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了法師:世間沒有雙全法,捨棄今生


 2015/9/26    熱度:9037    下載DOC文檔    

  世間沒有雙全法,捨棄今生!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168集

  學生:尊者師父上人慈悲、諸位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慚愧弟子自了冒昧報告的題目是:世間沒有雙全法——捨棄今生(一)

  常常說念佛要萬緣放下、萬緣放下,萬緣放下如果聽不懂,古大德換了一個詞比較易懂,叫捨棄今生。

  一、兩個著名公案

  (一)阿底峽尊者在印藏弘法事業圓滿,即將示現圓寂之時,有一位弟子請教尊者:「上師圓寂後,我將閉關修行。」上師並不滿意。弟子又說:「那講經說法呢?」上師仍不滿意。弟子再問:「我一邊說法一邊修行如何?」上師仍如前面一樣否定。「那麼,弟子應當如何行事?」尊者回答說:「捨棄今生!」指捨棄貪執此生的心。

  (二)一位僧人正在轉繞寺院,種敦巴尊者語重心長的說:「你這樣轉繞當然令人高興,但若能獨自修習某一法門則更加令人開心。」僧人心想:也許頂禮可以討得歡心吧?於是,就開始頂禮。誰知,尊者仍然如前面一樣的勸誡。僧人又嘗試了念誦及觀修,得到的仍是同一答案。他無計可施,只得詢問道:「那麼,我該如何是好呢?」尊者毋庸置疑的回答:「捨棄今生!捨棄今生!捨棄今生!」

  修行人有無所得,先看他有無捨現世心,有則入於修行人的行列。所以法本無過,而過在於行人之能否轉變其心。捨現世心,並不是徒具外形,而是重在內心。內心所應捨的,總而言之,不過世間八風而已。世間八風,總攝為名聞、衣、食三者,亦非必須遠拒,不過心不應貪執追逐而已。

  二、為何要捨棄今生

  (一)如同雜毒的美味般,乍一品嘗,香甜爽口,但緊接著便是毒性入身的痛苦。同樣,本質上是苦谛的所謂今生圓滿,表面上看來似有安樂可享,但實際上若貪著這虛幻不實的假相,結果只能是備受欺诳以至摧毀清淨善根。因為它就像一副漂亮的金手铐,雖然看起來金光閃閃,但若戴上去,便會被緊緊束縛,無有半點自由。在這個世間不知有多少人被巨額的財富、顯赫的名聲等一副副光亮的「金手铐」所緊緊束縛,從而令自己的心不能與真正的安樂之因——正法相應。它又像具有魔力的迷幻藥,服用之後,便被其支配得顛顛倒倒,無有半點智慧。放眼世間,凡是極其熱衷今生圓滿的人,心中除圍繞名利所轉動之外,又怎會有清淨的世出世間智慧?

  如同芭蕉樹,外表看起來碩大、堅實,但稍經剖析,便空空如也。同樣,無智之人,將希望寄託於表面上似有安樂的所謂今生圓滿之上,便如同水中撈月般,畢竟無有實義可得。此今生圓滿的欺诳性還在於如同鹽水,看起來好像能解渴,但其實愈喝愈渴,永遠無有滿足之時。

  如是便知:世間法是痛苦的本性,所以要厭離。

  (二)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之所以要捨棄今生,是因為貪著今生是解脫道的最大障礙,也是一切罪業的來源。

  1、貪著今生是解脫道的最大障礙

  若專注於今生圓滿的追求,則勢必會將絕大部分的時間、精力用於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等的求取中,這樣又能有多少時間用來修行?即使稍有時間可以支配,但由於心早已被雜染的世法所束縛,又怎能與解脫道相應?因為脫離以出離心攝持的任何身心所作,都不可能積聚與解脫道相應的善根。並且,若僅貪戀今生,則包括後世獲得人天安樂的善根都不會有。所以,被今生圓滿所束縛的人身是可憐之至的無暇人身,無有希望解脫,叫做「息滅解脫燈」。

  華智仁波切雲:「今生世間的一切瑣事,將導致現在與將來無法從輪迴的痛苦中解脫,所以應該斬斷今生的繩索,修持後世的菩提。今生的父母、親友、財產受用皆要如唾液般捨棄,衣服、飲食等應當隨遇而安,知足少欲,唯一修持妙法。」

  2、貪著今生是一切罪業的源泉

  為今生圓滿而求取的人,任何罪業都會毫無顧忌的去造作。如為獲取物質財富,在強烈貪心的驅動下,會千方百計乃至不擇手段的將他人的錢財攫取到自己的囊中。在此過程中,不要說造下绮語、妄語等惡業,甚至於不惜將自己擁有財富的快樂建立在他人傾家蕩產的極度痛苦的基礎之上。若求取不到,便大動瞋心,以至想方設法欲將障礙剷除。同樣,為了名聲、地位及男女感情等,身口意三門亦全部圍繞罪業而轉。所以,若沉醉於追求今世圓滿,則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結局只有墮入三惡趣。所以應看破今生、厭離今生而少欲知足。

  古德說:「使我們今生、來世蒙受痛苦的一切禍根,就是對今生的貪執,所以必須削減對今生的貪執。如果喪心病狂地追求今世的安樂,其心就絕對不會快樂,即使忙忙碌碌、東奔西跑、疲憊不堪也於事無補,甚至痛苦、罪業、惡言也會不約而同的降臨。因此,應當將氾濫成災的貪欲之念驅之門外,如果能將貪念趕盡殺絕的話,幸福安樂的生活將從此拉開帷幕。因此,若想讓今生來世都獲得快樂,至少應從心底生起什麼也不貪求、什麼也不蓄積的心念。不欲獲得是最殊勝的獲得,不念名聲是最殊勝的名聲,不趨讚譽是最殊勝的讚譽,不求眷屬是最殊勝的眷屬。如果誠心想修法,就必須讓心依於貧窮,貧窮乃至死亡。一旦生出此種念頭,則無論天、魔、人都不能侵犯。如果不遺余力的算計今生,則只能自取其辱,不但自己品嘗自己釀成的苦酒,還要承受他人的譏諷,來世還須奔赴惡趣去感受無邊無際的痛苦。」

  三、世間沒有雙全法

  世間法、出世間法不可兼得。捨棄今生,包括今生的財富、名聲、地位、家庭、事業、情感等。總之凡屬於今生的一切圓滿,都須要從心裡割捨,否則便無法通過修習佛法而趨入解脫正道。古人雲:「世上哪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既要學佛修行又要追求世間八法的打算只能說是妄想而已,做為佛子,當繫念我佛昔日為尋求真理救度眾生而辭親割愛、捨棄一切世間圓滿毅然出家修行的功德。

  要求往生,必須捨棄今生;要往生極樂世界,必須放下娑婆世界。魚和熊掌不可能兼得,放不下娑婆就決定生不到極樂。我遇到一些人,大概因為我專修念佛的緣故,大家可能為了安慰我、迎合我,都跟我表態:「師父,我什麼都不要,我就是一心念佛求往生。」話是說得很響亮,真的,說起念佛的道理他比講經的法師還滔滔不絕。可是觀察他的行為,怎麼對娑婆世界戀戀不捨?整天圍繞著今生的一切在團團轉,哪裡有顧及來生的頭面?哪裡有一點要往生的氣質?那是假話!千次萬次說求往生,沒有一次是發自內心的真求。所以後來再有人跟我說他決志求生,嗯,我跟他笑笑,我不輕信。

  「極樂世界很美好,我也想去,什麼時候求呢?等快要死時再求,現在且先忙碌世間的事業」,這是很多人的想法和做法。極樂世界是要,但是是將來、很久以後的事。目前呢?目前先擁有娑婆,這是普遍的心理。這樣能不能往生?非常危險!這個不是真信切願。真信切願是什麼樣?現在就求往生!念念求往生!你能知道你什麼時候臨終嗎?無常說來就來,從不預告。你能保證你臨終時一定清醒嗎?所以,不能等到臨終再放下,不能等到臨終再求往生。

  有人說,謝總的父親一生沒念佛,只是臨終前念了兩個小時就往生了,我也學他等到臨終再念。說這樣的話真是大言不慚,自不量力。古人說,「此等僥倖,萬萬人中無一個半個」,你只看到他臨終念兩個小時,你怎麼知道他過去世與淨土有多深厚的因緣?因此,謝總的父親不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學不來,有此想法的人還是不要投機取巧,到頭來弄巧成拙。

  如今有些人覺得,修法不需要絲毫苦行,不需要放下,在成辦今生俗事,享受幸福、快樂、名譽的同時,也能修成正法。其實,怎麼會有如此兩全其美的好事呢?對每個人來說,出世間法好的,世間法肯定不好;世間法好的,出世間法肯定不好。自以為二者兼而有之的那些人,只是世間法比較突出而已!凡是想世出世間法一舉兩得的人,就好像認為有兩個尖端的針可以縫紉;或者水火可以放在同一容器內;以及可同時乘騎向上向下行馳的兩匹馬一樣,顯而易見,這種情況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清朝有個百不管老太太,杭州人。她曾經到孝慈庵請問道源和尚說:「要修什麼法門,就能這輩子一定脫離苦海呢?」和尚說:「沒有比念佛法門更好的了。然而念佛不難,而難在能持久不斷的念下去。持久念不難,而難在能一心不亂。如果妳能夠一切都不管,很專心的持佛名號,很至誠的發願求往生的話,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妳,那時妳就能夠脫離苦海了。」老太太很歡喜的拜謝。

  回去之後,她就把家事都委託給兒子和媳婦。她自己闢了一間佛堂,專心在裡面修行。一年多之後,又來問和尚說:「自從蒙您的開示之後,弟子就捨棄了家務事,專心念佛。我自問自己,也可以算得上是持久而不懈怠了,但是卻很苦惱沒有辦法一心。師父您是不是有什麼方法,可以教我的呢?」和尚回答說:「妳雖然拋卻了家務事,可是仍然心頭牽掛著兒孫等眷屬。如果這個愛根不拔去的話,如何能夠一心不亂呢?妳現在要加緊用功,先把對眷屬的愛根拔掉,將一切都放下,然後就能夠得到一心了。」老太太嘆息道:「師父您說得對極了。我雖然身體不管事,心裡頭卻不能不管事。從今以後,我當真要百不管了。」

  於是她就更加精進,當愛心偶然起來的時候,她就默念百不管這三個字,來把愛念驅除。有時候家人向她請問家務事,她也用這三個字來回絕。於是「百不管」的名號,就在親戚朋友間流傳開來了。這樣又過了一年多。有一天,她到庵裡去向和尚道謝說:「師父您真的沒有欺騙我,弟子過幾天就要西行了。」數日之後,她就無疾而終了。這是嘉慶初年的事。

  世出世間法不能兩全的公案很多。往昔所有的成就者,都是將今生的瑣事拋於腦後,歷經苦行、精進修持而獲得了成就。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在成辦現世俗事的同時,順便修行而成就的。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