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大意
編述者:慧淨法師、淨宗法師 一、序說 淨土宗經典依據 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跟大家談談《無量壽經》大意。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最主要、最根本的經典。各宗各派必須都有它的經典依據。這個宗派講的再高深、玄妙,再有感應、動人,能夠吸引廣大的人眾聚集,但如果沒有依據經典,不合乎佛說,那麼這一個法就是外道。我們淨土宗,完完全全是依據經論的,有經典的依據,也有祖師的傳承。我們依據的經典就是「淨土三部經」,也就是: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觀無量壽經》 《佛說阿彌陀經》 今天介紹《佛說無量壽經》的大意,明天介紹《佛說觀無量壽經》的大意,後天介紹《佛說阿彌陀經》的大意。 淨土宗祖師傳承 淨土宗,祖師的傳承、著作主要就是: 一、龍樹菩薩的《易行品》 二、天親菩薩的《往生論》 三、昙鸾祖師的《往生論注》 四、道綽禅師的《安樂集》 五、善導大師的《觀經疏》 這五位祖師雖然出生的地方和時間各自不同,但是共同的,都通通依據淨土三部經,尤其是《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發揮開展淨土宗義。 這五位祖師這方面的著作,開展出去的,以及收合回來的,都是依據第十八願。 二、正說 經眼 《無量壽經》從頭到尾,經文字句即使再廣泛,它都有一個大意,這個叫做「經眼」——一部經的眼睛。 我們誦讀經典要抓住經眼。人如果沒有眼睛,即使進入寶藏,也認不清哪個是最重要的寶物。這樣的話,進去了還是等於沒進去。一部經即使誦了幾千遍,但是不曉得經眼,可以說只有誦讀的功德,而不能獲得這部經的利益。 大經五文 《無量壽經》的大意,它的眼目,在於「大經五文」(《無量壽經》簡稱《大經》,大經五段經文)。這五段經文如果能夠掌握,能夠融會貫通,可以說整部《無量壽經》已經掌握了。 第一段就是釋迦牟尼佛「出世本懷文」: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 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這段經文在《無量壽經》的最前面。《無量壽經》主要在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在沒有宣說四十八大願之前,就已經顯明這部經所要說的四十八大願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 「大經五文」的第二段文,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三段文就是「第十八願成就文」: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是第十八願的解釋。 第四段文就是「付囑流通文」,即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要彌勒菩薩將念佛往生的法門流通千年萬年,一直流通下去的一段經文: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第五段文就是「特留此經之文」: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 我以慈悲哀愍, 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 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第十八願最重要 這五段經文,在《無量壽經》裡面,就好像五根柱子一樣,支撐著整部《無量壽經》的教理。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都知道的第十八願。如果沒有第十八願的話,就沒有《無量壽經》,也沒有極樂世界、沒有阿彌陀佛、沒有我們的往生得度。 開展出來是五段文,約略來講,就是第十八願。 這五段文的道理,我們雖然不盡了解,可是,掌握第十八願,所有的也就掌握住了。因為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 (一)出世本懷文 我們看第一段,「出世本懷文」: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 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如來以無盡大悲」:這個「如來」指的是誰?當然指的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既然出現在這個世間,當然就要說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同時,因為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是度盡十方眾生的,這個度盡十方眾生的超世弘願,是十方諸佛所沒有的;十方諸佛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度盡眾生,因此,十方諸佛出現,就一定要說能度盡十方眾生的念佛往生願。 所以,近的來講,「如來」是指釋迦牟尼佛;遠的來講,是指十方三世諸佛。 如來為什麼會宣說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呢?這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一——第十七願所成就的。 第十七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 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為了以名號來廣度十方一切眾生,必須使名號能夠普遍弘傳於十方法界,盡虛空遍法界,遍滿整個大宇宙。十方法界有十方國土,十方國土都有佛在度化眾生,所以,必須使得十方國土的每位佛都來宣揚淨土法門,才能達到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功能和目的。因此,阿彌陀佛必須在四十八願裡面,發一個使十方諸佛都能來贊歎祂的名號功德、同時來稱念祂的名號的願,這就是第十七願。 第十七願如果沒有成就的話,不只是十方諸佛不可能來贊歎彌陀名號、稱揚彌陀名號,同時第十八願也不能完成,我們的往生也通通沒有希望。也由於四十八願完成了,當然第十七願也就成就了;由於第十七願成就了,因此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出現世間,一定會宣揚彌陀的名號功德,同時,以宣揚彌陀的名號功德作為十方三世諸佛唯一的本懷。 所以,這一段是釋尊「出世本懷文」,釋尊是憑著第十七願的力量來宣說彌陀的名號。 「如來以無盡大悲」:這個「無盡大悲」,就是指第十七願。 十方三世諸佛是憑著這個第十七願的無盡大悲,來宣說彌陀救度的。 「無盡」就是無限量,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大慈大悲是無限量的。怎麼無限量?因為祂所發的願是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上至彌勒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眾生,都是十方眾生。阿彌陀佛如果僅僅能使清淨、會修行(上根)的人往生極樂世界,而不能使不清淨、不會修行(下根)的人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就不能算是「無盡大悲」。阿彌陀佛必須同時使造下了阿鼻地獄之業的眾生,甚至已經墮落阿鼻地獄、受無盡痛苦的眾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才算是無限的、無盡的大悲。無窮無盡、不可限量、諸佛也不可能推測的大悲,叫做「無盡大悲」。 「無盡大悲」,另一種版本說是「無蓋大悲」,「無蓋」跟「無盡」大同小異,不過「無蓋」有另一層意義,就是:阿彌陀佛的這種大悲是覆蓋十方諸佛,同時是十方諸佛所不能覆蓋的;尤其是一切眾生沒有不受彌陀大悲的庇蔭覆蓋的,所以叫做「無蓋大悲」。 釋迦牟尼佛以阿彌陀佛的無蓋大悲為大悲,來宣揚彌陀救度的法門。像我們的法師、蓮友,弘揚阿彌陀佛的慈悲誓願,等於是以阿彌陀佛的無蓋大悲作為自己的大悲。雖然我們都是凡夫,沒有真正的大慈悲,可是弘揚這個法門,就有那種「無盡大悲」、「無蓋大悲」的氣氛,因為我們背後有阿彌陀佛,祂的功德、能力在醞釀、在安排、在推動。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矜哀」,以我們能理解的,就是憐憫、同情、愛護;「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雖然悲心以三界為對象,但可說是以我們苦惱的眾生為正客,為主要的對象。佛陀所救度的三界眾生,是指我們這一種苦苦惱惱的眾生。 這種苦惱的眾生之所以苦惱,是因為感受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六道輪回痛苦不堪。三界、六道的解脫,必須假借人身。現在既已得到人身,如果不把握,一旦失去人身,就不曉得還要等待幾劫之後了。 雖然曉得要把握人身、聽聞佛法、發修行的心,可是偏偏發覺自己有心修行、無力修行,這樣就會產生苦惱,產生煎熬折磨。 不知道三界六道輪回,不知道善惡報應,不知道善是善、惡是惡的人,他是悠悠乎乎地在過日子;我們知道的人,就會有所不安。這種有所不安,有時候是沒有辦法形容的,越是知道佛法,就越有那種「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那股道心。 生死是一件大事。為什麼是大事?所謂「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人身難得,既失人身,就必定墮落三途。墮落三途那種苦,不等待面對,即使現在一想,就令我們冒冷汗,所以「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無常就是死亡。生跟死本來是一體的,就好像一張紙的兩面,一口氣不來,當下就是死。所以,我們生存在世間,是跟死住在一起的,過一天就減少一天、面對死亡一天、接近閻羅王一天。何況,本來死對我們來講,是危機四伏,充滿在我們四周的。 真正學佛的人,是無常心深厚的人;無常心深厚的人,才是真正學佛的人。 有了這種無常心,他就會發起修行的願,經過一段時間,他更會發現,原來自己是一個十足的凡夫,善根很少,福德很薄,沒辦法修行。那個時候,他就會尋求一個不必假借自己的力量就使自己能夠解脫得度的法門。 那麼,阿彌陀佛的慈悲誓願,是他最後的希望,是他絕處逢生、柳暗花明的救度法門。 所以,雖然「矜哀三界」,三界中,是以我們這種苦惱的眾生為正客。所謂正客,就是宴會的主要對象。如果其他的人通通都來了,但是正客還沒有到,這桌宴席就不能開始;正客如果不來,今天這桌宴席就白辦了。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出興於世」,表示釋迦牟尼佛是為了說這個法,為了度這種眾生,才出現在世間的,以這件事為祂出現世間的目的。 「光闡道教」:「光」,光大;「闡」,闡揚;「道教」,就是正道、佛教,也就是八萬四千法門。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余會,所說的法是一個鋪路的過程,因為最後的目的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送給他們真實的利益,所以「光闡道教」的目的是「惠以真實之利」。 「惠以真實之利」是什麼意思呢?「惠」就是恩惠、惠施的意思,就是惠施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第十八願,使每個眾生都能念佛往生,這就是「真實之利」。 真實是跟權假方便相對的。既是真實,就不是權假的,而是直接了當的,直下能夠達到目的的,也就是必定能夠解脫生死、往生成佛的。 這一種利,在「流通文」是說「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這個「大利」就是「無上功德」。 所以,這一段文闡揚了這部經的重要性。 本懷中的本懷 如果論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的本懷,以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代經教來講,有兩部經是祂的本懷。 眾所周知的就是《法華經》。《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因為這段經文是在《法華經》,就這段經文來講,《法華經》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所謂「開、示、悟、入」,使三乘——聲聞、緣覺、菩薩,都歸入一乘佛果,所以,《法華經》在引導三乘進入佛果,證入佛的果位,這叫「導三歸一」——引導三乘,歸入一乘,這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 另一部本懷經,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無量壽經》。不過,如果以這兩部本懷經來講,哪一部是本懷中的本懷呢?就是《無量壽經》。 因為《法華經》所引導的,是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都已經是證果的人,證果的人畢竟是少數;《無量壽經》所要救度的,不只是三乘,而是五乘,除了聲聞、緣覺、菩薩之外,還有人乘、天乘——就是人間的眾生跟天界的天人,所謂「五乘齊入」。既是五乘齊入的話,真的就如同第十八願所講的,是「十方眾生」了。 《法華經》只是引導三乘進入佛的果位,可是《無量壽經》是救度五乘,使他們共同證悟佛果,而且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無量光、無量壽是一樣的證悟,所以,如果論真正的本懷,那《法華經》就不是本懷了,《無量壽經》才是本懷中的本懷。 (二)第十八願 這一部本懷經所要說的內容,就是「惠以真實之利」。「惠以真實之利」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是《無量壽經》的核心: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無量壽經》有上卷跟下卷,上卷主要宣說四十八願,下卷主要宣說四十八願成就文。 在四十八願當中,譬如第一願是無三惡道願,第二願是不更惡道願,第三願悉皆金色、第四願無有好丑等等。四十八願雖然個個願都非常殊勝,不過,其中以第十八願為最殊勝,是願王,是根本願。因為如果沒有第十八願,也就沒有十方眾生的往生;沒有十方眾生的往生,剛剛所講的第一願無三惡道、第二願不更惡道、第三願悉皆金色等等這些願,憑什麼能夠成就?就不可能成就了,甚至極樂世界的建立,也沒有意義了。所以,四十八願是以第十八願為根本願。 善導大師釋:每一願都在述說第十八願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裡解釋四十八願說: 《無量壽經》雲: 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薩道時, 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本來四十八願,每一願、每一願各有不同的內容,也有不同的願名,可是善導大師在這裡,並不就每一願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名稱去述說。這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第十八願的解釋。等於說,每一願都在述說第十八願,要義就在這裡!願雖有四十八,可是卻以第十八願為根本願。 因本與根本 所謂本願,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因本,一種是根本。 因本,就是這位菩薩在因地所發的每個願,都算是本願。 因地雖然發種種的願,其中一定有一個是祂最根本的願。有了這個根本,才能生長枝葉花果。四十八大願的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唯有第十八願才有「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其他的願並沒有說到「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其他的願都是為了第十八願而有的。 通願與別願 十方諸佛因地要成佛都必須發願。十方諸佛的願有兩種: 一種叫做「四弘誓願」,就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四弘誓願是每一尊佛都有的,所以叫做通願,通於十方諸佛。 另外一種願叫做別願,就是只有這一位佛有、而其他的佛不一定有的。譬如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藥師佛十二上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是每尊佛特有的,叫做別願。 超世願——別意之弘願 阿彌陀佛的別願——四十八願,叫超世願,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十方三世諸佛沒有、獨有阿彌陀佛有。不只是阿彌陀佛自己發願說: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介紹、這樣宣揚的,因為這段經文就在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量壽經》裡面。 也唯獨因為有了這第十八願,四十八願才可算是超世願。因為四十八願中,有的願是其他諸佛也有的;其他諸佛所沒有的,就是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能夠使十方眾生平等、無條件地往生極樂世界。 十方眾生,何等的廣大!其他淨土的眾生固然也是屬於十方眾生,我們這五濁惡世的眾生,卻跟其他淨土的眾生非常不一樣。 不一樣在哪裡?就是煩惱罪業比較深重,是其他諸佛所沒有辦法救度、而被十方諸佛所捨棄的。 其他諸佛不能救度,阿彌陀佛能夠救度,這個願豈不是超世願? 所以,善導大師才稱贊這一願說是: 別意之弘願。 有別於十方三世諸佛,不同的、特殊的、殊勝的願。 無盡地下化眾生 菩薩到達成佛都有兩種心願:一種上求菩提,一種下化眾生。上求菩提的目的,無非是下化眾生。菩薩發菩提心,祂就是以救度眾生為目的,所以,上求菩提是為了廣度眾生。祂能夠有那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能夠有那種無盡的智慧、願力、方便、善巧來度眾生。 十方諸佛雖然都發上求菩提的願,可是能無盡地下化眾生的,卻只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 所以,《無量壽經》的大意就是: 釋迦牟尼佛以阿彌陀佛的第十七悲願示現在這個世間,來宣講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第十八願,來讓我們了解有一尊阿彌陀佛,這尊佛的出現是為了救度十方眾生。 為什麼要五劫思惟? 為了救度十方眾生,在兆載永劫之前,不必經過我們十方眾生的祈求拜托,阿彌陀佛(法藏菩薩)就預先主動地為我們,以五劫的時間來思惟,發下了這四十八大願。 思惟四十八大願何必要費五劫那麼長時間呢?因為祂的心願非常廣大,所以思考的時間也必須非常漫長。祂不只是要讓出家人能夠往生,也要讓在家人能夠往生;不僅使善人往生,也要使惡人往生;不僅使人間的眾生往生,也要使阿鼻地獄眾生同等往生,所以才需要考慮那麼久。要使出家眾到那裡得到無量光、無量壽的果位,也要使在家眾到了極樂世界,也同出家人一樣得到那種果位;要使善人到極樂世界得到無量光、無量壽的果位,也要使一生都遇到惡緣而造惡多端的眾生到了那裡,跟善人一樣證得無量光、無量壽的果位;甚至地獄、餓鬼、畜生道的眾生,到了極樂世界,也跟其他有修行的、清淨的眾生,同樣得無量光、無量壽的果位。所謂「佛心平等」,為了平等救度眾生、平等使眾生證到佛果,必須考慮那麼久的時間。 兆載永劫修行,圓滿誓願 四十八大願的藍圖雖然建構完成,可是實際完成這些願,卻必須以兆載永劫的時間去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然後這四十八願的內容才實際地成就。 極樂世界成就了,我們十方眾生就有了生命的歸宿,也有了成佛的道場。 娑婆、極樂,何者才是我們所擁有的?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每一位眾生所建設的,極樂世界有我們每一位眾生的名份在那裡,等於那裡的主人就是我們每一位眾生。 這個娑婆世界,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所擁有的。來的時候,雙手空空而來;去的時候,雙手空空而去。其實,不是空空而去,是帶了滿身的罪業到閻羅王那裡,跟閻羅王對質,受閻羅王審判。所以,我們十方眾生,生生世世都是滿身的罪業在輪回,沒有一件功德,沒有一件真實,沒有一件是永恆不滅的。 唯有我們的極樂世界才是我們所擁有的,可以給我們解脫。世間上的一切,都是一時因緣的和合。再恩愛的夫妻、再恩重的父母,都一定會離開,將來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都隨各自的業力東西南北輪回而去,不能再相聚。 只有極樂世界,才是我們所擁有的,才是真正不毀壞的、不消滅的,因為極樂世界的功德是真實的。而我們三界六道的種種都是虛假的,虛假的當然是會生滅、會變化的。只有極樂世界三世常住,永遠不變化、永遠不消滅。 所以,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是阿彌陀佛預先為我們建設的。 往生的資糧在哪裡? 我們到極樂世界的資糧,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完成的。完成在哪裡?在第十八願裡——「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既然已取正覺,已經成佛十劫,已經把涵蓋全部果地功德的六字洪名惠施給我們,豈不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我們真正的故鄉,不必要求我們自身具備了生脫死的功德力量?因為阿彌陀佛已經通通完成了,一點都沒有缺少。 為什麼說往生極樂不憑我們的功德力量?是因為我們沒有功德力量!我們只有造業輪回的力量,哪有脫離輪回、往生淨土的功德力量呢?所以我們不能、同時也不必,因為阿彌陀佛已經預先為我們完成了。 淨土法門的特色 所以,淨土法門的特色,就是救度的法門:阿彌陀佛救度我們;也是信順的法門:我們信順彌陀的救度;也是真正念佛的法門:此後,就一向專念彌陀名號,不假造作。 無量劫生死業債由誰來償還? 同時,我們生生世世、無量劫所欠人家的業債:殺生、偷盜、邪YIN、妄語、五逆、十惡、謗法、闡提,這一些罪可以說是無量無邊,充滿整個宇宙。我們今天要離開,如果有一點點不還清的話,是決不能離開的。 好像從這個國家移民到那個國家去,你必須結清在這個國家所應該繳納的種種稅,還有應該還的種種債,有一點不還清就不能離開。 一樣的,我們在娑婆世界所欠的種種業債不還清的話,是不能到極樂世界的。 那麼,是我們還,還是阿彌陀佛為我們還?點點滴滴都是阿彌陀佛為我們還。 我們沒有功德,《地藏經》說: 南閻浮提眾生, 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我們起心動念都是在造業,念念都是在造罪,所以,過一天就增加一天的罪業;出生於世,就累積一世的惡緣,哪有功德能夠脫離呢? 這件事情,阿彌陀佛在主動為我們發四十八大願的時候,已經考慮周全了。祂如果不能還清我們的債務、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話,當然也不能成佛,也就是說,祂的力量功德還不夠。 全憑彌陀救度 連我們生生世世所欠人家的種種債務,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承擔、為我們償還,所以,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是全憑彌陀救度,是絕對任憑彌陀救度,所以叫做絕對他力、完全他力。 三界六道就是苦海,每一位眾生都在苦海裡掙扎、喝水、痛苦,沒有力量游泳,沒有力量到岸上來。是阿彌陀佛親自跳下大海,呼喚我們,把我們抱上岸來。 在水中掙扎的人,即使一支草根都想要去抓,何況大願大力的阿彌陀佛親自來救我們!我們當下獲得大安慰,當下完全投入阿彌陀佛的擁抱。 所以,淨土法門就是隨順彌陀救度的法門。這種內涵叫做信,信彌陀的救度,沒有半點我們的功德力量。因為我們本身沒有真正的功德,沒有脫離三界的力量。 彌陀已成正覺,為什麼我們還在這個地方? 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既然阿彌陀佛成正覺了,我們往生就有希望了,那麼,我們怎麼現在還在這個地方呢? 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那就表示在這十劫當中,我們都沒有那個福份,沒有那個宿善來遇到彌陀救度的法門;或者即使遇到了,但是當下並沒有真正信順,所以一直輪回到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再不把握的話,同樣還會繼續輪回下去。 末法時代,人身難得,一旦輪回,極難為人;即使得到了人身,在這個末法時代是否能遇到佛法,機會是很渺茫的。 十方眾生怎樣被救? 那麼,十方眾生怎樣被救?就是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至心信樂」就是信,「欲生我國」就是願,「乃至十念」就是行,就是稱名。 所以,這段話的內容有「信」、「願」和「行」。 信也好、願也好、行也好,都非九界眾生自力所能發起,都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就。 「至心信樂」:真正信順彌陀救度 「至心信樂」:真正信順彌陀救度。知道阿彌陀佛必能救度自己,而有喜樂之心。 世間之事尚須真誠,何況往生極樂這麼重要的事,若不真心信受彌陀救度、不真心願生彌陀淨土、不真心專稱彌陀佛名,那怎麼能往生?所以「至心」擺在第一位。 「至心」就是真實心。凡夫本來沒有真實心,是阿彌陀佛以真實心完成真實功德,並將此真實功德回向給我們,使我們離開娑婆,往生淨土成佛。當我們了解這一點,被阿彌陀佛的慈悲所感動,就會覺得阿彌陀佛的救度是我們唯一所需要的、非要不可的,這樣真實領受,必定會「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必定會歡喜踴躍稱念佛名。 「欲生我國」:真正願生彌陀淨土 「欲生我國」:真正願生彌陀淨土。信知娑婆是苦,信知極樂是樂,必能厭離娑婆、欣慕極樂,不再希求人天福報,真正發起願生之心。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導眾生「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就眾生一方而言。 就佛方而言,「欲生我國」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呼喚。阿彌陀佛救度我們,是主動積極而來,不因祈求拜托,不問對象,不講條件,在我們還不知不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於兆載永劫之前為我們發願、修行,從一開始就把祂點點滴滴的功德,都時時刻刻地回向給我們,並且呼喚著我們。 阿彌陀佛從西方淨土,傳來「欲生我國」的呼喚之音;我們在東方娑婆,應以「願生彼國」的懇切之心。 「乃至十念」:一生專稱彌陀佛名 如果聽到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悲心呼喚,我們原本不安的心就會得到安慰,苦惱、恐懼、缺憾當下解除,所謂「大安心、大滿足、大安慰」,自然生起信樂之心。 有了這個信樂之心,自自然然地發展為「乃至十念」。此後,就會從我們內心發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一種憶佛念佛來。 既然是「乃至十念」,就不只是十聲念佛而已,因為是「乃至」。「乃至」是一種彈性的形容詞,跟《阿彌陀經》「若一日……若七日」的「若」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盡我們的生命,此後就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同時,合乎這個人的根器,這個人的根器一天能念十萬聲,就念十萬聲;一天能念一萬聲,就念一萬聲;一天能念幾千聲,就念幾千聲;乃至《觀經》下品的眾生臨終聞法,十聲、一聲亦可得生,所以叫做「乃至」。 信願行都是阿彌陀佛送給我們的 《無量壽經》主要是在宣說阿彌陀佛的救度,阿彌陀佛真實呼喚我們讓祂救度,這個真實救度,觸動我們的內心,而成為信心,所以,信心不是我們自力去發的,是聞說彌陀真實的呼喚、真實的救度,除去我們內心對生死輪回的苦惱不安,相信接受彌陀救度必定往生。所以,淨土法門是信佛救度——信順的法門。 阿彌陀佛使我們相信祂的救度(「至心信樂」),呼喚我們願生祂的淨土(「欲生我國」),使我們自自然然地稱念祂的名號(「乃至十念」)。 所以說,信心(信)、願生心(願)、稱名(行)都是阿彌陀佛送給我們的。 信願行一體 同時,信、願、行又是一體的。信受的當下,自然發起願生之心,自然會從內心「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注:「南無」即歸命,此處專指歸命的心態),從而會以稱念這句名號來表露自己領受彌陀救度的心情。 信、願是無形的,存在於內心,然,誠於中必形於外,就會顯露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外表這個行出來。所以,這段願文就會很自然地說「乃至十念」。 (三)第十八願成就文 「第十八願成就文」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信受、願生、稱名的當下,就具足往生的身份、往生的功德、往生的能量。因此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所以,當我們聲聲稱念這句名號的時候,其實聲聲都具足往生,不是等臨終的時候才具足往生,不是「等臨終正念的時候念這句名號,阿彌陀佛示現,才覺得往生有份了,那個時候才得到安心」,不是這樣的。即使面對臨終,躺在病床上,病苦侵襲我們全身,使我們不能憶佛念佛,但是當下也是大安心的,因為曉得自己永遠都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當中,不會因為身心痛苦、念不出佛號而心有不安、心有懷疑、心在焦急,不會的!因為在這之前,我們已經聞信彌陀救度了,所以不會在這時候又重新生起惶恐不安。 昙鸾祖師釋:業事成辦 所以,我們淨土法門的特色,就像昙鸾祖師在《往生論注》中所說的,是現在就已經成就了,所以叫做「十念業成」。也就是說《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以及《觀經》所講的「至心稱念名號十聲」那個「十聲」,不表示僅是十聲,是表示往生之業在當下已經成就了,所以說: 經言十念者, 名業事成辦耳。 往生之業成辦了,已經是決定往生的身份了。 不過我們還是煩惱具足的凡夫,還有貪瞋癡;雖然有貪瞋癡,但是往生沒有障礙,一旦坐上了蓮花台,貪瞋癡即刻轉為清淨的佛心。 要知道,這不是由我們的力量,都是由彌陀的力量。所以,淨土法門是本於彌陀的惠施、恩救。 破地獄偈 《無量壽經》有一首偈,形容第十八願,就是: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致不退轉。 「其佛本願力」:阿彌陀佛本願之力,使聞名的人——聞說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眾生的人,能夠發起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所以說「聞名欲往生」。 這種眾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使他們都能夠到極樂世界,自自然然地能到極樂世界,而且自自然然地能夠不退轉,和阿彌陀佛同樣無量光、無量壽。這是自自然然的,毫不勉強的,毫不假借其他功用的。所以,我們淨土法門可以說是自然功能的法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這一首偈也稱為「破地獄偈」。有一段典故: 大概在唐朝以前,有一位玄通律師,他是一個學戒的人。這位律師行腳參方,有一天晚上到某個寺院去掛單。當天晚上,他所住的隔壁房間,有人在讀誦剛剛那首「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他聽到了,並跟著念了兩三遍,此後,就沒有再念,也忘記了。 後來,他因為犯了戒,死的時候就到了閻羅殿。閻羅王把驚堂木一拍,問他說:「你是出生在佛法傳布的地方,如果你學過什麼法門的話,請你現在就登高座,為我們宣講。」閻羅王很威嚴地這樣告訴他。玄通律師一面登高座,一面回想在陽間一生所學的法門。可是,什麼也想不起來了,就只有這首偈文還記得。也很奇怪,以前已經忘記了,現在記得。所以,他就念出這首偈文:「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哎!這首偈一說完,閻羅王立刻就向他敬禮,說:「這首偈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總功德之文,憑著這種功德,你可以免除地獄惡果,返回人間,陽壽延長。」 這首偈文能夠使墮落地獄的人離開地獄,是阿彌陀佛總功德之文。 其實,阿彌陀佛總功德就是六字名號,我們不一定要記住這首偈文。一個人在世,即使學問、智慧再怎樣高深,懂得的再多,面臨死亡的時候,那些大部分都忘光了,記不起來了;能夠讓我們記得起來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彌陀的救度。 有人聽了這個故事之後就在想:「那我要好好把這首偈文記在心中,以備將來面對閻羅王時來使用。」其實不必!我們信受淨土法門,是不經過閻羅殿的(經過閻羅殿就危險了),而且是使閻羅王向我們恭敬的。如果我們信受彌陀的救度,我們就已經不是娑婆世界輪回的苦惱眾生、已經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了,所以,不只是護法龍天來保護我們、贊歎我們,十方諸佛也來圍繞我們、保護我們、贊歎我們。 六字名號更能破地獄 玄通律師在地獄念這首偈文使他離開地獄,如果他在地獄稱念這句六字名號,就能救度地獄的眾生。 有一段典故,發生在古代的印度: 有一個婆羅門,這個婆羅門很愚癡,可是他的太太卻很聰明,而且是學佛念佛的人。婆羅門先生愚癡而且喜歡殺生、吃肉,他太太勸他念佛學佛,他說他沒有那種智慧,念不來。但這位婆羅門對他太太卻是百般疼愛,所以他太太就借這種機會說:「我們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先來念佛,之後才睡覺。」並說:「我要你跟我學佛,你不答應,那麼你要求我的,我怎麼好答應你呢?本來夫妻就像比翼鳥,要同心、同願、同行。」所以她的先生就不得不在她每天晚上睡覺以前,打銅器一起念佛。 過了三年,這個愚癡的婆羅門因為造惡業的緣故,墮落到地獄去了。剛好,地獄的鬼卒手拿鐵棒打地獄鬼魂的時候,無意中打到油鍋的邊緣,「當」的一聲。這個婆羅門聽到這一聲,不由自主念出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因為生前聽到銅器聲就念佛,形成一種習慣了)。這聲佛號一念出來,附近的鬼魂一聽到,立刻就離開地獄,往生極樂世界,當下驚動了閻羅王,閻羅王就把他放回陽間。 這個婆羅門回到陽間述說這件事,大家都非常驚訝、贊歎,所以當地念佛的人就非常多。 這個婆羅門回陽來,還念了一首偈說:「若人造多罪,應墮地獄中,才稱彌陀名,猛火為清涼。」意思是說:一個人在陽間造了種種罪業,當然就會墮落地獄。在地獄中,如果有人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聽到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地獄的猛火,甚至刀山、劍樹、油鍋這些痛苦,立刻變成清涼,立刻從地獄解脫。 所以,能夠破地獄的,使地獄眾生(他們沒有稱名,單單聽聞)當下離開地獄的,就是這句名號,而憑藉這句名號往生淨土,就是第十八願之義。所以,剛剛那首偈文說「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地獄的眾生單單聽到這句名號就到極樂世界去了。 名號的功能:使聞名、稱名的人自然往生 為什麼有這麼不可思議的功德力量呢? 因為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體,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阿彌陀佛的本體、阿彌陀佛的本身,是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的。名號不經過造作,而且有功能,能夠使輪回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這句名號不只是阿彌陀佛的本身,也是極樂世界的本身。以阿彌陀佛來講,依報跟正報是一體的,阿彌陀佛的本身跟極樂世界是一樣的境界。 在我們這個世間,正報就是我們的身體,依報就是我們依附的環境、居住的地方,它們是各自分開的,不一樣的,而且互相隔礙,不能自由。譬如這個房間,如果沒有門,四周都是牆壁的話,就不能出去,這是我們凡夫的境界。但是阿彌陀佛,佛的境界卻是融通無礙的,依報就是正報,正報就是依報。 這句名號能夠使聞名、稱名的人自自然然地進入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聽聞彌陀的救度,稱念彌陀的名號,就能自自然然地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名號的功能。 好比水的功能本來就是止渴,可以濕潤東西;火的功能本來就是燃燒東西。燃燒東西是火的功能、火的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你要它不燃燒也不可能。你口中說「不要燃燒」,心中想「不要燃燒」,它還是照樣繼續燃燒。 我們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若不往生極樂世界,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自己抗拒,不想往生。但既然抗拒、不想往生,也不會稱念這句名號。 如果真正稱念這句名號,而且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輩子都不改變,那他肯定知道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同時曉得稱名必定往生。彌陀的救度在於「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隨順彌陀的救度就必定往生,阿彌陀佛的誓願就是如此。 我們依照這樣去做,無形中就進入彌陀願海,所以,我們往生的功德力量,不在我們自己,完全在彌陀本身。這個就是《無量壽經》的大意。 (四)付囑流通文 所以,在《無量壽經》的結尾,釋迦牟尼佛就把阿彌陀佛的名號、稱念彌陀名號的法門付囑彌勒菩薩: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歡喜踴躍地稱念這句名號,就得到最大的利益,具足了無上的功德。所謂「無上功德」,就是成佛,因為沒有比佛更上的了。 我們念佛,佛的功德就跟我們一體不離。 (五)特留此經之文 唯有淨土法門才是釋迦牟尼佛本懷中的本懷,即使將來所有的法都滅了,宣說釋迦牟尼佛本懷的這部《無量壽經》不會滅,會繼續留在世間度眾生。 佛法流通在我們這個世間有四個時期:第一時期叫做正法時期,第二個叫做像法時期,第三個叫做末法時期,第四個叫做滅法時期(沒有法了)。我們現在就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有一萬年的時間,一萬年的時間過了,所有其他經典就自自然然地消失掉了,沒有消失的就是這部《無量壽經》。 「大經五文」第五段就是「特留此經之文」。釋迦牟尼佛說: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 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其他經典都逐漸消滅了,但是釋迦牟尼佛還以祂的大悲心,為了救度眾生而使這部《無量壽經》繼續留在世間;雖說是一百歲,其實就是無盡的時間,《無量壽如來會》言:「我今為大囑累,當令是法,久住不滅。」 如果沒有這一部經,沒有經典宣說彌陀的救度,那時的眾生就沒有希望了。為了使那些眾生有希望、救度那些眾生,至少也要將這部經留下去。何況這部經是度盡十方眾生的,是佛本懷中的本懷,留下這部經,等於留下彌陀的名號,所以到最後,還是名號度眾生。 既然名號度眾生,那個時候經典都沒有了,佛法僧三寶都沒有了,大家都不曉得有因果報應、六道輪回,等於不曉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都是為非作歹的多,那時都能依名號得到救度,何況我們現在三寶住世的時代?依這句名號就更容易往生極樂世界了。 三、總結 總之,《無量壽經》的大意,離不開這五段文,約略來講,就是第十八願——彌陀的救度。 彌陀的救度是我們所有學佛人最後的希望。我們努力一輩子,到最後一檢討:脫離輪回有把握沒有?沒有!自己的貪瞋癡降伏了沒有?沒有!那時就絕望了。能夠使我們絕處逢生的,只有淨土法門。 弘揚淨土法門,等於也是以阿彌陀佛第十七願的悲願來莊嚴自己,作為自己的悲心。 《無量壽經》大意就講到這裡。南無阿彌陀佛!
:无量寿经 :入门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