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譯文與講解


 2015/9/5    熱度:5160    下載DOC文檔    

  金剛經譯文與講解

  蔡漢以整理及注音

  第一品法會因由分

  【原文】

  如是我聞①。一時②佛在捨衛國祗zhī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③,千二百五十人④俱jù。爾時世尊⑤,食時著衣持缽bō⑥,入捨衛大城乞qi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yǐ⑦,還至本處,飯食訖qì,收衣缽,洗足⑧已yǐ,敷fū座而坐⑨。

  【注釋】

  ① 如是我聞:如是,這樣;我聞,我聽說。我聽佛這樣說,表示經中的話都是佛親口說的,這是為了增加佛經的可信度。②時:那時。③大比丘眾:比丘是梵語,即受了具足戒的男性僧侶,又名乞士。女性叫比丘尼。④千二百五十人:釋迦牟尼最初有六大弟子,即捨利子、迦葉三兄弟、目連尊者、耶捨長者子;六大弟子又收弟子,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弟子。⑤世尊:對佛的尊稱,所謂佛為三界之尊,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⑥缽(bō):僧人食具,通常用泥或鐵制成,圓形,略扁,小口,平底。⑦次第乞已:按順次挨家挨戶乞食。佛乞食是為被乞食者種福,所以不能擇貧富,而要按順序來,即“次第”。⑧洗足:佛是光腳乞食的,所以回來要洗足。⑨敷座而坐:整理好座位打坐。

  【譯文】

  我聽佛這樣說。那時,釋迦佛在捨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與一千二百五十個大比丘眾住在一起。到午時該吃飯了,世尊鄭重地披上袈裟,手持缽盂,進入捨衛城中乞食。在城中按順序挨門挨戶化緣完畢,返回住處,吃完飯,收好袈裟和缽盂,洗淨腳,整理好座位,然後打坐。

  【評析】

  “法會因由”意為本章的主要內容是法會召集的原因和背景,“分”相當於現在的“章”、“節”等。第一品講述了佛是一個平常的人,但在平凡的生活裡時時處處在修行,進入境界,穿衣,乞食,吃飯,洗足,敷座,都自然體現乞士的威儀,這就是後來禅宗所謂穿衣吃飯即是道,平常心即是道。第二品善現啟請分

  【原文】

  時長老須菩提①,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②,右膝著地,合掌恭敬③,而白佛言④:“希有世尊⑤,如來善護念諸菩薩⑥,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心⑦,雲何應住⑧,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rǔ今谛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心,應如是往,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顧樂欲聞。”

  【注釋】

  ①長老須菩提:須菩提是梵fàn語音譯,意譯為善現、善吉、空生等,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婆羅門種姓,能深入理解佛法的空義,被稱為“解空第一”。②偏袒右肩:印度僧侶披袈裟時偏袒右肩,形成習慣,後世有許多解說,其實可能與印度的氣候較熱有關。③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這也是佛教的規矩威儀。④白佛言:對佛說,白就是說話,白是南北朝時的說法,即道白。⑤希有世尊:希有即稀有,這是對佛的贊美。傳說佛誕生時就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⑥如來:與佛、世尊等一樣,是稱呼佛的一種名號,佛共有十種名號。這裡指釋迦牟尼。⑦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心,即最高的智慧覺悟。⑧住:停住,守護,即後文所謂的 “降伏其心”。

  【譯文】

  這時,長老須菩提領悟如來不時在乞食、穿衣、洗足等平常生活中所示現的佛法。在大眾中就從座位上站起來,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合掌恭敬地對佛說:稀有,世尊!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顯現在平常生活中,正是如來護念一切菩薩,要付囑一切菩薩的佛法。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發願要上求佛果下化眾生,辛勤修行,增長智能,發現了如來所付囑的無上正等正覺心,應當如何安住無上正等正覺心?如何降伏妄心?”佛說:“問得好!問得好!須菩提,正如你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你現在仔細聽,當為你說明。如果善男子善女人,發現了如來付囑的無上正等正覺心,應當如同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那樣安住無上正等正覺心,應當如同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那樣降伏妄心。”“是的,世尊,我們很希望聽佛詳細地說明。”

  【評析】

  本章是講述善現(須菩提)向佛請教的事情。這一段的“關鍵詞”是“善護念”。一念之間,等於一呼一吸的時間,佛教認為這麼短的時間內人就會有八萬四千種煩惱。佛要大家修行,根本就是要“善護念”,也就是要讓這些煩惱“住”,要“降伏其心”。此即善現(須菩提)向佛“啟請”之所得也。

  第三品大乘上宗分

  【原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mó诃hē薩①,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luǎn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②,我皆令入無余涅niè槃pán③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④,即非菩薩。”

  【注釋】

  ① 摩诃(hē)薩:即摩诃薩堙,摩诃,就是大,前人曰:“心量廣大,不可測量,乃是大悟人也。”舊譯大心、大眾生,新譯大有情,就是菩薩的另一種尊稱。②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佛教認為眾生的各種形態和境界。③涅槃(niè pán):梵語,也譯作泥洹、泥畔等,意為滅度、寂滅、不生、安樂、清淨、解脫、圓寂等,總之是指達到了佛的無念想、無煩惱境界。④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在佛教中叫“我人四相”,指還沒有悟道成佛的各種執著。

  【譯文】

  於是佛告訴須菩提:“大菩薩應如是降伏他的妄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的心,如卵生的鳥蟲,如胎生的人獸,如濕生的水中動物,如化生的天人等四類欲界眾生,愛欲心深重;如有色界天眾生雖然已經沒有愛欲心,但是還有色相,如無色界天眾生不但沒有情欲,並且已經空無色身;如有想天眾生唯存一念;如無想天眾生連一念都不存,寂然不動;如非有想非無想天眾生心境寂然不動,而又不像木石那麼無知;等等。他們都是虛妄不實的妄想心,我都要使他們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而滅除妄心。像這樣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然而實際上,妄心虛幻有,眾生也是虛幻有,本來不生不滅,不待降伏,也不待滅度,沒有任何眾生得以滅度。你知道為什麼嗎?須菩提,凡是可以證“我”存在的任何境界,都是我相,比如痛苦或快樂,讓自身意識到“我”的存在,如果沒有“我”,就不會感受痛苦、快樂。其他如救濟窮困、慈心不殺、發菩提心等都足以證明“我”的存在,甚至不生不滅境界、無上正等正覺都是“我”所要證取的。如果菩薩有妄心待降伏,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待滅度,就是有我相。凡是能夠領悟道理,能夠取捨任何境界的,就是人相,比如領悟了煩惱由“我”相所生,於是不取我相,這就是人相,甚至低等動物只有一點點領悟也是人相,如果菩薩心存少悟,以為所悟為實有,雖然不取我相,卻有人相。凡是可以證取的境界和能夠領悟道理證取境界的,除了我相、人相,還有分別一切境界和眾生的“覺知”,凡是有情都有此覺知,不論入地獄、上天堂、做畜生、做鬼、做菩薩、做佛,都念念相隨,有很多修行人證到這一靈明覺知,以為悟道了,當知這是眾生相。如果菩薩以為摒bìng除我相、人相,念念守住此一覺知,就是有眾生相。顯現這一覺知的,有人稱之為本體、上帝、天主,有人稱之為梵fàn、真如、自性、法界,如來藏,等等,如果菩薩以為我相、人相、眾生相都不是,但守一不生不滅體正好落在壽者相,這是根本大無明,比如人先有了生命,有此壽者相,才有身心,然後才有痛苦快樂,然後想要離苦得樂。那麼,他就還沒有如實領悟如來所護念所付囑的無上正等正覺心,他就不叫做菩薩,還只是善男子善女人而已。

  【評析】

  “大乘上宗”就是提綱挈qiè領的意思。“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懂了這一句,就全懂了。這也就是“萬法皆空”,或者說“大度無度”,達到了標題所謂的“大乘上宗”。

  第四品妙行無住分

  【原文】

  “復次①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②,行於布施③。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④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⑤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得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⑥。”

  【注釋】

  ① 復次:這是連接前後文的關聯詞,表示“接著說”。②無所住:心不執著。③布施:梵文“檀那”,意譯“布者,普也;施者,散也”,以自己的財物、福利施於別人。④色、聲、香、味、觸、法:這是佛教所謂“六塵”,也是“八識”中的前“六識”,即人的主觀認識功能和作用的六個方面,由眼、耳、鼻、舌、身、意的 “六根”產生。⑤四維:指四隅、四角,即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裡說“四維、上下”,連上前面所說的東、南、西、北四方,就是佛教所謂“十方虛空”,概指全部宇宙。⑥如所教住:照我說的去“住”——降伏己心而修行。

  【譯文】

  其次,須菩提,菩薩既然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於行住坐臥,起心動念時,應當無所住。比如行布施的時候,應當無所住而行布施,也就是說,不住色相行布施,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時候,看到一朵美麗的花,頓時心生貪愛,心住在花朵上,而失去了無上正等正覺心,這叫做住色行布施;如果看到美麗的花朵,花朵固然看到了,卻不因此而失去無上正等正覺心,就叫做不住色行布施。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時候,耳朵聽到扣人心弦的音樂;鼻子聞到令人垂涎xián的香氣;舌頭嘗到可口的滋味;身體碰觸柔細的東西;心裡想到可歌可泣的往事,導致迷失了無上正等正覺心,就叫作住聲、香、味、觸、法行布施。如果行布施的時候,音樂固然聽到了;香氣固然嗅到了;滋味固然嘗到了;柔細的感覺固然碰觸到了;心事固然在思量中,但不因此而迷失無上正等正覺心,就叫作不住聲、香、味、觸、法行布施。須菩提,菩薩應當像這樣行布施,不住於相,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時候,以為做了一件令人贊歎的善行,滿心歡喜,所要布施的對象實在令人同情,大發憐憫之心,而所要布施他人的東西,心裡卻一時割捨不下,導致你迷失了無上正等正覺心,這叫作住相行布施;如果你以為做了一件善行心裡固然歡喜,所要布施的對象固然令人憐lián憫mǐn,而所要布施他人的色、聲、香、味、觸、法等財施或是法施或是無畏施,心裡固然盤算著,但不因此染著貪愛不捨,而失去本來如如不動的無上正等正覺心,就叫作不住相行布施。為什麼呢?比如你在夢中,拿七寶或身命來布施他人,而實際上那是夢幻,你根本沒有在做布施,沒有他人接受你的布施,也沒有七寶或你自己的身命。如果菩薩於施者、受者、所施物,念念都趣入空,不住相行布施,無上正等正覺心現前,他的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東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它的大小嗎?不可以,世尊。須菩提,南方、西方、北方,四方上下的虛空,可以思量它的大小嗎?不可以,世尊。須菩提,菩薩不住相行布施,他的福德也是這樣,不可以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我所教授的心要,安住無上正等正覺心。

  【評析】

  本章是講不執著的道理,而妙行,即無住——不滯。布施而無布施心,達到這種境界,才有無量福德,才是“無住”的“妙行”和真佛心。

  第五品如理實見分

  【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wàng。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釋迦垂跡

  【譯文】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樣?可以以為看見我外表的身相,就是看見不生不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如來嗎?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以為看見身相就見得到如來,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身相,是虛幻的身相。佛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現象,都是虛妄wàng的,好比在夢中,你看見山河大地親朋好友,而實際上並沒有。如果見所有現象都是虛幻相,當知一切虛幻現象雖然有生滅變化,而實際上本來就沒有生滅,和不生不滅的如來沒有兩樣,那麼,你若見諸相是虛幻相,就見到如來了。也就是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當可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評析】

  本章說各種表相都是虛妄wàng不實的,這就是真理之體現。“諸相非相”,即要透過“諸相”的表面現象看到實質不是“相”而是“空”,佛的三十二種相都是為引導世俗人進入信仰的“方便法門”,進入信仰後要進一步認識到“空”的本質,才算懂了佛教的真谛,也就是見到了真正的如來。這也就是“如理”的“實見”。前人闡釋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頌曰:凡相滅時性不滅,真如覺體離塵埃。了悟斷常根果別,此名佛眼見如來。”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原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①,生實信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③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④,而種善根⑤,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⑥者。須菩提,如來悉⑦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⑧。”“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fá喻⑨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注釋】

  ① 章句:本指經文上的章節語句,這裡是指前一品中佛所說的“諸相非相”的話語。②實信:真實的信仰。③持戒:修持佛教的戒律。戒、定、慧是佛教三學,戒是為防止信徒違背佛法作惡而制定的各種規矩條例。④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一劫有一佛出世,這是說經歷的劫數還不多。⑤種善根:佛教認為信徒通過各種修行培養自己的善性,就像種地植下為善的根苗。⑥淨信:佛教認為佛所在的西天是淨土,所以有淨土信仰。⑦悉:都,完全。⑧法相、非法相:法相是太執著於佛法的表面道理,非法相是不執著於佛法的道理,但只要有執著或不執著的想法,就還沒有達到萬法皆空的境界,所以說真正的覺悟者應是無法相,亦無非法相。⑨筏喻:將佛法比作過河的竹筏子,意為對佛法也不能執著,要像竹筏子一樣,過了河就捨棄掉,這才是真正的萬法皆空。

  【譯文】

  須菩提恭敬地對佛說:世尊,能有很多眾生,聽到這樣的言說章句,而生起真實的信心嗎?佛告訴須菩提:不要說這種疑慮的話。如來應化身離開這世界以後,第五個五百年開始的末法時期,有持守戒律修福的人,對於這樣的言說章句,能生起信心,以此為真實。當知這種人,不只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經在無量千萬佛的教化所在,種了很多善根。聽到這樣的章句,甚至只要一念便已生淨信心。須菩提,如來很清楚地知道,也很清楚地看見,像這類眾生,都得到悟見如來,不可思量的福德。為什麼呢?因為這類眾生已經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已經沒有無上正等正覺法相,也不能說沒有正等正覺法相。為什麼呢?這類眾生如果心存有無上正等正覺可證取,我相還在,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執取無上正等正覺法相,以為有真實的佛法讓他領悟,可以依法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人相還在,人相還在的話,事實上我相也還在,也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為什麼呢?如果以為等正覺法是沒有的,我相、人相不可取,眾生相也不可取,而執取空無相,就是執取非法相,那麼我相、人相、眾生相都還在,也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不應當取等正覺法,也不應當以為既然是虛幻的,那就是斷滅的,而執取非法。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如來常常說:你們比丘,既然知道我所說的佛法如同渡筏的比喻,渡過河就要捨筏fá,佛法也是如此。佛法尚且要捨棄,何況非法呢?

  【評析】

  本章說真正悟解佛法並不容易,所謂正信希有。佛認為要完全領悟萬法皆空的道理並不容易,但又認為這種智慧一定會被人領悟,所以他說要等五百年以後才會有真正的覺悟者。前人有的解釋這段對話是“須菩提疑眾生不能生實信,故作此問,佛恐沮眾生實信之心,且告之以莫作是說”,似乎理解有誤。昭明太子給這一段加的標題是“正信希有”,不就是說“正信”即真正的覺悟暫時還很“希(稀)有”,所以要“希”望期待於五百年以後嗎?

  第七品無得無說分

  【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①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注釋】

  ①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即無上的智慧和覺悟,見第二品注釋。

  【譯文】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有所說法嗎?須菩提說:如來在鹿野苑yuàn中仙人住處初轉,令五比丘證得阿羅漢果以來,宣說種種適應個別差異的無上法門,也宣說如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經過,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等。現前也正在演說無上正等正覺法,就我對佛所說無上正等正覺的義趣,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所說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是眼前現象上的事,眼前現象上的事是循業所顯現的虛幻相,如同夢境中的幻相,實際上什麼事也沒有。無上正等正覺如果可以證得,而實有真常的無上正等正覺,顯然它必有相貌可形容,若可資形容就有一定內涵,若有內涵便有好壞、大小、染淨、生滅、增減,既可以證得,若不小心便也會失去,這種能得能失的東西,證得它便毫無意義,不可稱呼它無上正等正覺。由此可知,如來只是為了方便敘述,取名叫做無上正等正覺,實際上什麼也沒有,不能用固定的名相和形容詞句把它明確表達出來,任何語言說明都只是方便說,學人只可從言說中體悟它的本來面目,沒有內容可使如來做明確說明。為什麼呢?如來為了順應種種不同生活背景和程度的學人,從各種不同角度做種種不同的闡述,教令開悟、破迷發現的,都是不可取不可說的無上正等正覺,而所闡述的種種差別法,但有言說,所以說它是虛幻的差別法,也可以說它是非虛幻的差別法。為什麼這樣說呢?種種差別法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菩薩以及一切賢聖以不可取不可說,無為的無上正等正覺而宣說的,能教令一切眾生悟見無上正等正覺心。若見非法非非法即見無上正等正覺心。

  【評析】

  本章說萬法皆空,不要執著教條,“無得無說”即此義。須菩提把握了“萬法皆空”的真谛,所以這樣回答,難怪他又叫“空生”了。這就是標目所謂“無得無說”,即佛沒有“得”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說”佛法。但須菩提又說“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就是所謂“方便法門”了。前人評說:“‘無’為法性,本無淺深定相可取,若有定相,應無差別。有差別者,謂根有利鈍,學有淺深,故名差別,既有差別,即無定相也。”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①,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②,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③,乃至四句偈jì④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釋】

  ① 七寶:佛經所說七寶,各經說法稍有不同,按《般若經》,七寶是金、銀、琉璃、砗磲(讀作“車渠”,一種介殼呈三角形的軟體動物)、瑪瑙、琥珀、珊瑚。②福德性:指覺悟了佛法後所達到的境界。與通過布施所得到的福德比較是更高的境界。③於此經中受持:從這本《金剛經》中修行獲益。④四句偈:關於何謂四句偈,古今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彌勒佛回答天親菩薩,說四句偈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有說是指《金剛經》第二十六品和第三十二品中的兩首偈語。

  【譯文】

  須菩提,你的意思是怎麼樣?如果有人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做布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須菩提說:很多,世尊。為什麼呢?像這種福德只是虛幻相,並不是不生不滅的福德實相,所以如來只能說福德多。如果有人,實踐此經中的義理,甚至只是用四句偈語來為他人解釋說明,他的福德要勝過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布施所獲得的福德。為什麼呢?須菩提,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一切諸佛,以及諸佛無上正等正覺法,都是從這部經典出生的,如果有人實踐讀誦此經,就是親近了無上正等正覺,如果還沒有悟道,當可從經義中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

  【評析】

  本章說佛法真谛勝過布施,從佛法生發智慧就是“依法出生”。通過物質的布施想得到福德報答,並不是佛追求的境界,只有真正覺悟了佛法,才是真正的福德,這就是所謂福德性。而佛法的真谛就是一個空字,所以最後又說佛法就是非佛法,總之強調一切皆空。而《金剛經》就是最好的空谛經典。標目“依法出生”就是說應該從佛法的空谛生出覺悟,言外之意是不要希冀通過布施求得福報。

  第九品一相無相分

  【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huán①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huán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②,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③ 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④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⑤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⑥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诤三昧⑦,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 ⑧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注釋】

  ① 須陀洹(huán):梵語音譯,“洹”讀作“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是小乘初、二、三、四果羅漢位,又叫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和阿羅漢果,即小乘修行的四個階段,四種境界。②色、聲、香、味、觸、法:佛教所謂六塵,猶如塵土一樣污染人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③斯陀含:前人解釋說:“問第二果,斯陀含者,是漸修精進之行,修無漏業,念念不住六塵境界,然終未有湛然清淨之心。”④阿那含:前人解釋說:“第三果阿那含者,已悟人法俱空,漸修精進,念念不退菩提之心。”⑤阿羅漢:前人解釋說:“問第四果阿羅漢者,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實無有法者,謂無煩惱可斷,無貪嗔可離,情無逆順,境智俱亡。”⑥我人眾生壽: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⑦無诤三昧:無诤即物我兩忘而不爭競不生煩惱。三sān昧mèi又叫三摩地、正定、正受等,指一種專注的靜思修行境界。⑧阿蘭那:梵fàn語,即無诤。樂阿蘭那者,即得到了無诤zhèng三昧的人。【譯文】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就是虛幻的佛法。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聞佛聲教而證得須陀洹huán果位的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須陀洹huán果了”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須陀洹叫做初入聖如來因地道之流,而實際上並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只是名叫做須陀洹。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聞佛聲教而證斯陀含果位的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斯陀含果了”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斯陀含還須要一往天上,一來人問才能成就,而實際上並無往來,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只是名叫做斯陀含。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聞佛聲教而證得阿那含果位的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阿那含果了”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阿那含不必再來欲界受生,而實際上並沒有來,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只是名叫做阿那含。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聞佛聲教而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聖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阿羅漢道了”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實在沒有任何什麼,可以名叫做阿羅漢。世尊,如果阿羅漢有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阿羅漢道了。”那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世尊,佛說我沒有人我是非之心,已經證得一切寂然平等的無诤三昧,在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但我不作這樣的念頭: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如果認為自己已得阿羅漢道,世尊就不說我須菩提是喜歡無诤行的修行人。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我須菩提實在沒有任何所行,只是名叫做“須菩提善歡無诤行”。

  【評析】

  本章說不要執著於各種名相,包括佛教的名相,所以“說一相無相”。佛與須菩提的問答,是從“四向”的修行境界反復闡明只有無所執著,才能真正覺悟。一旦執著於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這些所謂果位,就遠離了這些果位的境界了。所謂“一相無相”,就是無論哪一個果位的“相”其本質都是“無相”。

  第十品莊嚴淨土分

  【原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①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②,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③。”

  【注釋】

  ① 然燈佛:即燃燈佛,又名定光佛,釋迦牟尼之前的佛,他印證釋迦牟尼將成為佛,是釋迦牟尼的老師。佛教中說燃燈佛是過去佛,釋迦牟尼是現在佛,彌勒佛是未來佛。②須彌山王:須彌山又名彌樓山、妙光山等,佛教認為每一個世界中都有一座須彌山在當中。③大身:文殊菩薩問佛什麼是大身,佛回答說:“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淨法,故名大身。”大身就是指覺悟了的佛心。

  【譯文】

  佛告訴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以前在燃燈佛的教化所在,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法,有所證得嗎?世尊,如來在燃燈佛那裡,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法,那是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實在沒有任何所得。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菩薩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六度萬行來莊嚴佛土嗎?沒有,世尊。為什麼呢?因為菩薩莊嚴佛土,如同虛幻中的事,本來沒有佛土待莊嚴,只是名叫做莊嚴。所以,須菩提,諸大菩薩,知道一切相都是虛幻的,應當如是生無上正等正覺的清淨心,不應當住在物質現象上,而想要生無上正等正覺心,一旦住在物質現象上,那是凡夫的虛妄心,不應當住在聲音、香氣、滋味、細滑、記憶等現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虛妄心,應當無所住,無上正等正覺心自然現象。無所住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也不是什麼事都不想,如果什麼事都不做如同無色界天人而已,如果什麼事都不想,如同無想天人而已,如果心念寂jì然不動,不像木石那樣無知,也只是如同非想非非想天人而已,都還是住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虛妄境界上。應無所住,並不妨礙起心動念,不妨礙行住坐臥。比如鏡子,笑臉來照顯笑臉,惡臉來照顯惡臉,鏡子不留笑臉也不排拒惡臉。無物所照時,自然不留一物,雜亂現象對鏡時,也自然不排拒雜亂相,鏡子如如不動,不因為雜亂現象而使鏡子失去本來的清淨。更重要的是,鏡子從來沒有不照物,無物所照時就是照到空境,那也正是妄想境。因此,當知無上正等正覺心不住虛幻境,住相是虛妄相,不住相時,虛幻相本來沒有生滅,和不生不滅的無上正等正覺心沒有兩樣。須菩根,比如有人,他的身體如眾山之王的須彌山那樣,高廣三百三十六萬裡,你的意思如何?像這樣的身體,大不大?須菩提說:很大,世尊。為什麼呢?佛說那是虛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事實上這世界上沒有那麼高大身體的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如同這個道理,是虛幻中的事,如果執取應無所住可以生無上正等正覺心,又落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當連無住也不住。

  【評析】

  本章通過解構佛本身的莊嚴,闡明佛法的真谛是“莊嚴淨土”。標目是“莊嚴淨土”,佛與須菩提通過對話,說明真正的莊嚴淨土就是無所執著,連佛在燃燈佛處得到了佛法沒有,菩薩的功德使佛地更莊嚴了沒有這些念頭,也不要執著。這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樣才能真正認識佛法的“大身”——就是“非身”。前人評點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蓋此心清淨,便是莊嚴佛土,悉以外飾為哉?七寶宮殿,五彩棟宇,皆外飾也,此凡夫所謂莊嚴,非菩薩之所謂莊嚴。欲知菩薩莊嚴,當於非莊嚴中求之。”

  第十一品無為福勝分

  【原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①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注釋】

  ①寧:設問的語氣虛詞。

  【譯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的沙數,如沙數那麼多的恆河,您的意思怎麼樣?那麼多恆河的沙子,多不多呢?須菩提說:很多,世尊。單單恆河的數量就已經無法計算,何況是河中的沙子。須菩提,我現在明白地告訴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充滿所說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來布施,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須菩提說:很多,世尊。佛告訴須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以此經中的道理,甚至只實踐四句偈jì語,並解說給別人聽,他的福德遠勝前面所說的福德。

  【評析】

  本章通過宏大的比喻說明《金剛經》是佛法寶典,空無才是真福。標目是“無為福勝”,意思是持受《金剛經》中“無”即“空”的佛家根本義理,其所獲福德要勝過一切有形的布施等功德。還是強調萬法皆空。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原文】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①,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注釋】

  ①天人:即天上之人,天界生類之總稱。阿修羅:梵語音譯,又名無酒神、非天、無善神,據說相貌丑陋,性格好斗,是所謂天龍八部中的第五部。

  【譯文】

  還有,須菩提,隨時隨地只要一宣說此經,哪怕只說四句偈語,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包括天、人、阿修羅等,都應供養,好像佛的塔廟所在地那樣。更何況有人完全能夠實踐修持、讀誦。須菩提,你應當知道,此人已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如果是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在,就應當像弟子尊重佛那樣尊重這部經典。

  【評析】

  本章贊美《金剛經》在佛教經典中的至尊地位,是“正教”,當然要頂禮尊重。“尊重正教”,就是尊重《金剛經》,因為這部經典最好地體現了佛法的空無妙理。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原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①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注釋】

  ①世界:梵語叫路迦,“世”是時間,“界”是空間。

  【譯文】

  這時,須菩提恭敬地對佛說:世尊,當如何稱呼此經,我們要如何奉行實踐?佛告訴須菩提:這部經典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用這個名字為經題,你們應當奉行實踐。為什麼要這樣呢?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為令一切有情依“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智能,遠離色聲香味觸法所引起的種種貪欲煩惱,而到達不生不滅境界,是一種修行法門,不是玄談空理。其心要是“若見諸相非相剛見如來”,宇宙人生無一真實,令你離苦得樂的般若波羅蜜也是虛幻不實在的般若波羅蜜,非法非非法。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有所說法嗎?須菩提對佛說:世尊,如來沒有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多不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須菩提,這麼多的微塵,如來說,是虛幻的微塵,只是名叫上托兜率做微塵。如來說世界,是虛幻的世界,只是名叫做世界。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如來嗎?不可以,世尊。為什麼呢?須菩提,如來說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就是虛幻相,只是名叫做三十二相。若見諸相非相,當知虛幻相雖然有生滅變化,實際上本來就沒有生滅,和不生不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如來並沒有兩樣。那麼,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鼻子所嗅到的;舌頭所嘗到的;身體所碰觸到的;心裡所想到的,無不是虛幻相,無不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如來。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像恆河沙數那樣多次的以身命來布施。如果另外有人以此經中的道理,甚至只實踐四句偈語,並解說給別人聽,他的福德甚多於以身命布施。

  【評析】

  本章以《金剛經》本身的名相作引子,說明不要執著名相本身,而要把握真谛,這才是“如法受持”。從《金剛經》的名稱到世界微塵的名稱,再到佛的三十二相,乃至善男善女的布施,都是“名”而不是“實”。那麼什麼是佛法的實呢?就是《金剛經》裡的微言大義——破除了所有“名相”的那個“空”谛。覺悟了這一點,就是“如法受持”。

  第十四品離相寂滅分

  【原文】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①,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往昔來,所得慧眼②,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③,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④,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⑤,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⑥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chēn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注釋】

  ① 義趣:義理之所歸趨(“趣”是“趨”的通假字),所謂“是所說義,何所歸趣”。義即佛法的道理,趣即修持佛法達到的境界。②慧眼:佛教中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慧眼為空谛一切智,即具有能夠認識到萬法皆空的眼力和智慧。③信解受持:即信解行證,先信仰佛法,再理解佛法的道理,然後按照佛法的道理修行實踐,最後達到覺悟成佛的結果。④第一波羅蜜:即般若波羅蜜,參見“前言”。⑤忍辱波羅蜜:即六波羅蜜裡的“忍辱”,參見“前言”。⑥歌利王:即迦利,古印度烏仗那國王,即波羅奈國王,暴戾lì恣zì睢suī。

  【譯文】

  這時,須菩提聽佛演說此經,深切明了此中義理,悲傷地流下眼淚,而對佛說:稀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自從我證得照見一切眾生根性的慧眼以來,沒有聽說過像這樣的經典。世尊,如果有人能夠聽到這部經,信心清淨,就發現了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真實現象,當知這種人成就了第一稀有功德。世尊,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真實現象,就是沒有任何什麼相的虛幻相,所以如來說,只是名叫做實相。世尊,我現在能夠聽到這樣的經典,信解實踐,並不為難。如果將來第五個五百年開始的末法時期,有眾生能夠聽到此經,就信解實踐,這種人就是第一稀有。為什麼呢?這種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為什麼這樣說呢?我相就是虛幻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虛幻相。為什麼呢?既然我人眾生壽者相是虛幻相,離一切諸相就名叫做諸佛。佛告訴須菩提:就是如此,就是如此。如果有人能夠聽到此經,不驚訝我人眾生壽者相原來是虛幻相;不恐怖無上正等正覺原來也是夢幻境界;不畏懼無上正等正覺法不可取不可說,當知這種人很稀有。為什麼呢?須菩提,如來所說最稀有無上的般若波羅蜜,就是虛幻的第一波羅蜜,只是名叫做第一波羅蜜。須菩提,以實踐忍辱之行,到達不生不滅境界,如來說是虛幻的忍辱波羅蜜,只是名叫做忍辱波羅蜜。為什麼呢?須菩提,在實踐履行當中,如果有我人眾生壽者相,就不能名叫忍辱波羅蜜。為什麼呢?比如以前,歌利王為試驗我有沒有嗔恨心,而割宰我的身體,我在那個時候,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為什麼呢?因為我的眼睛耳朵四肢,被歌利王一一支解時,如果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當會生起嗔恨心,那麼就不可能在我發誓:“如果我沒有起嗔chēn恨心,讓身體復元如故”時,身體就真的復元如故了。須菩提,又念過去,五百生作忍辱仙人,在那些時候,我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所以,須菩提,菩薩應當離一切相。發無上正等正覺心,不應當住物質現象上生起妄想心,比如眼睛看見可愛的色相,心知可愛,但不要生起貪愛喜歡,看見不可愛的色相,心知不可愛,但不要生起厭惡情緒。向來,我們身處清淨環境,便想多待一會兒,這已經生起貪愛歡喜心,如果處在污穢huì環境,行動自然快捷,巴不得趕快離開,這已經生起厭惡心。當我們看到俊男美女,習慣性地多看他一眼,諸君,這是欲心!當我們和面目可憎的人在一塊時,厭惡之情油然而生,這也是欲心在作祟,沒有欲心不會有厭惡之情緒。還有,我們見錢眼開,見寶物便想要擁有,布施時心生不捨,都已經生妄想心,住物質現象上,處在凡夫境界,無上正等正覺心本來如如不動,你自己背離迷失,背離了菩提。不應當住在聲音、香氣、滋味、細滑、思想記憶等現象上生起妄想心,比如耳朵聽到悅耳的聲音,心知聲音悅耳,但不要生起貪愛喜歡,聽到聒guō噪聲音,心知聒guō噪,但不要生起厭惡情緒。悠揚的音樂令人情緒波動,所謂陶醉,已經墮在妄想境,如果聽到刺耳的聲音,心煩不安,都已經無上正等正覺心。平日最常面臨的是聽到動心的異性聲音,你如果覺得好聽,想多聽他一句話,當心,你可能已經墮入欲心,如你覺得某人說話令人厭惡,不必有厭惡的情緒產生,你如果心生厭惡,所發露的無上正等正覺心本來如如不動,在這個時候,你自己背離迷失,背離了菩提。又比如鼻子聞到香氣,心知好聞,但不要生起貪愛喜歡,聞到臭味,心知臭味,但不要生起厭惡情緒。假使我們聞到異性體味、食物香氣,心生喜歡,即時已經落在妄想境界;如果聞到惡臭,心生厭惡,也一樣已經住心妄想境界。又比如舌頭嘗到美味,心知可嘗美味,但不要生起貪愛喜歡,多吃它一口,吃到不可口的食物,心知不可嘗,但不要心生厭惡。又比如身體碰觸細滑,心知細滑但不要生起貪愛喜歡,碰觸粗劣心知粗劣,但不要生起厭惡心。又比如心裡想起美麗的往事,心知追憶往事,但不生起貪愛喜歡,想到不堪回首的往事,心知不善,但不要心生厭煩。亂想往事很容易迷失,修道難,幾乎都是迷失在亂想中,所以要修習禅定,不要染著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妄想心,應當無離種種貪欲,不貪愛色聲香味觸法,現前一念清淨心,也不染著清淨味,便是應無所住的無上正等正覺心。如果心有住相,以為應無所住是住在一種無所住的境界,那就不是安住無上正等正覺心。所謂 “住”如同住房子的“住”,見聞覺知便被約束在房中如井底之蛙。比如眼睛若凝住俊男美女,秀色可餐,心意識便被色欲所困,俊男美女外的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識而不知,剎那間墮入癡迷無明中,常人迷而不知返,欲念熾盛,歌誦人間真善美,下焉者邪YIN無所不用其極,上焉者詩歌文章,美術圖騰,音樂舞蹈。修行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俊男美女固然賞心悅目,不必秀色可餐,亂想YIN欲,無非是循業發現的色相,俊男美女非俊男美女,則顯無上正等正覺心,俊男美女外的大千世界朗然可見,也一樣賞心悅目,心包太虛,無一不是如來。又比如往事回憶:兒時嬉xī戲、歡笑同學、初戀滋味、顛倒愛情、求不得苦、恩怨仇恨、名望利益等等,胡思亂想,剎那間忘記正在聽課,正在和親友交談,正在和客人接洽商務,面對著師長、親友、客戶,彼所言說斷斷續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識而不知,散亂無明,整日如此,經年如此,終身如此,累世如此。修行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果念念分明,往事如夢如幻,歷歷所現皆是等正覺心。但如果以為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法,卻住在不住相的清淨境界,也如同住房子的住,清淨境界外的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識而不見,已經昧卻“應無所住心”。所以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同樣的道理,如果菩薩心住色行布施,布施外的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識而不知,昧卻無上正等正覺心,很難斷除飲食、男女YIN欲、睡眠、嗔chēn恨hèn、愚yú癡chī等種種煩惱。因為私心作祟,慈濟眾生的事業,做起來也就倍感困難,但有菩薩心而無菩薩行,福德智能兩欠缺,沒有種種大能力,泥菩薩過江,自身都難保。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不只是不執著所施物、施者、受者,應當無所住而行布施,所謂不住色行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念念分明,行住坐臥都不昧卻無上正等正覺。如來說一切現象就是虛幻相,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又說一切有情眾生就是虛幻的眾生,若見眾生非眾生則見如來,諸君,若見如來即發無上正等正覺心,你放眼不見一切諸相吧?不見一切眾生嗎?任何一相都是如來相,任何一眾生都是如來,此時不悟,等待何時?須菩提,如來是說真誠話,說實在話,說如實如理的話,不說诳騙話,不說怪異話的。須菩提,如來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法,此法沒有真實,也沒有虛妄。須菩提,如果菩薩的心住於無上正等正覺法,染著法相而行布施,如人走入黑暗中,什麼也看不見;如果菩薩的心裡不住無上正等正覺法而行布施,好比人有眼睛,日光明照,可以看到種種的色相。須菩提,未來世,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實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行住坐臥當中修行,遠離種種貪愛染著,令無上正等正覺心須臾不昧,教化眾生也以布施無上正等正覺法,令一切有情同沾法喜,速證無上正等正覺,而且每天誦讀經文不令忘失,以便於為人解說。如來以佛的智能,清楚地知道這種人,清楚地看見這種人,都可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評析】

  本章換一個角度闡述不執著表相、名稱才能悟解佛法真谛。本段的標目是“離相寂滅”,即通過須菩提和佛的對話,反復闡明只要離開“相”而悟“空”,不要“執著”,就達到了佛的境界,否則就是沒有覺悟,同時說明持誦《金剛經》就是達到這一境界的捷徑。

  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

  【原文】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①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②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③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是,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④,而散其處。”

  【注釋】

  瞿qú昙tán貴姓①初日分:古印度稱早晨為初日分,中午為中日分,下午為後日分。恆河沙:即像恆河中的沙粒一樣多。②大乘:梵語音譯摩mó诃hē衍yǎn,用乘載比喻覺悟的境界,自覺且覺他者謂大乘,限於自覺者謂小乘。③小法:指外道法,即非佛法。④華香:華是花的通假字,華香即花和香。

  【譯文】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和恆河沙數目相等的次數做身命布施,中午以和恆河沙數目相等的次數做身命布施,下午也以和恆河沙數目相等的次數做身命布施,像這樣經過無量百千萬億無法計算的歲月,不斷地都以身命布施。但如果另外有人,聽到此經,信心不動搖,他的福德就勝過無數次以身命布施的人,更何況書寫、實踐、讀誦,為他人解釋說明。須菩提,簡要地說,此經有不可思義,不可稱量,無邊的功德,如來為發心,學大乘佛法的人說,為發心學最上乘佛法的人說。如果有人能夠實踐、讀誦,並廣為他人解釋說明,如來清楚地知道這種人,清楚地看見這種人,都會成就不可量不可稱,沒有邊際不可思義的功德。像這種人,就是承擔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人。為什麼呢?須菩提,如果喜歡咒術、祈福消災、算命風水,喜歡雙修采補住空樂境界,喜歡長生不老,守住靈明覺知,信以為有道、有真常等小法的人,不知道咒zhòu術、祈福消災、算命風水、長生不老等只是增長我見,所悟方術、所悟境界只是增長人見,但守靈明覺知,住空東境界只是染著眾生見,信以為有道可修、有真常可證,只是增長壽者見。有這種知見的人,對於此經就不能聽受讀誦為他人解說。須菩提,無論什麼地方,如果有此經典在,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應該供養,應當知道這地方就是塔廟,都應該恭敬作禮圍繞,以種種花香散布其處。

  【評析】

  本章再次突出《金剛經》之偉大,持誦它就是無上功德。強調《金剛經》的無上經典地位,誦讀它,宣講它,接受它,就是無量功德,所以標目為“持經功德”。

  第十六品能淨業障分

  【原文】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①,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zhī②劫,於然燈佛③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④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pì喻yù,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⑤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⑥亦不可思議。”

  【注釋】

  ①罪業:罪惡的作為。佛教認為此生的罪惡行為將產生來世的苦果。②阿僧祗zhī:梵fàn文wén音譯,印度數目名稱,是數量無窮多的意思。③然燈佛:即燃燈佛。④八百四千萬億:數量無窮多之意。那由他:梵fàn語音譯,印度數目名稱,也是數量無窮多之意。⑤狐hú疑yí:據說狐狸多疑。⑥果報:因果報應。此世之果來源於前世之因,今世之因又導致來世之果。

  【譯文】

  還有,須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實踐讀誦此經,反而被他人輕賤,那是他前世所造的罪業,本來應當墮入惡道,因為今世實踐讀誦此經,卻被人輕賤,以這個緣故,前世應當墮地獄的罪業就消滅了,將來必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已經經過很久很久了,我在燃燈佛以前,遇到八百四千萬億億的佛,都一一供養承事,沒有白白空過。但是如果有人,在未來世,能夠實踐,讀誦此經,所獲得的功德,以我供養八百四千萬億億佛的功德,都不及他的百分之一,也不及他的千萬億分之一,甚至用算數都沒有辦法比喻的幾分之一。因為一切供養以依教修行最為第一。須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於未來的末法時期,有實踐、讀誦此經,所獲得的功德,我若一一說出來,只怕有人聽到了心裡會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此經的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也是不可思議。

  【評析】

  本章說誦讀持受《金剛經》就能洗除自己的罪業——所謂“能淨業障”。佛用各種不可思議的比喻,強調《金剛經》的偉大,當然主要還是說其中包涵的佛法義理的偉大。告訴人們只要修持《金剛經》就能獲得覺悟,比其他一切供養佛的行為都有效。標目說“能淨業障”,意思是修持《金剛經》就能使自身所作各種業和所遇各種障得到洗xǐ滌dí消解。

  第十七品究竟無我分

  【原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①,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注釋】

  ①授記:梵fàn語和伽羅的意譯,十二部經之一。又指佛對發心向善的眾生授予將來必成佛的標記。

  【譯文】

  這時,須菩提又對佛說: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了知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再執取邪xié知邪見的禁戒和外道修持法門,對世尊所說正法深信不疑,淡薄種種貪tān欲yù、嗔chēn心xīn、愚yú癡chī,自然發露了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菩提心,到此時節,應當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修道難,度眾更難的畏懼心理?佛告訴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露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菩提心,應當生起這樣的心:我要救度一切眾生,救度了一切眾生,而沒有一眾生實際被我救度。為什麼呢?如果菩薩畏懼修道難,畏懼度化眾生更難,就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是菩薩。為什麼這樣說呢?須菩提,實在沒有任何什麼,連發無上正等正覺心都沒有,夢幻中的事,究竟什麼也沒有。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在無數阿僧祗zhī劫jié,燃燈佛出現於世時,有任何什麼,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嗎?沒有,世尊。就我了解佛所說的義理,佛在燃燈佛那裡,持五蓮花奉上如來,又持身投地布發遮住污泥,供養聖尊從身上走過,並發誓願,願將來之世作佛當如燃燈佛,那是現象上的事,如夢如幻,於無上正等正覺心,沒有任何什麼,願將來之世作佛當如燃燈佛,也沒有燃燈佛授記,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佛說: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須菩提,我於爾時,心意清淨,沒有任何什麼妄想住相,如來於未來世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那時候我如果住相供養如來,住相發願將來成佛當如燃燈佛,心裡畏懼成佛難,畏懼度化眾生更難,以為如來必得真常不滅的無上正等正覺,燃燈佛就不給我授記說:你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因為我無所住發無上正等正覺心,領悟實無有法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然燈佛給我授記,說這樣的話:你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什麼原因呢?所謂如來,就是萬法都如其本來的義理,沒有任何什麼。如果有人說:如來證得真常不滅的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實在沒有任何什麼,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如來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無實無虛。如果諸相非相,唯獨如來所得是真實,好比夢中所見一切皆虛妄,唯獨撿到的金錢不假。這麼說,無上正等正覺虛幻而根本沒有嗎?所說虛幻非虛幻,即是“諸相非相”,如果虛幻是斷滅性的,何必辛苦修行?無上正等正覺於是中無實無虛,所以如來說任何一切什麼,都是佛法。須菩提,所說任何一切什麼,包括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根六塵六識,苦集滅道等四谛法,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因緣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能等六波羅蜜,涅niè槃pán,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及其他看不到、想不到的任何什麼,就是虛幻的任何一切什麼,所以只是名叫做任何一切什麼。須菩提,比如人的身體長得很大。須菩提說:世尊,如來說人的身體長得很大,比如在夢中,身體長得很大很大,而實際上沒有,只是虛幻的長得很大,只是名叫做大身。須菩提,菩薩也是如此,如果他這樣說:我應當救度無量眾生。那麼,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薩。為什麼呢?須菩提,實在沒有任何什麼,微塵都沒有,哪有眾生可滅度?菩薩要開悟,破迷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徹底領悟諸相非相,沒有任何一法,才名為菩薩,所以佛說任何一切什麼,沒有我、沒有人、沒有眾生、沒有壽者。須菩提,如果菩薩這樣說:我難行能行,我難證能證,難度能度,我當以種種功德和智能來建設未來的佛土,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薩,為什麼呢?如來說莊嚴佛土,就是虛幻的莊嚴,只是名叫做莊嚴。須菩提,如果菩薩通達沒有我沒有任何一切什麼,即知成佛不難,度化眾生也不難,如來說他真的是名叫做菩薩。

  【評析】

  所謂“究竟無我”,其實是闡明不要執著名相。標目叫“究竟無我”,意思是只有徹底弄明白“無我”的意思,才算真懂了佛法的大義。佛與須菩提的對話就是反復在闡明這個意思。

  第十八品一體同觀分

  【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①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注釋】

  ①肉眼:五眼之一。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譯文】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有看見一切物質現象的肉眼嗎?是的,世尊,如來有看見一切物質現象的肉眼。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有看見一切眾生心事的天眼嗎?是的,世尊,如來有看見一切眾生心事的天眼。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有照見一切眾生根性的慧眼嗎?是的,世尊,如來有照見一切眾生根性的慧眼。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有照見一切實際現象的法眼嗎?是的,世尊,如來有照見一切實際現象的法眼。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有無事不知,無事不見,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礙的佛眼嗎?是的,世尊,如來有無事不知,無事不見,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礙的佛眼。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恆河中所有沙子,佛說它是沙子嗎?是的,世尊,如來說它是沙子。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一恆河中的所有沙子,有像沙子那麼多的恆河,又像那麼多恆河所有沙數那麼多的佛世界,你說它多不多呢?很多,世尊。佛告訴須菩提:像那麼多國土中的所有眾生有很多種心,如來具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很清楚地知道他們的種種心。好比一切泡沫同一海水,但一切眾生固執泡沫為己心,與風作浪,生生滅滅的泡沫始終不離海水,海水自然悉知悉見。為什麼呢?如來說一切眾生種種心都是虛妄心,只是循業所起的一種意識作用,但是眾生染著五欲,錯謬地以為意識作用為己心,比如與風作浪所起的泡沫,泡沫只是海水波動的現象,泡沫並不是海水的原狀,若知種種心是虛妄心,只是假名為心,則見無上正等正覺心,比方泡沫與海水,若知泡沫只是海水的波動現象,但沒有海水就沒有泡沫,見泡沫則見海水。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同這番道理,我們縮小心量以泡沫為己心,住心在泡沫上而見不到海水,若不住泡沫則見海水,不住妄想心則顯現無上正等正覺心。為什麼這樣說呢?須菩提,過去心了不可得,現在心了不可得,未來心了不可得,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所產生的意識現象,相繼不斷使我們錯謬miù地以為己心。諸君!若不住相,見諸心非心,現前便見無上正等正覺心。當知,泡沫雖不是海水的原關,卻也是海水啊!還不悟嗎?

  【評析】

  本章說只要把握了空無宗旨,就能超越萬相——“一體同觀”。說如來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也就是這五種眼從“萬法皆空”的意義上說都是一樣的,也可以說都不是眼。說多得像無限恆河無限沙數的世界中的無限眾生的無限心念如來都知道,其實是說這些心念也都是空無,不應執著。所以說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心念都不可得。這就是標目所說“一體同觀”。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譯文】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果有人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這種人以這樣的緣故,所獲得的福德多不多?是的,世尊,這種人以這樣的緣故,得福很多。須菩提,如果以為福德是實在有的,就是著我人眾生壽者相,如來就不說得福德多,如果以為福德是虛幻的緣故,如來說他得到的福德很多。

  【評析】

  法界是梵fàn語yǔ達dá摩mó馱tuó都dōu的de義譯,又譯法性、實相。一般有兩個角度的解釋,一是從事實的角度,一是從義理的角度。法即萬象各類,界即分界,即所有外界的表現。佛說再大的福德其實也是虛無的,還是強調萬法皆空的宗旨。所謂“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即“無”才是根本。這是通遍一切“法界”的真理,故曰“法界通化”。

  第二十品離色離相分

  【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①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注釋】

  ①具足色身:即十分完美的身體。色身,佛教稱四大(地、水、火、風)五塵(色、聲、香、味、觸)等色法而成之身,即人有形的肉體。

  【譯文】

  淨飯聖王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以見圓滿的色身就是見佛嗎?不可以,世尊,不應當以見圓滿色身就是見如來。為什麼呢?因為如來說,圓滿的色身,就是虛幻的圓滿色身,只是名叫做圓滿的色身。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見圓滿的種種成就,比如三十二相、放光、神通,等等,就是見如來嗎?不可以,世尊,不可以見圓滿的種種成就是見如來。為什麼呢?如來說具足,就是虛幻的具足,只是名叫做諸相具足。若見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剛見如來。

  【評析】

  “離色離相”——不要盲目崇拜佛的偶像,而要領悟佛教義理。佛與須菩提的問答其宗旨還是打破對色身、諸相的執著,闡明萬法皆空,所以標目叫“離色離相”。

  第二十一品非說所說分

  【原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bàng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①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注釋】

  ①慧命:法以智慧為壽命,智慧如果損傷,法身也就滅亡。即覺悟空谛的智慧是一切的根本。

  【譯文】

  須菩提,你不要說如來有這樣的念頭:我當有所說法。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呢?如果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就是誹謗佛,不能了解我所說的義趣。須菩提,說佛法的沒有佛法可說,比如在夢中說佛法,實際上沒有,只是名叫做說佛法。這時,慧命須菩提對佛說:世尊,有很多眾生,在未來世,聽說這樣的佛法,而生起信心嗎?佛說:須菩提,這類人不是眾生,也非不是眾生。為什麼呢?須菩提,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意思,如來說是虛幻的眾生,只是名叫做眾生。

  【評析】

  “非說所說”——不要解說佛法,還是在強調空之本旨。佛不說法,因為萬法皆空,所以標目說“非說所說”,即不說法就是說法。眾生是眾生又不是眾生,還是強調空是絕對的,一切名相都是相對的。前人疏解說:“佛言彼非眾生者,皆具真一之性,與佛同源,故曰非眾生。言非不眾生者,背真逐妄句,喪己靈,故曰非不是眾生。”意為眾生和不是眾生之間,只在是否覺悟了空谛之一念而已。

  第二十二品無法可得分

  【原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為無所得耶yē?”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

  【譯文】

  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是夢幻中的事,實際上沒有任何所得!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須菩提,我於無上正等正覺,甚至沒有一點點什麼可得,只是名叫做無上正等正覺。

  【評析】

  “無法可得”,是說無是佛法的根本。“無有少法可得”就是“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空谛的另一種表達法。

  第二十三品淨心行善分

  【原文】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譯文】

  其次,須菩提,任何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都是一樣的,沒有先後,沒有高低,沒有大小,阿ē彌mí陀tuó佛fó所證無上正等正覺和釋迦牟尼佛所證無上正等正覺沒有兩樣,未來彌mí勒lè佛fó所證無上正等正覺也不會有高下。因此,阿彌陀佛所宣說的無上正等正覺法和釋迦牟尼佛所說不會有兩樣,未來彌mí勒lè佛fó也不會別有所說,三世一切諸佛所證都平等無有高下。還應當知道,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也是平等沒有高下。應身佛釋迦牟尼是虛幻身,圓滿報身盧lú捨shě那nà佛fó一樣是虛幻身,清淨法身毗pí盧lú遮zhē那nà佛fó也不真,三身都是虛幻身,若以為法身真常,便墮在壽者相中還未見如來;若以為報身佛優於應身佛便墮在眾生相中,還未見如來;若以為應身佛釋迦牟尼所說法門不如盧捨那佛,不如毗pí盧lú遮zhē那nà佛fó,便墮在牢固的我相人相中,還未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諸君當知,無上正等正覺即是法身,離此法身別無應身釋迦牟尼佛,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釋迦牟尼佛不異法身毗pí盧lú遮zhē那nà佛fó;應身若劣於圓滿報身,很顯然報身尚未圓滿,是故,應身釋迦牟尼佛不異報身盧捨那佛,毗pí盧lú遮zhē那nà佛fó所示現無上正等正覺法不會優於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所說佛法也不會劣於盧捨那佛,為什麼呢?說法者無法可說,豈有優劣?若人言說諸佛所說法有優劣,即為謗佛。不同程度的有情眾生,循業發現不同佛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非一非異,無非都是夢幻中的知見,無上正等正覺沒有高下,只是名叫做無上正等正覺。如果以沒有我、沒有人、沒有眾生、沒有壽者相的智能,用來修習一切善法,就必定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修一切善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總要先跨出第一步,才能再走第二步,一直到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第一步善法便是梵fàn行háng清qīng淨jìng,遠離名聞利養、飲食知足、捐除睡眠、斷除YIN欲、斷除嗔恨、斷除愚yú癡chī。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不修梵行而證得阿羅漢、大菩薩、佛,梵行是一切善法的基礎。如果以為領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般若智,用來修習損人利己的雙修法門,或咒術、氣脈、算命風水,或世間文藝技巧,並不妨害菩薩行,事實上這些行為必定墮入五欲中,只能成就世間法,哪怕身心清淨也只是凡夫境界,因為沒有梵行清淨之基礎,無法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所悟般若智便是偏空智,但能空談玄妙而無般若行。上求佛果下化眾生之菩薩行不切實際,最後變成空願,不了了之。須菩提,所說善法,不捨世間規范,不怪異、沒有秘密,不是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方便法,如來說這樣的善法是虛幻的善法,只是名叫做善法。

  【評析】

  只有擺脫“有”的執著,才能淨心,才是真善。“淨心”即心中無我、無人等四相,只要有了這個根本,修任何善法都能覺悟。所以說“是法平等”,說“善法”也是“非善法”。“淨心行善”強調的是“淨心”。

  第二十四品福智無比分

  【原文】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xū彌mí山shān王wáng①,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jì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注釋】

  ①須彌山王:“王”是指須xū彌mí山乃眾山之最的意思。

  【譯文】

  須菩提,如果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須xū彌mí山那樣高廣的七寶,有人用來布施。但如果另有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甚至只用四句偈語來實踐,為他人說明,前面所說的福德不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用算數譬pì喻yù所不能及的幾分之一。

  【評析】

  誦讀《金剛經》就有福,持受《金剛經》就生智。“福智無比”是說《金剛經》的智慧無比,修持《金剛經》所得福德無比。用一個不可思議的比喻來形容這種無比。

  二十五品化天所化分

  【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譯文】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你們不要說,如來有這樣的念頭:我應當救度眾生。須菩提,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呢?實在沒有眾生是如來度的。如果有眾生是如來所救度的,那麼,如來就有我人眾生壽者相。須菩提,如來說有我,就是虛幻的有我,而凡夫卻以為有真實的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是虛幻的凡夫。

  【評析】

  “化天所化”——佛只是啟發每個人自己覺悟,是點撥,不是灌輸。佛不度眾生,因為佛也是空,佛如果有度眾生之念,那就不空了,也就不是佛了。凡夫只要無我了,也就成佛了。這就是“化天所化”——就是要修持經典後自己覺悟。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①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②,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jì③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注釋】

  ①觀:佛教術語,通過觀察虛妄的表相世界,而達到佛教空谛的智慧。②轉輪聖王:據說是剎帝利種姓,即位時東方忽現金輪,憑這金輪降伏四方,所以叫轉輪王。③偈jì:梵fàn語yǔ意譯,又譯頌,四句整齊韻語,用以表達一種對佛法的理解、贊頌。

  【譯文】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嗎?須菩提說:可以,可以,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佛說:須菩提,如果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轉輪聖王也具有三十二種好相,他也就是如來了。須菩提對佛說:世尊,就我了解佛所說的義趣,如果不見諸相非相,不應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這時,世尊就用偈jì語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評析】

  “法身非相”——不要拜偶像,即使對佛也是如此。這一段通過佛和須菩提的對話,說明不應該執著於“相”的佛家根本道理,即使是佛的三十二種相,也不應該執著,所以標目說“法身非相”,即佛的“法身”不是以“相”來體現的,還是強調萬法皆空的真谛。所以最後佛的偈jì語說不能以“色”見我,也不能以“音聲”求我,那是“行邪道”,並不能真正認識我。第五品等前文中須菩提說不能以身相見如來,這裡卻又說能夠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好像須菩提的覺悟降低了,似有文本悖謬。所以南懷瑾解釋說:“這個問題佛已經提出來好幾次了。須菩提被佛這麼一問,又昏起頭來了,我們如果把佛經當作教育法研究,你看這一位大老師大教授,當時的教育法真夠厲害,須菩提明明答對,佛又東教西教,須菩提失去自信,答案也錯了。他本來答錯的,佛東教西教,他的答案又變對了,此所謂佛的弟子都叫聲聞眾,跟著佛的聲音受佛的教化。”

  第二十七品無斷無滅分

  【原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①相故,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注釋】

  ①具足:具備滿足。

  【譯文】

  須菩提,你如果這樣想:以為如來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實無有法得無上正等正覺,如來就不辛勤修行,不斷除種種欲貪,不修梵fàn行,不修福德智能,不具足種種莊嚴相,而得以成就不生不滅的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不要這樣想:以為佛得無上正等正覺為無所得,是夢幻中的事,實際上沒有任何所得,如來不修習一切善法,不證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不具足種種莊嚴相莊嚴佛土,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你如果這樣想: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原來沒有我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法要也是非法,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行為就放蕩不拘,染著五欲美其名任運自在,撥無因果,說任何什麼都是斷滅的。你千萬不要這樣想。為什麼呢?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如同捉米入鍋煮飯,逐漸有飯香溢出來,終將煮成飯,用以供養三世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一切眾生,滿足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菩薩願。如來說實無有法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實無有法救度一切眾生;實無有法得無上正等正覺;所得無上正等正覺乃至無有少法可得;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相,畢竟空,無上正等正覺無實無虛,這是在闡述眾生與諸佛不二的清淨心,本來無相無不相,如如不動,隨順眾生的業力去發現。眾生迷失在好利、好YIN、好吃、好名、好睡、好癡chī中,昧卻本來如如不動的自心,於是錯謬miù地以為肉身是己身,妄想心是己心,或以為靈魂是己心,或以為唯識是心源,或以為是神是上帝所塑造,或以為自然生或以為因緣生,種種顛倒,受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有智能的人發覺病苦,想要離苦得樂,但找不到病源,無法對症下藥,好比要吃飯的人找不到白米下鍋煮飯,如來告訴我們病因,是染著貪嗔chēn癡chī,昧卻無上正等正覺心,若要對症下藥,得把自心找出來,若要煮飯得用白米,捉錯沙子,歷經終生也煮不出飯來,不找到無上正等正覺心,累世累劫也都無法出離生老病死苦。以妄想心當做自心來辛勤苦修,白忙辛苦所以才說諸法斷滅相,如果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才知道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無上正等正覺心無實無虛,自然不辭辛苦從修梵fàn行入手,才知道如來是真語者是實語者,無上正等正覺心無實無虛,自然不辭辛苦從修梵行入手,斷除一分煩惱便增長一分菩提,便救度一分眾生,斷盡種種欲貪煩惱,大行菩薩行,完成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悲願。發無上正等正覺心有三個步驟:第一步要了知世間苦,不錯謬地以苦為樂,於是誠懇發願要找到迷失的自心;第二步因為你發願要找到自心,如同發心要買白米的人,當你在商店看到白米時,自然就把白米買回來了,當你發現無上正等正覺心時,自然認得,從此深信無我我所;不再執持邪知邪見不守外道種種禁戒,對佛法誠信不疑,漸漸斷除種種欲貪,如鳥飛空如魚得水;第三步是身心自在嘗到法味,自然普願一切眾生同沾法喜,滿足度化眾生之菩提願。摩mó耶yē托tuō夢mèng

  【評析】

  “無斷無滅”——說空又要超越空,對空也不能執著。這一段對話是承接上一段對話的,佛進一步強調對“空”本身也不能執著,所以告誡須菩提也不要說“諸法斷滅” 這種把“空”絕對化的話,這就是標目所謂“無斷無滅”。前人這樣解釋:“如來不以具足相故者,佛恐須菩提落斷滅見,是故令離兩邊。”當然也有的版本中第一句話中沒有“不”字,那這段話就成這樣:“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以具足相故,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表面上看似乎更容易理解。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分

  【原文】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①,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②如,是故說不受福德。”

  【注釋】

  ①忍: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即忍受不順利境遇而以佛法超脫。②貪著:貪婪執著。

  【譯文】

  須菩提,如果菩薩以充滿恆河沙那樣多的七寶世界來布施。又如果有人,知道一切法都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相的話,就得以安忍於無上正等正覺心,這位菩薩勝過前位菩薩所得的功德,須菩提,因為菩薩不受福德的緣故。須菩提對佛說:世尊,菩薩不受福德,這話怎麼說?須菩提,菩薩所作的福德,不以為真實有,不貪戀執著,所以說不受福德。

  【評析】

  即使為了佛法,也不要以貪受福德為目的,因為那就違背了佛法真谛。“不受不貪”,因為佛教的根本教義是空谛,福德的心念也要空,當然對一切福德都不應該有接受貪著之心。前人解釋說:“不貪世間福德,果報謂之不受。又雲:菩薩所作福德不為自己,止欲利益眾生,此是無所住心,即無貪著,故雲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威儀寂靜分

  【原文】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①,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注釋】

  ①來、去、坐、臥:這是所謂四威儀。

  【譯文】

  須菩提,如果有人說:如來就是有來有去,有坐有臥,平常就是如來,這樣的人是不了解我所說的義趣。為什麼呢?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虛幻相,如來實相如如不動,無所從來,也無所去,非平常非不平常,所以名叫做如來。

  【評析】

  威儀即儀表、言行、風度等外在的表現。“威儀寂jì靜jìng”,即真正的威儀是超越威儀的。這是從來、去、坐、臥這四種最日常的行為來闡明對任何東西都不要執著。達到這種空掉一切的境界,也就“威儀寂靜”了,因為四威儀在心理上都不存在了。前人解釋說:“行、住、坐、臥,謂之四威儀。見性能行持人,所謂行、住、坐、臥常若虛空。……如來者,如本性也,本無動靜,所以無去無來,故假名(假是“借”的意思,假名即借名)如來。”

  第三十品一合相分

  【原文】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①。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②其事。”

  【注釋】

  ①一合相:世界是微塵的集合體,所以稱世界為一合相。②貪著:執著於表面現象。

  【譯文】

  須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粉碎為微塵,你的意思怎麼樣?那樣多的微塵多不多呢?很多,世尊。為什麼呢?如果只單純見到微塵眾多的表面現象,以為它是實有的,佛就不舉說微塵眾多這件事例。為什麼呢?佛舉說微塵眾多,是要我們透過最小單位的物質——微塵,知道它是虛幻不實在,只是名叫做微塵,便可直觀它的實相,微塵眾便是如來。世尊,如來舉說三千大千世界,是要我們透過最大單位的物質——三千大千世界,也是虛幻不實在,只是名叫做世界,而直觀它的實相,三千大千世界便是如來。為什麼呢?須菩提,如果以為世界是實有的,就是執著眾緣和合的一種現象,如來說眾緣和合的現象,就是虛幻的眾緣和合的現象,只是名叫做眾緣和合的現象。須菩提,眾緣和合的現象,那就是本來沒有也本來不可說的一種現象。但是凡夫只貪戀執著在現象上。

  【評析】

  “一合相”——世界是微塵之集合,但其本質是空。這一段還是用打比方的方法闡明世界之本質是空無的,一切名相都是“假名”,給它個名稱,最後仍然要變成空無。這就是佛反復說的“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的一個三段論法。但沒有覺悟的普通人不懂這一點,為暫時存在的表面現象所迷惑,為那個“一合相”所迷惑,這就是“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知見不生分

  【原文】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①,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②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注釋】

  ①法:梵fàn語音譯達摩mó,意思是通於一切,小的大的,有形的無形的,真實的虛妄的,表現為具體事物的,表現為抽象道理的,等等,通通叫法。②法相:即萬法各自表現的特殊現象。

  【譯文】

  須菩提,如果有人說:佛說利益一切眾生之我見;發無上正等正覺心之人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眾生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壽者見,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這種人了解我所說的義趣嗎?世尊,這種人不了解如來所說的義趣。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就是虛幻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只是名叫做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而直觀它的實相——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對於一切法,都應當像這樣的認知,這樣的照見,這樣的信解,不執著任何什麼相。須菩提,所說任何什麼相,如來說就是虛幻的任何什麼相,只是名叫做任何什麼相。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任何什麼相都能讓你直觀如來。

  【評析】

  “知見不生”——知道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也是應該超越的,因為空才是佛法真谛。法是宇宙萬有,法相是宇宙萬物萬象的表現形式,本節從總結性的高度再次闡明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歸根結底都是虛無。達到了這種境界,對於各種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也就能夠超脫,這就是“知見不生”——意思是“知道各種 ‘見’是‘不生’的”。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分

  【原文】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①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②。”“何以故?”“一切有為法③,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④。”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pó塞sāi、優yōu婆pó夷yí⑤,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注釋】

  ① 菩提心:菩提舊譯為道,新譯為覺,就是覺悟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萌生了向佛覺悟的心思、念頭。②如如不動:佛教術語,指達到了覺悟的境界。③有為法:有所作為就有因緣結果,佛教認為這樣就永遠牽連不絕,無法覺悟,所以有為法就是指紅塵世界的一切思想感情言語行為。④如是觀:像這樣看。⑤優yōu婆pó塞sāi、優yōu婆pó夷yí:梵fàn語yǔ,指在家修行的居士,男的叫優婆塞,女的叫優婆夷。

  【譯文】

  須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滿無量數世界的七寶來布施。又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心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話,實踐此經,甚至只用四句偈語來實踐、讀誦,為他人演說,他的福德勝過七寶布施。那麼,如何為他人演說呢?應無所住而演說,如如而不動。因為任何一切可以證取,可以說明的都是有為法,而有為法都如同夢幻泡影,本來不可取不可說,又如同水露,如同閃電,雖然呈現過,瞬間消失,不可取不可說,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聽佛所說,大家都很歡喜,並且信受奉行。

  【評析】

  一切都在變化,因此一切都不真實,這就是“應化非真”。佛最後念四句偈語,是對《金剛經》義理的概括總結。總之一切“有為法”即一切紅塵萬象,如夢幻,如泡影,如露水,如閃電,都是轉瞬即逝,也就是標目所謂“應化非真”,一切都是變化不居的,是不真實的。你懂得了這一點,你就看開了,你也就覺悟了,你就要修行,要向眾生講解這個道理,你就不再被世俗的功名利祿等所迷惑糾纏,你就不是一個心心念念只想到自己的自私的人和可憐的人,而是一個菩薩,一個佛了。菩薩和佛並不是神,而是每一個覺悟了的人。所以對佛的莊嚴身相也要破除,所謂不可以身相見如來。樹下誕生佛和須菩提通過對話講解《金剛經》的方法是旋立旋破,講究“掃除”,從各個角度打破人的執著心,闡明萬法皆空。但他們同時強調不能因此執著於“空”和“無”,因為執著於空和無就使空和無成了一種新的“有”,這就著了“空相”,仍然不能解脫,也就是說,“有為法”不能執著,“無為法”也不能執著。所以經文中也有不少對“無為法”的破除,所謂不住“非相”,不住 “斷滅相”。這就是所謂不沉頑空,不墮偏枯,不落兩邊。這樣,佛教特別是其中的禅宗,既說萬法皆空,但又並不完全否定現實,說萬法都是變動不居的,但萬法還是存在的,因此又強調要獲得覺悟不能離開現實的一切瑣細事故,說一切煩惱皆是菩提,一切世法皆是佛法,說平常心是道,吃飯穿衣就是修行。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覺悟了道理後要從自己做起,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附錄

  《金剛經》——佛教最偉大的經典“金剛”,金中最堅硬的剛,堅固義。經論中常以“金剛”比喻武器或寶石。以“金剛”比喻武器,乃因其堅固、銳利,而能摧cuī毀huǐ一切,且不被萬物所破壞。如帝釋天及密跡力士所持之法器,稱為金剛杵chǔ,它不會被任何物所摧破損壞,還能摧破一切物。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千余年來,不曉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到感應,因《金剛經》而悟道成道。《金剛經》是佛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們研究《金剛經》時,不能將它局限於佛教的范圍,佛在《金剛經》裡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就是說,佛認為古往今來一切聖賢,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個人程度深淺不同,因時、地的不同,所傳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唐朝於868年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一、《金剛經》簡介《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鸠jiū摩mó羅luó什shén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fàn文wén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指最為堅硬之物,喻指勇猛地突破各種關卡,讓自己能夠順利地修行證道;般若為梵fàn語yǔ妙智慧一詞的音譯,意為“通達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圓融無礙,恰到好處,絕對完全的大智慧”。“波羅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達解脫的彼岸。經者,徑也,學佛成佛之路。經題的意義,指以金剛一樣無堅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煩惱執著,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達苦海彼岸)。《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鸠jiū摩mó羅luó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鸠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經文開始,由號稱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發問:當眾生立定志向要達到無上圓滿的佛陀覺智時,應該將發心的目標定在哪裡?如果在實踐過程中心不能安住,應該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靈平和地安住在終極關懷,如何在走向終極目標的過程中,對各種錯誤認識和患得患失心理進行克服?《金剛經》就是圍繞佛陀對此問題的解答而展開的。

  二、主要內容

  1全經綱領發度盡一切眾生之大心。在梵fàn文中,佛陀是覺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覺為終極,而大乘的菩薩不僅要自覺,更要“覺他”,故其終極目標是讓一切眾生成就佛果。根據佛教的哲學基礎——緣起論,凡因條件關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絕對不變的實體(自性)。因此,要以空觀的智慧,破除在“我”、“他”、“眾生”、“佛”之間的人為分別。故要盡己所能廣度眾生,但不要執著於“我”幫助眾生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業。

  2觀照實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相,是世界的真實,事物的本來面目。人在意識中念念不離對象,卻以為心的主觀構想即等同客觀實際,但其實已經背離了事物的真實。以般若觀照實相,即對此名相采取不住、不執、不取的如實態度。故《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法相,甚至連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對實相的近似表達,皆非實相本身。《金剛經》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堪稱一經之精髓。

  3實踐宗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執,才能把握實相。所以,在實踐中應以空靈自在的心態應對一切法。《金剛經》中以布施為例,討論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素(三輪):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財物。一般人心中存在這三種人為的分別,施一錢物,即作一錢物功德想,於是施恩圖報,算計冥míng冥míng中所積累的功德。但實際上,應以“三輪體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本來無一物”,就是《金剛經》離相無住、性空無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性空與幻有的辯證統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執著所呈現的真實,並非人們所誤解的虛無。般若思想不外說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確處理出世的真理與世間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說一切法都沒有實在的自性,故無相、無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憑借條件關系而暫時存在的現象,故在空的基礎上隨緣生起一切法,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關系,《金剛經》是這樣說的:“佛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說的般若等佛法,是出於廣度眾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層面的權且施設,並非實相般若本身,眾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門,到徹底覺悟佛法時,則一切名相皆可捨棄。《金剛經》是徹底解放煩惱心靈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但由於該經文字簡潔、思想深奧,一般人很難全面透徹地理解其本來含義和價值指向。因此,歷史上佛教各派祖師多為此經作注講解,流傳最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壇經》。

  三、不同版本《金剛經》於公元前994年間(約當中國周穆王時期),成書於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眾弟子的對話紀錄,由弟子阿難所記載。目前中國保存有《金剛經》六種原譯(均存於《大藏經》中)如下:1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本2元魏菩提流支譯本3陳chén真zhēn谛dì三sān藏zàng譯yì本běn4隋suí笈jí多譯本5唐玄奘譯本6唐義淨譯本四、《金剛經》的現實意義

  1如何理解如來實無說法佛法僧三寶構成了佛教的全體。三寶中的法寶,是指三藏十二部經教。由法的久住,以法為核心,才能造成三寶在世間延續。法的存在是不容懷疑的事實,而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更不容否認。然而打開《金剛經》,卻多處說到如來無有說法。如經曰:“如來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又曰:“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又曰:“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對於《金剛經》的這種言教,應該作何理解呢?須知諸法真實相不可言說,《大毗婆沙論》曰:“若可說者,說火應燒舌,說食應除饑。”說火不能燒舌,說食不能除饑,這是以名言離損益,曰不可說。《理門論》曰:“一切諸法皆有二相,一者自相,現量所得,不可言說;二者共相,比量所得,即可言說。”但言說並非表诠自體,只是遮诠止濫,如言青是遮非青等。這是以現量境不可說。《攝shè大乘論》曰:“復次雲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顯現而非稱體?由名前覺無,稱體相違故:由名有眾多,多體相違故;由名不決定,雜體相違故。”這是以名義相對假立,故不可言說。經中對於如來實無說法的解釋曰:“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是以真實法不可說。《維wéi摩mó诘jié經jīng》說到不二法門:前諸菩薩依自所解,各各大談不二法門;文殊師利則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wéi摩mó诘jié,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诘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瑜yú伽jiā師地論》中以不二為真實義,入不二法門,即通達諸法真實相也。一切法既然不可言說,世尊如何為他宣說呢?《瑜yú伽jiā師地論》曰:“若不起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法性,他亦不聞,若無有聞,卻不能知此一切法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知諸法離言法性,是故於此離言自性,而起言說。”諸法實性是不可言說的,但不說,眾生又焉知離言法性的存在。為令眾生通達離言法性,不得已於無言中而起言說。如來無心說法,不說而說。這從《解深密經》中可以得到答案。該經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說:“夫如來者,非心意識生起所顯,然諸如來有無加行,心法生起,當知此事,猶如變化。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諸如來遠離一切加行,即無加行,雲何有心法生起?佛告曼màn殊shū室利:善男子,先所修習言便般若,加行力故,有心生起。善男子!譬pì正入睡眠,非於覺悟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勢力,而後覺悟。又如正在滅盡定中,非於起定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勢力,還從定起。如從睡眠及滅盡定心更生起,如是如來,由先修習方便般若加行力故,當知復有心法生起。”凡人說法,都依心意識尋思而起,分別抉擇而說。有說法的我相、聽法的他相、及法相;地上菩薩雖通達實相,但說法時我相、法相猶未能泯mǐn;七地菩薩雖能無相說法,但尤有功用行。八地以後始達到無相,無功用行。其說法也,遠離心意識尋思,譬如天鼓不敲自鳴,水月無心而現,無說而說。我們倘依凡人見地,去理解如來說法,覺得如來有法可說,有心說法,那豈非謗佛。所以經曰:如來無有說法。

  2從無所得中求證佛法佛法的體驗應該從何處得入呢?這是每一個學佛的人都關心的問題。世間上的人,總是帶著有所得的心在人生的舞台上生活著,他們不停地追求,希望得到知識,得到文憑,得到工作,得到財富,得到愛情,得到家庭,得到朋友,得到地位,得到名譽,得到健康,得到長壽,得到成就,等等。然而,接觸了佛教,他們又帶著同樣的心態進入佛教,那些一般的信眾,當他們在菩薩面前點上一爐香,擺上幾個水果時,就向菩薩提出無窮無盡的要求,仿佛是在與菩薩做貿易似的。世人不停地追求,無止境地占有,可是世間上到底有哪些東西能夠究竟屬於我們永遠擁有的呢?你看那些財富終歸會消散,地位要失去,家庭會分離,情感會變化,朋友全反目,知識會落伍,乃至我們最親愛的身體,並不會因為我們一直在忙於為它吃,為它穿,為它住,種種愛護,種種調理,它就永遠地跟隨著我們,而在幾年或幾十年之後,它必然也要離我們而去。《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是說世間的任何現象包括莊嚴的、丑陋的、染污的、清淨的、平常的、神聖的、善良的、罪惡的等其實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虛妄不實。因而,我們在修學佛法中,不能以有所得的心,去取著任何一種相。我們起心著相,這個心必然是妄心,那個相也必然是妄相,似有得,實乃無得。菩提涅槃是從無得中證得的。《心經》有一句話:“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矨礙。”無智亦無得,是心空境寂,以無所得故,妄心妄境皆不顯現,能所雙亡,此時般若智始得現前。故《大般若經》曰:“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一切法不現則般若現。”由般若現前通達諸法實相,消除二障,引導萬行,自然成就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經》與《心經》在思想上屬同一體系。經曰:“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曰:“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在常人的觀念裡,以為成佛一定也是成就個什麼東西,或者覺得得到什麼。其實,這是錯誤的。佛陀在這裡以自己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例,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成就,確實不是得到什麼。如有某種真實有自性法,為如來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我就有我所執了,燃燈佛也就不會給我授記。說我在未來世中作佛,號釋迦牟尼。因為當時現覺我法性空,不見有能得所得,離一切相,燃燈佛這才為我授記。本經又舉聲聞四果為例。經曰:“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實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故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從世俗世間來看,有果位高低之分,有斷惑多少之分,有來去生滅之分。然而在平等的法性上,卻無這許多差別。須陀洹,漢譯入流;斯陀含,漢譯一來;阿那含,漢譯不還;阿羅漢,漢譯無生。這些所謂的入流、一來、不還、無生,都是從世俗谛來說的。在法性中,豈有入與不入、來與不來、還與不還、生與不生的現象呢?誠如經中所言:我得阿羅漢者,即有我為能證,無生法為所證。倘若我法、能所的二見不除,就是執著我等四相的生死人,哪裡還是真阿羅漢?有學者參訪禅者。問:道在何處?師曰:道在目前。問:我為何不見?禅師曰:有我故不見。問:禅師見否?禅師曰:有你有我輾轉不見。問:那無我無你呢?禅師曰:無我無你又當誰見。從這段公案中可以得到兩條啟示:一、我相不除,不能見道。二、道不可以以我們世間的見與所見而論。達摩見梁武帝。帝問:雲何是勝義第一義?達摩答曰:廓然無聖。帝問:對朕者誰?達摩曰:不識。禅者總是以本分事相見。在法性上,既不存在聖凡的區別,更沒有識與所識的區別。這正體現了般若無所得的境界。

  3般若正觀《金剛經》旨在反映般若在成佛中的功用,以般若而正觀諸法實相,以般若引導萬行。《金剛經》作為般若體系的經典之一,處處都表現出般若正觀的作用。如經中所言:“如來說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所言善法者,即非善法,即名善法。”“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等等。這種三句的公式,幾乎遍布全經。那麼,這種三句的公式究竟蘊含著什麼內容呢?在理解這個公式之前,首先要知道般若經教的核心思想——緣起性空。佛法以為世間萬物都是緣起。《阿含經》曰:“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又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來說。”又曰:“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緣起是因緣和合而起,因是親的條件,緣為疏的條件,不論小如微塵,還是大如宇宙,無不是因緣的假合。緣起,說明了萬物都是相互依賴的存在。諸法緣起的思想,佛陀在般若經教中,又作了進一步說明,即緣起性空。緣起已如上說的性空,是相對自性有而言。聲聞乘中的有部,就是主張自性有。如《大毗婆沙論》曰:“我有二種:一者法我,二者補特伽羅我。善說法者,唯說實有法我,法性實有,如實見故。”又曰:“諸法實體恆無轉變,非因果故。”又曰:“未來諸法集現在時,如何聚物非本無今有?現在諸法集散往過去時,如何聚物非有已還無?答:三世諸法,因性果性,隨其所應,次第排立,體實恆有,無增無減,約依作用,說有說無。”有部在分析世間諸法時,發現了事物只有單一不變的實質曰自性。此自性恆常不變,因而提出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自性有思想。可是依般若智來觀察緣起現象,都無自性。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曰:“捨利弗!一切法非常非無常。……色非常非滅,何以故?性自爾。受、想、行、識非常非滅,何以故?性自爾。乃至意觸因緣生受,非常非滅,何以故?性自爾,以是因緣故,捨利弗!諸法和合生,無自性。”又曰:“但有假名,都無自性。”又曰:“諸法都無和合自性,何以故?和合有法自性空故。”諸法由緣起故無自性,從緣起性空觀察一切法,非常非滅。《大智度論》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自性是自有的,不待因緣而存在,倘若依因緣和合存在,那必然是沒有自性。《迥诤論》曰:“若法依緣起,即說彼為空,若法依緣起,即說無自性。諸緣起法,即是性空,何以故?是無自性故。”《中論》曰:“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又曰:“眾緣中有性,是事則不然。”又曰:“若汝見諸法,決定有性者,則為諸法,無因亦無緣;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世間萬事萬物無不緣起,那麼也無不性空,緣起與自性是對立的,不可相信緣起有,又承認自性有。明白了緣起性空的道理,從認識上就能建立中道的正觀。在《中論》中有一首著名的偈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是從緣起法顯示中道正觀。緣起法是無自性的,所以但有假名;緣起法是無自性的,所以即是空。空,所以無自性,是假名的緣起。從緣起有、無自性空、幻化有中,建立中道的認識。中道是遠離二邊的。《中論》曰:“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jī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從緣起的中道正觀,照見諸法,不落自性的生滅、斷常、一異、來去的邊見戲論。《大智度論》曰:“菩薩住二谛中,為眾生說法,不但說空,不但說有;為著有眾生故說空,為取著空眾生故說是有,有無中二處下染。”說空是為了掃除有見,說有是為了對治空見,遠離二邊之見,方能妙契中道實相。現在,再來回顧《金剛經》的三句公式。如“所謂世界”者,是說緣起的世界;“即非世界”者,是說世界的無自性的,空的;“是名世界”,世界雖然是無自性的,空的,但假相宛然。認識緣起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又然假有,這就是中道正觀。《金剛經》告訴我們:對待一切的一切,乃至無比尊貴的般若經教,我們都應作如是觀。

  4無住生心禅宗的六祖惠能,從聽聞《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無住生心,是般若法門修行的精要。無住是相對住著而言。世間的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執著。他們總是處在不斷執著狀態中,如執著身體、執著服裝、執著家庭、執著名譽、執著飲食、執著用具、執著財富、執著地位、執著友誼等等。由於對六塵境界的執著,使六根在緣六塵境界時,六識蒙塵勞的染污,以至我們原本清淨的自心,失去清淨。執使我們內心失去獨立。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人們,為了生存的快樂,就要不停地去接獨外境。這裡我們不妨對一個世俗人,關於他的一天生活來個透視:他從早上起床開始鍛煉,吃飯,上班,下班,吃飯,教育孩子,看電視,聊天,玩電子游戲,搓麻將,睡眠,等等。可以這麼說吧,一般的世間人,只要他還有感覺,身體或者精神總難平息下來。由於長期以來對外境的攀緣,使得漸漸對外境產生依賴,而內心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獨立。唯有在外境的刺激下,內心才會平衡,才能充實。執著於外境使我們迷失了自已。世間上的人,一天到晚關心的是什麼?關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東西,那就是怎麼樣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樂,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頭不停地追逐美味,身體不停地追逐好觸。他們很少能夠去考察生命的內在,只知道隨著欲望而奔忙。由於一味執著外境,結果迷失了自己。因此現代人盡管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中,依然感到空虛、失落、無聊、孤獨。這都是因為迷失了自己的緣故。執著使我們產生內心的不安。經常聽到許多人說:活得很累。又說這種累不是身體上的累,而是精神的負擔。是啊!平常人只知道身體不能負擔太重的勞動,卻不知道無形的精神,也不能負擔太重。那精神的負擔是來自於什麼呢?是執著。我看鏡子,它之所以能夠清晰地照一切影像而不留痕跡,為什麼?因為它不執著。我們的內心具有鏡子的功用,但又不像鏡子。當我們的心在緣境界時,總喜歡對順境進行執著,因為執著的關系,在思維上就留下負擔,執著越強,負擔就越重。這就使得我們產生很累的感覺;又因為執著的關系,外境的變化,隨時都會引起我們內心的不安。所以,你別看許多人表面很神氣,但內心裡總有許多東西在困擾著他,始終活得不安寧。《金剛經》的修行,就是叫我們不執著。當然要做到不住,先要有般若正觀的基礎,認識到世間的緣起、無自性、空、幻化有。因為我們對諸法有了如實的觀察,自然就不容易被世間的假相所迷惑。因而本經告訴我們:在度生時,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能廣度無量眾生;布施時,要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才能成就無限布施;發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住色身相,才能成就勝義發心;見如來時,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住色身相,才能見如來真身;修福德時,明了福德者,即非福德,不住福德相,方能成就無量福德;菩薩壯嚴國土,不住壯嚴國土相等。經曰:“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又曰:“若心有住,即為非住。”不住相的修行,能夠消除我們心靈上的負擔,能夠使我們擁有一顆獨立的心,能夠使我們減少無謂的妄念,能夠使我們解脫煩惱,能夠使我們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

  5《金剛經》的受持功德《金剛經》稱:“當知是經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義。”可見受持本經功德之殊勝。下面分別說明。一、增長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於福德。由有福德才能處處須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剛經》能增長我們的福德。經中前後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校量,恆河沙等七寶布施校量,恆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時以恆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經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剛經》四句偈功德之大。因為財富的布施,身命的奉獻,那都只能給人以短暫的幫助。而受持或為他人講說本經,卻能令正法久住,啟發人們的正知正見,健全人的品德,引導他人向上增進以至解脫成佛,由此而得徹底的安樂,所以非財施所能及。二、消除業障:我們這個世界是業的世界,由於過去生中所造善惡業的不同,構成了世界的千差萬別。因為我們無始貪嗔癡,造下過許多不善業,所以現實的生命總有許多缺陷及困擾,諸如天災人禍、身體病弱、諸事不順等。受持《金剛經》卻能消除業障。經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隨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些人沒有受持《金剛經》本來平安無事,可受持本經之後,反而遭到他人的輕視,沒有關系,這正是在業障。受持本經三途惡業都能消除,其他小業障就不必論了。三、開發智慧,通達實相:《金剛經》稱曰般若波羅蜜,首要在於開智慧,《般若經》曰:“菩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本經處處教我們無住,無住是為了成就般若。經曰:“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又曰:“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是乃成就智慧,通達實相。四、消除煩惱:《金剛經》中雖然不曾出現“煩惱”二字,但般若法門處處都在解脫煩惱。經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乃煩惱生起的根本,消除四相,自然解脫煩惱。本經旨在成就智慧,智慧就是斷除煩惱。住相能引起煩惱,本經要我們不住一切相,煩惱自然不生。五、成無上道:學佛是為了成佛,佛陀漢譯曰覺者、智者,是智慧的成就。《心經》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本經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多此經出。”成就般若,方能成就無上佛道。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