這個意思。在這個見濁當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這的確是這樣。

  │         ┌貪┐

  │         │ │

  │         ├瞋│

  │ 煩惱濁者─五鈍使│ │

  │┌        ┼癡├煩動惱亂,故名為濁。

  ││,煩惑增盛。謂 │ │

  ││        ├慢│

  ├┤        │ │

  ││        └疑┘

  ││

  │└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這個「煩惱濁」指的是內心的煩惱,前面的見濁是一個邪見。「煩惱」在經論上的定義為「五鈍使」,就是說它使令我們墮落到惡道的勢力比較緩慢,叫「鈍」;不像邪見,邪見的話,因為邪見你去造惡業,你還沒有慚愧心,這個勢力非常大。你雖然起煩惱,但是你還有正見、還會有慚愧心,折損一些惡業的勢力,所以它的墮落是比較緩慢的,沒那麼猛利,叫「五鈍使」。這個煩惱有「貪、瞋、癡、慢、疑」,它的相貌是「煩動惱亂」,煩動惱亂我們這一念清淨心,所以說是「濁」。「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這也是一個事實,我們煩惱粗重的人,心就是躁動不安。心躁動不安,他心的堪能性差,你要叫他去修一些深妙的法門就困難。只有這種「即凡心是佛心」,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這種佛力加被的法門,才能夠度化。特別是臨命終的時候,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量無邊的煩惱,它一定會起來干擾你。如果沒有佛光照我、慈誓攝我,我們很難保持心不顛倒,很難。所以這個地方在煩惱的熾盛當中,我們不是「即凡心是佛心」,「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一心歸命彌陀的本願功德、一心歸命彌陀的名號,那「必不能度」。沒有佛力的加被,這生死關頭,大家都過不了關了。所以這個地方也是一個問題。

  │     ┌見─┐所感粗弊五陰和┌色┐並皆陋劣

  │┌眾生濁者┤  ├       ┤ ├

  ├┤    └煩惱┘合,假名眾生 └心┘故名為濁

  這個「眾生濁」,這個「眾生」是一個「五」蘊的果報。前面的「見」跟「煩惱」是偏重在集谛,能招感的集谛;這個地方是偏重在苦谛這種果報,說這個五蘊身心,不管是「色」、不管是「心」都很「陋劣」。我們這個四大,動不動就生病,所以這個病痛來干擾我們,這內心的堪能性也差,這受想行識也是差,這個心的力量也薄弱。所以說:

  │└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面對這個老病的果報,我們只好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否則很難度脫。

  │    ┌因┐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

  │┌命濁者┤ ├

  └┤   └果┘故名為濁。

  「命濁」就是一個壽命,若「因」若「果」都很陋「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為濁」。

  └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壽命在修行當中的短,也是一個障道。因為你要成就聖道,一定要有禅定,這個禅定不是短時間能夠修行成就的。所以我們看《維摩诘經?佛國品》講到:很多國土的壽命都是四萬歲、二萬歲,它人壽有四萬歲,他二萬歲出家,他修了二萬年,成就無生法忍。他修二萬年,我們在娑婆世界修幾十年,這怎麼能夠比呢?修了沒幾年死掉了,死掉以後重新開始,重新開始又迷惑顛倒。所以說這個壽命的長遠,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在這個短暫的壽命當中,我們要在這當中把握時間,只有找一個「不費時劫」,不必長時間修行的一個他力法門,否則「必不能度」。因為我們很難成就禅定,只好乞求佛力加被。

  明妙行能得

  ┌轉劫濁─為清淨海會

  │

  ├轉見濁─為無量光

  ┌信┐莊嚴一聲│

  復次祇此┤ ├    ┼轉煩惱─濁為常寂光

  └願┘阿彌陀佛│

  ├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

  │

  └轉命濁─為無量壽

  這五濁惡世怎麼個「轉」法呢?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圓「轉」五「濁」、圓成五清,「清淨海會、無量光、常寂光、蓮華化生、無量壽」。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這個「轉」應該說也有次第。這圓轉當中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轉煩惱濁為常寂光」值得我們注意。佛法講感應道交,外道也講感應道交,但是這個地方有不一樣的地方。外道的感應道交完全是心外求法,他的感應道交,他不求內心的清淨,他是一種向外攀緣的。佛法的感應道交,你看看本經怎麼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要達到一心不亂,不是在一種躁動的狀態、高亢這種激動的狀態、鬼神現前,沒有這種事情。所以說這個地方,我們要能夠圓轉五濁,你這個佛號,一定要對你自己的煩惱有所調伏的力量,你一心,一心是不難的。我經常講:一心是不難的,這不亂才難。你要能不為煩惱所亂、能夠調伏煩惱,才能夠感應道交的。這《華嚴經》也講得很清楚。《華嚴經》說:「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說菩薩的心情啊,他那一念心是在這種畢竟空的境界活動,不是在我們有相的境界活動。我們凡夫的心要跟佛菩薩的心怎麼感應道交呢?「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你一定要把你這種躁動相、顛倒相調伏下來,佛菩薩才能夠跟你接觸的。所以這個地方在圓轉五濁的時候,我們一個下手處,你一定要先達到「轉煩惱濁為常寂光」,這個一轉了,前面四個跟著轉,你的果報體也轉了,邪見、整個環境、壽命都轉了。

  明釋迦所得

  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明釋迦所說

  ┌以此果覺────┐

  今┤        ├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

  └全體授與濁惡眾生┘

  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簡單的講,這句佛號總持阿彌陀佛的功德。前面也講過,你一句阿彌陀佛就總持十方佛的功德;所以也可以說一句阿彌陀佛,也總持了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當中,那麼多六波羅蜜的辛苦,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攝持在這一句佛號。而釋迦牟尼佛慈悲,把這句佛號,在末法時代「全體授」給五「濁眾生」,這種是「諸佛所行」的「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了知,「非九界」的「自力」眾生「所能信解」,這的確是難信之法。所以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他引述十方諸佛贊歎他的勇猛:他在五濁惡世,成菩提道勇猛、弘揚佛法勇猛。這個地方佛陀是很誠懇的告誡弟子:你一定要很珍惜這一句佛號。因為你失去了這一句佛號,就表示你在菩薩道當中所經過的過程,你一個都少不了、一個都少不了,有這一層意思。

  明眾生世間

  ┌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

  │

  │       ┌四土器世間─┐

  └一切世間─通指┤      ├也。

  └九界有情世間┘

  這個大家容易明白。這個「眾生」的范圍比較窄,「一切世間」的范圍比較廣。這個「眾生」是「指五濁惡人」。「一切世間」說是難信之法,這個是「九界」眾生。

  丁二、教主結歎

  前面是「諸佛轉贊」,這個是釋迦牟尼佛的「結歎」:

  ┌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

  │

  │        ┌略別┐

  └此本師付囑。囑語┤  ├但雲一切世間,猶前諸佛

  └從通┘

  ┌文殊┐

  所雲:汝等眾生,當知┤  ├等,皆在所囑也

  └迦葉┘

  前面的「勸信流通,是諸佛」的「付囑」,前面的「勸信流通」是六方諸佛的付囑流通,以六方諸佛來證明流通。這個地方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自己的付囑流通。當然這個話有「略別」,有一點點不同,但是它的意義是相通的:文字「略別」,但義理是「從通」。這個地方講「一切世間」,其實這個「一切世間」,就是前面所說的:「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這個地方「一切世間」包括了九界,包括了「文殊」這種大菩薩,也包括「迦葉」這些大比丘,都是「在所」付「囑」的范圍之內。看經文:

  捨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前面是諸佛在他們的國土,對他們的弟子贊歎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這件事情是釋迦牟尼佛自己也同意的,說:諸佛贊歎我很難,這件事情我同意。他說:「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行什麼難事呢?第一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二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這件事情的確是很困難沒錯,諸佛說的一點都沒錯。我這麼一路走過來,我一回想啊,的確是很困難,沒錯。諸佛也說這件事情很困難,釋迦牟尼佛也說很困難,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就有話要說了,看蕅益大師的意思:

  法門難遇

  ┌信願┐  ┌不涉施為┐┌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

  │  ├一行┤    ├┤

  └持名┘  └圓轉五濁┘└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

  ┌見此┐

  ┌大智┐│  │

  菩提,以┤  ┼┼行此├眾生何由禀此也哉!

  └大悲┘│  │

  └說此┘

  在本經當中所強調的修行方法──「信、願、持名」,這個法門「不涉施為,圓轉五濁」,不必假藉其他的方便,「圓轉五濁」。這「圓轉五濁」有二層意思:約著粗來說,我今生信、願、持名,下輩子到極樂世界得到一個清淨的身心世界,這個說是「圓轉五濁」,可以。今生修行,來生「圓轉五濁」,也可以這樣子講。或者說:我今生信、願、持名,我當下的身心就會有變化,當下的這種五濁的境界,煩惱障、邪見障,還有果報的障,壽命的障礙,诶,慢慢慢慢的松脫,這樣子講,約當下也可以說「圓轉五濁」。你一句佛號在心中操作的時候,你的身心世界就有變化,這樣子講,約當下也可以說是「圓轉五濁」,也可以這樣子講。這樣子講一句佛號的操作「圓轉五濁」,這件事情「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這個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能夠做的事情就是仰信,因為它不是我們能夠心思口議──大家討論討論吧、商量商量!這是討論不出來的,非心思口議的境界。這種境界既然不是我們心思口議,那我們怎麼能夠知道呢?「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以大智」慧、「大」慈「悲」,來為這個法門作見證,來自己以身作則、來「說」法,那「眾生」誰也不知道,誰也不知道有這樣的一個法門,誰也不知道內心當中還有這樣一種操作方式,這樣的操作──信、願、持名,就能夠創造這麼樣廣大的功德,誰也不知道。這個就是說這個「難」的意思。

  明五決定

  ┌為時所囿

  ┌處劫濁中─決定─┤

  │        └為苦所逼。

  然吾人┤

  我們的「劫濁」當中,在這種萬丈紅塵當中,我們一定會被這個「時」代「所囿」、限制,被這個「苦」惱「所逼」迫。在這萬丈紅塵當中,你要「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很難。你在這個百花當中過,你一定會沾身的,這大環境是這樣子的,人在江湖,你也就身不由己了。

  │        ┌邪智所纏

  ├處見濁中─決定為┤

  │        └邪師所惑

  在這種思想混亂當中,你多多少少一定會被「邪」知邪見所系縛,障礙你大乘的善根,使令你迷「惑」,你也很難抉擇,這件事情是對還是錯!你很難抉擇,就會受影響。

  │         ┌貪欲所陷

  ├處煩惱濁中─決定為┤

  │         └惡業所螫。

  說這煩惱當中,大家都放逸,你很容易被你的煩惱「所陷」,被你這個「惡業所」毒害。這個我們要稍微注意一下,我們可以感覺到現在的年青人,貪瞋煩惱特別熾盛,跟以前又不完全一樣。你看這些年青人,這個飚車族,他拿這個刀子,這個過路人跟他完全沒有關系,他看到人就砍,那個瞋心特別重;這個貪欲也是一樣,現在的年青人,國中生就有這個邪淫的行為。所以這個是一個大環境如此,他從小就在這一種環境中刺激,他貪煩惱自然就熾盛了。所以說「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這是沒辦法的,大環境如此。

  │         ┌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

  ├處眾生濁中─決定─┤

  │         └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

  你果報體的這種障礙,老病的干擾啊,你很難去「洞覺」、也很難去「奮」發向上,這個老病死的干擾啊,很容易會讓你退失了信心。

  │         ┌無常所吞

  └處命濁中──決定為┤

  └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你很有道心,你也好不容易抉擇出一個修行的方法,也得到一個修行的傳承;但是你死掉了,這樣子你今生就白費了,生命把你的修行給中斷了、把你, 這個修行給破壞了,這個「命濁」就是有這個困難。這個「劫濁」它是在減劫。這個地方佛陀的意思就是說,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來生再來三界裡面投胎,不過釋迦牟尼佛說你要想一想:這個大環境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這個身心世界,煩惱愈來愈重、邪見愈來愈重、果報體愈來愈差。我還記得我們師父跟我們講過一句話:我們的師父看我們很不順眼。但是以後我們看我們的徒弟也很不順眼。(诃──)這道理是一樣的。就是你師父看你很不順眼;但是幾十年後,你看你的徒弟也很不順眼。這是怎麼回事呢?環境不同。他們那個時候環境清淨,他們很自然養成一個好的品性。你看年青人,你也看得很不順眼;但是你能夠怪他嗎?如果你來投胎,你也是這樣子的。你下輩子來這個五濁惡世、萬丈紅塵,那我們也是受影響。凡夫的心就是有所住,就是這樣子的。你很難解脫環境跟果報給你的障礙,這個五濁其實就是五種障礙。你很難解脫你的煩惱、很難解脫你的邪見、還有老病的干擾、還有壽命的短促,你很難在這麼多障礙當中,完全排除這樣的障礙,沖出一條聖道出來,很難的。佛陀說這句話就是「是為甚難」,的確是難。說這個難有什麼好處呢?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困難呢?蕅益大師他就說話了:

  無知之錯

  ┌若不深知其甚難───┐

  ┤          ├??宅裡,戲論紛然。

  └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

  假設我們今天沒有冷靜的下來想一想,在這個減劫當中,你所要面臨的障礙,一代一代愈來愈嚴重,你不知道解脫生死的困難,你還自以為「有其他的法門可以出五濁」,「??宅裡,戲論紛然」,這個「??」就是起火燃燒。你的煩惱火、罪業果、果報火,這三種火在燃燒你的身心世界,「戲論紛然」,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這種沒有真實功德的言說叫做戲論。

  知難之是

  ┌其─┐  ┌死盡偷心┐

  唯深知┤  ├方肯┤    ├此本師所以極口

  └甚難┘  └寶此一行┘

  說其難甚,而深囑我等當知也!

  ──丙三「勸行流通」竟──

  ──乙一、「普勸」竟──

  在這五濁惡世當中應該怎麼辦呢?我們只有知道在這種障礙的身心當中,要了脫生死、成就聖道是這麼困難,我們才「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這個淨土法門啊,蕅益大師最後講出了它的一個關鍵:這個他力法門感應道交的關鍵,它還不怕你煩惱重、還不怕你罪業重,就是怕你不「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就是說這種彌陀感應的法門,要緊的是你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最怕的就是怕你三心二意,對彌陀名號也想歸依,又想攙雜一些其他的法門。你想要攙雜其他法門,就表示你對這句名號的信心還不夠。就是說你在念佛的時候,你還想念大悲咒、念地藏王菩薩,多少就是你覺得這一句佛號不足以救拔你,多少就是會有這個問題。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要你「死盡偷心」,說穿了就是老實念佛,「寶此一行」。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最後「以極口說其難甚,而深囑我等當知也」,釋迦牟尼佛在最後一再的強調:在五濁惡世,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多麼的困難;在五濁惡世當中,要弘揚淨土法門,也是多麼的困難!希望我們要珍惜。釋迦牟尼佛排除了萬難,才講出了這一部經,希望我們要能夠珍惜,是這個意思。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的付囑流通,他自己講完這一部經以後呢,他對他弟子的一個最後的交待。好,看最後的「結勸」:

  乙二、結勸

  佛說此經已,捨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這是一個「結勸」,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難信┐

  ┌法門不可思議┤  ├無一人能發問者┐

  │      └難知┘       │故歡喜信

  ┌┤                 ├

  ││佛智鑒機,知眾生成┌令得四益┐  │受也。

  │└         ┤    ├──┘

  │ 佛緣熟,無問自說 └如時雨化┘

  這裡解釋「歡喜信受」,這是一個「總標」。說淨土法門這種信、願、持名的「法門」啊,的確是「不可思議」,一句佛號圓轉五濁,真的是「難信」、也很「難」理解。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都是佛陀一再的招乎捨利弗,在這過程當中,沒有一個人講出一句話。這整個過程是「佛」陀的「智」慧去觀察眾生的根「機」,「知」道「眾生成佛」的因「緣」成「熟」,所以「無問自說」,使「令」成就「四」種利「益」,就像及「時雨」一樣,所以「歡喜信受」。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知眾生成佛緣熟」,這個地方要注意。這個法門它所成熟的善根,還不是人天的善根、也不是二乘的善根、也不是權教菩薩的善根,它是一佛乘的法門,它直接去成熟你成佛的善根。這個信、願、持名在你的心中一操作的時候,它是直接的大白牛車,直接的趨向佛道的,那是一佛乘的,「知眾生成佛緣熟」,是這個意思。

  │┌身心怡悅─名歡喜

  身心能夠知道這個法門,唉呀!這個法門我做得到,信、願、持名這件事情不難,這功德又這麼大,內心當中感到歡喜,心中有一分對未來生命的希望跟歡喜。

  └┼毫無疑惑─名信。

  │

  ├領納不忘─名受。

  │

  ├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

  │

  └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甲三、「流通分」竟──

  ──肆、「隨文解釋竟」──

  這是講到本經的一個「結勸」,就是在與會的大眾,不管是天、人、阿修羅,乃至於比丘、菩薩們,對這個法門都是「歡喜信受」,都「作禮而去」。最後我們看蕅益大師一段的「跋語」:

  參、跋語

  這「跋語」我們分成五段,第一段先總歎這個法門的一個特色。

  ┌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

  ┌經雲:末法┤          ├嗚呼!

  │     └唯依念佛得度────┘

  │

  │  今正是其時矣!捨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

  《大集經》上說:在這個「末法」時代,「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這正法時代修行是很容易成就聖道的。我們看經典,這個人年紀很大了才出家,年紀又大、過去也沒有學佛,诶,他跟佛陀出家、或者拜一個阿羅漢出家,三個月成就阿羅漢果。說有一個國王,這個國王平常也沒有努力的修行,就在王宮裡面享受世間的五欲。有一天他的背部癢,請宮女為他搔癢。這個宮女在為他搔癢的時候,這個宮女手上戴著纓絡,這二個手一弄到發出聲音,這個國王聽到這個聲音,知道無常,成就辟支佛果。這個正法時代是這樣子修行的!《阿含經》上說:最小的七歲成就阿羅漢、七歲,均提沙彌;最高的八十幾歲,他也成就阿羅漢果。七歲什麼都不知道,他也成就阿羅漢果;八十幾歲也成就阿羅漢果!因為這個正法時代,它那個環境就是容易修行。它空氣中所散布的,那是一種清淨的力量,你在那個地方投胎就很容易。你到西門町去走一趟,你就覺得修行就是很難,這個感覺就不是一個聖道的感覺,那個心就很難攝得住。所以這末法時代的確時是「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這是一個事實。怎麼辦呢?「唯依念佛得度。」我們在這麼多的環境障礙當中,只有靠佛力加被了,他力門果地教,佛力加被才能夠得度。「嗚呼!今正是其時矣!」這個淨土法門契理、契機的一個弘傳時代,「捨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離開了這個法門,誰能夠「淑」?這個「淑」就是善治身心,誰能夠去調伏他身心的障礙呢?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很真誠的贊歎這個法門的契理、契機。這以下第二段講到蕅祖述作的緣起:

  │          ┌藐視教典─────┐

  │┌旭出家時,宗乘自負┤         ├

  ││         └妄謂持名,曲為中下┘

  ││

  ││   ┌因大病─發意西歸。

  ││   │

  ││ ─後┤   ┌《妙宗》┐

  ││   │  ┌┤    ├二鈔┐

  ││   └復研┤└《圓中》┘  ├等書─

  ││      │        │

  ││      └及雲棲《疏鈔》─┘

  ││

  ││   ┌始知念佛三昧,實無上寶王。

  ││  ─┤

  ││   └方肯死心執持名號,萬牛莫挽也。

  「旭」就是蕅益大師的法名,「智旭」。「出家」的時候,「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曲為中下。」這個是蕅益大師自己講出他剛開始出家的一種境界。蕅益大師是二十四歲出家,他出家以後,他歡喜研究《楞嚴經》,在《楞嚴經》當中得到一個疑情。他從這個地方去參這個疑情,他二十五歲在打坐當中開悟了,開悟以後有很多境界出現。他二十五歲就證入了圓教名字位,大開圓解,「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那是圓教名字位。他二十五歲以後到三十一歲,你看看他的傳記,他六年當中主要的修行,以《楞嚴經》的圓頓法門為主,當然也包括禅宗的味道。禅宗跟《楞嚴經》這二個都是圓頓止觀,直接觀現前一念心性。這當中的著作也不多,到三十一歲他就有點變化。他三十一歲的時候,看到禅宗很多的弊端,很多禅宗就講出一些邪見:「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就是太強調圓頓法門,對這些權教的施設太過忽略了。所以他到三十一歲以後,就強調持戒跟研究教理,他要以戒教二門,來匡正禅門的弊端。直到三十一歲的時候,開始弘揚戒律,弘揚比丘戒,作了很多比丘戒的注解。教方面他捉阄,他那個時候三十二歲做了四個阄,說:我一生想要弘揚教理,來匡正禅宗不學習教理的弊端,那要以什麼教為主呢?他寫了四個阄。第一個華嚴;第二個天台;第三個唯識;第四個自立宗派,自己創立出一個宗派出來。他不是像我們隨便抓,他用三個月的加行,三個月的安居當中加行,最後一天抓阄,他抓到天台的阄,所以他從此以後深入天台的教觀。所以他到三十一歲研究教理,三十二歲開始研究天台教觀,他這之前他對教理不是很重視,就像他說的「藐視教典」:你們那些學教理的,著文字相;念佛的也是心外求法,「妄謂持名,曲為中下」,這中下根修的法門。我們這一念心直接的觀照第一義谛、直接跟佛相應。什麼是佛?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他那個時候對佛的是這種定義,完全是觀照自性佛。三十一歲、三十二歲他開始弘揚戒教。但是影響他生命最大的就是在三十六歲那一年,「因大病,發意西歸」,他三十六歲的時候生一場大病。那時候在那個山中,生一場很特別的病。這個病中,看這個〈傳記〉上說:「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臥,唯有含淚念佛而已。」你看一個圓教名字位,你如果看到《蕅益大師全集》,你看看蕅益大師的「發願文」,蕅益大師在修加行啊,那不得了,他經常七七的閉關,或者三個月、一百天的閉關。他每天所持的咒,你把它算一算,他幾乎一天不睡覺的,他的行力剛骨;而且他是稱性起修,他是悟後才起修的,他二十五歲開悟以後才作加行。但是他二十五歲加行到三十六歲,出家十一年,他每一天可沒有空過。他三十六歲的時候一場病現前,他竟然說出:「不能坐不能臥,唯有含淚念佛而已。」那個時候他自己說出來:參禅功夫不得力,病痛現前的時候,這個病苦一現前的時候,這觀第一義谛有困難的、有困難。這個時候祈求佛力加被:「願阿彌陀佛,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這個很現實的,求佛力加被。一個眾生,一個小孩子祈求母親的加被,這個很正常。所以他到三十六歲,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變。他生病以後,他開始去注意淨土的著作。這個地方提出三個影響他淨土思想最多的:第一個是《觀經妙宗鈔》,智者大師作的《妙宗疏》,天台四明尊者著的《妙宗鈔》,這天台的《觀經》,這個思想影響蕅益大師很多。其次是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這是解釋《阿彌陀經》的。其次就是他的和尚「雲棲」,就是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這個是《華嚴經》的思想。如果我們有空把《阿彌陀經疏鈔》再看一看,其實這個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很多思想跟,他是參考蓮池大師的思想、很多的思想是參考蓮池大師的。這三部的經典,對蕅益大師淨土的思想影響很大。前二部是天台的,第三個是華嚴的。這個時候,他「始知念佛三昧,實無上寶王。方肯死心執持名號,萬牛莫挽也」。這個「念佛三昧」是「無上寶王」。蕅益大師他說這「念佛三昧」,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念自性佛,第二個是念他佛,第三個是自他具念。蕅益大師在早期的修行生涯,他偏重在念自性佛,這一念心現前,觀照現前一念心性,直接的觀到現前一念清淨心,直接的觀到現前一念心性念心性去,不必在那個地方枝枝葉葉打妄想,都不必,直接觀自性佛。後來他這個病痛現前的時候,他覺得不得力,他這個時候開始執持名號,他佛的加被。當然他在他佛操作的時候,他也提出一個觀念: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名號也不可思議。這自他具念,這個時候念佛三昧──理持,這個是「無上寶王」。一方面我們能念的自性功德力,本身就不可思議,這內心當中本身就具足無量的功德光明,然後有佛力本願的加被,這自他具念,這個是「無上寶王」。這個時候,「死心執持名號,萬牛莫挽也」。蕅益大師是圓教名字位,一個通達教理的人,「宗乘教義兩融通」,他能夠「死心執持名號」,也沒有說蕅益大師又修什麼觀想、觀像,什麼玄妙的觀法他都沒講,他就是老實念佛。而蕅益大師他老實念佛,他是圓教名字位的人啊,他老實念佛,這個是不可思議啊。這個是講到蕅益大師自己相信淨土的一個過程,他受到這個病痛的刺激,開始覺醒。這以下正式說明他的著述緣起:

  ││吾友去病,久事淨業┌辭不繁┐

  │└         ┤   ├請余為述《要解》

  │ 。欲令此經大旨, └而炳著┘

  │

  │   余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理不可卻。

  這整個因緣是他有一個同參道友叫「去病,久事淨業」,這個久修淨業當然就很關心《阿彌陀經》。古時候《阿彌陀經》,就是注解太過復雜,希望能夠有一個新的注解,這當中要有二個條件:第一個文字不要太多,義理要很清楚,「炳著」,要請蕅益大師來完成這樣的一種功德。蕅益大師的心情也想要跟「法界有情,同生極樂」,所以在義理上「不可」以推「卻」的,有這一分的責任,使令正法的光明流通後世,所以他就承當下來。這一段是說明著述的緣起,接下來說明他的時間:

  │┌舉筆於丁亥九月二十有七┐

  ├┤           ├凡九日告成。

  │└脫稿於十月初五────┘

  九天完成《彌陀要解》,我們講了這個《彌陀要解》講了半年!開悟的人跟我們用意識分別心的人不同,的確不同。說這個內心當中跟聖道相應的人,他那個道的力量,他的確能夠從自性當中流露出很多很多的文字。我們一開始是從文字裡面尋求道,你說他也沒有證得道,但是他那個名字位的道也不得了、那也不得了,名字位的開悟也不得了。名字位的道字是什麼境界呢?「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他所覺悟的境界跟諸佛是一樣的,他在道理上跟諸佛是同一個鼻孔出氣的,當然他煩惱沒斷;但是你不可以否定他所覺悟的真理,跟諸佛是無差別的。所以你看他這個注解,不是像我們凡夫意識分別心,那個地方切一段、那個地方切一段,這樣拼湊,他不是。他就是九天當中完全是自性的流露、那是自性的流露。最後蕅益大師講出他心中的希望,他對這個法門的流通有什麼希望:

  │   ┌一句一字─鹹作資糧┐

  │  ┌┤         ├┐

  │  │└一見一聞─同階不退┘│

  ├所願┤           ├仰唯─

  │  │┌信疑─皆植善根┐  │

  │  └┤       ├──┘

  │   └贊謗─等歸解脫┘

  │

  │   ┌諸佛菩薩─攝受證明

  │  ─┤

  │   └同學友人─隨喜加被

  蕅益大師作完這個《要解》以後,他希望《要解》裡面的「一句一字」,都能夠成就大家一個往生的「資糧」,每一句話到大家的心中,都能夠產生往生的一種力量。「一見一聞,同階不退」,都能夠成就三不退。「信疑皆植善根」,不管你相信、或者是懷疑,都成就淨土的善根。不管你「贊」歎、毀「謗」,遲早都能夠「解脫」生死,因為你所面對的是一個無上的法門。最後對這個法門,希望「諸佛菩薩」能夠「攝受證明」,能夠諸佛菩薩的加持。「同學友人」能夠「隨喜加被」。

  └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閣筆故跋,時年四十有九。

  他四十九歲的時候完成《彌陀要解》,蕅益大師是五十七歲入滅,他是晚年才完成的。

  這個是我們《彌陀要解》的研究。

  這個淨土法門,我們看「流通分」,不管是諸佛付囑的口氣、不管釋迦牟尼佛的付囑口氣,都很強調淨土法門是一個難信之法。換句話說,其實我們對這一個法門要生起信心,為名號的功德、本願的功德、自性功德力的功德,這三力要齊信是很困難,其實是很困難。但是我們這樣研究過去,會有一個感覺:透過蕅益大師的開導,我覺得對淨土法門生起信心不難。你如果能夠真正把《彌陀要解》研究啊,對淨土法門生起信願,我覺得是不難,這個是蕅益大師的善巧,的確是不難。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的生命「恆轉如瀑流」,我們的生命不管你願不願意,它不斷的變化,你就不斷的前進,你一定要面對很多很多新的生命,乃至無量的生命。我們學佛講得務實一點,我們並不是要談玄說妙。我們學佛就是在無量法門當中,我們必須抉擇一個能夠引導我們這一念心趨向於安樂,包括有為的安樂,好夢;也包括聖道的安樂,究竟的安樂。在本經的經文當中,信、願、持名這三個法門,我認為如果我們這一念心能夠根據本經蕅益大師所說的開導啊,你能夠撥出一點時間啊,真的去信願持名、去操作,果然能夠得到現世的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臨終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我是覺得這個法門的操作啊,它的好處:下手易、成就高。就是說你真的做得到。你說你什麼都不懂,可以事持,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對名號通身靠倒;你說你的境界高,也可以理持,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名號不可思議,一方面憶念自性佛、一方面憶念他佛,自他具念、自他不二也可以。它有淺有深。所以我覺得這個法門,我們大家應該有一個使命感,不要讓這麼一個殊勝法門的傳承斷掉、這一個光明。蕅益大師所抉擇的教法,我們好好的自受用;以後我們應該也有一分的理想、願力,把它流通到後世去,使令更多人也能夠得到這樣的一個因緣。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好,我們回向。

台灣學佛網首頁阿弥陀经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