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佛教的布施學(六)
大仙當知:此三十三垢染布施而捨財物,彼施報者,如以種子種之鹹 地,爛壞不成。大仙當知,如是之人,非不布施,不得果報。復次大 仙,譬如有人,隨何所取,得種子已,種之荒田。彼種子界、地界相 依,須得天雨,種子變壞;雖有芽生,不得華果。此布施分,不得華 果,亦復如是。 中國的道教,必須“三千功滿,八百行圓”。救人一命,就是一件大好事,如此一條條做去,才能證得神仙的果報。否則,什麼奇經八脈處處打通都沒有用,功德不圓滿,不能成仙。 印度的外道要修仙,也講功德。上述三十三種不淨布施只是大概而言,別的經典上還多了。佛告訴毗耶娑,這些不淨布施,不會得到真正佛道的果報,最多也就是修到仙道的果報而已。佛用種子作比喻,布施作為一種業力行為,等於播種,挾帶不純動機的“垢染布施”,就像種子下到鹽鹼地裡,不會有好的收成。而且,這種子本身的功能(“種子界”),不但與土地的品質(“地界”)處在一種相依相存的關系中,還須有陽光、空氣和雨水,才能使種子發芽。種子放在玻璃瓶中,固然不會發芽,但下在貧瘠的土地上,或得不到天雨的滋潤,也是不能開花結果的。 (四)真正布施的原則 如是說已,毗耶娑仙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如來世尊,一切智人,以相 應語說布施報,已作利益,安樂眾生。又復世尊,雲何布施,不失果 報?有人持戒,有不持戒,二俱施與,此義雲何? 毗耶娑起立合掌向佛稱謝,這番關於布施果報的教導,已使他們獲益非淺,並能造福大眾。現在他要向佛再請教:什麼樣的布施才能得到好的果報?對持戒者要布施,對不持戒者也要布施,這究竟是什麼道理?等於我經常講的,基督宗教講信我者得救,不信我者下地獄。若真如此,那這個上帝是勢利鬼!真的上帝是信我者要救,不信我者更要救啊!佛法就是這個精神。好人固然要布施,這個不好的人更可憐,更需要布施。毗耶娑不懂這個“二俱施與”的道理,所以他把問題提出來了。 佛言:大仙,汝今善聽,布施報法。若有心信,一切施與,故名布施。 不畏未來,而行布施。不輕毀他,行布施者,乃名布施。 佛告訴他真正布施的原則: 第一,要自己真有心幫助人,而不挾帶任何別的思想。像黃醫師經常為病人開刀而顧不上吃飯,有時打電話來請個假,說不能到我這兒上課了,這是對的。吃飯、上課只是個人的享受,為了病人的生命,這些都可以犧牲,這就是“一切施與”的道理。 第二,布施不能怕將來的結果。常言講,做好事“善門難開”,我們在大陸十八個大學設了“光華獎學金”,現在差不多每個大學都來跟我要求。這種事不是傻瓜不會做的,真要做好事,自己就要真心當傻瓜。 第三,不要輕毀任何一個人,這是大乘佛法的菩薩戒。你明知這個人是騙子,但並不因此看不起他。他來騙你,說明他有需求,達不到目的,他會睡不著覺,明天還會想辦法來找你。你干脆受他一騙,讓他睡一個好覺,亦一大樂事也。 大仙當知:若復有人不簡福田,若有戒人、若無戒人,心信開眼,生 愛念已,捨物施與,心常普緣一切眾生。大仙當知,彼人施主。 確定了真正布施的原則,也就確定了什麼是真正的施主。 真正的布施是不揀擇對象的,這就是“不簡福田”。不管被布施的對象怎麼樣,我幫助了你,內心非常快樂,也就是我們中國文化所講的“為善最樂”四個字。你是一塊田地,我在你身上做了功德,就把福德種子種在你這塊田上了,這就叫種福田。 因此,樂善才能好施,對一切人充滿著愛心、同情心,做一切自己認為應當做的事。“心信開眼,生愛念已,捨物施與,心常普緣一切眾生。”具有這種博愛精神,不考慮任何附帶條件的,才稱得上是施主。 (五)功德圓滿的淨施 大仙當知:有五種施,施主滿足。何等為五?一者,時施;二,施行 人;三,施病人及瞻病者;四,施法器;五,施欲行異國土者,是為 五種。 按有五施,何等為五?一者,法施;二,資生施;三,屋宅施;四, 燈明施;五,香施;是為五種。 佛告訴毗耶娑:有十種布施,能使施主在布施後心裡非常高興,並使布施的功德圓滿。 第一是“時施”。恰到好處,恰如其時的布施。有句我們從小就會背誦的格言:“求人須求大丈夫,救人須救急時無。”時施,就是要做雪中送炭式的及時布施,不然就是錦上添花,沒必要。 第二是“施行人”。幫助旅途中處於病苦急難的人。 第三是“施病人及瞻病者”。世界上的病人都很痛苦,所以要幫助病人。而且,對看望病人給以安慰者,及醫護病人以解除其痛苦的醫生、護士,也要進行幫助。 第四是“施法器”。幫助有資格修道、今後會有所成就的人。 第五是“施欲行異國土者”。比如資助想出國留學求法而沒有盤纏者。 第六是“法施”。給人以智慧的布施,給你解答問題,傳授給你知識,培養你的學問,乃至教你佛法,這叫做法布施。 第七是“資生施”。幫助人維持生活的必需物品或謀生手段。比如說這次大陸水災,你立刻送碗飯、送件衣服過去,使那些災民得以活下去。 第八是“屋宅施”。讓無房屋者有一安居之處。第九是“燈明施”。給處於黑暗的人送去光明。第十是“香施”。此指能生起宗教心並淨化環境的香料。比方發水災了,給災區送去衛生用品。 大仙問言:何者淨施?佛言:大仙,若人有信樂於眾生而生慈心、常 心、喜心,捨物布施,彼一切淨,若願解脫,如是布施,則為清淨。 前面講的前後各五種真正布施,是三十三種不淨布施的反面,即淨施。佛在這裡回答毗耶娑的提問,對“淨施”作了一個概括: 真正純淨的布施,就是要有愛心,尊重人家、信任人家,樂意幫助任何一個人,乃至貓、狗、蟲子等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慈心”,即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慈,也可說是父性的愛心;悲,也可說是母性的愛心。這兩種愛心合起來,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常心”,不是一時沖動,這是理性指導下的恆久的愛心。你今天做了好事,明天他還需要幫助,你依然肯犧牲自我去幫助他。“喜心”,對人家的幸福生起由衷的喜悅感,樂於做好事。 我初到台灣,兩個孩子還未出生時,有位同鄉出海辦事沒有回來,死於台風引起的海難。船長已經把救生圈丟給他了,本可以不死的。可是他神情鎮定,依然站在甲板上四處觀望,看到一位女子背著孩子,趕快把自己的救生圈給她綁上。“我是三期肺病的人了,早死遲死都一樣,你還背著孩子,快下!”過了一會,船長看他還沒有下船,又找了一個丟給他,叫他快點套上。他還是沒有跳船逃生,看到一個年輕人急急慌慌走過來,“哎,你過來,你還年輕,趕快下去。”他就這樣沒有回來。你們到處學菩薩,我說這個人就是菩薩,這才是行菩薩道,這是非常難得的。生死存亡的關頭,“捨物布施,彼一切淨”,心裡沒有任何挾帶條件,只希望人家活著。這樣的布施,才叫淨布施,才能解脫人世間的痛苦。 復有五種無上布施,何等為五?一,施如來則為無上;二,施眾僧則 為無上;三,施法器則為無上;四,施父母則為無上;五,施王者失 位貧窮則為無上。如是施者,是上布施。 在這淨施的原則下,佛說更有五種最有意義的“無上布施”,就是在做最了不起的事: 第一是“施如來”。要布施得道者,佛就是已經成道的人。 第二是“施眾僧”。要布施一切修行者。 第三是“施法器”。要布施可以造就的人。 第四是“施父母”。要孝順父母親。 第五是“施王者失位貧窮”。王者失位、英雄末路、富賈破產,這種痛苦境界,非常人所能體會,要在這種情況下一伸援手,幫他一把。中國歷史上這種記載很多。 若施老人、孤獨、病急,是大布施。若為王?,一向捨棄,系縛欲殺; 若諸急難,為救彼故,不顧自命,為捨財物,是大布施。施病人藥,是 大布施。若於持戒具足眾僧,隨時施與,是大布施。施求智人,是大布 施。若施畜生有怖畏者,所謂熏胡烏鹿等畜,是大布施。若人貧急,施 隨所須,是大布施。大仙當知,此為大施,常應正修。 講了五種上施,接下來佛又列舉了七種大施: 第一,救濟孤寡老人、失養孤兒、病患急難和窮途末路者,是為大布施。 第二,有人觸惱了帝王,關入大牢,若在今天社會,就是犯了官司,要槍斃了。在這種急難之時,不顧自己的身家危險,給他送錢,想辦法救援,這是大布施。 第三,送藥給病人,是大布施。我受我父親家教的影響,一輩子都喜歡給人家吃藥的,所以一年到頭隨時隨地布施醫藥,減輕人家的痛苦。這裡放了很多藥,誰有病,給他一包。可有些同學吃了這麼久的藥,連藥名都不曉得發心認識一下,光曉得享受,都是在消福! 第四,對真正持戒修行的出家人,幫助他生活上的必需品和修行的道糧,這是大布施。 第五,幫助人讀書求知識,修行求智慧,這是大布施。 第六,現在國際上都在提倡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死亡威脅的動物生命,這是大布施。 第七,救人於貧急之中。貧,是貧窮;急,是急難。貧窮者固然要布施,一個人在急難時,不管他是貧是富,都要幫助他,這才是大布施。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