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六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黃念祖 第一卷 六、藏教所攝 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於此了知,則有助於理解全經。夫一代聖教之判分,諸家有異,撮要言之曰:三藏、二藏,五時、二教與四教、五教。凡釋經者,須先判明。今本經三藏中屬經藏。二藏中屬菩薩藏。五時中主要屬方等時。二教中屬頓教。四教五教中屬圓教。 甲三藏。藏者,《大乘義章》雲:“包含蘊積名藏。”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一經藏,梵語修多羅,此雲契經。二律藏,梵語毗奈耶,此雲調伏。三論藏,梵語阿毗達磨,此雲對治。本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重在“定”。 乙二藏。《智度論》曰:“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故有大小眾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即聲聞藏與菩薩藏也。聖教雖眾,不出此二。(緣覺攝歸聲聞,故止二藏)《淨影疏》雲:“龍樹雲:‘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捨城,結集法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诃衍為菩薩藏。’《地持》亦雲:‘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今本經中,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丙五時。天台大師,依《涅槃經》判如來一代之教為五時。第一,佛最初三七日說《華嚴經》,日華嚴時。第二,次十二年於鹿野苑等說小乘《四阿含經》,曰阿含時。第三,於此後八年之中,說《維摩》、《大集》、《楞嚴》並此經等,彈偏斥小,歎大褒圓。廣(方也)說藏通別圓四教,均(等也)被眾機,故名方等時。第四,又於後二十二年,說《大般若》諸經,名般若時。第五,最後以八年說《法華經》,一日一夜說《涅槃經》,九界三乘,悉蒙授記,無論小大,皆令作佛,此時名曰法華涅槃時。說本經時在第三方等時。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丁判教。 (一)四教與五教。古今諸師判分教相者,凡有十二家,其中最著者乃天台所立之四教,與賢首宗之五教。天台四教曰藏通別圓。一者藏教,亦名小乘教。二者通教,謂大乘中通說三乘,通被三根。三者別教,謂大乘經中所說教法不通小乘等者是也。四者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圓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礙法門等是也。賢首宗判教雲:“聖教萬差,要唯有五:(1)小乘教。(2)大乘始教。(3)終教。(4)頓教。(5)圓教。”(1)小乘教,所說唯是人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未盡法源故。(2)大乘始教,未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義,不許定性闡提成佛,未盡大乘極則之談,故名為始。(3)終教,由中道妙有,定性闡提,皆當作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曰終。(4)頓教,唯說真性,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名為頓。如《思益經》雲:“得說法正性者,不從一地生於一地。”《楞伽經》雲:“初地即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次第。”(5)圓教,統該前四,圓滿具足。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交參,無盡無盡。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一切位,圓成正覺。 (二)二教。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天台賢首兩家,亦皆以漸頓而分四教五教。《五教章》雲:“或分為二,所謂漸頓。以始終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說,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通名為漸。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名為頓。”我國隋代慧遠師(即淨影)判本經曰:“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為根熟人頓教法門。雲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明大佑師判小本曰:“漸頓分之,此屬頓教。”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故知,本經在頓漸二教中,為頓教所攝。 以上乃就頓漸二教而判。若依賢首小始終頓圓五教以判本經教相,古今中外淨宗諸大德,雖因機緣不同,而稍異其辭,而其實旨,莫不以本經不但實屬圓頓教,且為頓中之頓,圓中之圓也。 清代彭二林(際清)居士於《起信論》中判本經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日釋道隱於《無量壽經甄解》直判本經為“本願一乘、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彼士大德,多同此說。《大經釋》曰:“天台、真言雖皆名頓教。然彼許斷惑證理,故猶是漸教也。明未斷惑凡夫,直出過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為頓中之頓。”又日溪師雲:“聖道諸教,理是圓融,益是隔偏,以其頓機難得也。是以教雖圓頓,望機自成漸。淨土言圓頓者,於圓滿速疾利益。”蓋指其它聖教,雖具圓融之理,但眾生根機粗淺,莫明其旨,無由蹑解起行,而蒙法益。是故法雖圓頓,但以行人機淺,頓法成漸,圓法成偏。但淨宗則不然,人人能行,皆得真實之利,不勞斷惑,直出三界,故實為頓中之頓圓滿之教也。又《圓中鈔》雲:“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方證圓果,以階不退。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指阿鞞跋致,義為不退)……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可見鈔意亦與上引日德之說吻同,且所謂“無上醍醐”,自然應是契理契機最極圓頓之聖教也。是以日《禿鈔》雲:就頓教有二教二超。二教者,一難行聖道之實教,所謂佛心、真言、法華、華嚴等之教也。二易行淨土本願之教,《大無量壽經》等也。二超者,一豎超,二橫超。《甄解》釋雲:“由自力修斷,故名豎超。淨土本願,真實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橫超。……橫超之頓,持名頓中之頓也。”以上諸德鹹遵善導大師之說,判本經為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如《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彌陀要解》雲:“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禀,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要解》復雲:“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指《無量壽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緒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窮劫莫盡!”夫《法華》者,乃天台宗崇為純圓獨妙者也。《華嚴》乃賢首宗尊為別教一乘,事事無礙,全圓之教也。今蕅益大師指出,天台之純圓,賢首之全圓,其秘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可見此經正是全圓。又為法華之髓,復是純圓。故雲此經正是圓中之圓,此與日本諸大德之判教,異口同聲,正如宗門所謂,一鼻孔通氣者也。近代淨宗大德印光法師贊《要解》雲:“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見《要解》之判此經如佛親判也。 又《疏鈔》雲:“依賢首判教五分。謂小、始、終、頓、圓。今此經者頓教所攝。亦復兼通前後二教。……圓全攝此,此分攝圓。”又雲:“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無礙法界。此三諸教所有。四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有之。名為別教一乘。……以華嚴全圓,今得少分。……圓教全攝此經,此經分攝圓教。”故蓮池大師判小本為分圓。故列舉大小二本中事事無礙法界十例,以證《阿彌陀經》分屬圓教。 可見蓮池大師亦判《阿彌陀經》為圓頓之教,此則中日諸大德之所同也。所異者,或崇之為圓中之圓,或謙之為分屬於圓。此蓋機緣之異,而善巧不同耳。蓮池本懷與善導、蕅益暨日本諸大德何嘗稍異。蓋《疏鈔》之作,正當狂禅風靡之際,故不得不權宜善巧,俯就群機,而作方便之談。正如沈善登居士之言曰:“所謂大權菩薩,曲被當機。應病與藥,時節因緣應爾也。” 至於蓮池大師於《疏鈔》中,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實寓深意,足證苦心。蓋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所專有。故知大師於本經中廣作征引,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茲步大師遺蹤,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玄義。華嚴宗立十玄門示此法界之無礙。名為玄門者,以通此則可入華嚴圓教之玄海,故曰玄門。今依《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於是則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1)同時具足相應門。夫《華嚴》教理以緣起為主。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時具足,圓滿顯現,故曰具足相應。《華嚴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大疏》曰:“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是為此門之玄義。今此經中,具顯此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如經中《至心精進品》,法藏比丘“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經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無量佛土,法藏比丘攝無量佛土為一極樂淨土,是即華嚴中一切諸法同時同處,為一大緣起而存在,具足相應之義。是為十玄之總門,實亦本經之總相,本經實亦同此一大緣起而出現也。又《泉池功德品》中“其水一一隨眾生意。”眾生所欲水之冷暖、緩急、深淺,各各不同。而此一水,能同時同處滿足一切眾生心意。水是一法,眾生之欲是多法。而此一水能同時相應於一一眾生之意,此正是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也。何況此水復能同時“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乃至)甘露灌頂受位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辄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只是一水,但能於同時同處滿一切聞者之願,各各聞其願聞之法,且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可見華嚴十玄之總門,已舉體顯示於本經矣。 (2)廣狹自在無礙門。《大疏》雲:“如徑尺之鏡,見十裡之影。”蓋鏡喻狹,而十裡之影喻廣也。本經《發大誓願品》雲:“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以一剎之力用,遍徹十方,是為廣。一剎之相不壞,是為狹。力用無限之廣與一法之狹,不相妨礙,各各自在,故名廣狹自在無礙。又“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亦復如是,同明廣狹自在之玄門。 (3)一多相容不同門。《大疏》雲:“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蓋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為不同。《華嚴盧捨那佛品》雲:“以一佛國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余。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應爾。”一土滿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義也。本相不壞,不同之義也。本經中彌陀寶香普薰願文雲:“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彼國萬物中任何一物,皆為無量寶香所成。以無量香入於一物,表一切法入於一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與眾香之多相共存,表兩相不同之義。又此香遍於十方,復明一法遍於多法,更顯一多相容不同之妙。 (4)諸法相即自在門。上顯相容,此表相即。晉譯《華嚴十住品》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與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雲相即自在。又《大疏》雲:“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至於本經《法藏因地品》雲:“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與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義也。又經中《歌歎佛德品》雲:“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多花成一花,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也。是為本經中顯現之第四玄門。 (5)隱密顯了俱成門。《大疏》雲:“若片月澄空,晦明相並。”蓋指隱處具顯,顯處具隱也。本經《禮佛現光品》雲:“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又“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處,悉大開辟,皆同一色。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漾浩汗,(汗者廣大無際之貌。《文選·郭璞賦》有汗汗之辭。)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即表一切法即於佛光之一法。則一法(佛光)顯而一切法(此土萬物,聖賢光明)俱隱。是為隱顯俱成第五玄門之相。 (6)微細相容安立門。《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門,鹹明廣狹無礙,一多相容之義。今此第六門,更指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剎海,一切諸法,同時湧現,如一鏡中映現萬象。《普賢行願品》雲:“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正顯此義。今本經《積功累德品》謂法藏比丘於因地中,“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旃檀,優缽羅華,其香普薰無量世界……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樂有情。”又《寶蓮佛光品》曰:“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夫一光者,乃蓮光中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是表至極微細也。而一光中含攝三十六百千億佛已表極微細中含容一切諸法也。 (7)因陀羅網法界門。以上微細相容門,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無盡相入相即之義。故假因陀羅網為喻,以明此義。因陀羅網者,帝釋天宮所懸之珠網。網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現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現。而一珠中所現之一切珠影,復現於其余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現。如是千珠重重映現,無有窮盡,以喻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無盡。《大疏》雲:“若兩鏡互照,傳耀相寫。”在本經中《寶蓮佛光品》雲:“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上第六門中已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是微細相容門,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更征其前後之經文,則可廣顯重重無盡之相即相入之妙義。一阿彌陀佛國中,有無數寶蓮華。一一華中放難數光,一一光中有難數佛。一一佛放光說法,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如是則極樂國中,有無數蓮,蓮放光,光現佛,佛現國土,土中又有無數蓮,蓮復放光現佛。每一蓮 華喻一帝珠,如是蓮華周遍佛國。可見本經正顯《華嚴》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玄門。 (8)托事顯法生解門。由上之重重無盡,故塵塵法法皆是事事無礙法界。故可任就一塵一事,顯此法界全體。如《大疏》雲:“立像豎臂,觸目皆道。”經中《菩提道場品》曰:“又其道場,有菩提樹。……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一見彼樹,可證無生,是正為“托事顯法生解”之玄旨。華果樹木,皆作佛事,亦復如是。 (9)十世隔法異成門。此門表延促無礙。以上八門橫示圓融之相。此是豎示。十世者,過現未三世,每世又各有過現未三世,於是成為九世。九世互入,為一總世。總世與前九相合,而為十世。此十世隔歷之法,同時具足顯現是曰隔法異成。(別異之法俱時成就,謂之異成。)晉譯《華嚴初發心功德品》曰:“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無量劫。”又《普賢行願品》曰:“盡一切劫為一念”,“我於一念見三世”。皆顯延促同時、三際一如之義。故《大疏》曰:“若一夕之夢,翱翔百年。”本經之中,亦多顯此。如《大教緣起品》雲:“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德遵普賢品》雲:“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又《歌歎佛德品》雲:“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剎。”同顯此第九玄門。 (10)主伴圓明具德門。橫豎萬法成為一大緣起,法法交徹;故隨舉一法,其他一切法即伴之而緣起。亦即舉一法為主,則其他一切法皆為伴,而赴於此一法。更以他法為主,即余法成伴而盡集之。故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圓滿具德。《大疏》雲:“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今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十念必生願”為大願之本。專重持名念佛,名具萬德,此一句佛號圓滿具足一切法之功德。舉體是華嚴玄門圓明具德之義。經中《三輩往生品》雲:“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此明淨心念佛一聲之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又大願中有聞名得福願。十方眾生以聞名故,“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又有聞名得忍願,他方菩薩以聞名故,應時可獲一二三忍,證不退轉。可證彌陀名號,妙德難思。如東密《阿字觀》雲:“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阿字主也。一切陀羅尼與一切諸佛皆伴也。一字之中,主伴功德無量無邊,是即圓明具德之玄意。 又彼國土,色聲香味觸,一一圓明具德。故見光、見樹、聞聲、嗅香,莫不增益善根。“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波揚無量微妙音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又“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又《寶香普熏願》曰:“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可見一塵一毛,莫不圓明具德也。 《華嚴玄談》謂諸法何故事事無礙?從唯心所現故。諸法之本原,非有別種,唯自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故必有可和融之理。《華嚴金獅子章》雲:“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回轉,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轉善成門。”唯心善成門,即主伴圓明具德門。 本經《積功累德品》謂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故知極樂依正清淨莊嚴,皆真實慧之所流現。如《往生論》所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知妙土莊嚴即是清淨法身,無二無別。經中《壽樂無極品》雲:“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回。轉變最勝。郁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經雲一旦開明,其所開明者,當人之自心也。七寶與萬物,佛之國土也。由自一心,而現妙土,由心回轉,以成世界,是故事事無礙,圓明具德。故經雲:“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故知所顯現者,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無非真如、實相,亦即一一無非自心。是故超情離見,圓具十玄也。《華嚴》之獨勝,端在十玄。今本經亦具,足證本經不異《華嚴》。《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本經全顯淨宗,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又據《要解》判小本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且極樂不離華藏世界,彌陀即是毗盧遮那,故判本經為圓教,誰曰不宜。 但此判教亦只是平等中之差別相。若是圓人則法法俱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則是差別中之平等相。
:无量寿经 :浅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