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八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黃念祖 第一卷 八、譯會校釋 “譯”指本經之原譯本。“會校”指根據諸種原譯而會集校訂之本,“釋”指本經諸本之注釋。 甲本經譯本 本經乃“我佛屢說,諸師競譯,東來最早,譯本獨多。”(見梅光羲居士本經序)自漢迄宋,凡十二譯。宋元而降,僅存五種。 一、《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後漢月氏沙門支婁迦忏譯於洛陽。(以下簡稱《漢譯》)。 二、《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吳月氏優婆塞支謙字恭明譯。(以下簡稱《吳譯》)。 三、《無量壽經》曹魏印度沙門康僧铠譯於洛陽白馬寺。(以下簡稱《魏譯》)。 四、《無量壽如來會》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譯,此本出《寶積經》。(以下簡稱《唐譯》)。 五、《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宋西域沙門法賢譯。(以下簡稱《宋譯》) 至於佚失之七種,據《開元釋教錄》計為: 一、《無量壽經》二卷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沙門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 三、《無量壽經》二卷晉沙門竺昙摩羅多(晉言,法護。)譯。 四、《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 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譯。 五、《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迦羅衛羅國沙門佛陀跋陀羅,(晉言,覺賢。)譯於道場寺。 六、《新無量壽經》二卷宋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 七、《新無量壽泾》二卷宋罽寶國沙門昙摩羅蜜多(宋言,法秀。)譯。 以上阙失者七。連前存世者五,世稱十二代譯。實則八代十二譯:計漢二、吳一、曹魏二、西晉一、東晉二、劉宋二、唐一、趙宋一。蓋譯時,分在八代,譯本則為十二種也。《甄解》雲:“凡於諸經中,傳譯盛無如今經。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會疏》雲:“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兩疏同一卓見。 存世五種,差異較著。不似《阿彌陀經》之兩譯與《金剛經》之六譯,其文之詳略雖稍有異,而內容實是相同。今經五譯,不但文字詳略差別懸殊,且內容深廣亦復有異。例如彌陀因地大願,漢吳兩譯為廿四願,宋譯為三十六願,魏唐兩譯則為四十八願。且願之內容,各譯亦復不同,可見出入之巨。現世流傳,魏譯較廣。《甄解》指出,以漢吳兩譯,對校魏本,粗舉大者,計有八異。如與唐本對檢,略有七異。今不詳錄。至於宋譯,與諸譯差異更大。 諸譯何以不同。清沈善登居士《報恩論》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1.譯手巧拙不同……2.梵本傳寫不同……3.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本師三百余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故知《無量壽經》,乃佛多次宣說,梵本不一。譯者所據不同,且譯筆之巧拙有差,於是譯文自然差異也。 沈氏復明梵本易誤之因曰:“蓋梵筴皆寫本,易致脫誤,如漢譯大本經,乃爾劫時下,脫誤數十字,文義不貫。又《四十二章》藏本,與石刻趙文敏寫,及藏外流通各本,章節前後多寡各各不同。而與《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經音義》所摘字,而諸本皆無者。大抵誦習多,則傳寫多,而得失異同亦多。”又日《甄解》雲:“以審諸譯,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可見《甄解》與沈氏意同,總明本經為佛多次宣說。且誦習者多,梵本傳寫者多,梵本有多種,存沒詳略有不同,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 日本日溪師亦同沈氏之說。伊雲:“異譯文句,與今經(指魏譯本)稍差異者不少。思夫,多異本,傳者不一,故致斯異。亦或非一時說。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 以上諸德皆主本經乃世尊多度宣說之法,實有所據。例如本經《唐譯》本名《無量壽如來會》,乃《大寶積經》中一會之文。足證佛說《寶積經》時,亦宣說本經也。 沈氏又雲:“魏譯文辭詳贍。義理圓足。故自來講家多據之。唐譯差與相近,蓋同一梵本也。宋譯亦甚明暢,而辭句前後大異。又一梵本也。漢吳二譯,文辭拙澀,而義有相補備者,則又一梵本也。”沈氏雖未能直從古梵莢取證。但今若細究存世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莢至少有三種。故知沈氏之說可信。至於他師有認為五譯只是同本異譯,各本差異,只因譯者意樂不同,實未能服人。例如本經小本秦唐兩譯,羅什大師因秦人尚簡,乃攝十方佛為六方佛,此誠譯者應機之妙。文簡應機,而經義無失,是始為譯者之意樂與善巧也。至於本經諸譯之差別,大異於是,不但詳略不同。且義理之深廣亦異。故不應是譯人意樂不同也。 例如彌陀大願乃淨宗之緣起,與本經之綱宗,而“十念必生”之願,正是彌陀大願之髓。此願見於魏唐兩譯,而漢吳兩譯之願文中無之。若謂魏唐兩譯之四十八願,與漢吳兩譯之廿四願只是譯筆開合之不同,則實難自圓其說。世間焉有如是大膽之譯人,敢率自意,妄刪大願之心髓。故知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異耳。 又如《吳譯》廿四願中有“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之勝願。而魏唐兩譯雖具四十八願,反而無之。若謂原本是一,諸譯只是開合不同,則請問《吳譯》此二願從何而來。何以廿四願中有之,四十八願之本竟然無之。可見諸譯所據之原筴不一。正如沈善登氏所說,本經蒙世尊多度宣說,又因梵莢易脫落,乃有不同之原本耳。 從上之例,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是以從宋至今,王龍舒、彭二林、魏默深與先師夏蓮居諸居土,先後均曾校會本經也。 乙 四種會校之本 以上五譯,互有優劣彰晦。例如十念得生之本願與一向專念之要旨,於漢吳兩譯則未彰。至於五惡五痛五燒之宏文,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誡,於唐宋兩譯則不具。魏譯較備,為諸譯冠。但於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兩願,亦未明具。故宋龍舒王日休論諸譯雲:“其大略雖同,然其中甚有差互。……又其文或失於太繁,而使人厭觀;或失於太嚴,而喪其本真;或其文適中,而其意則失之。由是釋迦文佛所以說經,阿彌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無序,郁而不章,余深惜之。”於是乃取漢吳魏宋四譯,校正會集,敘為一經,名曰《大阿彌陀經》。是即本經會集本之始也。 校會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種: 一、《大阿彌陀經》宋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 二、《無量壽經》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 三、《摩诃阿彌陀經》清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 (原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蔭福居士校訂,並改今名) 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現代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 於是本經乃有五種原譯本,四種節會本,共有九種。 五譯之中《魏譯》流傳獨廣,王本一出取而代之。蓮池大師《疏鈔》中,“語則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清末印光法師亦稱王本為“文義詳悉,舉世流通。”由上可見王本在我國之流通,遠過《魏譯》。 王本雖甚流通,並收入龍藏與日本大正藏。但王氏之作則有得有失。例如《疏鈔》雲:“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雲未盡。”蓮池大師所論精要,正中要害。王氏自序中有雲:“其文碎雜而失統,錯亂而不倫者,則用其意而修其辭。”是正蓮池大師所指,不由梵本,未順譯法之深病。若據梵本重譯,始可用本人自撰之文句以表經義。今乃會集,焉能不取原語,而任意行文,是乃萬萬不可也。至於三輩發心亦然,擅改《魏譯》,又復高下失次。是皆王本難掩之疵也。 清乾隆彭二林居士(名紹升)亦於王本義有未安。於所著《無量壽經起信論》中論王本曰:“王氏本較為暢達,近世通行。然有可議者,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積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經開章要領,而王氏刪之。至往生上下二輩,一刪去發菩提心,一雲不發。胎生一節,刪去疑惑佛智乃至勝智。前則乖成佛之正因,後則失往生之正智。他如敘次願文,後先舛錯,皆當校正。彭氏鑒於王本之失,乃專就《魏譯》去其繁復,並按雲棲本,增入四十八願先後數目,仍名《無量壽經》。是為第七本。(王本為第六本)但此本只是《魏譯》之節校本,而非諸譯之會集本。兩本相較,則彭本優於《魏譯》,近代丁福保居士,作《無量壽經箋注》,所注者即彭本。惜彭本只是節校本,未能救王氏會本之病,故仍不能稱為善本。 清鹹豐中,邵陽魏承貫居士,謂諸譯及王氏會本,猶未盡善。乃會集五種原譯,別成一本,仍名《無量壽經》。(魏氏之本,集五種原譯,是為“五會本”之始。王氏只是“四會本”,所會未及《唐譯》。)同治中王蔭福居士極崇魏本。曾親記雲:“近世邵陽魏居士復本雲棲大師之說,遍考諸譯,別為一書。包舉綱宗,文辭簡當,乃得為是經之冠冕。”王氏復博考眾本,手自校准,並定經名為《摩诃阿彌陀經》是為本經之第八本。 魏氏發心廣大,復精於文字,為救王龍舒居士杜撰經文之失,備取五譯,會成一經,力求句句有來歷,期成善本。所願極勝,所成亦偉。其所會集遠超王本。王蔭福居士贊之為本經八種之冠,亦非過譽。但所憾者,魏氏雖願力補王氏杜撰之過,惜未全免。茲舉其熒熒大者如下: 1、魏本第二願曰“設我成佛,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此中“無有胎生”四字,諸譯皆無。且此四字與原譯文相違。《魏譯》雲:“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唐宋兩譯同之,而魏氏竟謂無有胎生。此實為難掩之疵也。 2、五惡五痛五燒一段數千言,魏氏刪節為“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YIN欲火燒,嗔忿火燒,貪盜火燒,邪偽火燒,愚癡火燒。是為五痛五燒。”魏居士原願“無一字不有來歷”。惜未能貫徹初衷。上之一段,於諸譯中,並無來歷。 3、魏氏會本謂極樂之宮殿樓觀,堂宇房閣,“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其中“依寶樹而住”之語亦各譯所無。 4、會本中“過是以後,無量壽經亦滅,唯余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亦各譯所無。 由上可見,魏氏之本與前諸本相較,雖後後勝於前前,惜仍未能盡免率增乖舛之過。但此巨失,勢在必救。以免後世因襲,甚至篡改經文。故須防微杜漸,絕此罪源。並為大經,早得善本。是以先師夏蓮居老居士,乃有第九本之作也。 先師夏老居士,未冠學儒,先程朱而後陸王,甫壯入佛,攝禅密而歸淨土。夏老博貫群籍,深於文字,專功久修,教眼圓明。於壬申(一九三二年)之歲,發願重校此經。掩關津門,閱時三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萦夢寐。及其成也,四眾歡喜。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夏老之皈依師),搭衣捧經攝照於佛前,親為印證。先舅父梅撷芸居士,連續播講於電台,譽為善本。慈舟法師專講此經於京魯,並親為科判。北京極樂庵方丈妙禅老和尚,聘請山東女子蓮社吳倩卿社長來寺開講此經兩月。其他發心宏揚,專志持誦者,不可勝數。印行流通,相繼不絕。是以先舅父梅老贊雲:“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又“精當明確,鑒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有美皆備,無谛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先舅之語,現已舉世公認,並將本經采入新印之續藏。大經塵封千載,今始得善本,先賢會經之願乃圓。大經放光,眾生有幸。本經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為大經之第九本。 丙本經注釋 五譯之中,魏譯較備。故大經注疏,集於《魏譯》。我國大德多為小本彌陀作注。至於注大本者僅隋淨影,唐嘉祥兩家。 (1)《無量壽經義疏》六卷 隋京師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世稱淨影疏。 (2)《無量壽經義疏》(與上同名) 唐嘉祥寺吉藏撰。世稱嘉祥疏。 又新羅國(今朝鮮)有憬興、元曉兩家,所注亦在我國流通: (1)《無量壽經義述文贊》三卷 新羅國沙門憬興著。世稱憬興疏。 (2)《無量壽經宗要》一卷 新羅國黃龍寺沙門元曉撰。曾入唐游學,還後,化振海東。其疏曰海東疏。 (3)《游心安樂道》一卷亦元曉師撰,乃淨宗古佚十書之一。 大經光明,照耀日本,注釋之盛,遠超我國。筆者所知者已二十余種,計為: (1)《無量壽佛贊鈔》一卷,興福寺善珠作。(2)《無量壽經述義》三卷,最澄集。(3)《無量壽經私記》一卷,智景作。(4)《無量壽經義苑》七卷,紀州總持寺南楚作。(5)《無量壽經略箋》八卷,享保五年洛東禅林寺院溪作。(6)《無量壽經鈔》七卷,望西樓了惠作。(7)《無量壽經直談要注記》廿四卷,永享四年增上寺西譽作。(8)《無量壽經見聞》七卷,良榮作。(9)《無量壽經科玄概》一卷,小倉西吟作。(10)《無量壽經會疏》十卷,越前勝授寺峻谛作。(11)《無量壽經開義》六卷,平安西福寺惠空作。(12)《無量壽經貫思義》三卷,薏州理圓作。(13)《無量壽經顯宗疏》十七卷,江州性海無涯作。(14)《無量壽經要解》三卷,法霖作。(15)《無量壽經講錄》十卷,紀州矶肋安樂寺南麟作。(16)《無量壽經梵響記》六卷,靈鳳作。(17)《無量壽經眼髓》十一卷,攝州定專坊月溪作。(18)《無量壽經義記》五卷,堺華藏庵惠然作。(19)《無量壽經海渧記》廿卷科二卷,攝州小曾彌憲榮泰巖作。(20)《無量壽經永安錄》十三卷,薏報導坊慧雲作。(21)《無量壽經甄解》十八卷,道隱作。(22)《無量壽經合贊》四卷,觀徹作。其中第六、第十、第廿一、第廿二諸著,本書引證甚多。 又注釋大經校會本者,共三種: (1)《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清初彭際清作。 (2)《無量壽經箋注》,清末丁福保作。 以上兩種所注者,皆為彭氏之節校本(即大經第七種)。 (3)《佛說摩诃阿彌陀經衷論》,清光緒正定王耕心作。所注為大經第八種魏承貫氏會本。 又清末沈善登居士著有《報恩論》三卷,中有《淨土法門綱宗》、《無量壽經綱宗》、《往生正因論》等。
:无量寿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